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规划设计

2022-07-16

第一篇:生态旅游规划设计

生态旅游规划设计在生态景观设计方面的应用

山西晋祠农业生态观光园的景观设计,在保留并发挥当地本土农业景观、自然景观及历史文化景观独特性的同时,开发与之和谐的有吸引力的旅游景观,并使之主题化、情景化、生态化、游乐化和动态化。 主题庄园区作为整个园区景观设计的核心,将农业文化融入景观设计的同时,充分体现人工建造物作为旅游吸引物,在旅游项目中具有独特性。主题庄园以葡萄、桃花、杏花、薰衣草、玫瑰等五种适宜当地生长的农业种植物为主题,通过对其大面积种植来体现农业景观,并在庄园里建造与种植物有密切关系的造型别墅,如在杏花庄园,卧牛于庄园入口,满园杏花烂漫,木屋别墅于其中,当置身于此情此景之时,使人不自觉的想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安逸与洒脱的生活。

园区内的假山窑洞宾馆是用疏通水塘的泥土堆砌而成的一座人工小山,利用其在园区内为观景制高点的优势,在小山的内部空间修建成特色的假山—窑洞宾馆。主题化的酒店餐饮、奇异的建筑是旅游接待设施在景观上不同于城市商务型接待设施的体现。假山窑洞宾馆是园区内独特性的旅游接待设施景观设计的体现。 在旅游规划园区内,无论是引导指示系统,还是休憩服务系统和功能性建筑都与本土自然农业景观及人文景观高度协调。并从属于观光景区的各项核心景观,从材质和造型上不仅与核心吸引物相互协调,并成为提升核心景观不可或缺的从属景观,使之相辅相成。

入口大门以石头堆砌,门前植桃花,营造山有小口桃花鲜美落樱缤纷的美丽景色,随之出现的水车不停转动浇灌农田,使人顿时置身于淳朴自然的乡村恬静生活的情景。各个庄园的木屋别墅,造型别致突出庄园特色主题,体量上又能满足其使用功能,严格控制其规模的前提下,与自然的农业景观协调统一。

旅游规划园区内的“旅游景观”之所以区别普通的景观设计,在于整个园区的景观,本身就是旅游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最重要的部分,是项目的基础或卖点。因此,园区的景观设计,必须服务于整个园区的“主题”定位,在主题整合下,形成项目的独特吸引力,凸显“独特性卖点”,形成主题品牌。

第二篇:生态旅游规划

什么是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诞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世界环境运动的大环境中,并在七八十年代初具雏形。20世纪80年代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罗斯.拉斯卡瑞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归因于全球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和对大众旅游的不满,人们回归自然需求的日益增加。

生态旅游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即保护性的旅游,不破坏生态、认识生态、保护生态、达到永久的和谐,是一种层次性的渐进行为;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为目,它强调以一颗平常心尊崇自然的异质性,把自然作为有个性的独立生命来看待。

综合的来说,可以对生态旅游做一个定义:

(1)生态旅游是一种满足高品位游客需要的旅游活动。 (2)生态旅游是一种借助与外部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 (3)生态旅游是一种带责任感的旅游。

生态旅游区是生态旅游资源的载体,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场所主要有:

1.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生物种的天然几种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其环境优美、生物物种丰富、景观多样,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最佳场所之一。在我国,森林公园是以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以开展森林旅游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

(3)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是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4)地质公园,地质公园是自然公园的一种,是以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价值,具有一定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址景观为主体;融合自然和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地质遗迹保护,支持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味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

(5)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站,中国科学院自建院以来,陆续在全国重要的生态区建立了100多个以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当地工农业发展,以及观测和研究一些特殊自然现象如冰川、泥石流为目的的定位研究站。

2.以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为主的生态旅游区

(1)民族生态旅游区。中国拥有56个民族,在“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下,许多地方形成了特有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聚居区是理想的了解民族社会文化的人文生态旅游区。

(2)宗教生态旅游区。宗教及其场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几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使宗教生态旅游资源在生态旅游资源中独具魅力。

