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2024-04-08

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共10篇)

篇1: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让语文课堂更艺术

——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王颖梅

最近,阅读了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写的《语文教学谈艺录》,这本专著写于20世纪90年代,是她退休之后仍心系教育,拖着病体,在病房、家里完成的专著。读罢全书,感触颇多。

于漪老师在后记中写道:“不少教师视语文教学为苦事,认为精力花得很多,收效却不显著,不像有的学科能立竿见影。再加上身不由己,不得已为考而教,常处于揣摩、惶恐、茫然之中,自信力下降,谈不上教学的情趣,更别说从中享受到教文育人的幸福。面对这样的现实,我既理解与同情语文同行的苦恼与无奈,更觉得应振奋精神跳出这个怪圈。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清醒地认识语文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不可代替的重要价值,感受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传承文化的巨大魅力,要努力探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规律,品赏与享受语文教学艺术的快乐。”可见,做为一名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于漪老师既理解同行的“苦”,又希望同行能悟出并享受语文教学的“乐”.在她看来,语文课程不单是一门实用的人文课程,更是多姿多彩的,且具有多功能的育人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则应该是是一门艺术,教与学应是和谐互动的。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的主宰,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先导,教师在课堂上能积极诱导学生在佳作中寻宝探宝,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精心安排掌控教学节奏,创设出艺术的教学课堂。教学艺术了,有情趣了,做为教师也便有了教文育人的幸福感。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艺术呢?方法是多样的。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师的精神成长》主题报告中曾说过,课堂是语文教师安身立命之本。笔者认为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创设艺术的课堂,就应该在课堂教学设计上精益求精。教学设计精心了,课堂效率就能提升,学生的收获也会大不少。

但课堂教学的设计,不能随心所欲。于漪老师的建议是“减头绪,削枝强干”,她认为“教学不能搞倾盆大雨,把头绪繁多的教学内容塞进一堂课内,弄得学生眼花缭乱,要切实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紧扣教学目标,减头绪,削枝强干,使得课堂眉目清楚,容易理解,容易心领神会。”

要删减枝干

众所周知,园林景观需要修剪枝叶,才能呈现个性的、艺术的状态,语文教学也同样如此。想要呈现艺术化的教学形式就要以目标为准绳,对教学内容进行剪裁,决定取舍详略。毕竟教学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有连续性、阶段性、层次性、反复性。所以教学中千万不能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学会舍得,所谓舍得舍得,不舍不得,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所得。如牛汉的《滹沱河和我》,这篇课文可教授的点很多——作者对滹沱河的感情变化过程,景物描写的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伏笔等表现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景和人之间的有机关联,开头结尾在文中的作用,作者的写作意图等等,千头万绪。但教学中,不可能把文中所涉及的手法都放到一堂课去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时要抓主干,舍枝叶,分步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要情动于中,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那么在教授此文时,可以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为最终目标,抓情感变化的主线,由浅入深,由表象向纵深发展,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阶梯状的呈现教学环节,这样学生才能有所得。

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宏观上说,不同的年龄层次,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一个全面的安排,并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微观上看,即聚焦到每篇课文每堂课,学到的东西,必须是集中的、扎实的,不能因面面俱到而浮于表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那么一篇课文的重难点应该怎样去确立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情,课文的文体特点以及其文本的核心价值和教学的核心价值。

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它发表于1883年,作者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小说清晰而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揭示了人性的假恶丑,彰显人性的真善美。

这篇小说被编入沪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八单元。(w w w.f w s i r.c o m)八年级的学生对小说有了一些接触,并且多数学生对小说怀有较浓的兴趣,也能关注到小说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的命运,并且有了一些阅读小说的经验和方法,那么教师在设计这篇文章的教学环节时,应把重点放在对人物描写的分析上,在分析中揣摩人物性格。再加上八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关注文章的叙述视角,理解小说主题和作品情感倾向。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感受作者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这个难点的突破,也是建立在重点突破的基础上的。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切记不能只停留在“知其然”的阶段,而应向前推动一步,指点学生“知其所以然”.只有教师在重点、难点上点拨到位,学生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总之,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去庞杂,强主干,学生学习时就容易收到功效,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海无涯学为舟,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于漪老师的这本《语文教学谈艺录》带给笔者的思考,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一点一滴,需细细品味。希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前行,打造出适时适切、精致优美的语文艺术课堂。

(感谢东昌东校王颖梅老师供稿)

篇2: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洞山中学

李方能

几十年前林语堂先生就对中国的语文教学进行过猛烈抨击,说过许多像是过激的言辞,譬如他说:“所谓学习就是喜爱。学生应该对读书发生狂喜。但是从小学到大学研究院,老师有一种天才,就是把读书的乐处挤出,使之变得干燥乏味。”(《论学问与知趣》)

曾几何时,生来就是我们擅长的母语学习,成了枯燥无味的程式化操练。一切优美典范的语言文学,都被“阅读分析”的刀子割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文言文看不懂,题目做得出;白话文看得懂,题目做不出。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这些年来一直处在夹缝中,一方面深感语文教学的方向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又被无形的“指挥棒”束缚。但是,近期认真阅读了于老师《语文教学谈艺录》后,深觉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一课一练,是一种素质的体现,是艺术,是境界。当认真反思后,发现感受颇多,收获颇丰。

首先,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以适合学生为目的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应多考虑学生会怎么想,怎么理解,而不是学生应该怎么想,怎么理解,其所谓“眼前有书本,心中有学生”。

著名作家夏衍曾经说过:拿到一篇文章,先看题目,不要看文章,让我来想想,如果我写我该怎么写。书中所举案例中有一篇高中课文《丑石》,篇幅较短,文中也没有特别难以理解的句子,因此,于老师没让学生事先预习课文,而让学生学一下夏衍先生的读书方法,根据题目思考,让我们来写,我们准备选什么文体,定什么内容?由于在上课一开始就打破了强加于阅读的种种束缚,给阅读的充分自由,学生不是处在被动的阅读状态,学生创造意识一下子迸发出来,有的同学的构思和作家贾平凹不谋而合。

于漪老师在《谈艺录》中写道:“语文教学要获得成功,学生要学有成效,必须做到学生能带着一种积极的、高涨的、激动的情绪来从事学习,开动脑筋思考,认真地主动地投入读、写、听、说地训练之中,为获得新知识而欣喜,为语文能力的提高而欢乐,而骄傲。”只有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课堂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训练。

其次,在《谈艺录》中于老师又一次揭示了我们许多语文老师的通病:“就是‘时间不够’,讲啊讲啊,似乎许多该讲的都没有讲完,哪有时间让学生活动?„„乍看是课时问题,实际上观念问题,教学中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

