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政执法系统

2024-05-15

工商行政执法系统(精选6篇)

篇1:工商行政执法系统

附件2

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优秀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名单

黄国英(女)齐宇清 马迎春 张 涛 高伟东 赵 锋 关明煜 李菊生 王国勇 韩德宝 于 文

(501人)

北 京 市

北京市工商局东城分局东直门工商所科员 北京市工商局西城分局展览路工商所所长 北京市工商局朝阳分局北京商务中心区工商所主任科员

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经济检查科科员 北京市工商局丰台分局丰台工商所科员 北京市工商局房山分局良乡工商所科员 北京市工商局大兴分局黄村工商所科员 北京市工商局顺义分局牛栏山工商所主任科员北京市工商局密云分局城关工商所科员 北京市工商局昌平分局兴寿工商所副所长 北京市工商局燕山分局食品质量监督管理科

科长

天 津 市

苑纳新 天津市工商局和平分局副局长

王启明 天津市工商局河西分局企业注册科科员 张 辉 天津市工商局河北分局财务科副科长 薛 玲(女)曹式梁 孙宗强 高秀梅(女)魏云杰 张宏杰

石永深 李雨昌 杨雪燕(女)马丽芬(女)杨西平王 辉 赵元军

天津市工商局红桥分局办公室副主任

天津市工商局南开分局企业注册管理科副科长天津市工商局津南分局小站工商所科员 天津市工商局宝坻分局商标广告科科长 天津市工商局蓟县分局别山工商所副所长 天津市工商局天津港保税区分局登记科副科长河 北 省

河北省工商局老干部处处长

河北省工商局外资企业注册管理处副处长 河北省工商局企业注册处主任科员 石家庄市工商局消费者协会科员 藁城市工商局局长

石家庄市工商局交通运输监督管理分局邮电科科长

沧州市运河区工商局局长

赵建军 丰宁满族自治县工商局局长 刘佐兵 承德市工商局市场规范管理科科长 武葆春 邯郸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处长 张振合 邯郸市邯山区工商局市场规范管理科科长 王学军 秦皇岛市海港区工商局经济检查科科长 栾 华(满族)袁其坤 王吉昭 李志刚 张国兰(女)贾振涛 张 华(女)康晓兵 刘兆材 段建国 范 玮(女)张国良

武小勤

秦皇岛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支队青龙满族自治县大队大队长

枣强县工商局局长 景县工商局局长

廊坊市安次区工商局局长

廊坊市工商局商标广告监督管理科科长 新河县工商局城区分局副局长 张家口市工商局商标广告监管科科长 万全县工商局副局长 遵化市工商局局长 唐山市丰南区工商局局长 保定市工商局财务装备处处长 容城县工商局局长 山 西 省

山西省工商局办公室主任

李肇喜 山西省工商局经济检查总队队长 刘庆虎 太原市工商局迎泽分局局长 郝聪业 太原市工商局小店分局局长 薛佃明 大同市工商局南郊分局局长 赵福攀平定县工商局局长

张海军 王晋峰 赵丽萍(女)李全胜 庄 录 闫永勤 高小超 王杰平卫文涛 赵 明 张力军

徐平丁大为

阳泉市工商局矿区分局经济检查大队队长 沁县工商局局长

晋城市工商局开发区分局局长 朔州市工商局平鲁分局局长 朔州市工商局朔城分局纪检组长 忻州市工商局忻府分局局长 晋中市工商局法制科科长 古县工商局局长

曲沃县工商局办公室主任

运城市工商局企业监督管理科科长 中阳县工商局局长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工商局回民区分局文化宫街工商所所长

包头市工商局九原区分局局长 李 强 牙克石市工商局局长 吕金亭 突泉县工商局局长

李勇智 通辽市工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局长 盖兴川 宁城县工商局局长

王 栋(蒙古族)化德县工商局公平交易股股长 张 瑾 杭锦旗工商局锡尼工商所所长

靳 彪 巴彦淖尔市工商局临河区分局解放工商所所长 李 刚 乌海市工商局乌达分局新区工商所所长 郑立功(蒙古族)阿拉善左旗工商局办公室主任 潘立博 满洲里市工商局北区分局局长 达古拉(女,蒙古族)二连浩特市工商局东城分局局长

辽 宁 省

姜 杰 沈阳市工商局苏家屯分局枫杨路北工商所副主任

科员

刘 新 沈阳市工商局铁西分局凌空工商所所长

吴文革 大连市工商局市场分局汽车交易市场管理所所长 杨 健 普兰店市工商局太平工商所所长 张桂珍(女)鞍山市工商局财务审计处副主任科员 冯仰法 鞍山市工商局立山分局主任科员 郑 宾(满族)新宾县工商局永陵工商所所长 苏 华(女)抚顺市工商局企业注册监督管理分局副局长 张 鑫(女)本溪市工商局明山分局消防工商所副主任科员 秦 勇 本溪市工商局平山分局平山工商所所长 赵海波 黑山县工商局机动车辆管理所所长

胡 星 锦州市工商局经济检查分局经济检查一科副科长 王 琦 崔昭岩 魏迎宪 恒 威(满族)屈永强(满族)刘久林 董玉伟 李建国 王大庆 郑 升 王 忱 关凤翘(满族)陈盛良(女)

大石桥市工商局运输车辆管理所所长 盖州市工商局西海工商所所长 彰武县工商局城北工商所所长 灯塔市工商局运输市场管理所科员 开原市工商局新城工商所所长 喀左县工商局局长

朝阳县工商局波罗赤工商所所长 大洼县工商局公平交易科科员

盘锦市工商局兴隆台分局钻井农副产品批发

市场工商所所长

葫芦岛市工商局南票分局局长 丹东市工商局元宝分局局长 凤城市工商局局长

辽宁省工商局监察处调研员 31

吉 林 省

王国华 长春市工商局二道分局和顺工商所所长

刘大勇 长春市工商局经济违法稽查分局稽查一科副科长 聂翠霞(女)磐石市工商局局长

孙泽平宗 华(满族)陈晓丽(女)郝连生 安孝清(满族)刘淑梅(女)孙文长 孟卫东 计永胜 王 林 张 伟(满族)刘正涵 夏延春

吉林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科员 梨树县工商局局长

四平市工商局铁东分局南商城工商所所长 辽源市工商局副局长 集安市工商局监察室主任 白山市工商局副局长

白城市工商局法律法规科科长

松原市工商局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市场管理

分局局长

乾安县工商局注册分局局长 延边州工商局注册分局局长 图们市工商局向上分局局长 长白山工商局局长

吉林省工商局行政审批办公室主任 32

黑 龙 江 省

徐贺先 哈尔滨市工商局道里分局尚志工商所所长 杨守礼 齐齐哈尔市工商局铁锋分局局长 王艺群 牡丹江市工商局局长 李洪峰 曹利斌 方向东 陈振玉 岳洪峻 胡一鸣 司海明 孟凡涛 高景海 李伟光 苏庆亮 夏书臣 刘丽华(女)孙建亭

林口县工商局林口分局局长 富锦市工商局局长

大庆市工商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

黎明工商所所长

鸡西市工商局人事科科长 饶河县工商局局长 伊春市工商局局长

铁力市工商局桃山分局局长 七台河市工商局办公室副主任

鹤岗市工商局工农分局新南工商所所长 绥化市工商局北林分局大有工商所所长 黑河市工商局局长 逊克县工商局局长

大兴安岭地区工商局办公室主任

垦区工商局牡丹江分局兴凯湖工商所所长 33 上 海 市

朱建刚 上海市工商局徐汇分局湖南天平工商所所长 陈叶伟 上海市工商局静安分局静安寺工商所所长 杨德臣 上海市工商局闸北分局局长

刘晓村 唐陆泉 郁建兴 乔林芳(女)方云中 黄自刚 钟 民

张建蓉(女)蒋 静(女)陈俊虎 刘正昌 陈栋建 乔继响 马琴仙(女)

