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场不赶时间的恋爱优美语录

2024-05-09

谈一场不赶时间的恋爱优美语录(共8篇)

篇1:谈一场不赶时间的恋爱优美语录

1、当我们尝遍了酸甜苦辣之后,才会觉出淡才是人生最醇也最久的心灵味觉。

2、所谓长大,就是把原本看重的东西看轻一点,原本看轻的东西看重一点。

3、无论你的生活是苦还是甜,你都是你自己人生的调味师;无论是忧还是乐,你都是自己人生的调琴师。

4、关于距离,最害怕的就是你不知道那个人是在想念你还是已经忘了你。

5、书虽然不能直接帮你解决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角度去思考。

6、如果你给他多一点时间,他也多给你一点时间,来谈一场不赶时间的恋爱多好。

7、我们总在不断地记住忘记我们的人,而被我们忘记的人却也在纪念着我们。

8、在放手之前,能抓多紧,就抓多紧。因为爱,一旦错过,不再回来。

9、我们有一种天生的`惰性,总想着吃最少的苦,走最短的弯路,获得最大的收益。有些事情,别人可以替你做,但无法替你感受,缺少了这一段心路历程,你即使再成功,精神的田地里依然是一片荒芜。成功的快乐,收获的满足,不在奋斗的终点,而在拼搏的过程,该你走的路,要自己去走,别人无法替代。

10、人和人可以靠的很近,可是谁也没办法打开对方心房看看到底怎么想,于是,大概都是凭借自己的猜测,推断去行事,所以,误会是人生的主旋律。

11、地球之所以是圆的,是因为上帝想让那些走失或迷路的人重新相遇。

12、任何问题,一旦被提出来,答案就已经摆在那里了。我们之所以还要到处去问,只是因为,我们不喜欢那个答案罢了。

13、我喜欢深存感恩之心又独自远行的女人。知道谢父母,却不盲从;知道谢天地,却不自恋;知道谢朋友,却不依赖;知道谢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也知道要早起播种和御风而行。毕淑敏

14、想象的翅膀张不开,是由于思想的禁锢;理想的翅膀飞不高,是因为心灵的麻木。

15、幸福,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境界。生活是个万花筒,酸甜苦辣尽藏其中。人生,到底还是活一回心境。看重者心苦,看轻者洒脱;执着者迷,了悟者空;多欲者劳累,无欲者清闲。心淡了,幸福就多了。

16、从生到死有多远,呼吸之间;从迷到悟有多远,一念之间;从爱到恨有多远,无常之间;从古到今有多远,谈笑之间;从你到我有多远,善解之间;从心到心有多远,天地之间;人生,是多么无常的醒来!

17、当你把一个人从想念变为想起,那就代表他已在你的生活中蒸发掉了。

18、有时候你生气、愤怒、伤心,其实只是因为你所得到的结果和你以为差得太远,你总是和自己在较劲。

19、很多时候,因为没有选择的缘故,人们往往走对了路。

20、真爱,不会因为伤害而有怨言;不会因为艰难而放手;也不会因为放手而去憎恨。

篇2:谈一场不赶时间的恋爱优美语录

不久我就发现了她的好处。哪里有好吃又不贵的地方。她知道!办什么事要去哪里,办什么证应该怎么弄。她知道!家里布置的温馨又不失高雅,全是她一手包办。在那些整日叽叽喳喳的小女生面前,她简直就是天降神兵,移动的百科全书,有了她遇到各种鸡毛蒜皮完全可以淡定的自动元神归位。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了最合适的位置,只要这地球还在继续转动,她就有被需要的价值和意义,就像必不可少的114,就像GOOGLE地图,就像百度。所以,她遇到了那个需要她的男人,他们一拍即合结为连理。

这样的故事,或许被很多人不屑。她们会问,那么爱情呢,那么激情呢。可是不久后,你就会发现,当你哭哭啼啼的疑问爱情到底是什么,激情的保质期到底有多久的时候,她还在那里,淡然踏实的生活着,并且比大多数人感觉到幸福。

