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科学素质活动

2022-07-11

第一篇:全民科学素质活动

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活动总结

为深入开展科普活动,努力提高青少年科学技术素质,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社会氛围,激发我校教师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动。为了丰富我校全体教师课余文化生活,进一步拓展教师们的科普知识,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以“乐享科学,全民行动”为主题,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答题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9年6月—9月

二.活动方式

网络学习、答题

三.活动对象

弄星小学所有教师

四.活动收获

竞赛题目围绕《全民科学素质学习大纲》,包括科学观念与方法、数学与信息、物质与能量、生命与健康、地球与环境、工程与技术、科技与社会、能力与发展等八个基础领域方面内容。

本次活动我校主要采用教师以个人为单位的参与方式,在网上做2019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题。采取累积计分的方式。总共23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通过组织参加“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了解了更多关于农业、社会、生活、科学、医疗等方面的技术知识,拓展了教师知识的科学层面。

二是进一步提高了我校教师有效应用互联网知识资源的水平,激励教师要学以致用,用科学常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教师科学素质的作用。

总之,通过开展此次活动,让我校全体老师在休息空闲之余感受到了科学文化的魅力,给忙碌的教书生活带来了乐趣,同时也努力营造了良好的科普氛围,从而大力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提升我校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教师科学素质不断提高。

当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会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科普知识,并将科普知识辅助于教育教学,共同将我校师生的科普知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县**乡**小学

2019年9月25日

第二篇: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及“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写入2009年工作要点,纳入目标考核,采取多种方式,全面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培训活动,一是为了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动《纲要》的深入实施,进一步提高全县人民的科学素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实际,会同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县人事局、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下发了《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分解了任务,明确了各相关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二是上街、下乡利用各类媒体宣传56次。三是以乡村“科普活动站”为主阵地,全力推进加强“三个一”建设,组织开展农民科学素质培训200场次;以青少年活动中心为阵地,广泛开展未成年人科学素质培训,培训学生达到总数95%以上;以县劳动服务中心为阵地,先后开展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及岗前培训、创业培训12期,受益人群达3850人;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制定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计划和方案,举办各类培训活动130场次,举办科普报告会12次,印发《纲要》及《科普法》读本1.2万册。通过多角度、全方位全面开展“四大人群”培训活动,为提高全县人民的整体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三篇:全民科学素质纲要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1.主要任务

(1)切实把科学教育摆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树立科学教育观,针对幼儿园、小学、中学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全市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建设实施计划,落实科学素质教育的各项任务,把未成年人科学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科学教育的评价机制;加强青少年科技特色学校创建和评比工作,到2010年,全市将创建市级青少年科技特色学校50所,申报省级青少年科技特色学校10所。

(2)着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科技素养。以科技竞赛和科技活动为抓手,常年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竞赛、“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学家进校园、校园科技节等科普系列活动,增强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办家长学校,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作用;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培养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3)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普及义务教育成果,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教育资源建设,发展针对农村校外未成年人的非正规教育,开展生活能力和生产技能培训,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

(4)加强校外科技活动场所建设,完善科技教育辅导机制。结合城市公益设施布局和建设,配套完善青少年活动场所,着重抓好少年宫、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因地制宜,努力实现各县区(含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同)都有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充分发挥我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等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建立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以校内教育为主,科普场馆教育为补充的科普教育机制;采取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相补充的方法,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

(5)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要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少儿科普文艺与少儿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为未成年人提供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连云港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各县(区)的新闻载体要开辟科普专栏或专题,加大科技传播普及力度。

2.责任分工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责任单位:市科协、市文明办、市妇联、市科技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广电局、市环保局、市社科院。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主要任务

(1)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完善县区、乡镇、村教育培训网络,充分利用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全员农民培训,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全市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创业能力、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明显提升;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制定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绿色证书、科技和创业等培训计划;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引导和信息服务,力争“十一五”期间培训农民25万人,再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加大对农业生产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济组织带头人的培训,帮助广大农民树立科学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意识,提高农民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经营能力,力争80%以上的农村劳动者能够熟练掌握1-2项农业新技术和实用技术。

(2)广泛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普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

技周、科普日等活动,建立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和创新“百名教授兴百村”小康工程建设,扩建和充实专家学者科技服务团和科普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拓展项目,不断完善科技工作站建设和项目对接工作,促进此项工作向纵发展;通过科技下乡、科技赶集、专家讲座、样板示范、田间学校、农业科技书屋、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和网络咨询等形式,重点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保护耕地、清洁生产、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及陈规陋习宣传教育,在广大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3)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普示范体系。深入开展科普示范县区、乡镇、村、户等创建活动,到2010年,力争我市的全国科普示范县区达至3-4家、省级新增1-2家;市级组织科普示范乡镇、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各县区组织科普示范户的创建工作;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园区),到2010年,培育市级农业科普示范基地100个,帮助3000个农户实现科技致富的目标;积极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培育和资助一批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不断促进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建设。

(4)加强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学校、村党员活动室、农村成人培训中心、文化站,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努力建成“上下一条线,左右连成片”的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发展和健全全市农技推广机构,健全乡镇科普组织;建立同等院校专家教授按其专业特点对口挂职乡镇领导制度,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创造条件;在每个行政村建立科普工作站,明确一名专兼职科普员,并定期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发展新型的农业生产和流通服务组织、发展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50个,重点扶持农技协30个;积极整合省内外科研院所专家力量,利用电信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语音系统,充分发挥其覆盖面广,交互性强,信息传输快等优势,全力打造农村科技服务平台,使全市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全天候、全方位接受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全心全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加强农村乡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农民技术队伍,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传播能力。

(5)加强农村科普能力建设。深化“科普村村通”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全市农村“一站、一栏、一员”科普网络,强化科普画廊(宣传栏)在科普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制作和编写适合我市区域经济特点的农业技术科教片、科技书籍和科普读物,提供给农村基层使用。

