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主要矛盾

2022-08-31

第一篇:新时代中国主要矛盾

正确认识中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作者:张占斌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提出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历史方位,彰显了变与不变的唯物辩证法。回顾党的历史可以发现,党的历史就是不断地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不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金钥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经济不发展,一切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按照“三步走”战略部署,聚精会神搞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哪些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不平衡问题,主要包括经济不平衡、社会不平衡等重要领域。其中经济不平衡主要包括产业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和动力不平衡等。产业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我国一些产业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一些产业还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等。

不充分问题,主要在于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等等。

如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关键在于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体到经济领域,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经济发展新常态确定了发展语境,新发展理念提供了指导原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从而形成了一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框架。

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

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多方面的,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把握、发展新理念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必须要做好的工作。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一系列变化,重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基本清晰转向基本定型。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际有关,经济发展新常态使我国经济将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揭示了中国经济当前问题的原因、面临的挑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路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而是一场系统的关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实践。

提出中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这也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研判的理由所在。

第二篇: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一)从需求来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的需求往往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这五类需求是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依次排列的。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人们总是尽力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在较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人们又会开始竭力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产品的不断丰富,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基本物质文化需求满足之后,人民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正在转向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首先,人民群众需要的内涵不断扩展。一方面,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有戏看”,而是追求“吃好、穿好、用好、行好、住好、看好”,正在追求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另一方面,人民需要的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出了更多需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起来了。人民的需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领域,扩大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各个领域。其次,人民需要的层次极大提升。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基本实现小康后,人民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比如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等等。这些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多变性、多层次的特征,充分体现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二)从供给来看,“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初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底子薄、基础差,我国社会生产确实比较落后。但是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中国已经摆脱了落后的社会生产局面。例如:我国经济总量已连续八年稳居世界第二,制造业增加值连续七年世界第一,基础设施建设部分领域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我国工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二百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一,原油和棉花、大豆、菜籽油、甘蔗等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一些产品甚至出现了大量过剩。这些情况说明,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

现在中国面临的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虽然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但是在某些领域的生产能力上还相对落后,而且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生产力水平和布局不均衡,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社会供给上也还存在许多差距。由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客观上凸现出来,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许多领域许多方面。首先,从发展的区域上来看,不同区域在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上存在不小差距,有的地方发展非常快速,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有的地方则发展非常缓慢,如西北地区;生产力布局也不平衡,比如城市和乡村、东部和西部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其次,从发展的领域来看,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发展很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好,但法治化水平不高,社会建设还有不少短板,文化建设相对落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很多,特别是在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保障方面,保障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尚存在一定差距,在就业、居住、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仍面临不少难题;同是在经济领域,有些领域的生产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引领世界先进水平,但也有一些领域中还存在许多原始的落后的生产力,有些领域产能过剩,如钢铁、低端装备制造业等,有的领域则有效供给不足,如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再次,从收入分配来看,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收入不平衡问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群体在收入分配上存在较大差距,贫富差别比较明显,社会上还存在不少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发展不充分,主要体现在:目前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仍难以满足全国人民对不同产品结构、质量及各种服务的要求,实体经济尚未完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许多企业创新能力弱,在发展质量效益及发展能力水平上仍有待增强提高,社会保障、民主法治、生态环境等方面仍有很大空间需要提升。

二.社会主要矛盾是党和国家确立主要任务的依据

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需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一)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面临的一切问题最终都要依靠发展来解决。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必须要坚决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突出科技创新,综合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学创新、文化创新等。要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推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绿色发展,改变“三高一低”发展模式,“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对外贸易,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真正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二)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必须把经济发展的侧重点放在提质增效上,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壮大实体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鼓励、支持、保护创新,坚持以创新带动发展,以创新带动经济提质增效。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包含许多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新时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切实推进社会全面进步。要多管齐下,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包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好继续教育;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促进收入分配合理有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全民参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住房制度改革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发展健康产业,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第三篇: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代的根据

作者:李君如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不仅是确定工作重点的根据,而且是划分社会实践发展阶段的根据。我们党就是通过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揭示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和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制定党在各个阶段的纲领和路线。

在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就是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来认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确定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例如,长征取得胜利以后,根据日本帝国主义策动华北事变,妄图从东北入关占领全中国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毛泽东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了,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据这样的认识,提出同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由此,中国革命进入了抗日战争阶段。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表述契合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我们党正是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特点,指出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虽然进入了社会主义,但这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也正因为这样,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观点特别引人注目。这不仅是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而且是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今天,贯彻“两个牢牢把握”最重要的,就是要牢牢把握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因为这一科学论断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据。

第四篇:新时代主要矛盾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以“新时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转变”为例,分析转换的根源、转变的性质、特点以及后的启示)

矛盾普遍存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可以区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同一矛盾又可以分为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

一.根源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要发生转化。之前旧矛盾现在成为次要矛盾,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少数人的需要,但是由于物质基础的累积,使盾双方在对立中,其中一方占据优势,导致矛盾发生转变。 例如,我国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运动,也就是说矛盾对立的其中一方——物质基础由于长期累积,导致矛盾发生转换。 具体如下: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总体上实现小康。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生产能力极大增强,基本摆脱了原来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

