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024-04-11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通用6篇)

篇1: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教学目的

1、注意分析文章的时间顺序,抓住书籍演变的过程和它的各个阶段的特点,想象书籍演变的“明天”――可能出现的新生事物。

2、理解本文几种说明方法的应用。

3、查阅词典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义。了解“韦编三绝”、“读书破万卷”等的出处及“牍”、“策”、“册”、“卷”这些名称的本义及来历。

4、学习本文既要使学生明确这是一篇介绍书籍演变的说明文,又要让青少年朋友们了解祖国的光辉历史,从知识的宝库中汲取力量,献身四化,献身未来。

教学重点、难点

1、作诠释懂得说明方法

2、通过标题的提示,让学生理清书籍演变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

3、重点理解本文以时间先后为序的说明方法。

4、引导学生找出本文中的说明方法,有重点地进行分析理解。

5、讲练结合,以“讲”指导“练”,以“练”巩固和掌握所“讲”的内容。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一、指导预习,查阅词典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二、题解;按时间顺序,要求学生找出书籍演变的过程和它的各个阶段的特点。

三、研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学过了《故宫博物院》、《活板》两篇说明文,请大家回忆一下这两篇说明文各是怎样的说明顺序?各自说明了什么?(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内容,教师指名回答)(答案:《故宫博物院》以空间为顺序;本文说明了举世闻名的故宫博物院,坐落在北京的中心,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最完整的古代帝王宫殿建筑群。《活板》是以程序顺序说明的;这篇文章将我国古代板印书籍的历史,活字板的创造发明、用法、功效,解说清楚了,它是介绍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从北宋毕N发明了活字板,从此我国的书籍并广泛地发展开来。那么,板印书籍之前,古代的书是什么样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又出现了哪些书?今后的书又将是什么样的?如何制作?要想了解书籍演变的历史和它的.各个阶段的特点,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这篇说明文。

二、板书课题(略);指导预习。

1.学生初步自读课文。

(1)要求学生用序码标明各自然段,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2)查阅词典,注音,并解释词义。(教师可用小黑板写出学生当堂提出的生字词,或指定查阅的生字词)

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义。

造诣(yì):指研究学问或从事艺术活动所达到的高度。

雏形(chú):未定型前的最初的形式。

谍报(dié):刺探出来的关于敌方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谍报人员是指到敌方刺探敌情的人员。

牍(dú):(略,见课文)

帛书(bó):(略,见课文)

韦编三绝(wéi):(略,见课文注释)

读书破万卷(juàn):意思是读书很多又极用心。破:剖析。这里作“尽”或“遍”解。

栩栩如生((xǔ xǔ):活泼生动得好像活的一样。栩栩,生动的样子。

哺育(bǔ):喂养。多指培养教育。

②区别下列字形,组成词语。

(3)学生一边阅读,一边作标记;理清书籍发展显示出的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书的特点,然后按时间顺序填写出书后“理解・分析”一的“书籍发展过程简表”。(方法:学生参照表例填写,教师巡视指导;也可课前在书后提供的列表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一张简表印发给学生当堂完成。其项目为:“时间”、“书的名称”、“书的特点”、“优点与缺点”、“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等)

三、研读课文。(采用讨论问答的形式,理解课文内容)

1.提问:书籍的演变历史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学生讨论,如出现有说三个阶段的,有说四个阶段的情况时,教师应该予以肯定,都算对。)

明确:书籍的雏形阶段――书籍的古代阶段――书籍的近代阶段――书籍的现在阶段

2.哪几段介绍了书籍的雏形?什么叫“甲骨文”?

明确:第1―2段;(引导学生看课文,给“甲骨文”下定义)三千多年以前,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如果教师将甲骨文的实物、仿制的模形或有关图片带入课堂让学生传阅,给学生以直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作者写王懿荣发现“龙骨”的经过,采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举例子;所起的作用:①能吸引读者;②让读者在叙述故事中接受所说明的知识,帮助读者具体认识科学领域中的某些现象;③使被说明的事物更加可信,材料翔实。

4.哪几段是介绍古代的各种书籍的?按制书所用的材料、方法的逐渐进步,可分为几个层次来加以说明?

明确:第3―8自然段介绍古代的各种书籍的。根据制书所用的材料、方法的逐渐进步,分三层来说明的。

第一层:(第3―4段)介绍竹简和木牍(“策”或“册”)。

第二层: (第5段)介绍帛书。

第三层:(第6―8段)介绍手抄书和活字印刷的书。

5.深入了解各层所说明的内容。

(1)提问:作者引用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的典故目的是什么?

明确:①介绍了竹简和木牍(“策”或“册”)是“把文字写在竹片或者木片上”的,并说明了这种“书”的制法――将竹片、木片“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的书。②从中也窥见到孔子爱读书,读书勤奋的精神品质。

(2)提问:接着以秦始皇每天批文的重量、东方朔著文用“简”之多说明了什么?(提示:可让学生找出第四节中的中心句来)

明确:这些数字与事实,形象地说明了“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

(3)第5段作者介绍了帛书及其优缺点。帛书的时间是春秋末期,而竹简、木牍的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这两种“书”的说明的先后顺序能否相互调换一下,为什么?

明确:文中说明“竹简”“木牍”与“帛书”的内容不能相互调换。原因:①从书籍的雏形――甲骨文演变为“竹简”“木牍”,这才称得上是“正式的书籍”。而“帛书”是写在绸子上面的书,“帛”就是“绸”的一类。“它的成本太高,不容易普遍采用”。因此,不必先作介绍了。②说明文在组织安排材料时,同样需要详略得当,所以作者详细说明“竹简”“木牍”这种书,然后略写“帛书”。以上两层都是介绍在纸没有发明之前的书籍。

(4)教师:第三层(第6―8段),这是重点。请围绕下列几个问题讨论、答题。这一层里共说明了哪些内容?为什么作者具体而详细的说明了活字印刷?

