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整合名单

2022-07-16

第一篇:山西煤炭整合名单

“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与中国煤炭产业升级

咨询座谈会”纪要

(一)

为探讨中国煤炭产业升级并购策略和途径,增进社会各界对山西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工作的了解与支持,10月30日,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在太原举办了“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与中国煤炭产业升级咨询座谈会”。来自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安监总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的12位国内知名专家参加了会议,另有3位专家提供了书面意见(名单附后)。省政府秘书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王清宪主持会议。

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山西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稳定全国煤炭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高强度、群体化、粗放式开发,形成了“多小散乱”的煤炭开发格局,带来了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安全事故频发等一系列问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从去年10月份开始,按照国家关于打好小煤矿整顿攻坚战、促进煤炭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煤炭产业升级的政策精神,山西加快推进煤炭资源产业升级和行业组织结构调整,已经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会上,围绕煤炭行业“大集团格局”下山西产业升级的样本意义、煤炭集团化建设对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作用、国内外煤炭产业升级和战略并购趋势、以及“国进民退”、“行政干预”、

“评估补偿”等资源整合热点问题,与会专家发表了重要意见,达成以下共识,现纪要如下:

一、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国家煤炭产业政策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意义重大。

集约化发展、规模化是煤炭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全国煤炭行业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刘彩英、姜智敏认为,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主要难题。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工作,遵循了产业演进规律,符合国家煤炭产业政策要求,提高了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战略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王金华认为,与世界主要产煤国相比,国内煤炭市场集中度明显偏低,分散的市场结构和过度的市场竞争严重制约了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煤炭工业必须走规模化、机械化和现代化的科学发展道路,山西煤炭资源整合适应了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提升的战略需要,值得高度肯定。

史丹认为,煤炭产业是资源、资本密集型产业,对于安全生产具有特殊要求。世界煤炭产业的发展规律证明,必须走大企业主导、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发展的路子。王金华、司坡森认为,煤炭产业是典型的高危行业,安全隐患突出,小煤矿生产环境恶劣,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矿工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

张宏认为,社会高度关注山西资源整合工作,恰恰说明了山西在全国能源安全保障中占据重要地位。“世界煤炭看中国,中国煤炭看山西”,山西实践的样本意义非常明显。“大行不顾细

谨,大礼不辞小让”,山西应坚定信心,加紧推进,坚定不移地抓好煤炭资源整合工作。

二、判断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不能单纯以“所有制”论是非,而应以“生产力标准”作为主要衡量标尺。

专家们认为,按照所有制偏好、所有制倾向来评价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是不科学的和不客观的,生产力标准才是判别是非最为重要的标尺。董继斌认为,发展是第一要务,生产力标准是唯一标准。衡量社会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要以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作为根本标志。生产力标准是客观的,离开了生产力标准,简单地用道德伦理观念来评价资源整合工作的好坏,机械地采用“国退民进”的既定价值标准来衡量资源整合的成败,都是有失偏颇的。钱平凡认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源整合,用改革的成果,比如产业集中度、企业经济效益、行业技术水平的上升,污染度、煤矿死亡率及市场监管成本的下降,对各种质疑和非议作出强有力的回应。

李镇西认为,所有制结构要与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相匹配,不能笼统地谈所有制的优劣。英国二战以后煤炭产业的国有化和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都是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政策取向,推动了英国煤炭产业的改造升级。史丹认为,按照要素匹配原则,先进技术匹配高素质的工人,落后技术匹配低素质的工人。大型煤矿有利于配备更高层次的经济要素,煤炭资源整合有利于要素配置结构的改进和优化。

唐元、司坡森认为,从煤炭产业来说,大企业、大集团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按照生产力标准,只要符合“强进弱退,优进劣退”的原则,不管国有、民营,还是其它所有制成分,

都应当给予支持。山西关闭小煤矿,推进资源整合,加快兼并重组,是发展煤炭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所有制结构的暂时进退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更好地担负保障能源安全职责、不断增强煤炭产业的发展活力才是最为重要的。

张复明认为,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方案没有所有制偏好,而是遵从了组织结构、技术水平、规模效益等生产力标准。在兼并重组主体上一视同仁,鼓励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作为主体参与资源整合与兼并重组工作。单纯强调发展国有或民营任何一方,都会对公平与效率产生损失。拥有多种所有制形式、适当数量的竞争主体,对于保持煤炭产业的活力是至关重要的。

崔之元认为,从污染企业的财产保护原则和责任原则出发,山西的兼并重组、资源整合,收购合法小煤矿或允许矿主入股大企业,是有法律和经济依据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剥夺、破坏合法主体权益。

刘彩英认为,坚持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大型煤炭企业的资源、资本、人才和管理优势,提高煤矿的技术装备水平、机械化开采能力和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煤炭产品的资源属性、安全属性和能源属性,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不断完善以国有企业为主、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共同发展的煤炭资源开发、生产和供应体系,是符合生产力标准的,是符合国家能源安全要求的。

三、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是多重压力下的战略选择,是实现煤炭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专家们认为,煤炭是国家最为重要的基础能源,在国家经济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安全生产、资源生态环境的多重压力,长期沿袭的粗放式煤炭开发模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刘彩英认为,煤炭产业必须走高效安全、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新路子。国内煤炭工业的结构极不合理,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集约化水平低。小煤矿的大量存在制约了煤炭集中度的提高,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形成了不安定因素。

唐元、王金华提出,必须解决煤炭行业组织结构的“小散乱差”和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美国、澳大利亚、印度都是煤炭生产大国,他们的煤炭集中度普遍都在70%—80%,我国还不到20%。从生态、环保的角度说,也必须实行煤炭资源整合。矿产开发造成资源损害、生态环境破坏,要求作出相关的制度安排。山西利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机会,进行了可贵的实践探索,资源整合不失为冲出多重压力包围圈的突破口。

第二篇: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煤矿资源整合签字仪式讲话稿

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煤矿资源整合签字 仪式讲话稿

[一 : 煤矿资源整合签字仪式讲话稿] 各位企业老总,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框架协议签字仪式,这标志着我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运作阶段,对我市煤炭产业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会儿,市政府将与14个产煤县市区及17家整合主体企业签订框架协议,现在我就做好煤矿资源整合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重要意义 因煤而兴、为煤所困,不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煤矿多小散乱的状况,就无法实现科学发展。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是省委、省政府从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这项工作对促进煤炭产业提档升级,实现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煤炭资源整合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 我市煤矿结构不合理、小煤矿过多、开采方式落后,导致煤炭工业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水平不高、环境污染严重。目前,全市有各类煤矿392座,年生产总能力只有8000万吨左右,而且矿井规模偏小,30万吨以下矿井有362座,占矿井总数的92.3%,90万吨以上的只有4座,只占矿井总数的1.02%,产业集中度非常低,企业生产和管理水平落后。只有实施资源整合、优化矿区布局,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煤炭生产矿点多、规模小、布局散、秩序乱、产业集中度低的状况,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才能推行大型机械化综合开采,建设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淘汰落后采煤方式,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率;才能更好地发展下游精加工、深加工及化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市由煤炭大市向煤化工强市转变。

