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家风创建文明家庭

2024-04-26

传承家风创建文明家庭(通用10篇)

篇1:传承家风创建文明家庭

注重家庭

传承家风

——读《家教与门风》有感

最近利用闲暇时间,我读了由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林所著《家教与门风》。彭林教授利用古典事例,通过平实的语言和流畅的叙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系统剖析了儒家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启发和指导作用,特别是对“知礼仪、重家风”的深刻解读,深度揭示了礼乐文化的当代价值,展示了中国文化解决世界问题的普世价值。

“知礼仪、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人民治国安邦的智慧结晶。《礼记·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一个人必须探究真理,意念才能真诚,心思才能端正,才能修养品性,才能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家、天下才能太平。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修身齐家是干事创业的基础。宋代赵湘在《本文》中说: “古之人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将正其身,必治其心;将治其心,必固其道。”要治理好天下,必定先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修养好自身的品德。为此,注重家庭,传承家风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作为党员干部更应注重个人修养和良好家风的形成。《礼记•大学》说:“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修养个人的“礼仪”,也要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而且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新风尚。所以,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风利家利民利国,相反则害己害人害社会。彭林教授在《家教与门风》中指出:“家训的流行,解决了全社会的文化认同问题,在深层树立了民众的基础道德。”

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好的家风,对孩子的要求应该是:“行止有度,知行合一,对别人尊重,对自己负责。”良好的家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它会变成孩子融入骨子里的教养,可以让孩子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路绿灯,也会变成寒门变名门的逆袭基石。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妈说给别人递剪刀一定不能刀尖冲人,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我知道了应当从细节上去尊重别人,于是在长大后各种细节里,我发现有良好家教的人更容易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和欣赏。

不好的家教和门风,也会毁掉孩子的一生。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大家庭逐步解体,小家庭取而代之。与此同时,过去的大家族家教、门风逐渐被稀释,而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娃以稀为贵,很多小家庭的育儿方式变得随意甚至任性,孩子们由过去的克己复礼变成现在的自我主义。现在的父母更自私,更护犊子,不懂得培养孩子的大爱情怀,孩子也趋向于自私和懒惰。当今社会“熊孩子”频出,为了一部手机残忍地将母亲杀害,为了看孕妇会不会流产,恶意将孕妇绊倒等等,各种各样的熊孩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这些都是缺少好的家教和门风的后果。很多人喜欢投机钻营,于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有样学样,没能走上正路,自然也逐渐被社会惩罚。重建家庭的家教和门风,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我们只有有了好的家教和门风,一个家庭的精神才得以传承,才能有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有教养的民族,才会有希望,国家才会有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廉洁修身、清正齐家,做家风建设的表率。

篇2:传承家风创建文明家庭

xx有一个温馨幸福的4口之家,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她的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全家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工作,乐于助人,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构成这种和谐氛围的主要因素是他们家里自定的那些不成文的“家风家训”,她践行这些“家风家训”,又通过言传身教教育下一代人,子子孙孙延绵不绝,良好家风传承不息。

她家的家风总结起来就是:积极乐观、真诚踏实、忠厚善良、孝敬父母。

百善孝为先!在人的一生中,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爱无私的,父母为养育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唯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说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是这个时代“最划不来”的一群人,他们赶上了苦日子,日子正好又是上有老,下有小,一辈子奔波劳苦,甚至还有人把家里的老人看成“大山”,老人去世戏称“推到大山”。xx最痛恨这种说法。她说:“说这样话的人没良心,谁没个老的时候?老人健在是一个家的福气。”

她和丈夫都是很孝顺的人,她的母亲爱清静一个人住,他们不放心,隔三差五就会去看看,买一些老人爱吃的食物,挑那些软的、好消化的。许苹常常给母亲梳头洗脚,整理家务,唠叨家常。有事不能去的时候一定会打个电话,嘘寒问

