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日出的作文

2024-05-24

描写日出的作文(通用17篇)

篇1:描写日出的作文

去年夏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新疆伊犁的赛里木湖游玩。

我们住在离湖不远的一个蒙古包里,为了欣赏美丽的日出,我们早早地睡了。第二天清晨五点左右,我们顾不上吃早饭就急匆匆地向目的地出发。

到了湖边,放眼向东望去,远处灰蒙蒙的一片。过了一会儿,湖边出现了一抹鱼肚白,也能隐隐约约能看清湖水了。渐渐地,那抹鱼肚白拉长变宽成了淡黄色的。又过了一会儿,从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金光,照得湖水波光粼粼,云朵也像镶了金边一样。美丽的朝霞吸引大量的游客,他们情不自禁的拿出相机,想拍下这美丽的瞬间。当然,我也不例外。当我把镜头正对着云朵的时候,惊呆了,金光射出的地方出现了色泽浓重的一线,犹如蛋黄的边缘。此时,大家的喧闹声此起彼伏,出来了,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放下相机,注视着天边。太阳像肩负重担的老人,慢慢的走出水面;又像健壮的小伙子,挺胸出现在天边;也像一个巨大的鸡蛋饼,圆圆的,嫩嫩的,勾起游客的食欲。此刻,我眼疾手快,举起照相机,只听“咔嚓”一声,将这难得的、美妙的画面永久留在了我的相册里、脑海里。这时人们欢呼雀跃。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越升越高,阳光普照大地。湖水在天空的倒映下,显得格外的蓝。天空中小鸟在无忧无虑的飞着、叫着。

新的一天开始了。

迎宾路小学四(4)班 张嘉玮

指导教师 秦芳兰

公众号:嘉峪关信息网

篇2:描写日出的作文

一天清晨,我特意早起,爬上门前的小山,遥望东方的天际,目的就是等待红日的出现。[交待了观日出的地点、时间、人物]天渐渐破晓,大地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轻纱。这时,万籁惧寂,突然有了一声鸟叫,划破了这寂静。一会儿,东方天际浮起一片鱼肚白,大地也渐渐地光亮了起来。

慢慢地,太阳冒出了地平线,红红的像个蒙着面纱的含羞少女,最后终于露出了笑脸。此刻霞光万道,把天空染的通红。红的树、红的鸡、红的屋……万道朝霞给苏醒的万物披上了一件件华丽的红装。人们开始晨炊,勤劳的农民扛着锄头走向田间,欢快的孩子上学去了。一日之计在于晨。人们都在迎接崭新的一天。

这一切都是这么美好,这一切都归功于一位高明的画家――大自然。

篇3:描写日出的作文

一、明确景物描写的各种方法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们知道景物描写都有那些方法。这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修辞手法

例如,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借代、对偶等。具体示例如下。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选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运用比喻手法。)

析:用春天梨花怒放,到处一片白色来比喻“胡天八月即飞雪”。

2.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选自《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运用拟人手法。)

析: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选自《望庐山瀑布》,运用夸张手法。)

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瀑布喷涌,山陡水急之状。

4.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选自《竹枝词》,运用双关手法。)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诗句含蓄表达出:“倒是无晴胜有情。”

5.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选自《如梦令》,运用借代手法。)

析:“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6.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选自《春行即兴》,运用对偶手法。)

析:“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二)观察角度

例如,正面和侧面、实和虚、动与静、远与近、视觉和听觉等。具体示例如下。

1.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选诗为白居易的《夜雪》,采用了正面和侧面的观察角度。)

析:从“衾枕冷”“窗户明”“折竹声”三个侧面来表现雪大;“夜深知雪重”是从正面描写雪大。

2.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选诗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观察角度。)

析:诗歌的前两句是实写;后两句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是虚写。既写出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

3.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选诗为王维的《山居秋暝》,采用了动静结合的观察角度。)

析: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静),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动)。颈联进一步写动景。

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选诗为杜甫的《绝句》,采用了远近结合的观察角度。)

析:前两句为近景,后两句为远景。

5.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选诗为徐凝的《庐山瀑布》,采用了视觉和听觉的观察角度。)

析:前两句从声音上写出了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后两句化动为静,把瀑布比成白练,镶在青青的山色中间,从色彩和视觉上又写出了它的新奇和柔和。

(三)表现手法

例如,白描、烘托和渲染、对比和衬托、比兴、象征手法等。具体示例如下。

1.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选自《敕勒歌》,运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

析:白描即指纯用线条勾勒,不事雕琢,不加渲染烘托,不注重色彩。简而言之,就是用简练的叙事性语言突出对象的特征和情态。

2.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选自《入若耶溪》,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

析: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两种,表达了不同的情感。

3.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选诗为徐兰的《出关》,运用了对比、象征的表现手法。)

析:将关内烂漫的桃花与关外茫茫的白雪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的极为生动,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二、明确景物描写的答题思路

试卷上一般是以这样的方式提问:这首诗写景用了怎样的手法?有时也会改变提问方式,如:请分析这首诗景物描写的特点。这样的题我们如何作答呢?一般来说分为三步:一是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二是结合诗句阐释分析这种手法,三是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以2015年高考题为例。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考的是《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它的第一问是:“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我们来看这两首诗: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通过诗句比较,不难看出: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直接描写;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是间接描写。

那么,我们根据上面的三个步骤可以总结答案如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现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表现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再如,2015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它考查的是《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其中第二问是:“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题目问的是什么。“赏析写景艺术”换一种问法就是:“写景手法是什么?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描写景物的手法我们上面刚刚讲过,答题思路我们也清楚要分三步走。具备以上的知识储备,解答此题就不难了。

另外,2015年高考,上海、北京、四川、天津、湖北、安徽也都考查了景物描写的方法。景物描写很可能也成为2016年的考查重点。

篇4:十月的日出

I was up the next morning before the October sunrise, andaway through the wind and the woodhead. The rising of the sunwas noble in the cold and warmth of it; peeping down the spreadof light, he raised his shoulder heavily over the edge of GrayMountain and wavering length of upland. Beneath his gaze thedewfogs dipped and crept to the hollow places, then stole away inline and column, holding skirts and clinging subtly at the sheltering comers where rock hung oer grassland, while the brave lines ofthe hills came forth, one beyond other gliding.

