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从铁路专业技术人员到专业图书编辑的感悟

2022-09-12

在铁路专业图书编辑的选择上长久以来一直有这样一种认识, 编辑应该具备优秀的相关铁路专业知识。作为从铁路一线成长起来的专业技术人员, 熟悉铁路专业的业务、熟知铁路企业的内外部环境, 就这一点来说, 专业技术人员比起从学校走出的学生有着更大的优势。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铁路专业图书编辑, 由于技术岗位和专业图书编辑岗位的要求明显不同, 很多专业技术人员不清楚两者之间的差别, 在从事专业图书编辑的岗位后不能进行有效的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因此, 专业技术人员在从技术岗位到专业图书编辑岗位转型的过程中都会存在着诸多的困惑和问题。

本文作者结合亲身经历, 阐述了作为一名从铁路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转型到铁路专业图书编辑, 经历了作为从图书创作者和阅读者到编辑的角色转变, 现将部分感悟阐述如下。

一、铁路专业技术人员和编辑的角色差异

铁路一线的生产任务一般由领导指派, 或由上级铁路单位 (铁路局) 委派;而选题由编辑策划, 靠作者去实现。铁路专业技术人员转为图书编辑, 首先要培养主动性,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等领导或上级单位安排任务, 而要主动出击、主动收集、利用信息, 积极发掘选题。

铁路专业技术人员是专业技术工作的参与者, 是铁路图书的直接创作者和阅读者;而编辑是图书出版的策划组织者, 要适应角色转变, 对编辑职责准确定位。笔者在从事铁路专业工作中也曾经参与过部分铁路图书的编写, 其内容就是将具体的专业技术内容详实、详尽的记录下来, 供他人学习、参考, 自然也会与过去出版的图书进行一番品评和筛选;而作为一名编辑更多的是要把握好编辑加工的分寸和尺度, 不合格稿件请作者去修改, 不可越俎代庖。

铁路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往往相对单一、固定, 例如笔者从前从事的机车检修工作, 每个人只需要对机车的一个或几个零部件负责且零件型号样式一般相对固定;而编辑要在整个的图书生产流程中体现自我价值, 从选题策划到市场营销, 从控制成本到签订合同, 每一步都要有编辑创造性工作的身影。每本书从作者到最终的读者、封面设计的样式到内容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个性, 在创造中张扬个性是编辑工作的闪光点。

二、担当编辑工作的困难与不足

(一) 编辑业务知识匮乏

笔者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铁路专业图书编辑工作, 在编辑出版专业知识上的欠缺很明显。编辑专业知识多是在工作实践中点滴学习, 像编辑学、编辑工程、图书装帧、科技写作、逻辑学、语法与修辞、科技英语、计算机排版、出版印刷、图书经营等内容, 并不是在一次或几次图书出版过程、流程中就全部涉猎, 掌握编辑出版专业知识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但是随着近些年我国铁路飞速发展, 铁路技术装备升级改造日新月异的, 编辑部单个编辑图书加工任务重、发稿字数多, 再加上在编辑业务知识上缺乏过硬的本领, 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虽然在老编辑和同事的相互帮助下没有出现大的纰漏, 也有很多图书项目没有做到尽善尽美, 留下一些遗憾。

(二) 缺乏市场意识

专业技术人员往往更关注自己的专业技术工作, 对市场关注很少。像笔者从前在铁路生产一线的工作, 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 每天最重要的是完成领导安排、布置的各项任务, 组织好日常的生产流程, 最大限度的保证好铁路运输安全就已经足够, 而每天发多少车, 运输多少旅客与笔者关系不大, 可能最接近市场意识的就是在尽量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节约成本, 离真正的市场很远。自从来到了图书编辑的岗位, 从选题设想、物色作者、加工原稿、版式设计、封面设计、装帧档次、成本预算、价格定位、市场定位、出版时机、初版印数、发行渠道、发行折扣、宣传手段都是每天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从前常常感觉市场远在天边, 可现在发现市场近在眼前, 常常感叹市场意识不足、不强、不够。

