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的精髓

2024-04-27

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的精髓(共6篇)

篇1: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的精髓

从这里放飞梦想

——哈密市九中特色教育展示

书香阵阵润情操,快乐律动助成长。哈密市第九中学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为导向,以创特色、争一流、建名校为目标,以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扬校为策略,近年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关心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打造了一所充满新文化氛围的特色学校。在这里,学校文化丰富了学校特色品牌的内涵,学校特色品牌又展现了学校文化的魅力,仅仅两年时间,学校走出了一条崭新的特色创新之路。

“让梦想在这里飞翔,让希望从这里起步”,哈密市第九中学开展的系列特色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孩子个性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务实求精,全面育人,学生们在和谐的人性化的氛围中快乐的成长。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学校特色之一,“秉承传统,体育创新”。现在正在为大家表演的是“旗操”。四百名小学生手持鲜艳的红色方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在雄壮音乐的指引下,有节奏地挥舞着。他们队列整齐,精神饱满,手中挥动的仿佛不是旗子,而是他们未来精彩的人生。是的,他们在这里吸取着最先进的文化养分,接纳着最真挚的关心与爱护,他们怎能不信心百倍,奋发向上呢?

各位领导,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是我校的阳光体育活动《扬帆起航》。我校秉着形式多样、快乐健康、寓教于乐、强身健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将音乐课、体育课及“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活动进行有效整合,切实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融入本土风俗民族舞,现代的特色韵律舞、武术操及经典古诗词,科学合理地开发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课间校操。它既充满着古典情怀,又洋溢着时代气息,让孩子们享受运动的快乐,展示我校学生健康、文明、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

我校大课间校操《扬帆起航》活动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动感韵律,第二部民族风情,第三部武林呐喊,第四部分为千人诵读经典手操。

第一节 快乐律动 我校通过将音乐课与体育的整合,创设出《扬帆起航》校操的第一部分“快乐律动”。“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快乐的方式。儿童学习律动,不仅可以锻炼优美的体态,提高审美,更能开发智力,训练协调能力,使他们变得更聪明、更自信、更智慧、更健康活泼。加强音乐律动和肢体表演,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审美素质。另一方面,律动和动作结合是最能表达学生的欢快心情的实践活动,是听觉和动觉训练的结合,从而达到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和谐。同时音乐教师启发他们进入产生乐趣的激情中去,把乐曲感情化为具体动作和节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美的韵律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律动可以提高孩子的素质,发展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个性,也有利于孩子们体会音乐的节奏、节拍、速度及动作结构的协调感。我们的音乐教师、体育教师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坐着不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律动激发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艺术火苗在每个学生心中燃起。

第二节 民族风情

我校通过将音乐课与体育的整合,创设出《扬帆起航》校操的第二部分“民族风情”。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要使学生对民族音乐舞蹈感兴趣,就必须培养对民族音乐舞蹈的感受力。

我们生活在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地,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了解维吾尔族的音乐与舞蹈,而良好的音乐舞蹈感受力又是学习民族舞蹈的基础,也是审美素质发展的基础。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直接感受音乐旋律美,舞蹈动作美,以引起学生对音乐舞蹈的注意和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民族舞蹈活动中,调动更多的感觉器官就能更深刻、更细致地感知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我们的教师也就根据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寻找到恰当的切入口,采取与体育课相结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对学习民族舞蹈的兴趣,从而获得一些舞蹈技能。

第三节 武林呐喊 为充分发挥武术的教育和健身作用,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我校通过将音乐课与体育的整合,创设出《扬帆起航》校操的第三部分“武林呐喊”。武术操是传承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作为课间操中一种新的锻炼手段,武术操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武术文化的兴趣,培养了武术文化建设和爱国主义的情感,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武术操是将武术动作与体操节拍相结合的练习方式,同时我们又融入了音乐的节拍,动作简单易学,适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武术操的练习过程中,武术文化的渗透对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民族风”,是由400名八九年级学生共同表演的,现在看到的是藏族锅庄,锅庄舞,又称为圆圈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此时同学们挥舞着旗操,队形变成了长方形,现在在绿茵场上呈现出“九中”字样,祝愿九中发挥特色,争取一流,追求卓越,坚持特色发展道路;祝愿九中繁荣昌盛,蒸蒸日上。现在同学们手舞筷子,随着音乐的节拍跳起了优美的蒙古族“筷子舞”,绿茵场上刮起了最炫的民族风。

各位领导,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学校特色之二“走进经典,飞扬情思”。我校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将音乐课、体育课及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发出形式多样的,集文化与运动为一体的大型活动项目,它不仅陶冶了学生情操,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还使学生的身体也得到了锻炼,又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太极功夫扇

中国太极功夫扇,是在太极拳的基础上,含长拳内容,运用太极拳杨式、陈式、吴式等动作,为申办2008年奥运会,在天安门广场举办2008人的太极扇表演。具有刚柔并济、新颖活泼、风格独特、内容充实、简单易学特点给了我们体育教学许多启示。学校为了使学生了解武术,发扬和继承武术精神,将音乐课同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诵读经典古诗词活动结合起来,活动有助于学生同伴交往,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增强团队观念,是一项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形成的传统活动,活动将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良好的训练习惯和勤奋好学、顽强拼搏的精神。太极功夫扇

现在学生们所展示的中国太极功夫扇,是在太极拳的基础上,将音乐课、体育课、中华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与扇子舞结合起来,风格独特、内容充实。活动开展半年多以来,每天都能看到学生们青春的笑脸和火红的功夫扇,这道美丽的风景线展现着我校初中生灿烂的青春。这一动一静,一张一弛,也无不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

千人诵读

中华诗文,尤其是古诗词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高超,人文精神的丰富,千百年来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让小学生诵读一定量的中华经典古诗词,对于帮助他们吸收民族人文精髓,陶冶健康情感,领悟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学好祖国语文的浓厚兴趣,学好用好母语。因此,我校自2010年开展全校师生诵读经典古诗词以来,在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的前提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我校通过将音乐课与体育的整合,创设出《扬帆起航》校操的第四部分“千人诵读经典古诗词手操——诗香雅韵”。为营造浓郁的“文化健身”氛围,突出学校“读书校园之古诗诵读与文化健身”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校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倡导“走近先哲,传承经典,我与经典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诵读经典,文化健身”的新理念,在我校小学部开展“千人诵读经典古诗词”活动,旨在夯实学生文化底蕴,陶冶学生情操,感受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国学,激发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我校以“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不断创新、长抓不懈” 为原则,要求师生在做韵律操时,边背边做,声音洪亮、整齐,情绪饱满,动作整齐。

