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怀疑与信仰分析

2024-05-23

我们的怀疑与信仰分析(共8篇)

篇1:我们的怀疑与信仰分析

我们的怀疑与信仰

----------------一些心得感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我很荣幸可以参与学员论坛的活动。说实话,刚接到组织交给我的这个重任时,我内心有些忐忑,在座的,大多数都是我的前辈,面对你们,我不敢说经验教训,甚至缺少一份抒发“过来人”感受的勇气,然而今天之所以大胆的选择《我们的怀疑与信仰》这个主题,一方面是受到了这次培训的启发,前几天老师讲课的时候提到,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而我记得第一次小组活动的时候,组里的同学谈起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身边发生的腐败现象不禁感叹,今天的中国,聪明的人很多,但有信仰的人太少。另一方面,我恰好在网上读到一篇《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的讲稿,是卢新宁在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其中有几句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请看护 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所以我考虑再三,决定借着这次宝贵的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些感受。

我们可能已经观察到一些令人心情沉重的现状:作为公务员,我们会有怀疑,也会被人怀疑。一方面是公务员本身应有的信仰缺失,另一方面是公众对这个群体所代表的信任存在缺失,公务员被“标签化”,被“污名化”。提到公务员,多数人的观念里,代表着“待遇优渥”,工资不低,拥有五花八门的福利和补贴,有好多灰色收入;代表着“保障完备”,不用交养老保险,退休后却能得到较高的养老金;代表着“劳动强度低”,按时下班、带薪休假有保证;代表着“掌控更多资源”。然而一些领导干部的不作为、乱作为或贪污腐败的事件影响着国人对政府及政府部门的信任度,一听说有年轻干部被提拔,立刻就怀疑是“官二代”;有官员骑自行车送女儿上学,认为这是作秀。许多媒体对公务员的宣传,要么英明崇高,要么贪污腐败;而对大量兢兢业业为百姓做事的普通公务员基本不提,如果偶有提到,那就是基层公务员违纪受罚,再则就是一些与公务员身份无关的负面事件(如交通事故),当事人如有公务员身份,是一定要拿来炒作一番的,可以说,长期以来,对公务员的报道,很多是变了形的报道。社会地位高。一些人对不太了解的领域,不会区别到具体对象,而是会把某个负面案例加在一个群体上,统统打上负面烙印,“三人成虎”,公务员拿着高薪不干活,欺负百姓搞腐败的形象就“推而广之”地逐渐深入人心了。面对这样的“标签”和“污名”,我们当中肯定会有人叫屈,很多基层公务员,对上,他们要承担硬任务,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招商引资,到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一件都不能也不敢掉以轻心;对下,面对群众,工作同样不好做,既要约之以法,更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面是工作的压力,一面是冷嘲热讽;一面是飞涨的物价,一面是不高的工资;一面是提升的渴望,一面是狭窄的升职空间……,还有基层公务员感叹,自己有时是上级机关的挡箭牌、群众发泄不满的出气筒,有时是突发事件的灭火器、危机公关的牺牲品;许多乡镇干部说“只是挣个养家糊口钱”;不少基层公务员说“5+2”、“白加黑”的工作并没加班费;对“掌控资源,贪污腐败”一说,更多的公务员表示和自己“半点也沾不上边”。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中有段非常经典的语录:“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同样,公务员队伍也像一座围城,外面千军万马激烈竞争想要挤进来,可你真正身处其中就会发现,无论是工作性质、工作环境还是工作方法都与之前的想象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会让我们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感,甚至产生各种迷茫、焦虑与困惑。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找到我们的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实际上,公务员就是专门服务群众的职业,说的虚一些,为人民服务是没有止境的,中国的公务员毕竟不同于西方的公务员,我们必须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担当。公务员的前身——国家干部,在与人民群众鱼水相容,打成一片的年代,基层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得到广大群众的真心爱戴和尊重。那时的干部中,也有害群之马,但,并没有影响干部群体在群众中的好名声。虽然,现在与污名相符的公务员只是少数个案,但从我们自身找原因,政府脱离群众,公务员对群众冷漠的事也不在少数,公共治理和服务与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人们的气还不那么顺,当然,也没把公务员当成自家人,说白,不容易,说黑,信的人多。这些现象很让人深思,这实际上折射了我们当前存在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好,已被广泛动员起来的社会公众的趋利能量不能以正当的渠道宣泄,就必然造成吏治腐败、分配不公、社会落差巨大、社会心理失衡。

去掉公务员身份,作为在这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同样也有不安全感,2008年的“三鹿毒奶粉”事件,把国内食品企业的诚信缺失推向了极致,接下来不断曝光的染色馒头、地沟油、毒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让国人对食品药品安全充满了质疑,甚至人与人之间,人际信任也在不断降低,南京“彭宇案”后,媒体报道多起老人倒地无人搀扶以至死亡的惨剧。而作为一名政府法制工作者,面对这些现象,我更加深 刻的感受是,在出现法律纠纷的时候,经过一番比较选择,人们仍然更多地寄望于“关系”、“行政”、媒体网络或非诉讼解决(如上访),甚至表现为直接冲突或暗地报复,觉得“法律无用”。这个社会好像徒增了好多的暴脾气,情绪越来越易燃易爆。我很害怕,当国人对有法不依、有法不守的法律心理一旦形成一种社会心理定势和传统后,法治理念也就名存实亡,法律信仰也只是一种美好的法治愿景。

在西方,人们一般是在宗教信仰的意义上说“信仰”,而在中国,人们大多数是在伦理和道德的意义上说“信仰”。这两个意义上的信仰虽然不同,但并不矛盾。宗教意义上的信仰有特别的对象,神,然而神和神的教诲是不可分的。神的教诲不仅关乎神与人的关系(虔诚),而且关乎人与人的关系(爱)。在不信神,不信上帝的人群中,由于没有必须爱的神,人更有理由爱他周围的人,在自由、平等、尊严的环境中,信任、尊重和关爱别人便会变得更加重要。在政治上,这些价值与民主、宪政是一致的,就人类迄今为止有限的历史来看,诸如公平正义、仁爱诚信、安全、自由、平等、人权、民主与宽容等基本价值与信仰、构成了所谓世道人心,关乎人的生存和尊严,恒定而不变,万古而长青。而法律信仰则是社会正义和秩序的信仰,它体现出人类对合乎正义、理性和秩序要求的法律规范体系的心理认同和自愿服从。怀疑本身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问题是怀疑什么、怎么怀疑和 为什么怀疑。信仰的意义更在于它是怎样的信仰,体现的是怎样的一些基本价值,即便在现实生活中眼见无数糟蹋、破坏这些基本价值的行为,仍旧对这些价值坚信不疑的时候,才可以说是真正具备了信仰。

