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思路”林业职称论文

2024-04-14

“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思路”林业职称论文(通用12篇)

篇1:“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思路”林业职称论文

“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思路”林业职称论文

文章简介:

1、抓好两个省级试点工作,争取以点带面,推动全市防治工作发展。省厅湘林防[2005]25号文件已将我市平江森林植物医院建设和临湘检疫执法分别列为省级有害生物防治社会化服务试点单位和植物检疫规范化执法试点单位,试点期为2007至2008年。我们也将这两个单位的试点作为今年的一项中心工作。对平江森林植物医院建设我们将在…

1、抓好两个省级试点工作,争取以点带面,推动全市防治工作发展。省厅湘林防[2005]25号文件已将我市平江森林植物医院建设和临湘检疫执法分别列为省级有害生物防治社会化服务试点单位和植物检疫规范化执法试点单位,试点期为2007至2008年。我们也将这两个单位的试点作为今年的一项中心工作。对平江森林植物医院建设我们将在去年已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协调、指导平江林业局就进一步对内加强管理,对外加大宣传,力争今年在跨地域,跨行业上多做工夫,多想办法,以取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具体是5月份前针对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较多的乡镇开展宣传工作,5月起分别在华容、君山、临湘等地区开展防治示范工作,争取承接业务,在全市创品牌,树名声,谋效益。

对临湘检疫规范化执法试点工作,我们将以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复检、补检等内容为重点,具体工作安排是一季度发文成立领导机构和规范化执法队伍,调整专业执法人员,建立规范化办公室,拟订工作制度。与3个竹木检查站建立联系制度,明确检查站负责人员,制度上墙,同时向省政府申请在京珠高速、S301竹木检查站加挂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牌子。二季度档案归类整理到位。开展专兼职检疫人员培训,全面实行网上办证和规范化执法。启动有害生物监测机制,定期报送信息。调运检疫、产地检疫、复检开始。三季度向省厅争取资金建设检疫检验设施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开展工作检查,落实监督制度。四季度开展产地检疫、开展标准化执法试点工作考核,总结试点成绩,查找工作不足,根据工作开展实际情况得出有关建议和想法,提出整改措施,迎接上级检查。

2、抓好监测预报,做好“重点地区重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对各县区测报工作的管理力度和检查督促力度,确保测报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从3月份起测报数据每月一报,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今年防治工作关键是做好平江、岳阳县的竹蝗、华容、君山的杨树害虫的防治,力争全市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成灾面积、成灾率低于省厅有关考核指标,测报准确率、防治率超过省厅指标,切实保护好我市森林资源。今年上半年我们将争取华容的杨树害虫治理纳入全省杨树综合治理工程,同时督促有害生物发生严重的地区按照省厅要求,认真做好防治预案,以向省级财政争取防治资金。

3、抓好以松材线虫病为重点的林业外来有害生物预防工作。我市水陆交通发达,木材流通量大,周边地区疫点多,而纸业集团又大量收购松材作为造纸原料,形成松材线虫及其它林业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隐患。我们将以水上、铁路、京珠高速等检疫检查站为依托,大力加强对进入我市的松材及其制品的检疫检查力度。同时在秋季认真组织开展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保证松林普查率达100%,松材调运检疫率达100%。

4、抓好森防标准站建设。今年元月份,平江森防站已通过省站验收,标准站建设基本达标,成为我市第一个森防标准站。今年,我们将组织临湘、岳阳县、汨罗等森防站开展标准站建设活动,争取能有一到两个单位通过森防标准站验收。

5、做好省厅开展的森防检查准备工作和省厅组织的全省第二届森防知识技能竞赛的准备工作。

篇2:“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思路”林业职称论文

文章简介:2007年是“十一五”的头一年,也是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关键的一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林业六大工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积极推进森林健康新理念,以提高御灾减灾能力为中心,全…

2007年是“十一五”的头一年,也是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关键的一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林业六大工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积极推进森林健康新理念,以提高御灾减灾能力为中心,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等工作,开创森防工作新局面。

工作目标是:2007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的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60%以上、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7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5%的目标。

全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点是: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南昌会议和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会议精神。一是继续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制定的《湖南省林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和《长沙市林业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做好应对生物灾害突发事件的经费、物资和技术储备等各项工作;二是做好参加2007年4月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的的准备工作;三是积极推进防治机制创新,努力抓好国家和省5项防治试点工作(国家级:浏阳市承担无公害防治、奖励机制和效绩考核二项,宁乡县承担信息素监测技术应用一项;省级:浏阳市承担植物检疫规范化执法一项,长沙市林业局承担外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2、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结合全省林业有害生物突发生物灾害事件的现场演练活动,做好应对生物灾害突发事件的经费、物资和技术储备等各项工作,抓好应急机构建设和人员队伍的培训工作。

3、落实好以松材线虫为主的外来有害生物的预防和除治工作。

一是加强森林植物检疫执法工作,对从疫区来的松科植物及产品全部进行复检,对全市枯死松树进行调查和清理,并查明枯死的原因。对岳麓山、花明楼、灰汤进行重点监测预防;二是建立松材线虫病联合防御体系,密切与交通、铁路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加强协作,共建松线虫病联合防御体系,做到全市不出现松材线虫病疫情。三是开展红火蚁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监测和除治工作。

4、加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一是根据国家新颁布的19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认真做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复检工作,严格实行检疫要求书制度;二是要开展专项整治,集中严厉打击森林植物检疫中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加大检疫执法力度,规范检疫人员执法行为;四是加强苗木产地检疫工作;五是做好省森林植物检疫隔离试种苗圃建设。

5、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控灾减灾工作。一是加强长沙县、浏阳市国家级中心测报站管理,完善监测网点建设。二是强化对测报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把上报有害生物基础数据列入责任考核范围,不断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三是组织全市学习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调查信息管理系统,提升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管理水平;四是抓好松毛虫、竹蝗、萧氏松茎象、杨树天牛和食叶害虫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五是启动速生丰产林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示范工程。