千人手操

我校自2010年开展全校师生诵读经典古诗词以来,积极倡导“走近先哲,传承经典,我与经典同行”的思想,为营造浓郁的“文化健身”氛围,突出学校“读书校园之古诗诵读与文化健身”特色,努力践行“诵读经典,文化健身”的新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千人诵读经典古诗词”活动,让我们在诵读与舞蹈、声与动的完美组合中传承弘扬国学,感受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无尽享受。我校小学部开展“千人诵读经典古诗词”活动,旨在夯实学生文化底蕴,陶冶学生情操,感受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国学,激发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这是我校积极倡导“走近先哲,传承经典,我与经典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诵读经典,文化健身”的新理念的一个集中体现。为营造诵读氛围。加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办公室的建设,营造浓郁的书香环境,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地方都洋溢书香,使学校处处体现书香特色。

彩练飞舞

随着手操的音乐声响起,近一千六百名师生深情地朗诵起来,同时一千多名的身姿手挥彩带渐渐舞动起来。一千六百多名师生犹如一千六百多条排列整齐的彩柳在清风中有节奏地摆动,其中不乏五彩缤纷。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默契的配合,诵读与舞蹈、声与动的完美的组合,在音乐《春晓》欢快的节拍中,诗潮在涌动,构成了哈密九中独特的蔚为壮观的宏大场面。

现在,我们来到了学校特色教育之三“创新民族体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活动场地。

抖空竹

空竹以它独特的魅力,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是一项喜闻乐见的娱乐健身活动,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瑰宝之一。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已将民族体育项目列入体育课的选修内容,学校体育教育中包含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这不仅是教育目的的要求,也是民族文化本身的特性所要求。因此,我校把空竹的技巧进行提炼,创新,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作为一种资源进入初中体育课堂,既可以锻炼体格,提高健康水平又可以让传统项目继承下来,也正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的好题材。通过上课我们发现学校有不少学生喜欢抖空竹,对其有很浓的兴趣。所以我们要挖掘抖空竹教育资源,因地制宜,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抖空竹特色文化之路,培养一批优秀的抖空竹能手,在哈密市委宣传部的邀请下,参加哈密市春节民族传统娱乐项目社火队表演,参加了国际赛车拉力赛、国际沙漠徒步开幕式及“哈密地区首届百姓大PK”表演,我校获取“优秀组织奖”,近十名学生获得“学生优秀奖”。这项活动在我校的开展更好地营造抖空竹特色校园建设的氛围,积极进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提升了学校特色品位。抖空竹:空竹以它独特的魅力,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是一项喜闻乐见的娱乐健身活动,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瑰宝之一。我校把空竹的技巧进行提炼,创新,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并融入体育课堂,不仅锻炼了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民族文化的熏陶和爱国主义教育。

竹竿舞

我校自去年以来将跳“竹竿舞”作为校本体育资源来开发与利用,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能充实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此项民间体育,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它简单易懂,不受场地的限制,具有省钱、易组织、操作性强等特点,因此是很好的体育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将我国南方地区民间传统体育“竹竿舞”引入体育课堂,教学中颇受学生喜爱。学校将竹竿舞纳入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有其现实意义,可使学生充分体会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学生的跳跃、速度、灵敏、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体验到紧张、兴奋、欢乐、团结的运动气氛。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以儒家、道家文化为底蕴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儒家思想启发着人们的行为至善至美。

竹竿舞:大家现在看到的竹竿舞也是我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一项内容。竹竿舞又称竹杠舞,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这项活动不仅使学生充分体会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学生的跳跃、速度、灵敏、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体验到紧张、兴奋、欢乐、团结的运动气氛。

数载耕耘知甘苦,金秋硕果满枝头。我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创建,已经不自觉的融入了以现代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新理念,不自觉的和新形势下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相融合。学校特色教育的开展,更为孩子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他们在书海中遨游,在运动中成长。这里有一片芬芳的绿地,这里有一方多彩的天空,愿孩子们的梦想更加瑰丽,愿孩子们最美好的梦想在这里展翅翱翔!

篇2: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的精髓

一、先进企业文化的特征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企业应充分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职工,着力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坚持顾客至上的原则

以顾客需求为第一要务,实现企业利益与顾客利益的“双赢”。

3.坚持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统一

企业只有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赢得公众认可和良好口碑,才能具有持续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利益。

4.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

企业在开展生产、创造利润的同时,也要注重通过各种形式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

二、先进企业文化的作用

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而言,是具有企业特色、不易被模仿的一笔精神财富。它对提高职工思想文化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促进生产经营顺利开展,实现企业利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先进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大作用:

1.熏陶和“保健”作用

先进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职工在精神文化方面受到熏陶,树立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发展和创造作用

职工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会自发地踏上寻求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的道路,这将促进企业的发展,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的统一。企业应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去教育和培养职工。

3.净化和升华作用

先进的企业文化能使职工的思想观念得到不断净化和升华,为企业培育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职工。

4.榜样和导向作用

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在企业中树立先进人物,发挥其榜样的影响力。同时,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合理引导职工的个人行为,教导职工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道路。

5.凝聚和激励作用

先进企业文化能把职工凝聚在一起,激励他们为逐步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

6.协调和互惠作用

先进企业文化能协调企业内外各种关系,使大家各获其益。

三、中国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在未来将面临四大瓶颈和挑战,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多元文化的管理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也在呼唤自己的跨国公司,尤其是民营跨国公司的诞生。因此,多元文化的管理是我们能否成就大型跨国公司的核心要素。

2.创新文化的打造

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将创新文化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对内有利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对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与国外成熟企业、大型跨国公司相比,目前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

3.生态文明的推进

生态文明包括管理文明和社会责任的文明。管理文明即企业要尊重职工,进行文明的管理。企业在盈利、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同时,应兼顾产品的质量,考虑职工的利益,考虑企业合作对象和社区的利益,还要考虑到环境,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4.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的涌入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外先进管理理念以及先进企业文化理念的大量涌入,加大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压力,竞争也愈演愈烈。企业要坚持吸收、借鉴先进的企业文化,建立有企业特色的文化。

四、构建先进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全面发展

1.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原则

(1)方向性原则。企业应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作为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同样,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应该坚持这一宗旨和方向。

(2)以人为本原则。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要以实际行动去关心、尊重、理解和信任职工,在工作中充分开发职工潜能,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3)个性化原则。企业文化建设要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企业应深度思考自己的发展历史和经营特点,从中挖掘、提炼出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文化亮点,建设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4)效益性原则。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要创造利润、维持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文化也具有经济效益性的特点。企业文化建设应围绕企业目标实现和长远发展而开展。

(5)动态化原则。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建设会呈现不同的特点。企业的价值理念、文化导向,应随着企业战略的调整、发展形势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完善和创新。同时还应以开放的态度,吸取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进行持续的自我提升。

2.抓好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或核心

(1)培育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念。企业共同价值观念的培育需要企业管理者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运用自身的权威和力量,推进企业文化的传播,以实际行动作示范,影响、感染职工。

