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 第2课时教学设计

2024-05-09

海上日出 第2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3篇)

篇1:海上日出 第2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美丽,激发学生热爱

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2、学习作者抓住对景物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积累作文的素材。

重点:学习课文2---5自然段,理解日出的全过程,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对日出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温故知新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迎着日出上学,日出给你一种什么印象?

学生自由发言,接着便回顾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作者是按怎样的观察顺序描写海上日的?

先讲什么,再讲什么?

(先讲了日出前景象,再讲日出时景象,最后讲日出后的景象。)

板书: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师:最后作者发出怎样的感叹?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是什么句?反问句的作用是什么?

师: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作者笔下的伟大奇观。

(二)对话文本,品读语言

(1)品读第2自然段

师:课文哪一自然段开始写日出前的景象?

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接着出示三幅图,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图片的意境。

学生品读“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重点理解“转眼间”表达了景象变化之快。

再来品读“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感受太阳就要升起时作者激动的心情。

(2)小组合作,品读第3自然段

师:当太阳升起时,作者抓住太阳的什么进行描写?

(颜色、光亮)作者是怎样来描写太阳的颜色和光亮的呢?

小组合作:①找出描写太阳颜色和亮光的句子,动笔画一画它们的变化。

②找出描写太阳升起过程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你的感受。

小组合作的要求: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成员分享、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汇报:

①请一个小组汇报小组合作的情况,上台展示画出太阳光亮和颜色的句子和图画。

②再请一个小组汇报太阳升起过程的句子。

再重点理解“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表达了太阳顽强的精神。(请两到三位学生进行范读并说说感受。)

(3)品读第4、5自然段

出示两张图片,分别是薄云时、黑云时日出景象的图片,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观察发现哪一张图片对应哪一自然段。

重点理解“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上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理解“镶、透出、染成”这些词表达句子的优美之处,再结合前面学习的太阳的顽强的精神,理解“黑云”代表的形象,感悟作者想要通过大自然的这些景象,表达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

(三)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师:学习了课文后,同学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了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怎样的情感?(赞叹、崇敬)

小结:《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来自于巴金先生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内心体验。学习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观察,我们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

师:本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段,同学们觉得哪一段写得最优美、最让你印象深刻?

接着布置课外作业:观察日落,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描述日落时的自然景象。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第2课时(S版五年级上册)]

篇2:海上日出 第2课时教学设计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相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帮助学生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的“纵、刹、痛、辨、镶”5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教学重点:

学习第2—5自然段,了解海上日出过程中景物的变化,相象作者描绘的画面,揣摩文章的的叙述顺序。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感悟作者的赞美之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作者看海上日出的时间、地点、次数。

2、这篇课文写了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

二、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品读第2、3自然段

(1)反复品读这两个自然段,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说你的理由。

(2)美读写得好的句子。(3)合作探究 合作品读海上日出的全过程,说说天空和太阳各有什么变化。(用 表示)。

(4)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二、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4、5两个自然段。

三、感情升华,总结全文

1、全班齐读第6自然段,并说说它是什么句。

2、你能将它转为陈述句吗?

3、各抒己见,感情升华

四、作者认为“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

1、尝试用上关联词语:“之所以---------是因为------”、“无论------都-----。”(作者之所以把海上日出说成是伟大的奇观,是因为----------。)(无论--------还是--------,海上日出都是伟大的奇观。)

五、总结:作者为什么能将海上日出写得如此细致、如此美妙?(1、细致地观察大自然。

2、按顺序描写,3、写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六、作业:小练笔:

同学们,看了这壮观的一幕,你一定有许多话说,那就拿起笔,用你学到的写作方法把你看到的日落景象展现出来吧。

七、板书设计:

总起 海上日出:分述 总结

李玉花

篇3:《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海上日出》是一篇讲读课文。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句子,要求会写“纵、刹、痛、辨、镶”五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3.通过看图理解课文,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

作者描写日出时的那些景象,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二、教具准备

日出图片,多媒体课件。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第一课时

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句子,要求会写“纵、刹、痛、辨、镶”五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等词语。

2.导入

(1)展示日出图片,学生观赏。

(2)谈话:这些图片画着人们在海边,在高山……看到日出的美景,那么每天太阳是怎么升起来的?升起来的景象是怎样变化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巴金爷爷在海边观看到的景象,领略这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板书课题——海上日出

3.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4.检查预习,质疑问难,学习生字词

(1)提示学法:默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

(2)检查交流学习生字、新词的情况。

①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刹”的左下边不要写成“木”;注意“辨”与“辩、辫、瓣”的区分。

②学习掌握新词。

天水相接:海平线,水天相接处。

一刹那:极短的时间。

发痛:发生产生的痛感。

奇观: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5.理清课文层次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海上日出的?(日出之前、日出之时、日出之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总——分——总。

6.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二)第二课时

1.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明白日出之前,日出之时,日出之后光和色的变化, 抓住光和色变化的关键词。

(2)通过看图理解课文,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2.导入

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已经初步感受到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伴随音乐具体学习,同时用笔画出重点词语学习作家的写作方法。

3.品读课文,感悟朗读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日出之前、日出之时、日出之后的段落。

板书:

日出之前(2)

日出之时(3)

日出之后(4、5)

4.欣赏《海上日出》的全文录像,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总写作者观看海上日出的时间、地点和次数。(板书)

(2)师生一起品读交流第二自然段日出之前。(从日出前的天空颜色、红霞、亮光的变化,感受日出之时的颜色之美,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①指导朗读语速稍快,读出惊喜之情。感受日出之前的壮观。

②目不转睛写出作者怎么样的神态和心情?(写出作者看日出的全神贯注)

③日出前天空色彩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板书:

色:浅蓝 红霞

光:越来越美

(3)学习第三自然段,看看日出之时又给你带来怎么样的感受。

①为什么用“果然”一词?不用行不行?它起到什么作用?