不管你愿意或者不愿意,每个人都需要找到一个定位,

资料

这个位置能给予你太多安定,远比财富或者男人能让你安心。

她知道自己不够美、不够媚、不够优秀,但是她够耐心够用心够心定神怡,所以她不纠结、不混乱,坚定朝着那条路走下去,到最后竟然令其他人大跌眼镜。

这就像一只稳定的绩优股,不暴涨也不暴跌,每天涨一点点,最后黑马般杀出。

可是很多人等不到这样的.春天,她们急着恋爱,急着抓住什么,急着结婚。为什么急呢?她们也不知道,因为大家都很急,所以她们不能不急,惶惶不可终日,到了最后,忘记了自己是谁。

这个国度,太多物质的生长周期都被人为缩短,生猪几个月就可出栏,一只鸡活不过三个月。热恋期缩短,婚姻的平均寿命变短。只有婴儿必须呆在母体里十个月,千百年不曾改变。可是,再这样下去,是不是婴儿也可以有五个月速成的呢。

让我们试着慢慢来。

时光能赋予你的绝然超乎你的想象。

从一个不知所谓的女孩,变成某个人人生里的天降神兵。

把一个青涩害羞的男孩,变成可以真正令你仰赖的大神。

篇3:谈一场不将就的恋爱

“如果世界上曾经出现过那个人,那么其他人都变成了一种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当荧屏上帅气的男神以坚毅又深情的口吻说出如此铿锵有力的爱情宣言,多少女人心应声而醉,却也不禁开始怨天尤人起来。

看着身边的爱人,我们开始怀疑:我现在拥有的,到底算不算“将就”?

一部10多年前诞生的小说《何以笙箫默》,能够跨越时代长红至今,在文字中,在电视剧里,甚至在近日火爆的电影票房上,都不断以傲人成绩证明了:无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曾经历过的感情路有多么沧桑无奈,你我仍然深切期盼着那一生一次坚贞纯粹的爱情,可以不将就,而且终能通往幸福。

谈一场不将就的恋爱,听着多美,但执行起来却谈何容易?怎么爱,才能不将就?真有可能吗?那万一我已经将就了呢?还来得及后悔吗?

首先我们该讨论的是,到底何谓“将就”?“将就”的意思应该是:选择了一个不够爱或不够优的对象在一起吧。

那么,我该爱上一个什么样的对象才算“不将就”?像来自星星的都敏俊?还是像“守身如玉”的何以琛?

女人们心中对“理想情人”的期望总是这样的:他要俊美挺拔,文武全才;要事业有成,前途似锦;他既MAN且酷不苟言笑,却又在爱人面前温柔天真得像个孩子。全世界的女人都难以扺抗他的魅力,而他却只对一个女人忠贞不二。即使他日理万机忙得不可开交,但只要爱人一声呼唤,他就能随传随到,出现得比超人还快。

姐妹们越比较越怨叹:要不是因为身边的男人们距离“完美”太遥远,我们犯得着去迷恋那些剧中人吗?

嫌你的男人不够好吗?回过头来想想,会不会是因为,其实你也不够好?如果这世界上真有一个完美的他,那他为了什么非得要选择你?想谈一场“不将就”的恋爱?也许我们该先让自己值得“不被将就”!

先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吧:

1.你有没有够精准的眼光?

所谓眼光好,必须能识好货!不是只图外貌俊美,更要看得透对方的内在价值与品格,才有光明的未来。你爱上的他,不一定是学霸,不一定颜值爆表,不一定是知名人士……但他一定要有何以琛的忠诚良善,进取向上。更重要的是,你要能分辨得出,他到底够不够爱你。一个不爱你的何以琛,就算再优秀,也不过是别人家的山珍海味,养不了你一顿温饱。

用心看看你身边的他,回想一下当初你是为了什么而爱上他。如果你不识货,凭什么挑得中好货?只有懂得欣赏爱人的优点,你才能与他共享他的成就。

2.你凭什么让男人对你上瘾?

