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总监应熟记的四个不等式

2024-05-05

营销总监应熟记的四个不等式(精选6篇)

篇1:营销总监应熟记的四个不等式

一、要熟记四个不等式

因为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导致结果,要改变命运首先要改变心智,所以每一位员工首先要明确一些基本的观念,下面我们从四个基本观念讲起:

(1)价值不等于被使用价值,

(2)能力不等于信任。

(3)知识不等于智慧。

(4)努力不等于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成功。

这四个方面是员工在职场中必须牢记的潜规则,作为一个营销总监,如果在公司的身份是打工者,那么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以领导的眼光看问题,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树立正确的心态,赢得最大的成功,这是职场制胜的法宝。

第一个不等式:价值不等于被使用价值

这个不等式告诉我们只有你创造了无限的使用价值,你才能充分发挥你的个人价值。过去不等于现在,更不代表未来,日新月异的社会要求我们随时归零,随时把现在当做全新的起点。

有些朋友在工作中感觉自己做得很好,认为自己是研究生,就应该享受什么待遇等,这些所有的表达都代表自我感觉很有价值,然而我认为这并不代表你很有身价。出门在外打工,所有的公司、所有的上司,关心的不是你的价值,他们永远关心的是你的被使用价值,即你能为这个团队带来什么价值、创造多少利润,这是核心。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很多朋友经常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说自己怎样优秀、有什么样的价值,曾经担任世界500强企业的什么职位等,却很少有朋友说我能为这个企业带来什么价值。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现在比较累,在走廊的过道里休息一下,但是看到走廊里有一瓶矿泉水,在矿泉水旁边有一个钻戒。朋友们,这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往往很多朋友会告诉我说第一个动作是捡戒指,但是错了。调查的结果告诉我们,第一个动作是左右先观察有没有其他人,当没有其他人的时候第二个动作会是捡戒指,大家都知道因为戒指值钱(即价值高)。接下来换个场地,现在我们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已经两天没有水喝了,这时候突然有个人拿了1瓶矿泉水出现在你面前,这时候你手上戴了一枚巨大的钻戒,请问你愿意拿钻戒换矿泉水吗?答案很简单,你一定会换。这个时候你觉得生命比钻戒更重要。戒指和水的价值发生变化了吗?其实两样东西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钻戒依然是它原本的价值,但是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转移,这两样东西的使用价值发生了变化,所以那时候我们愿意用钻戒换取那瓶水。因此各位朋友,在外打工永远要牢记,你的身价永远和你的被使用价值画等号。可是有些时候我们经常反过来想,公司给我多少钱,我才干多少事情,大家千万不要说这句话,当你还没有开山的斧头的时候,你永远牢记要遵守游戏规则,那就是去创造被使用价值,一定要懂得我能为这个公司带来什么,我为公司创造什么被使用价值,也只有这样,你才能越来越受到公司的重视。

第二个不等式:能力不等于信任

德(职业道德)才(才干与能力)兼备才能够赢得充分的信任与发展空间,这也是每个企业最希望员工具备的能力。

有很多朋友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这几年业绩都特别棒,公司有一半的业绩是我创造的,为什么我做得这么棒,公司还没有提拔我?为什么公司还不邀请我做合伙人?的确有很多这样的公司员工,能力非常强,业绩非常出色,但是为什么最后没有结果?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没有得到公司的信任。因此,打工永远要牢记忠诚度高于一切,赢得公司的信任比做业绩还要重要。我们会发现公司越是要重用的人,一定把忠诚度放在第一位来考核,一个人没有在决策层做过可能就不知道,没有做过领导只会说我多棒,我为公司创造了这么多的业绩,这是没有站在公司的角度来看自己,所以忠诚度对于一个打工的朋友来说特别重要。很多朋友喜欢发牢骚,这些牢骚他只是说说而已,可是这样的话一旦传到领导耳朵里,便马上失去了信任感,所以如果你的价值观和公司的价值观发生冲突并且无法重合时,可以另作选择,但千万要牢记的是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给公司带来负面的影响,也就是在一个公司里面,一定要给领导高度的信任感和忠诚度。职场中的人经常会存在一个弊病,喜欢用放大镜看自己公司的缺点,用望远镜看别的公司的优点,所以学会放弃比学会获得更重要,放弃诱惑吧,因为我们没有搞明白,能力不等于信任。当年我打工的时候也曾经犯过这样一个错误,最后跳槽了,结果却落得很惨,这些失败让我走了三年的弯路。别的公司挖你是看重你的能力,是希望你的能力能为他创造更好的业绩,但是业绩高并不代表公司对你的信任,信任是靠时间、靠磨合、靠一定事件、通过很多时间才能验证的,你在A公司做了三年,这时候公司领导已经对你有了一定的信任,这个时候公司越是碰到想重用的人,越是会出很多测试题去考核他,明明这个员工应该拿10000元工资的时候,但是公司会再要等一等,考验他一下,看看这个员工是为了那些钱来的,还是为了做一番事业来的。因为公司要找一个真正做事业的人,所以希望它的员工也是一个能够同时跟它享受富贵又能同时迎接困难的人。很多时候有些朋友并不知道公司是这样考虑问题的,也根本不知道领导是在这样考验你,心里开始不平衡,所以做出决定跳槽走了。跳到别的公司之后你再重新用两三年建立你和领导之间的信任,你和新同事之间的信任,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建立。不要说建立信任,甚至那些新公司的员工会不会接纳你还是另一回事,因为你太优秀了。当你进入一个新组织的时候,你光芒四射,你的能量已经威胁到一些人的利益了,已经危害到他们的存在,那个时候工作情况会非常复杂,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突然你发现自己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处理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上,很少能够把精力放在业绩上面,最后半年下来,业绩没有突出的表现,你被开除了。所以不要认为有能力就一定会成功,很多优秀的伙伴都是在这个环节上失败的,安心踏实地做好每一份工作,老板对你的信任是你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送打工朋友一句话,叫天下乌鸦一般黑,意思是说任何公司都是存在问题的,不要用放大镜看自己公司的缺点,而用望远镜看其他公司的优点。

