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门诊诊疗常规

2022-08-11

第一篇:更年期门诊诊疗常规

2012年更年期门诊工作总结

我院更年期门诊,自开诊两年来,深受广大更年期妇女 的信赖和支持,2012年上半年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院更年期门诊工作通过发信,传单,宣教,讲座, 妇女病普查宣传,仅半年时间就接诊近百人次。

现在人们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大,更年期妇女的症状不仅仅是老年妇女的症状和表现,在30岁-40岁之间的妇女中就有很多患者来就诊,表现出更年期妇女所有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在近百人次中,以潮热,失眠等更年期症状就诊有12人,以月经失调,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就诊有58人,乳腺小叶增生有23人,咨询有20人。

存在问题:就诊疾病患者人数偏多,心理咨询人数少;

用激素调节症状的病例少(在这方面我们也慎用);要求患

者随诊不配合。

今后要加强宣传,多开展心理咨询,疏导工作,多走出

去与各行业机构中青及老年妇女接触,宣教更年期保健知识,及时纠正人们错误大量滥用保健品意识;不愿到医院就诊,羞于述说病情,延误诊治;多开展热线服务,让每一位女性享受健康幸福生活。

第二篇:门诊诊疗管理制度

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 门诊诊疗管理制度

一、目的:向门诊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断、治疗、咨询服务,对特殊病情的病员收入院或提出转诊的意见。

二、适用范围:门诊部医务人员诊疗工作过程控制。

三、职责:

1.由门诊部主任负责制订门诊部的诊疗工作计划。 2.由门诊首诊医师负责对病员的接待、诊断、治疗工作。

3.由门诊首诊医师负责病历、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卡及登记本的记录。 4.由门诊部主任负责督促检查医务人员诊疗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及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医护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的情况。

四、工作要求:

1、门诊首诊医师负责接待患者,宣传、解释医院有关的程序、规定,做好疾病的咨询及各项解释工作,动员患者先挂号及备齐有关资料及门诊手册,按病种分科就诊。

2、接诊医师根据患者主诉,重点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或重点的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作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迅速处理。

3、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检验项目及治疗方法时,宜着重考虑简单有效及在门诊条件下安全可行的诊治方案。向患者交待清楚在检验方面和治疗方面应注意的事项。采用特殊疗法时,务必妥善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

4、遇有疑难或不能处理的疾病或经两次复诊尚未确诊者,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或邀请会诊,并给予适当的治疗。

5、门诊医师应随时警惕早期肿瘤,防止漏诊、误诊,如有怀疑,必须及早进行必要的检查。

6、检查患者前后应洗手,发现传染病时应按消毒隔离常规处理,并按规定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

7、病情较重者,尤其是幼儿及老弱病残者应设法收容治疗或转院,必要时可留观察室进行治疗,防止恶化。病情危重者,尤应简化诊断步骤,迅速给予抢救。如搬动后可能加重病情者,则应抢救至病情允许时,再行搬动。

8、凡在门诊进行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或使用激素、利尿剂、抗生素等特殊治疗的患者,应及时复诊,观察反应及调整剂量。

9.申请单:开写申请单,按医技检查申请单书写要求执行。

(1)各种检查单及特殊记录单,均应按照表格规定项目,由医师逐项填写,并应签署全名,方为有效。

(2)申请检查、治疗及理疗等,除注明诊断外,应将有关病史、检查结果及检验数据扼要记载,并提出诊疗目的与要求。

(3)须立即报告结果者,可在申请单右上角加注“急”字。 10.门诊特殊检查:

(1)凡确定进行特殊检查者,由医师提出申请,有关检查科室安排检查时间。 (2)特殊检查所用之器械、敷料等均须严格消毒。医师应协助准备,并检查是否完善。

(3)检查前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方法及有关事项,以解除顾虑,取得合作。 (4)医师及护士应充分估计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发生的情况,如过敏、休克等,并作好必要的急救准备。检查后给患者适当休息和护理,必要时可留观察室观察。

(5)检查完毕,视需要预约复诊。

11、门诊手术

(1)一般手术,如表浅脓肿切开、表浅小肿瘤摘除、包皮环切术等,有条件在门诊进行者,均可在门诊手术,手术种类应根据设备与技术条件而定。

(2)门诊手术经医师诊察后决定,必要时应进行术前讨论,并向患者说明手术目的、经过、注意事项及预约手术时间等。

(3)术前应作必要的检查,如测体温、检查手术部位,需要时作全面检查。手术人员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4)手术所用的敷料、器械及手术区域皮肤准备,均按消毒、备皮常规进行。 (5)参加手术工作人员须按无菌技术常规施行。手术时应细心认真,充分止血,缝合前检查敷料及器械,以免遗留创口内。病理标本应妥善保管,及时送检。

(6)术后给患者适当护理及休息,并预约复查及拆线日期,必要时可予镇痛剂、抗生素。视病情需要亦可留观察室观察。手术经过由医师详细记录于病历内。

(7)手术室的清洁、消毒,按门诊的院感规定进行。

郑州市精神病防治医院 2016年11月

第三篇:儿科诊疗常规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节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以下简称化脑)又可称细菌性脑膜炎,是小儿时期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它是由各种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以发热、头痛、呕吐、惊烦、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脑脊液的化脓性改变。重症病例死亡率高,后遗症严重。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的关键。