暖,叮嘱这个叮嘱那个。时间长了,工作人员都熟悉了她和母亲说话的口气,有时候她刚放下电话,大家就笑“又想妈妈了吧?”。xx的公婆早年住在乡下,不管有多忙,他们都要抽出时间去看望。公婆年岁大了,她就把他们接到了县城里住好方便照顾,老爷子心里真高兴,逢人就夸儿子、媳妇、孙女、孙婿的好,还说:我能活到现在全靠他们。她的公爹一共做了4次大手术,其中一次送到宜昌中心医院才救活。每每想起这些,做丈夫的总是对xx心存感激,xx笑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家里斗嘴生气的时候赢得肯定是我。”

xx的丈夫是当兵出身,退伍这么多年还可以从他身上看到军人的身影,他耿介、正直、积极、忠诚的人生态度赢得了xx的爱慕,也赢得了女儿的尊敬。退伍之初,他们为生计奔波,着实劳苦,但在孩子面前,他们从不抱怨生计的艰难,总是告诉她明天会更好,生活中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转化为一种精神动力,让他们的女儿在每一个成长阶段都充满阳光,快乐幸福。去年,他们的女儿嫁为人妇,成为了一个光荣的警嫂,警察这个职业,责任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危险同在。不知有多少个节假日、多少次晚上女儿刚进入梦乡,女婿又接到出警电话,一走就是几天,有时达半个多月,女儿有时也会在父母面前发发脾气抱怨抱怨,但xx和丈夫总是说,你既然嫁给了当警察的丈夫,就要积极支持他的工作,为了百姓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要舍小家,顾大家。2015-2016年,他们的女婿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个人嘉奖、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面对这些

荣誉,女婿动情地说:“这些荣誉应该属于我的妻子和父母,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工作上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篇3:传承家风创建文明家庭

关键词:家风,家庭教育,曾国藩

0 引言

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的重要性。2015年2月1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更是明确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风。儒家经典《孟子》里也写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由此可见,家风不仅仅事关一个家庭的和谐,更事关一个国家的稳定和谐。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于中小学家庭教育中家风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晚清重臣曾国藩继承了儒家对于家风、家规极为看重的传统,在子女教育方面作了较大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值得我们从中吸取经验并借鉴其成功做法。

1 家风的内涵及演变

“家风”这一概念不是新时期突然出现的,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深入每一个中国人骨髓里的。探讨家风在中小学家庭教育重的传承与创新之前,要先对传统家风的内涵及其演变做些分析。

1.1 传统家风的文化内涵

首先要对家风进行界定,综合多种论述,本文认为“家风”从字面上来理解即为家庭或家族的作风、传统和习惯,进一步可以阐述为家风是家族成员在历代繁衍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固的行为方式、处事原则、治学治家为政之道。家风对在家庭生活中每位成员的素养有日常教化之功能,是一种耳濡目染式的家教。[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的主要价值取向基本就是儒家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中主要是儒家倡导的“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以及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等五种基本道德标准。“仁”下面又分为“公、恕、孝、慈、宽、厚”等六个德目,“义”下面则分为“正、直、悌、勇、介、耻”等六个德目,”“礼”细分为“敬、谨、谦、让”等四个德目,“信”同样分为“不二、真、诚、不欺”等四个德目。在中国传统以农为本的社会,大多数家庭都受农本思想所支配,形成勤俭刻苦、以耕读传家为主的典型家风。[2]

1.2 新时期家风内涵的演变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之后计划生育、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传统社会多代聚集而居的大家族形式,逐渐被三至五口结构的小家庭模式所替代。加之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社会流动性人口增多,家庭成员之间因空间距离出现了聚少离多的情况,这些都给家风传承带来极大影响。此外因改革开放随之而来的还有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所以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明确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新型家风及内涵势在必行。

