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2024-04-21

2024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共9篇)

篇1:2024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2014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四季红中学

王娟

数学教师,其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数学观,积极促进自己的观念改变,以实现由静态的,片面的、反论的数学观向动态的,辩正的模式论的数学观的转变。特别实现对上述问题的朴素的不自觉的认识向自觉认的转化。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眼中有人”是指关注现在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识并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爱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觉自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性,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不以同一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要以学生的分数论英雄。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出“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鼓励学生敢于反驳,挑战权威,挑战课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于这一学期的初一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我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一、课堂教学的思索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和特长,都潜藏着许多“闪光点”和存在各自的薄弱点。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做优生的培养又要照顾中等生,更要注意后进生的转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加强个别辅导、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尽可能给各类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

2、抓好“三基”教

“三基”教学是指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基本能力培养。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 指出“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是初中代数、几何中概念、法则、性质、公式以及由内容反映出 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技能是应用基础知识按照一定程序及步骤来完成的动作、能力,是对 思想材料进行加工的活动过程的概括。“三基”教学是抓好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学生进一 步学习和发展的基石。

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发展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素质教育要求注意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而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能力的培养又依赖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形式,因此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深入教学的重要体现。本人在教学中主要以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4、挖掘教材德育素材,进行思想教育

良好的个性品质是指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结合知识的传授,恰当介绍中国古今数学的伟大成就,使学生了解祖国丰富的科学贡献逐步提高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意识到有责任继承民族的光荣传统。

二、备课的修正

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之为演奏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备课就是谱曲了。反思后,着重修正三点:

1、备教材。进一步花功夫吃透教材,科学处理教材。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往往显得层次不强,对照例题(习题)精心设计一些铺垫或引申的题目,形成例题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各自的成功。做好每节课的理性审视工作,今天的课哪些地方成功了,哪些地方失败了,哪些地方还需改进。不断总结成败得失。

2、备学生。我感觉备学生是备课的难点,难在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参差不齐的思维体。要做到经常自觉地深入学生,从课内外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和研究学生,一个重要的工作要做好面批作业。尽最大可能亲自来到每一位学生身边,问: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在交流中展示自己的认识过程,边探讨,边批改。改善师生感情,使学生做作业更具有纠正错误的主动性。

3、备练习。要从巩固教学成果、检测教学效果的前提出发,精心选择作业。具体做好三点:①与本课密切对应的最能强化教学重点的练习;②要符合本课的练习,需要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在学生脑海里的生疏程度如何,怎样诱导;③针对学生出错的原因,在课堂教学中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反思解题过程中的易错点,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重新理解的机会,从而深刻理解基础知识。

三、数困生的转化

1.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

按照多元智力理论,许多数学学困生实际上就是在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方面具有弱势,而在其它某一种或某几种智力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生。如果这些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即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智力来学习,那么他们完全能够像其他学生一样取得好成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适合学生不同特点的教育方法,有效地因材施教。2.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针对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策略,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数学认知过程与方法。教师应在弥补知识缺陷的过程中,以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为载体,让学生认识数学思维活动的特点,尽可能让他们掌握较多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例如,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时,学生对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方法感到抽象难掌握。我教给他们两种方法。一是口诀法:“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了。”学生觉得易懂、好记、轻松。二是数形结合法:先通过画线把各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再看数轴上被各条线都覆盖的那一部分所表示的数,即为不等式组的解集。学生感到这样的方法形象、直观,便于操作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注重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首先,通过直观教学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其次。加强对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应恰当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及相关有趣的事例,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再次,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挖掘数学的美,进行美的创造、美的教育。教师还应注重情感教育。学困生尤其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当他们失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心理抚慰,主动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和克服困难;当他们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4.分层设计练习和试题,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

我在一堂课内安排两次反馈。第一次反馈——尝试练习。如发现问题,及时补充讲解,起强化、调节作用;第二次反馈——课堂作业,如再发现缺陷,当堂就能补救。精心设计每个练习,做到有的放矢,在反馈基础上,重视讲评,具体地帮助学困生弥补知识缺漏,使之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并在实际运用中,逐渐形成技能技巧。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对学困生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在出试卷时,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并在考试前对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对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就可能使有些学困生经过努力也会得较高分数的机会,逐步改变他们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逐步培养他们,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

对期末考试的理性审视,我体会到,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指导自己认识自我的过程。用智慧经营教学,用感情灌溉学生,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而作出应有的努力.

篇2:2024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观舞记》教学反思

教学本文,我立足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接触、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从中得到精神上的营养,开阔胸怀。其次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与文本有最直接的情感交流。以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意境美。

觉得自己还可以的地方是:能合理运用教学媒体,巧妙整合内容。《观舞记》写的是有关印度舞蹈家舞蹈的魅力,非常适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舞蹈《千手观音》,以此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真正活起来。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强,有强烈的参与意识,能把自己融进学习的环境中,善于表现自己,乐于表现自己。遗憾的地方:由于时间关系,课堂上容量很大,但无形中也产生了脚步匆匆地感觉,像拓展延伸部分,假如时间允许,练习面完全可以再广一些。还有,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运用大量的比喻、排比来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魅力,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体会语言特色。学生审美能力很差,缺乏深厚积淀。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时,出现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绘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对舞蹈艺术缺乏了解,二是学生语言比较苍白。这也是今后教学应该努力的方向。教学设计与学生的表现相距仍有一段距离,自己期待的高潮和精彩往往难以出现,这说明教师自身应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

总之,应该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口技》教学反思

《口技》一课,我尝试运用辨读式教学方法,它是以引导学生朗读为主要手段,通过从不同角度反复朗读,以达到辨析字词、积累知识的目的。其主要方式是在朗读中辨析,在辨析中朗读;在领会中积累,在积累中记忆。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得好,能使课堂模式富于变化,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然而,我在本节课教学中收获的却是失败,下面以部分教学片段为例加以诠释: 师:速读全文,进行信息搜索,找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生1:“以为妙绝”和“群响毕绝”中的“绝”意思一样。

师:这一组词中的“绝”是属于一词多义,而不是同义词。生2:“宾客意少舒”的“少”字和“稍稍正坐”的“稍”字,是一对同义词。

师:有哪位同学懂得这两个词的意思吗?