(2)确立正确的经营哲学。确定正确的经营哲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确定经营哲学,需要对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及特点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研究企业目标和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经营理念,并将其深透到员工的思想深处,变成员工处理问题的共同思维方式。(3)抓好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和形象设计。第一,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准则的建设。即以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为指导,制定和完善企业职业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准则,编制和启用《企业员工手册》,使之成为职工自觉行动的准则,增强职工的自我道德约束和自主管理能力。第二,塑造企业形象。一是塑造企业管理者、员工队伍和企业先进人物形象。二是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改造企业环境,全面导入并规范使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三是塑造企业社会公众形象。

3.对企业文化进行强化、培训和宣传

(1)对全体职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企业文化的落实需要职工的认同与配合,应对职工进行系统培训和宣讲,让其真正理解和接受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训一般采取自上而下、层层推动的方式,主要包括对企业中高层领导、全体员工及新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

(2)培育企业先进人物,宣扬企业文化理念。企业应把认同企业文化的骨干、先进人物树立为典型,充分利用其示范效应,使更多的职工理解、认同其理念。随着先进人物的逐渐增多,职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理解也逐渐加深,将自觉用企业文化理念指导各项工作,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活动结合为一体。

4.充分发挥企业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军作用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者的职责,应将这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企业管理者应做好表率和示范作用,在每项工作中都体现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同时也要抓住各种机会,通过不同渠道宣讲、传播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深入影响职工行为,把职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

篇3: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的精髓

历史上,苗族是一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为了克服没有文字给苗族文化传承带来的困难,苗族族内采取多宗教祭祀、多民俗礼仪、多民间节日等多集体活动的办法,口传心授地发扬自己的母语文化。在这些集体活动中,苗族文化司职口头叙述,族人在心中暗记,在直接的交流中完成文化的传承。

安宁苗族是于1922年至1954年间从贵州威宁与赫章县迁入,散居于草铺、禄裱等各乡镇山区,保持着较完好的苗族风俗与文化。经笔者走访调查,在日常的民俗礼仪(婚丧嫁娶),节庆活动(花山节等)中,宗教祭祀色彩仍占有较大的比重,虽然带有很多封建迷信的芜杂成分,但是披沙拣金,我们能从这些祭祀活动中端详到苗族内部一些根深蒂固的优秀文化思想。

一、走进苗族宗教祭祀

苗族自古有祖先崇拜、灵魂崇拜、自然物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这些信仰离不开“巫师”,“巫师”苗语称“尤能”,也称“祭师”、“魔公”等。苗族认为存在恶鬼,善仙。善仙世代相袭依附于某家族某人,父死附子,子亡附孙,或隔代相附。被善仙依附的人便称“巫师”或“祭师”。善仙能助巫师寻药,治病,驱鬼,招魂,祭祀,行巫术,通晓阴阳二界,过去、现在、未来诸事……故“巫师”是阴阳二界间信息的传达者,是各种迷信活动崇拜的执行者。若恶鬼附于巫师,则巫师专做恶事;若善仙恶鬼都附于巫师,则想做好事而做了恶事,这时要请名巫师把恶鬼隔离赶走,使之成为好巫师。

苗族在祖先崇拜、灵魂崇拜、自然崇拜中,举行的各种祭祀等习俗活动和宗教仪式如下:

(一)大祭

大祭,苗语称为“自”,是祭苗族祖先“格蚩尤老(蚩尤)”和“格炎尤老”。相传,杨张二姓是“格蚩尤老(蚩尤)”和“格炎尤老”的直接后裔,故由杨张二姓主祭。掌祭人由二姓的幺儿(有的是长子)世袭。一世祭三次,头次献牛3头,第二次5头,第三次7头。大祭须用鼓。制鼓有规矩,要由主祭者入深山,寻围许樟木,锯下长3尺3寸的圆木2段,挖空,蒙上鲜牛皮,任命公鼓与母鼓背回,笙队至途中迎鼓归,置于掌祭者楼上备用。时间有三日,七日之分,月以虎月、兔月为宜,日以初七为宜。

人员组成如下:

长老、祭师、笙师、鼓师、歌师、总管;还有掌祭师(由幺儿或长子充任)、厨师(由姑婿充任)、灯师(由姨夫充任)、屠宰师(由厨师充任)、割牛犍包师(由舅母充任)、行洗脚礼师(由婆媳充任)、队列组织者(由掌祭长子充任)、寻“树牛”组织者及宾客。

大祭程序各地大同小异,主要是视准备情况而定,基本如下:

第一天,宾客集中于设在屋前之东的击牛场,祭师招祖先阴魂,众人列队自右向左鱼贯舞出,以上长老、祭师、笙师、鼓师等诸师各就各位,击鼓,吹笙唱祭祀歌。夜间,婆媳向阴祖行洗脚礼。第二天,进行找“树牛”,“洗牛脚”、“击牛”、“挂礼服”等仪式。第三天,举行“抹黑脸”、“撵牛”、“烧鸡肉吃”等仪式。

大祭的目的是求祖先保佑儿孙繁衍、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二)小祭

小祭,苗族各姓所祭对象不一,祭法不一,甚至各姓中的小宗族也不一。

如:朱姓用狗祭栗树,其中一个宗族在栗树下方祭,一个在上方祭。杨姓一个宗族以装虎捉猪形式祭祖。同一苗姓认祖就是以小祭是否相同而认的。

(三)祭门

祭门,是在家畜家禽和人身不平安时祭的。祭祀时,将门神设于门后,门神有竹编的,也有小木板制的,挂后不得毁坏,每换必祭。时间:月、日都选马、牛、虎月日为宜。祭时于天黑后全家弟兄集中,杀一纯黑毛小猪,火烤腿毛,毛、粪便及脏水埋于门内右角落洞中,肉煮后置于木碗木盆祭祀,祭后食完不能剩余。祭时,外族外姓不能参加,严禁喝酒,严禁讲异族话,女儿禁食祭品。

(四)做大斋

做大斋是把死者灵魂送回祖宗故乡。死者“牵牛牵羊”回故地后,可保生者平安,六畜兴旺。一般为死者死后三年举行。因耗费大,一生中只能做一次。做时日子以属牛、马、狗为宜。人员组织如下:

主斋人(死者长子或长孙)、总管、厨师、宾客。做斋历时三天。

第一天,客人集中,总管及帮忙人就位,宰一只羊做晚餐。

第二天,先由笙鼓手于堂中插一棵小松树,鼓栓其上,吹笙击鼓念祭词。然后,招死者灵魂入筛盘,交“羊”和“牛”给死者牵。

第三天,击牛祭死者,端筛盘送死者回故土。

(五)祭山

祭山, 苗语叫“浪岛米色”。苗族认为山、石、树木能保佑全村平安, 故每村一年一次, 要祭村旁一座山, 此山平时草木禁毁。每年四2012年第8期中旬刊 (总第489期) 时代Times月初七八或十五六, 全村男性参祭。祭时宰一只鸡, 拔毛抹血于山中一大石, 祭师念祭词, 鸡煮熟后分食。

