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改协议书

2024-04-18

车改协议书(精选10篇)

篇1:车改协议书

XX有限责任公司

XX有限责任公司车改协议书

甲方:XX有限责任公司

乙方(车改人员): 身份证号:

第一条:目的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甲乙双方在自愿、平等和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为适应公司车改及用车管理的有关规定签订本协议。

第二条:车改标准 万元;

第三条:服务期限

服务期限 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享受车改后,员工应为公司服务的最短期限)。

副总监级以上员工申请提前购车的,服务期限需从符合车改条件之日起计算。

第四条:车改方式:□购车;□不购车。

第五条:车辆购买及使用

1、本协议签订生效后,由乙方自选车,将购车差价款(车身价控制

/ 3

XX有限责任公司

在车改标准内,车身价超过车改标准的部分由乙方自理)交公司后,公司将车价款交汽车销售公司,车籍落公司,同时将车辆交由乙方使用。

2、乙方在保管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任何问题,均由乙方负责;同时车辆日常年检、保险费、油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等一切费用均由乙方自理;

3、必要情况下,甲方应配合乙方办理车辆年检、转籍等手续。

第六条:不购车人员车改兑现方式

已购置车辆,不准备购车的人员,车改标准不变;员工自愿将自有车辆车籍落公司;公司将车改补贴总额平均分五年加入相关人员年终奖中,一并扣缴个人所得税后发放。

第七条:服务期处理方式

1、已享受车改补贴或已购车员工在服务期内,无论升职或降职,车改标准均不做调整。

2、乙方服务期满车籍可转个人,费用由个人承担;

3、乙方服务期满,在下次车改时,可按差价款金额的15%加入新的补贴额中,或计入年终奖一次性发放;如公司车改制度已变更,乙方应自愿按新的车改制度执行。

第八条:离职处理

/ 3

XX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期限未满离职,按未到期时间比例,交回补贴差额,方可办理转籍手续,费用由个人承担。拒不交回补贴差额的,不予办理转籍手续,不予办理保险转移等其它离职手续。补贴差额计算方式:补贴总额 /60*未满月数,不足半月不计,超过半月按一个月计算。

第九条:争议解决方式

因本合同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协商、调解不成的,向合同签约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条:其它

1、本合同未约定的事项,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

2、本合同经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后生效,本合同一式两份,由甲方、乙方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章)乙方:(签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3

篇2:车改协议书

甲方:

乙方:

根据公司车辆内部转让实施意见,甲方将部分小汽车转让给本公司内部职工,实行有偿服务。为保障双方权益,特签订如下协议:

一、甲方按车辆评估小组确定的价格将车辆售给乙方,乙方自愿购买汽车一辆,价格元。

二、乙方在签订协议后两日内按优惠价交清全额购车款。(或交足认购价40%的现款,余款一年内交清,不执行优惠政策。)

三、购车款交清后,乙方即获得该车所有权,办理过户手续,该车发生的一切问题甲方概不负责。

四、本协议签订后,乙方仍为甲方职工,但在内部市场有偿服务期间,企业不再负担乙方的工资、津贴、补贴、奖金、补助费及各种劳保福利待遇。车辆的维修费、燃油费、审验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全部由乙方本人负担,并按规定标准缴纳个人的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

五、甲方权利义务

1、甲方有对乙方的政治思想教育、党团员组织活动和日常行政管理的权利。

2、对聚众闹事、打架斗殴、不服从管理、严重违章违纪,影响正常工作程序的,有监督处理的权利。

3、在公务活动中,甲方应优先使用乙方的车辆。

六、乙方权利义务

1、乙方有服从甲方管理的义务,在无内部服务时,才可参与外部市场出租。

2、乙方要遵守各项交通法规、严禁酒后驾车,确保乘车人安全。

3、乙方车辆当发生交通事故时,不属保险责任赔偿范围的一律由乙方个人承担。

4、乙方不准将车转借、转租,由此引发的纠纷和法律责任一律由个人承担。车辆报废后,乙方可购买同档次车辆继续为甲方服务。

5、乙方不准将车乱停乱放,无出车任务时车辆按甲方指定位置停放。

6、甲方安排用车,乙方不得拒载,不得超标准收费。

七、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一式贰份,其中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

乙方:

篇3:车改协议书

1 计算重心及轴荷分配

装备载车的重量分布决定了其静力特性,是影响装备载车性能和稳定性的首要因素,因此在考虑改装的总体布置时,需计算每个零部件的重量及其重心位置,然后用惯性矩平衡和力矩平衡方程式求得整机的重量、重心位置及轴荷的分配情况,找出最有利的布置方式。

图1所示为所需改装的雷达载车天线展开及收拢状态行驶图示,对其受力分析,由式:

置(a.h.d)。轴荷分配通过下式求得:

综合式(1)、式(2)可知,在运输状态及天线展开状态的重心位置分别为(4585.1610.46)和(4585.1896.46),且前后轴荷的载重ZA、(ZB+ZC)满足底盘车辆前后轴荷的分配限制要求(由于天线阵面重量在旋转中心两侧近似对称分布,所以当天线处于展开状态和收拢状态时对装备载车重心在纵向的分布不产生影响,同理,也不改变前后轴荷的分配)。