赵默笙可不只是个傻白甜的小萝莉,她最大的魅力,就是有用不完的正能量!这一盏“小太阳”,热情善良从不吝啬于帮助身边每个朋友。她的开朗乐观,不怕苦不畏难,不仅成功地令何以琛卸下心防,也帮助自己熬过了最艰难的异乡冷暖,克服了难解的两代恩怨情仇,也温暖了情路上两个男人生命中最阴郁的时光。

男人努力拼搏,累惨了回到家,可不想再听你的数落和训话。他们需要的是女人的温柔守护,能让他有个安心的港湾,他们期待女人的赞赏和崇拜,能让他感觉到自己被肯定。他们更渴望当自己表现欠佳甚至铸成大错之时,女人还能无条件地包容和宽恕他,并且继续爱他。

所以难怪,两个“超高档黄金单身汉”,抢破了头也非要一个“赵默笙”不可。一个经常绽放笑靥、心中温暖如花的女人,哪个男人舍得错过?

3.你能不能让男人看得起你?

如果一味讨好男人,只能吸引他一时,却很难让他爱你长久。因为太容易得手的,总不值得回味。

永远别忘了,男人是天生的狩猎者,猎物越是强大,猎人越是兴奋。

所以当何以琛见识到赵默笙在摄影棚工作的优秀表现时,他深受感动。而当赵默笙不慕虚荣地、坚定地拒绝了科技富豪的追求时,何以琛的眉眼间更闪耀着对这小女子的激赏,嘴角的偷笑掩藏不住他心底的欢呼。

女人除了成全男人的伟业,还必须得有自己的骨气。女人自身的才华能力越亮眼,越能赢得爱人更多的尊重与珍惜。

4.别让男人自以为吃得定你!

男人就是这样,你追得越紧,他逃得越远。而当你冷淡他时,给他适度的危机感,就是最佳的催情剂。

那个一向冷傲被动的何以琛大律师,后来之所以会一反常态、火力全开地追求赵默笙,又是告白激吻,又是火速闪婚,又是安排浪漫蜜月,还毫不退让勇斗情敌,不就是因为突然杀出了个“爱情竞标者”。

一个好女人,必须偶尔让男人担心你被抢货,让他知道你的行情看涨,绝对能重燃他的热情之火。

莫等待,亦不必自怜,更无需否定世上可能存在着完美的“何以琛”。如果你身边早已有个他,却总嫌他各种不够档次,请省下些力气来把你的“不甘心”扭转为动能吧。

先行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质的女人,让自己具备配得上一个好男人的魅力。万一哪天王子真出现在转角时,我们就不会因为错过而扼腕。当你变得越来越美好了,面对一个好女人的男人,也一定会因为渴望要征服你而进化变身。

我认为“不将就”的真谛应该是:绝不坐困愁城、得过且过!我们随时可以多用一点心,重新激活我们的爱情密码。

国伦应

记得几年前,我老婆乃馨很认真地要我陪她看一出偶像剧,剧名给忘了,但就是女生很好哭的那种。终于在她软硬兼施又连哄带骗的催逼下,我耐着性子看了几集。刚开始时真想脱口而出:哭什么哭,有啥好哭的?你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演的,都是编剧瞎掰的,都是电视台安排的……简单说,你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吗?还哭得跟真的一样!但为了不扫她的兴,到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

几集以后,我却慢慢看出了一些端倪,看懂了一些事情,也感受到为什么她这么希望跟我一起看到剧终。还记得看完大结局时,乃馨泪眼婆娑、语重心长地握着我的手说:“谢谢老公陪我一起看完你觉得幼稚的偶像剧,这对我很重要!”

