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先进材料

2024-04-07

参政议政先进材料(精选5篇)

篇1:参政议政先进材料

两会参政议政材料

实行严管重罚 规范县城管理

县城是一个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人口高度集聚的区域,也是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县城管理不断加强。特别是自去年开展创“省卫”工作以来,县城面貌有了极大改观。但是,客观地讲,我县县城状况与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相比,与快速推进的新型城镇化要求相比,与竞相发展的周边县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的问题十分突出。尽管我们多年来一直常抓不懈,但令人遗憾的是,效果总是不尽人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脏乱差”成了各级领导和全县人民心中的隐痛。解决一问题,我们必须用重典、出重拳、下重力,切实加大整治力度,彻底改变当前状况。

一、加强县城管理必须实行严管重罚

县城管理之所以难,难在市民的素质跟不上,难在多年的“陋习”改不掉。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要消除部分市民的陈规陋习,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创“省卫”工作这么久了,环卫工人很辛苦地天天清扫,机关干部每周五也积极投入。但我们经常看到,前面刚有人扫过,后面就有人随意乱丢,清扫垃圾的力度远远比不过制造垃圾的速度。还有车辆乱停乱摆问题,尽管存在县城街道停车位不足的缺陷,但有时候明明空着停车位,一些车辆就是不按规矩停放,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机关单位的车辆。说到底,这也是习惯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铲除种种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仅靠宣传教育远远不够。最根本的,要实行严管重罚。实践证明,在市民素质尚未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实行严管重罚是管好城市的不二法门。新加坡也好,深圳市也好,贵州省也好,包括省内的长株潭、常德、邵阳等地,无一不是靠严管重罚管好的。今年5月,县委组织乡镇党委书记赴新加坡进行考察学习,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那里法制严厉、秩序良好。新加坡法律规定,随地吐痰最高罚款1000新元(1新元约值5人民币),乱扔垃圾罚款200新元,过马路闯红灯罚款200新元,乱扔烟头纸屑罚款500至1000新元,等等。如此严厉的惩罚,让人们不敢犯,也犯不起。贵州省以前的城市管理不如湖南,但他们在十多年以前,全省采取统一行动,对城市管理进行严管重罚,每个市州、县城都干干净净、整整洁洁,把湖南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志应该有印象,一、二十年前乘火车到长沙出差,路过火车站广场时,只要吐一口痰,马上就有人来罚款。久而久之,就没人敢在火车站乱吐痰了。所以说,一个城市由乱到治,必须实行严管重罚。特别是对于会同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二、实行严管重罚必须坚持多管齐下

对县城管理实行严管重罚,我们已经形成共识。但在具体操作中,一定要坚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才能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如果简单地搞严管重罚,市民接受不了,阻力重重,不仅工作难以推行,而且城管执法人员天天有打不完的架。因此,在实行严管重罚的同时,要突出“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宣教先行。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多渠道、广覆盖、全方位的宣传,使广大群众严管重罚的意识深入人心,并自觉遵守。特别是要在县电视台长期设立违反城市管理行为的曝光台,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株洲的攸县从2008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对县城进行严管重罚,效果十分明显,被省里称为“攸县模式”,每年前往参观考察的人络绎不绝。他们在严管重罚之初,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宣传劝导活动,每个县直机关单位每天安排20%的干部职工,上街劝导市民的各种不文明行为,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使广大市民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从而赢得了大家的理解、支持。后来在推行严管重罚以后,基本没有什么大的阻力。这一成功做法,我县完全可以效仿。

二是坚持堵疏结合。堵与疏是城市管理的两种常用手段, 是解决城管难题的两把钥匙。过来,我们在城市管理中,“堵”得多,“疏”得少,以致工作辛辛苦苦,效果却难如人意。一味地“堵”,严管重罚也难以推行。因此,要坚持堵疏结合、以疏为主的理念。比如,摊贩乱摆摊点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城市“面子”和摊贩“肚子”之间的矛盾。如果简单地采取驱赶、没收等办法,只会激化矛盾,影响稳定。摊贩乱摆摊点,除少部分是故意为之外,大多数是因为没有摊位。目前,我县只有一个农贸市场,且容量十分有限,无法容纳所有的摊贩,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有“城”必有“市”,这是规律。市场不够,必须“造市”。因此,要根据县城实际,合理设置临时性市场和便民性服务摊点,统一定点设置,统一管理标准,既照顾部分低收入群体的生计,又方便居民生活,使城市管理更趋人性化。又如车辆乱停乱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车辆日益增多、停车位严重不足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也只能以疏为主。目前,城北停车场已经建成,大型货车必须进入集中停放,以空出街道的部分停车位。在县城次干道,要合理增设停车位,扩大容量。对于摩托车,要在人行道划定固定区域,定点停放。对于拖拉机、农用车,要限制入城。在此基础上,通过县公安交警大队和城管执法局联合执法,车辆乱停乱摆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三是坚持“软硬兼施”。一个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加强城市管理,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必须同步。当前我县城市管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造成的。如农贸市场问题,一定要加快城东农贸市场改造和西区农贸市场建设步伐,切实改变县城“有城缺市”的状况,让所有摊贩归行入市。否则,任凭如何严管重罚,也管不出一个好秩序来。又如公厕问题,就现有数量而言,严重满足不了需求,且布局不尽合理。吃喝拉撒,乃人之本能。拉撒问题都解决不了,怎么会顾及环境卫生?因此,一定要加快公厕建设步伐,加强公厕管理,满足广大群众现实需求。另外,环卫、市政、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均需进一步加强。