The woods arose in folds, like drapery of awakened mountains, stately with a depth of awe, and memory of the tempests.Autumn’s mellow hand was upon them, as they owned already,touched with gold and red and olive, and their joy towards the sunwas less to a bridegroom than a father.

Yet before the floating impress of the woods could clear itsself, suddenly the gladsome light leaped oer hill and valley, casting amber, blue, and purple, and a tint of rich red rose, accordingto the scene they fill on, and the curtain flung around; yet all alike dispelling fear and the cloven hoof of darkness, all on thewings of hope advancing, and proclaiming, “God is here!”Thenlife and joy sprang reassured from every crouching hollow; everyflower and bud and bird had a fluttering sense of them, and all theflashing of God’s gaze merged into soft beneficence.

So, perhaps, shall break upon us that eternal morning, whencrag and chasm shall be no more, neihter hill and valley, nor greatunvintaged ocean; when glory shall not scare happiness, neitherhappiness envy glory; but all things shall arise, and shine in theight of the Father’s countenance, because itself is risen.

第二天凌晨,没等十月的太阳升起,我便已穿过了一片旷野和丛林。十月的清晨乍寒还暖,日出的景象是那样的壮观。透过一片晨曦,朝日从朦胧的山冈和起伏连绵的高地边际,沉重地抬起了头。在它的凝视下,蒙蒙的雾气开始向下沉去,落到洼地里去,接着化成一丝丝一缕缕,最后悄然飘去了。而在草地之上悬岩之下的那些隐蔽角落里,雾气依然在引裾徘徊,不过还是遮不住群山的雄姿,它们已经在接二连三地涌现。

树木层层叠叠,宛若披在刚被唤醒的山峦的斗篷,端庄威严,大有山雨欲来之势。成熟的秋天用她的双手抚摩着树木,顺着秋季的来到,树木也染上了金黄、丹红和橄榄绿,它们对朝日所怀的一片喜悦,像是奉献给一个新郎的,但更像是奉献给一位尊长的。

然而,在树林的缥缈的印象逝去之前,只见那欢悦的晨光跃过峰峦和山谷,光芒所及,把照到的景致和撇开的帷幕分别染成青色、紫色、琥珀色和富丽的红玫瑰色。而所有的一切都同樣在驱散恐惧和黑暗的魔影,所有的一切都展开希望的翅膀,向前飞翔,并大声宣告:“上帝来了!”于是生命和欢乐从每一个蜷伏的洞穴里信心十足地欣然跃出,一切花朵、蓓蕾和鸟雀都感到了生命和欢乐而抖动起来。上帝炯炯的目光全部融入了温柔的恩泽。

篇5:描写日出的作文

我家乡的日出和日落都很美。早上,6、7点钟的时候,太阳就悄悄地露出了小半边脸,红是红的很,但没有光亮,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后来慢慢变红了。太阳像负者一个重担似的,很慢地,一纵一纵的,用全力向上升。大约过了十几分钟,太阳一下子就离开了天边,出现在天空。太阳一刹那间发出了耀眼的亮光,把人们的眼睛射得流泪,它旁边的云也有了光彩,躲在花草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发出耀眼的金光。

下午18点的时候,太阳开始下降,这时便出现了日落。太阳像透明的纱衣,一点也没有刺眼的光芒,太阳那柔柔的金光泻下来把房子镀上了一层华丽的金黄,变得波光粼粼,一会儿,那红色变深了,接下来,天空的黑色扑了过来,把太阳包住了,就这样,这么快的日出和日落过去了,又开始新的一天了。你觉得日出日落美吗?

篇6:描写日出的作文

前天,我们去阔仓山看日出。那天早上我们四点起床,那时天已经亮了。爸爸,妈妈们只是把帐篷放在太多的厨师里,然后快步走到山顶。这时,东边有一片红光,但附近的山顶上还是一片漆黑。慢慢地,地平线上的朝霞越来越多,天空越来越亮。“出来吧!出来!”不知道谁喊的,找不到。

不到一分钟,太阳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它又红又亮。山顶上的风车、房子、汽车和我们的脸都涂上了红光。过了一会儿,太阳的全身都出来了。我向远处望去,看到无数青山沉浸在乳白色的雾中,像仙境一样。

篇7:描写日出的作文

凌晨四点过后,天空仍然一片昏黑。仰望着东边,出现了一条一条红线,过了一会儿红线变成红点了。我想那就是太阳吧!

我兴奋地叫了起来。太阳一直上升,过了几分钟,天逐渐亮了,一缕金光照在我们的脸上。霎时间,金光四射,刚才的那一个红点现在已变成一颗火球,挂在空中。光越来越强,白云也起床陪伴太阳了,它形成各种样子,逗太阳开心。

这日出可真美丽!

篇8:十月的日出

The woods arose in folds,like drapery of awakened mountains,stately with a depth of awe,and memory of the tempests.Autumn’s mellow hand was upon them,as they owned already,touched with gold and red and olive,and their joy towards the sun was less to a bridegroom than a father.

