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24-04-22

2023-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共12篇)

篇1:2023-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为七年级学生第二学期第一次历史考试,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历史答题的方法,学生在答题和解题中暴漏一些问题,所以对本次考试要做一个彻底的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为学校外面的人根据上课进度而命题。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分为选择题、列举题、判断题、材料解析题、活动与探究五个答题,共22个小题。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列举题有2个小题,期中第16题7分,17题5分,共12分。判断题分2个小题,其中第18题6分,19题8分,共14分。材料题分为2个小题,其中20题14分,第21题15分,共29分。活动与探究题为22题,15分。

本次试卷考试范围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从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至第十一课“元朝的统治”,考试的内容为我国古代的历史,考试范围不大,但是内容很复杂。

择题考查知识点的覆盖面比较广,很大程度上依托了历史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的具体知识点和具体表述,注意移情设景,整合课程资源。选择题整体答题较好,其中第3、6、8、12、14题出错率较高,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如第14题考查隋唐的战争及对应的成语,一综合灵活运用就分辨不清了。(2)历史时代特征把握不准确,如第8题,对于古代战争把握不准确。(3)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能力欠缺,如3、6、12对材料和选项就理解分析不到位。(4)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弱,如3题,同时体现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不透彻。(5)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差,尤其是结合知识点就蒙了,体现在14题上。

列举题,考察隋唐的繁荣和古代的历史知识。其中第17题,学生答题较好,说明学生对于古代的知识掌握比较透彻,但是有的学生容易写错字,导致失分,学生不仅要记住知识点,还要记清楚怎么写。第16题,考察战国的形势,学生答题很差,很多学生能记得战国七雄,但是要在地图中标识这些国家,学生就很容易出错,得分率就很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战国七雄把握很好,但是对于地图的把握却很欠缺,说明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注重把握地图。以后在教学中要灌输学生政史地不分家,对于历史中出现的地图,学生也要正确的识记。

判断题,主要考察早期的政治和春秋战国的文化。这题学生答题较好,得分挺高,但是也有一些问题。由于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类型的题目,所以答题格式不好,不会很好的答题,答题混乱。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判断题答题方法,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材料分析题,第20题考察隋朝修建大运河及其影响,第21题考察宋代的内容及其影响。第20题,学生答题较好,说明学生对隋朝大运河学习较好,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其中第1小问,学生回答,但是由于审题不清楚,三个问题,学生答不全,得不到满分。第二小问是考察学生对变法内容的理解,考察对地方的管理,很多学生就没有答出来,甚至把大运河的内容都写出来,也没有答到知识点。第三小问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学生答题较好。最后一问,考察变法的影响,学生答题较好,说明学生课后复习的较好。第21题考察古代制度。其中第一小问考察制度的演变,学生答题较好,但是有的学生容易写错“科举制”,说明不够仔细。第二小问,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的材料的理解,根据材料和学过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判断是考察分封制,所以答题较好。第三小问和第四小问主要是考察分封制的作用,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答出来并不难,答题情况较好。

活动与探究题,主要考察古代“和谐”的发展历程。这题对于现在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对于历史知识理解应用的能力。学生不仅要理解历史知识,还要学会和现实生活结合。第一小问考察早期居民“半坡人”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中建筑体现与自然的和谐,学生仔细读题,很容易答出来。第二小问列举古代君臣的人物,很容易答题,但是很多学生对于古代人物识记不清楚,容易混淆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导致失分。第三小问考察孟子的观点,学生答题错误较多,无法正确判断孟子的思想,没有掌握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很多学生答错,写成其他学派的人物和思想,说明学生对于“百家争鸣”的内容链接还不透彻,没有掌握。“唐朝对外交往”是我们本次考试的重点,在各大题中都有体现,但是学生答题并不是很好。考试结束后要督促学生进一步的理解隋唐各学派的人物和思想。第四小问考察现实生活,学生答题很好,但是有的学生读题不仔细,写成古代的内容。第五小问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学生答题很好。

篇2:2023-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对本次的生物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通过测试,反映出学生的能力有待提高。

一、试卷分析

本次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第四单元第一章至第四章的内容,试卷总共两道大题: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本卷考察的内容全面细化,难易适中,都是很重要的知识点。

二、得失分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第一答题,单项选择题,共24题。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注重基础,部分学生失分较多。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还没摆脱小学学习知识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会自己去学习,分析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⑴、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

⑵、不会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

⑶、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

2、第二大题,非选择题,其中有4道填空题,10道判断题,3道识图题。这大题主要考察基础知识以及其运用能力。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部分学生失分较多,没掌握好。第30题试图题主要考查胚胎发育情况,此题女学生失分率较高,女孩在男孩面前不好意思复习。学生在第32道识图题失分较多,学生不会自己去分析并解决问题,读图能力差。大部分学生答得不够理想,得分率较低。总之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是一知半解,平时作业不按时交,下又没花时间对新的知识点及时的消化并吸收。本卷满分100分,最高分88分,最低分16分,成绩不理想。教师的原因:平时上不是要求很严格,堂效率不是很高,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查不是很及时到位,下辅导不是很及时。