三、巩固整治成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开展集中整治,实行严管重罚,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如果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只能重复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老路,城市管理永远不可能真正管好。因此,重点要建立五项机制:一是“一把手”负责制。把城市管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坚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建立县“四大家”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大困难和问题。各部门、各单位“一把手”要严格履行职责,坚持一手抓日常工作,一手抓环境卫生管理,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二是责任包干制。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思路,大力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进一步强化各机关单位、居委会、社区的城市管理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各负其责。要严格坚持“门前三包”等各项管理制度,各人自扫门前地,共同打造洁净城。如不按制度规定落实的,要从严予以处罚。三是处罚硬性制。严管重罚的措施出台以后,要严格坚持,严厉执行,不随意降低标准,不搞内外有别。对于所有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人和事,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处罚到底,禁止批条子、开口子,杜绝说情风、关系网。特别是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模范遵守城市管理的各项规定,以官风转作风带民风,促使广大市民的文明卫生习惯持续好转。四是多级监督制。城市管理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群体庞大,仅靠少数执法人员监督管理是难以奏效的。只有发动和引导全社会参与,形成多数人管多数人的局面,才能真正取得实效。要建立干群监督、媒体监督、执法监督相结合的城市管理监督机制,广泛发动老干部、老同志和青少年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城市监督管理工作,形成严密的社会监督网络,让不卫生、不文明行为无处可藏。五是“一票否决制”。要把城市管理工作纳入各部门、各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细化标准,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得力、面貌不改变、考核通不过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压之下,定有强者。只要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意识真正增强了,城市管理工作就一定会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

如果把xx平方公里的会同比作是一个家,那么xx平方公里的县城就是这个家的客厅。作为所有生活、工作在会同的人,理所当然都是客厅的主人,都有责任、有义务把县城装扮得更加靓丽。我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在座各位的大力支持,有全县人民的共同参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篇2:参政议政先进材料

农业中介组织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它是连接基地和市场、生产和信息的桥梁和纽带,是解决“三农”问题不可或缺的手段和环节。从某种角度来说,没有中介组织就没有现代农业,没有大批优秀的中介组织就没有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因此,发展我县中介组织,对于我县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县农业中介组织的基本情况

在中央和各级政府“三农”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我县农业中介组织得到了发展。通过宣传、培训、引导,目前我县已建立西瓜、柑桔、桑蚕、花卉、绿色食品、养猪、养羊、楠竹、纸业、食用菌等专业协会 13个,有会员4872户15722人;成立紫株、灵芝、脐橙、无公害蔬菜、粮油、竹木业等专业合作社10个,有会员4000多户 10000余人。西瓜协会建立了面积为10000亩的生产基地,灵芝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种植面积为1000亩的生产基地,紫株和桑蚕两个专业合作组织受到市里的表彰。这些中介组织每年助农增收1.12亿元。

为加快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断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增收,我县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出台了《会同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对我县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做了切实可行的规划,力争在今后5年内,努力在全县建成效果比较明显、带动能力比较强、内部运作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个,基本做到乡乡都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会员达到30%以上,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经营的农产品总量占到40%以上。

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农民农业中介组织总体上尚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从数量和类型来看,我县农业中介组织处于低层次发展阶段。我县中介组织数量不多、类型单一。从全国来看,农业中介组织类型主要有龙头企业(公司)依托型、政府牵线能人大户依托型、农民自发型。据农民日报11月9日援引农业部的统计数据,目前在全国9.4万个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中介组织带动型达到3.2万个,占34%,销售收入达到2809亿元。国外的农业中介组织更是发达,如丹麦的斯特弗屠宰加工厂,它是 5000个养猪农户所共有的合作企业,规模是丹麦最大、也是欧洲最大的,1994年获利润2.05亿丹麦克朗,除留下6000万用于技术开发和其他经营费用外,其余全部返还给农民。又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蓝宝石杏仁协会,是由 4200余个杏仁种植者组成的合作组织,入会会员生产的杏仁不问价格先交给协会统一分级、加工、销售,协会按统一的商标(蓝宝石)、合理的价格销售会员的产品,并把销售的纯利润扣除6%后全部直接返回给会员。这样,杏仁生产者不仅得到了初级产品的价格,而且将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也拿到手,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农业劳动者安心务农和增加农业投人的积极性。这是又快又好地推进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关键所在。比较而言,我县的农业中介组织数量少,类型也只单一地为专业协会。这显然既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也不能真正起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从实力和整体水平看,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发挥不够。一是目前我县农业中介组织实力还不够,整体水平还不高,影响力还不大。绝大多数规模小,会员不到100人的占大多数,产值上千万的廖廖无几,一些农户怕担风险,对入社持观望态度。有的仅起到单一的生产合作作用,难以实现“产供销、农工贸、产学研”一体化的目的,更谈不上按照国际、国家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组织生产和运用WTO规则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而达不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力也不强。因此农业中介组织数量不多,对农业的辐射作用还比较弱。二是信息服务手段落后。靠电话和报刊了解信息,反应迟钝,影响交易,造成了压级压价,降低了社(会)员的收入,也改变不了农民在交易过程中的“弱势”地位。三是加工企业的实力不强,农业中介组织运作的直接带动作用不强。