在国内,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开发较早、

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

按开展生态旅游的类型划分,我国目前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可以分为以下九大类: l)山岳生态景区,如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 2)湖泊生态景区,如长白山天池、肇庆星湖、青海的青海湖; 3)森林生态景区,如吉林长白山、湖北神农架、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4)草原生态景区,如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5)海洋生态景区,如广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红树林海岸; 6)观鸟生态景区,如江西都阳湖越冬候鸟自然保护区、青海湖鸟岛; 7)冰雪生态旅游区,如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吉林延边长白山; 8)漂流生态景区,如湖北神农架; 9)徒步探险生态景区,如西藏珠穆朗玛峰、罗布泊沙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生态旅游的类型主要包括了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保护环境、自然生态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险、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类专项产品,共193项,向世界推荐开展生态旅游的森林公园119个,《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中国风景名胜区7个,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个,中国植物园11个。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形式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

什么是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是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时期内对生态旅游发展的一种谋划。其目的是正确指导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保证其发展的有序性,避免盲目性。

在这一目的下,生态旅游规划可定义为:在对旅游资源评价和生态旅游者市场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一般旅游规划理论相结合,进行的生态旅游资源与市场的优化配置以及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为生态旅游制定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实施方案。

生态旅游规划是对未来生态旅游发展的构想和安排,目标是实现旅游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最优化。因此规划设计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以保护为前提,市场需求为动力,旅游项目设计为重点,对生态旅游区的功能布局、建筑风格、旅游设施和生态旅游活动做出符合生态学原理的规划设计,最大限度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是什么?

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而且规划层次不同其内容也不一样。

规划设计的层次:国家生态旅游战略、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区规划和景区景点规划4个层次。

规划设计的目标:生态旅游规划总目的是正确指导生态旅游业发展,保证其发展符合科学规律,协调生态旅游规划地各方面的效益,并为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法,从而实现生态旅游发展的有序性,避免盲目性。 (1) 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2) 社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3) 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体验 规划设计的原则:

(1)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2)保护优先与稳步的原则 (3)生态与文化真实性的原则 (4)多方参与和利益共享原则 (5)资源节约与清洁生产原则 (6)环境教育和科学教育原则 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1)准备阶段

(2)调查评价与开发评价阶段 (3)编制规划大纲或总体规划阶段 (4)论证决策阶段 (5)反馈修改阶段

对于区域性的旅游规划而言,更多的要强调战略性与宏观性,以发挥政府在生态旅游规划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的文字部分就应包括

生态旅游发展目标(可细分为自然资源目标、人文资源目标、发展目标); 旅游市场定位和预测;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生态旅游产品体系设计; 生态旅游市场规划;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 旅游环境规划;

基础和服务设施规划等内容。 规划图件应包括现状图、总规划图、项目图、环境规划图、旅游线路图、生态旅游示范工程图、旅游市场联系图、生态旅游资源分布图和类型图、旅游区划图、土地利用结构图及重点区域规划图等。

生态旅游之所以是一种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因在于它体现了突出的环保观念,在于其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在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规划时应该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将旅游者活动与环境特性有机结合;在空间环境上对旅游活动进行合理布局,充分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及分布,生态旅游环境自我修复能力的临界值,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大小,旅游区的保护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等。生态旅游规划作为实现生态旅游的具体实践活动,也必须体现环保观念。

确定目标

生态化规划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自然资源目标在于要保存现有资源的整体生态价值、基本特征以及对人类活动干扰进行自我恢复的能力。具体内容有保护、保存并提高地表和地下水质量;保存、保护并提高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的多样性;保护自然风景的质量等。

第二,人文资源目标在于要维护并提高历史和文化资源。具体内容有维护与规划区域整体生态价值相关且协调的传统生活方式;保存、保护历史和文化资源要素;发掘历史和文化资源要素。

第三,发展目标在于采取与景区整体生态和文化价值的保护相互协调的方式来调整旅游产业的发展。如只允许在指定的未来发展区内进行能够促进发展的项目、只允许在规定区域内布置旅游接

待设施等。

市场定位资源评价

生态调查的目的在于收集规划区域的自然、社会、人口、经济方面的资料和数据,为充分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过程、生态潜力与制约因素提供基础。