2.责任单位

牵头部门:市农业局、市科协。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市广电局、市林业局、市电信局、市环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1.主要任务

(1)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并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建立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

(2)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及各类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为劳动者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机会和途径。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十一五”期间,力争开展再就业培训10万人次,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特殊别是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万名,着力提高第

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

(3)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技能竞赛和发明活动,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以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为平台,鼓励职工进行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力争全市每年有60%从事技术岗位的职工参加各类各项技能大练兵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着力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教育和弘扬,全面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

(4)充分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大力开展科普示范城区、街道、社区的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市民学校、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等机构和设施的作用,定期举办科普讲座和科技培训,并形成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科教进社区”教育培训和科普宣传,建立覆盖各类人群的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学习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

2.责任分工

牵头部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经贸委、市总工会。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事局、市广电局、市环保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1.主要任务

(1)实施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素质培训工程。将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列入《连云港市“十一五”期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认真实施“111党政干部培训工程”和“五﹢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大力推进领导干部专题培训行动计划、年轻干部“双培”行动计划和“三个五”创业创新人才培训行动计划等,通过到党校(行政学院)脱产培训、高校进修、参加专题培训班学习、出国培训、实践培训等形式,提高领导干部公国员的科技素质。

(2)创新载体,将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依托“连云港人才网”,开设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专栏,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网上学习;调整充实市级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自主选学培训课程菜单,开设相关课程,供干部自主选学,多渠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举办“连云港发展名家讲坛”,定期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来连举办专题讲座、科普报告会等,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3)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带动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在每年的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和有关科学纪念日期间带头参与科普活动,适时推出一批注重科学素养、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典型。

(4)在选拔录用,综合评价工作中体现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在领导干革命部公开选拔和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进一步丰富与领导干部的岗位特点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强化对其科学素质的测评。

2.责任分工

牵头部门:市人事局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社科院、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五、基础工程

(一)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建设行动

1.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中小学和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科普教育教师培训工作,鼓励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教师;发展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壮大科普讲师团队伍;实施城乡科学教育教师互派,促进城乡科学教育均衡发展;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师队伍,提高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教育界和科技界合作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促进教育界和科技界双方互动,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工作。

3.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根据科学课程的需要,建立实验室、图书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各中小学图书馆要确保科普书籍占有相当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富有特色的科普活动场所;加强各类培训中科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各类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编写、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4.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充分发挥现有科普场馆的科技普及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增强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函授学校等机构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鼓励和支持各类社区科普(市民)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技教育与培训;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牵头部门:市教育局、市人事局。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社科院、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建设行动

1.加大科普资源开发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围绕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创作一批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适应市场需求、公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并推向市场;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调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纳入业绩考核范围;鼓励和支持科普创作、科技传播专业团体发挥作用;将科普作品纳入科技进步评审范围;建立将政府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及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资源的机制;推动科普、科技、教育、传媒界的有效合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共科普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2.促进科普资源共享。建立全市科普信息资源交流平台,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建立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开展优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播和展示活动,不断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针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送达基层。

牵头部门:市科协、市科技局。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信息产业局、市广电局

(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行动

1.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连云港电视台、广播电台、各县电视台、广播电台要开辟科普专题节目,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各县报纸要开辟科普专栏(版);各县区要建立科普网站,向公众传传播科技知识和科技动态以及提供科技资询服务;所有媒体的科普栏目(专题)要进一步提高质量,使其成为有广泛影响的媒体品牌;各类科普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各类报纸的科技专栏(版)数量、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内容和版面要大幅度增加。

2.积极培育科普文化市场。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鼓励和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创办广播电视栏目、科普传播机构、科普网站等,开发与经营科普类广播影视节目、书刊、音像制品、教育和游戏软件等,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普文化产业格局,推动我市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

3.建立科普应急机制。提高各类媒体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及时以各种方式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

4.发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开辟具有实时、动态、交互等特点的网络科普新途径, 努力开发一批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科普教育、游戏软件;充分利用网站(页)、手机短信等方式开展科学教育与宣传。

牵头部门:市广电局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电信局、市社科院、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八)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行动

1.统筹规划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指导,将科普画廊建设纳入居民不区建设规划的审批内容;制定科普设施的发展规划、建设标准、认定办法和管理条例,规范科普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各县(区)要把科普设施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

2.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居)四级科普设施建设步伐,经过5-10年的努力,建成一座市级综合性、多功能性的科技馆,力争使每个县都有1所科技馆;在城乡社区继续建设和改造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运用网络进行远程科普宣传教育的终端设备等设施;增强青少年宫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增强社区科普设施的为老年人服务功能;落实科普场馆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优惠措施。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提供捐赠、资助;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兴建和参与经营科普场馆;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专业科普场馆;培育科普展览、展品市场,推动设计制作社会化;制定技术规范和设计制作机构的资质认定办法,择优扶持一批设计制作机构,提高设计制作水平。

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协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六、保障措施

(一)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纲要》的有关规定,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台具体政策,将全民 科学素质建设所需经费列为战略性投资,逐步增加教育、科普经费,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助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纲要》的顺利实施。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各自承担的实施任务,按财政预算管理规定和现行资金管理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

(二)做好定期监测和评估。从2008年开始,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为指导,结合连云港实际,建立我市公民基本科学素质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并纳入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公民科学素质评估、监测和分析机制,定期对全市公民科学素质状况进行评估,为提高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提供参考依据。

(三)完善督促、考核和奖励机制。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政绩考核内容。领导小组要对各有关单位的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并对各成员单位贯彻实施《纲要》的情况进行测评,测评结果要作为对单位领导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每两年对全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进行总结,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以推动《纲要》在全市广泛深入实施。

牵头部门:市科协、市科技局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委、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农业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卫生局、市信息产业局、市广电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

妇联

第四篇:全民科学素质知识

(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于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中的五大重点人群指的是未成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城镇劳动者、农民、社区居民。

3.在《科普法》中被称为科普主要社会力量的是科协组织。

4.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5.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 6.公民是科学素质行动的主体和受益者。

