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班级管理三境界

2024-04-22

陈宇班级管理三境界(通用7篇)

篇1:陈宇班级管理三境界

班级管理四境界:“静净竞敬”

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应该通过静、净、竞、敬四个境界的教育培养,努力创建和谐的班级环境,为创建和谐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关于班级管理,许多优秀班主任有过成功的管理经验与办法。笔者在汲取他人教育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在班级管理中,“静、净、竞、敬”四种境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效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静能生慧

班级管理应从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入手,为了帮助同学们养成“入则静,出才动”的好习惯,我从不在教室里大声训斥学生。学生犯了错误需要批评时,我会把他们从人群里带开,这种单独交流的教育方式,同学们更乐于接受,往往会收到更理想的教育效果。

教室安静了,同学们的精力都集中到学习上,即使再浮躁的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打开课本,开始学习。这种安静的学习环境,应该成为班主任努力追求的管理境界。

净能生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正是爱美的年纪,班主任应该合理地利用学生的爱美之心,正确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追求美、创造美——身体力行地净化卫生,美化环境。(班主任)从日常生活讲起,从细微小事入手,从珍惜劳动成果着眼,教育学生自觉地保持环境卫生,主动地创造美好环境。

教室布置得干净整洁、宽敞明亮,人的心情也会变得轻松愉快。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知道:在净化环境的同时,也能净化人的心灵。保持教室卫生的整洁,并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程。

竞能生优

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应该组织全班同学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积极地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挖掘潜力,奋勇争先,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争先创优活动中,班主任要做善于发现“千里马”的“伯乐”,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和积极地鼓励,从而激发起学生刻苦学习的强烈欲望,促进学生不断地进步。

一个学习氛围浓厚,充满竞争活力的班集体,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班主任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比、学、赶、帮,教育、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敬能生德

尊老爱幼、尊师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通过主题班会、行为引领、纪律约束、教育培养、细节感悟、学习体会、社会实践、自我教育等切实可行的有效手段,帮助每一名学生树立起尊师敬长的正确观念,养成尊师重教的良好习惯。

篇2:陈宇班级管理三境界

一、尊重学生,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性管理境界

作为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常常自觉或不自觉担当的是名“警察”的角色,事无巨细,管这管那,样样放心不下,让学生望而生威,只拥有“怕”情,只能是服从与奴役。试想,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空间中,谈何人身自由?谈何个性舒展?谈何心灵释放?谈何情感宣泄?学生对这样的管理只会心存余悸,这样的班主任永远也得不到学生的信赖。为此在班级管理上,我利用与学生年龄比较接近的优势,为学生铺设生存发展的条件,用尊重给予学生生长的阳光与空气,让他们在平等中茁壮成长。

二、信任学生,实现学生自由成长的个性管理境界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为让学生实现个性发展,主要做法是“三个转变”。

一是变关心为信任。真正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要信任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不论是家庭富裕的还是条件较差的,不论他是否犯过错误,班主任都要一视如仁,不搞特殊化,不偏见,要尊重学生人格,信任每一位同学,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交流,使班上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用情至深”,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场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变包办为自主。处在成长期的学生,最需要的是锻炼,而不是包办。成功的教学是使学生不断磨练自己,于失败和挫折中丰富人生阅历,最终激发自身的创造潜力。最忌讳的是直接告诉学生做什么,使学生成为机器人,只知道接受指令,丧失了个性。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班级管理上,我实行“民主自治”和“班委负责制”,定期在班会上进行“民主测评”,看学生对班委工作的满意程度,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满意度降低时,和班委共同找原因,同时指导班委工作方法,应该说收效颇好。其间,每当我看到学生遇到了困难,心中总有一种冲动想帮助他们,但又控制了自己,等到学生难以解决时才施以援手;有时控制不住,唠唠叨叨,出力不讨好,学生反而更加手足无措,自尊受到了伤害,自信心也下降了。随着经验的增长,我对学生的教导越来越少,直到关键处加以简单指导,减轻了工作负担,也真正培养了学生。

三是变专制为理解。“信其师,则行其道”。班主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走进学生的心灵,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在管理中,我理解学生,给予学生关照,打造良好的班级育人氛围,师生和谐相处。因材施教,发掘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个性发展。

三、走近学生,理性管理,让学生和谐成长

篇3:以爱培育,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

一、以爱培育,人性与理性并存

热爱孩子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最大助力,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对于学习和考试,应当理性对待,这是关乎众多家长的期望与学生的理想的一件事情,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对于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状况,学生的情感问题等凡是涉及学生个人生活的问题,应当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使得学生能够和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成为朋友,能够信任自己,讲述自己的不快乐或烦恼的问题,倾诉即倾心,“得人心者得天下”是对班主任工作的人性化管理的概括。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笔者经常会与学生谈谈心,讨论近期发生的事情,国际的大事可以谈,自己的生活烦恼也可以谈,通过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师“:我最近觉得有些同学上课的状态有些不佳,课后来和老师讲谈一谈吧。”

生1:“最近我因为早起打篮球的缘故,使得上午会变得很困乏,没法打起精神,导致上课效率低下。我会在以后减少早上打篮球的时间,保证上课的精神。”

生2:“我觉得得让老师您给我课间做辅导了,我对于这部分的知识学起来很吃力,希望能够和您探讨学习的方法, 提高自己的成绩。”

师“:你们讲的我能理解,我会帮助你们走出困境的,加油!”

