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

2022-08-24

第一篇: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

徐亚文法理学讲义分析(范文模版)

徐亚文法理学讲义笔记

目录

一、法治的思想脉络 ............................................................................................................... 2

二、严格规则模式和程序正义模式 ....................................................................................... 3

三、法制与法治 ....................................................................................................................... 3

四、法律规范 ........................................................................................................................... 4

五、法律规范与规范性法律文件 ........................................................................................... 4

六、法律规范和法条 ............................................................................................................... 4

七、法律事实 ........................................................................................................................... 4

八、法律事实的分类 ............................................................................................................... 5

九、法律事实与规范的连接方式 ........................................................................................... 5

十、法律意识 ........................................................................................................................... 6 十

一、法律行为 ....................................................................................................................... 6 十

二、法的应然与实然 ........................................................................................................... 7 十

三、实体法与程序法 ........................................................................................................... 7 十

四、法律程序的正当性标准 ............................................................................................... 8 十

五、富勒的程序自然法 ....................................................................................................... 8 十

六、法的价值 ....................................................................................................................... 9 十

七、人权的定义和构造 ..................................................................................................... 10 十

八、人权的本质属性 ......................................................................................................... 11 十

九、人权的分类 ................................................................................................................. 12 二

十、人权与法律的相互关系 ............................................................................................. 12 二十

一、法律秩序 ................................................................................................................. 13 二十

二、法律秩序的基本特征 ............................................................................................. 13 二十

三、秩序是法律的基础价值的原因 ............................................................................. 14 二十

四、效率与法律的关系 ................................................................................................. 14 二十

五、法与政策的相互作用 ............................................................................................. 14 二十

六、法与道德的关系 ..................................................................................................... 15 二十

七、作为文化现象的法律 ............................................................................................. 15

一、法治的思想脉络(P328)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法治思想

1、柏拉图

强调法律的权威。政府是法律的奴仆,政府须遵守法律。

2、亚里士多德

(1)得到普遍遵守的法应该是良法

(2)法律可以被描述为由全体公民达成的共同一致的意见。——法治与民主

3、西塞罗

(1)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获得自由。——法治与自由 (2)自然法的本质就是理性。——法治与理性

(二)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法治思想

1、奥古斯丁

2、托马斯·阿奎那

认为神法高于人法。世俗统治者和人世之法不得违背永恒法、自然法的精神,为后世西方宪政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埋下伏笔。

(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法治思想

通过复兴古罗马法,积极宣扬法律和法学的重要价值,并通过对人的关怀,促使了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神学自然法理念的衰微。

(四)启蒙时期的法治思想

1、洛克

(1)主张通过宪法和法律来限制君主权力 (2)提出立法权、行政权、外交权三权分立、制衡

2、孟德斯鸠

提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

3、卢梭

提出人民主权思想。官员不是国家的主人,而是主权者的执行人。

4、康德、费希特、黑格尔

主张国家至上,国家高于法律,法律是国家统治的工具,公民权利来源于国家,是典型的国家优位。

(五)近现代法治思想

二战之后,法治理论不再片面强调限制政府权力,主张法律不仅应控制权力的运行,也需要保障权力的运作,实现权责平衡。

二、严格规则模式和程序正义模式(P335)

以制约行为的方式为标准,将权力制约分为对权力运行结果的控制和对运行过程的控制。前者为严格规则模式,后者为程序正义模式。

1、严格规则模式

是指将权力分配给不同的国家机构,并通过实体法对它们的职能予以严格确定,权力主体在行使权力时严格遵守规则,越权则无效,以此实现不滥用职权的目的。

2、程序正义模式

是指不同的国家机构在行使权力时,按照特定的合理程序进行,通过程序来保证权力的行使的正当性。

三、法制与法治(P337)

1、两者概念内涵不同。法制是“法律与制度”或“法律化的制度”,属于制度范畴。 法治是“法律的治理”或“法律的统治”,属于治国模式、原则、理念的范畴。核心是法律至上。

2、法制强调法律的工具价值,是治理国家诸种手段之一,法律的地位并不突出。 法治强调法律的至上性和民众对法律的信任。有权力制约精神。

3、法制注重法律及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健全,不涉及价值判断与取向。而法治则有很强的价值取向,与民主、人权、权力制约等精神联系在一起。

4、法制是法治存在的前提,没有健全的法律与制度,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法律之治。

四、法律规范(P345)

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要件

1、大前提。即法律规范的适用条件。法律规范针对具体的人、具体的事项、具体的情景等进行适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负有纳税义务”,适用条件为“中国公民”。

2、小前提。即行为模式

3、结论。即法律后果,分为肯定性的法律后果和否定性的法律后果。前者如奖励、激励、确权。

五、法律规范与规范性法律文件(P347)

法律规范,在广义上既可指法律文本,又可指法的构成单位或单元。

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指立法机关或经授权的机关(如行政机关)根据法定的程序在法定权限内创制的具有普遍适用的法律效力的文件。

在广义上,法律规范大致等同于规范性法律文件。在狭义上,法律规范的外延小于规范性法律文件,前者是构成后者的基本单位。

六、法律规范和法条(P348)

法条按逻辑结构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上看,法条可分为记叙性条文、宣告性条文、规范性条文三种。前者如我国宪法的序言。中者如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后者如一般的法律条文。

1、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文字表达形式,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实质内容。

2、一个法律条文并不一定对应一个法律规范。有时一个法律条文可能包含几个法律规范,而有时多个法律条文确定一个法律规范。

3、一个法律条文除了包含法律规范之外,还包括一些非规范性因素,如对期间、期日、首都、国歌等技术性事项的确定。

4、法律规范除了可以通过成文法来表现,还可以通过不成文法来表现。

七、法律事实(P349) 法律事实是指具有法律意义的客观事实,是由法律所确认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存在。法律事实的特征如下:

1、客观性。它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法定性。只有那些被赋予法律属性、具有法律功能的事实才能称之为法律事实。

3、形式性。法律事实有其存在形式,如痕迹、遗留物、书面材料、电子信息等。

4、可知性。法律事实虽然会随着时间流逝而碎片化、模糊化,但是随着认识工具和科技的进步,认识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5、相对性(可变性、条件性)。指在一定时期内或条件下没有法律意义、不为法律调整的事实,在另一时期或条件下可能会随着人类的认识的变化而进入法律领域。

6、目的性。是指法律事实虽然是一个不以客观的不以目的或价值为转移的现象,但是对法律事实的认识、分析、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和目的性。如对安乐死不同国家的立法态度。

八、法律事实的分类(P362)

1、根据是否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分为行为和事件。

事件依是否由人们的行为而引起又分为绝对事件和相对事件。绝对事件是指由自然原因引发的事件;相对事件则是指(对引发者来说是行为,但对被牵连的其他主体是事件)的事件。详见P353

2、根据法律事实与后果的关联,分为依存性法律事实和排斥性法律事实。

前者,如果不存在该法律事实,就不能产生某种法律后果。后者,如果存在该法律事实,就不能产生某种法律后果。

3、根据作用时间长短,分为单次事实和事实状态。 前者如房屋买卖,后者如拥有某国国籍。

4、根据法律后果所需的事实数量,分为单一事实和复合事实。

前者指能够独立引起法律后果而无需其他事实相互配合便能发挥作用的事实。后者反之。

九、法律事实与规范的连接方式(P361)

1、涵摄

指将具体的案件事实归属于特定的法律规范之中的过程。

2、形式推理

依照三段论式的逻辑规则进行推导,发现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和作为小前提的事实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3、价值分析

当无法就事实与规范之间的关系进行形式逻辑推理时,需要求助于价值分析,即辩证推理或实质推理。详见(P59-P61)

4、双向互动

指在事实和规范之间“来回穿梭”,从抽象到具体,使抽象的法律规范通过具体的适用环境分析而不断向事实靠拢;再从具体到抽象,通过对具体案件事实的细节和组成部分加以提炼和凝练,看其是否符合法律规范设定的构成要件。

十、法律意识(P367)

法律意识是一定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对法律现象的反映、认知、评价以及情感体验等方面的综合。

 法律意识具有结构性(P368)

1、从认识过程看,法律意识由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思想体系三个方面构成. 法律心理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对法律的表面的、直观的、零散的、片面的感性认识和情绪。 法律观念是人们在对法律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意向和决策思想,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法律意识趋势,是法律意识的理性阶段。

2、从对法律对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来看,法律意识由法律认知、法律评价、法律情感、法律意志、法律信仰五个方面构成。

 以法律意识的社会作用为标准,分为积极的法律意识和消极的法律意识。(P372) 前者指个体基于对法律权威的认可和信仰,进而去积极遵守法律的意识。

后者个体否认法律权威,排斥法律的规范性,以消极的不作为和积极的违法甚至犯罪来挑战法律的一种法律意识。

十一、法律行为(P373)

法律行为由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内容三大要素构成。  法律行为具有以下方面的特征:

1、社会性

社会性又具体体现在社会交往性、道德性和社会合作性。

2、法律性

一是指法律行为是可以用法律进行评价的行为,二是指法律行为是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3、可调控性

法律行为的过程和结果受到法律的调整,具有可调整性。

4、意志性

法律行为是体现行为主体意志的主要载体,在法律行为中,包含主体的某种价值追求,价值认同,是内在意志的外在表现。  法律行为的类型(P377)

1、以法律行为的主体为标准,分为个人法律行为、集体法律行为、国家法律行为。

2、以法律的效力为标准,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3、以法律行为主体意思为标准,分为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

4、以法律行为的对象和范围为标准,分为抽象法律行为和具体法律行为。

5、以法律行为是否需要一定的形式或条件为标准,分为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

6、以法律行为之间的关系为标准,分为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7、以法律行为的方式为标准,分为积极的法律行为和消极的法律行为。

8、以法律行为涉及的内容为标准,分为公法行为和私法行为。

十二、法的应然与实然(P392)

1、道德和法律

2、价值与事实

3、规律与法律

十三、实体法与程序法(P397)

实体法是以“规定和确定权利和义务以及职权和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程序法是以规定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为主要内容的法律。

 从程序法存在的价值看,人们对实体法与程序法关系的认识主要有程序工具主义、程序 本位主义和程序与实体平行主义。(P398)

1、程序工具主义

法律程序不是作为自主和独立的实体而存在,没有可能在其内在品质中找到合理性和正当性的因素。它本身不是目的,而是用以实现某种外在目的的工具或手段。

2、程序本位主义

评价法律程序的价值标准在于它本身是否具有一些内在的品质,而不是有用性。程序具有独立于实体的内在价值,如程序公正。

3、实体和程序平行主义

实体法是抽象、稳定的,社会是具体的、不稳定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程序法在两者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连接实体法与社会生活;实体法和程序法合力保障权利义务的履行,解决纠纷。  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P400)

1、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 (1)实体法和程序法共同服务于法的根本目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经济、政治、社会,法是治理国家的有效方式。实体法让人们的行为有了准则规范,以维护秩序;程序法保障权利的行使和权力的规范运行。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2)实体法和程序法共同构成法律体系

2、两者相互补充、相对独立

(1)程序法是实体法的有力补充。程序法可以通过一系列程序,制约权力,扩张权利,利用实体法不具备的功能实现社会公正。

(2)程序法的运行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程序法有其自成体系的程序要素、自身的价值判断标准和独特的法治功能,以及独立的程序权利义务和程序法律后果。

不是每一部实体法都有相应的程序法,同一部程序法可以运用到不同内容的实体法中。

十四、法律程序的正当性标准(P403)

正当性是法律程序的独特的评价标准。

1、一般认为,法律程序的正当性标准最初有两个:(1)任何人都不得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

源于古罗马,在查士丁尼主持编撰的《法学阶梯》中提出,霍布斯在《利维坦》中继续论述。法官必须避免偏见,成为该原则的最基本内容。引起偏见的原因可能是金钱、利益、家族关系、朋友或对手、法官个人对案件的态度等。 (2)当事人有陈述和被倾听的权利

最早追溯到剑桥大学上诉案,确立在处罚他人时,正当的告知、适当的倾听必不可少的原则

2、法律实践中,法律程序正当性标准逐渐演化为基本要求或最低限度标准,包括三个方面: (1)主持者的独立

(2)告知相关一方有关的事实和权利 (3)为相对一方提供有效的听证机会

也有法律人认为,决定法律程序正当性的基本因素应包括10个方面: 详见P404 十

五、富勒的程序自然法(P407)

富勒将他的程序自然法归为8点内容:

(1)法律的一般性或普遍性

其中包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法律的公布

只有通过公布,法律才能被人遵守;才能由公众加以批评。而且公布是立法程序不可缺少的环节,从形式上解决了法律规则颁布的正统性问题。 (3)法律的可预测性或非溯及既往

(4)法律的明确性 (5)法律的不矛盾

(6)法律可为人遵守

法律不应规定人们无法做到的义务,实现不肯能实现的事情。 (7)法律的稳定性

(8)官员行为与已公布的规则的一致性

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必须遵守规则。 富勒学说的特点在于:把法治归为程序问题,强调法的内在价值,认为法治重要的不是法律规定了什么,而是如何保障“发现法律过程”的公开、明确、和审慎;法律公开后,又应以怎样的方式、采取何种途径和步骤去实施法律以达到法治。

由于注重程序,富勒将自然法的理想和法律的实际效果结合起来,为法治的发展寻找到一座桥梁——程序法治。

十六、法的价值

(P413)

所谓法的价值,是指法作为社会规范应有的内在属性及其满足主体即人的需要的外在目标。

(一)它包括三个层次:

1、作为一种价值评价标准的价值,法律的内在价值即法律的良善性、逻辑性

2、法律所追求的外在的公平正义

3、维护秩序与人权保障

(二)两个组成部分

1、内在价值

指法自身应具有的一般属性,或者说是法应有的形式要件。又被称为法的形式价值。

2、外在价值

指法促进外在目标的价值。

(三)对法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认识  对内在价值的认识

1、法的内在价值是实现外在价值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条件

2、法的内在价值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法之所以为法的重要条件

3、法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一样,都能体现并促进法治文明的发展

如果法的内在价值决定了法是否为法的形式资格,那么法的外在价值就决定了法是否为良法的实质资格。  对外在价值的认识

1、法的外在价值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观、利益和需要。

2、由于特定法律规范所处的地位、法域、层次与要求不同,现代社会的法的外在价值具有多元性。多元的社会主体参与到法律制定中;

3、法的外在价值体系处于流变之中,这种流变促进了现代法的良性发展。

(四)法的价值的功能(P416)

1、传播法治理念

2、指引法学研究

在各部门法中,其主要的价值追求可能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在部门法研究中,把握主要价值追求,同时兼顾其他价值,在把握法的价值的高度上进行部门法的研究。

3、指引法律运行

在立法、执法、司法的过程中,都需要依赖法的价值来制定和实施法律。

(五)法的价值冲突的原因(P424)

1、主体原因

不同阶层、不同时代、不同个性的主体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的法的价值观念。

2、文化原因

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不同的社会价值做出不同的选择。

3、转型社会中的价值失调

传统的价值形态有些尚未退出历史舞台,新兴的价值观念进入社会,从而产生价值冲突。

4、法的内外价值的张力

对法的内在价值的实现的严格遵守在个案上可能损及法的外在价值的实现。如严格遵守法的稳定性可能会因社会变迁而导致法律的不公正;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合乎法的权威性价值,但是有可能放过真正有罪的人。

十七、人权的定义和构造(P432)

人权是人的个体及其集合体自由地主张自己的正当利益的资格。

(一)从内涵上

从内涵上讲,人权至少包括五个方面:

1、资格

2、自由

人权意味着人对自身的身体和财产两方面可以按照自由意志进行自由支配。

3、利益

人权的内容就是利益,生命权、财产权、政治权就是对生命、财产、政治利益的具体描述。

4、正当或正义

人权是一种正当的利益主张。

5、主张或要求

人权是通过特定的方式对权利提出的一种要求。

(二)从外延上

从外延上,人权包括三个层次

1、广义的人权是指人作为人应当享有的那种无须证明的权利和利益。

2、中义的人权是指人不仅应当而且可以依据具体的法律程序加以行使的权益,往往指法定人权。

3、狭义的人权是指人能够正当地享有而且能实际占有和消费的那部分权益。

(三)从系统论的角度,人权结构的内部构造或构成要素如下:

1、人权的主体:既包括个人,也包括民族和国家等集体。

2、人权的对象:在此特指人权所指向的相对方,狭义上是政府,广义上包括政府及政府外的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

3、人权的内容:指利益。包括物质利益、精神利益;包括个体利益、集体利益。

十八、人权的本质属性(P438)

科学合理的人权渊源理论应当包括人权的下述特征:

(一)人权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人权的普遍性是指人权应当无一例外地为每一个人享有,包括人权主体的普遍性和人权内容的普遍性两个层面。

人权的相对性指人权在具体的存在条件下所显现出的于其他环境下的人权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人权不只是产生于人对权利的普遍性需要,也并非封闭于特定的界域内自发生成的,而是普遍性和相对性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而产生出来的。

(二)人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一方面,人权反映和满足了人实现其自然属性的要求。

另一方面,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权产生于人与人结成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权的形成和内容决定于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关系是人权的本质;同时,人权的本质受制于文化的发展。

(三)人权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人权反映人的主体性要求、愿望与理想,是主体利益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被称为是对社会的“主张”。主张的动机就是人实现自身利益的愿望,体现人权的主观性;主张的内容就是利益本身,体现人权的客观性,因为其受制于客观物质生活条件。

十九、人权的分类(P443)

1、从地位和价值来看,分为基本人权和非基本人权。 当代中国主流观点认为,基本人权包括生存权和发展权两项。

2、从作用方式看,分为消极人权、积极人权和社会连带人权。

消极人权指仅凭主体自身的存在和活动即可享有和实现,而无须相对方即义务人积极作为便可实现的人权。如一些政治性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表达自由权)、生命权、身体权。 积极人权是指不仅需要权利的相对方消极不侵犯,更需要相对方积极作为,履行特定义务付出相应代价方能实现的人权。主要为具有经济内容的人权,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社会连带人权是全体社会成员分工与合作才能实现的人权。主要指环境权、发展权、和平权等。

3、从存在形式上,分为应然人权、法定人权、实有人权。

4、从主体的数量上,分为个体人权和集体人权。后者如国家的生存权、民族的自决权。

5、从人权的属性上看,分为一般主体的人权和特殊主体的人权。前者指全体人类普遍享有的共同的权利;后者指具有不同特性的主体享有的权利,如残疾人、精神病患者等。

6、从人权的内容上,可分为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十、人权与法律的相互关系(P448)

(一)人权与法律相互结合的历程

1、人权法萌芽时期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权开始正式进入法律的领域。可以说,人权是近代法的一个标志,是古代法向近代法演变的最根本的内容和表现。

2、人权法发展时期

19世纪,社会权利开始载入到法律规范中,《魏玛宪法》为开端。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在于:

(1)人权法的内容更加全面、系统。

(2)人权法律的层次分明,各种不同效力的人权法开始分化,既有抽象的人权法律原则,也有具体的人权法律规则;既有实体规定,又有程序保障。

3、全球化时期 19世纪40-50年代,全球性的人权立法运动大规模开展。国际性的人权保护文件和机构大量涌现,迄今已形成人权的国内法与国际法两个系统。

(二)人权法律化的内在根源

1、取决于法律规范的确定性、强制性和稳定性。 将人权上升为人权法,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性。

2、取决于人权的内在特性。

人权自身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抽象而不明确,二是没有强制的实施机制,具有号召性、鼓动性,但不具有规范性和可救济性。

3、取决于人治向法治发展的客观规律。

现代社会是法治的社会,而人权是法治的终极价值,法治是人权的重要载体,因此需要人权法律化。

二十一、法律秩序(P471)

法律秩序是一种社会秩序,是建立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通过法律的方式而形成的社会秩序。它一种建构性的社会秩序,是一定的社会或群体通过专门性的立法活动创制的法律规范,并通过一定的力量和机制予以保障和实现的。

二十二、法律秩序的基本特征(P471)

1、法律性

法律秩序以法律规范为前提,是法律化了的社会秩序。

2、强制性

法律秩序借助于国家强制力来保障。违背既定法律秩序的行为受到处罚。

3、普遍性

法律秩序的普遍性指法律秩序的参加者、秩序调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状态各个方面普遍有序、整体和谐一致。

4、结构性

由法律形成的秩序具有多层次、多类型的复合形态。不同的法律及其功能的发挥,形成不同的具体的社会秩序样式。 二十

三、秩序是法律的基础价值的原因(P473)

1、秩序是人类生活的基础,追求秩序、对抗无序是法律的基本使命。

2、在整个法律价值体系中,法律的秩序价值是其他价值的基础。没有秩序价值存在,其他价值便无法实现。法律秩序价值和其他价值紧密相连、融为一体。

3、秩序是法律权威、功能、功效得以发挥和实现的首要前提。没有秩序,即便最为优良的法律也无法实现其调控的功能和作用。

4、秩序引导法律的发展。

二十四、效率与法律的关系(P491)

(一)法律对效率的功能

1、法律通过确立和保障市场经济制度来保证经济效益

2、法律通过解决市场失灵来提高经济效率

如为消除负外部性,采取的买卖污染权的方法。

3、法律的可确定性为经济效率提供了动力

如对财产权的承认和保护可以增强市场活力。

4、法律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率

如政府完善市场机制和产权制度等可降低交易成本。

5、法律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经济效率

如法律确定项目管理法为建筑业的普遍采取的管理组织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效率对法律的价值

1、提高立法的效率

2、提高司法和执法的效率

提高法律适用的效率,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坚持司法独立。否则环节太多,降低效率 (2)坚持终审制度。

(3)进行其他制度性的改善。如集团诉讼、撤诉制度、证据制度、法官选任标准等。 (4)法律必须有比较具体的执行方式、补救措施、惩罚方式等。 (5)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

二十五、法与政策的相互作用(P513)

(一)政策对法的指导作用

1、从法的制定来看,在我国,重大问题一般都有一个从政策到法律的过程,政策是制定法律的依据

2、从法的实施来看,党的政策对法的贯彻执行起指导作用。

(二)法对政策的制约作用

1、从政策的规定来看,政策的出台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党的政策要合法、合宪,否则无效。

2、从政策的实施来看,贯彻执行政策的活动也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二十六、法与道德的关系(P536)

道德在西方法理学的语境主要有三层含义,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法学派、社会法学派的论战即在此三个层次上展开。

第一,道德是外在于法律的一种价值理念。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法学派之间有分歧。 第二,道德与法律是并行的一种行为规范体系。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法学派之间有分歧。 第三,道德是指内化于法律制度之中,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对案件事实进行评价的一种价值标准。三大法学派之间有分歧。详见P536

二十七、作为文化现象的法律(P561)

1、法律文化的观念层面

原始社会,人们没有独立的法律观念,法律与宗教、道德还未分化开来。 传统社会,法律观念开始逐渐与宗教、道德分离,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

现代社会,法律观念与道德观念和宗教观念有了明显的区分,现代法律系统是理性的产物。

2、法律文化的符号层面

3、法律文化的制度层面

第二篇:张文显法理学第三版总结加讲义

法理学 第三版 张文显

第一编 法学导论

第一章 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

第一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

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包括对法的历时性研究、共时性研究;既要研究法的内在方面,又要研究外部方面;既要研究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法律体系的内容和结构以及法律关系的要素,又要研究法的实际效力、效果、作用和价值。