(二)煤炭资源整合是缓解我市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在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煤炭资源开采都是由集资金、技术、管理、装备等优势为一体的大公司、大集团,进行规模化开采、集约化管理,资源回采率一般都在80%左右,而我国的平均水平为35%左右,我市的一部分小煤矿资源回采率只有20%左右,这意味着每采1吨煤就要破坏和浪费4吨资源,按小煤矿年产4000万吨煤计算,每年要破坏和浪费1.6亿吨的宝贵煤炭资源。全市煤矿采空区面积超过400平方公里,而且每年新增塌陷区面积近10平方公里;煤矸石堆存量超过1亿吨,占地

已近1500公顷。保守估计,多年来,全市因粗放采煤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近400亿元。小煤矿遍地开花,把我们的矿区糟蹋得千疮百孔,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我市也是一个用煤大市,工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用煤需求量非常大,但从近两年的煤炭供需情况看,我们作为产煤大市却不能保障自己的用煤,在许多时候还从外面调煤,这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只有加快实施资源整合,关小上大,走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才能有效遏制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使煤炭生产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才能推动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节约使用,切实提高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煤炭资源整合是减少安全事故、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前提 煤炭是我们的支柱产业,支撑着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同时,煤矿又是高危行业,极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我市煤矿多属民营性质,安全投入不足,管理不科学,安全隐患多,致使事故频发。近年来,我市发生多起煤矿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特别是XX年的三起重特大煤矿事故,夺走了159名矿工的生命,给100多个家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灾难。事故发生后,全市煤矿停产整顿,去年整整一年,大部分煤矿不能恢复生产,总产量只有3000万吨左右,不到总产能的50%。由于缺煤,以煤为源头的焦化、冶金等相关产业的许多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工业产值急剧下降,许多产煤大县经济增速放缓,全市gdp和财政总收

入分别减少80亿、20亿,经济严重受损。今年以来,由于安全事故煤矿停产整顿惯性的影响,上半年,全市生产矿井只有27座,原煤产量只有929万吨,严重影响到工业经济健康发展,这使我市在遭受经济危机重创下雪上加霜。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8%左右,经济总量下降12个百分点。事实证明,只有加快实施资源整合,才能从资金、技术、装备、人才、培训、管理等多方面,提升煤矿的安全生产整体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四)煤炭资源整合是省内大型煤炭集团和地方骨干主体企业做优做强的有效途径

当前,国家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控制日趋严格,地方政府对矿井资源的占有也逐渐垄断。国营煤矿的资源越挖越少,国有煤炭大企业所属的一些矿井资源储量已相继告急,可以说,国有煤炭大企业之间未来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保有量上。地方骨干主体企业要做强做大,建设现代化的矿井,提高市场竞争力,也必须通过兼并重组这个途径来实现。煤矿资源整合,为省内煤炭大集团和地方骨干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资源越来越稀缺的今天,我们引进大企业参与的煤矿兼并重组整合,这对大集团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获取新资源的机会;对地方骨干企业来说,是一次提档升级的良好契机。省内煤炭大集团和地方骨干企业通过对我市小煤矿进行兼并重组,可以进一步增强实力,优化结构,增加开采品种,占有更多市场,实现多元化发展,不断

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省委、省政府对我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大力支持,目前,我市的《煤矿兼并重组整合方案》已经省政府审批通过,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对我市在困难大、任务重的情况下,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给予了充分肯定。各产煤县市区、市县两级有关部门、地方骨干煤矿企业,一定要认识到煤炭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抓住机遇,全力推进,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全面推进我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

根据全省煤炭资源整合方案要求,按照“总量适度、优化布局、产能置换、关小上大、提升水平”的原则,到2011年底,我市矿井数量由目前的392座压减到127座,并且单井产量必须达到年产90万吨以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对全市的煤炭资源进行了盘点梳理,对各县市矿井生产能力、现有矿井数量进行了指标分解,确定了各县市区煤炭资源整合的目标,具体为:乡宁县28处,蒲县23处,尧都区15处,翼城县13处,古县12处,洪洞县12处,汾西县5处,霍州市4处,安泽县4处,吉县2处,襄汾县1处,隰县1处,浮山县1处,大宁县1处,市营5处。兼并重组整合后,全市的煤炭年生产能力由目前的8976万吨提升到1亿吨以上,达到10091万吨,井田面积由目前的约999平方公里增加到约1251平方公里,机械化开采矿井由目前的38座达到127座。

按照这个目标,结合省政府对资源整合主体的要求,我们确定了17家企业作为煤炭资源整合的主体,其中有省五大煤炭集团和两家国营涉煤大公司,有10家地方骨干煤矿企业。资源整合的比例是:国有煤炭大集团占75%,地方骨干企业占25%。这17家主体企业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具有多年煤炭开采的经验,都具备了对我市煤炭资源进行兼并整合的条件。我们对这些企业在我市的生产经营充满信心。

要实现我市煤炭资源整合的目标,必须加大力度、科学实施、有序推进,要坚持“四个结合”。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煤矿兼并重组整合是一场煤炭资源领域的改革,凡是改革必然有阻力,政府必须义不容辞地担当改革的重任。组织参与煤炭资源整合的各方有序推进,确保改革的目标任务完成。没有政府的主导,这项工作必然是一盘散沙,各方的利益就得不到平衡,市场交易就不能公正,改革肯定达不到预期效果。但是,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又是一项经济活动,凡是经济活动都应该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实施,因此,要发挥整合主体和被兼并矿井等各方的主动性,按照市场的价格、交易原则在自主自愿的情况下进行兼并或被兼并、控股或参股,在双方互利共赢的前提下达成一致意见。

二是坚持兼并重组与正常生产相结合。煤炭资源整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煤炭资源开采水平、扩大生产规模,推动经济发展。但是,在整合中一些矿井也会因为谈判、评估等原因停止生产,

这样势必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特别是在当前我市工业经济下滑严重的情况下,煤矿停产整合会使整个工业经济链条受损。因此,各县市区一定要把握好这一点,加强对资源整合过程中矿井生产经营的监管,不能因为借整合之由延误正常生产,也不能只顾着生产,不推进资源整合,要做到边整合边生产,整合与生产两不误。

三是坚持提升煤炭经济效益与维护各方利益相结合。煤炭资源整合为的就是推进煤炭工业安全高产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理顺生产经营者与生产效益的关系。煤矿兼并重组无疑是一次利益调整,牵涉到生产经营者、产权所有者、地方政府与当地群众等多方的利益,兼顾不到这些利益,不仅不能实现整合的目的,而且容易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违背了我们整合的初衷。因此,在加快资源整合的同时,必须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理顺各种关系,让兼并主体得到的矿井物有所值,让现有煤炭经营者利益不受损失,让当地政府的税收稳中有增,让原有的惠民措施得以延续,努力做到各方都满意。