6、加强机构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力争将市、县森保站纳入行政单位,工作人员为公务员;二是加强行业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敬岗爱业、热爱本职工作、热心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加强行业培训、科技推广和宣传工作,全面提高行业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做好迎接国家、省厅对我市十五期间国家和省重点项目验收工作,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以森防标准站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7、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宣传工作。一是将宣传考核指标纳入到年终目标考核中,要求全市每年在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网上投稿10篇以上;二是积极参加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协会的工作,发展会员;三是印发林业有害生物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宣传资料,对全市所有花店进行上门宣传。

8、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强化目标管理。一是配合省厅做好《湖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检疫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二是建立以“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目标管理指标体系和考核检查办法。

9、制定我市十一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规划和省厅及市林业局交办的其它工作。

篇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

1 加强监测

根据有寄主树种和历年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发展情况来确定监测对象。病害包括松材线虫病和松针褐斑病, 虫害包括马尾松毛虫、松突圆蚧和黑翅土白蚁。其他特定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根据发生情况确定监测对象。外业调查对象, 林分树种为马尾松, 主要寄主林分面积分布的统计。确定监测对象相应寄主的监测范围和监测面积, 根据林业资源分布状况和历年来病虫害发生分布情况, 将各种寄主林分划分界定病虫害区。害虫“三区”可界定为:一是常灾区, 指5年内发生过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林分;二是偶灾区, 指6~10年内发生过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且连片发生面积在26.67 hm2以上的林分;三是安全区, 指11年以上 (含11年) 未发生过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林分。监测面积确定可于每年年初根据各寄主树的分布范围、寄主树面积和林业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历年分布和发生情况, 规划每种病虫害的监测范围和监测面积, 即实施监测面积。应施测面积是指可能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的林地面积, 通常包括所有人工林、人工林之外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其他常灾区和偶灾区林分、特定的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需要监测的林分和省级森防机构认定应当进行监测的其他林分。监测踏查线路, 根据寄主林分分布状况和历年病虫害发生的情况, 确定有一定代表性、能覆盖病虫害常灾区和偶灾区或病害发生区大部分面积的线路作为森林病虫害监测踏查线路。

2 认真调查

马尾松毛虫在同安区1年发生3代, 越冬现象不明显, 越冬代主要以4~5龄幼虫在针叶、枝干上活动, 取食缓慢或不取食。在同安区马尾松毛虫幼虫第1代一般出现于5月中下旬, 第2代出现于7月上中旬, 第3代出现于9月。调查方法包括几下几点:一是线路踏查。根据松毛虫发生危害的历史和现状, 确定有代表性的踏查线路, 越冬代线路踏查面积覆盖常灾区松林面积的90%。二是标准地调查。标准地的设置应根据常灾区每33.33 hm2设1个点、偶灾区每66.67 hm2设1个点的要求。调查过程中测报员必须做好标记, 以备检查。调查结束后, 要及时进行汇总和分析, 并按规定的时间上报森防检疫站。三是调查内容。在调查样地 (标准地) 内, 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株和适当的抽样方法 (松毛虫一般采用对角线或棋盘式抽样法) , 进行幼虫期、卵期、蛹期和成虫期的调查。在实际操作中, 以松毛虫幼虫调查和成虫调查为重点。对于高树上的幼虫调查, 可采用幼虫粪粒推算法、机振推算法或树冠最底层枝条推算法。松毛虫虫情级数是根据树冠级数、虫口密度推算得出的。

3 科学防治

有害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一是化学防治法, 如虫孔注药、树干熏蒸。化学防治法较为经济且见效最快, 故应用最广, 但易造成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天敌数量锐减等。为避免上述缺点, 应根据病虫种类、特性, 选择适宜的农药和施药方法。根据害虫的不同口器和取食特点, 选择不同性能的农药, 如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熏蒸剂以及拒食剂、驱避剂、引诱剂、粘捕剂等[2]。二是物理防治法。物理防治法是通过热处理、机械阻隔和射线辐照等防治病虫害。可用人工或简单工具捕杀, 如在低矮的松林中捕捉松毛虫幼虫、摘除卵块和虫蛹等;或利用害虫对某些物质或条件的强烈趋性, 将其诱杀, 如灯光诱杀、饵木诱杀、引诱剂诱杀等。灯光诱杀操作简单、诱捕效果好, 但需电源、易被破坏, 最好在挂置点设立告示牌[3]。三是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法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 大大优于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包括:以鸟治虫、以虫治虫和以微生物治虫。可利用瓢虫、草蛉等捕食害虫, 利用寄生蜂、寄生蝇等寄生于害虫的卵、幼虫、蛹等, 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瓢虫防治蚜虫等;利用细菌、真菌、病毒及原生动物等来抑制害虫, 松毛虫杆菌、杀螟杆菌对松毛虫、柳毒蛾、舟形毛虫等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白僵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 对松毛虫等有显著杀灭作用[4]。

参考文献

[1]杨巧慧.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J].科技传播, 2011 (9) :18, 23.

[2]茹华南.三门峡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0) :222-223.

[3]苑国.浅议营林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控制效果[J].山西林业科技, 2011 (1) :45-46.

篇4:简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摘 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对外贸易日益频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呈现频率加快、危害加大的趋势。本文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要点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点

0.引言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对外贸易日益频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呈现频率加快、危害加大的趋势。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危险性有害生物具有潜伏性、传播性和周期性等特点,控制难度大,一旦蔓延,极易造成大面积灾害,严重威胁森林安全。本文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要点进行初步探讨。

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几种方法

1.1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杀虫剂主要有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昆虫病毒等。我国每年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面积较大。我国的微生物制剂,特别是白僵菌的产量及应用面积均居世界前列。但由于绝大部分微生物制剂为土法生产,全国又没有制定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制剂质量得不到保证,在应用过程中出现效果不稳定、成本高等问题,致使近年来白僵菌在一些省份应用面积逐年下降,苏云金杆菌应用面积亦不大。