第三个不等式:知识不等于智慧

无论哪个人在工作中只要他做得越多,错得越多,总结得越多,就会获得成功。人只有充分地把知识运用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提升,才能够让所学的东西转化为智慧,最终变成财富。

经常听很多朋友说自己听过很多著名的零售专家讲课,听过什么管理课程,读过MBA、双学位等,非常棒,恭喜你,你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但是我们要注意,知识不等于智慧,听到不等于做到,看到不等于发现。最重要的是知识如何变为智慧,一个字就是“做”。我们是否能在知道、听到后立刻去行动,立刻去实施,立刻去执行,否则就很难转化为智慧。我非常佩服温州人,他们经常对我说:“祝老师,不好意思,我只有小学文凭,说话不对的地方请多多包涵。”各位,我非常尊敬他们,因为我觉得他们非常有智慧,不是因为他们身价几十个亿,而是因为他们从十几岁开始就出去闯荡社会,他们犯了很多错误,到今天总结了很多,所以他们说出来的每一句话、谈出来的每一件事情都已经融入他们的生命当中。因此知识转化为智慧的秘诀就一个字“做”,尤其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是拼命去做,现在不做更待何时。八年前,我老师送我一段话给了我非常大的触动,有一天我跟老师出去讲课,一个礼拜后回来拎了一大袋的钱,那是36万元的现金,我跟老师说:“老师,请问我怎样才能像你一样优秀?”我老师当时说了一句话:“其实很简单,当你做得比我还多,当你错得比我还多,当你总结得比我还多的时候,你一定比我更优秀。”你大概会很羡慕你身边那些优秀的朋友,你羡慕他们那么成功,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当你做得比他还多,当你错得比他还多,当你总结得比他还多,当你付出的比他还多的时候,你就一定会比他们还要优秀。公司最怕员工少说话、少做事、少犯错误。各位,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你就要认真考虑了,你的职业生涯是不是在走下坡路?

要少说话,多做事,多体验,犯错误,多总结,这才是正确的,所以第三个不等式是知识不等于智慧,每一份付出都不是为别人,都是为自己。

第四个不等式:努力不等于成功,不努力一定不成功

努力不等于成功,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成功。在整个管理中,公司一定要重视功劳,不重视苦劳,员工要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很多朋友说:“老师我很努力,很用功,你刚才说的我都做到了,但是我为什么还不成功,我的命运不是这样呀?”我说非常好,这时候你努力之后没有结果,你一定问自己用的方法、策略正确不正确,跑的方向正确不正确,圣经里面有这样的话:快跑的未必能赢,善战的未必得胜,灵智的未必能得良识。各位为什么快跑未必能赢?因为他方向跑反了,他怎么会赢呢?所以我们要在不断地做事情过程中动脑筋思考,并不断地思考总结,不能只顾埋头苦干。分析事情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结果?为什么以前我们得到大家的一贯支持,而这次会被拒绝呢?整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便是实践体悟。

最后:永不放弃

出门在外打工要学会从老板的角度看自己,这是职场的法宝。当你懂得这四个公式的时候,我想你一定比现在成功。

讲到这里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样的感触,回想一下你曾经的职业生涯中,有没有碰到类似的事情。当四个不等式分享完之后,最后我想跟你分享,当你人生目标明确的时候,当你用心按照这四个公式工作的时候,当你学会从老板角度看自己的时候,最后还有一条要永远牢记:目标锁定之后要永不放弃。我们很多人非常喜欢确定自己的目标,但是你会发现他们在确定目标之后很容易放弃,很多人看了施瓦辛格演的电影之后说他的身材太棒了,买一张海报贴到家里,买一对哑铃说我也要锻炼身体,像他一样身体健壮。结果买回来哑铃之后练一个礼拜哑铃便被放到一边了,因为很辛苦,肌肉很痛,明天再说,于是后面就忘掉了。目标第一,但是目标要明确,同时目标还要视觉化,让你的目标能经常看到,所以我说做一个梦想板,把你的梦想目标写下来或者是用图片表示出来,说到这里,我拿我的助手为例来说明。

助手的梦想

我的一位助手王海非常棒,有一天我回到公司,发现他的办公桌前多了一个东西,是很大的一张纸,上面有四幅小图,下面有一段话。第一张图片:一个非常帅气的利落的商务男士,拎了一个包,好像很匆忙在工作的感觉,上面写着某年某月某日要实现像画中的感觉,这是他的第一个目标,买一套商务西装。第二张图片:19大家都梦想有一部手机,某年某月实现的目标。第三张图片:笔记本电脑,买不起不要紧,先写好,某年某月实现。最后一张图片是白色的宝马车,下面写了一句话――我是最棒的,我是最优秀的,立刻行动,马上行动。王海不仅把这张计划目标单贴在办公室的桌子上,还把它贴在床头的天花板上,每天早晨眼睛一睁开首先看到自己的梦想板,每天一睡觉也会看到自己的梦想板。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目标是明示的,而不是虚无的,并且每天都激励自己时刻为了目标而努力!最后许多年过去,我也不妨把王海的结果告诉大家,王海的目标凭借自己的努力早就全部实现,而且现在还有很大的事业。