在正常工作状态时,展开天线之前必须将平台撑腿展开,以保证天线工作平稳安全,为应对撑腿收拢状态下展开天线行驶的特殊要求,必须重新计算和分析天线展开状态下行驶的稳定性。

2 纵向稳定性分析

装备载车在纵向平面,以前轴(或后轴)的左右车轮接地点的连线为瞬时转向轴向前(或向后)翻转为纵向翻车,向前翻车则可能发生在下陡坡紧急制动情况下,向后翻车可能发生在上陡坡时,此两种情况均视为装备载车纵向稳定性受到破坏。

建立装备载车的力学模型,对上述两种特殊运动进行分析。装备载车上坡受力状态如图2所示,根据牵引平衡有:

再以C点为矩心,建立力矩平衡方程式有:

在爬大坡时,车速很低,空气阻力和滚动阻力Pf很小,略去不计,且达到极限坡度时ZA=ZB=0。

则得到最大坡度角为:

受驱动滑轮转的限制,可能爬得最大坡度角度是αΦmax。设驱动轮达到滑转时,Pk=PΦ,即GsinΦαmax=Φ(ZB+ZC),其中Ф为道路附着系数,根据训练路面实况,取Ф值为0.7。

以A点为矩心,可得:

代入推得:

设小于最大纵向坡度角αmax时,驱动轮因滑转而上不去,不会发生后翻。设计时要求具有先滑后翻条件,即tanΦαmax

即上陡坡时先滑后翻的条件为:

同理可得,在下坡紧急制动时不致向前翻转的条件为:h

由车辆底盘技术参数手册,(a+b)、c均为已知定值,综合式(1)、(6)、(7),可计算知若要在天线展开状态下上、下坡在纵向上不翻车,装备重心的高度需满足h<1 6 4 7 m m,即必须通过改装调整以降低装备重心。结合装备特点,初步采取如下措施。

(1)拆除天线阵面内部的部分模块,可减轻阵面重量2.5t。

(2)将天线阵面仰角由85°改为75°,可以降低阵面重心高度76mm(考虑活动展示效果,阵面展开倾角不宜过低)。

调整后根据式(1)重新计算,有重心位置为(4560.1706.391)。可见,调整后重心高度有所降低,同时,位置有所前移,即b值增大(同时a值减小),根据式(7),h取值范围变大,代入式(7)复算,有h<1679mm。

3 横向稳定性分析

在侧向力的作用下,轮胎与地面接触点不仅有相对滑移的趋势,而且可能绕一侧前后轮的接地点连线为瞬时轴而发生翻车,即丧失了侧向稳定性。由于此处装备载车改装属于在成熟汽车底盘基础上的改装设计,这里仅讨论以下两种特殊运动状态下的横向稳定性。

3.1 坡道驻车不侧翻的极限条件

设装备载车以重心偏下坡方向即最不利的情况下静止停在横坡上,受力如图3所示,当横坡角增大到极限βmax时,Zn=0时,装备载车失去稳定,以M点为矩心,由力矩平衡方程式得:

令Zn=0,有横坡角:

该状况同样适用于在有横坡道上直线行驶或低速转向,横向惯性力很小,可略去不计。

由图3可以看出,装备载车在坡道上除了有绕M点转动外的趋势外,还有沿横坡角向下滑移的可能。设沿纵向左右侧轮胎与地面摩擦力分别为Ym、Yn,有:

式中βΦmax为装备载车发生侧滑的极限横坡角。

若要实现横滑先于横翻,必须tanβmax>tanβΦmax,其条件为:

3.2 水平面转向时不侧翻的条件

为便于分析,取离心力方向与重心偏向同侧的极限转向状态进行讨论,如图4,侧向力为:

侧向力dY愈大,垂直反力Zn愈小,以N点为矩心,由力矩平衡方程式得:

当Zn=0时将失去稳定,则不致翻车的极限车速为:

由受力分析可以看出,在侧滑极限状态时Yd=Ym+Yn=GΦ,即:

先滑后翻应满足V0max>VΦmax,则装备载车等速度半径转向时侧翻的条件为:

查车辆底盘手技术参数册知,L=2500,将h=1679mm代入,有d<75<391mm。

为在横向上平衡装备整机重心,使其尽量靠近车辆中轴线,以在平台上阵面翻转的反向一侧安装2t铅块的方式对载车平台进行配重,在加装时保持铅块沿平台纵向在整机重心两侧均匀分布,以保证重心在纵向位置不变,如图4。再次根据式(1)进行复算,有重心位置为(4560.1706.45),由于增加的铅块重心低于增加前整机的重心,即整机重心h随之降低,由之而引起的d取值范围变化与整机安全性不冲突,综合上述各项配重措施,装备整机重量减轻,前后轴荷相应降低,配重方案满足要求。