Yet before the floating impress of the woods could clear itself,suddenly the gladsome light leaped over hill and valley,casting amber,blue,and purple,and a tint of rich red rose,according to the scene they lit on,and the curtain flung around;yet all alike dispelling fear and the cloven hoof of darkness,all on the wings of hope advancing,and proclaiming,“God is here!”Then life and joy sprang reassured from every crouching hollow;every flower and bud and bird had a fluttering sense of them,and all the flashing of God’s gaze merged into soft beneficence.

篇9:错过的日出

我的意思是,对于我这种动不动就“系统崩溃,起床失败”的人来说,要在早上六点前起床并爬上山头等一场日出这种事,难度系数真的太大了。

记忆中,我等待过两场日出。

第一次筹划去看日出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和同学约了去烈士陵园山顶看日出。虽然天没亮就挣扎着起了床,但错误估计了自己的爬山速度,我们还在半山腰时身后的世界就已经光芒万丈了。而等我们气喘吁吁地到达山顶时,太阳已经耀眼得无法直视了。

后来我们在山脚的拉面店里豪迈地要了最大份的牛肉拉面。在比赛着谁敢往碗里放入更多的辣椒酱的争吵声中,转眼就忘了没看到日出的沮丧。

第二次嚷着要看日出时已经是我成年之后的事了。

大学三年级的暑假,与好玩的男生和女生一起出游,目的地是避暑胜地庐山。因为嫌门票太贵,又在网上看到过“先驱们”的逃票攻略,我们便也在山脚下找了一个当地人,谈好价钱后让他领我们爬山路偷溜进去。

那可能是我生命里最难忘的一次爬山之旅,耗时大约有两个小时,途中还碰到一只巨大的马蜂窝,我们不得不一个接一个低着头,从它下面匍匐而过。

有个女生被扎了一下脑袋,她的小男友拍着胸口说着“好可怕好可怕”,却没有一句安慰,我忍不住回头翻了翻白眼,好想在他身后踹一脚,送他下山。

等我们爬到山顶,扒开树丛走到游人的正常小路上时,我的白T恤已经变成花色的了,泥土和蛛丝,还有落在肩头的小树叶。虽然筋疲力尽,嘴里嚷着“早知这样就买门票啦”之类的抱怨,但当阳光劈头盖脸地打在突然松弛下来的身体之上——那种快乐是坐着大巴、吹着冷气上山的人无法体会的吧?

中午吃饭时有同伴在小饭馆的收银台上看到庐山地图和景点介绍,其中有说到观赏日出的最佳地点是含鄱口和五老峰,后者因为地势高所以视野更好一些。

“去看日出吧!”

突如其来的提议得到一致通过,但晚上在庭院看星星,入夜后又看电视和卧谈,我们几乎到凌晨才入睡。两三个小时后正是睡意正浓时却必须起床,实在痛苦非常。

那时候的我斗志尚顽强,一蹦而起后还招呼同伴,风风火火地洗漱,飞奔出门口打的到了五老峰山脚,摸黑走完数千级石阶山路。

山里的早晨寒露深重,山林裹着雾色藏在暧昧里,穿梭林间的风又沉又冷,带着陌生的凉意透进夏日单薄的衣料里。

山顶已经聚集了一些看日出的游客,黑暗中三三两两地坐成一堆。我们几个迅速占据了一坨大石块,却因为分不清东西而不知该面朝哪个方向。

有个男生说:“无论太阳从哪边升起来,我们在这里总会知道的。”

深感有理,我们安心坐下来等待最壮观的那一刻。

可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际越来越亮,太阳始终未曾跃出云层。整片山林在鸟鸣和风声里清醒过来,有游客开始在亮蒙蒙的天际之下下山。

我终于失望的确定:“今天多云,看不到日出。”或者说,日出早已完成,但隔着层层叠叠的云雾,我们抱膝坐在山顶上,在它从无到有的过程里却一直以为它没有来到。

嘿,这多像某些时候的暗恋,你以为它从未发生过,但其实它早在某人的心里走完了整个过场。

到现在为止的生命里,我始终都没有看过一场日出,并且觉得未来看到的可能性也寥寥。

因为看日出这种事和看星星一样,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最美的从来不是大气磅礴的日出,而是日出时你靠在谁的肩膀上露出柔软的笑脸。

不过在庐山上虽然没看到日出,我却偶遇了一场日落——和同伴在山林小路上闲晃,不知不觉就走到适合看日落的一个山头。突出的巨大岩石块,底下是层层叠叠不停起伏的绿浪。

细心胆小的男生在劝我坐下来,不要太靠近悬崖边时,瑰丽无比的日落突然张开美艳的翅膀,开始一场最华丽的魔术。

它美的,至今我闭上眼睛就能想起那变幻无尽的余晖颜色——你说如果我把它倒着回忆,是不是就能当我看过一场日出?

就像我倒着回忆那些故事,所有的所有就都停止于最初那温柔的一笑——是不是就能当我们从不曾在茫茫人海走散?