1.2天敌昆虫

我国应用较多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有赤眼蜂、肿腿蜂、姬小蜂、蚜小蜂和天牛蛀姬蜂等;捕食性天敌昆虫有蒙古光瓢虫、异色瓢虫等。利用蒙古光瓢虫防治松干蚧,利用寄生性天敌蒲螨控制隐蔽性害虫,利用肿腿蜂防治粗鞘双条杉天牛、青杨天牛,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利用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利用天牛蛀姬蜂防治青杨天牛等有明显效果。但除赤眼蜂外,其他天敌均因未完全解决繁殖寄主、工厂化生产工艺或防治效果不稳定等问题,未在生产中广泛应用。除人工释放外,在生产中应注意保护人工林的生态环境,为天敌的繁殖创造条件,从而提高自然界各种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1.3益鸟

在杨树人工林中利用挂人工鸟巢的方式招引大山雀、啄木鸟和灰喜鹊等益鸟,可以明显降低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的密度。

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要点

2.1建立监测体系

充分发挥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的骨干作用,配套完善市、区县(自治县、市)两级监测网点,建成国家、市、区县(自治县、市)“三位一体”的监测预警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林业员、护林员等兼职测报员的作用,建立举报有奖机制,鼓励公众参与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和举报。探索利用化学信息、航空和遥感信息等先进技术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和核查,不断提高监测预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2.2实行科学防控

林业、园林、文化、旅游、煤炭、交通、水利等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切实搞好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等区域的监测和防治工作。要针对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制定防治预案,建立疫情报告、技术合作、联防联治的协作机制。对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和重点生态区域的重大生物灾害,要实行工程性治理,逐步推行工程承包制、招投标制和施工监理制。大力推行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严格防治措施的监管,确保生态安全和森林食品安全。

2.3严格检疫执法

要严格执行《森林植物检疫登记管理办法》和《检疫要求书》规定,加强产地检疫工作,规范调运检疫程序。各级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机构要严把检疫关,切实加强对辖区内调入的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复检,经常开展检疫执法检查,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打击行动。各木材检查站要依法查验过往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植物检疫证书》,继续配合森林植物检疫机构开展检疫工作。铁路、民航、交通、邮政等部门要加强本系统的管理,要求承运单位在承运、收寄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时,必须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林业部门对货物集散地、市场进行检疫检查。车站、机场、货场、林产品市场、花木市场及种苗繁育基地、木材加工厂、木材集散地、使用木材的厂矿、建筑工地等重点单位要积极配合森林植物检疫人员实施现场检疫。

2.4加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各地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做好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红火蚁、加拿大一枝黄花、刺桐姬小蜂等危险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工作,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林业部门批准,不得擅自从疫区调运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各级林业部门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积极引导和鼓励机关、厂矿、社会团体、社区和公众参与疫情查防和举报。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新发现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疫情的乡镇,要立即报告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并启动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预案。

2.5创新防治工作机制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林业有害生物防灾控灾机制,积极推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由林业部门承担向社会中介、专业队承担转变,引导、鼓励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组织或个人成立除治公司、专业队、树木医院,或以专业户的形式开展咨询和除治服务。实行防治方案评审制、防治过程监理制和防治效果验收制,逐步建立起多种所有制组织共同参与、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灵活高效的新型防治机制。财政局、林业局要在林业农发资金和森林植被恢复费市级集中部分中安排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费,研究制定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经费管理办法,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经费分为预防补助和除治补助。预防补助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预防工作开展好、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少的区县(自治县、市)和单位进行奖励;除治补助费主要用于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灾害的除治补助,或者突发性、暴发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除治补助。坚持优先治理危险性和潜在危害大以及危害重要生态区域的林业有害生物。坚持“谁经营、谁防治、谁收益、谁投资”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投入机制。生态公益林有害生物灾害和重大危险性有害生物灾害治理工作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商品林有害生物灾害防控主要由经营者负责,确有困难的,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各级政府要安排必要的防治经费,保证行政区域内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除治需要,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2.6强化防治工作的科技支撑

各地要把营林综合技术作为科学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治本之策,以恢复和培育健康森林为目标,积极推广乡土树种和抗病虫品种,大力营造混交林,严禁带疫苗木造林。加强对现有纯林、低效林的改造,不断提高林分质量。全面开展封山育林,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针对威胁我市森林资源、生态安全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测报、检疫工作中的技术难题,积极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发高新和实用的防治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松材线虫等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资源构成的威胁日益加大,影响林木生长和森林健康的有害生物种类多、分布广,如果防控不力,极易暴发成灾。因此,我们必须围绕加快发展这个大局,进一步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各项措施,维护森林健康,确保生态安全,为建设生态旅游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篇5: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点

工作目标是:~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的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60%以上、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75%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5%的目标。

篇6: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结

会议的议程主要有三项,一是传达学习“全省20xx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座谈与普查专家见面会”会议精神;二是各县(区)汇报20xx年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及20xx年工作打算;三是市检疫站工作人员对20xx年检疫宣传、调运检疫、检疫执法、检疫防治信息系统维护及越冬代调查等工作提出要求;四是安排20xx年检疫工作并就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提出要求。

会上,兰星平同志对铜仁检疫工作提出五点建议:一是贯彻“国办意见”和“省办意见”;二是加快推进和全面完成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三是加大检疫执法力度;四是适时开展越冬期调查工作;五是围绕“十三五”目标,完成好“四率”指标。

篇7:市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报告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有效防范和应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确保发生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能及时控制和除治,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土与生态安全,制定本预案。

2、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为指导,认真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积极推行森林健康理念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监测检疫,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不断总结防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的做法和经验,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落实各项责任制度,全面提升应对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控制能力,全面实施依法防治和科技兴防,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保护我市森林资源安全,促进生态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开创防治工作的新局面。

3、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处置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4、基本原则

4.1 坚持预防为主,各项防治措施并举,防控结合的原则。

4.2 坚持快速反应,紧急处置,控灾减灾的原则。4.3 坚持分级联动,各司其责的原则。4.4 坚持属地管理,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原则。

5、适用范围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启动本预案:

5.1 出现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可引起人类疾病的林业有害生物时;

