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论文范文

2022-05-10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移动通信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在移动通信日益发达的今天,专用移动通信网曾经面临着难以取舍的抉择,本文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以两网优势互补为根本,对发展我国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必要性作了陈述,提出了建议。

第一篇:移动通信论文范文

浅谈移动通信ip节点技术与移动通信工程尝试

【摘要】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也正在不断完善。在移动通信中使用移动ip节点技术,能够使移动终端不会在移动过程中出现信号中断的现象。在移动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通信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应用过程中进行妥善的,以提高通信技术的有效性。本文将对移动通信ip节点技术进行分析,并探讨移动通信工程尝试。

【关键词】 移动通信 IP节点技术 移动通信工程

一、引言

在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过程中,ip节点技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这项技术应用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移动终端在移动过程中的信号不稳定现象,大幅度提升移动通信质量。与此同时,将ip节点技术等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到移动通信工程中,必須做好工程工作,确保这些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二、ip节点技术概述

2.1 ip节点技术工作原理

在移动ip技术中,隧道技术共有最小封装、ip封装以及通用路由封装三种封装方法。为了实现数据的通信,我们需要在隧道入口处对需要通信的数据进行封装,将这些数据封装成数据包,这些数据包可以通过隧道传输到隧道出口处,并在此进行数据的解封装,最后将这些数据传送到移动节点。数据包在隧道中进行传输的过程中,有可能存在路由环,将数据包送回隧道入口处,在隧道入口处进行数据封装时都要封装一个ip报头,并且每个报头都有一定的生存时间,能够使数据包不断增大。为了避免这种递归封装形式的出现,我们可以将预封装数据包的地址作为隧道入口,用于假设已经出现递归封装。与此同时,在对数据包进行解封装时,需要去除数据包的新报头,恢复原有报头,比较容易实现。在移动IP中,移动节点的隧道出口处已经保存了注册信息,能够将解封装后得到的数据报路由给移动节点。这样,就完成了从一个节点向移动节点发送一次数据的全过程。

2.2移动节点的基本工作方式

移动IP节点的通信方式基本有5种。第一,代理搜索。代理搜索实际上是一项前期工作,有助于将移动节点通信保持在正常状态,为移动节点准确找到自己位置提供保障。第二,注册,当移动节点的外地链路确定后,会将UDP包重复发送给家乡带理,这样可以达到告知当前IP地址的目的,只有在收到代理服务器的反馈信息才会停止这项操作。第三,注销,如果移动节点得以返回到家乡链路,还会将相关的UDP包发送给家乡带理,并一直重复这项操作,直到收到反馈消息。第四,接收数据包,移动节点与固定节点处在家乡链路时,二者接收数据包的工作机制不存在任何差异。第五,发送数据包,当移动节点处在家乡链路时,也会使用TCP/IP协议,可以将数据包进行直接发送,不必进行额外处理;否则,就需要移动节点对发送包的源地址进行修改,用家乡地址来代替当前链路的转交地址,完成地址修改之后,才可以进发送。

三、移动通信工程尝试

虽然我国移动通信行业起步更晚,但是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近十年来,经济与社会综合效益有了很明显的提升。但是,由于移动通信工程自身的特点以及其他因素影响,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政府管理不够完善,这造成了工程单位接触到的项目不全面。但随着体制的不断改革,政府的管理职能在很大程度上有了突破性发展,这些管理部门发布规章标准时,不仅是站在各自立场考虑问题,而且各个政府部门之间也不进行充分沟通,所以企业在执行这些规章制度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其次,业主行为不规范。作为新兴的领域,移动通信工程的发展具有非常好的前景,但是,由于企业的起步比较晚,企业内部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只有在很好很适合的环境里,通信企业才能得到良好的培养以及快速发展。但能够从培养合作对象角度出发,能为行业创建发展环境的建设企业非常少。最后,移动通信单位自身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通信企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挂靠、低价抢业务,各种手段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通信行业的形象,导致一些业主对企业不信任。即使一部分单位得到了些许的管理业务,也只是局限于施工范围之内,而并非完整意义的项目管理。随着移动通信工程市场不断发展,需要工程项目管理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由于细化分工以及提高了专业要求,并且市场也更加规范化,所以要求项目管理的工作水平也要更高。尽管站在理论角度分析,业主有能力自行完成某些任务,可是,结合技术、经济以及合同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能够知道,业主与专门项目管理企业之间还有着很大的距离。

