医疗卫生建设项目汇报

2023-04-30

作为一名社会人,我们必然要与组织成员,或者组织外部进行交流,而汇报则是与组织内外部进行交流的有效方法之一,那么,如何写好汇报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医疗卫生建设项目汇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医疗卫生建设项目汇报

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中心卫生院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县卫计局的坚强领导下,我院按照公益办院的宗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入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得到较快发展,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下面,我将***中心卫生院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东南部,版土面积*平方公里,辖*个村和*社区,总人口*万。***中心卫生院始建于*年,占地面积*㎡,业务用房面积*8㎡,担负着全镇人民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周边四个乡镇的部分医疗急救服务。现有职工91人,开设病床*张,年出院***人次,门诊**人次。打造了完备的现代化医疗信息系统、远程会诊平台,具备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诊治能力。全镇下辖*家村卫生室,在编村医50人。

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基础建设卓有成效

我院于*年新建了行管公卫综合楼,

*年又耗资*对业务综合楼进行了重新规划布局与装修,住院部分科设置,达到“四化”标准,病人诊疗更加舒适方便。分对全镇*家村卫生室进行了优化建设,均达到了“五化”标准,卫生室服务环境大为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我院通过“外引内修”,不断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素质,夯实发展内涵。一是加强人才引进,近三年共引进大专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9名,为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增添了强大动力。二是与上级医院签订人员培训协议,三年来选送31人到县级以上医院进修,214人参加市县级短期培训。每年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来院授课10余次,每月均请上级专家来院指导手术、会诊。三是强化院内培训。加强“三基三严”训练,每年组织院内培训30余场次,举办技能操作竞赛、业务技能考核不低于4场次,不断强化医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

(三)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一是完善质控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对全院各科室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对日常工作定期进行考核,全面贯彻落实18项医疗核心制度,不断优化就诊流程,改善服务态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近几年无医疗事故和大的医患纠纷发生。二是强化急诊急救,护佑生命安全。加强院前急救和急诊工作的管理,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对急、危重病人畅通绿色通道,实行先诊疗后付费。“120”年接诊病人**人,急危重转诊**人,未发生因急诊急救处置不力而引起的矛盾纠纷。三是加强特色专科建设。今年在“国医堂”的基础上,单独成立了中医康复理疗科病区,形成了以中医药适宜技术和现代康复理疗相结合的特色诊疗科室;成立了烧伤治疗专科,填补了区域空白,社会反响良好。

(四)惠民政策有效落实

一是公共卫生服务全面覆盖。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治未病”意识,规范开展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开展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实施健康管理,打造健康小屋,开展健康教育,有效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与危害,不断提高全人群的健康水平。二是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专人负责药品网上采购,基本药物使用率100%,运行已经走入正轨。三是严格执行医保政策,提高参保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近三年,全镇参保率均在99%以上,三年来共为群众报销医疗费用1427.2万元,惠及群众7.9万人次。四是是开展保障基本医疗服务改革试点,自2016年*月*日起实行按床日定额付费,通过控制药品、耗材、辅助检查费用,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最大限度控制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呈现出“三下降一提高”(例均费用下降、例均床日下降、患者例均自付费用下降,实际报销比例提高)的良好局面。

(五)医院文化引领发展

我院始终把建设自己的医院文化,打造“区域诊疗中心”作为“内功”来修炼。确定了院训、院徽,愿景,创办了院报,目前已发行48期,开通了医院微信公众平台,搭建了与辖区群众沟通的桥梁。通过经常性举办演讲竞赛、文体比赛、岗位练兵等活动,大力倡导敬业精神和事业成就感,凝集人心,积聚合力,增强了干部职工团结协作、争先创优意识,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六)健康扶贫精准有效