②“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冲破了”“跳出了”这些词语很形象,把太阳拟人化了。朗读这句时候语速稍慢。

③找出相关描写天空颜色变化的词语以及光的变化词语。

板书:

色:红得很、红得可爱、深红

光:夺目

(4)请同学们按照学习前面两个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四、五自然段日出后的景色。(读——思——画——议)

①“躲”字写出了什么?本段写出了怎样的景象?(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太阳的顽皮,展现出阳光的灿烂之美。)

②“镶、透、染”用得好不好?为什么?(三个动词用得非常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太阳光芒是不可阻挡的。)

③日出之后的光和色又有什么变化?

板书:

色:黑云、红色或者紫色

光:灿烂

④配乐朗读,欣赏日出后的景象,升华感情。

(5)刚才我们领略了日出之前、日出之时、日出之后的景象,那么作者的感受如何呢?学习最后一段。

板书:伟大奇观

①把最后一句反问句改成感叹句、陈述句,比较三种句式哪一种最好。(反问句更好,加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

②学完这一课,我们的眼前仿佛也出现了日出的伟大奇观,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生动形象呢?

教师小结:只有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生活中不断地观察,才能写出好文章。

5.拓展

仿写:日落

(1)仿照本课的结构形式:总——分——总。

(2)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动词。

篇4:海上日出 第2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 郭智利(小学语文

黑龙江佳木斯富锦小学语文五班)评论数/浏览数: 7 / 1103 发表日

期: 2011-11-11 14:55:14

《海上日出》课堂实录及评析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七册第18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看过日出吗?能给大家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日出是什么样的吗?

生A:我看见过日出,太阳刚出来时很红,不刺眼睛。

生B:我也看见过,太阳刚出来一小半儿,照在旁边的云上,有的云是红色的,有的有点紫还有点黄,还有说不出来的颜色交织在一起,很美。生C:我觉得太阳刚露出小半边脸儿时,很像一顶小红帽,特别美。生D:我认为太阳升起的时候,就像一个大火轮,发出耀眼的夺目的光芒。生E:我却觉得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像一个脸红的小孩,害羞的慢慢从地平线上探出小脑袋。

师:刚才这几名同学很细心,能够留心观察生活,向我们描述了他们所看到的日出景象,很富有想像力,形容的很美,是啊!日出的景象迷人壮观,很多诗人,作家赞美过它,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的《海上日出》领略一下日出的壮观景象,(板书课题:18海上日出)评析:以谈话引入,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来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生活走进课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可真多,请打开书,带着你们想知道的一些问题?并结合课后习题,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在感兴趣的地方写一下自己的感受。

[评析:引导学生看课题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下面的读书中自己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了下来,还有的同学在不懂的地方画上了小问号,这种读书的方法非常好,通过刚才的读文,你都读懂了什么?有什么发现?谁来说一说。

生:我知道课题为什么叫《海上日出》了,因为作者是坐船在海上看的日出,所以叫《海上日出》。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我从“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师:理解的很正确,谁接着说。

生1:我知道作者非常喜欢看日出,因为作者为了看日出,常常早起,从“常常”一词可以看出他不只一次看日出。

生1:我知道有云的时候,即使云很厚也能看到日出,而且很美。生2:我知道课文中“这深红的圆东西”是指太阳。

生3:我觉得作者写了两种情况下的日出,一种是阴天时,一种是晴天时。师追问:你从哪发现的?

生3:从“天空是浅蓝色”知道是晴天,从“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有时候天边有黑云”可以看出是阴天。

师:你读得很认真,确实写了两种情况下的日出。

师:那么阴天时作者又写了几种情况下的日出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生:默读第四、五自然段。师:谁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阴天时作者又写了云层薄和云层厚时的日出。师小结:作者在描写日出景象时按晴天和阴天这两种情况来组织安排材料。阴天时又描写了云层薄,云层厚时的日出,这种写作方法叫做按类别,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这种写作方法。

师:谁知道写睛天时候的日出,作者又是按怎样顺序写的?

生: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写太阳出来前、出来时、出来后的景象。师:能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一说哪写的是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生:回答

师:请其他同学也找出来在相应的地方写上小标题:即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三、细读课文,解决疑问,感受日出的壮观。

师:通过刚才读课文,我们发现:作者描写了天气睛朗时和阴天时两种日出景象,那么这两种日出景象你更喜欢哪一种?你觉得文中哪写得最美?哪个词用得最妙,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喜欢?请同学们再仔细默读课文,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评析:这个环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使学生走进文章,融入其中,达到物我同一,文我合一的境界,通过理解感受不同时候的日出景象,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进行着精神世 界的建构,使学生的认识,思想在感悟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变得意发深刻,在心灵上和作者产生共鸣!

师:谁来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日出时的景象,你觉得哪描写的美?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我喜欢晴天时太阳还没出来的景象,“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一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我喜欢浅蓝色的天空,更喜欢天边的红霞,我觉得这儿写得很美。生质疑:“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 师:谁知道这个词该怎样理解?

