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文化素材专题

2024-05-14

数学教学中的文化素材专题(共10篇)

篇1:数学教学中的文化素材专题

第四章

数学教学中的文化素材

一、艺术中的数学文化

(一)诗歌与数学

数学教学中融入一些诗歌,可以增进学习者的记忆,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为数学教学服务。1.诗歌中的数学问题

约公元前800-前600年,印度的《绳法经》以诗歌形式写成。

公元6世纪,印度天文学家瓦拉哈米希拉所著《太阳知识》包含了诗歌形式的正弦表。

公元500年左右,《希腊选集》第14卷是希腊学者米特洛多鲁斯所编写的算数问题或谜语,都已诗歌形式写成,众所周知的丢番图墓志铭便是其中之一。

12世纪,印度数学家婆什迦罗的数学著作《丽罗娃蒂》中包含许多以是个形式表达的数学问题。

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塔塔格里亚曾将他的三次方程的解法编成一首隐语诗。稍后,中国明代数学家程大位在《算法统宗》中多以诗歌来表达问题的解法。

也有诗歌反映数学中常见的勾股定理、等比数列、余数问题等等。2.诗歌中的数学意境

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认为:“数学是人做出来的,数学的思考过程必然打上人文的烙印。数学意境和人文意境之间,是彼此相互借鉴的。” 3.诗歌与数学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同一性:诗歌的现代性或现代主义的开启,与现代数学有其是非欧几何学是多么的相似。

差异性:数学是发现,而诗歌是创造。4.一个融入诗歌的数学教学案例

偏把他乡作故乡:数学归纳法之文化谈。

(二)美术与数学 1.绘画与数学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布鲁内利希就把数学运用于绘画。其后,意大利画家阿尔贝蒂与1435年完成了《绘画论》,提出有关透视法的数学原则,这本书成为后来绘画艺术家运用透视法的基础理论。最后,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佛朗西斯卡把透视法的数学原理较为完整的表示出来。

就数学和绘画的结合而言,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绘画最具有代表性。在15世纪,欧洲的北方出现的人物——丢勒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所有艺

术家中最懂数学的人。他的著作《圆规直尺测量法》主要是关于几何的,也顺便提到了透视法。18世纪,法国数学家蒙日发展了一门数学分支——画法几何。

到了20世纪,西方出现了一系列深受数学思想方法影响的美术流派。今天,数学在为艺术家提供创造和创达他们思想的灵感和工具方面仍然起着积极地作用。2.雕塑与数学

(1)基于数学观念与形式的雕塑

当过17世纪数学教授的美国雕塑家费古生的雕塑作品——Ne脐带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创造的莫比乌斯带。(2)雕塑的文化意义

费古生认为:“雕塑是数学传播的有效途径,数学是雕塑设计的清晰语言。” 意大利建筑师马尔蒂尼说:“没有任何一种人类的艺术可以离开算数和几何而获得成就。”

瑞士建筑师柯布西耶则说,几何形体“用几何满足我们的双眼,用数学满足我们的理解。”

(三)音乐与数学

英国数学家西尔威斯特宣称:“数学是理性的音乐,音乐是感性的数学,两者的灵魂是完全一致的!„„当人类只会升华到完美境界时,音乐和数学就相互渗透而融为一体。” 1.数学产生音乐

乐谱的书写时表现数学对音乐影响的第一个显著的领域。除了数学与乐谱的明显关系外,音乐还与比率、周期函数、指数函数、三角级数、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等都有密切联系。2.音乐孕育数学

美妙的音乐创造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孕育了一批杰出的数学家,如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得,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尔,微积分的先驱之一——开普勒,微积分创始人之

一、百科全书式天长——莱布尼茨,数学家之英雄——欧拉,高耸的金字塔——拉格朗日等等。3.一些实例

(1)钢琴键上的数学

钢琴的键盘的排列恰好与斐波那契数列有关。(2)大自然音乐中的数学

例如蟋蟀鸣叫的频率与气温有很大的关系。

二、邮票中的数学文化

威尔逊编著的《邮票上的数学》一书,图文并茂,堪称邮票上的数学文化大全,对中小学数学教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一)改变世界面貌的十大数学公式 1.手指计数基本法则1+1=2 “1+1=2”如此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是一条关于“数”的基础公式。没有它,就根本不会有数学,更不要说物理学、化学等其他自然科学了。2.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A2B2C2

勾股定理是传承人类文明的使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古代文化的精华,它在数学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另一大影响是导致无理数的发现。

3.阿基米德杠杆原理F1X1F2X2

杠杆原理是一切机械运行的基础。4.纳皮尔指数与对数关系公式elnNN

对数、解析几何和微积分被公认为17世纪数学的三大重要成就,恩格斯赞誉它们是“最重要的数学方法”。5.牛顿万有引力定律FGm1m2 r2“为什么苹果会掉下来,而月亮不掉下来呢”成为人类思想史的一个转折点,促使牛顿发现了对人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万有引力定律。

K2E6.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E22

ct2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确定了电荷、电流、电场和磁场之间的普遍联系,是电磁学的基本方程。

7.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Emc2

质能关系式是核能利用的理论基础。

h8.德布罗意公式

mv物质波的概念为波动力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9.玻尔兹曼公式SklnW

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玻尔兹曼公式被公认为最重要的物理学公式之一,其影响深远,在整个物理学领域实属罕见。10.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VVelnm0 mi

他成为人类征服太空的钥匙,为后来火箭技术的发展指明了研究方向。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科学公式之一。

(二)国际数学家大会

国际数学家大会是由国际数学联盟主办的全球性数学科学学术会议。这是全世界数学家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盛会,每4年召开一次,规模逐渐扩大,近年来一般在4千人左右,为期十天,主要内容是进行学术交流,并颁发两项数学奖:菲尔兹奖和奈瓦林纳奖。学术交流的形式很多,主要由大会程序委员会邀请的大会报告和分会报告。

三、黄金比例与斐波那契数列的关联

黄金比例(又叫黄金分割,黄金数,)指的是一个不可穷尽、永不重复的数字:1.6180339887„„这个数字自古代发现以来不断触动人们的好奇心。斐波那契数列的认识始于中世纪,20世纪以来不断有深入的开掘。

(一)“黄金比例”的提出 1.线段的黄金分割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得

整条线段较长线段,而黄金比例

较长线段较短线段=整条线段较长线段15 较长线段较短线段22.黄金矩形、黄金三角、正五边形与黄金比例

“最美的矩形”

3.数学课堂中学生对“黄金比例”的新探究,那么,222?,333?„„

(二)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最值得纪念的成就就是他的《算经》一书第三部分提出的一个“兔子问题”。问题是这样的:“如果每对兔子每月可生一对兔子,每对小兔在第二月也可以生产一对小兔,如此继续下去,且不发生死亡,问一年中共可生兔多少对?”以此引出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34,55,„

这个数列的递归公式为

F1F21,FnFn-1Fn(2n3)。

有意思的是,这个整数数列的通项公式竟然含有无理数5的一个式子,即

nn11515。Fn522

(三)黄金比例与斐波那契数列的关联

来看看斐波那契数列前几对相继数的比:

123581.0000; 2.000;0 1.5000;

1.6667; 1.6000; 112358213455551.6250;1.615;4 1.61901.61761.6176 ; ; ; 5***442331.6182;1.6180; 1.6181