篇10:描写山上的日出作文

每当我看到书柜上的鸣沙山日出板画时,就想起了甘肃之行鸣沙山上的美丽日出。

为了看到美丽的日出凌晨四点半妈妈就把我叫醒了,看看窗外一片漆黑,但听说今天要骑骆驼我就变得精神万分,我们坐车来到鸣沙山下我们先穿上了防沙鞋,带上了手套和口罩,全副武装都是为了防止沙子进入眼睛和嘴巴。听说一米二以下两个人骑一只骆驼,一米二以上一个人骑一只骆驼,听了我听了心里暗自高兴,我可以独自享受骑骆驼的乐趣!于是我被带到了一只标有92号的骆驼边,这只骆驼长得很可爱,有四只弯弯的腿,两个像山峰一样的驼峰,最可爱的是骆驼的头顶和驼峰上各有一团毛茸茸的绒毛像帽子一样保护这它,憨态可掬,还有两个像玻璃球一样的眼睛可爱极了。我勇敢地骑上了骆驼,稳稳地坐在两个驼峰间,向鸣沙山的山顶走去。骑骆驼很舒服,可是就是有一些颠,在一路颠簸下骆驼把我们送到了半山腰。

看来下面的.路程要靠我了,可是当我一望山这么高,但上山的楼梯却只有英语书这么宽,楼梯上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我背后出了一身冷汗,在***催促下我一步一步慢慢走,当我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往下一看,地下的人只有蚂蚁那么小,于是我转过头变哆嗦边爬终于,在大家的鼓励声中,当我奋力的爬向山顶那一刻清晨的东方出了一条暗红的线,过了不久渐渐泛起了鱼肚白,带有淡淡昏黄的红日刚露出头,一时,却又变成了金色,时间分秒的消逝大阳也在渐渐的变化,终于一缕缕红日亦悄然越过地平面,终于,金灿灿的太阳升起来了,射向天际,又射红了大地,就这样升起来了,

篇11:描写日出的初一作文

看不见湖水,只听见湖浪在拍击着岸边,发出“哗哗”的响声。慢慢儿地,天空透出了一丝曙光,隐隐地可以看出天空呈现出的那一片蓝色,安详极了,纯纯的,使人感到了临分娩前的沉静。不知什么时候,天空飘起了一抹淡淡的红尘,像水一样在缓缓地流动着。过了一会儿,那抹似有似无的红变深了,成为胭脂红,还带着一些明丽的亮黄,使天空显得无限娇俏可爱,妩媚动人……时间在悄悄儿地流逝,我们在默默地期待。红成了亮红,又透出一些莹白。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红霞越来越多,有深有浅,轻柔而缥缈。就在这时,一切都像凝住了似的,什么也不动。我于是低下头,去数那一朵朵勇敢而美丽的浪花儿。霞光映在水中,泛起一片柔和。风儿,毕竟是早晨的风,带着一些刺骨的冷,使人几欲发抖。远处是一座青黛色的小岛,我不禁想起了刘禹锡《望洞庭》中的一句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诗虽然描写的是洞庭湖,但用来描绘此时的太湖,也真是贴切极了。浪儿,依旧在涌着,拍打着湖岸,溅起一阵阵雪白的、珊瑚般的水;而那点点水珠儿又似粒粒晶莹浑圆的珍珠,脱颖而出的无邪的纯真。望着茫茫太湖,心胸竟似也突然间宽阔了。

这时,不知谁叫了一声:“太阳出来了!”我抬头一看,哇,那轮鲜红的太阳居然调皮地从两个小山峰之间探出了头。像有人托着它似的,太阳慢慢地、羞答答地抬起了头。上边闪着亮光,下边则是最浓的红,上升着,像是从红红的盘中升起的一样。从弧形变成半圆形,再变成圆帽形,最后就成了球形。随后,就发出了亮光,使得红霞也发出了灿灿的霞光,像燃烧的烈火,像艳丽的红玫瑰花海,像深秋的枫叶映在太湖面,像鲜艳的红绸飞舞在长空……这瑰丽的火焰,迷人的景象,仿佛把天空变成梦幻中的仙境。是金碧辉煌的天宫?是碧波荡漾的天池?还是星星睡眠的摇篮?……

天上固然是这样美,水中也是丝毫不逊色。水蓝莹莹的,像一块莹洁的碧玉;霞五彩斑斓,像闪着奇光异彩的宝石。这就无疑于碧玉和宝石同放异彩了。浪花儿欢笑着,心悦诚服地迎接着这宇宙的骄子的光辉。湖浪像几千,几万,几亿只尖角的小船在行驶,往前,往前……太阳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后,就停在了那儿,把光辉撒遍每一个角落。在湖中也辟一道狭长的红色,还盖着金,透着黄,被浪推得一晃一晃的。于是,湖笑了,远处黛绿的山笑了,红红的,像一个金苹果。他那照人的神采,俊逸的风姿,使整个宇宙为之骄傲,更使地球上的人类为之仰慕了千年、万年。我感到了欢欣;也感到了生命的鼓舞,并且那种伟大的力量,壮丽的美所深深地感动着。

篇12:描写日出景象的作文

由于我们上山的时间比较早,所以天还灰蒙蒙的,大地还在一片沉睡之中。

路灯亮着,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寥寥无几。

远处,不时还传来鸡的叫声。

不久,太阳便悄悄地露出了它的眼睛。

这真是神奇的眼睛啊!目光扫射之处,楼房、树木、草地都被镶上了一层金边。

天空变成了浅蓝色,云是淡红色的,这时的太阳还不那么强烈。

慢慢地、慢慢地,天几乎亮起来了。

只剩下嘴巴没有露出的太阳发出夺目的光芒,周围的云层变成了深红色。

这时的路灯已经累了,不亮了,雾散去了。

不一会儿,整个太阳升起来了,它从深红变成了浅红,又从浅红变成了白色,最后变成了银色,光芒四射。

日出的艳丽景色使我着迷了,我恨不得能插上翅膀,飞到太阳的故乡,亲眼去看一看太阳的美丽姿容。

篇13:心灵的日出

但是这天细雨蒙蒙,我却陷入泥潭,动弹不得,我苦苦挣扎,翅膀上到处是泥土,蓝色的花纹被遮盖,我知道现在的外貌并不好看,可我必须再次飞翔,因为我的终点是太阳,是温暖,是自由。

翅膀一次又一次地奋力抬起,却越陷越深,终于,我的力气几乎耗尽,不再徒劳挣扎,处在崩溃的边缘。“也许我就该这样悄然消失吧”,这样想着,我的身体开始下沉,突然,耳边一道声音响起:“不能放弃!坚持了这么久就是为了看到太阳,感受温暖,等待日出,只要心中还有目标,就一定能成功!”