小孩最怕听老旦唱戏,鲁迅在《社戏》一文中这样写到:“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招,我以为就是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地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读书时很喜欢鲁迅这一段精彩的描写,因为他写出孩童的特点,教书时却有些担心,担心自己有没有“踱来踱去”地讲,而学生在心里“喃喃地骂”。

课堂教学的主人本是学生,教师上课的思路应该是引导学生的思路去理解课文的思路。因此教师课堂提问设计就很重要,在我第一次教《背影》这课时,我是这样提问的:“父亲对儿子的爱体现在哪里?儿子对父亲是什么情感?”这些问题虽然能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清文章的两条线索,但学生思维没有得到充分训练。我听取了听课老师的意见,设计这样的突破口:“课文中有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爱’,如果直接讲出来,不一定有感染力,但我们读了本文受到了感染,它这种感染力从什么地方体现出来的呢?”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交流分析评价,我又作了一次尝试。

文道结合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文道怎样结合才好呢?因为这个结合处理不好就成了贴标签,生硬的结合非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正确的做法是从课文出发,开掘课文内容,对学生倾注情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

再次,每一堂语文课都是学生认知链中的一个环节,教学要遵从认识论的规律,从感性到理性,按“尝试——归纳——练习——新的认识”的思路去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去尝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以前看到一则寓言,说的是一批客人羡慕主人家果园的美景前去观赏,热情主人忙着摘采,显得十分好客。吃着主人摘来的果子,望着那棵只剩下枝叶的果树,客人再也品味不出果子的甘美,心中总觉得缺了些什么。现在我们这些语文教师面对我们的学生,总是那样好客热情,忙着划分段落,辨析句意,其实客人来意更多的是欣赏而不是品尝。有的老师还不满足于帮学生摘摘果实,还为学生去皮,有的甚至还想榨成果汁喂给学生吃。正如一个人,一株树,一朵花,一泓清溪,一片云彩是不可随意割裂的一样,一篇文章怎么可以随便地“碎尸万段”呢?

篇3:《语文教学谈艺录》(修订本)

于漪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当崇高的使命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候,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升起。”

本书是《上海教育丛书》中《语文教学谈艺录》一书的修订本,由首批语文特级教师、首批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撰写。于漪老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情操陶冶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她的主要著作有《于漪文集》(6卷)、《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6卷)、《于漪教育视点丛书》(4卷)、《岁月如歌》等。

本书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广采博引,深入浅出,从课程与课堂、教师与学生等各个角度,倾作者数十年语文教学之经验总结,实例丰富;作者几十年自我学习之心得体会,是各位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的很好的辅助读本。作者认为教师应站在战略的高度,清醒地认识语文教学对学生成长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感受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传承文化的巨大魅力,努力探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规律,品赏与享受语文教学艺术的快乐。全书蕴涵着教学原则的运用、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教学效果的评估等内容,不仅让语文教师可以直接受惠,也可供其他学科教师学习、思考、对照、改革与创新。

篇4:于漪《拿来主义》教学目标简评

关键词:于漪 《拿来主义》 教学目标

一.于漪《拿来主义》教学目标

1.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二.于漪《拿来主义》教学目标简评

首先是语文知识目标,也就是加涅所谓的言语信息,奥苏泊尔的概念学习,布鲁姆的事实性知识,其本质属于安德森陈述性知识的范畴,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及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也就是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包括名称、事实、事件、态度等。[1]23《拿来主义》是一篇短小精炼的议论文,信息量很大,文本教学涉及了人物知识——作者鲁迅、梅兰芳、尼采;事件知识——《且介亭杂文》由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历史事件(闭关锁国、古董展览等);事实知识——列强对旧中国的经济输入(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等);概念知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论证方法;符号记忆——还包括字音字形:礼尚往来、自诩、残羹冷炙、冠冕等。于漪老师去繁存简,将语文知识目标提炼为“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

遗憾的是于漪老师对于这篇课文的内容知识把握不够精确,尤其是文章的写作手法知识讲解较为模糊且有偏差。杂文属于议论文的一种,理解议论方法应该是教学目标中应该明确的部分。于漪老师将这部分知识的教学目标概括为“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即为对比论证),诚然她做到了,体现在第一课时中对“送去主义”实质及危害的讲解。但她忽略了文章中另两种精彩的论证手法——比喻论证、类比论证,这两者化抽象为具体,又委婉地跨越了当时语境的表达障碍,应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于漪老师既没有在教学目标中明确,其讲解也较为含糊。课文第八节用穷青年继承老宅子来比喻国人继承传统文化,讲述了面对传统文化的三种不同态度:使用、存放、毁灭。可以归纳为比喻论证。对于课文第九节的内容知识把握有误差,在教学目标中将论证手法简单的归结为比喻修辞是不恰当的。第九节中“鱼翅”、“鸦片”、“烟枪”、“姨太太”的解读多年来在《教师教学用书》中被误解为比喻修辞或者比喻论证,这里存在明显额逻辑漏洞。既然是比喻修辞,“鱼翅”、“鸦片”、“烟枪”、“姨太太”为喻体,那么本体是什么?通常人们会解读为:“鱼翅”为文化遗产的精华,“鸦片”和“烟枪”是糟粕,但也有有益成分。简单归类为精华和糟粕,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定义为糟粕,何来有益成分呢,定义和内涵相互矛盾。因此我们应该反思,作者列举的四种事物是否具有比喻义,是否起到了比喻的作用。这样贴标签式的解读明显是对概念的教条化,受二元对立思维的局限。实际上“鱼翅”、“鸦片”、“烟枪”、“姨太太”类比了三类事物,也分别对应了三种态度。一是“拿来使用”类:鱼翅——类比文化遗产中有益无害的部分,因此可以放心“吃掉”;鸦片——类比文化遗产益大于害的部分,不必“摔在茅厕”而可以“送到药房”;二是“或存放或毁灭”类:烟灯和烟枪——类比文化遗产中害大于益的部分,可以“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大可以毁掉”;三是“必须毁灭”类:姨太太之类——类比文化遗产中有害无益的部分,要毁灭的自然是造成姨太太的制度。[2]276为什么是类比论证,而不是比喻论证,都值得学生深入思考或者进行讨论。