(六) 保平

苗族认为舅舅有灵, 可保子女平安, 所以若子女有病有灾或不听话, 须请舅舅保, 请时还需请巫师颂保词, 舅舅须备七根针, 七个戒指, 红黑布各七尺, 硬币七枚。本家备鸡两对, 一对谢巫师, 一对煮熟献保灵。食后, 鸡翅膀骨与针、戒指、硬币用黑布、红布包好收藏起来。舅舅搓一小节线戴于小孩脖颈。

(七)保福

保福,苗语称“迫阿地”。苗族认为人、畜、五谷万物有灵魂,灵魂离体,人不安,畜禽不顺,五谷欠收,须请巫师招魂保福。保福时,本家须备鸡一对、木勺5-7把,一支5-7叶白花树,5-7片麦冬叶,未缝蜡染裙布一腰、蓑衣一领、包帕一块、棉衣一件。于夜间九时许,巫师烧蜡以烟为向导,入阴间招魂魄,招回后举行收灵仪式,全家吃保福鸡。

(八)取力量

取力量,苗语叫“马当马饶”。苗族认为大岩、大石、大树能给人以力量战胜天灾人祸,祭之能消灾免难,所以,若遇不顺的事时,滴酒丢卦许愿于岩脚(或石脚、树脚),消灾后,到岩脚(或石脚、树脚)还愿。

(九)其他

还有很多巫术、占卜以及隔鬼、招魂、撵火鬼、剃孩子头等迷信活动。

以上崇拜和信仰以及迷信活动,1949年前,除基督教信仰者外,在苗族群众中普遍举行,随着时代进步,目前只有少数村中的少数人相信和进行。

二、深度解读苗族祭祀

历史上这些名目繁多、花色齐全又繁冗的祭祀活动不但没让苗族群众感觉到烦累,相反在苗族社会形成了一种特色浓郁的地缘文化,更形成了一种超强的民族凝聚力和内驱力。

纵观这林林总总的祭祀仪式和活动,我们会发现,这些祭祀活动都是围绕着“慰祖敬祖,敬畏自然及生命、消灾祈福,保家人平安、和睦,保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而展开,围绕着和谐家庭,和谐环境,和谐社会而展开。

在苗族各种祭祀活动中,都穿插了大量的祭祀歌谣,透过这些歌谣,撇开繁芜的形态,我们能鲜明地感受到苗族内部孕育和合的优秀伦理思想和民族性格。

以大祭为例:

第一天,祭祀起始:宾客集中于设在屋前之东的击牛场,祭师招祖先阴魂,在招魂台前要大声唱:“祭祀开始歌”、“招祖灵歌”、“怀念祖先主世老等人功绩歌”、“怀念高杜占地奥”、“连地吾彩少歌”、“怀念则嘎老歌”、“请祖灵入祭场歌”、“九代祖灵入堂歌”、开始笙鼓齐鸣“迎祖曲”。开始祭祀祖灵。

祭祀高潮:笙鼓队引导众人跳踩堂舞,踩堂舞所配歌词如下:

踩堂歌(“阿佐”歌)

天气晴朗朗,天气晴男女主人办客事。

女主人家啊男主人家,提早就把两位饭师请。

两位饭师掰着指头算,算着日子按时来。

女主人家啊男主人家,提早就把两位菜师请。

两位菜师掰着指头算,算着日子按时来。

菜师来到砧板响,砧板响声传到村头和村尾。

主人邻居们听见,相约村头绕着来。

砧板响声传到山前和山后,远近客人都听见,

相约村尾绕着来。

女主人啊男主人,请了一伙姑娘来背水,

水到什么地方背?水到山箐水口背。

水背回来菜师见,菜师舀煮白嫩猪肉块,宽宽肉片用来盖菜缸。

水背回来饭师见,两位姑妈饭师用瓢舀,

融舀来蒸那白白的米饭, 米饭用来盖饭簸。

到了日头偏西开饭时, 肉片装在镶银木缸里, 米饭装在饭簸内。

今夜是个好日子,

菜师组织“阿佐”芦笙队, 饭师组织“阿佐”歌舞队。

菜师村头邀三趟,饭师村尾邀三遍。

邀来踩堂“阿佐”芦笙队,邀来踩堂“阿佐”歌舞队。

踩堂队伍弯曲似鸡爪,踩堂队伍弯曲似犁沟。

踩堂“阿佐”歌舞芦笙队,

先在地连灶边绕三匝,然后绕至主人篱笆门。

男女主人的贵客,

穿着“托肩花衣绰鲁”花团团,

就像篱笆围成圈,就像木桩排成行。

踩堂队伍的人们,跟着手执火把引路人,长长队伍绕到大门外。

男女主人的贵客,穿着“托肩花衣绰鲁”花条条,

就像锦鸡羽毛一样美,就像锦鸡翅膀一样亮。

踩堂芦笙歌舞队,使人看见面羞涩。

女主人家啊男主人家,请来两位敬酒师。

敬酒师披叠肩毡,手持角杯于腰侧。

口笑盈盈斟满双角酒,双手交叉来敬客。

“踩堂”歌舞芦笙队,口笑盈盈来接酒。

接了酒后先向身侧倾酒敬神灵。

倾酒祭神做什么?护佑子孙繁荣和昌盛。

敬酒歌师来驱赶,踩堂队伍来吆喝,

把女主人和男主人,口舌霉运吆到屋外边,

病害霉运赶到野外去。

踩堂队伍团团围拢来,把男主人和女主人,

丰收好运围进仓,顺养好运围进厩。

把男主人和女主人,人和人安好运围进家,

子孙盛昌好运围进堂。

好运围进堂屋里,

堂屋里的老人们,

伸手来把好运接,抱着好运睡在堂屋里,

让那好运归家不走散,让那好运永远不离这家人。

踩堂队伍背酒来,

角酒一一向着老人敬,角酒一一向着客人献。

踩堂“阿佐”歌舞芦笙队,一直跳到天亮明。

踩堂“阿佐”歌舞芦笙队,一直跳到太阳出。

有始要有终,有来要有回,

最后回到哪里才结束?

