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子宫出血的原因

2024-04-12

更年期子宫出血的原因(共8篇)

篇1:更年期子宫出血的原因

更年期出汗的原因

更年期多汗症状的出现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同时伴有潮热、心悸、眩晕、失眠等症状。80%的患者此症状可持续1年以上,有些还能维持到绝经后5年左右。更年期出汗症状的发生一般在绝经前及早期较严重,距绝经时间渐长,发作频率及强度亦渐渐减退,最后自然消失。

更年期是人从中年向老年过渡的时期,体内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去平衡,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比如潮热、出汗、失眠、烦躁等。更年期女性在了解了更年期出汗怎么回事后,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比如心理治疗和日常调理等。

女性更年期爱出汗的调养方法

1.控制高脂肪和糖类的摄入 更年期妇女容易发生肥胖,这是因为内分泌在更年期时发生变化,使摄食中枢失调。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量减少,体内消耗热能随之减少,造成热量过剩引起肥胖,会导致糖代谢紊乱,而诱发肥胖。肥胖又会导致糖代谢异常,促使动脉硬化症的形成和发展,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所以更年期爱出汗一定要控制饮食,特别是要控制高脂肪和糖类的摄入。

2.多吃蔬菜和粗粮 许多富含纤维的蔬菜,如豆芽、萝卜、芋头、海藻、叶菜类、土豆、黄瓜、青椒等,有助于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另外,洋葱、大蒜有良好降脂助食作用。木耳、香菇能补气强身,益气助食。并应多吃富含硫胺素和烟酸的食物,如杂粮、糙米及豆类食品。硫胺素有一定的镇静作用,烟酸可扩张血管,对降低血压有利。

3.尽量吃鱼虾和豆类 蛋白质关系着我们人体组织的建造修复以及免疫功能的维持。但要注意,陆上动物性肉类通常伴随着不少的饱和脂肪,让你长胖,因此建议减少陆上动物性肉类食物,可以低脂乳制品类、豆类和鱼虾类为主要蛋白质来源。

4.确保日常饮食中含有丰富的异黄酮和硼 雌激素水平低会引起不适感,而异黄酮和硼能起到雌激素的作用。每天摄入30-50毫克从植物中来的异黄酮(如豆腐和豆奶中),以及吃富含硼的食物,如苹果、甜豆荚和葡萄,可以防止雌激素水平降低。

5.降低食盐摄入量 更年期妇女由于内分泌的改变,可能会出现水肿、高血压,因此每天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5克。

6.少喝咖啡 研究表明咖啡因能引起潮热,因为它会扩张血管。

7.增加钙铁摄入量 更年期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骨组织合成代谢下降,因此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的发生率。另外,妇女每天摄入1000毫克的钙,可以使血压的舒张压下降约6%。钙还能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因此,更年期妇女要经常食用含高钙的食品,钙供给量每天不少于1000毫克。

篇2:更年期子宫出血的原因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引起更年期月经不停的主要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子宫出血不规则。更年期妇女常常会出现月经提前或错后,完全没有规律。

2.月经频繁。月经周期缩短,一般少于21天,出血量和出血天数正常。

3.月经量过多。月经周期正常,但是每次出血量过多,可达数百毫升。

4.月经淋漓不尽。有的更年期妇女虽然月经周期正常,但在月经来潮之前已有数天少量出血,颜色往往发暗,月经来潮数天后又淋漓不尽,月经前后可持续出血十多天。

篇3: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激素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7年初至2009年底共收治更年期功血患者54例, 年龄40~55岁之间, 平均47岁。临床表现为反复不规则阴道出血, 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均经过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全身检查, 化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 血小板计数, 尿 HCG测定, 妇科B超检查, 治疗前均常规做诊断性刮宫.取子宫内膜活组织, 送病理组织学检查, 排除妊娠及器质性病变, 确诊为功血, 均采用激素治疗, 疗程最短半年、最长6年。

1.2 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

本组病例54例均做诊刮送病理:因就诊时大多数患者在出血期, 所以诊刮有在出血2~3 d进行, 也有1~2周进行。54例病例中, 病理报告为增殖期内膜5例, 增生过长内膜20例, 囊腺性增生过长19例, 腺瘤性增生过长10例。治疗后停药一个月以后再次诊刮52例, 取子宫内膜送病检, 子宫内膜增殖期改变30例, 间质脱膜样变;分泌期改变22例, 间质明显脱膜样变。

1.3 治疗

对出血量不多, 贫血不明显的患者, 为改变增殖期或增生过长子宫内膜, 常采用孕激素治疗, 黄体酮注射20 mg/d, 肌肉注射, 连续5 d。为减少撤药性出血和抑制卵巢功能.常并用丙酸睾丸酮注射液50 mg/d, 肌注, 撤药性出血约持续5~7 d。对出血量较多或出血时间较长呈明显贫血状态的患者.一边输血, 支持对症治疗, 纠正贫血, 一边用大剂量孕雄激素或三合激素止血。孕激素选用对子宫内膜作用效价高的炔诺酮 (妇康片) 5~7.5 mg口服, 每6 h一次, 一般用药四次后血量明显减少或停止, 改为8 h一次, 以后逐渐减量, 每三次递减1/3量, 直至维持量每日5 mg, 同时口服甲基睾丸素5 mg, 3次/d。持续用药20 d停止, 停药后5~7 d发生撤药性出血;或用三合激素止血, 每次2 ml肌注, 12 h一次, 止血后逐渐减量至每3 d一次, 共20 d停药。月经频发者每月一次, 月经稀发者每2月用药一次, 使子宫内膜按时脱落, 防止过度增生, 也可减少撤药时的出血量。