三、采取措施

生物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教材中各个具体的知识点。理解的基础之上再背,更重要的是在讲授知识点的过程中要讲清知识点的本质含义以及如何运用知识点去解决问题。生物试题的特点是解题必须分析清楚试题的本质,才能解决问题。从学生试卷可以看出,在今后的教与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内容:

⑴、夯实基础,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教学时紧扣文本,尽量减少些“空对空”的清谈。

⑵教学中注意用生活中比较鲜活的事例使书本知识常识化,寓教于乐,把初中生物上成学生最喜欢的。

⑶考试复习时,精选题目,重点训练。不断传授给同学们做题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回答应力求准确、全面,要注意答案文字的简练和语言表达的规范。

⑷用一个简单的探究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搞清楚每一题步骤,体验探究过程,至少遇到同类问题可以借鉴。

篇3: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迁安一镇中 刘军施

七年级数学期中试卷是一份知识覆盖面广、基础性和创造性都强的试卷。它集检测反馈与训练提高于一体,对实践新课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次期末调研考试数学试题是“稳中求活”。新课标中新的教育理念有充分的体现,本次考试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概念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确实是一份好试卷。

一、试卷结构和特点

1.试卷内容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覆盖了前三章的主要知识点,同时也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题型是选择题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填空题 8 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解答题,计算题,化简题,探索题共9道小题,分值为56分,总分值为100分,整个试卷主观性试题分数的比重合适,注重了试卷题型的多样性,各种题型的时间、题量、分数结构合理,符合课标要求。

2.设计了一些新颖的试题,例如:选择题第10道,以四川地震为题意,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后一大题考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试卷中的计算大部分题来源于课本,这样考查,体现了考试的基础性与创新性兼顾。前面填空题和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难度不大,这体现了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二、考生答题错误分析

1、对基础知识(主要是计算)的运用不够熟练。

2、学生审题不清导致出错。

3、某些思考和推理过程,过程过于简单,书写不够严谨。

4、对于知识的迁移不能正确把握,也就是不能正确使用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学生的思维意识还不强,在下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多解题的训练的分析,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去思考,使学生学会思考,二是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审题能力方面的训练题目,所以平时多让学生自己分析题意,培养学生会比较题目异同的能力,并在讲解时要做到举一反三。

2.学生对于能力题的处理还不够到位,(1)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让他们懂得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语言。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还必须让学生阅读和理解数学材料,会用口头和书面形式把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向别人表达,听懂别人的数学见解。要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 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和流畅性,学会读数学、写数学、谈数学。(2)计算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对有理数法则的特征没有搞懂,以致于造成了计算的错误,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对法则的理解,也要加强学生检查的能力。3.进一步重视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中的推理不仅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演绎推理方式,而且包括观察、试验、猜想、探索、调整等合情推理方式。我们老师应选配或设计一定数量的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探讨,并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每一节课都给学生布置了几道拓展题。4.重视应用题教学,数学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学有价值的数学,我们应注意转变传统的学科体系观念,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重视实际,关心社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并且注重动手能力,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四、考试后的一点思考

通过这次考试,重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优良传统要发扬,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落实“双基”和培养“三个能力”,使学生普遍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在教学中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同学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个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有所收获”

七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迁安一镇中 刘军施

新课标中新的教育理念有充分的体现,本次考试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概念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确实是一份好试卷。

一、试卷结构和特点

1.试卷内容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覆盖了前三章的主要知识点,同时也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题型是选择题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填空题 8 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解答题,计算题,化简题,探索题共9道小题,分值为56分,总分值为100分,整个试卷主观性试题分数的比重合适,注重了试卷题型的多样性,各种题型的时间、题量、分数结构合理,符合课标要求。

2.设计了一些新颖的试题,例如:选择题第10道,以四川地震为题意,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后一大题考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试卷中的计算大部分题来源于课本,这样考查,体现了考试的基础性与创新性兼顾。前面填空题和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难度不大,这体现了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二、考生答题错误分析

