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质量管理办法

2024-05-10

地勘单位质量管理办法(通用6篇)

篇1:地勘单位质量管理办法

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保障全队从业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行业标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安全生产的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第三条

各单位必须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各项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规定。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及时推广,推动全局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四条

各单位必须按规定发给从业人员(含民工,下同)质量和规格都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禁止将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折合人民币发给从业人员。从业人员上岗时必须按规定着装。

第五条 各用人单位必须给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第六条 各单位必须按规定提取安全措施费。第一节

组织机构

第七条

大队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由大队长担任;副主任由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大队长和工会主席担任;成员:由大队办公室、经管部、财务部、工会、劳动人事部、安防部等部门负责人担任。各单位也应成立相应的安全生产委员会。

第八条

大队按要求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并按规定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第九条

凡从业人员(含农民工,下同)超300人的单位必须设立安全管理机构;300人以下应设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各基层单位凡从业人员在50以上必须设专职安全员;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下的设兼职安全员。

第十条

安全管理机构职责 1.安全生产委员会的职责

(1)审查安全生产长远规划和工作计划。

(2)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并督促所属单位认真执行和落实。

(3)负责对所属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考核。(4)审查安全措施的提取和使用情况

(5)组织全队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对重大事故隐患制订整改方案,并督促落实。

(6)负责对重伤以上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2.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

(1)监督检查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制度和开展事故预防工作的情况,定期研究分析伤亡事故、职业危害趋势和重大事故隐患。

(2)制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和安全生产目标。

(3)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隐患单位及时整改。

(4)督促各下属单位制定和贯彻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5)参与审查和汇总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监督检查安全技术措施费用使用和安全措施项目完成情况。(6)参加审查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工程的验收和试运转工作。发现不符合安全规定的问题有权要求解决,有权提请安全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制止其施工和生产。

(7)组织安全教育培训、竞赛和安全月活动。(8)组织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

(9)负责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参加事故调查,对造成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10)负责军工核设施退役项目的立项、实施、检查、等工作。(11)负责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与组织实施。第二节

安全教育与培训

第十一条

为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必须不断地加强培训。安全教育和培训的任务是:教育全体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和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

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要求

1.新录用的从业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与培训。

2.调换工种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换岗安全教育与培训,从业人员离岗超过6个月以后重新上岗时,要对其进行复工前的安全培训。

3.特殊工种的从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4.新录用的从业人员,必须经过40小时的安全教育与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调换岗位、复工人员必须要进行16小时的安全教育与培训。6.机动车驾驶员应每年进行一次安全培训。

第十三条

大队级领导、安全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获得安全资质证方可上岗。

第十四条

各单位必须要做好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安全知识、安全技术、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的安全先进经验、先进人物等。

第十五条

安全教育经费在本单位安全技术措施费中列支。

第十六条

安全教育和培训由安防、劳动人事、工会等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应按销售收入的1%~3%提取安全生产措施费,由财务部门建立专门账目。

第十八条

各单位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给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

第三节

安全检查与整改

第十九条

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工作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目的是了解从业人员、施工现场、作业设备和作业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状况;是了解单位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制度的落实状况。通过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的整改,消除事故,减少损失,保障安全生产。

第二十条

安全检查,要成立安全检查组,由主要和主管负责同志带队,成员可根据检查的内容来确定。

第二十一条

安全检查组成员的要求 1.具备与检查内容相符的专业知识 2.对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比较熟悉。3.责任心强,秉公办事,不循私情。

第二十二条

安全检查,要制订安全检查表,将检查的内容列入表中,并提前发给检查组成员。

第二十三条

安全检查的内容

1.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领导者,工程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技术素质,安全心理和现场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状态。

2.物的不安全状况:包括设备安全状态,安全防护设施的状况,工作环境安全状况,个人防护用品的质量及使用情况。

3.现场管理状态:包括物件的堆放,电器线路是否规范,人、机、环境是否合理,安全通道是否畅通,安全标志是否齐全并明显,防暑、防冻措施是否到位,施工现场是否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

4.职业卫生状况,包括职工是否按规定进行了体检,施工现场的亮度、温度、燥声,尘毒是否达标,野外施工的饮食卫生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

5.管理的缺陷,包括安全机构是否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否落实,安全操作标准是否建全和落实。

第二十四条

安全检查的次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一般情况下大队每年进行四次,基层生产经营单位每月进行一次,班组每天进行一次。

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制度,建档的内容包括,事故隐患的名称,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危险程度和整改的难易程度分析,隐患的整理方案,并上报大队安防部。

第二十六条

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内容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间与期限,安全措施与应急预案。