2 结果

54例更年期功血患者经治疗后, 30例内膜呈增质型发变, 间质蜕膜样变;22例呈分泌期改变, 间质明显蜕膜样变。24例恢复月经周期, 28例闭经。2例因用药过程中自行停药, 阴道出血量较多, 要求手术治疗, 行全子宫切除术。

3 讨论

3.1 更年期妇女, 由于卵巢功能衰退, 卵泡几尽耗尽, 尤其剩余的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底下, 雌激素分泌量锐减, 对垂体的负反馈变弱, 于是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 但不能形成排卵前高峰, 而发生无排卵性功血[1]。

应用孕激素治疗, 可使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 停药后内膜脱落, 出现撤药性出血。同时应用雄激素拮抗雌激素, 能增强子宫平滑肌及子宫血管的张力, 减轻盆腔充血而减少出血量。

3.2 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的转归与孕激素的剂量及用药时间有关。

较长时间的应用孕激素可使增生过长的内膜转归[2]。但大计量孕激素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 削弱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持作用。本组采用中等剂量的孕激素治疗,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既巩固了疗效, 防止了复发, 又减少了孕激素的负作用。

3.3 恰当的应用激素治疗更年期功血, 可以避免子宫切除。

随着现代医学的研究, 子宫不仅仅是孕育胎儿的重要器官, 而且是生产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并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国内有报道绝经前切除子宫, 即使保留卵巢, 也有卵巢功能早衰的表现。因此, 合理的治疗, 不仅可以使更年期妇女阴道出血量减少, 而且能保留子宫、提高生活质量。激素类药物疗效确切, 副反应少, 药源广泛, 价格低廉.值得临床长期应用。

摘要:目的 了解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激素治疗效果。方法 对54例更年期功血患者, 均采用激素治疗, 同时在治疗前后均行诊断性刮宫, 了解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 并在用药后进行临床症状的随访。结果 激素治疗, 可以使增殖期或增生过长的内膜向分泌期转变, 使更年期功血恢复正常月经周期或绝经。结论 恰当的应用激素治疗更年期功血, 可以使更年期功血患者平稳度过更年期, 减少子宫出血,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更年期,功血,激素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763.

篇4:更年期子宫异常出血三病变

子宫良性病变 子宫良性病变是造成更年期子宫异常出血的最常见疾病,约占全部更年期子宫出血病例的60%。子宫良性病变包括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更年期以子宫肌瘤最多见,占子宫良性病变的半数以上;其次为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非常少见。子宫良性病变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大多无需手术治疗,通常以内分泌调节和止血治疗为主。

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更年期子宫异常出血的第二位病因,仅次于子宫良性病变,约占全部病例的35%。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发生除了与卵巢功能减退、无排卵、雌激素紊乱有关之外,还与子宫内膜过度生长有关。临床可通过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并结合病理检查予以确诊。如果是子宫内膜增生,特别是不典型增生时,必须定期进行监测,因为其发展成为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较高。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通过内分泌调节治疗,以达到减少出血之目的。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更年期妇女发病率最高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长期持续使用雌激素、延迟绝经者、肥胖和未生育者,尤其是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者,危险性较高。子宫异常出血是子宫内膜癌最重要的危险信号。更年期妇女一旦出现长时间的子宫出血且量大、不规则时,需要进行宫腔镜检并结合病理检查,以及时发现癌变,必要时需手术切除子宫。

篇5: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教案

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它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功血可分为无排卵性和排卵性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

功血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间的任何年龄,50%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育龄期占30%,青春期占20%。

临床表现(1)

无排卵

排卵 发生率

多见

少见 年龄

青春期

绝经前期

生育年龄

月经周期

紊乱 常有停经

规则 频发、或正常,

易流产;隔长 经中期腹痛

可有

经前症状

可能有

(腹胀、

乳胀、情绪波动)痛经

少见

多见 临床表现(2)

无排卵

排卵

贫血

多见

少见

BBT

单相

双相 上升慢、升幅低、时间短、下降慢

宫颈粘液

后半期羊齿状结晶

仅见椭圆体(后半期)

内膜

经前内膜为增生期

经前:内膜分泌不良

或增生过长

月经D5:仍有分泌反应

尿孕二醇

后半期孕二醇<1ng/24h

孕二醇>2ng/24h 血孕酮

后半期孕酮<3ng/ml

孕酮>3ng/ml

一、无排卵性功血

【病因】

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忧伤、环境和气候骤变以及全身性疾病(营养不良、贫血及代谢紊乱),均可通过大脑皮层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调节,继而影响激素的合成、转运和对靶器官的效应而导致月经失调。

【病理生理】

正常月经是基于排卵后黄体生命期的结束,雌激素和孕酮的撤退,使子宫内膜皱缩坏死而脱落出血。

在青春期,尚未建立稳定的周期性调节,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存在缺陷。因此,成批的卵泡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即发生退行性变,形成闭锁卵泡,不能正常排卵。

围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剩余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低下,雌激素分泌量锐减,对垂体的负反馈变弱,不能形成排卵前高峰,终至发生无排卵性功血。

无排卵性功血是由于单一雌激素刺激而无孕酮对抗而引起的。分为:1.雌激素撤退出血

2.雌激素突破出血。

★雌激素撤退出血

在单一雌激素的持久刺激下,随着一批卵泡闭锁,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内膜因失去激素支持而剥脱出血,正如外源性雌激素应用撤退后所引起的出血。

★雌激素突破出血

高水平雌激素且维持在有效浓度,则引起长时间闭经,因无孕激素参与,内膜增厚而不牢固,易发生急性突破出血,且血量汹涌。

 正常月经表现为明显的规律性和自限性,而大多数无排卵性功血患者不具有这些特点。

无排卵性出血

①缺乏孕酮拮抗,子宫内膜不受限制地增生,同时缺乏致密的间质支持,导致组织脆弱,易自发溃破出血;②无孕激素作用的子宫内膜中的血管缺乏螺旋化,小动脉收缩不力,造成流血时间长、流血量多且不易自止。③子宫内膜不能同步脱落,一处修复,另一处又破裂出血;多次组织的破损活化了血内纤维酶,血凝块不易形成,进一步加重了出血。

