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营中学教育装备应用情况汇报

2024-04-27

西营中学教育装备应用情况汇报(共6篇)

篇1:西营中学教育装备应用情况汇报

西营中学教育装备应用情况汇报

我校在2014年底通过了素质教育示范学校评比验收后,2016年学校申请创建现代化学校,再次进行了部分教学仪器的更新和各种功能室的扩充、修缮,新补充了图书,教育装备水平又有了很大提高。

一、健全组织建章立制

为了持续推进学校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提高办学质量的效益,培育学校信息化教育特色,学校成立了由一名副校长任组长,教务处、信息技术处、实验室、后勤部门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对教育技术装备进行全面规划和实施。我校逐步完善并制定了《西营中学教育装备管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西营中学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并将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要求和目标,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常抓不懈。做到实物有登录、使用有记载、借用有登记、损坏有赔偿、不足有补充。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保修单等科技资料进行整体归档。每学期终,学校对各班的多媒体设备进行检查,认真履行承包合同,做到层层有人抓,室室有人管,道道关口有人把,处处责任有人负。学校班子坚持对日常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并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商议学校教育信息化教育工作,用严格的科学管理来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建以致用,抓高效应用。

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微机房、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大型报告厅(兼餐厅),装备了信息、视频、音频、网络、广播系统、电子监控系统等现代化设施。通过连续几年的建设,各项教育装备能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需要,基本实现了教育装备的现代化。

(一)实验室等专用教室建设及使用

我校建有标准化实验楼,配有物理标准实验室2个,仪器室2个;化学实验室1个,仪器药品室1个;生物观察室和实验室各2个,仪器室2个;各室有消防措施和防盗设施,各实验室均按45座配备,教师演示实验仪器按每组3-4人一套配备。能按课程标准要求开足开齐全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98%。建有音乐标准教室1个,音乐舞蹈教室1个,钢琴1台等设施器材;美术教室1个,美术兴趣小组室1个,器材室1个,添置了展示台、写生灯、静物台、画架等足够数量的教具和学具,各类教具和学具能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练习需求。各室均有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了《学生实验规则》、《实验室内部管理制度》、《实验教师职责》和《仪器室管理规则》等规范管理。仪器室做到科学管理。学校有总帐,各室有仪器明细帐,做到柜有柜签,物有标签,仪器分类存放,整齐规范,做到定期保养,损坏及时维修。安全防范、卫生措施落实,各室器材保管专人负责。在抓好实验室、仪器室建设的同时,我校认真抓好实验教学的开展。我校实验教师都能按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及实验要求和演示要求上好每节实验课。各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报告、仪器使用等记录齐备。

建有比较完善、先进、畅通的校园广播系统和演播室,充分满足学生升旗仪式、早晨和上午大课间跑操、下午大课间手语操及各年级英语听力测试和校园其他活动。在2014年创建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时,部分教室将投影仪更换为电子白板,又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育装备的水平。

学校每年安排实验教学的专项经费,且占有合理的比例,做到专款专用,每学期有教学仪器设备及实验消耗品的补充计划。近三年来,先后添置了数万元的仪器设备和图书。实验室等专用教室仪器,管理制度健全,档案分类装订成册,历年统计资料齐全、数据准确。仪器设备帐册齐全,帐目规范。内部设施齐全完好,仪器摆放规范有序。防火、防潮、防腐、防尘、防盗等措施建全,仪器完好率在95%以上。学校每学年组织开展教具制作、课件制作、论文评比、实验竞赛、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教研活动。近几年来,教师在省、市课件制作比赛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比赛中,分别获得了多项奖项。

在教育现代化实现后,学校一直强调要充分发挥教育技术装备的优势功能,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研究教法、精选教法、改革教法、创造教法。通过好的方法,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有教育技术装备要最大化得到利用,宁可用坏,不能放坏。全体教师能够善于使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各年级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时,就把其作为重点落实。借助现代化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扩大视野。理化生和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大力提高实验课、信息技术课的质量,相关教学人员进一步从课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的频度、效度和时间上,按照规定予以保证。