第二十七条

因条件限制一时难于整改的事故隐患,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并有专人负责,严加监控,确因不能排除的事故隐患,应从危险区撤出从 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它人员,并设警示标志,暂时停止使用。对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害的隐患,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排查治理。

第二十八条

加强对内部改制企业的安全检查工作,监督内部改制企业对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治理。

第二十九条

事故隐患整改的费用应从单位安全措施费中列支。第四节

事故管理

第三十条

各单位凡发生下列事故必须在12小时内向队、局报告。1.因工重伤以上的事故;

2.发生我方负同等以上责任、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的交通事故; 3.发生直接经济损失在20万元以上的生产性火灾事故; 4.发生环境污染事故、集体中毒事故、标准源丢失事故。第三十一条

事故报告的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事人基本情况; 2.事故简要经过;

3.事故伤亡及损失情况; 4.事故的原因及性质; 5.事故的处理意见和结论。

第三十二条

处理事故必须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查处责任者。

第五节

农民工的管理

第三十三条

各单位需要请农民工时,必须到各单位劳动人事部门办理提出申请。

第三十四条

农民工聘用后,聘用单位必须到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并为其办理人身保险。

第三十五条

农民工合同的签订及解除:

1.农民工被聘用后,聘用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和安全合同,明确各方的安全责任、义务和权利。农民工与全体从业人员享有同等的劳动保护权利。

第三十六条

1.农民工,一般不得从事特殊工种作业,如因工作需要,农民工需要从事特殊作业时,必须经地方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安全培训,并获得安全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2.农民工从事粉尘作业或有害有毒工种时,必须实行转换制。每届不得超过2年。

第二章

地质勘查安全管理

第三十七条

野外作业单位要认真执行《地质勘探安全规程》。第三十八条

在编写地质勘查和施工设计前,地质勘察负责人和设计人员必须到实地进行勘查,充分考虑钻探、坑探、槽井探等工程的作业安全条件,设计中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第三十九条

野外作业中,禁止一个人单独上山,不准在视线不明或乱草丛中及其不安全地方休息。

第四十条

不准在森林中吸烟或生火,禁止食用识别不清的野生物和水,以防中毒。

第四十一条

野外作业遇到悬崖绝壁、滑坡、崩塌等危险区,应绕道而行,必须要攀登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人员间应拉开一定距离,相互照应,严禁往山下投掷或滚放石头。

第四十二条

遇到深、宽及流速较快的河流时,禁止涉水或强行渡河。利用小船、木筏或其它的水运工具渡河时,必须遵守水运有关安全规定。

第四十三条

出队前,应向当地居民了解当地民间的风俗,山中的野兽,地质灾害,植物,流行性传染病种,疫情传染源,自然环境,人文地理,交通等状况,上山作业时,要了解山中守猎、毒蛇等情况,防止踩到打野兽的毒箭、套子、夹子、土埋陷井,在有毒蛇出没的地区通行或作业时,应作好防护,并随 身携带蛇药,掌握被毒蛇咬伤后自救互救方法。

第四十四条

在旧矿区或前人工作过的地区进行野外作业时,应注意防止陷入被草木掩盖的坑口、探井、深槽。进入老窿必须有两个人以上。

第四十五条

野外地质作业应注意如下几点:

1.在进行槽、井探编录或观察地质现象时,应注意观察和避开其帮壁的松石及其它危险因素,并及时处理。

2拟进入坑道进行地质工作时,应先查清坑道内的危险因素,否则不准进入坑道内作业。

3.敲打硬脆岩石或采集样品时,应防止碎石飞击伤人。

4.选用地质锤应保证质量,防止折柄或锤头脱柄,防止钢锤脆裂而崩出碎屑伤人。第四十六条

在超过2m深的探槽、浅井内取样时,必须在地表设专人监护,多人作业时,相互两人间距不得小于1m。

第四十七条

野外钻探施工安全

1.要严执行钻探安全规定,制定野外施工安全方案和有关安全制度。2.在选择机场时,要做到平、稳、有足够的承载力,地基的面积应与所选用的设备相适应,塔基填方不得超过塔基面积的四分之一,填方部分要夯实;机场周围要修有排水沟;

3.地基、便道附近有坑、井、沟、坎等危险处,要设防护栏杆。

4.人工搬运便道,有效宽度不小于1.6m,坡度不大于20º,特殊情况不能超过30º,转弯处设“Z”路,其导路不短于7m。

5.在安装与拆卸铁塔时,要在机长的统一指挥下进行,从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上塔的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严禁穿带钉子、硬底鞋和赤脚上塔,不准将使用工具和螺栓放在台板上。