【临床表现】

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子宫不规则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

异常子宫出血的几种类型:①月经过多:周期规则,但经量过多(>80ml)或经期延长(>7日);②月经频发:周期规则,但短于21日;③子宫不规则过多出血:周期不规则,血量过多。 出血期无下腹疼痛或其他不适,出血多或时间长者常伴贫血。

【诊断】

1.询问病史

患者的年龄、月经史、婚育史及避孕措施,全身有无慢性病史(肝病、血液病以及甲状腺、肾上腺或垂体疾病等),有无精神紧张、情绪打击等影响正常月经的因素。

★了解病程经过,如发病时间、目前流血情况、流血前有无停经史及治疗经过。 2.体格检查 包括全身检查、妇科检查等,以除外全身性疾病及生殖道器质性病变。

3.辅助诊断

(1)诊断性刮宫:为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和达到止血目的,必须进行全面刮宫。

▲为了确定排卵或黄体功能,应在经前期或月经来潮6小时内刮宫;不规则流血者可随时进行刮宫。

▲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可见增生期变化,无分泌期出现。

(2)基础体温测定:是测定排卵的简易可行方法。

(3)激素测定:为确定有无排卵,可测定血清孕酮或尿孕二醇。另外还可以通过宫颈粘液结晶检查及阴道脱落细胞检查间接了解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

典型BBT 黄体功能不健 【鉴别诊断】

排除生殖道局部病变或全身性疾病所导致的生殖道出血,尤其: ▲青春期的阴道或宫颈恶性肿瘤; ▲育龄妇女子宫肌瘤和滋养细胞肿瘤; ▲围绝经期、老年期妇女子宫内膜癌易误诊为功血,应注意鉴别。

1.全身性疾病

如血液病、肝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等。

2.异常妊娠或并发症

如流产、宫外孕、葡萄胎、子宫复旧不良、胎盘残留、胎盘息肉等。

3.生殖道感染 如急性或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等。

4.生殖道肿瘤 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绒毛膜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

5.性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及避孕措施。

【功血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加强营养,改善全身情况,可补充铁剂、维生素C和蛋白质,贫血严重者尚需输血。出血期间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保证充分的休息。流血时间长者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适当应用凝血药物以减少出血量。2.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

 2.药物治疗

性激素治疗极有效。

▲青春期少女以止血、调整周期、促使卵巢排卵为主进行治疗;

▲围绝经期妇女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为原则。

(1)止血

大量出血患者,要求在性激素治疗6小时内见效,24-48小时内出血基本停止,若96小时以上仍不止血,应考虑有器质性病变存在。方法:1.刮宫术2.性激素疗法

★刮宫术

既能明确诊断,又能迅速止血。▲更年期出血患者激素治疗前宜常规刮宫,最好在子宫镜下行分段诊断性刮宫,以排除子宫内细微器质性病变。

▲对青春期功血刮宫应持慎重态度。

(1)止血------性激素治疗

1)孕激素:无排卵性功血由单一雄激素刺激所致,补充孕激素使处于增生期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停药后内膜脱落,出现撤药性出血。由于此种内膜脱落较彻底,故又称 “药物性刮宫”。适用于体内己有一定水平雌激素的患者。

常用的合成孕激素甲羟孕酮,甲地孕酮和炔诺酮,双醋炔诺酮等。

炔诺酮(妇康片)5~7.5mg口服,每6~8小时一次,一般用药4次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或停止,然后逐渐减量,每3日递减1/3量,直至维持量每日5mg,持续用到血止后20日左右停药,停药后3-7日发生撤药性出血。

(1)止血------性激素治疗

2)雌激素:大剂量雌激素可迅速促使子宫内膜生长,短期内修复创面而止血。适用于内源性雌激素不足者,主要用于青春期功血。目前常用妊马雌酮l.25~2.5mg,每6小时一次,血止后每3日递减1/3量直至维持量1.25mg/d;必要时可口服微粒化17β-雌二醇,或苯甲酸雌二醇肌注,以达到快速止血。不论应用何种雌激素,血止后2周开始加用孕激素,常用甲羟孕酮l0mg口服,每日一次,共10日停药。雌、孕激素的同时撤退,有利于子宫内膜同步脱落,一般在停药后3-7日发生撤药性出血。

(1)止血------性激素治疗

3)雄激素:雄激素有拮抗雌激素作用,能增强子宫血管张力,减轻盆腔充血而减少出血量。但大出血时雄激素不能立即改变内膜脱落过程,也不能使其迅速修复,单独应用效果不佳。

4)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止血效果优于单一药物。

▲青春期功血

孕激素配伍小剂量雌激素,以克服单一孕激素治疗的不足。具体采用口服避孕药l片,每6小时一次,血止后按上法递减至维持量,每日一片,共20日停药。

▲围绝经期功血

孕激素配伍雌、雄激素,具体用三合激素(黄体酮12.5mg,雌二醇1.25mg,睾酮25mg)2ml肌注,每12小时一次,血止后递减至每3日一次,共20日停药。

(2)调整月经周期-----意义

性激素止血效果一般良好,若骤然停药所造成的撤药性出血,必将使流血已久的患者增添困扰,故在止血后应继续用药以控制周期,使无流血期延长至20日左右。

使用性激素人为地控制流血量并形成周期是治疗中的一项过渡措施,其目的①暂时抑制患者本身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能恢复正常月经的分泌调节,②直接作用于生殖器官,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并按预期时间脱落,所伴出血量不致太多。一般连续用药3个周期。