景区生态调查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历史调查及公共参与的社会调查、遥感调查等调查手段来完成。

自然环境调查的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野生动物、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人文调查的内容包括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人文地理特征。社会经济要素的调查分析是确定旅游景区所在区域的经济水平,以及最临近中心城市、经济带、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辐射距离。这对旅游景区的发展规模有关键的决定作用。

产品规划

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们旅游产品越来越强调生态模式,其中,包括主题生态化、游乐生态化、艺术表现生态化三个方面的内容。

体现旅游景观生态化的项目,有生态迷宫(花卉迷宫、果蔬迷宫、湿地迷宫、水景迷宫、树林迷宫等等)、森林氧吧和森林浴场、大型树屋、大地艺术、空中花园等等。把生态造景与生态游乐结合起来,用绿色植物进行造景,用绿色植物制造游乐项目,用绿色环境打造游憩模式。

生态技术

生态技术,包括生态材质运用、本土化植物配置、低耗能技术应用、绿色植物环境、环保材料与技术等等,对于景区规划特别重要。

适宜性分析

生态适宜性分析是生态化规划的核心,其目的是应用生态学、经济学、地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划分景区资源环境的适宜性等级,为景区旅游开发中的土地利用方式提出建议。

以生态适宜性分析为基础,可以准确地将那些生态上极为敏感、景观独特、宜保持原貌,不宜进行人工建设干扰的区域设为保存区;对有的敏感性稍低,景观较好,宜在指导下做有限的开发利用,设置为保护区,还有生态敏感性较低,自然地形及植被意义不大,适于开发而成为开发区。 生态旅游规划的核心——生态设计

生态旅游的绿色设计:随着工农业绿色科技和工艺的应用,绿色产品被大量广泛生产和消费,必将导致人们绿色消费意识的增强,也促使人们更多地选择绿色旅游产品。

(1)绿色交通。绿色交通在整个生态旅游活动中起着支配作用,是人们实现生态旅游活动的必要手段。按照习惯可分为绿色陆运交通、绿色水上交通、绿色空中交通三大类。

(2)绿色宾馆。尽管许多生态旅游者被自然环境的美和唯一性所吸引并参与生态旅游,但是仍对宾馆设施具有较高的期望,因此,为其提供基本的、合理的住宿要求显得非常重要。宾馆设施设计应满足融入自然环境的生态旅游者在游览一天之后享受一些舒适设施的要求。生态旅游者的期望形式多样,随个人动机和需求而发生变化。一些生态旅游者可能中意于野营帐篷,而其他人可能更喜欢有私人淋浴和其他设施的封闭客房。绿色宾馆是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对环境友好的方式开发经营,为游客提供绿色服务和清新舒适的旅居环境。其特点是:低容量、低密度、中小型化、风格特异、本土化;融于当地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中,以家庭经营为主;古朴、自然、舒适,能完全被当地人接纳;房屋坐北朝南,通过使用储能建筑材料,采用直接利用太阳能的采能器,种植落叶乔木等来节能。

(3)绿色景区。绿色景区是生态旅游的核心,是整个旅游活动的依托,它具有原始性、自然性、保护性、生态资源脆弱性、限制大规模开发活动等特点。因此,绿色景区主要需要关注以下内

容:重视自然本身价值;规划和实施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任何形式的冒险行为;认识到增长和发展的有限性;相信并关注子孙后代的需要;鼓励个人参与活动。

任何一个绿色景区都应该符合以下九项标准:促进积极的环境道德,强化参与者们的受欢迎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不让资源退化;关注内在价值而不是外在价值;以环境为中心;有益于野生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提供和自然环境的直接接触;积极鼓励当地社区参与旅游活动并使其受益,从而有利于对环境价值更好地认识;根据提供的教育功能和满意度来对绿色景区进行等级评定,而不是看他的刺激程度或令人兴奋的程度;绿色景区对管理者和参与者有较高的知识要求和知识储备要求。