摘自《打造年薪100万的营销总监》,秦爱逊/编著,电子版下载。

篇2:提问应注意的四个度

一.角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选准提问的角度, 也就是如何设计问题?我们设计问题时要紧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每个单元都有教学重点难点, 每一课都有教学重点难点, 我们提问时应该紧紧围绕这些重点难点进行提问, 教师要明白: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只有这样, 提问才有针对性, 有的教师提问的目标不明确, “一问到底”, 盲目性、随意性很大, 提出的问题数量多, 质量差, 舍本求末,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零乱无序, 没有逻辑层次。课堂环节松懈, 表面上看热热闹闹, 但不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提问还要把握好时间角度, 即讲究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 高质量的问题, 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 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才能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但在课堂上什么时候提问, 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在准确把握时机的同时, 我们还要注意提问后的适当停顿。在课堂提问中, 教师一定要有一个停顿时间。教师面向全班提出问题后, 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不马上指定学生回答。在学生思考的这段时间里, 教师不要婆婆妈妈、唠唠叨叨的说个不停, 而要保持安静沉默, 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考环境。

二.广度

我们在提问时, 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 以引起全体学生的思考, 让人人参与, 人人都积极思考。然后再点名或允许学生举手回答, 这样才能体现提问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和价值。但在教学中, 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些情况, 老师先把学生叫起来, 再提出问题, 这样做很容易让其他学生产生“老师叫他, 与我无关”的想法。有的老师只提问好学生, 不提问差学生, 这样做很容易让差学生产生“回答问题是好学生的专利, 与差学生无关”的思想。差学生就“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既不参与, 也不思考, 有时还会搞小动作、开小差等,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我们应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以适应各种类型的学生。让好学生回答难度比较大的问题, 让差学生回答难度比较小的问题, 让他们人人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激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使每一位同学都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接受知识, 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

三.适度

提问要难易适度,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不少的问题, 值得我们去探讨。提出的问题应该有多难呢?提出的问题要使学生处于“跳一跳, 摘桃子”的状态。如果教师提一些“好不好, 对不对”的是非性的非常简单的问题, 学生就会不假思索, 一语道破;如果问题太大太玄, 学生就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思考, 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回答, 索性便如秃子头上的头发——不长也不想, 学生根本就没想回答问题。这两种现象都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都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都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要恰到好处的把握这个尺度,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有较大的差异, 同样的一个问题对好学生来说很简单, 对差学生来说就难了。所以, 要把握好尺度, 就有一个“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的问题。

四.坡度

坡度, 就是设计问题时, 要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高度, 不要在一个水平上盘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先问一些比较易懂有趣的问题, 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就像登山一样, “一山放出一山拦”, 学生登高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课堂气氛就会越来越活跃。如果教师开门见山抛出一个难题, 就会出现冷场现象, 不但影响课堂气氛, 而且教师乱了阵脚, 学生的情绪也低落了, 一堂课就失败了。

篇3:现代化的四个不等式

此书作者是一位西方新闻记者,大名鼎鼎的保罗·哈里森,英国人也。哈先生见多识广,又勤于笔耕,著作宏富。一九六八年,他来到尼日利亚任教。在那里,他开始研究第三世界的社会发展问题。此后十多年,他考察了亚非拉大部分最不发达的国家,发现这些国家以及整个第三世界越来越贫困,越来越不平等,其最根本原因,不仅是由于它们的文化传统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而且也由于西方强行注入了不合时宜的“现代化”,以及它们自己可悲地把这些东西全盘接受下来。一九七九年,他出版了上面提到的那本书《第三世界》,副标题:“苦难·曲折·希望”,正好点明他在这本书中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深刻反省。

一工业化不等于现代化

当工业文明在西方首先涌现,并得到迅速发展时,不少西方学者仅以西方的事例下结论说,工业化,只有西方的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才是现代化的唯一道路。大前提一旦确定,剩下的也就只有用一些片面的事实来编织他们所谓的理论了。于是,关于工业资本主义的起源,这些学者硬说,只有西方,才有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适宜土壤,那里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和文化精神都鬼斧神工地开凿了工业化的道路,其它任何地方都不行。对此,哈里森另有创见。他承认,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大自然的秩序是不太公正的,上帝偏爱白皮肤、蓝眼晴的臣民,将温暖、湿润和幸福留给欧罗巴,而讨厌他的黑皮肤,黄皮肤和褐皮肤的儿女,把酷热、干旱和灾难带到亚非拉。基础不同,起步不同,结果自然也会不一样。他还承认,工业资本主义得以率先发展的另外几种基本条件,如丰富的剩余农产品、不受控制的企业家阶级、巨额资本和实用科学的发展等等,西方又得天独厚。但他指出,问题的关键还不在这里,而在于欧洲人靠着他们的武力征服和不体面的贸易,开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哈里森坦率地说:“即使是在这个初期阶段,对非西方国家的剥削,就曾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过关键性的作用。的确,如果没有这种剥削,西方是否能实现工业化都是值得怀疑的。”(第26页)