理性思维方式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更好更高效地在课堂上传授较多的知识,人性化的思维方式指导我们如何将学生的心抓住,使其乐于学习,乐于提高,乐于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给教学工作者并与之成为课下的朋友与伙伴。

二、以爱培育,建立班级荣誉感

高中生的管理工作中,需要班主任投入极大的精力来建立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将学生的心全都聚集起来,培养学生主动承担责任,以班级作为自己的另一个家,为了集体荣誉而奋斗的精神。用爱培育,是用大家的爱心来建立一个强大的班集体,班级的各个成员都愿意努力进取,奋力拼搏,在每一次的班级活动中,都能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并积极配合老师或班组长的安排;在与其他班级的对抗活动中,能够团结一心,为共同的班集体争得荣誉和地位,在赛场上展现自己的班级的风采;在校级大会中,学生愿意自觉遵守纪律,不做喧哗打闹的事情,维持现场秩序和卫生,做文明的班集体。

记得在一次篮球比赛中,笔者带领大家参加了各班级之间竞赛的年纪篮球赛,多个班级同时参加,大家同时观看。笔者首先让同学们进行了自我推荐和相互推荐,最终选出了班级篮球赛的阵容,大家在这个过程中表现的非常积极。

生1:“老师,让我去吧,我非常喜欢打篮球,而且非常擅长打中锋的位置,我一定会配合对友,打出精彩,为班级拿回属于我们的荣誉”。

生2:“老师,我们几个女生想组成班级的啦啦队,也希望其他女生能参与进来,共同为我们班的帅哥和勇士们呐喊助威,展现我们班士气高昂的一面。”

生3:“我们几个男生虽然球打的不好,但是我们愿意为我们的队员和啦啦队提供后勤保障,保证他们精力充沛,奋勇争先。”

班级荣誉感是班级中充满爱的表现,以爱培育,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以爱培育,不偏爱也不溺爱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都存在因为学习成绩对学生区别对待的陋习,认为学习成绩好的人自然品德高尚,是班级的主力;学习成绩差的人则品德恶劣,危害课堂,这是极其有失偏颇的。班主任工作者应当用全面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不能只用成绩来衡量学生的道德水平,也不能用道德水平来估测学生的成绩,对于每个学生都应当建立起关于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份档案,或者存在于脑袋里,或者形成书面文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对学生个人存在的问题,要分情况处理,不责众,不放纵,对于每个学生的表现该表扬时表扬,该责罚时责罚,管理有爱,付出真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其健康成长。

在工作中,笔者曾处理过一次几个人集体不请假而出去上网的情况,其中,有学习很好的带头人,也有班级中的调皮鬼。在处理时,笔者本着就事论事的态度并结合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集体批评并单独跟其谈话。

师:“作为班级里学习成绩这么好的人,团结大家是对的,但是要注意事情的影响,上网这种事情如果被抓了,学校记了处分,会是永远的污点。”

生:“老师,我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了,我不会再组织大家去上网了。”

要养成学生求真务实的好习惯,以爱培育,引导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

篇4:班级管理的三个境界

一、管的境界:勤于管理,热心治理秩序然

班级管理“管”的境界,是班主任履行职责、进入管理状态的境界。凡接管一个新的班级,班主任都要经历治理班级“管”的初期阶段。进入“管”的境界,班主任管理主要表现在“勤”字上,靠责任心和热心使班集体生活走向组织有序,使学生有安全感。

1.重任在身勤于管

在班级管理“管”的初期,班主任心理压力较大,需要料理的工作千头万绪。班主任站在教育管理的最前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班主任需要眼勤、嘴勤、腿勤。

在班级管理初期,班主任管理方式往往以“管”为主,表现为事事过问“管辖”多,对学生要求“管教”约束多,有经验的班主任注意用引导激励法和情感的推动力量等“理”的方式。管,班主任需要有责任心、热心和真心,用心灯照亮学生的心田。

责任心,是班主任自觉自愿做好分内工作的心情,是带好一个班的心理基础。有了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不推托,不怕苦和累,心甘情愿去做班级管理各项工作,使学生感到班主任是可信赖的人。

热心,是指班主任满腔热忱地去做班级工作,把爱学生、爱班级与爱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面对千头万绪的班级管理工作在所不辞,义无反顾,表现出人民教师爱生乐业的高尚情操。班主任凭着热心帮助学生尽快扬起学习的风帆,使学生感到班主任是可爱的人。