之后,我当然就过了一阵子好日子,哈哈!(但也真的没太久…… )

原来,女人不管什么年纪,什么境遇,是豆蔻年华的花样少女,还是柴米油盐的糟糠之妻,是活泼朝气的青春期,抑或是风华已逝的更年期……在她们心中,都还存有同样的渴望:就是被呵护被懂得,被娇宠被看重,被支持被理解。简单说,女人永远需要浪漫与爱情!

这些男人看来只像是童话,煽情又肤浅的韩剧、偶像剧,不管是都教授,或是何以琛,都在触动女人最敏感柔弱的神经:也许是对爱情的期望憧憬,或是凭吊曾经沧海的逝去激情……

当我们收起大男人的傲慢,愿意理解女人为什么死盯着偶像剧看,也许就开始迈出满足女人那所谓“不将就之爱情期待”的第一步了。

同样的,女人也该去理解男人为何通宵达旦看足球比赛。这么多人抢一个球又老踢不进,不累吗?男人到底在兴奋个什么劲啊?

相互理解,相互陪伴,搞清楚对方到底需要什么,并愿意给予他想要的,才会是“不将就”的开始。这其实并不难,为了爱忍一下就过去了,说不定还能找到未知的新乐趣呢!

我认为“不将就”,并非要找到完美无缺的另一半,事实上也并不可能。“不将就”是要找到“对的人”!要找到那个愿意让你快乐,愿意体贴你,愿意为你放下己见的人。当你坚持拗到那个从不看韩剧的他愿意陪你看,从不看足球的她也愿意陪你激动,这都是“不将就”的小小幸福。

曾听长辈说,婚前找对象要点亮灯笼,吹毛求疵,千万不可“将就”行事乱找对象。但婚后,就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缩小对方缺点,放大对方优点,稍微“将就”过日子,这才是幸福婚姻之道。

但许多人却整个儿弄颠倒啦!婚前草率冲动,连对方是否是自己想要的那个人都没搞清楚就领证了,到了婚后却锱铢必较,互不退让,争个你死我活,这样怎会有幸福婚姻?

篇4: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

因为失去过,最终学会了珍惜。以往我一度的对爱绝望过,以为爱的这个字眼,永远也不会出此刻我的世界里。直到遇见你,我又对爱充满了期望,我想给你我所有的好,让你身边萦绕着幸福。我期望我对你的宠爱不会变成溺爱,因为我害怕失去你,在人群中再也找不到你的身影。

你跟我说过你要的是一份简简单单的爱,只爱你一个人。我想告诉你的是:“其实我想把我所有的好都给你”。我不敢对你许诺永远,因为我怕伤害到你,时间会告诉你,我会爱你很久很久……

有人说过:“爱一个人就要让她幸福”。也许我们的故事并不会像安徒生的童话一样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可是,我会很努力的去珍惜你。因为牵了手就是约定,更是一种职责。

我问过你会不会放手,你说:“只要我不放手,你也不会放手”。然而我的答案却跟你一样。我很幸福,一向这样就够了,那就永远这样下去吧!傻瓜,幸福在敲门了,你听见了吗我在想你。

篇5: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

也许有的人会说,像小楠这样的人需要的更多是新鲜感和刺激,而不是一段稳定的感情,但我认为他们恰恰比一般人更需要一种安稳的关系,正是因为这种超出正常水平的渴望,让他们对伴侣的要求更加严格,这种严苛到最终几乎演变成吹毛求疵,让他们无法在一个人身边停留片刻,以致越是求安稳,越是不安稳。

在现实生活里,尤其是在传统的社会分工的语境下,女性对稳定关系的需求一般要高于男性。这也是为什么在咨询或讲座时,我经常被女性问到“如果我们分手吵架了。”类似的问题,其实彼时她们和自我的伴侣并没有发生任何不愉快,这样的“无中生有”恰恰是女人不想分手、不想吵架的潜意识的反映。正因为如此,许多男性会对女朋友或妻子的敏感感到不解,一句“明明是没有问题,她非要制造问题”道出了大部分男人的心声。