最后回到地连灶边才结束。

踩堂队伍往回看,

看见男女主人饭满簸箕菜满缸,

看见男女主人汤满罐子酒满坛。

唱到这里“歌路”要牢记……

踩堂队伍绕完前场后,进入祭堂前,敬酒师拦门敬酒,要放声唱“迎祖入堂歌”,开始逆时针(慰亡灵时用)入堂祭祖。夜间,婆媳向阴祖行洗脚礼。祭师要唱“洗祖脚歌”,姑嫂用手蘸水弹在空座位上,表示给远方回来的祖先们洗脚驱乏。

第二天,进行找“树牛”(模仿祖先猎杀野牛),芦笙手要吹奏“树牛曲”,歌手要唱《寻树牛歌》,找到树牛要招牛魂,吹“招魂曲”,唱“挽魂歌”,然后进行“击牛”、“挂礼服慰祖”(在“树牛”上挂节日盛装,向祖先回报劳动成果,让祖先愉悦)等仪式。

第三天,一是举行“抹黑脸”(用手蘸锅烟灰抹在祭台木板上,标志着给祖先一张看完子孙要回阴间城门的通行证)然后群众狂欢互抹,二是“撵树牛”(踢树牛,表示送祖先)等仪式,三是解决会场纠纷。大祭完毕。

细细分析大祭的整个浩荡的祭祀过程和繁琐的细节,我们会发现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

(一) 慎视历史, 敬慰祖先的虔诚信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上苗族与中原王朝进行了长期战争,战败后南渡黄河、长江,辗转进入云贵高原,最终沦为彝族奴隶主佃户或逃入高山,艰难生存。对于史诗,特别对于《披荆斩棘创家园歌》及《迁徙歌》,苗族慎视为自己的历史,只能在极其严肃的“祭祖”和“阿佐”的关键时刻才能唱,且忌唱错,认为会触犯祖先,祸及全家。记住历史上自己民族战败的历史,才能够居安思危,不骄不怠,锐意进取,奋发图强。

祭祀中穿插的大部分歌谣古朴厚重而深沉,集中地回忆了苗族祖先可歌可泣的创世纪、开创家园和被迫迁徙的漫长历史。这部分写得越凝重悲壮,越可见出苗族群众对祖先的丰功伟绩的万分敬仰与缅怀。从“招祖灵歌”、“送祖灵歌”“挂服慰祖”等看出,苗族人认为,先人逝世并不是灭绝,而是去了另一个地方居住,通过祭祀活动,全家仍可以重新聚会,共乐。从这些诗歌中可见,苗族人敬祖尊老的虔诚风尚。

敬老是苗族社会的美德。

在苗族聚居地,群众对老人、长辈十分尊重。如果在路上遇到老人,无论是否认识,都要尊称为“公”或“太”,并且要给老人让道。如果在路上碰见背负东西的老人,作为年青人应该主动给老人带一程,有的甚至把东西送到老人家门中。真正做到了“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这一点是孟子所推行的仁政、“王道”思想中百姓因国家“谨庠序之教,兴孝悌之义”后达到的理想的教化状况。

如果遇到走村窜寨的老人,一旦进到自己家里,必定要热情接待,要像对待自家人一样。在宴会和公共场合,长辈及老年人先入席落座,并且在坐席时要请长者坐上席,在席中饮酒时,好酒必敬长者,佳肴必让老人。与老人同行时,应请老人走在前面。同时,当村寨中发生纠纷时,老人与长者一般都充当协调人。当然老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之人,处事公允,不会让大家失望。同理,爱幼,也是苗家的一种美德。作为父母,要教育、养育子女,使之成人。如果父母不尽抚养的义务,那么父母将受到道德的谴责。在社会上,人们也要对小孩进行爱护和管教。所以苗族有谚语:“逢老要尊老,逢小要爱小,老爱小,小爱老,敬老得寿,爱小得福,处处讲礼貌,才成好世道。”这一点正符合孟子所推行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社会的和谐规范。

(二)对天地的敬畏,对自然生命的崇敬

如上文提到的找树牛,唱迎树牛歌,送树牛魂歌等。安宁水井湾,小松棵,滑石板,梨树箐部分苗族还保留有树崇拜(岩石崇拜,山洞崇拜等)等祭祀习俗,即将一些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古树(或古岩石、古山洞)看作是依附着神灵的“神树”(神石、神山、神洞)加以祭拜,孩子多病或孩子较少的人家,都让小孩拜祭神树,以求神树的保佑。

“万物有灵”是远古人类所共有的宗教信仰形式,但随着时代的进展,世界上很多民族的“万物有灵”信仰都逐步消失了,而苗族的“万物有灵”观念却基本完整地延续到了今天,这成为当代苗族宗教信仰的一大特色。

苗族常常把自然万物赋予人的灵性尊重之,并与之平等共处,他们甚至还把大自然视为神秘而敬畏的对象。苗族先民在对人与自然关系还不大清楚的情况下,认为人类与其他生物都是自然之子,并把人的性格赋予自然物,与之和谐相处,突出地展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亲情关系和伙伴意识”,蕴含着苗族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思想。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21世纪,一种对自然万物的亲情关系和伙伴意识,为人们就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理性思维方式。

(三)超凡的团结互助精神,极强的集体主义感

大祭,在物质匮乏的苗族村寨,准备是相当困难的,要由本宗族提前两三年甚至七八年进行准备,主祭人召集各家,商量分派存粮、酿酒、蓄养家畜、联络各村宾客、祭祀角色分配等任务,各尽其职,互都是客,如此繁重的接待任务,面对有限的食宿条件,如果没有超凡的团结互助精神和自身的积极客服,场面一定会乱得不可开交。史书记载,大祭时,有很多远路来客只能住小树脚,吃冷牛汤伴饭,却仍然兴高采烈地加入到祭祀活动中来。

苗族有句话说:“坐在一块土,便是一家人。”苗族人民把帮助别人看作是应尽的义务,也把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一种权利,把个人和集体溶合在一起,借以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苗族人民特别好客,客人到家里来必定盛情款待。即使家里贫穷,也尽力招待好客人。一家的客人也是全村的客人,家家争相宴请。特别是遇到庆典佳节,婚嫁喜庆,往往是一家来客,全村作陪。客人告辞,主人常苦留远送,并以礼物相赠。

在苗人社会,一般建房,婚丧大事等都是互相帮助的,而且不计报酬。对于老弱病残、孤寡老人,全村都有抚养和照顾的义务。

苗人很关心集体,并常常不计个人得失,在苗乡古道上,大树旁,泉水边,桥头上,常见一张张木条凳;在山谷里、山沟上常架起一座座简易的木桥;在岔路上建指路碑等,这些作为集体使用的东西,常常都不是由集体组织去做的,而是由一些个体去做的,而且做完尽量不让他人知道。在苗人社会,集体荣誉高于个人荣誉。

这不仅可以维持苗族社会内部的安定,而且当苗族人民遇到大的灾难时或者压迫时,苗族人民会依靠团结互助,发挥集体的力量,渡过难关,反抗压迫。如果一个民族不团结互助,缺乏内聚力,那么这个民族很可能就会被其他民族同化,或者被历史淘汰掉。苗族人民正是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使他们无论面对统治者多么残酷的镇压与驱赶,他们都能顽强的生存下来,并创造出灿烂的文化。

(四)勤劳勇敢,锐意进取,热爱自由

安宁流传下来的祭祀歌谣中有很迁徙歌,反映苗族人民可歌可泣的战斗精神和坚韧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性格。

如《格炎尤老、格蚩尤老和嘎骚卯毕歌》,歌词如下:

上天初生时,

大地生何人?格炎尤老生在长江边。

格炎尤老建了“老乌”城,

“老乌”城建何地?