真心,就是真心实意做好班级工作,做到真心真诚和真实。班级管理难事多,需要班主任直面现实,实事求是,不回避问题,不文过饰非,求真务实。班主任以自己的真心和人格魅力做事,使学生感到班主任是可敬的人。

2.热心点灯秩序然

班主任热心点灯,勤于管理,使班级管理向规范迈进,就进入了“管”的境界。从班级的组织状态、人际关系和学生进步等方面综合表现来说,主要有六点:一是班集体呈现了有组织的样子,学习和生活纪律等从无序走向有序。二是班级有了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学生对班集体由陌生走向了认同,把自己融入了班集体中。三是班级制度在建设中,班级教学和学生行为走向了规范。四是人际关系走向和谐,同学之间心理逐渐相融,表现了团结友好,学生有了学习安全感。五是学生对班主任由陌生走向了认识,班主任有了一定的号召力。六是学生逐渐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情绪趋于稳定,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出现了新气象。

3.“管”——负责任的班主任

班主任的“管”,是全面的、全程的、主动的、真心的。从班级管理专业的视角上说,“管”的重心是建设班级,是营造育人环境,而不是辖制和维持。班主任凭着责任心、热心和真心治班,照亮学生的心田,才能使班级走上良性循环发展之路,“管”,才不误人子弟,所带的班级才有希望,才会使学生的生命成长走向幸福。“管”是对班级工作的主动负责,表现着一种敬业精神、勇气和力量。班主任进入了“管”的角色,勤于管,真负责,是负责任的班主任。

二、“管住”的境界:善于管理,良心经营班级安定

由“管”到“管住”,班主任凭良苦用心经营,班级建设呈现出了良好状态,使班级管理达到了“管住”这一境界。班主任“管”“理”并重,善于管,使班集体走向了安定团结,蓬勃向上。

1.“管”“理”并重善于管

班级管理由初期到中期,班主任已从繁忙的管理事务中有所解脱,不再是事必躬亲,已由“操心”“焦心”走向了“顺心”,基本掌握了“管”“理”并重善于管的方略。注重以健康向上的文化引领人,以德育人,育人育心。

班级管理达到“管住”这一境界,是班主任真抓实干、良苦用心经营的过程,班主任要有良心、信心和耐心。良心,主要指教师的事业心,又与责任心和爱心紧密连在一起,良心是班级管理走向成功的保证。班主任的良心贯穿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本着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和对社会负责的情怀,对班级管理各方面的工作力求圆满,不留盲点。信心,主要是指是把班级管理搞上去、达到预期目标的勇气和良好愿望。所谓信心,一是指班主任的自信心,一定能管理出成效来;二是指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和信任,蕴含着班主任与学生和谐互动相互促进的教育管理理念。信心是班级管理走向成功的信念和力量。耐心,是指班主任管而不厌,理而不倦的心态和精神风貌,遇急事理智不急躁,碰难事理性不烦恼,耐心是班主任班级管理走向成功的心理基础。在班级管理中,即使遇到棘手的问题或学生教育中出现“反复”,也保持着耐心和理智,使问题消融在耐心中。

2.良心经营班级安定

“管住”是指已经由“乱”到“治”,班级学习生活已经安定,班级管理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一是良好的班风已经形成,班级管理规范,正气不断上升。二是班级制度健全,班干部发挥了作用,班内事事有人负责,学生对班集体有了认同感。三是总体上人际关系和谐,不同个性学生之间心理相融,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四是学生对学科教师有了认同感,班主任有了一定感召力。五是学校要求的德育、教学、后勤等各方面工作能按时完成。六是学生学习态度基本端正,各学科作业能基本完成,极少出现抄袭作业、逃学等不良现象,基本控制了流失辍学现象,全班学生成绩不断上升。

3.“管住”——称职的班主任

所谓“管住”,并不是把班级管死,把学生思想管僵,不是抑制学生个性,而是指对班级纪律、学习生活行为等进一步规范和引导。班主任凭良心经营,在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方面都达到一定的高度,使班级管理达到了“管住”的境界,度过了班级管理的一系列“难关”,反映出了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本事。班主任凭良心“管住”了一个班级,胜任并使班级走向了良性发展的轨道,进入了第二个层次境界,善于管,管得住,是称职的班主任。

三、“管好”的境界:精于管理,爱心浇出花满园

班主任“管住”了班级,再经过精心的科学管理和艺术性管理,使班级管理有了一个飞跃,达到了各方面满意的一定高度,即进入了“管好”的第三境界。达到“管好”的境界,班主任管理体现出了一个“精”字,用爱心和智慧浇花育果,使班级管理达到了优化,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1.精于管理,科学育人