其实,不管是“走马观花”式找男友的小楠们,抑或是一向被“假设分手”困扰的其他女孩,她们都是关系中的弱势,她们无法把握住感情发展的方向,以致有种被抛进漩涡中的无力感。在这样的情境下,她们开始产生不一样形式的焦虑,小楠们开始利用实际的分手来摆脱感情关系给予的控制,而大部分女孩开始假设自我分手后的状态来暂时缓解自我的不安。

在那里,我们能够看到,无论怎样的处理方式,其路径无非都是“摆脱情感的羁绊走向孤独”,然而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关系模式,因为它忽略了焦虑的核心而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导致焦虑的原因中,这也是那些选择此种方式来规避焦虑的女孩失败的原因。

那么,焦虑的核心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得不到的.爱,二是为了得不到的自由。而在感情中,焦虑的人大多因为无法得到足够的爱而失去了获得自由的权利,这种自由是身心的放松,是“无论我走到哪里一回头总能看到你”的笃定。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本末倒置地先去追求自由,而忽略“爱”这个基础。

篇6:谈一场不赶时间的恋爱优美语录

也曾,一时失足,不知羞

也曾,挑灯寒读,清削渐瘦

高楼望千帆,雨里醉江南 谈笑相晏晏,杯酒尽余欢

你若为春风,我绝不做秋雨,与你异季两隔

而是要化为一阵香荡漾在你怀里 消散,随风

你若为茉莉,我绝不做丁香

与你争夺芬芳

而是要化为一团热 紧贴在你心里成茗,共享

我划着满载希望的小舟

行走在这片天地间寻你

只为了和你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

篇7:谈一场不着急的恋爱

忽如一夜春风来,身边的人都马不停蹄地赶着结婚。昔日大家在微博空间晒美食晒旅行晒文艺,如今晒的不是结婚照就是婴儿照。

一夜之间,好像就剩下你一个人单着。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发小成了孩子的爹;高中暗恋自己三年的班长大张旗鼓地举行了一场婚礼;前些日子还在抱怨找不到良人的闺密最近把签名改成了“十一结婚,大家务必出席”……

爱情,忽然变得这般急不可耐。就像学生时代的一场考试,担心铃声响了的时候,自己还不能按时交卷。谁也不想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看到大家陆陆续续地交卷,原本宁静的心会像热锅上的蚂蚁莫名焦躁起来。

一个女孩过完25岁生日,身边若没有一个男友,朋友急,亲戚急,父母急,甚至连邻居、同事也着急起来。最后,他们终于把不着急的你成功地鼓动得不淡定了。

昔日身边的爱慕者,一眨眼就被贴上了隶属别人的标签。于是,你开始暗暗后悔拒绝了那些优质男,那时觉得爱情大过天,不爱的人都靠边站。如今人家早已抱得美人归,剩下你无人问津,想想就有些凄凉。你有些无奈地配合家人安排的相亲,甚至还偷偷在婚恋网站注册信息,上传精心拍出来的生活照,想在30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

你也不是没有看对眼的,相貌家庭和学历都相当,当你暗自窃喜之时,他又让你跌进了冰窟窿。第二次见面,他就急吼吼地把你往宾馆里带,还美其名曰“婚前试爱”,你吓得头也不回直接把他拉进了黑名单。你心存侥幸地等着对方觉悟,洗心革面后再来约你。可一个星期过去,没有任何动静。你旁敲侧击地打听,牵线的同事说人家早就有新目标了。爱情,就这样一步步地沦为快速消费品。