7.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 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9.为了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近几年的工作主题确定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

10.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11.安丘市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是在2011年。 12.荞麦、燕麦、薏苡属于杂粮。

13.对易发生吸潮霉变的干货食品原料宜通风储藏。

14.鲜鱼食用的最佳时间是僵直期过后的鱼(宰杀后2~3小时)。 15.香椿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蔬菜。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于2006.11.1起施行。 17.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 18.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志许可使用有效期为三年。 19.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表示的含义是质量安全。 20.转基因食物必须经卫生部审查批准后方可生产或进口。 21.经常食用松花蛋容易引起铅中毒。 22.黑啤酒的突出香气是麦芽香. 23.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24.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的长度是6300公里。 25.金刚石的组成元素与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 26.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前苏联。 27.飞机起飞总是迎风起飞。 28.UFO的具体含义是不明飞行物。

29.阿姆斯特朗是乘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月的。

30.适龄公民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它绿化任务。 31.“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蒸腾作用。 32.人体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 33.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是肝脏。

34.沙漠之舟——骆驼的驼峰是用来贮脂肪的。 35.人体含水量百分比最高的器官是眼球。 36.人的心脏共有2个心房和2个心室。 37.墨鱼在水中游动时是倒退着游。

38.一节1号有汞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土地完全失去农用价值。 39.电视机应至少离开墙壁10厘米以上,以利散热,也能省电。 40.汽车排放尾气后,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碳。

41.污水经处理净化后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指标,供冲厕所、洗汽车等用途的水叫中水。 42.蝙蝠、鲸、海豹都是哺乳动物,蜂鸟则不是哺乳动物。

43.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其叶子都比较小,而根却极深,其原因主要是沙漠中降雨量少,气候干旱,叶小是为了减少蒸发,根深利于吸收水分。

44.发光的拟南芥之所以能发光,是因为把某种发光生物的发光基因导入体内并表达。 45.“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表达的是生物学上营养繁殖成功的现象。 46.DNA的组成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 47.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 48.肉眼能看见的最暗的行星是天王星。

49.土壤能为植物生长提供的肥力要素是水、肥、气、热。 50.紫外线能够杀菌,是因为是紫外线能破坏细菌的核酸。 51.有“天空中的小地球”称号的是火星。 52.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层。 53.食物的主体是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4.“脑黄金”是指DHA。

55.长期饮浓茶,会减弱胃肠对铁元素的吸收。 56. 银杉素有“植物中的熊猫”的美称。 57.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蓝鲸。 58.无籽西瓜是靠杂交传宗接代的。 59.地球属于太阳系的行星。

60.在大气污染物中,对植物危害较大的是二氧化硫和氟化物。 61.蜜蜂中的“蜂王”和“工蜂”均是雌蜂。 62.甜菜是制糖工业的原料之一。

63.苹果中含有增强记忆力的微量元素是锌。 64.马铃薯属于“喜钾作物”。

65.人们通常所说的大米是经加工后仅保留了稻谷的胚乳。

66.“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种现象是由于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引起的,而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阳光。

67.白鳍豚是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种最濒危动物之一,其生活区域是长江。 68.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会导致气温下降。 69.台风一般形成于南北纬5度到20度之间的地带。

70.对农作物采用深层施肥的方法是使其生长得更好,这利用了植物的向化性。 71.影响秋天树木落叶的最重要因素是日照时间的变化。 72.波长最短的可见光为紫光。

73.把碘酒与红药水(红汞)混合在一起,结果生成剧毒物质碘化汞。

74.夏日雷雨过后,人们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是因为雷雨过程中,雷电导致空气中的臭氧分子增加。 75.船只在海上发生事故后,饮用水缺乏常常是幸存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海水不可以饮用的原因是海水中含有大量电解质,渗透压远远大于人体细胞内液,海水进入人体后会造成细胞脱水,甚至造成死亡。 76.人们很早就已经发现,鳄鱼在吃掉捕获的食物前,往往会流出几滴眼泪。于是,“鳄鱼的眼泪”被人们用于形容伪善。其实,鳄鱼流泪是因为鳄鱼的肾脏发育不完全,需要靠眼睛附近的腺体排除盐分。 77.熊在地球上分布极为广泛,但是南极洲是没有熊的,是因为在熊这个物种出现之前,南极洲就与其他大陆板块脱离了。

78.若将生香蕉和熟香蕉放在一起,能将生香蕉催熟。因为熟香蕉产生了乙烯。

79.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80.酒精会麻痹人的小脑。

81.海豚追随轮船是为了借助外力游动。 82.我们常吃的辣椒属于茄果类蔬菜。 83.水杉、银杉、银杏有植物“活化石”之称。

84.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 85.世界上最小的花是无花果的花,连肉眼都看不清楚。 86.“打蛇打七寸”的七寸是指蛇的心脏。 87.蜗牛在农业生产上是害虫。

88.草地在环境保护中具有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的重要作用。

89.纯净水、蒸馏水等商品作为日常饮用水,因缺少某些成分而不利于儿童身体健康,所以在制备上述商品饮用水时,至少还需要添加微量钙和镁的碳酸氢盐。

90.目前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逐年增加,对此最担心的是会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生态失衡。 91.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化学物质主要有氟氯烃(“氟利昂”等)。科学家呼吁人类要重视对臭氧层的保护。臭氧层中,臭氧对人类的有益作用是它能够吸收紫外线。 92.绿色食品是指在原料生产、加工各工序均为安全、无污染的食品。 93.炸油条用的膨松剂中含有一种对人体危害很大的元素,这种元素是铝。 94.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物质是含有CrO3的硅胶。

95.白酒存放时间越长,香气越淳,是因为醛类物质减少了,酯类物质增多了。

96.含磷洗衣粉中含有三聚磷酸钠,它对自然环境有不利影响,因为它是一种肥料,能使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降低水中的含氧量。