一是开展精准扶贫对象慢性病门诊免费医疗工作。对贫困对象身患高血压、糖尿病需长期服药的逐人建立台帐,免费发放日常治疗药品,进村入户开展健康体检,为贫困对象提供了健康保障。二是全面落实我县健康扶贫“三提三免三兜底”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切实解决贫困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三是开展结对帮扶助力脱贫。经常性深入挂点扶贫村,开展入户调查走访,帮助完成帮扶工作计划,为贫困居民提供医疗援助和健康保障,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与医疗业务发展不匹配,服务能力提升遭遇瓶颈。现有业务综合楼建于**年,使用已达30年,且多次维修改造,已成危房;上级编制床位数仅64张,实际开放床位146张,仍时常需要加床,病区负荷已达极限。

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就医需求,同时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是基层医疗队伍人才不足。因基层医院和县直医疗机构待遇相差较大,县级绩效工资为基准线的1.6~1.8倍,乡镇卫生院才1.2倍,目前医院仍有临聘人员54人,编制无法解决,人员经费不足,高水平人才引不进,留不住,人才流失严重,基本每月都有流动人员,致使医院服务能力萎缩。同进村医养老保障问题未解决,导致老村医退不出,新培养的村医安置不了,村级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三是医疗设施设备落后。特别是缺乏CT等大型诊疗设备,每年有大量患者因不能明确诊断赴上级医院诊治,加重患者就医负担,贻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

四是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跟不上发展需求。现在医院执行的还是2006年出台的医疗服务收费价格标准,其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与现阶段医院配置标准和社会发展现状不一致,也不能充分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

第二篇:建设卫生强县工作汇报

五华县中医医院 建设卫生强县工作汇报

一、医院基本情况

我院始建于1979年,在历届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关心、支持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和“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过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具有中医特色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实习医院。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医疗业务保持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成绩斐然。1996年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先后两次被广东省中医药局授予“文明中医医院”称号,还获得了广东省“模范职工之家”、梅州市“医德医风示范医院”等称号。2009年顺利通过广东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验收,2011年6月、7月份分别接受省中医药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均得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12项关键性指标全部达标。2014年5月接受国家中医药局组织的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工作,以935分通过了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评审。2015年业务总收入9306万元;门诊就诊188824人次,住院14689人次,医院病床使用率为109.34%,医院经济运行状况良好,稳步发展。

医院占地面积14105平方米,建筑面积19673平方米,业务用房16000平方米,设置病床250张。现有干部职工540人:退休职工110人,在职职工468人,卫生技术人员375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37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70人,广州

1 / 4

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3人,梅州市名中医2人,医生人数123人,药剂人员58人,医技人员50人,护理人员142人。我院是五华县120医疗急救单位,医院配备有3辆救护车,24小时提供急救诊疗服务,能为全县及周边县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的诊疗服务。科室设置齐全,设有门诊部、急诊科、住院部、医技科,其中住院部包括;内科一区、内科二区、骨伤科一区、骨伤科二区、外科、妇产科、儿科,门诊部包括:针灸理疗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肛肠科、皮肤科、脾胃专科、肝病专科、中医治未病科、内科、儿科、外科、骨伤科等;医技科包括:药剂科、放射科、功能科、检验科,其中药剂科包括:制剂室、门诊中药房、门诊西药房、煎药室、住院药房等;放射科包括:GE16排螺旋CT、DR、高频C型臂X光机等;功能科包括:四维彩色B超机、黑白B超机、心电图机、经颅多普勒、动态脑电图、动态心电图、电子胃镜、肠镜等;检验科包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凝仪、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化学发光仪等。医院同时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中医药局的要求配备20多种中医诊疗设备。医院坚持从严治院,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坚持推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积分管理办法》,实现医院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二、重点(特色)专科建设情况

我院中医急诊科于2007年被梅州市卫生局确定为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骨伤科和中风病专科于2009年被梅州市卫生局确定为梅州市重点专科,中风病专科和针灸理疗特色专科于2011年被确定为广东省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病)专科,骨伤科于2011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病)专科。

三、院内中成药研发情况

2 / 4

医院重视中成药研发,经省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生产18种,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5年自制中药制剂收入450万元,从而促进了医院“专科”、“专病”、“专药”建设。