生3:“少”字是“稍微”的意思,而“稍”字是“渐渐”的意思。

师:可见,这两个词不是同义词,请同学们继续找„„ 教学这一课时学生热烈的反应让我明白,语文课教无定法,换一种角度去理解和引导学生阅读,在增强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开拓了我们的教学思路。如果一定要说有一点点成功,那也是尝试的结果。

《安塞腰鼓》教学反思

《安塞腰鼓》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浓墨大笔,抒写饱满的生命激情;以诗载情,使整个散文呈现出雄奇的诗意美;想象奇伟,意境雄浑。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在组织教学中,我的设计思路是:

1、了解腰鼓,看腰鼓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朗读课文,赏析语句,来分析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3、多元化理解文本主旨。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文本意识、人文意识:

语文是一门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学科,《安塞腰鼓》是一篇闪现关人文之光的文章。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很注重文本。整堂课,大块时间是朗读课文,品味语句。紧紧围绕课文,朗读精彩的段落,品味自己喜欢的语句。通过朗读品味,不仅仅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地占有学习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充分地感悟文章的魅力,领略文章情景交融、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使学生感受文章中的语言美,音乐美,人物美,情感美,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注重问题设计: 在朗读品味这个环节,我设计的问题是: 请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这个问题一提出,能统领下面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很明确。这样的问题是主干性的。还有初读课文之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的安塞腰鼓”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学生看完精彩的腰鼓表演后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看见„„我听见„„我感受到„„”让学生对安塞腰鼓有进一步的感知。

3、注重朗读:

放声朗读,尤其是朗读比赛,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先自读,后比赛读,或小型集体读,形式各样,单读雄深、酣畅,余味无穷;双读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宛转低回,听者陶醉之际,戛然而止;集体朗读气势磅礴,抑扬顿挫,响彻耳鼓,这声情并茂的朗读展示了本班全体同学的朗读实力,也充分体现了同学们的合作意识!

我也清楚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1、这节课不足的是教师在突破重点内容时,有待于挖掘和拓宽;学生在某些环节表现不够到位。

2、教师的板书设计较凌乱,书写不够规范。3、基础知识教学还需进一步加强。

这堂课的缺憾有待于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弥补,不断改进。

《竹影》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就已听过,早先也看过两三遍,有几位老师开课也谈起过这篇课文。而我自己现在也要教学这篇课文在备课时,发现课文后面练习有这么一道问题:课文写“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直到下课的钟声敲响,全班居然没有一位同学能找出一组同义词,课堂气氛煞是沉闷,因为没有师生互动,更谈不上生生互动,有的只是老师临下课时的草草收场,有的只是学生呆坐那儿被动的听。

课后,我反思这堂课的教学行为,首先是读得不够,因为没有充分的朗读,对课文很不熟悉,学生自然找不到同义词,更谈不上辨。第二,采用辨读式教学,老师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必要的指导,比如要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做好读书卡片,上课时才能收放自如,资源共享,既不费时又能环环相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学生要懂得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要进行辨读时,才有章可循,才不会欲速则不达。

更深层次的思考,辨读式教学在系统复习中,也许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手段,因为它可以进行分点式或拉网式训练,如让学生进行同义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方面的归纳、辨析。这样,每一个知识点,形成一个积累板块,思路清晰,步骤鲜明,学生学起来有条理性、系统性,记得牢又记得全面。而在平时的新课教学,很难做到由朗读带辨析,更谈不上由浅入深的知识积累。本节课辨析同义词教学环节,学生连一组同义词都找不到,表面上看很不可思议,其实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教师没有读懂这种教学方法的要领,是教师本身的教学思路有问题。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

1、本堂课较好地落实了语文教学理论:

采用了对话阅读,师生互动。采用的方式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如:“你最难忘的是哪个细节?”“你体会最深的细节?”“请你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问题讨论。”“他的回答你满意吗?”因为把学生摆在第一位,尽管听课人很多,学生仍然敢说敢言。如:“斯科特关心他的夫人,其精神使人佩服。”“是什么促使他去关心他的夫人呢?”“爱情!”“那对祖国、民族又是什么情感呢?”“爱。忠诚。”这样我的归纳总结理性分析又是建立在学生的理解基础上的。

2、本堂课在设计上有较大开放性,提供给了学生自我学习的空间和机会,提供了平等协作的氛围,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引导方式做得较好。在讨论“最后三人走向死亡”的段落,学生一连提出了六个问题,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有些问题我在备课时没有预设到。例如:学生问“为什么这里用顿号,而不用逗号?”这个问题我当时措手不及。其实这也是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向权威挑战。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常常能迸发思想的火花,这种火花也正是我们所极力追求的。

3、本课堂中与作者对话,品味文章中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处理稍欠。如:

在讨论斯科特一行为阿蒙森作证这部分时,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作者“第一拥有一切,第二什么也不是”这句话。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意图,那么后面的结论将更加水到渠成。

4、本课堂在生成教学中,教师准备可以更充沛。如: 学生提出了标点问题,这应该是一个极好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或批判看问题的好机会。但因一方面平常在教学中标点知识储备不扎实,一方面我的惰性思维使我很少怀疑教科书,所以一个好问题没有当场给予好答复,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荒岛余生》教学反思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的任务,并且利用了上一堂课多余的几分钟向学生做相关的介绍,本以为在学生知道了本课是选自他们所喜欢及熟悉的《鲁滨孙漂流记》后,会做好预习工作,所以在备课时,我信心十足,设计了一个问题:请你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的梗概。怕学生对“梗概”不理解,我还特意进行了一下解释,才让学生来回答。没想到本来设想可以快速且顺利解决的一环节,却由于学生的无法作答而浪费相应的时间。

本来这只是一个辅助性的环节,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对总体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鲁滨孙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但学生或是由于看过这本小说的时间过长而遗忘,或是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或是由于根本没看过而无法做答。原因各种各样,造成了时间的浪费,由此也折射出了学生对于学习并不是完全自觉,还需要老师的大力加强。

这一点也体现在对作者的了解上,写了说了不下十次的作者,在检查预习作业时居然还翻参考书查找,而课堂中,由于拿出了课外书参看回答,没有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低着头只顾着念,快、轻、多导致了坐着的学生由于听不清楚而蠢蠢欲动,影响了课堂的纪律。