1、对基础知识(主要是计算)的运用不够熟练。

2、学生审题不清导致出错。

3、某些思考和推理过程,过程过于简单,书写不够严谨。

4、对于知识的迁移不能正确把握,也就是不能正确使用所学的知识。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学生的思维意识还不强,在下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多解题的训练的分析,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去思考,使学生学会思考,二是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审题能力方面的训练题目,所以平时多让学生自己分析题意,培养学生会比较题目异同的能力,并在讲解时要做到举一反三。2.学生对于能力题的处理还不够到位,(1)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让他们懂得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语言。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还必须让学生阅读和理解数学材料,会用口头和书面形式把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向别人表达,听懂别人的数学见解。要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 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和流畅性,学会读数学、写数学、谈数学。(2)计算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对有理数法则的特征没有搞懂,以致于造成了计算的错误,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对法则的理解,也要加强学生检查的能力。3.进一步重视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中的推理不仅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演绎推理方式,而且包括观察、试验、猜想、探索、调整等合情推理方式。我们老师应选配或设计一定数量的开放性问题、探索性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机会,鼓励学生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探讨,并在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每一节课都给学生布置了几道拓展题。4.重视应用题教学,数学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学有价值的数学,我们应注意转变传统的学科体系观念,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重视实际,关心社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并且注重动手能力,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四、考试后的一点思考

篇4: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试题覆盖期中考试的全部内容,考察内容比较全面,同时考察内容也比较注重基础试题。整份试卷的结构还算稳定,分值分配还算合理,试题内容覆盖面宽,考查的各个知识点分布适当,知识结构合理,难度偏难。试卷表面上看比较容易,偏向基础知识的考察,实际上学生在做题时,却发现有一定的难度。考试结果对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水平要求较高。

(1)试题的综合运算性增强。一道试题不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而是前后章节揉在一起综合考查。要求考生必须上下融会贯通,全面分析,绝不能一叶障目,以偏代全,否则会劳而无效。与此同时,试题的解法也不单一,以考查考生的灵活运算能力。

(2)试题更注重对应用能力的考查。为了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方面的能力,或者说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成绩分析

第一大题选择题得分情况不好,其中第2、7、9、12、14、15小题失分较多。原因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熟练,思考问题不全面,不能对知识融会贯通。

第二大题是填空题,得分非常低。共有五个小题,其中4个大部分同学都没有正确解答。原因主要是题目较难,学生的理解思考能力较低,不会解答。

第三大题解答题得分都不理想,计算题比较简单,,却比预料中的要差。特别是第23题,很多同学做错,没有掌握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第26、27题是实际生活的应用题,学生由于不理解题意,没法求解。

三、学生问题分析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到位。

(1)对学过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的理解、存储、提取、应用均存在明显的差距。不理解概念的实质,不理解知识形成发展过程,死记硬背,因而不能在一定的数学情境中正确运用概念,不能正确辨明数学关系,导致运算发生错误。

(2)运算技能偏低,训练不到位,由此造成的失分现象举足轻重。计算上产生的错误几乎遍及所有涉及到计算的问题。我们的考生的确存在一批运算上的‘低能儿’,运算能力差是造成他们数学成绩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表现是:算理不清,不能正确应用符号语言表明数学关系,计算技能低,不能按照一定的程序步骤进行运算,不善于通过观察题目的特点寻求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造成解题速度慢,在大量的“相对难度”的试题上浪费了时间。

2、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理解、运用还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有所加强,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运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对于数形结合法、分类讨论等的理解运用还有一定的差距。

3、以思维为核心的一般能力有待于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数学能力总体尚处于较低水准,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阅读理解能力有待于提高。审不清题意,尤其不能正确理解关键词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辨明数学关系,导致解题失误。

(2)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较低,不善于分析处理数据。

(3)即便是优生对于建立在严格逻辑推理以及抽象的数学运算基础上的综合题的解题能力也处于较低水平。

四、改进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解题基本方法的掌握,夯实基础。

从试卷来看,部分学生失分还是由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不够牢固所造成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一定要落实到位,熟悉各种表述方式,正确使用数学符号;将基础知识打扎实。

2、继续围绕主干知识,突出重点。在复习中仍要进一步围绕主干知识进行专题复习,做到重点突出,对每一个问题都要讲清楚、讲全面、讲透彻,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练习的量,确保学生该得到的分数能够拿到手。

3、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对于重要的思想方法,例如数形结合法等,在平时学习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点滴积累,细心体会,理解其实质及应用;作业书写要规范化,不可随心所欲,该用什么符号就用什么符号,表述要清晰。

4、缩小后进面。对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需将知识内容一点点落实到位,让其每节课都有一点收获,耐心指导,千万不要甩掉他们。给优生一定的自由度,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样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期高效。

七(4)班

马军山

篇5: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数学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共有49人,优秀的有26人,不及格的有10人。

二.试卷分析

1.填空题

第7题让判断面积和高成什么比例,有一部分人错了,说明对正比例和反比例区分不够清楚。

第10题求圆柱体的体积,题中没有现成的数据,所以不少人都写错了,应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明白这些题的突破口在哪。