【诊断常规】

(一)病史:发病前有无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脓疱疖肿、耳流脓或败血症病史。

(二)临床表现

1.全身中毒症状 由细菌毒家刺激所致。起病急,高热、精神萎靡,随着烦躁或萎靡的发展而突然面色青灰及苍白,具有早期诊断意义。

2.头痛 急性颅内压增高的息儿,由于脑室系统发生急性梗阻,所以头痛极为剧烈,并伴有喷射性呕吐。

3.呕吐 此症状不如头痛常见,但可能成为惟一的主诉。

4.视神经乳头水肿 是颅内压增高最客观的重要体征,也是典型而具有诊断价值的体征。在乳幼儿或小儿颅内压增高时,因为容易引起颅腔的扩大,或有囱门的调节,常无视乳头水肿出现,而以囱门膨隆、头皮静脉怒张、容易激惹及呕吐等为主要症状。 5.意识障碍 是脑炎最重要的症状之一。随着病情进展.可以出现情感障碍,如兴奋、躁动不安、容易激惹和失眠。再进一步发展时,先出现多睡,逐渐表现各种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6,惊厥 除上述症状之外有时尚有频繁的惊原发作,这种发作主要是由于胞组织缺氧或水肿,使大脑皮质的运动中枢受到刺激所引起。

7.肌张力 由于脑干网状结构受刺激,伎肌张力显着增高。但在脑汕时如累及小脑(如枕大孔癌),肌张力反而降低,深、浅反射也可消失。

8.脑膜刺激征 包括颈强直,特点是颈部僵宜,被动运动时有抵抗,前屈、向后过伸、旋转均有阻力,疼痛和痉挛,伸肌表现最明显。检查对操作要轻柔,否则在较小儿童,因不合作可呈假阳性。颈强宜在细菌进入脑脊液后l天左右才出现。脑膜刺激征还包括克氏征阳性、布氏阳性

(三)辅助检查

9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可达(20~40)×x10/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脑脊液常规检查 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典型患儿的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混浊;

6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加,多在1000x10/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降低,常<1.11mmol/L,蛋白质含量增加,多在1g/L以上;脑脊液涂片可找到病原菌;脑脊液培养并加药敏试验可确定病原,且能指导临床用药。

3头颅CT以及MRI检查: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疑有并发症时,应进行CT或MRI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和处理:

[鉴别诊断] 对于发热并伴有神经系统异常症状和体征的患儿,应该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明确诊断。典型的化脑诊断不难,但治疗不彻底的化脑需与以下疾病鉴别o 1.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可以与化脑相似,但脑脊液的外观

6较清,细胞总数在(0—数百个) x10/L,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含量正常,蛋白质轻度增高,细菌学检查阴性。病毒或其抗体检杏可以确定病原。

2.结核性脑膜炎 除婴儿可急性起病外,一般起病较缓,多有结核接触史和其他部位结核灶。脑脊液外观旱毛玻璃样,细胞数多在500 x10/L以内,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降低,蛋白质增高。有时脑脊液静置后在上层有一薄膜,作涂片或细菌培养可找到结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体弱者可以阴性)。

【 治疗原则 】

1. 一般治疗:注意保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护理。 2. 及时处理高热、惊厥及感染性休克。 3. 及时处理颅内压增高,预防脑疝发生。

4. 抗生素治疗:早期、联合、足量、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疗程34周。

5. 并发症治疗:常见硬膜下积液、脑性低钠血症、脑室管膜炎、脑积水等并发症,给予相应处理。

第二节 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指由于病毒直接感染或引起的大脑实质和软脑膜的炎性病变.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过程差异很大.一部分患儿的疾病过程轻微.持续时间不长,预后良好;另一部分患儿则可表现头痛、高热、嗜睡、惊厥、昏迷,或引起明显的智能损害、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瘫痪、听力和视觉损害等,甚至引起死亡。

【 临床表现 】

1. 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起病急,主要根据发病季节、接触史、预防接种史。前驱症状:发热、头痛、肌痛及呼吸道、消化道等表现。.脑炎的症状: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精神及行为异常的表现、瘫痪及颅神经受损的症状。

2 监测生命体征、瞳孔变化,仔细检查有无疱疹、水痘、腮腺肿大。意识状态、前囟张力、运动感觉系统、颅神经及各种深、浅及病理反射,了解眼底情况。

3. 辅助检查:脑脊液生化、常规及病原学检查、脑电图,必要时进行头颅CT检查。 【 诊 断 】

根据前驱表现,结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多种多样的神经、精神症状及脑实质损害的体征,脑脊液检查可正常或轻度炎症改变,有条件者病原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对于发热并伴有神经系统异常症状和体征的患儿,应该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以明确诊断。

1.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表现相似,但典型患儿的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混浊;

6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加,多在1000x10/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降低,常<1.11mmol/L,蛋白质含量增加,多在1g/L以上;脑脊液涂片可找到病原菌;脑脊液培养并加药敏试验可确定病原。

2.结核性脑膜炎 除婴儿可急性起病外,一般起病较缓,多有结核接触史和

6其他部位结核灶。脑脊液外观旱毛玻璃样,细胞数多在500 x10/L以内,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降低,蛋白质增高。有时脑脊液静置后在上层有一薄膜,作涂片或细菌培养可找到结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体弱者可以阴性)。

【 治疗原则 】

1. 一般治疗:降温、保证水电解质及营养供给,重症病儿ICU监护。

2. 控制惊厥发作:可选苯巴比妥、安定等。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等。

6 3. 抗病毒治疗:无环鸟苷、阿糖胞苷、疱疹净、转移因子、干扰素等。 4. 其他对症治疗: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等治疗。

5. 康复治疗:针对有神经系统(肢体瘫痪、癫痫、智力低下等)、视、听及其他系统后遗症者,需要及时进行康复治疗。

第三节 瑞氏综合征

瑞氏综合征义称脑病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以急性中毒性脑病与肝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病死率较高。