明确:作者先肯定“纸”的发明在书籍演进中的作用,接着介绍手抄书的出现,而后介绍雕版印刷,并指出其欠缺,进而介绍活字印刷;因为活字印刷“是印刷史上一次划时代的改革”,所以,除介绍出现年代和发明人外,还具体介绍了印刷的方法及其好处。

(5)教师:第7―15段中,作者对哪些书作了详细说明?哪些书的说明是略写的?第10段与11―15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边看书,边做读书笔记)

明确:第12段对“电视唱片书”和第14殷对“缩微图书”作了详细说明;而对“会说话的书”(第11段)、“立体的书”“能活动的书”(第13段),采取了略写,只简要说明它们的制作方法和功能;第10段与11―15段之间的关系为“总说”与“分说”的关系。

(6)小结;分析最后一段。教师:以上三部分,作者说明了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在这条时间长河里,书籍的发展演变显示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书籍都有它的特点。作者在结尾一段说明中,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齐诵末段;讨论、归纳)

明确:①既承接上文.总结说明书籍不断演变的历史,又暗示说明随着“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让人们想象出可能出现的未来的书籍(可以让学生想象出未来书籍的种类、特点,也可以像甘?介绍石头书籍一样,对课文中未提到的书籍写个简要介绍。《石头书籍》见课文附录。此项训练如课堂完成不了,可以安排到课后完成);②勉励人们勤奋读书,努力攀登书山。

至此,也可以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勤奋读书的教育,让学生齐诵文后附页方框内的文字。附文:

“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述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书籍给我们描绘了自然界的奇观壮景,千姿万态;书籍指引我们度过难关;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日;书籍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的脑海充满崇高欢乐的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

(7)在疏通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划分段落,找出各部分的起讫。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应持肯定态度,着重培养学生理解、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明确:第一种划分:①一②/③一⑧/⑨一⒃ 第二种划分:①一②/③一⑧/⑨一⒂/⒃ 第三种划分:①一②/③一⑧/⑨/⑩一⒂/⒃

四、布置练习题。

1.给下列字注音:

懿( ) 诣( ) 殷( ) 胛( )

牍( ) 帛( ) 栩( ) 哺( )

2.解释词语及加点字。

(1)造诣 (2)雏形 (3)开卷有益 (4)跃然纸上(5)栩栩如生 (6)韦编三绝(答案略,见本.教案第一课时二(2)中的预习练习项目)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总结全文,在学生列出“书籍演变史简表”的基础上,板书归纳按时间顺序说明的写

篇2: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②那是清朝光绪二十五年,有一位叫王挞荣的官员得了病。他懂得医道,每次抓来的药,都要亲自看过,然后煎熬。有一次,他偶然在一味叫做‘龙骨”的药上面,发现有许多好像文字的东西,他感到惊讶。于是把这家药铺里刻有这种文字的“龙骨”全买下来,凭着他对中国古文字的很深的造诣,考证出这些“龙骨”是殷商时代遗留下来的乌龟壳和牛的肩肝骨,上面刻的文字就是那时使用的文字。在这些一片片的甲骨上一己载了殷代的祭扫、战争、农业、牧业、手工业、气象、政权组织以及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概况。后来人们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这可以说是书籍的雏形。

③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木片上,叫做简或牍。就是把竹子木板劈咸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 5 寸至 2 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到 8 到 14 个字。有的把简膜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筒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篇3: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关键词: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发展方向

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图书馆自动化、现代化的高级阶段, 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继续, 它将在许多方面引发图书馆革命性的变化, 特别是它的服务变成以读者为中心, 在广度、深度、效率等方面空前理想。

1 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

1.1 传统图书馆概念。

传统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图书资料, 以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研究的文化机构。即拥有丰富藏书、一定的馆舍、由图书馆员进行管理并提供图书文献信息服务的组织。它具有馆藏的有形性、时空的局限性、操作手工性、服务的单一性、利用的局限性等特点, 导致了传统图书馆的重藏轻用和各馆的各自为政。这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图书馆, 虽然它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但是历史发展到了今天, 传统图书馆远远满足不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信息的迫切需求, 传统图书馆的改革迫在眉睫, 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字图书馆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呼之欲出。

1.2 数字图书馆概念。

数字图书馆就是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音响、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 组织规范性的加工, 进行高质量的保存和管理, 实施知识增值, 并提供在广域网上高速横向跨库连接的电子存取服务。同时还包括知识产权、存取权限、数据安全管理等。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数字化系统。它将分散于不同载体, 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储存, 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 提供及时利用, 实现资源共享, 其核心是数字化和网络化, 其实质则是形成有序的信息空间;它的特点是:收藏数字化, 操作电脑化, 传递网络化, 信息存储自由化, 资源共享化和结构连接化, 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因特网上信息分散不便使用的现状。通俗地说, 数字图书馆是没有时空限制的、便于使用的、超大规模的知识中心。

2 二者本质的区别

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自动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它在信息存储形式、信息组织形式、信息处理和输出形式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都和传统图书馆有根本的区别。

2.1 馆藏结构不同。

传统图书馆是以纸质载体为主, 提供和管理的是各种各样的书籍、杂志、报刊等, 读者将其借出或在馆中阅读它们, 它的复本概念和拒借率等现象不会消失;而数字图书馆则是全部以电子出版物、数据库和Internet网上的各种信息, 它不仅包括光盘等不同的信息模式和全文信息、多媒体等信息类型, 而且包括网络化的信息资源, 不存在复本和拒借率的现象。

2.2 服务方式不同。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另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其服务的网络化和多样化。数字图书馆常常被人们称为“虚拟图书馆”, 服务是开放型, 读者只要在网上, 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能享受图书馆的服务, 一改过去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局面, 而接受全球虚拟图书馆的服务。它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一天24小时为读者服务;而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是以物理的图书馆为中心被动地为读者服务, 它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只能局限在一定的地区和在一定的时间段里为读者服务。