(二)图书馆建设及使用

图书和阅览室总面积126多平方米,拥有各类图书32400册,生均图书达42册,报刊种类有18种,内容涉及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交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学校图书馆室内各项配套设施齐全完好。藏书结构合理,数量达标,无盗版、内容不健康等无收藏价值的书刊,无严重破损的书刊。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管理规范。所有图书按《中图法》分类,所有图书上架。图书、期刊等均按规范著录。保证开放时间、全开架借阅,学生借阅数量有保证。本学期为节省师生的时间,图书室管理人员在提高工作效率上做文章、下功夫。实行了边工作、边学习、加强练兵的“三步曲”。一是勤整理,对师生归还的图书每天及时归类上架;二是勤检查,对师生在借阅时抽乱、插错的书籍勤查找;三是勤过目,到书架旁勤看一看,对图书的位置了如指掌。为师生查找资料时节省了时间,提高效率,获得了师生们的好评和赞誉。每学期教学有计划做好导读工作。配合学校工作,运用剪报、图片、图书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七、八年级每学期举行手抄报评比展览。积极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开设阅读指导课,七、八年级每学期举办读书报告会和读书演讲活动。九年级的语文、英语课教学一直让学生的阅读与学习教材内容同步。图书室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征文活动,开展读一本好书,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读书剪报,读书征文,流动书架,书友会等活动。在这些活动开展期间,学校除了大力营造氛围以外,重点是引导学生开展和参与活动,对各类活动进行评价,评出书香班级,读书之星,读书征文评比,给学校图书馆建设献一计等。通过加强阅读指导,学生的阅读量不断增加,写作水平得到持续提高。

(三)多媒体教学的建设及使用 教师做到了人手一机,全校所有班级、专用室、办公室、会议室等均接入校园网,做到班班通网络,室室有端口。这些为我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学校所有教室都安装多媒体设备,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来精讲多练,实现教学主体回到学生身上,避免满堂灌、避免题海战术,为轻负高校的设想提高了现实的保障。建设学生专用的计算机网络教室2个,网络环境下学生专用电脑95台。按照信息技术教育教材要求开足课时,学生上机操作课时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软件应用适当,完善校园监控系统。另外学校多方筹措经费,实现了监控系统的所有教室及校园的全覆盖,保证了教学秩序的实时反馈;配备了专职网络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证校园网的正常使用。每年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和教研活动,做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组织师生参加各级信息技术应用评比活动。我校的电子备课已成为展现学校教学水平的窗口和教师对外交流的平台。常规条件下教师都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扩展了课堂容量,节省了课堂时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化硬件设备为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但要使它们真正地发挥作用,离不开软件的开发与建设。一方面我校有选择性地购买一些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学校鼓励教师积极依托网络和学校信息化教育实践,自行开发和建设各类教育网页、网站和资源库,通过利用网络收集、整理下载一些国内优质的教学资源、教育软件,同时,我校教师还及时按类将自制课件、个人教案、收集到的教育教学资源上传至学校服务器,实现交流共享,充实了学校资源库的建设。

回顾全工作,我们为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在总结收获的同时,我们还看到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有的教学仪器、试验药剂配备损坏报告、添置不够及时,实验室、仪器室的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等。展望来年的工作,我校将在“规范、高效、创新、提升”八个字上多作努力,在推进高效课堂和精细化管理建设的同时,通过继续加强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加强教育装备技术的建设,嫁接智慧教育、智慧教学,来实现“提质”的目标,使来年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2:西营中学教育装备应用情况汇报

汇 报 材 料

随着我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学校软硬件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目前,学校拥有150米环形跑道、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设施,多媒体电教室、实验室、微机室、仪器室、图书室等多个专用室;每个普通教室都配有能上网的电脑和一台55英寸彩电,目前学校共有电脑67台,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初步形成了信息化校园特色。