5.2 首次发现可直接造成林木死亡的林业有害生物,及林木受害面积大于1亩时;

5.3 当首次发现外来国家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及林木受害面积大于1亩时;

5.4 专家组评估认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可能暴发重大危害事件时。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重点

1、转变防治观念,强化目标管理,优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环境

1.1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精 神,统一认识,调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基本方针,实行防治工作重心的转移,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抓行政执法,抓监测预防,抓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防治上来。

1.2 继续推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以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为内容的新的管理体系,制定新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加大目标管理的考核检查力度。

1.3 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等各种宣传媒体以及简报、网页,大力宣传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性和加强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以提高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防治意识。

2、推进工程治理,实施科学防控,努力控制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

2.1 开展市级工程治理项目。对一些跨区域发生、危害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批实施市级工程治理,通过工程治理项目的实施,带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

2.2大力推进无公害防治。研究探索营林措施控制林业有害生物和推进无公害防治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今后工程区食叶类害虫生物防治率达到8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达到100%。

3、加强防治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御水平

3.1继续加强防治基础设施建设。以森防标准站为重点,加大各级防治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扶持建设一批天敌繁育场所,购置一定数量的新型监测、防治检疫设施等,进一步提高各级减灾控灾能力。

3.2突出抓好防治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强化行业培训,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不断提高防治队伍的依法行政能力、科学防治能力、应对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能力以及服务市场、服务社会的能力。

3.3 建立突发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事件应急机制。制定出台我市应急预案和处置办法,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资储备,加强应急防控人员队伍建设,尽最大努力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4、强化检疫执法工作,严防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 4.1 加大检疫执法力度,防止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传入和传播。严格执行检疫要求书制度,不断规范调运检疫的签证程序,全面推行《植物检疫证书》的计算机签发和网上查询,加强复检工作,开展检疫执法大检查,严禁无证运输行为。研究和探索远程诊断系统,不断提高检疫检验能力和水平。

4.2 加强苗木产地检疫工作。严格履行检疫程序,按要求发产地检疫合格证,严禁感病虫苗木出圃建设,从源头上控制防范有害生物。

4.3 根据35种国家级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和内蒙古自治区9种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补充名单,开展疫区划定、补 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检疫操作办法的制定等工作。同时,做好有害生物普查的外业补充调查、内业整理和资料汇总等后续工作。

4.4 进一步加强检疫队伍建设,对检疫员进行全面的整顿,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保证检疫执法工作健康地进行,树立良好的行业窗口形象。

5、加强监测预报,构建系统网络,全面提高灾害预警能力

5.1 进一步健全全市测报网络建设。加强测报点管理,强化监测网点建设,把上报有害生物基础数据列入责任考核范围,不断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

5.2 强化对测报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全面实现测报数据计算机网络传输,有条件的率先实现乡镇林场有害生物数据的计算机传输,并定期综合分析测报数据,发布本地区趋势预报。

5.3 结合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工程的实施,努力探索利用化学信息、微波监控技术开展监测和核查,形成有害生物立体监测体系。努力扩大监测覆盖面,把有害植物、灌木林等纳入监测范围。

6、深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防治机制创新

6.1 深化防治机构的改革。切实加强对工作职能的认识,加强队伍建设,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并把工作重点放到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依法加强 行业管理和提高服务上来。

6.2 积极推进除治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和建立新的除治机制,引导、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经济组织或个人开展除治和技术承包、咨询服务,逐步建立起不同所有制组织共同参与,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灵活高效的新型除治体制和队伍。同时,逐步建立林业有害生物重大责任事故追究通报制度和举报奖励制度。

7、切实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科技创新工作 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组织开展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宏观控制及新型防控技术研究,抓好科技示范区建设,着力解决监测预报、快速检疫检验及除害处理、天敌繁殖及利用、有害生物风险评估、综合防治等技术难题。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加强现有技术的组装配套,提高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

三、灾(疫)情分级

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影响森林、林木、林木种子等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严重损失的林业病、虫、杂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原产于国(境)外,传入我国后已经影响森林、林木、林木种子等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严重损失的林业病、虫、杂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

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简称重大生物灾害):是指因人为或自然原因,由国(境)外传入的病、虫、杂草及 其他有害生物引起的,对林业造成(或潜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生物灾害。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和造成损失程度,将重大有害生物划分为三级:

Ⅰ级

系指国(境)外新传入有害生物事件,或者新发生的国家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事件。

Ⅱ级

系指连片成灾面积在10000亩以上的偶发性本土森林病虫害、省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新发生事件。如青杨天牛、柳蝙蛾等森林病虫害为害面积达到上述数量事件。

Ⅲ级

系指成灾面积在15000亩以上、造成较大损失的常发性本土有害生物发生事件。

四、防治区划分

根据地形地势、林分结构,病虫害发生状况及市属施业区划分为三个防治区。

XXX、XXX林场为针叶林病虫害监测防治区,主要针对落叶松鞘蛾、松瘿小卷蛾、落叶松红腹叶蜂、落叶松毛虫进行重点监测和防治。

XXX、XXX、XXX、XXX林场为阔叶林病虫害监测防治区域,主要针对天幕毛虫、舞毒蛾、烟角树蜂、杨叶蜂、杨树烂皮病、榛实象甲、榛黄达瘿蚊等阔叶树食叶、种实害虫及病害进行防治监测。

XXX林场为人工林病虫害监测防治区,主要针对杨干象、杨干透翅蛾、芳香木蠹蛾、大青叶蝉、青杨天牛、白杨 透翅蛾、柳毒蛾进行重点监测和防治。

五、应急处置指挥系统和协作单位职责

市政府设立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指挥部,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林业局局长任副总指导,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林业局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森防站站长任副主任。

1、指挥系统

组建XXX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协调小组,负责对全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和除治工作的领导,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本预案,并监督实施。

2、协作单位职责 市林业局:

(1)监督指导市林业局所属各林场、林业工作站开展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时紧急除治工作。

(2)做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并对灾(疫)情作出趋势预测。

(3)建立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物资储备库,储备农药、防治器械、防护用品、交通及通讯工具等。