(4)绿色娱乐场。绿色娱乐场是为生态旅游者进行健身锻炼和文化娱乐活动提供各种设施和服务的地方,它与其他生态旅游要素有机的结合,共同构成生态旅游体系。按照休闲娱乐活动的性质可分为:参与性活动,如舞厅设施、体育活动设施;休闲公园,如绿色主题公园;表演性演出活动,如各种文艺活动;营地、宾馆和度假村中的娱乐活动;地方性、民族性表演;休闲娱乐产品。

(5)绿色旅游商品。所谓绿色旅游商品是具有资源消耗低、亲和环境、健康安全、具有审美价值、实用价值的旅游产品,如土著居民自己手工制作的雕塑或家庭主妇们染织的民族工艺品。生态旅游者购买这种产品不会对当地环境、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

生态旅游产品的生态设计;生态旅游项目应主要围绕农林生态系统的第一生产力、动植物园和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人工生态景观发展。根据地方的资源基础,将丰富的植物、动物配置在一起,创建花卉园、竹园、经济作物品种园、果树品种园、乡土植物园、中草药园、抗逆植物园、热带鱼类园、鸟园、动物园等适合各种生物习性的环境。也可以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为背景,创建不同类型的人工景观生态园,如岩石园、热带风光园、沼泽园、水景园等,利用其特定的小气侯、小地形、小生境,丰富旅游地的生物种类组成。旅游者在开展旅游活动时,需要旅游地提供方便舒适的衣食住行服务,对于生态旅游点,应设法使其服务产业生态化。

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

(1)生态旅游规划的区域必须是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或相当于实验区的部分。 (2)生态旅游规划的项目必须与保护区的保护方向相一致。

(3)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前必须对规划区域内的资源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摸清资源本底和环境质量的本底情况,特别是注意收集保护对象的分布区和可能活动区域,重要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信息,包括景观环境可视资料,以便在进行道路和设施规划、旅游项目和路线规划、科普教育和环境保护规划时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保护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与环境和谐原则。

(4)在实验区内只能规划建设与生态旅游活动向配套的道路、桥涵、标识牌和其他信息引导系统、观察棚舍、临时休息场所等简易设施,不能修建宾馆饭店和各种娱乐设施。

(5)如确实需要在使用区规划建设简易和必须的服务设施,如小商店和洗手间,以及生态旅社等,其垃圾和废弃物需收集后统一处理或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对保护区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旅社接待游客的规模不能超出保护区规划的环境容量控制标准。

(6)保护区内所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都必须通过环境影响评价

(7)在实验区内有居民居住的保护区,规划应将社区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发展社区参与的小型旅社、商店和土特产加工业,设施应保持地方建筑与文化特色;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

(8)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分析旅游活动可能对环境质量和资源产生的不良影响,并确定必要的监测方法和控制指标体系,除自行监测外,还需确定专门的检测机构定期进行抽样检测。

(9)在保护区入口处或管理部门所作地设立旅客中心

(10)根据区内旅游、区外搞服务的原则,应在保护区外围规划服务设施。

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应保证规划的合理性、便利性、舒适性、明确性、安全性和延续性。

合理性

符合方针政策,资源利用合理有效,合乎游客或居民意愿 便利性

游线安排、运输能力、超负荷时的接待能力 舒适性

生态休闲氛围的营造,卫生、安全、服务良好 明确性

设施联系明确,标志、指示牌、导游系统完善 安全性

考虑结构、构造、雨水污水排放、紧急避难场地、通道、防灾措施 延续性

追求设计美感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维护生态系统的延续性

生态旅游规划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我国生态旅游规划目前存在的问题

1.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没有形成统

一、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近年来, 随着生态旅游的升温, 一些自然保护区纷纷对外开放, 成为开发生态旅游的热点。但由于生态旅游在我国还属于起步阶段, 在资源开发和规划方面没有形成统

一、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因此不少自然保护区由于生态旅游规划不当。据一份调查表明, 我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发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 11%的旅游资源退化。

