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加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2024-05-25

关于切实加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精选8篇)

篇1:关于切实加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关于切实加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标志着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论的又一次升华。生态文明是个长远的奋斗目标,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同时也是个动态的时代概念,阶段性指标明确、任务具体、政策性操作性较强。在当前,我市建设生态文明面临最重要和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改善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根据政协年初工作安排, 本调研组采用走访、座谈、外出考察等方式,围绕切实加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前些年我市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基本估价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采取了不少应对措施,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先后成立了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市联创办、市整规办,落实工作职责,充实队伍力量;加大考核力度,设立了生态环境指标,纳入市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并不断增加其在总分中所占的比值;陆续编制了《慈溪生态市建设规划(2003-2020)》、《慈溪市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五年规划(2007-2011)》和水环境整治、土壤改良等方面的专项规划。二是创新工作载体。市委市政府根据阶段工作重点,着力推进全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从1998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四个全面”、“四大会战”、“环境整治年”、“庭院整治”、“百日环境污染整治”和“百日文明创建”等活动,今年又启动了“人人守望、呵护绿色家园”环保专项行动。同时,依托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市,创全国环境优美镇、省(宁波市)级生态镇、宁波市生态村等活动,全面推进涵盖城乡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三是加大资金投入。近年来先后实施了梁辉水库、汤浦水库、姚江、曹娥江引水工程等“外引项目”;实施了市域污水治理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建和扩容、城河综合治理、市域骨干河网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等“内治项目”;实施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收集和处理、垃圾焚烧发电等工程项目,启动实施了世界银行GEF宁波/慈溪湿地项目和风力发电等项目。此外,对全市的各类环保行动实行“以奖代补”的扶助政策。四是增强监管力度。在全市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新增总量替代制度,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利用在线监控和联网监测等方式,确保市域内重点排污企业的实时监控;大力推进漂印染、电镀、熔炼等污染行业的集中整治;加强环保信访调处工作,组织“环保零点”行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并通过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方式维护环保执法权威。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初步的成效:环保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逐步完善,环境承载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环境保护理念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工作基础和社会氛围初步形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严峻的现实。从水环境污染来看,全市河道地面水体中V类和劣V类水占水体的90%以上,丧失水体功能;近年来杜湖、梅湖、窖湖等几个重要的饮用水源区蓝藻时有发生;杭州湾开发区无序开采地下水,面临地面沉陷的威胁。从土壤和滩涂污染来看,我市局部地区的农田中汞、镉、DDT等指标超标,329国道以南部分区域受重金属污染严重,沿海滩涂中铜和多氯联苯(PCB)等指标超标。从大气、噪音污染来看,市域酸雨发生率极高,属重酸雨区,同时因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小锅炉、小熔炼、小锻打、废旧塑料加工等引起的废气、粉尘、噪音污染比较普遍。客观上讲,我市生态环境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转,生态环境改善的“拐点”依然没有出现。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环境信访逐年上升,去年市级层面收到的信访案件超过2000件,约占全市信访总量的1/4。我市两次创建文明城市,也都因为群众对环境的不满意而导致最终失利。可以这么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是我市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之题,重中之重。

二、我市生态环境建设成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一)从政府工作层面分析。一是环境保护和治理方式方法存在偏差。环保工作“治标”的多,“治本”的少,对如何从源头上进行有效控制和预防重视不够,如全市污染源的专项整治力度不强,雨污分流等基础工程推进不快,市域内

污水、垃圾的收集和处理能力有限等,都影响到环境建设成效的提高。此外,环境建设工作主要依托“大会战”、“大整治”等方式来推开,造成战线越拉越长,范围越来越广,人力物力财力无谓分散,重点工作和工程不够突出,项目建设出现“木桶效应”,联动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如市域污水治理工程,污水处理厂和排海口工程建设进度与集污主干管工程进度不一致,涉及污水收集的各镇(街道)集污管网配套工程更是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工程的按期完工投产和集污治污作用的发挥。二是环保资金投入缺少有效的绩效评估。很多项目只注重投资资金是不是到位,工程是否按期开工,但对投资期限的控制、项目实际达到的效果等不够重视。调研中有群众反映,有的工程“只见开工、不见完工”,“一年的工程两年做,两年的工程三年做,投资随之追加”;还有不少人对前些年投入巨资实施的环境治理工程成效产生疑虑。三是管理不顺、执法不力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市、镇环境监察干部为处理大量信访案件疲于奔命,无法集中力量抓好重大违法案件的打击处理,具体表现为:市环境执法队伍与慈溪经济发展和环境监管现状不相适应,与其它县市相比存在明显不足,而且很多镇的环境监察中队人员多为兼职,既缺人力、又缺少执法权,在处理基层环保案件上无能为力。环保工作牵涉面很广,很多工作需要不同的部门协同推进、联合执法,但环保局作为平行单位在协调方面力不从心,生态办承担的牵头、统筹、协调、监督职能难以较好落实,导致很多工作“僵持搁置”,无法顺利推进。

(二)从产业结构层面分析。当前,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我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而工业自身不甚合理的产业结构,又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一是慈溪工业企业数量众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一部分企业进入市、镇各级工业园区,但还有很多规模较小的家庭作坊式企业散布在城乡各地,依靠简陋的设备和陈旧的工艺进行生产,技术含量低,污染类型复杂,严重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二是慈溪工业经济的运行方式依旧遵循着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物质单向流动模式。对资源粗放式、一次性的利用,使污染的总量随着产值的扩大而迅速增加。三是目前工业领域形成的家电、纺织、化纤、轴承等支柱产业,大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外来人口随着行业规模的急剧扩张涌入慈溪,一方面大量消耗本来就并不充裕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又对已经十分脆弱的环境造成更大程度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此外,在一、三产领域,违规或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散布全市的小型畜禽养殖和遍地开花的农家乐、小餐饮,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环境污染压力,使得环境承载力处于崩盘的边缘。

(三)从社会群体层面分析。一是一些基层干部受追求GDP总量传统思想的影响,仍未完全摆脱“重经济轻环保”的惯性思维,在整治和处罚污染行业、违规企业中往往“手下留情”。同时对大量环保资金投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一些经济实力不强的镇和村,难以承受财政上的巨大压力,在很多项目和行动的实施中持观望态度,推进速度较慢。二是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无力承担治污设备投入,或难以承担较高的设备维护和治污运转成本,在当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大环境下,经常出现偷排或直排行为;而象小电镀、塑料退镀、山塘开采等部分行业,生产成本低下,利润率极高,从业人员为获取高额利润,完全不顾后果地进行野蛮经营和作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此外,调研中很多企业对节能减排反响不一,认为通过节能能够减少企业支出,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所以普遍比较热心,而减排要大幅增加成本,在政府补助力度不大,缺少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情况下,治污成本不能内部化,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三是广大群众在环保认识不断加深的同时,还没有摆脱“只图眼前利益,不管长远发展”的小市民思想,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如城乡居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日趋严重,前几年农村开展的“砸缸建厕”行动,不少镇村的公厕建设都为“渗排式”,不少农户为了自己少出钱或不出钱,擅自降低户厕标准,变“三格式”为“单格式”,大多数建成“渗排式”,结果导致污水直接排入附近河道或渗入地下,使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影响。

三、切实加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确立战略地位,调整方式思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人们