2.选择题

失分较多的是第1题,圆柱锯成6段,增加了几个面,学生没有弄清楚,应多让学生动手操作。

第2小题思维受局限,一看到等底等高就选择了A。

3.画图

第2小题找学校的位置,没弄清楚参照物。

4.解决问题

第4题有一部分学生算圆柱的体积用公式时没乘1/3

第5题失分的原因是分析理解能力有点差,没有弄清里面的等量关系,以至于方程列错。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1.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一题多变”,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2.培优补差,让学生都有发展,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3.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

篇6: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贺庄小学周建国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题型多样,难易适度,对知识的覆盖面较广,难度不是太大,比较能考察孩子的学习情况。从试卷上看,题目考察的知识面也比较广,灵活的题目也能够考察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可以说试卷的题目设计和难易程度是比较合理、适宜的。

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四则运算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算顺序,并能根据运算顺序进行正确的计算。但在计算时比较粗心,容易抄错,看错数字。

运算定律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减法和除法的基本性质,并能正确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乘法的分配律有少部分学生掌握不够,往往与乘法的结合律相混淆。

三、学生问题分析。

1、计算错误而失分的问题较为严重。计算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口算,正确率比较高。第二部分是用简便方法计算,这个内容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本来比较抽象,比较难以理解。让学生牢记五条运算定律和二条性质,以后多加强练习,灵活运用。另外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也不高,加减乘除常有算错。

2、填空题用字母表示数理解不透彻。

3、个别学生的空间观念、抽象思维不强。学生对平角、直角、锐角、钝角之间的关系掌握不牢固。

4、对于周长和面积运用不太熟练。

四、今后工作的方向。

1、通过此次期中测试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水平掌握的情况,也充分曝露出了学生的不足之处。如:认知不足,态度不端正,答题不认真,书写不规范,缺少对数学文本的阅读和理解等等。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表现在答题习惯)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在规范学生书写格式,检查习惯、培养读题能力的等方面下功夫。

2、加强概念教学,避免学生的认知错误。教学中努力做到“两个吃透”。一是“吃透教材”,二是“吃透学生”。狠抓教学内容的本质,在本质属性的揭示和掌握上下功夫。

3、培优辅差和学困生的转化仍需加强。教学中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基础题型和能力拓展题型并进,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坚持对学困生的课前辅导、课堂观察和课后“跟踪”,努力使每一个知识点都过关。

篇7:2023-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孙云峰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结构合理,题型全面

本次调研试卷从试卷结构与题型与市实验小学的单元练习完全相同,由于本学期是义务教育阶段第二学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内容涵盖范围较广,考查范围覆盖本册所学内容,难度适中,知识结构分配均衡;从题型来看,主要设置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题、解决问题,灵活多样的题型能够较全面地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试卷内容覆盖了本册八个单元所有内容,考查内容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考试内容紧扣《课程标准》,将教材中的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试卷题目中,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验,既结合本学期学习内容,又注重学生活学活用,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情分析

第一题填空题,第1、2小题考查学生读数写数及因数、倍数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第3题考查分数、除法和比之间的联系。第5、6、9两题考查圆柱、圆锥等知识;第7、8两题为比例尺部分的内容;第10题考查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强调灵活性。从答题得分情况来看,第5、6、9题失分偏多,主要是计算错误。数的基本知识、比例和比例尺部分得分状况较好。由此可见,学生对基础概念掌握较为牢靠,计算能力亟需加强,要注重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第二题判断题和第三题选择题各5小题,主要考查学生易混淆或产生错误的相关、相近、相似的问题,有些内容如三角形三个角之间的关系,等腰三角形底角与顶角之间的关系,由于按目前的复习进度,尚未复习到图形部分的内容,部分学生已经遗忘,体现了学生以前学得不扎实。

第四题计算题分为三个子题:第一部分直接写出得数,正确率较高,只是最后一题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草率地以为答案为0,说明学生易受此类题的“误导”。第二部分解比例,学生均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地将比例转化为乘法运算的方程,但仍有部分学生计算失误,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第三部分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算),其中第1、3两题分别出现12.5%和37.5%与分数的互化,有一部分学生化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最后一题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但由于本学期对计算练习较少,一部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记忆不够清晰,运用不够熟练,此题错误率在诸题中是最高的。

第五题动手操作部分考查图形的放大缩小,确定方向和位置。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最近学习的,学生掌握效果较好,正确率较高。