„„ 5589144将会得到一个奇妙的性质:这一比值将明显地趋于一个极限值,该值位于1.6180与1.6181之间,它恰好是“黄金比例”的近似值。它还能准确地以

152表示出来,即limFn151.618。

nF2n-1

篇2:数学教学中的文化素材专题

清明节(寒食节):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介子推(清明节、寒食节由来)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冬至节: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节

端午节:

《端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屈原

重阳节: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秋节: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春节: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教材中的哲理诗(词)句: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前赤壁赋》 苏轼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前赤壁赋》 苏轼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后赤壁赋》 苏轼

西湖文化: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岳飞、于谦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秦桧 精忠柏 文化古迹: 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寒山寺: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

(现今寒山寺里的古钟已非张继诗中所提及的那口唐钟了。甚至明代嘉靖年间补铸的大钟也已不知下落。一说当时“遇倭变”,销熔改铸成大炮;一说已流人日本,康有为诗云:“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枫。”)

乌衣巷;朱雀桥: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超然台:

《望江南 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超然台是诸城的著名古迹)

诗人理想:

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李白:以大鹏自比,“济苍生”

陶渊明:“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执杖而耘耔。”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看试手,补天裂。”

篇3:数学教学中的文化素材专题

1、缺乏新颖的设计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前些年,建造古代题材的游园、电影主题影城(如,红楼梦、大观园、太湖影城、秦皇宫)、还有其它仿古景观园多不胜数,但大多缺乏规划、设计,信息量也相当小。

最盛时,国内类似“西游记宫”、“大观园”、“三国城”之类的人造景观多达729处。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造景观主题公园发轫于深圳市的“锦绣中华”,由此带动了国内主题公园的一个高潮。这些以复制缩微景观于一园为卖点的人造景观,曾一时吸引众多国内游客,但昙花一现,后来吸引力逐渐下降,利润锐减,许多景点陷入困境。随着央视无锡等地外景基地的建设,从唐城到三国城、水浒城,一时又带动各地建设仿古文化城的高潮。然而,一阵喧哗热闹之后,多数主题公园又面临生存危机。[1]这些旅游风景区的景观设计没有新意,所以失败了。

2、抄袭之风仍存在

国内人造景观都朝一种模式建造,你抄我,我抄你,缺乏内在的文化内涵。无锡“统一嘉园”开始建造时,模仿央视无锡影视基地以拍戏带动建造没有成功,立马又搞始祖文化,想给台湾胞提供一个祭祀始祖的场所。该园建成几年后,只有1万多游客来观光,注定又一次失败。原因很明显,景观的本身特质与文化定位发生了冲突。很多人都知道,妈祖文化发源于福建沿海,妈祖是海神,与江南的太湖文化牵强附会。这种不按实际情况的做法,必然得不到人们的认可。这类的模仿实质上是严重的抄袭行为。

反观美国的迪斯尼,它同样也是人造主题景观公园,但全球皆知并且风行,它的成功就在于它立足了美国文化,又加上有高投入与高科技的支撑。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国内的主题景观公园和旅游风景区景观设计却对中华文化挖掘得不深,造成现在许多人造主题公园遭遇到生存困境,其实这是对以往盲目投资的一种清理。只有植根于中华文化,定位合理,民族元素恰当的运用在设计中,旅游区的风景景观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民族文化元素

1、中国民族元素的运用

诗意化的视觉经验是一种感物的性情,即感物之心的情调之美已经融于所看到的周围世界中,这是中华民族深埋心灵的一种感物的性情。中国传统文艺的特质体现出“情景交融”很深,这方面文化因素包括文字、书法、工艺美术、文学、民间艺术、水墨画、书籍印刷与装帧,也包括起居饮食与茶文化等。神韵与内涵的传承是深层次对传统民族元素的传承与发扬。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审美情趣和审美哲学独特,其文化随着具体的事物在表现在视觉效果上,如:国画与书法、易经与禅学、五行八卦等等。另外,还有民间的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设计师在神韵传承中不直接引用符号,而是将传统民族元素的表达形式与意蕴、审美方式等综合之后,产生独特的设计方法,从而达到与传统“神似”的目的。

2、中国民族文化元素

一想到中国民族元素,中国红、中国功夫、大红灯笼、龙、京剧脸谱、旗袍等展现在人们头脑中。但是事实上中国元素还有许许多多,其内涵非常宽泛并且深厚,表现形式也并不只局限于具体的符号上。中国文化艺术,也包括那些经常出现在建筑、服装与绘画上面的元素,中国民族元素多不胜数。

中国民族元素总的来看是民间的民俗文化以及手工工艺,歌舞、器乐、说书、皮影、绝活、绘画、剪纸、木雕等;从细分来看是民间民俗中分离出来和延伸的符号与概念,是发展与变化并世代相传的历史。

应用中国元素做设计的时候,放宽眼界,打开视野是设计师的第一步,有些设计师只关注某些视觉元素,而中国元素实际上还包括很多触觉元素和味觉元素,还有传统的民间乐器、乐曲等音乐元素。

3、从民族文化传统中寻找灵感和素材

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既要尊重这些民族文化元素,又要在思想上把握好设计,景观设计中应用中国民族文化元素,要继承更要创新,不能不加思考地随意乱用。设计师不清楚的东西,一般不要轻易使用。不智慧,不精致的作品也不适合出现中国民族文化元素。

4、挖掘文化内涵促进旅游品质提高

人们到一个地方旅游,看风土人情,游青山秀水,玩主题活动,品美味小吃,听山歌民语,收藏特色物品,这些都是不少人讲究的。人们旅游看风土人情,看精彩的节目表演,也看旅游地建筑景观和装饰特色、民俗民风。这些东西都与中国民族文化元素相关联,只要和旅游有关,其中国民族文化元素的艺术价值就能体现出来。

对于中国民族文化元素,当代设计师应巧妙运用之,避免符号化作为设计的幌子,使之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出生命力,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元素的内涵,促进旅游品质的提高。

三、结合当地特色进行景观设计

1、改造与利用旧建筑

我们现代的建筑在很大的程度上有继承古代建筑的风格和他的合理成分,比如都江堰的合理布局和它的作用,赵州桥的结构,古人有他自己的智慧,有很多的时候也会给我们留下很多谜团,但他的智慧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可以借鉴的经验。

对于旅游景区一些实在是破烂不堪的旧建筑,应该改造利用,而不是拆掉。旅游景区的建筑景观很有保存和观赏价值,对于古建筑景观的研究可以提升我们对于古代历史的了解程度。传统的建筑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重要遗产,也是中华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

2、保护历史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也是风景旅游区重要景观,建筑的艺术价值高,体现了社会伦理制度和思想意识比较强,能起到有益作用。运用一切因素,综合各种手法塑造整体形象,是中国古代优秀建筑作品的共同点。无论整体环境,还是单座房屋,每一部分的空间外部与内部、装饰色彩、其他艺术形式,都协调一体。

重视环境整体经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的具体表现,如五岳五镇、佛道名山、邑郊园林等重要的风景名胜,放在首位的是环境经营。帝王陵的建筑靠环境的艺术性展现建筑魅力,并生风水地理,单体建筑与群体建筑相互融为一体。形式比较简单的中国古代单体建筑,定型化是基本特点,它的效果依靠群体序列来获得。例如,明清时期单体建筑的式样并不多的北京宫殿,经过空间序列的变化与转化,每个建筑单体就有在整体中的独立特点,使艺术形象与构造技术相统一。变通成其他形状的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体系适应性相当强,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屋顶构架,可做出穿插、重檐、披搭、重檐等样式结构。