(4)负责培训灾害防治队伍,开展技术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技能。

市各宣传媒体:协助做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科普知识的宣传和疫情的正面报道。

市财政局:负责筹措、落实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经费,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加强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

市建设局:做好城区、园林部门管理的林地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防治工作。

市交通局:协助做好疫区公路林产品的监督检查站的设置和管理;优先安排防治物资的调运。

市旅游局:做好辖区内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防治工作。

六、预案的实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向当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报告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及其隐患的权利,也有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的权利。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预测预报网点是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责任报告单位,森防专业技术人员是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事件责任报告人。

有关单位及个人发现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或疑似情况时,应立即向所在地的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市森防站应加强对全市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发现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或接到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疫)情报告时,必须立即派专业技术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林业主管部门核实后应立即报告市人民政府并逐级报送至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确认为重大有害生物的,市有害生物防治指挥部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提出处理意见,经市应急办批准后启动本 预案。

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分为一级和二级。

林业有害生物直接危及人类健康、从国(境)外新传入林业有害生物,以及首次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发生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为一级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一级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以外的其他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为二级突发林业生物有害事件。

一级突发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事件报省林业局,省报国家林业局启动应急预案。

发生二级灾(疫)情事件时,启动本预案。市人民政府要及时依法封锁疫区,禁止调运任何可能传播有害生物的媒介材料,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同时要立即报请市政府设立临时检疫检查站,并由市政府协调交通、铁路、邮政、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积极予以配合。

发生灾(疫)情时,市人民政府视灾(疫)情级别不同组织实施紧急处置方案。并根据灾(疫)情防治需求,组织人员进行控制,除害扑灭。同时,市人民政府要根据疫情发生情况,请求上一级政府在技术、人员、物资等方面给予紧急支持。

市森防站应对当年的控灾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灾(疫)情得到有效遏制时,应上报市指挥部、应急办,经检查合格后,宣布解除应急处置状态。

七、后期评估与善后处理

1、后期评估

应急预案实施结束后,应急处置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组织专家组和有关人员对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分析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措施。

2、善后处置

应急预案实施结束后,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指导林业部门开展灾后重建,重点组织实施专家组后期评估提出的改进措施,恢复受灾森林,清理因应急而设立的临时设施。

八、保障体系

1、组织保障

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指挥部应建立严格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市森防站要加强对市属林业局的专、兼职测报员和公益林管护人员监测工作的监督指导,在灾害发生时,市林业局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全天候的踏查,密切注视病虫发生、发展情况;配备防治专业队伍,随时准备投入应急防治。

2、物质保障

建立市物资储备库,储备药剂、药械、防护品等有关物资。

3、资金保障

市财政每年要保证发生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时灾害的防治、监测、控制、人工支出等资金。

4、技术保障

加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测检疫手段,在灾情发生时,使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最有效、最及时的发挥。制定与灾(疫)情事件相关的有害生物防治的一系列技术方案。

5、奖励和责任

篇8: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1林业有害生物病害防治中面临的几项难题

1.1森林覆盖率低, 抗灾害能力弱

由于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过渡砍伐, 使得原有的资源可利用度降低, 再加之森林管理者没有制定出系统、全面的管理制度, 管理缺乏针对性等, 都是造成森林覆盖率低的原因。纵观森林资源可发现存在以下几点特征:一是人工形成的林木较多, 而自然形成的林木却相对较少;二是在一个区域很难找到不同类别的林木生长, 而大多是种类相同的树木;三是树木品种过于单一化;四是很多树木都是近些来才逐渐成长起来的, 树龄较大的树木很少[1]。上述原因使得该森林植物群落结构单一化, 当遇到某种不利因素的干扰时自身抵抗力较弱, 导致多种有害生物占据优势地位, 并得到大量的繁殖。

1.2 检测预报工作不到位

受一定条件的制约, 检疫站的有效性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具体表现如下:一是预防机制不完善, 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管理机制;二是资金供给不充足, 使得检疫站在实施某些举措步履维艰;三是检测团队人员的专业知识较为欠缺, 对有些突发事件不能有效解决;四是团队人员不稳定, 没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五是监测站的设备仪器过于陈旧, 有的仪器不能准确将一些灾害事件预测出来。这些不足之处严重阻碍了工作的顺利实施, 使得监测预报工作与防治工作的需求不相吻合。

1.3 缺少资金以及技术方面的相关支持

防治资金相对短缺, 使得生物防治技术没有得到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加之在防治时长期大量使用相同类型的化学试剂, 使得病虫的抗药性增强。此外, 相关林业单位对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为欠缺, 没有将其真正落实到位, 使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进展受到一定阻碍。

2防治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2.1控制害虫数量的增加

主要方法是:通过一些寄生性的小动物去感染微生物继而培育出抗虫性的新树种, 改善林区环境。

2.2 降低害虫种群密度

通过杀虫剂等化学药物直接将害虫杀死, 利用昆虫的趋性以及信息素等将其同类引诱出来。此外还可通过激素等打乱害虫的生活习性, 从而将其消灭。

2.3 喷施化学农药防治

在害虫较密集的区域, 使用化学方法等导入遗传致死因子, 从根本上消除昆虫的繁殖繁育, 并引入替代的竞争种。

2.4 阻碍害虫种类的传播途径

通过一些防治措施, 最大限度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3林业技术防治方法

3.1 抗虫育种

昆虫对寄生植物产生一定的依赖心理。因此在进行抗虫育种时, 相关人员要注意从改善林木的本质特性入手, 可通过在林木中注射一定量的化学物质等方法, 使得林木的某种适应害虫的特性发生变异, 从而抑制病虫害的生长繁殖, 最终达到消灭的目的。

3.2 育苗防治措施

苗圃因为具有一定的隐秘性, 因而是很多地下害虫的聚居地, 也是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 改善苗圃的土壤环境, 对防治病虫害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育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技术人员在进行育苗工作开始前先要对苗圃地下的土壤害虫进行实地考察, 情况严重的, 要喷施一定量的药剂进行处理; (2)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3) 种植时要采取轮作方式, 苗木与农作物要相互交叉进行, 苗木选择要仔细, 未经消毒处理的苗木禁止使用, 待全部检查合格后方可出圃。

