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总体布局

2023-05-30

第一篇:职业生涯规划总体布局

仓库区域规划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1.1利于作业优化。仓库作业优化是指提高作业的连续性,实现一次性作业,减少装卸次数,缩短搬运距离,最短的搬运距离;最少的搬运环节;使仓库完成一定的任务所发生的装卸搬运量最少。同时还要注意各作业场所和科室之间的业务联系和信息传递。保证仓库安全。

1.2单一的物流流向;强调唯一的物流出口和唯一的物流入口,便于监控和管理;

1.3最大限度的利用平面和空间

1.4节省建设投资。仓库中的延伸型设施——供电、供水、供暖、通讯等设施对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影响都很大,所以应该尽可能集中布置。

1.5便于储存保管。提高物品保管质量;

1.6保管在同一区域的货物必须具有互容性,当货物的性质互相有影响或相互有抵触时,不能在相同的库房内保存。

1.7保管条件不同的货物不能混存。如温湿度等保管条件不同,不宜将它们放在一起,因为在同一个保管空间内,同时满足两个或多个保管条件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是不实际的。

1.8作业手段不同的货物不能混存。当在同一保管空间内,物体的体积和重量相差悬殊时,将严重影响该区域作业所配置的设备利用率,同时也增加了作业的复杂性和作业难度。

1.9灭火措施不同的货物不能混存。当火方法不同的货物放在一起,不仅会使安全隐患增加,也增加了火灾控制和扑救的难度和危险性。

2、 区域规划的方法

2.1按照仓储的功能不同进行分区。各功能区的规划和布局是否合理,将对仓库作业的效率、质量、成本和赢利目标的实现产生很大的影响。

2.1.1通道。通道畅通;物流入口和物流出口要挂牌;将通道和功能区域用油漆在地面规划出来。分为主通道、副通道、检查通道。

2.1.2办公区。为了增加保管面积,仓储办公室尽可能设置在仓库内的二楼,便于沟通交流和快速反应;

2.1.3生活区。更衣室、卫生间、休息区。

2.1.4工具区。集中管理,便于维修、养护;规定消防设施存放的位置;

2.1.5保管区。保管区内功能的规划。

2.1.5.1验收区。接待供应商的区域。

2.1.5.2整货区。主要的仓储区域。

2.1.5.3散货区。规模大的企业可以将拆包的整件货单独设置区域,货位与整货区相对应,便于分拣备货管理。

2.1.5.4备货区。提前按定单备货。

2.1.5.5复核区。对出入库的最后把关,与客户交接区域。

2.1.5.6退货区。接受顾客退货。

2.1.5.7废品区。等待报废核销。

2.1.5.8次品区。有修复或退货给供应商的可能。

2.2按照库存商品理化性质不同进行分区,确定存入同一库房的物资品种理化性质相同,便于采取养护措施;如:金属区、塑料区、纺织区、冷藏区、危险品区等。

2.3按照库存商品使用方向不同进行分区,如专用品:中药、西药、保健品;

2.4 按照库存商品供应商不同进行分区,便于项目管理。

3、《仓库平面图》,显示仓库内的通道和区域、门窗、楼梯、电梯的位置,显示消防设施位置,显示仓库所在的地理位置,所处的外界周边环境;

4、货位规划

4.1货位摆放原则

4.1.1最接近物流出口原则。在规定固定货位和机动货位的基础上,要求物料摆放在离物流出口最近的位置上。

4.1.2以库存周转率为排序的依据的原则。经常性的出入库频次高且出入量比较大的品种放在离物流出口最近的固定货位上;当然,随着产品的生命周期、季节等因素的变化,库存周转率也会变化,同时货位也在重新排序。

4.1.3关联原则。由于bom表或习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物料被经常同时使用,如果放在相邻的位置,就可以缩短分拣人员的移动距离,提高工作效率。

4.1.4唯一原则。(合格的)同一物料要求集中保管在唯一货位区域内,便于统一管理,避免多货位提货;当然,自动化立体仓库不用严格遵守这个原则。

4.1.5系列原则。同一系列的物料,设置一个大的区域,如油品区、半轴区、轴承区、晨新(供应商)区、富奥区、标准件区、橡胶件区、易损件区等。

4.1.6隔离易混物料原则。外观相近,用肉眼难以识别的物料,在标示清晰的基础上,要间隔2个以上的货位,防止混在一起,难以区分。

4.1.7批号管理原则。适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对有效期比较敏感的商品,一个批号的商品必须单独放在一个货位上;通过先进先出,进行严格管理,同一批号的商品如果检验不合格或者早产不允许放行,要设立红牌警示,避免混出工厂,产生质量事故;