2.3 信息内容的不同。

传统图书馆提供的往往是书籍类信息, 其他方面的信息很少,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以往用来存储图片、声音、影像信息的幻灯片、磁带、录像带等越来越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光盘。而数字化的信息则是多种多样的, 数字的承载能力比传统的书籍可要大的多、广泛得多。例如各种多媒体信息可以很方便的通过字节的形式储存和播放, 而传统书籍却是无能为力的。但这也同时要求数字图书馆必须制作大量的数字信息, 例如各种传统的图书必须通过扫描、录入等方式转化为电子文档;必须制作各种各样丰富的多媒体文件, 同时向用户提供播放工具等。

2.4 文献信息载体的寿命不同。

迄今为止,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轻便的文献载体比纸更容易保存和保护, 只要保管好能使用上百年时间。高科技的发展, 电子技术、数字化手段的广泛采用, 提高了图书馆传播知识, 提供信息的功能, 但在保存信息资料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因为网络信息很多, 有些信息今天在网上可以看到, 明天可能就消失了, 因此对一些重要信息需要存储到电子介质的载体上。由于电子介质的信息保存寿命远比印刷型短, 还有电子信息的存储媒介和读取设备及软件系统的淘汰和更新速度极快, 使电子信息的保存环境极不稳定, 难以确保信息的长期保存。

2.5 图书馆管理员工作的任务不同。

传统图书馆管理员主要任务是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保存、传播, 成为社会文化传播的角色;而数字图书馆时代的管理员的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资源管理者, 而是成为信息资源采集者、信息分析组织者、信息提供和传播者, 成为利用文献信息的导航者, 信息知识的教育者。

3 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具有竞争性和时效性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数字化, 它将成为一个全新综合性的信息资源库, 其发展过程极具竞争性和时效性, 主要体现在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大格局中, 在网络环境下, 图书馆将体现以下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3.1 设备现代化

数字图书馆应侧重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加强现有馆藏的数字化转换。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 各种知识信息迅速大量地增长, 图书馆将各种随机的、突发性的知识信息及时地加以搜集、整理、保存和传递, 文献的收集、整理、传递将由手工操作转变为以计算机为主的自动化操作, 为更好地解决收藏与利用的矛盾, 这就必须应用电脑、激光等新设备、新技术。

3.2 手段现代化。

数字图书馆凭借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 实现采编、流通、检索以及服务自动化, 打破时间、地域限制, 积极寻求资源共享之路。各馆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 可以借助一些检索工具使读者检索数据库时, 通过一个检索窗口就可以检索到本馆所有数据库, 所有满足条件的文献资料。

3.3 载体多样化。

馆藏资源除印刷型图书外, 还有丰富的非印刷型文献 (又称“非书资料”) , 含录像带、缩微胶片、CD、VCD、CD-ROM、磁盘、幻灯片以及可从网络读取的数字化文献等, 还可以将原有部分文献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

3.4 功能综合化。

传统图书馆的功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图书资料, 收藏的主要是纸质文献。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是多样化和综合化, 既要更充分发挥传统功能的作用, 又要不断调整、扩大服务范围。数字图书馆的馆藏概念和质量都有很大变化。除了纸质文献外, 收藏更多的是以新型材料为载体的文献资源以便节省空间和提供服务。馆藏不再由数量多少和规模大小来决定, 而主要取决于联机数据库、网络信息存取速度和质量以及用户满意的程度。图书馆历来是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其教育、科研功能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由于内容丰富且服务手段和形式多样, 数字图书馆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极佳场所。

3.5 人才专家化。

篇4:阅读史:从甲骨文到电子书

从已出土的文献上看,中国最早的系统文字产生于公元前1400年。当时的殷商王室酷信占卜,从祭祀、征伐的军国大事到生病、出门的生活小事,都要求神问卜: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钻出深窝和浅槽,把要问的事情向鬼神祷告述说清楚,接着用木枝烧灼深窝或槽侧,根据烧灼形成的裂纹的长短、粗细、曲直、隐显,来判断吉凶祸福,然后,把占卜的内容和结果刻在纹路旁边。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系统文字——甲骨文的由来。具体从事占卜的人叫卜官,卜官必须精通文字、历史、天文、历法等知识,才能做好占卜工作。卜官是中国最早的掌握读写能力的人,他们留传下来的甲骨文,就成为殷商历史的记录。

我们华夏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史,但在阅读方面占了先机的却是文明史更久远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和埃及人。

跟中国的卜官不一样,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今伊拉克境内)的书记员在泥板上记录的大部分都是非常靠谱的真人真事儿。他们使用的楔形文字早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已经成熟了,能表达人类的各种经验和情感。书记员负责记录国王的命令、传递新闻、记录账目和交易、签订合约、抄录医生的诊断和药方、估算税捐、拟定战争文告、保存宗教典籍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书记员的参与。他们不仅负责记录,还要阅读,为不识字的上司、赞助人朗读刻在泥板上的内容。大约公元前1700年,一个叫南尼的商人口授,书记员用芦苇笔在泥板上记录下这样一封信:“你没有履行你对我的承诺。你把品质不好的铜锭摆在给我办事的人面前,还对他说:‘想要,就拿走;不要,就马上走人!’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居然这样对待我?”比起艰深莫测的甲骨文,这段更古老的文字让人更觉得亲切。要想干上书记员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要上专门的学校学习12年——6岁上学,18岁毕业,每天要从清晨学到傍晚,学习内容包括阅读、书写、历史、数学、法律、宗教。学生毕业后会成为簿记员、会计等,收入既高,又受人尊重。