课后,我反思,像此类的问题难吗?是否有提问的必要?是否真的是因为提问此类问题而影响了上课的进度?思虑再三,我认为有提此类问题的必要。没有总体性的把握就难以对个体进行深入的理解,没有对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有所了解,就难以深入地感受文本。所以说,此类问题有存在的必要。否则难以达成预想的效果。

于是就出现了矛盾:讲,费时;不讲,不利学生以后的发展。两全的办法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做好预习工作,及该如何预习。

总之,作为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关注学生──不仅在作业、课堂上的表扬及称赞,还应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及学习动向,才能设计出符合实际课堂教学及学生心理特点的教案来。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

上本节课前,先用许多时间钻研了教材,查阅资料,备好课,自以为准备得比较充分了,考虑也比较全面了。但一节课下来给我如下启示:

1、过渡要自然

教学过程中从上一个环节到下一个环节时,教师要设置承上启下的语句,让学生有自然而然的感受,没有突兀、跳跃的波动,使学生听讲更专注。但我的整堂课节奏很快,缺少一些必要的过渡,给人硬碰硬的感觉,板块与板块之间很生硬。要预设学生的回答,抓住学生的回答自然过渡。

用这个方法,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1)由珠穆朗玛峰图片引到对珠峰的介绍;(2)由课题中的“地球之巅”指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也叫“埃非勒士峰”,英国“埃非勒士委员会的组织者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从而引出英国人的话;(从英国人的话引出登山的困难。)通过针对性的过渡,老师问题的铺设自然。

2、语文味

第一次上课时,我只抓住人物的精神分析,没有深入地品读语句,缺少语文味。第二次上课时,我注意了文本细读,抓住关键词和尝试朗读使学生仔细领会言语内在精细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与肌理。

3、语言要简洁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这个道理我也知道,但在平时的课上,不知不觉中自己讲得很多。陈老师告诉我“自己的话要少,越少越好”,我也特意地注意了,针对学生的回答,我只是稍加归纳,绝不要重复,少一些哆嗦的话。但第二次课上下来,自己的话还不够简洁,以后要重视起来了。

此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创新设计“创新”这个词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教学也同样如此。如何多角度地解读文本,读出自己的东西,有新的体会,新的理会,新的方法,这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的课很传统,缺少新意,缺少亮点。

2、浅文深教

如何抓好一个切入点,围绕一个重点深挖进去,如何由表及里,由浅显的内容深挖下去,让学生了解更深一点。

3、预设与生成

我们的课堂上,老师预设的内容太多,学生生成的东西不多,还常常为了老师的预设,牺牲了学生的生成。

如何教好书是个大问题,但关键是要把大问题分解成许多小问题,一个一个地深入地去分析,然后去解决它们。这要靠长期的思考、实践。希望我能从一节课中去深挖一些东西,让自己的专业成长更快!

《真正的英雄》教学反思

1.本课是时任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为以身殉职的七位宇航员所作的一篇悼词,学生对文中蕴意深远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品味、鉴赏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在课前与部分同学进行了“师生同备课”的活动。为配合课文的讲解,学生搜集了有关“挑战号”失事以及为探索太空而牺牲的航天英雄的相关信息素材。为进一步对课文的主题进行探究、拓展,又想到和学生共同搜集本次汶川地震中的英雄故事,这样就与文本中里根总统的演讲主题密切联系起来,升华了主题。

2.二期课改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所以在一开始速读完课文后就设计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对文本感点的讨论以及让学生对失去亲人的家属如何进行安慰和对文本中的英雄最想说的话进行丰富的想象。整个授课过程“以人为本,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积极的探究体验,同时穿插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感受、体会、领悟、运用,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教师成为参与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人文精神。

篇3:2024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1.情感目标:感受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不屈不挠、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

2.知识目标:懂得残疾人有自己的人格尊严, 并能从身残志坚的故事中受到感动、激励。

3.过程、方法与能力:通过对残疾人生活的了解与感受, 懂得尊重和关爱残疾人, 并向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学习, 做生活的强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受难处

同学们, 在翻开课本之前, 我们一起来做两个游戏, 好吗?

1.设计两个游戏, 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第一个游戏:老师这儿有一个礼物, 想送给班上一位既勇敢, 又具有爱心的同学。但接受礼物的同学必须蒙上你的眼睛上来拿, 谁愿意上来接受?

第二个游戏:请两个同学上讲台表演, 请听要求:一个同学向另一个同学问路, 问路的同学不能讲话, 但可做手势, 被问路的同学可以讲话。谁愿意上来表演?

2.让学生谈谈游戏的难处, 走进文本。同学们, 做完这几个游戏后你们有什么感受?生谈难处, 引出什么是残疾人 (板书:残疾人) 你们说残疾人的生活难不难?

3.那我们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应不应该多想想他们的难处? (板书课题)

二、联系生活, 身残志坚

1.过渡:他们的生活到底有多难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无臂青年的日常生活 (播放相关课件) 。

2.刚才我们目睹了一个无臂青年日常生活的艰难, 也体验了盲人和聋哑人生活的痛苦, 同学们, 你们现在有什么感受吗? (生谈感受:理解残疾人的困难) (板书:理解)

3.残疾人的生活的确很困难, 但有不少残疾人并没有因为身残而悲观失望, 进而失去理想。他们用自己的残躯实现着人生价值, 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播放贝多芬、张海迪、霍金的图片, 向学生讲解他们的事迹, 引导他们学习不怕困难, 身残志坚的精神。)

三、启发思考, 讨论探究

1.师:他们都那么坚强、那么勇敢, 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功。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平凡的残疾人在工作和生活中, 默默无闻地与困难作抗争。那么我们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又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呢? (板书:关心、帮助、尊重)

2.分小组讨论联系日常生活说说你是怎样对待残疾人的?今后你准备怎么做呢?