我不想给大家灌输自欺欺人的心灵鸡汤。因为你们不信,我也不信。正如著名诗人叶芝所言:“我们不能掩盖思想中的怀疑因素来建立一种虚伪的信仰,我们也不能靠掩藏起丑恶来为世人制造一种虚假的美。”今天许多人的怀疑心态并不是简单地突然放弃了信仰,而是不再盲目地接受来自传统或宗教、政治教义的信仰,用理性来思考和判断信仰的内容和合理性,大家都在寻求通往公平、正义与尊严的道路,我自己也一直在寻找,从小的方面来说,学习法学,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得到了与法学专业相关的公务员工作,这个工作正好可以养家糊口,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个工作,也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奋斗的梦想工作,所以我的追求和信仰一直是公平、公正与尊严,这与法治的追求也是一致的。难道不是吗?我们吐糟公务员与群众百姓之间存在误解,我们评价法律在中国缺少一种神圣性,希望中国的法治建设有更大的发展,我们厌恶行政权力干预司法审判,这不恰恰表明我们正期待公平、公正与尊严吗?我们的信仰不正从我们的怀疑中生长出来吗?正是在这种对现实审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的问题,认真思考并提出解决办法,我们正在展示着我 们的信仰,当我们发现社会存在不公平的现象时,我们会发出声音我们会提出质疑,在社会公正尚未完全实现、权力运行仍然缺乏公开透明的语境下,怀疑之声形成的舆论压力,有助于倒逼出事件的真相,这些不正表明我们信仰公平正义。

越是怀疑的时代,越能彰显信仰的弥足珍贵;越是困难的时期,越能考验我们的意志。我们在这个怀疑的时代对自身要多一点思考学习与参与,对目前看到的问题多一点宽容。我们坐在一起吐槽的时候,也会感慨,当初走出校门时,都充满热情怀抱理想,然而随着“机械的重复工作”以及时光打磨,理想与热情随之褪色,逐渐沦为“三多三少”人:迎合上级多了,独立思考少了;按部就班多了,创新求变少了;庸俗功利多了,雅趣性情少了。每天结束一天的工作之后,假装或者真的已经积攒不起再去打开一本书的力气了。然而需要学习和了解的东西实在太多,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政策,现在微信和微博中传递讯息的方式特别方便,我每次看到网上各种特别具体特别有用的资料,都觉得眼前一亮马上收藏,但是真正能够阅读完的却很少,这反而更加积累了很大的焦虑。我们自身要努力,拒绝平庸,重拾理想,以物质的单纯与精神的丰富提升生命质量。

当我们看到一些非法情形成为社会常态而质疑法律的合理性时,也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立法者和其他人一 样都会出错和出偏差,他们对社会交往、合作规则的认定可能与普通人以实际活动体现出来的判断有差异,他们并不会仅仅因为进入了立法机关或在立法机关工作就一夜之间具有上帝的全知全能,洞察一切。因此,要使所制定的法律能够为人们信仰,除了其他必要条件之外,最重要的也许就是要关注法律的实际效果,关注和重视最大多数普通人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表现出来的对于法律的反应。一个社会中的总体法律可能是合理的,是应当信仰的,并不意味着对每个个别的法律或法条都应当崇拜和迷信。否则,社会就无需变革了,法律也就无从发展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正是因为有许多人以其行为表现出来对某个法律或法条不信仰――违反它、规避它、建议修改它,才使得立法者发现了该法律存在的欠缺和问题,因此,也才有了法律的修改或完善。

我们可能也已经听到一些有关公务员工资改革的利好消息,也看到一些媒体出来澄清事实,为广大公务员正名。而刚刚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家建设法治中国的决心,信仰就如同爱情一样,我们无法强求获得,它必须基于我们的自觉趋从,身心的依赖。如果只是宣称公平公正必须信仰,并因此强求人们信仰而没有落到行动上来,那么也是一个迂腐的说教者。信仰是一个人的活动所展现的他的存在方式。对于一个人是如此;对于一个民族,对于一个国家,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所做的事情,也许 暂时看不到成功,但不要灰心,我们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我们要用行动来展现我们的信仰。

篇2:我们的怀疑与信仰分析

夜晚创造了黑,孤独中我们选择了怀疑。——题记

不可避免,在人匆匆而过的一生中,孤独感总会不失事宜地占领我们,进入我们深处的内心,人类怀疑的天性就随存在的愿景缓缓流出。人类不堪的内心正是孤独的艺术品,而对既定现实的怀疑也正是为孤独设定。茫茫天涯,人各一方,时代驱动我们追赶,而落单之时我们就会怀疑,怀疑时代的局限性,质疑世界一切可于不可质疑的。生命处于黑暗中,过往的每一个黑影都会在怀疑中被冠以一个个发亮的标签,继而走向更深的夜。

在我们这个社会,随着“胡某”的烟头掠过,俊美的大黄鸭摇身变成为“片片鸭”,人们就开始怀疑,问号的萌生,也可以说是神秘感的降临,使大黄鸭风生水起,一路走红网络。对大陆游客的道德质疑由此展开,种种针对大陆游客的讨伐,大有赶尽杀绝之态。而当谣言散尽,真相大白之时,对于大陆游客,却是一个谣言终止于下一个谣言,层出不穷。对于大陆游客的怀疑俨然已经被“格式化”“标签化”,而对于充满了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更是众口一辞,在这个充满怀疑的时代,固定的认知观成为了我们的价值尺度,对于生命价值的怀疑,对于道德标准的疑虑,以及存在于不同人群阶层和行业之间的信任危机,已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个社会细胞内部。面对世界的生疑使我们在观赏戏剧化作品时总会戏剧化地问一问:“这人是好是坏”?传统的怀疑评判事物的态度已生根于心,在现代社会中如鱼得水,平步青云,难以直面。