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拍打在我身上,痛苦的同时也让我更加清楚我的理想是什么,心中的信念让我重新燃起斗志,闭上眼深呼吸,翅膀用力一扇,伴随着刻骨铭心的痛,我终于飞起来了!

风更猛烈地吹,它集中所有力量阻挠我,树叶、废纸随风狂舞,我的触角被刮得扭转了一个角度,身体也在不住地往后退,但是心中的信念支撑着我,我在为心灵的日出而奋斗,所以我拍打着翅膀逆风而行。

雨更猛烈地下,它集中所有雨点拍打我,有巢中的雏鸟因抵抗不住暴雨的来袭而掉下枝丫,刺耳的鸣叫声划过天空。我的双翅已被雨水打湿,越来越沉,短暂的失重让我清醒,我想看见心灵的日出!所以在倾盆大雨中艰难前行。

闪电更猛烈,雷更响,它集中所有光和声来恐吓我,“轰隆隆”,爆炸般的声响划过天际,伴随着小动物们惊恐的叫声和四处逃窜的身影,整个大地亮如白昼,天空好像被一道白色的光撕开一个口子,一分为二,數秒过后又陷入黑暗。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心跳加速,身体不住地颤抖,原属于蝴蝶的高雅大方此刻已荡然无存,只剩下狼狈和恐惧,可我在等待心灵的日出,所以穿梭在忽明忽暗的风雨里。

因为心中有信念,所以有无穷的力量;因为期待心灵的日出,所以当别的蝴蝶在窝里避风时,我在天空中飞翔;当别的蝴蝶在树下躲雨时,我在天空中飞翔;当别的蝴蝶被闪电吓得颤抖时,我依然在天空中飞翔!

为了心灵的日出,我加快速度不顾一切向前飞,终于,乌云不再遮挡阳光,我远离了危险和黑暗。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整个世界变得温暖。我抬头看向天空,碧蓝的天空中太阳散发着柔和的光,大地上的积水放出耀眼的光芒,仿佛镶嵌着的一颗颗钻石,璀璨夺目,随着太阳的升高,我的翅膀变得轻盈干燥,我越飞越高,朝着太阳的方向前进。

我看到了心灵的“太阳”!它冉冉升起,照亮了我心中的黑暗,带来光明和温暖,它是希望的曙光和坚持的信念。

指导老师:李娟

篇14:描写日出的优秀作文

我们坐着车到了峨眉山的雷洞坪,那里特别冷,我们在山下面穿着裙子,山上面就必须租羽绒服。而且宾馆也特别难租,好多人到山上来都想看日出,可五六个宾馆都住不下。幸运的人还可以打地铺,不幸运的连在宾馆站一晚上都要钱。我们还是托亲戚订的呢!晚上,我们躺在床上,被子裹得紧紧的,还要开电热毯。

我们到峨眉山是为了看日出,妈妈说在早上五点半左右,太阳就从山边一点一点地升起来,美丽极了!要去那里至少也得四点钟起床。我们一家设好4点的闹铃,便在7点就早早入睡了。我正睡得迷迷糊糊,“快点,起床了,看不成日出了,快点!”妈妈突然爬起来,着急的叫道,我们赶快爬起来,穿衣洗漱。凌晨,刚走出宾馆,一阵阵寒意吹过我的脸颊,我就不禁打觇,冷得全身起鸡皮疙瘩,我们一家来到通往接引殿的小路,已经有好多人起床来接引殿了,大家打着手电筒,在石梯路上罩着,我们走啊走,“喔喔喔”爸爸的闹铃这才响起,我们继续走,终于到接引殿了。

我们本来以为这么早应该没人去,可以到购票处我吓了一跳:这片土地上站满了人,我们好不容易才挤进了队伍中,爸爸也花了老长时间才买到票了呢!~而此时已经五点二十了,我们担心看不了日出。

缆车滑到了接引殿,我兴奋地挤到窗边,“咕咕”缆车启动了,慢慢的升到空中,我看见了美丽的天空,在缆车上,看到天边被染红了,有一丝丝红晕,有傍晚的气氛。人们之前还担心看不了日出,现在得知日出还没开始,都在尖叫,兴奋,我埋头看见了一座座山,深深的沟,还在远处看见了我家乡的大瓦山呢!

“咔嚓”缆车到了,我跳出了缆车,奔向了观景台,那里像长城一样有一条长长的栏杆,人们纷纷趴在上面等待日出的到来。我们找了个很好的地方,一起拍照留念。突然,一团红色冒了出来,是太阳妹妹,她拖着一条一条长长的地平线裙,探出了她红红的小脑袋。妈妈说那就是日出,我们停止了拍照,静静地观察着,眼看她就要跳出来了,可就在那么一会儿,她看着那么多人都静静的看着她,她又害羞的缩回了脑袋。眼看日出就要被我看见了,却有只出现了一点点,这时,天蒙蒙亮了,站在观景台上的人少之又少,他们全都来到十方普贤面前等待他发出佛光,我们也不能错过了,也快速赶了过去。在九点的时候,我们看见了佛光。

篇15:描写日出的作文800字

红原什么最美?是一碧千里的草原,还是清澈见底的河流?都不是。红原最美的景观,非日出莫属啦!