【 临床表现 】

此病可发病于任何年龄,常见于婴幼儿。先有呼吸道及消化道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头痛、腹泻等。多数病例在前驱病恢复期或其后不久又突然出现高热,反复呕吐,易激惹和嗜睡。轻者数日后即恢复,重者在出现呕吐后的24h内脑症状加重。表现为烦躁不安、不自主的乱动、诺话,昏迷迅速加深,呼吸不整,出现惊厥;瞳孔扩大,光反射迟钝。出现去皮层状态或去大脑强直状态。黄疽很少见。极少数病人可有消化退出血。肝脏显著增大者并不多见,大多正常或仅赂大,质软,表面光滑,脾不肿大。无脑膜刺激征。

Reye综合征临床分为五期。I期:通常表现为安静、冷谈和嗜睡、呕吐,肝功异常。Ⅱ期:表现为深度嗜睡、意识模糊、好斗,过度换气、反射亢进等。Ⅲ期:反应迟钝或浅昏迷,可有癫痫发作,去皮质强盲,瞳孔对光反应存在。Ⅳ期:惊厥发作,昏迷加深,去大脑强直,瞳孔固定。V期:深昏迷,深部反射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固定,柔软/去脑强直,等电势脑电图。 【 诊 断 】

1. 前驱感染后出现脑病的典型改变,结合辅助检查可诊断,必要时肝活检,如有肝小叶弥漫性脂肪变性可确诊。

2. 辅助检查:血白细胞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血氨常显著增高;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乳激脱氢酶均增高:胆红素正常或稍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糖可降低;总血脂丫降,服固醉不增加,游离脂肪酸明显增高。

脑脊液压力增高,常规检查及生化检查一放均正常、脑脊液的糖定量可随血糖降低而下降。

脑电图呈弥漫性慢波异常。 头颅CT表现广泛性脑水肿。

【鉴别诊断】

1. 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可以与化脑相似,但脑脊液的外观较清,

6细胞总数在(0—数百个) x10/L,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含量正常,蛋白质轻度增高,细菌学检查阴性。病毒或其抗体检杏可以确定病原

2. 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表现相似,但典型患儿的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混浊;白细

6胞总数显著增加,多在1000x10/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降低,常<1.11mmol/L,蛋白质含量增加,多在1g/L以上;脑脊液涂片可找到病原菌;脑脊液培养并加药敏试验可确定病原。 。 【 治疗原则 】

1. 全身支持治疗,纠正代谢紊乱,加强护理。

2. 控制颅内压增高,减轻脑水肿:控制性过度通气降低PaCO

2、头部低温、20%甘露醇、速尿及地塞米松。

3. 对症治疗:止惊 、退热等。

第四节 小儿热性惊厥

惊厥是小儿时期接病中常见的此状之一。热性惊厥的发作与发热性疾病中体温骤然升高有关。

【 临床表现 】1.初次发作在3个月至4-5岁之间。

2.体温在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

3.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 4.既往没有无热惊厥史。 5.临床分型:简单FS与复杂FS。

(简单FS:惊厥持续时间在15分钟以内,惊厥发作类型为全面性,24小时惊厥发生的次数1次;复杂FS:惊厥持续时间在15分钟以上,惊厥发作类型为部分性,24小时惊厥发生的次数≥2次)。

【诊断依据】1. 病史:(1)仔细询问惊厥特征:包括初发年龄、惊厥前后体温、惊厥发作类型、发作时意识状态、持续时间、发作后表现、全身情况。(2)过去史:既往有无类似病史、复发次数、每次复发时的惊厥类型及持续时间、有无围产期异常及有无颅内感染和外伤史(3)生长发育史:有无运动及智力发育异常。(4)家族史:有无热性惊厥、癫痫、智力低下及其他遗传代谢病的家族史。

2. 体检:重点是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注意有无意识障碍、脑膜刺激症、病理反射及肌力肌张力的改变。

3. 检测项目:(1)电解质:了解有无低钙等电解质紊乱;(2)血糖:了解有无低血糖所致的惊厥;(3)脑脊液检查:首次热性惊厥是腰椎穿刺的适应症;(4)脑电图:一般在热退后1周检查,若希望与颅内感染鉴别,可早做该检查以了解脑电背景有无改变。 【治疗方案】

根据《尼尔森儿科学》(Richard E.Behrman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年,第七版)和《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急救治疗:退热,惊厥持续5分钟以上进行止惊药物治疗,一线药物为苯二氮卓类,静脉注射。

(1)一般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监护生命体征;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对症治疗:退热药退热,物理降温,维持内环境稳定等。

(2)终止发作:惊厥持续5分钟以上进行止惊药物治疗。

①苯二氮卓类:为一线药物。地西泮0.2–0.5mg/kg缓慢静脉推注,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

②水合氯醛:10%水合氯醛0.2–0.5ml/kg保留灌肠。

③苯巴比妥钠:惊厥未能控制或再次发作,负荷量15–20mg/kg。

2.预防治疗:适用于高危患者。

(1)高危因素:复杂FS,癫痫阳性家族史,发育迟缓,已存在神经系统疾病。 (2)长期抗癫痫药物预防治疗:丙戊酸钠等

第五节小儿癫痫

癫痫是一种常见病,是以反复的痫性发作作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发生于各年龄组,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 临床表现 】:

1. 全身发作为全身惊厥,抽搐形式包括阵挛、强直、强直-阵挛、两手拥抱、动作停顿或突然跌倒、均伴意识丧失。 2. 简单部分性发作不伴有意识丧失。

3. 复杂部分性发作伴有意识丧失或以精神、运动性发作形式表现。从部分性发作泛化为继发性全身发作。

4. 癫痫持续状态即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在发作间期意识不恢复、反复发作30分钟以上。 【诊断依据】:

根据《尼尔森儿科学》(Richard E. Behrman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年,第七版)、《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临床至少发作1次以上。突然起病,能自行停止、反复发作的惊厥,每次发作情况类似,间期正常,结合脑电图癫痫波可明确诊断。进一步根据临床表现、脑电图判断癫痫的类型,并结合各项辅助检查明确病因。 2.存在发作易感性:包括遗传、外伤、发热等因素。 3.伴随神经心理损害。

4.实验室检查:血、尿代谢病筛查试验,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必要时脑脊液、染色体等检查。 5. 脑电图或24h脑电图监测,必要时录像脑电图监测。结合临床选择不同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或MRA、SPECT)。脑电图是诊断癫痫重要的客观指标之一,有痫样放电(棘波、尖被、棘慢波、尖慢波、棘慢波、突出于正常背景。

【鉴别诊断】: 应与屏气发作、晕厥、睡眠障碍、习惯性阴部摩擦等鉴别诊断痫。

1.屏气发作:大多发生在6-18个月,每当大哭开始即呼吸停止,口唇发绀和全身肌张力 【 治疗原则 】

1. 综合治疗:取得家长、患儿主动配合,定期随访。避免各种诱因。 2. 病因治疗。

3. 抗癫痫药物治疗:早治、单药治疗为主、疗程要长、及时注意药物的毒性作用。常用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氯硝安定等。

(1).开始治疗的指征:一般在第二次无诱因发作之后才开始抗癫痫药物治疗。 特殊情况可以在首次发作后考虑开始治疗:例如癫痫持续状态。(2).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应当依据发作类型选药。根据疗效和安全性,结合既往用药情况调整。 (3).药物选择时还需要考虑肝肾功能、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来源和费用等。

4. 顽固性癫痫的手术治疗。

【 疗效标准 】

1. 治愈:停药后35年不再发作。

2. 好转:服药后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

第四篇:产前筛查诊疗常规

诊疗常规

一、产前筛查程序

诊疗常规的核心是让进行产前检查的所有孕妇均有机会作产前筛查,并对产前筛查的结果做出正确的解释,根据医疗原则处理需进一步作产前诊断的病例。 具体风容包括:

1、 对所有的孕妇进行宣传,对其说明产前筛查的意义、目的,让进行筛查的孕妇均有机会进行知情选择接受产前筛查;

2、 建议所有小于35岁的孕15—20周的孕妇做产前筛查;大于35岁的孕妇(指预产期时35岁)及高危孕妇做细胞遗传为检查;

3、 对要做产前筛查的孕妇,必须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及掌握问诊方法: (1) 详细询问孕妇的年龄、末次月经、体重、是否有胰岛素傅赖性糖尿病; (2) 是否为多胎妊娠,是否吸烟,异常妊娠史,前胎是否是21—三体。

4、 咨询医师根据掌握的妇产科学、遗传学、优生学待知识对遗传咨询做出科学解答。 (1) 整个遗传咨询过程中,咨询医生只需将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后果向病人进行陈述,由病人自行选择采取的措施;

(2) 必须是筛查者清除筛查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要求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 (3) 医生应该确定补筛查孕妇的年龄、孕周(必要时B超确诊胎龄)等病史后开出产前筛查送检单。

5、 对筛查结果的解释与临床处理原则:

(1) 对筛查结果为21—三体高风险孕妇,医生应甜味知孕妇其结果只说明胎儿患这种先天异常的可能性很大,但不是确诊。建议其进行产前诊断。 (2) 对于年龄≥35岁的高龄孕妇,即使做了筛查且是低风险,医生也应告之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区别,给孕妇提供选择细胞遗传学检查的机会;

(3) 对于NTD高风险孕妇,应建议B超检查以排除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可能性;

(4) 对筛查阴性或低风险的妇应告知其结果只说明孕妇胎儿患某一种先天缺陷的可能性很小,但不是绝对排除。

6、 下列孕妇应该直接做产前诊断: (1)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2)产前筛查结果属高危人群;

(3)曾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的孕妇; (4)产前筛查怀疑胎儿患染色体病的孕妇; (5)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

(6)孕妇可能为某种X连锁遗传病基因携带者;

(7)其他,如曾有不良孕立史者或特殊致畸因子接触史。

7、从事产前筛查人员在产前筛查毓工作中必须抱着对孕妇负责的精神,注重保护被服务对象的隐私,耐心、详细地向咨询者阐明科学道理,尽可能使他们接受医学指导意见;

二、遗传咨询技术规范

1、遗传咨询技术要求 (1)采集信息;

(2)遗传病诊断及遗传方式的确定; (3)遗传病再现风险的估计; (4)提供产前诊断方法的有关信息; (5)提供建议。

2、遗传咨询需注意的问题 (1)阐明各种产前筛查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局限性,所进行筛查的时限性、风险性或可能结局;

(2)说明使用的遗传学原理,用科学的语言解释风险;

(3)解释疾病性质,提供病情、疾病发展趋势和预防的信息;

(4)尽可能提供客观、依据充分的信息,在遗传咨询过程中中尽可能避免医生本人的导向性意见。

三、超声

实验室操作规范

一、实验室操作技术规范

1、 严格质量控制,操作人员必须有资格或上岗证;

2、 对冷冻标本,检测前应恢复至室温;

3、 严格按试剂生产厂家提供的实验程序操作;

4、 使用质量好的(卫生部或国家其它权威机构指定厂家)未过期的产品;

5、 检查仪器的设置换是否符合要求,如温度、时间、循环次数及器械刻度乖;