怀疑的时代由来以久,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说:“虽然中华帝国一直在形式化的儒家礼制和帝国法律控制下,但中国人对道德律令的不尊重却渗透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金钱和利益的追求更是要远超过对礼法的尊崇”。变革之后,中国的怀疑问题更是走向了社会化和资本化。社会成员间的信任感依然大大下降,怀疑成为了整个大集体间的主要信仰,信仰自我的力量,根植于整个怀疑的时代。

孤独的灵魂需要坚明的信仰来哺育,时代的悲哀正需向上的努力来医治。在怀疑中更黑的夜,正是信念与仰望驱散浓云密布。社会缺乏信念,人心慌乱不堪,对待事物的怀疑态度正是自信力缺乏的表现。理性已有些麻木,过分揭露社会的阴暗面,控诉政府,向社会宣泄不满,对于我们的生存状态进行冷嘲热讽,人人趋之若鹜。正是利用我们的这种心理才出现了“秦火火”等人的肆意传谣,盲目扩大社会问题。面对形形色色的“道德沦丧”我们已然失去了自信,更失去了向善的信念,中国人已经自信自己找不到自信的理由了,这才是这个时代最悲哀的。我不由的要问一个鲁迅先生提出的问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答案是开放的,但对于未来我们仍身处迷惘。

仰望的姿态正是敬畏的态度,错过了仰望,也就错失了目睹流星的一刻。我们仰望梦想,可又有多少人仰望社会的未来呢?身陷疑虑,我们只注重怀疑脚下看不见的路,而忘记了星空的高度。我们太关心身旁的利益圈,只知去抱怨社会的恶疾,却忘了怀着敬畏去寻找医治良方,丢了改变的原动力,对于李天一,大多数人选择了嗤之以鼻,对于富二代、官二代,人们一律冠以“他是流氓,避而远之”的头衔,但是又有几个人选择以仰望的姿态看待这种现象呢?李天一纵然千罪万错,但我们不该学会教导和反思吗?不要止于幻境,学会超脱蜃景,社会顿起沉疴宿疾,人人都应有改观和医治的热诚。存在的意义,不是大隐隐于市的豪迈,而是坚定仰望的姿态。

惠特曼有一句名言:“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行为;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灵魂需要牧养,正如怀疑的时代需要信仰,缺乏信仰,犹如迷失于浓雾中,不确定因素围绕着独立的生命以及整个区域。唯有真正相信自己,信任社会契约,相信一个真正的世界,才能在充满怀疑的时代,找要属于信仰的力量,仰望信仰的高度。

在这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夜赋予世界黑暗的色调,黑暗使我们怀疑,而信仰将我们导向有光芒的方向,只要你有光明,世界将不再黑暗。卢新宁: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编者按: 卢新宁,1988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现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曾任教育、文化、环境记者,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全国记协理事、中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在这个时代“中文系”会不会是一个尴尬的存在,当似乎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经济是否还会有人关心精神,我们不能完全怪北大渐失它的学术自由之风,因为个人总是逃不出时代的裹挟,卢新宁在2010年中文系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意在为中文系的学子指明出路,不管时代让你如何怀疑,我们仍然需要相信,需要“黑眼睛”,让它为我们寻找光明。

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致辞

卢新宁

(2012年7月1日,北京大学)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而现在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他们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

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20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报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那些中文系同学,那些不管今天处于怎样的职位,遭遇过怎样的人生的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

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世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对北大人甚是敬重。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江湖传言,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气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以朴素的设问提出了人生的大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各位的手上。

最后,我想将一位学者的话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谢谢大家!

篇3:我们的怀疑与信仰分析

儒家道德核心是“仁”、“义”。仁者爱人, 儒家的“仁”道不仅重视人的自然生命, 更重视生命的精神价值, 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人格独立与尊严。“仁”更是一种优秀的人类品格,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省也”, “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也是“仁”的体现。在《白鹿原》中出现最多最频繁的也是“仁义”二字。“知仁行仁”的道德意识推延至社会, 形成了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 白嘉轩在众人面前, 在生活中力行“仁义”, 为人物形象增添了无限魅力。

同时, 也让我们看到儒家文化在治世、处世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儒家是要求积极入世的, 所以儒家思想必有功利的一面, 在关系到自身利益和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上, 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信仰与人性的抉择, 一次次地摆在了白嘉轩的面前, 使白嘉轩面临着人性的挑战与灵魂的安放。白嘉轩也是人, 他也需要生活, 更需要生存;他需要继续做好白鹿村名副其实的“族长”, 他需要在白鹿村上稳固自己的地位, 他更需要让所有的人都看到他的成功。所以, 在图谋自我发展时, 他便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信仰, 选择了利己。他永远都是在人们毫无觉察地谋划着一桩桩损人利己的勾当。但最让人感觉到惊讶的是, 他还虚伪地表现出自己正直, 用别人的猥琐来衬托自己的高大。他可以大言不惭的对别人指手画脚, 说三道四。他可以厚颜标榜自己说:“凡我做下的事, 有哪一件是悄悄摸摸弄下的, 我敢说你连一件也找不下。”他惩治过白兴儿, 惩治过小娥、狗蛋, 更惩治过自己的亲生儿子孝文, 惩治过程无一不是威严而又残酷, 为了显示自己族长的存在价值, 他毫无温情, 儒家的“仁”不再是他的信仰, “宽仁”的胸襟不再是他的追求。

首先, 在白嘉轩撞见“白鹿精魂”后, 他欢喜地认为这是上天给他的机会, 觉得上天注定要让他重整旗鼓, 委以他重任, 齐家立业的想法牢牢地固定在他的脑海里。终于在“天意”意识支配下, 为了自身的和白家利益, 他精心策划谋反鹿子霖的风水宝地。行事过程中精明强干, 敏锐洞察, 善于伪装自己的真实目的, 事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在一系列不动声色的“苦难”表演之后, 白嘉轩采取从买地开始, 以换地结束, 用欺诈的手段, 以损人利己, 践义重利的代价从鹿子霖手中换回那块宝地。此后, 白嘉轩为了赚钱, 率先在白鹿原上种、熬鸦片, 而不管由此带来的祸害, 并且在种植时冠冕堂皇地说:“是药, 罂粟。”利用乡人对药名的无知来蒙蔽乡人, 在大家恍然大悟而又蜂拥跟随时, 在利用罂粟积累一定家底后, 他又率先除掉了罂粟, 以显其道德之范。