——从内部管理来看,我县农业中介组织不够规范、决策不够民主。调查发现,有的中介组织没有登记注册、没有章程,有的有章程但制定很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缺乏具体的管理制度,如议事制度、监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组织机构不健全,相当多的农业中介组织未设财务管理机构和监事机构;有的农业中介组织在重大项目和活动中决策不民主,会(社)员很少参与决策和管理,许多成员认为协会或合作社是领办部门或领导的事,不太关心组织的发展,合作意识不强,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这些都是农村农业中介组织发展中的一些不稳定因素;会(社)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缺乏,这就造成对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新品种的种、养、加模式技术缺乏,更谈不上国际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在组织内部实施和运用现代管理技术进行策划管理,从而导致对政府及政府部门的依赖性增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农业中介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从外部环境来看,农业中介组织的中介缺乏有力支持。一是认识不高,行政色彩较浓,要么任其自生自灭,要么像对待行政单位一样实行命令式管理,影响了发展速度。二是资金运作困难,外部环境不够宽松,突出表现为贷款难、产品运输不畅。三是法律地位不明确,缺乏统一标准的价值评估系统。农业中介组织目前无法规可依,对技术、劳务、土地、设备为股份的虚拟股份也缺乏统一标准的评估系统,社(会)员在交易的过程中还处在“弱势”地位。

二、发展我县农业中介组织的建议

农村工作在取消农业税后,应当作出重大调整。我们认为,扶持农业中介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应当是新形势下我县农村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新课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抓好。

——深刻认识发展农业中介组织的重要意义。通过发展合作与联合,组织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普遍做法。调查的情况看,我们感到发展农业中介组织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不知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的“三愁”问题,农民可专心种田,这也符合现代农业专业化分工的要求。二是有利于提升对农业、农户的专业化服务水平。由公司提供种子、化肥、农药,既可有效防止假种子、假肥、假药伤农,又可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公司及合作社有直接为农户服务的系统和科技人员队伍,既可保障农民增收,又可保障公司赢利;既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也缓解了财政供养农业科技人员不足的问题。四是农民加入专业协会(合作社),不改变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变更生产资料的隶属关系,既弥补了单个农户经营的不足,又便于组织,方便运行。五是会(社)员都生产、经营同一类或同一种产品,有利于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对于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及产品区域化布局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六是与现阶段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村发展水平较低的状况相适应。在当前多数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原始积累少,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真正有实力、能办基地、称得上龙头的企业还不多,而发展农业中介组织却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即可运行,与当前农村发展状况更具有适应性。七是企业通过农业中介组织与农户签定订购合同,使企业有了稳定的农产品或加工原料的来源,有效地解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有利于企业逐步做大做强和发挥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八是有利于农民增收。九是农村有了民办、民管、民营的中介组织,基层政府和干部可以集中精力抓大事,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和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可以说,发展农业中介组织有 “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应当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给它一个正确定位,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积极引导和促进农业中介组织健康发展。

——明确促进农业中介组织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发展农业中介组织应把握的基本条件是:以依法享有家庭承包经营权的农户为主体,建立了民主管理机制,有成员自主制定的章程,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依法在其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符合上述条件的,都应从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促进农业中介组织发展,要正确把握以下基本原则: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坚持自愿民主的原则,坚持多种形式发展的原则,坚持示范引导的原则。

——推动落实各项政策。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业中介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如:贴息、关税费减免、绿色通道、农资供应、用地、用电、注册登记等。今后要积极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为促进农业中介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同时,抓好典型示范引导,发挥示范效应,引导面上发展。要加强示范项目跟踪指导,深入项目单位,认真解剖典型,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及时增加地方财政资金扶持规模,推广试点经验,帮助农业中介组织进一步增强为成员服务的功能,引导更多的农户参与和办好农业中介组织。

——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体系。一是围绕农副产品的加工、贮运和销售,建成一批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拉动力的龙头企业,并注重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有效联结,着力发展订单农业,拉动生产基地规模的扩大、产品质量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长。二是围绕农产品的生产、销售,逐步形成以农贸市场为龙头,以各级各类服务组织为主体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通过他们集信息、生产、初级加工、产品销售和技术推广为一体,在生产经营中把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衔接起来,逐步走向“公司十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三是促使一批农产品经纪人、生产经营大户经纪能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日渐成熟,组成倒菜大军、倒羊大军、倒菇大军、倒果大军、倒药大军,成为发展农村经济不可缺少的一支生力军,形成上连市场、下连农户、信息灵通、购销快速、货到钱清、农民信得过的自然状态的产业化经营链条。