6.钻塔要与空中的电线线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开钻前要了解工作区地下有无电缆线、通信光缆和各种管路,7.雷区作业时,要安装避雷设施,确保钻机和人员的安全。8.钻机工地上要配备消防器材,做好消防工作;

9.钻机机场的照明必须使用36伏安全电压,并保证规定照度;

10.钻机机场使用的电源线要架空,高度不低于3m,并做到“一箱”“一闸”“一漏”;

第四十八条

工程测量安全。

1.测工携带伐木斧锯时,应在斧刃和锯齿上套上防护罩。2.摆脚架或立塔、尺,均应选择安全的地方。3.用测绳、钢尺量距时,必须防止接近架空输电线,当两测点拉直测绳(尺)时,不触及到电线,并保持安全距离。

4.沿铁路、公路及在城市人口稠密区作业时,应遵守交通安全法和铁路安全规定,备制醒目标志,并尽量缩短从业人员在路基上停留的时间。

5.在造标埋石时,应经常检查使用的工具,并保持完好,标的位置应与架空输电线路、铁路、公路、电话线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6.城区测量时,应以木质塔尺为宜,以避免上部接触电线。第三章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第四十九条

各单位的工程公司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五十条

各工程公司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依法承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

第五十一条

组织机构

1.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建立以行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

2.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本项目内所有施工工地的安全生产工作。项目经理部必须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第五十二条

施工工地,必须配备专(兼)职的持证电工,其它特殊工种的从业人员,必须获地方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第五十三条

各施工项目在施工前,应先制订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制订安全施工组织方案,方可开工。第五十四条

施工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建立消防安全制度。第五十五条

施工工地必须设置安全标语、安全标志和安全警示牌标志等,并悬挂在工地的明显处。

第五十六条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告知从业人员该工程项目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危险源以及安全生产的要求。

第五十八条

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提取安全措施经费。第五十九条

现场安全管理:

1.项目经理部应每月一次安全检查,施工现场、班组必须坚持日巡查制度,并做好记录。

2.现场施工的电线线路必须架空,高度在3米,输电应采用五芯线电缆和TN-S系统,严禁使用四芯电缆和外加一根线方式进行连接,并做到一机一闸。

3.移动式带电设备(含钻机、潜水泵、搅拌机等),必须按“一箱”“一漏”的要求进行配置。

4.高处作业必须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戴好安全带,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5.装有乙炔与氧气瓶不能混装(存)、倒放,应分库存放,并保持安全距离,安全距离不得小于5米。

6.作业现场要有安全区,安全通道,堆放的物资,施工材料,要规范,不能随意堆放。

7.施工现场要有防暑、降温,防雨、防寒措施。8.施工现场进行全封闭型施工,严禁闲人入内。

9.土石立爆破作业时,必须由专职爆破工持证上岗操作,飞石撒落范围内必须设置人员警戒。

第四章

工业企业安全管理

第六十条

各工业制造业企业和内部改制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和规程,制订各工种的安全操作标准。

第六十一条

各企业要建立建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配足安全管理人员,建好企业内的安全管理网络。

第六十二条

对内部改制企业的安全管理实行自主管理、企业负责,大队监管的原则。

第六十三条

对企业进行改制时,单位必须与改制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合同,明确双方在安全管理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第六十四条

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培训的时间严格执行地质局的规定。

第六十五条

企业特殊岗位的从业人员必须经地方安全行政主管部门培训,并获得岗位资质证书方可上岗。

第六十六条

各企业要坚持每月一次安全检查,班组坚持日巡查制度。第六十七条

工业制造业和改制企业要按销售总收入的1%-5%标准提取安全生产措施费,安全措施费用要单独核算,单独建账,专项使用。

第六十八条

工业制造业和改制企业应对所有的从业人员,加入工伤保险。

第六十九条

要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第七十条

各生产企业要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在班组中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班组”活动。

第七十一条

各生产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要完好,并灵敏可靠。第七十二条

各生产车间必须有安全通道,并保持畅通,车间内有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和警示标志。

第七十三条

各工业企业必须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在厂区、车间内要按标准配备消防器材,成立义务消防队。

第七十四条

各工业企业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制定本企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七十五条

在新建、扩建项目时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生产车间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人-机工程,达到人-机-环境的和诣。

第七十六条

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工件的堆放,实行定置管理,严格控制堆放的高度。

第七十七条

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要悬挂在车间比较醒目的地方,操作规程要挂在设备旁。

第七十八条

电器、电路的安全要执行《电器安全管理规定》 第五章

机动车辆安全管理

第七十九条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八十条

实行《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驾驶员上岗操作证》制度,单位驾驶员必须具备有《驾驶证》和《上岗操作证》方可动车。