其次, 白嘉轩在面对自己儿媳妇不能为白家延续香火的时候, 他的内心深处是想要把她休掉。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 一个因此而被休回娘家的女人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 将怎样生存下去, 白嘉轩比谁都清楚, 这么做, 是绝对有损于他“仁义”形象的。于是, 母亲白赵氏带儿媳妇求神问医无果后, 他逐渐懂得问题是出在了自己儿子身上。冷先生建议他让儿媳妇去“棒槌会”, 但作为一族之长, 有着无限尊严的白嘉轩怎会去揭自己这层“脸皮”哪?于是, 他便心生它计, 与母亲白赵氏策划实施“借种”的办法。这样, 他既保证了白家香火的延续, 又保证了秘密的外泄, 更重要的是保全了自己的面子。此时的白嘉轩是能忍下心的, 只要能让儿媳妇怀孕, 他不惜计划着把自己的儿媳妇一步步地推向深渊, 虽然这些与他的各种仁义善行是格格不入。但是, 在“耕读传家”的白家大院里, 为了白家所谓的香火, 白家所谓的地位, 女人的贞操又算是什么哪?即使这个孩子不是白家的血脉, 但只要无人知晓, 只要白嘉轩可以做得天衣无缝, 只要他可以不再为无后而难于见人。所有的一切都不再是问题。而在事成之后, 白嘉轩紧接着出钱给兔娃娶亲, 让三娃以吃冷先生开的药有效为由给冷先生重礼, 使大家都接受了一个弄假成真的事实。而这一切安排的天衣无缝, 不留间隙。白嘉轩是既得了孙子, 又顾了面子, 还施了仁义, 一举多得。即使是为了一己私欲, 即使做了见不得人的勾当, 白嘉轩却始终要以“正人君子”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

再次, 白嘉轩对鹿三的善待有儒家推恩的意味, 隐含着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 对于年长的、有着阶级意识, 有着贫贱思想的鹿三在长年的生活中可能无法体会, 他已经习惯了, 习惯到了麻木的程度。但对于年幼的黑娃, 他的内心是纯洁透明, 他是有着新的思想, 有着独立的意识, 因此他是有所体会的, 所以, 在长大后, 他宁愿去外面“熬活”, 也不愿给白嘉轩干活。白嘉轩与鹿三, 虽然他处处用“仁义”来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 用“仁义”作为调和他们之间关系的最重要手段, 但是, 无论怎样地“亲如兄弟”和足够的关切, 他们之间的不平等的“雇佣”关系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白嘉轩的施恩自然也是要求回报的。鹿三也彻彻底底地为白嘉轩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这不仅仅表现在他尽心尽力, 更表现为忠心耿耿地为白嘉轩一次次地排忧解难:第一次, “交农”运动的关键时刻, 是他代替白嘉轩出面发动, 为主子挺身而出, 并且因此而坐牢;白嘉轩在“交农”事件后仅仅称赞鹿三“你是人。”第二次, 鹿三亲手杀死了儿媳小娥, 替白嘉轩除掉自己和家族的所谓的耻辱, 白嘉轩得知此事, 却还想着表白自己的光明磊落, 对鹿三不断地说教, 从精神上辖制鹿三。杀人的压力、灵魂的拷问都由鹿三一个人承担着, 鹿三的去世也带走了一些足以让白嘉轩灵魂不安的佐证。

第四, 白嘉轩在和鹿子霖明争暗斗中为了保全自己族长的颜面和地位时反映出他的自私的功利心。在鹿子霖精心安排下, 使白嘉轩亲自看到自己儿子的淫乱, 昏倒在小娥的窑洞门前, 此时的鹿子霖像欣赏一只被自己射中的猎物似地看着白嘉轩, 可以说, 鹿子霖还算是白鹿原上最了解白嘉轩的人, 在制止住小娥的慌乱, 经过一番思考后, 决定自己将白嘉轩背回白家, 目的就是让白嘉轩“转不开身躲不开脸”。当他清醒睁开眼睛时, 看到的却是鹿子霖, 他就明白了一切。这件事在白嘉轩看来真是“丢了他的脸, 亏了他的心, 负了他的期望, 他丧气的程度远远超过被土匪打断了腰的劫难”。此时的他, 仅仅为了面子, 为了族长的威严, 不再是一名慈爱的父亲, 不再是一位仁善的族长, 他不去想该怎样挽救自己的儿子, 不去想该怎样抚慰儿子受伤的心灵, 却只想表现出一个族长的淫威, 不仅让所有村民来到祠堂, 公开鞭打孝文, 亲手把孝文清除出门户, 以儆效尤, 以正其名, 还扬言孝文当了皇帝也不许回家。难道这时的他就没有想过, 为什么孝文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吗?他只是把孝文当成了自己名正言顺的接班人, 当成了自己构建的理想世界的儒家仁善的外化表现, 当成了接替“耕读传家”这一称号的工具。他从未想过让孝文领会一位族长存在的意义所在, 只是竭力用四书五经封建教育孝文。因此, 孝文才会在迷茫中被田小娥引诱。但当孝文穿了制服“荣归故里”时, 他似乎忘记了曾经说过的话, 也似乎忘记了自己过去讨厌鹿三等穿制服时给予的不屑。当白嘉轩听到村民的议论“龙种终究是龙种”, 我想他的心中应该充满窃喜。这一个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心里落差, 更为重要的是, 他头顶的那一顶光环———白家的荣耀也终于找了回来。直至白孝文当了县长, 他又一次在鹿子霖的痛苦的叹息中满足了自我。这些都显示出白嘉轩在功利作用下自己道德标准会走向了反面, 追求了实利和虚荣。可见, 道德性与功利性的冲突使白嘉轩这个人物形象更具真实性, 更加彰显出其人性的真实, 不管他怎样虔诚地遵循着、身体力行地维护着儒家思想, 当与切身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 他还是会选择以利在先, 显示人性的复杂。

参考文献

[1]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篇4:信仰与怀疑

是的,信仰又怀疑、希望又失望,拥有一切又一无所有……这些东西离我们太近了,又怎能不浮躁又怎能不焦渴?所以佛理禅趣出现了,曾经那么神秘那么宗教或者说那么高级的东西如今更多地作为一种调节心境,更好地入世,使自己在烦杂世间活得更舒心的途径,信手拈来。

我们的学生呢,十七、八岁,少有财富名声所累,狭隘的像那只井底之蛙,却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辗转地好生辛苦,这个年龄,重要不是纵横捭阖的能力,不是倾国倾城的长相,不是三宫六院的胸怀,也不是株连九族的家世,而是态度。态度,你有吗?