班级达到“管好”的境界,班级进入了优化管理状态。班主任精于管理,更加注重文化熏陶和情感力量的推动,班级管理有了特色,真正体味到了当班主任的幸福感。

班级达到“管好”的境界,要靠教育精神、教育管理知识和管理艺术,需要爱心,要有恒心、细心和精心。恒心,指班主任管理意志与目标经久不变,是一种不断进取的教育精神。学生的生活常常来自家庭和社会等环境的不良因素干扰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对学生的管理不能一劳永逸,稍疏忽麻痹,就可能“出事”。不进则退,班级管理必须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必须有水滴石穿的心理品质。恒心,体现的是班主任管理意志和教育精神。细心,指班级管理注重细节,管理到位,体现了班级管理的艺术性。细心,体现在对班级管理各环节的严谨和对学生的观察、了解、体贴、要求和评价等多方面的用心缜密。如,对学生思想变化的脉搏把握上,要有洞察力和细微的观察力,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化解学生的思想疙瘩,要通过细腻的情感与心灵的沟通;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更加严格,爱与严同行;对自己的仪表言行等师表形象更加在意。精心,指对班级管理特别用心和专心,管理精细化,体现了班级管理的科学性。精心管理,讲求的是精要和效率,按学生成长的教育规律办事。班主任是班级的设计师,需要精心设计和管理创新。要精心设计管理目标,营造人文环境,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都得到呵护,让班级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育活动,做到适合、适时、适当和适度。

2.爱心浇出花满园

班级管理达到“管好”境界,是指班主任科学育人,使全班学生真正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了全面发展。一是班风建设好,形成了蓬勃向上,勤奋严明的良好班风,形成了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把班级当成自己的精神家园,不但关心而且向往,积淀了班级管理文化。二是管理机制健全,形成了良好的学生管理评价激励机制,学生由被动的遵规守纪发展到多数学生能够严格自律。三是人际关系和谐,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学生对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不但认同,并从内心尊重和爱戴,班主任有一定影响力。四是整体工作基本做到了学生、学校、家长、社会满意。五是全班学生已由爱学习到会学习,能主动学习,学习成绩有大幅度提升。从学生发展上说,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没有违法犯罪和流失辍学的。

3.“管好”——优秀的班主任

班主任“管好”班级是一个发展变化过程:从管理类型上说,是从任务型到经验型、再到智慧型的发展过程;从管理方式上说,是由监管到服务的变化过程,也是由“管”到“不管”的过程;从管理心态上说,是由操心劳神到精神自我解放的过程;从管理实践上说,是教书育人的不断追求和创新的过程;从教育影响力上说,是班主任有一定号召力到感召力、再到有影响力的过程;从班主任与学生成长关系上说,是相互影响共同成长的过程;从管理经验和成就上说,是由摸索到体验,再到趋于成熟的过程,也是逐步走向成功的过程。

从“管”到“管住”再到“管好”,是班级管理发展三个不同阶段,是班级管理的三个层次水平,并非僵硬的划分。至于何时达到“管好”境界,要受学情、校情及班主任个人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真抓实干科学育人的过程。精于管理,管得好,才是优秀的班主任。

中小学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人生的指路人。班主任管理素质直接决定影响着学生的生命成长质量,需要爱心和教育智慧,要善于探索,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善于解决问题,以使班级管理不断进入新的境界。

(作者单位: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

篇5:陈宇班级管理三境界

“无为而治'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

一、什么是“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并崇尚的一个闻名的治国安邦的方针政策。《老子三十七章》中写到:“道恒无为,而无不为。'

许多人以为“无为'就是无所作为,听从命运的摆布,是一种消极的处世观,实则不然。世界闻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认为,“无为'的真正含意应当是“避开反自然的行为'。也就是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敬重自然规律的意思。同时,它要求人们树立一种超脱忘我的思想观念,无私无欲,利于他人。

“无为'是一种立身处世、治国安邦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当我们根据万事万物自身的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进展,万物自能“各复归其根'、“天长地久'、“没身不殆',这样就达到了“无不为'的境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便是黄老“无为'思想治国安邦的一次胜利实践。

改造自然如此,治国安邦如此,对班级的管理同样如此。班主任必需把握同学身心进展的客观规律,遵从于训练管理的原则,顺应时代进展的潮流,采纳科学正确的管理手段,才能使同学达到“民自化'、“民自正'的境地。

二、怎样才能达到“无为而治'?

1、行不言之教

《老子二章》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身教重于言教的方法。这样万物就会自然生长而不去争谁是创始第一,蕃生繁衍而不据为私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己能,大功告成而不自己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永存。

班主任身教的作用自不必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每一个班主任都懂得,关键是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班主任有没有熟悉到自身言行举止的每一个细节都会成为同学品评、仿照的对象,稍有不慎,就会对同学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严格规范自身的言行,到处给同学做出表率作用,是班主任达到“无为而治'的先决条件。

对班主任的道德要求,首要的是“无私',无私才能富有爱心,无私才能爱岗敬业,无私才能处事公正。无私的班主任才能造就大公无私、品德高尚的同学。所以《老子五十七章》中说:“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三十七章》中说:“无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同时,班主任考虑一切问题均应以同学的利益为动身点和归宿点。老子提出,最抱负也就是德才最好的领导人要“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矣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班主任要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以同学的心为自己的心,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每一个同学都会特别在意班主任对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以班主任应当象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来对待每一个同学。