前段时间,姑妈在电话里让我帮“90后”大学生表妹留意合适的潜力股,最好现在能认识,条件符合的话,等表妹一毕业就可完婚。我满口答应,心里却犯嘀咕,这“80后”姑娘都还没嫁完呢,“90后”又前赴后继地抢市场了,的确让人着急。于是,在这着急的环境里,想要谈一场不着急的恋爱真的变成了非常奢侈的事情。大家急着确认关系,急着领证,急着向别人证明自己没有被剩下。可这样仓促的爱情和婚姻,要拿什么来保证长久?好吧,“闪婚”然后“闪离”,婚姻仿佛一时间成了过家家。今天玩得开心就去领证,明天闹掰了再去把红本换成绿本。

我对电影《志明与春娇》里的一句台词印象特别深刻,主演余文乐说:“有些事情,不用一个晚上做完,我们又不赶时间。”是啊,我们又不赶时间,让爱情慢一点慢一点再慢一点,慢慢来,一点点享受爱情的美好。

花一辈子的时间去赶时间的话,多不好。我们不如试着让自己心平气和地谈一场不着急的恋爱,不着急在一起,不着急分开,也不着急彼此拥有。木心的《从前慢》里描叙的景象美好又温暖: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篇8:谈一场不赶时间的恋爱优美语录

2010年2月,28岁的刘哲瑜,毅然辞去了稳定的工作,揣着仅有的30万新台币,踏上了为期一年的环球之旅。对于刘哲瑜来说,旅行不是一个梦想,而是一种过程,“像谈恋爱,是一种追求的过程,一种教育自己的过程。”于是,就在这样说走就走的任性中,刘哲瑜与旅行开始了一段不分手的恋爱旅程。

出走,踏出追求的第一步

“原谅我的任性,我打算出国旅行一年,会和你们报平安。”

留下这样一句简短的话,不顾家人的诧异和担心,在2010年的大年初五,刘哲瑜悄悄踏上了一段未知的旅途。仅有30万新台币(约等于6万人民币)的路费,当时的他其实也不确定是否够用,甚至做好了“钱花完就回台湾”的打算。出走的这一路上,有惊险,有沮丧,但他却从不放弃。“那段旅途,有思念家人朋友的时刻,但就是不想回家。”时隔多年后的今天回忆当时,他甚至还打趣地说:“那时候连手机都没带走,只偶尔在网络上与哥哥联系,告诉他们我还活着。”

就这样揣着30万新台币,刘哲瑜磕磕碰碰地玩遍了法国、埃及、柬埔寨等13个国家。即使害怕,也依然背着包闯过了子弹乱飞的中南半岛毒窟“金三角”;即使辛苦,也熬过了45个小时的火车硬座的颠簸;即使不会英语,也不怕与当地人交流,甚至最后都敢于撂英语和英国人吵架。也许这一路充满了惊险和未知,但也有无限的收获和惊喜。在欧洲体会了穷人的浪漫;在红海连续14天浮潜;在印度当了两周的志工,照顾了当地的病人。每一次的经历,都是给心灵的一次洗礼。每一次的体验,都让自己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

采访中,刘哲瑜回忆当时说:“不后悔这一年的出走,只是如今想想,那时候真的太任性,伤害了身边的人。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要出走,还是需要做好一些准备。”

在刘哲瑜2013年写的《给未来的旅行者》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当你上路后,你会认识新的自己,重新诠释自己与自己、与社会、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这个过程会让你的心态变得不一样,当自己的心态开始转动时,新的世界也就会随之开始转动!”

在很多人的感慨中,刘哲瑜踏出了许多人犹豫了一辈子都不敢踏出的那一步,也正是他这份说走就走的勇气,才成全了一个全新的刘哲瑜。对于他来说,这一段旅程,是对过去的一种告别,同时也是未来的一个开启,旅行之后的改变和生活才是一个新的开始。

写作,给旅行的情书

如果说,那段环球之旅是刘哲瑜追求旅行的示爱,那么,回来之后,他创作的每一部文字作品,都是他写给旅行的一封封情书。记录旅行给他带来的成长与收获,分享他对于旅行的感悟和思考。

在新书《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中,有写道:

“若能动手写下自己的故事,再次迷惘时可以翻开自己的书,回想当初是如何走出困境,如何不被恐惧打败,如何勇敢追求自己的路。”

每段旅程,都需要见证,就如每段恋爱,都需要铭记一样。写作,对于刘哲瑜来说,不仅是因为自己喜欢,更是因为自己需要。经历了一年的追逐,他需要一个载体来记录这一段历程的所有成长。于是,有了《背包客勇闯天涯》,有了《给未来的旅行者》,甚至有了后来的《钢铁草莓》以及最近的《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刘哲瑜在台湾媒体的采访中曾说,“其实这些文字都是写给我自己的,现在只要写完一篇文章,我总是满怀期待。因为文字创作是我自己喜欢做的事,那种工作前后的期待感令人非常雀跃,即使有时候写不出来,我也会很期待到底会多久写不出来。”

旅途归来后的他,花了很长的时间与读者通信,解答他们关于旅行、生活,甚至爱情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与读者的交流,他也不断地从中剖析自己,从读者的故事里去感悟自己的生活。与其说这是帮读者解疑,不如说是一种互相交流和学习的过程。所以,有了《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中77个渴望出走的感人故事。

在刘哲瑜的经典语录里,有句这样的话,“你伸手向我要勇气,这是我的;你向自己要,才是自己的。”对于这本新书,网络上是这样介绍的:“这一次,旅行书不再是成功旅行者的个人展现,而是替那些想走却缺乏勇气的平凡人发声,让每个想要出走的人,认识自己,认识只属于自己的旅行的意义,从而获得改变的力量。”想要出走的勇气,只能自己问自己要。而他,给读者的不是勇气,而是一种改变的力量。

“旅行不是一个加分,重要的是旅行之后怎么看待自己。”旅途归来后的改变,才是这段旅途的重点。刘哲瑜,从资深的背包客,到励志的作家,这是一种身份的转变,更是一种心态的成长。在采访中问及那段旅程最幸福的经历时,他毫不犹豫的说:“最幸福的就是能够自己陪伴自己,认识自己,跟自己对话。”他也曾说,“写作的人,都需要一点寂寞性格,以及能够自我对话。”他能够写下这些让人获得力量的文字,也许正是由于他这样的个性以及这段旅程给他的磨练。

刘哲瑜所写的每一本书,不仅是写给热爱旅行的读者,更是写给他热爱的旅行。

“一直走下去”,让旅行的勇气延续

从资深背包客,到作家,再到活动发起者,有人说,刘哲瑜环球旅行回来后,真是一刻都没闲着。是的,怎能闲着?如果写书是刘哲瑜对旅行的自我感悟和沉淀,那么讲座和“一直背下去”活动,就是他对旅行的浪漫分享。

在“一直背下去”活动中,刘哲瑜常会和那些捐赠背包的旅人说,“当你愿意分享生命中重要的东西,你也即会获得重要的礼物。”同样的,当旅行的意义真正被分享时,它才有了真正的意义。

“一直背下去”活动从2013年4月发起,初衷是希望让背包精神传递,不仅限制于文字。“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刘哲瑜通过这个活动,呼吁旅人们捐赠自己暂时不用的背包,借给下一个满怀希望想要看世界的旅行者。他说:“与其写文字叫人去旅行,不如直接把背包提供给陌生人,更能鼓励他们去旅行。”

nlc202309031553

活动目前已募得背包102枚,预估募集200枚,全面采取免费租借的方式,在台湾各地共有15个租借点。旅客们只需写上租借理由和借据,不需任何费用,便能免费租借到一枚背包,当然也肩负起了保护这个背包的责任。“分享东西一定会有风险,”刘哲瑜说,“学会割舍生命中重要的事物,这是旅行者一直在学习的课程。”采访中,他还提到,接下来活动计划向香港和日本拓展,希望在世界各地能有更多合作的租借点,方便更多的旅客捐赠和租借。