四、医院外科综合楼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扩展医院医疗业务工作,改善群众就医条件,适应五华中医事业发展需求,我院报请上级同意,决定在院内兴建一幢外科综合楼。占地约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635平方米,楼高9层,总造价约2500万元人民币,新楼建成后ICU、血液透析室、手术室、外科、妇产科、骨伤科搬入外科综合楼,外科综合楼设置中心药房、消毒供应中心及相关后勤配套设施。资金筹措方面:采取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请求地方财政配套、单位自筹、发动社会捐资等多种途径解决。外科综合楼2015年底已封顶,目前进入装修阶段,预计2017年建成投入使用。外科综合楼建成以后,医院床位由现有的250张增加到500张,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就医。

五、存在的问题

1、中医药人才不足,难以引进高层次人才。临床一线工作人员紧缺,临床工作任务重,不利于医疗质量的提升。

2、信息系统不够完善,不能适应医院业务发展的需要。

3、业务用房不足,影响新业务开展,外科综合楼正在建设之中,资金缺口较大,除自身筹备外仍有4000万元的资金缺口。

4、医疗设备正处在更新换代时期,MR已通过招标,但资金缺口仍较大,预计MR完成投入使用约需1800万元左右。

5、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仍有部分无收费标准,部分中医诊疗

3 / 4

项目和中药自制产品未列入医保报销范畴。

6、各项规章制度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尽管我院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党和人民的要求仍有不少差距。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面对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十三五”规划的大背景下,我院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卫生强省”;市委、市政府建设“卫生强市”;县委、县政府建设“卫生强县”的实施意见和省、市、县“卫生强基创优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对照自身存在的问题,查找短板,增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综合实力建设,力争在2018年前基本达到卫生强县的要求。同时严格按照《中医医院以“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要求,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努力造就一支人民满意的德技双馨的医疗技术队伍,尽职尽责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提供医疗保障。

五华县中医医院

二〇一六年四月十八日

4 / 4

第三篇:县卫生设施项目建设工作汇报

20xx年,全县实施的卫生基础建设项目包括:殷巷等四个卫生院防保楼、县急救网络体系和中医院医技楼建设三个项目,其中,县急救网络体系、中医院医技楼2个项目由于项目单位建设用地不足问题,已报请县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批准,调整为2014年重点建设项目。

一、在建项目概况及进展情况

(一)殷巷镇卫生院防保楼建设项目

项目概况:在殷巷镇卫生院内新建防保楼,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计划投资30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90万元(已到位),县财政配套50万元,单位自筹160万元。

1-6月份,落实项目前期规划、审批等工作,7月份通过招投标,确定济南德双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为承建商,9月份开工建设,10月2日完成地面基础工程,目前地上一层在建,完成工程总量的60%,累计完成投资180万元。

(二)孙集乡卫生院防保楼建设项目

项目概况:在孙集乡卫生院北侧新建防保楼,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计划投资30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90万元(已到位),县财政配套50万元,单位自筹160万元。

1-6月份,协调落实项目建设用地、前期规划、审批等各项工作,7月份通过招投标,确定济南金国瑞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为承建商,8月份开工建设,9月下旬完成地上一层建设,目前地上二层已经封顶,完成工程总量的75%,累计完成投资225万元。

(三)韩庙乡卫生院防保楼建设项目

项目概况:在韩庙乡卫生院内新建防保楼,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计划投资26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83万元(已到位),县财政配套50万元,单位自筹127万元。

1-6月份,落实项目前期规划、审批等各项工作,7月份通过招投标,确定商河第二建筑公司为承建商,8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地上一层建设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地上二层建设,完成工程总量的70%,累计完成投资182万元。

(四)白桥镇卫生院防保楼建设项目

项目概况:在白桥镇卫生院大门西侧新建平房作为预防接种门诊,并装修门诊楼二楼部分空余房屋作为妇幼保健用房,计划投资30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90万元(已到位),县财政配套50万元,单位自筹160万元。

8月底,完成大门西侧平房建设,建筑面积300余平米。目前正在进行门诊二楼空余房屋装修工程,完成工程总量的80%,完成投资240万元。

第四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乡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乡委***乡人民政府