生:“目不转睛”就是凝神注视,眼珠一动不动地望着那里。

师:从这个词也可以体会出作者非常想看到日出,有一种迫切的心情。该怎样通过朗读来表达作者的这种迫切心情呢?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生:试着读第二自然段。师:谁能来读一读。

生: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师:你还喜欢哪?谁来说。生:我喜欢这一句,“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作者把“太阳”比作“圆东西”很形象、生动、写出了对太阳的喜爱之情。生:我喜欢这一句,“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升起来,人看不见它。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我觉得这个“镶”用得好,很形象,不禁使我想起了我们把相片镶在相框里,而文中是把白云镶了金边,也好比镶在相框里,我想这时候的天空一定很美。师:你很富有想像力,能联系实际生活谈体会。

生:我喜欢晴天时的日出尤其是这一句,“太阳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的可爱”。我觉得不仅是颜色红得可爱,作者用“跳”这个字来描写太阳,太阳“跳”出海面也很可爱,很生动。

生:我喜欢这一句,“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的”。这里运用了拟人,打比方的写法、生动、形象、所以我喜欢这儿。师:“负”是什么意思?“纵”又是什么意思? 生:“负”是“背”的意思,“纵”是“跳”意思。

师:作者为什么把太阳比作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想告诉我们什么?请同学们想像一下,如果让你背上很重的东西,走起路来你会觉得怎样? 生1:我会觉得很吃力。生2:我会觉得很费劲,很慢。师:文中这样写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1:我觉得用这种打比方的写法,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太阳升得慢。生2: 这样写使我体会到太阳升起时很吃力,很慢。

师:但最后它还是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作者用词很准确。这一自然段(第3自然段)应该用舒缓的节奏,重读的地方要重读,老师很想来试着读一下,行吗? 师:范读第3自然段。

师:谁也想来读一读(指名生读)师:你觉得还有哪描写的美?

生:我喜欢云层薄时的日出,太阳射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天水一色我觉得此时的景色一定很美。

师:云层薄时到底是怎样的景象,谁来读一下这一自然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用脑海想像一下此时的画面。

生:我觉得很美,但我更喜欢云层厚时的景象,因为太阳可以把云染成紫色或者红色。

师:“云”是怎样变成紫色或红色的呢? 生:染上去的。

师:同学们,老师觉得这个“染”字用得也很妙,因为空中有云,太阳照在云上,就好像云朵被染料染过一样,很美啊!

生:我也喜欢云层厚时的日出景象,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尽管黑云阴力很大,但最终也无法阻挡太阳的光芒。师:想一想,“透”是什么意思? 生1:“走”的意思。生2:“跑”的意思。生3:“冲”的意思。教师出示一组句子:

(1)太阳慢慢走出重围。(2)太阳慢慢跑出重围。(3)太阳慢慢冲出重围。(4)太阳慢慢透出重围。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比一比,在小组中交流,讨论一下。哪句写得好?为什么?

生1:第四句好。从“透”出字可以看出太阳不是一下子离开黑云的。生2:第四句好。从“透”字可以看出黑云面积大而且厚,太阳是一点点把黑云照亮的,艰难地走出黑云的包围。它有一种顽强的拼搏精神。师:也就是说太阳的光芒是不可阻挡的,作者追求的光明一定能实现。[评析:简单的一个“透”字,如果不注意,随便读一下就过去了,在设计上我紧扣“透”字,通过让学生比较,“透”与“走”、“跑”、“冲”等词在句中的不同作用,品析“透”的独特之处,使学生在读、思、说中领悟到品词析句及揣摩文句中蕴含着的意思的方法。] 师:刚才大家从一些重点词句里感受了日出的壮观景象,想不想看看当时的画面。(大屏幕出示几幅画面)

师:看了刚才的画面再读课文,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伟大的奇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问句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生1:看了画面后更使我体会到了海上日出是美丽的,奇特的景象,所以说是“伟大的奇观”。

生2:这样写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叹之情。生3:反问句更能肯定的表达这就是伟大的奇观。

师小结:这句话也是对全文内容的一个总结,抒发了作者对瑰丽的海上日出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奋力向上的思想感情。

师:这节课我们和巴金爷爷一起欣赏了《海上日出》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生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学会了文章按时间顺序来组织安排材料及所采用的打比方、拟人等修辞手法。生2: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感受到了海上日出的壮美,我也要像作者学习,在以后的生活中留心观察生活,写出好文章。

生3:学习这篇文章后我觉得巴金爷爷很伟大,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令人佩服。

生4:日出的景象之所以这样美,是因为作者用词、用字准确、恰当,生动、形象,值得我们学习。„„

师:让我们把课题与最后一句话连起来朗读,再一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全文:

海上日出确实是伟大的奇观,这篇文章是作者经过多次生活感受才写成的,我们也要多观察生活,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好作品,同时我们也要学习文中所赞叹的太阳顽强拼搏的精神,用这种精神对诗我们学习中,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反思:《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的精读课文,在设计上我以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体现了以读为主的策略。在教学中我始终遵循主体性原则,激发学生以极大兴趣参与到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主体验、自主探究,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帮他们架设构建新知的平台,纵观整节课,有如下特色:

一、突出了阅读教学的重点,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阅读教学建设中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设计上我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了解课文的内容,汇报并与他人共享喜欢的句子,以及鼓励学生大胆地品评文中的句子,比如:在课堂中问:谁来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日出时的景象,你觉得哪句描写的美,喜欢哪一句?以及体会一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等都突出了阅读教学的特点,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大胆评说的积极性,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也是个性化的。针对文中精彩片断,我适当地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思考,把内心的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篇5:海上日出 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学习准备

1.课前自己有可能观察日出景象,观察要求:

(1)从日出之前到太阳完全升起来,天空和太阳有什么变化;

(2)太阳升起前后周围的景物有什么不同;

2.收集有关巴金的生平、文章等相关资料;

3.收集有关描写日出的诗或文;

三、学时安排

两学时。

第一课时有感情地朗读、品评1——3自然段课文;

第二课时诵读4——6自然段,质疑及交流收集的资料。

四、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注意生字“范、刹、镶”的读音);

3.反复诵读第一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能讲的讲,不能讲的可以读。体会出“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次数”;以“机帆船的机器声”衬托“周围很静”;能熟知日出的整个过程及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日出景象,得益于作者“常常”不懈的观察);

4.诵读、品评二、三自然段,体会出:

(1)作者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先写出了日出前天空的变化。从天空是一片浅蓝到出现红霞,这一变化非常迅速,只在一“转眼间”;“红霞”给蓝色的天空、大海抹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从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既体现了海上日出的特色,又将这幅壮观的画面无限延伸,让人感到视野开阔、心旷神怡。“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这一句可以通过想象画面来感受:红霞慢慢布满了蓝色的天空;渐渐焕发出光彩;天空的霞光映在海水中,海天相接,绚丽壮观。

(2)能熟知日出的整个过程及不同景象,既得益于作者不懈的观察,又与其观察的认真专注分不开,文中体现为“目不转睛”。

(3)可结合两幅插图理解领会重点的句子: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先将太阳升起的过程形象地比作“负着”“重担”,又用“慢慢”、“一纵一纵”、“使劲儿”具体描述如何上升,具体的动态又和负着重担的感觉极吻合,强调了上升的缓慢和吃力。朗读时可想象太阳升起时吃力的样子,使自己的语速语调和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从“慢慢”开始速度要慢,“慢慢儿”、“一纵一纵”、“使劲儿”三个词语气加重一些。

2)“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可结合上句太阳升起时的艰难来理解:太阳尽管很吃力,可仍然不懈地努力上升,一旦冲出海面便发出夺目的光芒。读这句话时语速稍快,在“刹那”、“夺目”、“突然”三个词上要加重语气。)

5.诵读、背诵1——3自然段。可以先在同座或小组里练读、练背,再和他人赛一赛。

6.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巩固1——3自然段的背诵、体会;收集的资料自己相互交流。

第二课时

1.听老师报词语,会写的写下来:

(1)目不转睛;

(2)转眼间—一会儿—一刹那间;

(3)浅蓝—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小半边脸—跳出海面—发出夺目的光。

2.自由练读第4、5自然段,抓住“透”、“镶”、“染”来体会太阳的光芒是不可阻挡的,光明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

3.品评最后一节,体会出:既赞美了奇妙的自然景观,更惊叹于光明的伟大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光明、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这句话用反问的句式表达了赞美之情,朗读时语调稍平,语气上体现出赞叹的感情。

4.质疑。

篇6: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1、学会文中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建“海上日出”美景。

3、通过学习、理解文中“伟大”、“奇观”的涵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通过阅读,感悟海上日出的动静相宜的描写

2、体会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随文入精境、以境促读,以情怡景。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注重情景设置,培植审美心境

1.同学们见过海上日出的情景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道去海边观看太阳从海面升起的样子,愿意吗?(板书课题:海上日出,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于我们是内陆地带,同学们没有见过海上日出的景观,说老师带他们去海边,自然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心情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去学习课文)

2.学生读课文,看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3.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为什么早起?四周清静说明什么?

为了看日出,我早早起来,那时天还没大亮,四周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指明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画面,引入课题,引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起学生想要看到海上日出的欲望)

二、随文入境,品词析句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第二自然段后注意观察老师出示的画面,思考:天是什么颜色?转眼间又有什么变化?接着又有什么变化?我这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2.引导理解:指明学生用书中句子回答问题,“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从这个句子中你想到了什么?谁能读一读这个句子,要把这种感悟读出来(指明读、评读、齐读)

(设计意图:把指导朗读与激发想象结合在一起,这种由蓝变红,逐步扩大亮点范围的描写,给学生一种日将出海,身置其地,静观其景的感觉,激起学生读下文的欲望,这正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第三段,注意思考:“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接下来看见什么?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后来的变化又怎么样?

2.分组讨论:指明学生回答问题

“这个太阳好象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个句子你读懂了什么?(出示句子)你怎么知道的?(出示句子:终于冲破了云霞)谁能把这个句子读一下(指明读、齐读)

3.本段描写太阳形状的词语有那些?描写太阳色彩的词语有那些?用拟人手法描写太阳动态的词句有那些?(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回答:  生:描写太阳形状的词语有:小半边脸、圆东西  生:描写太阳色彩的词语有:红、深红

 生:用拟人手法描写太阳动态的词语有: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冲破云霞,跳出海面,发出夺目的亮光。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读、看看、想想、说说,意在引导学生用心去看,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边看,口诵心惟,形成与文本的对话,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共同讨论的机会,这样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自我检查、合作探究的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读懂课文,更有益于自主能力的提高)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第四自然段,注意思考:我为什么分辨不清那里是水?那里是天?