四是坚持资源整合与确保安全相结合。煤矿兼并重组可以提高煤炭工业效益,煤矿生产的前提是确保安全。资源整合和安全生产监管要同步进行,不能因为进行资源整合就忽略了安全监管,更不能因为资源整合而发生事故。越是在改革的关键时刻,越要备加重视安全生产。各县市区政府和煤炭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坚决防止整合期间超层越界开采、超能力

超定员组织生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省政府要求,到明年年底,煤炭资源整合工作要彻底完成。我市与其他市相比,困难大、任务重,必须及早启动,提前实施,当前要做到“四个加快”。

一是加快煤矿资源、资产的评估。煤矿资源整合的关键是科学合理地确定被整合煤矿的资产价值,这是煤矿兼并重组工作能否公平、公正、顺利推进的首要条件。各县市区要加强对资源、资产评估工作的领导,由县级政府聘请专业机构对现有各煤矿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经费先由被整合矿井承担,待双方达成协议后,由整合主体承担50%的经费。评估后的资产作为双方谈判的标准,双方可以此为标准上下浮动。现在的产权所有者也可以将部分产权作为股份,入股参与经营。在评估的问题上,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精心组织,加快推进,不能放任双方无休止的谈判,既要制止矿产的现有者漫天要价,又要避免整合主体企业无端压价,尽快以公平合理的资产价格推进整合。资产评估工作要在8月底之前完成。

二是加快成立大集团的子公司。为确保我市市、县、乡三级地方政府的税收不减少、不流失,省内五大煤炭集团和两个涉煤大公司以及兰花煤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都必须在我市设立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主体由这些大集团、大公司实施,兼并重组后由子公司来进行生产经营,子公司要诚信守法,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的规定,依法纳税,如期足额向地方政府交纳风险抵

押金和环境补偿金,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作为兼并整合主体的市外8家企业,要在7月底前向市、县两级提出成立子公司的申请,市、县两级工商部门要在8月中旬完成这些子公司的备案注册。

三是加快洽谈对接的步伐。整合主体与被整合企业之间的谈判是兼并重组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谈判的过程往往是漫长的,特别是牵涉到双方利益的谈判,更是呈现胶着状态,推进速度很慢。我市这次资源整合的方案对资源的划分采取的是“肥瘦搭配、联片组合、整体推进”的推进原则,这样避免了有的块段争着要、有的块段没人要的现象。市内的小煤矿企业,要坚决摒弃等靠观望的思想,消除“有女不愁嫁”的观念,主动出击,积极与大集团、大企业联系,上门对接,到户谈判,把自己的矿井优势充分展现出来。大企业、大集团要放下“老大哥”的架子,根据今天框架协议确定的整合范围和规划区域,主动与小煤矿接洽商谈,不能挑肥拣瘦,厚此薄彼,本着互利双赢的目的,尽快达成合作协议。这项工作国庆节前要完成30%,年底要完成60%。

四是加快办理整合后的各项手续。双方达成协议,完成整合后,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积极帮助企业办理有关证照手续,特别是土地征用、安全生产、经营主体资格、环评等手续,要上门服务,现场办公,在较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各种证照办理工作。整合主体企业达成协议后,应在第一时间向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提出有关证照的申请,当地政府和有关

职能部门,要在规定时间内受理并完成审核,为整合后的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优质服务。各职能部门要在一周内完成证照审核和颁发工作。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圆满完成 煤炭资源整合是一次体制机制的创新,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没有前例可循。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兼并重组整合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认真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保证煤炭资源整合有序进行。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这次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市里已经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我担任组长,、同志为副组长。各产煤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要发挥好领导组的作用,切实把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指导、把关、监督、服务”的工作方针,建立工作责任制,层层明确目标,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经费,狠抓工作落实,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工作。在这项工作上,市里主要是拿出指导性意见,进行指导监督,具体推进的任务由县级政府来承担。

二是部门联动,分工负责。市、县两级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煤矿资源整合工作的协调、服务与指导,密切配合,协调推进。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矿区范围划定和采矿许可证报批;发改部门负责项目立项审查报批;工商部门负责对整合后的企业依法办理企业名称预核准和注册登记手续;环保部门负责对整合后煤矿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报批;煤炭部门要加强对整合过程中和整合后

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及时报批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税务部门要做好税务登记及税控系统安装,防止税费流失。

三是对照方案,严格落实。实施资源整合工作涉及利益调整、政策衔接、专业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和协调,及时发现和处理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各县市区的工作方案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不能脱开方案另搞一套,弄虚作假。整合关闭和保留矿井数一定要按方案严格控制,决不允许借资源整合之名,行保护小煤矿之实。

四是强化宣传,大造声势。各新闻媒体要主动服务全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高密度、全方位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广泛宣传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重大意义,适时报道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动态,公开曝光干扰阻挠资源整合的典型案例,引导矿主和全社会积极支持配合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形成有利于全面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同志们,煤炭资源整合关系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省、市政府的工作要求,顾全大局,扎实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全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各项任务,为推进煤炭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二 : 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

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发[2011]151号)精神,按照有利于集约高效,有利于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原则,根据《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曲靖市师宗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云煤整合[2011]35号)要求,切实做好我县2011年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省、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精神,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煤炭产业政策,按照省、市煤炭资源整合的安排部署,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深化煤炭资源整合,实现产业升级,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科学规划、优化配置、合理布局的原则,严格按方案分步实施。 (二)坚持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执法,依法整合。

(三)坚持政府统一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联合执法的原则。 (四)坚持宣传动员、思想工作先行和限期整合达标相结合的原则。 (五)坚持整合矿井与整合煤矿安全生产秩序相结合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实施方

案的通知》(云政发[2011]151号)以及《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领导小组关于曲靖市师宗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云煤整合[2011]35号)的要求,2011年被列入整合对象的煤矿企业,即:师宗县束岗煤矿、师宗县永兴煤矿、师宗县向阳煤矿、师宗县保发煤矿按整合矿井“六条标准”实施整合。

四、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工作步骤

整合煤矿矿井工作分六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学习贯彻国发[XX]18号、28号、国办发[XX]108号、安监总煤矿[XX]48号和云政发[2011]151号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此阶段工作已于10月份以前完成。

第二阶段:调查摸底及确定2011年整合煤矿矿井名单阶段。按批复方案确定第一批整合矿井,经县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上报市级有关部门。此阶段工作已于11月份以前完成。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整合阶段(2011年12月1日至12月25日)。签订整合矿井工作责任状,落实整合责任,组织有关部门按“六条标准”实施整合。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12月26日至12月31日)。县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第一批整合矿井组织检查验收。