如此说来,问题就清楚了。工业化带给西方的现代化,是以非西方的“牺牲”为前提的。如果看不到这一点,过分相信西方“现代化”论者开的诊单,走西方的老路,由工业化而现代化,或现代化必然工业化,那么,工业化即便成了,现代化则很可能仍是镜花水月。

第三世界许多国家独立后,为了实现现代化,纷纷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由于缺乏西方工业化早期那种外部条件——没有什么国家可供它们殖民和掠夺(相反,还要受西方国家的控制),第三世界工业化问题成堆。首先是就业问题。哈里森指出,由于人口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地力耗尽和农业机械化,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无法在土地上就业。保守的估计,到本世纪末,第三世界大约有十亿劳动大军等待着就业。然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仍照抄西方模式,走资本密集的道路,即不管适用不适用,一概以“大型”、“尖端”、“新式”、“自动化程度高”为最佳选择,结果搞得弊病丛生。道理很简单,设备固然先进,但对于人多劳力过剩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它“先进”的意义也就不太重要了。其次是如何利用西方技术的问题。一方面想千方百计甚至不惜以牺牲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的利益为代价,将几个有限的外汇花在进口西方技术上;另一方面,由于其它条件跟不上,设备不配套,大批进口的先进设备又被闲置不用,就象搁浅在水洼子里的鲸鱼一样,或者利用率不高,生产能力白白浪费。至于说,这些国家为了发展工业,而牺牲农业,为了发展大工业,而牺牲小型工业造成的社会问题,则更多。哈里森指出,工业化使第三世界发展成为一种奇特的动物,“它远不象健康的工业化国家那样好似一匹体态匀称的骏马,肌肉发达,英姿矫健。这个奇特的动物更象一头长颈鹿,身体的各个部分不成比例,……或者说象一个脑积水的严重病例,肿胀的脑袋过大、过沉”。(第224页)

二城市化不等于现代化

同工业化一样,城市化给西方和非西方带来的后果也是相隔天渊的。在西方,城市化曾在一段短暂的混乱之后,展现出天堂般的富足。但非常遗憾的是,在第三世界的城市中,除了市中心几幢西式大厦装点门面和密扎扎的一大片人海外,我们见不到西方都市的一点影子。城市化给非西方大多数国家带来的是混乱之后更大的混乱。

哈里森指出,在第三世界,几乎所有地区的农村居民都在拚命涌入城市。要说什么是第三世界的城市化呢?那就是临时工、季节工、修鞋匠……和他们的家属,各色人等,在通向城市的大道上,潮水般地滚动。当年英国工业革命初期,农民们离乡背井,来到城市谋生,是“羊吃人”,被迫的,极不情愿的;可现在却倒过来,农民们赶着他们的“羊”,主动地、满怀希望地来到城市。为什么农民要涌向城市?问题很简单:农村劳动力剩余是一个因素,另一个因素便是农村太穷,城市富裕,城乡差别扩大。

在西方,城乡差别尽管仍然存在,但不大;而在第三世界,劳动收入本来就很悬殊,如果计算其它方面,差别就更大了。哈里森指出,尽管第三世界贫穷落后,但他们在点缀门面上,花钱是毫不吝惜的。不少国家的都市中心区的景观,与西方城市毫无二致。居住在这些天堂般城区的居民,是第三世界天生幸运的一小群,他们和他们的农民同胞的差别,绝不仅表现在工资收入和有形的消费上,而且还表现在医疗卫生、教育、生活服务以及娱乐方面。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高,当然有它的合理的一面,如劳动生产率高、城市生活方式优越等,但也并非无可指责。哈里森认为,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用出口资源和农产品换来的宝贵外汇,建设他们所谓现代化的飞地,投资政策向本来是强项的城市倾斜,让城市居民获得与西方发达国家相近的生活感受,而任凭农村自生自灭,就是不合理的。还有,为了平息城市人对物价上涨的不满,而不惜血本,挖空财政,予以补贴,同样也是不合理的。他引用坦桑尼亚总统朱利叶斯·尼雷尔的话警告说:这样做,“我们就可能陷入这样一种局面,即在坦桑尼亚真正存在的剥削是城市居民对于农民的剥削”。(第154—155页)

农民流入城市,明显的后果有两个:一是农村“失掉了那些出类拔萃的人,那些受教育最多,愿意实行变革,适应性强,年轻力壮,精力充沛的人”。(第155页)农村生产力低下,经济成长不快,这不是唯一的原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大批人口涌入城市,会给城市带来许许多多的问题。首先是失业问题。其次是住房紧张。第三世界领导人奉行的都市政策,无非是照搬西方模式。他们根本不考虑适合不适合,条件具备不具备,一个劲儿地上摩天大楼,高速公路,立交桥,五星饭店。标准太高,资金有限,下一步就只好少建或不建,结果能享受现代化文明的只有那么一小撮,广大穷人只好望楼兴叹。于是在畸形繁荣的现代城区中心的周围,又广布着用简易材料搭成的贫民窟的海洋。哈里森写道:这些城市的中心“使人想起拍摄美国西部电影时用的布景,各种建筑只不过是用架子撑起来的表面,在这后面是一片荒漠。这是在悲惨的海洋中搭起的一个小岛。伦敦有一条农田构成的绿色地带,而第三世界的城市有的是那些被排斥的卑贱者聚居的巨大黑色贫穷地带”。(第166页)豪华与简陋、富裕与贫穷有机地结合起来,少数人的幸福与多数人的痛苦息息相关,第三世界经由城市化而追求的现代化,如此而已。