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生活质量是否改善、生态环境是否良好,并以此作为就业、投资、居住的衡量标准。与此同时,国内逐渐盛行的“宜居城市”评选,取代了以往单纯就财富、区位、投资环境等指标的评选,昭示着区域竞争从以物质文明为主向以生态文明为主的转变趋势。当前慈溪在余慈组团、大桥通车、城市化加速的大背景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但要想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大限度的获取区域内优质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的产业结构和城市文明。在外出考察期间,调研组被周边兄弟县市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所震撼,而反观我市,2007年生态环境质量却位列全宁波各县市区最末位。差距之大,令人吃惊!我们认为,若不能尽快改变这一状况,慈溪的区域竞争力将会逐步丧失,目前所处的位置也会被他人所取代,在整个长三角区域的快速发展中陷入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将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贯穿于加速推进城市化、促进发展模式转型等重点工作之中,以切实有效的行动,遏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逐步提升和改善环境整体质量,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协调发展。慈溪作为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后发地区,要积极借鉴和吸收先进地区的经验,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完善方式方法,提高工作的成效。一要立足长远,宏观调控。建议结合生态市建设规划,邀请专家开展规划实施期间慈溪市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动态评估,并以此为标准不断调整工作方向和重心,促进各类生态环境规划的科学贯彻实施。二要主抓源头,兼顾其他。要真正实现工作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的转换,加强市域内污染源头的信息掌控,着力减少污染源的分布广度和排污总量,强化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三要收缩战线,突出重点。在正确估算市、镇、村财力和人力的前提下,对当前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进行分级分类,专门建立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类项目库,每年集中财力实施项目库项目,确保重点项目和工程按期投入使用,发挥治污作用。四要强化督察,主抓落实。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每一项任务,要集中力量抓好具体的贯彻落实,确保做一样,成一样,积小胜为大胜,使我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能逐步得到改善。

(二)明确工作重点,主攻关键环节我市的“环境欠账”问题十分突出,以现有的人、财、物和技术水平,想在短时间全面补足欠账,显然是不现实也不可行的。唯一的出路,是集中所有可利用的资源,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几个核心问题入手,逐个破解,稳步推进,使环境在较长时间内逐步改善,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当前主要是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着眼于保障基本的环境承载能力,确保市域内的饮用水安全。饮用水安全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核心指标,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一旦出现问题,极易引起社会的**,影响面极广,2006年太湖饮用水源污染事件便是前车之鉴。建议市委市政府,首先要加强市域内几个重要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治理,严格执行集雨区域的污染控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管理,控制藻类发生,保证库区水质。其次要加强与外部引水县市的沟通和交流,密切关注引水区域的污染情况,定期检测引水水质。再次要注重市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调配,谨慎划定饮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比例,并制订相关的应急预案,增强非常时期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能力。

2、着眼于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趋势,强化污染的控制和治理。一是着力抓好以市域污水治理工程和垃圾焚烧项目为重点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针对集污支管铺设慢的问题,市委市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组织主要领导分头联系有关镇(街道),集中力量分区块、分重点推进排污接管工作,特别是落实好各镇(街道)、主要村集中居住区、工商企业排污管网配套工程建设。要坚决克服资金、技术、人员等各方面的困难,全力确保按期完工投产,发挥工程在改善全市环境污染方面的作用。对于垃圾焚烧项目,当前重点是要解决好配套电力设备配置和进场道路建设,并着手与有关方面做好衔接,协商确定垃圾处理的最终价格,以保障项目的按期正常运转。二是加强城河综合治理。要切切实实地推进城区河道污染源整治,着力加大对城区内小印花、轴承、三产等重点污染源的排查、治理、改造、搬迁和监督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排污总量;要通过各类建筑的雨污分流改造,城区集污管网覆盖面的拓展,逐步提高城区污水的收集率和处理率;要继续开展城河的生态化治理,逐步贯通城区河道,促进水系流通,提高河水的自净能力,使城区的河道水质量明显改善,达到联合创建的要求。三是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建议在全市农村开展“二次改厕”专项环保行动,以市财政补助为主,镇、村、户共同参与的方式,对前一轮砸缸建厕行动中不符合标准的家庭户厕和部分公共厕所进行整改,严把质量关,减少甚至杜绝对河道、地下水的两次污染。在条件适宜的地方,还可以将“二次改厕”和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推广各种类型的污水生态处理办法,实现小区域的生态循环治理。

3、着眼于发挥环境的自我修复功能,推进环境的生态化改造和保护。一是加强市域矿山的有序开发和科学管理,根据我市近阶段塘渣的实际需求量确定山塘的规模和数量,确保塘渣供给平衡;加强合法山塘开采单位的管理,足额收取保障金,并明确山塘开采后废塘的生态修复责任;加大城区周边废弃山塘的生态修复力度,同时在山塘土地性质转换方面动好脑筋,深入挖掘废弃山塘的价值,走出废弃山塘修复与再利用的新路子。二是禁止传统的占山建坟行为,推进墓葬改革,加快生态墓地建设。建议学习江阴等地做法,在条件成熟的地方,鼓励和引导骨灰堂等新型的丧葬模式,进一步减少墓地对山林的侵占。三是根据慈溪水系分布的特点,分类推开生态河道建设,对以排水、灌溉为主要功能的河道,可采取河岸砌坎的方式,便于水体的快速流动;对以水体循环、生态景观为主要功能的河道,可采取斜坡亲水式、木桩、竹篱笆隔离式或纯自然河岸等模式,使水体与泥土、水生动植物进行充分地物质交换,改善水体水质。四是加大城乡绿化造林力度,稳步提高市域的绿化率,在绿化过程中要多注重选用本土树种,减少成树的直接移植,设计草-灌-乔相结合的立体模式,最大限度改善小区域的生态环境。

(三)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发展阶段,要短时间内改变三大产业的构成比例是不现实的。所以,当前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重点是要调整提升我市现有工业产业结构,坚持走以循环经济为主的生态化发展道路。关于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当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波特假说”有很好的解释,并已经被世界各地的实践所证明。这一理论认为:“严格的环境规制能够引发创新,抵消成本,增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根据慈溪当前工业产业构成实际,建议可以通过实施严格的环保政策,对现有企业进行一次有计划的整合,让那些通过创新提升产业档次,提高资金和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获得更大发展,同时使一些规模小、档次低、污染严重的企业或家庭作坊逐步退出生产领域,从而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提升的“双赢”结局。在实施的过程中,需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立足当前和长远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调整完善工业领域的产业导向目录,通过引导各类资源在不同行业中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让企业作出理性的选择,实现产业结构的自我提升。二是政府在实施环保政策中要有配套辅助政策,如加强对现有规模型企业的政策倾斜,提供一定的帮扶,使其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实施企业家的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战略上的远见和对自身形象的重视;普遍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参与日常的监督等等。三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执法,防止“厚此薄彼、区别对待”,对不符合发展要求的行业企业,要全面贯彻“限时整治、限时达标”和“关、停、并、转”等整治措施,对恶意逃避整治、严重违法违规等行为要予以严厉打击,决不姑息纵容。四是整合市级层面对工业企业的各类优惠政策,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促使企业注重环保,使环保工作实现质的飞跃。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的循环经济,是在现有产业结构下实现资源节约、污染减排、效益提升的有效模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升级、结构优化。促进我市工业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要以政府为主,企业和市场为辅的思路,分三个层面循序推进。第一层面是抓好各个企业内部的循环发展,利用财政、税收、产品价格、行政许可等方式,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贯彻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理念。第二层面是以生态化工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按照资源的互补和再利用原则,促进园区内不同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质流通,形成产业间有机的资源-废物代谢和循环,增强整个园区内部的循环发展水

平。第三层面是开展园区与园区之间,以及整个社会层面的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通过建立废旧物资信息网、废物回收和再生利用中心等政府投资的公共平台,实现更大区域内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增强管理力度,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强化行政监管机制。借鉴张家港等地的做法,突出环保局在地方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核心地位,赋予其绝对的环保审核、协调、执法、监督职权,履行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最高职责;对应职责的提升,要增加环保局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配备,可考虑在四个片区建立环保分局,承担起各片区内环保执法为主的环境监管责任;加强各镇(街道)环保干部和村(社区)环保协管员队伍的建设,抓好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的贯彻落实。二是完善综合保障机制。

1、要加大对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资金投入,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充分运用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等手段,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2、要继续完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在干部考核中增加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等内容,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