上海市工商局宝山分局罗店工商所所长 上海市工商局松江分局佘山工商所所长 上海市工商局金山分局办公室主任 上海市工商局南汇分局局长

上海市工商局崇明分局企业注册科科长 上海市工商局机场分局检查支队副主任科员 上海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处处长 江 苏 省

南京市工商局玄武分局注册登记科科长 南京市工商局消费者协会秘书长

无锡工商局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处处长 无锡市滨湖工商局太湖分局局长 徐州工商局经检支队支队长

徐州工商局泉山分局和平工商所科员 常州市溧阳工商局登记注册科科长

吴燕青 苏州市吴江工商局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科科长 苏梅芳(女)苏州市太仓工商局人事教育科科长 华振国 南通市通州工商局局长

王志刚 南通市如皋工商局磨头分局局长 王万新 连云港工商局新浦分局局长 吴厚贵 刘 田 郑刚成 王 斌 翟 进 刘海东 何建平何建新 韩国家 纪 昊

王明升 徐立敏 徐 斌

淮安市盱眙工商局山城分局局长 盐城工商局亭湖分局工商学会秘书长 盐城工商局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 扬州工商局登记注册处处长

扬州工商局维扬分局江阳工商所所长 镇江工商局局长

镇江市丹阳工商局新桥分局局长 泰州市泰兴工商局黄桥分局局长

泰州工商局开发区分局经济监督检查大队科员 宿迁市泗阳工商局公平交易科科长兼经济

监督检查大队大队长

浙 江 省

杭州市工商局淳安分局办公室副主任 宁波市工商局企业监督管理处副处长

宁波市工商局奉化分局企业注册科副主任科员

叶建松 瑞安市工商局企业注册科副主任科员 吴惠芳(女)上虞市工商局办证中心主任 孙 巍 嘉善县工商局局长

周海峰 嘉兴市工商局南湖分局城西工商所所长 徐忠平湖州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处处长 吕天宝 郑峰山 钱焱艳(女)梁铁华 洪呈港 钭毅坚 方文才 张国华 黄 瑾(女)

姚 宏 赵 健 支玉良 苏 鹤 沈明信

东阳市工商局局长

衢州市工商局衢江分局经检大队队长 龙游县工商局企业注册科副科长 台州市工商局企业监管处处长 天台县工商局市场合同监管科科长 丽水市工商局城东工商所所长 龙泉市工商局主任科员 舟山市工商局法规处处长

舟山市工商局定海分局企业注册科副科长安 徽 省

合肥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局长 濉溪县工商局局长

亳州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经检队队长 宿州市埇桥区工商局褚兰工商所所长 五河县工商局局长

李 辉(回族)界首市工商局东城工商所所长 史国勤 凤台县工商局局长

程士静 天长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局长 陈厚俊 霍山县工商局局长

季小凤(女)当涂县工商局南营路工商所所长 朱德发 刘宗保 张 玲(女)曹 慧(女)朱 林 檀四明 周向明 夏丽英(女)

练 怡(女)苏志强 林兆富 颜增鸣 梁松柏 丁耀鹏(回族)

巢湖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局长 芜湖县工商局局长

宣城市宣州区工商局孙埠工商所所长

铜陵市工商局铜官山区分局长江路工商所所长石台县工商局局长

安庆市工商局迎江区分局广圩工商所所长 太湖县工商局北中工商所副所长 黄山市工商局人教科科长 福 建 省

福州市仓山区工商局局长

厦门市集美区工商局集北工商所所长 云霄县工商局局长

泉州市工商局检查支队支队长 泉州市泉港区工商局局长

三明市梅列区工商局满园春工商所所长

陈德明 莆田市涵江区工商局局长

林海疆 莆田市城厢区工商局城南工商所所长 李标进 武夷山市工商局局长

章 健 浦城县工商局城关工商所所长 黄远大 武平县工商局局长 杨铁民 刘 贤

屠浩翔 万婉红(女)黄贤宁 吴建华 吴建忠 谢平华 桂维新 黄平文运华 胡楚兵 陈坤禧

屏南县工商局局长 柘荣县工商局办公室主任 江 西 省

南昌市青云谱区工商局京山分局副局长 九江县工商局江洲分局局长 武宁县工商局船滩分局局长 浮梁县工商局经公桥分局副局长 上栗县工商局副局长兼上栗分局局长 新余市渝水区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局长 余江县工商局锦中分局局长

赣州市工商局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监督管理局局长会昌县工商局副局长

宜春市袁州区工商局城西分局局长

铜鼓县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兼公平

交易局副局长

周光明 万年县工商局局长

刘汉青 井冈山市工商局茨坪分局局长 胡小勇 峡江县工商局局长

胡松华 南丰县工商局琴城分局局长

黄少清 抚州市临川区工商局公平交易局科员

刘志勇王 斌张晓青周 军张晓伟展奎华刘永生于 强隋同亮王 锐姜景卫马炳来徐贵海董建波

山 东 省

济南市工商局市中分局大观园工商所所长济南市工商局济阳分局垛石工商所所长 青岛市工商局市北分局局长 青岛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局主任科员平度市工商局南村工商所所长 淄博市工商局周村分局局长 沂源县工商局副局长

枣庄市工商局山亭分局西集工商所所长 垦利县工商局局长

烟台市工商局芝罘分局局长 龙口市工商局局长

潍坊市工商局潍城分局局长 高密市工商局密水工商所所长 寿光市工商局台头工商所所长

高 强 兖州市工商局局长 张聿东 汶上县工商局局长 高 玲(女)泰安市工商局局长 靖树水 泰安市工商局岱岳分局局长

杜卫平威海市工商局经纪人和生产要素市场管理所所长 秦绪方 王继华 于文良 赵家民 刘泽祥 黄树森 卢晓华 张文峰 李玉国 房加福 吴 群 侯卫国

张晨威

日照市工商局岚山分局局长 莱芜市工商局副局长

临沂市工商局总经济师兼12315申诉举报中心

主任

临沂市工商局兰山分局局长 莒南县工商局局长 武城县工商局局长 禹城市工商局局长 聊城市工商局局长

阳谷县工商局城区工商所所长 邹平县工商局局长

单县工商局城关工商所所长 郓城县工商局环城工商所所长 河 南 省

登封市工商局局长

卢建国 郑州市工商局金水分局庙李工商所所长 杨顺基 郑州市工商局中原分局林山寨工商所所长 曹 嵩 开封市工商局鼓楼分局注册登记股科员 兰 岚(女,回族)开封市工商局龙亭分局旅游景区管理所副所长 陈斌怀 栾川县工商局白土工商所所长

梁云鹤(女,回族)杨明堂 孙国权 郑国元 李兆功 张红林 常兆彬 王兴民 姚 麟(女)李好办 金 炜 梁华东 张俊峰 李贵标 刘福新 唐云博 王建国

洛阳市工商局瀍河分局瀍河工商所所长 洛阳市工商局关林分局古城工商所所长平顶山市工商局卫东分局局长 宝丰县工商局局长

安阳市工商局北关分局局长 安阳市工商局公平交易科科长 浚县工商局城镇工商所所长 封丘县工商局局长

新乡市工商局注册登记科副科长

焦作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支队第三经济检查队队长濮阳市工商局专业分局劳动市场工商所所长 许昌市工商局魏都分局文峰工商所所长 漯河市工商局源汇分局局长 三门峡市工商局办公室主任 南阳市工商局市场合同科科长

南阳市工商局卧龙分局新西工商所所长 民权县工商局局长

宋孝兴 商丘市工商局梁园分局局长 吕宏光 信阳市工商局平桥分局局长 颜承安 信阳市工商局浉河分局局长 王树平太康县工商局局长 王凤山 项城市工商局局长

徐 舟 刘 东 卢为民

齐寒石 王 勉 伍宏伟 吕志强 薛心元 刘先平周用高 申 露 王先耀 张 文(女)