97.被蚊虫叮咬后可用氨水、小苏打溶液或肥皂水止痒。这是利用它们的弱碱性。 98.铅笔上的“H”或“B”是表示笔芯硬或软。

99.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及氮的氧化物。 100.大气污染包括氮、硫、碳等的氧化物及大气飘尘的污染。 101.大气中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煤和石油的缺氧燃烧。

102.烈度和震级的区别在于,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103.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其后果将是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

104.在气温很高时,人保持正常体温主要通过出汗的方式散热。 105.白色污染是指不可降解塑料造成的污染。 106.保护水环境,我们应该选择使用无磷洗衣粉。 107.天然水体最大的污染源是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108.人类的历史不过只有几百万年,而地球的年龄已有50亿岁。 109.被称为“世界头号杀手”的污染是水污染。

110.太阳光由三部分组成,它们是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 111.白炽灯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钨丝蒸发。

112.一般说来,声音在50分贝以下时环境是安静的。 113.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使人窒息。 114.用来消毒的光波是紫外线。

115.抽烟者在吸烟过程中放出的有害物质是尼古丁、一氧化碳。 116.复印机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是臭氧。 117.冬小麦冬灌应在土壤水夜冻昼化时进行。

118.一氧化碳是一种可以使人致死的有毒气体。汽车在开着发动机停车等候的时候,能排放较多的一氧化碳,因此在停车等候时最好关闭发动机。

119.在扑灭电器火灾的时候,为了防止触电,应注意不得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120. 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省力。

121.属于“环境荷尔蒙”,影响人类生殖健康,造成畸胎的是塑化剂。 122.可吸收颗粒物是指直径小于等于10µm的微粒。 123.汽车排放后,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碳。

124.生态系统建设上,湿地享有“地球之肾”或“城市之肾”的荣誉。 125.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126.节能环保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采用传统的内燃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通过混合使用热能和电能两套系统开动汽车,最大特点是油、电混合发动机的互补工作模式。 127.“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月5日。

128.地球臭氧层受到破坏的原因是因为人类广泛使用氟氯烃类而造成的。

129.绿色GDP是指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后的GDP数值,引入“绿色GDP”概念的主要目的是既要保护资源环境,又要发展经济。 130.“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追求绿色GDP。

131.垃圾回收再利用是世界性的潮流和时尚,推广“分类垃圾箱”的好处包括: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 ,减少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 ,美化城市街道环境。 132.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等。

133.能源按照是否可以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134.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是中国制订的。 135.工业三废是指废渣、废气、废料。

136.能源效率标识(中国能效标识)将产品按能耗分为5个等级。 137.同样的照明效果,使用节能灯泡每分钟比普通灯泡节电80%。 138.全国环保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为中国环境保护领域最重要的会议。 139.雾霾预警等级包括黄色、橙色、红色。 140.我国第一个获得节能认证的产品是电冰箱。

安丘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

安丘市科学技术协会

全民科学素质知识

(二)

141.使用竹子材料的家具比较节约资源。

142.城市每人一年的碳排放量可以被10棵大树吸收。 143.与新能源相比,绿色能源的范畴更为广泛。

144.全世界的不可再生能源储量在一万亿吨标准煤左右。 145.烹调时用适当的大火可以减少燃气的热量散失。

146.在同样长的洗涤时间里,用强档洗涤既省电又能增强洗衣机寿命。 147.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

148.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

149.大量氮、磷等植物性营养元素进入水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一般称为富营养化。

150.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有关环境管理的系列标准。 151.在全国各地发现污染环境行为,向环保部门举报应拨打12369。

152.畜禽粪便需要在60℃~70℃高温下连续发酵才能杀灭其中的有害病毒、病菌、病虫害和杂草种子。 153.大部分太阳能电池材料为硅。

154.1913年德国在北海海岸建立了第一座潮汐发电站。

155.“地球一小时活动”是一项在全世界逐渐开展的公益活动,要求大家按照惯例于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30-21:30时间段内,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自觉熄灯一小时,其目的在于在人们的心中树立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156.许多人使用家电时,习惯用遥控器关机或定时,此时电路会继续保持通电,千万别小看这种不经意间的待机能耗,它约占家庭用电量的10%。因此,电器不使用时要切断电源。

157.为体现2008北京“绿色奥运”的奥运精神,在众多场馆建设使用中,国家体育场鸟巢检票站运用了太阳能高科技节能技术。

158.在“中国能效标识”中有几种不同的颜色,其中绿色代表环保节能。 159.睡觉时将空调调置到睡眠开关档,可节电约15%。

160.在照明不足的区域处理作业时,除了佩戴安全帽及穿上安全鞋外,还须穿戴反光外套。 161.用干粉灭火剂扑灭油类火灾是利用火灾扑救的化学抑制法原理。

162.定期清洁能避免厨房内的排气罩及排气管油渍积聚而易被燃点酿成火灾。

163.单人对心跳呼吸均停止的触电者采用心肺复苏法抢救时,挤压和吹气的比例应是每挤压15次吹气2次。 164.人体触电时,胸部至左手的电流通路是最危险的。

165.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在进行救护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立即断开电源,使触电者与带电部分脱离。 166.人体触电致死,主要是心脏受到严重伤害。

167.生产车间、办公室、住房的220伏照明灯离地面的高度一般不应低于2.0米。 168.正确处理烫伤或烧伤的方法是:用水冲洗伤口并用消毒敷料遮盖伤处。 169.患甲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如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一切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者,应实行严密隔离,应用黄色的隔离标志。 170.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

171.易感儿按时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降低麻疹发病率的最要害措施。

172.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特征临床表现为口唇、皮肤黏膜青紫,血高铁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升高。 173.饮用水消毒后,需加盖静置30分钟方可食用。 174.洪涝灾害使蚊蝇滋生,易引起疟疾传染病。

175.地震灾区居民如果出现腹泻症状,应尽快就医,暂时没有就医条件的,可服用盐开水,然后再去医院就诊。 176.地震后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可以用二氧化氯对水源进行消毒。