其次是语文技能,是指运用概念和规则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其行为表现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于漪老师的《拿来主义》教学目标设计主要侧重于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在目标表述中表述为:“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在阅读与鉴赏技能方面,于漪老师并未形成目标表述,但在教学设计上表现出丰富的语文技能教授,比如阅读课文、背诵课文、以及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等等课堂上均有体现。在写作技能上于漪老师强调得更多,比喻、讽刺的语言风格将一贯逻辑严谨、态度严肃的议论文变得有生命力,活泼生动又不失犀利冷峻的态度。这确实是文本的最大特点,也是鲁迅文章显著的风格特征。遗憾的是像这样的一篇思想深刻又极具个性的文学文本,在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方面是再好不过的机会了,于漪老师的语文技能设置缺少了口语交际能力的部分,虽然课堂教学过程有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但在目标上未能体现。

再次是语文策略知识,即关于语文运用和学习中如何认知、如何学习的知识。[3]17非常遗憾,于漪老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相对缺乏语文认知策略目标。虽然在她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到语文教学策略的教授或是潜移默化,但她未能形成目标意识,错失了帮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运用这些语文认知策略的机会。也许作为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做到不拘小节、成竹在心,但对于后生晚辈而言,一份完整、细致的教学目标设计是指导自己进行教学实践的依据,也是检验自己教学效果的标准。在于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出现了具有典范意义的阅读认知策略——关键词法。这种认知策略的教授源于于漪老师对课堂效率的追求,对高二学生有一定语文阅读技能的学情把握,更重要的是她能够准确的体会到鲁迅杂文的理趣——对现象的高度抽象化、议论的形象化、行文的逻辑化,从而使文章形神兼备、风格独具。因此本文的关键词和关键概念的学习将会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突破口。虽然于漪老师身体力行的关键词法是合理的、高效的认知策略,但在教学目标上未能体现。在注意策略方面,于漪老师通过提问关键信息,通过问题串联课堂的阅读教学可以概括为探究式学习,先让学生思考题目“拿来主义”;后按照行文顺序,依次提问了“送去主义”的实质、案例以及危害是什么;为什么要区别“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批判了“拿来主义”的哪三种错误倾向;应如何正确地采取“拿来主义”。这些问题符合文章的思路,逻辑清晰,但是对于这样的策略性知识,教者未能形成目标意识。

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漪老师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把握是十分明确的,目标具体表述为:“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这体现了她多年来践行的教学育人观和教育的生命意识,将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修养和人格是她一直强调的教育意义。因此她将课文当作指导学生阅读其他中外名著的教材,帮助学生树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辨别意识和鉴赏能力。

该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制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多维化。在两个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无论是总目标还是分目标,涉及了语文知识目标、语文技能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但其中缺少了语文认知策略目标。教学目标设计,面面俱到是不切实际的,于漪老师能够兼顾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习得,考虑得相对比较周全。

第二,重实效。于漪老师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表述都极为简洁,相比部分年轻教师的长篇大论的目标制定,于漪老师的目标制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以看出于漪老师对于课堂效率的追求。简明扼要的目标制定有利于教师教学也方便进行教学反思和评价。

第三,层次性。于漪老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分为两个层次,即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两条,分目标即为两个课时开头的教学要点。分层的目标设计较为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先从“送去主义”入手,再去认识“拿来主义”,循序渐进,较为科学合理。

第四,轻方法。在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于漪老师的目标制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的阅读教学方法未能在教学目标中得到体现。方法的忽视不利于长期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关键词法以及把握文章的逻辑链,包括问题串联的探究式学习在目标表述中相对缺乏。

参考文献

[1]何更生.语文教学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2]钱理群.中学语文教材的鲁迅作品解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3]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篇5:谈艺录读后感

作诗须以不类为类乃佳;看了上句,使人想不出下句,方见变化不测。“珠圆花上露,玉碎草头霜”,虽工不绝。这样说来,必“西班牙”对“东坡肉”,“三星白兰地”对“五月黄梅天”才妙。一笑。

韩愈同柳宗元的差别好像建房子,“子厚先量自家四至所到,不敢略侵别人田地。退之则惟意之所指,横斜曲直,只要自家屋子饱满,不问田地四至,或在我与别人”。苏轼与黄庭坚的不同“犹丈夫女子之接客”,“丈夫见宾客,信步出将去;如女子,则非涂泽不可”。苏东坡如名家女,大脚步便出;黄山谷缩头拗颈,欲出不出,有许多作态。

李商隐《锦瑟》诗非“悼亡”之意,而是以古瑟自况。“诗冠全集,倘非偶然,则略比自序之开宗明义。”首“锦瑟”两句,言景光虽逝,篇什犹留,毕世心力,平生欢戚,开卷历历,“借此中传”;次“庄生”两句,言作诗之法,心之所思,情之所感,寓言假物,譬喻拟象;中“沧海”两句,言诗成之风格或境界;末“此情”两句,乃与首二句呼应作结,黯然于好梦易醒,盛筵必散。

篇6:《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读后感

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这段时间有幸拜读她的著作《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一书,让我获益匪浅。在书中,我充分感受到了于漪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和对学生爱心的奉献。

于漪老师说:我这一辈子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在这种“比”和“量”的过程中,我总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总能学到别人的长处.我横比竖比,量别人量自己,越比越觉得自己有向前奔跑的动力.我想正是这样的一份动力,让我从书中,真正看到了于漪老师“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崇高追求和高尚人格。

在阅读于漪老师著作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并且时刻提醒自己在日后的工作中要做到更好。做一名更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特别是书中介绍于漪老师从教历史转行到语文教学时的过程,让我感触颇深。为了能让自己胜任中学语文教师这个岗位,她认为除了要拥有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必需的教育学、心理学及人文学科的知识,更要有一颗爱学生、爱课堂、爱语文的情怀。她在书中写道,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份澎湃的激情,更要多一些理性的思考,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多的是“育人”。我想,于漪老师想要告诉我们,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教授,更重要的是德育的传播。让我们拥有语文教育的大语文观。正如书中所写,教师应该是学生人生的同路人,学习途中的好伙伴,精神成长的引领者。我想这样的教师才是一名合格的老师。

篇7:于漪教育魅力读后感

(一)读了于漪老师的《教育魅力》这本书,感觉受益匪浅。这本书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魅力,太多的艺术,需要我去追逐,去领会,去反思,去品悟。每一项修炼都让我受到启发和深思,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平日自己日常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的细节,读罢此书,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还有那么多的地方做得不够好。每个修炼都可以成为我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指领。在这里我要介绍自己体会最深的五点:

一、教师要注意自身形象

有道是“形象就是宣传:形象就是效益:形象就是服务:形象就是生命:形象就是一切!”新世纪的教师形象应该富有时代的朝气。这种朝气,集中体现了当代教师应该更懂得美、追求美、体现美。讲究外在的美、仪表的美、风度美的教师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受学生的喜爱。整洁、得体、典雅、美观的着装,也是完成教育任务的需要。教师站在学生面前亮相,自然而然的成为“审美的客体”,通过自己形象的示范,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作为教师本身就是美的传播者。因此,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是当代教师自我形象塑造应该追求的理想目标。