6、 做好标本的采集和保存工作。做到标本即采集即处理,对缓检标本必须妥善保存。

一、产前筛查实验室技术规范

1、 基本原则

(1) 筛查对象为35岁以下妊娠14—20周的一般孕妇;

(2) 按知情同意、孕妇自愿的原则,实验室只对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孕妇作产前筛查; (3) 负责筛查阳性病例后续实验诊断。

2、 筛查方案

孕中期(14—20周)二联方案:β-hCG+AFP (1) 实验室采用的筛查方案、筛查结果与已发表的预测值得有可比性; (2) 筛查采用的设备和试剂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

3、 技术程序和质量控制 (1) 标本的采集与接收

① 标本采集与接收时,认真核对送检单各项目填写是否完整、准确,是否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 对所有筛查孕妇应再次确定年龄、孕周,对因月经紊乱等原因影响准确计算孕周者,应B超测定胎儿双顶径确定胎龄 ,避免因年龄、孕周错误影响筛查结果; ③ 采集静脉血2—3ml,不抗凝,置室温30分钟左右,2000rpm10分钟分离血清; ④ 对送检的使用了抗凝剂的标本、溶血、高血脂等标本退回采血单位重采; ⑤ 标本使用唯一编号。

4、 实验中的质量控制

(1) 实验仪器定期校正;

(2) 实验前必须校对试剂批号、效期、标本的编号、姓名;

(3) 每次实验都插入定值质控,质控品测定值得在参考范围内方可确认标本的测定值得; (4) 严格的按仪器与试剂盒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5) 实验记录应包括实验室温度、湿度、仪器运作状况、标本实验结果,质控结果等; (6) 对血清标记物MoM 值异常者,应进行重复检测,以排除检测误差,确认结果后方可报告;

(7) 实验室报告在B超校正孕周后,假阳性率应控制在5%; (8) 相关项目参加四川省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

5、 筛查结查的报告

(1) 筛查结果应以书面形式送交孕妇;

(2) 结果是报告时间表为采血或收到血标本后2个工作日;

(3) 筛查报告必须经副高以上职称且具有从事产前筛查技术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复核准后方可签发。 (4) 筛查报告应包括以下信息: ① MoM值;

② 风险度; ③ 阳性结果与高风险切割值(应与临床医生常规以年龄为唯一唐氏儿风险指标行产前细胞学遗传学诊断人群的切割值相一致);

④ “低风险”(<1/275或阴性的报告,只表明胎儿发生该种先天异常的机会很低,并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异常或其他异常的可能性;

⑤ “高风险”(≥1/275或阳性)的报告,只表明胎儿发生该种先天异常的可能性较大,并不是确诊;

⑥ 相关提示与建议包括:21—三体高风险者的提示与建议、NTD高风险的提示与建议 和高龄孕妇的提示与建议。

6、 标本的保存

(1) 血清标本于-70℃冰箱内保存,保存期为产后1年。

(2) 储存的标本有完整的档案,记录标本储存的位置,包括冰箱编号、保存架编号、盒子编号与盒中的位置。

二、产前筛查采血技术规范

1、 接到产前筛查申请单后,逐项核对医生所填写项目是否有误或遗漏,是否签署知情民意书(只对已签署知情民意书者采血)

2、 采血前准备:要求孕妇避免剧烈活动,采血前4小时勿喝茶或咖啡、抽烟或饮酒,空腹或清淡饮食后采血;

3、 孕母血清标本采集通过静脉采血。使用一次性无抗击凝剂量真空采血系统采集。采血时,应尽量统一采血姿势,应尽量在使用止血带1分钟内采血,看到回血马上解开止血带;当需要重复使用止血带时,应使用另一上臂。操作过程应注意避免污染、震荡和搞错本避免标本溶血是保证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严重溶血标本原则上不能使用,应重新采血送检或者在报告会单上注明“溶血”字样,提醒医生注意。

4、 标记采血器与血清保存贮血管,采血器与血清保存管上必须标上孕妇的姓名、标本编号。在申请单上写上标本编号;使用一次性采血器,在皮肤常规消毒后采集静脉血3ml,不抗凝,置室温30分钟左右,2000rpm离心10分钟,分离血清置于Appendorf管中,加盖-20℃保存。(注:不使用肝素、EDTA等抗凝血作标本);

5、 在采血申请单第三栏采血者处签署采血者姓名。

6、 标本的编号规则:

标本编号为采血单位代码(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采血点的编号、年、月、日、标本接纳序号,采血点编号先1位数,年、月、日选2位数。 在试管上可以按以下方式书写:第一行为:采血单位;第二行为:当日采血序号;第三行为:采血日期。

7、 尽可能安B超计算孕龄,如遇孕妇月经不规则的或末次月经记不清楚,则必须进行B超孕龄测量,并精确到天数,早孕以头臀长为准确,中孕以双顶径孕周为准;

8、 标本采集后应24小时内尽快分析测定,不能在24小时内分析测定的标本,应在采血后8小时内尽快分离血清,加塞在-20℃下保存。

9、 接受其他医疗机构转送的样本必须做到:尽量减少运输和储存时间,血清标本应在采集后5个工作日内递送,2天内必须到达检测机构。运送的温度要保持在零摄氏度以下,避免标本反复冻融。邮递标本必须是三层包装。

10、 筛查血标本保存于-70℃一年以上,以备复查。

第五篇:手足口病诊疗常规

吉林市传染病医院 手足口病诊疗常规

一、 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及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多见,隐性感染和患者的比例约100:1.成人主要为隐性感染。 流行期间-患者 散发期间-隐性感染者