凡属于与法有关问题和现象都在法学的研究范围内。 第二节 法学的历史

一、西方法学历史

1)起始——古希腊:习惯法为主体的法律制度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2)顶峰——古罗马:法学获得相对的地位,成为罗马法渊源之一。 3)最灰暗——中世纪:基督教主导,独立法学消失。

4)复兴——中世纪后期:出现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出现注释法学派。 5)世俗化——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法学派产生。

6)蓬勃——资产阶级革命:出现法权世界观,表现为“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提出契约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原则。

7)流派——18世纪末:哲理法学派、历史法学派、分析法学派(标志法学作为独立学科出现)。

8)社会化——20世纪初:社会法学派、新黑格尔主义法学派、新康德主义法学派。 9)休眠——二战前后:政府限制言论自由和学术研究,

10)振兴——20世纪50年代:法学派新姿态,新兴法学派。

11)流派——70年代:经济分析法学派、批判法学派、新马克思主义法学派。

二、中国法学历史

1)夏、商、西周:出现了以天命和宗法制度为核心的法律思想。“明德慎刑”“以德配天” 2)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大发展的时期,法家“以法治国”,法学曾成为“显学”。 3)西汉至清中:以儒家法律思想为核心的文化系统,出现律学(唐律疏议),王安石变法,明末进步法律思想。

4)清末至民国:戊戌变法,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孙中山民主共和制,法学成为独立学科,法学教育正规化。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法学出现。 第三节 法学与相邻学科 (略)

第四节 法学教育

一、法学教育的目标和功能

1. 概念:定位为素质教育 原因:

(1) 素质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2) 素质教育是法律专业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2. 目标和功能

(1)把学生培养为高素质的优秀公民。

(2)把学生培养为高素质的法律职业工作者。

二、当代中国的法学教育 1. 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

1) 引进初创(1949~1957)苏联教材,苏联专家,建立政法院校。 2) 遭受挫折(1958~1966)阶级斗争,文化大革命。

3) 恢复重建(1978~1991)十一届三中全会,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法学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4) 改革发展(1992~ )法学教育改革。 2. 法学教育体系

1) 形式上,分为普通法学教育和成人法学教育。

2) 层次上,中等专科教育、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第二章 法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法学方法论

一、法学方法论释义

法学方法论:由各种法学研究方法组成的方法体系以及对这一方法体系的理论说明。 两个层次:①法学方法论的原则 ②各种法学方法

二、法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3)坚持社会现象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 (4)坚持社会历史的发展观点

第二节 阶级分析方法

一、阶级分析方法释义

阶级分析方法: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方法。 ·反对两种倾向:教条主义、虚无主义。

二、阶级分析方法的功能:

(1)对于法学的理论建设而言,阶级分析方法是避免走入唯心主义法学误区的必要指南。 (2)对于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而言,阶级分析方法是探索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的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线索。

(3)对于古今中外法律制度的定性研究而言,阶级分析方法是有力的分析工具。 (4)对于法制实践而言,阶级分析方法是确立和坚持法制根本宗旨的重要理论参照。

三、怎样以科学的态度准确理解和运用阶级分析方法

(1)正确把握不同历史类型社会的阶级矛盾的不同特点。

(2)正确把握同一历史类型社会的常态发展时期和危机时期阶级矛盾的不同特点。 (3)正确把握阶级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

(4)正确把握现实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状态及其发展趋势。 第三节 价值分析方法

一、价值分析方法释义

价值分析方法:通过认知和评价社会现象的价值属性,从而揭示、批判和确证一定社会价值或理想的方法。

二、价值分析方法的功能

(1)价值分析方法是深刻认识和理解法律制度精神实质的钥匙。 (2)价值分析方法在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中的独特功能,可以在法律价值的证成、批判、选择和同质化四方面显现出来。 (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理论研究,在运用价值分析方法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和原则。

第四节 实证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方法释义

实证研究方法:在价值中立条件下,以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为基础来建立和检验知识性命题的各种方法的总称。

二、实证研究方法的类型

(1)社会调查方法:研究者提出具体问题,拟定研究方案,通过观察实验,采集资料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知识性命题的方法。

(2)历史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现象进行纵向观察,在法学领域一般借助于文献研究方法。 (3)比较研究方法: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进行比较研究。 (4)逻辑分析方法:逻辑推理。

(5)语义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语言的要素、句法和语境来揭示词语和语句意义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社会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创造了大资产阶级和现代无产阶级。 (2)政治法律条件:

① 公法领域,确认了公民在政治和法律上的平等权利。 ② 私法领域,确认了私有权无限制和排他性原则。《拿破仑法典》

(3)思想渊源:古典自然法学理论 德国古典法哲学(康德自由观、黑格尔法学辩证法)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 康德主义 - 黑格尔主义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第一次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法学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已经形成 -《共产党宣言》新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 ① 《共产党宣言》新发展

② 对欧洲革命失败总结,进一步揭示社会经济生活条件对法的现象的决定性作用 ③ 《资本论》新高峰

④ 对巴黎公社经验总结,论述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新型民主和新型法制 ⑤ 同拉萨尔主义论战,《哥达纲领批判》进一步揭示社会经济生活条件对法权现象的决定性作用

⑥ “人类学笔记”揭示国家和法现象的历史起源的一般规律 ⑦ 恩格斯捍卫,新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伟大革命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本体论意义 (1)把法的现象放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考察,科学地确证法的现象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

(2)对法的现象的本体属性进行逻辑“思辨”,深入分析法的现象与社会生活条件的相互关系。

(3)准确把握法的现象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法的现象相对独立性的内在机理。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价值论意义

(1)是致力于分析法的现象的功能状态。 (2)是把握法权关系发展的社会人类学向度。 (3)是深入探求法的现象的价值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方法论意义 (1)是研究方法,“从具体到抽象”。 (2)是叙述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第三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继承与发展 (略)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

一、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贡献

二、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丰富与发展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创新和发展 (1)论述了政治文明与小康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 (2)揭示了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3)阐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间相辅相成的互动机理。

四、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法学

(一)科学发展观的法学意义

1、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意义:

(1)坚持以人为本,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法的现象的本体基础。

(2)坚持以人为本,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明社会法律发展的基本尺度。 (3)坚持以人为本,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价值准则。 (4)坚持以人为本,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全球法律文明共同的发展走向。

(二)依法执政的当代法治观的时代价值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治理观的内在意蕴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特征——

(1)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2)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公正的社会。 (3)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稳定的社会。 (4)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权威的社会。

(四)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1)必须明确它是人类文明史的先进的法治理念,是更完善、更高层次的现代法治信念、价值和理想的集合体,是真正符合广大人们群众利益和需要的法治理念。 (2)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命题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有一个形成、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但在现阶段,其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顾全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

第四章 法理学概述

第一节 法理学释义

法理学是法的一般理论、基本理论、方法论和意识形态。 第二节 中国法理学

一、中国法理学的历史 (1)词源——“法理学”一词来源于日本

(2)最早使用——梁启超《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 (3)普遍使用——20世纪90年代 (4)课程开设——旧中国少数

(5)词禁阶段——建国后,法理学被认为是资产阶级专有名词而禁止使用 (6)替称阶段——78年后,“法学基础理论”

(7)解锢阶段——80年代中后期,有人开始正式使用 (8)普遍接受——90年代后

二、中国法理学的体系

(1)本体论问题——法是什么——权利、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程序等

(2)价值论问题——法应当是什么——法的价值概念、法于秩序、法与自由、法与效率、法与正义、法与人权等

(3)历史问题——法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法的起源、法的历史类型、古代法律制度、近现代法律制度、法律发展、法制现代化等

(4)运行问题——法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运行的——立法、守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法律职业、法律方法、法治国家等 (5)社会问题——法与社会其他方面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法与经济、法与政治、法与文化、法与道德、法与科技、法与生态文明

三、中国法理学的未来 (1)科学形象的确立 (2)实践指向的增强 (3)学术流派的多样化 (4)科技互动更加深入 (5)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

(6)理论创新与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第三节 学习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法理学的意义

(1)学习法理学是学习法学其他学科的需要 (2)学习法理学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需要 (3)学习法理学是培养法律理论素质的需要 (4)学习法理学是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需要

二、学习法理学的方法

(1)善于从生活中具体案例出发进行法理学思考,提炼、检验法理学理论。 (2)联系其他学科知识来理解、掌握法理学理论。 (3)了解法理学发展史来理解、掌握法理学理论。 (4)联系、比较中西方法理学来学习法理学。

(5)了解当代中国法理学研究现状,积极参与法理学讨论。 (6)注意部门法学与理论法学的学习相结合。

第二编 法的本体

第五章 法的概念

第一节法、法律的语义分析

法: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障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义务为基础,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第二节法的基本特征

一、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一)在社会体系中,法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法的规范性体现在: (1) 法对人们如何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指向; (2) 法的内容具有一般性和概括性; (3) 法是反复适用的。

(二)人的行为是法的调整对象。法调整人的外部行为,不调整人的内心思想,但可以通过调整人的外部行为来影响人的思想观念。

二、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

(一)国家创立法的方式有两种:

(1) 制定: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制定新法。

(2) 认可: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的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赋予先前的判决所确认的规范以法律效力。

(二)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因此具有高度统一性和普遍适用性

(1) 高度统一性:首先指各法律之间的根本原则一致;其次指除特殊情况外,一国只能有一个总的法律体系,且体系内部各规范不能相互矛盾。

(2) 普遍适用性:法作为一个整体在本国主权领域内具有普遍约束力,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守法。

三、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总——法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以权利义务为机制,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指引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的。

权利意味着人们可以作为或不作为,以及要求他人作为或不作为。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使人们获得一定利益和自由。 分

义务意味着人们必须作为或不作为,分为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前者指必须为一定行为,后者指不得为一定行为。

结——正是由于法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调整人们的行为的,因此人们在法律上的地位体现为一系列的权利和义务。

四、法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法的强制性体现:

(1) 法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 (2) 法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3) 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

(4) 公民可依法请求国家保护其合法权利。 第三节法的本质

一、法的现象和本质 = 现象VS本质

二、法的本质的两个层次

(一)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1) 法是“意志”的体现 (2)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4) 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二)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法的阶级性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性是统一的:

(1)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都是由统治阶级来代表的

(2)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只有通过统治阶级及其国家意志才能体现在法律中

(3) 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学说正是通过分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得出的 第四节法的作用

一、法的作用释义

(一)概念:法对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二)分类:预期作用与实际作用、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

(三)规范作用VS社会作用: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法通过其规范作用而实现其社会作用。

二、法的规范作用

(一)告示作用:法代表国家向整个社会传达人们可能过必须如何行为的信息。

(二)指引作用:法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和违反法律规定应负法律责任来调整人们的行为。

(三)评价作用:法作为一种行为的标准、尺度,具有判断、衡量人们行为的功能。

(四)预测作用:根据法的规定,人们可以预知人们之间将如何行为,特别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如何对待人们的行为,以此作出行动安排。

(五)教育作用:法通过把国家或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凝结成固定的行为模式和法律符号,向人们灌输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使之渗透于或内化在人们心中,并借助人们的行为进一步广泛传播。

(六)强制作用:法制裁违法行为,增强法的权威性,保护人们的正当权利,增强人们的安全感。

三、法的社会作用

(一)对物质文明:财产法律制度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二)对精神文明:道德 社会价值观

(三)对政治文明:保障人权 约束公权 公民的基本权利

(四)对生态文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四、法的局限性

(1)法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

(2)法并不能有效地干预和解决所有社会问题。 (3)法具有保守性、僵化性和限制性。 (4)法的运作成本巨大。

(5)法的作用充分发挥需要依赖于一系列社会条件。

第六章 法的渊源、形式和效力

第一节法的渊源

一、法的渊源释义

法的渊源:由资源、进路和动因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事物。 1)资源——来源——最基本要素 2)进路——途径——途径性要素 3)动因——动力和原因——根本性要素

二、当代中国主要法的渊源 (1)立法

(2)国家机关的决策和决定

(3)司法机关的司法判例和法律解释 (4)国家和有关社会组织的政策 (5)习惯

(6)道德规范和正义观念 (7)社团规章和民间合约 (8)国际法 (9)外国法

(10)理论学说特别是法律学说 第二节法的形式

一、法的形式概述

法的形式:法的具体外部表现形态,即法由何种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具有何种表现形式。 价值:(1)是区分法和其他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标志。 (2)不同法的形式由不同国家机关或主体产生。 (3)不同法的形式表现为不同的法的效力等级。 (4)不同法的形式适用于不同的社会关系。

二、法的形式和法的渊源界分

(一)未然和已然、可能和现实的界分

法的渊源主要指法的来源,表明法由哪些原料构成,出自何种途径,基于何种动因而形成,是法的半成品和预备库,是未然的法、可能的法。

法的形式是提取、升华法的渊源的实际结果,是经由法的渊源这一未然、可能的阶段,而成为已然、现实的法,是法的既成品,有鲜明实在性。

(二)多元和统一的界分

法的渊源既是多样化又是多元的,有来自不同的资源、进路、动因的法的渊源,多元地存在于一国法的渊源体系。

法的形式是多样化但不是多元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共同统一于国家权力体系。

三、当代中国主要法的形式

(1)宪法: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或修改的,综合性地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的根本事项,具有最高法的效力的一种法。

(2)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修改的,规定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带有根本性的事项的一种法。

(3)行政法规:有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制定和修改的,事关行政管理和管理行政两方面事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4)地方性法规:特定地方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和变动的,效力不超过本行政区域范围,在法的形式中具有基础作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5)自治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总称。 (6)行政规章: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制定的事关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7)国际条约: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国际组织之间缔结的,确定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各种协议。

(8)其他法的形式 ①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的军事规章;②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③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一)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规范化

1、概念:指立法主体应以统一的规格和标准,制定和修改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使一国在法的形式范围内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成为效力等级鲜明、结构严谨、协调统一的整体。

2、意义:(1)有利于法的实行;(2)有利于法的形式与法的体系和谐统一;(3)有利于立法的科学化和良法的产生;(4)有利于法制的协调发展。

3、方法:(1)只有特定国家机关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 (2)各种法的效力、地位及相互关系应明确规定 (3)应有专有名称

(4)应有统一的表达方式,文字简练明确,术语严谨统一

(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

1、概念:指对已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加以系统整理和归纳加工,使其完善化和科学化的活动。

2、意义:(1)有助于查阅,确定范围;(2)有助于明确有效失效;(3)有助于发现缺陷、空白

3、方法:

法的清理 法的汇编 法的编纂

概念

有权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以一定方式,对一定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确定其或存或废或修改的专门活动。

在法的清理基础上,按一定顺序将各种法或有关法集中起来,加以系统编排、汇编成册。 立法主体在法的清理和法的汇编基础上,将现存法或同一部门法进行审查,确定其存废,对其加以修改、补充,最终形成集中、统

一、系统的法。 特点

梳理法阶段不是立法活动; 处理法阶段是立法活动

不是正式的立法活动,不产生新法 是正式的立法活动,产生新法 主体

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其授权机关 立法主体和其他机关、组织、个人 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目的

对现存法加以研究、分析、分类、处理

任务

①梳理法阶段——厘清现存法基本情况,确定或存或废或修改 (非立法活动) ②处理法阶段——对可继续适用的,列为现行法;对应于废止的,予以废止;对需要修改的,提上修改日程。(立法活动) 将法集中化、系统化

删除过时法,统一同类法,形成系统法 方法

集中清理、定期清理、专项清理 单项汇编、综合汇编

过程

编辑、出版发行

意义

①有助于法同社会需求的和谐;②有助于总结立法经验以促进立法发展;③有助于实现法的系统化、科学化。

①使法集中化、系统化,便于人们了解相关法的规定;②使法的清理得到反映,便于人们发现优缺点,了解立改废的任务;③为法的编纂打基础。

①有助于实现法的科学化、系统化;②有助于法的体系的完善,形成基础法;③有助于各种法、法律规范间协调统一;④有助于法的贯彻实行。

第三节法的分类

一、法的分类界说

法的分类:以一定的标准,将法和法之间的界限廓清。

二、法的一般分类

(一)依法的创制和适用范围

国内法:国内有立法权的主体制定,效力范围不超过本国主权范围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国际法:参与国际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国际组织之间缔结的,确定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法。

(二)依法的表现形式

成文法:有权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以规范化成文形式出现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不成文法:有权机关制定或认可的不具有文字形式或虽有文字形式但不具有规范化成文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

(三)依法的地位、效力

根本法:在整个法的形式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的一种规范性法律文件。 普通法:宪法以外所有法的统称。

(四)依法的适用范围

一般法:对一般主体、一般事项、一般时间、一般空间范围有效的法。 特别法:对特定主体、特定事项、特定时间、特定空间范围有效的法。

(五)依法规定的内容

实体法:以规定主体权利义务关系或职权职责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法。 程序法:以保证主体权利义务实现或职权职责履行所需程序或手段为主要内容的法。

(六)依法所保护的利益 公法:保护国家公益的法。 私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 第四节法的效力

一、法的效力释义

法的效力:指法对其所指向的人们的强制力或约束力,是法必不可少的要素。

二、法的效力范围

(一)概念:指法对什么对象、什么时间、什么空间有效。

(二)法的对象效力

1、概念:法的适用对象有哪些,对什么样的人和组织有效。

2、原则:(1)属人原则(2)属地原则(3)保护原则(4)综合原则 中国——综合原则

(1)对本国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在中国领域内一律适用中国法;在国外仍适用中国法,并遵守所在国法。

(2)对外国人、无国籍人,在中国领域内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不适用中国法;在国外对中国或中国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犯罪的,3年以上适用。 (3)适用问题,按中国法或国际法有关冲突规范来处理。

(三)法的空间效力

1、概念:法在什么样的空间范围或地域范围有效。

2、种类:(1)全国范围——宪法及许多重要法律。

(2)一定区域——①地方性法律、法规 ②最高国家立法机关或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专为某区域制定的法 ③某区域有特殊情况,如特别行政区

(3)域外效力——刑法规定,中国公民在域外犯中国刑法规定之罪的,其最高刑为3年以上尤其徒刑的适用中国刑法

(4)国际法——适用于缔约国和参加国,声明保留除外

(四)法的时间效力

1、概念:法的效力的起止时限及对实施前的行为和事件有无溯及力。

2、种类:

(1)生效时间 ①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②公布后经过一段时间或具备一定条件生效; ③到达期限生效 (2)终止生效 ①新法取代旧法

②完成历史任务后自然失效

③有关机关发布专门文件宣布废止某项法 ④法本身规定终止生效时间 ⑤同一机关中的新法改废旧法

三、法的效力冲突和协调

(1)上位法——下位法 “上位法优先于下位法” (2)此类法——彼类法 “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 (3)新法——旧法 “新法优先于旧法“ 第七章 法的要素

第一节法的要素释义

一、法的要素定义

(一)概念:法的要素指法的基本成分,即构成法律的基本元素。

(二)特征:(1)个别性和局部性 (2)多样性和差别性 (3)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

二、法的要素分类

(一)西方:1.命令模式 2.规则模式 3.规则、政策、原则模式 4.律令、技术、理想模式

(二)中国:法律规范说 --- 多要素说

我们: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 第二节法律概念

一、法律概念释义

(一)概念:有法律意义的概念,是认识法律和表达法律的认识之网上的纽结,即对各种有关法律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法律术语。

(二)来源:(1)法律人吸纳 (2)法律人创设

(三)功能:(1)认识功能 (2)表达功能 (3)提高法律合理化功能

二、法律概念分类

(一)依涉及内容

涉人概念:关于人(自然人、团体)的概念 涉事概念:关于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的概念

涉物概念:关于物品及其质量、数量和时间、空间的概念

(二)依功能

描述性概念:对外在事物进行描述的概念 规范性概念: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的概念

(三)依确定程度

相对确定性概念:外延与内涵相对确定的概念 相对不确定性概念:外延与内涵相对不确定的概念

(四)依涵盖面大小

一般法律概念:适用于整个法领域的概念 部门法律概念:仅适用于某一法领域的概念 第三节法律规则

一、法律规则释义

(一)概念:规定法律上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规定。

(二)逻辑结构

1、三要素说

假定:法律规则中指出适用这一规则的前提条件或情况的部分。 处理:法律规则中指出人们应当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的部分。 制裁:法律规则中指出行为要承担法律后果的的部分。

2、二要素说

行为模式:法律规则中指出人们应当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的部分。 法律后果:法律规则中指出行为要承担法律后果的的部分。

(三)两大特色:可重复适用性、普遍适用性

(四)特点(VS法律原则):(1)微观的指导性 (2)较强的操作性 (3)较高的确定性

二、法律规则的分类

(一)依内容

授权性规则:指示人们可以作为、不作为或要求他人作为、不作为的规则。 义务性规则:直接要求人们作为、不作为的规则。

权义复合性规则:兼具授予权利、设定义务两种性质的法律规则。

(二)依形式特征

规范性规则:规则内容明确具体,可直接适用的规则。

标准性规则:规则内容具有一定伸缩性,可适当裁量的规则。

(三)依功能

调整性规则:调整已有行为的规则。

构成性规则;组织人们按规则规定行为的规则。

(四)依强制性程度

强行性规则:行为主体必须作为、不作为的规则。

指导性规则:行为主体可自由决定作为、不作为的规则。 第四节法律原则

一、法律原则释义

(一)概念:是法律的原理,或是为其他法的要素提供基础的综合性原理。

(二)功能:(1)为法律概念和法律规则提供基础 (2)作为审判依据 (3)作为断案依据

二、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一)对人对事的覆盖面上,法律原则具有宏观指导性;法律规则具有微观指导性。

(二)变化速率上,法律原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法律规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易变性。

(三)确定性上,法律原则较模糊;法律规则具有较高的确定性。

三、法律原则的分类

(一)依产生基础:政策性原则、公理性原则

(二)依覆盖面:基本法律原则、具体法律原则

(三)依内容:实体性原则、程序性原则

四、法律原则的适用

(一)适用特点:(1)存在与法律运作全过程

(2)有分量问题,可“部分”适用,当两个法律原则发生碰撞时,可将两个法律原则不同程度的适用

(3)可以排斥规则的适用

(二)遵循规则:(1)只能适用法律原则,禁止适用道德原则、政治原则等非法律原则。 (2)法律规则优先适用。 (3)严格说明理由。

第八章 法律体系

第一节法律体系的释义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和特点

(一)概念:一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二)特点:(1)一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形成的整体

(2)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3)理想化要求: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 (4)是客观法则和主观属性的有机统一

二、法律体系与相关概念之异同 (1)法律体系VS法制体系 (2)法律体系VS法学体系 (3)法律体系VS立法体系 第二节法律部门及其划分标准

一、法律部门释义

法律部门: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按照法律规范自身不同性质、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和原则

(一)划分标准

(1)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 (2)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二)划分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均衡性原则

(3)以现行法为主,兼顾即将制定的法律 第三节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一、划分方案:①三分法 ②八分法 ③十分法 本书 —— 七分法

二、具体法律部门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2)民商法 (3)行政法 (4)经济法 (5)社会法 (6)刑法

(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第九章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历史上的权利观和义务观

一、西方思想史上的权利和义务概念

二、中国思想史上的权利和义务概念 第二节权利和义务概念

一、权利和义务是法学的核心范畴

(1)权利和义务是从法律规范到法律关系在到法律责任的逻辑关系的各个环节的构成要素。 (2)权利和义务贯穿于法的一切部门。

(3)权利和义务通贯法律的运行和操作的整个过程。 (4)权利和义务全面地表现和实现法的价值。

二、权利和义务的释义

(一)释义

法律权利: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法律义务: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抑制的作为或不作为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