二、教师每天要反思一下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善于思考必定受益无穷。因为思考可以化解矛的症结,使僵化的思维方式疏通,变得清晰,构建新的思维和理念。凡成大器的人都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可关键是平时该怎样做?这里的意见为我指明了方向:要持续不断、读思结合、以写促思、系统性。

三、教师语言要有亲和力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要使语言具有亲和力,就要注意平时言谈要和蔼可亲如春风化雨细细密密润禾苗,如清泉小溪涓涓滴滴入心田;课堂上和学生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语言要自然亲切,热情明快,做到活泼而不庸俗,文雅而不晦涩;对学生的提问、辅导解答要不厌其烦;课下可以融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进行无拘无束的交谈。学生学习上有失误或做了错事也能够循循善诱给予正确指导。学生生活中有苦恼或痛苦,教师要给予关爱,即使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也会让学生心中燃起暖暖的爱意。

四、教师要与家长常沟通

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与家长联系,这是每一个教师经常要做的工作。但往往是有事的时候才联系,而且多半是作业不交或者出了什么事故的时候才联系,所以,许多家长都条件反射似地怕接老师的电话。本书就提出很好的建议:教师应该在休息的时候,打两三个电话,与家长闲聊一会儿,了解一下学生在家的表现,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家长对老师有些什么要求和建议等。平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可以预防很多事故的发生,比“亡羊补牢”般的事后谈话效果更好。

五、教师在教学中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教师在课堂上会演绎出不同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尽管有规定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却没有固定的台词,课堂教学给予了教师充分的空间,可以自由驰骋,自由探索。从书上的例子可以得出要做到这点必须要求自己: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人们都说: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Inspirational quotes yuedu.mipang.com)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学生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可见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又能给予学生怎样的环境呢?这不禁让我感觉到身上的责任重大。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勉励自己: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

于漪教育魅力读后感

(二)美国自白派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说:“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它不像水龙头那样随开随关,突然迸发。它像根丝巧妙地编织在性格里,它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

教育闪闪发光的魅力,不体现在高楼大厦和现代化设施,而主要体现为人的魅力、教师的魅力。

于漪老师说:“我爱学生,爱生活,爱未来,爱蕴含着灿烂中华文明的语文。教课不是当旁观的评论员,只有用生命编织的、从心底里流出来的歌,才动听,才感人,才会如清澈明净的泉水叮叮咚咚流入学生的心田。”

品读《教育魅力》,使我意识到,教育的魅力首先在于教育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蓬勃向上、锲而不舍的精神。一个教师如果认定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认定教师这个职业,其出发点与归宿都是“学生的成长”,能够像于漪老师那样“把学生放在自己心中”,能够使自己教师职业的价值与乐趣体现在“教师也生活在学生心中”,那就真能够像她那样“魅力无穷”,在教育中“用生命歌唱”。

除了于漪老师的教育故事之外,书中还讲了一系列教育大师散发出迷人教育魅力的动人故事,古代的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董仲舒、郑玄、颜之推、韩愈、柳宗元、朱熹、王守仁、黄宗羲、王夫之等,近现代的有蔡元培、陶行知、马寅初、钱梦龙等等,以及一大批活跃在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关爱学生、投入教育的感人事迹。这么多的教育故事铺排开来,我们似乎真的看到了教育魅力“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带着对生命的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像寻找珍贵的金子一样去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激发生命的活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教育淋漓尽致地展示人性的魅力,散发出迷人的光辉。

于漪教育魅力读后感

(三)《教育魅力》一书是教育界名声赫赫的于漪老师一生的经验总结,也是年轻教师成长的钥匙。

于漪老师在书中说:“我爱学生,爱生活,爱未来,爱蕴含着灿烂中华文明的语文。教课不是当旁观的评论员,只有用生命编织的、从心底里流出来的歌,才动听,才感人,才会如清澈明净的泉水叮叮咚咚流入学生的心田。”书中于漪老师和一系列教育大师散发出的迷人的教育魅力的动人故事以及一大批活跃在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关爱学生、投入教育的感人事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真切地体味到教育是爱的感化,是真心换真心的过程,它是由爱衍生的。教师的教育过程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过程。

书中给我冲击力最大的是该书对教师教育魅力的现状调查。在上海学生心目中,人格魅力是教师教育魅力的首要条件,远远超过师爱、学识魅力和形象魅力。何谓人格魅力,用叶澜教授的话来说,就是真诚。“真诚是人格魅力的基础”。即使面对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也应该真诚对待。对待学生,不敷衍,坦坦荡荡,想尽一切办法去发展他们,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满腔真诚。于漪老师对教育的经久不息,长久不衰的热烈的情感,正是她的人格魅力所在。

篇8:于漪《拿来主义》教学目标简评

1.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二.于漪《拿来主义》教学目标简评

首先是语文知识目标,也就是加涅所谓的言语信息,奥苏泊尔的概念学习,布鲁姆的事实性知识,其本质属于安德森陈述性知识的范畴,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及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也就是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包括名称、事实、事件、态度等。[1]2《3拿来主义》是一篇短小精炼的议论文,信息量很大,文本教学涉及了人物知识———作者鲁迅、梅兰芳、尼采;事件知识———《且介亭杂文》由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历史事件(闭关锁国、古董展览等);事实知识———列强对旧中国的经济输入(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等);概念知识———“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论证方法;符号记忆———还包括字音字形:礼尚往来、自诩、残羹冷炙、冠冕等。于漪老师去繁存简,将语文知识目标提炼为“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