“老乌”城离长江岸边十七公里。

上天初生时,

大地生何人?格蚩尤老生在“阿当地玉帮”大平原,

格蚩尤老建了“老古”城,

“老古”城建在何地方?

“老古”城离“笃南夷莫”江边一个早上的路程。

上天初生时,

大地生何人?嘎骚卯毕生在长江边,

嘎骚卯毕建了“老帝”城。

“老帝”城建何地?

“老帝”城建在“笃南夷莫”岸边的铅坝上。

格炎尤老、格蚩尤老、嘎骚卯毕都是什么人?

都是世人住地中心的君王,都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君主。

格炎尤老身上花点点,

格蚩尤老身上花条条,

嘎骚卯毕身上花斑斑,

格炎尤老是世上使用弓弩的能手,

格蚩尤老是世上武艺高强的拳师,

嘎骚卯毕是世上剑艺精湛的首领。

三人跑马练兵什么样?

君王纵马起半空,奔马四蹄如飞轮,战士刀枪似丛林。

君王布阵什么样?

将士摆满三个大平坝,挥刀齐向上,吼声震天响,挥剑齐向下,喊声动地来……

这首歌谣讲述三个苗族英雄率众迁徙新家, 开辟建设家园, 遭强敌入侵掠夺, 指挥苗子子弟, 英勇杀敌, 最后得胜凯旋, 回归家园的故事。

苗族人民反压迫的斗争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历史上苗族人民反压迫求生存的斗争不断。中国的历代封建王朝, 视苗族为“外化之民”, 对其实行歧视、压迫和残酷剥削的政策, 苗民多次举行起义, 以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当反抗受到残酷镇压时, 他们便被迫进行迁徙, 迁到更偏远的山区, 他们每到一处, 与天斗, 与地斗, 与毒蛇猛兽斗, 与自然灾害斗。他们开荒种地, 自种棉麻, 纺纱织布;饲养家禽, 牧放牲畜。自制食具, 精制服装。苗族人民以勤劳勇敢求得其生存, 受压迫时, 便起来反抗, 反抗不赢便迁徙, 他们很热爱自由。

(五)耳濡目染学教化

通过丰富多彩的祭祀活动,使得本民族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而且还使其在实践中得到贯彻与发展,比如说,祭祖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安全教育,仁爱意识,互助意识,礼仪观念、族群观念意识等,使苗民小辈耳濡目染收到熏陶教化,铭记终身,全民思想得到统一与贯彻。

三、结语

祭祀本来只是早期苗族的原始信仰表现, 但凝聚于其中的慎视历史, 敬慰祖先的虔诚信仰;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思想;不计个人得失, 积极奉献的超凡的团结、互助精神, 极强的集体主义感;勤劳勇敢, 热爱自由, 锐意进取的乐观精神;坚强不屈, 百折不挠, 代代传承的不败意识等诸多优越的民族生态文化意义值得我们现代文明人深深思考。

一个民族能否长久生存与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精神层面上的东西, 即文化。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合理并积极向上, 那么这个民族的生存能力是较强的, 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野蛮落后, 而且颓废, 那么这个民族在很大程度上要被社会淘汰。

继承优秀的,抛弃不合时宜的文化不但是苗族人民获得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其他民族在世界自然选择面前调整自己屹立姿态的良策。

参考文献

[1]朱文光《.百年探路曲》.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6年.

[2]安宁市委统战部编《.安宁民族宗教志》.

[3]何耀华《.中国西南历史民族学论集》,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

[4]王文光《.中国南方民族史》, 民族出版社, 1999.

[5]李廷贵, 张山, 周光大《.苗族历史与文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6.

[6]岑秀文《.民族知识丛书——苗族》, 民族出版社, 1993.

篇4: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的精髓

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呼和哈夏村是一个由维、汉、哈、蒙、东乡、锡伯、藏、塔塔尔等8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聚居村队,总人口534户1773人。其中:其中维吾尔族302户1074人,占总人口的60.6%。过去由于该村人多地少,经济落后,街道脏乱,宗教氛围浓厚,人心涣散,有宗教极端思想和穿戴“蒙罩留”人员多,未领结婚证非法“念尼卡”结婚情况时有发生,各种案件频发,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村。州党委统战部、工商联、社会主义学院“访惠聚”工作组住村后尤其是今年以来,紧紧围绕上级党委确定的“访惠聚”“六项任务”和“四项重点”工作,坚持正信挤压、文化对冲、法制约束“三管齐下”,用好“五把钥匙”,理清思路、查找薄弱点,坚持把宗教领域“去极端化”作为一种常态化工作。不追求短期效应,不搞应景之作和“花瓶”工程,既重视“外科手术”式的严打“三非”,更注重“滴水灌溉”式的教育疏导,展开了一系列“去极端化”工作,使宗教极端思想渗透蔓延趋势得以有力遏制。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州党委副书记帕尔哈提同志高度重视呼和哈夏村“访惠聚”工作,多次到本村深入基层,组织召开座谈会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并有针对性的指导“访惠聚”工作。强调要将精兵强将调整到“访惠聚”工作组中来,选配“访惠聚”工作组副组长明德巴依尔同志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不断完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创新建立南村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规范流动人口服务管理“369”工作机制,强化住村工作组协助、配合、服务职责。

二、理顺关系、明确职责

为确保“访惠聚”任务不断线、工作不掉链,先期由工作组组长和若干名骨干提前介入,与第一批次工作组成员衔接,并建立村“两委”班子、警务室、住村工作组、集中整治工作组集中学习、商定方案、落实工作、解决问题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形成了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落实同步的良好工作格局,为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促进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积极参与南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工作组成员分别担任网格长、网格员。同时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认真开展平安村队创建复查、液化气瓶更换、电力改造入户宣传及学龄前儿童接种疫苗等工作。认真开展摸查,制定精准扶贫措施,深入推进精准扶贫。

三、宣传教育疏导,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

(一)扎实开展教育培训。一是组织开展大宣讲活动11场次,参加人员1100余人。二是举办专题培训班8场次,受教育群众400余人。三是坚持“夜学”制度,认真学习《认清“伊吉拉特”的本质和危害》,并组织观看了由中央电视台、新疆电视台联合拍摄的专题片《谎言包装下的“迁徙圣战路”》1至12编。

(二)先进文化引领,打破思想禁锢。一是工作组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人气”的思路,充分利用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抓住“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诺鲁孜节、国庆节、古尔邦节等节日节点,协助村“两委”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群众活动。为方便群众观看、参与,住村工作组出资购买150个小板凳(价值2250元)交给村委会使用。二是积极组织民间文化传承艺人及文艺爱好者组建了呼和哈夏村蒙古长调协会、呼和哈夏村“天山青”麦西来甫乐队,青年舞蹈队。特别是我村“天山青”麦西来甫乐队,自编自导的歌舞小品、主题鲜明内容贴近生活,表演内容新鲜,感人,鼓舞人心,不仅在本村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其他乡(镇)、村队也受到了热捧,多次受邀到精河县、阿拉山口演出。三是及时举办暑期返乡大学生座谈会、中小学生暑期“小课堂”等活动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四是大力开展民族团结“微行动”。开展最美儿媳、最美村民、最美草根宣传员和最美母亲等评选活动,对各网格推选出的22名先进村民进行表彰奖励,收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通过一系列活动凝聚人心,汇聚正能量,弘扬新风正气,淡化宗教氛围。