他们有的是激动,有的是崩溃,有的是谦卑,有的是沉沦,有的是退缩,有的是热爱,有的是憎恨。这些他们都有的是,唯独没有安静的三秒钟,那安静的三秒钟就是你的态度。

其实说到底,让我们不安的无非两方面:社会和个人。个人方面我们过分追求自觉和自我价值的体现,说白了,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折腾于自负与自卑之间,起落于大喜大悲之间,往返于拼命学习与无所事事之间。那一个合适的度,却总是把握不住,为什么呀?因为我们把自己置身于别人眼中,那眼神的赞赏还是不屑就是我们是否努力,是否干得漂亮的指挥棒。把外在的荣辱得失视为学习动力、表现的兴奋剂,不失为一种自我鼓励途径。可是像蔡康永所言:在别人看得起你自己的时候,要闻得到自己的臭。别人看不起你的时候呢?那就要更看得起自己 ,永远要在心里提醒自己:星不为长夜闪,海蓝给自己看。这段高度敏感自尊的年华,这段只为老师的一个要求,只为博得大家饱含嫉妒的赞赏的眼神就通宵达旦,然后轻描淡写的年华,这段只为别人一个有意无意的眼神,只为异性的不经意一瞥就辗转反侧迷茫无措的年华,这段刚为自己沾沾自喜却回眸看到神一样的队友迅速崛起而被秒杀,羡慕嫉妒恨地投以真诚掌声的年华,是我们的珍宝,是我们共同的履历。在自我世界的百分百的大千世界的一粒尘埃的角色中转换着,总有一天,成长会退去所有浮华,我们会明白其实你是活给自己看的,没有多少人会把你放在心上。我们也会做到现今已经明白的道理:做好自己,胜过一切。拥有自己的态度,别让别人态度那么轻易地入驻你的心,左右你的生活。亦如奥巴马所言:我可以为我的言语感到抱歉,但你想要我道歉免提。真的,在该自我的时候,强硬一些。

让我们不安的还有什么呢,对,社会。提到社会,刚刚平和点的心立马又愤慨了吧。“钓鱼岛是中国的”、“郭美美炫富了”、“北京考生高考录取分数超低”。唉,种种不公平、不真实,总是让我们愤怒却无奈,难道生命的本质就是徒劳吗?难道老子奋斗一生还没一个婴儿一出生拥有得多吗?不好意思,是的。可是你看到西西弗斯的做法了吗?

古老神话中,西西弗斯的所作所为触怒了众神,众神惩罚他的方法,是让他将一块巨大的石头推上山顶,巨石的重量加上山体的陡度,使得他每一次都会在接近山顶的地方失手,眼睁睁看着巨石沿着自己努力过的轨道滚回山脚,落在同一个位置,分毫不差,精确的令人愤怒。每个清晨,西西弗斯都从起点推动巨石向唾手可得的胜利进发,而每个黄昏,西西弗斯又只能对着回到起点的巨石叹息,心和太阳一起沉到山的另一边。日复一日,年復一年……西西弗斯知道自己在命运面前完全无能为力。但他还是每一天都摆出那副不屈的姿态,西西弗斯的故事,不是一个哀叹命运的故事,而是一个赞美英雄的故事。

是的,纵然无力改变命运,至少可以摆出反叛的姿态,纵然赢不得任何实利,至少可以为自己赢得一份尊严。

有人会笑了,太滑稽了,较劲吧。

篇5: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

卢新宁2012年7月1日上午,北京大学中文系举行毕业典礼,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卢新宁作为北大中文系84届的大师姐,出席了典礼,并作了题为《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的演讲。在演讲中,卢新宁不仅对他们当初在北大中文系生活的缅怀,更对现在的大学学子提出了真诚告诫。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在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而现在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

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做一段将理想“变现”的过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份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他们有的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的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二十多年的时光。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

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二十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荫庇,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梦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肮脏的社会,我们仍然需要干净,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报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很多中文系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

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事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道,善于表演,懂的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说的,有的是人才却不培养精英?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对北大人甚是敬重。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的江湖传言,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篇6:我们的怀疑与信仰分析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与大家不同的是我读的是一篇文章,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

卢新宁,1966年12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1年获北京大学文学法学硕士学位。现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

下面是文章中我最喜欢的两部分,现在分享给大家:

这是卢新宁在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就知识分子如何保持信仰坚守和理想追求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相信大家对于信仰这个词并不陌生,什么是信仰;是主张让人积极的相信和尊敬,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榜样和目标。信仰是人们对生活所持的某些长期的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学生有学生的信仰,医生有医生的信仰,警察有警察的信仰。不管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等程度,人的有限性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人类永远需要信仰,要依靠信仰尽力拉近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距离。

也许大家会疑惑,为什么卢新宁会写这样的一篇文章,如果我们追溯到她的出生成长的时期,也许大家就会了解,我看到书上这样形容60年代出生的人:

这一代人,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文化大革命和中国人民团结一起战灾的60年,第一件事,影响了这一代人的文化教育,第二件事,直接影响了这一代人的发育及体质,那一代人出生后平均身高要比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有明显的差异。

这一代人,是在饥饿中长大,是在劳动中学习,是在哭着毛主席,不忘周总理的情况下走近小学,中学,及大学的。

六十年代的人是最幸运的一代,有两段历史的记忆。1976-1986这十年是中国的思想和观念大碰撞的年代,这代人不是历史的断代,而是参与和见证人,因为他们懂的多,大彻大悟所以沉默,他们是听着“沉默是金”渡过少年,青年时代的。说到文化方面,他们赶上好年代,文革后那几批大学生基本上是这代人,“天之娇子”就是指这批大学生。没考上大学的也参加遍地的广播学院,现在有点贬的“文学青年”就是那个年代来的。80年代的改革春风,是让这一代人发家,国家重视知识分子,是给这一代人机遇。