177.流行性感冒主要治疗措施包括:接种流感疫苗、开窗通风,注意保暖、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等,尽量不要服用抗生素类药物。

178.暴雨导致马路积水,遇到车辆熄火时应立即弃车,奔向高处。

179.地震发生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切断电源、切断燃气源。 180.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首先选择的是保护头。

181.户外遇雷电时,应该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182.对可能有骨折或颈椎、腰椎受伤的人,抢救时不可强拉硬拖,要设法暴露全身,再整体搬运。 183.火车脱轨时应注意远离车门、车窗和车厢连接处。

184.怀疑液化气钢瓶内残液过多时,应送往液化气充装站处理,严禁自己倒残液。 185.被热油烫伤了,应该立即用凉毛巾冷敷,然后用烫伤膏。

186.避雷击时正确的姿势是双手抱膝并蹲下,尽量低头,注意不要用手去碰触墙面。 187.硝酸属于爆炸物品。

188.所居住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要从安全通道有秩序下楼逃生。

189.油类起火、酒精起火、电器起火、棉被起火四种情形中,可以用水扑灭的火灾是棉被起火。 190.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上风或侧风位置。

191.火场中防止烟气危害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低姿势沿疏散通道逃生。 192.身上着火后,可以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或者用水扑灭,不要迎风快跑。。

193.干粉灭火器要半年检查一次。

194.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195.小陈乘坐的客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行驶,他应当撤离到护栏以外的安全地带。 196.对出现中暑症状的人员,可用冷毛巾敷脸缓解症状。 197.闻到有浓烈的煤气异味,应立即打开门窗,关掉煤气阀门。 198.现场对成人进行胸外按压时的部位是胸骨中下1/3交界处。 199.家中油锅起火时要立即将油锅盖盖上,关闭煤气阀门。

200.对于意识清醒的食物中毒的伤病员,现场救护原则是立即催吐排毒同时呼叫120。 201.皮肤晒伤后的处理方法是冰敷或湿敷降低局部皮肤温度。 202.踝关节严重扭伤时,应立即用冷水或冰块进行冷敷。

203.当门外已被烈火封住时,可以紧闭房门,如有可能向门上泼水,以延缓火势蔓延和争取救援时间。 204.为防止洪水涌入室内,可以在门槛外侧堆上沙袋,并将大门下面的空隙用旧毛毯等堵住。 205.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它的最佳食用期。

206.生豆角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红细胞凝集素和皂素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为防中毒,最好高温长时间烹饪。

207.在食品中加碱可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208.污染物在消化道中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

209.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对产品的要求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

210.发霉的茶叶、发芽的土豆、变红的汤圆都不可以再食用。

211.豆浆又叫“植物奶”,被国际营养协会评定为健康食品和世界六大营养饮料之一。喝豆浆时最好搭配其他食物。

212.过度使用激素催生瓜果蔬菜会给人类发育带来异常。 213.对于使用有机磷农药的果蔬,可用碱水浸泡去除农药残留。 214.野生蘑菇不安全,郊游看见野生蘑菇时,不要采也不要吃。 215.用冰块冷冻食物,最好把冰块放在食物上方。 216.夏季家中的案板、刀具可以用沸水浇烫消毒。

217.苋菜红、姜黄素、柠檬黄、靛蓝四种色素中,属于天然色素的是姜黄素。

218.服用红霉素期间,若食用牛奶、豆制品、骨头汤、黑木耳、海带、紫菜、黄花菜等富含钙、磷、镁的食物,会延缓药效或减少药物的吸收,降低药物的抑菌作用。

219.铜器与醋长久接触会产生铜绿。用生有铜绿的铜器盛放食品或烹炒菜肴易中毒。 220.“米猪肉”是由猪囊虫寄生虫引起的。 221.河豚鱼鱼体本身含有剧毒。

222.黄曲霉毒素是世界公认的在食品中可产生的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污染主要存在于发霉的玉米、大米、黄豆、花生等。

223.烧焦了的鱼、肉不宜再食用,因其中含有苯并芘能致癌。

224.食品生产过程的各项原始记录应妥为保存,保存期应较产品的商品保存期延长六个月。 225.七八分熟的涮羊肉不宜吃,因为比较容易得旋毛虫病。 226.猪丹毒、猪瘟、炭疽、结核等猪病中,只有猪瘟一般不传染人。

227.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当病毒被加热到60℃并持续10分钟时就会丧失活性。 228.鸡肉在冰箱内的存放期限是冷藏2~3天,冷冻1年。

229.鸡蛋在冰箱里的存放期限是鲜蛋冷藏1~2个月,熟蛋冷藏7天。

230.奶类、蔬菜、水果、酒类、腌制肉制品中,含亚硝基类化合物污染最重的是腌制肉制品。 231.陶瓷、搪瓷类容器主要的卫生问题是其中含有害金属。

232.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于夏秋季,主要是因为气温较高,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 233.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是肉类、奶类及其制品。

234.植物性食物(如剩饭、米粉)引起的食物中毒最可能的原因是葡萄球菌肠毒素. 235.变质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高,其对人体有致癌危险性。 236.工业酒精兑制的假酒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成分是甲醇。 237.对甲醇毒作用最敏感的部位是视神经。

238.丙酸钠、焦亚硫酸钠、苯甲酸、山梨酸等都是防腐剂。 239.糖精属于人工合成甜味剂。

240.重金属元素更容易富积在鱼虾的头部。

241.新鲜黄花菜中含有能够引起人呕吐、腹痛、血尿等中毒症状的化学物质是秋水仙碱。 242.辨别真假碘盐时,可将盐撒在淀粉溶液或切开的马铃薯切面上,如显出蓝色,是真碘盐。 243.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在某些洋快餐中有一种致癌物质存在于炸薯条、薄脆饼、烤猪肉、水果甜品上的棕色脆皮等煎炸食品中,它是丙烯酰胺。 244.纯牛奶不得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