驻马店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支队第三检查队队长上蔡县工商局芦岗工商所所长 济源市工商局克井工商所副所长 湖 北 省

武汉市工商局洪山分局广埠屯工商所所长 武汉市工商局办公室副主任 阳新县工商局三溪分局局长 襄樊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分局副队长

襄樊市工商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团山

工商所科员

荆州市工商局沙市分局局长 石首市工商局城关分局科员

宜昌市工商局点军分局桥边工商所所长 竹溪县工商局丰溪工商所所长

孝感市工商局城区分局文化路女子市场巡查队42

队长

郑运华 云梦县工商局城北分局局长 黄发浩 荆门市工商局人事教育科科长

徐 彬 鄂州市工商局城东分局凤凰工商所所长 胡整齐 麻城市工商局宋埠分局科员 毛观敏 阮荣朝 周长军 李志拥(土家族)何华明 梅开银 李翠娥(女)曾德明 方俊红 邓学军

刘 钢 伍作法 张 颂 胡逐波

罗田县工商局白庙河工商所所长 通山县工商局洪港分局副局长 鹤峰县工商局走马分局副局长 巴东县工商局野三关分局局长 广水市工商局局长

随州市曾都区工商局环潭分局副主任科员 仙桃市工商局长埫口分局副局长 潜江市工商局熊口分局局长 天门市工商局渔薪分局局长

神农架林区工商局公平交易和消保分局局长湖 南 省

湖南省工商局办公室主任

湖南省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处长 长沙市工商局政策法规科副主任科员 长沙市工商局岳麓分局望城坡工商所所长

唐 政 耒阳市工商局主任科员

黄明高 衡阳市工商局石鼓分局办公室主任 黄玉成 株洲市工商局局长

陈 宏 醴陵市工商局中心工商所所长

李洪斌 株洲市工商局荷塘分局荷叶塘工商所所长 马建中 唐存德 尹华祥 陈小东 孙 芒 孙超云 龙一平向爱群(土家族)涂 军 伍世梁 李立志 杨自桓 彭国华 钟立吾 杨慧平(苗族)李 猛(土家族)

湘潭县工商局局长

湘潭市工商局岳塘分局下摄司工商所副所长邵阳市工商局个体监督管理科主任科员 新宁县工商局城关工商所所长

岳阳市工商局注册登记分局主任科员 汉寿县工商局局长

桃源县工商局桃花源分局局长 桑植县工商局局长

益阳市工商局资阳分局长春工商所所长 郴州市工商局人事教育科科长 宁远县工商局局长 辰溪县工商局局长

怀化市工商局人事教育科科长 娄底市工商局娄星分局局长 泸溪县工商局局长

龙山县工商局里耶分局局长 44

广 东 省

梁凌峰 广州市工商局越秀分局局长

李一帆 广州市工商局白云分局党委办公室主任兼党办

曾雪飞 熊雯静(女)陈大丘 陈润光 陈壮和 梁文赞 何能相 朱雪亮 徐小坤 周志彬 郭振其 陈子麟 陈建生 邓国平李 繁 李华植 钱永成(回族)

人教科科长

深圳市工商局经济检查大队副大队长

深圳市工商局福田分局登记注册科副主任科员 珠海市工商局局长

汕头市金平区工商局光华工商所所长 汕头市潮南区工商局峡山工商所副所长 佛山市三水区工商局副局长 韶关市工商局监察室主任

河源市工商局市场合同管理科科长 蕉岭县工商局经济检查大队大队长 兴宁市工商局局长

惠东县工商局吉隆工商所所长 龙门县工商局王坪工商所所长 汕尾市工商局局长 东莞市消委会办公室主任 中山市工商局古镇分局副局长 开平市工商局长沙工商所所长 阳江市工商局局长

邓国权 湛江市工商局市场合同管理科科长 李云章 湛江市工商局赤坎分局海田工商所所长 叶小杰(女)高州市工商局西岸工商所副所长 李家漂 信宜市工商局商标广告管理股股长 何育泉 肇庆市工商局办公室主任 夏伟华 江烈忠 谢丹波 黄一荣 柯锡昌 严小宜(女)宋炳辉

崔建军(女)李 鑫 谢怀忠 莫志军(壮族)黄容芳(女)李夏宁 李明辉

清远市工商局信息中心副主任 潮州市工商局湘桥分局局长 揭阳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支队科员 罗定市工商局罗城工商所副所长 广东省工商局财务处处长 广东省工商局法规处处长

广东省工商局商标管理处副主任科员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工商局财务科科长

柳州市工商局柳北分局雀儿山工商所所长柳江县工商局副局长

阳朔县工商局公消商广股股长 荔浦县工商局荔城工商所所长

梧州市工商局万秀分局大东工商所所长 北海市工商局法规科科长

王执宪(壮族)上思县工商局公正工商所所长 陈 东 浦北县工商局张黄工商所所长 夏利民 贵港市工商局港南分局局长 钟 刚 容县工商局局长

伍思恩 陆川县工商局公平交易、商标广告与消费者权益

罗祥雄(壮族)罗裕渊 苏本强 周宝国 黄忠伟(壮族)

肖 亮(女)文海君 王运操 文 学 王进江(黎族)王雪玲(女,黎族)王 栋

保护股股长

来宾市工商局兴宾分局来宾工商所所长 贺州市工商局八步分局局长 隆林各族自治县工商局局长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工商局城西工商所所长 崇左市工商局江州分局城关工商所所长 海 南 省

海口工商局公平交易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分局

12315指挥中心主任科员

东方工商局东河工商所所长 琼海工商局会山工商所所长 昌江工商局海尾工商所科员 三亚工商局天涯工商所副所长 五指山工商局水满工商所副所长 文昌工商局局长

重 庆 市

姜 燕(女)重庆市工商局黔江区分局注册登记科副科长 甘利源 重庆市工商局大渡口区分局信息中心主任兼

冉文富 覃志强 周 正 吴 衢 朱 茜(女)

李永明 马 骏 古 晓(女)王晓峰 赵孝勤

信用办常务副主任

重庆市工商局南岸区分局南坪工商所所长 重庆市工商局合川区分局市场监督管理科科长 重庆市工商局永川区分局企业个体监督管理科

科长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工商局企业个体

监管科科长

重庆市工商局企业注册管理处企业登记管理所

所长

四 川 省

成都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副调研员 成都市青羊工商局工商公平交易执法分局副局长自贡市工商局直属分局局长

攀枝花市东区工商局弄弄坪工商所副所长 泸州市龙马潭区工商局局长

唐 俊 绵竹市工商局局长 周兆明 安县工商局局长

胡 伟 广元市工商局监察室主任

郭荣发 遂宁市工商局企业注册监督管理科科长 徐 红(女)内江市工商局局长

刘 瑜 张 苑(女)赵振华 卫 成 邓愉达 汪 勇 李忠臣 谢代洪 伍志勇 江 中(藏族)杨 松(藏族)芶发刚 曾广文(女)

栾 剑

马边彝族自治县工商局局长

南充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科长 宜宾市工商局副局长

华蓥市工商局溪口工商所所长 大竹县工商局局长 简阳市工商局局长

巴中市巴州区工商局清江工商所所长 雅安市工商局副局长 眉山市东坡区工商局局长 得荣县工商局局长 汶川县工商局局长 德昌县工商局局长 四川省工商局广告处处长 贵 州 省

贵阳市工商局南明分局执法监督科科长

高思革(女)遵义县工商局局长

陈建康 余庆县工商局松烟工商所所长

程海波(布依族)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工商局猴场工商所副所长 贾沛祥 惠水县工商局摆金工商所所长 杨贵清(女,侗族)凯里市工商局大十字工商所所长 董喜彪(侗族)三穗县工商局八弓工商所所长 吴高飞(土家族)德江县工商局副局长