回到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了作者之所以写出这样的文章与其出生及成长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她在遗憾,遗憾这个怀疑的时代青年人的信仰缺失,同时也在警示,警示我们要保持信仰坚守和理想追求。虽然作者是写给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的,但我认为对于在座的每一位大学生也有借鉴意义。

在物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呢?这不禁让我们深思,想想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否存在一个叫做“信仰”的东西,在这个充满潜规则,学场几乎等同于官场,权术至上的社会,当我们面对利益的时候,你有没有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呢?我想大家心里都有一定的答案。

这篇演讲稿在网上走红的同时也遭到了大家的质疑,有的人说梦想照进现实,激情万丈却很琼瑶。20年前的一代坚守什么了?隐于大众传媒之后,还不如90后这群活跃在网上的年轻人;还有的人说空谈信仰,不如关心粮食与蔬菜。中国人的信仰,被打破后就再也没有建立起来。中国最需要的是守法律己的官员,其次是拯救灵魂的传教士。

无论他们质疑也好,力挺也好,我想说的是:不要觉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是一个个人力量与社会洪流的碰撞,努力坚守和随于大流较量的时代,然而也正是有了某些人某些精神的存在唤起了些许的力量和感动,希望大家坚守这份净土,为将来可能的净化和美好尽一份力。

篇7:我们的怀疑与信仰分析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而现在,他们的孩子都应该考大学了。

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儿什么。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

我们那时的中国虽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20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惟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那些中文系同学,那些不管今天处于怎样的职位,遭遇过怎样的人生的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20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

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世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惟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对北大人甚是敬重。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江湖传言,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以朴素的设问提出了人生的大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各位的手上。

最后,我想将一位学者的话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篇8:我们的怀疑与信仰分析

一、大学生信仰异化的现状分析

在一般的意义上,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 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体现为一个人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的选择和持有, 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既是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 它作为人类主体对人生有限性的一种观念上的超越方式, 是理想与现实张力的结果。因此, 信仰不是以科学与非科学而是以有益与无益来分类的。合理的信仰是人赖以生存、自立和发展的意义支撑。然而, 由于信仰具有超越现实及非逻辑的秉性, 使得人们对信仰的理解总带有某种神秘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 这也为信仰异化的产生埋下了伏笔。所谓信仰异化, 即人们过分地夸大信仰的超现实性, 使得所“信服”和“崇拜”的对象脱离了人类所能够承受的精神极限和道德底线, 进而人们在追求实现这样的信仰目标采取不正当的途径和方式, 以至于反过来对信仰主体造成危害甚至消灭信仰或信仰主体的信仰状态。当前大学生信仰异化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 背弃信仰对真善美的追求本真, 拒斥马克思主义信仰

信仰在本质上是超越的, 它表现着人类精神的超越向度以及由这种超越精神所建构的乌托邦, 它的价值旨归在于对至真、至善、至美的无限追求。可以说, 追求真善美是任何信仰的共同目标, 背离了这个目标的信仰就属于信仰异化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最科学、最合理的信仰, 它一方面描述了人类至真、至善、至美的生命样态和社会形态的美好愿景;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具有历史规律性的实践依据去达到这一目标, 是超越性和现实性完美统一的、值得每一个人追求的信仰。然而, 在当代大学生中, 背弃和拒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学生呈小幅上升态势。据笔者对本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所作的调查, 在2005级的305人中选择“愿意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学生有197人, 占总人数的64.6%;在2007级的231人中选择“愿意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学生有132人, 占总人数的57.1%;2008级的这一数据稍好一点, 选择此项的占62.8%;但2009级选择此项的学生只占54.2%, 并出现了选择“信奉资本主义”和“信奉其他宗教”的学生, 这反映了科学信仰被边缘化的发展态势。

(二) 对金钱和权力的非理性渴望, 导致拜金主义泛滥

当代大学生在相当程度上已缺乏对于知识的虔诚态度, 一些学生对学习目标认识不清, 定位不明, 对未知事物也缺乏应有的敬畏感, 这反映了作为信仰之人类自身完美实现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理想的失落, 也反映了作为信仰之精神超越的神圣性和崇高性的消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金钱和权力来定义成功, 把金钱和权力看做最高价值, 一切价值都要服从于金钱和权力价值。据美国《世界日报》2010年2月22日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 在全世界23个国家中, 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的民众最相信“金钱万能”, 并列成为世界第一“拜金主义”国家。这些国家的人民普遍认为, 金钱最能象征一个人的成功。在中国与韩国各有69%的受访者认为金钱代表成功, 在印度与日本则分别有67%与63%的人持有同样看法, 而在美国, 仅有33%的人民把金钱视为成功的象征[1]。在大学生中, 拜金主义的影响也是愈演愈烈, 耳目所及的是能挣钱、挣大钱、香车豪宅、出人头地、富贵还乡、赢者通吃、名利双收, 这都是“成功”的代名词, 金钱崇拜和权力崇拜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科学信仰失落或异化后的信仰危机状况。

(三) 个人人生信仰与社会现实的错位, 思想行为极端化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 富有理想和抱负, 憧憬未来, 心理上的需求也相对较多, 包括实现自身价值、受人尊重、爱情与审美等等。然而, 所有这些理想和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社会现实的条件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当前我国社会变革及市场经济迅猛发展, 社会价值观念呈断裂态势, 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及自我期望也受到这种剧烈变化的影响, 加上自身生理和心理不成熟, 使得他们在个体角色定位上无法与社会发展及时适应, 在独立性的形成方面也遇到社会的巨大挑战, 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存在较大差距。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这种差距, 遇到一点挫折、失败, 便认为自己“无能”, 是个失败者, 就会使自己陷入悲观的消极状态之中。长期处在这种郁郁而不能开解的情况, 思想和行为也就容易极端化。时下媒体网络上屡屡被报道的“自杀潮”、“炫富族”、“裸奔女”、“醉酒男”等等事件, 反映出一些大学生在个人人生信仰与社会现实的错位, 无法调适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原来的信仰由于缺乏现实实践依据而走向异化。思想和行为逐渐脱离理性的调控, 采取报复自己、报复他人、报复社会的极端行为。