(2)调整月经周期的方法

1)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即人工周期

▲模拟自然月经周期中卵巢的内分泌变化,将雌、孕激素序贯应用,使子宫内膜发生相应变化,引起周期性脱落。适用于青春期功血或育龄期功血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低者。

▲己烯雌酚1mg或妊马雌酮0.625mg),于出血第5日起,每晚1次,连服20日,至服药第11日,每日加用黄体酮注射液10mg肌注(或甲羟孕酮8-10mg口服),两药同时用完,停药后3-7日出血。于出血第5日重复用药,连续使用3个周期。用药2-3个周期后,患者常能自发排卵。

(2)调整月经周期的方法

2)雌、孕激素合并应用:适用于育龄期功血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高者。复方炔诺酮片(口服避孕药1号)全量或半量,于出血第5日起,每晚一片,连服20日,撤药后出现出血,血量较少。连用3个周期。

3)后半周期疗法:适用于更年期功血。于月经周期后半期服用甲羟孕酮8-lOm g/d,连服10日以调节周期,共3个周期为一疗程。(3)促进排卵

1)氯米芬(克罗米酚):适用于体内有一定水平雌激素的功血患者。于出血第5日起,每晚服50mg,连续5日。若排卵失败,可重复用药,氯米芬剂量逐渐增至100~200mg/d。一般连用3个月,不宜长期应用,以免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或引起多胎妊娠。排卵率为80%,妊娠率仅其半数。

2)绒促性素(HCG):具有类似LH作用而诱发排卵,一般与其他促排卵药联用。B超监测卵泡发育接近成熟时,可大剂量肌注绒促性素5000-10000U以诱发排卵。

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GnRHa脉冲治疗配合HMG及HCG,可达到90%的排卵率。仅适用于对氯米芬疗效不佳、要求生育者。3.手术治疗

刮宫术最常用,既能明确诊断,又能迅速止血。

子宫切除术

适用于患者年龄超过40岁,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过长,甚至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时。

子宫内膜去除术

通过电凝或激光行子宫内膜去除术,仅用于年龄超过40岁的顽固性功血,或对施行子宫切除术有禁忌证者。

二、排卵性月经失调

排卵性月经失调较少见,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患者虽有排卵功能,但黄体功能异常。常见有两种类型。

(一)黄体功能不足

(二)黄体萎缩不全

(一)黄体功能不足

月经周期中有卵泡发育及排卵,但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

【病理】子宫内膜表现为腺体分泌不足,间质水肿不明显,也可观察到腺体与间质发育的不同步现象。

【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因此月经频发。有时月经周期虽在正常范围内,但卵泡期延长,黄体期缩短,以致患者不易受孕或早期流产。

【诊断】病史中常诉月经周期缩短,不孕或早孕时流产。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基础体温双相型,但排卵后体温上升缓慢,上升幅度偏低,升高时间仅维持9-10日即下降。子宫内膜显示分泌反应不良。

【治疗】

1.促进卵泡发育

首选药物是克罗米酚(CC),适用于黄体功能不足卵泡期过长者。CC可加强卵泡发育和诱发排卵,促使正常黄体形成。

2.黄体功能刺激疗法

通常应用HCG以促进及支持黄体功能。于基础体温上升后开始,隔日肌注HCG2000~3000U,共5次,可使血浆孕酮明显上升,随之正常月经周期恢复。

3.黄体替代疗法

一般选用天然黄体酮制剂(合成孕激素多数具有溶黄体作用,孕期服用还可能使女胎男性化)自排卵后开始每日肌注黄体酮10mg,共10-14日,用药后可使月经周期正常,出血量减少。

(二)黄体萎缩不全

在月经周期中,患者有排卵,黄体发育良好,但萎缩过程延长,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病理】正常月经期第3-4日时,分泌期内膜已全部脱落,代之以再生的增生期内膜。但在黄体萎缩不全时,于月经期第5-6日仍能见到呈分泌反应的内膜。子宫内膜表现为混合型(残留的分泌期内膜与出血坏死组织及新增生的内膜混杂共存)。

 【临床表现】表现为月经间隔时间正常,但经期延长,长达9-10日,且出血量多。基础体温双相型(黄体萎缩不全)

【治疗】 

1.孕激素

自下次月经前10-14日开始,每日口服甲羟孕酮10mg,有生育要求者肌注黄体酮或口服天然微粒化孕酮。其作用是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反馈功能,使黄体及时萎缩,内膜及时完整脱落。

 2.绒促性素

篇6:更年期子宫出血的原因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5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及宫腔镜检查,将检查结果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比较诊断符合率。结果 B超诊断符合率为57.33%(43/75),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86.67%(65/7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符合率更高,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宫腔镜;B超;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081

异常子宫出血是临床常见妇科病,经期持续时间过长、月经量大、非经期出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长期子宫异常出血会造成妇女贫血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为进一步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本院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7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年龄27~55岁,平均年龄(37.56±6.43)岁,其中已婚52例,未婚23例,异常子宫出血时间14~35 d,平均时间(23.21±4.43)d。上述患者均伴有子宫长期异常出血,且未采用性激素类药物治疗,排除合并生殖器感染及完全子宫纵隔等疾病患者、子宫恶性肿瘤病变患者。