2.观察画面分组讨论后,指明回答,出示重点句:“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我眼前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师问:为什么光线直射到水面上后,眼前就是一片灿烂呢?各个小组继续讨论,(书中没有现成的句子)引发学生思考。(设计意图:让学生如同身临其景,凭借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常见的自然常识,从观察的角度、方法等方面展开联想,作者通过语言文字传递给学生信息,学生则通过语言文字来感受这些信息,在阅读中感悟和体会,促进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读第五自然段,注意思考:“有时”说明了什么?“金边”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2.观察画面,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通过举例,让学生知道:“有时”是一种不经常的现象,“金边”这么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词,谁不想亲自瞧一瞧呢?一下子,把学生引入了伫立海边观看太阳被黑云档住,云端边缘,光芒四射,红而白亮,犹如金边镶嵌的自然美景中,(出示: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一个“冲”和“染”把太阳赋予了人的行为,太阳就是镶嵌金边,美化云彩的使者,(出示:后来太阳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边,甚至把黑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云、水同时融入了霞光万道,水天一色的光亮的世界里,(出示:这时候,发亮的不只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设计意图:从教材文本出发,紧紧扣住课文知识与学生现有认知经验的联系,让学生边读句子,边体会当时的情景,挖掘学生思维潜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从而把内在的感受表达为外在的语言,使文本与学生思想产生共鸣)

你们感受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1.指明读第六自然段“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2.从这句话中你想知道什么?(指明回答)伟大表现在那些方面?为什么说这是一种伟大的奇观?

3.分组讨论,引导理解。

剖析“伟大”、“奇观”:

“伟大”:“品格高尚,才识卓越,气象雄伟,规模宏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或钦佩的算伟大”;

“奇观”:“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算奇观”。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a.“伟大”之一:太阳冒出海面,蓝天变红霞,白云有了光彩,水、天一片灿烂;黑云遮挡,替黑云镶上金边,冲出黑云,把黑云染成红色或紫色,太阳升出海面,就象一位美化的大师,运用蓝、红、黄、黑、紫等几种颜色着力地渲染海晨的天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水天一色的海上日出的壮丽画卷。

b.“伟大”之二:文中采用拟人手法描写太阳负荷慢升,冲破云层,跳出海面,镶上金边,冲出黑云,染成红色或紫色等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把太阳人格化,赋予了太阳人为的任何困难和势力都不可阻挡的神奇的力量,也只有太阳,才能使出这超神的魅力,为我们描绘出“海上日出”的晨曦海天画卷。

 “奇观”之一:太阳走进云堆,光线从云堆里直射水面,天上霞光万道,海面金光闪闪,形成了水天一色的自然景观。

 “奇观”之二:黑云遮挡,太阳光芒四射,替黑云镶上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冲破黑云,升上云端,黑云被染成红色或紫色,人、水、天都成了发光的亮点,这是海晨的天空被太阳美化的自然奇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归全文,既为学生完整地欣赏文中意境创造条件,又大大刺激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欲望;既能让学生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进一步内化学生知识,使老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了全面的对话和沟通)4.出示课文后面的练习

a.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伟大”、“奇观”的意思 指明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文中“伟大”、“奇观”所在 b.给2-5自然段加上小标题

让学生自己做,然后根据前面听写的内容提炼出2-5自然小标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回顾全文内容,用智慧的金钥匙打开语言表达和思维想象的大门,将课文创设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受,获得感性认识)

5、以读怡情,回归全文

 同学们现在已经是早上八点多钟了,太阳也升高了许多,我们就要离开海边了,希望你们能把这难得一见的“海上日出”的自然美景永远留在你们的记忆中。

 我们今天观赏“海上日出”的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愿我们回去能将这幅美丽的图画亲自画下来,你们能做吗?并将自己观看到的海上日出的经过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享受一下,好吗?

板书设计:

海上日出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半边脸 无光 负荷

慢升

冲 跳 夺目太阳

进云堆 光射水面 水 天

一片灿烂

进黑云

镶金边 出黑云 太阳

光彩

篇7: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新庄小学五年级执教老师:吴安全

【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以这两部分为主,培养学生写小标题。【整合思路】

本课教学依据课标精神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创设多元的审美情境,用多样性、形象性、启发性、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体验语言文字的内涵,悟出言中之意,文中之美。【教学目标】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体会景物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光彩”、“光芒”,会用“目不转睛”、“果然”、“终于”、“不仅„„连„„也„„”等词语造句。

3、理解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

4、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并能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篇描写日出或日落时景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第三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两段写作者在一般情况下观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况下(多云)观察到日出的不同情况。

难点:课文第5自然段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1~3句,抓住“然而”、“后来”这些词语,理解太阳的动态和云片色彩变化,想象当时天空的美景。然后着重理解这一节的最后一句,“这时候,不仅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这时阳光照亮一切的奇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

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学生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交流。【教具准备】 小黑板、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导入课文。

在著名的作家巴金笔下,日出显得异样辉煌、壮观,让人印象深刻。今天,我们就随着巴金爷爷一起去领略这奇迹般的《海上日出》。

2、读题、审题。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由课题你会想到什么样的问题?