比美索不达米亚的书记员更让人艳羡的是埃及的书记员。早在公元前3300年,埃及人就用墨水在莎草纸上书写了,但古埃及能读写的人很少,负责读写的书记员是一个高尚的职业。看看下面这个埃及爸爸的殷切叮嘱,就知道这个职业有多热门了。大概公元两千年前,一个埃及官员送儿子去书记员学校上学,途中这样嘱咐儿子:“你要专心学习文字,我见过有人因识字而活了命。看哪!没有什么比文字更崇高了。文字就像水上之舟。我要你爱你的母亲,更要你爱书写。我要引领你见识书写之美,它胜过一切职位,世间无与伦比。”在古埃及,书写书卷和材料能给书记员带来财富,有的书记员最后还成为大臣。入了这一行,有钱是肯定的,还可能有权,难怪这个爸爸这样热衷让儿子做书记员。

卜官和书记员是历史上第一批能读写的人,读写是他们的职业,他们依靠这项在当时极其稀缺的专业技能立足社会,占尽风光。

阅读的动力与虔诚的读者

世俗生活对存储和记忆信息的需求催生了书写和阅读,宗教则为阅读和书写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文化支撑。

犹太人早在公元前7世纪就开始崇尚阅读,与埃及人不同,他们不是出于现实的考虑推崇阅读,而是将阅读作为理解神明的途径。在信仰上帝后,为了更好地学习教义,公元前3世纪,犹太教会堂开始开办学校,招收儿童入学。公元64年,犹太教大祭司规定,每个犹太人社区都必须设立学校,供六岁以上男童就学。犹太男孩六岁开始学习《圣经》,10岁学习《密什那》。学校里最通用的教学方法是背诵,不管是否理解,先熟记。教师在学生熟记后,进行逐段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和中国古代的私塾非常相似。不同的是,犹太儿童阅读、背诵的是犹太教的经文,而中国儿童记诵的是儒家圣人先贤的典籍。还有一点不同的是,犹太民族将推崇阅读的传统一直保留至今。据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读64本,而中国人,扣除读教科书,平均每人不到一本。犹太人得到了20%的诺贝尔化学奖、25%的物理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他们以世界千分之二的人口,在几乎所有科学领域,拥有了1/5到1/3的顶级学者。崇尚阅读的民族获得了良好的回报——知识和尊重。

在推广阅读,提高阅读人口数量方面,基督教的贡献则更加卓著。

公元480年出生于罗马贵族家庭的本尼狄克跟中国的贾宝玉一样,都在青春年少时舍弃富贵生活,转投宗教。只是贾宝玉的出家是“了”,不再有下文,而本尼狄克出家修行后,建立了中世纪西欧的修道院制度——《本尼狄克规程》,又称《本笃规程》。《本尼狄克规程》明确规定修道院的修士夏季每天阅读三小时,冬季两小时,在大斋节期间,要用40天读完一整本书。外出旅行都要带着小书,吃饭期间和晚祷前要听人诵读。这样,阅读就在修道院中普及开来。

当时西欧的一般民众和绝大多数骑士、贵族都是文盲,连查理曼大帝都不认字,唯一有文化的是基督教的教士。基督教对阅读更大的贡献是推广普世教育——不像希腊和罗马人,教育是富人的专利;也不像犹太教,教育只向男性敞开。公元4世纪左右,教区学校和主教制学校(通常由主教授课)成立,这些学校不仅教授基督教教义,也普遍讲授语言、修辞、逻辑、算数、音乐、几何和天文学。公元5世纪左右,建立了修士/修女学校,一些女孩被送到女修道院学习艺术和文学。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认为,应当使每个儿童,不分性别和社会阶层都受教育,他告诫政府要强制孩子上学,实行义务教育,建议国家通过立法来强制执行,并建立一个国家级的学校系统,包括有两性参加的初级、中级学校及大学。路德的主要助手菲利普·梅兰希顿成功地游说了萨克森政府,建立了第一个由国库基金支持的公立学校系统。路德被尊称为“德国的公立学校之父”。

由此,读者的范围从最初的专业人士扩展到更广大的受教育人群。

书坊与内容广泛而有趣的书籍

随着中外教育的普及,掌握读写能力的人越来越多,对阅读的需求远远超过阅读文本的供给量。从莎草纸(古希腊、罗马要从埃及进口)、泥板、龟甲兽骨到青铜器、竹简、绢帛、羊皮卷,人类一直在以手工抄录的方式用要么昂贵、要么便宜但笨重的材料制作文本。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生产的纸张便宜,质量好。大约公元7世纪,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书籍开始批量生产。

中国古代出版包括三个部分:官方出版、私人出版和商业出版,分别称为官刻、私刻、坊刻。官刻是中央各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从事的出版活动,通常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出版儒家经典和一些佛道经典。私刻主要是为本人或家族服务的,主要是印制家谱、先人著作、本人著作、家族学堂用的教材。坊刻就是书坊刻书。书坊是私营出版单位,业务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出版社+印刷厂+装订厂+书店。

书坊从唐代起,历经宋元时期的发展,到明朝嘉靖、万历年间进入了成熟、繁荣时期。宋代和元代都对图书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明代的文化政策相对宽松,对出版业发展非常有利。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形成了市民阶层,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闲暇时间,有阅读需求。书坊以营利为目的,对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全力以赴。明代书坊有二百多家,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客户。有的书坊专门服务高端客户——知识水平、支付能力高,同时对图书品质要求高的三高客户,以汲古阁为代表;有做专业出版的书坊,如建阳熊氏种德堂专门刊刻医学书籍;那些对于价格敏感,而对书籍质量要求不很高的普通客户,书坊也会想尽办法,降低成本满足此类客户需求。

