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生态保护管理

2023-05-18

第一篇:自然资源生态保护管理

领导干部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履职报告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的全力支持下,xx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

(一)高度重视,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一是积极转变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及政府工作报告,定期召开党委会议和科级干部会议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制定完善相关措施强化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二是加快推动制度建设。依据中央和省市县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镇情实际,积极制定出台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制度文件,对我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方位部署、全社会发动、全领域治理。三是突出工作重点。突出大气污染治理,围绕扬尘污染、工业污染、燃煤锅炉、畜牧养殖等重点领域和行业,大力开展蓝天保卫战;突出水污染治理,加快xx渠河道综合治理,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保障辖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突出违法占地治理,对于非法占用耕地、乱搭乱建进行严厉打击,坚决拆除。围绕土壤污染治理,强化对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管理;突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扎实开展“创森”行动,大力实施镇村绿化、创森绿化等林业生态工程,打造天然环保屏障。四是强化责任落实。坚决压实主体责任,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亲自安排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亲自督办中央环保督察和省市县反馈的环保方面问题,全力补齐生态环境建设短板,确保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二)依法行政,严格执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一是严格土地执法监管。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耕地保护法》《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不断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和用途管制,逐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土地管理制度,切实保护了农民利益,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二是严格水资源执法监管。严格执行《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地下水开采保护,加大水污染惩治力度,保障全镇居民饮水用水安全及生产用水充裕。三是严格林业资源执法监管。严格执行《森林法》《林业资源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重点整顿非法侵占林地行为,对全镇工业、农业及畜牧业项目占地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实时对占地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制止违法占地行为。四是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定期对全镇轴承企业、养殖业开展污染源排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严格督促工业、农业和养殖业户按照法律法规进行生产经营。

(三)务实担当,全力推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落实。一是聚焦耕地保护工作抓落实。认真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土地违法大整治活动,针对我镇违法占地突出的问题,集中力量对违法占地企业进行清理整顿,全面清除卫星图斑,对下一步的土管工作起到了一个有力的促进作用,为守好耕地红线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聚焦水资源管理工作抓落实。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编制完成《xx镇河长制实施方案》,确定各级河长20余人,设立河长制公示牌12个。严格落实河长责任,围绕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等任务,全面推进水资源综合治理工作,成立防汛抗旱应急队伍,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安排24小时值班制度,极大保证了我镇村民的汛期安全。三是聚焦林业资源管理工作抓落实。扎实推进创森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创森工作要求和县委、县政府创森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科学合理规划,稳扎稳打落实,20xx年,我镇栽植各类树木86万株,超额完成70.5万绿化任务。严格采伐管理力度,加强木材采伐和经营加工、运输监管。严格审批征占林业用地手续,规范林地林木流转和经营活动,对违法占用林业用地行为进行依法查处。加强外来有害生物检疫防范和防治力度,有力减少检疫性病虫害对林地资源造成侵害。四是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抓落实。加强重点污染源企业日常监管监测,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全力打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组合拳,针对全镇200余家养殖户,细化责任分工,采用“清”“关”“治”多措并举,通过建立整改台账,禁养区关闭搬迁,粪污处理设备改造提升,我镇现留存的养殖户全部做到了干净整洁配套设施齐全。

(四)主动作为,扎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责任。一是严厉打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扎实开展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全镇用地行为,有效地遏制了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发生。二是严厉查处破坏林地资源行为。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重拳出击,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林地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遏制了涉林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三是加强环境监察执法力度。不断强化环境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规违法行为。针对xx环保实际情况,彻底取缔了5家典型的小散乱污企业和10家散煤销售点,并全部做到了两断三清,通过了国家环保部巡视组的检查验收。

三、今后工作目标

尽管我们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与上级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土地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监控体系不健全、林地管理难度增加、环保压力增大等问题。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措施,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资源管护。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妥善化解供需矛盾,扎实做好土地规划修编;严格监督检查,健全土地执法联动协调机制,完善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问责,形成保护耕地合力,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认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针对群众和社会反映问题突出的河渠,全面开展规范整治工作;建立健全水资源考核和监控体系,加强水资源日常监管。依法加强林地管理,加大植树绿化力度,杜绝超范围违规使用林地、未批先建、乱砍滥伐等行为。