二、逐段朗读,随文识字

1、指名读文,思考每段的大意。

2、随文找出生字词引导学生识字、理解应用生词。

三、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朗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回忆一下哪几段写日出,首尾两段起什么作用。

3、写日出景象的段落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创景激情,顺势导入

1、厚积薄发,加强积累:应用百花园一中的比喻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作为上课口令。

2、吟诵经典,温故知新:将生字蕴藏古诗名句,复习积淀双管齐下。

3、谈话引入,课件展示日出情景,板书课题。

4、过渡:《海上日出》描写的是太阳从海面上升起的壮观景象。巴金爷爷乘船去巴黎留学,在海上航行的日子里,常常早期观看日出,并把看到的景象写了下来寄给了他的哥哥们,让他们一起领略这壮观的景象。今天让我们也一起来继续领略一下这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

二、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自由读文,思考: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2、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共同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奇观”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明白修辞,反问句改陈述句: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读读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句子的比较,使学生对反问句有了感性的认识。】

三、品读课文,美读展示。

1、巧设疑问,突出主线:为什么称之为“伟大的奇观”?

默读课文,画画能体现“伟大奇观”的语句,简单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

2、集体交流,顺学而教

重点理解:课件出示

(1)“太阳好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为什么觉得“太阳好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

①“一纵一纵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想。引导学生体会太阳上升时,给人的一步一步的感觉。

②看录像,谈感受。

【多媒体的使用,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便于学生对文章所描述的景象的了解把握。】

③想象着太阳升起时吃力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试一试!(个人展示)(2)“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你愿意跟谁比一比读这一句话。(赛读)

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太阳在黑云里放谢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

“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意思相近词语的辨别,加深了对文章的准确理解。】

3、把握情感,指导朗读

了解了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绮丽,想像一下作者看到太阳跃出海面时该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该怎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学生练读,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指名展示,他人评价。

【评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口表能力,听读能力。】

4、齐读最后一段,回味整篇文章。

四、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

(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理出思路,按顺序背„„)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五、谈话小结,学习写法

1、渗透观察,养习惯

《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来自于巴金先生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内心体验。学习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观察,我们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

2、总结写法,指明灯

结构安排是:总起----分述----总述;

写作顺序是: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有详有略:一六段略写,二三四五详写。

3、延伸拓展,陶醉美

太阳----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好的礼物。它是光明的使者,温暖的象征。尤其 是经过漫漫长夜喷薄而出的太阳,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光明和温暖,还有奋 发向上的精神和力量。

六、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有条件的同学明天早点起来,观察一下日出的景象。尽可能的用上“词 语采集”中的“目不转睛、夺目、奇观”三个词语写一个片段,注意写出其变化 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2、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吗?可以学习课 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现象。【板书设计】

总起----时间、地点

日出前----浅蓝 红霞(色美)

分述 日出时----半边脸 圆东西(形美)

海山日出 有薄云:透过 灿烂 雄伟壮丽

日出后(光美)

有厚云:金边 光亮

总结----伟大的奇观 【教学反思】

由于这是一篇看图学文,首先在课的设计上我重点抓了“读”这一方面。课堂上我安排了自读、范读引读等多种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朗读一篇文章的方法。课堂中,有学生自由的读,有学生尝试的读,有老师有层次指导的读,在层层指导下逐步达到有语气的读、有感情的。通过读让学生去品味作者语言的优美,去体会作者潜词造句的深厚功底,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其次充分联系图片,运用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直观形象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思维。再次,我重点引导学生在咬文嚼字中品尝美,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文、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理解,体会语言背后的东西,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最后,引导学生在延伸拓展中陶醉美,总结写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紧扣文章设计总结语,以小诗结束全文,深化主题;优化作业,让自然美继续延伸。另外,在课堂中,我还注重引入经典诵读,厚实学生的积累,让语言文字美熏陶学生,培养爱国情感。

本节课存在的缺憾:

1、准备不充分,学生的能力估计过高,教学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导致教学节奏缓慢,理解不够深入;

2、教师引的过多,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明显;

篇8: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光彩“、”光芒“,会用”目不转睛“、”果然“、”终于“、”不仅……连……也……“等词语造句。

3、理解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

4、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并能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篇描写日出或日落时晕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第三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两段写作者在一般情况下观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况下(多云)观察到日出的不同情况。

难点:课文第5自然段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1~3句,抓住”然而“、”后来“这些词语,理解太阳的动态和云片色彩变化,想象当时天空的美景。然后着重理解这一节的最后一句,”这时候,不仅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这时阳光照亮一切的奇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四、学生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五、使用媒体: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欣赏过日出的壮美景观吗?

那海上日出的景色大家一定没见过,今天,我们就跟随巴金老先生一同去欣赏一下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神奇。

二、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巴金的资料

教师补充出示课件

作者简介

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19生,四川成都人。1927年到法国留学,1928年底回国。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赶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

三、看视频听朗读,欣赏巴金笔下的海上日出的美景。

四、学生交流看后感受。

五、处理生字词

1、指生读,齐读相结合。

2、指导书写。

3、重点讲解“辨”(结合着辩和辫识记),“镶”

3、这一段与全文关系怎样?(结构上有提挚全文的作用--全文总起。)

六、自读课文,学生质疑

七、梳理问题,精读释疑,师生共同解决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作者描绘了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3、日出时的景象是怎样变化的?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太阳还没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颜色有些什么变化?

(2、”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这句话中”知道“是什么意思?

(3、个别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课文5句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词句分别写出了太阳升出海面时的颜色、形状、光亮、动态的?

(5、导读第三自然段。

(6、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7、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4、天空有云时日出景色如何 ?