3.3 物理机械防治法

3.3.1 人工捕杀方式。对一些害虫聚集较为密集的区域或是假死性的害虫, 可进行人工捕杀。对虫害木进行彻底清理后, 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 主要采取的措施有:焚烧处理、熏蒸等, 对部分虫害木进行彻底清理, 要及时补充新的树种, 在新树种选择上要慎重, 挑选抗逆性强的树种, 使林木的分布更加多元化。

3.3.2 阻隔法。可人工设置不同类型的障碍, 阻断害虫的传播途径, 将害虫彻底根除。 (1) 毒环法。提前了解害虫的某些生理习性, 在树干下部涂刷一定的毒环或者胶环, 当害虫经过时会被粘着, 最终被彻底消灭。 (2) 障碍法。对于一些没有翅膀而又必须爬上树才能产卵的害虫, 可在树干中部缠上一层塑料或者是其他阻碍物, 防止成虫爬上树产卵, 将其直接消灭。

3.3.3 引诱灭杀法。 (1) 光照诱杀。按照不同昆虫的生理习性以及对光照的敏感程度, 可设置不同颜色灯光的诱虫灯, 设置时可选在较为宽阔的场地, 按照害虫的出现时间确定开灯诱杀的时间的选择。 (2) 食物诱杀法。通过选择害虫所热衷的某种食物进行诱杀, 在食物上沾染一定的毒剂来诱惑害虫, 从而达到根除的目的。 (3) 饵木诱杀。许多害虫喜欢在被伐倒的树木上产卵, 可在害虫繁殖期间放置一定量的木材段, 诱集这些害虫产卵, 并一举消灭。

3.4 生物防治治疗法

3.4.1 以虫治虫。此种方法主要是了解害虫的天敌, 采取以虫治虫的方式进行根除, 天敌昆虫的利用方式有3 类: (1) 人为增加自然界天敌昆虫的数量, 为一些昆虫创设适宜的生活环境, 待它们大量繁殖后将其放入林木中去消灭其他病虫害。 (2) 使用林业技术实行树种混交的方式, 为天敌昆虫增加食料。 (3) 改变昆虫的种群结构, 引入国外新品种等方法。

3.4.2 引入一些有益昆虫。在害虫密集的区域引入一些有益昆虫, 比如鸟类、青蛙等, 为它们创设一定的生活环境, 帮助它们大量繁殖, 最终为消灭昆虫做好一定的铺垫。

3.5 化学防治

按照不同病虫害的特征选择有效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用药的时机是在害虫大面积区域进行, 喷施农药时注意尽量减少环境污染, 还要避免林木出现一定的感染, 影响其生长。在使用时还要对某一种害虫要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 防止有些害虫产生一定的抗药性, 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的繁殖。

3.6 应用技术多样、高效和安全的防治新设备

近年来, 一些射程长、功效好、对环境污染少和节约用水的技术和器械在防治工作中得以应用, 高射程农药喷雾技术具有较好的穿透力, 防治效果较为明显。同时静电喷雾技术、烟雾载药技术、树干注药技术、灭虫药包布撒技术等在对生物害虫的防治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 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航空技术在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对灾情的及时掌握和准确预测为林业生物害虫的防治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结论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一个比较复杂、系统的工程, 在治理过程中, 需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 树立健康育林的基本理念, 保证森林资源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康国华, 谢嵘, 赖新山.制约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的因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8) :194-195.

[2]王正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09) :121-122.

篇9: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概念;形势;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 S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0-64-1

人类从事林业活动已有1万年的历史,有害生物问题也伴随而生,人们一直在寻求有效的防治途径。由简单的防治走向大规模化防、由单纯化防走向综合管理,由无公害防治向森林生态康复迈进,已成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必然的发展趋势。

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概念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的解释为对森林、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预防和除治。广义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通过检疫、测报和防治等手段,减少森林病、虫、鼠、草等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森林健康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总称。

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严峻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近些年,造林逐步加快,森林面积不断增加,同时也提高了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机率,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传播和蔓延的总体趋势日益严重,已直接影响到林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生态安全和森林资源受到严重威胁。还有不少地区生态环境原本就很脆弱,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策略

3.1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象征着可持续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有效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是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从而最大程度减小损失和危害,对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森防检疫站充分发挥领导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把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领导工作考核目标,建立管理目标责任制,对防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业务指导机构要积极组织实施具体业务工作,搞好业务指导,确保防治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3.2 加强监测

监测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查监测工作是各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基础,是开展森林植物检疫的重点。监测对象要根据寄主树的种类,数年来发生有害生物的区域以及发展状况来确定。监测预警体系要做到对林业有害生物动态掌握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确定监测对象相应寄主的监测范围和监测面积,根据林业资源分布状况和历年来病虫害发生分布情况,将各种寄主林分划分界定病虫害区。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确定有一定代表性,能覆盖病虫害常灾区和偶灾区或病虫害发生大面积的线路作为森林病虫害监测踏查路线。

3.3 科学防治

将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科学化,科学地防治森林病虫害,改善防治的手段,林业有害生物治理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利用微生物制剂、天敌昆虫、益鸟等有益生物防治有害生物,能减少能源浪费、节省防治成本、降低环境污染、能够持续而长久地发挥其控制效果。因此,要加强推进生物防治示范区建设,提高生物防治比例。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目前,生物化防治的技术手段逐渐专业和成熟,育种过程采用基因工程(转基因育种),利用基因组重组结合的原理,培育出各种植株,具有很强的抗逆能力,对基础实用型和新技术推广项目应当面向基层,以达到扬长补短、相互促进、科技兴防的目的。科学有效地使用先进的病虫害的防治器械与药物,减少其危害。