近日对我校教育技术装备现状进行自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加强管理,统筹规划

学校设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使用工作领导小组。由丁美艳任组长,刘胜任副组长,具体分管管理和使用工作。我们建立了由校长牵头,分管校长具体负责,教研、教科、技术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研究落实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建设,并且把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纳入了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和教育科研工作计划中。学校在人员安排、设备增添和行政管理上,也向利于信息化工作开展的方面作了许多的倾斜,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励政策,落实具体措施,建立多种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学习和钻研信息化技术。所有这一切,都充分奠定了信息化应用在我们学校工作中的地位。

二、完善装备,规范管理

我校现各教室也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电视机等一系列设施设备,加上教师办公室配备的计算机,全校已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体系。各专用教室设备到位后,最重要的是加强日常的使用、维护与管理。针对目前装备数量多和管理人员少的矛盾,我们努力在管理上想办法。一方面我们将各项设备的管理落实到人,班级设备由班主任具体负责,各专用教室由相关学科的负责人管理。做到专人管理,责任明确。另一方面,我校加强对教师应用设备的培训与指导,减少故障发生率,使大家能用好现有设施设备,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在“管”与“用”上下功夫。做到管理与服务并进,维护与维修同步。

1.实验室。我校有实验室和仪器室,有防火、防潮、防腐、防尘、防盗等措施。学校每年能安排实验教学专项经费,专款专用,能按配备标准购齐所有仪器材料。每学期有教学仪器设备及实验消耗品的补充计划,对一些易损耗的仪器和药品,每学年补充一次。化学药品放于专用橱柜内,平时每周检查一次。如需使用,由教师亲自领取,并填写“危险品领用记录”,使用完后及时放入橱内,保证不外流。所有仪器设备均由市电教馆采购。实验室等专用教室仪器设备摆放规范,管理制度健全,资料齐全、数据准确。仪器设备帐册齐全,帐目规范。能按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开齐开足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每学年能组织课件制作、论文评比、教学研讨等活动,效果好。帮助学生开展创新发明制作。

2.图书室。

室内各项配套设施齐全完好,藏书结构合理,数量达标,无盗版、内容不健康等无收藏价值的书刊和电子读物,无严重破损的书刊。每年生均购书经费按照相关要求予以保证,新增图书按照省标准相关要求配备。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管理规范。所有图书按《中图法》分类,所有图书上架。为了发挥图书的作用,学生阅览室每天开放,图书室安排各班轮流集中进行图书借阅。图书出借率高,生均达到30册以上。图书借还有措施、借还有登记、出借率有统计。重要设备不随意移动与拆装,设备及配件不挪作他用。仪器、设备完好率高,维护、修理及时并有记录。

3.班班通与微机室。

班级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使用率高。现在各科教师人人都在使用,每天大部分的课都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还为会议、学习、学术交流提供便利。制度健全落实到位,内部配套设施齐全完好。有防火、防潮、防腐、防尘、防盗等措施,计算机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环节多,工作杂,有时一台机器故障,便会引起连锁反应。我们将管理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工作做到位。计算机房管理上,要求学生在离开前,一律将凳子摆放整齐,将键盘退回原处,鼠标放在固定位置,地面不留杂物。能定期开展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做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组织师生参加各级信息技术应用评比活动,成绩优良。

三、抓好培训,提高应用水平

学校重视校园信息化应用的管理工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了提高电教设备利用率,学校制定了教师信息教育技术业务培训计划,采用定期培训和不定期培训,校际培训和上级部门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先后进行了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知识、课件制作及教育资源收集等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我们请进来、派出去,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学习现代化教育知识使用电教设备的热情。如今,全校教师几乎全部接受过计算机操作使用、课件制作、网络知识培训。

为了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交流多媒体教学的经验,发现和培养优秀青年教师,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工作的开展,学校还实行了教师各级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广大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高。现在我校100%的教师可以操作计算机,上网下载获取信息,100%的教师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堂辅助教学。课时覆盖率规定要达40%以上。

四、网站建设,打造精品

学校网站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2012年秋建立学校网站,结构合理,内容充实,功能齐全,教师个人主页可谓是精彩纷呈,如今学校网站早已逐渐成为师生之间、教师之间交流沟通、实现互动的技术支撑;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提高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效率的重要工具,也是全校师生展示才能、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