遗憾的是于漪老师对于这篇课文的内容知识把握不够精确,尤其是文章的写作手法知识讲解较为模糊且有偏差。杂文属于议论文的一种,理解议论方法应该是教学目标中应该明确的部分。于漪老师将这部分知识的教学目标概括为“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即为对比论证),诚然她做到了,体现在第一课时中对“送去主义”实质及危害的讲解。但她忽略了文章中另两种精彩的论证手法———比喻论证、类比论证,这两者化抽象为具体,又委婉地跨越了当时语境的表达障碍,应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于漪老师既没有在教学目标中明确,其讲解也较为含糊。课文第八节用穷青年继承老宅子来比喻国人继承传统文化,讲述了面对传统文化的三种不同态度:使用、存放、毁灭。可以归纳为比喻论证。对于课文第九节的内容知识把握有误差,在教学目标中将论证手法简单的归结为比喻修辞是不恰当的。第九节中“鱼翅”、“鸦片”、“烟枪”、“姨太太”的解读多年来在《教师教学用书》中被误解为比喻修辞或者比喻论证,这里存在明显额逻辑漏洞。既然是比喻修辞,“鱼翅”、“鸦片”、“烟枪”、“姨太太”为喻体,那么本体是什么?通常人们会解读为:“鱼翅”为文化遗产的精华,“鸦片”和“烟枪”是糟粕,但也有有益成分。简单归类为精华和糟粕,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定义为糟粕,何来有益成分呢,定义和内涵相互矛盾。因此我们应该反思,作者列举的四种事物是否具有比喻义,是否起到了比喻的作用。这样贴标签式的解读明显是对概念的教条化,受二元对立思维的局限。实际上“鱼翅”、“鸦片”、“烟枪”、“姨太太”类比了三类事物,也分别对应了三种态度。一是“拿来使用”类:鱼翅———类比文化遗产中有益无害的部分,因此可以放心“吃掉”;鸦片———类比文化遗产益大于害的部分,不必“摔在茅厕”而可以“送到药房”;二是“或存放或毁灭”类:烟灯和烟枪———类比文化遗产中害大于益的部分,可以“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大可以毁掉”;三是“必须毁灭”类:姨太太之类———类比文化遗产中有害无益的部分,要毁灭的自然是造成姨太太的制度。[2]276为什么是类比论证,而不是比喻论证,都值得学生深入思考或者进行讨论。

其次是语文技能,是指运用概念和规则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其行为表现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于漪老师的《拿来主义》教学目标设计主要侧重于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在目标表述中表述为:“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在阅读与鉴赏技能方面,于漪老师并未形成目标表述,但在教学设计上表现出丰富的语文技能教授,比如阅读课文、背诵课文、以及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等等课堂上均有体现。在写作技能上于漪老师强调得更多,比喻、讽刺的语言风格将一贯逻辑严谨、态度严肃的议论文变得有生命力,活泼生动又不失犀利冷峻的态度。这确实是文本的最大特点,也是鲁迅文章显著的风格特征。遗憾的是像这样的一篇思想深刻又极具个性的文学文本,在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方面是再好不过的机会了,于漪老师的语文技能设置缺少了口语交际能力的部分,虽然课堂教学过程有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但在目标上未能体现。

再次是语文策略知识,即关于语文运用和学习中如何认知、如何学习的知识。[3]17非常遗憾,于漪老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相对缺乏语文认知策略目标。虽然在她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到语文教学策略的教授或是潜移默化,但她未能形成目标意识,错失了帮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运用这些语文认知策略的机会。也许作为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做到不拘小节、成竹在心,但对于后生晚辈而言,一份完整、细致的教学目标设计是指导自己进行教学实践的依据,也是检验自己教学效果的标准。在于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出现了具有典范意义的阅读认知策略———关键词法。这种认知策略的教授源于于漪老师对课堂效率的追求,对高二学生有一定语文阅读技能的学情把握,更重要的是她能够准确的体会到鲁迅杂文的理趣———对现象的高度抽象化、议论的形象化、行文的逻辑化,从而使文章形神兼备、风格独具。因此本文的关键词和关键概念的学习将会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突破口。虽然于漪老师身体力行的关键词法是合理的、高效的认知策略,但在教学目标上未能体现。在注意策略方面,于漪老师通过提问关键信息,通过问题串联课堂的阅读教学可以概括为探究式学习,先让学生思考题目“拿来主义”;后按照行文顺序,依次提问了“送去主义”的实质、案例以及危害是什么;为什么要区别“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批判了“拿来主义”的哪三种错误倾向;应如何正确地采取“拿来主义”。这些问题符合文章的思路,逻辑清晰,但是对于这样的策略性知识,教者未能形成目标意识。

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于漪老师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把握是十分明确的,目标具体表述为:“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这体现了她多年来践行的教学育人观和教育的生命意识,将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修养和人格是她一直强调的教育意义。因此她将课文当作指导学生阅读其他中外名著的教材,帮助学生树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辨别意识和鉴赏能力。

该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制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多维化。在两个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无论是总目标还是分目标,涉及了语文知识目标、语文技能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但其中缺少了语文认知策略目标。教学目标设计,面面俱到是不切实际的,于漪老师能够兼顾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习得,考虑得相对比较周全。

第二,重实效。于漪老师的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表述都极为简洁,相比部分年轻教师的长篇大论的目标制定,于漪老师的目标制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以看出于漪老师对于课堂效率的追求。简明扼要的目标制定有利于教师教学也方便进行教学反思和评价。

第三,层次性。于漪老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分为两个层次,即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两条,分目标即为两个课时开头的教学要点。分层的目标设计较为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先从“送去主义”入手,再去认识“拿来主义”,循序渐进,较为科学合理。

第四,轻方法。在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于漪老师的目标制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的阅读教学方法未能在教学目标中得到体现。方法的忽视不利于长期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关键词法以及把握文章的逻辑链,包括问题串联的探究式学习在目标表述中相对缺乏。

摘要:语文教学目标是教师的教学预期,也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求。于漪老师经典的教学设计《拿来主义》在目标设计上明确清晰、思路流畅、略有疏漏,总体而言比较符合教学论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于漪,《拿来主义》,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何更生.语文教学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2]钱理群.中学语文教材的鲁迅作品解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篇9:徐震谈艺录

“挑衅”一直是徐震艺术创作中的主线,他总是自觉地不断触碰各种禁忌、定义和规则,比如他早期的作品《8848-1.86》,充分体现了对于权利和真相的怀疑 ——这件作品是一个“搅局”,反讽人类对某个“高度”共有的既虚幻又盲目的追求,含括对人们由于野心、霸权、私欲而引发的当下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 话语颠倒混乱所构成的现状。徐震的创作由挑衅出发,进一步生成了对‘破坏/重建’的日渐系统化。这样的逻辑演变最终导致2009年他宣布“徐震”结束、“没顶”开始。在没顶公司的工作中,我们看到的是徐震领导下的创作团队通过更激进的态度活跃在艺术创作、权力、商业的边缘,“没顶”以一种类似于公开的 “卧底”身份去碰触机制中的各种经验。