(二)进一步强化污染治理。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围绕扬尘污染、工业污染、燃煤锅炉、加油站等重点领域和行业,深化大气污染专项治理。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水污染治理。不断规范我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切实增强污水处理能力。加强重点污染源企业日常监管监测,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强化对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农用化学品管理,严格限制剧毒、高残留农药使用。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胶体对重金属和农药的吸附能力。

(三)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着力补齐农村环保短板,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乡村文明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抓手,大力实施村镇绿化、农田林网、防沙治沙等林业生态工程,推广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拓展林业发展空间。充分利用零散土地资源,见空绿化,广栽林木,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环境。

第二篇: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

环境工程1302班 学

201329090208 姓

欧阳慧婷

摘要:森林资源是森林、林地及生活和生长在林地上的生物的总称。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森林资源同样在我国林业建设中有重要作用。良好的保护管理森林资源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同样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林业资源的良好利用与发展和森林资源的良好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在环境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本文将阐述关于森林环境资源保护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其可行性策略。

一、 森林资源的特点

(一) 空间分布广,生物生产力高

(二) 结构复杂,多样性高。森林内有生命的物质和无生命的物质,它们相互依存,共同作用,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生物结构。

(三) 再生能力强。森林资源不但具有种子更新能力,而且还可进行无性系繁殖,实施人工更新或天然更新。

同时了解我国的森林资源的特点才可制定出符合我国森林资源现状的策略方案,而我国森林资源则具有以下特点:

1. 自然条件好,树种丰富。

2. 森林资源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分布不均。 3. 森林资源结构欠佳,采伐利用不变。 4. 森林资源质量较差,利用率低。

二、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及问题

就我国而言,长期以来存在着的毁林开荒、森林火灾、更新跟不上采伐一记森林病虫害等问题,使我国森林资源不断遭到破坏,出现森林覆盖率下降森林生物生产力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森林生态系统日益脆弱、退化的现象,并在更大范围内引发出更多、更深刻复杂的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森林因其独有的经济与生态的双重属性,大多存在于我国类似的现象与环境问题,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引发洪水灾害

(二) 引发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沙化

(三) 导致调节能力下降,引发气候异常

(四) 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锐减

三、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森林资源的良好保护与管理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保护好森林资源是林业工作的落脚点。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因为只有良好的促进森林资源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在林业的发展中,坚持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促进森林的良好稳定发展,这是林业管理工作中的重心,所以,在我国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想良好解决,首先就要将林业的管理工作落实好,从而促进我国林业能又快又好的发展。

(一)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的必然选择 (二)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客观需要

(三)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是促进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四、森林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一)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的原则

1.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

2.行政手段与市场运作手段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生态优先、采育平衡、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原则。

(二)实行森林资源有偿采伐,建立林业投入补偿机制

(三)利用森林景观优势,发展森林旅游

(四)改革林业经营与管理的机制

1.个体承包制。

2.通过租赁、兑换等形式使森林资源经营权重组。

3.实行山林经营股份合作制。

结论: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与发展直接或间接有重大影响作用到生态环境、社会生活及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应依照中国森林资源特性及现状为其量身定制有效且可行性高的策略,并且保证将策略贯彻落实下去。促进森林资源的良好管理,从而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

第三篇:谈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我国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全世界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水资源严重贫乏的国家之一,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就有400座严重缺水。面对这么严峻的水资源状况,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警觉和重视,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工业化城市的迅速发展,近几年,水资源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面临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了。 [文章-http:// 找范文,到]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水污染问题没能彻底根治。如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不仅水量不足,经常面临着断流的危险,而且还受到严重污染,干流40%的河段水质为劣五类,污染水域已形成酱油色,基本丧失水体功能,给流域内每年造成150多亿元的损失。淮河前些年通过多方面努力,污染问题基本得到控制,可是好景不长,今年又出现严重反弹,污水排放超标,河水又重新受到污染。据水利部提供的数据表明,近20年来我国江河污染一直呈上升趋势,全国监测河段优于3类水的已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80%下降到目前的29%。同时地下水的水质问题同样不容乐观,约半数以上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人们生活用水超标问题也十分突出。

二是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我国是农业大国,耕作方式比较落后,尤其是在灌溉方面,目前大部分仍采用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传统方式,在输水过程中有近1/2的水渗漏掉,利用率不足40%,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在工业用水方面,由于设备和技术落后,我国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十几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为55%,而发达国家已达到80%。城市输配管网漏失率达到20%以上,全国每年浪费水资源达到100亿立方米。除此之外,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也非常普遍,有的城市本来就缺水,但仍不顾现实条件,到处建设大草坪和水景观,如果对高耗水的行业不加控制,桑拿浴、洗车场越来越多,一些学校、医院、宾馆等用水大户,节水措施不落实,用水仍是大锅饭,跑、冒、滴、漏随处可见,造成 水资源浪费。

