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素质纲要自查报告

2023-02-01

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性质,报告划分为不同的写作格式,加上报告的内容较多,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写报告。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全民素质纲要自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全民素质纲要自查报告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

长武县关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落实情况的自查报告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颁 布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 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坚持大联合大协作,建立各部门分工负责、协调配合、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科学素质工作;狠抓薄弱环节、突出关键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动员和组织公众参与各项科普活动,科学素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县《纲要》实施工作经验在中国科协“基层实施科学素质座谈会”上进行了交流,人民网及中国科协网以“陕西长武一小舞台的大演员”为题对我县《纲要》实施工作进行了详细报道,2009年,我县《纲要》实施工作被省科协作为优秀案例上报中国科协。

一、《纲要》落实情况

(一)加强领导,夯实工作责任。为了确保《纲要》落 实工作顺利开展,我县于2007年3月成立了由县政府主管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科协主席任副组长,教育、科技、财政、人劳等15个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科协,由县科协主席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纲要》的实施工作。2009年8月,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纲要》落实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又调整完善了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担任第一组长,县长担任组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

- 1园科普宣传周等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使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疾病预防、应急避险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2009年,共开展送科技、文化、卫生、法律进乡村、进学校活动311次,制作科普宣传展板449块,悬挂标语、横幅、挂图935幅,印发各类科普宣传资料21.6万份;在县广播电视台播放科普知识专题片98次,下乡放映科普录像、电影5 1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及科普讲座373期(场),受教育群众近15万人,科普宣传教育面达到88%。我县连续五年被咸阳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四)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四个主要行动”。 一是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扎实开展了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由县科协、教育、文体等部门负责,坚持每年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科幻绘画竞赛、科学技术节等活动。2006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智力七巧板”科普教育活动4届,科技节、校园科普宣传周等活动18次,累计报送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和科幻绘画竞赛作品一百多件(幅)。在“智力七巧板”科普教育活动中,有多名学生获得金、银、铜奖,彭公中学、彭公中心校相继被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命名为“科普示范学校”,2007年,我县科协被中辅协、“智力七巧板”组委会表彰为“优秀组织单位”。在科技创新竞赛和科幻绘画竞赛活动中,有十多名学生的作品获奖,2 008年,我县科协被陕西省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表彰为青少年科技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07年11月,邀请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组成员、100

- 3及抗震救灾、甲流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在县电视台长期开设“为农科技服务”栏目,有力地提高了全县农民的科学素质。

三是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为重点,扎实开展了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以“提升技能、促进就业、增加收入、 推动发展”为出发点,整合资源项目,捆绑培训资金,积极 开展转移前引导性培训、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SYB、GYB创业培训。2009年,共举办下岗职工创业培训16期400人(次), 举办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6期170人(次),我县被评为“全省农民工创业示范县”。截止2009年底,全县共有587人取得了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5000多人掌握了1—2 项实用技术。在县电视台长期开设“卫生与保健”栏目,广泛宣传健康新理念、“传染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等生活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城镇劳动人员科学素质,增强了城乡居民科学生产、科学生活的能力。

四是以增强领导干部科学决策能力为目的,扎实开展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我县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经常采取以会代训、外出培训、专家讲学、主题教育等形式,不断提高全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将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参会范围扩大到乡镇、部门负责人,先后邀请40多名省、市专家、教授,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等内容进行专题辅导,开拓领导干部及公务员的知识视野,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2006年以来,共举办各类

- 5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三是大力实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完善了《长武县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启动了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指导县电视台、信息办等新闻媒体和网站开办了200多期科技专题、专栏、专版和专门频道,加强了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和科技新闻宣传工作。

四是大力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纲要》实施以来,我县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加大对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先后投资114万元建成了4个乡镇文化站,投资68万元为34个村级文化活动室配备了活动器材,投资141万元为47个农家书屋购置书柜235个,配备图书7万余册,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网络体系。

二、存在问题

从自查情况来看,我县在《纲要》落实工作中,领导重视,安排到位,措施得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纲要》的任务要求相比,与兄弟县区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贯彻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还不够广;二是个别乡镇和部门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三是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城镇居民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普遍好于农村群众。四是科普教育教材和科普宣传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整改措施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形成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严格按照《纲要》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