三西方化不等于现代化

哈里森在书中用了一整章的篇幅谈西方化,他所列举的事例与现象,我们并不陌生。例如,青年人喜欢西方杂耍,而不喜欢看京剧,不独新加坡是这样,中国亦是如此。现在人们越来越喜欢、越来越习惯于西方生活方式,视西方文化为现代的;越来越讨厌甚至憎恨本国传统文化,视本国传统文化为异物,千方百计地设法丢掉它。洋衣、洋烟、洋车、洋电影……总之,一切进口货(当然主要是欧美的),都被认为是高级的、体面的和有滋有味的,即使是带有艾滋病毒,洋大腿也比本国大腿性感,更能创造经济效益(不信但看新挂历,唯有洋女最来钱)!人生在世,不消费那么几件外国货品就叫白活。这就是问题的全部,也是它的要害所在。

西方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殖民主义时代。西方殖民者在海外开辟他们的殖民乐园时,圣保罗教派的教义使他们无一例外地把西方文化看作是优越无比的东西,根本没有考虑当地文化中是否还有合理因素,更没有想到要将自己融入到当地文化中去。在殖民地,他们一依母国的样式,建造城池住宅,过着与当地完全不同的生活。这种异国风光和生活情趣,作为文化的一种最直观的播迁方式,经由那些高高在上的殖民统治者和他们周围的人传送到普通民众。如果说经济政治殖民主义统治改变了殖民地的经济政治结构,使他们被迫依附于西方的话,那么,文化殖民主义统治则改变了殖民地人民的生活方式、规范和价值观念,使他们自愿接受西方的统治。西方殖民者还通过自己的“比照集团行为”和教育,有效地然而又是无形地实现了他们的文化入侵。哈里森特别提到教育的作用。他说,“学校一直是在青年当中推行西方化的有力武器。学校经常把西式服装强加给小学生,课程设置注重现代城市活动及其价值观念”。(第43页)其结果,这些学生一个个变得好象是外星人似的,对故乡的一切都十分陌生而且很不习惯,他们看不起本国的文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殖民地政治独立后,那些曾经在西方接受教育,饱尝过殖民统治的羞辱,发誓要报仇雪恨的政治领袖们,不但没有阻止西方化,反而使他们的国家西化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全面、彻底和顺利。哈里森举土耳其总统基马尔做例子,他说这位总统先生年轻时在西方求学,曾因戴土耳其民族风格的帽子而备受奚落。当上总统后,他决心使他的国家彻底西化,不但制度要仿效西方,文字和穿着要改成西方的文字和服饰,甚至不惜制订法律,禁止国人戴曾使他受辱的所谓不文明的土耳其圆帽。

如果说,西方化能使贫穷落后、人口众多、资源贫乏的中国变成象美国那样富裕的国家,使中国每个家庭都有小汽车、别墅、空调和高尔夫球场,那么,这种西方化尽管“化”好了,不独“西化”论者欢迎,马克思主义者也是欢迎的。但是,正如哈里森指出的,西方化的本意和后果,都不是这样。从本意上讲,西方人到第三世界开工厂,做生意,交流,传播他们的文化,目的是为了谋求他们自己的利益。为了更大规模地或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他们也许会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点资,也许会有一些援助,但你不能想象,商人会尽做蚀本生意。从后果上讲,西方化也没有使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这里所说的现代化,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小,是指发展中国家逐渐摆脱依附于西方,受制于西方的后殖民地的困境。一百多年的西方化,是否达到了上述目的呢?有一份报告说,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七五年,第三世界工业在世界工业品总产量中的份额,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而人均产量同发达国家相比,则有天渊之差,并且仍在逐年下降。更为严重的是,西方化的教育,西方文化的传播,造就了一大批疏远自己的文化传统,看不起体力劳动,没有爱国热情,向往西方生活方式的寄生虫。这些人大都以世界主义是尚,为了实现所谓的“人类利益”,他们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甚至出卖他们的父母和他们自己。自然,如果西方发展了,作为它的边缘地带的第三世界,分得一杯残羹剩饭,有所发展也是可能的,但这个体系决定了边缘地带永远不可能超过中心,决定了第三世界永远也摆脱不了依附于人、受制于人的命运,如果西方化一如既往的话。

四市场化不等于现代化

《第三世界》的主题是研究贫困的。哈里森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贫困:地理型贫困,主要由自然和生态条件造成;社会型贫困,主要由社会制度的不公正,加之人口过剩,技术的分化作用所造成;经济型贫困;政治型贫困。哈里森特别提到第三类贫困形成的机制,不是别的,而正是被誉为“现代化的基石”的市场化。

作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市场规则是十分简单的:供求双方等价交换。经济学家告诉我们,在市场上,买者和卖者具有同等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自由、公平,就象一场足球赛一样,规则对双方的要求是一致的,取胜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竞技。然而,哈里森指出,市场毕竟不是球场,球场的裁判是一个公正的第三者,而市场的裁判则是竞赛的双方,也就是说,这是一场没有裁判的竞赛。他否认现实市场中存在公平交易的说法。他说:“世界上没有纯粹的自由市场。……就连两个小孩在用贝壳换大理石的时候,也不是完全平等的,如果那个比较厉害的孩子愿意的话,他总会占到便宜。……任何讨价还价的结果,都取决于参与者的讨价还价的力量……取决于双方控制市场的力量。”(第488页)