游兴颖(女)金沙县工商局政策法规股股长 陶 辉(彝族)六枝特区工商局郎岱工商所所长 王秉同(布依族)安龙县工商局执法监督股股长

云 南 省

张寿良(哈尼族)绿春县工商局城区分局局长 何淑梅(女)个旧市工商局老厂工商所所长 方 勇 腾冲县工商局局长 岩温龙(傣族)勐腊县工商局纪检组长 罗金华 耿马县工商局局长

赵雪松(纳西族)丽江市古城区工商局大研分局局长 苗 勇 富宁县工商局局长

李 海(彝族)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工商局勐朗分局局长 罗 荣 楚雄市工商局局长

陈 敏(女)水富县工商局副局长 李 贵 马龙县工商局局长 坝汝明(彝族)玉溪市工商局办公室主任

王 超 昆明市官渡区工商局机场分局局长 张卫民 昆明市五华区工商局局长 张益荣(阿昌族)陇川县工商局户撒工商所所长

西藏自治区

段襄征 西藏自治区工商局局长 周华庭 拉萨市工商局局长

米玛次仁(藏族)日喀则地区工商局党组书记 洛松泽登(藏族)昌都地区工商局党组书记 罗 琼(藏族)浪卡子县工商局副局长

陕 西 省

李尚书 西安市工商局阎良分局关山工商所所长 陈红卫 西安市工商局雁塔分局太白南路工商所所长 于润平岐山县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主任 李 东 兴平市工商局局长 李 波 澄城县工商局副局长

成宪刚 渭南市工商局临渭分局解放工商所所长 吴高荣 铜川市工商局耀州分局局长 曹兴华 志丹县工商局顺宁工商所所长 左晓峰 宜川县工商局副局长

周东阳 榆林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支队科员

赵志军 谢卫东 张家满 刘 玮(女)李志皓 马栓科

石凤万 丁生仁 武克新 任会鸣 武汉江 牛辛勤 樊 倡 王国庆(藏族)

汉中市工商局汉台分局铺镇工商所副所长南郑县工商局局长

白河县工商局西营工商所副所长 安康市工商局12315申诉举报中心科员 洛南县工商局局长

杨凌工商局市场规范管理科科长 甘 肃 省

白银市工商局西区分局局长 民勤县工商局局长

张掖市工商局甘州分局副局长 敦煌市工商局局长

定西市工商局安定分局局长平凉市工商局市场管理科科长 正宁县工商局市场监督管理股股长 舟曲县工商局局长

冯学文(东乡族)东乡县工商局局长

侯文科 甘肃省工商局人事教育处副处长

祁赤民 郭有莲(女,土族)王志伟(藏族)孔祥明 才华加(藏族)

杨玉海 王利宁(女)年晓华 马志强(回族)张 欣(女,回族)

边月群

青 海 省

青海省工商局办公室主任 互助县工商局局长 玉树县工商局局长

海晏县工商局公平交易科科长 泽库县工商局城关工商所所长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工商局兴庆二分局商城工商所所长 石嘴山市工商局法制科科长 吴忠市工商局利通二分局局长 泾源县工商局城关工商所所长

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商局企业注册科科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洛浦县工商局党组书记

白小如(女)阜康市工商局注册登记科科长 彭朝明 哈密市工商局新市区工商所所长

库许尔拜·居马汗(哈萨克族)昭苏县工商局察汗乌苏工商所副所长 刘学明 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工商局市场经检队队长 亚夏尔·阿吉(维吾尔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局乌鲁木齐经济技

术开发区分局副局长 热米娜·阿不都热合满(女,维吾尔族)轮台县工商局县城工商所副所长 梅 峰 阿克苏市工商局库木巴什工商所所长

董成德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工商局市场经检大队大队长 文 英(女)石河子工商局开发区分局副局长

篇2:工商行政执法系统

强化执法监督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再上新台阶

——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2010行政执法检查情况总结

2010年对全国工商系统法制工作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4月6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审查,标志着总局具体承担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四件立法项目起草工作全部完成。8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总局作为五个发言单位之一,周伯华局长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9月9日至10日,全国工商系统法制建设经验交流会时隔十二年再次召开,周伯华局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进行了部署。11月4日,全国工商系统推进行政指导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对深入推进行政指导、积极创新监管方式作出了安排。12月1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意见》,响亮地提出了建设“法治工商”的目标。12月7日,围绕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总局发布了《关于公布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促进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和谐统一......众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部署对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总局有关会议和文件的精神,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暂行规定》和总局工作要求,2010年11月至12月,全国31个地方工商机关同步开展了行政执法大检查。此次检查主要围绕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和全国工商系统法制建设经验交流会议(以下简称“两个会议”)精神情况展开,重点包括四项内容:汇报传达和贯彻落实“两个会议”精神情况;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监督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建章立制情况;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情况;加强法制机构和法制队伍建设情况等。12月13日至23日,总局派出三个检查组,对陕西、云南、河南、江苏、江西、湖北省工商系统相关工作进行了抽查。从此次执法检查的情况看,地方各级工商机关按照总局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牢牢把握“四个只有”,以建设法治工商为目标,以推进“四化建设”为抓手,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不断加强执法监督,积极创新执法机制,深入推进行政指导,大力开展法制宣传,狠抓法制队伍和法制机构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再上新台阶。

一、认真贯彻落实“两个会议”精神,切实把法治工商建设摆上突出位置

“两个会议”召开后,地方各级工商机关高度重视会议精神的汇报传达和贯彻落实工作,采取向党委政府汇报、向全系统传达、召开相关会议等多种措施,迅速把思想统一到“两个会议”精神上来。特别在《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总局《关于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两个意见”)出台后,地方各级工商机关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有关措施,确保“两个会议”和“两个意见”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一)汇报好、传达好、学习好“两个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辽宁、吉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等地工商局主要负责同志向省政府分管领导汇报了会议情况和总局周伯华局长、付双建副局长讲话精神,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工商法制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北京、内蒙古、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贵州等地工商局及时召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学习“两个会议”精神,积极研究部署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措施。天津、山西、江苏、福建、山东、湖南、海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市局通过召开视频会议、转发文件、编发简报等形式,部署和组织全系统干部认真学习会议精神。通过传达学习,广大工商干部充分认识到依法行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工商工作的生命线,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切实增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工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及时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两个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切实把建设法治工商摆上重要位置。在“两个会议”召开后,天津、吉林、上海、浙江、江西、河南、重庆、四川、陕西等地工商局召开全省工商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推进法治工商建设会议或者法制建设工作会议等,总结交流法制工作经验做法,研究加快推进法制工商建设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具体措施。辽宁、山东、广西、云南等地工商局准备在2011年初召开全省工商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会议、法制建设工作会议或者法制建设经验交流会。吉林、黑龙江、湖北、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等省区市局已经制定或者正在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法治工商建设的决定》、《法治工商建设实施意见》、《法治型工商建设规划》等文件,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有力措施,贯彻落实“两个会议”和“两个文件”精神。

二、全面规范执法行为,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年来,各级工商机关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从规范执法主体、规范执法程序、规范自由裁量权、规范执法办案行为等方面,全面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促进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召开后,天津、辽宁、山东、宁夏等地工商局被省区市政府授予省区市依法行政先进单位或者在省区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一)认真开展《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换发工作,进一步规范执法主体。各省区市局大都制定或者完善了贯彻《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管理办法》的具体制度和措施,组织全系统具有公务员资格但尚未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的在职人员进行了执法证资格考试并向通过考试人员颁发了执法证,全面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目前,全系统已有199344名执法人员的执法证信息上传总局执法证信息管理数据库,实现全系统执法资格信息的动态管理。