4 改装的验证方法

改装虽然经过了严密的理论推导和计算,但相应的改装效果还必须在模拟活动时真实行驶工况下进行稳定性、可靠性试验。

4.1 试验过程

根据活动场地路面实况,选择合适场地,并按照活动过程中行进路线画好标志,按行进距离、速度要求进行低速、加减速、转弯试验。

(1)室外加速、匀速、减速行驶试验:在空旷和符合国家I级公路标准的沥青路面上,将雷达按照参加活动的状态调整好。在大于35m的距离上,由停止状态均匀加速到25km/h(加速时间约10s);在匀速行驶10m后,由15km/h匀减速到停止状态,减速距离大于10m(加速时间约5s);以上过程反复5次,观察雷达的稳定性和偏载情况。

(2)转弯试验:水平路面上,以V≤18km/h的速度,按照车辆最小转弯半径(R=11m)进行转弯;该过程反复5次,观察雷达的稳定性和偏载情况。

4.2 试验检测

(1)目测:在试验过程中观察雷达的稳定性:加、减速过程中天线阵面的振动情况及转弯过程中天线阵面和载车平台的偏重倾斜状况。

(2)天线检查:在试验前测量天线阵面翻转角度,试验完成后复测,同时检查翻转机构试验前后的力矩值,以确定试验过程中阵面翻转(支撑)结构的可靠性。

(3)配重块检查:检查配重块是否有窜动。

4.3 试验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要求,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1所示。

从表中数据可见,在按照该状态进行行驶试验的过程中,天线阵面的振动情况和雷达整机的偏重倾斜状况均在正常范围内,试验前后阵面翻转机构的力矩值及翻转丝杆位置偏差值也在误差允许的极限内,即改装方案满足该活动要求。

5 结语

装备载车的改装虽然因车而异,但保证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始终是所有改装工作的前提。在对稳定性进行分析时,需考虑载车行驶的各种极限状态,而平台载重的整体布局即重心位置的确定也需要一个计算、调整、复算、再调整的反复过程,在确定改装最终状态前还需经多次实验。基于以上思想本次雷达载车改装顺利通过了活动展示,圆满完成了国家重大活动任务,进一步验证了改装方案的可行性。

摘要:针对某重大活动需要,我所参加该活动的雷达装备需进行重新改装。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及计算,设计了一套改装方案,即通过调整装备姿态并采用配重的方式使装备重量在载车平台上合理布局,从而实现装备车辆改装的安全性和运输的稳定性,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改装的可行性。

关键词:改装,调整,配重,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文斌.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平丽浩,黄普庆,等.雷达结构与工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65~187.

[3]冯晋祥,王慧君.专用汽车构造与维修[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5~93.

[4]吴社强.改装车的安全性设计原则[J].专用汽车,1996(4):6~7.

[5]智永红.车辆改装稳定性的设计与分析[J].矿山机械,2001(8):23~24.

[6]北奔重卡军车系列技术参数手册[M].包头北奔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篇4:舞台车改装

“早期舞台车的舞台开、合要用操纵杆操作,时间比较长,现在都用无线遥控。”陈明文说。他年轻时是演布袋戏的,后来野台戏没落,转行改装电子花车,6年前开始改装舞台车。

台湾中南部的婚宴喜庆都少不了请综艺团表演,但搭舞台耗时耗力,20年前开始有电子花车,约8年前,有人把舞台和电子花车结合,发展出台湾独特的舞台车文化。

“改装舞台车要懂电机、木工、铁工,一开始我们什么都不懂,只好边做边学。”车体打造最困难,舞台展开、收起的油压力道与密合性都要精准,还要符合行车安全,“原则是底部重上面轻,舞台才会稳,行车也不会翻;用的材质也会不同,下面用生铁,上部就用铝或碳纤维,才不会超重。”3.5吨的小型舞台车要改装三四个月,15吨以上大型车则要半年。

车辆出厂后,2~5年内车主又会重新装潢。“不是客人看腻,就是其他舞台车有新设计,我们也要不停研发。有人花几百万改车,我想他们不见得能回收,但做综艺团的就是输入不输阵,别人有新花样,自己的就要更炫。”

舞台车2年多前才合法,但市场饱和、经济下滑,陈明文逐渐将重心移往大陆。而最近一位菲律宾总统候选人也向陈明文订车当竞选舞台车,他得意地说:“今年5月菲律宾大选,可能在电视上看到我们做的舞台车哦!”

篇5:集团车改方案

一、背景

2010年11月22日,国家发改委正抓紧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关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促进此项工作加快推进。2012年12月中央提出“八项规定”,2013年总书记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将公车整治列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范围,进一步纠风并规范制度,让公车改革峰回路转,势在必行。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第五章明确提出公车改革的方向:“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并提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等改革方向。

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务用车体制将迎来一场全面改革,其范围不仅涵盖中央党政机关、也将延展至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车改革、公车配备管理政策等方案。

二、目的

本着“减少用车成本及管理成本、保障业务工作开展、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坚持积极、稳妥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确保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兼顾公司和员工利益,通过公车改革制度,逐步实现公司业务用车市场化、社会化、货币化,建立起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经营情况的用车制度。