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推崇市场化,是因为在一般贸易中,它们具有控制市场的力量,它们有雄厚的资本、组织良好的公司和信息灵通的销售网,生产技术居领先地位,不管怎样比赛,它们总是赢家。如果它们不具备市场竞争的优势的话,那么这些市场主义者们是会翻脸不认帐——不承认市场规则的裁判权的。中国鸦片战争时的中英贸易,现在美国面临的毒品走私和西方盛行的关税保护,即能说明这一点。不论过去的市场,还是现在的市场,都是强权主宰的世界。中英茶叶贸易,完全合乎市场规则,可英国人并不遵循这规则,而使用鸦片加大炮,打乱中英正常的市场交易。哥伦比亚向美国走私毒品,虽然在道德上讲不过去,但却是真正的市场交易,而美国不惜动用武力,到哥国土地上去扫荡。还有美国强制性地限制发展中国家向它出口棉纺织品以及其它产品,亦是它们并不真正信奉市场原则的显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不懂得其中的奥妙,错误地把现代化的命运寄托在市场化战略上。在国际市场上,它们幻想以“出口导向”、“进口替代”方式同西方一争高低,幻想以一两个“拳头”产品打出去,但正如哈里森所说,这是一场大赌博,所有的轮盘中的骰子和纸牌都被人做成圈套或做了记号,发展中国家不论怎样,使上浑身解数,到头来仍不过“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其结果,国际收支难以平衡,赤字增加,加之贸易条件恶化,跨国公司又在其中操纵,发展中国家简直只有靠借债度日了。但债台高筑本身亦是问题,它会使债务国自身发展完全无望,彻底依附于发达国家。在国内,市场化执行的是一种社会分化的使命,它使社会按照经济效率而不是按照社会公平的原则重新组构。诚然,就微观经济效应而言,它的作用是积极的;但对社会的宏观效应来说,却有消极的作用。一方面,市场机制可以加快经济动量的运行,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市场机制又可以导致社会大多数人贫困、社会不平等和动乱。有人说,不错!要发展,就必然有贫困、不平等和动乱,这是现代化产前的阵痛,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哈里森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这一理论在道义上和客观实际中都是站不住脚的”。(第483页)他认为,社会发展的关键是解救三分之二的极度贫困的人。如果经济成长仅仅对少数富有者有利,仅仅是维持、甚至扩大国与国之间的和一国之内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别的话,那么,这就算不上什么发展,而只能是剥削。同时,在实际中,社会财富聚积于少数人手中,并不一定就转化为资本,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第三世界的大亨们,喜欢将钱存入外国银行,或用于购买进口的奢侈消费品,而不是象西欧的清教徒资本家那样热衷于投资。这样,第三世界的钱流向国外,社会分化的后果,并没有象一些人所期待的那样,在阵痛之后,出现一个现代化。

工业化、城市化、西方化和市场化不等于现代化,反过来说也一样。但这决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可以不要工业和城市,不引进西方的科技和文化,忽视市场机制,而只是说发展和现代化,在过去和现在,西方和非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该有不同的道路,不同的选择。哈里森的《第三世界》使我认识了第三世界,也认识了什么叫发展什么,是现代化。但愿我的同胞读一读这本书,或许还会得到更多的启示。

篇4:农村支教经历的四个不等式

农村支教经历≠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的职称代表了一名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一名教师教学能力的强弱。有农村支教经历的教师,不一定是教学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没有农村支教经历的教师,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教学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优秀教师。

把职称评审和农村工作经历挂钩,对没有支教经历的教师在职称评审时实行一票否决的做法,剥夺了一大批没有支教经历的优秀教师晋升职称的机会。这种做法的弊病有两个:一是让“支教”走味,教师“积极参加支教”的本意不是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而是为了“镀金”。这部分教师到了农村学校后,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参与教改,而是消极被动地混日子,应付了事地混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能不讲的就不讲,能对付的就对付。只要支教时间一够,立即抬脚走人。二是让没有支教经历的教师失去前进的动力,不利于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

合理的做法是在职称评审时,对有支教经历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加分,并且在分数相等的条件下,有支教经历的教师优先晋升职称。这样既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支教活动,又给没有支教经历的教师留下了晋升职称的机会。

农村支教经历≠教师师德水准

虽然农村支教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名教师的高尚品质,但是没有农村支教经历的教师的师德水准未必就低。其实,在很多时候,能不能得到支教机会,并不是由教师本人决定的,它受到自己所在的学校是否同意、接收的学校是否需要、教学任务是否允许、支教岗位是否够分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另外,在有农村支教经历的教师队伍中,也有个别的教师“支教”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有资格评职称,他们的师德也未必有多么高尚。在支教过程中,出工不出力的滥竽充数分子也大有人在,对于他们的师德水准,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合理的做法是在职称评审时,对那些无正当理由而不接受农村支教任务的教师,无论教学水平有多高,不管教学能力有多强,都要一票否决,取消他们的职称评审资格。而对有过支教经历的教师,也要严格把关,由接受支教的学校对支教教师出一份鉴定意见,把那些滥竽充数者剔除,让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得到晋升职称的机会。