2. 生态旅游规划中缺乏环境教育的内容生态旅游对环境因素尤为敏感, 环境教育功能已经成为生态旅游产品的必备和重要的功能。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中必需的环境保护手段和服务内容。但是, 受规划专家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局限以及基于规划委托方利益的“短视行为”的影响, 环境教育在目前我国的多数生态旅游规划文本中并未被设置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而是偶尔轻描淡写地被提及。关于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和实践中也并未显现出环境教育的重要地位, 导致了生态旅游地的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容易受到旅游活动的冲击和破坏。

3. 生态旅游规划制定过程缺乏当地居民的“呼声”社区居民通常对当地的具体情况最为了解, 是进行生态旅游规划时具体详细资料的重要提供者,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的态度, 对参与生态旅游规划的积极性将直接影响到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然而, 现行的生态旅游规划一般是由政府、企业委托作的, 规划专家们普遍存在“顺杆爬树”的倾向,就是说只按照领导意图去规划, 而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的社区居民的意见却没有被纳入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结果会造成日后社区居民与开发商、旅游者矛盾的增多, 给生态旅游的发展埋下各种隐患。

4. 生态旅游规划目标市场定位模糊生态旅游规划应当体现市场导向, 更应当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生态旅游面向的目标市场应当属于如前所述的高端人群, 不加选择地曲意逢迎大众化旅游市场势必会使当地有限的环境承载力难以承受, 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下降, 民俗

文化遭到侵蚀, 败坏生态旅游地的形象, 失去本来应有的高端市场。

5. 缺乏相应的法制法规的保障与制约生态旅游规划作为一种前瞻性的、特殊的旅游规划, 应当拥有独立的5生态旅游规划通则6,并明确这种规划的法律地位、标准细则、实施保障、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评审规范等,使生态旅游规划更具标准化和系统化, 这些要素的缺乏将使得生态旅游规划编制混乱, 没有实施保障, 无法与其他类型的规划相互衔接, 取得应有的地位。

生态旅游规划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1. 加强对生态旅游地资源和市场的系统性研究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之前, 一定要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调查、分析与评价, 保证规划时能够“有的放矢”,实事求是, 并且能够进行准确、有效的功能分区。同时, 向相关企业及旅游者收集全面的客源市场信息, 以便对生态旅游地进行精准的“定位”。另外, 当地居民通常对具体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最为了解, 规划专家们应当积极深入到社区中,虚心向他们请教, 保障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以及文化的完整性、“文脉”的延续性等。

2. 重视“环境教育”的地位生态旅游规划文本中应设立专门的章节来编制“环境教育”专题规划, 具体内容包括:a.不同客源市场的生态旅游者预先的环境保护意识与技能的调查与评价;b.生态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对地方文化的态度以及对生态旅游的态度的调查与评价;c.生态旅游地环境教育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包括环境教育的设施及设备、人力资源、财政支持等) ;d.生态旅游地环境教育的内容及方式;e.环环境教育效果的预测等。

3. 完善法律法规及体制建设应当在目前通行的《旅游规划通则》的基础上根据生态

旅游规划的特殊性设立独立的《生态旅游规划通则》, 规定生态旅游规划的内容、性质、法律地位、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及人员组成、实施保障等; 制定招投标管理、质量管理和评审、监督等的规范; 明确政府在生态旅游规划制定和实施中的法律责任;实现规划编制单位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跟踪负责制,根据环境变化及时对规划进行修改和完善, 并定期对规划实施给予指导, 在实证中检验所作规划的科学性, 保证规划在实践中的顺利实施。

4. 注重相关群体的利益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规划的相关利益群体主要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规划专家、开发商、当地社区居民、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等, 要充分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平衡他们各自的利益。在保证政府部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就业、提高“政绩”的利益诉求,开发商的利润诉求, 生态旅游者的享受大自然, 消遣娱乐, 增长环保知识的诉求之外, 尤其是不能忽视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

5. 加强规划制定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建设要通过教育、培训、监管、资质和业绩公示等手段使得规划单位和规划专家们成为“诚信和负责任的规划者”, 使他们懂得,有良好的资信,才会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美誉度, 才会树立起品牌优势。这里提出的“资质和业绩公示”(可以通过国家旅游局的网站发布) 既有利于对规划制定者的行为监督, 也便于规划委托方选择到最合适的规划单位。此外, 要求规划单位实行规划实施中的跟踪负责制, 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规划单位共同对规划实施的后果负有法定责任。

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如何?