第五阶段:迎接省、市检查验收阶段。对省、市检查督察组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

第六阶段:跟踪督察阶段。建立跟踪督察长效机制,落实专人监管,严防整合矿井死灰复燃。

(二)组织实施整合阶段的时限要求 1.12月1日至12月16日:煤炭管理部门抽调技术人员完成图件资料收缴立档工作。

2(12月16日至12月20日:县政府与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签订整合责任书;有关部门依法吊(注)销列为整合对象的煤矿矿井的相关证照;煤炭管理部门对已吊(注)销证照的整合矿井下达停产指令,并安排专人盯守,防止违法生产。

3(12月21日至12月31日,各整合矿井在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下撤出井下设备,电力部门停止井下供电,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人员按“六条标准”进行整合,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整合矿井有关资料进行立卷归档。

五、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做好煤矿整合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煤矿整合工作对消除危险源、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极端重要性,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坚决打好煤矿整合攻坚战。新闻单位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加强煤矿安全生产规范煤炭资源整合的重大决策及我县在整合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和煤体的监督作用,营造有利于开展整合煤矿矿井工作的舆论氛围。各部门

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坚持按照国务院446号令、国办发[XX]108号和云政发[2011]151号精神抓好落实,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确保整合任务按标准如期完成。

(二)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切实把煤矿整合工作落到实处

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县上成立以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宏波为组长的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三个工作组,由雄壁镇人民政府牵头组建群众工作组,由公安局牵头组建维稳工作组,由煤炭局、国土资源局牵头组建业务工作组,并明确各组的职责任务,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以确保整合工作环环有人管,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落实;各相关部门要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以确保整合工作按期完成。县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政策宣传、业务指导和协调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和进度;煤炭管理部门负责对整合矿井实施整合前的安全监督管理,严禁违规生产,同时按煤炭行业监管部门的要求负责对《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处置;国土部门负责对整合矿井《采矿许可证》的上报注销;工商部门负责整合矿井《营业执照》的注销工作;公安部门负责整合矿井爆破物品的切断供应和剩余部分的收缴,负责对抗法行为的依法打击和对整合工作人员的治安保卫;供电部门负责切断电源并保证不向整合矿井提供电源;雄壁镇负责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并配合相关部门按“六条标准”做好整合关闭工作;安监部门负责整合工作的综合监督检查;监察部门负责对整合工作的人员失职渎职的

查处,对阻碍整合工作的国家公职人员的查处,确保政令畅通;雄壁镇、县国土资源局、公安局、安监局要加强对矿井整合后的监管、检查,防止整合矿井死灰复燃、非法开采,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按职责做好工作。

对在整合关井工作中不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工作不力而影响整合工作任务完成的部门负责人实行问责;对造成应关未关或者整合不达标责任的,按国务院第446号令的相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加强研究,把握政策界限,妥善处理煤矿整合工作中的各种矛盾 在整合煤矿矿井中,要认真研究有关政策,准确把握政策界限,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各种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属于非法违法煤矿,要坚决予以整合;属于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整合或执行新的规划而调整整合的矿井,要处理好善后事宜。既要实现整顿整合煤矿矿井的目标,又要保持矿区安定,确保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 (四)完善程序,严格标准,按要求完成整合关井工作

要严格执行国务院(446)号令中第十三条整合标准,整合关井工作达到下列要求: 1.吊(注)销相关证照。 2.停止供应并处理火工用品。

3.停止供电,拆除矿井生产设备、供电、通信线路。 4.封闭、填实矿井井筒,平整井口场地,恢复地貌。 5.妥善遣散从业人员。

6.建立永久性标志及整合关闭矿井档案。 (五)注重痕迹管理,做好整合矿井的建档工作

对整合的煤矿矿井要进行立卷归档处理,立卷归档中要有下列材料: 1.整合矿井建设手续及持证情况。 2.整合的依据。

3.整合的时间,参加整合的人员并签字。

4.整合的照片。[三 : 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县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提升全县煤炭产业发展水平,确保煤炭基础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发〔XX〕151号)精神,确保全面完成2011年全县煤炭资源整合、关闭煤矿矿井的工作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对2011年全县煤炭资源整合和关闭煤矿矿井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县煤炭资源整合和关闭煤矿矿井工作领导组。现将组成人员通知如下: 组 长:× 县人民政府县长 副组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成 员:××县经济局局长 ××县煤炭工业局局长 ××县安监局局长 ××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县工商局局长 ××县公安局副局长 ××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煤炭工业局,办公室主任由王会德同志兼任,工作人员从相关部门抽调。

各产煤乡镇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并于2011年11月10 日前将成立机构情况报县煤炭资源整合和关闭煤矿矿井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县煤炭工业局)。

二、煤炭资源整合和关闭煤矿矿井的方式、标准 (一)关闭方式

采取先关闭矿井,再整合煤炭资源的方式,在条件具备时,可以同时开展矿井关闭与资源整合工作。

(二)关闭标准 1(吊销相关证照; 2(停止供应并清缴火工用品; 3(停止供电,拆除矿井生产设备,供电、通信线路; 4(封闭、填实矿井井筒,平整井口场地,恢复地貌; 5(妥善遣散从业人员。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11月5日至11月20日) 各产煤乡镇要及时成立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工作领导组,召开相关办矿人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本实施方案,做好被关闭矿井法人代表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县级各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认真配合乡镇做好关闭矿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要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努力为矿井关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1日至11月30日) 按照《××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要求,2011年我县整合关闭2对矿井(××县发辉煤矿和××县树元煤矿)。各有关乡镇、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切实依法行政,对确定关闭的煤矿矿井坚决实施彻底关闭。对已关闭的煤矿矿井取得的相关证照,县国土资源局要申报吊销采矿许可证;县煤炭工业局要申报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和矿长安全工作资格证;县工商局要依法办理企业注销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县公安局要清缴火工用品;供电公司要切断供电电路。各有关乡镇、部门要进行不定期巡查和重点监控,严防死灰复燃。

(三)督促检查阶段(2011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各产煤乡镇要认真落实资源整合、关闭煤矿矿井责任制,加大巡查和矛盾纠纷化解力度,采取果断措施,严厉打击无证非法采煤和私挖滥采现象。县煤炭工业局要指导帮助煤矿企业进一步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督促煤矿企业认真贯彻落实。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确保煤炭资源整合和关闭煤矿矿井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各产煤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是煤炭资源整合和关闭煤矿矿井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认真处理好关闭和稳定的关系,积极稳妥地在规定时限内做好关闭工作。同时,要做好资源整合和开采矿区的长远规划工作。

(二)密切配合,确保煤炭资源整合和关闭煤矿矿井工作顺利完成。煤炭资源整合、关闭煤矿矿井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各相关部门要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煤炭资源整合和关闭煤矿矿井的重要性,紧密协作,及时派出工作人员协助各乡镇做好相关工作。同时,各涉及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关闭时限坚决予以关闭,不得推诿扯皮。