(1、指名读第4、5自然段。思考:两个”有时候"各指什么样的情况下的日出景象?

(2、当云薄时,海边的臼出是怎样的景象?

板书:水天一色一片灿烂

(3、当云很厚时,日出又是怎样的奇观?

(4、第5自然段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特别好?

(5、齐读第4、5自然段。

5、为什么作者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齐读第6自然段。

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段,想一想,哪种表达更好,为什么?

a这不是伟大奇观吗?

b这是伟大奇观。

八、小结

日出是壮美的,人人都见得到,但巴金老先生却能将它写的如此神奇壮丽,不仅源于他细心是观察,还源于他掌握了正确的描写方法,能按规律,按顺序使美丽景色以文字的形式再现眼前,用词造句十分讲究,这同样是老师对大家的要求,希望大家今后也能做到以下几点:

1、细致观察

2、按顺序描写

3、语言要形象生动

九、在不同的地方观日出会有不同的感受,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一下《黄山观日出》又给你什么感觉?

十、重温课文朗读视频

十一、布置作业

1、学习第三自然段,将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描写出来

2、摘抄文章的好词好句

六、板书设计

7、海上日出

好天气

伟大的奇观 有薄云 热爱大自然

篇9:《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上升 躲

露半边 黑云

红霞 透

浅蓝 光亮

教学札记:

篇10: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体会景物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光彩”、“光芒”,会用“目不转睛”、“果然”、“终于”、“不仅……连……也……”等词语造句。

3、理解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

4、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并能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篇描写日出或日落时景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第三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两段写作者在一般情况下观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况下(多云)观察到日出的不同情况。

难点:课文第5自然段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1~3句,抓住“然而”、“后来”这些词语,理解太阳的动态和云片色彩变化,想象当时天空的美景。然后着重理解这一节的最后一句,“这时候,不仅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这时阳光照亮一切的奇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导入课文。

在著名的作家巴金笔下,日出显得异样辉煌、壮观,让人印象深刻。今天,我们就随着巴金爷爷一起去领略这奇迹般的《海上日出》。

2、读题、审题。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由课题你会想到什么样的问题?

二、逐段朗读,随文识字

1、指名读文,思考每段的大意。

2、随文找出生字词引导学生识字、理解应用生词。

三、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朗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回忆一下哪几段写日出,首尾两段起什么作用。

3、写日出景象的段落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创景激情,顺势导入

1、厚积薄发,加强积累:应用百花园一中的比喻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作为上课口令。

2、吟诵经典,温故知新:将生字蕴藏古诗名句,复习积淀双管齐下。

3、谈话引入,课件展示日出情景,板书课题。

4、过渡:《海上日出》描写的是太阳从海面上升起的壮观景象。巴金爷爷乘船去巴黎留学,在海上航行的日子里,常常早期观看日出,并把看到的景象写了下来寄给了他的哥哥们,让他们一起领略这壮观的景象。今天让我们也一起来继续领略一下这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

二、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自由读文,思考: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2、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共同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奇观”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明白修辞,反问句改陈述句: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读读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句子的比较,使学生对反问句有了感性的认识。】

三、品读课文,美读展示。

1、巧设疑问,突出主线:为什么称之为“伟大的奇观”?

默读课文,画画能体现“伟大奇观”的语句,简单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

2、集体交流,顺学而教

重点理解:课件出示

(1)“太阳好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为什么觉得“太阳好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

①“一纵一纵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想。引导学生体会太阳上升时,给人的一步一步的感觉。

②看录像,谈感受。

【多媒体的使用,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便于学生对文章所描述的景象的了解把握。】

③想象着太阳升起时吃力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试一试!(个人展示)

(2)“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你愿意跟谁比一比读这一句话。(赛读)

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太阳在黑云里放谢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

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意思相近词语的辨别,加深了对文章的准确理解。】

3、把握情感,指导朗读

了解了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绮丽,想像一下作者看到太阳跃出海面时该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该怎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学生练读,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指名展示,他人评价。

【评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口表能力,听读能力。】

4、齐读最后一段,回味整篇文章。

四、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

(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理出思路,按顺序背……)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五、谈话小结,学习写法

1、渗透观察,养习惯

《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来自于巴金先生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内心体验。学习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观察,我们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

2、总结写法,指明灯

结构安排是:总起----分述----总述;

写作顺序是: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有详有略:一六段略写,二三四五详写。

3、延伸拓展,陶醉美

太阳----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好的礼物。它是光明的使者,温暖的象征。尤其

是经过漫漫长夜喷薄而出的太阳,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光明和温暖,还有奋

发向上的精神和力量。

六、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有条件的同学明天早点起来,观察一下日出的景象。尽可能的用上“词

语采集”中的“目不转睛、夺目、奇观”三个词语写一个片段,注意写出其变化

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2、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吗?可以学习课

篇11: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九册《海上日出》是一篇看图学文,该文画面壮观、语言优美、结构明晰,记叙了“我”在晴朗天气、有云天气里观看到的不同景象,其中教学晴朗天气的日出景象为本课的重点,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写的。学生通过对几种不同的景象的学习,感受大自然景象的壮观、神奇,从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板块式探究性研读法”即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构成课文的若干板块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究式研读,从而变教师主讲为主导,弃面面俱到,重在梳理文章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培养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及理解刹那、灿烂、光亮、亮光、光彩、光芒等8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3、观察理解,描述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色。