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一、水资源是重要的物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而又无法替代的物质资源。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培育节约风尚、增强全民的忧患意识,应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阶层参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大力宣传我国水资源状况,宣传加强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营造出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氛围。

二、要下大力气控制江河湖泊污染,教育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坚决反对和制止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而换取经济暂时繁荣,却不顾子孙后代的短期行为。在治理江河污染的问题上,要象抓计划生育、安全生产那样,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哪里出了问题,就追究当地政府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根除地方保护主义,巩固治污成果,还祖国的碧水蓝天。

三、在用水方面要健全节水机制,创新发展理念,促进水资源的在序开发和高效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建立以节水、节能、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要改善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严重依靠资源和浪费水资源的经营方式,对洗车、桑拿等高耗水的行业要严格控制,对学校、宾馆、餐饮业的用水要重点管理,逐步改造水道和洁具,减少生活用水漏失环节。在农业方面要全面实施资源型农业战略,以节水为中心发展现代种植业和养殖业,大力推广喷灌、滴灌,逐步淘汰大水漫灌等陈旧的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用水,要确定合理的科学的用水价格,不断增加节水工作中市场因素比重,逐步建立符合市场运作机制的新型用水模式。要适当调高计划外用水价格,实施阶梯水价,利用经济手段调整用水结构,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总之,以科技进步与更新观念为动力,全方位、多渠道实施水资源的节约与管理,动员全社会参与,做到持之以恒,就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策略论文

摘要:森林资源对于国家的各项经济生产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需要森林管理人员加大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高森林营林建设质量,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和谐关系,并时刻以生态环境平衡为管理出发点,优化森林资源结构,保证森林资源的多样性分布等。文章对现阶段的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意见。关键字: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现状;具体措施

林业资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出现了日益紧缺的现象,在不断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还影响了我国的气候变化。森林资源既对社会具有应用意义,又对自然环境拥有促进生态平衡的作用。因此,在林业资源保护中国家和地方应该不断的加大管理力度,通过现代化技术与林业规划等措施提高森林的管理现状。林业资源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经济消耗中具有较慢的效益增长,但是管理人员要从长远规划出发,并具有社会责任感,不断的提高林业的科学建设。

一、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在现阶段的发展现状

1、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忽略了森林的可持续化发展路线,并影响了森林生态化建设。在较大部分的人民群众中,森林工程主要就是为社会提供木材的供应,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较多森林管理人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中,没有对林业资源实施保护和合理利用,乱砍滥伐,加快了森林资源面积的快速建设,并没有实施营林造林的规划。在自然环境中,也没有进行防虫防鼠处理,在森林防火工程中缺乏管理技术和管理计划。这些管理措施都需要经济的支出,森林管理者没有正确认识经济投入与长远建设的关系,通过经济效益的盲目追逐造成了林业资源保护效果不佳的现象。

2、林业资源环境的生态恢复较慢在经过近几年的森林管理宣传中,人们逐渐的认识到了资源、生态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营林工程的建立,不断的规划林业资源建设,增加森林资源的覆盖面积,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保持森林系统中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但是在较多森林资源破坏严重的的地区,森林的生态恢复能力较差,不仅是因为树木的生长周期较长,就是在破坏的环境中土壤资源、水资源和动植物的多样性分布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需要森林通过森林长时间的自我修复来逐渐的恢复。

3、林业资源管理不健全。封山育林计划性开采等政策的落实,使依托于采伐建立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瞬间崩塌,林业的经济效益骤降这导致很多林业优秀的管理人才流失到其他行业,造成了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的不健全林业体系人才的缺乏,使我国林业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困难,导致我国对林业资源保护与管理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无法落实,盗采盗伐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林业的经济转型和林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4、没有有效利用森林执法在森林资源中的保护作用。为了确保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国家制定了森林保护法等一些列行为规范,通过法律效力的约束,规范森林管理人员和社会群众的行为。但由于林业经济转型给林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困境,使得林业执法和管理岗位人员聘用困难,这直接导致我国林业管理和执法力度不足。