五、自查不足,努力改进

通过这次自查,我们发现虽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

1.教学仪器管理、图书管理、电教设备正常维护,都需要人力支持,按现有的教师分配不能维持正常运转。

2.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还需花大力气。目前教师能独立制作课件,但会制作高层次课件的人数还不多,今后还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研究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篇3:西营中学教育装备应用情况汇报

为了能够通过量化及可视化的分析对2013年全国中小学教育装备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笔者针对全年12个月全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购置教育装备情况进行了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 (http://www.ccgp.gov.cn/) 。

分析时将教育装备分为4个基本类型: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育信息化设备、其他类型。其中, (1) 实验仪器设备是指中小学理科实验室、美术室、体育室、科学实验室以及各种功能实验室配备的仪器设备; (2) 图书资料是中小学学校图书馆配备的纸质图书资料; (3) 教育信息化设备是指多媒体教学设备、校园网、计算机室、信息化管理、办公自动化等设备设施; (4) 其他类型则包括教室与实验室的家具类、常规办公用品、教室与实验室的装修工程、校园环境改造工程、后勤 (校车、校服、食堂等) 设备设施。

在区域分析方面, 采用通用的东部、中部、西部的分类方法。其中, 东部地区共计有11个省、直辖市;中部地区共计有8个省;西部地区共计有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一、中小学教育装备各类型购置情况

2 0 1 3年全国小学教育装备采购情况按类型分析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 实验仪器设备购置额度占总额度的5.00%;图书资料占总额度的0.22%;教育信息 化设备比 例较大 , 占到了总 额度的1 2 . 5 9 % ;而占比例最大的是其他类型, 占到了总额度的82.20%。

2013年全国中学教育装备采购情况按类型分析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 实验仪器设备购置额度占总额度的8.33%;图书资料占总额度的0.28%;教育信息化设备比例较大, 占到了总额度的17.96%;而占比例最大的是其他类型, 占到了总额度的73.43%。

二、中小学教育装备各区域购置情况

图3与图4示出了2013年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小学教育装备采购的比例。其中, 图3是按照3个区域的总额度统计的, 而图4则是将每个区域的额度除以该区域的省 (市、区) 数后得到的3个区域省 (市、区) 平均额度所占比例的情况。做这样的处理是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全国发达、欠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中各个省 (市、区) 的详细情况, 为下一步的分析提供线索。

图5与图6示出了2013年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学教育装备采购的比例。其中, 图5是按照3个区域的总额度统计的, 而图6则是将每个区域的额度除以该区域的省 (市、区) 数后得到的3个区域省 (市、区) 平均额度所占比例的情况 (理由同上) 。

从全国中小学各区域省平均年采购比例可以看出:小学西部地区的教育装备采购比例相对较低;而中学中西部地区的教育装备采购比较东部地区相对较低。

三、中小学教育装备购置年度变化情况

图7是全国小学年度购置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2013年的1、7、8、12月份是采购的高峰期。而这些月份也正值学校的寒暑假期。

图8是全国中学年度购置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2013年的1、5、6、7、8、12月份是采购的高峰期。与小学情况比较, 存在较大差异性。说明中学在教育装备采购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空间, 同时也显得比较理性。

四、教育装备采购中的问题

通过对2013年基础教育领域教育装备购置的数据分析, 可以清楚地看出, 在图书资料的配置方面是不够重视的, 额度占比分别为0.22%和0.28% (如图1与图2所示) 。

当然, 如果只从额度的年采购比例分析似乎还缺乏说服力, 这是因为图书的价格往往小于其他装备的价格。为了对此有一个数量上的认识, 本文又分别对2013年全国小中学和普通高校的各种类型的采购条目进行了统计, 图9与图10分别列出了小学与中学全年采购条目的比例情况。其中, 小学全年采购共计4 230个条目, 其中图书类采购条目为45条, 占全部采购条目的1.06%;中学全年采购共计4 569个条目, 其中图书类采购条目为50条, 占全部采购条目的1.09%。