(二)认真贯彻落实总局有关程序规定,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为更好的贯彻落实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总局令第28号),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各地结合实际制定了一批补充规定和实施细则。浙江省局制定了《行政处罚程序补充规定》;吉林省局制定了《行政处罚办案流程》;宁夏回族自治区局制定了《当场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西藏自治区局制定了《行政处罚案件回访制度》;海南省局制定了《行政处罚案件立、销案件暂行规定》;安徽、广西、新疆等地工商局制定了《工商所行政执法权限规定》、《工商所工作规范》等;江西、湖南省局制定了《行政执法证据规则》,对证据的种类、要求、收集、保全、审查、认定进行了规范。厦门市局编著“执法权力运行规范体系”丛书,研发权力运行风险防控系统,通过理权、规权、亮权、督权确保执法权力规范、高效、公正、廉洁运行。

(三)结合实际,细化标准,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为避免行政处罚轻重失衡、宽严失度,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防止和预防执法腐败,增加行政处罚的公信力,各地工商机关结合实际,对总局《关于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进行了细化,进一步规范了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促进了执法公正。吉林、黑龙江、江苏、湖北、湖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市局制定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量化办法、适用规则、实施意见等。其中广东省局以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作为量化标准,建立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电子数据库。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在吴忠市局召开全区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现场会,推广工商机关的经验做法。

(四)创新执法办案机制,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行为。一是推行重大复杂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河北、江苏、河南、重庆、贵州、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市局制定了《重大复杂案件集体讨论决定办法》、《案件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等,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以及重大行政许可事项由集体讨论决定,增强了办案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二是推行说理式处罚文书。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青海、宁夏等省区市局发布了《说理式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实行说理式处罚决定书的指导意见》等,全面推行说理式行政执法文书,明确制作说理式行政执法文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制作要求,增强了执法的透明度,提升了行政处罚说服力与公信力。三是加强对强制措施的规范,严格对罚没物资的管理。河南、安徽省局制定了《强制措施实施办法》,北京、黑龙江、浙江、安徽、广西、海南、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市局制定了《罚没和暂扣财物管理办法》。此外,天津、山东、广东、湖北等地工商局还探索实行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等执法体制改革,其中山东省局的做法受到山东省政府和总局领导的批示肯定。

三、建立健全执法监督长效机制,执法监督效能进一步提高

全国工商系统狠抓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办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的贯彻落实,不断强化内部和外部监督、同级和层级监督以及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等,建立健全执法监督长效机制,执法监督效能进一步提高。

(一)健全完善行政处罚案件核审制度,强化行政执法内部监督。为规范行政处罚案件核审工作,强化行政执法内部横向监督,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工商局制定《行政处罚案件核审办法》、《依法行政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行政执法监督办法》、《个案监督工作规程》等,规定了内部监督的主体、方式、职责、范围、程序、期限、效力等。北京、甘肃等地工商局通过行政处罚案件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对行政处罚案件实行全程监督,保证了行政处罚案件的质量和效率。重庆在坚持同级案件核审的同时,从全市抽调人员组成大要案核审组,开展大要案提前介入核审。据统计,2010年全国工商系统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93万余件,其中简易程序处理的71万余件,约占37%;一般程序处理121万余件,约占63%。在一般程序处理的案件中,报送法制机构核审的案件120万余件,约占一般程序处理案件的98.9%。在报送核审案件中,被变更、撤销的13000余件,约占报送核审案件的1.1%,有效避免了处罚不当案件的发生,起到了应有的监督作用。

(二)健全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强化行政执法层级监督。北京、上海、山东、湖北、湖南、广西、重庆等省区市局制定了《依法行政考核实施办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实施细则》、《执法评议考核标准及评分细则》等制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局制定了《行政处罚案卷标准和评查办法》;黑龙江省局制定了《行政执法责任体系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案》,建立了省、市、县、所、员五级行政执法责任体系和逐级抓落实的行政执法责任考核体系。天津、内蒙古、湖北、湖南、贵州等地工商局将执法评议考核列为目标考核的内容,其中贵州省执法评议考核结果在目标考核中的比重达到20%。海南、陕西等地工商局实行执法检查常态化,每季度组织一次,采取自查与抽查、综合与专项、日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建议,起到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的作用。

(三)推行“阳光执法”,自觉接受外部监督。各地工商机关能够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司法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依法保障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监督工商工作的权利。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国工商系统共有17万余名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向市场主体和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其中正副所长4万名,约有57万名市场主体和服务对象代表听取了述职述廉并参加了评议。北京、广东、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省区市局大力推行“阳光执法”,建设“阳光工商”、“效能工商”等活动,进一步清理、公开了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项目的执法依据、执法主体、执法程序等,通过主题开放日、网络、报刊、电视等方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有效提高了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率。其中云南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江对云南省局开展“效能工商”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四)认真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强化事后监督。北京、浙江、湖南、四川、云南、陕西、宁夏等省区市局制定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暂行规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涉及行政执法活动各个环节,明确了过错责任追究的程序,建立完善了监察、人事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四、积极创新执法方式,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初见成效

2009年11月总局下发《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的意见》以来,各地工商机关结合各自实际,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初步取得了成效,也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行政相对人的好评。

(一)统一思想,迅速行动,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部署有力。各地工商机关迅速把思想统一到总局要求和文件精神上来,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到“四个统一”,加快实现“四个转变”的高度,准确把握行政指导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内涵,迅速部署本地区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天津、山西、辽宁、吉林、安徽、浙江、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青海、宁夏等省区市局迅速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指导的实施意见》、《实施方案》等文件,对本地行政指导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具体部署。北京、河北、吉林、福建、河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工商局召开行政指导试点总结会、经验交流会等,及时推广基层的经验做法,推动行政指导工作平衡发展。

(二)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有效开展。各级工商机关能够把推进行政指导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切实摆在突出的位置,采取各类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天津、山西、黑龙江、福建等地工商局成立了行政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各处室负责制定本业务条线行政指导工作制度并组织落实,形成了分工明确、联动协作的工作机制。北京、福建等地工商局实行行政指导“项目+案例”模式,江西、广东等地工商局根据不同业务职能特点,分别就行政指导部门、类型、事项、依据及方式作出了专门规定。

(三)结合实际,创新形式,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亮点层出。在具体的行政指导实践中,各地工商机关结合各自实际,创新行政指导的内容和形式,涌现了许多工作亮点。上海市局在世博会期间,针对一些展馆在销售商品时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以《行政指导书》的形式向有关展馆提出整改建议,得到了参展方的积极响应。河北、广西、西藏、陕西、宁夏、新疆等地工商机关根据当地特点,扎实推进“一所一标”工作,有针对性地确定了苹果、绿茶、脐橙、葡萄、民族刺绣等一批行政指导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总结经验,建章立制,全面推进行行政指导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各地工商机关及时总结推进行政指导的经验做法,着眼长远,建章立制,初步建立了全面推进行政指导的长效机制,保证了行政指导行为规范统一。福建省局对《实施行政指导办法》进行了全面修订,山西、湖北、甘肃、宁夏等工商局地制定出台了《实施行政指导办法》、《工作规则》等关于行政指导的综合性规范。北京市局制定了《行政指导工作程序性规定》,形成了行政指导工作系统的程序性制度体系。天津市局出台了《关于在行政许可审批中实施行政指导的意见》,充分发挥行政许可审批服务功能。广东、重庆等地工商局出台了行政指导行为配套方法和文书范本等,提高推进行政指导的执行力。

(五)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全面推进行政指导工作成绩显著。各地工商机关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行政指导高效性、灵活性、民主性的特点和优势,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行政指导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赢得了党委、政府和行政相对人的好评。黑龙江省局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在服务发展上实施重点指导。山西、浙江等地指导中小企业充分运用股权出资、股权出质、商标权质押、动产抵押等方式,解决融资难问题。福建省政府在全省行政执法机关推广工商机关推行行政指导的经验。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等都在工商机关行政指导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