(三)及早谋划,确保2011年煤炭资源整合和关闭煤矿矿井任务提前完成。由于我县2011年煤炭资源整合和关闭煤矿矿井任务重、难度大,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及早谋划,把它当作明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紧抓好。在2011年11月10日前成立专门工作组,积极着手做好2011年的整合关闭煤矿矿井工作。同时,要坚持思想工作做透1对,依法关闭1对,资源整合关闭到位的原则,克服困难,扎实工作,确保2011年煤炭资源整合和关闭煤矿矿井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第三篇: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

发布时间:2006-3-6山西省人民政府令 [第187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煤炭产业的集中度,加强对煤炭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 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实施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煤炭资源整合应当坚持科学规划、淘汰落后、明晰产权、资源/储量与生产规模和服务年限相匹配的原则。煤炭资源有偿{TodayHot}使用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的组织协调,负责核实煤炭资源/储量,办理采矿权变更登记,征收采矿权价款;

(二)煤炭工业部门负责对煤矿生产能力进行核定,并负责整合后矿井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竣工验收,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

(三)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整合后矿井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竣工验收,矿井安全生产条件审核,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四)工商部门负责对整合后采矿权人发生变更的煤炭企业的股份构成进行审核,依法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和注册登记;

(五)财政部门负责监管采矿权价款的入库,会同国土资源部门审核采矿权价款转国有股份和国家资本金;

(六)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管采矿权价款转国有股份和国家资本金形成的国有股权;

(七)行政监察机关负责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煤{HotTag}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察。

第二章 煤炭资源整合

第五条煤炭资源整合是指以现有合法煤矿为基础,对两座以上煤矿的井田合并和对已关闭煤矿的资源/储量及其它零星边角的空白资源/储量合并,实现统一规划,提升矿井生产、技术、安全保障等综合能力;并对布局不合理和经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实施关闭。

第六条煤炭资源整合可以采取收购、兼并、参股等方式。鼓励大中型企业参与煤炭资源整合,组建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煤矿(矿井),应当予以关闭,其资源参与整合:

(一)主要产煤县核定生产能力9万吨/年以下的;

(二)证照不全的;

(三)经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

(四)不具备采煤方法改革条件的;

(五)不符合环保要求的;

(六)布局不合理的。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煤矿,应当予以关闭,其资源不得参与整合:

(一)风景名胜、文物保护区的;

(二)重要水源地的;

(三)城市规划区的;

(四)交通枢纽区域的;

(五)其它法律、法规规定的。

第九条主要产煤县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不得整合已关闭煤矿和其它空白资源/储量。对于下组煤尚未整体开发的,不得进行整合。

第十条县级行政区域内资源整合后新增资源面积不得超过整合前已占用资源总面积的10%;新增煤炭生产能力不得超过整合前核定生产能力的10%。

第十一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资源整合的原则,编制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并逐级上报省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拟上报的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向社会公示。

第十二条省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15日内,委托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煤炭工业部门和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专家论证,提出审核意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向社会公布经批准的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

第十三条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确定关闭的矿井,应当自该方案批准之日起30日内,省有关部门要吊销或收回有关证照,并由县级人民政府按照规定标准实施关闭。对整合改造可以利用的井筒,要拆除所有设备、设施,专人看守,改造设计完成后加以利用或炸毁。

第十四条煤炭资源整合后的煤矿必须实现壁式开采,达到一矿一井、两个安全出口、全负压通风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对历史原因形成的多井口煤矿,因地质构造因素不能整合为一矿一井的,由省人民政府煤炭工业部门会同省国土资源部门、安全监察机构进行认定,并由国土资源部门分立采矿许可证。厚煤层采区回采率不低于75%,中厚煤层不低于80%,薄煤层不低于85%。

第十五条煤炭资源整合后的煤矿必须依法办理采矿许可证、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煤矿矿长应当取得矿长资格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

第三章 有偿使用

第十六条煤炭资源有偿使用是指通过行政审批取得采矿权的采矿权人,除缴纳采矿权使用费外,还应当依法缴纳采矿权价款。在资源整合过程中,适宜公开竞价的空白或者已关闭煤矿的资源应当按照公开竞价的方式出让。

第十七条采矿权价款由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收取。采矿权价款收取标准见附录;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调整采矿权价款收取标准。

第十八条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收取的采矿权价款,按照省、市、县3∶2∶5比例分配;资源整合过程中通过公开竞价出让采矿权收取的采矿权价款,按照省、市、县2∶3∶5比例分配。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收取的采矿权价款应当上缴同级财政专户,并由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按照前款比例分别上缴省、设区的市财政专户。

第十九条未整合煤矿和整合后煤矿的资源/储量应当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资源/储量检测报告。资源/储量检测报告应当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进行核查,并报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备案结果作为缴纳采矿权价款的依据。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对中介机构出具的资源/储量检测报告进行核查时,应当组织专家评审。中介机构出具的资源/储量检测报告应当真实、可靠。

第二十条采矿权人缴纳采矿权价款可以采取货币缴纳、转为国有股份、转为国家资本金三种方式。

第二十一条煤种为焦煤、1/3焦煤、肥煤、炼焦配煤(瘦煤、贫瘦煤、肥气煤)、无烟煤的资源/储量在800万吨以下的煤矿和煤种为贫煤、优质动力煤(弱粘煤)、气煤及其它煤种资源/储量在1000万吨以下的煤矿,采矿权价款缴纳应当采取货币缴纳方式,标准一次确定,价款一次交清。除前款规定以外的煤矿,资源/储量定量、分期分段出让,价款按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标准执行。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煤矿采矿权价款可以按有关规定转为国有股份和国家资本金。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采矿权价款转为国有股份和国家资本金形成的国有股权,按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管理。

第二十四条采矿权价款应当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分配所得的采矿权价款,主要用于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管理。县级人民政府分配所得的采矿权价款,主要用于在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关闭合法矿井的补偿和煤矿企业所涉及乡村的地质生态环境治理。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煤炭工业部门、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密切配合,信息共享,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可以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煤炭工业部门、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应当公布举报电话、电子信箱,接受公众举报和投诉。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确定关闭的矿井逾期未关闭或者未达到关闭标准的,由行政监察机关对县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直接主管的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中介机构提供虚假检测报告,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给予警告,其行为记入企业不良信息,可以在有关媒体公布。情节严重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取消其相关资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煤矿主要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阻挠煤炭资源整合工作,违反治安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中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尚未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非煤矿山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比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已经2006年2月21日省人民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06年2月28日

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附录

——2006年采矿权价款收取标准

2006年采矿权价款收取标准

(一)焦煤、1/3焦煤、肥煤:3.80元/吨;

