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欢迎的班主任-读书笔记

2024-04-16

做学生欢迎的班主任-读书笔记(精选5篇)

篇1:做学生欢迎的班主任-读书笔记

《做学生欢迎的班主任》

——读书笔记

小学数学:连小丽看了李迪老师这本书籍,我深受感触,回想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并将其进行反思和总结,把自己觉得书中优秀的摘录下来,加上自己的一点点意见整理成读书笔记记录如下:

班级活动——和谐师生关系的法宝。一个优秀的集体一定要经常举办有意义的活动,因为班级活动在学生成长中,能弥补校规校纪的缺陷,也增进师生感情。

班级活动可分为思想教育、学习指导、知识拓展、生活拓展四大类;形式有模拟活动、交流活动、文艺活动、竞赛活动、辩论活动5种等。班级活动设计从生活中挖掘信息,如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内容求“近”求“新” 求“小”,这样激发学生兴趣;在活动开展中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学生能做好的事情,老师适时的引导,活动要营造,调动气氛,召集人要注意语言技巧,活动展开要灵活多变,同时班主任要发挥主导作用。

整风运动——奠定和谐师生关系的基调。班级出现问题,制定调整新的班规,在执行中出现“三把火”,班主任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执行到底,其中“坚持”十分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班主任违纪要与同学同“罪”,体现班主任是集体的一份子,与学生是同集体。与“小团伙”的相处——让其成为和谐师生关系的催化剂。要让班集体具有凝聚力,在多数情况下,班主任最好能做班级同学以及班

级小团伙的黏合剂,尽最大的努力减少学生的矛盾。在班级中进行宽容教育,爱心教育,谈道理举例子要真实生动。做“旁观者”对小团伙成员的矛盾作暗中指点,在了解学生团伙构成后,要小心观察,精心引导,别让他和班级积极向上风气作对。小团伙成员闹了矛盾老师课堂上集体指点一下,最好不要过多过细。在必要时让小团伙成员成为老师的助手。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学生投机取巧,奢侈虚荣,散漫粗野总希望名正言顺的“老大”„„对这样的小团伙老师必须想办法拆散他们。这种要采取智取,不可贸然拆散,不然事情将搞砸。“野蛮女生”转化记——和女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以前受过欺负或经常受欺负的女生,一进新学校,想在新环境里改变地位和形象,想预先出手,这种有个性但不是打架高手,他缺乏安全感,这种告诉他,我们要给她安全感,正确与人相处的方法,让他知道班主任不允许在班级“称王称霸”;而习惯性打架的孩子,在童年不幸的经历,养成打架自我保护的习惯,对于这种学生万万不要做简单的是非判断,更不要因为他们道歉就可以原谅,写个检讨就会改过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要追根到底,找到根源,并让她们承担打架带来的难过痛苦等后果,从而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在成人的世界里拳头没有多少威力的,让她们明白友好胜于斗争,文斗胜于武斗,尝到和谐的甜头。对于有一肚子火,想找个出气筒发泄,这种情况,老师应该保持清晰的思维,逐条分析给打架同学看,从根上熄火。总之处理班级同学纠纷老师要动脑子,用技巧。

“局外人”看男生教育——和男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一向带纯

女生班级似乎是男生教育的“局外人”,女老师以以柔克刚,和男孩做朋友,他们最怕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以及没有自由,不要看他们粗心,他们却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同时同时要寻找他们的兴趣点,加以培养让他们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总有一个地方他可以取得成功!让他们感受老师真正关心他们,真正为他们着想。

师生的感情从哪里来——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几个原则,拉近师生的距离机会是很多的,老师运用得当就有不错的效果。如利用节假日或特殊日子搞活动,两头传好话,和学生开玩笑、聊天、游戏、写信、统一战线,甚至冷淡恼怒等都是班主任的法宝。

然而不利于师生交往的因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1、2、3、4、5、6、教学单调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作风武断,不听学生的见解 不当惩罚,教育方法失误 缺乏公正的心态,偏心严重 形成家长观念,企图控制学生 推卸责任,对学生家长不满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最离不开的是爱、尊重和真诚,将三者巧妙的运用,将会有一个意外的惊喜!