(二)本质、特征、作用

1.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范明文规定的,或是隐含在法律规范中,或至少可以从法律精神和法律原则中推定出来。

2.任何法律的权利和义务都是社会上占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权利和义务都有明确的界限 ①以社会承受力为限 ②互为界限 ③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受程度上的限定

4.权利和义务归根结底都是工具,而不是目的。 5.相比于义务,权利具有能动性和可选择性。 第三节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1)依存在形态

应有权利义务——现实权利义务;法定权利义务——习惯权利义务

(2)依体现社会内容的重要程度,即在权利义务体系中的地位、功能、价值 基本权利义务——普通权利义务 (3)依对人们的效力范围

一般权利义务——特殊权利义务 (4)依因果关系

第一性权利义务——第二性权利义务 (5)依权利主体实现意志和利益的方式

行动权利VS消极义务——接受权利VS积极义务 (6)依权利主体不同

个体权利义务——集体权利义务——国家权利义务——人类权利义务 第四节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一、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对立:

①一个表征利益,一个表征负担;②一个是主动,一个是受动。

权利和义务是法这一现象两个分离的、相反的成分和因素,是两个相互排斥的对立面。

2、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相互依存:权利和义务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和发展,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

相互贯通:权利和义务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数量上的等值关系

1、一个社会的权利总量和义务总量是相等的。

2、在具体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相互包含。

三、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1、权利直接体现法律的价值目标,义务保障价值目标和权利的实现。

2、权利提供不确定指引,义务提供确定指引。

3、义务的约束机制有助于建立秩序,权利的导向和激励机制有助于实现自由。

四、价值意义上的主次关系 现阶段,应以权利为本位。 权利本位的法律特征: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权利义务关系范围内,权利是目的,义务是手段,法律设定义务的目的在于实现权利;权利是第一性因素,义务是第二性因素,权利是义务存在的依据和意义。 (3)在法律没有明文禁止和强制的情况下,可作出权利推定。

(4)权利主体在行使权利时,只受法律规定的限制,限制的目的在于遵照和保障他人权利。 (5)人们在享有权利、成为权利主体前提下,应承担相应义务,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实践中实现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第十章法律行为

第一节法律行为的概念

一、行为与法律行为的界定

法律行为: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效力、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二、法律行为的基本特征

(1)社会意义(2)法律性 (3)意志性 第二节法律行为的结构

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法律规定或法律解释确定的构成法律行为的要素。

一、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

1、动机:直接推动行为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动因。

2、目的:人们通过实施行为以达到一定结果的主观意图。

3、认知能力: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

二、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

1、行为:人们通过身体或语言或意志表现与外在的举动。

2、手段:认为为实现预设的目的而实施一定行为所采取的各种方式方法。

3、结果:人们通过实施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影响。 第三节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

一、法律行为分类的标准

二、法律行为的具体分类

(一)依行为主体的性质和特点分类

1、依行为主体的特点,分为个人行为、集体行为、国家行为

2、依主体意思表示形式,分为单方行为、多方行为

3、依主体参与行为的状态,分为自主行为、代理行为

(二)依行为的法律性质分类

1、依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内容要求,分为合法行为、违法行为

2、依行为具有公法性质还是私法性质,分为公法行为、私法行为

(三)依行为的表现形式和相互关系分类

1、依行为的表现形式,分为积极行为、消极行为

2、依行为的主从关系,分为主行为、从行为

(四)依行为的构成要件分类

1、依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分为表示行为、非表示行为

2、依行为成立是否需要特定法律要件,分为要式行为、非要式行为

3、依行为的有效程度,分为完全行为、不完全行为

第十一章法律关系

第一节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

一、法律关系释义

(一)概念:法所构建调整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二)特点:(1)是由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 (2)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3)由国家强制力保障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

(一)依发生方式

调整性法律关系:已经存在 创设性法律关系:后才出现

(二)依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 纵向法律关系:不平等主体间 横向法律关系:平等主体间

(三)依法律主体的数量 双边法律关系:特定双方

多边法律关系:三个或三个以上

(四)依法律关系间因果关系 第一性法律关系:基础 第二性法律关系:补救

第二节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概念: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个人或组织。

(二)种类:个人、组织、国家

(三)资格:(1)权利能力: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负担义务的法律资格。 (2)行为能力:法律关系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实际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二、法律关系的客体

(一)概念:法律关系主体发生权利义务联系的中介,是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影响、作用的对象。

(二)特点:(1)客观性 (2)可控性 (3)有用性

(三)种类:(1)物 (2)人身、人格 (3)行为 (4)精神产品 第三节法律事实

一、法律关系形成、变更与消灭的条件

(一)法律规范

(二)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一定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二、法律事实的种类

(一)依是否以人们意志为转移

法律事件: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法律行为:法律规范规定的,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二)依存在形式

肯定式法律事实:存在才引起 否定式法律事实;不存在才引起

第十二章法律责任

第一节法律责任释义

一、法律责任的语义

(一)概念:

学说:否定评价说、不利后果说、特殊义务说

法律责任: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因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二)本质:

学说:道义责任说、社会责任说、规范责任说

我们:

(1)法律责任是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或社会集团依据法律标准对行为给予的否定性评价。 (2)法律责任是自由意志支配下的行为引起的合乎逻辑的不利法律后果。

(3)法律责任是社会为维护自身生存条件而强制性地分配给某些社会成员的负担。

二、法律责任的构成

(一)概念:认定法律责任时必须考虑的条件和因素。

(二)要素:

(1)责任主体:因违反法律、违约或法律规定的事由而承担法律责任的人。 (2)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3)损害结果: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侵犯他人或社会的权利和利益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4)主观过错: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

三、法律责任的种类 (1)民事法律责任 (2)刑事法律责任 (3)行政法律责任 (4)违宪责任

第二节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

一、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的涵义

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对因违法、违约或法律规定的事由而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认定、追究、归结以及减缓和免除的活动。

二、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的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 (2)因果联系原则

(3)责任与处罚相当原则 (4)责任自负原则 第三节法律责任的承担

一、法律责任承担与法律责任的实现

二、法律责任承担的方式

(1)惩罚:即法律制裁,国家强制责任主体的人身、财产和精神实施制裁的责任方式。 (2)补偿:通过国家强制力或当事人要求,责任主体以作为或不作为形式弥补或赔偿所造成损失的责任方式。

(3)强制:国家通过国家强制力迫使不履行义务的责任主体履行义务的责任方式。

三、法律责任的减轻与免除

(一)概念比较

免责:虽然违法者事实上违反了法律,并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但由于法律规定的某些主客观条件,可被部分或全部免除法律责任。——存在被免除 不负责任(无责任):虽然违法者事实上或形式上违反了法律,但并不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故没有法律责任。——自始不存在

(二)免责的条件和方式 1.时效免责 2.不诉免责

3.自首、立功免责 4.补救免责

5.协议免责或意定免责 6.自助免责 7.人道主义免责

第十三章法律程序

第一节法律程序概述

一、法律程序释义

(一)概念:从事法律行为作出某种决定的过程。

(二)特点:

(1)对象——针对特定的行为

(2)构成——时间要求 + 空间要求 (3)特性——形式性

二、法律程序对法律行为的调整方式

(1)抑制:通过法律程序的时空要素,克服、防止法律行为的随意性和随机性。

(2)导向:通过法律程序的时空要素,指引人们的法律行为按一定指向在时间上得以延续、空间上得以进行。

(3)缓解:通过法律程序的时空要素,缓解人们行为与心理冲突,消除紧张气氛,为解纷行为提供秩序条件。

(4)分工:通过法律程序的时空要素,实现程序角色分配。

(5)感染:通过法律程序的时空要素,使行为主体对程序造成的心理状态无意识的服从。

三、法律程序对于法律适用的作用 (1)约束权力的重要机制 (2)理性选择的有效措施 (3)结论妥当性的前提 第二节正当程序

一、正当程序的起源与发展

正当程序的要求:当公民的权利义务将因为决定而受到影响时,在决定之前必须给予其知情和申辩的机会和权利;决定者履行告知和听证义务。

二、正当程序的特征 (1)角色的分化

(2)程序外因素的阻隔 (3)直观的公正 (4)对立意见的交涉

概念:正当程序是一种为了限制恣意,通过角色分化和交涉,具有高度职业自治的、理性选择的过程。

三、正当程序的意义 (1)权利平等的前提 (2)权利实现的手段 (3)权力制衡的机制 (4)解纷效率的保证 (5)法律权威的保障

第三编 法的起源和发展

第十四章法的历史

第一节法的起源

一、原始社会的调控机制

二、法的起源的一般规律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经历过程:氏族习惯——习惯法——成文法 (3)深刻影响:宗教规范、道德规范

三、法和原始习惯的区别

原始规范 法

产生方式

自发形成,世代相传和演变 国家有意识地制定、认可 体现本质

体现氏族全体成员共同意志 体现统治阶级意志 适用范围

本氏族、本部落

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属地) 调整内容

依习惯行事,无所谓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权利义务的分离 实施方式

社会舆论、首领威信、传统力量、内心驱使 暴力机关——国家 历史使命

维系氏族血缘关系,原始人间相互团结、平等互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第二节法的历史类型

一、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

二、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

三、资本主义的法律制度

(1)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一)资本主义法的原则 (2)契约自由原则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二)资本主义国家两大法系

法系:根据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将形式上具有一定特点、属于同一历史类型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划为同一类别。 大陆法系:以古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律,以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法律体系的总称。

英美法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以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法律体系的总称。 大陆法系VS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英美法系 判例法地位

除了行政法院系统,基本上不存在判例法 判例法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遵循前例”是一项重要司法原则 制定法编纂观念 法典化

单行法,受判例法解释制约

司法诉讼制度

诉讼制度

演绎法推理方式 归纳法推理方式

诉讼模式 职权主义

“对抗式”或“庭辩式”

法官作用 严格依法行事

主导地位,决定法律的效力,可以造法 法律分类 公法和私法 普通法和衡平法

四、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一)本质

(1)阶级属性:体现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

(2)产生方式、存在方式:产生于民主立法程序、存在于法律渊源

(3)生产方式:根本使命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4)社会作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发展

(二)特征

(1)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国家意志与客观规律的统一 (3)权利确认与权利保障的统一 (4)强制实施与自觉遵守的统一 (5)一国与两制的统一 (6)国情与公理的统一

第十五章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

第一节法律的演进与发展的历史规律

一、内涵

法律演进:某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法律制度从落后状态向先进状态长期而缓慢发展的过程。 法律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相适应、相协调的,包括了法律制度的变迁、法律精神的转换、法律体系的重构等在内的法律进步过程与趋势。

二、特点

(1)模式——进化论、建构论 (2)道路——本土化、国际化 (3)动力来源——内源型、外源型

三、法律演进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1)动力——社会发展引导和促进法律演进与发展,是最终决定力量。

(2)综合——根本动力是社会内部需求的增长,同时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推动;既有社会自然进化成分,又有社会理性建构成分;既有本土化内容,又有国际化影响。

(3)技术——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适用程序和技术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细、从感性到理性、从含混杂乱到明确和体系化、从单纯注重法律实体内容到特别注重法律程序对于法律实体内容的优先性、从单纯追求实体正义到特别追求程序正义。 (4)内容——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 (5)姿态——从独立法律体系的自我确证封闭式发展到互有差异多法律体系的彼此交流与融合的开放式发展。 (6)途径——对于历时性的本国历史形成的法律传统自觉不自觉的继承;对于共时性的其他国家和社会的现存法律借鉴或移植;立足本国或本社会的现实需求的法律制度的创新或改革。 第二节法律继承

一、法律继承的概念

法律继承:旧法律制度对新法律制度的影响,新法律制度对旧法律制度的继受。

二、法律继承的特点 (1)既有抛弃又有保存

(2)赋予新的阶级内容和社会功能

三、法律继承的原因 (1)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续性 决定

(2)法律的相对独立性 决定 (3)法律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共同性 决定 (4)法律演进与发展的历史事实 验证

四、法律继承的内容 (1)法律概念、技术

(2)反映商品——市场经济规律的法律原则和规范 (3)反映民主政治的法律原则和规范

(4)有关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的法律规定 第三节法律移植

一、法律移植的概念

法律移植: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法律,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法律移植的理论

三、法律移植的原因

(1)社会发展与法律发展的不平衡性 (2)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和根本特征 (3)法律方面的对外开放 (4)法制现代化

四、法律移植的实践

(1)政治、经济、文化处于相同或基本相同发展水平 相互 (2)落后——先进 采纳

(3)区域性法律统一运动、世界性法律统一运动 注意:兼容性、本土化、优选性、超前性 第四节法制改革

一、法制改革的概念

法制改革:整体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在法律的时代精神、法律的运作体制、具体法律制度等方面,自我创造、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二、法制改革的意义 (1)应对新的法律问题 (2)法律制度创新

(3)剧变,对法律演进与发展 (4)法律继承、移植的前提

(5)着眼点于法律制度、法律体系的更新与重构,属于法律的内在成长

三、当代中国法制改革的必要性

(1)现行法律体系与计划经济相联系,人治因素浓重 (2)法律体系的滞后性

(3)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相适应的法律体系 (4)法制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四、当代中国法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1)政法体制的改革 (2)法律体系的重构 (3)法律精神的转换 第五节当代中国的法律发展 (略)

第四编 法的运行

第十六章法的制定

第一节立法的概念

一、立法释义

立法:特定主体依一定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技术,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活动。

二、立法的特征 (1)特定主体 (2)依一定职权 (3)依一定程序 (4)运用一定技术

(5)制定、认可和变动法的活动 第二节立法体制

一、立法体制释义

(一)概念:关于立法权限、立法权运行、立法权载体的体系和制度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二)要素:立法权限的体系和制度、立法权运行的体系和制度、立法权载体的体系和制度

二、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的分权,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立法权划分体制

(1)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的分权:立法权属于中央,居领导地位;由中央和地方多方面主体行使。

(2)多级并存: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国家法律;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分别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一般地方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3)多类结合:所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及自治法规、特别行政区立法及规范性法律文件,在类别上有差别。 国情根据:①国家性质要求 ②发展不平衡

③经济:市场经济;政治:民主集中制 ④消除历史沉淀物

第三节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

一、立法过程 (1)立法准备 (2)由法案到法 (3)立法完善

二、立法程序 (1)提出法案 (2)审议法案

(3)表决和通过法案 (4)公布法

第四节立法的原则

一、立法原则界说

立法原则:立法主体据以进行立法活动的重要准绳,是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

二、中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1)宪法原则 (2)法治原则 (3)民主原则 (4)科学原则 第十七章法的实施

第一节守法

一、守法的概念

(一)概念: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行使权利(权力)和履行义务(职责)的活动。

(二)构成要素

1、主体: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应当遵守法律的主体

2、范围:守法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种类,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

3、内容: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二、守法的根据和理由 (1)法的要求

(2)守法主体出于契约式的利益和信用的考虑 (3)惧怕法律制裁 (4)出于社会压力 (5)出于心理惯性 (6)道德的要求

三、守法的主客观条件

1、主观条件:守法主体的主观心理状态和法律意识水平。政治意识、法律观念、道德观念、文化教育程度

2、客观条件:守法主体所处的客观社会环境。法制状况、政治状况、经济状况、民族传统、国际形势、科技发展 第二节执法

一、执法的概念

(一)概念: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委托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过程中,依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二)特征:(1)主体——特定性 (2)内容——广泛性 (3)活动——单方性 (4)行为——主动性 (5)行使——优益性

二、执法体系

(一)概念:具有不同职权范围的行政机关、社会组织执法而构成的相互分工、相互配合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二)构成:行政机关执法、法律授权组织执法、行政委托社会组织执法

三、执法的原则

(1)合法(2)合理(3)效率 第三节司法

一、司法的概念和特点

(一)概念: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二)特点:(1)专属性(2)程序性(3)专业性(4)权威性

二、司法体系

(一)概念:由国家宪法规定的享有国家司法权依法处理案件的专门组织机构即司法主体所构成的体系。

(二)构成:

1、人民法院

(1)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①基层②中级③高级

(2)专门人民法院 ①军事②铁路运输③林业④海事 (3)最高人民法院

2、人民检察院

(1)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①县、县级市、自治县、市辖区②省、自治区、直辖市分院③自治州、省辖市④省、自治区、直辖市 (2)专门人民检察院 ①军事②铁路 (3)最高人民检察院

三、司法的原则

(1)司法法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2)司法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司法权独立行使 (4)司法责任 (5)司法公正

第十八章法律职业 (略)

第十九章法律方法

第一节法律方法概说

一、法律方法的概念

(一)概念:法律人认识、判断、处理、解决法律问题的专门方法。

(二)特点:(1)专业性(2)法律性(3)实践性

二、法律方法的内容

(1)法律推理:法律人将形式推理运用于处理案件过程的思维形式。 (2)法律发现:法律人寻找和确定所要适用的法律规定的过程。

(3)法律解释:法律人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对法律的含义所做的进一步说明。

(4)法律论证:通过提出一定根据和理由来证明某种立法意见、法律表述、法律陈述、法律决定的正确性和正当性。 第二节法律推理

一、法律推理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二、形式推理:运用形式逻辑进行推理。 (1)演绎推理:从一般的法律规定到个别行为的推理。 (2)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3)类比推理:在法律没有明确的文字规定情况下,比照相应的法律规定加以处理的推理形式。

三、辩证推理:在两个相互矛盾的、都有一定道理的陈述中选择其一的推理。 情况:(1)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对如何处理存在两种对立理由 (2)法律规定模糊,据同一规定可提出两种对立处理意见 (3)法律规定本身矛盾,存在两种对立规定

(4)法律有规定,但不适应新情况,即合法与合理的冲突 第三节法律解释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

(一)概念:如上

(二)特点:(1)主体:享有法定法律解释权的人或组织 (2)对象: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3)性质:创制性活动,是立法活动的继续 (4)领域:在法的实施中进行

(三)必要性 (1)概括抽象 (2)相对稳定 (3)人的能力有限

(四)我国法律解释权限的划分 (1)立法解释

狭义:国家立法机关对法律所作的解释。

广义:所有依法有权制定法律法规的国家机关或其授权机关,对自己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的解释。

①全国人大常委②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③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其他人大常委

(2)行政解释:国家行政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时,对有关法律法规如何具体应用问题所作的解释。

情况:①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法律应用 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对地方性法规法律应用

(3)司法解释: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法规过程中,对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规的问题所作的解释。 ①审判解释: ②检察解释:

③审判、检察联合解释

二、法律解释的原则 (1)合法

要求:①应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不得越权解释 ②低位阶不得抵触高位阶

③对法律概念和规则的解释与法律原则必须保持一致 (2)合理

要求:①符合社会现实和社会公理 ②坚持尊重公序良俗

③顺应客观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尊重科学 ④以党的政策和国家政策为指导 (3)法制统一

要求:①将需要解释的法律条款置于相应的法律法规中理解,使解释活动从属于该法律文件的整体

②将个别法律部门有关规定的解释纳入更高级的法律部门和整个法律体系全面掌握 ③坚持法律解释间的效力等级关系,要有全局观念、法治观念 ④建立和贯彻规范化的解释技术 (4)历史与现实相统一

要求:①结合法律制定时的历史背景,深入了解立法意图,把握立法原意

②既考虑历史条件,又考虑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变化,立足于法律实践的现实性

三、法律解释的方法

(一)一般解释方法

(1)语法解释:语法规则 (2)逻辑解释:形式逻辑 (3)系统解释:关系、系统 (4)历史解释:历史背景资料

(5)目的解释:法律目的、立法意图 (6)当然解释:应该纳入

(二)特殊解释方法

1、依解释的尺度

(1)字面解释:忠于法律文字含义 (2)扩充解释:宽于 (3)限制解释:窄于

2、依解释的自由度 (1)狭义解释:严格 (2)广义解释:不拘泥于 第四节法律论证

一、法律论证的概念

二、法律论证理论的发展

三、法律论证的方法 (1)“正确”的标准:依赖一定范围的共识,与民主制度相连 (2)达致“正确”的方式:理性辩论 (3)达致“正确”所需遵循的论证规则

①一般规则:各种类型的法律论证都必须遵循的规则 ②特殊规则:各种类型的法律论证各自遵循的规则。 A. 法庭论辩过程中的论证规则

B. 司法决定形成过程及表述中的论证规则

第五编 法的价值

第二十章法的价值概述 (略) 第二十一章法与秩序

第一节秩序的释义

一、秩序的概念

(一)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现象。

(二)特征:一致性、连续性、稳定性

二、几种主要的秩序观 (1)等级结构秩序观 (2)自由平等秩序观 (3)社会本位秩序观 (4)历史唯物主义秩序观 第二节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

一、 维护价值统治秩序

二、 维护权力运行秩序

三、 维护经济秩序

四、 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五、 建立和维护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二十二章法与自由

第一节自由的释义

一、自由的含义

自由:是法律上的权利,其边界就是不能从事法律禁止的行为。

二、自由的实质与条件

(一)实质

(1)同一性方面,自由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是人与外界的一种关系,是人的一种自主状态或自为状态。

(2)关联性方面,法律规范中的自由来源于社会,是人们社会领域中自由的法律确认,是法律对人们既得自由在不同主体间的安排。

(二)条件

(1)人类整体自由

①自身条件:人类的认识能力无限,因此自由无限;每一代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因此每一代人的自由有限。

②外界条件:自由具有物质制约性,人们只有借助一定物质生产力,才能得到一定自由。 (2)个人自由

①自身条件:自由的范围受个人的认识能力制约。 ②外界条件:个人自由受社会关系状况制约。

三、自由对于人的价值

(1)自由是人的属性,是人的主体性表现。 (2)自由是人自我意识的现实化。 (3)自由是人类发展的助动力。 第二节法对自由的确认和保障

一、自由需要法律的确认和保障

(1)自由需要法律排除人们之间的相互侵害。 (2)自由需要法律排除主体自身对自由的滥用。 (3)自由实现的条件需要法律确认和保障。

二、法律确认和保障自由的一般方式

(1)以权利义务方式设定自由的范围和实现方式 (2)将责任与自由联结

(3)设置国家权力及正当程序以提供救济

三、法律确认和保障自由的原则 (1)每个人自由并存 (2)非干预 (3)公益干预 (4)有限干预

第二十三章法与效率

第一节效率的释义

一、效率的概念、适用范围

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统一多的效果。

二、效率与公平

关系:既相适应又相矛盾

①适应方面:以效率为标准配置社会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才有可能实现高层次公平,即共同富裕。

②矛盾方面:如果把效率绝对化,不考虑公平,会导致收入悬殊,两极分化,从根本上损害效率。

解决矛盾:扩大互补性、扩大适应性 解决矛盾的可能性—— a.良好的社会制度下,效率和公平本质上是统一的 b.社会公平提高意味着社会效率提高 c.效率以公平竞争为前提 第二节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

一、 通过确认和维护人权,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进步

二、 承认并保障人们的物质利益,从而鼓励人们为物质利益而奋斗

三、 确认和保护产权关系,鼓励人们为效益的目的而占有、使用、转让财产

四、 确认、保护、创造最有效率的经济运行模式,使之更有效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五、 承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

