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地质档案现状

2024-05-08

地勘单位地质档案现状(精选8篇)

篇1:地勘单位地质档案现状

地勘单位的地质项目预算现状和对策论文

地质设计工作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地质项目预算,是地质单位经营活动的财务保障,它关系到地质项目的规模大小、项目计划的落实以及项目经费的到位情况;决定着地质项目的招标和投标活动能否正常开展;在双方签订合同或协议时,也是衡量合同透明度和监督地勘经济运行的数据依据。本论文从自身工作的实际经验出发,揭示出了地勘单位在预算编制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很多地勘单位的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项目预算管理的对策,目的在于提高地勘单位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时效性,充分发挥预算在地勘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一、地质项目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管理意识,对项目预算不重视

很多地勘单位在预算方面都存在着共性问题,如忽视了管理预算经费的重要性,预算编制造假,巧立名目取现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有的把地方财政的经费拨款完全作为成本,把获得的利润拿到项目单位进行内部分红,这实际上相当于私设小金库,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后果。地质项目评审专家中缺乏既懂地质有擅长财经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很多都是地质专业出身,对财务管理方面可以说是“门外汉”,导致项目评审忽视了财务方面的评审,不符合项目预算评审的要求。不少地勘单位的管理者都是身兼多职,在企业中作为管理者的同时,很可能也是某高校客座教授,甚至是地质项目的评委,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对项目预算不重视,导致地质项目预算的管理职能形同虚设。

(2)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激励机制

地勘单位的项目预算管理制度的问题,导致预算过后产生的经费结余要全部入库,不允许有任何的节流经费,缺乏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有的单位就打“擦边球”,利用虚报成本费用的方法获得调控预算的.结余;或者不按照预算的范围内使用资金,故意节省预算,当花不花,通过各种渠道如凑发票,取现,把项目使用预算结余的资金回流到单位,作为单位的小金库进行分配;会计核算做手脚,会计报表造假,单位的基本开销来源占用项目资金的支出,严重影响了预算的固定性,使得预算形同虚设。

(3)地方政府拨款迟滞,影响工作效率

地方拨款的审批程序过于繁琐,特别是中央财政的拨款到达地方的时间太长,效率太低,资金最少半年才能到位。往往有时候项目工作已经开展实施,财政拨款还没有到位,导致项目进度经常性的因为财政不到位而耽误,只能在项目开展前自筹经费,导致前期钱不够花,后期钱不知道如何去花的尴尬境地。

二、完善地质项目预算的相关对策

(1)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制

项目承担部门在选择预算编制方法时不能盲目跟风,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审慎选择,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要关注预算的过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审批预算的程序要公开透明,建议单位管理者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预算的编制要以本单位的长远发展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指标的计算方法或确定原则是否与预算制度规定的吻合,通过提问和答辩讨论的方式,最后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定夺,审批要严格把关。预算的编制通过后,要严格按照预算使用资金,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

(2)制定项目管理制度,增强责任意识

实行“两级三岗”的岗位责任制:“两级”指的是地勘单位的管理者和决策执行者,“三岗”指的是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增强责任意识,应履行下面的责任:首先,健全单位岗位责任制;其次,制定单位项目管理制度;再次,保证项目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最后,监督岗位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每个岗位分工到位,相互配合。项目负责人主要负责项目的开展情况,包括项目资金的收支情况和明细监督与核算,并最后签字定夺。财务人员要全过程地参与预算编制,做好本单位财务支出平衡和预算执行的衔接,保证审核质量。坚持项目初审制度,初审人员中必须有经济人员参加并提出明确的预算审核意见。

(3)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早落实拨款

国家财政预算年度与项目实际工作年度不同步,经费拨款迟缓,地方财政拨款“人代会”后才能下达,即3月底到4月初,中央财政拨款要到下半年或是年底才能下达,影响了野外工作开展,这就要求地勘单位在深入学习国家财经政策和主动适应财政拨款现状的同时要加强与上级主管、国土及财政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早落实拨款,或采取折政策,即在“人代会”前先落实部分拨款,可以是三分之一,保证项目的如期开展工作;或是按季节有重点的分批落实拨款,如水文地质调查中野外采集水样的工作分丰水期和枯水期,丰水期要保证采集水样的工作量,拨款要确保按时足额保障;枯水期则主要做数据分析、资料整理和研究工作,拨款按实际需要即可。

三、结语

总之,完善地勘单位地质项目预算机制是一项系统的过程,笔者认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增强管理的意识和完善管理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优化地质项目的预算工作,提高地勘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