第八十一条

上岗证的发放范围 1.在岗专职机动车驾驶员和车管人员 2.分管安全生产的主管领导、安防科长。3.持证人员条件

(1)本人持有机动车驾驶证

(2)驾驶技术熟练,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处理紧急状况的应变能力。(3)能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省、市、局、队有关交通安全的规章制度。

(4)身体健康,符合机动车驾驶员适应性检测条件要求,不得有妨碍安全驾驶车辆的疾病。

(5)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明驾驶的作风。

(6)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扣分不大于6分。4.上岗证发放程序

(1)各单位、大队机关将符合持征条件的机动车驾驶员摸底后发给《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机动车驾驶员上岗操作证审验表》,(以下简称《审验表》)。

(2)《审验表》由个人填写后,由安全部门签署意见,报单位安全生产委员会审批,通过后报局安全生产委员会,同时上报本单位《机动车驾驶员上岗操作证登记册》。

(3)《审验表》经地质局安委会审验同意后发给《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机动车驾驶员上岗操作证》。

5.“上岗证”的管理

(1)“上岗证”由地质局统一印制和颁发,并收取工本费。(2)“上岗证”二年一审,审验的时间暂定于每年的4月份。

(3)审验的方法是:先由各单位将原“上岗证”收回,由持证人填写出自我鉴定,经安全部门考评合格后,签字盖章发给原证,并报局备案。

第八十二条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取销“上岗证”。

1.发生负同等责任以上(含同等责任)的交通事故,一次死亡 1 人以上(含1人)或一次重伤 3人以上(含 3人)的。

2.年内因违章行为被交警部门扣满12分的; 3.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或隐瞒不报;

4.离开驾驶岗位、退休、退职(反聘除外)或机动驾驶员适应性检测不合格的;

5.其它原因经单位审验不合格的,注销“上岗证”时,由单位签署意见,报地质局批准备案,同时将“上岗证”收回。

第八十三条

确系特殊原因(如抢险救灾、救人等)需由无“上岗证”的驾驶员临时上岗时,应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并报大队备案,但临时上岗的时限不能超过7天,否则按违章处理。

第八十四条

大队内部借调,借用或外聘的驾驶员,由用人单位负责管理,同时必须持有“上岗证”才能驾驶公有车辆。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职业卫生管理

第八十五条

职业卫生工作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劳动法》和《职业病防治法》,努力改善作业场所的劳动卫生条件,减少或消除作业场所中的有毒有害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第八十六条

各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的工程项目,其职业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

第八十七条

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有毒有害作业场所进行监测,室内粉尘作业点每年不少于 12 次,放射性作业场所每年 4 次,有毒有害场所每年应不少于 12 次。

第八十八条

定期对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第八十九条

对出现的职业病(应出市级以上职业病鉴定中心的证明)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快调换工作,使其脱离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并及时给予治疗。

第九十条

新聘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预防性的健康检查,不符合该工作的身体条件一律不聘用。

第九十一条

尘毒作业场所,必须安装降尘,防毒,防害的措施,并能做到灵敏可靠。

第九十二条

要及时作好防暑降温和防冻防寒工作,出队时要配备防暑降温和防冻防寒物资。

第九十三条

野外作业人员,未经允许,严禁私自下河、江、塘游泳,如要下河、江、塘游泳必须有组织,有措施,有应急预案,方可下水游泳。

第九十四条

生产场所的亮度、湿度、噪音和三废排放要符合国家标准,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和清洁生产。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九十五条

凡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法规制度,无重伤以上事故的单位和在生产过程遵章守纪,发现和解决隐患,避免事故,抢险救灾等方面做出成绩的个人都应给予奖励。

凡安全管理混乱,违反安全法规,以至发生重伤以上伤亡事故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单位和造成伤亡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者,都应给予处罚

第一节

第九十六条

经大队安全生产委员会考核,各单位无死亡、无重伤事故、无负同等以上责任、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交通事 故、无直接经济损失在20万元(含20万元)以上的火灾事故、无直接经济损失在30万元(含30万元)以上的环境污染事故、无直接经济损失在2万元(含2 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事故、无重大生产质量事故、无发生集体中毒事件和废渣治理工程事故,尘毒场所全面开展了监测工作且合格率达到90%以上,未发现新的 职业病患者。大队可按局标准发给安全生产奖:

第九十七条被评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的,奖励200元。

第九十八条

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由所在单位给予100~1000元的奖励;在安全生产方面有重大特殊贡献的,由大队给予1000元及以上的奖励:

1.在抢险救灾中临危不惧、挺身而出,避免事故扩大或人员伤亡的; 2.在安全生产方面开展技术革新、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明创造成效显著的; 3.积极消除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 4.举报“三违”或隐瞒事故行为、经查证属实的; 第九十九条

大队建立安全奖励基金制度。

(一)安全奖励基金的来源及使用: 1.从局安措费中提取一部分; 2.安全方面的扣、罚款。

大队安全奖励基金由财务部按当年文件规定标准提取并建立专项帐目管理,专款专用。安全奖励基金主要用于安全方面的各种奖励。

(二)大队对各单位的安全奖励标准,按该办法执行;

(三)各单位对经济实体和员工的安全奖励,也按本办法执行,第二节

罚 第一○○条

因公死亡一人,罚用人单位10000元,死亡多人累计处罚。因公死亡三人(含三人)以上的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和领导者,除按上述经济处罚外,还应接受行政处分。

第一○一条

因公重伤一人,罚单位5000元,重伤多人累计处罚。第一○二条

发生生产性火灾事故、环境污染事故、中毒事故、标准源丢失事故和其他事故,按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10~20%处罚事故单位。

第一○三条

受到大队处罚单位,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专兼安全员各罚款400~800元;

第一○四条

发生下列违章行为之一的个人,罚款200~400元: 1.发生事故隐瞒不报、弄虚作假并作伪证者; 2.一年内3次及以上违章者;

3.擅自甩掉或不按规定安装各种安全保护装置的责任者; 4.违反民爆物品管理规定的责任者; 5.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者;

6、醉酒驾驶公车者;(未造成事故)7.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吸烟或动火者;

8.无证上岗者;

第一○五条

因喝酒驾驶公有车辆发生事故要加重加倍处罚; 第一○六条

指派无上岗操作证的驾驶员驾驶公车的,罚指派人1000元,造成事故的一切后果由指派人员负责;

第八章

第一○七条

本办法适应******所属各单位(含改制企业)。第一○八条

本规程的解释权属*****。第一○九条

本规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篇2:地勘单位质量管理办法

一、目前项目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模型问题。现在的市场环境相对于之前的大环境已经完全不同,在早期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不高的时期,每一种新行业的出现都能够为社会生产带来便利,这些行业组建时,不仅考虑当下环境的要求,同时也会为后期社会变化做出一定的预判。而在地勘单位中,对于企业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水平有限,不是没进行,就是方法本身就不够科学。因此导致现在的运行成本高的现状。2.管理者管理水平不够。由于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因此对事务的安排上可能存在部分疏漏和错误,规划企业发展方面存在问题。虽然有少部分企业的运营状况账面上看比较良好,但是对其应收账款和存货资产等方面分析的话,其比例分配情况十分不平衡,资金运转难度大,严重影响企业正常快速发展。而另外一些规模中等的企业,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在发生商业纠纷时,很难获得优势,最终损失自身企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二、地勘单位经济管理中的措施

地勘单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对经济方面问题进行管理,统筹规划,从企业整体发展高度对各项工作进行安排,下面将针对地勘单位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对策:1.财务集中管理。为了避免企业中账户系统复杂,资金总数了解难度大的问题,地勘企业应当实行将资金集中管理的方式,实现合理化运行。对资金进行集中化管理可以快速的对资金进行调动,大幅度减少了需要资金时筹备时间,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将设备的使用效率进行改良,控制生产成本,可以集中资金力量,将企业的优势资源进行扩大化,增强其影响力,通过统一的管理将资金进行合理化、均衡化的分配。首先将企业内多个账户上的资金进行统一归拢,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缩小了用于资金管理方面的人员,提高了运行效率,同时节省时间和程序要求。管理层可以直接将资金进行部门的分配,避免出现某些方面占用资金比例极大的问题,对重点部分集中资金进行控制,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行。其次,在资金管理部门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时,对于比较重大的资金问题应当对其进行慎重思考和讨论,全面分析完成之后才能做出决定,防止企业在面临某些突发状况时,没有应付的能力。2.提升财务管理人员能力。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熟练程度直接决定企业的经营情况,因此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从目前的社会形势分析,财务管理本身存在多种因素影响,而且科技水平的发展情况也对其产生难以预知的作用,所以,对于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坚持长期培训、高效培训的.原则,使其不断提升自己专业能力,从发展的眼光看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随着买方市场以及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地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就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对企业进行改革。保证财务管理人员按规定完成自身的职责,防止出现危害企业发展的现象。3.加强网络化管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深入,地勘企业面临的风险也相对增大,因此,必须对企业的资金进行严格控制,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严重危害企业运行。实现网络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防止企业出现高层的问题,现代地勘企业应当积极将其投入实际管理中,降低资金风险。同时,为了更加高效的对企业资金进行管理,避免资金浪费,需要严格执行各项网上审批规定,对每周的计划进行评估,然后通过专门软件将资金进行分配。4.加强成本的测算。地勘单位主要的业务内容是工程项目的勘察工作,单位要做好对于成本的控制工作,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责任体系,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和考核系统。目标成本管理工作是结合该项目的各项施工条件的难易程度和工程量的大小对其进行成本的评估过程,地勘单位必须对其进行足够的重视,成立专门讨论组进行研究,编制成册,然后交给审计考核部门进行评审,再经过双方讨论然后签订责任书。