老子认为,德才最好的领导人,即圣人也就是实行“无为之治'方针最彻底的领导人。

2、治人之术在于治心

佛家的《论心》里有这样一句话:“心乃万相之主宰。'治人之术,在于治心。心正则行正,每个同学的心态端正了,行为也就端正了,整体班风也就纯正了。因此,思想训练是达到“无为而治'的根本。

《老子十九章》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所谓“弃智',并不是指抛弃才智,这里的“智'指的是阳奉阴违、玩弄心术、阴险狡诈、损人利己等不良心态。老子提倡回归到纯净的本心,回归到一种安静有序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秩序中来,消退争强好胜、尔虞我诈带来的负面社会效应。

“弃智'是“无为而治'的基础,首先,班主任自己应坚持对同学的正面训练,从正面引导、说理,堂堂正正地对同学提出要求,而绝不能采纳巧诈之术,骗取同学对班主任行为的支持。其次,班主任应当由加强同学的思想道德训练来消退同学的各种不良心理,使同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坦诚相见、相互信任,友好合作,这样班级才能和谐,班级的工作才能顺当开展。

那么,思想道德训练即“治心'之术应从何处入手呢?应当从培育同学的仁爱之心入手。仁爱之心是一切道德品质的基础,当同学明白了“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厚德以积福',“爱人者,人恒爱之'“阴恶之恶大,显善之善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道理,并能身体力行时,人心何愁不正?班风何愁不纯?

3、择人而任势

《孙子兵法势篇》谈到“择人而任势',即选择适当人才,充分利用形式。

班主任治理班级,不能事无巨细一概亲自过问,这样既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又不能充分发挥班干的能动性、不能调动同学的乐观性,久而久之,同学的主动性、制造性也就泯灭了。聪慧的班主任是“善假于物'的,他懂得提纲挈领、抓大放小的原则,他懂得使用人才、培育人才、利用班级整体力气的道理。

《老子二十七章》中说:“圣人常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老子认为,要做到“无为而治',领导者要擅长发挥每个人的专长,疼惜人才,充分调动人的乐观性。世上没有无用之人,也没有无用之物。(班主任工作.banzhuren.cn)能做到这点,就是一个高超的领导人,也叫做顺应自然之理了。魏书生常年在外讲学,而他所带的班级同学照样学习很好,班级活动也组织得很好,这便是充分调动同学的乐观性进行自我管理的胜利案例。

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肯定要充分发挥同学的“自治'力量,利用两种力气达到“自治'的平稳。

一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

班主任要在班级树立班干部的权威,赐予班干部大胆管理的权力。班干部制定的管理措施只要是合理的,班主任都应予以认可。日常班级管理实行值日班长负责制、同学干部轮值制、重大大事班委会集体争论制。班干部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对全班同学进行有效管理。

二是全体同学。

由全班同学共同制订《班级公约》,落实班级管理的各项措施,明确责任,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成立班级管理监督小组,负责检查值日班长、班委会成员的工作状况,定期对全体班干进行考核与民主评议。

依靠同学民主自治管理,班主任的工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干部的工作乐观性提高了,同学的责任感与成就感增加了,班级管理稳定、有序了,班主任的工作量减轻了。一如老子所说:“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4、治大国若烹小鲜

5、为政不行察察

《老子五十八章》提到:“其政闷闷(宽大),其民淳淳,其政察察(苛酷),其民缺缺(不满足,埋怨)。'老子要求执政宽宏些,不要严苛。

同学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错误,有些错误只是阶段性的,老师假如过分追究,反而会起到强化的反作用。反之,适当的容忍和忽视会给同学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同学会在错误中成长。班主任有时也要难得糊涂,对于同学的非主观性错误不要总抓着小辫子不放。

6、“无为'的前提是“有为'

“无为而治'的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需经过一个从“有为'到“无为'的过程。带班之初,班主任必需亲临一线,身先士卒,赐予同学指导,为同学做出榜样。很多事情,班主任不得不亲自操刀上阵,待同学渐渐被领上路子,班主任还要伴随一程。

艺术家泼墨挥毫,可在瞬间成就一幅艺术作品,这是“无为'的境界,而之前“有为'的甘辛是必不行少的。班主任若想达到“无为'治班的境界,定然要在“有为'的阶段付出更多的艰辛。

三、“无为而治'的景致

《老子十七章》中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其次,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哉。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

班级管理的最佳状态,就是班主任能促使同学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使同学听从于校纪班规却没有丝毫被强迫的感觉。这样就形成了班主任和同学之间的和谐状态,在和谐的气氛当中师生达成和衷共济的熟悉,共同朝着既定的目标奋斗。高超的班主任通过“无为而治',可以达到“以心治班'的境界、他与同学心心相印,他的意图同学心领神会,他往往一个眼神过去,同学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篇6:陈宇班级管理三境界

“他不是我”,学生永远不能理解教师真正的生活,教师永远无法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不是老师,这样才能真正地摆正心态,从而正确地理解学生,才能探明理解发生的条件与障碍以及实践理解的可能方式与策略。