四、小结全文, 拓展延伸

1.刚才几个小组说得非常精彩, 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能感受到同学们都非常有爱心。理解、尊重、关爱和帮助残疾人是全社会的责任, 我们每一个人都献出一份爱, 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2.课外作业:

篇4:2024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关键词]古典诗词 想象 体验 比较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78

传统教学中,古典诗词教师将诗歌大意的理解作为教学的重点,逼迫学生将意境深远的诗词进行不切实际的肢解,而忽略了隐藏在诗歌背后的诗人。通过实践研究,笔者发现,古典诗词的教学要将学生的精神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连接起来,才能使诗词教学由机械肤浅的层面逐渐走向丰厚灵动的境界。

一、在逐层诵读中明晰故事,感知词人

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策略。很多古典诗词传达情韵的不仅仅是文字本身,更是通过诵读过程中的音律、声调营造出相应的意境。因此,读得正确、流利、富有节奏是古典诗词教学的保底工程。在诵读过程中了解词人的故事,是学生读出古词韵味的重要方法。

在执教《如梦令》时,我引导学生经历了以下诵读过程。

1.在最短的时间内读正确流利,教师相机教学“兴”“藕”的读音。

2.以《人间词话》中“词之为体,要眇宜修”的论述引领学生感受宋词的精妙和韵味。

3.标出此词节奏,依托注释掌握词中的故事。

纵观以上三个步骤,学生对宋词的诵读并不只停留于篇数的累积,更不是枯燥单调地重复,而是有较强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的诵读。

二、在想象体验中再现画面,揣摩诗人

每一首诗词都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古诗词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对诗词中的画面进行想象体验,让学生逐步朝着诗词的内蕴出发。在《如梦令》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李清照笔下生动的画卷。

1.词人乘着小船,欣赏到了怎样的美景?(通过对“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等关键词进行想象)

2.组织学生交流。

“溪亭日暮”:突出溪水潺潺和黄昏的景象,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描述,并激情诵读第一、第二句。

“藕花深处”:借助“深”字想象词人被各种形态的荷花所包裹的画面,体悟“人陷荷花中”的景象。

“一滩鸥鹭”:引导学生从鸥鹭齐飞的壮观景象入手,感受别样的动态画面,并想象鸥鹭齐飞、双桨划水、词人叫笑的各种声音。

经历了这样的想象过程,学生才能深刻品悟词中的语句,才能还原词人真实直观的经历。

三、在资料介入中掌握背景,体悟诗人

古诗词由于其用词的语法习惯和蕴含的情感思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给诗词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怎样才能让天真烂漫的孩童,洞察诗歌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情韵,真正感受词人独特的心境呢?笔者在执教《如梦令》一课时,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将词人的生平事迹,尤其是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进行整合处理,将其运用在课堂教学的关键之处。

1.紧扣“兴尽”“沉醉”感受词人当时豪放豁达、开朗乐观的心境,从而推测感知词人是个怎样的人。

2.教师补充李清照的资料:少年家境富裕,且在父母的影响下能诗善词,生活优越自在,可在“靖康之耻”后,李清照背负着国亡家破的阴影,生活陷入孤苦凄凉之中。

3.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感受朗读这首词作,特别指出由于作者年轻时的惬意悠闲已经不复存在,才用“常记”一词。

此时,词作中的语言文字已经不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作者生命气韵的有血有肉的文字,从而为学生体验诗歌内在的情韵提供了帮助。

四、在比照阅读中辨析异同,洞察诗人

对比是生命个体认知事物发展过程的思维方法,是确定事物本质属性的最佳方法。在诗词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就是让学生补充相同主题或者内容相近的诗词、同一作者不同时间的作品,在学习教材诗词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补充诗词进行比照性学习,从而触摸诗人的情感变化,明晰诗人生命的特质,真正与词人实现精神对话的过程。在执教《如梦令》时,笔者引出了李清照的另一首词作《武陵春》。

1.教师出示《武陵春》,要求学生对比两首词不同的行数以及每行的字数,以强化学生对不同词牌名下词作的文体格式的认识。

2.扣住关键语句“载不动许多愁”引发学生对《武陵春》情韵的体验。

3.列举两首词的相同因素:舟——有乘兴之舟与载愁之舟;花——有勃发之花和败落之花;词人——一个是开朗豁达的少女,一个是愁绪满腹的老妇。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受到同样的事物,在人物不同的背景之下,蕴藏着不同的人生故事。

古典诗词的教学应该拨开文字的藩篱,让学生直接与作者对话,实现精神的有效对接,从而更好地从诗词中汲取营养。

篇5:2024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任课教师:周玉华

2013.06.27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的英语教学,经过又一学期的摸索、探讨与实践,我对七年级下学期的英语教学有了如下体会:

一、注重保持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需要由好奇转为热爱。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保持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努力创造友好和谐的气氛,消除学生特别是英语比较弱的对英语的畏惧心理,使学生满怀信心、充满自信地迎接新学期的学习,并大胆放手让乐于开口的对英语有极大兴趣的学生大胆表现自己,使他们起带头作用,带动全班学生学习英语。课堂上我常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并结合简笔画、挂图、表演等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味,调节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

二、注重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

我非常注重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训练快速听记、快速阅读、快速表演,培养学生以快节奏教学的适应能力,实现知识、能力、人格三者的结合。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

1、认真贯彻晨读制度:每周一、三、五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2、注重字母教学、书写教学、音标教学、单词的拼读,注重对话背诵,语篇的朗读,培养语感,每节课前Free talk,让学生表演对话或演讲。

3、每天坚持听写单词,每周布置相应的书面表达练习,择优选读,讲解技巧,使学生逐渐找到英语写作的窍门等,使学生训练并打好英语基础。

4、利用一些业余时间对学生补缺补漏,课堂上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次辅导,分层次练习,分层次要求,做好培优扶差的工作。

5、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并让六位小组长帮忙登记,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三、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

1、首先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2、根据拼读规则,正确拼读单词,做到“见形知其音,知音见其形”。

3、大声朗读语句和课文。在入门阶段要求学生能基本正确地运用语调、单词重音朗读句子,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停顿、句子重音朗读短文。这就要求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读,注意克服畏难、害羞、不敢开口的心理。

4、课堂内外多听多说英语。身为老师我尽量用英语讲课,这样能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英语。每堂课要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日常用语和课堂用语进行不同的形式进行对话。结合实物、图片等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描述。多听录音磁带,要使听和说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听的意识和说的能力。学生养成每天读背英语的习惯,培养语感。

四、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因此,上好每一节课非常重要。因此我认真学习新课标,备教材备学情,认真制作课件,确立最佳教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创新,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自己的每一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合理,合理利用班班通教学设备,让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生学得轻松愉悦,努力创造有效课堂。同时,我不断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让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层楼。如,参加一晋高英语班的培训,让自己学到了很多相当重要的知识。