农村支教经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城市里众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对于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要想真正地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还必须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让更多的优秀教师在农村学校扎根。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要求政府的投入要均衡,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优秀教师不再“孔雀东南飞”,愿意在农村学校生根发芽。

应该制定政策鼓励最优秀的城市教师去农村支教,向农村教师传播教育理念,讲授教学艺术,推广教改经验,普及先进教法。这就要求参加支教的教师必须是具备较高职称的优秀教师,而不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对支教教师的鼓励政策不再是职称评审上的倾斜政策,而是调整为年终考核结果上的倾斜政策。

农村支教经历≠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

城市里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受益的是受教的学生。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农村的教师并没有从中真正地得到多少有益的东西,支教教师一走,农村学校的教学状况依然“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

鼓励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不如调整为创造条件安排农村优秀教师和城里优秀教师结成对子。两所学校给结成对子的教师安排相同内容、相同进度的教学任务,结成对子的两位教师共同研究、制定教学计划。每年定期安排结成对子的教师交换位置:农村学校的教师到城市学校教学,感受领悟城市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体会城市学校的教学技巧。城市学校的教师到农村学校教学,传播先进的教学方法、普及现代的教学模式。这种做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有效地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篇5: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四个不等式

一、 “活动了”不等于“建构了”

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对于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获得数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如果只把焦点放在活动的热闹与否、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上,难免会出现脱离概念本质、远离数学意义的尴尬。

教学“三角形稳定性”这一课,为了让学生体验三角形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易变形,教师给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用钉子连接木棒后组成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学具。学生组内配合,用力拉(推)学具,气氛十分热烈。三角形怎么拉也不动,平行四边形轻易就能拉(推)动,两者对比明显,学生印象十分深刻。可是,当练习中出现楼梯扶手中平行四边形形状的图形时,许多学生也认为它具有稳定性,原因是“这个图形很结实,怎么拉(推)都不会动的。”原来,学生从活动中得到的“经验”是:凡是使劲拉(推)、物体形状不变的就具有稳定性,拉(推)得动就不具稳定性。显然,与三角形稳定性的概念“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确定,其大小、形状也就确定”的活动经验要求相背。如果把活动修正,让学生用三根小棒围成不同的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体验出所围成的三角形“除了姿势不同外,形状和大小完全一样”这一稳定性概念的本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理解歧义。

要知道,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有什么样的数学活动,学生就能得到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只有符合数学本质的数学活动,才能在对话交流与深刻反思等作用下,使得原初经验得到改造和提升,完成数学活动经验从低层次理解到高层次建构的生长。

二、 “经历了”不等于“获得了”

数学活动经验必须以数学活动经历为基础,但学生经历或参与了数学活动,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获得充足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有别于日常生活经验,必须是指向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的结果,往往需要在类似的数学活动中反复经历,在思维的碰撞、选择、重新定向中才能获得。

教学“可能性”时,需要让学生经历摸球活动,体会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课前调查中了解到,不少学生把游戏规则的公平理解为:红黄两种颜色的球的个数相等,在游戏规则公平的前提下,游戏的结果应该是摸到两种球的个数完全相等。这个认识误区正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如果仅仅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哪种颜色球摸到次数多,哪种颜色球摸到次数少”的操作过程,而缺少有效的提炼总结,经历便只是一种形式,最终得到的只能是缺失数学意义的不完整的基本活动经验。因为摸球活动本身并不具备多少数学意义,只有数学思维的深度介入才使其具有数学意义。

因此,教学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经历活动体验前的预测。教师提问:“现在,红球和黄球的个数一样多了,你觉得摸球的结果会怎样呢?”生1:“两种球摸到的次数应该相等。”生2:“两种球摸到的次数应该差不多。”……师:“在规则公平的情况下,摸球的结果到底会怎样呢?实践出真知,大家分组动手试一试。”学生进行摸球活动,教师巡视。二是经历体验后的数据分析总结。师:“观察各小组的活动记录,大家有什么发现?”生:“有的摸到红球次数多一些,有的摸到黄球次数多一些,也有相等的;我觉得公平只是表明了摸到的可能性相同,摸球的结果并不一定每次都是一样多的。”……师:“看来,游戏规则的公平,只是表示双方赢的机会均等,即理论上来说是相等的,实际操作中更多的时候是差不多。假如我们把各组的结果都汇总起来又会有什么发现呢?”……活动经历并不等同于活动经验。指导学生对各组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及对各组数据汇总后再审视的分析方法,提升了数学思维含量,有利于将数学经历中悟到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对于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活动经验显得尤其重要。

三、 “亲历的”不等于“唯一的”

有的教师认为,既然是活动经验,那就一定是学生亲历所得。其实不然,亲历,是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方式,但却不是唯一的方式。小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途径,与其“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思维特点相符合,即在主要参与具体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也应当寻求在直接经验无法获得时,以观察经验等作为“替代性经验”来弥补直接经验的不足。

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通过操作,把圆先后平均分成了4份、8份、16份、32份……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小扇形就越接近“小三角形”,拼成的图就越接近“长方形”,而真实的数学活动结果是不是这样?由于手工操作越来越难,学生很难得到具体直观图形的验证。这时,教师适时地播放课件,形象直观演示出“化曲为直”的动态变化过程。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获得了观察经验,一致得出了每一份小扇形 “就是小三角形”,拼成的图“就是长方形”的结论,验证了想象、推理的结果,满足了心理需求,获得了极大的情感体验,充实了数学活动经验的具体内容。