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不要破坏,应当得到保护。

3、利用当地人文与自然特色进行设计

景观是一片寄托了人类生存理想的土地及土地上要素的集合,可以说人类与景观的交融史贯穿了人类文化成就的始终。“人类活动的遗迹和景观中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成了景观的一种非自然的、非视觉的构成要素。[2]

文化一发生就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使各地域的文化相互区别。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文化,又会反作用于原生环境,使之发生变化,出现新的环境,进而使文化进一步分异,地域文化并不必然是国民性或民族性的文化,但国民性,民族性则必然表现出其地域特性。[3]

假如按照中国各地的民族风格,带着民族文化元素,发挥民风民俗,并有积极意识来设计,就会有独具特色又很规范的设计。比如,桂林强调马头墙、白墙、翘檐、庭台楼阁,青碧琉璃瓦与碧水青山交互辉应,从不同的任意角度去看,能感觉出这是桂林的建筑风格,不是其他地方的风格。又比如我们看泰国建筑,那民族特色就是泰国而不是云南,这个区别就是不同的民族元素在起作用了。

四、结束语

如果在西方文明已经反省他们文明的缺陷的时候,我们还一味跟随他们的历史脚步时,我们必定要失去更多,我们应该有肯定自己民族的勇气!如今有很多人在呼喊将民族元素融入设计中,期待有中国特色的旅游风景区景观设计真正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陆楣.现代风景园林概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12.

[2](美)约翰·西蒙兹著,俞孔坚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23-26.

篇4:“小学数学文化教育研究”专题

编者接:文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数学具有广泛的文化价值。数学自身的客观因素和数学家的信念品质、价值判断、审美追求、思维过程等深层的思想创造因素以及这些主客观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了数学文化。

对数学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名师张齐华老师,在我省第八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摩大会期间上了两节示范课,并作了“小学数学文化教育研究”的专题讲座,对新课程小学数学文化教育给出了个人的思考与表达:“所谓数学文化,就是以数学家主导的数学共同体在从事数学研究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显性的,如具体的数学知识及其物化的呈现形式,而隐形的则为内涵于具体数学知识、过程之中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观念、数学精神等。”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科学文化素养的数学新课程改革,应开展数学文化视野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让文化成为数学课堂的自然本色,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理解数学所蕴涵的精神、思想、观念和意识,认识数学的真与美,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继承数学家的科学人文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机融入数学文化,实现数学文化的有效渗透,让数学文化朴素而平和地流淌在小学生的心灵深处,从本期刊登的几篇有关文章中读者或许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篇5:莫言素材专题

“莫言,请!”在2012年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在用瑞典语介绍莫言的获奖成就后,用中文邀请莫言领奖。在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中,莫言走到舞台中央,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的手中接过了诺贝尔奖证书、奖章。

在这个“王的盛宴”上,莫言完成了“加冕”——领取了本至高文学荣誉。莫言,这个当初“希望能靠写作改变自己的命运,吃饱饭,跳出农村”的农民儿子,不仅早已改变了命运,更用他的天赋和才华,丰富了世界文学殿堂,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单上留下自己醒目的中国人名字。

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个有趣细节,在诺奖晚宴的厅外,一群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留学生唱起了“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在这首歌的陪伴下,莫言步入颁奖仪式的现场。从这一刻起,当天的诺奖盛宴便烙上了最为深刻的“中国印记”。“大胆往前走”具有丰富的意象,走出贫瘠农村,走进军营,走进文学创作的沃野,走出独特的莫言式创作风格,直到走进文学的收获季节,走上诺奖颁奖台,莫言一直在走,在大胆地走,其间虽艰辛,却不坠其志。莫言的今天,与其说幸运女神的眷顾,毋宁说这是天道酬勤。更需提及的是,莫言所走的这条路,也正暗合着中国走向世界的轨道,也能让人清晰看到世界主动接纳和需要中国的路径。

回顾莫言在瑞典的行程,莫言一直在言说。从在斯德哥尔摩老城的瑞典文学院演讲厅讲“故事”,到在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演讲与交流,再到领奖后的简短致辞,莫言一直在说,他的价值观、文学观,甚至他的脾性和好恶,都能从他的言说找到注脚。莫言的言说赢得了尊重,也遭遇了一定误解,甚至苛责。无论誉还是毁,莫言仍是莫言,始终淡定、从容,他所说的“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至今思来,仍值得好好品读。

这几天,也许是莫言最风光最受瞩目的时段。文学是寂寞的,文学创作是孤独的,正如有作家所称,文学注定是孤独黑夜中的芬芳。繁华终将散去,镁光灯终将移开,莫言也终将回归平静,读者所关心的是,获奖之后的莫言还能写出精品吗?他能否打破作家获得诺奖之后无力作的“魔咒”。其实,莫言已经说了,他是个农民的儿子,得奖之前是农民的儿子,得了奖之后依然是农民的儿子。“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回到书桌前,坐下来写小说。”这是一位名作家的清醒,也是一名优秀作家的抱负。

毋庸讳言,今天,文学正日渐式微,早已失去了往昔的荣光与尊崇。我们在追逐名利的路上,在为粗粝生活所裹挟的日子里,渐渐忽略了文学,这是一种现实无奈,也是一种功利化选择,毕竟文学带给我们的改变不会立竿见影。但是,我们的精神生活却不能远离文学,文学不能带来看得见的好处,但能充盈我们的精神。有句话说得好,当文学存在,也许我们并不会意识到它究竟有多重要;但是当它不存在,我们的生命将会变得如此粗砺和无情。这也许正是文学的无用之用。

繁华散去,莫言仍在。生活仍要继续,在以后的每一个平淡日子里,由对莫言的关注转向对莫言作品的关注,由对莫言的研读转向关注中国作家“往前

1走”,由对阅读作品到培养阅读兴趣,在忙碌而功利的内心中为阅读留有一席之地,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讲故事”,职业作家的精神回游

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位于首都斯德哥尔摩老城的瑞典文学院举行文学讲座,约200名听众倾听了莫言的演讲“讲故事的人”。在该演讲中,莫言首先回忆了自己的母亲,并解读了代表作品各自的创作背景,继而说到了获奖后的忧与喜。莫言表示,“自己是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而获奖”。这些故事,让他坚信真理和正义的存在。

一位作家,尤其是一位小说家,对自身该有怎样的意义赋予?为此求解,“讲故事的人”,想必是个不错的参照。与此称谓密切呼应,在娓娓道来的45分钟内,莫言也一再提及“说书人”的古老意象。在莫言看来,对“说书人”的神往与效仿,不仅是自己叙事训练的开端,更似是漫长写作生命的旨归。如果说,威廉·福克纳、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传统,给了莫言技术层面的启发,那么,自小根植于心的“说书人”情结,也许就是莫言持续书写的终极动力。

在举世瞩目的获奖演讲之际,莫言仍不舍以“讲故事的人”自命,恍惚间将一个礼堂变成一个玄妙不已的书场。现场听众抑或千里之外的读者,想必都能理解这种发乎于心的“精神回游”:登临高峰者,往往愈发怀念出发时迈出的第一步。以“说书人”之名起步,在“说书人”定位的指引下跋涉,一以贯之的莫言,无形中一再强调着自己对作家职业最质朴的认同和信仰。