情感目标:感受壮观景象,激发爱美情趣。

重、难点分析

这篇文章通过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色,表达作者对奇伟壮观的大自然现象的赞美之情。让学生借助画面理解海上日出几种不同景色,为学习本课的重点,但日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景色在不断变化,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去感受日出时的壮观景象是本文教学的难点。针对以上重难点,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借助画面理解,同时结合学生自己学太阳上升时的动作,以突破重难点。

教学策略分析:

《海上日出》是一篇看图学文,教学应图文结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读悟、想象、表达等一系列环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及思维。教学时尽可能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图、文、声并茂。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学生预习课文,读通课文,梳理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作者具体描述了晴朗、有云两种天气里的海上日出景象,其中晴朗天气里的海上日出景象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写的。

第二课时

一、回忆描述,引入情景

同学们,我们伟大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美。我们曾经在一起欣赏过可让济南丢失一半妩媚的趵突泉,领略过金华双龙洞的大、奇。今天,咱们一起到海上去,去看看被称为伟大奇观的《海上日出》,好吗?

二、感知奇观,捕捉重点

1、播放海上日出图片,师配乐朗读。

2、学生谈看后感受。

3、自由读文最后一段,质疑问难

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解释“奇观”

4、根据质疑,探究学法。

三、抓住奇观,直奔重点

(一)默读第2、3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二)学习第2、3自然段,感知日出前天空景象的美,感受太阳升时的壮观。

1、找出描写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句子,分析句子、体会句子、品读句子。

A、日出前天空景象出现了哪几次的变化?

B、日出时句子中哪些词用得好?体会到太阳上升时的吃力,学生可学太阳上升时的动作。

C、日出后景象又有哪些变化?

2、指名学生朗读2、3自然段,其他学生欣赏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图片。

(三)根据所学,完成练习

日出前:天空还是一片( ),很( )很( ),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 ),红霞的范围( ),越( )越( )。

日出时:那里出现了太阳的( ),红是红得很,却没有( ),太阳像( ),慢慢儿( )地,使劲向上升。

日出后:它终于( ),完全跳出(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 )的亮光,射得人眼睛( )。它旁边的( )也突然有了( )。

四、自学讨论,感悟奇观

1、默读第4、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是通过哪些词语来体会的?哪些词用得好呢?从哪能感悟到是奇观?请读一读。师注意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辟。如“透”、“镶”、“染”、“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等等。

2、欣赏图片,练说有云时日出景象。

五、再现奇观,体会感情

再次探讨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体会感情,品读句子。

六、延伸奇观,拓展视野

我们的伟大祖国乃至整个世界,还有哪些地方或景象也可称为“伟大奇观”,学生说一说(可先在小组内说),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赞美一下。

七、升华情感,读出奇观

配乐学生齐读全文。

八、布置练习

(一)课堂练习

1、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问

①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

②太阳像负了什么重担似人,慢慢儿,一纵一纵的,使劲向上升。( )

③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

2、选词填空

光彩 光亮 亮光 光芒

①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乍灿烂的( )。

②这时候,不仅是太阳,边云和海水也成了( )的了。

③一个夏日的早晨,太阳透过云层,放射出耀眼的( )。

④春天,公园里的鲜花开了,万紫千红,真是( )夺目。

(二)课外练习

完成一篇写景作文。

[设计思路分析]

篇12:《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第6册 第10课 《海上日出》

本次课教材内容——学习使用Flash软件制作一个海上日出的动画。在本课教学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借鉴的:

1、在教学中采用“课本自学”“质疑提问”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提供合作协助的渠道,实现先后促进共同进步。

2、对于重难点的突破,采用学生发现问题,自发地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观察学生学习过程中抓住几个难点作为突破口,精讲重难点。对于一般性难题,可以采用甄选答案集思广益的办法让学生帮助解决。一来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二来可以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还能更好的搭建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

3、评价的方式多样化;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作品作出合理评价,评价的语言多样,学生在不同的评价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4、做到真正的精讲多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课题设计把大部分的学习时间留给了学生。对于问题,教师采取集中讲解,集体群策群力一起解决问题的办法,既节约了时间,效果也很不错!

不过在整个教学中还有这样几个方面需要改进的:

1、对学生情况分析还不足;

虽然通过其他班级的试教发现了不少问题,但是对于上课(上课对象)班级的学生基础估计不足,导致上课进程跟预想有差距。

2、学生评价交流意识还需加强;

学生在课堂中对别人的作品关注度不够高,分析原因:还是教师的引导工作做得不够,没有特别的针对学生的共同评价去预留时间和空间环境,致使学生不能合理发挥出交流的能力。以前在观看电影《爱在舞动》时看到男主角在演讲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现场表演征服了所有的听众(学生)时,我真的非常感动。我想到我如果面对一群学生无精打采的学生时,如果我也能做到用实际的东西去征服他们,那么我的课堂也会变得精彩。

篇13: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1、让学生对照插图进行自学,让孩子们说说图上的景象,在探究中,在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中,同学们学得用心,学得主动,学得无拘无束,收效较好。

2、由于课文资料浅显、有又必须的学习基础,所以学生很容易找出课文写海上日出的特点,并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有的学生能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情景。

3、本课在表达上用词生动,描述细腻,语句优美,又是学生积累,习作例文的好材料,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好词佳句。

上一篇:如何妙用情书的价值下一篇:诊所 卫生室 医疗安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