三、范围和对象 本次车改范围定为集团各子公司主要领导及各部门。车改的对象为上述在职、在岗人员,四、车改形式

租赁服务,用车单位可根据用车时间、用车数量、驾驶司机等相关服务要求,向集团租赁相关车辆。

货币补贴,车改对象不允许使用单位车辆,根据公司领导职称、业务需求,直接以货币形式作为车辆使用补贴。

五、车改方案(1)、租赁化 1.1融资性租赁:

使用人在三年租赁期间,公司承担65%的租金费,以公司名义出资补贴租金。剩余35%租金费用由使用人自行承担。

使用人在租赁期间进行摇号,租赁期限到期后,公司直接将该车过户到使用人名下。(过户费由使用人自行承担)1.2、经营性租赁:

由使用人全款支付使用车辆费用,公司将在五年内,平均每月以固定金额标准,补贴使用人车辆费用。使用人在五年内进行摇号,使用期限到期后,公司将该车直接过户到使用人名下。(过户费由使用人自行承担)

1.3、车辆使用津贴:

1.31、领导用车津贴:3000元/月。(包括燃油费、过境费、停车费等)1.32、车辆使用津贴包含了车辆使用人在本地区范围内的车辆使用费用,原则上超支不补。

1.33、经公司批准,车辆使用人在本地以外地区使用该车出差的,其燃油费、过境费、停车费等使用发票可呈至公司财务报支。2.1、临时性租赁

因业务工作需要,进行临时性租赁车辆使用,使用单位需在每月31日前,按照核算租赁费用支付。2.2、短期、长期性租赁:

因业务工作需要,进行短、长期性租赁车辆使用,使用单位需在每月31日前,按照核算租赁费用支付。

(2)、货币化

1.1 公司按 万元的补助标准,由领导以个人名义购买车辆,登记车主必须是参加车改者本人。

1.2 车改人员与公司签订服务协议,五年任职期满,车辆归领导个人所有。

1.3 车改的人员在岗时享受车改待遇,协议期内领导人员辞职、被免职或工作调出的,从变动的次月起停止享受车改待遇,车辆收回;个人可自愿将车辆折旧余额(按五年折旧期)款项补交公司后,车辆归个人所有。

1.4 车改人员享受3000元/月的车辆城市交通补贴(包括燃油费、维护费、保险费等),每月由个人持发票在补贴指标额度内据实报销,规定的补贴标准实行限额包干、超支自负的原则,车辆装饰、日常维修维护等费用及意外因素造成的损失由本人负责。

六、其他

为配合我市公务车制定改革,顺应时势,节约成本费用,促进廉政建设,规范车辆管理,集团将全面推行公车改革方案,有效控制和使用办公费用,拟对集团及各权属公司及事业部办公用车管理进行改革制度。

篇6:车改领导小组通知

为加强对我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政府决定成立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名单及职责如下:

一、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二、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负责制定全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组织实施、统筹指导全区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建立改革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有效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区发改局负责牵头车改工作,会同相关单位起草全区公车改革实施方案,并负责指导实施。区财政局负责车改经费的测算,牵头起草全区公务交通补贴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办法、车辆处置办法等,并负责组织实施;负责核定各单位公务用车保留数量,牵头起草定向化保障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和执法执勤用车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并会同区委政法委组织实施。

篇7:事业单位车改方案

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方案昨日对外公布。要求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XX年底前基本完成,其中中央事业单位要求车改过程中不得购置新车,央企若购置新车,商务型经营和业务用车价格不得超过38万元(不含购置税),轿车型不得超过18万元。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详细内容。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要限时完成车改

《方案》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车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鼓励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厅(局)正职主要负责人,市(地、州)、县(市、区、旗)及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车改,确因环境所限和工作需要不便参改的,允许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但须严格规范管理,不得再领取公务交通补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日前就全面推进公车制度改革,中央和国家机关率先推进车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问:您认为公车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长期以来,广大群众对车轮上的铺张意见很大、反映强烈。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党政机关贯彻落实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精神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是有利于节约开支。目前,公车消费在“三公”经费占比例较大,中央和国家机关达60%左右,从各地公开的“三公”经费看,地方比例更高。通过推进这项改革节约政府开支,建立节约型政府,可以把节约的财政资金更多用在刀刃上。

三是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普通公务出行由实物保障转变为更多地由公务人员个人自主选择,更多地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实行社会化、市场化保障,有利于合理有效配置资源。

公车制度改革酝酿多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落实中央部署,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以制度廉明,回应群众关切;从自身改革做起,树立党政机关廉洁形象;从公信力入手,建立长效机制,根除群众不满意、不认同的突出问题。

问:《意见》是全国公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它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任何一项改革要做好、做成,首先要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公车改革虽然是一项具体改革事项,但也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系统改革,是制度创新的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坚持社会化和市场化,将传统的实物供给和粗放式公务用车管理模式,改变为与现代政府治理体系相适应的新型公务出行模式。改革的原则为创新制度、分类保障;统筹协调、政策配套;统一部署、分步实施。为保证改革有效实施,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和总体要求,全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用两到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基本形成符合国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的公车改革,要专门制定方案,适时推出,限时完成。