汲古阁的主人毛晋是明代经营规模最大、成就最突出、经营最有特色的出版家。他少时深研经史,结交名流,酷爱钻研刻书。有好事者对毛晋的父亲说,你儿子不务正业,天天琢磨刻书的事,恐怕家业要毁他手里。毛晋的妈妈听人这样讲,就从房里出来说:就算是因为刻书败了家业,也比赌博输掉强。毛妈妈还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帮儿子成就刻书的志愿。结果书一印出来,“雕镂精工,字绝鲁亥。四方之士,购者云集。于是向之非且笑者,转而叹羡之矣。”毛晋不惜重金,收藏了大量宋元版本图书,总藏书量高达84000册。毛晋藏书是为了刻书。汲古阁刻书多以宋版书为底本,搜罗众本,反复比较,分析源流,择善从之,由名士硕儒精心校雠,保证了图书的品质,遂有“毛氏之书走天下”的行销盛况。

明代书坊对于市民阶层的阅读需求做到了全方位覆盖。以通俗类书为例,明代书坊出版的类书可谓包罗万象,内容涵盖了全部日常生活:生产生活实用技术,婚丧嫁娶风俗宜忌,日常交往礼仪规则,各类文书写作技巧,岁时节气、史地常识、神话传说、道德箴言、琴棋书画、商法知识。甚至关照到了嫖娼需要注意的事项:“初花柳,最要老成;久历风尘,岂宜熟念”,更细心地做了注释:“此言之初嫖需要老气,则猾妓亦不敢逆视。若久在风尘之中更学调唇美舌,则妓者反视为轻薄子也”。真是体贴入微啊。

历史真是很奇妙,几乎与明代中晚期图书出版迅猛发展同时,1500年,拜古登堡1450年左右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所赐,欧洲已出现了250多个印刷中心,1700余家印刷所,印制图书约27000种,印量超过1000万册。欧洲读者数量由几万骤增至几十万。历史也让人很无奈,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在这个交叉点相遇后,沿着各自的发展轨道前进。一个向下跌落,一个向上蹿升,遂有1840年后几十年间中国对西方列强屡战屡败的历史局面。

普及教育带来的巨大阅读需求与印刷术和商业出版带来的天量图书供给相遇,阅读活动像核聚变的冲击波一样在全世界迅速扩展开来。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电子书的出现让阅读变得更简便。

对于阅读的好处,丘吉尔这样说道:

人要是过度使用大脑的某一区域就会使它疲劳……如果只是对大脑说“我让你休息一下”,或者“我要出去散散步”,或者“我要躺下来什么都不想”,这毫无用处,大脑依然还会忙个不停,它该揣度还是揣度,该心焦还是心焦……在这种情况下与大脑争执只是徒劳。人的决心越大,心里的东西越是放不下,惟一的办法是轻轻地把别的东西悄悄塞进大脑……培养一种业余爱好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最常见的消遣方式是读书,千千万万的人都能从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找到精神慰藉。图书馆是最能使人变得可亲可敬的地方……如果书籍不能成为你的朋友,至少它们也应该是你的熟人;如果书籍无法走进你的生活圈,起码你也应该向它们点头致意。

篇5: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日本作家、文艺评论家小林秀雄, 在《近代绘画》一书中, 评莫奈一章中说“色彩是破碎了的光, 太阳的光与地球相撞, 破碎分散, 因而使整个地球形成美丽的色彩……[1]”我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中, 当我们每天早晨睁开眼到晚上入睡中, 每一个时间、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空间里都在亲密的与色彩接触, 积累了许多的色彩视觉体验。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第一感觉是视觉, 而对视觉有影响力的当数色彩。但色彩不只是一种视觉语言, 它更是传播情感的途径[2]。色彩作为永恒不变、取之不尽的分光镜般美丽的表现, 在任何时候都是情感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每一种色彩都有其它自有的一种独一无二的情感, 而这种情感通过人们对它的视觉冲击所产生的心理变化引起人们的共鸣和融合。这是一个感化的过程, 也是一个传递的过程。色彩在空间设计、造型艺术等方面也是重要元素之一, 并起着先声夺人的作用。色彩在空间里呈现出一种非凡的生命力, 一种淋漓尽致的情感的宣泄和传达。色彩在空间的独立运用, 能最大限度的揭示人类心灵丰富性, 甚至有可能达到深不可测的精神性高度。

二、图书馆公共空间概述

1989年美国都市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 (Ray Oldenburg) 在他撰写的《绝对的地方》 (The Great Good Place) 一书中提出了“第三空间”这个概念, 表明人类的日常生活主要分布于三个空间, 居住空间是第一空间, 工作空间是第二空间, 阅读、欣赏、交流与休闲等公共空间 (如图书馆, 美术馆, 剧场、音乐厅、咖啡馆、公园、广场等) 被称为第三空间[3]。公共空间顾名思义就是属于所有公众的场所, 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的领域, 公共交往活动、交流的开放性的场所。从功能方面上看, 图书馆是公共建筑, 它的组成部分有入口区、信息服务区、阅览区、藏书区、办公区、公共活动区等。这个特定的公共空间就是为读者和工作人员提供的自由活动、交流的区域。因此, 图书馆公共空间是社会化的行为场所, 图书馆内部的公共空间既有室内设计的一般属性, 也具有其为公众阅读空间的独特性。

三、图书馆空间色彩运用中的现存问题

图书馆公共空间的设计主要从光、色彩与材质三个方面来体现的, 而在图书馆公共空间中色彩是最能把人类情感联系在一起的视觉艺术元素, 是有表情的东西。在整个大的公共空间中, 给人第一印象的不仅仅是空间形态, 还有色彩的感觉。但是, 当下的图书馆空间的色彩设计及运用依然是故不尘封、停滞不前就如“死的一般”存在, 不论从色彩搭配还是色彩构图在人们思想中已经呈现出“无”的状态。从文化层面上来说, 图书馆空间的色彩是历史、文化积淀的过程, 不能人为地规定在短时间内在墙壁上涂满一种颜色, 弄得整个空间像劣质的布景, 缺乏对文化的考究。关于色彩在图书馆空间中的运用分析得出以下几点不足:

(一) 色彩在空间运用抱残守缺, 缺乏创新

传统的图书馆以藏书功能为主, 内部空间划分简单直接, 各部分之间是分离的, 缺乏灵活性, 而且图书馆的这种固有化的空间分区和设计都比较的僵化, 与时代脱节。图书馆空间对色彩运用缺乏认真研究, 竞相模仿, 追求形式, 反倒形成了色彩上的混乱与无序, 失去了特色。人们一想到图书馆空间的色彩, 第一反应就是黑、白、蓝, 这种根深蒂固的意识已经在人们脑海里形成, 并已经成为一种固有的模式和习惯。

(二) 色彩与灯光、材料等设施搭配不合理, 缺乏人性化设计

图书馆空间的大面积色彩运用没有考虑与其桌椅及其它硬件设施的合理搭配, 在看似没有问题的空间中, 长时间在这个空间中会给人带来视觉疲劳, 身体不适, 与周围环境不和谐。单一的颜色, 没有清晰的划分图书馆各个空间, 从而致使整个图书馆的导向作用不明显, 使空间没有秩序感。

(三) 忽视色彩对人心理、生理的情感作用

放眼望去, 大多数图书馆都是以白色为整个空间的色彩主色, 配以黑色、蓝色等加以装饰, 突出强调图书馆安静、素雅的气氛。如果整个空间是以白色为基调, 虽有素雅、亮洁、时尚之感, 但在强烈的光照下, 白色的对比度会加强, 刺激瞳孔收缩, 容易使人有头痛等病症发生。如果整个空间设计是大量出现黑色, 黑色会分散人的注意力, 使人产生郁闷、乏味的感觉, 长期在整个空间中会给人一种压抑感, 感觉麻木, 对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 色彩运用没有与其建筑本身特性结合

从文化层面上来说, 图书馆空间的色彩应该是历史、文化积淀的过程, 不能人为地规定在短时间内在墙壁上涂满一种颜色, 弄得整个空间像劣质的布景, 缺乏对文化的考究。

四、色彩创新运用及建议

一个公共空间就是一幅画, 要画好这幅画, 首先要确定这幅画的色彩基调, 然后再进行细节的描绘。成功的色彩设计不仅要做到协调、和谐而且还应该有层次感, 节奏感, 能吸引人群, 并在空间中制造惊喜, 更重要的是能用色彩来唤醒人们的情感, 一个没有经过色彩规划的空间常常是杂乱无章、平淡无奇的。近年来, 世界上有些许令人惊喜的图书馆空间色彩设计出现在人们面前, 打破了陈旧的模式化设计, 大胆创新, 将时尚与历史相结合, 将色彩与自然相结合, 创造出新时代下具有独特性的创意空间。下面我将用两个富有创意的图书馆空间来充分说明其色彩的创新运用。

(一) 西雅图中央图书馆

由建筑师中的艺术家雷姆·库哈斯建造的这座著名的城市公共空间, 给世界创造了一个惊喜, 在惊叹这座城市公共空间图书馆外观的同时, 人们也被他对室内空间设计所折服。尤其是图书馆内色彩地大胆运用和巧妙的搭配让人耳目一新。首先建筑按照大小功能分成了九大部分, 这九个部分都有着自己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空间, 而表现在建筑外部则是凹凸不平的立面形式, 形成巨大的出檐或者斜面。图书馆外部采用了一种交叉相错的斜网格钢架表皮形式, 并且将这种结构直接表现出来。在这些网格内嵌入玻璃幕墙, 将周围的景观和散射的阳光全部印入建筑的“身体”, 使整个建筑如一个巨大的不规则“阳光盒子”一样, 静静地耸立在城市的中心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4]。

其次建筑内部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内部空间色彩的创新, 是图书馆的又一特色。不同的空间被赋予了不同的色彩。以色彩来直接划分空间中各个区域, 使其各其所职。当室内空间狭窄时, 选用后退色, 使整个空间显得宽敞。室内色彩变化时, 空间有缩小感。图书馆整体空间是以简洁、时尚为主的灰色调为基准, 但是在空间软装、家具设计师则大胆运用色彩。 (如图一) 空间多采用红、橙、绿等色调, 黄色的扶梯、红色的走廊。巧妙的冷暖对比把人们对图书馆以往冷静的风格、固有的理念完全打碎, 设计师在对图书馆本应具有的感觉之上巧妙的用对比强烈的色彩来呼应, 给人们视觉上有一种新奇的体验。在图书馆的导视系统上的文字也多采用暖色调, 使读者在对空间的活动中清晰明了, 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给读者带去方便的同时, 也让读者感受色彩的魅力。库哈斯将图书馆公共空间布置成温馨的“客厅”, 人们不仅可以在这里休憩、小坐, 同时这里也是朋友聚会、见面的好场所。设计师富有创意的色彩设计给人们创造了一个具有实用性、审美性、人性化的色彩空间。不同空间相互贯穿, 不同的色彩交替呈现, 加上柔和多变的光线, 给读者一种特别的体验。

(二) 北京郊区的怀柔小镇图书馆——篱苑书屋

“篱苑书屋”的设计构思旨在与自然相配合, 让人造的物质环境将大自然清散的景气凝聚成为一个有灵性的气场, 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图书馆内外所有的材料都取自大自然, 整个空间既遮阳又透光, 同时展现出强烈的地域特性, 书屋也因此取名“篱苑”[5]。美国Business Insider网站评选出全球18家最美的“天堂”, 北京怀柔的蓠苑书屋上榜并排名第八, 这是设计师李晓东的作品。书屋外观铺满了柴禾棍, 阳光透过柴禾棍的缝隙, 洒满整个书屋。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 书摆在台阶下面, 台阶则成为主要的看书空间。书的随意摆放, 读者可以任意抽取, 就近找到一个舒服的座位静心阅读, 在这样的空间里, 阅读成为亲近自然的方式, 而建筑, 又成为人自由呼吸的自然居室。