图11为全国普通高校2013年度采购项目的条目统计。其中, 实验教学仪器占了总数的46.97%, 比例最大;图书占了总数的2.44%, 比例最小;教育信息化设备占了总数的21.05%;其他类型占了总数的29.54%。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 高校对实验教学仪器的采购比例远比中小学的大得多, 说明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实验教学, 当然这也与高校的专业分类和专业性有关。高校与中小学纸质图书的采购所占比例都非常少, 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应该关注学生的读书问题, 并适当增加图书购买比例。高校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投入的水平大致相当, 比中小学略低一些, 说明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要更加超前和成熟。其他类型采购属于学校教学环境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 高校也要比中小学成熟。

前不久, 网上一篇题为《“中国人不读书”能靠阅读立法管吗》的文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中提到:“2012年, 中国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而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显示, 北欧国家国民每年读书24本左右, 几乎是中国的6倍。美国人年均阅读7本书, 韩国人11本, 日本、法国国民每年读书数量在8.4本左右, 新加坡5本, 中国的国民人均读书数甚至还落后于泰国的5本。”

篇4:西营中学教育装备应用情况汇报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003-02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是公平和优质的有机统一。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包括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享有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享有相对均等的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三个层次。优质教育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学有良教”的需求,要求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最基本的前提要求学校资源的配置是充足的、富有效率和效益的。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不仅体现了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更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凸显对教育质量的诉求。

1 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四川省通过实施教育灾后重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薄改”计划和“全面改薄”等项目,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根据教育装备事业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省8014所小学,其中5478所达到了标准化建设要求;4388所中学,其中3232所达到了标准化建设要求。通过实施标准化建设,在改善城乡教育办学条件、缩小区域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但是距离人民群众对公平和优质的需求还有相当远的差距。

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特殊的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四川既有较发达的成都平原,也有欠发达的盆周山区和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成都、绵阳、德阳等市标准化建设的步伐和水平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尤其成都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通过实施农村标准化建设工程、教育装备“满覆盖”工程、城乡中小学标准化提升工程等,完成了标准化建设,成为全国首个整体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城市。

经费投入配套机制不够健全 首先未完成标准化建设的学校依然比较多,尤其是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缺口比较大。其次是地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明显的基本省情让一些地区心有余而力不足,经费主要依赖中央和省级投入,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稳定的市、县级配套机制。

建设标准重“统一”轻“特色” 按照统一标准建设短时间内迅速改善了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但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千校一面”现象出现。对学校的建设停留在传统装备阶段,更多的是装备常规的仪器设备设施,而对支持个性化、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的资源配置较少。

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实验教学人员、图书管理员配置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开展实验、探究意识不强,教育方式和教学能力尚需要进一步改进。

教育技术装备产品质量未得到控制 招标采购的教育装备产品存在价低质低、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组合件配套功能差、违背科学原理等问题。

仪器设施设备效益发挥不够好 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教育质量。而有的学校则本末倒置,将改善硬件条件作为核心目标。相当一部分学校或受应试教育影响,或因师资力量缺乏、固守传统教育方式方法等因素,仪器设施设备应用不充分。

2 解决中小学校教育技术标准化建设主要矛盾几点建议

根据国家和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到2020年,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教育技术标准化建设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当前中小学校教育技术标准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已逐步转变为“仪器设备设施质量不高和效益发挥不充分,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既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教育工作的重点目标。我们反思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历程中的问题,是为了更加有的放矢地推进事业发展。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牢固树立教育技术装备建设适度超前的理念,打破过去标准化建设停留在“物质”层面达标的要求,以新技术环境下硬件和软件建设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建设目标。坚持统一标准和特色化的辩证统一,即在一定区域内实现物资相对公平分配的前提下,学校达到对育人要求的最低标准,而不是要求每一所学校整齐划一地发展。要从传统的验证性的装备向个性化、探究性的装备转变,让每一所学校办出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办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满足学习成长的需要,努力推动素质教育实施。

建立合理的经费投入模式 教育教学过程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动态向前发展的,各级政府是中小学校教育技术标准化建设的主体,要努力建构一个中央、省、县三级财政按照比例分担的模式,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落实经费投入,不因换届等因素而发生变化,保证非达标的学校建设和达标学校的持续发展。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背景下,学龄人口流动性大,在经费分配上要进行必要风险预控,尽可能避免投入浪费。