2、主要内容和范围

问:《意见》提出了车改的四大任务,改革公务交通保障方式、合理确定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妥善安置司勤人员、规范处置公务用车,这次车改的主要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答: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各级党政机关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行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特殊公务出行实行定向化保障。

参加改革的机构范围确定为:各级党政机关,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全部参加改革。除了各级党政机关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按照规范职务消费原则进行改革,对原符合车辆配备条件的岗位和人员,逐步按规定纳入改革。

参加改革的人员范围确定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在编在岗司局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和地方地厅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原则上参加车改。考虑到地方实际情况,鼓励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厅(局)正职主要负责人,市(地、州)、县(市、区、旗)及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车改,确因环境所限和工作需要不便参改的,允许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但须严格规范管理,不得再领取公务交通补贴。

3、补贴标准怎样定

问:公务交通补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意见》对补贴标准是怎样规定的?此前一些省市自己出台的补贴标准怎么办?怎样避免出现以补贴为名变相发福利的问题?

答: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是自上而下、统一部署的改革。公务交通补贴标准经过了反复的研究测算,综合考虑了公务出行成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承受能力、辖区面积、自然地理环境、公务出行次数和距离、行政级别和实际承担的工作职务等因素。根据交通成本等相关因素变化情况,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可适时适度进行调整。确定补贴标准要基于三个原则:一是改革后公务交通补贴支出总额必须低于改革前的公车运行支出总额。二是公务交通补贴仅保障城区或规定区域内基本公务出行需求。三是简化档次便于操作,各个级别间补贴差距不宜过大。

《方案》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车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意见》明确规定,地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30%,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50%。

这里需要强调,公务交通补贴属于改革性补贴,不是职工福利,主要保障普通公务出行需求,不包括上下班通勤和所在城市以外的长途出差。同时,要求不得以公务交通补贴的名义变相发福利。公务人员不得既领取补贴又违规乘坐公务用车。

4、怎么确保 做成做好

问:对司勤人员的安排有什么考虑?

答:要确保车改平稳推进,重要问题之一是依法做好司勤人员的安置工作。要以人为本,对因取消公车而失岗的司勤人员不能简单推向社会,主要采取内部安置的办法,用多种方式保障其能够继续就业。要做好相关司勤人员的人事劳动关系变更、经济补偿发放、社保关系处理等工作,充分尊重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问:公车改革触及的利益很大,如此大范围的改革,怎么能够确保做成做好?

篇8:车改那些事

叶青:可能是专业使然吧。我是1979年9月拿到湖北财经学院财政学专业录取通知书的,从此之后就与财政问题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觉得以前的公务车制度浪费太大了,各级领导都有专车和司机,公务车常被乱用,群众的意见很大,影响很不好。以前我在国外考察的时候,感觉他们是很节俭的,相比起来,中国的许多财政收入都被浪费了。而现在,中国最需要做到四个字:“简约、务实”。我认为,中国的财政预算什么时候能够做到“简约和务实”就算是成功了。此外,我是民主党派成员,我认为民主党派不是反对党,但应该是“批评党”——应该对政府进行善意的批评。

3月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安徽代表团的审议时,提出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即“三严三实”——我对此非常赞同。

《汽车纵横》:您曾经提出过“公车相对论”,能否给我们解释一下?

叶青:“公车相对论”,我觉得这是中国国情的反映。事实上,中国的各级政府对于公务车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多的,但是,可以说,在中国的所有制度里,公车制度是最不被认真执行的。按照规定,一个厅级干部在北京是没有专车的,但在北京以外的地方,比如说到了武汉肯定就有专车。局长是厅级的,不可能说他没有专车。一般处级干部在局里肯定没车,但是这个处级干部在地级市,一个处长相当于局长,就会配备专用车。一个科级干部在地级市肯定没车,但是到了县里面就会配置专用车。此外,原来的标准比如说是要求“2.0L配置”,很多人就在“2.0L”上做文章,公务车大都会超出配置。一般的处级干部,可能还是按照2.0L配置执行,但是正厅级,在地方上就很难按“2.0L”这个标准执行。所以,中国最难执行的是这个(公务车)制度,这也造成了公车数量过多。

《汽车纵横》:这些年来,您一直在呼吁“车改”,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在“车改”推进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叶青:1993年,我在大学里开始研究中国财政制度改革,其中的方向之一就是“公车改革”。如果从那时候算起到现在,我个人关注公务车改革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总的感觉是,公务车制度越来越明朗,越来越规范。

这其中有几个关键时刻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1993年,东莞沙田镇的改革开创了中国车改的起始点;1998年,大庆开始车改;2005年开始,各地方车改陆续启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杭州车改、温州车改、惠州车改;2011年3月5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规定,“规范公务用车配备管理并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当时我是含着眼泪听完国歌的;2012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2012年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在2013年11月15日发布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只有一句“不准违规配备公车”。没有公车改革的内容,我曾经感到非常失望。

但是,在同年11月25日公布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就完整地推出了公车改革方案。其中的第五章公务用车制度中的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创新公务交通分类提供方式,保障公务出行,降低行政成本,建立符合国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普通公务出行由公务人员自主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取消的一般公务用车,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不得以车改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在2014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要严格执行“约法三章”,政府性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和改扩建,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只减不增,“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加强行政监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大审计和审计结果公告力度。

总体来说,我认为公车滥用显示的是“中国式”腐败,在公务车方面,我们的改革还任重而道远。

《汽车纵横》:目前,“深圳车改”方案引人关注,对于“深圳车改”,您有什么看法?