(四) 逃避现实, 寄托虚幻、超现实的宗教神明, 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甚至邪教组织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人们生活的便捷程度和丰富程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但长期生活在车辆密布、馆舍云集、人际微妙、娱乐繁杂、污染严重的环境中, 精神紧张程度和心理压力也空前巨大。一些大学生无法面对和适应如此纷扰喧嚣的生活方式, 进而萌生对先进科技的排斥、对现代文明的倦怠以及对乡村质朴生活的向往之情。在寻求解脱的过程中又不得其法而屡遭挫折, 于是逐渐开始逃避现实, 寄托虚幻、超现实的宗教神明。据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 问及“你相信八字、手相、血型、星座等的综合预测吗?”有3.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相信, 31.1%的人认为自己有点信, 23.7%的人认为自己对此不清楚, 41.7%的大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信[2]。由此可以看出, 大学生中仍存在部分学生相信命运和迷信等伪科学的东西, 更有甚者, 一些大学生被邪教组织所蒙骗和利用, 相信那些胡编乱造的世界末日、劫难或灾祸之说, 原来的信仰异化为采取自虐或施虐的极端行为来寻求所谓的“修炼之道”、“圆满之境”, 结果遭受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二、大学生信仰异化的多维归因

大学生信仰异化的生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也是相互关联的。

(一) 学校信仰教育的相对缺失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信仰教育的内容和比例相对较少, 而且效果大多不够理想。首先, 信仰教育存在泛政治化的倾向, 主要是以政治信仰教育为主, 较少关注其他信仰的教育和引导。当一元化的政治信仰教育缺乏魅力的时候, 其他信仰内容便乘虚而入, 信仰异化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其次, 学校信仰教育大多以知识的灌输和讲解为主要方式, 带有强烈的认知成分, 甚者成为第一位的因素;而信仰虽然表现为知情意的统一, 但更多地包含情感和意志的成分, 它应该提供给教育者的是一种作为终极意义的精神关怀而不是知识的记忆, 这造成当前学校的信仰教育效果不佳。再次, 学校信仰教育的实施者或教导者相当一部分是无信仰者或者信仰不坚定者, 这部分教育者对信仰教育本身的理解不深, 热情也不是太高, 在其实施信仰教育过程中收到的效果往往不是正面的而是负面的。最后, 由于信仰教育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不够健全, 信仰教育成了费力不讨好、可有可无的教育工作内容, 很多学校对信仰教育都是以“雷声大、雨点小”的形式主义应付了之, 信仰教育没有从根本落到实处。

(二) 社会风气的庸俗化和功利化

今天中国社会正向市场经济社会快速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验到了越来越丰富的物质快乐, 也体验了物质高速发展中由于价值混乱、信仰缺失所带来的精神困惑和情感伤害。市场经济的运作原则是效率, 其核心就是以最小化的经济成本或代价赢得最大化的经济收益或效益, 它不相信未来, 不相信泪水, 不相信理想;它是现世的、理性的、世俗的。这种市场机制和原则很快地扩张为一种文化机制和价值而左右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选择。当市场经济的原则成为人们生活中主导的甚至是全部的价值标准后, 人们文化价值生活的可能性及丰富性将被大大压缩和挤占, 而理想和精神 (心灵) 则被现实化和功利化。于是, 坑蒙拐骗、权钱交易、拜金享乐、生活靡烂、腐化堕落成为屡见不鲜的现象。这种文化后果的深远影响之一, 就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类的信仰危机和信仰异化。大学生作为接收新鲜事物最快也是最敏感的群体,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所导致的道德堕落由不习惯、愤怒到适应, 甚至加以推崇和运用, 这是当前大学生放弃原来科学信仰或者信仰异化的直接原因之一。

(三) 大学生对个人主体性的自我放逐

科学的信仰是以主体性的确立为前提和基础的, 无主体的信仰则表现为信仰异化。大学生对个人主体性的自我放逐可以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集体无意识”, 这是一种在社会群体中不自觉地发挥作用的精神现象。集体无意识并不是没有意识, 而是这种意识具有模糊性、潜在性、不自觉性, 往往是“不假思索”地遵循某种原则和规范, 以社会心理的形式弥漫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礼教的遵循, 年轻男女若不按宗法规定来交往, 往往会被视为越礼而被“浸猪笼”;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宣扬的“圣战”, 许多极端民族分子不惜充当“人肉炸弹”等, 这些都是由于集体无意识而产生信仰异化的表现。二是“主体性的僭越或消退”, 表现为信仰主体无限地拔高自我主体性而成为“人类中心主义”, 把自我当做超然的“神”而迷失自我, 或者无限地贬低和折损自我主体性, 放弃主体尊严、目标及存在价值, 放弃主体理性思考和批判的资格, 龟缩在“神”的所谓“关怀眷顾”之下而奉献自我。因此, 大学生信仰异化既有社会心理的生成机制, 也有个体心理活动的产生机制。

(四) 对科学理性的极端崇拜和运用

科学理性可以被看做是基于经济理性和技术理性基础上的普遍的知识观念或普遍的真理观, 它强调的是一种作为“现世的”和“当下的”可以被印证和被体验的经验事实, 是可以被严密的科学逻辑所证明的“真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所表达的就是对科学理性和科技力量的知识信念。在现代社会中, 信仰异化大多源自于对科学理性的盲目崇拜, 因为科学理性强调的是逻辑证明和经验事实, 当科学理性成为人类理性的全部内容时, 作为超然的“信仰”便无处藏身了———它实际上助长了“人道主义的僭妄”:缺乏对自然世界的正视;缺乏对“文化他者”的尊重;缺乏对人之心灵世界的珍重等[3]。人类似乎获得了绝对的自由, 然而却陷入痛苦的精神炼狱之中。战争、饥荒、生态危机、资源枯竭、民族争斗、毒品泛滥……成为人类20世纪文明纪实的额外注脚。在意义消退的世界里剩下来的将是永远也无法满足的物欲, 信仰的对象异化为物欲, 信仰的方式往往异化为追求物质感性的满足。