篇2:地勘单位地质档案现状

一、前言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建设在飞快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进步。我国的科学技术在我国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的地勘单位领域的档案管理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相结合,不断地优化了我国企业的档案管理。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断地提高了我国档案管理的能力,但是在其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本文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可以更好的促进信息技术在我国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二、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信息技术革命的开展,我国有原来那个信息技术极其落后的国家实现了向信息技术大国的转变,并且我国已经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我国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并且我国的信息技术已经积极应用到了我国的档案管理方面,在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上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差距,除此之外,信息技术在我国科学技术在档案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所以,我们应该要加快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且,我们还应该加快其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三、我国信息技术在地勘单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信息技术在我国档案管理方面的具体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的提高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可以不断优化我国档案管理的模式。在档案管理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以下主要方面:文件的检索与存储;文件汇总和统计;信息数据备份;数据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情况的具体统计与分析。第二,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企业进行档案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整理数据,让企业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数据和资料得到合理的处理,以及有效的整理和应用,为了企业以后的发展更好的利用以前的经验。在进行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建构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地应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进行模块的建构,并且在信息系统进行运转的过程中也需要信息技术来帮助其运转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其功能的实现。现在我们有些企业还会将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将不同的模块联系到一起。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完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构,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第三,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信息的恢复和备份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通常,档案管理过程中,会存在电子信息和文档受损或者是遗失的情况。一旦发生重要的文件的损害和遗失,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情,要想完成信息文档的备份或者是信息恢复,必须要借助于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实现长时间的保存和管理,而且促使档案管理的`存储量大,并且其价格也很实惠,还可以大大减轻档案管理的工作量。

四、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

我国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我国的档案实行信息化的管理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目前我国档案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促进档案管理的运行,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为我国的档案管理事业提供有力的工具。由于现在我国很多的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并没有进行彻底的信息技术革命,所以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档案管理方面的应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要加快对其信息化的革新,促进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技术革新,为其更好的进步和管理提供条件。我国企业的档案管理引入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促进企业办事效率。与此同时,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将信息技术的严密逻辑性与快速运算性有机结合,提高资料运输的速度,还可以大量的节约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其对传统模式的突破,更好的对档案进行管理。

五、结论

篇3:地勘单位地质档案现状

进行地质科技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其是一切勘察工作的基础。然而目前, 地勘单位地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管理模式过于落后、档案管理利用投入资金不足、利用不规范、人员能力差、没有实现资源共享等问题, 因此, 应当加强地勘单位地质科技档案的管理, 不断提升地质科技档案管理质量。

2 地勘单位地质科技档案的特点

(1) 档案具有地域性, 形成周期长。地质条件会随着区域的改变而改变, 因此复杂多样, 在通过各种勘探方法掌握工作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后, 最终形成报告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所以地质档案是地质现象的综合反映, 它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周期长的特点。 (2) 地质档案内容广、综合性强。地质工作是一项多专业、多工种、多手段的综合性工作, 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如区测、普查、勘探、物探、化探、宕矿测试、水文工程、环境、各种矿产等等相应地也会产生这样多的档案材料 (具体如图1) 。 (3) 地质档案利用广、具有持久性。广泛搜集、反复地翻阅利用已有的地质档案、地质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现场勘探, 并结合工作的性质、特点、任务要求编制设计以指导工作进行, 这在地质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已成为惯例。这样不仅避免了一些重复劳动, 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加快了工作步伐, 而且通过对已有的地质档案的综合研究分析判断, 已发展到寻找深部隐伏矿, 并渗透到人类生存环境保护工作上面。

3 地质档案管理利用的现存问题

3.1 管理模式过于落后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地质科技档案管理体制已经不适用于现在档案管理, 尤其是现在政府与企事业单位有机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的应用后, 矛盾更为突出, 主要是因为地勘单位在实际地质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资料汇总难、流程不畅等问题, 不仅影响地勘单位的市场建设, 而且还影响地质科技档案的利用率, 妨碍经济的增长。

3.2 档案管理利用投入资金不足

由于目前部分地勘单位没有先进的地质档案管理意识, 存在目光短浅的问题, 仅仅重视当前的效益, 而忽视长远发展, 未能正视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 所以不能在档案管理方面投入足够资金, 使得档案管理存有缺陷, 致使大量前辈工作者的工作成果白白流失, 损失巨大。

3.3 档案管理利用不规范

现阶段, 因为一些地勘单位不能对档案进行科学的分类以及明确的立卷, 致使在档案的归档过程中, 无法按照准确、系统、完整、规范、清晰和安全等要求, 完成档案的管理工作。

3.4 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待加强

长时间以来, 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是手工记录管理为主, 致使思维固化, 对地质档案的管理工作停滞不前, 特别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 传统的手动抄写记录工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很多档案管理工作者, 由于缺乏有效的培训, 总体能力素质落后于时代要求, 严重影响地质档案的管理利用工作。

3.5 地质科技档案没有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 企事业单位对地质科技档案需求量急剧增加, 但是, 现阶段我国各单位之间封锁地质科技档案资料, 大大降低地质科技档案的利用率, 阻碍资源共享的发展, 主要是因为各单位普遍认为地质科技档案是一种内部资料, 只能服务于级别较高科研项目。少数单位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有意识的封锁地质科技档案, 导致其他单位重复大量工作, 严重影响地质科技档案发挥的作用。

4 加强地勘单位地质科技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的具体措施

4.1 创新地质科技档案的管理模式

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 是实现现代化地质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前提。在现阶段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 地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得到很大发展。随着办公自动化系统与网络技术的使用, 提高信息资料管理的网络组织水平, 为信息检索简化步骤, 提高地质科技档案的利用率,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因此需根据实际工作情况, 构建地质科技档案管理体制, 为地质科技档案的推广与开发提供便利, 增加地质科技档案的科技含量。依据现实中政府与企事业单位有机结合的新型地质科技档案管理模式, 构建与完善政府宏观调控的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对地质科技档案管理水平进行创新、整合与动员。在地质科技档案日常管理过程中, 需重视地质单位、高等地质院校与地质科研所之间的合作, 构建地质科技档案管理的优势。通过先进的技术设施与人力资源创新地质科技档案管理技术。