(三)感化疏导。一是培养和发挥草根宣传员的作用。通过广播、文艺汇演、广场活动等平台组织草根宣讲员开展宣讲活动12场次。通过现身说法、法庭入村、现场判决、组织群众参加公捕、公判大会等形式、感化震慑教育了重特人员亲属。二是想方设法积极主动争取乡村道路改造项目,投资120余万元改造全村3公里砂石路,改变村队没有柏油路的现状。三是积极参与、组织30余名村民捐资2000余元自发维修大河沿子镇迎宾南路(呼和哈夏村村委会至高速路大桥段)损毁主干道,方便群众出行。四是送温暖解民忧,用“爱心”服务群众,访贫困户问困难、访老党员问信念、访老干部问心得、访老兵问变化。走访慰问群众50余人,发放慰问品1.2万余元,协调帮助187户农户申请种植贷款470余万元,申请养殖贷款5户共计27万元,为2户困难家庭担保投入资金1.2万元购买种子化肥地膜完成春耕生产。帮助 4名有创业意愿的村民解决就业问题。

(四)正信挤压。一是按照“以技能培训为载体、思想教育为重点、帮扶感化为手段、为目的”的工作思路,对重点人员、特殊群体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明确帮教转化措施,效果显著。二是坚持每周四召开宗教工作例会,宗教活动场所例寺管会、工作组成员参加,重点学习“两文件一条例”等文件和民族宗教相关政策法规,让有群众威信的人发声、让宗教人士发声,发挥他们对信教群众的教育引导作用,把“去极端化”作为必讲内容,做好讲经解经工作。同时,利用周五主麻活动到镇各宗教活动场所督查,与部分宗教人士座谈了解情况。通过网格巡控来加强辖区维稳巡逻防控和情报信息收集上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防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经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呼和哈夏村有了宽敞明亮的村民活动中心、有了整齐平坦的柏油路、有了卫生清洁的自来水、有了健康向上的村民演出队…...。全村宗教氛围得以淡化,村民精神面貌全面好转,发展养殖业的人多了,参与非法宗教活动的人少了,参加义务劳动、技能培训的人多了,穿戴奇装异服、非正常留胡须的人少了,参加富裕劳动力转移的人多了,无所事事的人少了,参加村队文化娱乐活动的人多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相信呼和哈夏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篇5: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的精髓

摘 要: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重要而紧迫的国防及军队建设战略任务,要坚持用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先进军事文化发展,保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和本色,进而为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军事文化,军队建设

先进军事文化是我军性质和宗旨、制度和传统、精神和作风、素质和形象的总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先进军事文化的精髓。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历史使命,坚持用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先进军事文化发展,是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和本色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应有贡献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我军是党所倡导的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必须认真遵照胡主席的指示要求,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繁荣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历史责任,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一、先进军事文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

军事文化是人们在军事实践中所形成的军事创新能力、军事活动方式和精神成果,是军事组织自身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先进军事文化,指的是代表社会历史发展方向,代表军事人文和军事科技的先进水平,反映军事发展规律、彰显正义战争本质、体现战斗力内在要求、富于创新活力的军事文化,是先进的军事指导思想、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精神风貌等的总和。

(一)指导思想上的先进性。历史上的军事文化,因为受历史条件的局限,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次为研究战争与军事问题,继承优秀军事文化成果,总结军事实践经验,冲破形而上学的陈规戒律,提供了科学的工具。我军的军事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先进军事文化。

(二)本质核心上的政治性。任何军事文化都是为一定的阶级、民族、国家或政治集团服务的。因此,先进的军事文化必须反映进步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根本利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政党和军队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军事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确保其科学性、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强调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首要内容。

(三)价值取向上的人民性。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判断一种文化先进与否,关键是要看它为谁服务,只有为最广大人民服务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中反映了人民军队的价值追求,这也正是我军军事文化与西方军事文化的本质区别。

(四)发展模式上的开放性。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财富。跻身世界先进文化强国行列,积极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是快速提升和发展文化的重要途径。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不仅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且要面向世界、大胆继承、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五)思维方式上的创新性。先进文化既是一定历史发展的产物,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世界在变化,社会在前进,我军军事活动在实践中发展。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顺应历史的要求,反映时代之呼声,总结实践之经验,把握发展之规律,建设面向未来的先进军事文化。我军先进军事文化,是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一切优良传统的文化,同时更是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发展的优秀军事文化。

(六)实践要求上的战斗性。战争是军事集团之间的激烈对抗,因此,所有军事活动的最终目标都是提升战斗力。为部队服务、为打仗服务是军事文化实践的原则和方向,军事文化从根本上讲就是战斗文化。军事文化是否先进,集中体现在它能否为获得胜利提供战斗力支撑。先进军事文化必须是服从和服务于形成最佳战斗力的文化。

二、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先进军事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军队在长期奋斗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体现我军性质宗旨、职能任务、历史传统的文化形态,是提高我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和滋养官兵的精神沃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是当前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先进军事文化,不仅为我军发展壮大、克敌制胜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和重要力量源泉,而且对全民族产生了巨大精神影响,为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永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对于激发官兵战斗精神、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对于提高官兵素质、促进官兵全面发展,对于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这既为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提供了广阔舞台,又赋予了新的任务。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就是要深刻认识把握这难得机遇,加强实践探索。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方敌对势力把文化渗透作为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把军队作为渗透的重点。官兵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军魂意识面临严峻考验。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是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和本色的迫切要求。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进程加快,军事斗争准备深入推进,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日益艰巨繁重,对官兵综合素质和意志作风的考验更为严峻;我军官兵成分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精神文化需求多层次多样化特征更加明显,对丰富部队文化生活、巩固思想文化阵地、推进军事文化创新发展、提升我军软实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就是要不断增强军事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为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三、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先进军事文化发展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受到全军上下高度认同,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充分发挥了先进军事文化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要坚持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赋予军事文化深刻思想道德内涵,始终保持我军军事文化的先进性、时代性和创造性,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提供新的证明和有益借鉴。要进一步以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先进军事文化发展,继续强化教育引导,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切实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广大官兵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探索新的经验和实践途径。

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大力推进先进军事文化的创新发展,要立足军事文化战略和安全的高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力:

(一)深入进行理论研究阐释、思想政治教育,更新观念。要牢固树立起: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的观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思想前提的观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影响国家对外战略制定及对外关系走向的重要因素的观念,保证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在思想高点上运行。