——农业项目积极支持。要注意发挥农业中介组织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应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载体和示范作用,形成全方位支持农业中介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合力。牢固树立支持和促进农业中介组织发展就是扶持和服务农民的观念,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农业中介组织参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建设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超级稻标准化示范区、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农业财政扶持项目建设,符合条件的农业中介组织可以按规定的程序申报,经评审合格的项目可优先纳入扶持范围统筹予以安排。

——构建良好服务平台。一是大力开展培训教育和宣传活动。通过培训教育,使业务指导骨干熟悉合作理论、合作政策和合作实践,提高正确指导农业中介组织发展工作的水平,使农业中介组织带头人增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同时,搞好宣传,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并共同办好农业中介组织。二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县乡党委、政府的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把指导农业中介组织发展作为一件大事纳入重要日程。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和充实业务指导力量,使农业中介组织发展的指导管理工作制度化、具体化。三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为农业中介组织提供公共政策咨询、搜集和发布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建立农业中介组织政府网站,实现各类农业中介组织联网,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和网络营销平台。指导农业中介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采收、加工、分级、贮藏、运输。支持农业中介组织申报无公害基地、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引导农业中介组织树立品牌意识,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维护其经济利益。

篇3:议政材料

建立治庸问责长效机制 促进机关作风根本转变

建设香城泉都、魅力咸安,关键在人才、在干部队伍;建强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关键在作风、在精神状态。当前全省自上而下开展的治庸问责工作,把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作为最根本的投资环境、最重要的发展要素来培育,改变干部队伍中部分人不思进取、不求上进、不善服务、不负责任的懒惰状态,以动真格的举措实现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和服务水平的快速提升。

一、“庸懒散软”现象是损害政府形象的实质源头 当前全区党员干部思想统一、精神振奋、力争上游,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整体上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面貌。但同时我们要注意到,在个别单位和少数干部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与全区发展趋势、素质要求、服务水平不相适应的地方。

(一)思想僵化,精神懈怠。主要表现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固步自封,自以为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小富即安,乐居中游;对别人的新生事物、新鲜经验视而不见,甚至嗤之以鼻;对周边蓬勃发展的形势缺乏敏感性,长期无动于衷等等。有些党员干部不读书、不看报,不研究上级政策,不了解地方实际;下级请示工作,不给正确答案,群众

投诉问题,无法公道判决;做“拍脑袋决策、拍胸口办事、拍屁股塞责”的“三拍”干部。

(二)能力不足,不求进取。主要表现在一些干部“从政”并非为施展理想抱负,寻求报效国家,竭诚服务人民的政治舞台,而是为了就业和谋生。有些干部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老一套,工作墨守成规、按部就班,没思想、没思路、没创新,习惯于行政命令,钟情行政手段,爱好行政审批,擅长催种催收。有些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扳着指头熬任期。

(三)脱离群众,作风懒散。主要表现在有些干部“官老爷”作风严重,脱离群众,不愿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对群众的呼声愿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些干部纪律松弛,作风不实,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危机意识薄弱,缺乏工作热情,自甘落后,能躲则躲,能拖则拖,甚至热衷于表面文章,工作做做样子,检查虚张声势,习惯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些干部在困难面前,总将目光停留在历史的“责任账”上,责骂、埋怨、沉沦、泄气,守望着传统的“等、靠、要、叫”,对面临的严峻挑战持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态,或者自我陶醉于“步子不大年年走,贡献不多年年有,台阶不高年年上”的“夜郎”境界。

(四)原则不强,责任缺失。主要表现在有些干部不负责、不尽责、不担责,遇到工作推诿应付,小事扯不完、大事扯不透,要事不重视,回避履行职责。有些干部不敢坚持

原则,不敢触及矛盾,遇到矛盾绕道走,怕得罪人,信奉“好人主义”,处理棘手问题看来头、看风头、看势头,想当“好好先生”。有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该管的工作不管,不该管的乱管,习惯于用会议贯彻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工作长期一般化。

表现在少数干部队伍身上的上述不良现象,实质上就是“庸”。正由于庸,才导致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开放不够和驾驭现代市场经济能力不够等现象。这种状态虽然发生在少数部门和少数工作人员身上,但是影响面广、危害面大,不从根本上改观,建设香城泉都、魅力咸安,实现富民强区、市区一体便是一句空话。

二、开展治庸问责是党和人民的迫切要求

在全省强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关键时刻,省委、省政府决定,推广武汉市的经验,在全省部署开展治庸问责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一)推进治庸问责工作,是落实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将“精神懈怠的危险”臵于“四个危险”之首,充分说明了精神状态的极端重要性。所谓“精神懈怠”,就是一个人、一个党,失去了信仰、目标和斗志,其主要表现是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组织纪律松懈等,凡此种种,其核心就是信仰危机、精神颓废、丧失斗志。

(二)推进治庸问责工作,是促进全面建设香城泉都、魅力咸安的有力举措。全面建设香城泉都、魅力咸安,努力实现富民强区、市区一体、武咸同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是全区十二五规划的战略目标。要完成这个目标任务,必须痛下决心,狠抓干部作风建设,焕发广大干部只争朝夕的干事创业激情,以非常之精神、非常之举措,成就非常之人、非常之事。