人是本病的传染源,包括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其1周内的传染性最强, 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 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部分痊愈患者粪内病毒可存在数个月,隐性感染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期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约100:1。

大多数成年人以隐性感染为主,儿童则多表现为显性感染。人群手足口病流行间隔期为2-3年,主要是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世,易感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为新的流行提供了先决条件。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亦可经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等,通过日常接触,可经口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手足口病的其它传播方式包括母一胎传播和母一婴传播。 传播途径﹕

1、

2、

3、

4、 粪口途径 呼吸道飞沫传播 密切接触 医源性

易感性﹕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以隐性感染为主,感染后可产生对同型的持久免疫力,但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不能阻滞其他血清型或亚型感染。

流行特征﹕季节性 :四季均可发病,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病,温带地区以夏秋季多发。

年龄特征﹕主要为5岁以下婴幼儿,重症病例多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感染的病毒以EV71为主。

发病的聚集性﹕托幼机构和儿童聚集的地方有聚集现象。

二、 临床表现 普通病例表现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在2-10天,常见为3~5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患者于发病前1-2天或同时有中低热,可伴有乏力等感冒样症状。

发病期主要有手、足、臀部、肛周皮疹及口腔疱疹为特征,患者最常见的主诉是咽痛、口腔疼痛,婴儿可表现为拒食、流涎,一般在5-7天内缓解,一般先出现口腔溃疡后出现皮疹,绝大多数病情轻,病程自限。

口腔疱疹及溃疡多见于硬腭、舌面、颊粘膜、口唇,斑丘疹或疱疹多见于手足掌侧面,也见于臀部、肛周、膝部,多无疼痛及瘙痒,疱疹是圆形或椭圆形内有浑浊液体,周围有红晕,一般5-10天内消失,不留有疤痕。

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患儿,特别是3岁下的患儿可出现神经系统,呼吸及循环系统的损害,从而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极少数患儿病情进展快,可迅速死亡。

(一)神经系统

多见于皮疹后的2-4天,主要表现为精神差、易激惹、头痛、呕吐、四肢无力、肌阵挛、抽搐、中枢性瘫痪或高颅压、脑疝、甚至去皮层状态、呼吸节律不规则、呼吸表浅、急性迟缓性瘫痪。

1大脑半球广泛受累,可出现意识改变、精神症状、抽搐、肢体瘫痪、失语视力及感觉障碍,少数出现脑膜刺激征状。 2累积基底节及椎体外系,可表现为不自主运动包括:多动、震颤、肌张力改变。

3累及脑干,可出现颅神经麻痹及肢体瘫痪,严重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4小脑受累,可表现共济失调、眼球震颤、肌张力低下。 5自主神经受累,以出汗为主,其次为唾液分泌增多,颜面潮红,一过性糖尿。

6脊髓受累,出现受累平面处急性迟缓性瘫痪,平面下中枢性瘫痪,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功能及括约肌功能障碍。

根据神经受累的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无菌性脑炎,急性肌肉麻痹、脑干脑炎。而脑干脑炎分为三级,Ⅰ级表现为肌震颤、无力,Ⅱ级表现为肌震颤及颅神经受累,20%留下后遗症,Ⅲ级迅速出现心功能衰竭,死亡率80%。

(一) 呼吸系统

肺水肿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主要原因,目前 为是神经源性肺水肿,也有人认为与心功能改变有关。

(二) 循环系统

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心率增快、脉搏浅速、心音低钝等心力衰竭症状,呼吸及循环功能衰竭往往同时出现。

三、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轻症病例一般白细胞正常,分类也可正常或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白细胞升高程度与病情轻重呈正比与预后密切相关。

2生化﹕部分患儿出现肝功改变,肾功及血糖改变。 3心肌酶﹕可有LDH、GOT、CK同功酶的改变,也可出现CK-MB改变,有关心肌酶的改变与病情轻重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脑脊液﹕外观正常,压力可增高,危重病人白细胞可增多,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糖、氯化物正常。

5胸部X线﹕早期可无异常或仅有双肺纹理增多,中晚期病人可出现双肺大片浸润影。

6头部CT及核磁﹕以脑干、脊髓受损害为主。

7脑电图﹕可出现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8、病原检查

①病毒分离。②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及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IgG抗体升高4倍以上。③核酸检查。

四、 诊断及鉴别诊断 ㈠、 诊断

1、 流行病学资料

①多发季节②常见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婴幼儿。③常在婴幼儿聚集场所,发病前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2、 掌握临床特点

典型病例,手足口肛周、膝部疱疹,掌握疱疹的特点,应注意皮疹或疱疹不一定全部出现,有少数病人仅表现为咽郏炎,一般病人多在1周左右痊愈,皮疹的多少与病情轻重不成正比。 重症病例是在典型病例基础上出现下列之一者,多为为EV71感染所致。

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迟缓性瘫痪,肺水肿,肺出血,循环衰竭。

3、 病原学检查是实验室诊断的病例,不同的病毒感染有助于病情轻重预后的判断。

(二)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口蹄疫、疱疹性口腔炎、水痘、疱疹样皮炎、丘疹样荨麻疹等,重症病例应注意与中毒性菌痢、乙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脑、ARDS等相鉴别。

(三)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病例。

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2.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oxA

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

16、EV716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临床分类。

1.普通病例: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发热。 2.重症病例:

(1)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危重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①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②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③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在病程的3天左右时。

(一)持续高热不退。

(二)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三)呼吸、心率增快。

(四)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五)高血压。

(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七)高血糖。

五、 治疗 ㈠一般治疗

1、 隔离、消毒

患儿应隔离 2周,流观患者应立即将其转至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符合住院者应立即转至指定医疗机构。患儿用过的物品应彻底消毒,粪便应用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h。