2013春七年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周玉华

五、教学成绩 经过学习,学生们已经逐渐的适应了初中的教学模式,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掌握基础英语知识,而且能够较为熟练的运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浓厚,课堂表现积极,每次考试,学生的成绩良好。

六、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生基本上都能把所学的知识掌握,但是在知识的灵活应用方面却仍旧存在困难。另外,有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出现知识漏洞,个别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接受能力有限,使得学习成绩无法提高。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七、改进的措施

只有掌握了这一学期教学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进行改进,所以我常常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以期有更好的教学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经过思考,我发现还有以下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为了赶进度,使教学内容过多,没有及时进行复习和巩固。其次,在课堂上不能时刻关注到学生的学习状况。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延伸拓展做的不是很好。鉴于以上几点,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真正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帮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让学生逐渐建立起自信,在轻松快中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以上就是我对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结,在这一年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体验了很多的快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多学多思考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2013春七年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篇6:2024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一.用心选一选(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

A.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B.了解江都电视台《视点》栏目的收视率

C.了解长江中鱼的种类 D.了解某班学生对奥运精神的知晓率

2.在日本核电站事故期间,我国某监测点监测到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浓度为0.000 0963贝克/立方米.数据0.000 0963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这里n的值为(▲)

A.-3 B.-4 C.-5 D.-6

3.最美司机吴斌用生命保护乘客,他的感人事迹在神州大地广为传颂。就一般情况而言,车辆破裂的刹车鼓铁块飞入另一车中致人死亡是(▲)

A.必然事件 B.不可能事件 C.随机事件 D.以上都不对

4.若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 的值是(▲)

A.2 B.2 C.4 D.4

5.如图AD=AE,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不能判定△ABE≌△ACD的是(▲)

A.C B.BE=CD C.AB=AC D.AEB=ADC

6.如图,锐角△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与BE相交于F,那么ACB与DFE 的关系是(▲)

A.互余 B.互补 C.相等 D.不互余、不互补也不相等

7.如图,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2等于(▲)

A.90 B.135

C.270 D.315

8.小明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 和8 的木棒,他想钉一个三角形的木框。现在有5根木棒供他选择,其长度分别为3、5、10、13、14.小明随手拿了一根,恰好能够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概率为(▲)

A.B.C.D.1

二.细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9.▲.10.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则 = ▲.11.已知: ,则 ____▲____.1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和9,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13.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___▲____.14.如图,将三角板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等于 ▲ 度.15.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外角和的5倍,则此正多边形的边数为 ____▲_______.16.如图,A=65,B=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外,若2=20则1的度数为 ▲ 度.17.某射击运动员在同一条件下练习射击, 结果如下表所示:

射击次数n 10 20 50 100 200 500

击中靶心次数m 8 19 44 92 178 452

击中靶心频率m/n 0.8 0.95 0.88 0.92 0.89 0.904 试估计这个运动员射击一次, 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8.如图,方格纸中△ABC的3个顶点分别在小正方形的

顶点(格点)上,这样的三角形叫格点三角形,图中与

△ABC全等的格点三角形共有____▲___个(不含△ABC).三.耐心做一做(本大题共8题,计96分)

19.计算:(本题6分)

20.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本题10分)(1)(2)

21.解方程组:(本题10分)(1)(2)

22.先化简,再求值.(本题6分)

(x+2)2-(x+1)(x-1)+(2x-1)(x-2),其中x=-3

23.(本题10分)如图,把一个三角板(AB=BC,ABC=90)放入一个U形槽中,使三角板的三个顶点A、C、B分别在槽的两壁及底边上滑动,已知E=90,在滑动

过程中,你发现线段AD与BE有什么大小关系?试说明你的结论.24.(本题10分)

2018年5月30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某初级中学开展了向贫困地区希望小学捐赠图书活动.全校1000名学生每人都捐赠了一定数量的图书,已知各年级人数分布的扇形统计图如图24-1所示.学校为了了解各年级捐赠图书情况,按照图24-1的比例从各年级中随机抽查了共200名学生,进行捐赠图书情况的统计,绘制成如图24-2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的样本是 ▲;

(2)从图24-2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均捐赠图书最多的是___▲____年级;

(3)随机抽查的200名学生中九年级学生共捐赠图书多少册?

(4)估计全校共捐赠图书多少册?

25.(本题10分)

某汉堡店员工小李去两户家庭外送汉堡包和澄汁,第一家送3个汉堡包和2杯橙汁,向顾客收取了24元,第二家送2个汉堡包和3杯橙汁,向顾客收取了21元.(1)每个汉堡包和每杯橙汁分别多少元?

(2)若有一顾客同时购买汉堡包和橙汁且购买费用恰好为21元,问汉堡店有哪几种配送方案? 26.(本题10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180,AC平分BAD,CEAB于E,CFAD于F.试说明:(1)△CBE≌△CDF;

(2)AB+AD=2AF.27.(本题12分)先阅读下面的内容,再解决问题,例题:若m2+2mn+2n2-6n+9=0,求m和n的值.解:∵m2+2mn+2n26n+9=0

m2+2mn+n2+n2-6n+9=0

(m+n)2+(n-3)2=0

m+n=0,n-3=0

m=-3,n=3

问题(1)若x2+2y2-2xy+4y+4=0,求 的值.问题(2)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满足a2+b2=10a+8b-41,且c是△ABC中最长的边,求c的取值范围.28.(本题12分)

操作实验:

如图,把等腰三角形沿顶角平分线对折并展开,发现被折痕分成的两个三角形成轴对称.所以△ABD≌△ACD,所以C.归纳结论: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那么这两条边所对的角也相等.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思考验证:

如图(4),在△ABC中,AB=AC.试说明C的理由.(添加辅助线说明)

探究应用:

如图(5),CBAB,垂足为B,DAAB,垂足为A.E为AB的中点,AB=BC,CEBD于F,连接DC、DE、AC,AC与 DE交于点O.(1)BE与AD是否相等?为什么?

(2)小明认为AC垂直平分线段DE,你认为对吗?

说说你的理由。

篇7:2024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4的算术平方根等于()A.±2 B.2

C.﹣2

D.4 2.下列各式化简后,结果为无理数的是()A. B.

C.

D.