五、加强法制队伍特别是基层法制队伍建设,夯实工商法制建设基础

各级工商机关高度重视法制机构和法制队伍建设,特别是基层法制机构和法制队伍建设,优化人员配置,加强教育培养,全面提高工商法制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作风,充分发挥法制机构在法治工商建设方面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

(一)加强法制机构和法制队伍建设。县级工商机关特别是工商所是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基层组织。近年来各地工商系统以加强法制机构宏观协调能力、法律研究能力和对下指导能力为目标,把法律素养好、基层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法制机构,特别是不断加强基层法制建设,着力解决基层法制建设相对薄弱的问题。截止到2010年底,北京、天津、河北、吉林、上海、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贵州、陕西等地工商系统在县级以上工商机关均设置了独立的法制机构。其中湖南省局下发文件要求,地市级工商局法制机构人员不少于5人,县级工商局法制股人员不少于3人,工商所专职法制员至少1人。陕西省人员最少的县级局只有4个独立机构,其中就设有法制机构。江西省局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法制机构的规范执法行为作用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法制机构的监督作用。

(二)强化对法制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北京、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河南、湖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工商系统通过定期培训、专题培训、专家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干部培训,切实提高法制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不断提升法制工作水平。山东、河南、重庆、陕西等地工商系统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选送优秀法制干部到高校进行学历教育,为法制机构配备相关设备,购买法律书籍和相关资料等,为法制机构提高素质、履行职责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三)建立法制干部的考核评价和培养使用机制。河北、黑龙江、江苏、湖南、广东、重庆、贵州等地工商系统制定了《法制员制度规定》、《业务工作指引》、《法制人员管理办法》、《法制人员考核办法》等,对法制干部的资格、职责予以规范,构建自上而下的层级考核体系。辽宁、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湖南、重庆、陕西等地工商局开展优秀法制干部评选、试行公职律师制度、建立法制人才库等方式,并对优秀法制干部、公职律师、法制人才优先培养使用。通过建立法制干部准入和退出机制,开展客观、公平、公正的考核,有效地激发了法制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法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内生动力。

六、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虽然各地在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执法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监管手段和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特别是在食品安全监管、广告监管、消费维权等领域需要逐步加强科技化、信息化监管手段和方式的运用;二是执法文书和案卷需要进一步规范,特别是有的地方仍没有启动新式法律文书,少数文书和卷宗存在证据不充分、法律适用不准确、裁量权行使不规范等问题;三是执法监督有关制度需要进一步落实,特别是在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制度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研究行之有效的落实途径、方式和具体措施;四是行政指导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还不够深、不够透,个别地方存在行政指导工作泛化、异化的问题;五是执法人员年龄和知识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特别是个别地区存在执法人员平均年龄偏大,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六是个别地方法制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个别地方县级工商机关全都没有设置独立的法制机构,个别地方地市级工商机关没有全部设置独立法制机构,有的工商所法制工作比较薄弱等。

篇3:工商行政执法系统

南京电信与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近日举行工商天翼3G移动监管执法服务系统签约仪式。今后, 南京全市2000多名工商工作人员将基于中国电信安全、高效的天翼3G移动网络, 开展实时监管执法。南京电信将构建工商天翼3G移动监管执法服务平台系统, 提供从无线通道、无线终端定制到后台信息平台开发的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项目建成后, 工商部门工作人员将使用专项移动监管执法终端, 基于天翼3G移动网络实时访问南京市工商内网业务和办公系统, 通过工商市场主体分类监管、12315行政执法、公共服务、政务管理等系统高效运用。

篇4:工商行政执法系统

关键词 工商行政管理 信息系统 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为了实现项目的全部需求,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在总体框架的设计上采用的是B/A/S三层体系结构的互联网应用程序。该系统的数据存储管理服务器采用的是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互联网服务器采用的是Microsoft IIS,并以此来实现数据的共享访问,对于ASP.NET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层的开发主要采用的是Microsoft.NET平台上的C语言。

1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1.1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

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采用的是B/S模式,服务器是该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该系统的设计者不需要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而设计出不同的应用程序,而是只需要将所有的功能都在互联网服务器上加以实现,并为不同需求的用户设置相应的权限即可。如果系统需要升级,只需要对服务器端程序进行升级即可,不需要对客户端的应用程度进行升级。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中采用这种模式不仅方便系统升级,也有利于系统的维护。

B/S结构根据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功能和行为要素的分析,将其客户端分为三层,分别是负责可移植逻辑表达的前端客户层、允许用户通过将其与设计应用隔离而共享和控制业务逻辑的中间应用层和提供对专门数据服务访问以及处理客户端与数据库间数据流的后端的设计隔离和服务层。采用该结构体系作为系统的总体结构,主要是因为与其他结构体系相比,其具有更多的优点,例如应用B/S结构开发系统不需要开发专门的客户端软件,操作起来非常方便而且简单易学,由于界面的统一,降低了用户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这样不仅节省了系统开发的时间,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系统出错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维护费用等,除此之外,基于B/S结构开发的系统更容易达到稳定、安全、可靠的运行的效果。

1.2工商信息系统主要业务流程设计

根据实际需要,工商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必须实现以下功能:首先,业务流程必须可以随时退回;其次,业务流程必须能够确定用户,即业务流程的下一步流程应该由谁完成;最后,业务流程中每一流程的操作人员的相关意见必须进行自动保留,以可以随时查看。

工商信息系统主要业务流程包括工商信息系统流程管理模块、工商信息系统业务管理模块、工商信息系统用户访问模块和工商信息系统文书管理模块。在工商信息系统流程管理模块中,用户可以按照国家局颁布的法规,对流程的开始结点、分支结点和终止结点进行输入,由此用户可以对流程进行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在工商信息系统业务管理模块中,可以实现对工商业务的管理,还可以对新建业务流程实例和调度业务流程中结点的走向进行确定和管理;在工商信息系统用户访问模块中,用户可以通过协调工作流引擎和工商信息系统流程管理模,对流程中结点的访问权限进行设置;在工商信息系统文书管理模块中,该模块通过采用金格控件在网页上嵌入WORD、EXCEL文件,帮助用户直接对文书进行编辑和打印。

2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2.1信息系统软件构架的实现

在信息系统软件中,系统构架主要采用的是B/A/S架构,其中服务器采用的是传统的三层构架,分别是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其中表现层主要作用是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也是距离用户最近的层次;业务逻辑层主要作用是对用户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数据访问层主要作用是对数据进行保存和读取,其中数据访问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二进制文件、文本文件和XML文档等。

2.2工商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的实现

工商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的实现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步骤进行逐步实现的:(1)在信息系统业务流程中建立流程阶段,主要是通过建立系统流程管理模块对流程结点定义表和流程结果对应表进行操作。首先用户必须手工输入结点信息,然后输入该结点的操作结果信息,最后将整个信息输入到系统中。(2)在信息系统业务流程中的实例化流程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在建立流程基础上对所建立的流程进行实例化的过程,其主要负责对流程实例表和流程操作意见表进行操作,最终将用户输入的业务信息保存到相关业务表中。(3)在信息系统业务流程运行流程阶段,信息系统主要通过应用引擎模块对流程里结点的流转进行负责和管理,并且能够根据不同条件,将业务流程实例從一种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状态。(4)在信息系统业务流程结束流程阶段,通过业务流程引擎的调度,所有的流程走完便会终止,或者对下一个流程进行激活,如果流程走完而不进行“立案”,则流程会结束。

3结束语

为了确保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结构更加合理,也更方便维护和扩展,在系统设计中将采用最新、最先进的三层结构软件应用技术将三类性质不一样的工作分别用三层软件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耿. 校园信息门户SAML单点登录的实现[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06).