(三)推进治庸问责工作,是加强队伍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近几年,全区党政机关通过不断转变职能、改变观念、改进作风,切实加强执行力建设,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大为改观,工作能力明显提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但是,精神之庸、能力之庸、责任之庸的“三庸”现象,不负责、不尽责、不担当的“三不”问题,仍在少数单位和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建立治庸问责长效机制是促进机关作风转变的重要保障

治庸问责活动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治庸问责相关制度机制,把贯彻执行《领导干部治庸问责条例》,作为责任追究之时的政策依据与量化标准,从而彰显通过制度建设来治庸问责的强大战斗力,实现治庸问责由临时性的应急措施到长期性的常规手段转变,从根本上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健全“能者上、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激励机制,使干部“不想庸”。各级党组织旗臶鲜明地表明一种坚

定的态度,坚持“有错是过,无为也是过;有错要问责,无为也要问责”的理念,胜任才是硬道理,要看状态识干部、凭实绩论英雄,要每名干部都有“不努力就淘汰、不认真就下课”的危机感,杜绝“在其位有其权,但不谋其政,不负其责,不尽其力”的现象。全面推进竞争上岗、末位淘汰,无竞争之心者,无竞争之勇者,无竞争之能者“不换状态就换人,干不好工作就下台”。让“饭碗”不再牢不可破,让“干不成事者”日子难混,让“不干事者”腾位让能。建立“赛马”平台,谁有能力就由谁干,谁能胜任就选谁,谁能干好就用谁。让有为者有位,让无为者无位,实现劣者汰、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从而形成积极的示范效应。

(二)建立健全“科学化、规范化”的绩效考评机制,使干部“不能庸”。坚持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民主测评和集中考评主要方式的绩效考评体系,让懒庸者无以遁形。坚持分层分类建立健全实绩考评指标体系,全面准确考核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考出压力、考出动力、考出干劲、考出效能考出真本领。坚持将责任层层分解到单位、到岗位、到个人,使每一项工作都有专管之人、明确之责、限定之期。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刚性考核标准,严格倒逼问责,不负责任便是失职渎职。强化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奖惩分明,奖优罚劣,扭转庸官“无责一身轻”的现象。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把治庸与问责结合起来,把触角延伸到全领域、全过程,对问责的内容、原则、对象、方式、程序和处理都要作出明确具体规定。既

要具体列明干部的“有错行为”,也要界定干部“无为行为”,在措施上对查处典型案例不仅要问责当事人,也要问责相关单位领导,从源头清除庸俗之风、懒惰之风、散漫之风的滋生和蔓延;在方式上要注意“治庸问责”与现有法律法规的对接,让“治庸问责”合情合理更合法,提升持久性、权威性,树立政府及官员的公信力。通过严格的问责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达到问出责任感、问出战斗力、问出好作风的效果。

(三)建立健全“开放式、立体化”的检查监督机制,使干部“不敢庸”。坚持把治庸问责工作臵于阳光之下,臵于社会监督之下,真正做到“效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将党内监督与民主党派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相结合,将上而下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本着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不提前告知的“三不”原则,采取明察暗访、集中排查、民主评议、群众举报、新闻曝光等多种方式,拓宽监督渠道,给“庸官”、“懒官”、“散官”戴上“紧箍咒”,拉起“高压线”,筑起“防火墙”,让其无生存之地、藏身之处、喘息之机,实现问责无盲区、无特区、无禁区。坚持既教又诛的原则,抓重点、推典型,动真格、求实效。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在处理问题上动真格,真正做到从严监督,从严问责,坚持“利剑高悬”、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坚持原则,出重拳、下猛药,决不姑息,绝不手软。

全面建设香城泉都、魅力咸安的宏伟蓝图已经部署,全

区跨越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号角早已吹响。坚持科学发展,亟需建章立制,对症下药,使庸者无处遁形、懒者无地自容、散者失去市场。使干部牢固地树立“立党为公、勤政为民”的思想,“警钟长鸣”不想庸、不敢懒,不会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达到思想上有触动、作风上有改进、能力上有提高,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努力工作上,用在服务群众上,用在事业发展上,为不断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政协咸宁市咸安区第四届一次会议秘书处 2011年11月20日印

篇4:议政发言材料题纲

郝建军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而“三农”问题的重点是农民,关键是就业,难点是增收。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下大力气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

从2002年开始,我县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从阳城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资源状况、种养技术水平等具体实际出发,经过充分论证、专家评审,提出并实施了建设 “三个十万”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业调产增收工程,其奋斗目标是经过十年时间的不懈努力,新增农业收入5个亿,新增2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重新就业,使全县农民在农业方面新增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