245.发霉的茶叶不能喝的主要原因是:发霉的茶叶可能含有大量毒素,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246.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是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丰收。

247.“神舟7号”是载人飞船。

248.在吊白块、硫磺、色素、双氧水四种物质中,色素是国家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 249.HACCP表示食品安全体系。

250.在中国境内市场销售的进口食品,必须使用中文标识。 251.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

252.瘦肉精属于农业部规定的“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 253.一般蔬菜喷氨基甲酸酯类的农药后要至少7天以上才能上市。 254.我国规定婴儿代乳食品中不得检出黄曲霉毒素Bl。 255.目前油脂行业最先进且安全的制油工艺是压榨。

256.为减少啤酒瓶爆炸事件,从1999年6月1日起,啤酒专用瓶必须在瓶底以上20mm范围内打有B字母。 257.食品企业直接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水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25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中规定,产品配料表中必须标明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的具体名称。

259.“吊白块”,具有强还原性,通常在工业上用作漂白剂,也可用作尸体防腐。加入食品后,可使食品增白、增韧。经常食用含有“吊白块”的食品后会导致慢性中毒,甚至致癌。“吊白块”的学名是甲醛合次硫酸氢钠。

260.蜂蜜用温水冲泡更好。 261.苋菜富含类胡萝卜素。

262.膳食纤维对于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它是人体必需的膳食成分,能预防便秘、能有效降低胆固醇。 263.面食如果烹饪或食用方法不当,就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的损失,在蒸制馒头、炸油条、干拌面、方便面四种做法中,蒸制馒头是营养素损失较小的做法。

264.维生素是维持肌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通常来说,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265.维生素A是视色素的组成成份,与维持正常视觉功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果肌体缺乏此种维生素,对光暗适应能力将降低,最终导致夜盲症。

266.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约占成人体重的2/3,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267.多食含高纤维的食物,可预防大肠癌、痔疮等疾病,因其起到通便清火的作用,老年人宜多食用。 268.煎炸食物时油温不宜过高是因为油温过高使油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269.大白菜、牛奶、茶叶属于碱性食物,鸡蛋属于酸性食物。

270.儿童生长发育迟缓、食欲减退或有异食癖,最可能缺乏的营养素是锌。 271.硒是一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海产品中含有较高的硒。

272.海产鱼的鱼肝油中的维生素D营养素含量极为丰富,在防治佝偻病方面有重要意义。 273.天然食品中,营养最完整和易于吸收的是乳类。

274.生鲜肉要在4℃温度下保藏,并要用保鲜膜包裹;若购买量较大,需要长期放置,最好是冻藏,以确保肉的卫生质量。

275.与儿童佝偻病关系较密切的营养素有钙和维生素D。其中,蔬菜、水果中不能提供,但可在体内合成的维生素是维生素D。

276.鱼类食品具有一定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这是因为鱼类食品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

277.在食品中加碱可去除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 278.食物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的是鸡蛋。 279. 鸡肝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280.米面加工精度过高会导致B族维生素严重损失。

安丘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

安丘市科学技术协会

第五篇:厦门全民科学素质

厦门市全民科学素质 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

(2011—2015年)

根据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的总体部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基本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厦门市公民科学素质工作深入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方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十二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大力加强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持,为实施“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战略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造“五个厦门”打下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基本方针

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基本方针。 ——在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下,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局面。

——动员全民参与,在全市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的公平普惠,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 23 开发和集成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为农村未成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加大高中生的职业技术教育力度,提高自身生活能力和生产技能,使他们成为未来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农村科普的生力军。

——加强校外科技活动场所建设

拓展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渠道和机会,开放全市科技类博物馆、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高新企业等科学教育场所,免费或优惠向未成年人开放。争取全市科普教育基地年均免费接待未成年人团组人数达9万人次,真正把科普教育基地建成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和科技教育等科技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争取到2015年建成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达25个,使其成为周边中小学开展科学课程教学基地, 寒暑假及周末社区青少年课外活动的重要场所。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任务

全面落实《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围绕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要求,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科技致富能力。

——树立科学文明的新观念,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依靠科技发展生产的信心和能力,反对封建迷信,远离“黄赌毒”。

——树立现代农业的意识,普及现代农业知识、农产品安全生产知识,掌握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等技术,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发展新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广泛开展群众性、经常性的乡村科普活动,全市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能够接受科学素质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掌握运用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和职业技能,力争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生产技术或职业技能及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农民经营管理能力、转移就业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创业发展的能力。

2、措施

——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科学素质教育活动,每年对村以上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村青年党员进行轮训。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组织对农村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济组织带头人的培训,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基层管理人才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全面实施“科普惠农”工程

认真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大力发展和培育农村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致富带头人,示范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和成果。在“十二五”期间争取每年有3-4个科普惠农项目列入国家财政部、中国科协表彰和经费资助。在实现村级“站、栏、员”(科普宣传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全覆盖的基础上,力争创建农村科普服务站20个。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农村科普活动

深入开展科技下乡、实用技术进村入户、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总结推广科普宣传员、科普惠农服务站等做法,探索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

——培育农村新型科技服务组织

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函大建设,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跟踪服务。

(三)城镇劳动者和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 67 着力打造一大批学习型、创新型、技能型团队。在企业广泛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大力实施“厂会协作”和“金桥工程”。

——加强企业职工的继续教育,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广泛开展企业职工与农民工的各类培训,提高劳动者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将城镇劳动者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培训教材和职业标准,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加强对企业在岗人员的科技教育培训管理,进行专门的规划、组织和监督实施。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创新能力。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大课题,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研究班。建立市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立企业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

大力开展技术比武、操作比赛、岗位练兵等活动。深入实施青年就业创业行动和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加强青年技能人才培养。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1、任务

全面落实《科学素质纲要》,着力促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能力,努力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现代科学和现代管理知识水平,促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