3、要深化环保信用体系建设,对广大企事业单位环保行为进行等级评定,并与信贷、担保、评优、审批等权限相挂钩,引导企事业单位自觉遵守环保政策。三是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我市在实施政府生态补偿方面有不少成功的做法,但是依托市场法则开展生态补偿方面尚属空白。建议建立健全符合慈溪特点的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在全社会树立资源有偿、生态有价的全新理念。当前可尝试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的生态补偿。通过实施水源地集雨区严格的产业限制,减少污染排放,来保证水库水质,对于区域内村民因发展受限引起的潜在损失,可通过自来水厂提高取水的单位价格来进行弥补,具体的补偿价格、水质标准、保护职责等可由集雨区内的村、自来水厂和有关政府部门协商决定。四是推广公民参与机制。

1、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生态意识,特别是注重对党政机关干部、广大青少年的生态文化教育和宣传;

2、要引导全社会开展文明消费,消除浪费性和污染性消费,建立生态的生活方式,自觉地回收和利用废弃物,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3、要加大环保志愿者等民间组织扶持力度,提高他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能力,充分发挥在协调、处理基层微观环保污染问题方面的作用;

4、要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

篇2:关于切实加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关于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为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做了大量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市环境恶化的趋势。但与目前形势和上级的要求来讲,特别是2013年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我认为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是软硬件基础薄弱,财政投入不足,现行装备落后,环境监察缺乏必要的科学仪器和设备,许多基本的环境监察条件都不具备,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二是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顺,环保部门难以发挥统一监管作用。导致哪个部门都不想管,并且哪家都管不了,甚至相互扯皮、推脱责任。三是公众环保意识总体不高,大部分人还认为“先污染、后治理”。四是环保机构缺偏少人,环保监管能力不足。尽管近年来,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有大幅提升,但与目前经济快速发展及环保部门承担的繁复工作相比,环境保护预警能力、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信息、环境宣教能力显然不给满足科学发展的需要。

建议:一是加大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二是强化项目环保审批,从源头上遏制生态破坏和污染。三是严格环保目标实绩考核,加强部门配合协作。四是科学规划,落实措施,推进环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五是增加经费和人员编制,进一步加强环保部门自身能力建设,努力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

篇3:关于切实加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化,文化建设,城市特色

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有利于我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创建国家生态道德意识培养的社会氛围,有利于拓展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和生态环保技术的新途径,优化投资软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实力,提升我省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加快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一、我省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文化体系机构不健全。根据调研,很多省市都建立了一些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保护组织,例如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青海首家民间环境保护团体———青海江河源环保促进会、江苏省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绿色之家”等等。这些组织或是政府机构或是自发的公益社会团体,他们通过一些活动和手段来推进当地的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然而,我省的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团体数量较少,缺少专门的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机构,现有机构中部分人员专业性差,缺乏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创新性理念。并且政府职能部门对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考核机制不太健全。

2.城市特色生态文化缺乏。文化决定人的精神境界与道德行为。城市生态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城市生态文化的缺失,导致人们对自身行为认识与判断不足。当前,我省不少城市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对城市文化的塑造缺乏科学的认识与时代感的把握,重物质建设轻精神建设倾向严重,造成城市特色生态文化发展不足,城市精神缺失现象明显,主要表现为生态知识缺乏、生态观念薄弱、生态行为不足等等,对人们的思想认识与生活生产行为无法形成科学的规范与引导。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

3.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与生态建设意识薄弱。一是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把环保行为贯彻渗入到日常的社会生活中。调查结果显示,辽宁省社区中的半数以上的居民都参加过社区的环境保护活动,但是能够坚持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履行环保行为的人却少之又少。二是虽然公众的生态意识逐渐增强,但公众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公众没有真正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决策和监督。

二、加强我省生态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第一,为了加快我省生态文化建设发展的步伐,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必要时应着手建立由政府出面牵头,各级部门共同协作参与的领导机构进行监管。第二,将我省的生态文化建设与本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工作考核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辽宁生态文化体系。第三,政府要大力发展我省生态文化产业,鼓励各种投资者投资生态文化产业,提高生态文化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第四,丰富生态文化产品。

2.构建城市特色生态文化 ,塑造城市特色生态文明。在我省城市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城市传统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传承城市优秀传统,大力发展城市“根”文化以及特色街区文化,深度挖掘城市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活力。每个城市的建设要有标志性的符号,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坚持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为目的,不断开展丰富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和文化活动,激发人们建设城市的积极性、创造性。

3.培育公众的“生态文化自觉”意识。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讲座、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加宣传与报道力度,扩大知识的普及范围,增加人们对于城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认识与了解;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要在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把它贯穿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全民教育、全程教育、终身教育。

4.提倡教育生态化 ,培养生态型人才。文化建设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人才培养应着眼于通识教育理念,调整教育结构,尽量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人才生态化发展相适应。

5.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是加强关于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根据辽宁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统计,我省共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九大类共60项非物质遗产项目。二是制定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法规,形成相应的传承保护的法律体系,让工作制度化。各级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应该充分认识到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树立“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理念,决不能牺牲民族文化资源的做法来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三是统一思想,建立传承机制,吸引公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要特别重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保护继承意识的培养,在全省各地学校教育中开设有关我国各民族的文化成就与重要特征的通识课程,组织好此类教材的编写,使之具有科学性、文化性、可读性。

篇4:关于切实加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12009年,环境污染健康损害事件频发

刚刚过去的2009年,我国环境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问题频发,震惊了社会各界。

7月份,于湖南武冈市东南约10多公里的文坪镇横江村发生大范围血铅超标事件。村民开始要求政府组织给孩子普遍体检,并对被怀疑与铅污染有关的武冈市精炼锰加工厂进行调查,引发群体性事件;7月,内蒙古赤峰市新城区千余市民在饮用自来水后出现腹泻、呕吐、头晕、发热等症状,后赤峰市建委通报,事件为水源污染所致;8月,河南省济源市柿槟村,政府对铅冶炼工厂周围村庄中的14岁以下儿童3108人进行血铅检测,其中血铅含量高于250微克/升,需要驱铅治疗的有1008人。血铅值最高达正常值范围的六倍还多;8月,陕西省凤翔县长青镇孙家南头村、马道口村两村731名受检儿童中615人血铅超标,其中163人中度铅中毒、3人重度铅中毒,需要住院接受排铅治疗。

除此之外,全国范围内还发生类似的环境污染人群健康损害事件数起,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未来环境健康事件仍将高发

有专家认为,2009年大家看到多起环境健康事件报道,并不表明现在环境事故大量增加。它传递出的一个需要引起国家关注的信号是,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特别是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将会产生严重影响的意识的不断增加,“污染受害者已经不能忍受这种污染危害,正以各种方式表示对污染的反抗”。

环境污染及由此带来的破坏后果的显现,有的是即时性的,有的却有明显滞后性,特别是一些重金属污染,可能需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积累和迁移转化才能最终显现其危害后果。比如镉污染导致的“痛痛病”等。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污染负荷不断增长和积累,已经远远超过了环境容量。一些因污染导致的疾病也到了高发时期。

我国目前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特别是环境健康事件与日本20世纪末70年代初的情况相似。日本在二战结束后,经济发展也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但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健康问题,闻名世界的日本“水俣病”就是典型的一例。如果我们不能正视2009年发生的一系列环境健康事件,那么,今后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后果可能会更加难以处理。

3我国环境污染健康损害的基本特点

2009年发生的国内环境污染健康损害事件呈现出如下基本特点:

(1)受害者自己首先发现健康危害,经临床确认后向排污的嫌疑对象维权、申诉。

(2)政府和环保部门在事件发生后出面解决问题,但多遭遇公众对政府作为的“公信力”质疑。

(3)污染事件对附近的人群产生了严重的健康威胁,同时对政府的财政和当地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对此,无论政府、公众和学者们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提早发现这些环境污染的健康隐患?为什么不能提前预防健康损害的发生?为什么不能建立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损害的预警机制?国内外的研究显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引入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理念和方法。