经过近3年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三个十万”基地建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一是基地规模逐年扩大。桑园面积由2002年的5.53万亩增加到2005年的6.92万亩,增35.88%;养蚕由4.05万张增加到5.56万张,增37.4%。建成桑园万亩、养蚕万张的乡镇2个,千亩以上桑园村6个,500亩桑园村34个。牛存栏由1.59万头增加到2.61万头,出栏由0.75万头增加到1.05万头,牛饲 养量由1.58万头增加到3.66万头。建成户均1头的养牛重点村60个,10头以上规模养牛户503个,存栏能繁母牛30头以上的81户,出栏100头以上的肉牛育肥场5个。干果经济林由2.5万亩增加到6.84万亩。建成1000亩以上的村 个,5000亩以上的乡镇 个。二是产量收入逐年增加。蚕茧产量由2002年的331.5万斤提高到502.3万斤,蚕茧收入由1616.7万元提高到4788.7万元。肉类产量由5355吨增加到7682吨。干果产品产量由1066.1吨增加到2414.9吨。林、蚕、牧总收入由11247万元增加到19761.8万元,增75.7%,人均林蚕牧收入由240.52元增加到465元,增加224.48元,增长93.3%。三是标准化生产逐步规范。四是服务体系基本逐步健全。五是典型示范效应显现。通过推行科学养蚕、养牛和规范化操作,涌现出一大批种养殖效益好,发展后劲足的典型示范户,带动了周边的群众。六是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华强肉牛、佳美茧丝、华萸、帅源及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相继建立,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为“三个十万”基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三个十万”农业调产增收工程的初步实施,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个十万”基地建设步履艰难,只有矢志不渝,坚持下去,才能真正为农民增收搭好桥铺好路。具体讲:

一、存在问题发人深省

经过3年的奋斗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从客观上看,群体规模扩张较快,单位面积产量不高,效益极不理想。以2005年底的 统计数据与2002年的基期数据比较,十万亩蚕桑基地桑树总株数增长33.9%,桑园面积增长25.2%,养蚕张数增37.4%,单产增长10%,总产增长51.5%,蚕茧总收入同比增长50.5%。看增幅激动人心,但看单位效益令人心寒是,当年设计是平均亩养蚕2.5张,亩产茧200斤,亩收入1500元。而2005年底全县桑园面积亩均养蚕0.8张,亩均产茧72.16斤。按当年市场价计,亩收入685.52元;按同比价计,亩收入也只有540.9元。十万头肉牛基地牛存栏增长64.3%,牛出栏增长40.8%,牛饲养量增长56.4%,初看增幅50%左右,甚为理想,但由于基数太小,牛饲养量净增13231头,年均增加4410头,牛存栏净增10216头,年均增加3405头,作为计算肉类产量指标的牛出栏才净增3049头,年均增加1016头,如此发展需30年才能达到项目设计的年存栏牛10万头,出栏4万头的目标。十万亩干果经济林面积增加4.34万亩,增长173.6%,主要林产品产量净增1348.8吨,增长126.5%,其中,核桃净增354.8吨,增长55.1%,花椒净增195.6吨,增长232.9%,山茱萸净增1136.4吨,增长192.9%。但除去零星挂果的干果树,2002年以前栽植的核桃园亩均产果只有

斤,花椒园亩均产果只有

斤,效益的极不理想,不能不使人心寒。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有五点: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意识差。农业是弱质产业,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制约,周期长,见效慢。但它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劳动力生产、生活和就业的基础产业,只要依靠科技,辛勤劳作,就能增产增收。“三个十万” 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正是从 这个基点定位的。但几年来不同层面的人对此认识不同。个别乡村干部认为是县定项目,把它作为“政绩”工程去实施,图的是轰动效应,让上面满意即可,至于结果如何不去对照检查。有的群众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认为乡村干部让咱干的,上级有补助,当下难以得利,只要完成任务就行,是死是活不细管。部分技术服务部门的技术指导人员和监督检查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因不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而服务不到位,应付差事,不抓落实。都没有把农民增收的作为自己肩负的重要工作来抓,因此,前述单位面积效益不高,主要是有栽的,没活的,帐面虚报做假,面积不实也是原因之一。

二是品种老化严重,更新换代不快,种植模式不合理。目前,我县的老桑园仍沿用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更新换代后的湖桑系列品种,亩植四五百株,产叶量少,品质差,近年来推广的陕桑305、农桑系列新品种、亩植1000株以上、当年栽桑当年见效的新模式尚未大面积推广见效。干果经济林的山茱萸沿用的是几十年一贯制的传统种植品种,没有进行改进。核桃大部分是普通品种,挂果晚,产量低,效益差,九十年代后期才引进新品种。花椒本世纪初才开始种植大红袍。种植模式及亩植株数也不尽合理,从而导致了产量不高,质量不优,市场价格上不去,效益不好的窘境。