六、 实施制度创新,减少交易费用

第二十四章法与正义

第一节正义的释义

一、正义的概念 不同的正义观: (1)各得其所 (2)对等回报 (3)形式上的平等 (4)理想关系 (5)法治或合法性 (6)公正体制

我们:现代社会正义的基本底线是建立在尊重人的尊严之上的,基本内容是人权。

二、正义的种类

(1)依主体,个人正义、社会正义 (2)依领域,道德正义、法律正义

(3)依与主体利益关系,实体正义、形式正义

三、正义在法律生活中的作用

(1)对法律的积极评价和推动作用 (2)推动法律进化 ①推动法律精神进化 ②促进法律地位提高 ③推动法律内部结构完善 ④提高法律实效

第二节法对正义的实现作用

一、法促进和保障分配正义

二、法促进和保障诉讼正义

三、法促进和保障社会正义

四、法促进和保障国际正义

第二十五章法与人权

第一节人权的概念

一、人权的含义

一般意义的人权:人的价值的社会承认,是人区别与动物的观念上、道德上、政治上、法律上的标准。分为应有人权、法定人权、实有人权。 法律意义的人权:宪法制度保障的基本权利。

基本权利:对于人和公民不可缺乏、不可取代、不可转让、稳定性、母体性的共同权利。

二、人权的价值

(1)是人的利益的度量分界

(2)是人对公共权力评价的道德标准 (3)是人和人和谐相处的共同尺度

第二节中国的社会主义人权纲领与人权事业

一、中国的社会主义人权纲领 不同于资产阶级人权纲领的特征: (1)人权主体的普遍性 (2)人权内容的广泛性 (3)公平性

(4)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

(5)人权标准的原则性与宽裕性的统一 (6)国际性

二、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人权入宪标志我国人权观念和人权事业根本性转变 (1)对待人权态度的转变 (2)人权主体观的转变 (3)人权体系的发展

(4)人权标准和价值的更新 (5)人权救济观念的进步 第三节法对人权的保护作用

一、人权的国内法保护 (1)宪政保障 (2)立法保护 (3)行政保护 (4)司法救济

二、人权的国际法保护 (1)国际人权法 ①人权宪章类,《世界人权宣言》 ②防止和反对种族歧视

③对妇女、儿童、难民、无国籍人的人权保护 ④战时国际人道主义保护 (2)反对干涉他国内政

第六编 法与社会

第二十六章法与经济 (略)

第一节法与生产方式

第二节法与市场经济

一、法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是权利经济 (2)是契约经济 (3)是竞争经济

(4)是主体地位平等、意志自由的经济 (5)是交涉性经济 (6)是开放型经济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原则

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

二、尊重市场经济内在法则的原则

三、宏观调控原则

四、经济民主原则

五、社会保障原则 第二十七章法与政治

第一节法与政治的一般原理

一、政治的概念

二、法对政治的功能 (1)协调政治关系 (2)规范整治行为 (3)促进政治发展 (4)解决政治问题 第二节法与国家

一、国家的概念

二、法与国家的关系 (1)法离不开国家 (2)国家不能无法而治

第三节执政党政策与国家法律

一、正当政策的层次性

二、政策与法律的区别 (1)体现意志不同 (2)表现形式不同 (3)实施方式不同 (5)调整范围不同

三、政策和法律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一)政策对法的作用

(1)党的政策是制定法律的基本依据 (2)实施法律不能脱离党的政策指导 (3)无法情况,可按党的政策办事

(二)法对政策的作用

(1)法律以国家意志的属性保证政策的实现 (2)法律以国家强制的属性保证政策的实现 (3)法律以国家规范的属性保证政策的实现

第二十八章法与文化

第一节法与文化的一般原理 (略)

第二节法与道德

一、道德的概念

道德:社会调整体系中的一种调整形式,是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规范总和。

二、法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

(一)联系 (1)纵的联系

①都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都为经济基础服务。

②都受一定阶级的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影响,并为之服务。 ③社会阶级本质和服务方向相同,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一致。 (2)横的联系

①互相渗透:法贯穿道德精神,许多规范是根据道德原则制定;道德许多内容是从法律中汲取。

②互相制约:道德通过对法的公正性评价,保持法的伦理方向;法通过立法和司法,促使道德的规范。

③互相保障:法之禁为道之禁,法之扬为道之扬。

(二)区别

(1)表现形式:法——“国家意志”,宪法、法律、法规、决议、条例等规范性文件 道德——“社会意志”,政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舆论、社会公约 (2)违反后果:法——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明确规定的制裁 道德——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3)调整方式:法——确定权利义务,建立法律关系,权利本位 道德——指出义务,建立道德关系,义务本位 (4)调整对象:法——外部行为 道德——外部行为和内在动机

(5)体系结构:法——横向:并列的法律部门;纵向:不同效力层次的规范;纵横交叉:各种法律制度

道德——个别的道德规范

三、社会主义法与道德的相互作用

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第三节法与宗教 (略)

第四节法律文化

一、法律文化的概念

法律文化: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作用的基础上,国家政权所创制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及人们对法律现象的态度的复合有机体。

二、法律文化的构成与作用

(一)构成

(1)制度性法律文化:法律规范、法律制度

(2)观念形态法律文化:法律学说、法律价值观、法律信念、法律心理、法律习惯 ①认知结构: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②评价结构:对法律规范、法律制度等的价值评价 ③心态结构:关于法律的情感

④行模结构:模式化的法律行为指向

(二)作用 (1)沟通作用 (2)选择作用 (3)指令作用 (4)整合作用 (5)社会化作用

三、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

(一)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特征和基本内容 (1)以人为本 (2)注重和谐

(3)体现民主法治精神

(4)包含各种陷阱法律调整方式和技能

(二)努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 (1)吸收人类优秀法律文化成果 (2)社会主义文化先进因素支持

(3)为大众和法律职业人员所普遍接受

第二十九章法与法治国家

第一节法治的概念

一、法治的基本内涵

法治:以民主为前提和目标,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体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

二、法治与人治

法治 人治

领导人地位 服从法律

凌驾于法律之上,有否定法律的特权 法律地位、作用 至高无上,作用巨大

地位低下,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权力VS法律 权力服从法律 权力不受法律约束 价值观念

民主为前提和目标,具有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观念 与专制相联,反自由、反平等、反人权 政治基础 民主制度 专制集权

三、法治与法制

法治 法制

区别 是否强调法律至上 法律至上

不包含法律至上的含义

产生存在的时代

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只有在资社中存在 与法律同生,伴随人类社会走过整个法律社会

与权力关系

一切权力必须服从法律

可能是是约束权力的法治下的法制,也可能是受制与权力的人治下的法制

价值观念

必然有民主、自由、平等、人权

法治的法制有,人治的法制没有 中性

与民主关系

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目标 不必然... 联系

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之一

第二节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与发展 (略)

第三节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一、人民主权

二、法律至上

三、法制完备

四、依法行政

五、司法公正

六、权力约束

七、权利保护

八、人权保障

九、社会自治

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一、实现共产党依法执政

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四、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

五、推进司法改革,健全司法体制,保证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

六、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第三十章法与和谐社会

第一节和谐与和谐社会 (略)

第二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科学内涵

二、基本特征 (1)民主法治 (2)公平主义 (3)诚信友爱 (4)充满活力 (5)安定有序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三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

一、引导和维护人与人和谐的法律机制

二、引导和维护人与社会和谐的法律机制

三、引导和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律机制

四、引导和维护中国和世界和谐的法律机制

第三篇:中国政法大学舒国滢法理学授课讲义

中国政法大学舒国滢法理学授课讲义(对考研帮助很大)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理讲义

一、 了解命题人的思路、偏好、习惯

连续三年法理都有道分析题基本一样 重复率高,对连续三年的命题做出博弈的思辨 客观题不要随便的涂改,涂改后机器可能不识别 答主观题要简明扼要,要分段落,要分序号

二、(1)法理学重点问题分为:

1、一般重点:主观题占30%—40%

2、不经常的重点

3、非重点:偶尔会考

三、考试类型

(一)选择题:①属于记忆型的选择题;发展趋势:越来越少

②理解型的选择题;考察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情况

③应用型的选择题;这是最难的,考察全面的知识理解

(二)主观题:考生应具备:①法律人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法律实践中的矛盾、争议做更深层次的分析;应以现行的规则、原则来分析。

②法学家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如何备考:重点放在法的本体论上,是解决分析问题的前提

引论

复习提示:《引论》对于教材来说本来就起到一个引子的作用,但从历年试题来看,本部分处于高频出题点,而且本部分的编写者为舒国滢教授。在这简单的“引论”当中却隐含着他的研究理路和学术旨趣,故考生不可轻视之一定要将之揉碎吃透。本部分有不少于10分的

题目。

第一节 法学

一、 法学的概念

第一节是对法学的全方位论述,从法学的概念、性质到研究对象,最后还引出了法学思维的特点。占据导论三分之二的篇幅,充分说明了法大法理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就学术现状来说,目前法大法理学的最大特征就是注重对法学方法论研究,法律思维也是研究生上课的必修内容之一;在99年的综合课试题中,“法学”是作为一个名词解释出现的,04年的综合课也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过,05年又出了一个6分的简答,因此,建议大家对这节的论述不要

掉以轻心。

二、 法学的性质(2005年简答题)

此知识点出过简答。考生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熟记5点性质。

三、 法学的研究对象

(一) 法律制度问题

(二) 社会现实或社会生活关系问题(何为法律制度的关联性?)

(三) 法律制度与社会现实之间如何对应的问题(结合教材P43法律作用的局限性之(3)“法律与事实之间的对应难题不是法律所完全能够解决的”,正因为该问题凸现了法律的局限性,所以法学家们才要研究它以使法律的作用更优化)

⊙特别提示:考生应该清楚三个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即法律、事实、二者对应关系,这既是它们的逻辑关系,也是考生的记忆规律。

以上内容应当理解透,本知识点出大题的可能性小,但极有可能成为客观题的题点,需要

考生灵活把握。

△ 考法:[案例分析题]在“知假买假”案中,有的法官支持了消费者双倍赔偿的诉讼请求,有的没有支持?为什么面对似乎同样的事实,法官回做出相左的判决?

第二节 法学思维与法学方法(★)

一、 法学思维

(一) 法学思维是实践思维

(二) 法学思维是以实在法(法律)为起点的思维

(三) 法学思维是问题思维

(四) 法学思维是论证的思维、说理的思维

(五) 法学思维是评价性思维

[无须深入理解,记住要点即可]

二、 法学方法(以下知识点必须熟记)

1、 从广义上,法学方法包括法学建构的方法、法学研究的方法、和法律适用的方

法。

2、 狭义的法学方法就是法律适用方法

3、 (狭义)法学方法的任务就是“找法”,就法官和其他的法律职业者能够怎样的手段和方式从有效的法律中去获得,从而为法律问题和争讼纠纷提供判断。

4、 卡尔•拉伦茨认为法学方法论的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1)法条理论 (2)案件事实的形成及其法律判断 (3)法律的解释 (4)法官从事法的续造之方法。(5)法学

概念及其体系的形成

5、 法学方法论是法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法理学

一、“法理学”一词的演变及含义

作为背景常识了解即可

二、法理学体系

法理学体系由法本体论、法价值论,法认识论、法学方法论构成。其他内容都是纯法理学教

学方面的问题,不可能出题。

三、 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2005简答]

重点掌握法理学的地位

四、学习法理学的意义(了解即可)

第一编 法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法

第一、二节 法的名称及概念争议[2006年单选] 所谓三大法学流派,即自然法学派、实证分析法学派、社会法学派。三大学派都在试图说明“法是什么”。P28页,法的内涵与外延部分说明了本书的语境和视角,本书所讲的法,是从实证法的角度理解的,这一观念是必须首先树立的,否则在复习中你会走入死胡同。“国法”即国家制定的法,是本书所指的法的内涵,外延有四,此略。

第一节第二节内容,关键不在于记忆,而在于树立起一种观念或者说进入语境即可

第三节 法的特征[2005单选] 需要明确的是:本节所讲的“法的特征”是指法的外部特征,是在法与相近的社会现象相比

较的层面上说的

一、 关于法的规范性

P30,第二段内容至关重要,必须深刻理解并准确记忆

(法律文件包括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二者的区别主要是依据该段的内容。所谓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具有普遍效力的法律文件,可在生效期间内反复适用,简言之,即具有普遍性的法律文件是规范性的法律文件。法律、法规都是规范性文件。所谓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指没有普遍效力的法律文件(没有普遍效力,但具有法律效力)它是针对个别人个别事项所作出的,如判决书、公证书、委任书、结婚证、遗嘱、合同等)

二、 关于法的国家意志性

从体现国家意志角度讲,法总是一元的;法是实现国家意志的重点手段,但法并不等于国家意志,国家意志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选择题出题点]

三、关于国家强制性

法本身只有国家强制性,而不具有国家强制力,国家强制力是法外的东西。P31,最后一段。国家强制力即国家暴力,亦即国家权利体系。法的强制性体现国家强制力,国家强制力决定

法的强制性。[选择题出题点]

四、关于法的普遍性

法的普遍性也称法的普遍适用性,法的概括性,应当将法的规范性和法的普遍适用性联系起来理解,二者实际上是对同一问题在不同角度的阐述。这一部分内容教材的说明比较浅析,关键是记住书中某些命题的提法。[选择题出题点]

五 、关于法的程序性

程序实际上是说,法和其他社会规范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的区别。比如道德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的时候,并不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程序性是法的内在品质,其一,法律在本质上要求实现程序化;其二,程序的性质和功能也是对法律效率和权威的保障,防止了人们行为的恣意性。程序性保证了法的确定性和公正性。随着法学界对程序和程序正义的关注,这一

内容的重要性也随之提升。 以上的说明主要是针对小题,但是也可能出样案例分析,让你分析法律和道德调整人们行为的区别。遇到这种情况,需要用法的这些外在特征(加上法的“可诉性”)与道德比照解答。

四、 法的可诉性 P37页第一段重点。

⊙特别提示:《法理学》P26—31 在法的每一特征下又有分述的几个命题,考生务必记清楚,

都很可能转成选择题。 第四节 法的作用

一、 法的作用的含义

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们行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功能。

以义务为本位的古代法和以权利为本位的现代法相比,法的作用的区别:前者更多的是涉及阶级统治。而后者还更多的涉及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其作用的目的倾向于保护人权、平等自

由、保障经济效益和秩序等。

二、 法的作用的实质

第一、 法的作用是国家权利运行和国家意志实现的具体手段和表现。

第二、 法的作用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具体体现。

三、 法的作用的分类(记住作用分类的标准,在选择题中可能以选项的形式出现。) 依据什么把法的作用划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这种划分方式其实就是把法是一种社会规范这一命题就行分解之后得出(理论来源于拉兹)。法的规范作用指因法律的规范性(由“法是规范之一”命题分解)而具有的作用,即法律对人们的行为加以规范、指导的作用。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作为特殊的社会规范、为实现阶级统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等

社会目的而发挥的作用。

四、 法的规范作用

(一) 指引作用。指引规定人们的可为、能为、必为、勿为。(2001年法理学综合课多选题2选项4),请考生一定要全面掌握教科书中重要命题的。

(二) 评价作用

(三) 预测作用

(四) 强制作用

(五) 教育作用

五、 法的社会作用(199

8、2001年在法理学综合课中出过选择和判断)

(一) 维护社会秩序与和平

(二) 推进社会变迁

(三) 保障社会整合

(四) 控制和解决社会纠纷和争端

(五) 促进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

六、 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一、 法的作用的局限性的表现

1、 法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

2、 法的作用的范围是有有限的

3、 法律与事实之间的对应难题也不是法律所能够完全解决的

4、 法律自身的缺陷也影响起发挥作用

⊙特别提示:

3、4点一定要密切关注

二、正确认识法的作用

法律不是万能的,没有法律是万万不能的 第二章 法的内容与形式 第一节 法的内容与形式的概念

一、 法的形式与内容的含义

法的内容包括法律规范内容和非法律规范内容,核心是权利和义务。从结构上说分三个层次:

一、法律规范 其

二、法律部门 其

三、法律体系

此三个层次的内容一定要明确

法的形式,简言之,即法的内容的表现形式。如,法典、判例法、习惯法。就成文法而言,

与法的内容相对应,也可分三个层次:

一、法律条文 其

二、规范性法律文件 其

三、规范性法律文件体系

对于这一节,主要即是掌握上述内容,一看到上述六个概念就要知道它是属于法的内容的范畴还是法的形式的范畴。另外还要明确的一点是:法律条文和法律规范的关系

二、 法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作次要掌握,而且其论述与前一部分内容有矛盾之处

第二节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对概念,出太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基于其本身的重要性,略加说明这一部分的复习方法。

一、 关于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P48,四点内容,理解性的记忆即可: 其

一、从法律规则的行为模式角度来讲

二、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讲 其

三、从法律运行的角度来讲 其

四、从法学的基本范畴的角度来讲

二、 权利的概念 这一内容不会出题,了解即可

法律的内容包括:自由权、请求权、诉权。三者的具体含义书中表述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自由权是基础,请求权是实体内容,诉权是保障手段。关系可能会在选择题目中出现,

明确记忆。

三、 义务的概念 其

一、P50最后一段,重点理解

二、应该区分作为义务(积极义务)和不作为义务(消极义务)

三、法律义务不同于法律责任,它是构成法律责任的法定前提条件。在一定意义上,法律责任就是因不履行义务(违法)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四、 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权利和义务的分类出小题的可能性相当大,需明确把握分类标准。

五、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该内容是徐显明校长在《公民权利和义务通论》中提出的观点,所以要给予适当的关注,对

于应试而言,只要记住大点即可。 第三节 法的成文形式与不成文形式

一、 历史上各种法的表现形式

二、 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1、 概念

一定要明确判例法有文字记载但不是成文法的原因

2、 成文法的优点(记住书中主要知识要点即可)

3、 不成文法的优点(记住书中要点即可)

三、 法的形式与传统

第四节 法系 掌握两大法系的概念和区别 第三章 法的渊源与法的分类

第一节 法的渊源的概念

一、 法的渊源的含义

法的渊源的含义在学术上争论比较多,教科书采用效力渊源说,即本书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法的效力渊源,其定义为:有不同国家或机关制定或认可,因而具有不同法律效力或法律地位的各种法律类别,如指定法、判例法、习惯法等。

在成文法国家,法的渊源主要是指各种制定法,在判例法国家,主要是指具有法律约束

力的判例。

法的渊源也属于法的分类------从效力上分类。

二、 法的渊源与法的形式的区别

[此处内容是法大法理学与中国法理学界通说严重存在分歧的地方,考生应当给予注意。

首先要明确,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不是同一概念,不能混淆。

其次,法的形式是与法的内容相对应的概念,而法的渊源尤其独特的含义(见教材P66末段) 再次,法的形式是一个静态描述式的概念,而要理解法的渊源必要在法的运行的动态过程中。 最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既是(国)法的形式,又是法官寻找的正式法源,

但我们不能说二者是等同的。

三、 法的渊源的种类 主要掌握P70末段10类法律渊源。

第二节 正式法源

一、 正式法源的含义

正式法源是指那些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并且直接作为法官审判案件之依据的规范来源。

△ 考法:判断题

二、 当代中国的正式法源------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指定法为主的形式。

P67。制定法,作为一个概念题把握。

(一) 宪法

这里主要把握宪法的修改提议和通过。这一知识点在宪法当中也是必须掌握的。

(二) 法律

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全国人大常委指定

和修改)

全国人大及常委所作出的决议和决定,如果其内容属于规范性的规定,而不是一般宣言或委

任令之类的文件,也应该视为法律。

(三) 行政法规

首先,应当注意与“作为部门法之一的行政法”区别。

其次,国务院根据全国人大授权而制定的有关改革开放的规范性文件不属于行政法规,而是授权立法,其效力应当与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相同。

(四) 地方性法规

主要掌握制定的主体: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级)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济特区所在市的人大及常委。

(五)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制定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但应报上一级人大常委批准后生

效。

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镇在宪法上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

-----此知识点一定要重视。

(六) 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必须明确的是,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属于法律当中的基本法律,在全国生效,但仅在特别行政区适用。关于生效和适用的区别在第四章法律的效力部分当中有详细叙述。

(七) 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

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表现在:一,可以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不一致,其效力级别相当于法律;

二、适用的范围具有特殊性。

(八) 国际条约 国际条约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不属于我国国内法范畴,但就其通过法定的程序具有与国内法同样的约束力来说,也属于国内法的渊源之一。

必须注意的是法律体系是一国国内法体系,不包括完整意义上的国际法,但含有国际法内容。从这一点来说,我国的法律渊源包括国际法的内容并不能否定我国法律体系的一元性。 ★ 以上渊源的名称当中没有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政府规章)。但在阐述过程中涉及到了,所以考生不要“一叶障目”。一定要记住:规章也是我国的正式法源!另外在《立法》颁布以后,经济特区的立法也不宜单独列为法的渊源了。关于法的正式渊源在《法理学》P170—173有更加规范的阐述,请考生在复习当中注意。

三、 正式法源的一般效力原则

(一) 法律位阶的适用顺序

“下位法优先于上位法”(一定是在不同位阶的法律不存在冲突的情况下)

(二) 法律位阶的冲突规则(熟记且能灵活运用)

1、 上位法优先于下位法

2、 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

3、 后法优先于前法

4、 位阶交叉的法律渊源适用冲突的依据立法法。(具体情形见P77)

(三) 国际条约在国内适用的问题

切记:只有当我国某个立法明确规定某项或某类条约可在国内直接适用时,该项条约才可以通过并入的方式直接在我国适用;否则,只有通过制定国内法的方式将条约内容转化为国内

法。

第三节 非正式的法律渊源

一、 非正式法源的含义和种类

非正式法律渊源概念见P78 ★ 正式法源和非正式法源的区别主要有二:

1、 是否成文

2、 是否对法官有直接的约束力

(一) 权威法学理论

(二) 公平、正义等公认的社会价值观念

(三) 公共政策

复习本节的关键,不在于死记硬背知识点,要理解非正式法律渊源的意义和形式,对书中所

举例子应当熟悉,可能成为小题的题点。

二、 当代中国的非正式法源

(一) 习惯

建国后,我国对习惯采取抑制的态度。在我国,只有法律承认有效的习惯才能作为补充制定法的渊源。这里要提一下的是,历年法理试题中有关瑞士民法典第一条:有法律从法律,无法律从习惯,无习惯从法理。可见在瑞士,习惯是有明确法源地位的一类规范形式。但在中国只有法律明确承认的习惯才能作为法源存在。

重点掌握教材当中的两个观点。

P83公认的国际习惯或国际惯例应该是我国的一类法源

P83部分民族习惯是我国的一类法源

(二) 判例

要明确中国现行法律并未明文规定判例法,但最高法院及各高院定期发布的经典案例对法官的裁判的确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将判例视为我国的非正式法源当无异议。

(三) 政策

政策作为法律渊源在我国主要表现在民事法律领域,如《民法通则》第6条“„„法律没有

规定的,应该遵守国家政策。”

第四节 法的分类

一、 法的分类的概念

二、 法的一般分类

(一) 国内法和国际法

(二) 根本法和普通法

(三) 一般法和特别法

(四) 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五) 实体法和程序法

三、 法的特殊分类

(一) 公法和私法

(二) 普通法和衡平法

(三) 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

⊙特别提示:明确掌握各种法的分类的标准,每年必从中出一题。

第四章 法的效力 第一节 法的效力概述

一、 法的效力的意义

二、 法的效力的概念

注意区分广义的法的效力----规范性法律文件,还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都有法律效力。狭义的法的效力,见P90页第一段(重点掌握。法的效力包括法的效力层次和效力范围)