篇2:做学生欢迎的班主任-读书笔记

我们都是这样地把阅读放在心上,因为我们每一日都在成长。阅读可以把一些优秀和高贵的东西搁在我们的精神里带到很久以后的感觉中和路途上。

每一次走进课堂,就是返回人类古老的舞池,教师与学生就是跨越年龄的舞伴,这是慧者用来揭示师生关系…… 但我想,最好的课堂应当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也许,用“最受学生欢迎”来界定并不严谨,但这样的定义却很“权威”。因为课堂存在的价值就是让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如果学生不喜欢,他们怎么可能快乐,又怎么可能发展?所以,课堂好不好,还是问问学生喜欢不喜欢。如果课堂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那么,不管是课堂还是教师,都将永远让学生怀想。

课堂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在演绎一系列的故事,或者说正是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才一步步拉近,课堂教学才能有声有色地展开。当然,故事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分享的世界。讲故事,其实就是一种叙事研究。这种研究方式在日常教学中让广大教师有了亲切感,感受到漫溯内心的温暖,但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书里的这些故事不只是感性的,而且充满理性。因为他们不仅讲述故事,还进行分析、概括、提炼,研究充溢在全书的每一个地方。相信你在读此书的时候,你就可以从一行行的文字里读到触摸灵魂的思想,从而拥有一种从身体内部生长起来的力量。文化是一个个故事,而故事需要命名。

《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是“行知工程教师必读系列”之一,由刘俊、周德兴主编。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引用故事,让课堂充满幽默;如何创设多方对话的课堂,实现多方互动;如何将游戏融入课堂,让课堂充满激情;如何创设表演型的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成长……《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具体而生动的答案。

我在假期读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书中选了28个故事,而且给每一个故事命了名,可以说,这本书从28个方面描述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的特点,也为经典课堂的创设提出了28个方面的要求。掩卷沉思,感触良久。从这一书名,给我最直接的刺激与反应就是:我的课堂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吗?教师要不断地这样提问自己,在内心深处常常有这样的回响:我的课最受学生欢迎吗?我的课最受学生喜欢吗?久而久之,教师心中就会永远“住着”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叫“学生”。有这样永远的情怀,以学生发展为本肯定不是一句口号,我想这终将成为最亮丽的文化符号。让课堂成为激发学生情智的阵地,一个演讲家在演讲,可是下面的听众却昏昏欲睡。演讲家很不理解,心想:我讲得多有内容啊,可是为什么他们不喜欢听呢? 正在他百思不得其解时,有个听众找到他,不满地说:“你直接把你要说的重点告诉我们好了。像你这样白开水似的演讲,其实我一点都不想听。如果不是你讲的一些内容很有道理,我早走了。”“那我应该怎么讲,你们才愿意听啊?”演讲家问。“要带点感情,用感情讲。如果你只给我们讲道理,不如只让我们看你的书。既然叫我们来听演讲,就应该带着感情给我们讲,而不能从头到尾一个样儿。”次日演讲,演讲家照这位听众说的做了。听众掌声雷动。有听众直接找到他说:“这次我真的很喜欢你的演讲!” 如果演讲家不带感情地演讲,听众就会感到乏味无趣。教师上课也一 样,如果只给学生传递知识而不激发学生的情感的话,学生一样不喜欢。当今,让学生在课堂上仅能学到知识肯定是不行的,还应让学生发展智慧,丰富情感。情智课堂就是这样一种激发学生情感、发展学生智慧的课堂,势必会深受学生的欢迎。

概括起来,情智课堂主要有以下三大特征:

1.实现情智的融通教育带有一定原创性的理念,这就需要对情智的两极融通、相克相生进行一番深入而理性的追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构建、运作和践行情智课堂,确定一个方向和坐标,提供一套策略和方式。作为情智课堂的鼻祖,孙双金老师十分强调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但又认为“知识不等于智慧,但智慧统帅知识(陶行知语)”,力求凸显智慧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他更注重从心理学角度阐 述人的情感与智慧密切相连,努力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和自己思维灵动、智慧闪现。