4.1.8面对通道原则。即把商品的标示面对通道,不仅是把外面的一层面对通道,而且要把所有的商品标示都要面对通道,面对同一方向,使分拣人员能够始终流畅地进行工作,不用中断工作去确认标示。不围不堵。

4.1.9合理搭配原则。要考虑物料的形状大小,根据实际仓库的条件,合理搭配空间;避免空间不足多货位放货,避免空间太大使用不充分。

4.1.10上轻下重原则。楼上或上层货位摆放重量轻的物料,楼下或者下层货位摆放重量大的物料,这样可以减轻搬运强度,保证货架、建筑与人员的安全。

4.1.11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品单独区域存放原则。重点管理维护,避免影响其它物料的安全。

4.1.12目视化看板原则。绘制《货位平面图》,标明商品明确的货位,即使是临时人员,也能准确无误的分拣出正确的商品。

4.1.13“五距”——顶距:距离楼顶或横梁50厘米,灯距:防爆灯头距离货物50厘米,墙距:外墙50厘米,内墙30厘米,柱距:留10-20厘米,垛距:留10厘米。易燃物品还应留出防火距离。

货位管理简表

作业规范

内容

面向通道

先进先出

周转率对应

高的放在门口,按顺序 归类

上轻下重

形状对应

包装标准化和非保准的形状适当保管

标示明确

物料卡,系统货位信息准确

分层码放

摆上货架

五五成数

横竖对齐、上下垂直,过目成数

5、货位的存货方式

5.1类型

5.1.1固定型。是一种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将货架进行分类、编号,并贴上货架代码,各货架内存储的货物事先加以确定货位的存货方式。要注意设定每一个货位的容量都应该大于在该货位储存货物的最大库存量,否则将会出现货位不足,货物不能及时入库的现象;通过设置一定数量的周转货位来解决,及时调整到其他临时货位上。适用于非季节性货物的管理,适用于固定的重点客户和种类多性质差异大的库存。具有准确性和便利性的特点。

5.1.2流动型。是一种不事先确定货位的存货方式,所有货物按到货顺序摆放在空的货架中。由于货物和货位是不断变化的,当频繁变更登陆管理信息系统时,出现差错的机会就比较高。适用于出入库频繁、周转量大、物流量变化剧烈的货物,如一些季节性商品。

5.2货位编码管理

货位唯一性:每一个货位编码。只能代表唯一的货位;

编码顺序:库位、区位、架位、层位、(格位);

系统检索时,能跟踪每一批货物的来源、去向、批号、保质期等各个方面的特点。

货位盘点:参看盘点方法。

5.4.1合理。是指性质、品种、规格、批次不同的货物和不同客户的货物,应该分开堆放。取保先入先出。 5.4.2牢固。是指堆放稳定结识,不偏不斜。货垛较高时,上部适当收小,防止倒垛。不稳定的货物要使用绳索捆绑固定。

5.4.3定量。是指每一垛的数量保持一致,底数和层高一致。长宽高的数量最好是整数,便于过目成数。

5.4.4整齐。是指垛型整齐,标准化统一化管理,横平竖直,不压线,不出肚。

5.4.5节约。是指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加高,节省货位,提高仓容利用率;一次性作业,避免重复劳动;

5.4.6方便。是指堆码方便出入库、装卸搬运、盘点作业。

6、规划的“6不”改善法

6.1不让等。使员工和设备闲置时间为零。通过正确的安排作业流程和作业量,使其连续工作。

6.2不让碰。员工与物品的接触机会为零。利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物流设备,减轻劳动强度。 6.3不让动。缩短移动距离和次数。科学规划,优化物品设备的位置,减少物品和人员的移动;或者物品移动人员不动。

6.4不让想。操作简便。按照专业化、简单化和标准化的原则,分解作业活动和作业流程;大量应用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设备等现代化手段。

6.5不让找。通过现场“5S”管理,使工具、物品、文件等放置的位置一目了然或通过简单的查询记录马上能够找到。

6.6不让写。无纸化作业。应用条形码、无线射频等信息技术,使作业的记录自动化。

第二篇:风力发电场总体布局

风力发电场设计技术规范之风力发电场总体布局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接入系统方案、土地征占用批准文件、地质勘测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土保持评价报告及国家、地方、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等技术资料。

风力发电场总体布局设计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风力发电机组的布置。

2中央监控室及场区建筑物布置。

3升压站布置。

4场区集电线路布置。

5风力发电机组变电单元布置。

6中央监控通信系统布置。

7场区道路。

8其他防护功能设施(防洪、防雷、防火)。

风力发电场总体布局,应兼顾以下因素:

1应避开基本农田、林地、民居、电力线路、天然气管道等限制用地的区域。

2风力发电机组的布置应根据机组参数、场区地形与范围、风能分布方向确定,并与本场规划容量、接入系统方案相适应。

3升压站、中央监控室及场区建筑物的选址应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布置、接入系统的方案、地形、地质、交通、生产、生活和安全要素确定,不宣布置在主导风能分布的下风向或不安全区域内。

4场区集电线路的布置应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布置,升压站的位置及单回集电线路的输送距离、输送容量、安全距离确定。

5风力发电机组变电单元布置依据场区集电线路的形式而不同:采用架空线路时,该单元应靠近架空线路布置,采用直埋电缆时,该单元应靠近风力发电机组布置,并要保证其安全距离,必要时设置安全防护围栏。

6中央监控通信网络布置应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布置,中央监控室的位置及通信介质的传送距离、传送容量确定。

7场区道路应能满足设备运输、安装和运行维护的要求,并保留可进行大修与吊装的作业面。 8场区内道路、场区集电线路、中央监控通信网络、其他防护功能设施之间的布置应满足其相关规程、规范的电磁兼容水平和安全防护的要求。

第三篇: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

1按集群方式布置工业企业,形成城市工业区

2按居住区、居住小区等组成梯级布置,形成城市生活居住区

3配合城市各功能要素,组织城市绿化系统,建立各级休憩与游乐场所 4组织公共建筑群,形成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5按交通性质和交通速度,划分城市道路的类别,形成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 1立足全局、讲求效益 2集中紧凑,节约用地

3抓住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矛盾 4规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 5近远结合、利旧图新 6保护环境,美化城市

7重视对城市总体艺术布局的构思

城市功能分区是城市内部各功能活动的分布空间及其相应产生的区域分异。 部分城市旧城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旧城区拥挤杂乱,没有明显的功能分区 2旧城区街坊式布局的生活居住区居住环境较差 3旧城区的一些工业企业分布在生活居住区

4由于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带来的城市蔓延,使外围的工业区被居住区包围 5旧城基础设施落后

6大规模商业区集中布局在市中心,,城市扩张后,加大了居民购物的出行距离和成本 旧城区总体布局调整:

1扩大城市规划的地域范围,建设新城区、卫星城和新城市 2“腾笼换鸟”,企业外迁,在城市外围建设专业化工业区 3拆迁改造旧城中心区的生活住宅区,建设现代居住区

4在主城外围建设绿化带或绿环,限制主城区用地的无限制蔓延 5建设城市铁路、轻轨、高速公路、快速路等城市主干道路网络

产业园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优越的地理、政策、社会环境条件,将技术、人才、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形成相对集中的优势,吸引产业逐渐集中,从而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的地理区域。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1满足组织城市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 2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 3满足环境和管线布置的要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原则: 1网络原则 2匀布原则 3自然原则

4因地制宜和生命周期原则 5地方性原则

城市工程性基础设施的特点: 1服务社会的公共性 2整体运转的系统性

3生产的连续性、不可间断性与消费的瞬间可变性 4经营管理的统一性 5网络协调的综合性 6配套建设的超前性

7经济效益的直接性和间接性

详细规划的编制原则:

1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 2满足人的需要为规划目标 3反映城市特色

4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开发条件

城市详细规划是指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承上启下、规划管理的依据和城市开发的引导、城市政策的载体。

合理容积率的确定: 1地块的使用性质 2地块的区位

3地块的基础设施条件 4地块的空间环境条件 5地块的土地出让价格条件

空间内在特性:开敞和围合空间、静态与动态空间

空间组织手法: 1对比 2韵律和节奏 3比例和尺度 4色彩 5绿化 6道路 7建筑小品

居住区规划的原则: 1环境育人原则 2以人为本原则 3量力而行原则 4天人合一原则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理念变革:

1追求舒适、高质量的生活是人类共同目标 2综合性社区成为新的聚居模式 3邻里关系的复苏 4网络化生存模式的探讨 5特色鲜明的社区环境与文化 6环境均好与资源均享 7安全性保障 8纯净空间理念

9居住区的“五位一体”模式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变化趋势: 1小区规划结构的多元化

2住宅组团在向小型化,私密性和舒适性发展 3街坊式布局形式日益被接受 4人车分流的交通布局形式受重视

5设计配套公建、绿地和道路时更多关注老年人需求

现代住区的发展趋势:

居住绿色化、社区规模化、生活舒适化、家庭科技化、设计多元化

现代住区规划设计原则:

市场原则、因地制宜、以人为本、艺术原则

现代住区规划应解决的重点问题: 1社会性与私密性 2室外活动与场所 3居住区的安全防卫 4消极空间和积极空间 5噪声防治

现代住区规划设计的误区: 1华而不实的建筑外立面装饰 2中看不中用的图案式绿化 3挤占绿地而不实用的水景 4缺乏生活气息的高大门廊

环境景观设计要遵循两大基本手法、三大组景手法: 基本手法(有景借景、无景造景)

组景手法(封闭/隔离,过渡/渗透,比较/对比)

景观设计法则:主题、动静结合、软硬搭配、多元适应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

1安全防范子系统(居住报警装置、访客对讲装置、闭路电视监控) 2管理与监控子系统(自动抄表装置、物业管理系统、设备监控装置) 3信息网络子系统

绿色住宅是指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并以基本上不触动生态环境平衡为目的而建造的一种住宅。它既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具有接地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物寿命等优点,实现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绿色住宅强调“人文主义”的建筑设计思想,尊重人性和文化,实现高效率、低能耗、无污染。

绿色住宅的特征: 1注重居住环境的绿化 2注重新型建材饰材的使用 3注重水资源的节约 4注重自然能源的利用 5注重以花卉美化居室 6注重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大盘住区项目的优势:

规模效应、居住环境好、配套设施齐全、品牌效应强、成本优势、物业管理优势

大盘住区容易发生的问题: 1房地产融资问题、 2房地产商经营城市问题 3政府和发展商的协调问题 4居住人群的过分同质化问题

大盘住区规划设计的理念:

泛地产理念、健康生活理念、重视教育理念

大盘住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控制性、机动性、整体性、效益性、品牌性、节奏性、辩证性。

大盘走向:

1大盘开发必须采取复合概念地产开发模式 2大盘开发需要政府与开发商互动 3房地产业面临重新洗牌

中央商务区是城市中全市性商务办公的集中区,集中着商业、金融、保险、服务、信息等各种机构,是城市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带,又称为城市商务中心。

中央商务区的特征: 1区位优势 2开发强度高 3交通设施齐全高档 4地价高 网络时代CBD的发展特征: 1区位多样性 2规模减小 3CBD职能分化 4基础设施的转换 5环境生态化

6以建筑综合体为主的建筑特色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10项权限: 1规划编制权 2规划审批权 3规划修改和调整权 4立项参与权 5建筑用地核定书 6用地调整权 7建设工程批准权 8监督检查权 9行政处罚权 10复议裁定权

城市信息化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信息化提高了城市的社会经济综合能力

2城市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它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 3城市信息化改变了城市原有的功能结构与空间结构 4城市信息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3S技术、遥测、仿真、虚拟技术等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通过数字城市能使城市地理、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数字化、网络化,并虚拟仿真,实现可视化,从而提高城市建设的时效性和城市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社区的内容: 社区建设数字化系统 社区管理数字化系统 社区服务数字化系统

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地图输入编辑于更新、空间信息查询、空间信息操作和地图制图、地形分析、图库管理) 业务应用系统(日常办公、规划设计成果管理、城市用地管理、市政工程管理、建筑管理、违法管理)

辅助决策分析模型(项目选址分析、道路拓宽分析、旧城改造分析、道路断面结构分析、给水管线控制分析、排水管线控制分析、日照分析)

城市规划网站的内容及功能: 部门职能介绍 法律法规查询 地方政府的公文公告 规划管理业务动态信息发布 规划成果展示 招标信息

行业动态信息发布 电子政务

网上专业信息服务 业务广告 城市论坛 网上调查 网上信箱 网上图书馆 网上档案馆

城市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划的制定与规划的实施往往脱节 2城市规划的战略研究不足 3不同规划之间衔接不够

4部分规划设计指标标准滞后且缺乏弹性 5城市规划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6城市规划的科学决策和公众参与不足 7城市规划管理执法不严

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1加强城市规划的法治与法制 2都市圈和城市群规划将逐渐显现 3城市规划将进一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4实行城乡统筹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

5加强战略研究,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应删繁就简 6城市规划将更加民主、科学和公开 7城市规划管理将更加动态化和弹性化

第四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以下是应届毕业生小编给大家整理提供的相关内容,快来阅读看看吧。

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为实现这一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并积极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要协调贯彻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推进“四个全面” 实现“五位一体”

“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立足治国理政全局,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意识和问题意识谋划未来,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顶层设计、战略方向,充分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