3.不等式﹣2x﹣1≥1的解集是()A.x≥﹣1 B.x≤﹣1

C.x≤0

D.x≤1 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O,若∠BOD=40°,则不正确的结论是()

A.∠AOC=40° B.∠COE=130°C.∠EOD=40° D.∠BOE=90° 5.如图,直线m∥n,将含有45°角的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n上,则∠1+∠2等于()

A.30°

11.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b B.ab>0

C.a+b>0

D.|a|>|b| 12.小亮问老师有多少岁了,老师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4岁,你到我这么大时,我就40岁了.”求小亮和老师的岁数各是多少?若设小亮和老师的岁数分别为x岁和y岁,则可列方程组()A. C.

B.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3.计算|1﹣|﹣=

14.如图,是小明学习三线八角时制作的模具,经测量∠2=100°,要使木条a与b平行,则∠1的度数必须是

15.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4,则m的取值范围是()

16.观察数表,若用有序整数对(m,n)表示第m行第n列的数,如(4,3)表示实数6,则表示的数是

∵DE∥AB,∴∠A=∠DEC,∠B=∠EDC(),又∵DF∥AC,∴∠DEC=∠EDF(),∠C=∠FDB(),∴∠A=∠EDF(等量代换),∴∠A+∠B+∠C=()=180°.

21.如图,某小区有大米产品加工点3个(M1,M2,M3),大豆产品加工点4个(D1,D2,D3,D4),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政府要求对食品加工点进行网格化管理,管理员绘制了坐标网格和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隐藏),把图中的大米加工点用坐标表示为M1(﹣5,﹣1),M2(4,4),M3(5,﹣4).

(1)请你画出管理员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类似地,在所画平面直坐标系内,用坐标表示出大豆产品加工点的位置.

23.几何证明.

如图,已知AB∥CD,BC交AB于B,BC交CD于C,∠ABE=∠DCF,求证:BE∥CF.

24.解决问题.

学校要购买A,B两种型号的足球,按体育器材门市足球销售价格(单价)计算:若买2个A型足球和3个B型足球,则要花费370元,若买3个A型足球和1个B型足球,则要花费240元.

(1)求A,B两种型号足球的销售价格各是多少元/个?

(2)学校拟向该体育器材门市购买A,B两种型号的足球共20个,且费用不低于1300元,不超过1500元,则有哪几种购球方案?

6.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A. B. C. D.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运用加减消元法,两式相加消去y,求出x的值,把x的值代入①求出y的值,得到方程组的解.

解答: 解:,①+②得:3x=﹣3,即x=﹣1,把x=﹣1代入①得:y=2,则方程组的解为,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掌握加减消元法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7.下列推理中,错误的是()A.∵AB=CD,CD=EF,∴AB=EF B.∵∠α=∠β,∠β=∠γ,∴∠α=∠γ

C.∵a∥b,b∥c,∴a∥c D.∵AB⊥EF,EF⊥CD,∴AB⊥CD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分析是否为真命题,需要分别分析各题设是否能推出结论,从而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解答: 解:A、由等量代换,故A选项正确 B、由等量代换,故B选项正确;

C、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属于平行公理的推论,故C选项正确; D、∵AB⊥EF,EF⊥CD,∴AB∥CD,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需对等量代换的运用,平行公理的推论等知识点熟练掌握.

8.若a>b,且c<0,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a÷c<b÷c B.a×c>b×c C.a+c<b+c D.a﹣c<b﹣c

考点:不等式的性质.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进行判断.

解答: 解:A、在不等式a>b的两边除以同一个负数c,不等号方向改变,即a÷c<b÷c,故本选项正确;

B、在不等式a>b的两边除乘以同一个负数c,不等号方向改变,即a×c<b×c,故本选项错误; C、在不等式a>b的两边加上同一个数c,不等式仍成立,即a+c>b+c,故本选项错误; D、在不等式a>b的两边减去同一个数c,不等式仍成立,即a﹣c>b﹣c,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9.要调查下列问题,你认为哪些适合抽样调查()①市场上某种食品的某种添加剂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②检测某地区空气质量

③调查全市中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考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解答: 解:①食品数量较大,不易普查,故适合抽查; ②不能进行普查,必须进行抽查; ③人数较多,不易普查,故适合抽查.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10.如图,在5×5方格纸中,将图①中的三角形甲平移到图②中所示的位置,与三角形乙拼成一个矩形,那么,下面的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考点:平移的性质. 专题:网格型.

分析:根据图形,对比图①与图②中位置关系,对选项进行分析,排除错误答案. 解答: 解:观察图形可知:平移是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简单考题,考查的是图形平移的方法.

11.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1格 B.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1格 C.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2格 D.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

A.a>b

B.ab>0 C.a+b>0

1121314∴∠A+∠B+∠C=∠BDC=18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专题:推理填空题. 分析:(1)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即可;

(2)由DE∥AB,得到∠A=∠DEC,∠B=∠EDC,根据DF∥AC,于是得到∠DEC=∠EDF,∠C=∠FDB,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解:(1)如图所示;

(2)∵DE∥AB,∴∠A=∠DEC,∠B=∠ED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DF∥AC,∴∠DEC=∠ED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FD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EDF(等量代换),∴∠A+∠B+∠C=∠BDC=180°.

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D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平行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如图,某小区有大米产品加工点3个(M1,M2,M3),大豆产品加工点4个(D1,D2,D3,D4),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政府要求对食品加工点进行网格化管理,管理员绘制了坐标网格和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隐藏),把图中的大米加工点用坐标表示为M1(﹣5,﹣1),M2(4,4),M3(5,﹣4).(1)请你画出管理员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2)类似地,在所画平面直坐标系内,用坐标表示出大豆产品加工点的位置.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

分析:(1)根据M1(﹣5,﹣1),M2(4,4),M3(5,﹣4)确定原点,画出坐标系即可;(2)根据坐标系得出各点坐标即可.

解答: 解:因为M1(﹣5,﹣1),M2(4,4),M3(5,﹣4),可得坐标系如图:

(2)由坐标系可得:D1(﹣3,3),D2(0,﹣3),D3(3,0),D4(8,1)点评:此题考查坐标与图形问题,关键是根据M1(﹣5,﹣1),M2(4,4),M3(5,﹣4)确定原点画出坐标系.

22.收集和整理数据.

某中学七(1)班学习了统计知识后,数学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就本班学生的上学方式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如图是一同学通过收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每个学生只选择1种上学方式).

(1)求该班乘车上学的人数;(2)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3)若该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有1200名学生,能否由此估计出该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学生骑自行车上学的人数,为什么?