在徐震建构其艺术系统的过程中,“运动”是一个最新的关键词,它指向并反思人类各种纷繁复杂的集体行为和意识。“运动主义”系列创作起始于2012年,徐震敏锐地抓住了“人有成就某种运动的愿望”从而提出了“运动主义”之说。这次展出的新作“运动场”由搜集到的各种真实的运动路线作为原型构建了一个乌托邦空间。这个“运动场”空间是一座活体纪念碑,通过对过去和未来的纪念,提出更大的质疑,为无限的精神要求创造了一个祭祀的现场。而出现在“运动场”中的“真像”系列作品以传播媒介为创作媒介,其中一组是围绕信仰和符号进行创造并制作成图片装置,厨房煤气灶做成的莲花座和巨大的七彩佛像体现了徐震对于信仰和自我的信念之间的理解。取材自网络的“人参系列”挖掘出东西方文化对于同一种材料符号的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此作品暗示着一种于无序混乱之中昂然崛起的气度。

没顶公司2013的春季发布在长征空间以徐震个展的方式呈现。徐震把人类有目的的行为(和思考)都视为一种运动,从而对这种运动的强度提出要求,秉持此种态度,由此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理解方式。至此,徐震延续了他一贯的主题:挑衅、怀疑、煽动,并勇敢的向世界亮出了他的态度。

编辑自没顶公司“运动场”展览介绍

一、工艺美校忆语

当代艺术圈从上海工艺美校毕业的人还是很多的,去年回学校看过。因为我的工作更多关注于当代艺术与展览的原因,和丁乙老师、计文于老师在活动上也会碰到。庄小蔚也是工美毕业的,现在是玻璃博物馆的馆长。这次学校校庆真想回母校看一看, 前两天班主任打电话给我,说学校校庆会通知我的,我说好的。因为以前学的是装潢设计,我们班级好多的同学现在都在广告公司或者自己开艺术工作室。自1996年从工艺美校毕业后再没有去别的地方读书,就是到处“瞎混”,和老师联系比较少了;毕业后去了北京一年,回来后没有方向,就开始做创作,搞设计,也是到处瞎跑。从北京回来后,基本工作生活在上海,现在做做艺术中心、媒体、创作,便一直这样。我对自己的专业很模糊,不知道要做什么,就觉得搞艺术比较好一点,自己摸索着艺术是什么——其实我认为就是自己简单一点,学校的时候就有一点想法,当时的条件不像现在有网络这样方便,以前只有图书馆借一点书、画册,加上一些文学类、音乐类的书,自己也会找一些接近的东西,这样学习。工艺美校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首先住校环境培养了我的独立性。工艺美校学的东西很多、很杂,比如说构成课、手工壁画,都是对材料的接触,也许那时候做得很初级,但是它教的是对待材料的一个基本的态度,虽然工美教的是比较基础,但是很实用。我觉得关键的问题是自己要不要,我也是属于不很勤奋的,也就顺便学了很多东西,也就碰巧用到了。后来我觉得自己越做越有信心,发觉自己做这行运气比较好。当然困难肯定有,要是没有困难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可能生活会更好,作品的销售也会更好。以前作品表达的内容都是现编出来的,其实后来都忘记了,我自己做媒体知道的。请不要让我回忆以前作品所谓的“内涵”。

二、“没顶公司”由来

我家里的教育就是能够生存,能够自立就可以。当时决定去北京就是因为在北京家里人管不到我,呆在那里一年增加了很多对生存的意识。我第一个展览是在1997年刚毕业不久的时候,当时有很多同年龄人聚在一起,画画、聊聊天、组织展览,就这样开始了。我不是油画雕塑院的,我没有固定的公司,艺术家就是个体户,是没有保障的,就一直这样飘飘忽忽的。直到2009年才觉得要开始办一个公司,创立“没顶公司”是出于对艺术上、品质上、文化上的更宽泛一点的考虑。对我来说,作为艺术家是比较简单一点,现在的工作更加综合,艺术中心、网站(art—baba),和几个艺术家一起做,我也参加展览,参加活动。其实就是说,公司只是一个管理模式的类型,区别是公司立足于不同的行业。艺术是非常个人的,现在当代艺术还能往前,但先前走到的什么程度是变化了;和米开朗基罗、印象派大师的艺术的个性已经不一样了。在今天,艺术这个东西是没有方向的,就是不断刷新,不断去尝试;那些说自己有方向的都是为了配合媒体的需要,营造出一个艺术家倾向。我们搞的艺术运气成分比较多,碰对了就比较好。我们也是在平衡这些概念,在这条线上做这个实验,外面看上去是一个规模性的公司,但在内部的实验性来说,我们比一个个人艺术家所作的东西要危险得多。个人艺术家很安全,你随便做什么都是你的。对于外界,在社会文化层面说,不会管你做什么,其实这个行业有一个很精确的东西,但在这个层面来说是很虚幻的,有点像走钢丝一样;有时候在概念上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前功尽弃,外面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内部有很多实验性。我们也参加展览,接触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大家一起投入很多精力,面对和艺术家一样的问题——怎么创作出东西,怎么产生出东西,为什么用一个品牌来代替一个艺术家的名字,创作过程有什么区别,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回答,因为也在发展。我们是一群艺术家组成的一个团体,然后由我来赞助管理。我们很清楚,表面热闹没有用,必须自己锻炼,不断学习,不然马上就被淘汰。公司里千头万绪,但是没有固定的办法,如果现在行业有别的公司我们就可以一起讨论经验,但是没有,所以我们只能自己摸索。张洹的公司就是个工作室,和我们以前一样。成立公司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性质,我们一直在做功能的事情,不过也会碰到这样的人、那样的困难、有关部门的干涉……这十几年我们做的事情都是非常简单的复杂。事情很明确,但是中间产生各种各样的和社会时代的关系。

三、冷眼“艺术市场”

对我们来说很简单,第一肯定是和市场有关 ;第二,没有市场的东西我们不是不要,我们要,我们会让它继续发展。对我们来说,我们不只有一种价值观。我们虚拟了一个公司,这个公司是一个品牌,这个品牌下产生艺术。如果我们还是像一个艺术家一样,喜欢风景就画风景,我觉得这样的创作方式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会在创作方式和创作的价值观上做集中选择,我们也有行为艺术,也有非常概念型,不会有很多人来买的作品。这个都占了我们大部分的经历。我们不是去迎合市场,价格是工具,钱是工具,市场是工具,它们不是目的,你有了这个工具可以去做更多未知的事情。我相信站在这样一个起点,做的许多事情也会变得有意思。

我们现在客户的层面很简单,是画廊的层面,不过以后我们的客户也会拓展出去,会往大众的方向发展,虽然一般从精英角度来说,大众文化是庸俗文化,我认为不一定,大众文化也可能是一种文化的因素,它也可以适当的做改变,但是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们不知道,现在还不能回答。