构建完善的教育技术装备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仪器设施设备质量差阻碍着教育教学开展。一位基层的化学老师曾向笔者吐槽,“我们努力去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但是用1997年生产的硫酸亚铁溶液去实验不会达到获得预期的结果”。提高仪器设备设置质量,首先是加强装备标准的研制,抓好标准的宣传与实施;其次是探索适应教学仪器设备的招标采购方式,建设完备的实物标准和数字标准;最后是实施教育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劣质设备设施供应商的惩处力度。

推动教育技术装备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新形势下的学校标准化建设应由过去注重硬件建设向内涵式建设转变,将发展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配备与应用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加强内涵建设,一是建立全新实验管理人员管理机制,让实验管理人员和学科教师一样享有同等的培训提升成长机会,加强培训,鼓励接受再教育,不断提高学科教师和实验人员的职业素养,建设与新技术环境下教育新要求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二是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二维码等新技术对教学仪器设备实施动态管理,推进一定范围内学校设备设施从“孤立”向“共享”转变,向老师和学生开放功能室、图书室、实验室,提高设施设备使用效率;三是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考核考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教学仪器设备设施效益。

3 结语

教育技术装备部门作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不能仅仅根据行政提出的“项目”“达标”等要求去开展工作,而是要站在科技发展前沿,既重视达标,尽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异,保障特殊群体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也要从资源配置、体制创新等方面入

篇5:关于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情况的汇报

石台县电教馆:

根据池州市教育局《关于对全市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的精神,我校开展了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情况摸底工作,并对实际需求进行了调研。现将摸底情况和调研结果作以下汇报:

一、实验室建设基本情况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校配备了小学II类仪器,并建有实验室。由于1998年的洪水灾害,实验仪器基本被损毁;实验用房也因学校校园规划和建设寄宿制学校被拆除。因此,我校无实验用房,无实验药品,无实验器材。

目前,建设实验室首先必须解决实验用房;其次,要配备适应新课程教学需要的实验器材和药品;再其次,要配备专职或兼职实验员。

二、电教装备和信息技术教育情况

我校所属五个教学单位已全部装备农远工程设备。其中中心本部、塔坑小学和沟汀小学为模二设备;高乐小学和洪墩小学为模一设备。各设备均正常运行,也都安排了兼职管 由于受教材版本限制,农远设备提供的农远资源可用的不多。中心本部教师主要从宽带网上选择资源应用于教学,每周都能做到使用电教设备进行教学;村小教师队伍老龄化,日常教学应用农远设备的频率较低。

我校三个模二农远设备学校都已建安徽教育资源网台理员。中心本部还有6个教室装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

卫星接收终端站点,各站点卫星接收情况正常。但是安徽教育资源网台发送的英语空中课堂无法存储,而我们农村小学大部分学生上学路途较远,学校无法根据安徽教育资源网台发送资源的时间安排同步教学;其次,安徽教育资源网台发送的资源单一,缺少与大部分课程教材版本相对应的资源。

我校缺少信息技术师资,缺少供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用房和设备,因此至今还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教育科研工作主要是组织教师参加电教作品评比活动和开展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竞赛。

三、图书室建设情况

我校中心本部和沟汀小学建有图书室,其藏书量依次分别为2500册和1000册,并安排教师兼职担任图书管理员。但是图书室用房紧张,藏书量太小,而且有的同意书名的图书有十多册,大大减小了学生挑选图书的范围。因此,需要建设图书用房和增大藏书量。

当前,图书管理缺乏现代管理工具,需要添置现代图书管理设备。

如何科学编写图书号码和规范管理使用图书是摆在图书管理员面前的困难,急需对图书管理员安排实用的专业知识培训。

另外,仅靠学生自己定期借阅图书,其阅读效果较差。建议把学生借阅课外书纳入语文课程活动范畴。

矶滩中心学校

篇6:西营中学教育装备应用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区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教育现代化建设,在积极稳妥推进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教育装备的管理和使用工作,有力推动了我区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装备情况