(五) 对外来宗教文化的盲目信从

在全球化时代, 思想文化间的交流、碰撞及融合成为人们意识形态生活中的常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 国外宗教文化的传入对我国原有的价值信仰体系和内容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一些大学生出于好奇心和依赖感, 对外来宗教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达到盲目崇拜的地步。应该看到, 外来宗教文化不一定都是负面不可取的, 它同样包含着合理的成分, 例如, 基督教要求爱邻居如爱自己, 佛教力倡普渡众生, 伊斯兰教追求“至仁至慈”等, 这些宗教宏愿都是带有一定普世性的。但是, 外来宗教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不可避免带有阶级性和民族狭隘性, “宗教狂热”、“宗教骚乱”、“宗教迫害”、“宗教战争”等可谓代表了宗教的负面形象。大学生在追从某些外来宗教文化时往往缺乏必要的甄别能力而陷入信仰异化。

三、大学生信仰异化的应对策略

信仰作为一种终极关怀, 能够填补人内心的空间, 使人内心盈满, 与可怕的空虚和无聊作斗争, 引领人们去超越现有的存在。理性的信仰能够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使社会处于秩序良善的稳定状态, 而非理性的信仰会造成个体的伤害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信仰对象不科学、信仰方式不合理、信仰过程不人性等更容易发生信仰异化, 从而滋生出贪污、腐败、道德沦丧、仇恨世界、报复、堕落、恐怖主义、迷信、邪教等。因此, 有必要对大学生的信仰进行科学引导, 消除信仰异化。

(一) 大力宣扬马克思主义信仰

在当今时代,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象征,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是一种最崇高、最进步的信仰。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发展的信仰, 因此, 它是基于相信已被证实的科学真理并将之内化为自己自觉行动的信仰, 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以实现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为愿景, 以全人类最大利益的实现为宗旨, 以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事业为奋斗目标的崇高的信仰。它不仅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而崇高的历史使命, 而且指明了人类美好生活的理想。它不仅具有巨大的物质价值, 而且具有最崇高的精神价值, 鼓励人类进入最高的精神境界, 塑造完美高尚的新人格。因此, 它是科学的、现实的、健全的、崇高的信仰。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时说过:“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4]在当代中国, 宣扬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大学生克服一切虚幻的、狭隘的、偏执的、庸俗的信仰异化的最好途径和方式。

(二) 发展社会生产力, 崇尚科学, 破除迷信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向前发展的历史过程, 在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的历史条件下, 人们的利益差别、行为失范、思想冲突及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解决和消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不公正现象的最可靠途径是积极发展社会生产力, 大力推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消除贫穷与落后, 使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崇尚科学, 破除迷信。不迷信包括:不迷信权威, 迷信权威会使人没有思想, 人云亦云, 没有个性, 久之就容易是非不辨、黑白不分;不迷信未知事物, 可以对未知事物表示崇敬, 但烧香膜拜则显愚昧了。因此, 我们一定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的氛围, 用科学启迪愚昧, 用事实揭穿谎言, 用真情唤醒良知,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三) 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 人们一旦形成了某种世界观后, 就会用这些观点去指导自己的行动, 从而使它成为用以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世界观也决定了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怎样做人?人生道路怎么走?客观世界中哪些是值得追求和提倡的?对这些问题, 世界观提供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看法, 为确定人生目的和态度、判断是非价值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原则, 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对社会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进步的、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可以培养人们吃苦耐劳、知难而进、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品格。而落后的、腐朽的、错误的人生观则会助长自私自利、唯利是图、尔虞我诈、损人利己的思想和习气。大学生正处于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三观”教育, 引导他们理性选择信仰, 积极追求信仰, 自觉地摒弃信仰异化或者消除异化。

(四) 用人道的方式加强宣传“真、善、美”

真是人对于客观规律的探索和遵循, 善是符合人的目的和利益的需要,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真、善、美代表着人类的知识价值、伦理价值与审美价值。追求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 也是信仰之终极旨归所在。然而, 神圣与亵渎往往如影相随, 真理与谎言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一些人打着追求“真、善、美”的旗号, 干着“假、恶、丑”的勾当。更有甚者, 通过渲染宗教性的神秘经验, 神化活人的教主崇拜, 对信徒实施精神控制, 并以批判社会、拯救人类的名义, 要求信众勇于“圆满”, 即自戕自残甚而去伤害他人伤害家庭和危害社会方式去实现所谓的教义, 变成一种反社会、反人性的“膜拜团体” (cult) , 对信众身心健康造成极大损害, 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极大破坏, 完全背离了“真、善、美”的宗旨和真谛。因此, 我们必须倡导以符合人性的手段、以人道的方式去追求“真、善、美”, 坚持引导人们用人文情怀、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守护心灵, 遏制人性的异化, 否定和批判信仰世界中的种种非人道、非人性现象。

(五) 政府加强引导, 创造良好的哲学信仰氛围, 减少心灵的浮躁

政府的引导作用对大学生的信仰有很大的影响, 科学信仰观的确立, 需要政府由上而下的精神价值导向、宣传和推动。人们的信仰也会随着时势的变化、主流思想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 党和政府应该为大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哲学信仰氛围, 做个服务型的政府。从社会政策层面来说, 政府应该给大众提供一个相对大多数人来说宽松的信仰环境, 并给予引导。哲学信仰是生命力最强的信仰, 它将伴随着人类生命的始终。政府在忙于为人民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 也应该关注人们信仰失落、精神空虚、道德沦丧、思想迷茫的问题。现代人的物质越来越得到满足, 但心灵却越来越浮躁。很多大学生对世界的把握不够, 对现实缺乏信任感, 所以才会产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因此, 在价值信仰的层面迫切需要一轮新的“拨乱反正”, 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促进人们形成科学信仰。

参考文献

[1]罗志渊.中国为何沦为第一“拜金主义”国[EB/OL].[2010-5-10],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2/26/content_13050094.htm.

[2]肖欢, 夏韬.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J].教学研究, 2007, (1) .

[3]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1) .

上一篇:水污染防治工作总结下一篇:2022届毕业生就业市场文秘人才需求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