三、 法的效力范围 法的效力范围的概念P90熟记

法的效力范围具体分三个:一,法的时间效力范围;二,法的空间效力范围;三,法的对人

效力范围。

四、 法的效力的层次 第二节 法的时间效力

一、 法的生效时间出题将以判断题形式出现

二、 法律的失效时间 了解即可

三、 法的溯及力 对于定义要熟记

第三节 法的空间效力

一、 在全国范围内生效

凡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在全国有效/生效。生效不等于能够适用。要记住:不能认为不具有司法适用效力就没有法律效力。比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典型的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适用,但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效。所以法律发布机关的等级决定其生效的空间范围,但具体使用的空间范围则要看具体的法律内容。

二、 在局部地区生效

凡是地方国家权利机关指定的法规只能在制定机关所管辖的范围内生P97。

三、 在域外生效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例如我国刑法第7条、8条就规定了刑法的域外效力。

第四节 法的对人效力

一、 法对自然人的效力

出题方式:

1、选择题

2、 通过法条分析法理

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Ⅰ、对我国公民的效力:

1、对中国公民的效力------一律适用。

2、对中国境外的中国公民------原则上按属地原则,适用所在国法。

Ⅱ、对外国公民的效力:

1、对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原则上使用中国法律。

2、对中国境

外的外国人------原则上不适用中国法

二、 法对法律拟制人的效力 了解即可

第五章 法律规范 第一节 法律规范

一、 法律规范与法律规则的概念辨析

法律规范是国家制定回认可的关于人们的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 法律规则是指以一定的逻辑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及其相应的法律后

果的一种法律规范。 △ 考法:选择题

二、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这是本章的重中之重,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复习时应当特别留意书中所举的例子。

(一) 假定

(二) 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就是设定具体的权利义务,是不可省略的部分。分为三种模式:可为模式、应为模式、勿为模式。行为模式使法律规范具有普遍性或概括性。

(三) 法律后果

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态度,是人们遵守或违反法律规则中规定的行为模式所产生的后果。法律后果使法律规范具有有效性。

三、 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

对于法律规则必须从逻辑意义上来解释,切不可将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等同。法律规则中必须包含假定、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者缺一不可。法律条文一般而言是表现法律规则的。法律规则是法的内容的范畴,而法律条文是法的形式的范畴。另外还需说明的是,有的法律条文只是宣示或宣言性的条款,并不包含法律规则的因素。

四、 法律规则的种类

这一部分是每年法理必考的内容,且出题方式为分析给出法条,并且很有可能是和法律规则的逻辑分析结合起来出题。所以复习时要注意书中所举出的例子,并找出其规律性。

(一) 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的划分实质上是根据法律规则的行为模式的内容的不同而划分的。

授权性规则的行为模式部分一般是“可为模式”,具体包括可为或不可为一定行为,还包括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一般说来任意性规则都是授权规则,它包括如下特征:可选择性和自主确定性。从字面上我们也可以作出如下理解:授予人们一定的权利。

义务性规则的行为模式部分一般“勿为模式”和“应试模式”,有两种情况:(1)命令性规则,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2)禁止性规则,即不得或不准为一定行为(不作

为)

(二) 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确定性规则即明确规定了行为模式的内容,可直接做为诉讼中的裁判依据。所有的义务性规则都是确定的,也就是说,凡是义务性规则都是确定性规则。

委任性规则,在教科书P109的表述为,委任性规则是指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委任性规则分为两种,一是立法性委任,如书中所举例子。二是司法性委任,其实际上表达

的是自由裁量权。

准用性规则,P109,判定某一法律规则是否属于准用性规则。关键在于看法条中有无“参

照”、“援用”或“依据”等字样。

(三) 控制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第二节 法律原则

一、 法律原则的含义

1、 定义。P109—110

二、 法律原则的种类

(一) 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 (一般了解)

(二) 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

区别:(多选)

1、 具体原则以基本原则为基础;

2、具体原则在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适用;

3、基本原则体现法的基本精神,在价值上比具体原则更重要;

4、在适用范围上基本原则更为广泛。

(三) 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P112

三、 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一) 在性质上不同

法律规则是确定性的命令,法律原则是最佳化的命令。

(二) 在适用范围上不同

(三) 在初始特性上不同

(四) 规则的冲突与原则竞争的解决方式不同

四、 法律原则的功能 ( 一般了解)

五、 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和方式

(一) 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

1、 用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

2、 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

(二) 法律原则的适用方式

法律规则的适用方式是涵摄(考生可以理解为“三段论”的方式)

法律原则的适用方式是衡量 第六章 法律体系

第一节 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的概念

一、 法律体系的概念 P120

(一)考点:

1、国际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如何?

2、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律体系的关系如何?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是法律部门而不是法律规范,而法律部门是由法律范围构成的。

3、法律部门和规范性法律文件是什么关系?(重点)

NOTE:

1、立法体系是一国的规范性文件体系

2、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立法体系是法律体系的表达形式,法

律体系是立法体系的内容。

3、教材P124—125 页,重点出题处。

(二)特征即概念的展开 (小题出题处)

(三)法律体系与法系、立法体系和法学体系的区别 (小题出题处)

P121:

1、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的区别和联系

A、 从根本上说都是法律规范的组合,只不过立法体系注重的是法的形式,而法律

体系注重的是法的内容。

B、 当立法体系是法典式的法的形式时,它同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调整地社会关系是一致的。如民法典会成为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部门的主要载体,刑法典会成为调

整刑事法律的刑事法律部门的主要载体。

2、 法律体系和立法体系的区别

A、立法体系的组成要素是法的渊源即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是以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不同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统一体系:而法律体系的组成要素是法律部门,以法律部门的分类组合

而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B、立法体系是以各种法律规范的制定机关在整个国家法律创制中的地位及与此相联系的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和效力等级为分类组合标准,而法律体系则是按照法律规范所调整的不同社会关系和不同调整方法作为划分该体系的组成要素——法律部门的标准。

C、立法体系侧重于法的调整的外在形式,而法律体系侧重于法的调整的内在内容。讲到立法体系,应该想到的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等法的不同的外部形式的组合,而讲到法律体系,应想到是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的组合。

(四)法律体系的形成及研究的意义

1、法律体系形成的特征

2、研究法律体系的重要意义

二、法律部门的概念

(一)法律部门的含义和特点

(二)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一、当代中国的主要法律部门

构成中国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在中国法理学界无统一的说法。所以这部分内容依教材观点

(一)宪法法律部门、

(二)民商法律部门

(三)行政法法律部门

(四)经济法法律部门

(五)社会法法律部门

(六)刑法法律部门

(七)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部门。对上述内容要有了解,有助于对法学理论体系的把握。

可能出现的“题眼”

▽▽

1、宪法=宪法法律部门?否。后者包容前者。宪法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

法法律部门主要包括下列文件:

(1)宪法法典和宪法修正案(2)关于国家象征、国家机关的组织、职权及其活动程序的法律,包括国旗法、国徽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等(3)选举法(4)立法授权法(5)地方自治法规(6)关于人民基本权利的立法(7)[该点非常重要在教科书中并没有提及],有关国家行为和公民权利的国际条约,这类条约,包括1981年参加的《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1980年批准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86年签署的《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1987年批准的《第159号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1996年签署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1998年签署的《公民权利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注意部分国际法

在国内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

2、行政法法律部门和行政法规是交叉关系。

注意:作为法律部门的行政法是由各种效力等级的关于国家行政组织、行为、救济的法律规则与原则组成,它可以来自多种法源: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性文件、次要的法源等。而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中绝大部分是行政法,但也有属民法和环境法等其他

法律部门,故二者是交叉关系。

二、“一国两制”与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划分问题。该部分不可能出题。

第七章法律行为与法律意识

第一节 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是法律事实的一种,该部分内容可结合第八章法律关系第五节复习。

一、法律行为的含义与特征

(一)法律行为的涵义[199

7、2000、2005] 法理学中法律行为是来自于民法,但又不同于民法。

法律行为是指人们所实施的一切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人们所实施的一切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的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现象的总称。(1997年、2000年法理学专业课名词解释),在传统民法中法律行为指合法的表意行为,在我国民法学界对法律行为的观点分两派:

一、释法派(与民法通则保持一致),认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二、学理派认为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所以法理中的法律行为是把民法中的法律行为包括在内的。

(二)法律行为的特征(区别于民法的法律行为)

1、法律行为是具有社会性的行为,又称交涉性。

2、法律行为是具有法律性的行为。

3、法律行为是具有意志性的行为。

(三)法律行为和其他行为(非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在这里是中性词,违法行为是法律行为吗?回答是肯定的,法律行为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详见法律行为的分类)。这里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是行为。

二、法律行为的结构(概要掌握)

三、法律行为的分类(小题) 注意合法行为是法律行为的一种。

法律行为的概念(1997年、2000年法理学专业课名词解释)

法律行为的特征(2002年法理学专业课简答题) 行为意思的概念(2002年法理学专业课名词解释) 合法行为的概念(1998年法理学综合课名词解释)

第二节法律意识(2001年选择题)

一、法律意识的含义、结构及形成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整个法律现象(特别是现行法)的观点感觉、态度、信念和思想的总

称。

从认识过程看,法律意识在结构上可以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两个认识阶段或认

识层次。

法律意识的形成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考察。见教材第143页。

二、法律意识的分类

1、从意识的主体出发,可以分为(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

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有何区别?

2、依据现代性为标准,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传统法律意识)、(现代法律意识)和(后

现代法律意识)

3、依据是否从事法律职业为根据,可以把法律意识分为(法律职业者的法律意识)和(非

法律职业者的法律意识)

4、按照不同主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占统治地位的法律

意识)和(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

三、法律意识的功能 第八章 法律关系

本章说明:可以说,这是法理学考试的重点,是每年必考的章节,是整本教材中最难理解的一章。就备考而言,这一章重点准备大题,但是小的知识点也决不能忽视。而且,本章内容与其他知识点有着紧密地联系,比如,法律规范、法律行为、法律责任、法律制裁等。 关于这一章在本书中的安排,应该说,法律关系是法的实现这一范畴的问题,与本编前几章的内容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法律关系是法的实现的状态之一。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定义: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

系。——准确记忆这一概念

★法律关系的特征

对于法律关系的论述,其意义在于,帮你从不同的层面理解法律关系,特征需要真正的理解。

(一)、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

对“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的理解:

第一、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无法律规范就无法律关系。这里的法律规范,不经指国家正式颁布的规范性文件,还包括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律渊源,如国家事实上确认

和保护的社会习惯。

第二、法律关系≠法律规范所调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本身。简言之,法律关系是经过法律规

范调整的社会关系。

第三、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式,法律关系是发的实现的状态之一。

(二)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

1、法律关系及可能体现国家意志,也可能体现当事人意志,也可能同时体现二者;如果只

体现其中之一话,那么必是国家意志。

2、承认法律关系的意志性,并不否认它的客观性。

(三)法律关系是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实际上是用“应然的权利义务”规制“实然的权利义务”。所以法律都有使法律抽象的、一般的规定现实化的问题,都存在法律关系。因为任何法律规范如果不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现、不转化为法律关系的话,那么这一法律规范只不过是一纸空文。所以,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法律关系就是将抽象的权利义务现实化。

二、法律关系的种类

(一)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重中之重] 二者的区别标准是: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执行的职能(执行法的调整性职能还是保护性职能)、实现法律规则的内容(是实现法律规则的行为模式的内容还是否定性后果的内容)不同划分。换句话说,区别某一法律关系是调整性的还是保护性的法律关系,从三个方面来判断:

1、产生该法律关系的行为是否合法;

2、该法律关系执行了何种法的职能;

3、该法律关系实现的是法律规则逻辑结构中的哪一部分。 法律关系是法的实现的范畴。调整性法律关系是法的实现的正常形式,不需要适用法的制裁。保护性法律关系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

如果上面的内容你仍然无法理解,那么记住以下的一个原则:

法律关系双方主体是平等的,没有制裁的情况是调整性法律关系;如民事法律关系,行政合

同关系等。

法律关系双方主体是不平等的,有制裁的情况是保护性法律关系。如刑事法律关系。

(二)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和横向(平权)的法律关系。P150

(三)单向、双向和多向法律关系

目前法学界公认的单向法律关系仅有一种——不附条件的赠与关系(见P150页所举案例)。由于这个特殊性,所以这一分类的内容掌握起来就简单了,因为单向法律关系只有一种,如果给出题目中不是不附条件的赠与关系那么只可能是双向的法律关系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多向的法律关系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双向或单向的法律关系。

所以从出题的技术和应试的技巧而言,只要记住这唯一的一个单向法律关系,这一分类

的问题就解决了。

(四)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

这一部分内容较容易,而且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属于一两句话带过的问题,重要程度不高,

所以只要一般了解就可以了。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和种类

主体一定是特定的、具体的、没有一个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所有的人。

法律关系主体的定义——参见P151 法律关系主体的分类——该内容较简单,且书中表述简洁明确,此不赘述。

二、法律关系主体构成的资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2006单选]

这两个概念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P153

(一)权利能力和权利的区别:权利本身不包含义务,而权利能力则包括义务。无权利能力则无权利。有权利能力一定有法律权利,但不一定有现实权利。

(二)确定公民有无行为能力的标准有二:其

一、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其二,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责任能力是行为能力在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特殊表现形式。

2、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和法人的行为能力的区别P154

第三节法律关系的内容

一、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法律权利——指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

保证的法律手段。

法律义务——指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从事一定的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

权利人的利益的法律手段。

二、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与法律规范内容的权利和义务的区别:

1、前者属于“实然”的权利义务,因为法律关系是法的实现状态之一,所以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是现实化(现实化并不比然实现)的权利义务;后者属于“应然”的权利义务,并未

现实化。

2、针对的主体不同,前者是特定的主体,后者是不特定的主体。

3、效力不同,前者不具有普遍的效力,后者具有普遍的效力。

三、权利行使和义务履行之界限

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行使有一个适度的范围和界限,超出这个限度就可能构成“越权”和

“滥用权利”

“滥用权利”和狭义的违法行为的外延并不是等同的。滥用权利者本身是享有某项权利的主体,只是说他超出其权利的界限而行事。而违法行为者可能根本没有不享有任何合法权利而直接对其他人的合法权利进行干涉或侵害。也就是说滥用权利的制度设计关注的是权利享有者行使权利的范围,而违法行为的制度设计关注的是任何人都应当承担的不侵害他人合法权

利的消极义务。

义务的限度具体体现在:(1)实际履行义务的主体资格的限制(2)时间的限制(3)利益的界限。其实这三种限制都是由法律规定的,也就是在法律设定义务之初已经将上述限度。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客体

一、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概念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该对象是某种利益的存在形式。关于法律关系的客体,舒、郑二位老师的观点有所不同,郑老师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就是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义务)的客体。舒老师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虽与权利的客体紧密联系但又有所不同:当权利客体处于一种交互行为(关系)中时,即变成法律关系的客体。 由于二位老师的观点有所不同,所以关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这部分出题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如果出题,按照惯例,只要是答了二人中任何一个的观点,均会给分。

二、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一)物

物理意义上的物要成为法律关系客体,须具备的条件:

1、应得到法律的认可

2、应为人类所认识和控制

3、能够带来物质利益

4、须有独立性

有三种物不能成为私人法律关系的客体:

1、人类共有之物或国家专有之物,如海洋、山川、水流、空气

2、军事设施、武器

3、危害人类之物

(二)人身或者说人身利益 人身成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条件:

1、活人的整个身体不能视为法律上之物

2、权利人对自己的人身不得进行违法或者有伤风化的活动

3、对人身行使权利时必须依法进行,不得超出法律授权的范围

(三)精神产品:即物化的思维成果

(四)行为结果

行为结果是义务人完成其行为所产生的能够满足权利人利益要求的结果。分为两种:一是物化结果,即义务人的行为凝结与一定的物上;二是非物化结果,行为没有转化为一定的物化实体,例如。演员与观众的法律关系中,演员作为义务人其行为的结果就是非物化的,表

现为一定的行为过程。 第五节 法律事实

一、概念

法律事实的概念——P159 条件有二:一是法律规范,二是法律事实,前者为法律依据,后者是直接的前提条件。

二、法律事实的种类

划分依据: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法律事件是具有法律关联性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又分成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法律事件在理解上的难度不大,

复习只需要注意教材中所举的例子即可] 法律行为见第七章第一节。注意将法理学中的法律行为和民法学中的法律行为相区别。 违法行为是不是法律行为?答:是。法理学中的法律行为概念中的前置定语 “法律”不是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褒义词,而判断一行为是否属于法律行为就是看它是否能够引起法律关

系的形成、变更或消灭。

复杂情况:

1、一种法律事实却引起多种法律事实关系的变动(产生、变更、消灭),如杀人行为是单个法律事实却可能引起多种法律关系发生。

2、法律事实构成(苏联法学家创造的概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引起同一个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婚姻法律关系形成必须具有两个条件:(1)有适婚条件的主体去申请登记婚姻,(2)婚姻管理机关的登记行为。

第九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概念

一、法律责任的含义

法律责任是法理学的基本概念,但不是初始概念,责任是从权利和义务派生出来的概念。法律责任的概念应当熟记——P162第二种含义,出题人上课驳斥了责任是义务的观点,认为那是不准确的使用责任。在概念中要注意:“不利后果”是什么不利后果?其实法律责任就是法律规则中法律后果中的不利后果。(1999年法理学综合课名词解释)产生法律责任的

原因有三:

(一)违法行为;

(二)违约行为;

(三)法律规定。

责任是义务吗?义务是责任的前提条件。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为

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

↓ ↓

义务 → 责任

1、责任和义务分属于法律规则的不同领域

2、责任是以义务规定为前提的,不承担义务的人不可能承担责任

3、责任和义务是相互关联的,在义务被违反的情况下存在责任。责任是以无人在没有遵守行为模式中的义务而应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

二、法律责任的特点

(一)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

其实上述产生法律责任的三种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广义的“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最终承担责任依据是合同法,无过错责任的应用是直接出于法律的规定,尽管行为人无过错,但出于社会整体利益衡量的考虑而使其承担责任。

(二)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

这点教材归纳的较为勉强,这其实把法律责任的特点等同于法律的特点(关于法律的国家强制性可以参见第一章核心笔记内容)。其实法律国家强制性正是通过法律责任来彰显的。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分类与竞合

一、法律责任的分类 一般性了解,掌握分类标准 ★考法:法律责任的种类包括( )

A、刑事责任 B、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国家赔偿责任/违宪责任

二、法律责任的竞合

概念(P167)熟练掌握(2001年曾经在法理学专业试题中出现过名词解释)

区分责任聚合和责任竞合? 掌握责任竞合与规范竞合的关系。责任竞合实质上是规范竞合的表现形态,责任是以规范为

载体的。

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归结与免除

法律责任的归结,简称规责,是指针对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法律规定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进行判断、确认、追究以及免除等活动。

一、一般法律责任的构成

⊙特别提示:一定要注意教材当中阐述责任构成是行为人承担过错责任时的情况,而并非所

有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般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为:

(一)违法行为

(二)损害事实

(三)因果关系

(四)过错 无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则不以过错为要件。教材当中认为法律特别规定是无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这一点是和我们掌握的民法通说理论是矛盾的,因为过错责任的归结也是有法律规定作为基础的。通常认为无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为三个: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

二、法律责任的归结原则

复习这部分内容要注意逆向思维:确立这些原则的原因何在?规则原则的确立,是人类法制文明的象征,这些原则都遏制一些旧时代的“恶”行的作用。这点要注意把握。可能嵌入案

例分析。

(一)责任法定原则——确立依法原则,排除人为擅断。典型体现为刑法中的“罪行法定主

义”

(二)因果联系原则 要注意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因果关系在归责时的考量。例如A欲伤害B,B在奔跑过程中被C所驾车撞死,A对B的死亡要承担责任吗?应当承担,A对B的死亡存在间接因果关系,C对B的死亡是直接因果关系

(三)责任相称原则——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性质、结果和主观心理状态相适应。

(四)责任自负原则——“从身份到契约”运动的体现。反对株连和因身份而归责。

三、免责及条件

注意私法和公法免责条件的不同。

司法上的免责条件有法定免责条件与意定的免责条件。

法定的免责条件包括:(1)时效免责(2)人道主义免责(3)不可抗力、正当防卫和紧急

避险免责。

注意:关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属于免责条件,这是值得商榷的,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都是合法行为,不存在免责问题。所以这里要分清免责和无责的区别,免责的前提条件是有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出现,但无责任的行为根本没有承担法律责任这样的状态出现。现举例说

明图示如下: 免责条件

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免除责任 ∣合法行为————→无责 (无责任状态) (正当防卫) (无责任状态)

免责图示 无责图示

意定的免责条件包括:(1)自愿协议 (2)受害人放弃 (3)有效补救

公法的免责条件见教材P172 ⊙特别提示:从考试角度,考生按照《法理学》P66掌握即可

第四节法律制裁

可能出题点: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不同。见P173(考生熟记)[2003年选择(民法专业的

法理卷)]

二、法律制裁的种类(2001年曾经在专业课中出过简答题,2003年出过小题)

(一)民事制裁

一定要搞清楚是“谁”对“谁”进行制裁。舒国滢教授课堂案例:甲和乙是邻居,甲在翻盖房屋时房屋的一端占了乙的宅基地,当时乙不在家,后乙回来后发现此事,与甲协商解决,甲态度消极。乙将甲告到法院,甲在收到法院送达的起诉状副本后立即将房屋进行了重修,将占用乙宅基地的部分恢复原状,问乙在收到起诉书副本之后的行为属于民事制裁的内容

吗?为什么?