第六题,解决实际问题部分,第一部分,只列式不计算。税后利息一题学生将税后利息和利息税相混淆,导致相当一部分将利息税误以为是税后利息,还有一部分学生忘记时间:3年。“出席率”一题,部分学生对“出席”一词的含义不能准确理解,将到校人数当作全班人数即应到人数,导致错误。第二部分解决下列各题1、2题关于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的分数方面的实际问题,绝大多数均能找准单位“1”,确定基本的数量关系。第3题 应用比例尺有关知识解决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较透彻,离学习时间间隔不长,学生印象较深,因而正确率较高。第4题关于圆柱体的表面积,容积等实际应用,本题错误率与其他题相比较高,有以下几个原因:从池口周长推算底面积时的差错,计算抹水泥面积误当作是表面积,说明学生在具体应用时,仍受表面积公式的影响。还有计算失误的情况发

生。第5题,部分学生计算圆锥形钢锭体积时忘记“除以3”,与计算圆柱体积相混,是此题失误的原因之一,此外与第4题类似,计算错误也是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三、反思与建议

通过此次测试,从学生的试卷中发现一些问题,结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编排内容的特点,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工作:

1、六年级下册是对小学数学内容的集大成和彻底的疏理,为学生进入下一学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除要求学生复习基本概念以外,更需要从逻辑层面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

2、进一步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化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小数乘除法的法则,部分学生已经遗忘。尤其是圆柱和圆锥部分计算错误较多,鼓励学生计算时细心,用各种方法进行验算,以提高正确率。

4、加大对学困生的辅导,部分学生对有些内容的掌握较为薄弱,从此次测试中也可看出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够满意的“点”或“面”,因此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辅导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学生经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虽说掌握不好,但毕竟有一定的基础,如果辅导恰当及时,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相信应该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关于此次试卷的命题,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1、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应学会正确使用计算器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运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是否可以在计算或考试使用计算器颇有争议,本试卷填空题第11题,找规律填空,即使不用计算器,学生亦可直接观察出本题的规律。能否在以后的命题直接设定用计算器进行运算的题目?计算题第2部分题型单调,对整数、小数的计算和除乘法分配律以外的其他运算法则基本未涉及,1、3两题12.5%和37.5%,可能命题者的主观意识是想考察学生对常用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的熟练程度,分数、百分数混算在小学生的数学实践中很少出现,很容易引起学生错误,从学生答题状况也验证了我的担忧,另外,此两题有重复之嫌。

篇8:2023-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孙家集街道数学教研组

一、试题简析

本次数学试题覆盖面全,难易程度适中,突出重点,灵活性较强。多数试题都属于平时训练的重点内容。试题主要特点如下:

1、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的考查。如一题的1——12题,二题的1、2、3、6题,四题都注重对基本概念的应用的考查,三题是对最基本的运算技能的考查。

2、注重对基本数学能力的考查。一题的3、11题,二题的13.14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16.17.18题注重考查学生的观察猜想和说理的能力,注重对学生的识图能力的考查。

3、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如一题12、13题,二题5、6、8题,三题21题,23题注重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考查;一题12题,二题3题。

4、注重对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引导和培养。如一题12,二题5题,三题中的22.23题都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5、题目设计灵活,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放。能够起到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引导和考查。如一题7、12题,三题中的20.21等题目灵活,方法多样,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试卷分析

1、基本情况

(1)由于基础不过关,概念不清而导致失分。(2)不能灵活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最后一个大题。

(4)做题(作图)步骤不完善或不规范而导致失分。如21题的说理步骤不条理,逻辑性不强,条件不完整,考虑不全就盲目得出结论。23(4)考查学生扇形统计图的知识点,学生在(3)中画图象时不能正确、简练、完整的说出图象的画法,得出的结论误差较大。

(5)观察和动手能力不强,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强。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狠抓学生的基本功,做到精讲精练,落到实处,基本概念教学。2.练习的题型尽可能一式(题)多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注意培养学生的细节问题(如应用题中的解,设,检验,答,审题不清,画图随意,证明题步骤规范性,选择题,填空题思考不严密,丢分较多等。)

4.在新授课的教学中,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和落实,最课标中的最基本要求,要做到个个过关,人人落实。不能做夹生饭。注意技能的形成必须有适量的习题训练做保障,不可以眼高手低。

3.加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培养。八(上)学期的教材中集中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使学生养成数与形很好的结合的习惯。

篇9:2023-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本次期中考试的试卷总分100分。

(1)试题类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2)试题分布:丰富的图形世界、有理数、整式加减。

2、试卷主要特点等方面: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偏低,符合本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如选择题和解答题15题,绝大多数能够得满分,这两题就占有40分)。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有利于良好习惯和正确价值观形成。其具体特点如下:(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如选择题第五题、解答题的十六题和十九题,都考察了图形知识,既是展开,又是从不同角度看图形;既能画图,又能看图计算。(2)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3)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4)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重视数形结合。

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成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如最典型的解答题考察的是计算能力,同时考察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