我国幅员辽阔,经、纬度跨度大,地理、地貌、区域性特点明显、气候带呈南北过渡性分布,故我国旅游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能。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这给我国的生态旅游造成巨大的压力,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国家旅游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倡导,并确定1999年旅游的主题为“生态环境游”,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对我国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要在保护地球自然生态,保护人文景观方面去做实实在在的有益的事,并愿意为之做出贡献;这与减少工业污染,制定法律规范同样重要。尤其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生态旅游只有在当地增加足够的就业机会,并同时为当地创造足够的经济效益,进而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受到破坏的情况下,才真正显示出它的意义。

生态旅游在中国国际旅游业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还不高,发展程度还偏低,在生态旅游日益受到各国普遍关注的今天,发展中国的生态旅游势在必行。我们要探索有合乎中国国情的能较好发展我

国生态旅游的方法,我们要做到

1、处理好开发者、旅游者、当地居民的矛盾

2、加强法制建设

3、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工作

4、加大经济和科研投入

5、开展国际交流,争取国际合作。

第三篇:生态农业规划-生态农业规划 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

生态农业规划-生态农业规划 农业生

态园规划方案

方案一: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

一、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

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以惠东永记生态园为例,设计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设置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旅游区和科普教育功能区。

生态农业示范区

例如在永记生态园的新规划中,稻田生态区“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生态农

业类型,采用稻鱼鸭萍种养共生模式;果园生态区采用“立体种植业”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果园结合养殖的模式;鱼塘生态区设计采用“食物链、加工链式生态农业”类型——猪鸭鱼草相结合的种养模式。这些生态农业类型都充分利用了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质,由此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另外,为了提高生态园的经济效益,生态园中蔬菜栽培区采用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不仅有生产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和集中性统一的优点,还能对其他农业产业化企业起到示范性和参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区主要生产各种食用和观赏性花卉,供游人品尝、欣赏和购买消费。食用菌中心在生态园规划中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体现了废物充分利用的功能。经过科学规划后的生态园,将会以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园主要的“生态旅游”核心内容,体现“绿

色、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可以成为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精品和主导产品。

观光旅游区域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态热、回归热、休闲热已成为市民的追求与渴望。生态园新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

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

内建设花艺馆、野火乐园、绿色餐厅、绿色礼品店、农家乐活动园、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生态公园、天然鸟林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

科普教育功能区

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发展是相统一的,旅游科普是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统一产物。旅游科普是以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开发农业资源,利用农业资源的新兴科普类型。它的引入将解决目前困扰我国现代观光农业和科普事业发展的诸多瓶颈问题,缓解我国农业科普客体过多的沉重压力,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旅游科普规划时应遵循知识性原则、科技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例如可以通过在生态园中设立农业科普馆和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等科普教育中心,向游人介绍农业历史、农业发展现状,普及农业知识和加强环保教育。还可在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设立现代农业科技研

究中心,采用生物工程方法培植各种农作物,形成特色农业。这样生态园一方面可以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科普教育提供基地,为大中院校和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提供场所,同时也为各种展览和大型农业技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农技培训提供场所。

二、生态园基础设施规划

园路规划

依照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布局既不会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会影响园内景区风景的和谐和美观。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5m,用于电车通道和游人集散;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

态公园而建,宽~2m。

第四篇:旅游规划之桂平旅游规划方案

文/熊大寻熊大寻策划机构在分头消化完项目资料和对广西桂平旅游资源情况进行了解后,对桂平做出了系统的旅游规划,旅游规划之桂平旅游规划方案。桂平旅游资源面临区域市场高度同质化的局面:山水景观、民族风情。桂平旅游在区域竞争中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上有独到之处,但与全国比就处于弱势。桂平最具旅游吸引力的还是山水风光、自然生态。因此,桂平旅游规划要取得成功,必须走出一条独特路子来,桂平既不能跟着别人亦步亦趋,更不能成为别人的配菜,关键是如何把名胜、形胜和异胜的优势概括精炼发挥出来。下面,熊大寻策划机构先从桂平的旅游形象定位入手。所谓定位,就是在消费者的心智空间中成为第一,简单概括"定位"就是在空白的地方占山为王。根据熊大寻策划机构的"创意--支撑--操作"的策划架构分析,即必须要有超凡的创意,创意必须要有