三是重栽轻管,粗放经营,形不成产业优势。在干果经济林发展方面普遍存在着“善始者众,善终者寡”的消极现象。为了增收,干部群众在栽植时也能颇下苦功,严格按标准质量去做,但在管理上由于干果经济林生长周期长,见效时间晚,一方面干 部没有及时组织群众学习掌握技术要领和管理环节,另一方面农民受利益驱动,致富心切,投入不足,在具体操作上,有的不中耕、不施肥,不浇水,造成果园树株保有量少;有的不治虫、不修剪、不管理,造成果园荒芜;有的果园套种高杆作物,使果树形不成生长和结果优势;还有的市场行情好时,不顾产品质量和信誉,以次充好,果农提前抢采,企业争抢收购,市场疲软时,产品质量再好也无人问津,同时放任自流,疏于管理,不仅导致了农产品质量下降,当地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挫伤,从而也制约了农民增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四是政策资金支持不够,村级和农民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动起来。“三个十万”的建设客观上存在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实际情况,县政府虽然已对养蚕发放蚕种、建大棚、养牛贷款贴息、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给予了资金支持等,但建规模大户资金缺口较大,信贷资金支持难度大,所需用地、项目申报立项难,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而县里已经出台的扶持政策和需要县级配套的资金也由于财力所限不能兑现。2001年和2001年县里承诺把村产茧10万斤的蚕茧收烘权划归蚕桑基地村,以调动村级和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让利于农民,而目前蚕茧收烘由乡镇统管,或乡镇和丝绸公司共管,村和农民这个栽桑养蚕的主体,理应是受益的主体,事实上他们只是在生产和出售,无权享受加工增值部分的利益再分配,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因此,村和农民感到利益受到侵害而积极性不高。同时,政府扶持是为了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增强造血功能,奠定增收基础,不是承包,不是慈善机构发放福利,而有极少数地方把跑项目作为向上伸手要钱的资本,认为要钱比挣钱容易,光要钱不干事,把政府用于发展生产的资金打了水漂,挫伤了干实事村的积极性。

五是农业产业链没有真正形成,严重影响“三个十万”的健康发展。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的有机结合,技术部门的精诚服务,是“三个十万”的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而目前是基地、农户和企业各自为阵,有利的事争抢,无利的事退让。蚕茧市场走俏时,出于高额利润的诱惑,不管质量如何,凡是收烘蚕茧的乡镇集体、国有企业,个体商贩等,不择手段,围追堵截抢购,打的头破血流;市场疲软时,茧贱伤农,严重毁桑,茧质再好,也无人问津。购买苗木时有利可图,争抢外出订购,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时,就名花有主,按职能办事。蚕茧收烘加工利厚,争抢改进设备,名曰为蚕农办实事;畜产品加工利薄,就由市场来选择,又叫市场配臵资源。这是由于本地龙头企业大都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在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与农民结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同时,职能部门的机构不健全,林业局只有营林站4个人难以承担起十万亩干果经济林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年令老化出现断层,长期补员不足,知识更新慢,蚕桑、畜牧系统目前在乡镇发挥作用的大多是年令偏大的“三定”人员,中心多年来没有对口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到技术指导第一线,从而难以确保“三个十万”基地建设的有序进行,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克服和完善。

二、发展机遇 一是市场行情看好。国际蚕丝市场价格飚升,每吨价格28万,鲜茧价格每公斤21元,历史最高。牛的部位分割肉,高的每公斤四、五十元,低的也卖十七八元,销路畅通,华强肉业加工能力年可宰杀肉牛2万头。干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核桃、花椒等价格上扬,外贸出口从未滞销。借此良机发展,正是大好时期。

二是劳动力就业需要。我县农业人口基数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到城市就业的机会很有限,必须在土地上作文章。城市下岗工人还争抢到农村承包荒山、土地,作为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已掌握了一定的劳动生产技术,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开展集约化的“三个十万”建设,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通过辛勤劳动达到了增收,何乐而不为。

三是增收空间很大。旱地桑园亩均一年养蚕2.5-3张,水地桑园亩均5张,按每张产茧45公斤,每公斤15元计,旱地亩收入1687.5-2025 元,水地3378元。若按目前价格20元计算收入更高。发展核桃园亩植74株,4-7年初果期,株产3公斤,亩产220公斤,市场价每公斤10元,亩收入2200元;8年进入盛果期,株产8公斤,亩产590公斤,亩收入5900元。发展花椒园,亩植110株,3-6年初果期,株产1.5公斤,亩产165公斤,按每公斤10元计,亩收入1650元,6年后进入盛果期,株产3公斤,亩产330公斤,亩收入3300元。以上为理论数据,按80%的实际收入测算,以目前市场价计,旱地桑园亩收入至少在1500元以上,核桃、花椒亩收入均在2500元以上。只要严格规范操作,科学管理,达此目标不是太难,农民增收大有希望。

四是各种环境俱佳。土地、气候、牧坡、饲草等自然资源适宜“三个十万”的发展,近几年的实践操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党和国家支农惠民政策出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等,为实施“三个十万”农业调产增收工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教育,统一认识。要从增加农民收入的高度去充分认识“三个十万”基地建设给农民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性,确保全县干部群众“四到位。”具体讲:思想到位,就是要加强宣传教育,把思想统一到建设“三个十万”确保农民增收的大局上来。诚信到位,就是要求农民生产和销售的农产品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确保质量,提高信誉度和品牌效应,不能掺杂使假。责任到位,就是围绕农民增收主题,全县总体布局、县乡业务部门技术指导、乡村负责落实、农民具体实施的分级负责的责任主体必须落实。领导到位,就是县乡村三级领导坚持不懈抓好“三个十万”基地建设的信心决心增强,政策扶持力度增强,身体力行,精力集中,列入各级党委、政府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不懈,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2.政策引导,资金支持,鼓励发展规模大户。对于已经给予的“三个十万”基地建设惠农补助要继续保持稳定不变,对已由县委、县政府文件出台的补助政策,目前尚未到位的,要确保今年兑现;对有利于“三个十万”规模扩大的,要加以大力扶持;对建设规模大户的,要给予重点资助;对能带动基地发展、容纳 百人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除帮助其在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外,还要给予贷款贴息;对技术指导、岗位培训予以补助;对事关“三个十万”的蚕种、苗木、种畜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重点支持;对于国家、省、市确定的“三个十万”项目的配套资金要全部拨付到位。同时,为避免光跑项目要钱不干实事的现象发生,提倡政府公开招标采购物资,采取工程实施发放实物补助的办法,提高政府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益。对于股份制和民营资金企业的资金支持,要纳入资本金,不能带动农民就业的要进行分红。对于扩大生产规模的资金支持,不能形成生产能力的,要退还补助金额,真正为农民增收服务。