二、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策略探究

1、长期造林与短期采伐相结合。木材作为人类最基础的建筑和生产资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我国对木材仍然有着大量的市场需求,但由于我国林业资源进入了全面保护时期,木材的供给渠道由林业采伐变为进口由于木材进口成本较高,大量不法分子为了经济利益不顾法律潜入森林盗采盗伐,极大的影响了森林的休养生息和生态恢复为了在解决我国社会发展对木材需求的前提下实现林业资源的保护,避免盗采盗伐现象,我们可以将长期造林与短期采伐相结合,建立林业的长远发展规划,设计多级森林保护体系,对林业资源进行合理的资源开发和保护可采林地采伐作业后,要及时补种树种,并做好护林工作,维护林区的生态平衡为了满足社会对木材资源的需要,我们可以合理的改变可采林地的林木生态结构,改种一些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树种,保证对社会木材的供应,实现计划性开采,不给盗采盗伐人员以可乘之机

2、完善管理监督体制,建立健全执法队伍。实现森林资源的有序开发和生态保护,我们必须将盗采盗伐等违法现象扼杀在摇篮里,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林业资源监测体系,建立和健全林业资源执法队伍,不断创新林业资源的管理方法,实现对林业资源的有效管理和监控,提升林业资源的管理水平为了提升林业资源的管理水平,并解决林业执法人员不足的窘境,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一系列林业资源数据库,并积极收集林业信息,提升林业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现如今,无人飞机已经不再是军事领域的专属,在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可以将该技术应用于林业执法管理中,为林业执法队伍配备小型无人飞机,提升林业执法的效率和效果提升林业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必然能够提升林业管理的执法水平。

3、加速林业的经济结构转型。我国有着庞大的林业人口数量,随着封山育林等一系列林业保护措施的落实,使林业人口失去了经济来源,林区的经济发展陷入困境林业地区的经济困境,正是导致滥采滥伐现象屡禁不止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我们需要加速林业的经济结构转型,促进林业地区经济的平稳和可持续发展,使林业人口能够安居乐业,并积极投身到森林资源保护事业中为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林下经营,挖掘森林的生态经济价值,在保护森林的基础上实现林业经济的提升另外,我们还可以依托于林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开发林业旅游资源,并打造系统的林业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林区的经济发展,提升林区人民的经济收入。

4、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林业资源的稳定安全。森林火灾是林业资源保护的头等大敌,森林防火工作也是林业资源管理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虽然我国林业系统一直高度重视森林火灾的预防,但森林火灾每年仍然给我国的林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做好森林的防火工作,确保林业资源的稳定安全,我们首先要加大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力度,提升人们的森林防火意识和森林防火知识,减少林区火灾的发生其次还可以设置各类森林防火口号防火警告牌等,不断向林区群众及游客串串森林防火知识最后要完善森林防火机制,建立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启动零报告制度,建立统一指挥的森林防火运行机制,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证林业资源的安全。

三、结语

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对区域环境及生态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升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水平,我们首先要建立长期的林业资源采伐规划,其次要完善林业资源的管理体系,提升林业资源管理水平,另外我们还要加速林业的经济结构转型进程,促进林业的经济发展,最后还要做好森林的防火工作,保证林业资源的稳定安全。

参考文献:

[1]周健.关于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策略探究[J].农机服务,2015(04).

[2]胡成云.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J].绿色科技,2013(12).

[3]王小红,戴渭.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管理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6).

第五篇: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是国家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加强天保工程管理,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以及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组织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由中央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专项)投资、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安排的天保工程项目。

第三条天保工程的建设目标是,停伐或调减木材产量,保护好现有天然林,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加强森林管护,妥善安置富余人员,缓解企业社会负担,为林区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第四条天保工程实行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目标责任制,坚持目标到省、任务到省、资金到省、责任到省,省级政府对国家负总责。

第二章工程组织管理

第五条国家林业局重点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研究和部署天保工程实施中的重大事项。设立天保工程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对天保工程的指导、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

第六条各地应加强对天保工程的领导,成立天保工程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审议、协调工程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要明确工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天保工程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天保工程的管理培训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国家林业局培训的对象为省级天保工程实施的科技和管理干部及工程县的县级领导干部;省级培训的对象为地(市)、县(局)主管工程实施的科技和管理人员;县级培训对象为从事工程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以及有必要培训的工人、农民(含林农)。