学生总体成绩不够理想。

本次试卷题型多样,整体布局、题型结构的配置科学合理,试卷题量适中,难度适宜。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大,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题目背景公平、立意新颖、表述严谨,有利于反映考生真实的学习水平,有助于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体现新课改精神,促进考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数学;在考查能力上,进行了创新探索,达到了考查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综合能力的目的,有利于激发考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试卷对数学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本卷试题关注数学的核心内容与基本能力,关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积极尝试新的试题题型,设置了适量的开放性、应用性、信息性、实验操作性试题,加强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增强问题 的趣味性、真实性和情境性,重视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导向。关注基本的数学素养、关注生活、关注创新是本卷试题的亮点。

纵观整体,学生知识水平偏低,各知识点没能牢固掌握,致使整体成绩不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此次测试,发现了很多问题。现归纳如下,以便于将来改进。(1)部分学生审题能力较差。一个学生知识不懂,老师可以再讲,可如果养成了做题不认真的习惯,那可是谁也帮不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光要注意知识的培养,还要注意一些好习惯的培养。(2)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不强。

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和概念掌握的不够牢固,应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篇10: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学校: 坐号: 姓名: 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A、永济渠、江南河、邗沟

B、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D、通惠河、江南河、邗沟

2、我国历史上被称作有“贞观遗风”的统治者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4、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形成于()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5、唐朝有一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友好交往,传播了中华文明,这位高僧是()

A、僧一行B、玄奘C、郑和D、鉴真D6、史称“得人者昌”,唐朝前期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人才。下列人物中唐玄宗和武则天都曾重用的有()

(1)房玄龄(2)姚崇(3)杜如晦(4)魏征(5)宋璟

A、(1)(2)(3)(4)

B、(1)(4)

C、(2)(5)

D、(2)(3)(4)(5)

7、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制作的()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8、“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友好相处()

A、吐蕃

B、回纥

C、彝族

D、白族

9、“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西夏

D、南宋与金

10、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做()

A、城

B、市

C、坊

D、瓦子

11、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如屠苏。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述的节日是()

A、元宵节

B、中秋节

C、春节

D、冬至

12、“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B、苏湖地区粮食获得大丰收

C、宋朝粮食产量非常大

D、苏湖地区是我国经济重心

13、北宋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

A、300年

B、400年

C、700年

D、1100年

14、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两个重要人物。你知道他们的名字与以下哪一事件有直接的联系()

A、西夏建立

B、金灭北宋

C、澶渊之盟

D、元朝建立

15、南宋时候,一位商人沿江而下去江东看一个乡下的朋友,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作物()

A、茶树、烟草

B、棉花、大豆

C、棉花、茶树

D、棉花、玉米

16、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7、诗句“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最早创作于下列哪个朝代()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8、“起朔漠,并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逐天下,合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哪个王朝的兴起()

A、唐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9、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0、元朝努力发展海运和漕运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

B、方便皇帝的南下游玩

C、解决大都的粮食供应

D、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21、小王看了电影《马可·波罗》之后,对中国的一座古代城市印象非常深刻。这座城市应该是()

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

22、下列史实可能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都能找到的是()

A、武王伐纣

B、齐桓公称霸

C、班超经营西域

D、焚书坑儒

23、一位生活在元朝大都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经运河去杭州游览

B、去江南贩运棉花

C、友人送给他一本《天工开物》 D、购买景德镇青花瓷C24、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

A、唐朝末年

B、北宋中期

C、五代时期

D、南宋时期

25、被誉为“当代()”的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王选于2006年2月13日在京病逝。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A、蔡伦

B、毕升

C、沈括

D、王桢

二、组合列举题(每点1分,共15分)

1、写出下列我国少数民族祖先的名称:

藏族: 维吾尔族: 满族: 彝族和白族:

2、汉唐时期有三位杰出女性为促进民族交往作出了卓越贡献,请写出她们的名称: 汉朝: 唐朝: 唐朝:

3、写出下列誉称所对应的古代人物: 药王: 诗仙: 茶圣: 画圣:

4、中国古代有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请写出以下相对应的内容:

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长度的人: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三、材料分析题(17分)

1、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1)以上诗句反映了唐朝实行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个朝代?((2)唐朝时期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有哪些?(3分)

(3)唐玄宗时,新科进士主要考什么内容?(1分)

(4)这种制度对唐朝有什么影响?(3分)

──唐2分)赵嘏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朝文学家 皮日休。

(1)这句话说的是一条什么河?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2分)

(2)材料中的涿郡、江都在今天什么地方?(2分)

(3)元朝时也兴修了大运河,两朝的大运河有什么异同?(4分)

四、问答题(18分)

1、简述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及其特点。(9分)

2、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管理,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元朝行省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作用?(9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CCCBD 6-10CDAAD 11-15CABBC 16-20BCBDC 21-25CDCDB

二、组合列举题(每点1分,共15分)