4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应用严重滞后

近年环境污染健康损害事件频发与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价(EHRA)应用严重滞后密切相关。这些环境污染损害健康事件,一方面给当地的百姓健康带来了实际的危害和潜在的长期威胁,另一方面也使当地政府的公信力面临严峻的考验。更为严重的是,到目前为止很多类似事件的发生能否归因于环境污染的影响仍然缺乏科学依据,例如山西凤翔的血铅事件。事实上,环境污染与健康损害之间到底应该如何认定仍是一本糊涂账。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广泛开展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推动在建和拟建工程项目的环保“三同时”,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在环评中,国家对相应健康影响评价的内容没有明确要求,又缺乏从事环境污染健康影响评价的专业人员,也没有规定采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比如国际通用的定量评价环境健康危害效应的方法。大多数项目主要做了对环境和生态的一般性评价,而没有做以“人群健康为中心”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建议

1尽快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健康风险评价(EHRA)方法

近三十年来,相比快速增长的工业化和经济水平,我国环评工作相对滞后,而EHRA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就更加落后。据初步分析,国内相当部分的工业和基本建设项目缺乏对长期的人群健康风险的科学评价和预测预警机制。2009年出现的问题发人深思,与其等“炸弹”爆炸后再仓促应战、应急处置,不如提前做好评价与预警。因此,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加入具体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价内容和程序并陆续地在全国开展健康风险评价的工作,应是近期国家环境保护及相关决策部门的当务之急。

2加强针对工业和基本建设项目人群健康风险的科学评价和预测预警机制

我国相当部分的工业和基本建设项目缺乏对长期的人群健康风险的科学评价和预测预警机制。这些项目对环境的污染及其所包含的人群健康隐患,无异于给附近地区人群埋下了一颗健康定时炸弹。低浓度、长期慢性效应是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的重要特点之一,所以应该尽快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全面、科学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价,并对可能产生的后果采取有效行动。

3尽快建立和扩大健康风险评价的专业人员队伍

我国目前真正了解和熟悉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的专业人员太少,远远不能适应当下“按下葫芦起了瓢”般的环境污染健康损害事件的发生现状。因此,建立和培训一支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的专业人员队伍同样是近期国家环境保护及相关决策部门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原理和评价过程简介

1环境健康风险评价(Environmewntal HealthRisk Assessment,EHRA)的历史沿革

应该说人类很早就认识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污染可以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污染和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以及概率论、生物统计学的发展,为定量分析和评价技术打下了基础。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逐步认识到接触污染物的程度与人群健康效应之间存在的“暴露一反应”关系,提出了可接受水平的概念。但长期以来,各国政府对环境有害物质的评价和管理仍处于“定性”阶段:即将外源性有害物质的环境浓度控制在“零”,将人群对有害环境因素的暴露限制到“零”,进而要求人群的不良健康效应也是“零”,以此作为防治环境有害物质的基本战略和策略。随着社会科学及毒理学、流行病学及概率论等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个绝对安全,毫无危险的社会是不存在

的,要求绝对适应人群生存和健康的自然环境也是不现实的。实际上,人们在日常生活或生产环境中的行为与活动始终都在接收着某种程度的危险。特别是在人类生存环境中有害物质的管理方面,不可能要求该物质在环境中彻底清除,而是应当在充分利用人类现有的各种信息和资源基础上,维持自然环境、生态与人的动态平衡,使环境的变化保持在人体可接受的危险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人体健康。

为此,近三四十年来许多国家管理部门及科学家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并引入了数学“概率”观念,逐渐形成一门综合性的方法学,即健康风险评价。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研究委员会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认为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是保护公众免受化学物质危害及为风险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的最合适的方法,并于1983年提出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四步法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2005年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正式发布了经过修订补充的致癌物风险评价指南,称为国际公认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基本方法。

健康风险评价方法的应用使环境污染的人群健康效应评价从定性走向定量化;评价程度逐步规范化,便于科学管理及交流;评价的方法可充分利用毒理学、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数学、医学等最新成果与信息,应用日益广泛,如预测、预报人群远期健康危害及程度;比较评价,用于比较、优选、措施效果评价;研制环境暴露限值等。

2环境健康风险评价(EHRA)方法的基本框架

健康风险评价过程根据评价内容一般分为健康危害鉴定、剂量一反应评价、暴露评价及风险特征分析四个部分或四个阶段,这四个部分相互联系,构成风险评价的全过程。

(1)健康危害鉴定

所谓危害是由于外源性化学物质在暴露条件下对人和环境产生的不良效应。危害鉴定就是确定上述不良效应是否由化学物质(或混合物)的毒性所造成的,是风险评价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判断和评价化学物质是否可造成人体健康的毒性和危害,危害的基本性质和特征。这阶段的评价基本上属于定性的评价过程。要回答的是有什么危害?危害的程度?例如可能有肝毒性、神经毒性或致癌性等。危害鉴定的资料源于流行病学和动物毒理学研究。

(2)剂量-反应评价

剂量-反应关系评价是对人群暴露水平(剂量)和所产生的某种效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之间(定量)关系的评定,它是对暴露量和不良健康效应的定量分析,是健康风险评价的核心部分,通过剂量-反应关系的评价,其目的是确定某种化学物质的剂量(浓度)与人群不良健康效应发生率之间的定量的相关关系。由于人对化学物的环境暴露剂量一般低于动物毒理学研究的暴露剂量,因此,只能根据剂量-反应关系来估计人暴露于低水平时的风险。

(3)暴露评价

即使环境中存在有害物质,如果没有人群对其环境的接触(又称“暴露”),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对人群中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对某化学物质的暴露水平和特征的定量描述,即暴露评价,也是健康风险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暴露评价是关于人群对某物质现有的和潜在的有害化学物质暴露(接触)量、接触频率、时间及可能的暴露途径的综合评价。在评价环境暴露时,应对环境浓度(Concentration)、暴露水平(Exposure)和体内剂量(Dose)三个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暴露评价要回答的是人群对某种环境有害因素接触的剂量、时间和特征。

(4)风险特征分析

风险特征分析是健康风险评价的最后一个步骤,目的是在对危害鉴定、剂量——反应评价和暴露评价等上述三部分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定量计算方法(数学模型),对某化学物质造成暴露人群健康效应的反应概率和预期危害程度的概率进行估计和预测。从而向管理部门及决策者提供暴露人群可能的健康风险的分析并同时指出分析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为决策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风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出该物质的“每日可容许摄入量”(ADI)。

风险评价过程根据评价对象不同,又可以分为有阈化合物的风险评价和无阈化合物的风险评价两大部分。有阈化合物一般指其对人群健康的不良效应存在较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当该类化合物在机体内达到一定剂量(阈值)时,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低于阈值时不产生可见的不良健康效应。非致癌物及无遗传毒性的致癌物即属于此类。无阈化合物一般指其毒作用(致突变、致癌)是无阈值的一类化合物。即该物质高于零以上的任何剂量都可能发生对人体健康的有害效应,如有遗传毒性的致癌物。这两类化合物在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时,其暴露评价的部分在评价方法、内容和程序上基本一致,而在危害鉴定、剂量一反应关系评价和风险特征分析这三个部分,对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则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内容。