(2011年4月22日)

各位领导:

根据安排,我就***乡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乡医疗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医疗卫生改革稳步推进,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服务规模、条件、能力、技术和水平有较大提高,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取得明显成效,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深入,乡镇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医疗、药品、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有力维护了全乡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水城县西南部,距市中心区76公里,全乡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辖15个村,154个村民组,11237户,38141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5%,是一个以布依族、苗族、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投资240万元新建的***卫生院于2007年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0亩,有病床80张,职工总数26人,其中中级15人,初级10人;村卫生室15个,乡村医生26人,房屋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村卫生所房屋面积平均在60平方米以上,床位总数22张,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100%;全乡有各类私营诊所、药店30余家,从业人员

50余人。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努力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水平。一是党政重视。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放到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落实,切实加强领导,保证必要的投入,做到主要领导经常过问、亲自督促,分管领导亲自协调、亲自组织部署,党委政府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关心支持、卫生单位狠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初步建立。二是狠抓医德医风建设。认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法》、《职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卫生院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上岗时必须穿白大衣,配戴上岗证,端正服务态度,以和蔼的面容迎接病人就诊,树立良好的医疗形象,规定卫生院必须实行24小时值班,做到病人随到随诊,随时得到救助。三是落实卫生支援制度。积极配合市医院开展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农村卫生服务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促进和提高。积极协调县中医院免费为全乡群众体检,投入资金130余万元,受检人数达1万余人。

(二)加大管理、理顺关系,逐步完成卫生管理体制建设。坚持把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作为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突破口。一是全面推行卫生院全员聘任制。通过推行乡镇机构改革,在卫生院实行按需设岗,按岗定人,职工全员聘用的管理措施,调整充实副院长1人,竞争上岗19人。二是积极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以提高村卫生员服务能力为主线,及时启动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村卫生服务功能。按照一村一室的原则,近年来投入资金160万元,新建村卫生室15个,平均建筑面积达60平方米。积极组织村卫生人员参加各类培训,有力提高了从业技术人员服务水平。

由乡卫生院负责对辖区内的所有村卫生室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聘用管理医生,统一诊疗规范和工作制度,统一药品购销,统一业务培训,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考评与奖惩。通过一体化管理,有效地解决了农村乱办医和村卫生室有室无医问题,保证了公共卫生任务的落实。三是依法整治乡村卫生医疗市场。制定下发了《***乡清理整治医疗市场工作方案》,对全乡诊所、药店进行了重点整治,查处违法经营户3家。

(三)履行职能,健全网络,切实保护好农民健康。一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乡村二级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院床位总数等资源配置日趋合理。2010年卫生院门诊诊疗1.8万人次,住院人数4800人,病床使用率80%以上,医疗收入达480万元。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有序成效明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框架已基本建立,初步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2010年全乡参合33632人,收取参合金58.3万元,参合率达95.18%,共发生医疗费用195.5万元,减免费用136万元;2011年全乡参合33985人,收取参合金101.9万元,参合率达9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切实减轻了农民医疗费用负担,极大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给医疗机构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的认识及参合的意愿较以前有明显提高。三是医疗救助覆盖面逐步扩大。对农村五保、低保等困难对象实施医疗救助,2010年,医疗救助42人次,申请发放救助金8.5万元,人均救助2027元。四是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非典”、“禽流感”、“甲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疫情保持“零记录”,鼠疫、霍乱疫情连续10多年无病例报告,近几年以来均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免疫规划工作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五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各类传

染病的发病率继续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2010年乙类传染病54例,发病率149/10万;妇幼保健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2%、保健覆盖率90%,住院分娩率80%,新法接生率100%,儿童系统管理率82%,孕产妇死亡率为零,婴儿死亡率2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0‰。五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由政府牵头逐步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管理组织、指挥、信息、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等七大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近年来,先后有效处置交通、矿山安全事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起,对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六是其他卫生工作有效推进。结合“双创双建”工作,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持久开展,乡镇卫生状况明显改善。2008年创建甲级卫生院已通过上级验收。认真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抓好食品户重点整治工作,积极实施村级办红白喜事打招呼制度,有力保障了农村食品安全。