今年暑假,我终于如愿以偿,看到了美丽壮观的红原日出。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静得可怕。马儿睡着了,鸟儿睡着了,羊儿也睡着了……草原上,没有一丝声响,连风儿也睡着了,偶有蝈蝈的叫声传来,显得特别响亮。天,还漆黑如墨,几颗小星星稀稀落落地挂着。他们一闪一闪,竭力散发着微光,看起来就如黑幕布上嵌的宝石。

渐渐地,渐渐地,东方泛起了鱼肚白,调皮的星星似乎知道太阳要出来了,玩起了捉迷藏,忽然消失不见了。天空越来越亮,越来越蓝,一片粉红粉红,微微泛着金色的霞光出现在高高的山边,就像一条艳丽的绸带,染红了半边天空。

“太阳怎么还不出来啊?”好朋友万语佳急了,小声嘀咕着。“快了,快了,再等一下吧。”我安慰道。这时,只听耳旁人们激动的喊声,“看!太阳,太阳!”“啊,太阳出来了!”……咔嚓,咔嚓……照相声瞬间响成一片。

我抬头仰望远处的山边,只见一个红彤彤、圆滚滚的.“球”姗姗而来,从山腰旁探出了半个脑袋,仿佛一位害羞的姑娘。

我一边看着这神奇的一幕,一边赞叹:“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红原日出果然名不虚传啊!”“是啊,太美了!”万语佳一边拍照,一边应和着。

太阳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喘息着,慢慢地、吃力地往上攀爬。当“爬”到半空中时,它骤然停止上升,刹那间散发出万道金光。

整个草原像被镀上了一层金,瞬间热闹了起来。鸟儿欢快地歌唱,马儿尽情地奔跑,雄鹰自由地飞翔……小花、小草呢,它们贪婪地沐浴着阳光,随风翩翩起舞……

太阳周围,云朵们穿着美丽的彩衣,变幻莫测,一会儿变成漂亮的花儿,一会变成可爱的小狗,一会变成憨厚的小熊……它们好似在表演魔术,迎接太阳的到来。

太阳啊,您每天都早早起来,把光明带给世间,却不求回报。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多伟大啊!

篇16:描写日出的作文300字

8月份一天凌晨两点,爸爸妈妈拿了两条被子带着睡得迷迷糊糊的我驾车出发了,我在心里嘀咕着:“去括苍山看日出干嘛带被子啊,多累赘。”车子开了两个小时差不多,才到括苍山顶,到了那,我冷得直发抖,幸好带了两条被子,原来,老爸老妈还是有先见之明啊!

只见这时,天色渐明,我抬头发现有几十架风车在转,我问妈妈“那风车是干什么用的?”妈妈回答“是用来发电的。”到了四点半,天边月亮开始落下去,可太阳还是不肯露脸。我一会儿玩妈妈手机,一会儿又走来走去,一会儿爬上高处,看看太阳出来了没有,真是让人心急!太阳也真是的,难得我今天过来看你,干嘛要和我捉迷藏啊,该早点出来才是啊!

五点左右,天边出现了七彩的光芒,把黑暗一点一点的“吃”掉。我坐在椅子上,瞪大眼睛,不想错过一点一滴。光芒越来越亮,我越来越兴奋。又过了一会儿,一个耀眼的红色“帽子”出来了。我叫到“那是太阳,是太阳!”这个帽子越来越大,后来成了一个红色的“半圆形”到了六点钟,太阳完全出来了,像个大大的红圆圈。这个“圆”越来越圆,越来越红,光芒越来越耀眼,把整个天空都映红了,山上的树木、花草、房子还有我们的身上全都披上了紫薇的霞光。啊,真是太美了!

太阳出来的刹那的景象真是奇妙了!

美丽的日出

天将亮了,我和妈妈一起到村子后面的小山上去看日出。

此时,天空中还是一片灰蓝,月儿像小船一样挂在天上,星星不知疲倦地眨着眼睛,大地上一片沉寂,只有大街上的路灯还亮着橙黄色的亮光,人们几乎都还在梦乡里。

渐渐地,东边的天空中泛起了鱼肚白,我兴奋起来,因为太阳就要升起来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东方,那鱼肚白渐渐变成橙红色,那是灿烂的朝霞,太阳就要出来了!

天空越来越亮,朝霞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不一会儿,东边地平线上出现了一个小红点,真是红得可爱,它慢慢向上升,向分钟才上升一小点,我看得有点儿不耐烦了,一转身,想要和妈妈一起回家,这时,我忽然感觉后面有一道金光闪过,便回过头一看,哦,太阳已挣脱了地平线,完全跳出来了!并且发出了一道道金光,但并不刺眼。初升的太阳看上去比任何时候都要美,金里透红,红里透金,好像披上了一件金淘金闪闪的轻纱。

花草树木,接受着阳光的淋浴,笑迎着金色的旭日,人们也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始上班工作,下地干活。

啊!新的一天开始了!