4.2 加大档案管理方面的投资力度

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 我国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逐渐普及, 传统档案资料借用各类应用软件, 将以电子档案的形式予以重新存档, 文件档案的管理工作要适应潮流, 对保管工作升级换代, 不仅包括计算机硬件与相关管理软件的引进, 还应包括一系列配套设施, 如储存室湿度计、空调、除湿机和其他防护的设备, 为此我们必须加大硬件的投资, 确保文件管理的安全性。

4.3 完善地质科技档案资源的收集工作

地质科技档案相关工作以资源信息收集为基础与起点。由于地勘工作的特殊性, 地质科技档案的数量与种类非常庞大, 例如:自然研究、环境保护、工业生产、土木工程等, 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地质科技档案管理创新了管理模式, 因此, 我国国家一级科研课题与生产性科研项目多数是直接到工矿企业与生产经营者中, 需保证所使用地质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就需工作人员亲自到生产一线中进行信息资源的收集。在地质科技档案管理过程中, 工作人员需具备良好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提高工作人员区基层收集数据资料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并与科研单位、科技人员保持密切联系, 以保证档案材料信息收集的完整性, 构建完善的整理与归档操作流程与制度, 认真做好每一环节, 从而切实收集准确的地质科技档案资料, 并进行整理, 扩展档案资料收集的范围, 提高地质科技档案资料收集的信息量, 并进行完善存储。

4.4 规范地质档案的管理利用

地质档案袋管理利用属于一项十分系统的工程, 必须置于合理的完善的管理体系框架中, 使得日常地质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做到标准化与规范化。这就要求做好以下几点: (1) 认真审查档案的收集归档。众所周知, 地质工作的特点就是工作点多、工作面广、工作时间长, 其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 其成果能否实现有用性, 直接决定于勘探的全过程。因此, 在各个阶段工作中要坚持谁负责、谁立卷归档原则, 项目负责人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 准确记录并送交相关数据资料给档案管理部门, 提高归档资料的质量。 (2) 加强归档资源的整理保存。相关文件资料接收后, 必须及时按照地质档案管理的一系列规定, 对这些文字和音像资料加以分类, 并且立卷汇总, 进行科学的保管。同时, 要不定期的检查存档资料, 及时发现漏洞或是损毁现象, 并及时修复。

4.5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 在地质档案的管理工作引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建立电子档案, 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 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1) 档案管理部门定期举办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为了提高其信息化应用水平, 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办法促进人员素质的提高, 可以通过引进技术人才, 加强竞争, 刺激员工学习完善自身, 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奖励手段, 鼓励员工主动学习, 形成良好的学习上进氛围。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实现质地质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提高地质档案服务的的信息化水平。 (2) 档案管理工作者更要自己认识到能力的欠缺, 坚持先进性, 不断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主动学习计算机技术, 熟练电子档案业务, 从档案的录入到管理, 充分引入信息化管理, 这将极大减轻自身的工作量。例如, 建立地质档案的全文数据库和目录索引。这样, 管理人员就可以根据借阅者的要求, 通过检索技术, 快速定位相关信息, 极大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更好地完成工作。

4.6 加强地质档案二次开发利用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而言, 其最后环节是实现档案的二次开发利用, 档案的开发利用也是地质勘探单位的档案的工作的根本目的所在。大量地质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和管理, 无疑是为了给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数据资料的参考。

5 结束语

总之,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参考资料数据信息, 必须给予地质档案资料充分的重视。地质勘查单位要明确当前工作中资料数据建档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转变传统观念, 与时俱进, 积极适应信息化潮流, 使得地质档案资料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淑梅, 孙莹, 赵志杰.地勘单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之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29) :218.

[2]傅春春.对地勘单位地质档案资料管理及利用的一点思考[J].管理观察, 2009 (16) .

[3]孙美荣.浅谈地勘单位地质档案资料的管理与利用[J].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1 (4) :40~41.

篇4:地勘单位地质档案现状

【关键词】地质项目;资金预算;地勘单位;对策

地勘单位中地质设计工作的运转与地质项目预算是分不开的,地质项目预算是地勘单位经营的财务基础,它关系着地质项目的计划、规模大小与项目经费的到位状况等。同时,地质项目预算也决定了地质项目投标以及招标活动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在共同签订协议或者合同时,地质项目预算也是衡量其合同以及监督地勘经济动作的基本依据。本文主要根据地勘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对其在管理过程以及预算编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而分析出的问题都属于地勘单位的共同问题,为此,将给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地勘单位在预算管理时效以及效率问题上下功夫,并将地勘项目在实施中主要作用发挥出来。