- 7法、工作标准理解不透,认识较浅,严重影响了《纲要》落实和科普工作的开展。因此,我县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选派业务人员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推荐优秀工作人员赴省上市挂职锻炼,以提高广大科普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其更好地为《纲要》落实工作服务。

总之,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自查为契机,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加强领导,夯实责任,狠抓落实,努力开创《纲要》落实工作新局面,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地贡献。

- 9 -

第二篇:县扶贫办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自查报告

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十三五”中期自查评估报告

县科协:

按照沧源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十三五”中期评估的通知>(沧科纲要办[2018]1号)文件要求,我办高度重视,组织开展了对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情况进行了自查评估,现报告如下:

一、组织实施保障情况

《沧源佤族自治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印发以来,我办党组高度重视《纲要》的贯彻落实工作,结合实际,精准规划,与县发改局共同研究制定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沧政发[2016]238号)印发实施。规划里对《纲要》要求实施的加强对贫困地区的科普精准帮扶、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雨露计划”等农村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全面布局,组织实施保障包括政策法规和经费投入两个方面。

-----组织保障。为确保《纲要》顺利贯彻落实,县扶贫办成立了由办主任杨文权同志任组长,分管副主任鲍永华同志 1 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沧扶开办[2017]86号)文件下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办信息中心,由刘家有同志具体负责与县教育局、县人社局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日常工作,使《纲要》的贯彻实施工作真正做到了有人管和有人抓。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议事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专题会议一次,商议《纲要》实施中的问题和困难,以便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政策法规。在《沧源佤族自治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沧政发[2016]238号)文中第三章明确规定:一是要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二是要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1.开展重点群体免费职业培训(沧源县职业技能培训2500人;沧源佤族自治县建档立卡村乡土人才培训4000人)6500人;2.转移就业培训15000人。第五章的教育扶贫里明确要求:一是要不断提升基础教育水平;二是要降低贫困家庭学生就学负担;三是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扶持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高职业教育0.1141人;开展“雨露计划”支持“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0.3706万人。1.新建和改扩贫困村幼儿园建设(含普惠性幼儿园)29所。2.新建和改扩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设施建设(含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98所。3.新建高级职业中学1所。4. 乡村教师培训4000人。

——--经费投入。“十三五”期间,我县脱贫攻坚共投资1757673.4979万元,其中:教育扶贫工程共投资15690万元,祥见(沧政发[2016]238号)文件。其中:中央财政投入7523.2

2 万元,省财政投资2488万元,州县级财政投资4354万元,融资投入1324.8万元。

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016年以来,我办认真按《纲要》要求,组织开展了对贫困地区的科普精准帮扶和农村乡村人才技能职业培训。

(一)“雨露计划”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县扶贫办和县教育局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周密组织,精心实施,切实落实“雨露计划”对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和技能脱贫千效行动的支持,做到应补尽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帮助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到东部发达地区接受职业教育。县教育局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雨露计划”实施方案,规范实施程序,负责做好政策宣传、组织申报、资格审核等具体工作;县扶贫办则负责做好资金的拨付工作。祥见(临开办[2018]2号)。截止2018年1月31日,已为247名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发放职业教育补助资金61.75万元。(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学期2500元)具体祥见(沧教函[2018]14号)文件。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根据中央、省、市的总体部署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实际要求,按照“政府支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按需定培、注重实效”的原则。2017年,我办委托县职业学校完成了1700人的技能培训任务,其中培训:家畜饲养1220人、割胶技术工100人、中餐摆台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380人;

3 现已全部完成培训和鉴定工作。其中,建档立卡户1067人。参加考试1700人,就地就近转移1700人。

1.培训方式方法:一是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组织管理。县职业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培训的实施管理工作。二是广泛宣传动员,着力营造氛围。县职业学校培训中心到相关村寨粘贴招生简章,使广大农民深入了解了培训目的、培训工种、培训时间、补贴方式、输出方向等相关信息,有力地提高了广大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参训人员为本县户籍的贫困户中的自愿报名者,年龄为16-55周岁(男女不限),原则上建档立卡户全覆盖,文化程度小学以上。三是切合本县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劳动力外出就业愿望和本地使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把培训点设到各村寨,聘请有资质或专业技术人员为培训教师,认真拟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前备课准备。四是认真抓好培训工作,切实保证项目质量。1.合理选用培训教材,备好课、制作课件,充分利用图片、教学片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认真配备能满足于培训需要的教学设备、充分利用本县相关企业技术人员及市财校、市农校聘请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或技师担任授课教师和技能鉴定教师。3.积极协调有实践实训设施的企业建立联合培训基地,努力做到技能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按照不同的季节、