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 分析:(1)先求出该班学生的人数,再乘以乘车上学的百分比求解即可,(2)求出步行的人数,再补全条形统计图,(3)利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来分析即可. 解答: 解:(1)该班学生的人数为:15÷30%=50(人),该班乘车上学的人数为:50×(1﹣50%﹣30%)=10(人),(2)步行的人数为:50×50%=25(人),补全条形统计图,(3)不能由此估计出该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学生骑自行车上学的人数.

这是七(1)班数学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就本班学生的上学方式进行一次全面调查,不是2014-2015学年七年级学生上学方式的抽样调查,收集的数据对本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学生的上学方式不具有代表性. 点评: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

23.几何证明.

如图,已知AB∥CD,BC交AB于B,BC交CD于C,∠ABE=∠DCF,求证:BE∥CF.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BC=∠DCB,求出∠EBC=∠FCB,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解答: 证明:∵AB∥CD,∴∠ABC=∠DCB,∵∠ABE=∠DCF,∴∠ABC﹣∠ABE=∠DCB﹣∠DCF,∴∠EBC=∠FCB,∴BE∥CF.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求出∠EBC=∠FCB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反之亦然.

24.解决问题.

学校要购买A,B两种型号的足球,按体育器材门市足球销售价格(单价)计算:若买2个A型足球和3个B型足球,则要花费370元,若买3个A型足球和1个B型足球,则要花费240元.(1)求A,B两种型号足球的销售价格各是多少元/个?

(2)学校拟向该体育器材门市购买A,B两种型号的足球共20个,且费用不低于1300元,不超过1500元,则有哪几种购球方案?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分析:(1)设A,B两种型号足球的销售价格各是a元/个,b元/个,由若买2个A型足球和3个B型足球,则要花费370元,若买3个A型足球和1个B型足球,则要花费240元列出方程组解答即可;

(2)设购买A型号足球x个,则B型号足球个,根据费用不低于1300元,不超过1500元,列出不等式组解答即可. 解答: 解:(1)设A,B两种型号足球的销售价格各是a元/个,b元/个,由题意得

解得

答:A,B两种型号足球的销售价格各是50元/个,90元/个.(2)设购买A型号足球x个,则B型号足球个,由题意得,解得7.5≤x≤12.5 ∵x是整数,∴x=8、9、10、11、12,有5种购球方案:

购买A型号足球8个,B型号足球12个; 购买A型号足球9个,B型号足球11个; 购买A型号足球10个,B型号足球10个; 购买A型号足球11个,B型号足球9个; 购买A型号足球12个,B型号足球8个.

点评:此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实际运用,找出题目蕴含的等量关系与不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篇8:2024年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相传, 宋王朝举办绘画高等考试, 皇帝赵佶采用大文学家王安石的诗“万绿丛中一点红, 动人春色不须多”作为题目。结果某人大笔一挥:“丛林中有一小楼, 楼上有一凭窗美女, 唇上有一点口红。”由于红在“一点”上, 对比“万绿”, 更显得突出、可爱, 并因为“一点”而使整个万绿有了灵魂, 犹如一支乐曲的“导音”。于是此人位列第一, 金榜得中。

那么教学上是否可以寻得“一点”, 对比“万绿”?是否可以从关键词语切入, 进而研文品人, 成功破解教学疑难, 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合理统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指出“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叶圣陶先生也说:“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指的就是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让文本中一个个生动的词语、一句句鲜明的句子, 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桥梁, 倾情交流。

【片段摘录】

师:李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 (异口同声) 神勇无比。

师:同学们找得很准确, 文中直接告诉我们这个词语了, 谁能解释一下这个词语什么意思?

生:“神勇无比”就是像神一样的厉害。

生:“神勇无比”就是力气很大的意思。

生:“神勇无比”就是没有人能比过他的意思。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些道理。我们知道, 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段不离篇。要想深刻理解这个词, 就要回到课文中去研读探究。请同学边默读课文, 边画出能够理解“神勇无比”一词的句子。

师:找好了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都有哪些句子。

生:“猛然间, 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 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 连忙拈弓搭箭, 运足气力, 拉开硬弓。‘嗖’的一声, 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

师:从这一段, 你体会到什么?

生:可以看出李广力气很大, 因为他可以“拉开硬弓”。

生:我也觉得李广力气很大。因为猛然间, “嗖”的一声, 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在一刹那就快速射出白羽箭, 这个很难做到, 所以他很神勇。

师:你说得真好, 该怎么读知道吗?请你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

生:知道, 要读得很快。 (生读)

师:谁还可以读得更快些?

(生快速地读。读成了“拈……拈弓搭箭”, 同学大笑, 纷纷指出)

师:一紧张难免会读错, 情有可原, 我们可以放松地多读几遍。试想, 李广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否犯错误, 也把“拈弓搭箭”这两个动作搞错。

生:不能, 因为慌乱了, 老虎就会扑上来。

生:不能, 因为李广是飞将军, 很神勇, 射箭射得很熟练, 不会出现慌乱的情况。

师:面对危险, 李广不慌不忙, 看出李广是个心理素质极好的人, 我们可以说他镇定自若、临危不乱。这大概就是他神勇的表现之一。

生:老师, 为什么是李广第一个拈弓搭箭, 随行的这么多士兵都没有发现啊?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谁来帮助他。

生:从“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可以看出李广的警惕性很高。

师:对, 这也许就是李广超出士兵, 神勇无比的原因之一。文中还有其他地方体现其神勇无比的吗?

生:课文最后一段讲“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 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可以看出李广的力大无穷。

师:假如这根教棒是那支白羽箭, 它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 假如你们是士兵, 你们会怎么拔?

生:我会用两只手一起拔。

生:我会用脚蹬着石头拔。

生:我会先在箭上拴一根绳子, 然后找人一起拔, 就像拔河一样。

生:我会用两只牛拔。

师:方法很多, 结果怎样?