在此意义上,莫言演讲的最大价值,便是再次诠释了作家群体的职业本义——讲好故事!当然,对于莫言微言大义的演讲,人们有着多元的阐释和见解:例如,对特立独行、不逐流随波的个性化的坚守;对知识分子“跨界发言”的态度保留;抑或是拒绝崇高、自摘光环,但不放弃责任的个体定位„„但你我的解读,未必与莫言的本意严丝合缝,而莫言自己也说:“大家争议的莫言,是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

讲故事,是作家的最大责任,或许也是作家最大的贡献。因为好的故事,能承载是非爱恨,去梳理或重构存诸人心的价值秩序;好的故事,能容纳如烟往事,其中的个体、公共记忆,无疑是影响后世的经验资源;好的故事,亦能内含智识,故事引发的启蒙和思辨,甚至可能推进时代的更迭演绎。诺贝尔文学奖,是对严肃文学高成就的一种加冕,而有温度的文字,总有着启迪人心、指引价值的重量。而这,恰又仰赖一代又一代杰出的“讲故事者”。莫言,一个“讲故事的人”,用三个或直白或玄奥的故事,从容地结束了自己的演讲。而故事落音,也引来人们的各种揣测,这种涟漪效应,也表明了写作者“讲好故事”对公共生活潜在的滋养和改变。或许,剖白灵魂,可以有很多方式,尖锐针砭抑或平和地讲故事,而莫言选择了后面一种——在知识分子对普罗大众的精神救济中,莫言所代表的无疑是“授人以渔”派:与其将“道理”置于裸露的地表,不如讲着不乏深意的故事,引导读者学会思辨,并习惯自我启蒙。

莫言“讲故事”,有人静心聆听

12月10日晚,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正式领奖。此前,他以“讲故事的人”为题,在瑞典文学院发表了获奖演讲。从追忆母亲,到介绍自己的作品,到以三个小故事作结,莫言的故事让世界对中国作家、中国文学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让土地气息浓郁的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化握手言欢。

在瑞典的系列演讲中,莫言还谈到了中国文学的现状和未来,他表示,对严肃文学的前景并不用感到悲观,因为读者还没少到让作家没动力创作的时候。他拿自己做了个例子,获诺奖后,买他书的人一下子“多了好多”。

莫言的乐观体现着作家对文学的自信。不过,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书籍热卖的境遇,毕竟不具普遍性。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民众的阅读率正在持续走低。一家权威机构统计显示,我国18岁-70岁国民人均阅读传统纸质图书4.35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少得多。对此莫言也有深切的感受,他曾公开表示“希望中国人多读书”。在一个人口总量世界第一的国度,任何改变国民习惯的设想都无比艰难,更何况是劝人读书这种“无关痛痒”的事情。素以诗书礼乐之邦自居的中国,似乎患上了一种阅读疲乏症。

一些书店相继关闭,另一些则萎缩于不显眼的地方勉强支撑。买书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一年也未必会买一本书。在图书馆、在书店,捧着书本的多是老人和孩子,青壮年人似乎真的“太忙了”。

一个“太忙了”的现代社会,电脑甚至可以部分替代人脑,飞机、高铁能随时把我们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网络能时刻给我们提供免费的资讯,一切都那么快捷不用费脑筋,浅阅读、功利性阅读已成为国民素养提升的障碍。

说到底,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应该如“阳春白雪”一般被束之高阁,杰出的作家也不应该“对着黑夜孤独诉说”。理想的状态是,所有擅于“讲故事”的作家周围,都围着一批听众。人们愿意停歇匆忙的脚步,静心聆听他们的娓娓道来,直到对方一拍醒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时,才不情愿地起身离去。

我们固然不应给诺贝尔文学奖强加太多的“附加值”,但是莫言的获奖、莫言的演讲,在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学的同时,也让国人有了更多反思现代生活方式的机会。

莫言很淡定我们更要淡定

莫言到瑞典去领诺贝尔文学奖,应邀作了一个主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文学演讲,赢来了不少掌声和笑声,当然骂声和嘘声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包括他此前有关“诺贝尔文学奖从来都是颁给个人而非国家”的话,也让一些网友不太舒服。

掌声也好,骂声也罢,就像莫言演讲中讲到,讲过的话会随风而散,自从获奖以来,莫言说自己一直“心如巨石,风吹不动”,而我们作为旁观者,对于莫言及其获奖的意义,实在也不必过分解读。

“没有节操”“个人英雄主义”“是不是准备加入外国籍了?”面对各种质疑,莫言说,自己是个看戏的人。网民的质疑就像“少年派”面对老虎时一样,其实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反射,譬如对集体主义的狂热,缺乏足够的文化自信,对个人现状的不满,反射之后,此莫言早已不是彼莫言。

在国内略显浮躁虚荣的社会风气下,无论是拿了金牌的奥运选手,还是得了诺奖的文人作家,似乎最终都会成为国富民强的“符号”。莫言拒绝被“符号化”,不管是否刻意,我们都应该允许这种个体的自我意识。

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个文学奖,不是政治的附庸,也不是意识形态的代名词。在中国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可以有无数的光环照耀在上面,但当我们有人得奖了,反而要淡定,让光环随风而去。

其实,我们应该感谢莫言为中国文学的困境找到了一条出路——“写得好不获奖”与“获奖却不爱国”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在接受世界各国记者采访时,莫言用永远做一个“农民的儿子”来坚定志向,希望用一己之力助推中国文学的瞩目与发展„„这些都是他乡土情怀的表现,只不过少了些我们习惯了的激昂语言的装饰而已。

篇6:关于毅力专题素材

1、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雨果

2、大胆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雨果

3、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雨果

4、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怯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5、恐惧常起因于无知。——爱默生

6、弱者,其心先弱。——爱默生

7、采用大自然的步速:她的秘密在于耐心。——爱默生

8、毫不恐惧地、勇敢地前往未知的世界吧。——朗费罗

9、我必须承认,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达尔文

10、勇敢,世界就会让步。如果有时候你被它打败了,不断地勇敢再勇敢,它就会屈服。——萨克雷

关于毅力的事例

百年环法自行车赛已经落下帷幕,每一位车手不管名次先后,都骑行了3000多公里,在每一个赛段都有相当一段路程,最长的有260公里,而在比赛中又有些运动员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然后有重新投入到比赛中去。这些都是我们常人无法忍受的,又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他们骑完全程呢?当然是靠每一个人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毅力。

毅力是成功的基石。居里夫人曾经说过:“一个人没有毅力,将一事无成。”而“说一套,做一套”,永远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只有言行一致,朝着目标坚持不懈的去奋斗,去追求,才会有所收获。

顽强的毅力无往而不胜。任何一个有着坚强毅力的人,都不会光想而不做,不会被困难和挫折吓倒。自行车手们就是凭着顽强的毅力,跌交了而有泪不轻弹,在逆境下前进,才是胜者之能。

放眼看古今,每一个成功者身上都闪耀着“毅力”的光辉。范仲淹从小丧父。尽管这样,他仍旧艰苦读书,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最终成为中国有名的文学家。有人说过:“毅力可以攻克世界上任何一座山峰。”而张海迪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她身患高位截瘫,而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最后张海迪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4国外语,并成功的翻译了16本海外著作。和张海迪类似的还有贝多芬,他双耳失聪后,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坚持他的音乐创作,耳朵聋了又听不见,就用筷子插进钢琴的发声器,以震动来辨别音调,最终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