叶青:这是杭州车改之后的第二个副省级城市,也是反对浪费条例公布之后的第一个地方车改方案,细读深圳车改方案,我认为有四大不足:

一是保留少量公务接待用车,又安排单位公共交通专项经费,两者重复。例如,深圳各参与车改单位可以保留少量单位集体性调研和公务接待活动用车,“按照单位编制50人以内1辆、50至200人2辆、200人以上3辆,只保留7座以上的商务和中巴、大巴。”我认为这些7座以上的车保养成本高,应该由社会上的租车公司提供。此外,深圳将设立单位公共交通专项经费,深圳市财委依据拨付车改单位全年公务交通补贴总额10%的比例安排部门预算。深圳市规定,公共交通专项经费的使用,除用于保障单位集体公务活动、公务接待、重大应急突发事件处理等,公共交通外,不得用于报销个人应支付的交通费用。但是留公务接待车与设立公共交通专项经费是重复的。

二是组建市直机关车辆服务中心与中央要求的公务出行社会化、市场化是矛盾的。深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将在原市机关车队、市接待办车队、市外事办车队的基础上组建市直机关车辆服务中心,在车改上交车辆及市直机关车队现有车辆中留用部分车辆,承担市领导公务用车保障、市级退休领导公务用车保障。该机构将按成本价为机关市直机关重大及特殊公务的用车保障。这样的话,市直机关公务交通将有两层保障:自有接待车、市车队。

三是正局级正职实职和市四套班子领导自愿参加,这个安排让人有喜有忧。这些人员有两套方案是喜,特别是市级退休领导不配专车,也很有勇气。但是,正局级正职实职不直接车改是忧,这将给公车私用带来空间。到时候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场面:副市长自己开车,而正局级有车有司机,这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不符。

四是车补金额偏高。

《汽车纵横》:那么您认为车改应该怎么进行才能成功?

叶青:为什么“公车改革”在“三公”中最难?因为公款吃喝、公款出国等都是群体性行为,而私用公车是个体性行为。

“公车改革”要成功,我认为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中国到底有多少公车?是200万还是300万?公车的总费用到底是多少?司机的费用如何算?司机的经费哪里去了?根据我的估计,一辆公车一年的费用大约10万到15万。我个人非常期待国务院能够出台《公车改革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三条“边界”:在职、主官、级别车补(上下限),以及车补给不给?给多少?怎么给?我强烈建议,先车改,余下的公车安装GPS、实行专门车牌,以免造成浪费。事实上,2013年版的车改方案中,最大的阻力来自于乘坐公车的人,也来自车改区的官员(车补太高)。

对于公务车的改革,我和大家一样,期待已久。如果我的行动可以推动中国的改革,比我自己做多大的官都重要。

篇9:黑龙江车改方案

公车改革方案预计一个月内发布

按照国家的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将先行示范公车改革,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地方党政机关20xx年年底前完成,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包括事业单位、国企和国有金融企业改革。

从省财政厅获悉,目前,黑龙江省正积极制订公务用车改革方案和实施细则,包括确定党政机关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妥善安置司勤人员、公开规范处置公务用车的具体办法等,方案制订后将上报省政府常务会议批准,预计将在一个月内出台。

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黑龙江省公务用车改革方案正在起草时,黑龙江省日前发布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细则中,已透露了黑龙江省公务用车的改革方向,并对黑龙江省公务用车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

《条例》规定,黑龙江省要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创新公务交通分类提供方式,保障公务出行,降低行政成本,建立符合国情、省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

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普通公务出行方式由公务人员自主选择,实行社会化提供。取消的一般公务用车,采取公开招标、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不得以车改补贴的名义变相发放福利。

公务用车实行政府集中采购

黑龙江省规定,今后黑龙江省党政机关应从严配备实行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不得以特殊用途等理由变相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车辆,不得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的车辆。不得擅自扩大专车配备范围或者变相配备专车。从严控制执法执勤用车的配备范围、编制和标准。执法执勤用车配备应严格限制在一线执法执勤岗位,机关内部管理和后勤岗位以及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一律不得配备。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后黑龙江省公务用车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应选用国产汽车,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公务用车严格按照规定年限更新,已到更新年限尚能继续使用的应继续使用,不得因领导干部职务晋升、调任等原因提前更新。公务用车保险、维修、加油等实行政府统一采购,降低运行成本。

此外,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等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用车外,执法执勤用车应喷涂明显的统一标识。根据公务活动需要,严格按规定使用公务用车,严禁以任何理由私用、挪用或者固定给个人使用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领导干部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因私使用配备给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