4 不同的时段,让学员亲自到基地动手操作学习。4.不断探索和完善培训的教学管理制度,努力做到培训计划、课程安排、讲稿的准备都做到规范化和明细化,尽最大努力提高和保证培训质量。五是切实做好输出转移就业工作。1.派出专人寻求劳务用工信息;2.积极主动与企业联系;3.引导和鼓励那些离土不能离乡的受训农民在本县企业就业或本地发展现代农业。六是做好学员信息采集、台账及培训转移人员的档案材料。

2.资金使用情况:县职业学校严格按照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在县财政局、县扶贫办的监管下设置专账,项目资金补助全部用于培训工作上,公示培训费用支出情况,实行报账制管理。现培训资金已全部到位136万元,已实际支出学员生活费、鉴定费、学费等各项费用136万元。

3.培训效益:我县是发展农林产业和养殖业为主的自治县,为了让群众完全掌握产业的相关技术,我们结合县情开展不同专业培训,通过培训,学员们基本掌握了产业的管理方法、割胶技术、家畜饲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专业技术,共有学员1700人参加考试鉴定,获得证书1557人,获证率为91.58﹪。祥见《沧源职业技术学校2017年度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三)积极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一是坚持和完善党组及班子成员集体学习制度,将提高领导干部

5 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作为重点内容;二是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比如科普讲座、业务培训、知识竞赛等;三是学用结合,通过科普知识的学习,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执政有机统一起来,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完善领导干部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2018年,我办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校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内容,按照“三年全面恢复、五年全面提升”的重建总体目标,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层次与水平,增强工作的能力与实力,不断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扎实开展,为圆满完成我县“十三五”末公民具备科学素质5.47%的建设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8年5月22日

第三篇:全民科学素质纲要

主要行动

根据指导方针和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以下主要行动:

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培养改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措施:

――通过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推进新科学课程的全面实施。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与连贯性;开展学龄前科学启蒙教育,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广义务教育阶段综合性科学课程,逐步推进高中科学课程改革;深化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改革科学教育评价制度,定期监测科学教育质量。

――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科学教育水平和质量。结合农村实际,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教育资源建设,发展针对农村校外未成年人的非正规教育,开展生活能力和生产技能培训等科普活动。

――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

――通过“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科普基地)、中学生进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开展面对面的科普活动。

――提高母亲的科学素质,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加强现有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综合性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专门的科普活动场所。发挥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的作用。

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任务:

――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防灾减灾,倡导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并将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

――提高农村妇女及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措施:

――逐步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需求的农村科学教育、宣传和培训体系。制定《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规划》和《中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指导面向农民的各类科学教育活动。

――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结合实施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双学双比、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渠道加大培训力度。使参加绿色证书培训达1000万人;重点培育100万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00万个农户。发挥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农业科教与网络联盟、有关大中专院校和其他农村成人教育机构在农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和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技特派员、科技入户、科技

110、科普之冬(春)、科普大集、专家大院、科技咨询服务站、科技大王下乡、科教兴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

――开展农村科技、科普示范活动,建立和完善示范体系。深入开展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乡(镇)、村、户等建设活动,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发挥好它们的示范作用。 ――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按照《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

――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服务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扶持1万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专家咨询服务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动员科技人员为“三农”服务的有效机制;培养农民技术员队伍,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传播能力。

――加强农村基层科普能力建设。依托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文化站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推动乡村科普橱窗、宣传栏等建设,开发和充实适应需求、富有特色的展示教育内容。加强民族地区科普工作队建设,提高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的科普能力。

第四篇: 全民科学素质纲要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一)主要任务

1、切实把科学教育摆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位臵。树立科学教育观,针对幼儿园、小学、中学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全市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建设实施计划,落实科学素质教育的各项任务,把未成年人科学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科学教育的评价机制;加强青少年科技特色学校创建和评比工作,到2010年,全市将创建市级青少年科技特色学校50所,申报省级青少年科技特色学校10所。