篇5:工商行政执法系统

【发布日期】2000-09-20 【生效日期】2000-09-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关于印发《全国工商

行政管理系统反腐败抓源头工作方案》的通知

(工商党字〔2000〕第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副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局机关各司(局、室)、直属单位:

现将《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反腐败抓源头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根据本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抓紧研究制定出本单位、本系统《反腐败抓源头工作实施办法》,并于10月底前报送中纪委、监察部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纪检组、监察局。

二000年九月二十日

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反腐败抓源头工作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提出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要求和中纪委最近《关于抓紧制定反腐败抓源头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中纪办发〔2000〕16号)精神,根据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和需要,制定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从现在起到党的十六大这段时间反腐败抓源头工作方案。

一、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当前存在滋生腐败的主要源头问题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政府对社会主义大市场实施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职能部门。其办理“证、照、案、费”和市场监管职权,都同广大人民群众--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一言一行都涉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1978年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复建以后,由于体制的弊端,机制不健全,制度和管理上存在漏洞,一度部门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屡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吃、拿、卡、要”,以权谋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公路三乱”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集资问题相当普遍;不依法行政,执法随意,徇私枉法,违法乱纪,管理和执法态度野蛮粗暴,以致打骂管理对象的问题也时有发生。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败坏了工商形象,影响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反腐败斗争开展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国家工商局党组和驻局纪检组,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中纪委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加大了抓系统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从治本入手,改革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市场办管脱钩,推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从严治政,加强队伍管理等,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国家工商局的督促指导下,也都加大了工作力度,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使全系统的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阶段性效果。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和执法腐败问题大为收敛,工商形象明显改观,人民群众对工商的满意率普遍提高。工商系统的反腐败斗争呈现出健康有序的发展势头。但对形势的估计不能盲目乐观,对成绩不能估计过高,以上所列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仍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和根治,稍一放松就会出现反弹。这些消极腐败现象滋生和存在的主要根源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经费不足,收支挂钩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还有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最根本的问题是体制没有理顺,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格。因此,必须进一步从体制、机制、制度、管理等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力度,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二、十六大以前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抓源头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阶段性目标

通过狠抓各项抓源头措施的落实,整体推进和深化反腐败斗争,把工商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到十六大之前,杜绝“公路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集资”、“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和执法腐败得到有效遏制,控制在最低限度;严格依法行政,基本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廉洁执法;提高行政效率和执法水平,改进管理和服务态度,使人民群众对工商的满意率进一步提高。国家局机关和50%的省局机关创建成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涌现一批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力争十六大之前,实现工商系统党风、政风基本好转,树立工商在社会上和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通过工商这个窗口进一步改善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今年后4个月,驻国家工商局纪检组、监察局主要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准容易产生腐败的部位、环节和源头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抓源头措施,形成全系统统一抓源头的具体方案和实施办法,一起部署同步实施。

2001年,集中解决市场办管脱钩的遗留问题,实现产权移交、人员分流任务,确保政企分开职能到位。

2001-2002年,协调各地财政部门,解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人员经费保障问题。到2002年年底使“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全到位,收支脱钩,收费票款分离,应缴尽缴。强化政务公开,深化审批和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改革,解决好以“证、照、案、费”谋私的问题。

其他抓源头的措施,同明后两年以上两项主要工作结合起来抓落实,在制订具体方案和实施办法时作出具体安排。

三、从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上解决腐败问题的主要措施

为了规范和从整体上推进全系统的抓源头工作,以治理“吃、拿、卡、要”,以权谋私“三乱”和执法腐败为重点,从规范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行为,强化办理“证、照、案、费”的窗口部位和市场管理、行政执法第一线人员权力运作的监督制约入手,把各项抓源头的措施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系统工作,形成规模效应和大气候,全系统集中统一抓。

1、强化党性党风党纪和反腐倡廉教育。

2、深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一、协调、权威、高效、廉洁的新型工商行政管理体制。

3、引入市场机制。基本建设工程、信息网络工程等,公开向社会招标,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参与并实施监督。

4、执行政府采购制度。

5、省级、副省级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行会计委派制,加强财务管理,促进“收支两条线”管理到位。

6、认真解决市场办管脱钩遗留问题,尽快完成人员分流、市场产权移交工作。

7、强化制度建设,使之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对工商行政管理的各项职能,管理人、财、物等重要部门以及市场监督、行政执法的窗口部位和第一线,都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法规,规范市场监管和执法主体的行政行为,强化对权力运作的监督制约,促进依法行政,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提高行政效能和监管执法水平。

8、健全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机制。内部权力运作实行分权制,加强相互制约监督,如收费、办案、办理证照以及其他审批项目的办理进行权力分解,实行三分离等。外部监督主要是聘请义务监督员,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民主评议行风等。

9、全系统实行全方位政务公开。在各地原有执法公示、执法承诺、两公开一监督等政务公开的基础上,国家局将对全系统政务公开从内容到形式等方面进行规范,年底发文,统一执行。

10、改革监管模式。实行小局大所,工商所由过去的以行政区设置,改为以经济片区设置,监管方式由过去的驻场式按行政区域监管改为以经济区域管理经济户口,实现由微观管理到对整个市场行为全方位监管的转变。

11、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强化岗位监督。

12、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强对省局领导干部双重管理力度。各级局的部门领导实行竞争上岗和岗位轮换制度,地市、县区局领导干部实行交流制度;执法第一线人员竞争上岗、定期轮岗。开展人民满意公务员和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

13、加快信息化网络建设,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遏制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

14、开展效能监察,用效能监察保证上述治本项目和措施的落实。

以上14项为抓源头的主要内容,要紧密结合,互为补充,充分发挥整体效能。14项工作的实施方案要一起研究,目标要求一起制订,工作统一部署、统一抓落实、统一检查、统一总结。

四、建立健全与抓源头系统工程相配套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行责任目标管理

抓源头的各项工作,都与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工作紧密相联,属于领导班子的工作范畴,省以下领导体制垂直后,各省局、副省级市局党政领导班子要把这些工作作为主管的系统工程,纳入目标管理直接负责,加强组织领导。

(一)建立由党组(委)统一领导,党政一把手挂帅负总责,副职领导分工负责,部门各负其责,干部职工参与,纪检监察组织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统一的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抓源头系统工程领导小组和全省上下对口的工作班子,避免多头向下,重复工作。

(二)认真组织全面部署抓源头系统工程。各省系统的重大活动和涉及全局的工作,由省局统一协调部署。对抓源头系统工程方案的制订,工作的安排,制发文件,召开会议,省局一把手都要直接主持,副职领导分头抓。

(三)有关政策、制度规定等由省局统一制定下发,有的由国家局制定下发,避免政出多门。

(四)把抓源头系统工程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责任目标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内容,检查,半年总结通报,年终考核,实行责任追究。省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和下级机关的主要责任人责任部门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五)明确分工和责任,切实做到部门各负其责。

国家局和各省局机关各部门按照职能和各负其责的原则,进行任务分解,明确分工:宣传教育由纪检监察、人教、宣传部门和机关党委负责;“三乱”、“收支两条线”、市场办管脱钩、会计委派、财务管理由办公室和财务部门、市场司(处)负责;“证、照、案、费”方面由企业注册、商标、广告、个体、公平交易、消保、市场等司局(处)负责;有关机制建立、制度和法规制订由纪检监察和法制司(处)负责;政务公开由办公室、人事和纪检监察负责;信息化网络建设和网上监督由办公室、信息中心和企业注册、商标、广告等部门负责;执法监察由法制司(处)和纪检监察负责;效能监察由纪检监察负责。这些责任部门的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纳入责任目标管理后,使这些部门既是抓源头系统工程的实施对象,又是完成了这些单项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积极性,使部门各负其责真正落到实处。

五、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能作用,强化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反腐败斗争的根本途径,纪检监察机构责无旁贷。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主动性,认真履行职责,在实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系统工程中发挥好组织协调和纪律保障作用。