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我们应该丛中得到一些启示,顽强的毅力来源于坚持不懈的努力。让我们一起学习他们,努力吧!去赢得新的挑战,夺得成功。关于毅力的佳句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李白铁杵磨针——坚持不懈,勤奋不已,学习自成。

篇7:关于理想专题素材 (精选)

读写训练 语 文 du x i e x u n l i a n 理想是一段锲而不舍的追求,理想是一份神圣高尚的责任,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地放飞你绚烂的 理想吧。刘伟:另类“钢琴天才” 2010 年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燃起了一颗璀璨的新星,他就是刘伟——他空着袖管坐到钢琴前,以那双脚演奏出了可与苏珊大妈媲美的歌曲。曼妙的音符充盈着整个演奏大厅。这无与伦比的表演让刘伟夺得了中国达人秀的冠军。当评委高晓松问他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时候,刘伟说了一句: “我觉得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 刘伟10 岁时,他因意外触电失去了双臂。在医院做康复的那段时间,刘伟遇到了一位同样失去双手的人,他叫刘京生,北京市残联副主席。他能自己吃饭、刷牙、写字,而且在事业上也非常成功。刘京生以自己顽强拼搏的精神感染着刘伟,使刘伟重拾了生活的勇气。两年之后,刘伟回到了学校。刘伟找到了一家私立音乐学院,校长的歧视激发了他奋斗的激情。刘伟开始用脚来学习练琴,为了能够有收获,刘伟每天练琴时间超过7 小时。在脚趾头一次次被磨破之后,刘伟逐渐摸索出了如何用脚来和琴键“相处”的办法。刘伟还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除了北京唱响奥运节目外,2009 年12 月3 日,刘伟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双上肢障碍者书画及才能展示活动;2010 年5 月,参加了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济南唱区预选赛;2010 年7 月,参加了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2010 年9 月,参加《开学第一课》节目的录制。命运的不公,曾经让刘伟不幸地陨落在荒废的田野上。那里充满了堕落、沉沦和黑暗,但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追求让他不断地积蓄能量,使原本羸弱的自身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最终让世人震惊。罗琳:行走在童话王国里在英国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上,有个普通的一直生活在童话中的小女孩儿。后来,她碰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杰克。相爱不久后,厌烦了童话的杰克选择了离开。失恋的打击并没有终止她童话故事般的想象,她试图把它们写了下来。大学毕业,她去了她向往的具有童话色彩的葡萄牙。在那里,她很快找到了一份英语教师的工作,业余时间继续想象着她的童话世界。一位青年记者很快走进了她的生活,青年记者幽默、风趣,两人相见恨晚,很快就走进了婚姻殿堂。但是她的奇思异想还是让他苦不堪言,不久,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祸不单行,她被学校解聘,只武汉 王 君 every man has his faults.10 读写训练 语 文 du x i e x u n l i a n 能回到故乡,靠政府救济金生活。一次,她去领取救济金的时候,坐在冰冷的椅子上等地铁,突然一个想象中的童话形象浮现在眼前。回到家,她铺开随身带的稿纸,多年的积累让她的灵感和创作热情一发而不可收,一个星期后,她的第一部长篇童话《哈利·波特》问世了。在找了好多家出版社后,终于在一个小出版社出版了。没有想到的是,书一上市就畅销全国,销量达到了几百万,让出版商十分吃惊。后来她又陆续创作出一系列童话作品,稿费也让她过上了比较舒适的生活。她就是乔安妮·凯瑟琳·罗琳,她被评为“英国在职妇女收入榜” 之首,被美国著名的《福布斯》杂志列入“100 名全球最有权力名人” 的第25 位。每一个人都是有梦想的,不同的是当遭遇挫折时,许多人都放弃了梦想,但乔安妮·凯瑟琳·罗琳却坚持了自己的梦想,即使在遭受人生的重大挫折时也没有放弃,坚持梦想让她有了今天的成就。江志国:守望“麻风岛” 曾经,麻风病为不治之症,人们常常闻之色变。然而,62 岁的江志国却以守护“麻风岛”的信念独自坚持了三十多年,并创造了不凡的业绩。麻风岛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方圆十几里少有人烟,几乎与世隔绝。1970 年9 月,江志国被派到这里任团风县麻风病医院院长。一名老医生问:“年轻人,你犯什么错误了?到了这里,就是到鬼门关了!” 起初,病人们只能挤在几间破旧腥臭的茅草棚里,年轻的陪护人员因不堪忍受这样恶劣的环境纷纷选择离开,只剩下一些年老的人员。不仅人力资源有限,物资更加紧缺,没路,没水,没电,甚至夜晚时还有野兽来踢门。有一名医生的孩子放在屋里,竟然被狼叼走了。江志国带领全院职工和有劳动能力的病人,种树、开荒、盖房等,使荒凉的小岛有了生机,病人全部住进了砖房。江志国的工作也得到了妻儿的支持。他的妻子童秋香是医院最老的护士,每逢丈夫外出不在家,她就在门上吊一个铁桶,隔半小时敲几下,给自己壮胆。30 多年来,她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麻风病人,为他们打

针发药、缝补衣服、清洗被褥,从无怨言。麻风病院曾经历了两次灭顶之灾,先是被龙卷风摧毁,后是被洪水淹没。在与龙卷风抗衡的过程中,他发现烂腿的易以波还留在危险处,他毫不犹豫地冲回去救他;洪水即将淹没小岛时,他每天亲自划船往返8 趟,从天不亮运到天黑,整整拉了40 万块红砖来加固河堤。他的行动深深打动了每个麻风病人,如今他们团结互助,亲如一家。选择崇高的理想是可贵的,一如既往地奉行崇高的理想更是弥足珍贵,江志国以崇高的理想建立了一座希望之岛、一片神圣的净土。胡嘉仲:做中国的牛顿胡嘉仲从小就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高中时曾发明手摇式充电器。高二,胡嘉仲就拿到了清华大学的保送生推荐表。大一时就已经开始跳级选课,并有3 篇论文发表在欧美的物理学权威杂志上,其科研水平已经达到博士生毕业标准。2010 年入选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学术之星”计划,获得 “微软小学者”称号。此外,大学期间,胡嘉仲也曾获得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专业组一等奖,曾受邀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量子技术中心的访问学者。收藏地图是胡嘉仲的爱好之一,被称为“地图达人”。他对中国历史和人物传记也非常感兴趣,认为人文方面的素养也是一个理科生必备的。他还是清华学生跳水比赛初级裁判员,任清华大学跳水协会副会长等职。在个人信仰方面,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成为中国的牛顿,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以满腔的斗志迎接每一次的挑战。看似荒诞可笑的理想宣言,看似大言不惭的理想和目标,实则充满了信心和斗志。其实,理想是人生的一盏指路明灯,是成功的一枚重量级的砝码,顺着理想的目标往前冲,你会开辟另一片天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篇8:数学教学中的文化素材专题

新课改已进行10年有余,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也逐渐地因课改而精彩起来,通过数学教学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理念也逐渐清晰可见,中小学一线名师的课堂教学给我们带来了崭新的视觉享受。各版本教材也为适应课改变化,进行了全方位、大幅度地修订。人教版中学《数学》教材主编林群院士指出:希望教师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鼓励学生通过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培养更广泛的数学学习兴趣、不断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的同时,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不断提升数学文化素养,促进人格 品质的良 好发展,更全面地 发挥数学 在科学教 育与人文 教育方面 的功能。[1]