十八大以来,在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基础上,融入了新时期对公民道德提出的新要求,彰显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社会所熟知并广泛接纳,从而也在新的高度上给家风内涵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用贴近当代普通百姓生活各方面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即可表述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时,结合西方家庭价值观的某些积极因素,也鼓励积极履行家庭义务和责任、注重家庭整体利益之余,家庭成员可自由追求个人合理权利和价值,保护个体人格独立。

2 曾国藩的家族、家书及家风

2.1 曾国藩家族的奋斗与传承

曾国藩家族发源于湖南湘乡的一个普通山村家庭,传至他爷爷曾玉屏时,曾家十几代人都以务农为生,并且在几百年期连一个秀才都没有出现。曾玉屏通过努力让家族积累了财富,并且全力支持自己的儿子考取功名。儿子曾麟书在经历了十六次失败后,终于在第十七次考生了秀才,从此曾家正式成为了书香门第之家。曾麟书育有五子四女,曾国藩是老大,从5岁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天赋平平的他秀才考了7次,进士考了3次,30岁进京为官,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才学在37岁时就成了内阁学士、礼部侍郎,进入了当时官场的核心层面。后来组建湘军用十年的时间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官至一等侯爵。

以曾国藩为核心人物的家族在当地乃至湖南省都有一定影响力,但位列极品之后,曾国藩并未放松对家族子弟的教育,哪怕是在行军打仗途中,依然坚持定期给儿子写信,督促其治学和修身。曾国藩的大儿子成为了晚清优秀的外交官,精通多国语言,出使俄国谈判,收复伊犁,是近代中国史上唯一一次取得胜利的外交活动。二儿子在数学方面有突出成绩,曾计算出圆周率3.14后的100多位数。1949年后,曾氏家族的后裔散落在全世界各地,但无论身处哪里,他们都严守家训,低调做人,勤俭生活,恪守祖辈传下来的家风家训,基本没有从政官员,但都在艺术、学术、科技等领域取得不俗成就出了很多专家、学者型人才。

2.2 曾国藩家书及其家风综述

《曾国藩家书》中收录了曾国藩于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十年近三十年间写给祖父辈、兄弟辈及子侄辈的近1500封书信,其内容涵盖了修身、为政、治学、治家、养生、理财、交友等方方面面,文字真诚朴实,于日常细小事务中讲道理、教学问。[3]

其实早在曾玉屏时期,就制订了家风家规,概括为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和三不信“不信药医、不信地仙、不信僧巫”。曾玉屏是一个非常睿智的大家长,他得知曾国藩考中进士后,并没有沾沾自喜地想从孙子那里获取好处,而是告诫家人不能麻烦曾国藩,让其安心在京城读书、为官。后来曾国藩也继承了祖父这一明智之举,两个儿子求考功名时,均告诫他们不准以自己的官威来影响考官。曾麟书在家风方面更多的是继承了父亲的理念,但在督促儿子读书方面是不遗余力,此外他在养生方面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倒是被曾国藩很好地采纳了,即所谓的“保身三法”:节欲、节劳、节食。

曾国藩在吸取爷爷、父亲家规家训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境况,先后制定了“三致祥”和“八本堂”,即“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和“读古书以训古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脑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他还为家中子弟读书、妇女劳作制订出了详细的课目和要求,令两个儿子把练字、习文作品寄到军营,亲自修改。他要求子侄不一定非要做官,但必须要有一技之长,具备不依靠家族长辈独立生活的能力。他叮嘱子弟把家书及他的作品修订成册出版,给后代学习借鉴,在辞世前夕,还写下家信告诫子女要恭谨为人。

3 新时期背景下家风在中小学家庭教育中传承与创新的路径探索

家庭是中小学生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某种程度上比学校教育发挥的作用还大。家长则是他们第一任和最直接的老师,一个家庭的家风就像一本无形的教材,在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重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家庭不是独立存在的组织,它与学校、社会密切联系,因此家风传承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努力。