1、藏族祖先是吐蕃,维吾尔族祖先是回纥,满族祖先是靺鞨彝族,白族祖先是六诏。

2、汉朝是王昭君,唐朝是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

3、药王孙思邈,诗仙李白、茶圣陆羽、画圣吴道子。

4、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长度的人是僧一行、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赵州桥

三、材料分析题(17分)

1、(1)科举制度、隋朝(2分)(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3分)(3)诗赋(1分)

(4)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1分)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之风盛行。(1分)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1分)

2、隋朝大运河、隋炀帝(2分)涿郡指的是北京、江都是扬州(2分)相同点:其南北两端都是今天的杭州和北京。不同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河道较去曲折;元朝运河河道较通直,且航程缩短。(4分)

四、1、原因:(1)全国统一,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2)经济繁荣,出现盛世景象。(3)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同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特点:(1)唐朝文化在各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出现了繁荣的景象。(2)唐朝文化注意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3)唐朝文化在许多领域领先于世界,并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进步,具有世界领先、影响深远的特点。(9分)

2、主要内容:(1)中央设中书省,它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周围地区。(2)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或省),它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进行管辖11个行省。(3)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4)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篇11:2023-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分裂局面,再度实现全国的统一是在

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1年

2.李渊在隋朝的废墟上建立了唐朝,开启了大唐盛世的历史。你知道唐朝是哪年建立的吗

A.626年

B.618年

C.581年

D.589年

3.唐朝时期,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加强联系的方式最准确的一项是

①唐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②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通婚

③在边疆设立管辖机构

④与边疆少数民族进行贸易往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唐朝时农业非常发达,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出现的新农具有:

①耧车

②曲辕车

③翻车

④筒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唐朝的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A.回族

B.藏族

C.朝鲜族

D.维吾尔族

6.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开辟汉藏友好历史篇章的皇帝是

A.唐高宗

B.唐中宗

C.唐太宗

D.唐玄宗

7.下列关于赵州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唐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

B.设计科学,跨度很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

C.造型很美,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D.七百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8.其诗歌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被称为“诗仙”的著名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9.“他的诗,有的气魄雄伟,有的沉郁悲怆,语言凝练,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

尊称他为诗圣“,这段话是对谁的描述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10.唐代文坛名人顾况在读过某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诗后,曾感叹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某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11.苏轼这样赞扬唐朝的一位大书法家:“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称赞的这位书法家是

A.颜真卿

B.欧阳询

C.柳公权

D.王羲之

12.开创后世写意画的先河,被后世称为“画圣”的是

A.展子虔

B.吴道子

C.顾恺之

D.阎立本

13.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下列关于莫高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位于甘肃西部的敦煌,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

B.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保存大量的佛经、文书等

C.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有一千多个洞窟,宛如一座大型绘画馆

D.莫高窟里的大部分洞窟,是秦汉时期开凿的

14.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上皇位的北宋开国皇帝是

A.赵匡胤

B.耶律阿保机

C.宋真宗

D.宋高宗

15.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北宋和辽之间签订的和约

B.当时北宋的皇帝是宋太祖,寇准力主宋太祖亲征,将士士气大振

C.澶渊之盟签订后,辽宋之间保持了长期的和平局面

D.盟约签订后,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16.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将是

A.文天祥

B.寇准

C.岳飞

D.秦桧

17.12世纪初,起兵抗辽并在会宁称帝的女真族杰出的首领是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松赞干布

D.完颜阿骨打

18.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泉州

19.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农民的需要

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达官贵人的需要

20.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灭亡西夏

B.建立元朝

C.统一蒙古

D.定都大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第21小题14分,第22小题15分,第23小题12分,第24题14分,共55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计多。”

——唐朝诗人皮日休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此河”是哪条河?请说出它的中心和起止点。(8分)

(2)“此河”是隋朝哪一皇帝在位时修建的?(2分)

(3)上述两则材料对“此河”的作用评价很高,请你简要分析“此河”所产生的作用。(4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裁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的话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当时唐太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考?(6分)

(2)材料二“以人为镜”中的“人”指谁?此人为什么被称为“人境”?(4分)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以及学过的知识,说一说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5分)

23.唐朝时期,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的局面。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唐太宗之后,出现了哪些社会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的局面?(4分)

(2)上述局面的出现,与当时哪两个在位皇帝有密切关系?(4分)

(3)请写出两位皇帝在选人和用人方面的共同点。(4分)

24.唐朝时期,国内各民族友好交往和中外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分)

(2)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有哪些?(6分)

(3)用具体事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6分)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 CBADB

6—10 CAABC

11—15 ABDAB

16—20 CDBC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第21小题14分,第22小题15分,第23小题12分,第24题14分,共55分)