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课改的影响力也能从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模式变化等方面发现,但与林群院士所提出的数学素养和能力目标还相去甚远。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不足(南疆还普遍存在非数学专业教师从事数学教学),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不高等。新疆大部分地区目前选用的是人教版数学教材,非双语班的学生使用的是由汉语翻译成维吾尔语或哈萨克语或其他语言版的教材。不可否认的是,现行教材情境“城市化”倾向明显,如人教版教材里出现了“摩天轮、商场打折,甚至纳米、“神五”等实际例子,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孩子对这些事物没有任何概念。教材中涉及的这些情景素材远离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实际,远离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教学中存在困难,甚至出现负面影响也是在所难免的。林群院士曾指出:应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不拘泥于教材中的内容,努力开发着眼于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全面提升的学习素材。跨文化数学教育研究结论也表明:不同的经济环境和文化背景直接影响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青少年数学能力的发展,而直接影响数学教育的文化因素主要有数学文化、民族语言、传统观念、家庭环境、教育状况。[2]我们坚持认为,弥补当前国家统编数学教科书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缺失”或者“不足”之处,积极开发顺应少数民族儿童社会生活实际以及认知规律的、蕴含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文化环境和教育观念的、着重凸显数学知识在少数民族人民社会生活中实际应用的数学课程资源或教材建设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数学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开始了针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学课程资源的研发工作。前期的田野调查、访谈以及文献阅读都表明,新疆少数民族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载体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形式两大类,其中物质文化载体涉及新疆各少数民族特色饮食、民族传统服饰、刺绣工艺、地毯工艺、建筑装饰艺术等多个方面。这些凝结在实物上的潜在的数学文化内容只有通过分析、挖掘或抽象才能用文字语言、数学术语或几何图形重新概括表达出来。数学课程资源的非物质文化载体涉及新疆各少数民族人民在本民族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涉及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传统等方面)方面使用的数学知识。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民间故事、民俗、民间美术、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等多个方面提炼出情境教学素材。

在厘清少数民族数学课程资源载体形式的基础上,接下来就要通过文献、古籍以及史志检索、田野调查、访谈等搜集整理涉及数学知识应用的文化载体,并从数学的视角从中提炼出应用的数学知识,并加以整理、分析和细化。在整理少数民族传统数学文化的基础上,还要结合现行课程标准、现行国家统编教材、民族儿童认知规律等方面实现这些素材的教育学转化,开发应用于民族地区数学教育的不同形式的课程资源或教材建设(整个研发过程如图1所示)。

二、新疆少数民族数学文化情景教学素材开发实践

1.代数方面

有关代数方面的情景素材主要是将包含新疆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民族风俗以及日常生活事物等作为情景来编制数学问题应用于课堂教学。

情景问题1:骆驼是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哺乳动物(如图2所示)。骆驼行走的速度是14.5~16km/h。假如一只骆驼日夜不停地奔走,请问2天能行走多远?

情景问题2: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简称新疆细毛羊(如图3所示)。

(1)一片牧场长满牧草,牧草均匀生长,这片牧草可供10只新疆细毛羊吃20天,可供15只细毛羊吃10天,问:如果是25只细毛羊可吃多少天?

(2)牧场原有库存饲料一定,而且每天都买进相等数量的饲料入库,5只羊连续吃20天可吃完,6只羊连续吃15天可吃完,若要求6天正好全部吃完,至少需要多少只羊?

情景问题3:世界最大的温度计位于新疆吐鲁番火焰山景区内(如图4所示),在火焰山风景区的地宫中心,高高伫立着一根巨大的温度计,这根落成于2004年8月16日的立体造型温度计,名叫“金箍棒”,曾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已知巨型温度计直径0.65m。

(1)从巨型温度计离地5m处向地面拉一条缆绳,这条缆绳在地面的固定点距离温度计底部12m,同样用这条缆绳从温度计的顶端拉到地面,固定点距温度计底端5m,请问巨型温度计有多高?

(2)试求巨型温度计的体积是多少?

2.几何方面

有关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几何方面的情境素材主要是应用在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建筑图案及装饰工艺、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所使用的几何纹饰,这些几何纹饰表达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从这些几何纹饰可以发现,许多方面都是以几何学为基础。

情景问题4:新疆手鼓又称达卜,因敲击时发出“达”、“卜”两种音响而得名。手鼓是新疆各族人民庆祝丰收、节日的常用乐器。图5为很多不同型号的手鼓放到一个最大型号的手鼓里,把它抽象成图6所示图形,已知大圆O的半径为0.6m,根据图6回答以下问题:

(1)大圆O和小圆O有什么位置关系?

(2)大圆O和圆O1,O2,O3,O4,O5,O6的位置关系是什么?

(3)小圆O和其他小圆有什么关系?

(4)求∠O1OO2 的角度。

(5)求小圆O的半径和面积。

(6)分别求出大圆O与小圆O的半径、直径、面积比,并分析半径比、直径比以及面积比之间的关系。

情景问题5:皮山县隶属和田地区,图7为皮山县古代民间屋顶图案,屋顶造型简洁,具有明显的几何特征。图8是图7的几何图形。如图8,圆O是正六边形ABCDEF内接圆,已知正六边形ABCDEF边长为5cm,根据图8回答下列问题:

(1)圆O的半径是多少?圆O的面积是多少?

(2)若正六边形ABCDEF与正六边形A′B′C′E′F′的边长比为3∶5,请问面积比是多少?写出详细过程。

(3)图8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画出对称轴;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4)以点O为直角坐标系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求出点D和E′的坐标值。

情景问题6:新疆的房屋千姿百态,或款式不同,或装饰部位不同,或图案和工艺不同。房屋注重审美,朴素与华贵相得益彰,展示出人们的聪慧和高超技艺,是民族文化之瑰宝。

图9是建筑的窗户局部图案,图10是图9其中一个图案的放大图,这些图案造型简洁,色彩明快,具有明显的几何特征。图11是图9窗户内部花纹的几何图形。在图11的正六边形A1B1C1D1E1F1 中,

点A2,B2,C2,D2,E2,F2是线段A1O,B1O,C1O,D1O,E1O,F1O的中点。在图10中E,F,G是线段DH的四等分点,C,J分别是线段AD,BH的三等分点。K,Z分别是线段ME,NG的中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三条直径将六边形分为6等份,那么每个三角形是什么样的三角形?

(2)如图10窗户平面图中有哪些平面图形?可分为几个区域?

(3)图10中有哪些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

(4)图11中若A1B1=4m,则内部小正六边形A2B2C2D2E2F2 的周长为多少?