又如在解决问题“有一台插秧机的作业宽度是2.1米,按每小时行进6千米的速度计算,每小时可以插秧多少平方千米?”时,对于没有见过插秧机工作的学生,很难理解“作业宽度”的含义。如果条件许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实际观察插秧机播种的场景,也可以播放视频或者制作课件进行演示,从而使学生积累关于“作业宽度”的经验;甚至有教师给学生做这样的演示:把黑板看作是一块等待插秧的田地,将一枝粉笔横卧看成是插秧机,随着“开始插秧”的指令,粉笔慢慢地前进,黑板上渐渐出现了长方形的粉笔经过的痕迹,老师引导学生理解:“粉笔的长相当于粉笔画出部分的宽度,也就是插秧机的作业宽度”。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理解了作业宽度。

由此可见,适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或者因地制宜,充分整合动手操作、板书演示等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观察、模仿、想象中获得类似于身临其境的亲历体验,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获得广泛的、丰富的、完整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 “积累了”不等于“提升了”

数学学习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累积性,后一阶段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是对前一阶段知识经验的深化与发展。因此,如果仅仅满足于学习过程中某一感性层面的粗浅的生活经验或活动经验的获得,那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反思与提升,揭示出感性经验背后的理性、抽象的数学经验,真正把感性经验提升到理性经验,让学生学习思考的数学。

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用折一折的方法,表示出其中的1/2。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折出了多种方法,如图1~图4:

对于这些折法,许多老师觉得关于1/2的活动经验积累已经足够多了。事实上,如果仅停留在这几种具体折法上,学生获得的还只是表面的生活经验。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比一比这四种折法,你能找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让学生深入思考,交流得出“这些折痕都经过了正方形的中心点”,然后让学生再次动手验证:“那你觉得沿正方形的中心点对折,每一份都会是正方形的1/2吗?”学生由此又探索出新的折法,如图5、图6,从而把学生个别的、肤浅的实践经验提升为普遍的、抽象的理性经验,使学生认识到“只要沿正方形的中心点对折,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1/2来表示”这一具有广泛意义的数学概念。

这种重思考、重探究的方法性活动经验,是对学生既有经验的筛选、整理、优化和提升,能够有效实现数学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以帮助学生生成新的经验,促进学生的活动经验上升到更高水平,使模糊的变得清晰,片面的变得完善,错误的变得正确,零散的变得结构化。

篇6:新理念下数学课堂的四个不等式

1.创设情境≠摆设情境。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中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使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在整个情境中促进学生探究学习,在探索中构建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前不久听了一节《角的认识》课,教师在上课开始创设了一个生动的情境,出示一个像动画片一样精彩的“校园一角”的画面。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出:“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踊跃发言。

生1:我发现这个校园很美,花坛开满了鲜花。

生2:我发现机灵狗在蹦蹦跳跳,很可爱。

生3:有两个同学在打乒乓球。

生4:还有两个同学在看他们打乒乓球。

生5:远处还有人在跑步。

生6:这好像是课间十分钟的景象。

……

五分钟过去了,学生又有新的发现,教师在不断地肯定,听课教师也不时为学生的可爱发现而开心一笑。可是,这样的情境创设,是在上数学课还是在上看图说话课?实际上,教师创设此情境的目的只是让学生观察到花坛上有转角和乒乓球台有角,用此情境把生活中的“角”带进课堂,可学生说来说去却说离题了。这样的情境不求实效。

教学情境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情境的创设和应用应是优化、恰当而合理的,应突出情境的功能性和实效性。情境的创设要有明确的目的,情境的创设要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服务。

2.合作交流≠放任自流。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使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要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学习的场所。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许多教师把合作学习的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中,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

经常看到一些教师在上计算课时,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道计算题的计算,如在小组内一个摆学具,三个写算式。事实上,四个学生并没有合作,摆的只摆,写的只写。

导致以上原因主要是有些教师认为合作交流只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忽略了教师的引导。如何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明确合作的目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探究学习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用合作交流来发现。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就应考虑到一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否需要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如果是一些较单一的问题,还是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完成更好。

(2)学生要明确合作的任务。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把合作探究的任务交代清楚,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

(3)规范操作。合作学习的小组划分、操作规则、任务确定、时机选择都要合乎规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

3.尊重学生≠放纵学生。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地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真诚地与学生合作,共同创造一种新的课堂文化。

对课堂教学而言,尊重学生不等于放纵学生,作为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不但要提倡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要学会尊重他人、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所以,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另一方面也要适时地点拨或制止,不能听之任之,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4.夸奖鼓励≠滥用表扬。积极创设课堂激励氛围。并不意味着学生对也表扬,错也表扬,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夸奖习以为常,无动于衷,起不到鼓励的作用。

一个好的教师不吝啬表扬,且表扬有度,夸奖有理;不随意批评,且批评有方,疏而不堵。这才是对学生真诚的爱,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激励下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不断创新。(作者单位:龙南县龙南镇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孙恭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营销总监应熟记的四个不等式】相关文章:

营销总监营销方案05-23

安利营销总监范文05-23

沙盘模拟营销总监07-15

营销总监求职简历04-11

商战营销总监总结04-25

营销总监职责规划05-03

营销总监自我评价05-04

营销总监岗位职责07-26

营销总监工作总结07-26

营销总监工作报告07-26

上一篇: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改下一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