2、着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科技素养。以科技竞赛和科技活动为抓手,常年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竞赛、“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学家进校园、校园科技节等科普系列活动,增强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办家长学校,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作用;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培养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3、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普及义务教育成果,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教育资源建设,发展针对农村校外未成年人的非正规教育,开展生活能力和生产技能培训,为农村未成

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

4、加强校外科技活动场所建设,完善科技教育辅导机制。结合城市公益设施布局和建设,配套完善青少年活动场所,着重抓好少年宫、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因地制宜,努力实现各县区(含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同)都有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充分发挥我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等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建立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以校内教育为主,科普场馆教育为补充的科普教育机制;采取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相补充的方法,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

5、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要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少儿科普文艺与少儿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为未成年人提供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连云港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各县(区)的新闻载体要开辟科普专栏或专题,加大科技传播普及力度。

(二)责任分工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责任单位:市科协、市文明办、市妇联、市科技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广电局、市环保局、市社科院。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一)主要任务

1、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完善县区、乡镇、村教育培训网络,充分利用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全员农民培训,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全市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创业能力、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明显提升;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制定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绿色证书、科技和创业等培训计划;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引导和信息服务,力争“十一五”期间培训农民25万人,再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加大对农业生产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济组织带头人的培训,帮助广大农民树立科学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意识,提高农民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经营能力,力争80%以上的农村劳动者能够熟练掌握1-2项农业新技术和实用技术。

2、广泛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普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周、科普日等活动,建立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和创新“百名教授兴百村”小康工程建设,扩建和充实专家学者科技服务团和科普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拓展项目,不断完善科技工作站建设和项目对接工作,促进此项工作向纵发展;通过科技下乡、科技赶集、专家讲座、样板示范、田间学校、农业科技书屋、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和网络咨询等形式,重点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

保护耕地、清洁生产、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及陈规陋习宣传教育,在广大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3、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普示范体系。深入开展科普示范县区、乡镇、村、户等创建活动,到2010年,力争我市的全国科普示范县区达至3-4家、省级新增1-2家;市级组织科普示范乡镇、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各县区组织科普示范户的创建工作;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园区),到2010年,培育市级农业科普示范基地100个,帮助3000个农户实现科技致富的目标;积极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培育和资助一批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不断促进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建设。

4、加强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学校、村党员活动室、农村成人培训中心、文化站,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努力建成“上下一条线,左右连成片”的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发展和健全全市农技推广机构,健全乡镇科普组织;建立同等院校专家教授按其专业特点对口挂职乡镇领导制度,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创造条件;在每个行政村建立科普工作站,明确一名专兼职科普员,并定期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发展新型的农业生产和流通服务组织、发展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50个,重点扶持农技协30个;积极整合省内外科研院所专家力量,利用电信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语音系统,充分发挥其覆盖面广,交互性强,信息传输快等优势,全力打造农村科技服务平台,使全市广大农民足不

出户就可以全天候、全方位接受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全心全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加强农村乡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农民技术队伍,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传播能力。

5、加强农村科普能力建设。深化“科普村村通”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全市农村“一站、一栏、一员”科普网络,强化科普画廊(宣传栏)在科普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制作和编写适合我市区域经济特点的农业技术科教片、科技书籍和科普读物,提供给农村基层使用。

(二)责任单位 牵头部门:市农业局、市科协。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市广电局、市林业局、市电信局、市环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一)主要任务

1、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并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建立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

2、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

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及各类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为劳动者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机会和途径。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十一五”期间,力争开展再就业培训10万人次,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特殊别是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万名,着力提高第

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

3、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技能竞赛和发明活动,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以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为平台,鼓励职工进行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力争全市每年有60%从事技术岗位的职工参加各类各项技能大练兵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着力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教育和弘扬,全面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

4、充分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大力开展科普示范城区、街道、社区的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市民学校、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等机构和设施的作用,定期举办科普讲座和科技培训,并形成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科教进社区”教育培训和科普宣传,建立覆盖各类人群的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学习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科

学素质。

(二)责任分工 牵头部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经贸委、市总工会。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事局、市广电局、市环保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一)主要任务

1、实施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素质培训工程。将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列入《连云港市“十一五”期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认真实施“111党政干部培训工程”和“五﹢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大力推进领导干部专题培训行动计划、年轻干部“双培”行动计划和“三个五”创业创新人才培训行动计划等,通过到党校(行政学院)脱产培训、高校进修、参加专题培训班学习、出国培训、实践培训等形式,提高领导干部公国员的科技素质。