篇9:西方文化专题课程的教学浅析

关键词:《西方文化专题》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西方文化专题》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是为了应用型和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此门课程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辨能力。因此,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就《西方文化专题》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进行思考,提出教学建议。

一.《西方文化专题》课程与《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区别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是一门传统课程,开设多年;而《西方文化专题》课程相对而言是一门新课程,两门课程都是对西方文化的讲授,有诸多相同之处,由此《西方文化专题》课程可以借鉴《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经验,但是两门课程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概论”简而言之是概括地论述,是对某事的通盘考虑或处置,强调课程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一定的章节体系,对西方文化概括地进行描述。一般情况下,《西方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时间发展线索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中世纪和近现代三个部分进行介绍,在教学目标上侧重于学生对西方文化体系的全面了解,是一门基础核心课程。因此,《西方文化概论》课程是作为学位课程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对学生修习本课程的进行文化识记、文化分析等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

“专题”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题目”,也就是说《西方文化专题》课程突出的是问题教学,即按照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教学内容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章节体系,选定若干问题即专题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讨论,在教学目标上侧重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是一门选修课程。因此,《西方文化专题》课程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三年级的学生开设。

可见,《西方文化专题》课程和《西方文化概论》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上都存在差异,因此《西方文化专题》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都有其独特性,教学内容要专、要精、要凝练,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也必须突破传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西方文化专题》课程的教学内容

《西方文化专题》目前并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以采用,西方文化涵盖的内容又十分广泛,《西方文化专题》课程教学“专题”要专、要精,则需要凝练,主要有三种方式:

1.来源于对西方文化内容的凝练。这是最基本的方式,要求教师在西方文化内容的基础上提炼“专题”,自编讲义。这是教师通过对西方文化专业知识的掌握,依靠自我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专业所长进行创造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西方文化可以包括一些基本专题,例如宗教、教育、科技、文学等等。教师可以按照先易后难的基本原则进行初步编排讲授。

2.来源于学生的互动。在实际教学中,课堂讨论、课下答疑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学生们就教学内容呈现出来的问题,有些可以转化为“专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互动过程中,保持高度的教学敏锐性,善于发现、提炼问题,并加以转化。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编排时,预留出机动课时,将这些“专题”恰当合理地穿插在教学内容中。

3.来源于学术研究。教师可以将学术研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结合自己和其他学者的学术研究课题和成果,选择适合学生、适合课堂的某些问题,以“专题”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西方文化从学术层面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见,《西方文化专题》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既是对教师专业功底和教学能力很好的考验,同时也能很好地验证教学互长的原则。此外,考虑到课程课时的限制,“专题”的提炼还需要体现“精”的一面。西方文化的知识从古到今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在课堂上得到讲授,因此课堂上讲授的“专题”要求“少而精”,即能够展现西方文化的精神,体现西方文化的精髓,通过分析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西方文化的本质。

三.《西方文化专题》课程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要求《西方文化专题》课程采取以学生为主体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

1.讲座式教学。有些专题可以设计为讲座的形式,重点在于打破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唱独角戏的模式,营造轻松灵活的氛围,生动、通俗、自成体系地将教学内容表达出来,开设提问环节,让学生将课下或课上未理解的知识提出来,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例如教师自行回答,或者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

2.以课堂翻转的形式进行教学。课堂翻转是指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例如爱课程网等(爱课程网上与西方文化相关的视频课程有《西方文化概论》、《古希腊文明的兴衰》、《西方文明的源头》等),让学生课下先通过观看视频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学习,课堂上教师先就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再次观看,然后组织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西方文化专题》课程授课对象为大三学生,经过两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已经具备了较为丰富的文化知识积淀,思辨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因此,讨论时应遵循“i+1”输入理论,讨论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在学生已经具体的能力上有所增强,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并结合实际情况,展开讨论环节,制定讨论目标,以便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充分利用文学作品、影音作品展开教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三学生通过外国文学等课程的学习,对各时期西方文学作品都比较熟悉,可以利用这些文学作品分析其中蕴含和体现的西方文化。同样的,也可以利用学生熟知的电影作品、歌曲等作为教学材料,节选其片段对西方文化展开介绍。《西方文化专题》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相对其他专业课程而言,此门课程的专业性略显不足,存在学生们对课程不重视的消极学习状态,导致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利用文学作品和影音作品进行教学,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可见,《西方文化专题》课程为了实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必须多样化,立足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

四.《西方文化专题》课程的考核方式

《西方文化专题》课程的教学内容灵活开放,教学方法丰富多样,那么《西方文化专题》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必须突破传统,有所创新,需要体现出多样化和开放性,实现对学生能力的真正考察。

多样化主要指《西方文化专题》课程的考核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占30%)、中期成绩(占30%)和期末成绩(占40%)综合而成。平时成绩由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三个部分组成。中期和期末都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的方式可以采用笔试和口试。

开放性主要指中期考试以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题型全部为分析题,即对西方文化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观点正确,逻辑合理,论证充分、具有层次性。期末考试则以闭卷考试和口试的方式结合进行,闭卷考试为笔试,既包括主观题也包括客观题;口试则是教师和学生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例如通过看相关简短的视频、听一段文字材料或教师直接提问等,要求学生和教师面对面的交流,考察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见解,同时也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求观点正确,表达流畅。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西方文化专题》课程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专业知识上和教学技能上都要求教师更“专”,这个“专”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创新”,因此《西方文化专题》课程也让整个教学体系富有个性色彩,有利于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同时,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功底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胜任本门课程的教学。以上只是对《西方文化专题》课程教学的简单粗略的建议,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老师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验证和总结。

参考文献

[1]纳倩茹.论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6,(1).

[2]杜庆华.教学组专题教学的实践及思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3).

[3]蒋荣,代礼忠,胡同泽.专题式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运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篇10:高考语文成语专题复习素材

一、望文生义

生活中,很多人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生活。因此,此错误类型是生活常见的,也是高考(Q吧)常考的。如:

1、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全国卷Ⅰ)

2、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全国卷Ⅱ)

例3: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安徽卷)

“拍手称快”意思是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该句意思是“为节目叫好”。例2的成语的意思是不能当作效法的经典或法则。该句误用为“不足以拿来教训”的意思。例3也因为望文生义而致误了,“不容分说”不是“不用说,肯定是”的意思,而是“不容许别人讲话就直接做某事”。

二、褒贬误用

成语中,有些是有感情色彩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就要分辨出这些成语的褒贬色彩,否则就会产生误用现象。如:

例4: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安徽卷)

例5: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作了周密安派,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广东卷)

例6: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年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重庆卷)

例7: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江苏卷)

“巧立名目”指“定出许多名目,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是个贬义词,不能运用于该句的“光彩事业”。“睚眦必报”是个贬义词,意思指极小的仇恨也要报复,这里所用的感情色彩刚好相反了。“无所不至”多含贬义,多指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和句中的“关心”感情色彩刚相反。“品头论足”是贬义词,用到该句明显属于褒贬不当

三、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是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使用的对象和使用范围就乱用成语,就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如:

例8: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着人居环境。(山东卷)

例9: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流掌声。(湖北卷)

例10: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辽宁卷)

例: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江苏卷)

“潜移默化”所用的对象是人的思想性格,而该句的对象是人气、环境,因此属于对象用错致误。“绘声绘色”所形容的对象是文艺或作品,而该句却用于话剧表演,明显用错对象。“珠圆玉润”形容的对象是歌声优美或文字的流畅,不形容人的穿戴。“感同身受”的意思是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受到一样,一般用于代别人向对方表示感激和谢意

四、不合语境

成语的使用还要注意到与语境的和谐,不能不合惯用句式,不能不合情合理。如果成语与其所在的语境不能协调,使用就不恰当。

例11: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广东卷)

例12: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广东卷)

“不堪设想”指预料的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该句强调说“这种做法是不要得的”,不符合该句的语境。例12的这个熟语比喻人多力量大的意思,而该句只强调向别人请教,与该句的语境不符合。

五、形近混淆

有些成语和其他成语在字型、读音较为相近,或者说有相同的语素,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混淆而出现误用。如:

例13: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浙江卷)

例14: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全国卷Ⅰ)

“不胜其烦”是不能忍受烦琐的事物,这里应该改为“不厌其烦”。“功败垂成”指快要成功的时候却遭受失败,含惋惜之意,而该句成败未定。这里应和“成败与否”形近混淆了。

六、不明典故

有些成语是有典故或来源的,如果我们不明白典故的含义的话,使用此类成语时就容易产生误用。

例15: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浙江卷)

例16: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安徽卷)

例15这沉成语是涉及到一个典故,传说人中最武勇的是吕布,马中最好的是赤兔马,比喻人才出众,了解了此典故,就可以判断此例是误用。“洛阳纸贵”有一个典故: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该句指的是著作出版热卖,正好符合此成语的意思,此成语用于这,正好!