“我就是你”,要懂得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地能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心态甚至是学生自身来考虑问题。

关键词:理解;误解;转换。

正文:

在《理解教育论》中有这样一句智慧锦言:“理解学生,教在心灵。”在日常教学生活中,人们也经常说要理解学生。不过理解的真义,在不同的教师那里是不尽相同的。然而仔细梳理,我们就可以看到所谓理解学生的若干维度: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学生的具体成长环境,理解学生的发展历程,理解学生的需要,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理解学生的长短与优缺点等具体内容。同样还可以体会到,理解学生不仅意味着要按照学生的一般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办事,促进学生发展;而且还意味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限度地宽容学生的缺失;甚至要长善救失,特别要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化解学生的问题,激发其努力奋进、积极向上的动力;如此等等。

因此,理解学生须有两种境界:一是“他不是我”,一是“我就是你”。

他不是我

禅里面有一个经典的公案叫做《他不是我》,故事是这样的:

宋朝时,两位日本僧人道元与明全结伴,渡海来中国留学。他们落脚在天童山景德寺参禅修行,孜孜不倦地求悟禅法。

一个大热天,午饭后,道元前往延寿堂探望因病静养的明全。当他经过东廊来到佛殿之前时,看见一位老和尚,背驼如弓,眉白如雪,一手撑着拐杖,一手将香菇一颗颗地排在地砖上。僧人们都知道,寺院里需要食用大量香菇,必须趁着暑天烈日晒干,以便储存备用。

道元禅师认识这位老和尚,他是寺院里负责膳食炊事的“典座”。道元看到尽管骄阳当空,老和尚却没带斗笠,全身汗水淋淋的专心工作着,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赤日炎炎,热浪逼人,连廊荫下的道元都受不了,何况酷日下的古稀老人呢?年轻的留学僧顿生怜悯之心,于是趋前探问:“请问老师父今年贵庚?”老和尚稍微直直腰,答道:“老衲今年68岁。”道元关切地说:“老师父年岁已高,这种工作就让院里其他僧人来做吧。”哪知典座头也不抬,严肃地回答:“他不是我。”

“他”当然是“他人”,而不是我,此话的意思显然是指他人的修业并不能代替自己的修业,他人的体验代替不了自己的体验。原来老和尚把“晒香菇”也看作是参禅的功课呢。道元在那电光火石之间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苦苦思索多年的禅法一下子明了了。

他不是我,绝妙的禅机。所以说,作为教师,你首先必须清楚的是:你不是学生,学生也不是你,学生永远不能了解教师真实的生活,教师也永远无法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除非我们可以互换角色,亲自去对方的世界体验一番。而这个要等新的科学技术发展了再说。教师和学生永远是属于两大阵营。教师如果对这一点没有清醒的认识,是一定要吃亏的。

然而实际上是,误解现象时有发生。在认知方面:有的教师认为,接受新内容较慢,记忆力不强,经常出现学习错误,不善于动脑筋,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不佳,居其一者即为不聪明或愚蠢的学生,并认为提高学生成绩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他们多做题,做得越多,考试成绩就会越好;也有的教师认为,天真地流露自己的情绪,缺乏与学习内容相应的兴趣甚至有相冲突的兴趣,对教学现象表现出反感,或害怕学习困难等,有其一者即是差生,并认为对学生越是没有好脸,让学生怕老师,才能教好学生;还有的教师认为,不遵守课堂纪律,顶撞老师,犯了错误不能马上改正,经常不举手提问,甚至问一些教师感到头疼的问题等,就是坏学生的表现。在情感方面: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年幼无知,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意识,因而教师的思想就是他们的思想,教师的意志就是他们的意志;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大都缺乏毅力和自我约束力,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以及不能享受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因而在与学生交往中,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置学生的权利和自由不顾,有时甚至剥夺学生的自由选择与自由创造空间,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也有的教师认为,考试成绩是硬指标,感情因素是软东西,因而在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学生的感情因素,或者用成人的指标来看待学生,等等。在行为方面: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自己目的的合理性,并急于实现自己的目的,而将学生的目的置之不顾;有的教师的教学行为依靠“内容导向”,按照教材“照本宣科”,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处理教材,不明白特定的教学活动到底要发展学生什么素质、到底能发展学生什么素质;有的教师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从自己的利益与兴趣角度考虑多,忽视了学生的利益与兴趣,甚至宁可用自己感兴趣的低效手段与方法,也不用学生要求的高效手段或方法。还有的教师脱离实际地“创造”,搞没有教学效果的“花”架子,强迫学生言听计从。

凡此种种表明,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要想真正的理解学生,首先教师要清楚的意识到“他不是我”,学生不是老师,有此认识,才能真正地摆正心态,从而正确的理解学生,进而才能探明理解发生的条件与障碍以及实践理解的可能方式与策略。