(二)炼焦配煤(瘦煤、贫瘦煤、肥气煤):3.10元/吨;

(三)无烟煤:3.30元/吨;

(四)贫煤:2.70元/吨;

(五)优质动力煤(弱粘煤)、气 煤:1.50元/吨;

(六)其它煤种:1.30元/吨。

第四篇:山西省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实施方案

煤炭资源整合是全面提升资源整体开发水平、煤炭企业产业集中度和安全防范能力的重要途径,对煤炭资源全面实行有偿使用或资本化管理,是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重要法律体现。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三大煤炭基地建设,促进全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晋政发[2005]6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的意见(试行)》(晋政发[2005]20号),为实现我省提出的“到2010年全省形成2个亿吨级生产能力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1-3个5000万吨级以上生产能力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和全省30万吨/年以上矿井煤炭产量占总产量的90%以上”的目标,促进煤炭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推进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保障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高标准现代化矿井为重点,以“资源整合、关小上大、能力置换、联合改造、淘汰落后、优化结构”为方针,以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目标,通过“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科学规划、龙头带动”的方法,切实做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最大限度地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和显化资源价值,切实维护投资者、农村集体、农民的既得利益,促进煤炭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的原则。根据开采现状和资源条件,按照资源储量与生产规模匹配、有序开发与统筹规划并行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方案。

坚持关小改中上大的原则。在重点产煤县,不再保留年生产能力9万吨以下的煤矿;对于实施资源整合的煤矿,要按照储量与规模匹配的原则进行改造,扩大单井生产能力;对矿井布局不合理又不能进行资源整合的煤矿,由地方政府按照有关规定限期予以关闭。

坚持有偿出让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对于拟单独保留的煤矿、拟整合的煤矿、拟整合的已关闭矿的剩余资源及边角零星资源全部实行有偿出让;对于多个矿区包围的关闭矿资源或空白资源,具备公开出让条件的,应通过公开出让的方式确定整合资源的归属。

坚持明晰产权的原则。实施资源整合的煤矿,要采用股份制、兼并、

收购、 重组等方式,解决各方利益,明晰和理顺产权关系,实现煤炭资源和煤炭企业同步整合。

坚持有效保护资源的原则。对于下组煤尚未整体开发的矿区,暂不允许整合下组煤。

二、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的范围和方式

资源整合要以县(市)现保留的矿井为基础,通过煤矿之间合并井田、联合改造,以及对已关闭矿井的剩余资源、零星边角的空白资源及相邻煤矿所划出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单井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晰产权关系。鼓励省内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地方国有骨干煤矿和其它大中型煤炭深加工企业对地方中小煤矿实施联营、兼并、参股、控股、收购,并进行改造及资源整合,实现低成本扩张,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资源整合原则上只限于两座或两座以上煤矿之间的联合改造和实施兼并,对于重点产煤县年生产能力不达30万吨的单座煤矿不允许整合已关闭矿资源和其它空白资源。

在我省境内,过去通过行政审批无偿取得采矿权的煤矿(经省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顿领导组验收合格的煤矿和经省煤炭工业局认定的基建矿)属于有偿使用范围;对过去已实施关闭的煤矿、本次县(市)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实施方案中确定为淘汰关闭的煤矿,不实行有偿出让。

对过去通过行政审批无偿取得采矿权的国有煤矿,其采矿权价款按照有关规定批准后可以转为国有资本金。对过去通过行政审批方式无偿取得的其它煤矿采矿权,如资源量较多、规模较大或可以进行资源整合的煤矿,在政府与采矿权人和投资人协商同意的基础上,可将采矿权价款全部或部分转为国有资本金,形成国有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如资源量较少、规模较小且难以进行资源整合的煤矿,采取“资源一次划定、分期分段出让、价款随行就市”的办法变现,征收采矿权价款。

对不具备采煤方法改革条件的煤矿、重点产煤县生产能力9万吨以下矿井、属于关闭范围的矿井、“证照不全”的矿井以及国家有特殊限制规定的煤矿资源不予出让,限期关闭。矿井关闭后,如对其资源进行整合,按新增资源征收价款。

三、资源整合的主要目标、任务

矿井数量指标。通过实施资源整合和关闭矿井,各市煤矿数量要减少30%以上,其中重点产煤县生产能力在9万吨/年以下的小型煤矿要在2005年底前全部淘汰;到2010年,大型煤炭基地内的小型煤矿数量减少70%,全省30万吨/以上矿井煤炭产量占到总产量的90%以上;到2015年所有小

型煤矿全部淘汰,全省煤矿个数控制在2000个以内。

新增资源面积指标。资源整合中新增的资源主要是就近整合已关闭矿井的剩余资源和零星边角空白资源,原则上资源整合后新增资源面积不超过整合、关闭前全县(市)煤矿已占用资源总面积的10%。

新增生产能力指标。原则上资源整合后新增生产能力不超过整合、关闭前全县(市)总生产能力的10%。

采煤方法和回采率指标。整合后的煤矿要全部实现壁式开采,达到一井一面、两个安全出口、全负压通风,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等生产系统及装备相应配套,并有显著提高;厚煤层采区回采率不低于75%,中厚煤层不低于80%,薄煤层不低于85%,资源回采率明显提高。

四、方法步骤。

(一)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程序

以县(市)为单位,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国土资源、煤炭、安监、工商等部门和有资质的单位,对拟整合的煤炭资源开采情况进行实测,以县(市)现保留的矿井为基础进行统一规划,按资源整合的原则和市政府确定的分县(市)煤矿数量压减指标,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井型,编制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方案(方案中应包括单独保留煤矿的资源储量和生产能力等情况说明),由县、市人民政府逐级上报“省政府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领导组”办公室组成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煤炭工业局、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由领导组办公室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组审查,报领导组批准后,由市、县组织实施。

(二)有偿出让的具体办法

1、资源储量的核实和认定

对单独保留的现有煤矿,以目前各市进行的储量核查结果为准,由各市国土资源部门统一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做为采矿权价款征收的资源储量依据;对实施整合的煤矿资源储量,由省国土资源厅认定。

2、采矿权价款收取标准

不同煤种价款按资源量分别执行下列标准:焦煤、1/3焦煤、肥煤为

3.5-4.05元/吨(3.80元/吨);炼焦配煤为2.81-3.36元/吨(3.10元/吨);无烟煤为2.98-3.53元/吨(3.30元/吨);贫煤为2.48-3.03元/吨(2.70元/吨);优质动力煤、气煤为1.23-1.78元/吨(1.50元/吨);其它煤种为1.07-1.62元/吨(1.30元/吨)。