2、创新载体,将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依托“连云港人才网”,开设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专栏,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网上学习;调整充实市级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自主选学培训课程菜单,开设相关课程,供干部自主选学,多渠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举办“连云港发展名家讲坛”,定期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来连举办专题讲座、科普报告会等,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 神。

3、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带动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在每年的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和有关科学纪念日期间带头参与科普活动,适时推出一批注重科学素养、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典型。

4、在选拔录用,综合评价工作中体现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在领导干革命部公开选拔和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进一步丰富与领导干部的岗位特点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强化对其科学素质的测评。

(二)责任分工 牵头部门:市人事局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社科院、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五、基础工程

(一)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建设行动

1、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中小学和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科普教育教师培训工作,鼓励师范院校设臵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教师;发展青 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壮大科普讲师团队伍;实施城乡科学教育教师互派,促进城乡科学教育均衡发展;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师队伍,提高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教育界和科技界合作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促进教育界和科技界双方互动,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工作。

3、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根据科学课程的需要,建立实验室、图书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各中小学图书馆要确保科普书籍占有相当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富有特色的科普活动场所;加强各类培训中科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各类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编写、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4、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充分发挥现有科普场馆的科技普及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增强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函授学校等机构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鼓励和支持各类社区科普(市民)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技教育与培训;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市人事局。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社科院、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建设行动

1、加大科普资源开发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围绕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创作一批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适应市场需求、公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并推向市场;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调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纳入业绩考核范围;鼓励和支持科普创作、科技传播专业团体发挥作用;将科普作品纳入科技进步评审范围;建立将政府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及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资源的机制;推动科普、科技、教育、传媒界的有效合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共科普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2、促进科普资源共享。建立全市科普信息资源交流平台,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建立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开展优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播和展示活动,不断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针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送达基层。 牵头部门:市科协、市科技局。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信息产业局、市广电局

(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行动

1、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连云港电视台、广

播电台、各县电视台、广播电台要开辟科普专题节目,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各县报纸要开辟科普专栏(版);各县区要建立科普网站,向公众传传播科技知识和科技动态以及提供科技资询服务;所有媒体的科普栏目(专题)要进一步提高质量,使其成为有广泛影响的媒体品牌;各类科普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各类报纸的科技专栏(版)数量、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内容和版面要大幅度增加。

2、积极培育科普文化市场。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鼓励和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创办广播电视栏目、科普传播机构、科普网站等,开发与经营科普类广播影视节目、书刊、音像制品、教育和游戏软件等,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普文化产业格局,推动我市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

3、建立科普应急机制。提高各类媒体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及时以各种方式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

4、发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开辟具有实时、动态、交互等特点的网络科普新途径, 努力开发一批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科普教育、游戏软件;充分利用网站(页)、手机短信等方式开展科学教育与宣传。 牵头部门:市广电局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电信局、市社科院、市总工会、团

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行动

1、统筹规划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指导,将科普画廊建设纳入居民不区建设规划的审批内容;制定科普设施的发展规划、建设标准、认定办法和管理条例,规范科普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各县(区)要把科普设施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

2、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居)四级科普设施建设步伐,经过5-10年的努力,建成一座市级综合性、多功能性的科技馆,力争使每个县都有1所科技馆;在城乡社区继续建设和改造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运用网络进行远程科普宣传教育的终端设备等设施;增强青少年宫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增强社区科普设施的为老年人服务功能;落实科普场馆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优惠措施。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提供捐赠、资助;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兴建和参与经营科普场馆;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专业科普场馆;培育科普展览、展品市场,推动设计制作社会化;制定技术规范和设计制作机构的资质认定办法,择优扶持一批设计制作机

构,提高设计制作水平。

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协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六、保障措施

(一)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纲要》的有关规定,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台具体政策,将全民 科学素质建设所需经费列为战略性投资,逐步增加教育、科普经费,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助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纲要》的顺利实施。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各自承担的实施任务,按财政预算管理规定和现行资金管理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

(二)做好定期监测和评估。从2008年开始,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为指导,结合连云港实际,建立我市公民基本科学素质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并纳入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公民科学素质评估、监测和分析机制,定期对全市公民科学素质状况进行评估,为提高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提供参考依据。