3.4 加强检疫,强化宣传

当前国际以及国内各地间的人员的交往和产品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危险有害生物的传播机率也随之增加。所以,要按照我国的检疫政策法规认真贯彻执行,要严格管理好国内种苗产地检疫和林产品调运检疫工作。从源头抓起,切断传播源。把舆论宣传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采取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广泛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律法规、防治方针和防治技术等。工作人员在检疫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条例》等国家和地方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条例,使森林保护工作真正步入法制化、正规化道路。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进而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3.5 增加投入资金

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保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需要。把森防补助资金重点投资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监测预防上。投入方式以地方投入为主,国家补助为辅,林业有害生物由经营者自己防治,由国家财政、地方财政以及个人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保证有足够的资金进行防治。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将其纳入本地区减灾防灾计划之中,增加监测、防治、宣传和检疫有害生物设备、基础建设等资金的投入。建立有效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利用从受益人手中收取的补偿资金,做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经费。

参考文献

[1] 唐冠忠.试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策略——森林生态康复[J].河北林业科技,2009,(03).

[2] 宋玉双.论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2006,(03).

[3] 刘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J].中国林业,2009,(11A).

篇10:“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思路”林业职称论文

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推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承担着我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任务,是及时准确掌握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的重要平台。切实加强中心测报点建设和管理,对于开展全国性、区域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趋势预测预警,强化灾害预防,科学决策部署,有效实施防治措施,减少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将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能力提升项目配置清单建设和管理列为林业建设的重点内容,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监测调查和预报预警制度,规范管理,提高监测预报水平。按照有关管理制度和技术要求,认真规范地开展监测预报,在服务好所在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同时,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监测预报任务。重点做好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以及入侵性、钻蛀性、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及时发布灾情预报预警信息。严格执行监测调查数据直报制度,及时上报调查数据,严禁迟报、漏报、瞒报疫情信息。要将松材线虫病监测作为中心测报点工作的重中之重,对辖区内的全部松林开展全方位监测,确保监测全覆盖。

加大利用诱虫灯、性诱剂、植物性引诱剂等虫情测报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强对预测预报工作的管理,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中心测报点监测功能,及时、准确上报各种监测数据,准确发布病虫情预报,不断提高灾害预警能力,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协同气象部门,面向社会及时发布林业有害生物警示信息和宏观预测。

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云飞科技--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宣传工作是森防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广播、互联网、简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各级领导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认识。同时,通过宣传,普及林业有害生物的法律法规、识别及防治知识,宣传森防工作的所取得的成绩和当前形势任务,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外部环境。提高全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关注程度,推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1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防治原理

1.1灾害管理原理

森林生态系统不同于农业生态系统,除了提供林产品外,还为社会提供生态服务,因此对于商品林和生态林,其生物灾害管理策略会有很大区别。再加上林业有害生物危险等级不同,也会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1.2生物的环境限制因子原理

一种生物要在某?N环境中生长和繁殖,首先必须从环境中摄取各种生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与能量,当某种或某些物质或能量因数量多少而限制了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时,这种物质或能量即称为生物生育的限制因子。一种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与繁荣,取决于多种环境条件或因子的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生物耐性限度的环境条件,都会成为该种或该群生物的限制因子。限制因子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种限制因子往往可以被另一种限制因子替代。

2.防治对策

2.1增加森林防治科技含量

2.1.1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环境友好型农药,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

2.1.2坚持发展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业的基础上,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全过程),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林业自然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有害生物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

2.1.3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研究和探讨新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积极推广利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

3.提高认识

3.1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2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3.3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4.加强林木检疫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或地区间的人员往来和产品交流日趋频繁,增加了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的机会。因此,要严格贯彻执行我国的检疫法规,抓好国内种苗产地检疫和林产品调运检疫工作,防患于未然。根据检疫工作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和涉及面广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4.1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和其他公路又缺乏检疫检查站的情况下,产地检疫必须加强。

4.2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

5.加强预测工作

预测预报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有害生物调查监测,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

5.1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岗位培训。通过对各级测报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技术培训,提高测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的体系的整体管理和科技水平,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仪器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病虫情预报。

5.2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信息网络的管理和测报制度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的投入,改善测报、监测点的基础条件,建立以先进的监测测报技术为依托,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基础,以区县监测点为辅助的测报网络体系,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进行监测和短、中、长期预报。

篇12: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总结

根据《xx市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的通知》(汉林发〔2014〕169号)文件精神,我县于2015年4月至10月在全县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目前普查工作已全面结束。现将我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了顺利完成我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我局成立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领导小组,由局长李庭春为组长,副局长陈竞明为副组长,生产股长陈万生、林业站副站长董朝清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森防站,马驹负责普查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为了更好、更方便的开展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从县林业站、龙池林场和基层林业站抽调专业技术人员30人组成了专业普查队,每组两名技术人员,其他人员由镇兼职测报员组成,将全县分为6个片区,6个专业普查组,分片实施。落实普查资金3万元用于购置设备、差旅费、人员补助等。本次调查前,我局制定了此次普查的实施方案,并于4月初,对抽调的普查人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技术培训和实地普查实习,全面介绍本次普查的目的意义、范围、对象、内容、方法,并结合图片、借助ppt课件,使参训人员基本掌握了有害生物的普查技术、野外调查方法、标本采集和制作、有害生物的识别和内业汇总,为顺利完成普查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按普查内容、方法及技术要点精心操作

(一)普查内容详实

1、寄主植物普查:普查危害的森林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花卉、草本等)做到了查到种,对不能确定的种类,采集完整的标本送专家鉴定,对同种有害生物危害的种类超过种时,不同科、属列出主要的种。

2、普查分布地点统计:以镇、(场、所)为统计。对发生区域、分布地点记录到县、镇、村、小地名。

3、有害生物面积及统计标准:有害生物的经济林(果园)、花圃、苗圃、温室等,按危害寄主植物的实际种植面积计算;其它林木、草地等,以林业小班计算发生面积,发生面积按普查对象分别统计,危害程度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4、对危害木(竹)材的(包括原木、板材、木质包装材、垫脚木和人造板等)有害生物,按种类、危害量(以m3、件、张、kg、株等)及危害程度调查。