除已缴纳过采矿权价款的煤矿外,其它煤矿有偿出让的采矿权价款一律执行上述标准。

3、采矿权价款征收办法

对现有煤炭企业(含改制、转让的煤矿),其已占有的煤炭资源按照该标准计算收取价款;进行资源整合的煤矿,对其原有煤炭资源按照该标准计算收取价款,对其整合的关闭矿资源和空白资源,其资源价款按该标准上浮100%计算并收取;对于实行煤炭资源变现的非国有煤矿,现保有资源量一次划定后,按五年一个周期,对该周期内动用资源量采取同一标准征收价款,五年到期后,根据市场情况重新确定征收标准;对于实行采矿权价款折股的非国有煤矿,在政府与采矿权人和投资人协商同意的基础上,可将采矿权价款全部或部分折股。

4、采矿权价款征收机关

采矿权有偿出让变现价款全部委托市级国土资源部门征收,其分成按照晋财预[2004]105号文件规定,省、市、县按3:2:5比例;公开竞价出让的价款省、市、县按2:3:5比例分成。县级政府分成的采矿权价款要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对煤矿企业所涉及镇(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发展公益事业和维护农村原有的办矿利益以及对合法矿井的关闭补偿等。

(三)资源资产转为资本金的办法

1、资源储量的核实和认定依照本文第四条第二款“资源储量的核实和认定”的有关规定确认。

2、资源价款折股计算标准按本文规定的“采矿权价款收取标准”执行。

3、对煤矿现有的资产由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按评估价确定其价值,按投资主体作为资本金入股。

4、政府对国有控股、参股的煤炭企业的国有股权实行集中管理,享有资源价款折股后的全部股份,委托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或地方国有骨干煤矿管理经营,并依法按股权收取资本金收益。

5、政府要与所委托的管理经营煤矿的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或市、县国有骨干煤矿企业签订委托管理协议,明确双方在生产经营管理、安全责任、利益分配等方面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四)资本金管理办法

对于经批准采矿权价款转为国有股的煤炭企业,其国有股或国有资本金的管理办法,由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煤炭工业局另行制定。

五、时间安排

1、2005年9月底前,各市人民政府要向“省政府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领导组”办公室,正式上报分县(市)煤矿数量压减任务分解情

况及整合、关闭煤矿的具体名单。

2、2005年11月底前,要完成60个产煤县(市)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方案的编制、报送工作,2006年2月底前要完成方案的审查、批复工作。

3、2006年6月底前,全省要完成首批60个产煤县(市)的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其中包括36个重点产煤县,并完成其余产煤县(市)方案的报送工作,争取在2006年底全面完成。

4、2006年底进行总结验收和表彰。

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配合,推进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科学有序进行

(一)成立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领导组。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实施煤炭资源整合、推进煤炭采矿权有偿出让,作为提高我省煤炭产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成立由政府领导任组长,成员为国土资源、煤炭、煤监、工商、发改委、经委、财政、国资委、行政监察等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 “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领导组”。 “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部门,具体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其它部门密切合作。要加强对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二)各有关部门明确职责,协调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具体负责组织井下实测,严格核实资源储量,严格按标准征收采矿权价款,会同煤炭部门编制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实施方案,负责审批采矿权变更登记;煤炭部门负责对整合后矿井的设计审批、生产能力核定及生产许可证变更登记;安监部门对整合后矿井的安全条件进行审核;工商部门对采矿权人发生变更的煤炭企业其股分构成情况进行审核,进行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和工商登记;财政部门具体监管采矿权价款的入库和分成,与省国土资源部门共同审核采矿权价款转增国家资本金;国资委要将煤炭资源形成的国有股或国有资本金作为重要的监管内容,严防国有资产收益流失;行政监察机关要对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察,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三)加强对资源整合煤矿的监督管理

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对资源整合的煤矿要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和生产能力进行监督管理,整合后的煤矿只保留一套生产系统,坚决杜绝一证多井生产和越层越界开采,对于不按设计和违法开采的煤矿,要坚决依法查处,对于严重违法的矿井依法予以关闭,由政府收回采矿权重新公开出让。

(四)政府积极运作,营造良好环境。要积极引导煤炭企业按照技术合理、经济可行、各方自愿的原则,创造宽松环境,全面推进资源整合和

有偿使用;要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推进此项工作,建立资源整合和关闭淘汰的合理补偿机制。同时,要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推进新型能源、工业基地建设的要求,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充分转化,提升资源附加值,促进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山西省人民政府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

领导组名单

组长靳善忠省政府副省长

副组长段建国省政府副秘书长

张怀文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王守祯省煤炭工业局局长

巩安库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

成员令政策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洪发科省经委主任

黄福莲省监委副主任

张秋明省财政厅副厅长

张崇慧省国资委主任

王虎胜省工商局局长

康有全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省国土资源厅

主任康有全(兼) 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副主任李成先省煤炭工业局总工程师

徐占成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总工程师

2005-8-1 0:00:00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

第五篇:煤炭资源整合方案

1、 操作当事人

A、整合资质公司:经省政府批准,林东集团是具备整合煤炭资源资质的公司。该类公司设定了19家,其中大型国有企业4家,林东集团是其中之一。;

B、整合操作出资人:提供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所需工作经费的人。下称CostResource,简称CR;

C、整合操作公司:整合操作操作出资人与整合资质公司合资的公司,与整合资质公司签署有必要的协议,以整合资质公司的名义进行整合工作,也是整合后资源的拥有者。整合资质公司拥有较少的该公司股份,整合出资人拥有较多股份。整合操作公司是整个方案的核心。拟由拟设立的“瑞诚资源”(下称UnitResource,简称UR,应为纯粹的壳公司)与林东集团合作,成立一家资源整合操作专业公司(下称LinDongResource,简称LR),取得由林东集团所拥有的整合资质。该公司的资金分为三个来源:第一轮注册资本较小,以人民币1000万元为妥,其中,林东集团占35%(由UR垫资),UR占65%;随着工作的开展,取得整合资格、拟就商业计划并组织良好团队之后,拟引入CR,作为LR的幕后第三股东向UR出资3亿元,持有UR75%股份(此时,UR原股东的股份价值为1亿元),并通过UR向LR出资2.9亿元,使UR持有LR80%股份(LR中实际权益的比例为:林东集团20%,UR原股东20%,CR60%);第三部分资金见MR中的陈述;

D、整合资金贷款人:将较大额的资金借予LR,作为整合资源所使用的收购资金,用于收购小煤窑等被整合煤炭公司。其收购所获得的资产分成两个部分:资源资产及生产设备设施资产。下称MoneyResource,简称MR。此间,MR很可能就是CR;

E、被整合资产鉴定及评估人:受LR的委托,对被整合的小煤窑所拥有的资产进行鉴定和评估的操作者,该公司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分别进行相关的工作。简称咨询公司;

F、 第一矿主公司:LR将整合得来的资源中最好的一部分(可能是总量的30%)经评估后作为出资,授予第一矿主公司,由该公司投资建设(部分建设资金采用借款方式取得),并提供运营所需流动资金。第一矿主公