——建立终身学习机制。把提高科学素质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规划的重要内容,增强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终身学习和科学管理的能力。

——提高科学执政的能力和水平。注重培养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养,着力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提升科学素质水平。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培训,提高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的自觉性。

——举办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各类科普活动,营造提高科学素质良好氛围。

——在选拔录用、综合评价工作中体现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基本要求。

2、措施

——制定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教育培训规划

制定2011—2015年《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政府公务员培训规划》及各类行业培训规划时,应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贯穿落实到全市各级各类干部的教育培训计划中。

——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现代科学知识教育

建立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学习培训制度、公务员科学知识学习培训登记制度。注重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教育与学习。通过个人自学、专家讲座、收看电视录像、在线学习、撰写学习心得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培训,注重学习效果,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

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将科学素质教育的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并根据科技发展状况和干部培训的需要,不断加以改进。指导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养课程体系建设。

——在选拔录用、综合评价工作中体现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

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强化对科学素质的测查。在完善对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综合考评体系时,注重对科学素养考察的内容。适时启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监测、评估标准制定工作,逐步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监测、评估体系。

——举办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各类科普活动

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厂矿企业遴选一批适合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观学习的科研场所,组织他们实地参观。

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带头参加各类科普活动。每年要有针对性地面向各级领导干部组织系列科普报告会,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在每年的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和有关科学纪念日期间带头参与科普活动。

——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高科学素质营造良好氛围

推动报刊、电台、电视台、政府网站等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创办有关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专题、专版、专栏,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推出一批注重科学素养、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典型。

(五)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1、任务

全面落实《科学素质纲要》,优化整合社会科技教育资源,加强科学教育资源和基础条件建设,促进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工作。

——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工作。

——推进科学课程改革,提高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

——加强教师的科学素质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科学素质和水平,培养一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教师队伍。

——加强教材建设,形成满足科学教育培训要求的教材、教法。 ——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科学教育培训提供基础条件支持。

2、措施

——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工作

组织实施中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举办各类科学教育研修班、研讨会等,推进实施中小学各学科教师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年均选送科技辅导员老师参加全国、全省及市级培训达100人次以上。实施“科教合作”项目,提高中学教师的科学素质和专业能力,探索科技界和教育界合作的长效机制。

围绕九年义务教育,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学历层次和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教师。

加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类培训中科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特点和需求,以科学发展观、先进适用技术、职业技能、现代科技知识等为主要内容改进传统教材的编写模式,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

——加强中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

将提高中小学科学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建设起一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小学科学教师队伍。按照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探索中小学科学课程专任教师培养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和培养渠道,提高中小学科学教师培养质量。组建强有力的科学教育专业支持队伍,深入基层,引导并推动中小学校开展科学教育教学研究,组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科普讲座等活动,帮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

——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资源和基础条件建设

加强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科学课程的需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使全市中小学尤其是边远农村地区中小学实验室及其仪器设备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需要。

加强我市中小学特别是边远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扭转我市中小学图书馆规模偏小和科技、科普类图书数量严重不足的现状。支持和鼓励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高质量服务网站的建设,加快数字科技馆的开发力度,通过厦门教育网以及其它网络媒体,使中小学科学教师和中小学生能方便快捷地从网络、图书馆获得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

——优化整合社会科技教育资源

优化整合各类科技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科技教育网络,为劳动者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机会和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进一步增强行政院校和干部学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鼓励和支持科技馆等科普场馆和社会培训机构、社区学校等开展科技培训。

——加强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研究工作

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面向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鼓励高等师范类院校开设科学教育类专业,鼓励开设科普专业选修课程。建立起一支能承担科学教育及其研究重大项目的专业人员队伍。开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与科学传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1、任务

全面落实《科学素质纲要》,开发、集成社会科普资源,打造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发展科普展教资源,提升公共科普服务能力。

——繁荣科普创作,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开发。 ——集成科普信息资源,建立全市科普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探索科普产品资源服务公众的有效模式。

——大力发展科普展教资源,提高科普展教资源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形成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展教资源研发体系,展教资源产业初具规模。

——加大数字化科普资源建设力度。

2、措施

——繁荣科普创作

围绕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创作出一批紧扣时代脉搏、适应市场需求、公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将优秀科普作品列入厦门市科技工作奖励项目。开展优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映、展播和展示活动,针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送达市民手中。

——加大科普资源数字化建设力度

集成全社会优质科普资源建设数字化科普资源库,对各类科技、教育等资源进行开发和转化。实现资源的科普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集成化。做好整体规划和标准制订,逐步建立科普图库、科普动漫作品库、科普音像库、科普书库、科普报告库、科普基地资源库、科技馆展品库和博物馆藏品库等若干数字化科普资源数据库。

——构建数字科普资源网络平台

调动拥有数字科普资源的各方面力量,建设数字科技馆等科普资源网络平台,培育和扶持一批对公众有较强吸引力的优秀科普网站。

——构建实体科普展教资源平台

开展基础性、原创性研发。加强科普展教品内容的整体设计,围绕公众关注的科学热点、难点和突发事件,制定重点创作选题规划。

着力开发优秀、原创性科普展教品,加强展教衍生品的研发和推广。研制全市普适性展教品与专业特色展教品相结合,丰富各类科普设施的展示和活动内容。

将社会教育资源转化为科普展教品。重点将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动植物园、自然保护区、气象台站等相关方面的教育资源开发、转化为科普展教品。将开发科教影视节目、科普图书、挂图等展教资源与各类科普基础设施的展教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活动效果。推动旅游景区、农业观光园、绿色生态园等结合自身优势,开展特色科普展教活动。推动结合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挖掘具有鲜明特色的科普展教资源,形成全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展教品开发的局面。

强化科普展览和教育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围绕不同人群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化需求,结合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社区活动中心、农业教育培训机构、企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党校、行政院校、干部学院等开展的培训教育活动,设计开发各类互动式、体验式科普展览和教育活动。