1.2 方法

1.2.1 B超检查方法 取患者仰卧位,经阴检查,于患者盆腔内行斜切位、横切位、纵切位等多个切位的动态检查,记录相应检查结果,后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1.2.2 宫腔镜检查方法 宫腔镜检查前,叮嘱患者禁食4~6 h,检查前4 h给予米索前列醇肛塞。排空膀胱后取患者截石位,经由含碘伏棉签进行宫颈消毒。采用扩张器扩张宫颈口至7号,注入生理盐水并维持膨宫压力为13~20 kPa,后采用宫腔镜进行观察。观察过程中,首先对宫颈管异常情况进行查看,注意应从宫腔底部开始进行由内至外的检查,同时确保对宫腔颜色、内膜厚度等的观察,后进行输卵管开口、形态及宫腔口形态的观察,必要情况下行局部详细检查。各项检查完成后,退出镜体并查看宫腔及宫颈情况,避免发生漏诊,后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B超诊断符合率为57.33%(43/75),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86.67%(65/7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多发疾病,临床报道表明[2]该病具有发病范围广、年龄跨度大、病理原因复杂等特点,且较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病机制复杂,但有临床研究认为[3],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感染等是造成异常子宫出血的重要原因,如不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诊断及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

临床以往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主要采用B超、细胞学检查及诊断性刮宫等方法,其中B超检查是妇科进行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其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痛苦小等优点,可对患者盆腔内包块情况进行检测,是一种有效的影像学判定方式。B超检查主要是通过光点大小、亮暗、灰度等方式进行图像特性的显示,将患者各组织声抗情况作为依据而生成对应的回声及界面,且经由患者膀胱所构成的透声窗,可对患者盆腔组织病变情况及子宫轮廓进行详细观察。但是该种诊断方式并不具备特异性,较难获取准确的诊断结果[4],且通常情况下妇科疾病病因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在进行异常子宫检查的过程中,并不能仅依靠病史、B超检查结果进行确定性诊断。

伴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及微创技术在临床中的推广,宫腔镜在妇科疾病检查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采用宫腔镜进行妇科检查,可对患者宫腔内病灶情况进行直观、清晰展示,同时可有效确定患者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利于异常子宫出血诊断特异性的提升[5]。且有临床报道表明[6],宫腔镜在微小子宫内膜息肉及<10 mm黏膜下肌瘤患者诊断中的优势作用明显,且经由宫腔镜辅助,可有效提升病变组织清除率,临床应用价值高。在本次研究中,对75例患者均采用B超及宫腔镜检查,结果表明宫腔镜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B超诊断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有效提升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利于早期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篇7: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诊疗方案

一、概述: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两者常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概称崩漏。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中医妇科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

2、西医诊断标准:(西医妇产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月经异常:表现形式有月经过多、月经频发、子宫不规则出血、月经频多。(2)身体虚弱:头晕、乏力、易疲倦、心慌、气短、浮肿、食欲下降、失眠等。(3)体征:病程短或仅少量淋漓出血者,可无特殊体征,失血过多者可见贫血貌,部分患者可有乳房及外生殖器发育欠佳,或外阴及肛周多毛,甚至呈男性分布。

(4)辅助检查:通过血常规、B超、子宫内膜活检等排出其他器质性病变。

(二)证候诊断: 1.肾虚型:

主症: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多,淋漓不尽,色淡质稀,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晦暗,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病位:冲任;病性:虚实夹杂。

2.血热型

主证: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血色深红,质稠,心烦不寐,渴喜冷饮,头晕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病位:冲任;病性:实证。

三、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肾虚证

治法:温肾助阳,固冲止血。

方药:大补元煎加补骨脂、仙鹤草、艾叶炭。

党参15g 熟地15g 山茱萸8g 山药15g 当归10g 枸杞9g 炙甘草5g 杜仲15g 补骨脂8g 仙鹤草10g 艾叶炭15g 2.血热证

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方药:清热固经汤加减

黄芪30g 生地15g 丹皮8g 白芍8g 侧柏叶30g 贯众炭15g 艾叶炭10g 海螵蛸15g 仙鹤草20g 茜草炭15g 炒栀子15g 炒黄柏15g 三七粉3g(冲服)炙甘草3g 续断15g

(二)辨证使用中成药:

1.肾虚证:选用宫血宁胶囊2粒,日三次。口服。2.血热证:选用云南白药胶囊2粒,日四次。口服。(三)西医治疗

1.止血:对大量出血患者,要求在性激素治疗6小时内明显见效,24-48小时内血止,若96小时以上仍不止血,应考虑有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雌激素为主治疗:适用于青春期功血,己烯雌酚1-2mg,每6-8小时口服一次,有效者2-3日内血止。待血止或血量明显减少后逐渐减量,每3日减量一次,每次减药量不超过原用量的1/3,直至维持量,即每日1mg。

孕激素为主治疗:若为少量不断出血,可用黄体酮20mg肌注,每日1次,共3-5日。对出血量多的患者,需用大剂量合成孕激素方可止血,如炔诺酮5-7.5mg、甲地孕酮8mg、或案共黄体酮4-6mg,持续用到血止后20日左右,停药后发生撤退性出血。如用药期间有突破性出血,可配伍应用己烯雌酚0.1mg。

2.诊断性刮宫:适用于出血量多的患者,一方面治疗性止血,一方面行病理诊断。四.疗效评价:

1.治愈:出血停止,经期正常。2.好转:出血减少。3.未愈:出血不止,或加重。

五、难点与对策:

1、如何快速有效地止血:辨病与辩证、辨基本病机相结合。功血的病因认识目前仍以虚、瘀、热三说为主,难以速效的原因在于三者可单一致病,也可多重病因复合致病,又可互为因果致病,故本病反复难愈。辨病、辩证治疗的关键是认清每一病程的因果关系,具体而言主要根据病程、病人素体、治疗过程、对药物的反应性、辅助检查结果等综合考虑,判定病人的即时状况加以灵活论治,可取得良效。

2、中西医治疗方法的适当选用。对于顽固性功血患者,中药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当配合西医治疗。

2010年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疗方案的

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方案

2010年,我科室针对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疗方案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

科室通过强化正常理论学习、查房督促临床应用及不定期口头考查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本科室优势病种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疗方案在临床的应用。我科按照制定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进行规范化诊断及治疗,该总治疗病人131例,治愈116例,治愈率为88.54%。本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愈率偏低,考虑原因为辩证不清,分析如下:

崩漏辩证,有虚实之异,虚者多因肾虚,实者多因血热。由于崩漏的主证是血证,病程日久,反复发作,故临证时首辨出血期还是止血后。一般而言,出血期多见表证或虚实夹杂证,血止后常显本证或虚证。出血期,当根据血证出现的量、色、质特点,初辨其证之寒、热、虚、实;经血非时暴下,量多势急,继而淋漓不尽,色鲜红或深红,质稠者,多属热证;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漓难尽,色淡质稀,多属虚证。临证时须结合全身脉证和必要时检查综合分析。

综合以上原因,明年我们的应对措施及解题思路如下:

辨病、辩证治疗的关键是认清每一病程的因果关系,具体而言主要根据病程、病人素体、治疗过程、对药物的反应性、辅助检查结果等综合考虑,判定病人的即时状况加以灵活论治,可取得良效。

2011年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疗方案

一、概述: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两者常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概称崩漏。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中医妇科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

2、西医诊断标准:(西医妇产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月经异常:表现形式有月经过多、月经频发、子宫不规则出血、月经频多。(2)身体虚弱:头晕、乏力、易疲倦、心慌、气短、浮肿、食欲下降、失眠等。(3)体征:病程短或仅少量淋漓出血者,可无特殊体征,失血过多者可见贫血貌,部分患者可有乳房及外生殖器发育欠佳,或外阴及肛周多毛,甚至呈男性分布。

(4)辅助检查:通过血常规、B超、子宫内膜活检等排出其他器质性病变。

(二)证候诊断: 1.肾虚型:

主症: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多,淋漓不尽,色淡质稀,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晦暗,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病位:冲任;病性:虚实夹杂。

2.血热型

主证: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血色深红,质稠,心烦不寐,渴喜冷饮,头晕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病位:冲任;病性:实证。

三、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肾虚证

治法:温肾助阳,固冲止血。

方药:大补元煎加补骨脂、仙鹤草、艾叶炭。

党参15g 熟地15g 山茱萸8g 山药15g 当归10g 枸杞9g 炙甘草5g 杜仲15g 补骨脂8g 仙鹤草10g 艾叶炭15g 2.血热证

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方药:清热固经汤加减

黄芪30g 生地15g 丹皮8g 白芍8g 侧柏叶30g 贯众炭15g 艾叶炭10g 海螵蛸15g 仙鹤草20g 茜草炭15g 炒栀子15g 炒黄柏15g 三七粉3g(冲服)炙甘草3g 续断15g

(二)辨证使用中成药:

1.肾虚证:选用宫血宁胶囊2粒,日三次。口服。2.血热证:选用云南白药胶囊2粒,日四次。口服。(三)西医治疗

1.止血:对大量出血患者,要求在性激素治疗6小时内明显见效,24-48小时内血止,若96小时以上仍不止血,应考虑有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雌激素为主治疗:适用于青春期功血,己烯雌酚1-2mg,每6-8小时口服一次,有效者2-3日内血止。待血止或血量明显减少后逐渐减量,每3日减量一次,每次减药量不超过原用量的1/3,直至维持量,即每日1mg。

孕激素为主治疗:若为少量不断出血,可用黄体酮20mg肌注,每日1次,共3-5日。对出血量多的患者,需用大剂量合成孕激素方可止血,如炔诺酮5-7.5mg、甲地孕酮8mg、或案共黄体酮4-6mg,持续用到血止后20日左右,停药后发生撤退性出血。如用药期间有突破性出血,可配伍应用己烯雌酚0.1mg。

2.诊断性刮宫:适用于出血量多的患者,一方面治疗性止血,一方面行病理诊断。四.疗效评价:

1.治愈:出血停止,经期正常。2.好转:出血减少。3.未愈:出血不止,或加重。

五、难点与对策:

1、如何快速有效地止血:辨病与辩证、辨基本病机相结合。功血的病因认识目前仍以虚、瘀、热三说为主,难以速效的原因在于三者可单一致病,也可多重病因复合致病,又可互为因果致病,故本病反复难愈。辨病、辩证治疗的关键是认清每一病程的因果关系,具体而言主要根据病程、病人素体、治疗过程、对药物的反应性、辅助检查结果等综合考虑,判定病人的即时状况加以灵活论治,可取得良效。

2、中西医治疗方法的适当选用。对于顽固性功血患者,中药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当配合西医治疗。

2011年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疗方案的

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方案

2011年,我科室针对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疗方案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 我科按照制定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进行规范化诊断及治疗,该总治疗病人142例,治愈134例,治愈率为94.36%。经上加强辩证、辨病理论知识培训后,本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愈率较上明显提高。本有两例为顽固性崩漏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分析发生原因如下:

崩漏转归,常多脏受累,气血同病,因果转化。暴崩下血,气随血耗,阴随血伤,不论病发何因,最早出现气阴(血)两虚夹淤的结果,气阴两虚又可阴损及阳,血崩日久化寒,形成新的病因,崩漏日久,离经之血为淤,故出血期必有淤阻冲任,子宫的转归,止血治疗务必兼顾病机转归灵活处理。生育期崩漏,正值排卵旺盛期,有部分病者有自愈倾向,大多可恢复或建立正常排卵周期,达到经调而后子嗣。亦有少数患者,子宫内膜期增长过快伴不孕症,有转化子宫内膜腺癌的风险。更年期崩漏疗程相对较短,少数需手术治疗或促绝经治疗,以防复发,需排除恶性病变。

综合以上原因对诊疗方案优化如下:

1.对于顽固性功血患者,中药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当配合西医治疗。2.对于生育期和更年期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崩漏,须先经诊刮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提示有恶变倾向者宜手术治疗。