答:不是。法律制裁的一方是国家机关,另一方是违法者。在本案中,法院并没有判决令其恢复原状。而是甲自己主动的行为,故不是民事制裁。通常所说的民法通则的十大类责任,只有在人民法院令责任主体承担时才能称之为民事制裁。

(二)刑事制裁

(三)行政制裁

(四)违宪制裁 第十章 立法 第一节 立法与立法体制

一、立法的含义和特征

1、狭义的概念与广义的概念。

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其中包括中央权力机关和地

方权力机关两大部分。

2、立法包括发的创制和立法认可,包括对法的补充、修改和废止。P182 立法认可的例子

二、立法体制(每年必考)

(一)立法体制的含义

理解立法体制的概念,了解立法体制有一元、二元多元之划分,知道并理解一个国家的立法体制和一个国家的国家性质、国家结构形式密不可分,和国家的大小、历史传统的差异密切相关,结合我国的立法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的立法体制进行对比的理解。

(二)我国现行立法体制

我国的立法体制:一元二级多层次分支

★P184 立法职权的划分

1、P183“国家立法权”概念

2、P184 “法条授权”与“特别授权”

3、P185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主体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不包括其常务

委员会。

三、立法原则 第二节 立法程序

一、立法程序的含义与特点(了解、熟悉)

二、当代中国制定法律的程序

1、立法议案也可以称为立法案、法律案、法律议案,不同于立法建议。前者必须由特定机关与人员依照特定的程序提出,一旦提出,就可以进入立法程序,及办公机关(如主席团)必须提请有关机构(如各专门委员会)审议;后者则是任何公民都可以提出,且办公机构可以先行决定是否提交有关机构进行审议,不一定进入正式的立法程序。提出立法议案与立法

建议都可以附带法律草案也可以没有。

2、注意全国人大的立法议案提案权的主体,一共9个。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案的提案主体

市个,注意记忆相关的法条。

3、注意本节对各种规范性文件公布方式的总结。

第三节 规范性文件的系统化

一、规范性文件与非规范性文件

注意区分:原理同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重复使用性、对象的不确定性、普遍的约束力等是规范性文件区别与非规范性文件的重要标准。

二、规范性文件系统化的形势

了解即可

三、规范性文件系统化的形式

本问题为重要考点。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三种系统化的形式即可。尤其是法律汇编与法律编撰

的区别。 第十一章 法的实施 第一节 执法

执法是该章中出题最频繁的知识点。

一、执法的含义与特征

执法的概念以及狭义与广义的划分如同立法的概念一样,必须记忆。结合教材掌握特征。

二、当代中国的执法主体

应对执法主体形成框架,记忆其中的三个类型。

三、执法的基本原则

合法性原则就是依法行政的原则,是现代法治的主要精神意蕴之所在,也是当下的一个热点问题。这一原则是四个原则中组重要的原则:合理性原则是对行政机关自裁量权的一种限制;效率原则是对行政职能的一种规范与督促;《法理学》提出了应急习惯内原则,其实和效率性原则有暗合之处,但作为一个行政行为的基本原则还谈不上,注意理解即可。

第二节 司法

一、司法的含义与特征

了解概念。注意我国的司法机关、司法权与英美的差别。在实行三权分立的英美,司法机关只是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是从属行政的,司法独立是指法官独立;而我国实行的是议行合一的体制,司法机关包括审判机关与检察机关,我们的司法独立是法院独立,而非法官独立。

二、司法的基本原则

这是本章的重点,司法独立原则是重点。建议复习时以《导论》为主,参照《法理学》补充

学习

1、平等原则:记住教材上的三个要点。

2、合法原则:这是对具体司法活动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3、司法独立原则:本原则注意司法独立与司法监督之间的辨证关系。

4、司法责任原则:联系错案追踪制复习本原则。

第三节 守法

1、注意守法的主体。立法、执法、司法机关都是守法的主体,外国组织、外国人、无国籍人也要遵守我国的法律。守法主体的范围及地位是由国家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

2、守法的 范围:所有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3、守法的条件:理解记忆4个条件。

第四节 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可以作为选择考题。我国法律监督比较复杂,要注意掌握框架,然后在根据不同的

监督类型进行逐一的划分

一、法律监督的含义与构成 要素

法律监督包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法理学研究一般都是从广义的角度下定义的。法律监督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监督的内容。主体和客体都是全部的单位与公民,内容包括所有的公民、单位的所有可以被法律评价的活动。

二、法律监督的分类

了解即可

三、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体系:理清概念和框架

注意当代中国法律监督的核心是权力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基础是人民民主。

(一)国家监督

1、权力机关的监督。注意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区别。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有权撤消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这里的“监督是何意?法律监督,具体说是立法监督,那么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撤消违宪的行政法规,这属于违宪审查吗?

2、行政机关的监督:一般行政监督与专门行政监督

3、司法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监督与审查机关监督

熟记各机关的监督种类,存在出小题的可能。如狱所监督属于行政监督还是司法监督?在中国监所监督属于检察监督的一种,因为检察机关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而监所的具体工作是由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的,而其系统内部也有监督,那只能归如工作监督之中。

(二)社会监督

1、执政党的监督

2、其他社会组织的监督

3、社会舆论的监督

4、人民群众舆论 第十二章 法律推理 第一节 法理推理概述

重点把握的问题:法理推理与法律解释同属法学方法论的范畴,以一种法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司法判断的具体过程就是一个法律推理的过程。司法工作的核心是司法判决的正当性证明。当事实清楚,规范明确的时候,可以运用简单的三段论的逻辑方法作出一个具备可接受性的判决,这就是所谓的演绎推理的方法。但是,当事实也规范哪个不完全对应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更多地运用辨证推理的方法或者说类比推理的方法来分析认定事实,发现法律,然

后作出一个具备可以接受性的判决。

演绎法律推理与类比法律推理是法律推理的两种主要形式,一般认为,类比推理 是判断法中进行法律适用的方法,演绎推理是成文法国家适用的方法。

另外,注意演绎推理与类比推理的区别。

第二节 演绎法律推理

在成文法国家中,法律判断形成的过程主要是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演绎推理的过程就是一个司法三段论的过程,司法三段论是艘有法律适用的最普遍的基石。

应注意,司法三段论并不象一般想象的那样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套用的过程,其间应用辨证的分析、辨证的推理等,其实是一项“严禁、精致、艰难的法律思维过程”。结合教材中的案

例领会以上问题。 第三节 类比法律推理

遵循先例的原则是普遍法国家司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而类比法律推理则是遵循先例进行裁

判的法官所必需采取的方法。

在一种普通法的语境中,了解类比推理中的“识别”与“区别”

法律推理的特征是这些章节中最有可能成为考点的地方,要重点记忆和理解。

第四节 法律推理的价值

单选及多选

一、法律推理与法治

法律推理可以理解为不带价值判断的一个思维方式,思维过程,法治则是我们赋予其正确意义的一种东西,但是,法律推理与法治却关系密切。

1、法律推理的逻辑推导功能是法治原则的要求;

2、法律推理使得社会和当事人对法律问题的预测成为可能;

3、法律推理或法律论证为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问题提供必要而充分的理由;

4、法律推理为立法、司法提供正当性的证明,这是法律推理的最直接的目的与意义,也是法律推理之所以具有上述功能的前提和基础。

二、法律中的逻辑与经验

理解现实主义法学派的大师霍姆斯的名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

第十三章 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是自萨维尼以来法学研究的传统命题,也是法大法理学出题每年必考的命题。但是,

主要是对基本知识的考查。 第一节 法律解释的概念(06单选)

一、法律解释得还以和必要性

法律解释是指由一定的人、组织以及国家机关对法律法规的内容所作的必要的说明。

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可以出为选择题,注意以下问题:

1、通过法律解释静态的法律规范与动态的社会事实得以联系,法律得以实施,“书本上的

法”转换为“行动中的法”。

2、法律会出现冲突、漏洞,如同法的基本原则所发挥的作用一样,此时可以通过法律解释来弥补立法之不足,弥补社会生活无限复杂性与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3、统一大家对法律的认识。

4、法律具有滞后性,一旦订立就落后于社会生活,通过不断的及时的法律解释,可以解决法律所要求的稳定性与社会生活发展的内在矛盾。

注意:

2、4

二、法律解释的特点

重点掌握法律解释的实践性与目的性。

三、法律解释的历史发展

重点记忆西方法学叙事中法律解释的发展

在西方法学视野中,法律解释的正式成规模的出现是古罗马时期的五大法学家,他们的解释在当时与法律一样具有同等的约束力。成为近代西方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也正是两个法律解释学派展开的,即前期的注释法学派与后期的评论法学派,教材称之为注

释法学家和后注释法学家。 第二节 法律解释的目标与方法

一、法律解释的目标

目标作为了解内容,增加法学背景知识,不会作为考点出现。重点把握法律解释的方法。

二、法律解释的方法

以选择题出现,掌握各种分类的标准和辨别某一解释是何种法律解释。

(一)、根据解释主体与效力的不同,可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正式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解释权的人按照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限,对有关法律、法令所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答和说明,又可称为有权解释、法定解释或有效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三种。

非正式解释是指未经法律明确授权的机关、团体、社会组织、学术机构以及公民个人对法律所作出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包括学理解释和任意解释。

1、立法解释

立法解释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授权的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所作出的解释。见《立法法》第42条。严格的立法解释仅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狭义的法律所作的解释。清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厅对各地、各部门提出的一系列

法律问题所作的答复不属此列。

2、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是指由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 司法解释的对象是法律(狭义);权利专属于最高法和最高检;在适应法律过程中。 司法解释分为:审判解释(最高法)、检察解释(最高检)和联合解释(审判检察共同解释)。

下面是选择或改错中可能遇到的命题

A、我国的审判解释权是由国家最高审判机关统一行使,地方各级法院无此权。且这种解释是指导性的,对各级法院的审判权具有约束力,使办案的依据。表现形式为“批复”“复

函”“答复”等。

B、检察解释对下级检察院有普遍的约束力,但是对各级法院无。 C、两高的解释发生冲突,应报请全国人大常委进行解释或作出决定。 D、司法解释的方式是颁布专门的文件个案批复,解释是司法工作的原本内容。

E、各级法院的解释是特定的效力,仅在本院有约束力。

3、行政解释:司法解释的对象仅为法律(狭义),不包括行政法规。

4、学理解释:了解

5、任意解释:是指在司法活动中的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律师对于法律的解释和公民在日常

生活中对法律的解释。

(二)、根据法律解释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

(三)、根据法律解释的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

文义解释包括:

1、字面解释:严格按照字面含义,不扩大不缩小。

2、限制解释和扩大解释

一、“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如果对“子女”作限制解释的话,前一个应理解为未成年或丧失生活能力的子女;后者应理

解为成年并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

如果对“子女”作扩大解释的话,则可解释为:子女包括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 例

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对法律的解释应该作扩大解释,即法律渊源中所包括的

各种形式。

三、“机动车禁止入内”,这里对机动车是否包括小孩儿用的电动车,可视情形作扩大或

限制解释。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

1、注意本章节中教材所举例子。

2、注意“司法解释的作用”

3、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职业、法律思维相互之间的关系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所要完成的任务和针对对象不同,法律解释是对法律规定的涵义进行说明,而法律推理则是在法律辩论中通过运用法律理由,以理服人。前者针对的是法律规定,通过研究法律文本,阐发其意旨,后者则不仅对法律规定,还包括案件事实,通过演绎、归纳和辩证推理等方法得出令人信服的法律结论。二者又具有有机的联系。首先,它们都与具体的法律问题有关。其次,二者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分割的,在进行法律解释时,离不开推理方法的运用,而在法律推进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法律规范进行解释然后运用于具体案件事实,特别在法律规定不明确或涵义有争议的情况下,法律解释更是法律推理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法律解释、法律推理与法律职业、法律思维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律职业的独特性与其所特有的法律思维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法律职业者应该在具有良好的法律知识基础上运用法律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法律思维是抽象的,他具体体现在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中,特别是法律推理,由于其演绎、归纳和辩证等推理方法的运用以及受到的现行法律的约束,更能体现法律思维的特点。通过进行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培养和深化法律思维,有助于保持法律职业的自律和自治,并促进法律职业者更好的开展法律活动,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发挥

其应有的作用。

第十四章 法的实现与法律秩序

第一节 法的实现

一、法的实现的概念

法的实现有两个层面上的问题,一个就是法的实施,另一个就是通过法的实施达到立法者的

立法目的。

二、法的实现的阶段

法律规范的确定——法律事实的出现——权利义务实现

法律关系是静态的法律规范和动态的社会现实之间的桥梁,正是因为法律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法律规范抽象行为模式所意图指向的主体、内容才能够确定。

三、法的实现与法的实施的区别

注意两点:

1、法的实现是正值,法的实施可能是正值,也可能呈现为负值;

2、可能出简答

第二节 影响法的实现的因素 (选择)

第三节 法律秩序

一、法律秩序的概念

法的实现大致有宏观上和微观上两种结果。从微观上讲就是通过法律关系和非通过法律关系两种方式而实现的守法状态;宏观上就是整体的法律秩序的形成。

对于法律秩序的特征的理解释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法律秩序是通过法律规范和法的实现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条不紊的社会关系状态。

教材着重强调法律对法律秩序形成的作用。但可以通俗的解释其理论根源。亚里士多德对“法治”这一概念的定义是至今为止最为广泛接受的一个定义,他认为,法治包括两个要件,一就是已经制订的法律能够得到遵守,二是这些得到遵守的法律是良好的法律,即,治,且为良法之治。教材所论述的也就是其第二个条件,一种良法前提下的法律秩序的形成就是法治的实现。法律规范至于法律秩序形成之重要性可见一斑。

随后的两段论述也要加强理解,可作为选择题出现,而且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回答简答

论述题。 第三编 社会中的法 第十五章 法的产生与演进

本章导读:根据对试题的分析与对教材的解读,本章最大特点是简单,最大可能的出题点是法的继承和移植。按照出题人的学术兴趣和出题偏好,本章基本都是出一些选择题,而且出题人更喜欢从教材中拿出一段其引用的名言来考察大家对它的理解,因此,将重点点出重要考点。鉴于这部分知识的性质以及在学界的研究现状,不用再看其他材料,否则会适得其反,建议对本章认真看,结合笔记将教材中一些重要的点找出来即可 。对于其中的一些重要的标志性的区分要好好体会,就是出题点,就是你容易犯错的地方。

第一节 法的产生

1、 重点结合三次大分工理解法的产生的过程与标志

2、 对于法与氏族习惯的区别是出题点,要注意认真体会。

3、 法产生的一般规律0

4、06年均有考题。

第二节 法的演进

1、 理解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是:其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

2、 了解四种法的历史类型,多为选择题

第三节 法的继承和法的移植

法的继承和移植是容易出错的地方,要把握谁对谁可以继承,什么不可以继承;注意哪对哪可以移植,移植的意义与形式有哪些?这一节每年都是出题点。

第十六章 法的其他社会现象 本章采取同上一章一样的复习方法

第一节 法与经济

与后面三节相比,本节是最重要的。而且本节出题比较容易结合社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

因此,要重点把握。

重点把握法与生产关系之间是怎样产生联系,发生作用的。其中中国社会主义法与经济的关

系了解一下。

考法提示:恩格斯曾言:“无论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正确理解这句名言的是:ABCD。具体的出题技术分析可见本材料第一部分试题分

析与出题技术分析相关内容。

第二节 法与政治

05年出多选,有一定的难度,出错较多,建议重点认识两者的区别。

第四节 法与科学技术

重点把握现代可以对法律理解对人类的伦理道德所带来的挑战,所导致的冲突,可以结合社

会热点。

第五节 法与文化 历年未曾涉及。

第十七章 法与其它社会规范

本章导读:对于本章的四节内容,你需要掌握的是法与各种社会规范的关系,包括区别,包括联系,更重要的是区别。教材中对于道德、习惯、宗教、政策本身的分析与介绍作为阅读

材料即可,不会考。 第一节 法与道德

“自然法学家关注法律与道德的共同之处,而法律证实主义更加重视他们之间的差别”“恶

法非法与恶法依法之差别”

一、 法与道德的关系

(一) 作为社会规范在功能上相辅相成,共同调整社会关系

(二) 法治确立法律的首选地位,但此法必须依赖道德基础而成为“良法”

(三) 法律、道德皆和利益有关

(四) 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二、法与道德的区别

(一)产生的方式不同

(二)表现形式不同

(三)调整的范围不同

(四)内容结构不同

(五)实施的方式不同

考点:

1、法治 与德治的关系(2003年问答)

2、在课堂讨论中,一学生认为:实行法治,道德就不应当作为社会调整方式存在了,否则社会就会出现混论,使人们无所适从。请对该学生的观点做出评价。

3、在泸洲遗产继承案件中,关于“二奶”是否有继承权的问题。

法律与道德,自由与秩序是法学上永恒的命题。法律与道德是否存在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个人自由与公共秩序能否并行不悖?法的安定性与社会妥当性之间的张力如何调和?法院在水火不容的价值冲突之中到底应当扮演何种角色,法律的“自动售货机” 或道德家个人自由的捍卫者还是公众舆论的代言人?泸洲遗增纠纷案将现代法治的这种紧张关系凸显出来,学者们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得以从不同视角予以审视和思考。媒体的关注与炒做更使之招谤惹讼,沸沸扬扬,抛开“第三者”、“包二奶”等敏感的大众话题,对于我们这个正在法治之路上上下下求索的转型中的社会而言,这个公序“公序良俗第一案”或许能给人

们更多的启示。 第二节 法与宗教

一、 法与宗教的相同之处

1、 都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

2、 宗教戒律的实现也曾经象法律一样有专门执行机构

3、 执行都需要特定的解释机构

二、法与宗教的区别

1、产生的方式不同

2、内容不同

3、实施方式不同

4、适用原则不同

三、注意在政治合一的国家中的“法律的宗教化”与“宗教的法律化”。

考法:见《法理学》P267第2题分析题。这种分析题是典型的考法,也是2005年法大硕考

改革后法理学主观的出题模式。

考法:(多选)下列有关习惯法与习惯的区别有哪些是正确的?(先别看答案,自己做一下,并且把错与对的理由写出来。每做一道选择题都要经过这样的练习。)

A两者均体现阶级性B两者实施方式不同C两者实现的目的不同D 两者均具有规范性。

一、 习惯与法的区别

1、 在形成方式上

2、 在实施方式上

3、 在实现目的上

4、 在表现形式上

二、法与习惯的关系

1、法对习惯肯定

2、法对习惯否定

3、法与习惯共存

注意把握法、习惯、习惯法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法与政策

考法:下列选项中关于法与政策的表述,哪一些是正确?(2005年多选)

A法律的效力是普遍的,政策没有约束力

B政策可以是法的非正式渊源 C法治国家不需要政策,只需要法律 D法律和政策的表现形式不同

答案:BCD习惯法就是法,此题可以还原为法与习惯的区别。注意将习惯和习惯法的区别掌

握。 如同法与道德一样,这两年连续出题,重点把握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政策之间的关系,见下

制定机构 规范形式 实施方法 约束对象 稳定程

法 立法机关 表现形式特定;内容具体明确;权利义务体系 国家强制力 所有公民、法人和国家机关的行为 较高

执政党政策 党领导机关 表现形式一般纲领、决议、宣言、指示;内容比较原则;带有号召性和指导性 宣传动员、组织工作 党员的行为 一定

的灵活性

第十八章 法制与法治

考法:

1、下列有关法制与法治、人治之间关系有哪一个说法较为合适?(单选)

A法制与法治均以民主为前提

B有了法制即有法治

C人治之中有法,法治之中也有法

D人治与法制不相容

3、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多选)

A法制与法治同时出现

B在法制社会里,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 不能凭他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 C、在法制社会里,统治者是法律的臣仆,他的全部权力都建立在法律之上。

D、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以法治国,以法制约合合理运用公共权力。

第一节 法制的概念

一、 法制有动态意义上的与静态意义上的区分

二、我国法制的基本要求(2001年简答)

(一)有法可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前提

(二)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三)执法必严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条件

(四)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有力保障

第二节 法治的概念

一、 法治的涵义

了解亚里士多德、洛克的观点,了解《德里宣言》的相关问题,考生对于《法理学》P271戴雪、拉兹、富勒的观点也应有所了解,法大老师出题的方式之一就是把西方学者的观点转变成选项,不知道这些观点的考生还要仔细推敲也不一定能选对,而知道该观点的考生,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抽象的法理也可以象部门法一样掌握的细致入微。

二、法制与法治的区别(2005年多选、2003年单选、2004年任选)

(一)与静止意义上的法制区别

(二)与动态意义上的法制区别

(三)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家直接联系

第四部分 相关问题解析

1、三大法学流派

一、2001年综合第四题:1944年,德国一妇女为了陷害当时正在服役的丈夫,便向纳粹当局密告其夫休假在家时曾经讲过有损希特勒的话。结果,其夫被纳粹当局以1934年纳粹政府法令判处了死刑(未执行)。法西斯倒台后,该妇女在联邦德国法院被控犯有1874年刑法典规定的非法剥夺他人自由的犯罪。联邦德国法院的中审判决是:被告犯有罪行,纵然其丈夫是按照纳粹政府的法令被判刑的,因该法令本身违反了一切正直人的正当良知和正义感,尽管该妇女是依照纳粹法律告密的,由于纳粹法律本身是违反一切正直人的正当良知和正义感的,所以她必须接受法律制裁。但该妇女辩成,根据那项法令,其丈夫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当时有效的法律的犯罪,其告发仅仅是使一个犯罪得到制裁而已。法学家们对该妇女是否应当判刑所涉及的法理学基本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并由此导致了法学史上的著名的、

长达数年的哈特与富勒之间的论战。

分析:案情较简单,可借助此案例对三大法学流派进行梳理。

二、延伸:该案例实际上涉及到了两大法理学命题:从表面上看是一个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恶法是不是法?)而实际上是西方法理学传统中的自然法学和法律实证主义法学之间的

问题。

(一)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核心就是对于法律进行一种实证的分析,或者说,对于一个国家制定法的客观分析。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国家有了自己的一套法律制度,就存在对于这种法律制度的解释和适用,这种对于法律的解释,就是最原始意义的分析。

在西方法理学文献中,我们经常发现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相关的名词是“分析法学”、“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法律实证主义”和“新分析法学”。 在不太严格区分这些名词的法学家那里,这些名词是可以通的。如果我们要严格地区分这些名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这

里可以作出这样的界定。

“分析法学”更多的是指19世纪边沁和奥斯丁所创立的法律命令说,他们在法律研究的方法方面,采取一种分析的方法,总结出法律制度的一般概念、范畴和原则,用奥斯丁的话说,是“一般法理学”所采取的科学的方法,他们严格区分立法学(或者他们称为论理学)和法理学,将法理学的范围严格地限定于一个国家的实在法。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是“实证主义法学”的一部分。“实证主义”的概念来源于孔德,他把知识的进化分为三个时期,即所谓神学时期、形而上学时期和实证主义时期,他认为实证主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把这种实证主义运用到法律领域,便有了实证主义法学。这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即包括对于制订法的实证法学,即所谓分析法学,又包括对于法律历史的实证法学,即所谓历史法学,还包括对于法律在社会中的实证分析,即所谓的社会法学。 “法律实证主义”是“实证主义法学”的另外一种表达形式,广义的法律实证主义与实证主义法学同义,狭义的法律实证主义特指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从内涵上讲,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泛指奥斯丁到哈特,以及到拉兹、麦考密克的法律理论。

“新分析法学”泛指20 世纪对于奥斯丁分析法学的最新发展,严格地讲,哈特的法律规则说是新分析法学的典型代表,但是,从广义上看,“新分析法学”同时包括了哈特的法

律规则理论和凯尔森的法律规范理论。

实证主义法学(在此特指奥斯丁哈特传统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基本特点:

1、 严格区分实然的法律与应然的法律

2、 强调对法律概念的分析并依靠逻辑推理来适用法律

3、 否认法律与道德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 实证法学在关于法与道德的关系表达出如下的理论:

(1) 法与道德是两个实践和文化上都是相互独立的领域。他们具有不同底 渊源,不同的确立和认可的标准,因此二者完全是自足的。他 们只是在各自的领域之中产生作用

并不对其他领域发生影响。

(2) 但是,这并不表明与道德就没有共同性存在。在实践活动中的一些规范是二者共同的内容,这也得到历史的确认。如禁止杀人,禁止欺诈等等。但是,这些内容一旦被确立为法,它就法律化了,而不再具有道德的属性了,而变得与其他可能的法的内容一样,都成为法的内容。换句话说,这些规范不是从事实上作为道德的内容这一事实之中取得其法律性或约束力,而是因为这些规范符合了关于法的确立和承认的实在的独立于道德的标准,