5、对外来有害生物来源调查:采用走访、查阅资料等记录有害生物的传入地、传入时间、传入途径及方式等,入侵后对当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影响进行调查。

(二)普查线路科学合理

根据当地主要森林类型,地形地貌等设计踏查线路。调查线路为:松林和松栎混交林区,沿沙河、私渡、桑园、杨河、堰口、白龙、白勉峡,主要调查松瘤锈病、黄斑波纹杂毛虫、马尾松毛虫、松蠹虫、皱绿柄天牛、松褐天牛等病虫害;白勉峡、茶镇、堰口、白龙、核桃、板栗经济林区,主要调查板栗疫病、银杏大蚕蛾、核桃长足象、象甲类、天牛等病虫害;白龙、子午、堰口、白勉峡沿汉江段杂灌、栎类林,主要调查舞毒蛾、麻栎象、大粒横沟象、黄斑波纹杂毛虫、尺蛾、竹节虫等病虫害;沿牧马河、泾洋河低山丘陵区的杨河镇、柳树镇、城关镇、堰口镇经济林区、用材林区,主要调查银杏大蚕蛾、樱桃果蝇、槐花球蚧、核桃吉丁虫、板栗大蚜、黄斑波纹杂毛虫、皱绿柄天牛等危害核桃、樱桃、板栗、杨树等的病虫害;米仓山自然保护区、骆家坝、高川高山灌丛分布区,主要调查松蠹虫、鼢鼠、大粒横沟象、无根藤等危害华山松、高山灌丛等有害生物;县城周边苗圃地、绿化地段、木材集散地、木材加工厂所地段,调查危害苗圃地、绿化地段、木材集散地、木材加工厂的病虫害。

(三)普查技术和方法规范

1、踏查:以镇、米仓山保护区为单位,根据踏查线路,按照方案和各项技术要求,在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季节4月1日至10月30日期间,对全县核桃、板栗、茶、樱桃等重要经济林区,每20天踏查一次。其它一般区域每30天踏查一次,踏查区域要覆盖普查范围的所有类型,并将结果填入踏查原始记录表中。

2、标准地(样方)调查:在线路踏查的基础上,当发现本地区未记录或未监测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时,设立标准地或样方作详细调查,林地或种苗繁育基地每个标准地或样方调查面积为3亩左右,随机调查30株以上;在木材集散地、木材加工厂调查时,抽样率为货物总值的0.5﹪-5.0﹪;同时弄清种类、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等,采集标本,拍摄有害生物的生物学和危害状的照片,并将调查结果填入相应表格。

3、引诱剂调查:在堰口、白龙、城关、杨河、白勉峡等镇悬挂360套松褐天牛诱捕器诱捕松褐天牛,同时加强监测和诱蕊更换工作,并将结果填入引诱剂调查记录表中。

4、诱虫灯调查:在堰口镇林业站院内设置诱虫灯,详细记录周围环境、诱捕数量等情况,并将结果填入诱虫灯调查记录表中。

5、外来有害生物及新物种的来源调查:在为外来入侵物种或不明物种时,详细调查并记录其传入地、传入时间、传入途径及原因等,并将结果填入传入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

6、外来有害生物危害性的调查:在线路调查时有外来有害生物时,调查其对当地经济、生态、社会的影响程度,并分析在本地潜在危险性。

7、xx县森防站及时收集整理相关数据、标本和影像资料,并做好标本制作和种类鉴定。

三、普查结果

全县共设踏查线路63条,设立标准地1个,采集虫害标本92套,病害标本2套,有害植物9套,已鉴定85套,待鉴定18套,拍摄影像资料103套,诱捕松褐天牛58001头,诱虫灯诱捕害虫35个。普查结果表明我县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有松褐天牛、核桃长足象、银杏大蚕蛾、樱桃果蝇、云斑天牛、绿芫菁、春尺蠖、白星花金龟、帽斑紫天牛、宽带鹿角花金龟、马尾松毛虫、胡蜂、双纹褐叩头虫、眼斑齿胫天牛、窄带黄粉鹿角花金龟、两点紫天牛、硕蝽、松瘤象、麻皮蝽、绿尾大蚕蛾、中华鼢鼠、黑负葬甲、日本负葬甲、双色葬甲、双叉犀金龟、褐黄前锹甲、扁锹甲、曲牙锯天牛、谷婪步甲、斑衣蜡蝉、苹绿唇花金龟、马陆、蚱蝉、铜绿丽金龟、竹节虫、栗瘿蜂、白带锯蛱蝶、玉带凤蝶、眼蝶、黄粉蝶、蕾鹿蛾、青凤蝶、蜻蜓、宽边黄粉蝶、散纹盛蛱蝶、菜粉蝶、云斑白条天牛、黑粉刺虱、齿蛉;苘麻、葎草、蔓陀罗、苍耳、油麻藤、无根藤、空心莲子草、葛藤;松瘤锈病、膏药病。

通过普查,摸清了我县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面积、发生区域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为进一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蔓延起到了积极作用。发生的松褐天牛、核桃长足象、银杏大蚕蛾、樱桃果蝇、鼠害都连续两年在重点防治,虫情都在控制之中,有害植物葛藤在我县分布范围较广,其它林业有害生物都是零星发生。

普查工作涉及面广,参加人员多,通过开展普查工作,锻炼了队伍,扩大了社会影响,增强了群众的森防意识。调查人员更全面的掌握了有害生物的调查方法,对于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和寄主范围、危害程度都有了全面、细致的掌握,更有效地指导了今后的防治工作。普查人员所到之处,有效地宣传了森防常识,普及了森防知识,为“群防、群治”奠定了基础,使预测预报工作更加切实有效。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本次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在普查人员的精诚合作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和不足:

1、收集的标本数量少,与要求还有距离。

2、对生活史的调查欠缺。

3、普查人员的森林病虫害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普查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上一篇:惜芳时 赠李官人,惜芳时 赠李官人马钰,惜芳时 赠李官人的意思,惜芳时下一篇:校联谊会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