(三)完善督促、考核和奖励机制。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政绩考核内容。领导小组要对各有关单位的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并对各成员单位贯彻实施《纲要》的情况

进行测评,测评结果要作为对单位领导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每两年对全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进行总结,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以推动《纲要》在全市广泛深入实施。 牵头部门:市科协、市科技局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委、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农业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卫生局、市信息产业局、市广电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第五篇: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自查报告

市目督办、市全民科学素质办:

我局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与监督下,在市全科领办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国发〔〕7号)、《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意见》(彭全科领〔〕1号)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目标

管理督查办公室、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文件》(彭全科领〔〕1号),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和灾后重建的历史机遇,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领导

我局根据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要求成立了以焦锋副市长、局长为组长,主持工作的副局长柯以农同志为常务副组长,党组成员谢静为副组长,各科、室、站、队为成员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的各种要求和规定,严格完成规定动作和任务。

二、扎实开展环境科学宣传教育

利用各种平台,加强四川石化项目环境保护宣传,已先后发放《四川石化项目环保知识科普手册》多册。发放18种环保资料10000余册(份),播放6种环保电视宣传片,展览38个环保宣传展板和4套20张环保宣传挂图。

三、积极开展主题教育

组织开展环保进工厂与进农村“落实科学发展创新环保先行”主题活动和“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市委副书记谭学军对“6.5”活动作重要讲话,市人大和市政协领导、各镇分管环保工作副镇长和环保员,以及近1000名人民群众参加活动。3项活动,接待12批36人次的环保咨询,受理19个环保问题,100%当面解答;利用全市“3.15”宣传、“科普宣传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等活动,12次设立环境保护宣传咨询点,广泛开展环保进基层活动,现场解答120多名群众提出的环保问题。

四、在环保行政审批中落实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促进经济发展和灾后重建

一是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把项目环评审批和验收关,保重建,促增长。截止目前我局共审批213个建设项目,其中报告书36个、报告表39个、登记表138个;验收26个建设项目,其中报告书2个、报告表4个、登记表20个。配合省和成都市环保局审批12个建设项目,其中报告书7个、报告表5个;验收2个建设项目。在灾后重建项目的环保审批和验收中,我局克服了诸多困难,按照“特事特办、靠前服务、提速审批”的原则,对64个福建援建项目和100套生态厕所等项目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服务工作,按时完成了各项审批任务;在决战“9.1”中,预验收44个对口援建学校。认真执行成都市区外工业项目管理办法,切实推进“三个途中”,没有违规在区外审批新上工业项目。

二是按照省和成都市环保局要求,及时恢复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通过底前的各种筹备工作,规范了发放程序和条件,按照符合一个发放一个的原则,全年共为88个排污单位办理排污许可证89个,其中正式排污许可证81个,临时排污许可证8个,为排污者持证排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指领下,不断加强业务学习

全局各科、室、站、队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一是坚持全局干部职工每周五学习例会制度,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当前的时事和有关的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尤其是今年3月至8月认真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全局干部职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市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坚持每周一环境监察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协调环境执法问题,安排布置环境监察工作;同时强化了环境监察制度建设、业务学习与培训。清理环境监察执法法律法规,编辑印发了《排污费征收管理文件汇编》和《环境突发事件资料汇编》两本环境监察执法常用手册。三是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坚持每周例行培训学习制度和以老代新培训制度,适时进行现场培训,确保新进人员尽快上岗。二是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完成新编《质量管理手册》,完善新的质量体系,并一次性通过计量认定评审。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工作思路

(一)加强宣传教育。做好环保法律法规宣传,使环保法律深入人心。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环境保护重点单位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的法制宣传教育。利用各种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全局环境保护意识。

(二)加强规范化服务机关建设,强化环保行政审批和依法行政。全面实行集中审批,理顺审批关系,公开审批指南,规范审批行为。切实推进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和事业单位政务公开。建立行政效能评估考核机制,完善评估考核体系。围绕全市重大项目重点搞好项目环评服务,促增长,保稳定。

(三)坚持全局每周五学习例会制度、市环境监察执法大队每周一例会制度和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每周培训制度,注重局内干部职工科学素质培养,并借助有关节日,大力开展各种环境保护主题宣传活动,着力全民科学环保素质培养。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案下一篇:七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