(二)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坚持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正确方向。一种军事文化能否成为先进文化,根本在于它有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价值观是先进军事文化的内核,先进军事文化以弘扬崇高价值为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精神向导。胡主席提出并系统阐述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为我军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南、注入了强大动力。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反映我军官兵与党、人民、国家、军队的关系以及官兵相互间关系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是先进军事文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我军优良传统、时代发展要求和官兵价值追求的统一。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贯注其中,作为主线充分体现,始终坚守精神高地,走在时代前列。

(三)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先进军事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的构建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之中。着眼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实现民族复兴,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阐发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军事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的内在关系,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更加自觉地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的构建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之中,进一步丰富当代中国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社会资源。一方面,要按照“有为不争”的原则,在对外军事交往和军事宣传中,通过各种现代媒介,把我军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培育的成效、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成果的宣传和展示,融入到我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各种行动中去,积极影响和改善我国先进军事文化对外传播的国际社会和国际舆论的环境。同时,也要把先进军事文化建设融入到加速整个国家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之中,在提高国家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的过程中提高军事文化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要按照 “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网络化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的方针,遵循市场规律,加速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竞争能力,这样才能在世界军事文化角逐与融合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传媒的宣传教育功能,发挥我们先进军事文化的影响力,并使之尽早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篇6: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实现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选择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这一战略选择凸显了现代文化在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明确了新疆现代文化工作的历史任务和努力方向。这是一种文化认识上的高度自觉。

一、现代文化的概念界定

现代文化即现代文化价值在传播中的实现过程。现实文化的一大成分,与传统文化一起构成现实文化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与传统文化相比,它是次要的;但其地位仍很重要,它通常是文化发展、变化的体现。它是革命的,总是企图取代或更新传统文化成分。在各人文学科中,该术语还特指近代以来从西方传入东方的大工业技术、市场经济、科学、民主、法制及各种相应的社会思潮等工业文明成分。[1]

现代文化泛指以工业、商业经济的基础的具有民主与科学意识的社会结构体系。社会制度是判断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依据。但目前更重要的是以创造文化的基础即生产力发展水平,特别是科学技术发达水准作为是否构成现代文化的基本条件。由于现代文化本来是一个传统文化相对的概念(传统文化泛指以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或神权社会的结构体系)。从专业术语上讲,现代文化的广义为:凡一切满足扩展自身、超越自然状态,改造既定存在的要求的文化,即可称现代文化。这一定义是相对于满足人保持现实平衡的保守心理为基础的传统文化而言。

现代文化就是指人们适应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文化。换句话说,就是符合当前社会现代性基本精神和特征的文化,又可称为文化现代性。通俗地说,现代文化就是指实现文化的现代转型并建设现代价值、形成现代认同、张扬现代精神并进而建设共同信仰的文化。[2] 由此可见,现代文化是工业社会以来新产生的文化。是与传统文化相对应的概念。现代文化产生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又与之并存。每个民族的文化中既有传统的成分,又有现代的成分。从16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以及18世纪的工业革命,是现代文化产生和发展的两大来源。此后的工业化、电气化、自动化则是现代文化在物质生活方面的具体表现;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彻底解放,是现代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主要表现。现代文化在一个民族文化中所 占的比重,标志着这个民族的发展水平。

二、现代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主要特征

现代文化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精神内涵:` 一是爱国。国家是信仰的共同体。祖国就是我们的信仰。上下五千多年,中华儿女以国土为根、人民为本、文化为魂,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作的伟大民族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豪迈气概,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是开放。开放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崇尚文明和高度的自省、自觉与自强精神的集中体现。现代文化的开放是全方位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知识信息、交往方式等。它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开放。中国共产党人在开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谱写了划时代的辉煌篇章: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开创性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道路,几代中国人的现代化梦想逐步成为现实。

三是包容。古人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现代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它们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化的特质——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性,传承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风度。中华文明在与世界文明的交融中绵延不衰、发扬光大,关键在于一种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吐故纳新的精神内核。

四是感恩。儒家倡导“忠、孝、仁、义、礼、智、信、勇”价值理念,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文化的传统教育我们要知恩感恩,知恩报恩。现代文化下我们应常怀悲天悯人之心平等善待弱者,常有济困爱人之行郑重关爱贫者,我们更应常怀感恩之心对待曾经无私关爱帮助过我们的人,感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祖国的日益强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各族人民的团结一致、改革开放的成就斐然。

五是进取。进取体现出一种积极的立志作为的精神状态,是不满足于现状,坚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标追求的蓬勃向上的心理状态和志气觉悟。文化的进取性是当代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优势所在,锐意进取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永恒动力。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正是由于弘扬了不断进取的精神,融会贯通、百家争鸣、推陈出新,才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彰显出东方文化独特的价值与魅力。

六是自省。所谓自省就是文化自觉,即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就是要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传统文化要在现代文化中发扬广东,现代文化要在传统文化生根开花。世界因民族而多彩,民族在世界中焕发。越是民族的文化越是世界的文化。所以现代文化应该是勇于面对自我民族文化的辉煌历史与耻辱印记,勇于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

高科技化、全球化和实力化是现代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是高科技化。高科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没有高科技,文化就缺乏了生命力。因此,与传统文化相比,现代文化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无论文化符号、传播技术,还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文化消费的主体,都与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有着密切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的高科技化形态。

二是全球化。基于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和文化传播的高技术化,文化发展已经逐步打破了地域、民族或国家的限制,日益呈现全球化趋势。但遗憾的是,文化发展的全球互动与交流,还不是所有民族文化发展的全球化,而只是经济科技发达国家的文化单向辐射的“全球化”。

三是实力化。目前文化全球化就是西方文化在全球的渗透与蔓延,具有实力化的特性,即文化的社会渗透力、传播力和文化价值体系的影响力之和。文化力量的实力化,已经使文化成为国际利益争夺的新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非常重视文化实力,已经将其作为征服和扩大国际势力范围的重要手段。

三、发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功效

新疆的战略选择强调的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那么,这个“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将为“战略目标”实现发挥哪些作用呢?

1.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守髓”。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就是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大众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的文化,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大力发展多元、融合、开放的现代文化,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提升各族人民文明素质。

2.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凝魂”。就是要大力宣传新疆发展的历史, 宣传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进一步加强各民族文化建设, 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坚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激发创 造力, 开创新疆文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3.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神”。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就是要形成“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弘扬新疆精神,就是新疆各族人民在共同的价值认同下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坚持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指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重要内容,这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基本追求和活灵魂。

4.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聚气”。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就是要打造爱国团结、开放融合、感恩向上、进步创新的新疆现代文化,就是要营造一种“天山雪莲根连根,各族人民一家亲”的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新疆各族人民要讲民族团结、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进一步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和提升区域特色文化,进而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上一篇:大学写作复习纲要下一篇:披萨宴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