七、前后矛盾

有些成语,就其本身的意义来看尽管准确,但还要看它在整个句子中和其他词语或分句表意是否矛盾。

例17: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四川卷)

例18: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浙江卷)

“熟视无睹”针对的是多次看到某现象漠不关心,句子里才“一次”,前后矛盾。“宛然在目”是仿佛在眼前,是一种回忆。而句子已说一切就在眼前,所以属于前后矛盾。

八、词义用错

成语是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的含义也相对固定。因此,成语在使用时要求也较高,如果句子和成语所表达的意思有出入,我们称其为“词义用错”。

例19:植物也有“喜怒哀乐”,养植物跟养宠物一样,对它经常给关爱,让它“心绪”良好,它就会投桃报李,令你心旷神怡。(重庆卷)

例20: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全国卷Ⅰ)

“投桃报李”的意思指他送我桃子,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赠东西,而从该句看,有“报答”的意思,用“投桃报李”是不能表达的。“一念之差”常指因一时疏忽或考虑不周引起严重后果,而本句却是“变废为宝”的巧妙之举,用“一念之差”来表达,词义用错了。

九、重复

如:令人忍俊不禁(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素材:常见易误解成语100例

1、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2.、胸无城府: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

3、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训,准则。

4、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5、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6、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7、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极贫穷。

8、在劫难逃:现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

9、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10、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11、三人成虎:三人谎传市上有

12、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13、七月流火:“流火”指火星西沉。是天气转凉之意。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常被误解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

15、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16、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8、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17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常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18、差强人意: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19、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20、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21、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22、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23、过江之鲫: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

24、坐地分赃:指不亲自偷窃却坐在家里分取财物。

25、红男绿女:形容衣着华丽的男女。

26、.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27、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鼎的盟约,反之被迫签订的条约。多误解为签订下合同。

28、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29、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30、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31、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往往误解为“年龄正是好时候”。

32、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33、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问。对簿:受审问。大多误解为在公堂上对质,按法律程序 解决问题。

34、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

3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36、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37、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38、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39、火中取栗: 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40、借箸代筹:指代人策划。

41、米珠薪桂:形容物价奇贵。

42、不为己甚:对人的处罚或责备适可而止。

43、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也指不安心工作,见到别的工作就想 改行。

44、人面桃花 :后用以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45、间不容发:间:中间,间隙。发:头发。中间的距离很小,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比喻情势极为紧迫、危急。

46、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

47、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48、久假不归:假,借用;归,归还。长期的借用不归还。

49、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50、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51、侃侃而谈:。谈得理直气壮。

52、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指特别重视。

53、因人成事: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54、十室九空:因灾荒、战乱或暴政使人民破产、流亡。

55、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56、满城风雨: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轰动起来,议论纷纷。贬义。

57、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常被错误地形容美好事物。

58、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59、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60、目无全牛: 技艺十分纯熟。

61、焚琴煮鹤:比喻做煞风景的事情。

62、罚不当罪:处罚与所犯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当。63、椿萱并茂:比喻父母都很健康。

64、目光如炬:眼睛像火炬那样亮,形容见识远大。

65、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66、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

67、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常常错用为形容客观情况之危急。68、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69、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70、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缄,闭。

71、万人空巷:大家都 从家里出来聚向一处,使街巷都 空了。多用来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所有的人都吸引来的盛况

72、涣然冰释:涣然:也作“焕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冰一样消融。像冰融化一 样流散消失。比喻嫌隙、疑团、误会等完全消除。

74、空谷足音:人迹罕至的山谷传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人事、音信或言论。75、善刀而藏:善:擦拭干净。把刀擦干净,收藏起来。比喻行事适可而止,善于收敛自己。

76、暴虎冯河:暴:空手搏斗。冯河,冯,同“凭”。不用舟楫趟水过河。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比喻勇猛果敢。也比喻冒险蛮干,有勇无谋。

77、酒囊饭袋:盛装酒饭用的袋子。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无能之人。78、有口皆碑:碑:纪功的石碑。引申为颂赞。所有的人都一致称颂。79、不以为然:然:是的,对的。不认为是正确的。多用于表示不同意。

80、罪不容诛:诛:杀死,判处死刑。处以死刑都不足以抵偿其罪行。形容罪大恶极,死有余辜。

81、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含贬义三长两短安然无恙,前无古人:指以前的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也指空前的。含褒义。82、千夫所指: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83、众矢之的:形容触犯众怒例。

84、尾大不掉: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含贬义。

85、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86、涉笔成趣:形容拿笔一挥就可以创作出很有意味很有深度的作品。87、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

89、首鼠两端:形容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首鼠:犹豫,进退两难。90、计日程功:形容收效快。91、诛求无已:无休止的索取。

92、一树而获:比喻培育人才的好处多。93、名山事业:称著书立说。94、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

95、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96、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97、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

98、一蹴而就:一抬脚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99、与人为善:原指赞助人学好,现多指善意帮助别人。

100、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含贬义。

下面梳理出在日常生活中极容易用错的成语40例,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8 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13 脑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贬义词”,贬义词。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2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2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2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

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39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成语知识二]:易混淆的成语

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

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定。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10、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近义成语辨析 1 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如虎添翼 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养痈遗患 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无所不能 无所不为: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迫不及待 刻不容缓: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因势利导 顺水推舟: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披肝沥胆 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貌合神离 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11 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12 色厉内茬 外强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13 滥竽充数 鱼目混珠: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川流不息 络绎不绝: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15 涣然冰释 烟消云散 化为乌有 化为泡影:四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具体事物或念头”、“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两词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但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参差不齐 良莠不齐:二者都指“不整齐”。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18 不胫而走 不翼而飞:二者都有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能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19 步履维艰 寸步难行:二者都有可指“行走十分困难”。便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后者还可以比喻处境困难。饱经沧桑 饱经风霜:二者都可指阅历深。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21 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二者都有“耳听眼看”的意思。但前者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性。后者则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22 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不堪设想 不可思议: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二者都指随口乱说。但前者语意较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25 大海捞针 海底捞月:二者都指白花力气。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

褒贬两用成语小辑

1、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3、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4、粉墨登场:既指化装上台演戏,也讽刺某些人登上政治舞台。

5、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6、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7、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

8、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智不清。

9、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

10、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

11、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

12、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13、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14、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15、奇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

16、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17、穷形极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18、如虎添翼:既比喻凶恶的得到帮助后更加凶恶,也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

19、沙里淘金:既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20、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志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21、舞文弄墨:既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也指玩弄文字技巧。

22、形若无事:既指在紧急关头台杜镇定自若,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23、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者是自取灭亡,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教育。

上一篇:网名列表下一篇:个人计划书社团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