结束语:总而言之,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ip节点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提高移动通信的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发展此类技术,促进我国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万亮新.移动通信中的移动IP节点技术分析[J].企业导报.2015(06)

[2]袁海龙,李珺岫.移动通信中移动IP节点技术的实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8)

[3]李萍.浅析移动IP节点技术[J].信息通信.2012(05)

作者:吴增霞

第二篇:公用移动通信的发展对专用移动通信的影响

摘要:在移动通信日益发达的今天,专用移动通信网曾经面临着难以取舍的抉择,本文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以两网优势互补为根本,对发展我国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必要性作了陈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市场;数字集群;移动通信

1 专用移动通信设备的现状

为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各部委十分重视信息网的建设和改善,基本上都建有自己的专用通信网,以卫星通信为主,微波与光纤通信为辅,主要用于管理部门间的信息传递。而从调查中了解,在我国,用于工作、生产一线的无线调度和应急移动通信设备仍以点对点的短波、超短波电台和常规对讲机为主,甚至不少信息靠人工采集传递,相当落后,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由于各部门初建集群系统时,主要供领导和管理干部使用,是以电话互联为主的双工通信,很少用于一线的生产调度。特别是在1992年~1994年公众蜂窝移动通信发展初期,价格昂贵,扩容不足,不少单位就用集群通信向社会提供服务,与蜂窝通信竞争,号称“二哥大”,步入误区。

2 关于专用集群移动通信网与公众蜂窝移动通信网之间的关系

本次调研的课题之一,认为公众移动通信网与专用移动通信网虽在技术性能上有所渗透,在使用上可相互补充,但不能相互代替。原因如下:

2.1 两网在通信方式、业务范围等方面均有区别(详见表1)

2.2 集群通信系统的功能更能满足指挥调度工作的需要

随着公众网不断扩容、完善,满足领导层日常工作联络是可以的,但其功能不能完全满足一线指挥调度需要。专用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除具有选呼、群呼、等级优先、强拆强插等调度功能外,还具有单工、脱网直通和较强的加密功能,这是公众网所不能满足和保证的。在指挥调度中接续时间的快慢往往是事情成败、经济损失大小以及能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集群系统的接续时间小于300ms~500ms,而在热点地区、突发事件和抢险救灾时,公众网常出现信号阻塞,无法保证通信及时,往往贻误战机,造成损失。

2.3 两网服务对象各异,单独建网为宜

通信网的建设和使用都是采用多种通信手段、多种系统,以确保通信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和地点都能畅通无阻,这对于信息化社会更为重要。移动通信网中公众网是面向社会面向个人的,而专用网是面向企事业单位,用于一线工作的指挥调度,尤其是用于应急事件和抢险救灾,因此必须单独建网,这并不是重复建设,而是通信手段的相互补充。

2.4 两网分设有利于各自利用分配的频率资源

频率资源不能再生和制造,只能想法充分利用。在我国公众移动通信和专用移动通信都已分配有频率使用范围,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频率资源更为紧张,将专用调度与公众网共用,从频率利用上是不合理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2.5 两网运营方式不同。分开建网便于按需选用

公众网是经营型网,专用网多是非经营型的。各业务部门认为公众网即使具备全部调度功能,但收费高,一线的指挥调度工作使用的次数多及时间长,所需费用也是各部门无法承受的。