一、地质项目预算在地勘单位中所面临的基本问题

1.地勘单位忽视项目预算,欠缺一定的管理意识

在许多地勘单位中都存在着一个共性问题,对管理预算经费不够重视,常常编制造假预算,立出其他名目来套取地方以及国家的财政拨款,再将地方财政拨下的费用当作其成本,再对所获利润放置项目单位进行分红,这一情况与私设小金库无不同,也将导致国有资产出现流失现象。我国地质项目的评审专家中严重缺乏懂地质与财经的专业性人员,大多数都是地质专业出身,这些人员对于财务管理上属于非专业人士,这也将导致项目评审中无法把财务评审列入重要位置,这是不符合我国项目预算评审所需要求的。此外,一些地勘单位的领导者大多身兼数职,有些除了是企业的管理者外也是某所大学的客座讲师,有些甚至还是地质项目的主要评委,这对项目预算是非常不重视的,让其管理职能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2.不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

由于地勘单位的项目预算管理制度出现的问题让地质项目预算之后产生的所有经费结余完全入库,不可出现任何的节流经费,从而欠缺奖罚激励机制,这将不利于企业工作人员工作激情的激发。在有些单位当中,经常利用一些虚报的成本费用来取得预算结余,有一些甚至不根据预算的范围运用预算资金而将资金节省下来,该花费的却不花费,再运用不同的渠道(比如套现、凑发票等)将项目的预算使用的预算结余流向单位,让其成为单位的小金库,再进行分配,甚至会有会计人员在核算的过程中动手脚,从整个会计报表上做假,有些地勘单位的开销也占用着项目资金的预算支出,这将影响地质项目预算的固定性,并得到整个预算成为摆设。

3.迟缓的拨款速度影响整个工作进度

对于一些地方拨款项目中,由于其审批程序的繁杂(尤其是中央财政拨款到达地方时),导致到款时间长,效率非常低,资金至少得半年方能到位。通常会出现项目工作展开实施而地方拨款未到位的情况,这些情况的产生也将影响项目的进度,为了不让其耽误太久常常会在项目展开前自行筹集经费,这种局面会导致开展前期钱基本不够花而后期却不懂得如何花的情况产生。

二、地质项目预算在地勘单位中的相应对策

1.创建完善的地质项目预算管理制度

在地质项目预算中,其承担部分在制作预算编制的方法时不要跟风,必须根据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选择,采用合理科学的方式对预算进行编制,对预算过程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关注到位。此外,在对预算进行审批时必须保持透明公平公开的制度进行,在每个单位中都建立一个预算管理小组,在审核预算时需要根据单位的发展方向出发,以此当作审核的立足点,其指标的确定原则与计算方法是否与地质项目预算制度的规定相符,这需要通过答辩讨论以及提问的方式进行,其结果则由预算小组决定,严格掌控审批条件。在通过地质项目预算编制之后,还要根据预算对其资金进行使用,并且强化地质项目预算在执行中的监督力度。

2.创建健全的地质项目管理制度

在地质项目管理过程中可采用‘两级三岗的责任制度,其中‘两级主要是指单位的决策执行人员与管理人员,而‘三岗则是指地勘单位的财务负责人员、地质项目负责人员以及单位负责人员。对于地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员必须提高其责任意识,并且履行自身需承担的义务。首先,要对地勘单位岗位的主要责任制度创建完善,再制定相应的项目管理制度;其次要对整个项目管理的基本制度执行下去;最后,地勘单位负责人员要全力监督其岗位的落实情况。对于每一个岗位都要做出明确的分工,共同合作。地质项目的主要负责从通常掌控其项目的展开情况,一般包括地质项目资金支出明细以及核算与监督支出情况,在确保无误后可进行签字验收。对于地质项目单位的财务人员来说必须全程参与到项目预算的编制工作中,使项目预算在执行与财务支出的过程能完整衔接,以此来确保项目的审核质量。保持地质项目的初审制度,在整个初审工作人员当中必须加入经济工作人员,并对其提出相应的审核意见。

3.提升与政府部门的协调工作,缩短拨款时间

在我国,实际的工作年度不能与国家的财政预算年度同步进行,这将导致国家经费拨款延迟,一些地方财政拨款必须经过人民代表大会之后方可下达到单位,如果是中央财政拨款则需要等至年底方可下达,这类情况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地质工作的开展,为此,地勘单位除了适应财政拨款的情况与学习国家财经政策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强化与财政部门、国土部门以及上级主管的协调沟通,为了让款项及早地到位可以选择一些折中的政策,比如地方拨款时可以在人民代表大会之前申请到部分的拨款金额(款项的三分之一),这也有效确保地质项目的顺利进行,此外,还可以根据季节进行重点的分批拨款,比如在水文地质调查过程中,其野外采集的水样通常会分为枯水期与丰水期,在丰水时必须确保水样采集的工作量,这时拨款必须足额下发,而在枯水期由于需要进行资料整理、数据分析等工作则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拨款即可。

三、结束语

地勘单位在我国属于一个较为特殊的事业群体,由于《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与《地质勘查单位财务制度》的颁布,国家将地勘单位从会计核算、预算管理以及财务管理中区隔出来。对我国地勘单位地质项目的主要预算机制加以完善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想做到位需要系统的过程,在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提高地勘单位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同时还要对其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改革,这样方能使地质项目的预算工作得到优化,从而提升地勘单位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忠业,王红星.地质调查项目预算与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基于行业地勘单位实际需要[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5,04:70-72.