公开招标拍卖公务用车

从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了解到,目前,全国已有10多个省市开展了公车改革,将产权交易市场作为公车处置的重要平台。为配合做好黑龙江省公车改革工作,作为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产权交易平台黑龙江联交所,正积极筹建黑龙江省公车处置平台,调试全省交易网络系统,为公车改革各项配套服务做好准备。

据了解,黑龙江联交所在12个地市设立了子公司或办事处,实现了全省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信息发布、统一审核鉴证、统一统计口径、统一收费标准。全省公车处置通过联交所及其子公司公开拍卖,可实现公车改革的规范处置。目前,黑龙江联交所还引进了2套全国性的网络竞价系统,可实现上百台车辆同时处置、上万人同时竞价的规模化交易。参与者在任何地方只要登录竞价系统,即可参与竞价,杜绝了暗箱操作,规避了传统现场竞拍方式中的串标、围标、控场等现象发生,提升了竞价率。

黑龙江联交所还接入了国务院国资委的网络监测系统,实现国务院国资委和省国资委两级国资系统,对国有产权交易的实时监测;接入了省监察厅的电子监察系统,纪检监察部门对产权交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可实时进行电子在线监察。黑龙江省公车处置平台将实现全方位监管,以确保公车处置过程公开透明。

二、车改五大热点

热点一:车改时间

《方案》提出,20x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全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年底前完成全省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其他国有金融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通过本次车改,建立公务出行便捷合理,交通费用节约可控,车辆管理规范透明,监管问责科学有效,符合省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

热点二:车改范围

《方案》指出,本次车改的机构范围是各级党政机关(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全省其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另行实施。参与车改的人员范围是在编在岗的厅(局)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参改单位的行政编制工勤人员参加公务用车改革。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所属正厅级机关主要负责人,市(地)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负责人,县(市、区)、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可选择性参加车改。不参加车改的,保留定向工作用车或实物保障工作用车,不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参加车改的,不保留定向工作用车,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参与车改的车辆范围也已划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接待、调研、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

热点三:交通补贴

按照《方案》要求,对参改的人员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自行选择公务出行方式。在所在城市行政区域(城区)内公务出行,不再报销公务交通费用。全省、省直和市(县)改革后公务交通支出原则上要低于改革前公务交通支出,节支率不低于7%。如达不到节支要求,要降低补贴标准。

省直党政机关公务交通补贴的层级和标准分别为:厅级每人每月1690元、处级每人每月1040元、科级每人每月650元、科员及工勤人员每人每月500元。各市(地)、县(市)要综合考虑本地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自行确定补贴层级与标准,补贴层级及标准划分可不与省直层级完全对应。地处内陆的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和七台河市辖区内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中央标准的130%;其他边境市(地)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不得超过中央标准的150%,辖区内市(地)和非边境县(市、区)的公务交通补贴标准要与边境县(市、区)有所差别。

公务交通补贴属于改革性补贴,列入财政预算,在交通费中列支,按月发放,用于保障公务人员普通公务出行。未参加车改的单位和人员,不得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同时,各地要结合实际界定本地区交通补贴保障的一般公务出行范围,公务交通补贴范围要与当地差旅费保障范围有效衔接。

热点四:啥样的公车保留

《方案》明确,根据需要,机要通信和应急用车、接待和调研用车、执法执勤用车将在本次车改过程中有所保留,但数量也有严格控制。经审核符合保留条件的特种专业技术车辆、参改单位离退休干部管理机构的现有编制内老干部服务用车等其他业务用车予以保留。

机要通信和应急用车省直部门可根据机构人员编制、职能以及应急工作任务等因素保留1~5辆车辆;市(地)党委、政府各保留5辆以内车辆;县(市、区)党委、政府各保留3辆以内车辆。市(地)所属部门原则上不保留应急车辆,县(市、区)所属部门不保留应急车辆,应急任务所需公务用车,鼓励通过建立市(地)、县(市、区)政府公务用车平台解决。建立的政府公务用车平台,市(地)级控制在60辆以内,县(市、区)控制在40辆以内。

接待和调研用车,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可根据工作需要适当保留接待和调研用车。省直各部门,市(地)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县(市、区)党委、政府,留用数量不超过原有接待、调研车辆的35%。

执法执勤用车。执法执勤部门统一参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保留执法执勤用车的部门仅限于中央20xx年公车专项治理中明确的法院、检察院、公安、国家安全、纪检监察、司法、交通、农业、税务、工商、林业、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以原核定的执法执勤车辆编制为基数,省级保留30%、市(地)保留50%、县级保留60%以内。此外,其他具有行政执法职能部门的行政执法车辆,确需保留的由各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从严核定。

热点五:取消的公车咋处置

据了解,取消的公务用车,在公务用车主管部门统一协调下优先用于调剂补充保留的车辆,其余车辆集中公开规范处置,严禁甩卖和贱卖现象,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公务用车主管部门委托集中采购机构,通过公开招标方式,从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中确定鉴定评估机构和拍卖机构,对取消车辆进行综合鉴定评估后,以公开拍卖方式进行处置。处置公务用车所得收入,扣除有关税费后,全部上缴同级国库。