最近有一个和陈冠希的合作,这个也是我们和大众的接触,他是一个“大众媒体符号”,他有过一些时间不长的艺术创作经历,我们说可以一起创作,今天的创作艺术可能不是一个材料,而是你的一个人生背景、一个经历,所以我们说来“基础合作”一下。

1997年到现在,艺术品市场飞速发展,一方面我们自己也享受到了艺术市场发展起来的好处,有点盈利,可以做工作室。反过来说,艺术市场发展的时间太短,大家放弃了的一些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这些就比较难,比如说文化理论的研究,这是要沉下来做一些事情,很多传统的事情会受影响。上海的环境比北京要容易沉下来做一些事情。北京每天有展览,有自己的艺术圈。艺术和艺术圈是两个问题。艺术圈有它的游戏规则,艺术圈是一个名利场。

钱不可能没有,但是学术会没有。一个东西我告诉你它好在哪里,但是你不是这个专业你肯定不懂,但是我告诉你这个东西一百万美金,你肯定会在它面前多呆很长时间。比如一个一百万美金的雕像放在我面前,我只会研究它怎么变成一百万美金,不会想他有多大学术价值,因为它在艺术史上已经被“消化”掉了,剩下来的,只有一个市场价值。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一直存在,艺术品的价值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这样的来来回回。你觉得米开朗基罗雕的东西好,实际很多人没有看到过原作。它是靠神话堆积起来的。怎么堆积?市场价格、重要的人,堆积起来的,这个是个很实在又很虚幻的过程堆积起来的。艺术有什么功能?艺术未来怎么发展?传统的艺术是不是这个样子的?艺术史由谁来写?写成什么样子?这些都没有定数,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这个样子的。包括你自己在创造艺术史,但是艺术史把你还原成什么样子是不确定的。这种关系包括一个艺术品,什么时候艺术结束了,是工作室里,美术馆里,还是拍卖行里,这是一个实际的艺术的问题,所以“艺术是什么”真的不知道。也许你自己在创作的时候有过,你的作品是什么艺术?怎么说?完全靠别人信不信,有些人就是不信钱,有些人就是信钱,每个人的衡量标准不一样。就像是“文化战争”,文化就是战争——和法国的文化、英国的文化、美国的文化。说起来是文化交流,其实就是战争,中国现在最大的就是美国文化,美国文化通过商业价值观渗透进来,所以目前我们没打赢,没打赢就只能接受,然后让它变成了我们说不清楚的身上的传统,到下一代变成什么样我们也不清楚,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化”。

我不认为文化无高低,只是“文化多元主义”造成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是好的,是非常有道德感的文化态度,这个是不对的。比如说我承认印度文化,承认爱琴文化,但是谁来承认,是美国人承认。当然也不会说美国人让中国人承认,这个权利是他给你的,所以肯定是抢过来的,不是让出来的。对于我个人来说,很多东西已经高端了,我们知道现在国际上的哪些艺术家是值得关注的,哪些艺术家是表面很热闹的,但是不值得关注的。就像是天上的很多星座,就这么点“星星”,行内人都清楚。

四、艺术教育批评

我们自己去美院教书的时候,也发现现在的学生缺少对生活的热情,缺少一种对自己好与不好的判断能力,他缺乏认识,他的认识都是社会化的、流行化的,社会告诉你你毕业要找工作,社会告诉你艺术家要找画廊,什么艺术家是好的艺术家?贵的艺术家好,宣传多的艺术家好——社会帮你把所有的价值观都定死了。然后这些人缺少自己选择和判断能力。总有人在以前的经验中冒出来,其实这些人也是一样的。如果你不进行自己的梳理、自己的怀疑,不去不断的学习,是没有用的,混日子那无所谓了;但若是有要求的,那是不行的,这个和学校的体制有关系。一个摄影系的学生一个学期要交两万块钱,这个你让人家怎么办,当然毕业了要把学费拿回来的,这个是社会的体制问题,这个整个社会提供的思想,传导到学生、父母、老师身上。

但艺术家是不想结果的,作为一个工人,或者某个职业的人是会有职业规划的,但是严格来说艺术家是没有艺术规划的,艺术家就是“认定是这样”我就会去做。至于对错、代价、结果,就不考虑了。像我们这样在考虑的人,是因为之前已经完全不考虑了,我们是在一个完全不考虑的情况下去衡量这些东西。战略上已经是这样了,所以战术上再去考虑,但是现在的大部分学生没有战略的,是随波逐流的。

我觉得学生对这个东西没有热情,而热情是最起码的一个要求。就像你看到一个颜色你会兴奋,你看到一段诗歌你会兴奋,就是需要激情。然后我们再讨论历史之类的东西。激情是人本身的要求,我碰到的都是没有想法的。

我原来是相信,你看到一个事物先相信它,然后再怀疑,现在很多人看到这个东西都是不相信,就是消遣娱乐看一看,这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前一段时间我碰到一个同济大学的哲学老师。我问他怎么会成为哲学老师的,当时很多师兄弟说好要考哲学系,然后大家都放弃了,最后就他一个人老老实实的去念了哲学系,做了哲学老师。首先要去相信它,然后去工作,然后你可以去怀疑它,质疑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而不是问自己工作的动力是什么?

请我教书的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校方希望讲“活动作展览”,因以前我做了很长时间的一个艺术空间和一个画廊的艺术总监,我们一起去帮他们上课,直接进行一个展览,是在具体的一个项目方案上做沟通。我的教学经历不多。短短6个星期的教学,我觉得社会的压力很大,我觉得我遇到的问题不是我能解决的,你先要让社会解决,你才能解决的问题,包括我一直建议他们的史论系的学生赶快出来,因为史论系毕业不经过实际的磨练,又要被一些官僚的理论所影响了。他要听他的老师,老师还有老师,一晃眼十年就过去了。你是新一代的,你对新一代的社会文化没有建议是不行的。我们那个时候相对社会比较安静,我记得以前还有去图书馆看书的,现在这种人少了。

五、“创意产业”爆料

我们开始工作的时候是创意产业刚起来的时候,我们对上海创意产业领域的人比较熟悉,我们了解这个行业是什么样的,包括北京的798,我们有很多朋友在里面是第一代人。创意产业有很多事是假的,其实就是在外面借个房间,在产品上做很多的包装,吸引更多人进来,其实很多人的“创意产业”就是在骗国家的钱。实际上它是个房产租赁项目,不是文化建设项目。虽说是初级阶段,但初级阶段要升级到中级甚至高级阶段需要社会的力量,要很好的设计,要有很好的艺术家、基金会、文化推动者,这些都没有,你光有个创意产业,50年也创不到头。