[2]李宪琛.浅谈地质调查项目全面预算管理[J].财会研究,2015,09:50-54.

[3]卢志锦.地勘单位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5,24:105.

[4]石红.地勘单位的地质项目预算现状与对策[J].商,2015,37:81.

[5]郑敏,张磊明,吴珍.地质调查项目承担单位的经费规范化管理——赴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实地调研启示[J].财会月刊,2012,20:43-45.

篇5:地勘单位地质档案现状

一、地勘单位地质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过去由于受地勘单位对地质档案管理重视程度、地质档案管理水平、科技水平, 管理手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地勘单位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

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是存在对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缺乏地质档案管理意识, 没有把地质档案管理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上, 所以造成资金投入不足, 硬件设施不完备, 设备老化, 保管库房陈旧、简陋, 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保存方法落后, 装具陈旧, 有些档案放在木柜或铁箱里, 不利于防火、防蛀、防潮、防盗等, 容易毁损。

二是在传统地质档案管理过程中, 都是以手工工作为主, 使人们错误的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抄抄写写及记录等, 使管理层对地质档案工作不重视, 认为谁都能从事地质档案管理工作。造成管理人员业务不熟练, 人员素质整体不高。主要表现为档案管理人员的文化程度较低、专业不对口、缺乏档案管理理论知识与经验, 无专业人才, 并缺乏合理的人才培训及培养。对地质档案数字化、信息资源开发能力缺乏。给地质档案管理带来极大影响。

三是一些地勘单位档案管理不规范, 表现为, 对档案缺乏科学分类, 缺乏明确的立卷, 使档案的管理无法达到准确、完整、系统、清晰、规格、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立卷时间混乱, 不便于研究和查找。有些地质档案由于保管时间过长, 造成纸质老化, 使文字及图件等模糊不清, 导致档案资料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影响。档案利用登记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技术人员借资料忘还和不还, 甚有丢失情况。

二、加强地勘单位地质档案资料管理的建议

(一) 地勘单位必须有良好

标准的档案保管环境, 应加大地质单位档案管理的投资力度, 提高管理水平, 从而最大限度的延长地质档案的利用寿命。及时修缮、更新档案室的设施, 改善保管条件, 添置现在化的地质档案资料管理设备, 推广应用密集架存放资料, 使库房整齐, 保持档案库房的干净整洁, 沿海地区特别注意档案库房抽湿防潮工作。达到三防 (防火、防盗、防虫鼠) 的目的。电子文档的存放, 不能在纸质档案资料的环境中存放, 要有具备专门存放电子档案存放室、柜, 确保其保存期限。

(二) 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地质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已朝着信息化的趋势发展, 因此,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懂得计算机应用技术, 并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应配备专业人员从事地质档案管理工作并经常多选送年轻同志经常到大专院校及培训机构对新技术、新理论、新科学进行学习培训。使他们能更加胜任档案管理工作并能不断发展创新。还应经常组织他们对地质档案管理规范的学习和培训。为了更好地实现地质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提高地质档案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地勘单位必须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 组织从事此项工作人员参加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培训, 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录入及网络知识水平。要采取一定激励措施, 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积极性, 从而不断提高其理论素养及专业素质, 以为地质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并造就一批敬业、勤业、精业的档案管理人才。

(三) 要规范地质档案资料管理

要将地质档案的接收、整理、鉴定及保管工作做好, 严格控制档案管理的每个环节, 以实现规范化管理的目的。要确保地质资料的收集及立卷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即要把好档案收集归档关, 还要把好档案整理关。根据地质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 在有效保管及利用基础上, 对已收集好的文字、音像等资料进行科学地分类, 并做好档案资料的装订、分类、排列、编号、装盒等工作, 并进行科学的保管, 同时加大检查力度, 对损坏的档案资料进行修复。即要抓好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体系, 还要加强档案工作的领导、检查和考核。

(四) 要充分发挥地质档案的作用使其得到第二次或更多次开发利用

地质档案管理部门要经常整理好地质档案资料, 向广大技术人员公布地质档案目录及简介, 使他们掌握和了解前人的工作积累, 用现今的科技理论和先进手段对档案资料从新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地质档案资料的潜在价值, 地质档案中往往有大量前人的地、物、化、遥、矿产等基础性成果资料。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综合研究, 完全可能优选出新的找矿靶区, 取得重大找矿成果,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还有过去的一些勘查成果, 由于受当时开发水平限制, 无法利用和开发。而在当今新科技水平基础上完全可利用, 并能产生可观效益。因此, 地质档案二次开发意义重大, 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利益和效益。

篇6:地勘单位地质档案现状

[关键词]档案室;档案;地勘单位;发展历程

档案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还能进一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一原因,本文中将重点以地质勘探单位为例,因为地质勘探行业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是一个经常容易被忽视的单位,其更加应该重视在单位内部建立一个档案室,并且对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事实证明,地质勘探单位也是这样做的,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但是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能够有效的实现地质勘探队伍的规范化建设,正是因为如此,本文将重点对这一发展历程作出阐述。