我区现有中小学校112所,在校学生63695名,教职工4647名。2003年,我区顺利通过了“两基”复验,2004年和2005年,农村75所中小学实施了远程教育工程,2006年着手教育强区创建工作。目前,全区教育装备已上了一个新台阶。城市和农村学校教学仪器装备分别按Ⅰ类和Ⅱ类配备,配齐率达100%。音乐、美术、体育、劳技等器材的配备率也都有了较大提高。学校图书藏书量也不断增加,小学生均达20册,中学生均达15册。电教设备建设也有所突破,全区先后建起了110个电子备课室,161个多媒体教室,110个计算机教室,全区共装备4410台计算机,40所学校接入互联网,21所学校建起了校园网,为我区大力发展和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装备管理及使用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使学校设备能管好、用好,充分发挥效益,每年初我们都召开教育装备会议,向各校校长宣讲配备、管理好装备,提高装备利用率的重要意义,指导学校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提高了校长的认识。同时,成立了以局长、校长为组长的“现代教育装备工作领导小组”、“实验室及功能教室管理中心组”,全面负责教育装备的规划 1

和考核工作,指导监督各校或各室管理使用情况,进一步加强了对教育装备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重视专用教室管理。根据区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各校特别重视和加强对专用教室的管理。实验室及功能室每室设专(兼)职管理人员1名,负责本室仪器、设备及资产的管理工作,掌握仪器设备的分类、编号、型号的规格、性能和使用方法,落实责任,加强管理,服务教学,从而推动了全区教学仪器和设备的广泛应用。

(三)强化设备及安全管理。近年来,区教育局制定下发《中小学实验室及功能室仪器设备资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各校对教育装备都建立了总帐,各专用教室设有分帐,做到总帐与分帐一致,保证帐物相符;各校实验橱上贴有标签、清单,做到单物一致,并能定期进行整修和检查;有的学校图书室实行信息化管理,极大方便了师生的借阅,提高了图书的流通率。为了确保教育设备的安全运行,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品安全管理的通知精神,加强对“危险品”及各专用教室的安全管理,逐层鉴定目标任务书,责任到人,并采取不定期随机抽查的形式,开展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四)完善各项制度。两年来,我区在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应用过程中,边学习,边应用,边培训,边积累,逐步建立健全了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电教室及体、音、美、卫等功能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规范了使用记录,一并下发各校。借用、损坏、赔偿均有登记,便于学校对各室财产的管理,推动了全区教育装备现代化管理。

(五)加强人员培训。我们在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培训、考核的基础上,每年都有计划地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班,分期分批对全区中小学实验员、图书管理员和装备部门工作人员岗位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使各室管理人员和广大装备人员更新和拓宽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强了教育技术装备队伍的建设,逐步实现了队伍专业化。

(六)注重教育装备应用。一是加强实验教学。每年4月份,举办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竞赛,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促进了实验教学。目前,各校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都开展得比较好。二是各校在严格按照新课程设置要求开好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广泛开展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活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组织广大师生参加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电教教研活动、评比活动及课题研究活动,获奖人数和等次几乎每次在全市领先。通过各类信息技术应用竞赛,促进了学校信息技术的建设和应用,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面有了较大的变革,加速推进了课程整合。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在学科管理中的应用,逐步实现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水平。三是各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开展演讲比赛、书画展、信息技术比武、电脑制作、素质教育文艺汇演及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等,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陶冶了学生情操,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建立评估体系。我区以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为中心,将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每年,我们都在学校自查的基础上,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检查考核,特别是对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及多媒体教室的利用率,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检查评估,对存在问题及时解决,对检查情况进行全区通报,并将此项工作已纳入办学水平的评估体系。各校也将本校教育装备的管理及使用情况作为教师教学工作、业务水平和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职、评优、晋级的依据。

三、存在问题

1、一些农村小学计算机数量较小,平均2—3名学生1台计算机,数量需要增加。

上一篇:宜兴竹海作文下一篇:岗埠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