3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市场需求

3.1 所调查部门的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市场需求

3.1.1 水利系统

公众网(GSM)不能满足水利指挥、调度的要求。但在汛期可以起到辅助作用。水利系统要单独建设自己的专网。平时可以与其它部门共用,汛期必须专用。水利系统无线通信设备的使用有季节性特点,主要在汛期抗洪救灾。

从总的发展上,水利专用通信骨干网中以卫星、微波为主,集群为辅。集群通信建于重要堤防,作为应急网,用于汛期的调度及平时的维护。全国重要堤防要全部覆盖。水利系统最高目标是实现汛情的图象传输。

3.1.2 交通系统

内河、海运、公路专用通信是现代化动态管理实现指挥调度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内河与海洋专用通信网主要用于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水上治安及航运经济发展等。公路专用移动通信网主要用于公路工程、路政管理及公路运输等。

交通专用移动通信网有以下特点:①地域辽阔,地形复杂;②是链状通信网;③所需基站多;④用户量不大,每个基站大约30个~50个用户等。⑤要求接续时间小于500毫秒,具有漫游功能、越区切换和脱网功能。

运输管理方面是专用移动通信的一个较大的潜在市场,在交通汇集点全国建有54个枢纽港,各港口以信息服务为主,用户量大。运输管理公司将是共用专业调度网较大的用户。

3.1.3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通信与电厂同时建设。一般通信项目的投资都挂在基建项目上。由于投资规模大,模拟集群上的时间不长,预计电力系统最近对数字专用移动通信不会有太大的需求。

从长远来看,电力调度自动化方面的需求较大。主要在各变电站电力供应情况、电力线路运行参数的集中汇总供电局调度所,据此进行控制操作。数字集群在解决数传及指挥调度方面,市场相当可观。

3.1.4 铁路系统

铁路本身的特点决定现有GSM不能满足铁路的要求。随着列车的提速,“安全正点”对指挥调度网的要求就越发迫切,集群通信系统适合铁路的要求。现铁道部门上下已统一认识,领导日常工作可用GSM手机,一线的指挥调度靠集群调度网加已有的列调网。

3.2 我国数字集群市场需求

在被调查的部门中,大部分认为建立专用集群调度系统是必要的。根据各部门的需求情况,以及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建网特点,我们作了如下保守预测:

数字集群的潜在市场需求:800万~900万部移动台,14万~15万个信道,500亿元的市场价值。

其中最有市场潜力是共用的经营性的(或称为商用的)集群调度通信网(国际电联称为PAMR),这也是国际集群通信系统发展的趋势。

4 建议

4.1 明确发展集群移动通信产业的战略地位,对其发展给予高度重视

移动通信从应用方面可分为两大类:公众移动通信网和专用移动通信网,两者虽在技术性能上有所渗透,但不能相互代替。发达国家的两网均是同步发展的。

从调研情况看,我国集群通信网的建设由于90年代初曾步入使用误区(前已叙述过),使其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公众网的发展。近两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要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现代化管理转变,因此,各部门逐步走出误区,进一步认识到调度移动通信网的重要性,要上集群通信网,这种要求必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越发迫切。现在国家十分重视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上给予大力支持,建议国家利用这一大好契机,在重视公众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专用集群移动通信网战略地位,抓好专用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

4.2 专用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重点应放在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的开发和产业化上

特别是近两年来,在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组织下,国内十几家企事业单位已经成立了数字集群移动通信联合体,不仅协助国家标准工作组在国外技术资料的消化分析上、技术体制的优选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还在产品的开发上进行了预研,有了一定基础,如国家加以扶持,一定能尽早为使用部门提供自己的设备。

4.3 抓紧数字集群技术体制的制订工作

这次调研,各部门都希望抓紧数字集群技术体制的制订,拖的时间太长会影响使用。

制订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技术体制是国家技术监督局下达的国家标准任务,主办单位是广州通信研究所会同邮电传输所和国家无委办,1997年~1999年完成。在国家标准工作组和数字集群移动通信联合体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的工作,从国外七种技术体制中初选出三种:FHMA、iDEN、TETRA供侯选。技术体制的最后确定还有待于试验网的进展情况。