三、主要问题

通过努力,***乡的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一是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还不够,广大群众卫生主体意识不强,缺乏保健康的理念和基本卫生保健知识,预防为主的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仍然没有改变。二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基础建设有待继续加强;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相适应。全乡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特别是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严重缺少;三是农村卫生投入相对不足。县财政虽然每年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渠道不宽,数量不多。由于投入不足,制约着疾病预防控制、农村改水改厕等公共卫生建设;四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需进

一步完善,报销程序还需要进一步简化。

三、下步打算

(一)提高认识,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农村医疗卫生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进一步把农村医疗卫生纳入社会发展计划,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有关政策法规,真正建立起政府举办的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在保证政府增加投入的情况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措施提升卫生院服务水平。科学地整合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改变和防止在资源的利用和设置上的严重浪费。

(二)加强领导,真正发挥卫生医疗行业作用。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素质。加强农村医疗安全、食品安全的监督执法力度,严禁无证行医,严打假冒伪劣药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乡卫生院在农村医疗市场中监管服务作用,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完善机构,继续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鉴于目前我乡边远村群众存在的就医难、难看病、看不起病的现象,认真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力争在上半年完成合作医疗报销一卡通工作任务。

(四)加快建设,逐步改善群众就医环境。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项目资金,逐步完善农村改水改厕等公共卫生建设;加强卫生院附属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卫生院就医环境,提高急诊急救整体水平。

第五篇:卫生行风建设汇报稿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促进便民利民惠民

全力打造省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先进单位

自成立以来,中心坚持以“团结奉献、务实求优、开拓进取、争创一流”为精神,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围绕“方便群众就医”和“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两大工作重心,转变模式、扎实工作,努力做到小病不出社区,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全市打造民本卫生、满意卫生、和谐卫生做出了积极努力。

一、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建立长效稳定的激励机制

(一)以制度约束人。中心以明确职责、强化程序、提高服务能力、实行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为目的,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及各类技术操作规范,对责任医生日常服务和言行举止进行规范,使职工在行动上有了依据。2007年出台社区卫生、医疗、行政后勤三套72项规章制度,2009年作进一步完善。

(二)以制度管理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优胜劣汰、奖勤罚懒,能者上、庸者下的内部运行机制。两年一轮开展中层干部公开竞聘和职工双向选聘工作。实行职工代表大会议事制和党员议事制。

(三)以制度激励人。建立和完善中心各部室和站的内部实绩考核标准和体系,引用竞争机制,实行责任追究,将日常考核、集中考核和明查暗访结合起来,以工作质量、服务效率、居民满意度为核心,考核结果与劳务报酬挂钩。

(四)以制度引导人。蓬勃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深化民主和谐氛围。以强化廉洁行医、廉洁服务意识为抓手,举办演讲会、读书会、周年庆等各类联谊活动及党员红色教育活动,制作中心宣传画册和廉政文化墙,印发职工廉洁服务手册,设立廉政图书角等,立足各种宣传阵地营造舆论支持环境,提升职工文明素养。

二、抓好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推进渔农民健康工程

(一)优化服务环境,为居民求医提供方便。一是按照中国社区卫生协会推出的国家标准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从功能定位、氛围营造、文化打造等方面着手,进一步规范内部科室设置,如设立预检分诊台,推出免疫接种电子挂号服务等,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营建富有特色、蓬勃向上的社区卫生文化。二是建设现代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体系。以健康档案系统、医院管理系统、体检工作系统、内部办公系统等为基本框架,多层面满足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三是健全和完善服务网络。以步行15分钟为服务半径,在新城范围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11家,其中包括1个新型城市社区,全部与中心实行紧密型一体化管理。