1、地勘单位建立档案室的作用

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档案管理在各行各业中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就需要从基础行业中做起,只有实现了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才能促进我国档案事业以及基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地勘单位中,加强对档案的有效管理是实现其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指标,档案实际上就是对地勘单位中各项活动的一种记录,将活动中的详细情况有效的记录下来,这样才能将勘探工作变得有据可依,但是作为活动的记录,管理是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才需要建立起一个专门对档案进行管理的部门,也就是档案室,在档案室中,将地勘单位所有的档案集中起来,并且加以管理,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发生档案丢失的可能。

我国的地勘单位在建立档案室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段发展的时期,当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定的结构以及规模,档案管理也变得更加规范化了,所以为了长远的目标考虑,也应该更加重视档案室的档案管理,这样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地质勘探工作的机制如何改变,都能够实现对档案的有效管理,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的观念变得更加明朗化,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档案管理结构,从档案室的的档案管理中可以清晰的发现地勘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将地勘单位中的真实情况具体的展现出来,由此实现档案管理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2、地勘单位档案管理的发展历程

在过去的地勘单位中,很少有人问津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仅仅将其当做摆设一样看待,这是因为地勘单位的相关领导并没有意识到档案的重要作用,所以即使建立了档案室,也缺少有效的管理,显得十分冷清。同时,受到经济原因的影响,为了促进发展与建设,单位将重点的资金都投入在了勘探工作中,而缺必要的对档案管理的投入,所以造成档案室中的设备陈旧,根本无法做到对档案的有效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相关的领导也逐渐意识到了档案室中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为地质勘探中工作效率的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基于上述原因,地勘单位中的档案室又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凸显。

在这一发展的历程中,最为突出的改变就是在档案管理中更加重视人的主体性,强调人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这一管理模式的转变使得档案管理的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对于档案事业的发展也具有更加积极的影响。由于地勘单位的特殊性,档案必须要在档案室中由专人进行管理,实际上这一做法也为档案管理提供了更加安全的空间,确保了档案管理的稳定性发展,所以综合上述的内容,可见正是因为加强了对档案室中的档案管理,地勘单位才获得了如此之快的进步,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3、加强地勘单位档案室中档案管理的途径

近年来地勘单位经营成果的数量不断地增加,地质资料越来越丰富,地质调查单位的项目合同也不断的增加。原有的工作人员呈现老龄化的趋势,为满足新形势的需要,近年来的地质勘探单位招收了大量不同的人,不断丰富劳动力人员。因此,人事档案,文档文件和技术文件在大幅增加,档案的利用也大大提高。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并努力学习智慧和能力,积累更多档案工作的知识和经验。

档案事业作为一个历史的记录的主要载体,对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事业有很大帮助,是党和国家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地质勘查单位,应提交通过一系列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推进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管理培训工作,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特别是有关于专业技术等方面的问题。

加大对档案信息资料信息库的建设的力度,提供档案资料的查阅、利用,从而更好地为地勘经济建设提供档案信息服务。过去,计算机的作用只是帮助档案人员快速地查阅一些条目信息,并不能直接阅览文件材料的具体内容。而在计算机管理介入档案管理工作之后,在档案工作中逐步实现档案整理、库房管理、检索、提供利用、鉴定、统计等环节的一体化管理。很多文件材料信息,可通过计算机系统从工程技术文件材料数据库中直接转入档案整理数据库,从而提高档案整理的效率。多媒体档案管理软件可以将形成在不同载体上的照片、录音、录像、图纸与文字合成一体,形成统一的电子档案,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活动过程的全貌。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同时还能够形成档案之间的链接效应,实现各类数据的动态管理和相互间的转换,为地勘单位档案利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当然,档案利用最终目的在于档案管理,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是文件处理使用中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文件管理人员在完成档案整理保管等方面外,还必须重点做好档案的编检、编研以及审核工作,提高档案查阅、利用效率。确保档案安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主题,也是档案工作者最主要的职责。

4、结语

综上所述,地质勘探单位中的档案建設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管理混乱,无法有效的识别档案信息到现在的逐步完善,将档案信息集中在一起,并且交由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存放,可以说地勘单位的档案管理就是我国档案事业的一个缩影,所以说建立起一个档案室对于档案的存放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地勘工作的进一步落实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值得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赢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4(02)

[2]秦立民,相立武,杨亮.信息化背景下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

[3]金荣.档案管理的三个重要环节[J].中国石油企业,2015(10)

篇7:地勘单位地质档案现状

一、档案管理工作在地勘单位的重要性

1. 管理者决策的依据

对领导者而言, 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单位的发展, 领导者不仅要有较高的管理能力, 而且应该善于利用各种现有资源加以分析为自己的决策提供依据。这里的资源包括了市场需求、政策信息以及单位本身的各种资料以及数据等。单位本身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参考资料的无疑就是档案。通过从档案中获取相关的资料和数据, 然后根据这些资料对自己的决策进行验证, 最终作出的决策才更加科学和合理。