三、结束语

篇3: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近年来, 由于资源的紧缺, 国家对地质工作日益重视, 投入逐年加大, 地质工作进入了全面复苏的阶段。但在地勘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也蕴藏着一些隐忧。地勘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由市场环境、优惠政策等外因驱动的, 而一些长期积累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在一系列的问题当中, 人的问题是首要问题。因此, 如何有效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挖掘自身的人力资源, 也是摆在地勘单位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目前, 各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并非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 在很大程度上尚属人事管理范畴, 处于由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过渡阶段。近年来, 地勘单位在推进劳动人事管理改革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未能很好地解决。

二、造成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不足的原因

1、从根本上说是由地勘单位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

地勘单位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型到市场经济模式,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 各地勘单位在薪酬制度、用人机制、岗位设置等方面存在不少制约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充分发挥的地方。

2、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速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的发挥。

在我国,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时间比较短, 发展速度比较慢, 且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大企业, 不仅地勘单位, 绝大多数国内企业、事业单位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地勘单位的结合方面知之甚少, 更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在大多数地勘单位没有“落地生根”。

3、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也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发挥的重要原因。

传统劳动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人力资源部门增加了大量新的职能, 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因而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研究、预测、分析、沟通及制定计划等方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只有对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与培训, 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动作, 掌握管理知识和具备组织协调能力, 才能适应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通过岗位调整, 充分利用内部人力资源。

地勘单位要按照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定期对岗位进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 以各种规章制度为依托, 在单位内部形成以岗位的供求关系为特征的内部人力资源市场, 在人员的流动中解决岗位要求与人员能力、素质的不适应, 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的价值, 优化自身人力资源结构。

2、通过教育培训, 开发人力资源。

地勘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普遍较大, 而且这些人员的文化素质较高, 接受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也比较强, 通过教育培训大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专业技术人员所从事过的专业进行分类分层次统计编排, 结合产业发展规划的需要, 有计划、有目标地确定教育培训的对象和内容, 以满足产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的配置, 增强单位的核心竞争能力。其一, 根据确立的主导产业, 选送骨干参加专业技能培训。针对确立的主导产业的性质和内容, 在全体职工中选拔出文化素质较高的优秀骨干参加对口专业技能和岗位证书的考核培训;其二, 根据产业发展的要求, 积极开展“传帮教”活动, 在单位内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形成一种“以老带新、敢于启用新人”的文化氛围, 以确保各岗位人才不断链, 使单位更具活力, 更具有竞争能力, 以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其三, 单位的培训和开发体系不能局限于对职工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要注重职工使命感、道德感和责任感的培养以及组织文化的建设。要积极创造学习型单位, 激励职工不断学习, 掌握更多、更新、更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使职工随着单位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成长进步, 增强职工对单位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3、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人力资源所在的工作环境如果缺乏鼓励先进、激励向上的氛围, 其潜力就得不到激发, 造成人力资源整体上积极性、创新性的不足。为调动单位职工的积极性, 地勘单位要建立起激励和约束机制, 奖勤罚懒, 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要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 使能者上、庸者下, 使职工有竞争意识, 激发职工积极性,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通过调整工资分配制度, 使工资与业绩考核紧密挂钩, 也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常用办法。有些地勘单位提取工资中的一定比例作为浮动奖励基金, 结合考核结果发放, 多劳多得, 有效地发挥了工资的激励作用。

四、结语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地勘单位所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 人才是决定单位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因此在努力搞好人力资源开发的同时, 更为重要的是搞好人力资源管理, 努力发现每个职工之所长, 是地勘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摘要:地勘单位如何科学地预测其人力资源发展趋势, 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关系到行业内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关系行业未来的发展和前途。本文分析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及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人力资源,地勘单位,管理