美丽的日出

三点多的闹钟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可是神志却还在梦里游荡。可听人家说海边的日出特美,在家人的催促下我还是起床了。

我们一帮人步行去海边,天还是一片漆黑。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到了海边,我们已是累得满头大汗。我抬头仰望夜空,星星还是占领了整个夜空,像无数粒沙子般,月亮仙子也丝毫没有去睡觉的意思。来它们似乎想一直霸占天空,而不转让给太阳公公。我只能坐在沙滩上,月光下,只见浩瀚无边的湛蓝的海洋,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撞击在岩石上,发出了天崩地裂的吼声。大约过来半小时,海平线出现了光芒,可就是不见太阳踪影。不好我们站得可是东南方向了,有人大声呼喊,太阳躲在那座山中啊!我们沿途跑了十多分钟,终于到了正东方了。正巧,太阳公公在我们寻找它的时候,一直躲在山后面,等我们到了她便露出了鱼肚白,云变得更加血红,更加绚烂。它就像一位粉刷匠,用那些神奇的“颜料”将大海也涂成了火红,远远望去,仿佛远处着了火似的。可它露出了半个身子时,却用一朵朵云儿遮住了全身,像一位害羞的少女,悄悄地窥视人间。正当我们看不见太阳而着急时,突然,太阳整个浮出海面,绚烂的阳光照亮了大地,也照亮了我的内心。大地又充满了活力,崭新的一天也开始了……

篇17:日出的玄机

最短的日出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日出时间的长短,与观测者所在的地理纬度有关。我们知道,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两次升起之间的时间间隔是24小时。在我们看来,太阳看上去每天绕地球运行一周(360度),这在天文学上称为“周日视运动”,是地球自转引起的视觉效果。因此太阳在天空中每秒钟走过的角度为15角秒(15″),即太阳的周日视运动角速度为:ω=15″/s。如图1所示,太阳的周日视运动轨迹是一个与天极(即正北方向)平行的圆,而天极的地平高度等于观测地的地理纬度(φ),所以太阳视运动圆面与地平面的夹角也和地理纬度有关,如图2所示。

红色虚线是太阳视运动轨迹,日出时间通常都很短(φ较小时),这段轨迹可以视为直线。

如图2所示,日出的整个过程中太阳运行的距离为AB,从图中不难看出,赤道上AB的长度最短,所以赤道上的日出持续时间最短。通过计算可知,如果忽略地球公转的椭圆效应,在春秋分日,赤道上的日出持续时间大致为128秒。如果不算那些太阳尚未完全升起就已经开始下落的“日出”的话,这就是我们在地球上能见到的最短的完整日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日期,赤道上看到的日出持续时间也存在微小的差别。这是因为地球在自转(导致周日视运动)的同8寸,也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同时自转的轨道面(即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天文学上称为“黄道”面)存在大约23.5°的夹角。如果我们以冬至那天为起点,在北半球观测日出,这天的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回归线上,即南纬23.5°,所以我们看到日出的方位是东偏南23.5°。一天以后,由于地球公转,太阳的直射点将往北偏移一点儿,这时我们看到日出的方位也比冬至日往北偏了一点儿,以后将逐日偏北,直到春分日,太阳直射点移到了赤道上,这天的太阳将从正东方升起。往后日出的方位继续北移,到夏至那天达到最北端——东偏北23.5°,然后再开始反过来往南移,直到秋分日到达正东,冬至日到达东偏南23.5°。如此往复,年复一年。太阳直射点的这种变化涉及到一个与地球公转相关的天文概念——“周年视运动”。简单地说,由于地球存在着公转,当我们从地球上看太阳时,会发现它每天部在遥远的星空背景上缓慢地移动着位置,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一年移动一周,这就是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其运动路径就是黄道。总之,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与周日视运动二者的综合结果,使得我们看到的太阳以螺旋线的形式绕着地球运动,它从冬至到夏至的半年时间里的视运动轨迹,就像一圈紧密的弹簧,这个“弹簧”的高度是2×23.5°=47°。周年视运动的存在,使得日出的位置每天都不尽相同,所以日出的持续时间每天都有微小的差别。

在同一天,赤道上见到的日出最短,高纬度地区见到的日出最长(若能见到完整的日出的话)。同一纬度处。春、秋分日见到的日出最短,冬、夏至日见到的日出最长,纬度越高,两分、两至日所见的日出时间之差越大。例如在赤道上,两分日的日出时间为128秒左右,两至日约为138秒。在北京(φ=40°),两分日为167秒左右,两至日约为196秒。

最长的日出

从图2可以看出,地理纬度越高(即φ越大),日出时太阳需走过的路径越长,日出的持续时间也就越长。很容易想到,最长的日出一定发生在南北极点。但南北极的日出可不同于我们常见的日出,有许多特别之处。在我们生活的地方,只要天气晴朗,每天都能见到日出。但是在北极却完全不一样,一年之中,这儿除了半年白昼(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就是半年黑夜(从秋分日到春分日),这在天文学上称为“极昼”与“极夜”。所以在北极点,一年只会发生一次日出与一次日落,日出发生在春分日前后,日落发生在秋分日前后。在南极点恰好相反,日出发生在秋分日前后,日落发生在春分日前后。

在极点,地球自转导致的太阳东升西落现象已经不复存在,要想求出这里见到的日出持续时间,必须以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为出发点进行分析。以北极点为例,在春分日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太阳以螺旋线的形式从地平之下运行到地平以上,完成了日出的整个过程(图3)。这段时间里,它的周年视运动轨迹是黄道上的一段小弧,所经历的时间为1.36天,这就是地球上能见到的最长日出了。

如果有一只北极熊站在北极点,只有经过半年的漫长等待后,才能从黑暗中迎来日出,不过它的等待也是值得的,因为它有足足32.6个小时的时间来欣赏日出的美景!相比于地球其他地方,这绝对算得上奢侈了。以赤道为例,假如有一只生活在赤道的猴子,就算它每天都能看到日出,一年下来,它能看到的日出时间总长也不到13小时,还不到北极熊所见的一半。