档案管理成果也是单位正常经营的重要参考。对于单位以往地质找矿活动等信息都记录在档案中, 包括了单位的资源、生产方式以及技术成果等。这些信息为地勘单位的实际找矿工作以及目前的经济管理提供了参考。例如, 地勘单位要对本年度找矿以及经营的目标设定时就需要以档案为依据, 要先对过去找矿的资料加以研究, 制定新的目标;通过分析单位的人力、财力等资源, 对一些项目作出决策;在分析以往经营以及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更新和完善。正是因为档案管理在决策中的重要, 因而加强对档案的管理是必要的, 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 为单位的长远发展提供数据、资料支撑。

2. 地勘单位合法权益的保证

对于地勘单位开展的各种活动也都会整理和记录到档案中去, 这些都是反映地勘单位权益的体现。档案中包含了单位各种立法文件、证明文件等, 诸如地勘单位制定的制度、与合作伙伴建立的合同和协议、单位人员的名册、财务数据以及影像音等, 这些资料都是单位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时可以用到的法律证明。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 地勘单位同地方政府以及其他的经济实体间必然会有很多的合作, 在进行施工等经济活动中也会形成相应的文书和凭证。对这些文书和法律文件的整理以及管理是地勘单位档案管理部分的主要职责。在地勘单位发生相关法律事件时才能通过这些法律文件为自身的合法权益做证明。

二、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地勘单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单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当前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还有以下不足:

1. 归档材料不全面, 缺乏系统性

很多地勘单位保存的档案基本都是单一的科技档案, 其中对于市场信息数据以及经济决策相关的资料档案很少, 有的单位甚至都不会对市场信息和经济决策资料进行保存。地勘单位对于市场地质工作的文件以及经营工作中签订的合同和各种协议如果没有进行归档处理, 一旦出现问题, 地勘单位就要承担不必要的损失。而且, 在调查中还发现, 地勘单位档案管理组卷也不规范, 而且编目和档案建立都不科学。

2. 档案工作服务机制不完善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还应该有完善的档案服务机制。目前, 地勘单位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服务的组织力度还不足, 档案信息的质量也比较低。很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甚至还没有建立服务体系, 在档案服务上水平低, 信息不足, 最终在单位进行工作勘察和施工以及经济过程中也就没有真正发挥其服务效果, 最终很难成为地勘单位作出决策的根据。正是因为如此, 地勘单位的档案部门给单位提供的档案服务质量也严重偏低, 和单位其他的信息服务的水平相比, 档案服务工作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3. 档案工作基础建设不足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地勘单位很容易过分重视经济效益, 因此, 单位很可能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现时信息搜集工作中, 而对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缺乏重视。基础设施是确保档案管理质量的基础, 如果基础设施没有保证那么档案的搜集以及整理等也就无法顺利的进行, 甚至会被忽视。大部分的地勘单位把主要的目标放在效益创收上, 甚至是出租办公房, 压缩档案管理库房, 或者是档案存放和办公公用一个地方, 有的单位甚至是把档案柜直接放到过道上去。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没有保证, 自然就会使得档案工作的整体质量无法得到提高。

三、地勘单位档案管理改进对策

1. 实现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实现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第一步就是要对档案的接收、管理和存放工作加以规范。对于档案从接收、整理、保管等一系列环节都要严格的管理。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上如出现问题或者不够规范都要及时的进行修正;第二, 计算机的发展为单位各项工作提供了便利。单位的档案管理中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 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的便利和标准。单位对于档案管理中使用的计算机软件要通用化。档案管理工作部门要积极推广应用性、通用性强的系统化计算机软件, 这样才能把各种档案资源有效的连接, 形成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2. 加大投入力度, 做好档案基础工作

一直以来, 有的地勘单位因为资金问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上投入的经费十分有限。而市场竞争又使得单位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生产中, 而忽视了档案的管理。单位对档案管理的投入每年都在减少, 久而久之, 地勘单位的档案管理设施不完善进而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要推动地勘单位档案管理的发展, 增加对档案管理的经费投入是必要的。首先, 单位应该根据档案库房建设的要求建立或者改造现有的库房;其次, 对于目前对部分档案存档的装具要进行更换, 用铁柜或者是密集架代替原来的木质装具;最后, 购买档案管理需要的计算机、扫描仪或者碎纸机等仪器。

3. 稳定档案管理队伍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掌握一定的管理规则。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的连续性很强, 其制度以及基础业务都要管理人员能全面的熟悉, 而这需要管理人员花费一定的时间学习, 在经验积累中不断的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适应力, 这样才能更好的研究和管理档案工作。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应该要有长远的打算, 要稳定管理人员队伍, 这样不仅能够调动起积极性, 而且还能够促使档案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

4. 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对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 首先要加强领导对档案的重视。作为地勘单位的领导人, 应该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把档案管理落实到其职责中去, 对于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应该进行分析和解决。同时, 把档案管理工作放到考核范围中去, 这样才能为档案管理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其次, 创建合格的管理队伍, 档案管理队伍应该包括分管领导人, 科室领导人以及基本的档案管理人员, 各个管理层人员都应该落实自己的责任, 保证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最后, 做好档案管理宣传。

5. 提高档案安全管理

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管理是保证单位档案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关键。这是作为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最基本的职责。档案管理人员要以负责的态度对待档案资料, 确保档案信息不外露, 流失。通过建立制度防线、环境防线和技术防线等保证档案资料不损坏, 确保档案能够得到有效的保存和使用。

总之, 在深化地勘单位改革中切实地认识到档案管理在单位中的重要地位, 对于其重要性, 领导人应该加强重视, 实现单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 确保档案管理在单位中发挥应有的效果。

摘要:档案管理是提升单位管理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对地质勘查单位来讲, 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对于提高经济管理以及单位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对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做了论述, 在其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地勘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玉霞.浅谈地质勘察基层档案电子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J].西部探矿工程, 2009, (12) :184-186.