参考文献

[1]詹姆斯.P.盖特拉.2l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篇4:地勘单位质量管理办法

河南省地勘一院2005年已经通过质量管理体系,2008年也开始运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三大体系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单位的管理素质。笔者在参与过程中,深切体会到,

大多数单位在认证的过程中,对认证从满怀热情到拖拉应付,从满怀信任到些许失望,这些凸现了当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认证与实施的“两张皮”现象。

一、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形似而神非。体系文件基本齐备,但在文件编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沟通,对编制体系手册的必要性和适宜性认识不足,未认识到手册应有可操作性,并必须结合地勘单位的实际,才能指导体系的运转,才能实施的更有效、更方便,因此,造成文件与实际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脱节,在某些环节上不但没有起到指导和规范工作的作用,反而为地勘单位工作增加了负担,各地勘单位都有这样的体会。

2.体系运转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失控,时抓时停。只在软件上做文章,为应付外审就加班加点补材料,上边不检查就有所放松,体系不能正常运转,并且各环节运转不平衡,只有几个环节运转,实际也很难正常运转,因为各环节之间有互补性。此次监审前各公司突击整理补充材料的环节也可以说就是平时我们体系中没有运转的环节。究其原因,是因为各单位还处于被动贯标状态,抓而不紧,有畏难情绪,怕影响“生产任务”,考虑近期行为多于长远发展。

3.管理体系文件与其他形式的企业管理制度并行。目前从多个贯标地勘单位的经验看,管理体系运行质量不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存在管理体系文件与其他形式的管理制度并行现象。造成文件并行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在贯标初期编制管理体系文件时,对已形成的企业管理制度转换不彻底,出现了新旧文件并存现象;二是在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后,不是以完善现有的管理体系文件为主,而是不顾现有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以其他形式下发一些新的办法、制度、规定等,导致管理体系文件形同虚设,“两张皮”现象自然就产生了。

4.认证证书成了地勘单位一件华丽的外衣。有章不循,内审走过场,管理评审形式化。管理体系运行领导是重点,而实际中不少企业领导已成为盲点,管理者不被管理,成为局外人,没有形成自我改进创新的机制,管理体系又回到原始人治状态,证书实际上变成了没有真才实学的“假文凭”。

二、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发现问题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只有深入贯彻、深入学习,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地勘单位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均需要在以下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

其一,体系的建立应充分结合地勘单位的特点。在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管理方法,将其加以规范或转换,不应机械地去照搬标准条款的要求而另设管理名目,确保体系文件更具有适宜性,从而真正起到指导和控制的作用,避免造成管理上的重复,管理上的重复是造成建立管理体系和实施管理体系“两张皮”的根本原因。

其二,确保文件与制度相一致。管理体系文件是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提高管理体系运行质量,搞好管理体系文件和企业管理制度的一体化非常关键。为确保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运行,应专门召开管理评审会议,从最高管理层形成统一意见,所有制度、办法全部按照管理体系文件的形式起草、审核、批准、发布、修改,所有业务过程全部按照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执行。并在管理体系内审过程中,一旦发现违反规定现象,一律开出不符合报告,并限期整改。管理体系文件最大优点,一是可以动态管理;二是可以通过管理体系审核,检查执行落实情况。企业应该改变那种认为红头文件形式下发的制度重于管理体系文件的认识。保持管理体系文件的惟一性,排除其他形式文件的干扰,防止“体外循环”,是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

其三,确保地勘单位工作目标与体系指标相统一。地勘单位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国有地勘单位,在未实施一些管理体系前,已经有了一套运行较成熟的目标和指标管理体系,如绩效考核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特别是绩效考核制度是目前许多国有地勘单位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标管理手段。从制定程序来看,它是经过充分的策划和逐级审批的;从内容看,它包含了地勘单位生产经营中各个方面的年度目标、指标,当然也包括了质量目标、指标,环境目标、指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从绩效测量看,业绩考核制度都有定期的详细测量,如季度考评、年中考评、年末考评等。而目前各单位运行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中,也要求在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目标,如质量目标、环境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并要进行分解,对完成情况要定期测量,这与地勘单位已有的业绩考评制度的要求基本相同。因此,地勘单位在贯彻标准管理体系时,可以将已有的业绩考评制度加以规范,与心的管理体系文件相衔接,不应再另搞一套,以免造成目标和指标管理上的重复。