2.发掘学生的情智潜质 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情感潜质和深厚的智慧潜能,然而,它们却只有一小部分被唤起、激发。孙老师形象地描绘情智课堂的外显特征,这是学生的情智潜质得到唤醒和激发的生动表现。他认为,学生喜欢情智课堂多会表现出四种特征:(1)小脸通红 这说明学生的情感受到了触动。只有当教学触及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兴奋起来时,学生的小脸才会通红,否则只会眼睛黯淡无神。(2)小眼发光,这是学生产生智力冲动的表现。当学生智慧的火花被点燃时,当学生的情感闸门全部打开时,学生的眼睛就会炯炯有神,否则只会发直、发呆。(3)小手直举 这说明学生产生了极强的参与意识,并已将此意识化为积极的行动。当学生真正将自己视为学习的主人,有了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强烈愿望时,就会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去主动争取每一次自我展示的机会。(4)小嘴常开 这说明学生有了极强的表达欲望,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学生想要“我口表我心”,坦陈己见、畅所欲言,才能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3.激发情智的互动 情智课堂的终极目标是培育情智融通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情智融通的教师。试问一个寡情少智的教师怎么可能拥有情智教育的理念和操作技术,并乐意打造情智融通的课堂,培育情智共发展的学生呢?

因此,教师也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那么,如何使自己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做一位富有激情的教师

常听不少教师议论,现在的学生难教,现在的教师难做,做教师累,身心劳累。这样的教师也许非常敬业,甚至任劳任怨,但这样的教师肯定不是学生眼中理想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因而也注定成不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因为,这样的教师缺少激情,墨守成规,凭经验教书。激情就是教师对教育的一往情深。用全身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在一次次教育的反复中留住激情,激情缘于对自己的自信和悦纳。激情的老师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一切,会在乎每一个学生的喜怒哀乐。激情的老师永远对自己的工作有最清晰的目标和必胜的信念。

二、要做一位有独特思维和教学方法的老师 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的老师在讲课中非常注重方法和技巧,语言幽默诙谐,深受学生们的喜欢,擅长记忆方法和技巧帮助讲解,能使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激发学生个人的学习潜能,让学生获得高效的辅导效果。比如,在课堂上,在讲授某一个题目时,有独特思维训练和教学方法的老师会告诉学生要从各个方面去思考这个问题,要把各个角度都考虑到,这样就会把整个问题考虑的非常全面。这种独特的以学生为主的上课方式能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也让课堂变的特别受欢迎。

三、要做一位不搞题海战术的老师。

例如数学作为一门理科,做做题目自然就再所难免。我们都知道,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掌握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过程。而做题目更是能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解题经验、思路和灵感更能在反复的做题中得以升华和深深的记忆,题海战术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它的危害。所谓“题海战术”就是学生通过大量做题,形成做题的经验,利用这些积累的做题经验,去应对考试中的试题,通过大量训练,形成了学生“回忆式”的解题思路,学生看到一个题,首先搜索大脑中的信息,回忆学习过程中是否做过这个题或者类似的题,然后按照已有的解题模式解答这一题,这种“经验式”的解题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熟题失误多,新题不敢做”。曾经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在谈到数学做题时,经常在容易题上出现失误,经过分析,就是因为采用这种“回忆式”的解题思维模式。由于习惯于利用积累的解题经验做题,没有形成“分析式”的解题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在遇到新情景问题时,搜索脑中没有类似的题目信息,这时往往感到手足无措,茫茫然不知如何下手,不能独立分析题目情景,无法寻找解题突破口,遇到新情景的题目,学生一律认为就是难题,不再努力寻找解题的思路而选择放弃。题海战术之害,不仅是浪费了老师和学生宝贵的时间,更严重的是题海战术让老师和学生形成了错误的思维模式。

四、要做一位善于与学生沟通的老师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去看待学生的优点,想方设法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孩子多一些激励和表扬。“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决不要去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要宽谅、容让,一分为二。孩子是在成长过程中,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错误,再从行动上加以改正,要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时间和机会。

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既要教书,还要育人,要深得学生的欢迎和热爱。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思想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有待于我们不断探索,只要立足于学生,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郭志强 2017.2