司所属煤矿委托林东煤业建设和经营,林东煤业按照产出数量取得服务费用,其它利润归第一矿主公司的股东。第一矿主公司有两个股东:LR与现金出资股东,现金出资股东很可能就是MR;

G、 第二矿主公司:LR将整合得来的资源中较易分割治理的一部分(可能是总量的30%)经评估后作为出资,授予第二矿主公司,由该公司投资建设(部分建设资金采用借款方式取得),并提供运营所需流动资金。第二矿主公司所属煤矿委托林东煤业建设和经营,林东煤业按照产出数量取得服务费用,其它利润归第二矿主公司的股东。第二矿主公司有两个股东:LR与第二矿主公司现金出资股东;

H、 第三矿主公司:LR将整合得来的资源中适合出售的一部分(可能是总量的40%)经评估后售予第三矿主公司,由该公司投资建设(部分建设资金采用借款方式取得),并提供运营所需流动资金。第三矿主公司所属煤矿委托林东煤业建设和经营,林东煤业按照产出数量取得服务费用,其它利润归第三矿主公司的股东;

I、 建设资金贷款人:将较大额的资金借予各个矿主公司,用于整合、转售得来的煤矿的技术改造、扩建和投产经营。数量大致相当于所需资金的70%。抵押物是这些煤窑的产权,收益是贷款利息,简称BR;

J、 信托人:各个矿主公司的现金出资人的出资,以及贷款人的资金,可能都需要通过信托的方式注入;

K、 林东煤业:林东集团下属的、煤矿建设、煤炭开采和销售经营的专业公司。

2、操作过程

2.1项目发起人设立UR;

2.2UR与林东集团设立LR;

2.3LR取得整合资格;

2.4LR组织团队,编写商业计划书和投资建议书;

2.5林东集团、UR和CR批准投资建议书;

2.6CR注资UR,并由UR注资LR;

2.7LR与政府和被整合者签署框架协议;

2.8LR、CR、MR及BR签署一揽子资金与投资协议,就项目经营达成一致;

2.9LR、CR、MR及BR与信托人签署一揽子服务协议;

2.10 LR与第一批被整合者签署正式收购协议;

2.11 LR将第一批正式收购协议向CR、MR、BR和信托人提示,取得资金;

2.12 LR完成第一批收购;

2.13 lR完成第一批收购所获得的煤矿的补充勘探和资源价值评估,以及“分拨”工作,做好引进投资人和设立三个矿主公司的准备;

2.14 LR设立三个矿主公司,将第一批“分拨”好的资源分别注入;

2.15 LR将招商引资工作委托给CR,CR随即开始该项工作,保证第二和第三矿主公司的正常投入建设运营;

2.16 LR促使三个矿主公司与林东煤业签署服务合同;

2.17 CR注资第一矿主公司,第二矿主公司的现金出资股东注资第二矿主公司,第三矿主公司的股东购买第三矿主公司;

2.18 LR从第三矿主公司出售所得款内,归还MR和BR的借款;

2.19 第一批煤矿(分属三个矿主公司)开始建设,LR向所有矿主公司和林东煤业提供项目管理咨询服务;

2.20 LR开始第二批整合工作,直至项目完成。

3、粗略核算

3.1每批整合量约为20亿吨,拟5批;

3.2典型小煤矿的数据是:储量4000万吨,按照400万吨缴纳的资源费,每吨0.8元;产能15万吨,吨煤生产能力建设费用为200元。按照政府文件的规定,已缴纳资源费按照150%给付,即480万元,建成的生产设施设备按照150%给付,也就是450万元,两项合计约1000万元;

3.3典型小煤矿技改扩建所需费用数据是:建设规模按照60万吨设计,吨煤建设费用400元,补交资源费每吨3元,经营流动资金3000万元,三项合计并计入设计、勘探及不可预见费用,约为4亿元;

3.4典型改扩建后小煤矿的经营数据为:加权平均售价480元,平均成本费用170元,增值税50元,所得税60元,税后利润200元。按照60万吨计,年利润1.2亿元,资产回报率30%。如果4亿元中的2.5亿元是采取借款方式,利息按照8%计算,每年利息2000万元,年利润为1亿元,资本额为1.5亿元,资本回报率66%;

3.5如果准备出售,平均评估价格为每吨8元(含资源费),每吨的取得成本为3.4元,扣除税费,每吨的平均税后利润为4元;

3.6每批20亿吨中,授予第一矿主公司的部分为6亿吨(15座),取得成本加税费为24亿元(即为LR为第一矿主公司取得这6亿吨向MR的借款额),作价48亿元注入第一矿主公司。同时,MR出资52亿元用于建设和经营。第一矿主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MR持股52%。随后,LR出售8亿

元股份予MR,取得8亿元现金,第一矿主公司股比调整为:MR60%,LR40%。通过LR和UR,MR合计共持有84%,林东集团持有8%,Unis持有8%;

3.7每批20亿吨中,授予第二矿主公司的部分为6亿吨(15座),取得成本加税费为24亿元(即为LR为第二矿主公司取得这6亿吨向MR的借款额),作价48亿元注入第二矿主公司。同时,现金出资股东出资52亿元用于建设和经营。第二矿主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现金出资股东持股52%。随后,LR出售8亿元股份予现金持股股东,取得8亿元现金,第二矿主公司股比调整为:现金出资股东60%,LR40%。通过LR和UR,MR24%,林东集团8%,Unis8%;

3.8每批20亿吨中,授予第三矿主公司的部分为8亿吨(20座),取得成本加税费为32亿元(即为LR为第三矿主公司取得这8亿吨向MR的借款额),作价64亿元注入第三矿主公司,第三矿主公司的股东从LR手中收购该公司时,支付64亿元,LR获得利润32亿元。同时,现金出资股东出资76亿元用于建设和经营。该公司注册资本140亿元;

3.9每批20亿吨的整合资金借款为48亿元,LR通过出售第三矿主公司取得32亿元,通过出售第一矿主公司部分股权取得8亿元,通过出售第二矿主公司部分股权取得8亿元,从而实现现金平衡。完成该平衡后,LR分别持有:第一矿主公司40%,第二矿主公司40%。MR分别持有:第一矿主公司84%,第二矿主公司24%;林东集团和Unis在第一和第二矿主公司中都分别持有8%。每个百分点资产价值1亿元,盈利能力30%;

3.10 完成LR的平衡后,每批工作MR需要投入60亿元(沉淀在第一矿主公司),所获股权的资产价值为108亿元,投资环节利润48亿元(80%),每年的资本利润率为54%;

3.11 从目前情况看,MR(CR)的组织是没有问题的,而第二矿主公司和第三矿主公司的出资人的组织是需要做一些工作的。这些出资人有明确的人选,但是其信托渠道和管控系统是需要仔细设计的。

(完)

上一篇:实习报告工程预算下一篇:少先队共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