其四,应确保管理评审与日常管理相融合。管理评审是由最高管理者亲自主持的一项工作。对地勘单位而言,作为队长(或院长)应親自关注这样工作,这项工作开展得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和持续改进的力度。但现在很多地勘单位搞管理评审几乎完全为了满足标准的要求,对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发挥的作用不大。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管理评审没有和单位日常的管理结合。地勘单位作为特殊的企业,其流动作业时间广,工作点多面广,为保证体系能正常的运作,并适应不断变化的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单位总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一些高层会议,如:党政联席会、队长(院长)办公会、生产经营会等。在这些会议上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了单位的发展方向、年度计划、市场开拓、设备改造、技术进步、质量安全改进、组织机构变化、人事调整及人才引进等,这些问题基本上也就是管理评审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如果平时都能得到及时解决,也就基本达到了管理评审的目的。因此,为了实现管理评审和单位日常管理的一体化,可将这些高层会议加以规范,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评审,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其五,应确保持续改进应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相结合。持续改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措施,地勘单位也不例外。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做持续改进工作,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和管理,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一个不开展持续改进的企业是不可能生存的。内部持续改进涉及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名员工。大到单位的战略规划、技术改造计划等的制定和实施,小到每项具体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都包含了持续改进的内容。因此,对持续改进工作企业应在管理体系文件中做出层层规定,明确部门持续改进的职责、规范、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程序,规定改进措施实施效果的测量方法等。另外,作为国有地勘单位,多年来一直开展的QC小组活动,可以作为持续改进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实现持续改进工作的全员参与。

其六,应加强加强对地勘单位职工全员贯标意识的培训。将贯标意识的提高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充分调动地勘单位职工的积极性,激励大家积极投入到体系的运行中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地勘单位各项管理水平。

篇5:地勘单位管理会计应用探讨论文

4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会计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地质勘查单位相关财务管理信息滞后。目前信息化虽然已经在地质勘查单位普及化了,但是管理会计软件功能没有最大限度地得到应用,只能满足最基本的日常核算需求,不能实施网上远程管理,无法满足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会计对目标数据的提取、整理及分析的需求,而利用有关数据参与企业内部经营决策、管理会计的作用没有得到重视,不能充分挖掘会计有效信息来为单位创造价值。管理会计软件主要应用于单位中管理人员,不同于财务软件,因此与财务软件要求的数据信息不同,管理会计软件中的数据信息一般来源于财务软件并且要求高于财务软件,然后通过专业、系统的科学分析计算,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进而帮助管理者为单位做出更符合企业自身的预测和决策。(2)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会计实施过程中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可能会出现沟通及协调问题。管理会计是对整个单位内部经营进行管理,各部门之间就像家庭中的各个成员一样,只有家和才能万事兴,所以在管理会计实施过程中需要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为了加强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快信息流通的速度,做到快速、无障碍沟通。通过沟通管理会计人员获取到完整、真实、有效的信息,为地质勘查单位的经营管理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帮助地质勘查单位可持续的发展。(3)地勘单位管理会计人才的缺乏。由于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预测、决策作用,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现阶段地勘单位的专业素质较高的会计管理人才较少,知识结构单一,经验不足,出去培训的机会又非常少,这种状态根本满足不了管理会计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大多单位引进会计人才还只停留在财务会计方面的角度,从事的也是简单的会计核算工作,这也极大地限制了管理会计在地勘单位的运用。

5结论

总之,转企后的国有地勘单位在面临行业萎缩、竞争加剧的情形下,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向管理要效益,使管理会计充分参与到各项经营活动中,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决策功能、经营管理功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利润增长,实现企业愿景。

参考文献:

[1]张学松.地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浅析[J].纳税,(7).

[2]王欣.地质勘查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与管理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19).

篇6:地勘单位管理会计应用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的方向从依靠大规模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向资本节约型的高绩效管理模式的转换,要求企业和单位全面提高效益和经济绩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效能。而传统的记账、报账层面的会计核算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需要,会计工作转型升级大势所趋,发展管理会计成为会计工作转型升级的方向。

关键词: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会计;应用;存在问题;措施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推动管理会计广泛应用,提升会计工作管理效能,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笔者所在的单位是传统地质勘查单位,长期接触的主要是地勘行业的财务核算制度和管理体系,预算管理、成本管控、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偏低,但是随着地质勘查单位的事业体制改制为企业体制的转型,传统的粗线条管理和会计核算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不适应、不协调。由此可见,传统的地质勘查单位面对严峻的地质勘查市场环境,要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建设和运用显得尤其重要。财务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做好职业转型,积极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参与单位的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单位情况,就传统地质勘查单位关于管理会计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我长大了》主题说课稿下一篇:培训会开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