第八条国家统一规划部署天保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国家、省、地(市)、县(局)四级管理系统,对工程实施动态信息进行管理、监测和监督。

第三章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

第九条天保工程各类基本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按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项目组织设计,按设计组织施工、核查验收。各级天保工程主管机构要会同造林等有关业务职能单位加强对工程实施方案、作业设计、单项工程(方案)设计、工程项目施工等的组织和指导,保证设计与施工的质量。

第十条工程设计实行招投标制度,择优选用相应资质的工程项目设计单位。要实行工程项目设计质量负责制,依法对各类设计进行管理。

第十一条工程设计必须根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结果进行。工程设计应使用2年内的二类调查资料;超过2年不满5年的,需进行补充调查;超过5年的,必须重新进行二类调查。

第十二条县(局)级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必须以县(局)级森林经营方案为蓝本,建立在科学的森林分类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由县级工程主管部门或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所属的林业局组织编制。

第十三条省级和县(局)级工程实施方案审批权限是:各省实施方案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审核后,报国家林业局组织审批;县(局)级实施方案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核后,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计划、财政、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报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的实

施方案,由国家林业局商有关部门审批。

第十四条天保工程设计文件一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必须由建设单位委托原设计单位提出变更,报原批准部门重新审批。

第十五条工程施工实行招投标制度,所有建设项目施工和货物采购实行合同制管理。施工单位必须依据批准的设计文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标准,合理施工,不得以各种理由将工程进行二次转包,以确保工程质量。建设单位要接受对工程实施质量的监理和监督。各级工程主

管部门要加强对批量货物采购的组织和领导,制订具体的货物招标采购办法,以保证货物的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第十六条凡列入天保工程实施方案的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木材验田产量调减计划和木材生产计划,对木材生产和销售严格实行“一本帐”管理,决不允许搞计划外采伐和销售木材。遇到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病虫害、风灾等需要清理的木材,要按照现行的木材计划审批权限逐级报批。凡是弄虚作假的,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追究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第十七条营林建设项目应按照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有关造林技术规程,封山育林技术规程和飞播造林技术规程等进行作业设计,按设计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地方各级工程主管部门要提前抓好种苗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含量;要按工程需要保证苗木生产数量和质量,推行苗木质量负责制。

第十九条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采取多种形式将森林管护责任制以合同的方式与管护承包者的利益挂钩,实行奖励与惩罚结合。各省要规范森林管护合同,合同文本要明确责任人、管护面积、职责和义务、奖惩措施等条款,对森林管护实行法制化管理。

第二十条在距大江大河干流和

一、二级支流第一层山脊两侧500米的范围内不得从事可能对林下植被造成破坏的一切经营活动。未经批准,不得砍伐禁伐区的乔木、灌木,不得毁林毁草开垦,禁止在幼林地、封山育林和未成林造林地内从事放牧活动;不得随意开挖土石方和修筑

建筑物。需征占用林地的,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的规定报批。

第二十一条为合理利用林地和林下资源,在不破坏森林植被的原则下,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禁伐区只能从事以下生产经营活动:

一、兴办森林旅游业;

二、兴办养殖业,包括饲养鱼类、林蛙、蜜蜂、家禽等;

三、从事林药、野生菌类、野生山菜与浆果等栽植;

四、从事野生浆果、林药、树种等采集。

第二十二条经批准,在禁伐区和封山育林区修筑和开挖设施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禁伐区修筑管护、居住房舍和设施不得砍伐活立木,修建房舍的面积应控制在70平方米以内;

二、养殖林蛙、鱼类等水产应尽量利用原有沟系,如需拓宽,则宽度不超过最近20年以来的最高洪峰水位线,修建的各类设施不能影响行洪、泄洪。

第二十三条在禁伐区和封山育林区发展林下资源利用项目,要以县(局)为单位,编制林地和林下资源利用项目建议书,经同级林业部门审核后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四条分流安置富余职工必须落实到人。实施单位要广辟就业门路,积极稳妥地安置下岗职工。各级林业部门要重视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提高下岗人员的基本技能和工作能力,实现再就业安置。

第四章工程计划与资金管理

第二十五条工程项目建设投资、财政资金计划的安排要依据批准的实施方案和初步设计(作业设计)。·

第二十六条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编制实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编制方法。下一计划,由省林业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计划部门在认真总结本工程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编制下一基本建设投资建议计划,上报国家林业局,抄报国家计委。国家林业局汇总审核后报国家计委申请下达工程投资计划。省以下的基本建设计划的编制,由各省自行确定。