二、性质:事物性质不同在于矛盾不同,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尤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当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变化时,事物性质发生变化。

矛盾的变与不变

变:现阶段,初级阶段的现阶段与此前的两个阶段相比,经济文化发展上有了质的变化,

不变:相对改变相对进步,但是总体上来看,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是相对落后的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不可否认,我们的成绩显著,民生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评判标准比较仍然存在距离,因而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性质不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的国际地位不变。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社会生产力从绝对落后状态转变为相对落后状态,即我国生产力相对过去十分落后的水平得到空前的发展

但是相对发达国家仍然比较落后,尤其是在劳动生产率水平、创新能力和质量等方面仍然有很大的追赶空间,在人均收入、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仍然有很大差距,农业就业比重、农村人口比重等仍然很高。

从物质与非物质生产力比较看,我国物质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但各类服务(包括私人服务和公共服务) 生产力及供给能力仍然不能满足近14亿人民日益增长的巨大数量和质量需求,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从不同的生产力角度看,工业生产力出现了供大于求,但科技生产力还不能满足社会与产业的巨大需求,文化生产力还不能满足人民大众化、个性化的需求,教育生产力

二、特点

1.因时而变,因境而化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应时代发展的节奏所要求的。 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韩庆祥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十九大报告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句话,“和”之前讲的是“需要方”;“和”之后讲的是“供给方”。

他认为,社会矛盾在本质上讲的是需要和供给之间的矛盾。从需求侧看,“美好生活”日益多样化,不仅包括物质方面,而且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非物质需求;从供给侧看,虽然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实现质的飞越,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仍然不能满足13亿多人民对不同产品结构和各种服务的需求。

何为发展不平衡?

胡鞍钢认为,发展不平衡,主要包括城乡不平衡、地区不平衡、人群不平衡。发展不平衡的本质,是人民需求与社会供给不匹配,特别体现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民生领域,满足不了各类人群的需求。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食品药品安全质量等问题仍十分突出。

何为发展不充分?

韩庆祥认为,发展不充分,既体现在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也体现在中国制造需要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升级等方面。

追求发展上的平衡和充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的现象。胡鞍钢表示,过去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生产规模与人们物质需求的不匹配,现在转向为生产质量与人们需求的不匹配。这是从温饱社会迈入小康社会,进而向共同富裕社会前进的国情使然。党中央对中国的基本国情有着清晰的认识,对中国的发展阶段判断十分准确,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案十分务实。

主要矛盾转化决定了根本任务与工作重点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历来以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作为判断社会阶段的变动新特点的重要依据。

毛泽东同志首先完整提出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概念,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主要矛盾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

“主要矛盾中蕴含着根本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初,落后的社会生产是当时社会的根本问题;解决根本问题是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完成根本任务就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那时起,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任务都是为了集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这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韩庆祥说。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院长赵周贤认为,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抓住了新时代中国基本国情的主要特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一重要论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野,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说:“全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0月19日上午,习近平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特别指出,要深刻学习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依据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从全局上谋划党和国家发展的工作重点,正是唯物史观方法论的生动体现。

解决主要矛盾要求大力提升质量和效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到实现现代化至少一百年。十九大报告同样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韩庆祥说,把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作为根本任务和工作重点,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它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发展的整体转型升级,迎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才能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团队认为,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着眼于改善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要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

三、启示 方法论上:1随着时代发展,实践的变化,要不断调整战略方针,讲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同一,抓主要矛盾,目前国家的发展要从抓量上变为抓质,坚持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发展结构,供给侧改革。

认识论上:认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要发生转化。

第五篇:浅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的科学论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演变,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新论断的依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科学内涵,主要矛盾新变化的新要求,主要矛盾新变化的历史定位以及主要矛盾新变化新论断的重大意义,对于正确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这一重大判断,不仅为新时代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而且为实施新时代“两步走”战略提供了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撑。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79年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之后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沿用了这个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党的十九大做出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是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逻辑起点,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升华。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矛盾的一方面表现为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大幅跃升和提高。今天的中国,不仅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而且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制造大国地位,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但发展当中依然存在不协调、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矛盾的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民生活需要也同样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硬需求”,而是更加强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软需求”。如此矛盾两方面对立统一,社会主要矛盾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必然演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进一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新要求,还必须看到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中蕴含的“不变”,那就是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到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这个“不变”是解决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的前提和基础,不能因“变”而忘记了“不变”。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谋划“五大建设”,必须把发展重点放在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个新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上。为此,要坚决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率的粗放式的传统发展方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下大力气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做好结构调整的“加减乘除法”,继续加强实体经济建设,加快建设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完善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最终形成质量第

一、效益优先、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提高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新的发展方式。要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参考文献:

[1]张恒赫.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逻辑与理论向度[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1):10-13. [2]金民卿. 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N]. 解放军报,2017-12-04(007). [3]张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应对策略[J].甘肃理论学刊,2018(01):15-19.

上一篇:新时代新作为新发展下一篇:新时代教师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