1、"北有桂林,南有桂平"

2、"太平天国故乡"

3、"岭南佛教圣地"

4、"北回归线上的翡翠"

5、"秀甲南天"

6、"山水林泉洞,中国旅游资源最全面的城市"桂平文化旅游资源众多,但比单项很难成为冠军。单一任何一项文化旅游资源都不是桂平的指纹,都不具备足够强大的旅游吸引力和号召力。具体的资源不能概括桂平,桂平需要一个从各种具体的文化资源中抽象出来的概念。这个抽象出来的概念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成功:一是必须符合桂平的旅游资源特点;二是必须能概括桂平众多的旅游资源;三是必须具备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桂平旅游发展究竟如何突围?熊大寻策划机构从眼花缭乱、千差万别的桂平文化旅游资源中找到了共性!找到了桂平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和市场营销的无可替代的巧妙的结合点!形象定位口号:桂平风光天下奇桂平天下奇中国奇城--桂平神奇桂平促销口号:旅游桂平--无奇不有,奇乐无穷!桂平新奇观--白石山大佛(佛在心中,心中有佛)桂平不仅以前神奇,现在也神奇,在考察过程中,熊大寻再次以超人的眼力和想像力,发现了桂平震惊世界的新的大奇观:天下第一佛--世界上最逼真的天然大佛!再次让当地人发出:"我们在这里30年,不如熊大寻来三天!"的感慨。^据此,我们通过挖掘桂平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创造性地提出了"桂平天下奇!桂平十八奇!"的形象定位,提炼出三十奇作为定位依据:桂平第一奇:太平天国起桂平--举世闻名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就发源于桂平金田乡,规划方案《旅游规划之桂平旅游规划方案》。 桂平第二奇:师太舍利数第一--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洗石庵原主持释宽能法师生前住持西山洗石庵数十年,潜心修佛、积德行善、道行高深,深受民众敬仰。其1989年圆寂后除平生所佩菩提子佛珠在1600度高温下尚有48颗不被熔化外,更产生了世界上有史记载的第一个比丘尼的三颗灵骨舍利子,声名远播海内外。桂平第三奇:南渌江水两头溢--南渌江与其它江流不同之处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它会出现"南渌江水两头流"的奇特现象,春夏向东,秋冬向西。桂平第四奇:阳元阴元大无敌--白石山的山石地貌蕴藏着异彩纷呈的性文化天然景观,堪称中国最大的男根和女阴。桂平第五奇:北回归线传音密--北回归线纪念塔下有一个"洪音"奇观,人站其上声音是向单线传播的,一个人说话,只有站在与你一条直线上的20米外的同伴能听到,如同打电话,其他人却听不到。这种现象就像武侠小说中的传音入密神功能够把声音集成一束,只让传音对象听到。桂平第六奇:古泉冒乳味甘咧--据《得州府志》记载:桂平西山乳泉"清冽如杭州龙井,而甘美过之,时有汁喷出,白如乳,故名乳泉。桂平第七奇:早出晚归风有习--紫荆山的风极其有特色,早上风往外刮,晚上却向里刮,这风就像人一样有早出晚归的习性。桂平第八奇:千万蝙蝠护荔蜜--广西桂平市素有"中国荔枝之乡"的美誉,同时以盛产蜂蜜驰名。并且在白石山岩洞中栖息着两千多万只蝙蝠,专吃为害荔枝的害虫和飞蛾,游人进入,蝙蝠受惊拍翅乱飞,发出一种有如险滩急流的响声,异常壮观。桂平第九奇:炸弹火烧庙不夷--三界庙是太平军作战指挥所。也许是有了天王的灵气,此庙在当地极具传奇色彩。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飞机曾丢下一颗炸弹落在庙内,但却没有爆炸;此后当地出现过一次大火灾,把周边的房子全部烧毁,独有三界庙毫发无损!我们顾名思义作如下解读:三界庙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因此五行不伤,也就是金木水火土都无法伤害它。炸弹是金加上火灾自然都包含其中。^桂平第十奇:山似六王天国形--紫荆山主峰气势磅礴、巍峨壮观,共六座主峰,每座山皆如金字塔型,形如一个个王者坐在王座之上,所以又名六王峰。六王峰分别象征"天东西南北翼"天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六王,除了洪秀全,其他人都在紫荆山长期生活。桂平十一奇:飞凤入阁总统情(民国情)--站在西山飞阁看,桂平城市的地形如似飞凤,地形如"凤",三江似"入",凤入飞阁、飞凤入阁来,象征郭德洁这只桂平的凤凰嫁给了李宗仁,做了总统夫人可谓"入阁",因为相传二人就是在西山飞阁相识相恋,可巧妙把桂平景观与名人文化对接。桂平十二奇:心中有佛奇中奇--白石山大佛心口位置还站着一个小佛,堪称佛在心中,心中有佛,堪称天下奇观。其余十八奇暂略,详情可参考熊大寻策划机构网站以上是熊大寻策划机构为桂平打造的"桂平三十奇"及新发现的奇观,最后我们又和当地政府一同商讨,从中提炼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桂平十八奇":(略)大"有"可"观是为"奇"!"桂平天下奇"和"神奇桂平,桂平十八奇"的定位,第一符合桂平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特点;第二一个字准确概括了桂平的旅游资源;第三"奇"字对游客有巨大的吸引力,因为旅游主要就是猎奇和探奇。桂平文化旅游整体策划方案汇报会一经公开,真正做到了引爆全场!特别是熊大寻先生公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桂平的考察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目前世界上最天然,最形象的大佛,图像一经点击,这一沸点立马振奋了在座的四套班子。此次旅游规划方案于2009年10月已在广西省府南宁南博会期间全面发布,引起到巨大轰动!同以往我机构策划的大理、香格里拉和石屏等案例一样,相信又一个城市在我们的操作下又将迅速引爆,获得跨越式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第五篇: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原则