——营造有利于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的环境

培育科普展教资源。制定和完善有关优惠政策,推动科普资源设计制作社会化。鼓励科研机构、大学、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加强合作,参与科普产品研发中心的建设和展教资源的开发活动。支持企业经营展教资源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各类科普设施提供市场化的展览开发服务。完善展教资源技术规范和设计制作机构资质认定办法等,培育科普展览策划、研制、使用、推广的一体化产业。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政策环境上,营造尊重和保护科普产品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为科普产品知识产权提供保护。加强科普产品知识产权法律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有效实施。

(七)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1、任务

全面落实《科学素质纲要》,促进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 提高科技传播的覆盖面和参与度。

——提高大众传媒科技传播水平。 ——建立精品科技传播媒体平台。 ——不断提升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 ——提高大众传媒工作人员的科学素养能力。

2、措施

——加大各类媒体科技传播力度

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推动科普文化产业发展。加长电视台、广播电台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扩大科普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增设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的期数和版面,增加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

建立与市场、公众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加强网点建设,大力扶持科普出版物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发行工作,加强农家书屋建设。

——打造科学传播品牌媒体与栏目

培育一批读者量大、知名度高的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专版和科普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支持电视广播科技栏目打造科普宣传品牌。提高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科技专栏、专题质量,推出具有广泛影响的媒体精品科技栏目,择优扶持若干有特色、覆盖率高的知名科普网站。

——发挥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

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和新形式。开辟具有实时、动态、交互等特点的网络科普新途径,开发一批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科普教育软件。

培育、扶持若干对于网民有较强吸引力的品牌科普网站和虚拟博物馆、科技馆。

——提高大众传媒工作人员的科学素养能力

提高各媒体工作者与文化创作者的科学素养与科学传播能力。加强对新闻记者、编剧、导演、作家等传播者的科学素养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提高他们在宣传内容的创作过程中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科学态度的主动性与责任感。

——提高各类媒体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科学传播能力

提高各类媒体对公共应急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

(八)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1、任务

加大科普活动室、科普活动站、科普学校等科普场所建设,促进科普资源优化配置,科普基础设施总量明显增加,合理布局,长效发展。

——加强科普基地建设,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

——拓展和完善现有科普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科普设施的作用。

——增加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设施的科普功能,丰富科普设施活动内容,提高展教水平。

——加强基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城乡科普事业全面发展。

2、措施

——统筹协调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加快对现有科普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满足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

——拓展完善现有基础设施功能

拓展和提升现有科普基础设施资源的服务能力,缩小科普基础设施与公众接受科普教育需求之间的距离。统筹利用现有科普基础设施资源,挖掘潜力,形成各类科普基础设施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加大科普类场馆建设

整合利用社会相关资源,每年兴建、改建或命名一批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鼓励、推动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工业科技类博物馆或产业科技类博物馆。

深入开展全市科技馆规范化建设和区域科普活动展教中心创建活动。

——开发开放科普教育基地

充分发挥各行业部门和地方优势,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把部门工作与科普工作有机结合,建设不同功能的行业科普基地。

推动科研机构和大学面向公众开放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研设施。推动青少年宫和青少年实践基地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增加科普内容,实现科普教育的功能。鼓励高新技术园区开展科普活动,有条件的企业面向公众开放研发机构、生产设施(流程)或展览馆,并根据自身特点建设专门科普场所;引导主题公园、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园等经营性旅游场馆强化科普教育功能。

——大力发展基层科普设施

依托市区级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拓展科普教育功能,建设区级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依托遍布在乡镇(街道)、村(社区)的文化站、广播站、中小学校、职业培训学校、党校(党员活动室)以及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技协、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公共设施,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和“农民科技书屋”工程,增加科普图书、挂图、声像资料以及有关展示设备,丰富科普教育内容,建设“科普活动站(室)”、“科普图书室”、“社区科普学校”等基层科普阵地。

有条件的中小学根据科学课程的需要,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基地,建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观光园、绿色生态园和科技示范园,增强其农业科技教育服务功能。拓展各类职业培训中心、再就业培训中心(基地)等基础设施的科普功能。

四、保障条件

(一)政策法规

1、深入贯彻《科普法》、《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全面推进厦门科普工作法制化。要通过政策引导、加强管理和增加投入等多种措施,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普工作,使之群众化、社会化、经常化。

2、在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有关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规划中,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在各级党、政工作和部门工作目标考核中,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考核范围。

3、加大对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力度,以市政府的名义每3年表彰10名厦门科普先进工作者和10个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4、落实新修订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将科普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社会公益类项目的奖励范围。

(二)经费投入

1、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切实执行《科普法》、《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规定,逐步提高科普经费的增长速度,并将科普经费列入镇(街)以上同级财政预算。

2、落实各相关部门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经费。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每年要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3、鼓励捐赠,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和相关实施办法,广泛吸纳社会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三)队伍建设

推动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出台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调动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研究生和离退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参与科普工作的激励政策。

五、组织实施

(一)各级政府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听取《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的汇报,研究促进《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重大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实施工作中有关重大问题,听取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述职。

(二)各级政府负责领导当地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纳入当地科技发展规划,把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重点任务列入工作计划,纳入党政机关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范围。

(三)市、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切实发挥作用,每年召开一次成员单位协调工作会议,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推动各成员单位落实相关任务,加强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

(四)做好定期监测和评估。开展公民基本科学素质监测工作,并纳入全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公民科学素质评估、监测和分析机制,定期对全市公民科学素质状况进行评估,为提高厦门公民科学素质提供参考依据。

(五)完善相关督促和考核机制。各成员单位要按照《科学素质纲要》的要求,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的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推进我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各级政府对成员单位贯彻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成员单位领导任期目标的重要内容。

(六)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激励科普工作者的政策措施,解决专兼职科普工作者的工作、生活、进修、职称、待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科普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与科研成果、学术成果同样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上一篇:巧记歌谣巧学语法下一篇:砌块墙体裂缝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