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社会保险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劳动合同解除事由之“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司法认定

摘要:“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是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事由之一,规定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三)项。然而由于现有法律并未明确规定该条款具体包涵何种情形,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对此条款的理解与适用出现了分歧,认定标准也不一致,导致了法律适用不统一。为解决法律适用争议,探求具体何种情形应属于“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笔者以法院裁判文书为切入点,分析涉及该条款认定的相关案例,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类型化梳理,找出法院的认定分歧,进而阐述笔者的观点,并试图总结出“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司法认定标准。通过对收集到的判决书的梳理发现,在司法实践中涉及《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的劳动争议中,通常用人单位存在四种情形:“未缴纳”、“未缴齐”、“未足额缴纳”以及“未足年缴纳”。“未缴纳”情形下的司法认定分歧是,劳动者放弃社会保险情形是否属于“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当不存在劳动者放弃社会保险情形时,法院认定不存在争议,均认定属于“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放弃社会保险情形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具有共同过错,虽约定不缴纳社会保险的条款或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但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应认定不属于“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未缴齐”情形,根据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种类不齐全的行为存续时间不同,可以分为“始终未缴齐”与“未及时缴齐”。“始终未缴齐”情形中,当存在劳动者放弃全部或部分社会保险情形时,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不应认定属于“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反之则相反。“未及时缴齐”情形下,因不符合“被迫性”,且未丧失履行劳动合同的合理期待,遂不属于“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未足额缴纳”情形下,用人单位降低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并且具有主观恶意时,会造成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待遇降低,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应当认定属于“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未足年缴纳”情形依据用人单位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时间段不同,可以将“未足年缴纳”分为三种情况,“未及时缴纳”、“中断缴纳”与“停止缴纳”。“未及时缴纳”情形与“中断缴纳”情形,劳动者未丧失劳动合同履行的合理期待,解除劳动合同不具有被迫性,不应属于“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停止缴纳”情形中,当用人单位不具备正当理由无故停止缴纳社会保险时,应认定属于“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若用人单位因经营状况等问题停止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时,此时用人单位不具备主观故意,所以应认定不属于“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关键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劳动合同解除事由;司法认定;劳动合同

学科专业: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相关案例之类型化梳理

(一)“未缴纳”情形的司法认定概况

(二)“未缴齐”情形的司法认定概况

(三)“未足额缴纳”情形的司法认定概况

(四)“未足年缴纳”情形的司法认定概况

二、劳动者放弃社会保险的“未缴纳”情形之司法认定

(一)法院争议观点梳理

(二)劳动者放弃缴纳社会保险不属于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

三、“未缴齐”情形之司法认定

(一)“始终未缴齐”与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认定

(二)“未及时缴齐”与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认定

四、“未足额缴纳”情形之司法认定

(一)法院争议观点梳理

(二)“未足额缴纳”情形属于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

五、“未足年缴纳”情形之司法认定

(一)“未及时缴纳”与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司法认定

(二)“中断缴纳”与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司法认定

(三)“停止缴纳”与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司法认定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美术赏析论文提纲下一篇:水电可持续发展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