3.扩大规模,提高效益。针对目前“三个十万”规模小、单位效益不高的现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十一五”期末建成十万亩蚕桑基地和十万亩干果经济林基地,肉牛基地达到饲养量7万头,出栏3万头,并坚持走规模扩大与内部挖潜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一方面向规模要效益,通过惠民政策的调动,让群众积极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总量扩张;另一方面向科技管理要效益,采用先进实用的苗木、种畜品种、种养殖技术和规范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肉牛基地重点是发展养殖园区或大户,在规模效益上作文章。蚕桑基地要在原有通过老桑园桑树嫁接、新桑园栽植陕桑305等措施,把亩养蚕张数提高到1.5-2张,就等于桑园面积增加一倍和单位面积效益提高一倍。果园通过严格的中耕、施肥、修剪、治虫管理,不仅可早结果,而且能提高亩收益。

4.健全机构,充实队伍。要根据“三个十万”基地建设的需 要,建立健全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推广机构,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配齐配全技术和服务人员。建立起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对直接从事公益性事业服务的人员,切实解决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调动科技人员为农业事业真诚奉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篇5:参政议政先进材料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组织工作的程序就是原则,缺少哪一项程序,往往就容易在哪一个环节出问题。在干部考察考核中,他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考核工作细则》的各项规定,不跑风漏气、不弄虚作假,用自己的言行赢得了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尊重,维护了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要想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必须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率先垂范,努力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在 同事们的记忆里有这样一件感人的事。那是十多年前,仁怀县一户人家发生食物中毒,四口人中妻子和两个孩子已死亡。幸存的这位男患者于当天晚上11点钟由县 民政局的人送到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人工肾透析室抢救。刚准备睡觉的她接到医院的通知后,立刻赶到人工肾透析室投入到紧张的抢救治

疗中。由于患者中毒较重,鼻子、嘴里都是血,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烦躁易动,她寸步不离的守侯在病人的床前,一只手不时的替病人清洗口腔和嘴里的污物,另一只手紧紧握住患者打有体外循

环血管的手,并且用温和的声音在病人的耳旁轻轻地、一声声地呼唤着:“大哥,你一定要挺住!再坚持一会儿就好了……”,患者终因中毒较重多脏器出血而死 亡。病人在停止心跳呼吸的那一瞬间,还紧紧的抓住她的手……

知识水平的提高只是积累,他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整体上的教学水平,能够以更好更灵活的方式把知识教给自己的学生。

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他也十分注重“师范”作用,衣着整洁大方,言行规范得体,对待任何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待差生,更是关爱有加。在学生心目中,他为人正直,言行一致,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敬业,严厉而又不失同情心,公平且不失灵活性。

本人吴xx,于xx年3月10号正式成为了江西赣州x水泥有限公司章贡分厂开票房的一名员工。对于我这位从农村里大山深处走出的姑娘来说,能进入这么好的国企我感到自豪。我对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倍感珍惜。

记得刚进厂时,到处都透着新鲜和挑战,不会的东西很多,什么都要从头学起,面对困难我没有退缩。电脑不会,我就向老员工请教,并买来电脑书籍,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来学习电脑知识,为了在工作中能让客户减少等待的时间我每天练打字。工作中,面对章贡分厂经销商分布面广、价目多样、每天的出库量多等问题,我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对每次的价格变动及经销商增减变动等情况都会笔记记录,或者制成表格等等,以便帮助记忆,做到数据准确无误,并减少顾客等待的时间。我还主动学习开税控发票,并成为销售会计的好帮手。

谭**同志坚持把提升思想境界和改进工作作风作为工作重点,努力做到

公正执法、严格自律。工作中吃苦在前,安于清贫,不谋私利,作风简朴,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组织纪律,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向谭**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以造福社会和人民为己任,公正无私,清正廉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努力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2016年开票房的人员基本上都换上了新进员工,这时我得到财务部长及厂领导的认可被提升为开票房班组的班长,但我并没有骄傲,我清楚的知道领导交给我的担子有多重。面对新进员工我将如何带好他们,这是领导对我的一次考验,也是给我锻炼的机会。我暗暗发誓我一定将工作做好,给领导争光。从我接手班长以来,我以身做责,认真工作,发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使我们的班组各项工作都得到领导的认可,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但是我也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班还有很多工作没做好,服务态度还有待改进。在今后的工

上一篇:战略合作签约主持词下一篇:去年过春节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