基于这一事实,而具有约束力。

(3) 采纳实证主义并非意味着对于法不能从道德的角度进行批评。这样的批评是可以的而且是值得鼓励的,它代表了一种推动法的发展的重要的工具和立法政治。但是,它并不进入法的内部也不改变法的性质。这也就是说,一条受到批评的因而显得不正义的规则,只要符合关于法的确立和承认的标准,即不因此而失去法律性和约束力。它在任何一方面仍然具有法的属性,因此也应该得到社会大众的遵守,权威机构也可以要求人民服从它。换言之,只要符合有关法的确立和承认标准,法的内容甚至可以与道德相冲突(即恶法亦法)。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说,实证法学理论在法与道德之间进行严格的区分。法与正义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虽然他们并不相冲突。如果从体系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我们面对的是两个不同的或相互区分的领域。道德是一回事,法是另一回事。二者具有某些共同的内容这样的事实并不导致它们的联合。对于这些共同的内容,如果仔细观察,可以说并不是真正的共同:虽然它们有着相同的社会文化表述在法之中变为法律性的,在道德之中变为道德性的,

因此在此相区别。

因此,从分析实证法学的视角看来,该案例中的法令在当时是有效的,所以,那位丈夫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该妇女的行为不能构成犯罪。

(二)自然法学

1、自然法学代表了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思潮。这一思想决定性的影响了直到今天的整个西方法律思想史的一般特征。从一个方面来看,自然法是一种完美的模型,实在法应该与之看齐,否则的话就要失去其作为法的资格,因此而不具有约束力,也将使大众失去服从法的义务以及要求人民服从的权威。因此,一条人为制定的法律如果与自然法相冲突就不是真正的法,不具有法的属性,而是任性的武断,人民可以、甚至应该去违反它(即恶法非法)。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实在法又可以看作是自然法在现实世界得以落实的一种工具。因此,如果实在法不具有它的模型---自然法---的性质的话,这种落实的目的也就没有得到实现。

2、自然法学家在法与道德的关系上提出了以下的理论学说: (1)道德在法的领域的表现也就是正义,在事实上与自然法相同一。

(2)道德是作为合法性的标准而存在,也就是承认法之为法,法本身具有法的属性的标准。这对自然法和实在法都有效。由于实在法之成为法具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如果它表现出与自然法因此与道德不相吻合的特征,它就不成其为法。

(3)因此,道德就深深地渗透到法的世界之中。法不是一种独立于道德之外的事物,它与道德具有相同的内涵,它不过是相同的道德以及不同于自身的法的方式而表现出来而已。这样的表达,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之中进一步落实。法,就其实质而言,无论是先前存在的自然法还是后来存在的实在法,不过是实现体现了法的本质,承担了确认法,取得法的资

格的标准的道德的一种工具。

3、所以,从自然法的角度来说,该案件所涉及的那项纳粹法令违背了自然法原则,那位丈夫并没有触犯法律,该妇女应当被判刑。

(三)社会法学

社会法学是19世纪末叶以来西方法学 中的一个派别,又绎社会学法派。西方法学家一般认

为该派具有下列的一个或两个特征:

A社会学观点和方法研究,认为法是一种社会现象,强调法对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或效果以及

各种社会因素对法的影响;

B认为法或法学不应该象19世纪那样仅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而应强调社会利益和“法的

社会化”。

庞德曾将社会法学派和其他法学派(主要是分析法学派和自然法学派)的区别归纳为以下几点:该派着重法的作用而不是它的抽象内容;它将放大当作一种社会制度,认为可以通过人的才智和努力,予以改善,并发现这种改善手段为己任;它强调法要达到的社会目的,而不是法的制裁;它认为法律规则是实现社会公证的指针,而不是永恒不便的模型。

在20世纪的西方法学中,还有不少派别虽与庞德等人的社会法学派观点有所不同,而在许多基本观点上又极为类似,因此可列为社会法学派的支派,如社会连带主义法学派、美国的现实主义法学派、欧洲大陆各国的自由法学派、利益法学派、北欧各国的斯堪地纳维亚法学派以及心理学法学派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法学派在理论上并无显著改变,但在方法论上日益与自然科学或综合、科学结合而成成为一种应用法学。

2、对重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思考

目前,教育部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项目-----“重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这一研究项目从本质上讲的是一道政治家出题,理论家作答的难题。期间大致有十大难题:

1、 这一重构,是意识形态主导还是以科学来主导?如果是前者,与政治学又如何区别?如果是前者,又如何完成这一“任务”?

2、 期间逻辑与实践的差异(用逻辑的理论不能 解释非逻辑的实践)

3、 如何处理开放与封闭、正宗与非正宗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之间的矛盾?

4、 共融与排异的问题(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协调与冲突)

5、 法理学是个性的,而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是强调共性的,两者如何结合?

6、 目前的理论家是否具备这种能力?(近几十年来对马克思主义法理学都鲜有研

究进展)

7、 以公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中心,还是以问题为中心来重新构建一套体

系?

8、 守成与创新的问题

9、 如何处理其与对西方的法律进行移植之间的关系?

10、 要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法理学还是马克思主义法理学说史?

3、法的价值的若干问题

一、 简要说明:

这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对于法理学专业的考生亦然。

对于教材,我们的建议要熟悉,并且注意教材中所举的例子,这往往会成为出题的材料。我们在此将着重从宏观上对这一论述题进行梳理。

二、法的价值解释释义:

法的价值是一个十分艰深的问题,我们可以简要地给法的价值下一个定义。法的价值是以法与人的关系作为基础的,法对于人所具有的意义,是法对人的需求的满足和人关于法的绝对超越指向。法的价值的探究实际上是法的意义的探究,是以法与人的关系为基础,并以

人为归宿的法的意义的探究。

法的价值即法对人的意义的第一个方面是法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其方式主要是两个,一是将人的需要法律法律制度化,使之具有合法的、为法律所保护的性质。二是将已经法律制度化了的人的需求现实化为法律的现实。法的价值在实际生活之中对于人的需求的满足,必须需要法律实施作为中介,并在法律实施中得以完成。这两种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表现着法的

价值。

法的价值即法对人的意义的第二个方面是人关于法的绝对超越指向。法的价值这种“绝对超越指向”性质,为法的价值 的崇高与神圣奠定了基础,对人类关于法的行为和思想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甚至是人关于法的精神企求和信仰。

法的价值的两个方面的意义,经过了千百年的凝练,固化为了法治、自由、平等、人权、

人的全面发展等价值目标或价值准则。

二、法的价值的属性

法的价值属性是法的价值所固有的属性。它决定着法的价值表现形式、应有功能和社会

作用。

(一) 属人性和社会性

(二) 客观性和主观性

(三) 应然性和实然性

三、法的价值的意义(注意要区别与教材上的法的价值研究意义):

(一)法的价值是法的制定的必需。法的价值是立法的思想先导。严格意义的立法活动都是

在一定法的价值观指导之下的国家行为。

(二)法的价值是法的实施的意义也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三)法的价值是防止法的失效的屏蔽。法的失效问题实际上也是法的价值背离问题。它可能是因为立法的错误或者法的实施的畸形所致,都是对应有的法的价值的,对于防止法的失

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法的价值是校正恶法的准则。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都充分运用了法的价值对恶法和恶法下恶行的批判意义,并把平等、正义、人权等作为基本的法的价值准则来校正恶法、校正恶法下的恶行,对恶法予以否认,对恶法下的予以制裁。

(五)法的价值是法的演进的动因。新型法代替旧型法的历史推进,法的消亡和取代法的共同生活准则的形成,都不是简单的历史现象。这些历史进步都有一个重要的内在精神依据和精神动力,即法的价值。尤其是法的消亡和法向社会共同生活准则的过渡,更离不开人类法的愿望的善良和美好,离不开法对秩序、文明、自由、平等、人权、正义等崇高价值的执着

追求。

四、法的价值的冲突(事实上,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基本上就是一种折衷主义):

(一)自由与平等的冲突

自由与平等的冲突是以它们在人性上的差异性质作为依据的。自由以人的个性为首要的基础,而平等则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自由与平等之间的

冲突也可能随时发生。

自由与平等的侧重点不同也就决定了二者之间会有冲突产生。自由侧重于个人意志的自由、行为的不受约束,以及自身的发展,而平等则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等。自由立足于主体自身,平等立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自由与秩序的冲突

自由强调的是主体个性的发挥,而秩序强调的是有序状态的建立与维持。自由难免有打破既有平衡----秩序的趋势,秩序有在一定程度上压抑自由,维持平衡的规定性。因此,二者之间的冲突就再所难免。在我们看来,自由与秩序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的对立统一。法既要体现和保障社会生活参加者一定历史阶段所能有且应有的行为自由,又要维护适应一定生产房事 的社会秩序。要将二者统一起来观察。当然,在不同的条件下对自由或秩序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但无论如何,二者不可偏废。

(三)秩序与正义的冲突

从抽象的意义上讲,秩序与正义各有其利。一般地说,秩序有利于统治,有利于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稳步前进。然而没有正义作为基础的秩序,必然是难以长期维持的秩序。正义有利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平衡,有利于创设和维护良好的秩序,或为了秩序而不得不牺牲一定的正义。法的价值,在秩序与正义之间,谋求的正义理应是有秩序的正义,谋求的秩序理应是正义的秩序。

4、法的效力与法的实效

法律实效是法律实际上成为行为规则,即被人们(所有社会主体,包括立法机关在内)遵守或被有权机关加以适用和执行。法的效力是法存在的表现,是一种社会力量,法的实效是一种社会事实。法的效力用来分析法律的生存领域、法律的结构,而法的实效则用来分析法律的实施状况。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试行)》规定的破产程序条款是有效的,但是实际上许多应当破产的企业大量存在而无法启动破产程序,这说明这一法律的实效低,

但不能说这一法律没有效力。

5、法律、法律体系与实际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上,法律一旦产生,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追求更多的独立性。立法,不能不考虑法的自身的逻辑体系,不能对性质相同的问题,这个法这么规定,那个法那样规定,互相矛盾。但是,归根到底,实际是母亲,法律是子女,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是“经济关系反映为法的原则”。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发展了,实际发展了,法也要发展,法的原则、法律体系也要发展。由此至少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实践没有止境,法律体系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它必然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封闭的、固定的,一定阶段所称“法律体系”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尤其在我国,整个国家还处于改革、转型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都还没有定型,因而反映、规范这种制度和体制的法律规范、法 律体系就更加明显地具有稳定性与变动性相统一的特点。二是,加强立法工作 与形成法律体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我国二十四年来的立法实践来看,立法从来都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体系出发的,都是根据需要用法律手段加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经验基本成熟的,至少有了科学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典型经验,才能立法,需要成熟一个,制订一个。这是立法问题。法律体系则是法学研究问题,有了若干法律、法规后,对它们加以研究、归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明确不同法律规范的不同性质、不同特点、不同效力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内在逻辑,逐渐形成科学的体系。因此,这个体系不可能是一开始就有的。概括的说,先是制订法律、法规,然后形成法律体系;法律体系形成后,又会指导立法实践,防止法律规范之间相互矛盾、“打架”,把法的自身逻辑体系搞乱。这就是为什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并没有提出法律体系的问题,到了党的十五大,在我们已经有了一部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宪法和一批基本的、主要的法律、法规之后,才提出了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这是符合客观

规律的。

6、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调整手段的关系

现在,各方面的立法积极性都很高,这是好事。同时,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到底解决哪些问题应该立法,解决哪些问题不宜立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没有相当一批法律、法规,特别是基本的、主要的法律、法规当然是不行的。现在,我们的法律、法规还是不够健全,需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要用法去解决,法并不是万能的。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历来是多种多样的,除法律规范外,还有市场机制、行业自律、习惯规则、道德规范以及先进管理、技术等手段。这些手段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是各不相同、各具特征的。其中,需要用法律手段解决的,一般来说,应该是那些在社会生活中带普遍性的、反复出现的、用其他手段解决的,一般来说,应该是那些在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反复出现的、用其他社会调整手段难以解决、最终需要依靠国家强制力解决的问题(既然是最终需要依靠国家强制力,那就不是凡是都要依靠国家强制力,运用国家强制力是需要格外慎重的)。能够用其他社会调整手段予以解决,却不能或者基本上不能依靠国家强制力解决的问题,如思想道德问题、具体工作问题、具体技术问题、科学实验问题等,就不宜或者不必通过立法去解决。因此,加强立法工作,当然需要考虑制定、修改法律、法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运用、发挥市场机制、行业自律、习惯规则、道德规范以及先进管理、技术等手段在调整社会关系中的作用,不可能什么问题都是用法律手段去解决即

最终依靠国家强制力去解决。

7、法律思维 A法律思维的十大要义

1、 合法律性优于合道理性;

2、 普遍性优于特殊性

3、 形式优于实质

4、 程序优于实体

5、 复杂优于简约

6、 严谨优于标新

7、 谨慎优于断信

8、 过程优于结论

9、 精确优于比喻

10、 逻辑优于修辞,推理优于描述

B训练法律思维的要求

1、 以情感而开理性

2、 重视学术训练,少事机制

3、 既要有人文的关怀又要有科学的精神

4、 知行统一,勇于实践

8、法律意识及其相关概念区别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1)法律意识是社会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它直接为维护某种生产关系或改变某种生产关系而服务;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则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较为间接,往往需要通过一些中间环节才能与经济基础联系起来。(2)法律意识涉及的对象是法律现象,这是法律意识与其他社会意识相区别的主要特点。虽然政治意识、道德意识以及其他社会意识有时也涉及到法律现象,但它们都不是以法律现象作为专门的对象。(3)法律意识与其他社会意识相比,具有较强的强制性,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指令性,它对社会生活的法律调整的反映比较及时、敏感;而其他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的影响,常常是通过思想指导、情感熏陶、心理感召、习俗的维护等方式潜移默化地起作用,对社会生活的法律要求作用缓慢而持久。

法律心理,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不系统的,自发形成的感受和情绪。

法律思想体系,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点。

法律思想体系,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全部法律活动水平的概念,它是法的制定、法的实施、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等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智慧和知识的总和。

9、法与道德

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体现国家意志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由国家以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道德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人们基于一定物质条件而形成的对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当与不正当等标准来评价人们行为的观念,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的信念来维持。对于提高立法质量非常重要。有时社会反映强烈,要求立法机关立法的事情恰恰不属于法律的调整范围。另一方面,在有些问题上,法律和道德互相渗透,法律中

也会包含一些统治阶级认可的道德要求。

10、法治与法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法治表达的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序和过程;而法制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制度”的简称。现代法制概念包括如法律的至高权威,法律的公正性、稳定性、普遍性、公开性和平等性,法律对权力的制约与对人权的保障等一系列原则和基本要求;法制则不必然地具有这些内涵。只要有法律和制度存在,但不一定就是实行法治。法治表明了与人治根本对立的立场。强调依法治国以及法治与人治的

根本对立,是法治概念具有的鲜明的本质特征。法制强调人民主权和法律的统治,反对个人的专横独裁或者少数人的訾议妄为;它倚重法律治国的必要性和稳定性,着眼国家的长治久安,以法律防止“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悲剧的发生;它坚持法律的至高权威,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法律之外和法律之上的特权。法制则不具备这种特性,它非但不能表明与人治的必然对立,而且还可能出现“人治底下的法制”。法治是以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基础,是市场经济基础上、民主政治体制之中的治国方略。法制则既可以与各种政治体制为伴。]所以,有法制的国家就可以成为“法制国家”,但它并不必然地成为法治国家,法制有需要通过法治来体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和法制建设尚不完善,长期以来形成的权力至上的传统观念和人治习惯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及人们的思想中还有一定的影响,法律权威至上还没有稳固地树立起来,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压法等问题时有发生,干扰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及司法不公的现象,人民群众反映还较强烈。

11、法理学与相关的法学分支学科的关系

在整个法学体系中,法理学居于一个非常独特的地位:一方面,法理学所研究的是法的一般原理、原则、概念、制度,这种研究对象与人类的生活样式、理念、价值和人文的总体精神息息相关。因此,法理学总是要站在法学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来追踪、吸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反思法的基本问题,同时也从法学的角度对各种人文思潮作出回应。在一定意义上,法理学也属于研究人类精神的学问的一种,与那些专注于法律的应用与操作的学科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另一方面,从法学体系的内部关系看,法理学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具有“基础理论”的地位。它是建立在诸应用法学之上的具有普遍意义、属性和职能的法学学科,其内容具有基础性、根本性、一般性、普遍性和抽象性,从而对各种应用法学发展的水平。法理学研究的不发达,必然会对法学其他学科的研究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强化法理的基础地位,深化法理学的研究,对于建立一国法学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法理学与法学其他学科的结合,反过来对于法理学自身的发展也同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法理学是一门开放性的学问,这不仅指它的对外开放,而且也指它的对内开放,即法学体系之内与其他法学学科的结合,不断从其他学科中获取理论和方法上的资源,以丰富和完善法理学自身的理论。例如,法律制度史的研究,国内部门法学(民法学、 刑法学、宪法学)的研究,在某些方面有各自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它们对历史上的法和现实的法所进行的实证考察,是法理学所不能替代的,而且它们从各自学科出发对法的本质和现象问题所做的结论,对于法理学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法理学若不与法律史、国内部门法学结合,很可能会陷入空泛和游说无根的窘境,也不能起到前导学科的作用,不能对法学其他学科予以理论上的指导。然而,法理学与其他法学学科的结合,决不意味着法理学可以完全照抄、照搬法律史学、国内部门法学的理论,将别的学科的东西据为己有,否则,也就失去了

法理学自身的特色。

在中国,当代法理学面临的问题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例如,法理学研究的学术环境的培养和保护,法理学学术传统重建,中国的现实对法学家们所提出的时代课题,法理学与应用法学的结合,法理学方法的变革,法治进程中的知识转变,法理学研究的国际化、

规范化与本土化,等等。

12、中国当代的法理学发展的理论资源和发展方向。

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为指导,吸纳古今中外一切优秀进步的法学思想而又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法理学。显然,它的理论资源包括:(1)古今中外优秀进步的法力文化、法学思想;(2)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3)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实践经验。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提出一整套适应中国国情而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般法律问题的独创理论体系。如果说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与同时代的西方法理学,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中国的实践及其经验就是其最有生命力的、雄厚的理论资源,也就是这种区别形成的标志。可见,同民主与法制建设实践相结合,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最为重要的步骤。 您所 查 看

帖子 来 源

于 ka o y a

n. c o

m 考研 论

第四篇:学前幼儿教育心理学讲义

一、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一)幼儿教育与幼儿教育学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过程,其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一切能增长人的知识、影响人的思想意识和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通过学校这种机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幼儿教育是指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其涵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教育指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或相关幼儿教育机构对幼儿进行的教育。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复杂社会活动中教育规律的科学。由于研究视角不同,教育学出现许多分支。幼儿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二)幼儿教育的意义

④培育美感,促进想像力、创造性的发展。幼儿感知觉发展迅速,喜欢颜色、声音变化。幼儿教育以动手操作、歌唱等来满足幼儿创造与想像的需要,培养儿童的审美情感和情趣。

二、幼儿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一)幼儿教育的发展历程

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幼儿教育始终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和发展。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没有阶级性,幼儿教育融于生产生活中,其主要任务是保证幼儿的存活;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的子女才有机会接受教育,这时的幼儿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分散进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极大发展,出现了独立的幼儿教育机构。

(二)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1.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倍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并在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为此他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

2.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1)国外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

随着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幼儿教育。表现在:①幼儿教育机构数量增加迅速;②幼儿教育机构越来越多样化;③幼儿教育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2)我国幼教机构

1903年,我国创办了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之后,在北京、上海相继成立了蒙养院。当时,这些幼儿教育机构完全抄袭日本模式,显示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的特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尖锐地指出,这实际上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二是花钱病;三是富贵病。一些爱国人士开始创办为平民子女服务的幼儿园,如陶行知先生的“乡村儿童团”、张雪门先生的“北平香山慈幼院”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深人,幼儿教育虽然有起有伏,但总体是向前发展的。1978年以后,幼儿教育机构逐渐发展,办学形式也开始多元化。特别是1989年以后,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管理法律法规,使我国幼儿教育管理从此跨人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3.主要的幼儿教育思想

(1)洛克(1632—1704)

洛克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他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心灵如同一块白板,没有任何标记和观念;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后天得来的,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这种观点,洛克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而不是由先天的遗传决定的。

洛克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所谓绅士,就是一种有德性、有学问、有能力、有礼貌的人。为了实现绅士教育的目的,洛克设计了一整套具体的实施办法,为儿童安排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在内的教育内容,并且详细提出了各项教育的要求和方法。

(2)卢梭(1712—1778)

教育要顺应自然。卢梭反对那种不顾儿童的特点、干涉并限制儿童自由发展、违背儿童天性的传统的古典教育,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

教育要培养“自然人”。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爱弥尔》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代表作,集中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

(3)福禄倍尔(1782—1852)

19世纪中叶,德国的福禄倍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而且创立了一整套幼儿教育理论和相应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等。他的主要幼儿教育思想有:①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幼儿的发展是在内在动力驱动下进行的,需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②游戏理论。游戏是幼儿内在精神活动表现的主要方式,对幼儿的智力、人格发展意义重大。他还认为游戏中工具非常重要,并且制作了叫作“恩物”的玩具。③协调原理。幼儿与周围环境、社会、自然是协调、融合的整体。④重视亲子教育。母亲的教育有利

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②坚持教、学、做合一,倡导因材施教。其教、学、做合一的实质就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儿童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成为真人。③主张解放儿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他认为,教育者应化作儿童,加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孩子的创造力,然后进一步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把学习和创造的自由还给儿童。为此,他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渴望的东西;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

(7)张雪门(1891—1973)

张雪门反对以培植士大夫和宗教信徒为目标的幼稚教育,主张以发展儿童个性和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他研究幼稚教育是从幼稚园的课程人手的。他主张实施“幼稚园行为课程”,认为: “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 “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此外,他还一贯重视幼稚园师资的培训和师范教育。张雪门与南京的陈鹤琴有“南陈北张”之称。

(8)陈鹤琴(1892—1982)

陈鹤琴先生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他的幼儿教育理论观点有:①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他反对照搬外国教材、教法,全然不顾中国国情的做法,主张适合我国国情的幼儿教育。②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陈鹤琴说: “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③提出幼儿园课程理论。他强调要从做中学。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它们去学习。”他还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实行“整个教学法”。④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陈鹤琴认为,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多方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9)皮亚杰(1896—1980)。

皮亚杰的学前教育观是以其儿童心理学理论作为基础的。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认识发展的过程和结构涉及四个基本概念,即图式、同化、调节、平衡。

皮亚杰认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种:成熟、物体经验、社会经验和平衡化。他认为,平衡化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思维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思维发展阶段可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4.我国幼儿教育制度的发展

1903年,我国建立了第一所幼儿园,但是,最初的幼儿园在学制系统中是没有地位的。幼儿园在我国学制系统中的地位是在经过了较长时期的演变后,才逐步确立的。目前,我国幼儿园已成为我国学制系统的一部分。在发展历程中,比较重要的影响幼儿园教育的法规主要有:1932年10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1939年1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规程》;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暂行规程》(试行草案)、《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试行草案);198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纲要》;1996年6月,正式施行《幼儿园工作规程》(1989年试行)。

幼儿教育学讲义第四章教师和幼儿

发表日期:2010-1-11 来源:中大网校

[在线考试]

一、幼儿教师

(一)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

1993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指出,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责、对幼儿身心施行特定影响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

我国幼儿教师的权利有:①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②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③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④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的权利;⑤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的权利;⑥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我国幼儿教师的义务有: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保教计划,履行聘约,完成工作任务;③按国家规定的保教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④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⑤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二)幼儿教师的素质