我们认为:如选取国外技术体制,不仅要看是否先进,关键要看国外公司技术转让和技术合作的程度,真正做到以市场换技术,带动国内产业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仅靠国家标准工作组是不够的,必须有政府参与,进行协调、干预,加强调控力度才行。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数字集群技术体制的制定进度。

作者:陈明

第三篇:简析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不足与第四移动通信系统核心技术

摘要: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不足促使了第四代通信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本文对3G的不足和4G的特点与核心技术进行了扼要分析。

关键词:第四代移动通信(4G); OFDM; 智能天线;MIMO; IPv6; 软件无线电

一、 概述

移动通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与其它任何人以任何方式进行通信。抱着这个最终目的,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当今世界各国商用的四大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能够满足国际电联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都具有很好的网络兼容性,全球统一标准,使用统一频段,提高频谱效率,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多个不同系统间的漫游,提供高质量的多媒体服务,不仅要为用户提供话音业务以及一般的低速率数据业务,而且还提供了应用更加广泛的多媒体业务。提供更高的安全保密功能,从现有的2G通信系统考虑,能从2G平稳过渡到3G。但3G由于标准和实际商用条件的原因存在它固有的不足: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仍是基于地面标准不一的区域性通信系统,尽管其传输速率在成熟的WCDMA标准下,静止时理论值为7.2Mb/s,而实际在商用网络中由资源及无线环境种种限止远远达不到该值。仍无法满足诸多多媒体通信的要求,支持不了对速率要求较高的通信。对动态范围的多速率业务提供不足。而且目前商用的三大标准空中接口所支持的核心网未能有统一的标准,难以提供具有多种QoS及性能的多速率业务。不能真正实现不同频段的不同业务环境间的无缝漫游。对于采用不同频段的相异业务环境,需要移动终端配置有相关不同的软、硬件模块,且3G移动终端并不能实现这业务环境的不同配置。正是3G系统存在这些局限性,所以各种公司和机构早就着手了新一代概念通信系统(4G技术)的研究。目前LTE-Advanced和WirelessMAN-Advanced(802.16m)技术规范已通过国际电信联盟技术审核。

二、4G移动通信技术基本要求

移动数据业务未来用户主要应用的通信業务,针对4G移动通信的业务需求业界达成普通认识是4G将实现通信系统的移动化、宽带化、IP化。其应有以下基本要求:

1、 高速的数据业务速率及满足不同QOS的业务,满足用户对视频业务、流媒体等业务带宽的需求及不质量的业务服务。

2、 真正意义的无缝漫游。4G移动通信系统是实现全球统一的标准,让所有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用户享受共同的4G服务,真正实现一部手机在全球的任何地点都能进行通信。

3、 智能化的通信网络。4G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智能技术使其能自适应地进行资源分配,能对通信过程中不断变化的业务流大小进行相应处理而满足通信要求,采用智能信号处理技术对信道条件不同的各种复杂环境进行信号的正常发送与接收,有很强的智能性、适应性和灵活性。

4、 良好的全域覆盖性能。4G系统将是一个层叠系统,需要同时使用上述两段离散的频谱,形成层叠系统达到良好的覆盖并能提供高速可变速率传输。

5、一切以IP为基础,形成网络化的移动世界。

三、4G通信关键技术简析

(1)正交频分复用(OFDM )技术

移动通信信道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信道存在多径时延扩展,它限制了数据速率的提高,因为如果数据速率高于信道的相关带宽,信号将产生严重失真,信号传输质量大幅度下降。而OFDM技术由于具备上述特点,是对高速数据传输的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在FDMA、TDMA、CDMA和OFDM等多址方式中,OFDM是4G系统最为合适的多址方案,由此OFDM技术基本被公认为4G的核心技术之一。OFDM 技术是多载波调制的一种,主要理论是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窄的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并且各子载波并行传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而OFDM技术被公认为4G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它具备诸多的优点:

1、频谱利用率高,频谱效率比串行系统高近一倍。 2、抗衰落能力强。OFDM把用户信息通过多个子载波传输,这样在每个子载波上的信号时间就相应地比同速率的单载波系统上的信号时间长很多倍,从而使OFDM 对脉冲噪声和信道快衰落的抵抗力更强。3、适合高速数据传输。OFDM 自适应调制机制使不同的子载波可以按照信道情况和噪声背景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调制方式。OFDM 加载算法的采用,使得系统可以把更多的数据集中放在条件好的信道上以高速率进行传送。因此,OFDM 技术非常适合高速数据传输。 4、抗码间干扰能力强。造成码间干扰的原因有很多,实际上,只要传输信道的频带是有限的,就会造成一定的码间干扰。OFDM 由于采用了循环前缀,故对抗码间干扰的能力很强。

(2)智能天线系统

智能天线采用了空时多址的技术,利用信号在传输方向上的差别,将同频率或同时隙、同码道的信号进行区分,动态改变信号的覆盖区域,将主波束对准用户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方向,并能够自动跟踪用户和监测环境变化,为每个用户提供优质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号从而达到抑制干扰、准确提取有效信号的目的,具有抑制信号干扰、自动跟踪及数字波束等功能。

(3)多出天线(MIMO)技术

MIMO技术是指利用多发射、多接收天线进行空间分集的技术,它采用的是分立式多天线,利用多天线来抑制信道衰落,信道容量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利用MIMO信道可成倍地提高无线信道容量,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频谱利用率可以成倍地提高。利用MIMO技术可以提高信道的容量,同时也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误码率。在功率带宽受限的无线信道中,MIMO 技术是实现高数据速率、提高系统容量、提高传输质量的空间分集技术。

(4)IPv6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是一个基于全IP的网络,因此IPv6技术将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协议。同已有的移动网络相比具有根本性的优点,即可实现不同网络间的无缝互联。核心网独立于各种具体的无线接入方案,可以提供端到端的IP业务,能与已有核心网和公共交换电话网兼容。其具有开放的结构,允许多种空中接口接入核心网;同时能将业务、控制和传输分开。IP与多种无线接入协议相兼容,因此在核心网的设计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5)软件无线电技术

4G系统中软件无线电技术是通向未来4G的桥梁。要想实现移动通信发展最终目标的理想通信方式,至少须保证移动终端能够适合各种类型的空中接口,能够在各类网络环境间无缝漫游,并可以在不同类型的业务之间进行转换。 软件无线电技术被认为是可以将不同形式的通信技术有效联系在一起的惟一技术。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软件将会变得非常繁杂。为此专家们提议引入软件无线电技术,将其作为从第三代移动通信过渡到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桥梁。软件无线电技术能够将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尽可能地接近天线,即将数模转换器尽可能地靠近射频前端,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进行信道分离、调制解调和信道编译码等工作。软件无线电技术旨在建立一个无线电通信平台,在平台上运行各种软件系统,以实现多通路、多层次和多模式的无线通信。因此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一个移动终端就可以实现其在不同系统和平台之间畅通无阻的使用。

四、结束语

4G移动通信系统已经两大标准通过国际电信联盟审核,还有一些其它的标准正在提出审议,就算如此4G移动通信系统要真正达到商用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但是融合现有的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的4G系统必将使我们达到移动通信的最终目的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Ajay R.Mishra 著,中京邮电通信设计院,无线通信研究所译.蜂窝网络规划与优化基础.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 袁晓超 4G通信系统关键技术浅析.中国无线电,2005(12)

[3] 何琳琳、杨大成 4G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关键技术. 移动通信, 2004(2).

作者:李志敏

上一篇:冶金工业论文范文下一篇:药学信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