郭志强 2017.2

篇3:怎样做学生欢迎的班主任

一、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作为班主任,要想受到学生的欢迎,就应该从自身的服饰、举止、语态和表情等方面做适合于自身角色和当时情境的“印象装饰”,从而令人愿意接近。在师生共处的场合里,教师威严、持重一些,既能给学生一种稳重、得体的印象,同时也会促进师生之间的整体和谐。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育机智以及诙谐幽默的语言技巧,无疑会增加很多“好人缘”。学生将会由此而“亲其师,信其言”。

要使学生受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达到调动其积极性的目的,教师靠自身人格的影响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实践证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教师的示范作用去影响学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教师要时时处处注意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要求学生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教师就先于学生到校,做到不迟到。于是,班级一个学期没有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发生,学校劳动时,不仅是指挥者,更是劳动者,干到同学前。平时班级卫生,学校卫生,教师也要眼到手到。这样就使同学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二、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体贴学生

要想受到学生的欢迎,首先要欢迎学生,对学生要有一种责任感,关怀、体贴和照顾学生。比如学生家庭生活遇到困难时,作为班主任在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则成为有力的回应。如有的同学,家住外地,寄宿在亲属家,学习勤奋,成绩很好,性格开朗。但有一段时间,整日闷闷不乐,通过了解,是因为饭费问题和寄宿亲属发生矛盾,产生不想念书的想法。了解这一情况后,教师一方面做他的工作,一方面到他的亲属家做工作。为解决存在的矛盾,教师动员学生集资,通过努力缓解矛盾,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可亲,班级的温暖。教师了解和尊重学生也是欢迎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就是从学生的观点和处境出发来理解学生所做作为;尊重学生就是对学生的价值、自尊表示充分重视,给予接纳和肯定。尤其是对那些思想上或学习方面有些缺陷的学生,了解和尊重尤显重要。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那些所谓的“好学生”做到了解和尊重是不难的,但要求教师关怀、理解、尊重所谓的“差生”,有时候则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实际上,恰恰是这些学生更需要了解和尊重,他们在心理上能否欢迎你这个班主任,班主任能否将她们的喜怒哀乐引进自己的思维视野,是这些学生能否转变的重要契机。如:班里的同学学习成绩不好,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其他任课教师提问她也不回答,我找她谈心,了解情况才知道她以前答错过题被老师挖苦讽刺过,对学习失去信心。我鼓励她学习成绩只要有信心就能赶上的。上课时我看她的表情适时提问她。答对了给以肯定表扬,错了也鼓励她的有胆量、赶发言。慢慢的她的成绩就上来了,后来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重点高中。对于一位班主任来说,应该努力提供机会,为学生的一生负责。

篇4:《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

在文中,李老师提到解放班主任,就要“更新教育观念,要求班主任用教育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的作为一个老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去学习与教学相关的知识,不断汲取新的教学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才会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教学技能。在读的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随手拈来。而这两位教育家对李老师的教育影响非常大,这正是李老师不断学习,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李老师之所以成为如此有名的教学大师,正是学习造就了他!

在《班主任应该有怎样的素养》中,李老师提到作为老师要成为一个专家:第一,课要上得很棒;第二,还要有某些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或一技之长。”的确是,如果一节课下来,学生觉得特别快过,然后在下课时,跑上讲台滔滔不绝地与你分享、或交流他还未说完的或者他提出他们的问题时,或者对你说:“我很想在下一节继续上你的课时,那种喜悦之感不言而喻,这样的一节课是吸引学生的,此时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也拉近,当学生喜欢上你的课时,他们会从内心信服老师,自然他们便会听你的指挥,就会爱戴你!学生对你的爱,这就是教育的幸福!

所以,我们必须要经常学习专业知识,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的魅力来吸引学生,,不断想办法让自己的课堂生动起来,让课堂师生间的关系更和谐,当师生间形成朋友的关系时,当学生内心深处信服自己时,学生就不会故意惹事让你去处理,这时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会因为学生惹麻烦常要自己去处理而头疼烦心,幸福感就是这样来的!