最早的日出

在同一天,什么地方见到的日出最早呢?粗略地说,在同一纬度处,自然是越往东(即经度越大)见到的日出越早。而在同一经度处,在从春分(3月21日左右)到秋分(9月21日左右)的半年时间里,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越早;从秋分到春分的半年时间里,正好相反,纬度越低的地方,日出越早。例如,北京和合肥的经度差不多,部为东经116.5度左右,北京的纬度为北纬40度,合肥为北纬31度。在六一儿童节,北京的日出比合肥要早14分钟左右。而到国庆节这天,北京的日出比合肥晚了大约3分钟。在春分、秋分这两天,北京、合肥的日出时间相同。

在同一个地方,如果想要早一点看到日出,往东走当然是很好的办法。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爬到高处。因为地球是球形的,登高可以看得更远,当然见到太阳的时间会更早一些。假设我们在北京看日出,我决定去天安门广场(北纬39°54′26.37″,东经116°23′29.22″),而你想留在北京西边的香山(北纬39°58′10.57″,东经116°10′15.24″)脚下,谁会率先见到第一缕阳光呢?我比你更靠东,而我们的纬度又都差不多,我当然会先看到日出。以夏至日为例,我会比你早大约41秒看到日出,冬至日则要比你早65秒。但如果你爬到香山顶上,高度比北京天安门广场高了350米,那

么情况就反过来了,你不仅会比我早见到第一缕阳光,而且还要早得多。夏至日那天,你比我早3分钟见到日出,而冬至那天,你也比我早了2分35秒。事实上你只需爬大概30米就已足够(前提是这儿没有遮挡,能见到日出),这样你全年都能比我更早见到日出了。高度变化哪怕只是一小点儿,改变的视野却超乎想象。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只是计算过程略显繁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我在博客上的详细讨论:http://scalart.blog.sohu.com/175861649.html

地球上的“日出西山”

关于日出的话题,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太阳打西边出来”,恐怕是最令人感兴趣的了。对居住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说,这是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了,我们有绝对的把握说一件事情不可能的时候,都会自然地想起这句老话。等等,话可别说的太死,太阳真的不可能打西边出来吗?还真未必!

其实在地球上也能见到太阳打西边出来,这一奇景发生在南、北极点及其紧邻区域!在解释这个天象之前,我们得先弄明白什么是东、南、西、北。大家都知道,地理学上对方向是这样规定的:经线所指的方向为南北方,纬线所指的方向为东西方,东西和南北是垂直的。其实早在地理学的规定之前,古人们就已经通过天体的运动规律对东南西北进行约定了。我们在地球上观测星空,它们都是从东边升起,在西方落下,这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也是东南西北定义的本源:北是地球自转轴所指的方向,南就是它的反方向,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东,它的反方向就是西。我们在常说的东南西北方向,就是这几个方向在大地平面上的投影。

那么,北极点的太阳从哪儿升起呢?这是一道著名的脑筋急转弯题,据说还曾被微软公司用作入职面试。许多人(包括微软出面试题的高管)都认为答案是南方。理由很简单,因为没有比北极点更北的地方,所以在北极点往别处看,任意方位部是南方,说这儿的太阳是从南方升起总没错。这是一个很投机取巧的回答,从科学上讲或许没错,但对搞清楚问题的本质却一点帮助都没有。如果我们再接着问,在北极点旁边10米的地方,太阳从哪儿升起?这里离北极这么近,走路都用不了一分钟,所见到的日出与在北极点当然是一样的,那是不是说这儿的太阳也是也从南方升起的呢?显然不是。因为只要没在北极点,哪怕离极点只有0.1米,也仍然能按照定义确定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南方”。面对这个问题,那个取巧的回答就无能为力了。

北极并不是一个虚无的抽象点,而是依托于地球这个实体而存在的,尽管在这一点上地球的自转速度为零,但这里依然能看到星空自东向西的旋转。给定它附近的任意两点,我们比照东南西北的定义,至少能知道其中哪一点比另一点更偏东。另外,考虑到在北极点是所有的地理经线汇聚之处,我们不妨以地理经线来作为北极点方向的参考线。如此一来,北极的日出方位,就可以根据地理经线确定下来。只是由于地球的公转、自转周期并不能恰好互相整除,所以每年北极日出8寸,太阳升起处的地理经线的位置并不相同,大体而言,其位置以4年(即平年、闰年的规律)为周期循环变化。例如2011年,北极点日出时,太阳于西经122°处升起,2012年变成了东经149°,2013年为东经63°,2014年为西经26°,2015年又回到西经114°,与2011年相差无几。

可见要回答“北极附近10米的地方太阳从哪儿升起”,还必须知道所在地的经度,否则无法作答。假设这里的经度为O。,那么太阳从西经122°处升起,换算成方位,也就是西偏北32°;假设这儿的经度为东经120°,那么太阳升起的地方换算成方位,就是南偏西42°。如果我们把正西方向南、北各偏45。以内都视为西方,那么2011年,在北极附近从东经13°到东经103°的区域内的观测者看来,太阳部是从西边升起的!

需要说明的是,经过计算可以知道我们所说的“北极附近”,指的是北纬89°56′24″以北的地方,大致上是北极点周围6.6千米的范围内。如果超出这个范围不远,尽管太阳也能冒出地平,但还没来得及升起就会落下,不能算做完整的日出,而超出这个范围更远的地方,虽能见到完整的日出,但再也不能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了。与北极类似,南极点周围6.6千米的范围内,也能见到太阳打西边出来。

上一篇:中学学年度校务公开工作总结下一篇:总经理年会致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