从图书馆内部空间看, 内部没有隔断和任何家具, 没有图书馆具备的导视系统、也没有任何色彩运用, 看似是“无”的状态, 但整个空间的书架和台阶的完美结合, 外墙壁上依附的木柴与室内整体空间融合, 以及材料本身到的色质, 构造了一股自然、随意、素雅的色彩搭配装饰, 达到了“有”的丰富。 (如图二) 整个图书馆内部没有灯, 阳光透过夹在立面及屋顶玻璃当中的柴禾秆将窸窣的影子投射到室内空间, 斑驳的光圈在室内形成耀眼的色彩, 明亮而又温和。光影与木板相互调和, 亮度平均分配在整个空间中, 营造出一种浓郁而又自然的书香气息。室内的整个空间呈现一片低调自然的素雅之色, 无需多余的色彩来与其搭配, 各种颜色的图书在书架上使整个宁静的空间中增添了些许的趣味, 富有节奏。室内的整体色彩与室外自然风景交相辉映, 让读者在自然中感受文化的积淀, 带给人以感动和惊喜。整体的空间设计不管从色彩上还是结构上, 都是随意的, 自由的, 富有情调的。完全从人性的角度出发, 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对于篱苑书屋空间中这种素雅的色调不同于固有的图书馆空间色彩运用, 它相对与整个空间是单一的, 但是相对于周围环境它是丰富的, 大自然的颜色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 而室内设施的材料本身的颜色是不能与涂抹的颜料相互比较的, 木材本身的纹理、颜色与图书馆空间这个简洁的色彩基调相互交融, 具有“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之意境, 犹如一个世外桃园。

(三) 色彩运用建议

作为图书馆环境的重要方面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当代图书馆色彩规划和文化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其中色彩是个重要因素。面对图书馆在城市形象及建筑领域的发展, 对图书馆空间的色彩运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巧用色彩搭配与构图, 大胆使用多种颜色, 勇于创新

色彩在空间运用中有对比色、互补色、相近色、冷暖色、明暗色等设计原则, 根据这些原则来对空间进行划分, 使人在陌生环境中更快的找到安全感, 适应所在的空间环境。公共空间的布置是可以随意变化的, 没有不好的颜色, 只有不好的创意组合。公共空间的色彩设计并不是简单机械的套用现成的公式, 而是要充分发挥想象, 不断实践, 不断调整, 才能让色彩在空间中发挥意想不到的魔力。

2.色彩运用要与图书馆本身属性相结合, 在空间中突显文化底蕴

图书馆作为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 在城市和国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6]。对于图书馆这个具有历史文化沉淀, 学术交流的公益场所, 在对其空间色彩的运用中, 要充分考虑与它本身的特性相结合, 不能盲目追求形式。

3.色彩设计要与整个空间环境设施相协调

色彩所具有的表现形式自由、多样、光影、材质等元素的改变可以引起色彩的变化, 色彩的改变又对空间的形态、布局产生相应的影响, 甚至使人们产生错觉。把色彩和空间里的布局、形态装置等元素结合起来,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巧妙弥补空间设计上的不足之处, 强化空间环境氛围, 营造一个和谐的活动场所。

4.色彩运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不同的阶层人群, 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和审美。空间中的色彩不仅具有审美、装饰的作用, 还能调节周围环境氛围的功能, 人的机体对于不同的颜色有着特有的本能反应。在对公共空间进行色彩设计考虑美观、风格的同时, 更应考虑不同颜色的空间环境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和作用。

五、结语

色彩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在图书馆空间设计中色彩运用更是必不可少的, 而色彩设计不是单一、孤立的存在。空间的整体色调与局部构件所产生的色彩虚实对比, 使图书馆空间充满不同的视觉艺术效果。工业机械的气息, 摩天大楼、相互交错的马路都无疑给现在的都市空间增添了些许的紧张和一沉不变的规律, 图书馆则为现代大众创造了一个宁静、思考的公共空间。故图书馆空间的色彩运用要多从人性考虑, 强化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创建更多的文化与艺术与生态所结合的创新公共空间, 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 在人们生活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参考文献

[1]赵彦全.浅述色彩的情感与功能[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8, 09:163.

[2]鲁芳.色彩心理学[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4, 01:01.

[4]高阳.图书馆空间的革命——库哈斯的西雅图公共图书馆解析[J].建筑师, 2010, 02:63-69.

[5]李晓东.篱苑书屋[J].世界建筑, 2011, 11:108-113.

篇6: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近年来, 伴随着新技术、新科技的高速发展, 图书馆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日星月异的变化, 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的兴起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于图书馆实体空间存亡的讨论, 甚至把传统图书馆推向“消亡”的边缘。面对这样的冲击, 实体图书馆不能再仅仅作为文献服务的“背景”而存在了, 开拓图书馆空间服务, 把“服务背景”转为“服务对象”, 从而引领图书馆服务转型升级的新常态。

1 图书馆空间服务的涵义

图书馆服务类型多样, 基础服务包括借阅服务、参考咨询服务、讲座培训服务等;深层次的服务包括知识挖掘服务、定题服务、情报服务等;从社会学角度讲, 图书馆还提供公共文化宣传推广、社会教育方面的服务。无论从什么角度划分, 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中, 空间是作为这些服务发生的载体而存在的, 是一种物质的存在形式, 与时间相对应。