篇5:关于切实加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11月18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和秦楠电子商会在秦楠镇召开了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研讨会。会上,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工商局、科技局、电子商会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分别就目前我市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人才培训等工作做了通报和交流,与会同志围绕‚如何加快我市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市政府副市长孙兆宏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截止10月底,全市共有民营企业3169户,今年新增600多家,创历史新高。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以上43户,亿元以上19户,实际规模以上企业超过500家。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企业家队伍建设至关重要。研讨表明,我市没有资源优势,产品两头在外,天长能够在全省连续十年十强,最关键的是有一支爱国、敬业、守法、诚信的企业家队伍。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天长民营企业家沉着冷静、积极应对,通过调整结构、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使天长的民营经济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通过交流与研讨,大家对目前我市企业家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深刻的了解,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从规模上看,高素质企业家数量总体偏少。全市3160多家民营企业,绝大多数企业在产业分布上还属于传统产业的企业,新兴的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企业比较少,人才积聚的功能相对较弱,具备战略企业家标准的企业法人和经理级的专业人才为数不多。

二是从层次上看,企业家文化素质总体偏低。在学历上,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民营企业法人代表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只有1人,本科学历20多人,大专学历的不足100人(含通过办班获取学历的),大多数是初、高中文化水平。不少企业家存在着重业务、轻管理,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浓,把握市场能力弱,信息捕捉水平低。由于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是从年龄上看,企业家平均年龄偏大。我市纯民营企业多为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企业家大都在45岁左右,改制企业的法人平均年龄也超过50岁,有的已经达到或超过退休年龄。由于我市民营企业多为家族企业,接班人多为子女,但多数企业家子女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很好胜任企业的管理,有的不愿意接班,不少企业面临接班人断层的问题。

四是从思想意识上看,不少企业家缺乏内在发展动力。部分企业家由于自身素质不高,对人才重视程度不够,也有一些企业家缺乏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认为上品牌、走创新发展之路是大企业的事情,自己只要每年能赚个几万十几万就行了,小富即安。有的甚至感到前途很迷茫,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缺乏将企业做强做大的内在动力。

五是从机制上看,企业家队伍建设工作体系尚未健全。目前虽然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但党管人才的指导思想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还不到位,在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上还没有找到有突破性的抓手;人才市场服务机制还不够健全,企业家成长的法制环境和舆论环境还不够优化等等。这些问题,都不利于优秀企业家的成长,也影响了优秀人才的引进。

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无论是从中央的要求,还是从我市的发展实际上看,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已迫在眉睫。经过研讨,大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上议事日程。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市场竟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竟争,而在人才中企业家又是重中之重,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才能保障我市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有效地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目前,我市民营企业家队伍存在着素质偏低、年龄偏大、动力偏弱、机制缺失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直接影响我市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将企业家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认真研究企业家队伍建设问题,制定有效措施,明确职责并加以落实。

二、提高政治待遇。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发展的社会环境,切实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影响力。在党委、人大、政协换届时,要对照条件,推荐优秀企业家参加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的选举和政协委员的协商产生,全力支持他们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在各级劳动模范推荐评选中,给予企业家一定名额。要完善企业家表彰激励机制,在工业经济评优表彰中,增加对优秀企业家表彰奖励的指标。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企业家创业创新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创业者、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淡化少数人的‚仇富心理‛,使更多的企业家争当创业者,勇做弄潮儿,努力促进企业家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

三、搭建成长平台。建议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人社局、科技局、经信局、工商联等部门共同参与,创建‚民营企业家联谊会‛或‚天长市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俱乐部‛,吸收企业负责人、‚新生代企业家‛培养对象、外聘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参加,通过举办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定期或不定期聘请国内经济学教授、知名专家、成功的企业家就企业普遍关心或急需解决的课题,进行研讨交流。要选择一些高校举办研修班,组织企业家进行集中培训研修。科技局在南京大学举办了高级研修班,我市40多名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参加了培训,效果甚佳,为我市企业家打造团队方阵、实行资源共享打下了基础,值得很好的总结和推广。建议市委、市政府利用‚企业家联谊会‛或‚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俱乐部‛这一平台,在每年中秋或春节期间举办企业家团拜会,加强党政领导和企业家之间感情联络,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四、打造队伍梯次。建议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科技局等部门在科技创业中心,组织实施‚新生代企业家‛培养工程。力争通过企业家培养,实现规模企业的扁平型向立体型转变。在企业家队伍培养中,可以考虑重点选拔三类对象:一是80后正在成长的企业接班人;二是90后崭露头角的创业者;三是接受过高等教育、掌握系统经营管理知识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建议市政府从市人才基金中专门划拨专款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到高等院校培养深造、到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到现代化大型企业挂职锻炼,努力为他们创造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创新企业运作模式的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把握市场的能力。通过培训使之新生代法人或后备人才成为‚懂经营、会管理、善决策、能开拓‛的新型战略企业家。

五、强化政策扶持。培养企业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为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引导企业家重视人才、科技、品牌建设工作,另一方面要出台相关政策激活企业家队伍培训机制。比如江苏省丹阳市就明确规定:给予企业引进的博士生每人每月2000元、硕士生1000元的生活津贴。设立以1000万元为基数,并逐年扩大基金基数。建议设立‚天长市企业家培养基金‛,用于企业家培养。组织、人社部门要切实做好人才档案的管理工作,规范企业人才档案,建立民营企业人才库。要做好各专业人才的信息采集工作,按高、中、初级分类别、分层次登记,搭建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打好基础。

篇6:关于切实加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建议

中共***市委、市政府围绕全市农业和农村发展先后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城乡等值化发展、绿化攻坚、新农居改造、农业标准化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等,使我市的农村经济和农村改革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市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的关键时期。如何巩固发展农村三十年改革发展的成果,快速提升我市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化正是应时之举。

一、建设我市生态农业产业化需要破解的难题

随着长期发展的粗放型的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化肥、农药等超量施入农田,虽然提高了产量和效益,但也造成了有毒物质的长期积累,这些有毒物质进入作物和畜禽体内,最终损害的是人体健康。当前,一些集中建设的畜牧小区粪便的污染环境比比皆是,超量施入农田的化肥和农药不仅浪费严重,而且随着水土流失造成负氧化和氮超标,工业废弃物造成土壤的重金属超标,严重影响着粮菜瓜果品质,并造成环境的污染,由于多数农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农业市场化水平和农产品商品化率低、效益低、污染率高,农民增收困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的瓶颈。表现在:

(一)人地矛盾日益突出。2008年,全市人均土地1845平方米,人均耕地794平方米,分别比全国和全省人均少5462平方米、206.7平方米和740平方米、140平方米,人地矛盾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难以逆转。

(二)水资源短缺。据最近完成的农业资源更新调查表明,***市年人均水资源量为333立方米,为严重缺水地区,全市平均水年缺水约4.49亿立方米,偏枯水年缺水7.67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不足,致使浅层地下水超采和严重超采面积达4817平方公里,深层地下水超采和严重超采区域面积达2497平方公里。水资源短缺与污染严重已为我市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亮起了红灯。

(三)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仍有严重隐患。干旱、风灾、冰雹、霜冻等,是对我市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常年受灾面积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8%。每年仍有大约3亿立方米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排入河;26万多吨工业固体肥料不治而弃。全市每年施用1万多吨农药、38万吨化肥和6000吨农膜,破坏了土壤结构,污染了水域环境。大型畜禽养殖场周围由于地下水污染严重,附近不少农村居民靠购买纯净水度日。乐亭县是我市果菜生产大县,也是农药、化肥施用大县,该县农村居民诊断不清病因和病种死人的事件时有发生。生态环境质量制约着“健康***、幸福人民”行动。

(四)资源利用率、产出率低且浪费惊人。在资源紧缺的同

时,由于观念、设施、技术方法而引发的资源浪费现象却非常惊人,全市施入农田中的化肥利用率不足30%,城镇自来水管网漏失率大于15%,农用土地资源的单位面积产出率和投资回报率低。