(三) 对业务流程陌生, 不熟悉日常工作, 存在感低

专业技术工作性质相对单纯, 而编辑是选题策划者、书稿完善者、生产组织者, 工作内容相对琐碎。作为一名铁路专业图书编辑除了要具备信息收集和判断的能力外, 还要培养良好的协作能力、操作执行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要营造作者、上级主管单位 (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 的和谐关系, 并要与审校、印制、发行人员友好相处, 获取其工作上的配合支持。按笔者所在出版社的要求, 编辑要参与到每一步流程的工作中, 以便先熟悉整个业务流程, 其中包括与作者沟通、组织召开参加审稿会稿件送审、出版合同的签订、编辑加工、发排与校对、印刷与发行等, 日常工作具体而繁琐, 初期常因不熟悉业务、流程, 感到难以理清头绪, 日常工作开展不顺利。加上周而复始的编辑工作辛苦、紧张、繁琐, 茫然和困惑随之而来, 因此难以体会到成就感和价值感, 没有职业发展方向。

三、做好编辑工作的优势与感悟

(一) 具备铁路机车专业和编辑出版两方面的知识, 对书稿有两方面的理解, 从而易与作者沟通并被作者认可。例如在笔者在作为责任编辑出版的《机车、动车和电车驱动装置》一书, 该书作者为我国铁路的老一代资深专家, 通晓4国外语且专业理论知识深厚, 但是由于作者年岁较大为人固执, 书稿前期沟通并不顺畅。笔者在书稿加工中利用了自身的专业背景, 实现精心加工, 大胆质疑作者在书稿中的疑问, 得到了作者的最终认可和赞扬。

(二) 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知识有利于对选题做出全面的分析判断, 提出可行性建议, 协助和引导作者完成书稿编写工作, 使图书更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使编辑创作性的劳动得以充分体现。笔者作为《铁路机车与机车运用管理》图书责任编辑时, 发现此书的初稿只是一些繁杂、沉闷的机车管理知识, 且各自独立相关性不好, 笔者作为此书的第一位读者, 根据过往的专业经验及阅读经历, 建议作者增加了铁路机车历史及机车技术数据知识, 使铁路机车管理穿插在我国铁路机车发展史中讲述, 等易于读者理解。此书经修改后得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京东商城上有读者留言称“比较经典的一本书, 想了解机车情况, 这一本基本就够了”。

(三) 贴近读者能力更强, 更深入了解读者, 并对读者需求有切身感受, 可以更好地从读者角度思考和策划选题, 使图书切实满足读者需求。笔者在从事铁路机车运用工作时, 发现一线机车乘务人员通过“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考试”很困难, 现行存在的考试培训教材已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考试需求:一方面是因为考试培训教材年代久远, 与现行考试贴近不紧密;另一方面参加考试人员一般学历水平较低, 对深奥的培训书籍理解力不强。笔者结合相关实际情况, 对现行的培训教材进行梳理, 并配合相关作者出版了新版的《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考试培训教材》, 并根据读者的实际情况在教材中配有练习题和练习试卷, 取得了很好的读者反馈和销售成绩。

四、结束语

作为一名铁路专业图书编辑一段足够长的专业技术经历确实在这几年的工作中让我受益匪浅。在每日的工作中以积极进取、执着敬业、勤奋好学的态度在图书的选题策划、编辑加工、营销出版中加入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 使专业技术知识与专业出版知识相得益彰, 一定会实现从一名读者到一名编辑的成功转型。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经历, 阐述了铁路专业技术人员和铁专业图书编辑的角色差异, 从业务知识、市场意识和业务流程等方面梳理了从一名铁路专业技术人员转型到专业图书编辑的困难与不足, 并对如何做好一名铁路专业图书编辑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关键词:铁路专业技术人员,铁路专业图书编辑,转型

参考文献

[1] 赵荣.如何成功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向科技图书编辑的转型科技与出版2005.6.

[2] 杨少彤.浅谈从专业技术人员到科技图书编辑的角色转换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6期.

[3] 时颂华.期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入行转型的体会与--从企业科技工作者到科技期刊编辑编辑学报2014.12.

[4] 周红.以汽车专业为例浅谈科技图书编辑专业拓展科技传播2014.5.

上一篇:在VB教学中培养学生编程能力下一篇:浅谈小城镇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