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教师应当“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身体健康”。这是国家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

3.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

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有效、高质量的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就成为教师必备的素质。

(三)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

幼儿教师需要一个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宽广的能力结构。

1.观察力

幼儿教师的观察力主要指对幼儿直觉的、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观察能力,表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中。随机观察可在一日生活的任何时候、任何环节发生。凭借这种能力,教师达到与幼儿的沟通,从而进行有效的指导。有计划的观察要求预先有拟定的观察项目,教师根据观察内容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场景,列出最能反映问题本质的观察要点,然后按计划进行观察。

2.沟通的能力

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和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

(1)教师与幼儿的沟通

教师通过微笑、点头等非言语的沟通,表达出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也可以通过掌握一定的沟通技能,用准确的言语沟通,平等地与幼儿交流。

(2)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家长作为教师的合作者加入到教育者一方,共同对受教育者——幼儿施教,极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但是,这一合作能否取得成功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其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不仅需要教师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技能,比如,根据家长的职业、文化水平等选择沟通策略,还需要掌握传达信息的技巧。

(3)促进幼儿之间的沟通

幼儿之间的沟通受到他们社会性发展、语言发展等方面的制约,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帮助。如果教师缺乏相应的技能和能力,就难以达到目的。

①幼儿之间的口语沟通。幼儿之间的交谈可以极大地促进幼儿社会性、智力、语言的发展。促进幼儿之间的交谈,需要发展他们自我表达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听和说的能力,这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②幼儿间冲突的解决。幼儿的冲突是其沟通不畅的最激烈的表现形式,多发生在物的分配或活动机会的选择时。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的冲突,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之一。帮助幼儿正确对待冲突、习得解决冲突的策略,通过冲突理解人际交往的规则,认识自己和别人的权利,克服自我中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

3.组织分组活动的能力

在幼儿园中,全班统一的大集体活动比重很大,难以顾及每个幼儿的兴趣、能力、个性等的个别差异。不少幼儿园除集体活动之外,还采用小组和个别活动方式。小组活动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满足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有助于幼儿之间更多地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作用;有助于幼儿更多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倾听别人的看法;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民主态度和发展自律。在小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由纯粹的教授者变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育的方式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组织小组活动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

(1)分组能力

分组是小组活动的第一步,分组的质量对活动的进行影响很大。合理的分组表现出三个特点:有层次、有特色、有变化。

有层次,指教师分组时纵向地考虑幼儿的水平差异。例如,根据幼儿的经验、动作、思维、语言等方面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结合活动内容的难易,按水平由低到高分组,让每个幼儿能进行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

有特色,指小组各有特点。因为幼儿有不同的兴趣、性格倾向、学习方式上的特点等,因此,每个小组的幼儿既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学习同样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学习不同的内容来达到同一个教育目标。

有变化,指分组是动态的,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经验等来划分。

(2)指导小组活动的能力

指导小组活动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促进幼儿小组活动的开展,帮助每个幼儿得到真正的发展上。它要求教师:

①指导必须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分组活动指导的根本。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分组活动必然失去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这一精髓而流于形式,不过是从集体灌输变为分组灌输,从大一统变成“放羊”而已。

②指导必须了解幼儿,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分组活动虽然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如果指导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仍然不能达到目的。

③灵活地改变教师的角色,灵活地改变指导方法。分组活动不像作业课那样以“教”为主,而是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主。因此,指导分组活动的教师不能像作业课上那样一直是教授者的角色,使用比较单一的方法。分组活动的指导必须是灵活多样的,教师的角色也要根据情况随时变化。这种指导难度很大,需要多种技能、能力的结合,除观察、沟通、有针对性的指导之外,随机教育的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

关于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除以上提出的观察、沟通、组织小组活动等能力之外,还有许多其他能力,如指导游戏、指导幼儿行为、评价教育活动等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篇:王尚洪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教案讲义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程概述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以阐述人体及高等动物的基本生理为主,并按照人体的系统分类划分章节。

生理学主要研究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出的生命活动现象或生理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内在机制的一门科学。根据某种生命活动现象探讨其内在的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乃至分子水平的过程,或通过研究获得的分子或细胞水平结果阐述普遍存在的生命活动现象是生理学课程的重要特征。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任何生理机制的阐明都以实验结果为依据。因此,生理学具有严格的客观性和良好的逻辑性。 根据人体的系统分类,课程从神经和肌肉的一般生理入手,首先阐明可兴奋细胞的一般生理活动过程及特性,为掌握和了解后面章节各系统的功能和功能调节打下基础。然后以人体的九大系统(除了运动系统外)为主线,按照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血液、循环、呼吸、消化(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排泄、生殖的次序进行阐述。学习建议:

1、生命活动过程和机理的统一。 学习生理学,首先要了解有哪些生命活动过程

或现象,如血液流动、心脏跳动、呼气与吸气过程、消化与吸收过程、尿的

形成与排泄过程等,同时,也要了解产生这些过程的内在机制。

2、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机制的阐明都依赖于科学研究的结果,了解各

种机制阐明的过程、实验背景及依据很重要,可以多阅读一些参考书。不仅

有助于了解生理学的发展进程,也有助于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

3、对初学者而言,较难抓住生理学的重点内容。每章的思考题将围绕各章的重 点内容及重要概念提出,希望同学认真思考与复习。 第一章: 神经和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本章概要:

本章以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为例,讲述了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的全部生理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刺激如何引起可兴奋细胞产生兴奋,细胞某一局部兴奋后如何传导到整个细胞并如何在细胞之间传递,如何引起骨骼肌收缩等过程及机制。第一节 神经和肌肉的兴奋和兴奋性

一、刺激和反应

凡能引起机体的活动状态发生变化的任何环境变化因子都称作刺激,由刺激引起的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都称为反应。

(刺激的种类很多:电压、电流、光、声音、冷、热等,环境变化因子包括 。内环境的变化,如血压升高,PH 值下降等)

二、刺激引起反应的条件

在受刺激的组织、细胞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的条件下,一个刺激若要引起反应,通常与下列条件有关:

1、刺激强度:

一个刺激要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兴奋,必须要达到足够的强度。这种强度,一般可以靡欢ǖ牧扛倮幢硎尽H绲缈捎梅亍才啵簧艨捎帽炊⒎直矗还饪捎美湛怂梗凰峒疃瓤捎?PH 值等等。刺激强度越大,越易引起兴奋。

2、刺激作用时间

指某一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机体所持续的时间。任一强度的刺激,只有持续相应的时间才有效。持续时间越长,刺激效应越显著。

3、强度变化率 指单位时间内强度变化的大小。变化率越大,越易使组织兴奋 例:以常用的电压或电流刺激为例 作用时间 强 度 强度变化率

在我们平时的实验中,强度变化率都能控制在一种突变的型式,强度和时间就成了控制刺激的主要因素

4、强度---时间曲线

在上述例子中,我们改变作用时间,观察在不同的作用时间下,刚刚能引起肌肉收缩所需的最小强度,然后以作用时间为横轴,以强度为纵轴作一曲线,即得强度---时间曲线 (图) 图 刺激的强度-时间曲线

由图可见,对一个有效刺激,强度和时间成反比关系。根据强度---时间曲线,我们把一些概念说明一下: 阈强度 在某一作用时间下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刺激 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 阈上刺激 高于阈强度的刺激 阈下刺激

低于阈强度的刺激 基强度 无论作用时间多长,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时值 在强度时间曲线上,两倍于基强度时的作用时间。

三、兴奋和兴奋性

1、兴奋和兴奋性

最初,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尽管形式不同)都称为兴奋,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图为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当我们刺激神经时,可以引起腓肠肌收缩。(图) 为什么刺激神经可引起肌肉收缩呢?可以设想,神经受到刺激后,必然产生了一种快速的可传导的变化,它作为一种信息,又被快速地传递到了肌肉内部,于是引起了肌肉的收缩。这种快速的可传导的变化被称为冲动,如神经冲动,肌肉冲动。后来,生理学上把活组织或细胞因刺激而产生冲动的反应称为兴奋,把活组织或细胞因刺激而产生冲动的能力称为兴奋性。相应地,凡能产生冲动的活组织或细胞称为可兴奋组织或可兴奋细胞。 随着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和实验资料的积累,

发现神经冲动本质上就是动作电位,因此在近代生理学中,兴奋性被理解为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而兴奋一词也就成为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或动作电位的同义语了。

兴奋和兴奋性是生理学的重要概念,兴奋是兴奋性的表现,兴奋性是兴奋的基础或前提。

2、兴奋性的指标 阈强度 与兴奋性成反比 时值 与兴奋性成反比

3、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先给组织一个阈上刺激(条件刺激)引起兴奋后,观察紧接着的第二个刺激(测试刺激)引起的反应,发现组织兴奋后的兴奋性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以粗神经纤维为例: (图) 1)绝对不应期 无论多大刺激都不产生兴奋,兴奋性为 0。持续时间 0.3ms 2)相对不应期

阈刺激大于条件刺激,兴奋性逐渐上升,但低于原有水平。持续时间 3ms 3)超常期 阈刺激低于条件刺激,兴奋性高于原有水平。持续 12ms 4)低常期 阈刺激大于条件刺激,兴奋性低于原有水平。持续 70ms

4、阈下总和

阈下刺激通常不能引起组织产生兴奋,但两个或多个阈下刺激可能引起兴奋,称为阈下总和。 空间总和

作用于不同部位的多个阈下刺激同时或接近同时作用引起的兴奋效应。 时间总和 作用于同一部位的的阈下刺激连续作用而引起的兴奋效应

四、神经和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一)损伤电位: 19 世纪中叶,德国著名生理学家 Du Bois Remond.(杜 波依 雷蒙),在

具有灵敏电流计的条件下,运用神经和肌肉标本,测定了损伤电位 若将组织局部损伤,将一个电极置于完整部位的表面,一个电极置于损 伤部位。可见电位计的指针发生偏转,损伤部位为负。这种组织损伤部位与 完整部位的电位差被称为损伤电位(injury potential)。 (图)

为何在损伤部位与完好部位存在电位差呢?很显然,损伤部位反映的是 细胞内的状况。由损伤电位提示,细胞的膜内外存在电位差。如何才能证实 呢。霍奇金(Hodgkin)和赫胥黎(Huxley)1939 年找到了枪乌贼的巨轴突, 利用极细的玻璃微电极插入轴突内,测定了膜内外的电位差,

(二)静息电位: 一)静息电位的测定 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两侧的电位差称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通常膜内为负。当时,利用枪乌贼的巨轴突测得膜内外的电位差 约-50mv,膜内为负值。 (图)

一般蛙、枪乌贼的神经、肌肉细胞的静息电位为-50~-70mv,

哺乳动物的神经、肌肉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90mv 二)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 什么原因导致细胞内外出现电位差呢? 静息电位是 K 离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1、膜内外离子分布差异(枪乌贼巨轴突) mMol Na K Cl- 内 50 400 40-100 外 460 10 540

2、膜对上述离子的通透性为 Pk : PNa : Pcl1:0.04:0.02 根据静息时膜内外离子的浓度差别和通透性差别,静息时主要以 K离子向外扩散为主,K 离子的扩散使大量的正离子由膜内扩散至膜外,导致膜内电位下降。由于电场的作用,在细胞膜内外聚集了正负电荷,形成了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电场。电场的方向阻止 K 离子的进一步外流。当膜内高浓度的 K 离子向外扩散力与电场阻止力相平衡时,膜内外电位达到相对平衡,构成电化学平衡电位,即静息电位。该电位值可用电化学平衡电位公式 Nernst 方程求得。 RT Co 8.31×27337 Ko Ko E=———ln —— = ——————— ×2.3log———=60log———mV nF Ci 1×96500 KI Ki 1 2 3R 气体常数,为 8.31 焦耳T 绝对温度,为 273+摄氏温度n 离子价数,F 法拉第常数,为 96500Co/Ci 为膜内外离子浓度这里主要为 K 离子浓度,当温度为 37℃时得公式

3。代入变量膜内外的 K 离子浓度,各种可兴奋细胞膜内外的比值在 20-50 倍之间,计算得平衡电位为-78~-102mV,非常接近。可见 K 离子是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离子。

3、Na-K 泵的作用 Na-K 泵在静息电位的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逆浓度梯度转运维持膜内外离子的浓度差。故又称生电钠泵。

(三)动作电位

细胞兴奋时产生的扩布性的可逆膜电位变化称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图) 。一)动作电位的测定

如图,当给神经一个电流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并很 快又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

动作电位整个过程中,膜内电位由静息电位上升的过程通常称为去极化, 有时把去极化过程后期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时相称反极化。动作电位由最高 点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的过程称复极化,低于静息电位水平的状态称超极化。 (图) 如图所示,运用高倍放大和慢速扫描记录动作电位,首先出现一快速上升 和快速下降的电位波动,称为锋电位,之后出现缓慢的电位波动称为后电位, 依次为负后电位,正后电位。 动作电位的特点: 全或无

在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一旦出现,其锋电位的形状、幅度、持 续时间都是恒定的,不随刺激的变化而变化。 传导性

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就以一定的速度向整个细胞传导,其锋电位

不随传导距离而发生改变。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动作电位是由 Na、K 通道介导的信号传递形式 + (图) AP 期间膜的通透性变化AP 的 Na 学说 去极化 Na离子通透性上升,Na离子内流 锋 值 Na离子平衡电位 复极化

Na离子通透性下降,K离子通透性上升 极 化 K 离子平衡电位,Na-K 泵活动上升,泵出 Na 泵入 K 由上可见,动作电位是由于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发生了一系列改变,从而引起了原来的平衡被打破,导致电位的逆转和恢复等过程,其中,Na-K 泵起了重要作用。下面我们要了解,刺激是如何引发动作电位的。第二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一)刺激效应 (图)

由于细胞膜具有电阻特性,当阳极处电流从膜外进入膜内时,在膜上产生电位,该电位与静息电位方向一致,从而使膜内外的电位差加大,形成超级化。在阴极则相反,形成去极化。

(二)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如果我们在图中分别在阳极和阴极的细胞膜内插入记录电极,记录在不同刺激电压时膜内电位的变化,并把随时间的变化画在同一张坐标图上,得图。(图)

局部电位的特点 1)没有全或无现象,具有总和效应 2)无不应期 3)电紧张性扩布

产生的局部电位可以向四周扩布,但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

阈电位 可兴奋细胞膜电位去极化至某一临界值时,爆发动作电位,这种临界膜 电位值称为阈电位

(三)冲动的产生

当膜内外的电位差达到阈电位时,电压门控的 Na 离子通道打开,Na 离子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差值进一步缩小,引起 Na 离子通道进一步打开,Na离子内流加速,称这一现象为 Na 离子的再生式循环。由此迅速使膜内外电位差消失并发生逆转,形成锋电位。

(四)兴奋的传导

已知动作电位一旦产生,可以不衰减地传遍整个细胞,那么,它是如何传 导的呢? 动作电位传导的局部电流学说 (图)

二、神经干动作电位

平时做实验时,往往剥制动物的一根神经,该神经是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 称复合神经干。将复合神经干置于记录电极上,刺激神经干可以记录到动作 电位,称为复合神经干动作电位。它体现出许多神经纤维共同兴奋时动作电 位的总和效应特点,而非全或无形式的。这是由于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不 同,所需的阈刺激不同,兴奋性高的先兴奋,随着刺激增强,参与兴奋的纤

维越多,动作电位越大。当所有纤维都兴奋后,动作电位达到最大值。

三、神经纤维分类 在复合神经干动作电位测定中,当刺激部位远离记录部位时,记录到的 动作电位有 A、B、C 三个波,说明不同纤维传导速度不同。根据纤维 粗细和电生理特性,把神经纤维分成若干类型: (图) 根据电生理特性分类(参见教材 33 页表格) 根据纤维直径的传入纤维分类(参见教材 34 页表格)

四、双向动作电位和单相动作电位

复合神经干的记录方法为一对记录电极在神经纤维外(胞外)记录,由此可记录到单相动作电位和双相动作电位。记录过程见图 (图)第三节 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

一、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

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之间的功能联系部位称为突触。神经肌肉接头是神经和 肌肉的功能联系部位,是突触的一种形式。包括如下三个部分:(图) 突触前末梢 突触小体,内含突触小泡或囊泡,直径 500A 突触前膜(神经肌接头前膜) 70A, 突触间隙(神经肌接头间隙)

200-500A,与细胞外液相通。 突触后膜(神经肌接头后膜) 70A,有大量皱襞 又称终板,终板膜,运 动终板(motor end-plate)。

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传递过程 (图) 终板电位

终板电位是产生于终板膜上的一种去极化电位。它是一种局部电位,不具全或无性质,有总和现象,没有不应期。终板电位一经产生,就会以电紧张的方式向临近区域作有限的扩布。(图)

目前认为乙酰胆碱(ACh)是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兴奋的递质,有如下证据支 持: (1)已经确认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内含有合成 ACh 的原料胆碱和乙酰辅酶 A,以及促使胆碱乙酰化的酶(胆碱乙酰化酶)。所合成的 ACh 贮存于突触囊泡内。 (2)在靠近肌肉的小动脉内注入少量的 ACh,可引起肌肉收缩。

(3)在箭毒化的神经肌肉标本上,刺激神经不再引起肌肉收缩,但灌流液中仍能测得 ACh。这个现象可解释为,箭毒占据了终板膜上的 ACh 受体而又无法起作用。 (4)应用离子电泳(ionic electrophoresis)技术,将微量 ACh 导入终板膜的外表面,可在终板区及其附近记录到乙酰胆碱电位。精确的分析表明,该电位的波形、相位及空间分布等性质和刺激神经导致的终板电位完全相同,并且随着ACh 导入量的递增,其幅度也逐级增加,最后可爆发动作电位。 乙酰胆碱的失活 终板膜上存在乙酰胆碱酶,使 ACh 迅速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而失活。

二、神经肌接头传递的特点

1、化学性传递

2、单向

3、时间延搁 0.5-1ms 相对动作电位的传导而言,兴奋通过突触的时间较长。

4、易疲劳

5、易受药物和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

三、某些药物对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影响

1、ACh竞争抑制剂,具有阻断ACh的作用,从而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这类物质有: 箭毒类:筒箭毒、丁-南美防己碱 三碘季胺酚

烟碱(尼古丁)

2、胆碱酯酶抑制剂,使ACh不能及时降解而导致肌肉持续收缩。 毒扁豆碱、新斯的明、有机磷农药(敌敌畏、敌百虫、乐果等)第六节

骨骼肌的收缩

一、骨骼肌的微细结构 1. 肌肉、肌原纤维和肌小节(图) 2. 肌小节 (图) 3. 粗肌丝与细肌丝的结构(图) 4. 肌管系统(图)

二、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

肌肉收缩时肌节缩短,明带变窄,暗带不变。说明肌丝不缩短,只是存在粗 细肌丝的相对滑行。滑行学说认为,肌肉收缩时,细肌丝向粗肌丝中央滑动, 从而导致肌小节缩短。 (动画 1-1)

三、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有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兴奋)到肌细胞开始收缩的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主要由如下过程:

1、兴奋通过横管传导到肌细胞深部

2、横管的电变化导致终池释放 Ca2 1横管的电变化促使终池内的 Ca2释出,肌浆中的 Ca2浓度升高并扩散到细丝所在部位,作为

Ca2受体的细丝肌钙蛋白,因具有带双负电荷的结合位点,而得以结合足够量的 Ca2,并引起自身分子构相的改变。

(2)肌钙蛋白构相的变化“传递”给原肌球蛋白,使它也发生相应改变。肌肉舒张时,原肌球蛋白掩盖者肌动蛋白的作用位点,使横桥无法同它相结合。原肌球蛋白构相改变后,原先被掩盖着的作用位点即被暴露出来。

(3)肌动蛋白的作用位点一经暴露,横桥端部的作用点便有可能立即和它结合,同时横桥催化 ATP 水解,所释放的能量,足以提供肌丝滑行之需要。

(4)横桥一经和肌动蛋白结合,即向 M 线方向摆动,这就导致细丝被拉向 A 带中央。据估计,一次拉动细丝滑行的距离最大可达 10nm;一次摆动,横 桥又和细丝脱开,摆向 Z 线方向,然后再和细丝的另一作用位点结合。通过

如此反复的结合、摆动、解离和再结合,便可使肌纤维明显缩短。

3、肌肉收缩后 Ca2被回摄入纵管系统 (图)四。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 1. 前负荷与后负荷 前负荷 肌肉收缩前就加在肌肉上的负荷,前负荷使肌肉收缩前就被拉到 一定长度,称为初长度。 后负荷 肌肉开始收缩后才遇到的负荷和阻力 前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前负荷使肌肉在收缩之前被拉长,从而使粗细肌丝处于较好的相对位置, 可以使肌肉产生更大的收缩力。能产生最大收缩力的初长度成为最适初长 度。骨骼肌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小与初长度的关系如图(图) 2. 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

等张收缩:即长度变化而张力维持一定的收缩形式。如我们开门拉动门的 动作。 等长收缩:张力变化而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称等长收缩。如我们使劲拉 门而由于门锁着而拉不开。3. 单收缩

骨骼肌受到一次刺激,出现一次机械收缩和跟随的舒张,称为单收缩。单收缩包括潜伏期,收缩期,舒张期三个时程。 (图) 4 肌肉收缩的复合和强直收缩 骨骼肌在第一次收缩尚未完全舒张时,如接受到第二次刺激,则第二次 产生的收缩幅度大于单收缩幅度,成为收缩的复合。若给予连续刺激, 其频率使后一个刺激落在前一个刺激引起的单收缩的舒张期尚未结束, 肌肉表现为锯齿形的收缩曲线,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若刺激频率增加, 使新的刺激落在前一个刺激引起的收缩的收缩期,则上述锯齿不出现, 而代之以平滑的收缩曲线,称之为完全强直收缩。参见实验图如下。 (图)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概述:神经系统的功能主要围绕神经系统如何接受感觉信息,如何支配躯体骨骼肌的运动及内脏肌肉的运动,神经系统有那些高级功能及其特征。内容主要包括:神经元活动及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机能的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脑的电活动;觉醒与睡眠;学习与记忆等。学习本章时,主要掌握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1、熟悉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方式

2、熟悉各类神经递质

3、掌握兴奋在中枢部分的传布及其特征

4、掌握中枢抑制的类型

5、掌握感觉、运动的传导通路及特点

6、了解大脑皮层的感觉、运动区及其功能特点。

7、掌握牵张反射的含义及反射过程,熟悉地位脑干、基底神经节、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

调节

8、掌握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9、熟悉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神经元及其机能分类: 。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故称为神经元(Neuron) 按照生理机能,一般可将神经元分为三类 (1)感觉神经元

也称为传入神经元,直接与感受器联系,把信息由外周传向中枢,如脑和脊髓的神经节细胞。 (2)运动神经元

也称为传出神经元,直接与效应器联系,把冲动由中枢传向效应器,如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节内的多级神经元。 (3)中间神经元

也称为联合神经元,其机能是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后,再将冲动传给另一神经元,起到联络作用。中间神经元为分布在脑和脊髓内的多级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多形成神经网络。

二、神经元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一)经典的突触联系 1. 突触结构(与神经肌接头基本相同) (图)

一个突触包含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在突触小体的轴浆内,有较.

上一篇:司法局维稳应急预案下一篇: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