在“一直背下去”活动网站的首页上,有句这样的话:“Let the world change you,You can change the world”。这句话来自古巴革命家切·格瓦拉,虽说在网站上放上这句话,最初仅是刘哲瑜向切·格瓦拉的致敬,然而,这句话也像其涵义所说的,给予了很多想要出走的人一份沉甸甸的力量。

在活动网站上,一位前往墨西哥的背包租借旅客留言说:“旅行这条路,一旦开始了,就停不下来,幸好这个世界那么大,让这条路没有终点。”一位在印度背包旅行中认识男友的旅客,两人约定彼此牵着手背着包一起走遍世界各地,直到背不动为止。

对于这些热爱旅行的人们来说,“一直背下去”这个活动给了他们更多看世界的机会和勇气,同时他们也在一直传递这份热情。刘哲瑜说,旅行教会了他超越自己和分享自己。不管是写书,讲座,还是发起活动,这一切,无疑都是他在超越和分享自己对旅行的这一份热情。

成长,是旅行给的收获

有人说,在恋爱中,女人是一所学校,男人是一座孤岛。男人从女人这座学校里,可以学会如何去爱人,而女人却从男人这座孤岛中,接受孤独和失去。

对于刘哲瑜来说,在与旅行这段热恋中,他学会如何爱自己,爱家人,爱旅行,同时也收获了孤独和失去。就如他所言,如何割舍,是旅人在旅途中需要学习的命题。也正是这些孤独和收获,让他更加成熟。

作为台湾一名七年级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80后, 出走之前的刘哲瑜,拥有了七年级生害怕社会、个性太强、抗压性低等很多缺点,也许当初只是因为愤世嫉俗而逃离,也许旅途中也曾有迷茫。但出走一年后,旅途的经历让他学会了珍惜,学会了平静看待生活。采访中,说到生活态度,刘哲瑜说,在与读者的通信中,很多人问他没有钱出去旅行怎么办?“要是以前的我,可能就只是跟他们一样抱怨生活,而现在,我会平静地跟他们说,没钱就去工作赚钱。”现在的刘哲瑜,比以前少了些许不安,多了更多平和,少了许多迷茫,多了更多乐观。不仅是因为经历了那一年的出走,更是如今已为人父。

成家之后的刘哲瑜,自觉身上多了一份为人夫和为人父的责任。为了给妻子和孩子更多的陪伴,他不像从前那般任性,说走就走。但是,对于他而言,背包旅行从来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精神。

现在,刘哲瑜也常携带妻儿一同出去旅行,海南、泰国等各地都已有他们一家人幸福出游的身影。他说:“家庭出游和一个人出走不同,一个人的时候,旅途中只要照顾好自己就好。但和家人旅行,要学会在旅途中照顾他们。”从最初的一个人,到如今在旅途中要学习照顾别人,也许也是对背包客精神的一种升华。

采访当天,刘哲瑜在Facebook上发布了一条信息,希望今年6月份,趁儿童两岁机票免费,带家人去韩国釜山生活两周。在Facebook上,他还打趣地说:“孩子,你可以永远二岁吗?这样爸爸可以省很多钱。”这些话语中,溢满的都是刘哲瑜生活中的满足和家庭的幸福。

一开始知道刘哲瑜,是听说了他的笔名蓝白拖。他说蓝白拖象征着台湾人的草根精神,真实,善良,不做作。不管是作为一名资深背包客,还是一名励志作家,甚至是讲座名人,在刘哲瑜的身上并没有看到太多这些光环带来的浮躁,反而是更多的平静和知足。说到未来憧憬,他说没有想太多,只给了自己三个目标,就是每年看50本书,每年写一本书,每年出去旅行一个月。

不管心态想法如何变化,刘哲瑜对于旅行的热爱从来没有消减过。以前是一个人和旅行谈恋爱,现在,我想,他会带着家人,和旅行一直浪漫约会,一起白头到老。

上一篇:开天辟地教学后记下一篇:校招录用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