我就是你

一个名为《204教室的潘多拉魔盒》的故事:204班是学校出了名的差班。204班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早恋现象严重,而且贪玩,学习成绩较差。每一个老师才来的时候都是斗志昂扬,以为能用呕心沥血、可歌可泣的奉献精神化腐朽为神奇,拯救这一群误入歧途的祖国花朵们。但他们根本不买账,他们已经习惯了老师的面孔隔段时间更新一次,反正,谁来谁去都无所谓。

后来来了一位被恶搞绰号为“饭桶”的老师,他与学生们玩了一个潘多拉魔盒的游戏。他准备了一个盒子,然后要求学生和他一样匿名在卡片上写下自己最想说的话投到盒子中封好。他要求学生认真上一节课,课后就打开盒子,朗读卡片上的内容。潘多拉游戏每周玩一次,唯一的要求就是玩之前的那些课不能开小差。

传说中的潘多拉魔盒是邪恶的,它因为人类的好奇心而带来许多不幸和灾难。“饭桶”带给204班的魔盒也似乎是邪恶的,一周周过去,闹剧越演越烈。那种“我爱你”之类的话因为不再新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写下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中有一个人写得最为惊天动地,几乎分几次把他的故事完整讲了出来。他的卡片上写着自己的一段早恋故事,直到故事的结尾,两个人为了拿钱离家出走,女孩不慎坠楼而亡。

随着故事的讲述,学生们被一种沉痛所感染。这时,“饭桶”老师告诉大家,这就是他的故事。

然后告诉大家:那个女孩是家中的独女,她去世后她的母亲思女过度而疯了,她的父亲因为工作时精神恍惚出了大差错,被单位开除了。这么多年来,我微薄的工资除了养活我自己和父母,还要不遗余力地照顾女孩的父母,心力交瘁。我现在快40岁了,我遇到真正的爱情,可是我却没有结婚的资本,我不能让我的爱人跟着我受苦受累。这一段早恋,就这样把我们所有人都毁了------其实这个时候的爱情,哪是什么爱呢,只不过是一种对新奇事物的尝试,就像被好奇心驱使而打开魔盒的潘多拉一样,最终害人又害己。就为了这点儿好奇心,值得我们辜负父母,荒废前程吗------

那是204班最后一次玩潘多拉魔盒游戏。那个魔盒,在那一堂课之后被扔进了垃圾桶。204班不再疯玩了,范老师从作业本和卡片上对照笔迹,和所有写过秘密的同学都单独沟通,一一为他们解开心结,早恋现象逐渐消失,学习成绩有了好转。

一年后,204班的大部分同学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全校师生一片哗然。可是204班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成绩绝不是出自运气,而是范老师用心良苦的结果。

一个感人的故事,也让我们感到了一种教育的力量。不是靠说教,不是靠严厉,而是一种转换,一种角色的转换--“我就是你”。

“我就是你”,说的就是,要懂得走进学生的心灵,真正的能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心态甚至是学生自身来考虑问题。“我中有你”最常见的是换位,换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和位置上去思考和体验学生的心理状态、言语和行为。要真正理解学生,就要求进行换位思考。否则,理解学生就会出现障碍。然而换位又是那样的不容易,因为人们总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以己度人。特别是教师的地位、身份、经历、扮演角色等方面不同于学生,所以有时不可能以完全换位的方式走进学生。但是换位思考有它的好处:它可以淡化原本的权威,假使自己处于学生的境地,成为了学生中的一员,使师生关系变成“我与你”的关系,倾听着学生的话语,经历和体验着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可以加深对学生的理解。

不仅是换位思考有意义,而且需要的可能更多,比如需要移情。移情就是教师能够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渠道,把自己的感情因素转移到学生身上。罗杰斯说,“如果教师能够移情的话,就将格外有力地增添课堂的气氛”。教师应该“能整个儿接受学生碰到某一新问题时表露出来的畏惧和犹豫,并且接受学生达到目的时的那种惬意。这样一种教师能接受学生偶尔显露的冷漠、钻牛角尖的错误想法以及为实现自己目的而做出的艰苦努力。他能接受既干扰又促进学生的个人情感--与同胞的竞争、对权威的仇视、对个人适宜性的关注”。罗杰斯所描述的这些无疑有助于教师理解学生,甚至可以说就是理解学生的一种表征。

结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一方面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地理解学生,消除误解。另一方面,教师要想真正了解学生,应通过换位或者移情等方法,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学生。做到以上两点,才能有的放矢,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班主任兵法》,万玮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理解学生》,陈振华著,《教育理论与实践》(3)。

3、《班主任工作十大谋略(上)》,黄兆龙著,《班主任之友》(2)。

篇7:信任,创造班级管理美好的境界

关键词:班主任; 信任;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3-077-001

古语道:“亲其师信其道,士为知己者死。”我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就是当你在信任一个人之后,不管他说什么,要你做什么,你都会相信,都愿意为他做,而且无怨无悔,有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四年级的时候,学生也学过《珍珠鸟》这篇课文,里面的那句话“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使大家受益匪浅。据小学生的心理调查表明,受学生欢迎和尊敬的老师,都是信任学生的。信任——班级管理的有力武器