生态旅游与景区规划以及旅游景区规划的原则-

绿维创景-旅游规划设计专家指出,生态旅游景区概念生态旅游景的概念是在生态旅游以及旅游景区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目前,旅游学术界对它的界定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笔者在综合了学者观点的基础上,作了如下定义:生态旅游景区是指由一系列生态旅游景点组合而成的,具有吸引生态旅游者前往游览的吸引力因素及明确地域界限,并能提供各种必要的旅游附属设施、服务及环境保育措施,追求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综合平衡的旅游经营管理系统。生态旅游景区在中国通常指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 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原则生态旅游必须以生态旅游景区内资源为主,贯彻“保护、利用、保护”的方针,坚持以自然为主,景观协调,工程设施具有特殊性、新奇感,又有天然性、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效益性,以促进景区自然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保护优先原则 任何生态旅游的开发都必须以保护作为首要的出发点,这是生态旅游景区别于大众旅游旅游景区的核心所在。

(二)整体优化原则 生态旅游的场所不仅有生物和环境条件因素,还包括人类活动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是多因子、多层次组成的集食、住、行、游、购、娱等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因此应该从整体}}{发、综合衡量、全面考虑,实现整体最优化利用。

(三)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 生态旅游景区开发是以当地自然资和人文资源为依托,要使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就必须加强对其保护。开发应服从保护,在保护前提下进行开发,这是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首要原则。

(四)特色原则 生态旅游景区区别于一股的旅游景区的特色就是它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在规划中一定要体现这一点。以便在以后的开发中能保持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同时也要坚持以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遗迹等资源的开发为主,充分体现本地特色,挖掘自然景观的美学、文化及艺术价值,以满足不同层次游人的游览要求。

(五)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原则 促进当地社区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才能使规划切合实际,才能被当地居民接受。

上一篇:食堂厨师聘用合同下一篇:社团活动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