上海希望把所有艺术家、设计工作者聚到一起,形成一个产业链,我觉得不可能。这是领导们单方面想象出来的。这个东西是很实际的,我有“活”怎么会给他们干呢,除非有共同利益的情况下。有公司规模的情况下,我们是最开放的一批人,剩下的人都是为了赚钱,到这里来的网络公司为什么来?是因为这里有好的艺术家,说出去好听,创意园区的人为什么会给我们好的价格,他知道你们是好的艺术家,后面的艺术家会跟进的。对一些人而言这是房产租赁项目,政府说什么产生产业链,我从来没有看到任何产业链,包括莫干山路负责人我们都是很好的朋友,798的第一批人做到现在都是一个人自己在干,因为周围的附属太差了,社会的相关机构太差了。你没有东西好形成的,就像上海以前每年都有电子艺术节,电影节,这个算产业链了吧,现在不是都垮了,所以没有产业链可言的,全是假的。说上海“十二五期间”创意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就是要有经济数据的,加了工的,就是由公司去做项目的。产业链是指文化和经济都起来,互相带动,然后进行一种良性的消费文化,但是这个文化是分层次的,我们这里是这样的,以文化为由头,然后生意做起来,做到生意以后文化不要。我们十几年接触下来为什么很辛苦,因为都是这样的问题。我当然希望你挣你的钱,我做我的艺术,我们互相能够协调,你需要文化包装,我给你可以的,但是你不能让我按照你的“文化”来,那要我干什么呢,你的“文化”是没有用的“文化”,就没有看到过成功案例,不是我们,别人也没有见过。我只能大家不合作了。中国的这个所谓创意产业,文化一条龙服务都是“骗子”,莫干山路里还有多少家好画廊呢,一共3家,我们搬走了,一家关门了,只有一家了,其他都是骗钱的,连想做好的欲望都没有。现在谈成就是谁挣的钱多,哪边的蛋糕大,或者政府没想到那边有个蛋糕,画个圈,去政府那里骗钱,我不是说这个不好,挣钱没错,我也要挣钱,但是说这个是文化创意产业就有问题了。

我们一直在做非常实际的文化行业的工作,但真不是没有问题,我们一直有问题,但是解决不了,你也不能不做,你只能做,有困难自己知道就行了。

徐震

1977年出生于上海,现工作于上海

1992年-1996年就读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

2009-创办“没顶公司”

先锋艺术家

主要个展

2013 运动场,长征空间,北京

2012 动荡,没顶公司展厅,上海

2011 意识形状,长征空间,北京

2011 意识形状,伯尔尼美术馆,伯尔尼,瑞士

2010 不要把信仰挂在墙上,长征空间, 北京

看见自己的眼睛, Ikon美术馆,伯明翰,英国

There are new species! What do you suppose they are called?, Fabien Fryns Fine Art, Los Aageles, U.S.A.

蔓延到北京,没顶公司出品,香格纳北京

2009 蔓延到上海——没顶公司出品,香格纳在淮海路796号,上海

MadeIn -- Seeing One's Own Eyes, europalia.china, S.M.A.K., Gent, Belgium

孤独的奇迹:中东当代艺术展, James Cohan 画廊,纽约,美国

看见自己的眼睛——中东当代艺术展,展厅1,香格纳画廊主空间,上海

看见自己的眼睛——中东当代艺术展,展厅2,香格纳H空间,上海

2008 可能性第一-徐震个展, 长征空间

2008 无题-徐震个展, 香格纳画廊主空间,上海

2006 "8848-1.86"-徐震个展, 香格纳H空间,上海

篇10:于漪《岁月如歌》读后感

于老师认为:在自己的教育历程中,留下的痕迹有浓有淡,有深有浅,有伤痕有快乐,有失落有收获,但更多的是教育征程中自己的不足与遗憾,每想到此,总对学生心怀愧疚。自问当时确实尽了力也尽了心,可悲在就那么点认识水平,那么点业务实力,那么点文化底蕴,用不出力气。

这段话给我的印象很深,我们常说”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滴水“,作为一名老师,如果没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没有宽广的知识面,那么他一定是脆弱的,于老师在说这段话的时候应该是站在语文教学的角度上的,但我想这句话也适用于任何学科。

作为一名新的美术老师,当我读到这段话时,彷佛被人在后背上狠狠的鞭打了一下,我不禁扪心自问: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教学基本功到底如何?美术学科不同于文化课,我们的专业划分的特别多,从大的方面可以笼统的分为美术技能和美术理论。美术技能里包括了国画、油画、水粉、素描、速写、剪纸、雕塑、纤维、还有各类设计等等,而美术理论当中包含了各类美术形式的发展史,艺术学的概论以及各类美术学界最新的论文理论研究成果等。这其中随便一项都需要花费我们大量的时间去练习,想要在我们大学这匆匆几年的时间里将这些繁多的美术种类一一吃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平常虽然都有接触,但说到底更多的是个皮毛。就像我的研究生导师说的那样,大学期间只是大范围粗浅的学习了一下,让我们了解整个美术学,之后需要你们花费一生的时间不断地去练习,不断地去精进。

我想,我们有一生的时间去修炼自己,但学生在我们的手中学习只有短短的几年,对于我们而言,他们或许只是我们漫长从教生涯中的一两届,我们没有教好,还有其他,可对于学生而言,我们就是他们的全部。

作为新老师,今年我被安排了教一年级的七个班,说实话,我一直是战战兢兢的,很多人或许会觉得一年级的美术课程内容很浅显,很容易。但我觉得不是这样,我不断地告诉自己,我是这350位孩子进入小学的第一位美术老师,孩子们对美术认知的起点或许就是从我开始的,多年以后,当他们想起美术这门学科的时候也许脑海里会浮现的就是我给他们上课的情景。在开学前的那几天,我脑补了各种教学的画面,努力地让自己平静,但当我真的站在讲台上的时候,第一次面对讲台下五十双清澈明亮的眼睛时,说实话我的内心很震撼,他们安静地看着我,目光齐刷刷地投放在我的身上,那一刻,我觉得我的职业不同于社会上的任何一种职业,因为它有着无可代替的重大意义,我们承担着育人的责任。那一刻,我理解了享誉教育界的那句经典名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相关文章:

于漪老师教学实录07-25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观04-30

于漪教学实录春范文06-19

于漪老师的读后感07-24

于漪简介范文05-17

于漪老师范文05-17

于漪有感范文05-18

于漪教育心得04-10

于漪的作品范文05-22

于漪老师体会范文06-04

上一篇:局软件正版化专项检查自查报告下一篇:文建明工作法经验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