2、 休息、饮食

1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宜食清淡易消化含维生素食物,不宜食用温度高、冰冷、辛辣或刺激性食物。

3、 口咽疱疹治疗

注意口腔清洁,预防细菌感染,经常漱口,有溃疡者可涂碘甘油、鱼肝油、金因肽、冰硼酸等。

4、 手足口疱疹治疗

衣服要经常清洁,床铺平整干燥,注意看护患儿,局部破损处可涂金因肽、冰硼酸、抗生素等软膏等。 ㈡对症治疗

1、 发热﹕中低度热无需特殊处理,可多饮水,体温超过38.5时可应用解热镇痛药,物理降温。

2、 咳嗽咳痰﹕可应用镇咳祛痰药。

3、 胃肠道症状明显者应注意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

4、 注意保护心肺﹕脑等主要器官功能。 ㈢抗病毒治疗 本病为高度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较好,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目前缺少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可选用如下药物

1、 利巴韦林﹕口服10-15mg/kg分四次口服,疗程5-7天,静点10-15mg/kg分二次,疗程3-7天。

2、 干扰素﹕有人尝试应用IFN-a可能有效,但干扰素本身副作用容易影响病情观察。

3、 普拉康钠利:是一种有前景的药物,在美国已经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㈣预防和治疗继发感染等

抗生素治疗本病无效,对于有继发感染或危重及机械通气患儿针对应用,避免滥用。

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发现及时抢救重症病例

由于患儿不能较好的表达,且病情变化快,因此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3岁以下的患者,观察内容包括体温、精神变化、抽搐、呕吐、嗜睡、手足抖动、心率、血常规、血糖等。 重症病例的治疗

针对危重病例治疗除了一般治疗外,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㈠高颅压治疗

1、 脱水治疗

①20%甘露醇0.5-1.0g/kg q4-6h,给药速度30min注射,对于脑疝者可2.0g/kg 15min注射q2-4h,减量原则应先减剂量后减次数,不良反应可诱导心衰、水电解质紊乱、肾血流减少、诱发颅内出血、停药后反跳,因此必要时加白蛋白、甘油果糖。

②利尿剂,常有呋塞米1-2mg/次,每天2-3次,与甘露醇合用颅内压下降有效率与单用分别为76.19%、9%,应用方法先用甘露醇后速尿,有心功能不全者先用速尿。

③补液,原则应限制液体量,但应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有严重脑水肿者应限制在40-60mg/kg,最多不超过80mg/kg,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均匀输入,张力为1/2-1/4张,使患儿处于轻度脱水状态。

④头部温度控制在32-34℃左右,时间24-48h。 ⑤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减轻脑水肿疗效确切,一般首选地塞米松每次0.5mg/kg,每日3-6次

2、 丙种球蛋白

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免疫,抑制炎症介质释放作用,总量2g/kg,分2-5次注射。

3、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机体免疫反应,减少炎性渗出,甲基强的松龙1-2mg/kg/日,氢化可的松3-5mg/kg/日,地塞米松0.2-0.5mg/kg/日。重症病例可短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每日10-20mg/kg,分1-3次使用,疗程2-3天。

4、 其他对症治疗

如降温、镇静、促进脑细胞恢复药物,神经节苷酯20mg/天。 ㈡呼吸衰竭治疗

1、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开放气道、头侧位、清除呼吸道痰阻,有肺出血、肺水肿时负压吸引,不能过频、过高。

吸氧的目的在于提高P02,动脉P02 60-80mmHg,氧饱和度在90%以上不必给氧,P02低于60mmHg、发绀、呼吸困难都是给氧的指征,心率快、烦躁不安是早期缺氧的主要表现,可作为吸氧的指征。中度缺氧可用鼻导管,氧流量0.5-1 l/min,吸氧浓度30%,重度缺氧时面罩吸氧,流量3-5 l/min,吸氧浓度60%,当P02低于60mmHg可考虑呼吸机辅助呼吸。

2、 呼吸机应用指征

① 明显的呼吸困难,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② 呼吸次数明显减少,或明显增加。 ③ 呼吸微弱。

④ 严重的中枢性呼吸衰竭、频繁的呼吸暂停。 ⑤ 高浓度吸氧难于缓解的发绀。

⑥ 严重的抽搐影响呼吸,肺水肿,肺出血。 ⑦ 影像学可见的进展比较快的肺水肿。

呼吸机应用过程中采用的呼吸机类型,呼吸机采用的模式以及呼吸参数的调节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应随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病情明显稳定后应及时撤机。 ㈢改善心功能

1、 强心药 地高辛,大于2岁0.03-0.04mg/kg,小于2岁0.05-0.06mg/kg;西地兰,大于2岁0.02-0.03mg/kg,小于2岁0.03-0.04mg/kg。

2、 利尿剂 呋塞米每次1-2mg/kg,每天2-3次,其他的如噻嗪类、保钾利尿剂等也可应用。

3、 血管扩张剂

① 硝普钠﹕剂量为0.1-0.5mg〔kg.min〕 ② 酚妥拉明﹕0.07-0.1mg〔kg.min〕

③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目前常用的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 4.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

①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常用的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②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常用的有安力农、米力农 5.心肌代谢激活药

①辅酶Q10②1.6二磷酸果糖

(四)其他

1.确保静脉通路通畅。2.头肩抬高15-30度,插胃管,禁止压迫膀胱排尿3.防止细菌感染 4.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

八、关于本病的诊疗规范参照2010年卫生部公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 总之,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儿童传染性疾病。目前,对于本病的认识还存在很多争议,认识的焦点在于:

1、肺水肿,认为是神经原性肺水肿,也是当今主要观点。但也有学者认为肺水肿的发生与心功能的改变有关。我们在治疗手足口病患者过程中发现多数重症病例虽然心肌酶改变并不明显(特别是CK-MB),但该患者心率明显增快,特别是心率超过160次/分的患儿,经过数小时的病情演变后出现肺水肿,甚至死亡,这个过程似乎支持神经原性肺水肿的观点,但这类患者,虽然心率很快,但病人双肺无论是听诊、胸片还是肺CT,以及血气分析都提示病人在早期肺功能改变并不明显。一旦出现心功能衰竭后很快出现肺水肿,继而很快死亡,这又不支持神经源性肺水肿。而本人认为是否与神经源性心功能改变导致急性左心衰而最终引起肺水肿而死亡。从这一层面更符合病人的临床经过。

2、关于激素的应用:目前存在很多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否应用,应用是否有效,以及应用的剂量,应用的疗程。我们认为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虽然不很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而对于危重病例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激素的应用可以起到如下作用:

1、降温;

2、改善中毒症状;

3、减轻脑水肿;

4、有可能抑制病情进展,防止危重病例发生。因此我们认为激素应用适合于:

1、3岁以下的患儿;

2、特别是病原学检查主要是以EV71感染为主的流行地区;

3、持续高热;

4、在病程的4+1天时突然再次高热;

5、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者。关于何时应用激素,我们认为有重症倾向者或重症病人最好早期应用,而应用时最好分次应用,应用的最直观的标准以体温控制在38摄氏度以下为宜,应用的剂量1-10mg/kgd为宜,疗程3-5天为佳。

3、丙种球蛋白的应用:丙种球蛋白为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我们认为适合危重病例的应用。应用时总量为2g/kg,最好在2天内用足。

几点建议:

1、有关临床分型及分期

从传染病角度出发分型有利于判断病情的轻重及预后,分期有利于指导治疗。分型我们建议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新版指南虽然没有轻型病例,但我们认为有必要分出此型。轻型病例:一般没有发热,有典型的皮疹,实验室检查均正常,此类患者无需特殊治疗。普通型:患者有典型皮疹,可有发热,但仅为中等度发热,化验白细胞可正常或轻度升高,此类患者可对症抗病毒治疗,对于特别小的,特别是1岁以下的患儿可以考虑应用小剂量的激素。重型病例诊断标准按指南的标准,治疗除一般治疗外,建议应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危重型患者是指在重型基础上心率大于160次/分,有肺水肿存在,患者有濒死感,此类患者应积极抢救,多数预后不佳。我们认为分期可分为初期、极期、恢复期。初期:即疾病的早期,也就是病初的3天左右,极期:也就是神经系统和心肺功能受累阶段。在病程的3—6天左右,此期对于危重患者非常关键,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多在此期出现,因此也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时期。恢复期:病程的5---10天左右,病人很快好转。

2、从发病机理看: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还有很多疑惑,特别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肺水肿的发病机制的探讨,可能是治疗抢救危重患者,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3、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应该强调四早一就的原则:即早发现、早休息、早诊断、早隔离,就地治疗,尽量减少转院、搬动,减少对患儿的各种刺激,甚至包括改变医护人员的着装。危重患者用及早收入ICU.

4、在治疗过程中对于危重患儿,特别应该引起临床医师注意的有脑疝、高颅压的患儿,我们在系统脱水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甘露醇脱水快,但同时反跳也快的问题,同时在强力脱水后一定要注意电解质紊乱的问题,特别是低钠血症的发生,而对于心率明显增快的患儿,在积极保护心功能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对于危重患者因为累及的脏器不是一个,因此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5、机械通气的患儿一定要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对于有抵抗的患者我们可以采取药物干预的方式,抑制其自主呼吸,待其心肺功能真正改善后方可脱机

6、临床医生,还应该在临床实践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总结病情的演变、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从而为临床科研提供完整、准确的临床资料。 我院推荐的治疗方案:

一、 普通型手足口病治疗

(一) 常规检查、检验项目:血常规

尿常规

肝功能十项

心肌酶三项

肾功四项

血清离子四项

乙肝两对半

丙肝抗体

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尚未开展)

心电图

胸部正位片

(二) 药物:

1、抗病毒:利巴韦林注射液

单磷酸阿糖腺苷

2、中

药:喜炎平

3、支持治疗:小儿氨基酸

4、口腔护理:0.9%盐水150ml+干扰素300万U 推荐治疗疗程7天,检查治疗前与患儿家属做好沟通,填写沟通记录;特殊处置如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之前也要做好沟通,

二、其他类型的常规治疗

(一)药物

1、发热: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

甲级强的松龙

2、心肌酶升高:果糖二磷酸钠

3、肝功能异常:还原型谷胱甘肽

复方甘草酸苷片

4、血常规异常: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C反应蛋白升高:抗生素应用: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阿奇霉素(抗生素应用一定要在病程记录中记载用药指征)

5、神经系统受累:甘露醇

速尿

丙种球蛋白

(三) 对应的辅助检查

1、心肌酶升高应做心脏彩超

2、伴有肺炎、支气管炎、胸片异常、听诊异常建议做肺CT

3、伴有神经系统受累如嗜睡、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抖动等建议查头部CT或脑彩超

4、伴有腹部异常应做腹部平片或全腹部彩超

5、入院后的异常化验或检查,应给与复查该项目 注:我院推荐的治疗方案,医生可以参照灵活应用,治疗宗旨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切记机械的照搬照抄

上一篇:给奶奶的一封信免费下一篇: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