21.(1)大运河(2分);以洛阳为中心(2分),北达涿郡,南至余杭(4分)

(2)隋炀帝(2分)

(3)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对我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4分)

22.(1)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走,也能把船掀翻。(1分)因为唐太宗看到前面王朝的灭亡很多都是因为农民起义。(2分)

(2)魏征(2分)魏征直言进谏。(2分)

(3)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国力逐步加强(3分)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2分)

23.(1)①武周政治或“政启开元,治宏贞观”;(2分)开元盛世。(2分)

(2)武则天;(2分)唐玄宗(2分)

(3)选人方面:推行科举制,实行殿试;(2分)用人方面:任人为贤。(2分)

24.(1)开明的民族平等政策。(2分)

(2)①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结婚;(3分)②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唐蕃“合同为一家”(3分)

篇12: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4题,共28分)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不较多”。诗中的“河”指的是()

A、黄河B、长江C、淮河D、大运河

2、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历曾有“戒奢从简”的帝王,其典范是()

A、汉武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忽必烈

3、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下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它们是()

①曲辕犁②直辕犁③水排④筒车⑤翻车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⑤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濺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安史之乱破坏的悲怆情怀。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

A、医圣B、书圣C、诗圣D、诗史

5、唐朝是我国历最繁荣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A、遣唐使来华B、鉴真东渡日本C、玄奘西游天竺D、文成公主入藏

6、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①参观都江堰②到赵州桥上散步③用纸写诗④读《史记》和《资治通鉴》

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⑥参加科举考试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C、②③⑤⑥D、①②③⑥

7、“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构

8、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除了西夏外,还有()

A、辽B、金C、蒙古D、唐朝

9、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上午携带纸笔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B、午餐吃的是稻米、玉米等粮食

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10、下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东汉B、南朝C、隋朝D、南宋

11、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D、好汉比武的擂台

12、《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的史学著作。以下哪一项内容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A、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B、明朝入股取土

C、汉武帝泒张骞出使西域D、清朝的-

13、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彊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蒙古族

14、张择端是历的画家,为后人留下了一幅描绘北宋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属于()

A、人物画B、山水画C、风俗画D、花鸟画

二、材料解析题

15、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与唐朝历三位皇帝有关,他们分别是哪三位皇帝?(3分)这三位皇帝也是中国古代一项考试制度的关键完善者,这项考试制度叫作什么?(1分)该制度的创立又与哪个皇帝有关?(1分)

(2)材料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导致该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正是因为前面的因素,该材料中的皇帝在统治中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的?(1分)

(3)材料二中的“武后”的统治时期被称为什么?(1分)

(4)材料三中的“开元”时期的统治达到了唐朝的最鼎盛时期,该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因此被称为什么?(1分)

(5)其实好的一段统治历史时期与统治者重视人才是分不开的,这些人才中有敢于直谏皇帝,一生曾200多次向皇帝进谏的历史人物是谁?(1分)唐朝曾有“房谋杜断”的说法,请问是指哪两个历史人物?(2分)

(6)跨越时空,回到唐朝,如果你是唐朝的一位皇帝,你将会怎样统治你的国家。(1分)

16、材料: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请回答:(1)材料中的“三种东西”分别是指什么?(3分)

(2)这“三种东西”再加上东汉发明的什么合称为四大发明?(1分)

(3)其中在航海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最早被利用是在什么时期?当时被制成的仪器叫做什么?(2分)如何评价它?(1分)

(4)四大发明由中国在向外传播过程中,谁的贡献?(1分)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四大发明。(1分)

17、材料:“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彊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

请回答:

(1)大元王朝(即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即元世祖)于1271年建元时把都城定在了哪里?(1分)

(2)元朝是中国历少有的少数民族统一中国的例子,请问元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和时间分别是什么?(2分)

(3)元世祖时开凿漕运和海运,其目的是什么?(1分)其中漕运和海运的起点分别在哪里?(2分)无论漕运还是海运都必须经过哪个地方,最后才能到达终点?(1分)

(4)元朝彊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世祖采用“行省”制度,其中专设宣政院,管辖一个地区,请问宣政院管辖的是哪个地区?(1分)并使该地区成为了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5)元朝时境内出现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民族融合,请问在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什么民族?(1分)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

答案DBADDDBABDCCDC

二、材料分析题

15、(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科学制;隋炀帝

(2)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教训;贞观之治

(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开元盛世

(5)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6)重视发展生产,或轻徭薄赋等(言之有理即给分)

16、(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造纸术

(3)战国;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4)阿拉伯人;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17、(1)大都

(2)1276,南宋灭亡

(3)为了便于南粮北运;漕运起点:杭州;海运起点:刘家港;直沽

(4)-藏地区

上一篇:驳回诉中财产保全申请书下一篇: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