第二十七条财政资金的申请和下达按以下程序进行:地方向中央财政申请天保资金,先由各省林业主管部门编制资金申请报告,经省级财政部门审核,按有关程序于每年1月底前向财政部申报。中央直属单位由单位主管部门编制下资金申请报告报国家林业局审核,再由国家林业局向财政部申报。地方实施单位的财政资金由财政部按有关规定下拨省级财政部门;中央直属单位的财政资金,由国家林业局根据财政部下拨资金的数量和要求拨付给所属实施单位。

第二十八条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未经国家林业局和国家计委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调整。如确需调整,需报国家林业局和国家计委审批。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单位要责令限期纠正,并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

第二十九条中央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专项)投资计划和财政资金计划实行抄送备案制度。各省林业主管部门、森工集团要将明细计划抄送国家林业局备案。

第三十条天保工程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单独建帐和核算,任何单位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强行划转或抵扣各种贷款本息、税金、各种债务等。建设单位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十一条纳入工程实施方案投资概算的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应先于中央资金拨付给建设单位;对不能足额配套的,国家有关部门有权停拨中央资金。

第三十二条工程县(局)要严格按有关规定拨付建设资金,即:造林工程预付款额控制在计划投资的50%以内,然后根据工程进度逐步拨付30%的资金:造林任务完成后,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再拨付10%的资金;预留10%质量保证金,待3年保存率核查达标后,再予拨付。

第三十三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及时准确地掌握建设资金的到位、使用等情况,按规定真实、完整地报送月、季、会计报表和信息资料。

第三十四条各省林业主管部门要协助本级财政部门在下一3月底前将上财政资金使用情况总结分别报送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

第三十五条各级天保工程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实行建设项目法人代表责任制和工程主管负责人离任审计制度。对违规使用资金的,要追究所在单位领导及当事人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任何建设单位或个人有权直接向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反映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资金违纪问题,鼓励全社会对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第三十七条有关具体的资金使用与管理按照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颁发的《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资金管理规定》(财基字[1999]92号)和财政部颁发的《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规定》(财农[2000)151号)执行。

第五章工程监督与核查验收管理

第三十八条工程监督包括检查组现场检查监督、报表监督、审计监督和追踪评价监督。

第三十九条各级工程主管部门要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安排好随机检查和专项检查;要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认真受理举报电话和信件,对重大问题,要直接派人进行核实处理。

第四十条各省级工程主管部门要定期报告工程的实施情况,具体要求按天保工程信息报告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各级工程主管部门要自觉接受同级审计部门或由国家组织的专项审计监督,要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完成工程审计工作。

第四十二条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国家林业局将给予通报批评,并视情节轻重,对项目进行缓建、停建,并建议地方政府依法对项目责任人(主管项目领导或项目法人)给予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一)除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外,投资计划下达满一年但尚未开工的项目;

(二)擅自调整建设投资计划,截留、挪用、挤占工程资金的;

(三)地方财政资金不按规定的比例配套或逾期半年以上拨付资金的。

(四)项目实施过程中玩忽职守,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项目无法进行建设的;

(五)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或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

(六)工程区发生毁林或乱占林地,且情节比较严重的。

第四十三条工程核查结果是检验天保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和目标效果的依据,也是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工程核查验收分为县(局)级自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复查、国家抽查三级核查验收制度。

第四十四条工程核查验收的内容包括:森林分类区划和工程实施方案、木材产量调减、公益林建设、森林管护、富余职工分流安置,以及种苗、病虫害防治、防火、科技等内容。

第四十五条工程核查验收具体程序和要求按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核查验收办法》执行。

第四十六条为保证核查验收工作质量,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对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校验三个环节加强管理。

第四十七条对通过核查验收的省,由国家林业局对任务完成好、工程质量高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对问题突出的,下达整改意见并责令其限期完成,情节特别严重的,将建议地方政府、森工集团追究工程主管负责人和项目法人的责任。

第四十八条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工程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工程档案,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备查。

第四十九条工程全面竣工后,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对建设单位进行二类资源调查,调查结果作为评价工程实施目标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附则

第五十条各省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家林业局备案。

第五十一条本办法由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由国家林业局1999年4月12日颁布的《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上一篇:综合组教研组工作计划下一篇:做好重点标语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