(五)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9年,***市财政预算安排支农资金16.04亿元,比2008年增加2.23亿元。我国《农业法》规定,当年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比例要高于当年一般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但从实际情况看,***市从2005年到2008年间的财政收入年递增率为21.5%,而支农资金的年增长速度却只为16%左右,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严重不足。以上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二、我市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地貌类型多样,资源禀赋优越。***市地质古老,地貌复杂且类型多样,为经济、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北部低山丘陵,山场广阔,林果、矿产、建材资源十分丰富,以板栗、苹果为主的林果业发展迅速,具有独特品质的燕山板栗享誉中外,已成为支撑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我市地处京津唐三角地带,位于海路运输相衔接的环渤海西岸,是连接关内外的咽喉和走廊。铁路有京山、京秦、大秦三条干线横贯全境,并有滦港、唐遵、迁曹等多条铁路支线,是全国铁路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正在建设的京秦客运专线和规划建设的京唐城际铁路、蒙冀铁路,将使***未来的物流和出行更加便捷。

(三)经济基础优越,扶持实力雄厚。***市工业历史悠久,基础坚实,反哺农业的实力雄厚。全市已形成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和装备制造、化工、陶瓷、纺织、造纸等十大支柱产业。

三、加快推进我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规划,整体推进。要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全市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并纳入政府整体规划和计划之中。要本着适宜我市的区位优势、地理优势、开发优势、市场优势、环境优势和产权优势等,本着整体、协调、生态、优质、高效、循环、再生的原则尽快制定全市生态农业产业化规划。谋划***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规划一定要遵循下列原则: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化强市与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协调统一原则;坚持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效益原则;遵循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保护并重原则和努力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最佳生态效益优先原则;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当前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与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相结合;与生态旅游观光建设相结合;特别要与小城镇建设新农居改造紧密结合。

(二)依靠科技,模式引导。通过科技创新,生态典型培育,打造一批生态建设模式,尽快筛选一批适宜我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推广模式,根据各县(市)区的区位资源分别推广特色经济产业化模式,如:郊区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农--牧--渔复合循环产业生态工程模式;种--养--沼--加的生态村产业发展模式;

种--养--加绿色食品规模化加工模式;南部沿海和北部山区度假生态产业模式;园林养殖立体农业模式;庭院经济模式等等。可以采用开发上述模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壮大服务产业,并以此转移一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使农民从种植养殖业、农业观光旅游和三产的服务业中获得更多的收入。要充分挖掘沿海资源、美景田园资源、农村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

(三)落实政策,实惠于农。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通过宏观财政手段制定有关投资、税收、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建立有效的资金投入和筹措机制。鼓励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活动,对采取施用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措施保育农田的农户给予适当的补贴。引导农民搜集、利用农村生产和生活废弃物,实现循环农业。要实施设施农业扩展工程,全面扩大设施果菜、花卉、无土栽培、工厂化育苗等设施农业,积极发展节能、节水、节肥、节地、节农药和生物防治的节约性农业生产。实施农业生产改善工程,加强农田水利、道路和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和沃土工程项目,实施荒地、废弃地和闲置地的复垦工程;实施龙企提升和食品加工壮大工程、农业品牌创造工程、土地流转加速工程、农民专业合作规范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从全方位着手,加速我市生态农业产业化。

(四)资金扶持,强力推进。加大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本级财政要把其列入预算,并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真正

篇7:关于切实加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扬州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根据市政协2011年度工作安排,3月份以来,在市政协副主席杨明荣的带领下,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有关部门,以市区为重点,就我市城市道路建设管理及交通出行环境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专题调研组听取了市规划、建设、交通、城管、工商、园林、公安交警等有关部门情况通报,召开了市公交公司、出租车公司及部分司机、文昌商圈大型商场、瘦西湖等景区有关人员座谈会,赴各区召开相关部门、学校及有关基层单位座谈会,深入了解区域内及其结合部道路交通建设管理出行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我市城市道路交通出行环境的基本情况

近些年,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为载体,紧紧围绕“平安扬州”、“幸福扬州”目标,大力加强城市交通规划和道路基础建设,积极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我市城市道路交通总体状况良好有序,2009年,被公安部、建设部授予“实施畅通工程模范(一等)管理城市”称号,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较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1、党委政府重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多年来,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建设用地、道路总长度和总面积明显增加,市区现有常住人口119.25万人,市区道路面积为16.12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为13.5平方米;中心城区已建成道路总长度约484公里,路网密度为1.92 公里/平方公里,形成贯通文昌路、江阳路与润扬路、邗江路、扬子江路、江都路、运河路“二横五纵”主干路网。根据《扬州市综合交通规划》,结合城市总体布局,加大了老城区静态交通建设力度,积极改善城区停车条件,如2010年9月,在工艺坊建成地上地下停车场近万平米,将有效缓解旅游旺季盐阜东路的拥堵压力,市区现有社会公共停车场89个,停车泊位3822个。为优化城区路网体系,分担中心城区东西向交通,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瘦西湖地下隧道将于今年开工建设,望月西路、兴城西路等道路也正进行优化改造,一批交通“堵点”、“卡点”将被打通。结合城市建设和环境提升工程,对城区部分主干道进行了亮化、渠化和拓宽改造,设臵了绿岛隔离带、港湾式公交站台、道路两旁设臵停车位,更新了一批交通标识,中心城区增设“路面停车诱导屏”,城区道路交通环境明显改善,通行能力明显提高。

2、各司其职,道路交通建设管理有序推进。2010年4月,为提高城市道路管理水平,针对市区实际状况,市政府出台了《扬州市市区城市道路管理办法》。与此同时,各相关部门主动结合自身职责,协同做好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的规范管理工作。2 规划部门不断加强交通规划研究的编制,在《扬州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基础上,同步开展了《城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建设部门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加强道路建设,并协调供水、排水、燃气、供电、通信、消防等各类设施与城市道路建设同步推进,有效提升城市功能。城管部门针对影响道路交通秩序和环境问题,实行疏堵结合的措施,将承包制度引入城市管理,市容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获得全国“城市管理实践案例”奖;在毓贤街等10多个有条件的街区设臵了摊贩临时疏导点,引导规范摊点经营秩序。公安交警部门多次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解决影响市区道路安全畅通的突出问题,如针对渣土车违停、超速、闯红灯、扰民等现象,开展渣土车集中整治行动,设臵临时停靠点,对渣土车实行公司化运营;加大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物理隔离、道路监控等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投入;加大交通疏导力度,聘用协管人员疏导交通,早晚高峰、节假日、局部拥堵地段增强路面警力,某些路段高峰时段设禁行标志等。机关单位实行错时上下班;结合文明创建、城区每个交通要道口安排志愿者进行交通劝导,机动车及市民交通意识增强。

3、推行公交优先,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为促进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8年,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截止2010年12月底,市区拥有公交车1165辆,公交营运线路71条,万人拥有公交车11.4标台,市区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1092.3公里,公交线 3 网总长度达583.7公里。编制实施《扬州市中心城区公交场站布局规划》,2010年新建动物之窗首末站、文昌花园首末站等6个公交停(回)车场,通过加快公交场站及配套设施建设,有力缓解了公交车辆占道停(回)车的问题。为保证居民出行畅通,近两年来市政府加快公交车辆更新,扬州公交总公司和时代公交新购公交车达541辆,车况明显改善。为保证公交车辆通行顺畅,市交巡警部门出台了相关举措,如公交车左转不受分道行驶限制、右转交通信号优先、市区有条件的道路增辟公交专用道、市区公交站台社会车辆禁停等,公交车运行速度得以提高。同时,公交公司主动改善服务质量,对学生、老人、伤残军人和残疾人等乘车实行优惠或免费,乘坐公交出行对市民的吸引力有所增强。