热点五:司勤人员如何安置

《方案》明确,根据保留公务用车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司勤人员岗位,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现有在册正式司勤人员中,采用竞聘、综合择优等方式确定上岗人员。对其他司勤人员坚持内部消化为主,通过内部转岗、开辟新的就业岗位等多种方式妥善安置。此外,要做好相关人员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的终止、解除工作,妥善处理该类用工形式司勤人员与单位的劳动关系,维护好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所需必要支出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篇10:关于车改的调查报告

导言 当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国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的改革途径。为更加深刻的了解公务用车现状,调查者主要采用个别访问法和观察法,对邯郸市某县民政局的公务用车制度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分析研究整理出公务用车制度实施的现状以及在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公务用车制度的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议。

主体

某县民政局公务用车具体制度

在该县民政局办公室主任的帮助下了解到该局具体关于机关车辆管理制度,经过分析总结,其制度规定内容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管理原则及管理权限 局机关公务用车由办公室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办公室根据公务的轻重缓急妥善派车,优先保障重要公务、接待和会议等活动用车。

二、用车范围 局领导的公务活动,公务接待和会议活动,机关工作人员公务下乡、出差或会议等有关活动。严禁公车私用。

三、用车程序,未经办公室应允,不准私自出车,不准将车辆交与他人驾驶,不准私自教练他人学车,不准借故或编造车辆故障谋取私利,一经查出将严肃处理。

四、油耗管理,办公室严格控制公务车用油,车辆用油在办公室领取油票,到定点加油站加油。不准以办公室车辆牌号名义为非本办公室车辆加油,一经发现,视情节轻重,扣发部分或全部绩效工资。

五、车辆维修,车辆因保养不及时或行驶中操作不当,造成车辆损坏,甚至发生事故,经鉴定属实的,扣发驾驶员当月绩效工资。情节特别严重的,取消驾车资格。

制度实施的现状

存在的现状是:

1、公车私有化。把公车当私车用,不管公事私事都要用公车;

2、费用无偿性。一律由公家来承担,自己不要花一分钱;

3、管理不规范。公车的使用、管理和维修等没有统一的模式;

4、攀比无限制。公务用车规模逐年增加,特别是红白喜事公务用车。

5、后果负担大。公车多了势必司机也多,造成人员超编和单位负担大。

弊端主要有:

1、贪图享受,竞相攀比。公务用车不是从工作需要出发,而是把它看成是一种“待遇”,是领导的“地位”、“权力”的一种象征。不仅县处级干部有“专用车”,乡镇领导干部,甚至基层站所的负责人也有“专车”。

2、大包大揽,耗资惊人。第一是买车费用不甚重负。第二是管理费用令人咋舌。第三是养车费用形似黑洞。一些单位负责人为了公务用车,甚至停发职工的工资和福利。

3、公车私用,屡禁不止。一是办私事。在一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用车几乎成了领导的私家专车。二是开私车。少数领导干部把开车当作一种时尚,经常自已开车去开会办事。

4、效率低下,人满为患。目前,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小汽车绝大多数配有专职司机,小车司机的人数,机关人满为患,这与现行的公车制度有着密切关系。

5、监控乏力,资产流失。由于车辆分散管理,各单位的车辆配备、更新、报废等手续得不到有效监控,造成了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

通过对该县民政局公务用车制度的调查,可以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公务用车改革仍没有落实,由此对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改革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1、加强公务用车管理,是改善公车私用、杜绝公车产生腐败的需要。国家取消了严格按级别分配使用小轿车的规定后,机关配置车辆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仿佛谁坐的车越高级,谁的地位与权力就越高、越大,甚至是一种待遇象征。攀比之风不可一时。据国家审计机关对全国2000个县市审计,发现有近半数贫困县将贫困资金挪用购买车辆,条件较好的,更是不惜一切手段挤占其他资金购买高级公车。有专车,就得有专车司机。由于行政机关运行的机制是首长负责制,即“一把手”负责制,配备的司机只为“一把手”负责,全天候、无条件服务,不分公用或私用。单车成本居高不下。另外,公车维修也存在管理上的漏洞,修车给回扣已成惯例。因此,为改善愈演愈烈的公车私用状况、杜绝“车轮上的腐败”,需要加强公务用车的管理。在落实公车限行之前,可采取公务车“拼车”、选乘公交车和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等方式,还可以为每辆公车设置一周耗油上限,逼迫公务员节约出行,文明驾车,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服务百姓的刀刃上,彻底改变公务员把公事乃至私事一定要驾、乘公车去办的潜规则现象。

2、降低油耗,让公车限行,是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的“突破口”。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规定,节能仅仅是公车限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各地应当努力借助公车限行举措,促进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和作风的转变,认真思考哪些是必须履行的职责和公务,哪些是应当被压缩掉的出行和应酬,把有限的公车出行的机会真正用在服务百姓的政务上,真正建设服务政府和责任政府。

上一篇:大榕树的作文600字下一篇:行政公诉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