党的十八大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实现各方面的宏伟目标任务,迫切需要总的方略、抓手。几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接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告“全面从严治党”,一个重大战略布局有条不紊铺展开来。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每一方面都突出强调“全面”,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在覆盖的人群、地域、领域都是全面的,是没有“掉队者”的小康;全面深化改革,体现在坚持系统思维,充分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改革的关联性、耦合性,进行统筹配合;全面依法治国,体现在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从严治党,体现在治标和治本统筹兼顾、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提出一系列严格管理干部、完善制度法规的全方位、高标准管党治党举措。“四个全面”之间又有机联系、相互贯通,以全面小康凝聚力量,以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以依法治国规范秩序,以党的建设提供保证。四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战略统筹,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拥有更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同以往的形势。我们既要解决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也要解决好自身发展的特有问题,更要处理好国内外各种风险相互交织的严峻挑战。新的5年,前景光明灿烂,征程充满挑战,任务相当艰巨。无论认识、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还是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大变动中更好地与世界合作、更好地发展自己,都需要我们坚持把握大局、审时度势、科学谋划,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加快实现治国理政现代化、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在日常工作中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四个全面”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也是伟大实践,是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

一、深刻领悟党中央的战略布局,以高度的认同感做好本职工作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是协调,要协调好“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的关系,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协调国家强盛和人民富裕的关系,要协调中央战略部署与本地区实际的关系,要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以各项日常工作实践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以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工作

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吸收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并且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思想体系。”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入新的重要阶段,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奋斗的过程中有许多新的形势和任务,应对这些新形势、新任务的理论法宝依旧是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同志指出:“党要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作为全党团结前进的精神旗帜,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党员领导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自己的工作。

三、充分调查研究,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繁重。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问题是工作的向导;党员领导干部要具有政治上的敏锐以发现问题、思想上的清醒以分析问题、实践上的自觉以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离不开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四、自觉遵法守法用法,以法治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党中央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用法治方式破解难题、推动工作。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精神实质,切实负起责任,树立榜样,带头学法、遵法、守法、用法。要在全面学习领会中央战略布局和依法治国精神实质的同时,紧密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入研究解决各地各自法治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自觉用法治的思想和方式统领、谋划、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第五篇:党的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考

中国共产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回溯历史,中国29年改革开放成就以及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雄辩地证明党的建设成果辉煌;展望新的事业起点,中国共产党正“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总体部署和总体

布局。总体部署指“一条主线、一个目标,五个重点、五大建设,六项任务”。总体布局则专指五大建设,即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建设。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是第一次提出,也是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本文试就这一理论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提出背景

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与党的总纲领和工作总要求息息相关,它集中反映党在自身建设中不断发展创新的理论脉络和实践成果。党的建设各个时期的工作布局都回答了各个历史阶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则更加完整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新的历史性课题。它的提出,使党的建设的发展战略和总体部署更为清晰与明确。

1、世情变化是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

当今时代,是一个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国与国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国际交往愈益频繁的时代。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更加明显。全球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发生的深刻变化,引起世界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形下,任何政党和国家,无视时代潮流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因循守旧、畏葸不前,必然落伍甚至被时代所淘汰。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多方面的建设,提出加强自身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正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时代要求和世界大势、迎接挑战,与时俱进、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抉择。

2、国情变化是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29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着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其他方面创新。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社会主义的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使中国成功实现“两个转变”。今天,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使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出了富裕安康广阔的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一个宏大的社会转型和国情变化推动着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新的时代背景和世界视野中自觉审视自身的变革,从而不断在改革创新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3、党情变化是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现实基础

中国共产党已成立86年,执政58年,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和加强自身建设的经验。但审视党情,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拥有3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7300多万名党员,新党员数量逐年增加,党员成分有所变化,新老队伍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党增添了活力和新鲜血液,也使党的教育管理和建设任务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执政日久,又没有在野党和反对党,极易使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产生涣散和惰性倾向,在思想上脱离人民,与群众离心离德。目前党内消极和腐败现象仍很严重,党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课题和挑战。十七大报告将反腐倡廉建设从作风建设中单列出来,反映党对自身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消除党内腐败现象的果断决心。

二、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形成过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包括了党的建设方面的理论创新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和形成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这一总体布局的鲜明特点是,以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今后五年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任务都将融入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中。这是中国共产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考。

1、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

党的总体布局是党的建设的枢纽。提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有着历史性的意义。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把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一起称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第一次将党的建设确定为一个伟大工程,并总结为党的思想建设、组

上一篇:职业生涯规划报告范本下一篇:中医师徒结对帮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