所有的人都知道一个好的负责任的班委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他会帮你处理好班级的日常事务,并反映班级学生的心声,能为你节省很多时间。而一个不称职的班委,虽是经过全体学生共同选举出来的,但不一定完全称职,而会成为一种摆设,帮不上忙,使班主任不能得到解脱。那么如何才能构建一支团结又乐于奉献的班委呢?我认为班主任的信任是尤为重要的。最近几年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会先问哪些同学愿意干班干,可以互相推荐,也可以毛遂自荐,只要你想干就向我提出,我肯定会让你尝试的。

今年刚接手这个班,刚开始只有一个名叫黄子煊的女同学向我提出想做副班长,而其他同学都采取怀疑和观望的态度,心里虽然想干,但却不好意思提出来,于是我当时就在班级宣布由她当副班长,这样其他本来有意向的同学一看我当真后就来找我,要求当班干部,班级很多同学都积极响应,后来来晚的就没有了。好了,班干出来了,下面第一步先要给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的信任,但他们不一定事事都能干好的。我于是就经常召开班委会,在会上讲以前我的班干怎样干的,并且向他们介绍说有的学生因为干班干,不但没有影响学习,而且学习都有很大进步。当然在他们做事的过程当中,也有不恰当的地方,我就及时地帮他们指出来。当时我班陈俊瑜和施韵怡两位同学向我提出想干体育委员和班长,但两人又都怕干不好,我就告诉他们只要尽力了干不好老师同学也不怪你们的。看到我对他们真诚的态度,他们两人在班级事务中逐渐做的非常出色。陈俊瑜同学为了把我们班的操跑好,把嗓子都喊哑了,星期天回家他爸还打电话来问是怎么回事。班长方秋怡本来有点结巴,但他仍然每周在班会课上总结上一周的班级情况,并提出了一些好的想法,不怕同学们取笑。由于他们俩的努力,很快就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支持。

当然,信任是感性的,一定要有理性为基础。就是说,基本规则、责任和共识一定要明确化,在班级管理中,建立“信任体制”,以班级章程、目标规划等文档方式呈现。把这一体制纳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规范中。同时把学生“信任”成绩纳入年终学期考评中。信任从来都是双方的,信任的建立需双方的共同努力。因此,老师也应成为“信任体制”中被接受考评的对象。我们会看到,“信任”成为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体制”,诚实的学生得到正面的奖赏和肯定。其实信任是一种相互影响的信念,关键看氛围。一个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的班级,要比一个人与人之间互相不信任的班级要健康得多,学生也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之间“信任优先”的社会里。在一个充满怀疑的社会里,不信任占主导,诚实就显得没有正面价值了:一个认为自己周边的人都是坏人,需要事事提防的人,他有什么动力会成为一个好人呢?如果人人都享受被信任的好处,人人都很珍惜这份被信任,信任就进入了良性循环。

二、信任——转化学生的金钥匙

信任是情感产生的基础。信任学生,特别是那些犯过错误的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他们消除隔膜,化解对立情绪,给他们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就可以化消极为积极。

记得我班陆清扬同学常常不交作业,交也是马马虎虎、错误多多,根本听不进老师、同学对他的劝告。可最近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来在课上好像浑身爬满了蚂蚁,总要动个不停地他,现在居然也能坐得端端正正。出于好奇,我把他叫进了办公室。

“老师,你还记得上周五在路上,你把你家中的电话号码给我的事吗?”

哦,经他提醒,我才想起来:上周五,在去教室的路上,我接到学校的通知,马上要开会,但又怕班上有事,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忽然看到我班陆清扬同学,我就把他叫了过来,要他帮我看着下节课班上的情况。其实我以前也经常找他,不过都是为他违纪或成绩差的事,对他的态度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我喊他的時候,他还吃了一惊,以为又要为拖拖拉拉的事批评他了,等知道是让他办这事时,他立即高兴地答应了。

我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我以前也让不少学生帮我办过事,不过他们都是值得我信任的学生。

“老师,你知道吗?当我知道你叫我不是批评我,而是让我帮你看班时,我心中有多么的激动!我感到自己在老师的心里并不是一无是处,老师还是信任我的,你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我能让你失望吗?我能辜负老师以前对我的苦口婆心的教育吗?”

没想到,我无意中做的这件事所起的作用居然超过了以前的那么多的训斥,这就是信任的力量。多可爱的学生啊!可我以前是怎么对他的呢?违纪了喊到办公室就是一顿训斥,成绩不达标,又少不了一顿批评,搞得他看见我心里就紧张,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成绩能提高吗?

是啊,这件事对我启发太大了。信任学生,适时地对学生表达信任,应该会产生很好的效果的。

就如魏书生所说:一名好的班主任老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座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被人信任的感觉是最快乐的,信任你的学生吧,他将为你的班级管理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上一篇:诗配画图文下一篇:安全副矿长七条规定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