在安排座位上,经常把我难倒,而李老师一套成熟的做法,和安排座位的原则“尊重学生,有利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给了自己一些参考。其中“小组固定”就是前后四人或六人就是一个整体,小组内部可以互相调整,给了我不少的启迪,我们的生本小组也可以采用这种调位方法,这样不大的调动可以免去不少的麻烦,有利于小组的交流与小组间的学习竞争。其次“每周轮换”的方法,让自己也可以尝试一下,每星期全班都以小组为单位变化一次座位,让每个学生在一个学期之内几乎把教室的每个方位坐遍。他的“每周轮换”对于老是做坐后面的学生家长来说,他们一定很赞成!而且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坐教室里任何一个位置,对每个学生来都显公平,而这样常调位,让一些熟络了的学生少了说闲话的机会。

《走进心灵的艺术》,使我深受启发,文中讲到一个女孩第一次远离父母,很不适应,心中的苦闷不能排解,她很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可是老师的一番不解人意的话:你是不是太娇气点儿?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战胜各种困难。……”却让这个女孩很失望,从那以后再也不找老师谈心了!”李老师同样遇上这样的一个女孩,他耐心倾听,循循善诱,效果截然不同。李老师的做法让我知道了,跟学生谈心,我们要以真诚的眼光给孩子心灵的安全感,才能敞开大家的心扉,朋友式一样跟学生谈话非常重要,在谈话中多给学生切实可行的建议,避免训斥。对学生要尊重、理解,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心灵的隔膜会造成语言的隔膜;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仅靠“真诚”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讲究语言技巧;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在耐心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从而获得孩子的信任,进而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只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才能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篇5:《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

以前时常抱怨班主任工作辛苦,责任太重,甚至产生过严重的职业倦怠,捧读《做最好的班主任》,好似与李镇西老师进行心灵的对话,字里行间让我找到了做班主任的兴趣和幸福感。更让我在教育教学中拥有了平和的心态,懂得这样教学才能从容,教育学生才能处事不惊。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李镇西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的一生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这才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

是呀!懂得对学生的爱,就会感受为师的幸福,如果有人问现在的我教育理想是什么?每天能让孩子快乐一点,收获多一点,能找到一种“幸福感”就是我的职业追求。解读李镇西这位教育名家,让我重新审视我的课堂,重新审视我的孩子,原来我是那样幸福!

每天走进教室听到学生的琅琅书声,看到干净的地面,再看到昨日的作业已全部堆放在案头,那就是幸福!课堂上听到一句精彩的发言,哪怕一个疑问,一点与众不同的想法,在我看来就是幸福。作业本上端正的字迹,一篇文质兼美的习作,一句发自肺腑的感慨,都会让我感到幸福。为了几篇学生的出色日记,我会像发痴一样乐得淌泪,嘴巴像开了闸似的一而再再而三地表述着自己的快乐。

课间看到孩子们之间一个助人为乐的小小举动,一句相互关心的小小问候,我也会露出幸福的微笑。当我和学生一起走进军队,孩子们在和他人的交谈中受到感染,得到启发,当他们发出“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真多”时,我为教育如此深刻,如此生动,而感到幸福!当我把自己阅读的书目有选择地和学生交流时,当我把自己读完课文后的想法与学生坦白时,师生之间擦出的一点点智慧的火花,涌起的一点点心情的波澜,让我觉得用心的教育就可以走进学生的心中。在既思考学生时,也让学生思考自己。我想,学生在这种思考下就会多一份厚重的质感,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份沉静的内涵,少一些浅尝辄止。我的学生享受思考的快乐,我是幸福的!

拥有良好的心态,让我在与学生接触的每一天都有笑容,让我每天都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我相信只要问心无愧,学生就会对得起我曾经的付出。今年,我继续担任起了二年级的班主任,面对七、八岁的孩子,不仅要教孩子读书写字,还要承担一个保育员的角色,工作虽然更加繁重了,但平和的心态,同样让我累并快乐着。尽管自己成长得还很慢,尽管学生收获的还很少,尽管学生的成绩还不够理想,尽管学生的表现还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我牢记他的话语“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我仍然不断地追求我的小小“幸福”!

李镇西告诉我,“享受职业,爱戴学生”,当我把自己对教育的爱洒给学生,对学生的爱洒给自己,我就是幸福的人!我不必是那默默燃烧的蜡烛,也不必是那餐风露宿的艄公,更不必是那伟大的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只是在做我喜欢的事!

上一篇:七年级上英语期末下一篇:月到中秋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