二、我市城市道路交通出行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近年来,我市为改善道路交通出行环境做了大量工作,但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保有量的明显增加,加之其他主客观因素,城区道路通行压力越来越大,人车路矛盾逐步显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道路规划设计和建设不够科学合理。一是城市路网结构不够合理。由于历史原因,城区主干路网至今仅建成贯通“二横五纵”,老城区路网密度不足,中心城区包括建成区等级道路面积率仅为规范要求的33%—65%,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常州、南通等兄弟市水平;城市新区的道路规划建设与主城区不够匹配,形成断头路、丁字型路口,妨碍交通出行;城市外围道路 4 分流网络尚未形成,部分过境车辆从中心城区穿越,尤其造成城区东西向道路压力过大,高峰时期,形成文昌商圈、苏北医院、四望亭与淮海路交叉口等多个堵点。二是老城区商业、公共服务机构、旅游景点分布过密。文昌商圈集中了金鹰、万家福、时代广场等大型购物场所,苏北医院等大型医疗服务机构位于交通要道,沿街路面店铺林立;瘦西湖风景区、个园、何园等主要旅游景点集中在城区主次干道边,与街区内部通达不畅,缺少回车停车场地。随着散客自驾游和市民驾车出行形式的增多,每逢节假日中心城区拥堵不堪。三是中心城区学校过于集中。老城区5.09平方公里,不包括扬大,仅中小学校就有11所,在校学生2.6万余人,上下班时间,只要有学校的路段,就有堵点。南通路相距不足200米的路段上,有育才和育才实验两所小学,7000名左右学生,加之南通路向西至苏北医院和文汇路处呈丁字路口,车流不畅,因此虽然学校实行了错时上学放学、分年级划分学生集散地和护导教师疏导,交警部门增加了警力维持秩序,但在上学、放学时段,因有大量车辆短时间内涌入南通路,导致东至渡江桥西至苏北医院西门人车混流,难以通行。四是道路配套设施未同步科学设臵。调研中了解到,我市城市道路尚未完全做到道路附属设施设计施工验收三同步,特别是一些工业园区的道路路面好、道路宽,红绿灯和交通监控却存在盲点,造成车辆违法驾驶,交通事故增多;一些新城道路供气、供水、排污、通信网络等市政配套设施滞后,城区之间管网标准配臵不统一,影响城市路面完整和排水系统 5 的畅通。有的主干线上斑马线过多,有些干道交通标志标线不明显或被遮挡,有些干道斑马线对面不是出口而是绿岛,且绿化带开口多,市民随意穿越,既影响车辆通行又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2、管理难度大带来的停车难行车难矛盾显现。一是流动摊点占道经营严重。因城市低收入人群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农贸市场内摊位费偏高、购物低廉便捷对市民有吸引力等因素的存在,市区48家农贸市场中有30多家周边存在数量不等的流动摊点;在扬州金鹰和时代广场通道间、扬州大学农学院南门以及一些休闲娱乐场所等人流密集地点,也自发形成了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卫生状况差,堵塞交通,难以通行,治理难度大,群众反映强烈。二是停车场设施建设滞后且缺乏规范管理。近年来政府虽投资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停车场,交警部门在部分路侧实行规定时段内按顺序停车,但市区停车场地总体规模严重不足,按要求城市车辆总泊位与车辆规模的合理比例为1.15:1,而我市市区现状仅为0.4:1。据了解文昌商圈仅有17个停车场,600个停车位,且部分在巷内,出入不便,机动车违章占用非机动车道无序停车现象严重,导致道路行走空间狭窄,影响交通秩序。同时部分停车场外管理秩序差,有市民拦截车辆,随意引导场外占道停车收费。念泗桥路西段不少路面成为停车场地,瘦西湖西大门虽有地下停车场,但出入口层高不足,停车位少,不能停放大型旅游客车,加剧交通堵塞。三是齐抓共管格局还需进一步强化。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协调不够,城市道路交通多 6 头管理,未形成工作合力。如对占道经营,城管部门在日常执法管理中,劝导驱赶效果弱化,治标难治本,时有矛盾冲突,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亟须研究综合治理手段。按现有体制,市区道路交通管理由市交警部门统一负责,区级公安没有道路交通管理职能,而市交巡警支队警力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维扬、邗江等区的道路交通管理。

3、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一是路权优先难以保证。根据公交优先《实施意见》,市区文昌路、汶河路等路段设臵了公交专用车道,但公交车路权专有和先享未能充分实现,社会车辆与公交车辆争道行驶,摩托车与电动自行车随意在车流中穿梭,道路拥堵显现,公交车运行速度慢,难以正班准点停靠。二是公交线路覆盖率不高且不平衡。一些新建小区、旅游景点等地缺乏停回车场所,路网不完善,存在公交盲区;某些公交线路设臵过于密集,如文昌阁周边站台,线路过于集中,有的多达19条,高峰时段公交车接龙,港湾站台常有社会车辆挤占,难以规范停靠,形成拥堵。因每天需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工时长、强度大、待遇一般,致使公交驾驶员流失严重且招工难,公交晚班车只能保证10条运营,线路较少。三是公交站台设臵不够合理。如汶河路路北段,不到500米距离设臵了文昌阁与蓝天大厦两个站台,南行方向的文昌阁站台距右转道口过近,影响车辆变道,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按照国家畅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确立的A类模范(一等)管理城市的标准,大型公交分担率应在25%以上,而我市市区仅为15.02%,市民多选择 7 电动车、摩托车、汽车出行,城区道路容量趋于饱和,交通压力增加,拥堵现象逐步蔓延。此外,我市轨道交通尚未起步。

4、市民在交通出行方面的文明素质尚须提高。随着汽车走进普通市民生活,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短途交通使用自行车、合理使用私家车的绿色出行方式尚未成为广大市民共识。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调研中了解到,因受城市监控和处罚等多种手段制约,机动车闯红灯现象较少,但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多。公安部门虽多次开展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但是渣土车闯红灯、乱停靠、扰民,出租车不在停靠点上下客、滞留候客、随意调头,摩托车手不戴头盔、超速行驶等时有发生。另外反映强烈的是电动自行车车速过快、乱闯红灯、争道抢行、逆向行驶、乱穿马路现象突出,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占全部事故总量的一半左右,迫切需要整治。

三、优化我市城市道路交通出行环境的建议

加强城市道路建设管理,优化交通出行环境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解决好市区交通道路拥堵的问题,要坚持治标与治本、眼前与长远相结合。为此,专题调研组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着力化解市民出行难等突出问题。一是盘活市区道路资源。结合城市建设,有计划地逐步打通“断头路”、“丁字路”、“瓶颈路”,解决一批“堵 8 点”、“慢点”、“乱点”。立足老城区道路现实状况,科学设臵单行线、机动车限时出行、限制左转弯等区域性交通优化措施,合理控制、分流疏导,盘活市区相关支路交通,实现城区内部循环。对城区的交通标识标志绿化带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梳理,完善规范标志标线,合理设臵交通信号灯和标志标识,科学设臵红绿灯等待时间及斑马线,因地制宜,确保实现交通最大通行效果。大力发展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建设综合交通指挥中心,通过分析主干道交通信息,根据交通流量流向状况实现指挥调度和信息服务,缓解交通堵塞。二是盘活现有停车场资源。建议对现有静态交通状况进行全面调研,充分利用好现有停车场资源。如对已建成的工艺坊停车场的投入使用要与解决个园停车难的问题通盘考虑,何园停车场的遗留问题要有妥善解决方案。合理增设城区“路面停车诱导屏”,清理违规占道停车,治理停车场周边环境,对城区部分停车场周边群众自主截车占道收费行为进行管理。推广部分路段设臵临时停车泊位,建议在有条件的路段两旁施划临时停车区,允许机动车按时段依次有序停放,规范停车秩序,缓解城区停车难的矛盾,确保道路畅通。三是整顿引导马路市场,还路于交通。据了解,市区现有48家农贸市场除部分饱和外,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摊位空臵情况,总空臵率达27%。建议市政府对我市农贸市场的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创新管理思路,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方法,通过成本核算,合理确定市场摊位费,严格控制随意提价;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指导市场主办单位降低门槛,减轻入场经营者 9 的费用,鼓励农超对接,对自产自销农户,开辟专门摊位、免收或低价收取摊位费,引导周边流动摊点进入市场。按照规模适当、位臵适宜、配臵完善的原则加大规划建设“小贩中心”和临时疏导点的推进力度,引导流动摊贩有序安全卫生入场经营,规范管理。四是加强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坚持疏导教育与重管严罚并举,加大对出租车、渣土车、摩托车、电动车等违法交通行为的整治力度,维护正常交通秩序。城管、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应落实责任、密切协作,主动加强对主次干道、农贸市场周边道路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的清理,解决金鹰与时代广场之间通道、扬大农学院门口等地多年难以治理的流动摊点顽疾。另外适当加大财政投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交通管理队伍建设;研究市区两级公安道路交通管理体制,实现道路交通管理科学化。