[2]姚淑梅, 孙莹, 赵志杰.地勘单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之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29) :218.

篇8:地勘单位地质档案现状

【关键词】地勘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

近年来,地勘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属地化以后,地勘单位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结构,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地勘单位也面临着许多新的管理问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作为地勘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21世纪这个更加开放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人才流动的数量与质量会逐步增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就成为地勘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本人就目前地勘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提出一些拙见。

1.地勘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1.1领导重视不够,专业人员缺乏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还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领导重视,档案人员有较好的专业素质,才能作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地勘单位属地化以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实现了由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管理转变的模式。一些单位重组合并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任务加重,虽然这项工作也有人在做,但真正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长效机制来抓还存在缺陷。

1.2档案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人事档案材料需要专人管理,单独存放。但重组合并后的地勘单位由于先前的隶属关系、规模、管理方式不同等历史原因,导致出现档案管理制度规范不一,质量参差不齐、人员构成复杂、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如大多数地勘单位人事档案还达不到档案管理“八防”的要求,与整齐、规范统一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差距。一些单位设施设备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到位。多数单位归档材料没有统一的规格,收集过程中纸张大小不统一,档案材料没有进行规范整理,有的甚至没有进行科学的分类和装订,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尚未得到有效的应用。

1.3信息开发利用率差,发挥服务作用程度低

地勘单位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管理还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和被动服务局面,因为在属地化前地勘单位是“条条”管理,人事档案信息只在本单位或本系统使用。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往往大多只限于干部考察和发展党员等方面,在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稳定与年度考核等方面未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2.地勘单位干部人事案管理与利用工作的思路及对策

随着地勘单位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员模式改变,给地勘单位带来了人事众多、管理多元化的特点,也给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要求。因此,建立完善的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体现了地勘单位人事管理的整体管理水平。目前地勘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已远跟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针对上述问题,为使地勘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发挥更大的作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增强创新意识,更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领导要高度重视,提高地勘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干部人事档案是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等内容的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关系到每位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作为地勘单位的领导,应充分树立起档案意识,重组合并的地勘单位应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上给以充分保证,在档案经费上落实到位,增添必要的硬件设施。要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具有“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多素质人才。首先,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努力学习、掌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技术,了解地勘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内容。其次,引人竞争机制,通过择优录用,竞聘上岗,把真正优秀的人事档案专业人员选拔到人事档案管理岗位上来。第三,地勘单位要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纳入单位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对在岗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系统地学习党和政府制定组织人事工作的政策、法规和档案专业理论知识,用档案方面的新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开阔眼界,指导工作,以适应新时期地勘事业发展对地勘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新要求。

2.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提高地勘单位人事档案的科学规范化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科学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使工作有序,有据可依,保证人事档案工作逐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发挥人事档案“见证历史”的作用。一是要全面普查案卷,去糟取精。对过去的档案应重新整理,剔除无用的案卷资料,对所保留的案卷资料重新组卷。重新组卷的原则是尽可能将那些相互关联的资料组合在一起,并编写页码、目录、标题,一一对应,装订成册。二是要加强收集工作,完善档案内容。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制度,全面收集材料,特别是对人才信息需要完善的档案内容,注意收集那些能体现干部职工实践能力、思想品德、政治素质等方面的材料,了解其近期经历,将其培训进修登记、科研成果、论文发表等新记录补充进档案内容,准确、客观地反映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与现实表现,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三是要实行专门统一管理。将所有干部人事档案统一整理,分门别类,按照人员年龄、学历、专业、姓名等统一编号,并建立多种检索方式,便于查找与利用。建立专门的干部人事档案库,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四是增强创新意识,要在立卷制度上更新,在工作手段上改进。如从立卷的形式到装订的手段上考虑,怎样做到既不影响日后调档利用,又能尽快完成归档程序。

2.3创新地勘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实现现代化管理

加强现代化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加强计算机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将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加资金投入,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人事档案的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实现人事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4建立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地勘单位人事档案服务效能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把档案中的手写文字信息电脑化、数字化;二是要把数字化的信息网络化,要能实现网上人事信息的接收、传递、储存和资源共享。当前,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计算机信息软件已在许多地勘单位使用,但其发挥的作用程度还比较低。地勘单位要更好的组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建立一套完整的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通过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信息,将其转化为地勘单位的经济效益。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对人事档案的信息共享,为地勘单位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 [科]

【参考文献】

[1]陈蓉,罗迎芬.从学历学位清查中浅谈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利用问题与对策.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上一篇:平面构成教学作业指示书下一篇:三十年后的地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