3.对于年龄超过55周岁仍无绝经,崩漏反复发作,又无须手术者,可用中药或西药促其绝经。

以上措施将在新的诊疗方案中的到实施。

2012年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疗方案

一、概述: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两者常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概称崩漏。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中医妇科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

2、西医诊断标准:(西医妇产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月经异常:表现形式有月经过多、月经频发、子宫不规则出血、月经频多。(2)身体虚弱:头晕、乏力、易疲倦、心慌、气短、浮肿、食欲下降、失眠等。(3)体征:病程短或仅少量淋漓出血者,可无特殊体征,失血过多者可见贫血貌,部分患者可有乳房及外生殖器发育欠佳,或外阴及肛周多毛,甚至呈男性分布。

(4)辅助检查:通过血常规、B超、子宫内膜活检等排出其他器质性病变。

(二)证候诊断: 1.肾虚型:

主症: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多,淋漓不尽,色淡质稀,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晦暗,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病位:冲任;病性:虚实夹杂。

2.血热型

主证: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血色深红,质稠,心烦不寐,渴喜冷饮,头晕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病位:冲任;病性:实证。

三、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肾虚证

治法:温肾助阳,固冲止血。

方药:大补元煎加补骨脂、仙鹤草、艾叶炭。

党参15g 熟地15g 山茱萸8g 山药15g 当归10g 枸杞9g 炙甘草5g 杜仲15g 补骨脂8g 仙鹤草10g 艾叶炭15g 2.血热证

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方药:清热固经汤加减

黄芪30g 生地15g 丹皮8g 白芍8g 侧柏叶30g 贯众炭15g 艾叶炭10g 海螵蛸15g 仙鹤草20g 茜草炭15g 炒栀子15g 炒黄柏15g 三七粉3g(冲服)炙甘草3g 续断15g

(二)辨证使用中成药:

1.肾虚证:选用宫血宁胶囊2粒,日三次。口服。2.血热证:选用云南白药胶囊2粒,日四次。口服。(三)西医治疗

1.止血:对大量出血患者,要求在性激素治疗6小时内明显见效,24-48小时内血止,若96小时以上仍不止血,应考虑有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雌激素为主治疗:适用于青春期功血,己烯雌酚1-2mg,每6-8小时口服一次,有效者2-3日内血止。待血止或血量明显减少后逐渐减量,每3日减量一次,每次减药量不超过原用量的1/3,直至维持量,即每日1mg。

孕激素为主治疗:若为少量不断出血,可用黄体酮20mg肌注,每日1次,共3-5日。对出血量多的患者,需用大剂量合成孕激素方可止血,如炔诺酮5-7.5mg、甲地孕酮8mg、或案共黄体酮4-6mg,持续用到血止后20日左右,停药后发生撤退性出血。如用药期间有突破性出血,可配伍应用己烯雌酚0.1mg。

2.诊断性刮宫:适用于出血量多的患者,一方面治疗性止血,一方面行病理诊断。3.对于顽固性功血患者,中药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当配合西医治疗。对于生育期和更年期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崩漏,须先经诊刮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提示有恶变倾向者宜手术治疗。对于年龄超过55周岁仍无绝经,崩漏反复发作,又无须手术者,可用中药或西药促其绝经。

四.疗效评价:

1.治愈:出血停止,经期正常。2.好转:出血减少。3.未愈:出血不止,或加重。

五、难点与对策:

1、如何快速有效地止血:辨病与辩证、辨基本病机相结合。功血的病因认识目前仍以虚、瘀、热三说为主,难以速效的原因在于三者可单一致病,也可多重病因复合致病,又可互为因果致病,故本病反复难愈。辨病、辩证治疗的关键是认清每一病程的因果关系,具体而言主要根据病程、病人素体、治疗过程、对药物的反应性、辅助检查结果等综合考虑,判定病人的即时状况加以灵活论治,可取得良效。

2、中西医治疗方法的适当选用。对于顽固性功血患者,中药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当配合西医治疗。

2012年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疗方案的

分析总结评估及优化方案

2012年,我科室针对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疗方案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 我科按照制定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进行规范化诊断及治疗,该总治疗病人139例,治愈132例,治愈率为94.96%。本治愈率虽有一定提高,但门诊登记结果显示,2.13%住院病人在出院5个月内再次、多次门诊就诊甚至住院治疗,分析发生原因如下:

1.部分更年期患者精神紧张,顽固性崩漏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情绪易激动或烦躁,加重病情。

2.部分患者口服药物不规范,不按时、不按规律服药,易漏服、断服药物,导致病情反复,再次就诊。尤其见于口服西药者,疗程长,患者不能坚持到底,一旦停药,继而发生撤药性出血,病情加重,需再次调整周期。

3.西药治疗中,个别患者不能耐受雌激素、孕激素治疗,副反应大,产生厌倦情绪,不能配合治疗。

综合以上原因,下一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更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与患者沟通,加强心理疏导。2.注重出院后随访,加强宣教。

3.在临床工作中,仍侧重中医、中药治疗,发挥中医特色。中医中药相对于西医西药治疗而言,副反应小,药量可随时酌情调整,患者耐受性好。

在今年继续继承去年的诊疗方案,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继续摸索适合本病的治疗方法。

2013年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疗方案

一、概述: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两者常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概称崩漏。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中医妇科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

2、西医诊断标准:(西医妇产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月经异常:表现形式有月经过多、月经频发、子宫不规则出血、月经频多。(2)身体虚弱:头晕、乏力、易疲倦、心慌、气短、浮肿、食欲下降、失眠等。(3)体征:病程短或仅少量淋漓出血者,可无特殊体征,失血过多者可见贫血貌,部分患者可有乳房及外生殖器发育欠佳,或外阴及肛周多毛,甚至呈男性分布。