(一)深入调查研究,出谋献策,当好党组的参谋助手。年底前,中纪委驻国家局纪检组和各省局纪检组,要在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党组提出全系统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系统工程的实施方案。抓好试点,逐步推开。参与抓源头工作专门班子的工作和政策、制度、规定的制订工作。

(二)要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思想沟通,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多种宣传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为实施抓源头系统工程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扫清思想障碍。

(三)强化督办和检查指导,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采取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组织巡查等形式督办检查。国家局、省局纪检组要建立联系点,对日常工作现场检查、指导、督办,具体抓落实,并及时总结推广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

篇6:工商行政执法系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开展作风整顿和民主评议工作的意见

(工商纪监字[1998]第9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近年来,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紧紧围绕“工商形象建设年”活动,积极开展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为了把“工商形象建设年”活动引向深入,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加强行风建设,促进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根据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国务院第六次反腐败工作会议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部署和要求,今明两年对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基层、窗口单位进行新一轮作风整顿,并请地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政府纠风办协助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风开展民主评议。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这次作风整顿和民主评议行风要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提高队伍素质为目的,以树工商新形象、创建文明单位为主题,以创建文明系统为目标,整顿、评议、创建相结合,纠建并举,努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满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

二、这次作风整顿和民主评议在时间上不搞一刀切,可分期分批进行。各地区、各单位要从实际出发,作出具体规划。可以先基层后机关,也可以先机关后基层。作风整顿的成效必须经过民主评议作出评价。每个单位集中进行作风整顿的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民主评议的时间按所在地区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而定。

三、开展作风整顿和民主评议,要从本级机关和本系统的实际出发,以“工商形象建设年”活动提出的忠于职守、公平公正的执法形象;甘为公仆、廉洁自律的廉政形象;勤政高效、文明礼貌的办事形象;着装整齐、举止端庄的仪表形象为基本内容,从解决“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入手,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整顿,认真进行自查自纠和整改。整顿结束后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民主评议,对整顿的成果进行检验,作出评价。各地区、各单位对整顿和评议的四个方面的内容,要细化成若干具体条款,以便于掌握和操作。

四、作风整顿和民主评议以自我教育、自我整顿为主,采取上下结合、内外结合、面向社会、群众参与的方法进行。

(一)准备阶段

1、各地区、各单位结合实际,商当地政府纠风办,制定出分期分批整顿和评议的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整顿和评议要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试点要分类进行:对群众意见大,问题突出的单位可以整顿纪律作风为主,着力刹风整纪;基础条件好的示范窗口单位可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新措施,提出新要求,争创“文明单位”;一般的窗口单位应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纠建并举,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建立有效的执法机制。总之,对不同类型单位应提出不同的阶段性创建目标和措施。

2、搞好学习、宣传和动员。在充分做好思想动员的同时,组织全体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认真学习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学习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学习党纪政纪条规,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家提高对作风整顿和行风评议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还要扩大宣传和影响,实行开门整顿和评议。

3、积极配合当地政府纠风办做好评议代表的选聘工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自己选聘的评议代表必须是政治素质好、工作热情高、具有事业心、议政能力强、公道正派、敢于直言的同志,要具有广泛性、代表性,涵盖对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有所了解的单位和个人,人数可视情而定。评议代表应具有检查权、评议权和督查权。

(二)自查自纠阶段

各单位先行根据本单位的实际进行自查自纠,并对所找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在此基础上,上级机关进行重点检查,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做出基本估价。

(三)民主评议阶段

要诚心欢迎和积极配合评议代表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主动向评议代表介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工作职能、范围、体制及执法工作、队伍建设、纠风工作、基层规范化建设和“工商形象建设年”活动开展等基本情况,便于评议代表全面了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和实施监督。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自己也要与联系较为广泛的有关部门、公司、企业、市场座谈征询;以问卷调查、民意测验等形式收集意见,了解民意;查阅部分近两年来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年检、经济处罚等单位的档案、案卷并到该单位进行走访;建立热线电话、接受举报投诉、明察暗访,进行广泛、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以掌握具体、真实的第一手材料。

在召开民主评议会议,面对面地进行评议时,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一定要参加。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回避矛盾,既坦诚直率又具有尖锐性地揭露问题。受评单位要坐得住,听得进,变压力为动力。最后,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基层、“窗口”单位作风整顿的成效和各级机关及其系统行风建设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分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四)整改阶段

整改阶段是作风整顿和行风评议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整顿、评议是手段,改进工作是目的,群众满意是标准。各受评单位,对评议代表所提出的问题和意见要归纳整理,逐条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和方案,按照制定的整改措施和方案尽快解决,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对评议代表提出的建议要认真研究,对建设性意见要拿出采纳措施;针对整顿和民主评议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建章立制,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廉政勤政建设,严格执法标准,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树立执法权威;对评议中反映出一些本单位、本部门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视情况向上反映或作好解释工作。评议工作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并将解决问题的情况和整改情况措施的落实情况向当地政府纠风办和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告。

五、作风整顿和民主评议要注重实效,切忌形式主义走过场。通过整顿和评议,使干部职工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廉洁从政、勤政为民、奉献社会的意识明显增强;群众反映突出的“热点”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反映部门不正之风的投诉明显下降,没有重大违法违纪案件;部门作风明显好转,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群众满意率达85%以上;涌现出一批行风建设先进典型,基层工商所和窗口单位文明单位达80%以上,县级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文明单位达60%以上,大中城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要努力成为文明系统。

六、作风整顿要注意掌握政策界限,着眼于教育大多数,以自查自纠和自我教育为主,着眼于改进工作。对于作风整顿中主动清理出来的一般问题,可免于处理;对严重违法违纪者,特别是顶风违法违纪人员要严肃查处。对作风整顿走过场、重点检查中又发现严重问题的,要加重领导责任。

七、几点要求

(一)领导重视,加强领导。各级都要成立作风整顿和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成员由各级局一把手、主管纪检监察工作的局领导担任,人教、办公室、法制、纪检监察及涉及整顿和评议工作的有关部门参加,下设办公室。各级主要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工作的主要任务,亲自抓好人员的抽调、工作班子的组建、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目标、标准的确定。切实保护作风整顿和民主评议行风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制定规划要抓好两点:一是创建文明系统的总体要求、目标和标准。二是进行作风整顿和民主评议的具体方法、步骤。

(二)“条块”结合,形成合力。作风整顿应以“条条”为主,对本系统的作风整顿统一部署,提出实施意见,明确目标和要求,总结推广经验。“块块”则按属地原则,对本地区的基层、窗口单位加强督促检查,组织好民主评议。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条、块”的要求和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存在问题,积极搞好自查自纠,作出自我评价。民主评议工作以“块块”为主,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政府的规划和提出的工作计划和要求,制定具体方案,积极配合,抓好落实。

(三)作风整顿和民主评议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始终把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主要搞好宗旨观念、廉政勤政、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职业道德和依法行政方面的教育,要充分发挥正反典型的教育作用。二是强化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认真纠正部门不正之风。三是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实现作风建设规范化、制度化。要把作风建设纳入行业管理之中。把建章立制作为整顿、评议和发展成果的一项长远措施来抓,切实把行业行为长期置于严格管理和广泛监督之下。

(四)把作风整顿和民主评议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建设结合起来,按照“工商形象建设年”活动的要求,通过评议,切实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工商行政管理形象;把作风整顿和民主评议与整改结合起来,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搞好队伍整顿,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作风整顿和民主评议与作风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树新风、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和文明系统活动;把作风整顿和民主评议与年终总结结合起来,表彰先进,促进后进,奖优罚劣。

(五)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坚决杜绝评议中通过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请客送礼、大吃大喝等手段隐瞒问题、骗取荣誉的现象发生。

一九九八年五月十四日

上一篇:火灾自救逃生知识下一篇:夸夸我同学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