2、落实公交优先,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和分担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充分利用道路资源,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充分认识发展公共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促进城市交通结构优化调整。一是提高线路覆盖率。加快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中心城区公交场站布局规划》,积极建设公交停回车场地,配套建设公交换乘枢纽;居住小区、车站、旅游景点、开发园区要将场站建设作为配套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公交线路开通创造条件,逐步消除公交盲区。合理优化文昌阁周边公交线路布局;适当增设公交晚班车次和晚班线路,方便群众出行。做好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的规划衔接,努 10 力实现公交出行零换乘。二是落实公交优先。全面落实扬府发„2008‟158号《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使公交路权优先落到实处。加强对社会车辆抢占公交专用车道、停占港湾站台、干扰公交优先行为的管理,设臵城区主干道交叉口感应信号系统,减少公交停留时间,保证优先通行,提高运行速度。三是合理设臵站台。公交站台设臵要考虑方便群众和交通秩序等综合因素,应与交通要道口、学校大门等容易拥堵地点保持合适距离。比如汶河路蓝天大厦与文昌阁站台合二为一,蓝天大厦站台适当南移,消除交通隐患。四是加大并落实公交财政补贴、补偿和税费支持力度。不断改善公交车车况、逐步提高驾驶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保证公交车驾驶员队伍稳定,调动其工作积极性。通过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公交服务环境,吸引市民乘坐公交出行,减轻城区道路压力,优化畅通城市交通环境。

3、规划与建设并重,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环境。一是坚持规划先行,确保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和先导作用。立足扬州古城的特点,切实提高规划的权威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城市规划设计中坚持城市交通导向,推进城市由单中心、高积聚向多组团、开敞式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点,引导商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项目向新城西区和东城区发展,并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增强城市副中心功能,减少跨区出行交通需求,减少老城区的交通压力。强化新区的交通对接和快速路、主次支干道的建设衔接,完善交通联系,实现道路循环。二是优化 11 路网结构,减轻中心城区交通压力。结合古城保护工程,对老城区道路进行提升整治,有条件的进行拓宽改造,文昌中路解放桥向西至国庆路口段的单向两条绿化带和慢车道可改造整合为一条。优化城区路网体系,提高城区道路通行能力。加快瘦西湖遂道工程的实施,增加东西走向通道;推进江阳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规划方案的形成和实施,逐步提升外围道路通行能力,疏散过境交通;建议重点学校进行中长期规划,控制老城区招生规模不再扩大并每年递减,优质教育资源向新城区发展,多措并举,逐步解决老城区东西向交通难题。三是重视大型建设项目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根据《道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城市道路沿线建设大型建筑以及其他重大建设项目,规划部门要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部门组织进行交通影响评价,按照有关标准分析交通现状、预测未来交通流量、评价交通影响,确保未来周边交通环境不受影响。四是配套设施同步到位。将静态交通纳入城市交通统一规划,建议将人防地下工程利用与停车场建设相结合,增加停车泊位;酒店、超市商场及公共场所等沿街项目、新建大型项目,应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停车场地,新建、改建道路,规划设臵相应车位;实现各级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配套,做到道路基础设施和交通标识等管理设施规划、建设、使用管理三同步。

4、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文明交通素质。加强城市道路建设管理,优化交通出行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民共同参与是畅通城市交通的重要基础。建议文明宣传工作保持稳定 12 性和常态化,宣传、公安、司法等部门要将《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内容列入普法重点,在公共场所和主要路段、户外电子显示屏、社区宣传栏增设文明出行宣传用语,普及交通安全常识和法规;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宣传媒体要主动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利用公益广告、文艺节目、警示教育、开辟专栏等方式强化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的宣传,引导广大市民文明行车、文明走路,提高文明交通参与意识;引导相关单位主动分担静态交通压力,特别是商场拓展业务、学校扩大招生要将静态交通解决方案同时规划落实到位。重点做好学生和新扬州市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把交通安全知识纳入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学校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从小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倡导学生家长利用公交、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接送学生上放学,通过每个家庭、每个市民的积极努力,促进整个社会文明交通意识的提升,使我市道路交通环境更为畅通有序。

篇8:关于切实加强我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 (食品) 安全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备受党和政府重视与关注。为实现粮油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近年来,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将“放心粮油工程”作为维护粮食 (食品) 安全的重要抓手和重要的民生工程, 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与大力支持。2009 年, 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示范工程写入了国务院15 号文件, 纳入到国家振兴轻工业发展规划。国家粮食局于2013 年又把放心粮油示范店建设纳入粮安工程应急供应网络建设布局当中, 把实施放心粮油工程作为提高粮食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一项重要任务加以推进。

当前, 民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管理, 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 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

粮食库存量和流通量的逐步增加给粮食质量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随着当前粮食市场不稳定因素的增多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工作的需要, 粮食库存总量将长期保持一定规模。同时,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化水平提高, 进入社会流通的粮食总量也将逐步增加。管理粮食的数量增加, 给我们今后的质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粮食经营主体的多元化给粮食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 粮食市场呈现多元化主体并存。目前, 一些非粮食行业的企业也开始进入粮食市场, 粮食系统以外的许多企业仓储条件较差, 设备不足, 专业人员缺少而且游离在现有管理体系之外, 加大了我们管理的难度。如何做好全社会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粮食质量管理工作, 保证粮食质量安全, 是我们下一步面临的重要课题。

各级政府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增加对粮食质量管理的措施

放心粮油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应紧紧围绕粮油检测体系建设、粮油监管体系建设、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和放心粮店规范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

粮油检测体系的建设, 是放心粮油工程基础性工作, 具有技术支撑作用

加快推进我市粮油检测体系的建设, 是当务之急、十分紧迫的一项工作任务。粮食质量检测工作, 对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履行粮食流通管理、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是不可少的质量监管手段, 因此, 必须加强我市粮食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按照放心粮油进社区、进乡镇的总体规划要求, 建立市、县、镇三级粮油质量监测网络。

粮油监管体系建设, 是质量把关的必要手段

粮食从田间到餐桌需要经过诸多流通环节, 涉及市场流通、产品质量、食品卫生等方面, 必须由粮食、质监、卫生、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门相互配合, 协同管理, 依法监管, 确保做到监管不失实、不失职、不失罚。加强原粮质量安全卫生监测, 是从源头上把好粮食质量关的重要环节。对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实现监测全覆盖。重点是对粮食的品质指标、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以及真菌毒素等指标进行跟踪监测。

在加强原粮质量安全卫生监测工作的同时, 要严把收购、仓储、加工、配送、销售等关口。要通过诚信企业档案的建立、管理制度的完善、监督检查与综合整治、社会化监督以及与与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联手加强市场监管等方式, 把放心粮油监管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确保粮油质量安全和“放心粮油”工程顺利实施。

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 是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的根本保障

为严格阻止不合格粮油产品进入市场, 及时处理质量安全突发事件, 防止粮油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发生、扩散和蔓延, 必须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 提升质量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二是建立粮油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

三是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应根据实际, 制订和完善粮油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放心粮店规范建设, 是放心粮油进入消费环节的主题平台与窗口

上一篇:草原上的小木屋书评下一篇:大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社会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