(4)辅助检查:通过血常规、B超、子宫内膜活检等排出其他器质性病变。

(二)证候诊断: 1.肾虚证:

主症: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多,淋漓不尽,色淡质稀,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晦暗,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病位:冲任;病性:虚实夹杂。

2.血热证

主证: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断,血色深红,质稠,心烦不寐,渴喜冷饮,头晕面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病位:冲任;病性:实证。

三、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肾虚证

治法:温肾助阳,固冲止血。

方药:大补元煎加补骨脂、仙鹤草、艾叶炭。

党参15g 熟地15g 山茱萸8g 山药15g 当归10g 枸杞9g 炙甘草5g 杜仲15g 补骨脂8g 仙鹤草10g 艾叶炭15g 2.血热证

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方药:清热固经汤加减

黄芪30g 生地15g 丹皮8g 白芍8g 侧柏叶30g 贯众炭15g 艾叶炭10g 海螵蛸15g 仙鹤草20g 茜草炭15g 炒栀子15g 炒黄柏15g 三七粉3g(冲服)炙甘草3g 续断15g

(二)辨证使用中成药:

1.肾虚证:选用宫血宁胶囊2粒,日三次。口服。2.血热证:选用云南白药胶囊2粒,日四次。口服。(三)西医治疗

1.止血:对大量出血患者,要求在性激素治疗6小时内明显见效,24-48小时内血止,若96小时以上仍不止血,应考虑有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雌激素为主治疗:适用于青春期功血,己烯雌酚1-2mg,每6-8小时口服一次,有效者2-3日内血止。待血止或血量明显减少后逐渐减量,每3日减量一次,每次减药量不超过原用量的1/3,直至维持量,即每日1mg。

孕激素为主治疗:若为少量不断出血,可用黄体酮20mg肌注,每日1次,共3-5日。对出血量多的患者,需用大剂量合成孕激素方可止血,如炔诺酮5-7.5mg、甲地孕酮8mg、或案共黄体酮4-6mg,持续用到血止后20日左右,停药后发生撤退性出血。如用药期间有突破性出血,可配伍应用己烯雌酚0.1mg。

2.诊断性刮宫:适用于出血量多的患者,一方面治疗性止血,一方面行病理诊断。3.对于顽固性功血患者,中药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当配合西医治疗。对于生育期和更年期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崩漏,须先经诊刮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提示有恶变倾向者宜手术治疗。对于年龄超过55周岁仍无绝经,崩漏反复发作,又无须手术者,可用中药或西药促其绝经。四.疗效评价:

1.治愈:出血停止,经期正常。2.好转:出血减少。3.未愈:出血不止,或加重。

五、难点与对策:

1、如何快速有效地止血:辨病与辩证、辨基本病机相结合。功血的病因认识目前仍以虚、瘀、热三说为主,难以速效的原因在于三者可单一致病,也可多重病因复合致病,又可互为因果致病,故本病反复难愈。辨病、辩证治疗的关键是认清每一病程的因果关系,具体而言主要根据病程、病人素体、治疗过程、对药物的反应性、辅助检查结果等综合考虑,判定病人的即时状况加以灵活论治,可取得良效。

篇8:更年期子宫出血的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周口市川汇区中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治疗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 年龄44~57岁, 平均46岁;病程3~26个月, 平均病程9个月。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周期的紊乱和不同程度的贫血和乏力等。诊断性刮宫病理报告提示, 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0例, 腺囊性增生过长15例, 增生期55例。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0~100g/L 56例, 60~90g/L 32例, 60g/L以下12例。所有患者均无使用米非司酮禁忌证, 治疗前3个月无服用激素史, 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器质性疾病, 治疗前肝肾功能均正常, 无血液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 (米非司酮) 和对照组50例 (安宫黄体酮联合己烯雌酚) ,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 。

1.2 方法

研究组:使用米非司酮12.5mg, 1次/d, 流血停止后改5mg, 1次/d, 连服3个月。对照组:使用安宫黄体酮4mg和己烯雌酚0.5mg, 每周期服药22d, 治疗3个周期。

1.3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出现暂时性闭经, 停药后直接进入闭经;有效: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出现暂时性闭经, 停药后月经周期延长, 经量减少;无效:患者治疗1个疗程临床症状无变化。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变化

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均升高, 贫血得到改善, 子宫内膜厚度均减少,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 ,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比较

研究组患者疗程治疗后血清E2水平和FSH升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见表2。

2.3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3。

(例%)

3 讨论

卵巢无排卵以及孕激素缺乏是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基本病理改变[2], 临床上表现主要为月经失调, 出现经量延长或经量增多, 常常有贫血, 时间长还有可能癌变。

米非司酮为孕酮受体阻断剂, 临床常终止妊娠, 可直接作用于卵巢或经抑制FSH、LH分泌而阻止卵泡发育[3], 还可直接作用于卵巢颗粒细胞, 促其凋亡, 并能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使之萎缩[4], 近绝经期妇女服用米非司酮可提前闭经[5]。

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均升高, 贫血得到改善, 子宫内膜厚度均减少, 研究组血红蛋白升高、子宫内膜厚度减少程度、治疗后血清E2水平和FSH升高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说明研究组对性激素的抑制作用更大。研究组有效率92%, 对照组有效率70%, 说明研究组疗效更好。研究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米使用非司酮治疗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汤希伟.妇产科疾病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杜, 2006:263.

[2]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30-331.

[3]朱四军.Ru486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内膜轴的功能影响[J].生殖与避孕, 1995, 15 (4) :245.

[4]Murphy AA, Kettel LM, Morales AJ, et al.Endome erial effect of long term dose admiseration of Ru486[J].Fertil Steril, 1995, 63 (4) :761.

上一篇:7月银行房信部工作总结下一篇:2022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直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