空间服务作为图书馆服务的新形式、新理念正在被图书馆人及公众所认可和欢迎, “创客空间”、“馆咖模式”、“第三空间”, 这些概念和实践活动的兴起, 实质上表明:空间不再是仅仅作为图书馆服务发生的载体而存在, 其作为“图书馆特有资源”的身份逐渐被公众认识。图书馆的空间不只是承载服务的“容器”, 也是公众享有的一种服务对象, 是从“服务空间”到“空间服务”的华丽转身。

2 从载体到资源的转变

按照图书馆界的普遍观点, 图书馆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图书馆对于我国来说是舶来品, 藏书楼可以被认为具备了古代图书馆形态的雏形, 在藏书楼的命名上, 多以“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称之, 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古代藏书楼大多为私人或少数群体服务, 一般只允许阅览、摘抄, 而不能携带出去, 因此, 在空间的设计上多为封闭式的, 空间实用性较强。尽管有一些藏书楼空间设计较为有特色, 但其作用仍是为了衬托藏书及藏书楼主人气质, 并不作为特有资源而存在。

1902年, 古越藏书楼建立, 我国第一所具有近代图书馆性质的图书馆建立;1903年, 在武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文华大学图书馆, 1904年, 湖北省和湖南省图书馆也相继建立。解放后, 我国的图书馆事业虽然在战争中经历了一些坎坷, 经过后期的努力和不断摸索, 仍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形成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和专业图书馆等构成的图书馆体系。在不断引进和学习西方图书馆的先进管理理念, 图书馆界出现了“大馆舍=大服务”的观念, 各地区图书馆兴起大拆大建, 如雨后春笋般大规模建立, 但是大空间并没有带来大服务的发展, 图书馆仍以传统管理方式为主, 服务类型单一, 以传统的借阅、参考咨询服务为主, 图书馆的空间价值尚未发掘, 围绕“空间”的服务没有展开。

进入21世纪, 随着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 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网络图书馆逐渐被公众熟识, 传统的以实体图书为载体的图书馆受到了空前绝后的冲击, 一连串围绕“图书馆存亡”的论题在图书馆界开展, 传统图书馆到底有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以数字形式存在的文献资源是否可以代替实体图书馆, 实体图书馆将何去何从, 在图书馆人的努力挖掘下, 图书馆价值被重塑, 公众对于图书馆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不仅纸质图书不会消亡, 图书馆的资源也不再局限于文献资源上, 图书馆作为一种文化的符号、城市的地标, 公众享受休闲时光、开发创造力的重要空间受到广泛的认可, 创客空间、第三文化空间、馆咖如一股春风唤醒了图书馆的活力, 空间正在作为图书馆发挥核心价值的重要资源走上时代舞台。

3 图书馆空间服务的典型案例

3.1 咖啡图书馆

咖啡图书馆对于我们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 目前, 已有上千家咖啡图书馆在全国各地开花, 深圳、北京、上海、重庆的咖啡图书馆数量均在30家以上。

咖啡图书馆, 顾名思义, 是将咖啡馆与图书馆的部分服务项目进行融合, 从而形成兼具咖啡馆和图书馆双重功能的一种服务形式。2013年6月, 由深圳本土社会企业青番茄网上图书馆发起“咖啡图书馆计划”, 只要咖啡馆保证提供图书借阅服务, 就可以为其免费提供200册图书, 每季度进行更新替换。

咖啡图书馆已经成为人们进行阅读、休闲、创意及交流的重要服务形式, 公共图书馆应顺应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 紧紧抓住读者对于阅读环境的体验需要, 尤其是当下热爱自由、轻松、舒适的读者群体, 对图书馆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和配置, 以读者需求为导向, 合理定位各个不同的功能区, 为读者打造丰富的阅读体验, 把文化传播与休闲生活有机结合, 推广慢阅读、慢生活的图书馆空间。

3.2 创客空间

创客空间是一个为创客们提供实现创意、交流创意思路, 通过学习新技术、接受技术培训, 分享学习创意, 开展创造的空间。图书馆建立创客空间的历史较早, 最早可以追溯到1873年, 至今已有140余年。最初的图书馆创客空间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开辟专门的空间来传授工艺制作, 为人们免费提供技术培训, 逐渐发展为出借工具和设备共享、提供创作空间。

我国上海图书馆的“创·新空间”是典型的创客空间, 创意阅览室, 触摸屏、感应器、3D打印机、机器人等科技元素为创客们带来全新的体验, 共同分享、学习讨论、亲手示范, 图书馆成为新创意和新思想孵化的重要基地。创新服务模式, 提升服务空间, 从传统的文献服务向知识共享转型和重建, 时代赋予了图书馆新的使命, 图书馆也努力体现自身全新价值。

创客空间和创客文化能够促进公众、社区与学校的教育和学习, 推动图书馆的改革和创新, 增强图书馆的多元化服务能力, 为传统图书馆转型提供了契机, 为图书馆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图书馆创客空间的运作还应更丰富, 不仅在大型图书馆开展创客空间, 更要把这种服务方式推广至各层级图书馆, 根据图书馆面积大小、服务人群数量、读者需要, 建立不同内容的创客空间。

4 结论

图书馆空间服务不仅是图书馆在功能和服务方面的挖掘, 更是图书馆价值内涵的重建。图书馆不仅具备物理空间属性, 还具备精神和社会属性, 图书馆更应成为一个平台, 一个圈子, 一个城市的第三空间。公共图书馆更应该适应读者的时代需求, 嵌入这种“第三空间”, 丰富城市的慢阅读;与此同时更应该扩大宣传、拓展功能、加强环境提升和设施的改造, 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 增强图书馆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体现图书馆存在的价值, 凝聚城市文化。

参考文献

[1]郭海明.资源共享理念下的图书馆空间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 (07) :1-4.

[2]江山.图书馆空间服务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 (16) :51-52.

上一篇:夏荷诗词下一篇:中西文化比较尔雅答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