生:“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 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师:刚才我们想尽了办法, 可结果还是失败了。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夸张, 很离奇, 不可思议。

生:是。

师:夸张、离奇、不可思议恰恰说明李广的 (神勇无比) 。

师:“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 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试想一下, 将士们会怎么议论, 又会怎么去禀告将军李广?尝试写一写。

【反思总结】

《李广射虎》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拈弓搭箭, 把白羽箭深深射进石头中的故事, 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与神勇无比。基于此, 我采用“品词析句”的方法去学文品人, 学文悟诗。教学中, 我觉得以下几点处理得较为成功。

1. 在学情梳理中顺学而导

“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 顾名思义就是课前预先确定好目标引导生成, 另一方面又要关注学情的发展变化, 调整策略, 引导生成。教学开始, 我以“你们觉得李广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来梳理学情。学生对“神勇无比”一词的理解还停留在旧知的基础之上。因此, 我根据学情变化, 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适时调整教学过程, 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结合文段理解“神勇无比”一词, 最大限度地给学生独立学习实践的机会, 认识李广的形象。

2. 在细节捕捉中启发探究

教学中, 我抓住学生朗读“拈弓搭箭”一词的失误这一细节, 适时提出“试想, 李广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否犯错, 也把‘拈弓搭箭’这两个动作搞错”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在思辨中认识到李广“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神勇”之处。这告知我们, 不应对学生的一些错误和偏差作简单的否定, 更不能认为这是课堂上“不和谐”的声音。相反, 有些“失误”“错误”会成为我们教学的最佳切入点, 为课堂教学创造出不曾预约的精彩。

3. 在情境创设中活化表达

篇9:寄给2024的时光信笺

同时在这精彩纷呈的6天中,宏华数码·2014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也收获了业界翘楚的诸多肯定与认可。如中国金顶奖设计师李小燕所说:“相比上届,成熟了许多。从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我们的时尚教育水平在不断进步。无论院校毕业设计发布会表现出什么样的特色,把艺术与实用进行结合是值得肯定的。”中国十佳设计师施杰同样表示道:“今年的大学生时装周相比去年有较大的进步,很多学校的学生设计作品能够将文化与艺术、大气与刚柔相结合。虽然一些东西的表达还不够成熟,但是他们的出发点和创意点具有启发意义。”确实,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的举行不仅为学子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为各具特色和不同优势的时装院校提供了一个相互了解、取长补短的机会。

当然,在这汇聚着海内外24所高等艺术院校,730余位应届毕业生参与的发布会中,我们真实的感受到青春的张扬、创意的无限、正能量的聚集。宏华数码·2014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未来由我引领!

中国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无限》:在“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艺术思想下,年轻的我们从不曾停止对心中藏匿的火种的无限追寻。无限的可能性将被发掘,我们便是自由的代言。

东北电力大学

艺术学院

《华尚无极》:华夏文明是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现代服饰文化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艺术领域文化交融的结晶。无极多元、炫酷华彩彰显着现代服饰文化的内涵精髓,演绎着当今的流行时尚。

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自主品牌》:作为新锐设计力量的我们,从运动时尚,人体曲线,结构分解,传统创新,人生哲学,生活理念等多个领域汲取灵感,展开设计,诠释我们的时装以及时装艺术。

中央民族大学

美术学院

《袍·基因》:通过对面料、表现手法、廓型等不同视角解读,寻求传统袍文化与时尚的有机碰撞,将民族传统“袍”元素进行全新演绎。

浙江理工大学

服装学院

《时无尚界》:无时不尚,时无上界。

清华大学

美术学院

《大肆》:

由感及见,一思一索,肆手肆志;

自火而花,一行一纫,肆通肆芳;

前居后成,一潮一幕,肆筵肆献。

江汉大学

设计学院

《衣·度——对话自然》:既是一场艺术与市场、自然与工业化的多维度对话,也是一场服装设计者站在探索和实验的角度下寻觅“时尚”风格的对话。

河北美术学院

服装学院

《微设计》:摒弃大创意的浮夸,创造或妖娆、或妩媚、或端庄、或自然、或优雅的近生活时尚设计。

中华女子学院

艺术学院

《慢设计,慢时尚》:慢是一种沉淀;慢是一种反思;慢是一种责任。

而沉淀可以让设计添一笔人类古老而多元的文化韵味;反思可以让设计探索人类、自然与社会的共生或是从女性的视角触摸女性、艺术和设计的脉动。

慢是设计对时尚的重新定义。

浙江科技学院

服装学院

《I Watch——我思》:从我们好奇的双眸望去,这将是一场奇幻的旅行。因为视,所以思。

厦门理工学院

设计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

《14·溢思》:灵感与精致相契,时尚与成衣相融,“道法术器”的智慧从构思到实现贯穿始终。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

《江南印象》:诱人的东吴饕餮大餐+叙事意境的清风莲韵;诡异的生化科特+顽皮的几何大爆炸。传统与未来的和谐与冲突,渗透其中。

法国ESMOD

高级时装艺术学院(北京)

《BEST OF》:魔幻的风,撩开尘封的大门,神秘的百宝箱,轻轻开启,五彩斑斓的奇珍异宝倾箱而出,扑面而来……呈现中西融合的时尚艺术之美。

西安工程大学

艺术工程学院

《合》:半坡纹样、陕北剪纸、民俗图案、布堆绣、毛线绣、丝带绣、兵马俑、大雁塔……浓郁的传统民俗唤起了我们对文化传承新的认知,触发设计思路新的体验,呈现富有想象力的设计之美。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

艺术与工程学院

《未 WE UP》:未是不曾;未是没有;未是未来;未是未及;未是……

未 WE UP是在未知状态下的无尽探索;未 WE UP是在可持续框架下的无限扩展。

四川美术学院

《绿色&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与主流方向,绿色设计是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抓手。

湖北美术学院

《宽·度》:宽度并不是限制我们思维的界限,而是一种在自由生活中的“思想”;宽度并不是“距离”的代名词,而是心灵维度中的“态度”。

江西服装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

《新·设汇》:在设计中体味新科技带来的惊喜,在过程中体味新理念带来的变化。

华南农业大学

艺术学院

《融》:现代服饰设计与传统服饰文化相融合;东方服饰文化与西方服饰文化相贯通;岭南服饰文化与时尚流行文化相交汇。

大连工业大学

服装学院

《出色》:出格与珏色。

武汉纺织大学

服裝学院

《点·触》:在多点触摸的科技新时代,点击中西历史,感触多元文化,借助视觉冲击感强的色彩,透过细节中的点点滴滴,验证我们的流行新主张,全新诠释“自我”时尚态度。

广州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

上一篇:体味不一样的母爱作文下一篇:以找冬天为话题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