(二)出台优惠政策,为居民求医提供实惠。一是实行药品价格优惠。2006年9月出台728种药品价格大幅度优惠,2007年全年让利40万元,服务对象次均费用从上年的60.83元降到53.63元,目前药品加成率为20%,准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利润”销售。二是推出低保困难人群补助办法。向辖区困难人群发放“爱心卡”,实行“四免两减半”(挂号费、诊疗费、注射费、观察费全免,辅助检查费和化验费减半)。三是加强对重点服务对象的健康管理。以全科团队为基础,以健康教育为手段,以各类“俱乐部”和“服务社”为载体,有特色地开展慢性病和重点人群的社区管理工作,通过短信群发平台、“活动餐车”现场会等,普及健康观念、采取个案干预等措施,关注重点人群的预防保健、疾病防治、康复等全过程,使以健康为中心的健康促进活动深入居民心中;经调查,2009年辖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较2007年上升了5个以上百分点,分别达到了81.87%和80.59%。四是关爱弱势人群,探索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中心于2007年探索开展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工作,已经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新路子,目前已为居住6个月以上新居民建立了区域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并动态实施了“网格化管理”和分类服务工作。成立的新居民孕产妇定点分娩救助医院至今已救助孕产妇80余名。2010年3月起,中心建立“新城新居民健康银行”,提供“健康币”充值兑换服务,有效缓解新居民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强化服务功能,为居民求医创造有利条件。一是实行社区卫生责任网格化。2009年4月,中心在第二轮居民健康调查基础上,积极对接基层行政管理,在全市首推“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新模式,坚持“以房管人”原则,在辖区公共网格基础上,以20-30户家庭为1个单元进一步细分服务网格,并运用“网格地图”和信息化技术,实行定量、定性、定位管理,精准地掌握了服务人口的基本情况。结合各社区网格内服务对象的数量、特点和范围,中心对全科服务团队进行合理调整,推出社区卫生服务总团队长岗位,负责团队的运行、管理、考核等工作,建立临床、公卫、护理3支专业指导团队,并成立东、南、西、北片区,通过双向选聘,建立4支由团队长负责的全科服务责任团队。“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的全面推行,不仅创新了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管理手段,使服务提供更为优质、便捷,同时还拓展了社区公共网格的功能,消除了服务盲区,提高了居民满意度,促进了社会和谐。许多责任医生坦言,自从实行“网格化管理”后,对自己的“责任田”更加留心了,走门串户也更勤了。有位2天前刚回乡定居的台胞,就是在责任医生上门走访时被及时发现,因他有严重的心脏病史,责任医生马上联系中心指导团队对他进行了检查、会诊、用药指导和健康档案建立,受到了老人的赞赏。二是完善运行社区健康报告制度。中心于2008年6月起实施该项制度,每月按时向居民、政府、专业指导机构等发布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健康影响因素等。作为一项新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互动机制,该制度的实施对于增强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配合政府抓好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心把参合群众健康体检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来抓,与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和小康社区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第二轮渔农民健康体检工作中,共完成体检20776人次,体检率61.02%。辖区慢性病管理人数共7124人,其中高血压管理4328人,糖尿病管理874人,精神病管理153人。社区责任医生及时做好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后续追踪等服务,并将体检情况和随访管理情况记录到健康档案,实现了居民健康档案的长效动态管理。

为了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立体式、多视角地抓好卫生行风建设,2008年我们还专门聘请了5名行风监督员,由退休教师、乡镇干部、社区干部、民主党派人士等组成,定期召开社会行风监督员座谈会。2009年,在中心本部和1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统一安装了意见征求箱,并向社会公示“服务承诺”。加强人民来信来访接待工作,中心内部成立领导小组,凡有病人或家属反映行风等方面的问题,由小组负责登门调查,有一起调查一起,决不放弃任何线索。通过上述措施,架起了居民和社会与中心联系的桥梁,通过内外结合、协调动作,促使中心卫生行风建设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

今后中心将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按照国家新医改方案的指导精神,以强化内涵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质量管理为核心思路,坚持真抓实干,坚持开拓创新,在扎实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强化廉政教育、强化监督管理、强化制度建设,不断规范从医行为,努力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和惩防体系,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为开创全市社区卫生工作新局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上一篇:园林有限公司员工手册下一篇: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