3.1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是优良家风的基础

当今随着家庭结构的调整,古代四世、五世同堂而居的情况基本很少,绝大部分是父母子女独立而居的三口家庭,尤其在孩子进入中小学后,祖辈照顾孙辈的“任务”基本结束,孩子在家庭中接触比较多的是父母。当然目前农村有诸多留守儿童,他们受祖父母影响较大。因此夫妻在营造和谐家庭氛围方面承担着比较大的责任,夫妻关系的好坏、夫妻双方责任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家庭的和谐及稳定。[4]夫妻间互相尊敬、友善相处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孩子尤其是处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之时,在潜意识里都希望父母是和谐共处、互相欣赏、认同和支持。中小学生在和谐有爱的家庭中才有归属感,才能获得健全人格,有信心去习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

3.2 选择合适的载体及渠道是做好家风教育的关键

再好的理念也要具备可操作性,能付诸实践方可产生效果。前文中已经论述了新时期家风的主要内容,至于如何落实在行动中,就需要顺应时代特征及各自家庭的实际状况,探索出合适的载体及渠道。具体看来,首先可借鉴曾国藩的做法,有文化、有条件的家庭可由祖辈、父辈撰写家书、家信、家训,与孩子阅读、朗诵、互动交流心得体会;待孩子年纪稍长,也可让他们用书信的方式与长辈交流。其次,设计固定的家庭活动日,以家庭读书会、家庭大会、外出文化游、义工服务等为内容,家庭成员团结合作去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在活动中长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践行家风家规,让孩子无形中受到感化与教育。最后,要梳理并加强家庭内部成员的沟通渠道,保证每个成员之间在平等的层面进行及时、有效、积极的交流,除了书信的文字方式之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移动技术,建立QQ群、微信群,用电子邮件、即时语音、视频聊天等方式沟通。

3.3 学校、社会积极参与是做好家风教育的保障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重视与学生家长的互动,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其中就包括树立良好家风的活动,比如笔者女儿所在的小学就开展以阅读为主题的家校共建活动,还鼓励家长撰写家风故事参加主题征文比赛,邀请家长去学校做演讲、做客座教师,这些都会给孩子以正面积极的影响。条件成熟的社区、企业也可以定期评选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树典型、找榜样,倡导居民做好家风教育。

4 结语

总之,家风是中小学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它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可否认的,只有在不断吸取前人的经验基础之上,积极探索它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才能真正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各个方面的健康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万瑞.家风家教的价值面向及时代转换.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5(5):14-15.

[2]周春辉.论家风的文化传承与历史嬗[J].中州学刊,2014(8):144.

[3]朱佳斯.《曾国藩家书》家庭和谐思想及其借鉴价值研究.中国地质大学硕士论文,2011(5):13.

篇4:传承家风创建文明家庭

关键词:女职工;文明家庭;创建;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D66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134-02

企业女职工之所以地位特殊,是因为她们在人生旅途中,扮演着多重的角色。她们除了在单位担负着巾帼建功立业的任务外,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还担负多重重担,扮演和转换好如下角色:

1要做孝敬老人的好媳妇

中华民族素有“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据调查,老年人大都希望被关心照顾、希望不孤独寂寞、希望有幸福晚年等8种需求,这些正当需求都不为过,作为他们的儿女子孙,尤其是作为一个老人的儿媳妇,都应该想方设法满足老人的需求,真诚的去孝敬与孝顺他们,尽到儿女或儿媳妇赡养老人之责。作为一个老人家的儿媳妇,从娶进家门那天起,就应该善待公婆,既不能冷眼相待不理不睬,更不能慢待甚至歧视虐待,而是要说话知小识大,彬彬有礼,要多聆听,少顶撞,办事时,要尽可能听从老人意见,满足老人意愿。当公婆真的老了的时候,更需儿女、媳妇们的关心与照顾。因为当他们退休后,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所以老年人的需求往往会更

加强烈,更需儿女和儿媳妇们敬一片孝心,尤其是当公婆因年老多病卧床不起时,儿女或媳妇们更应多探望、多问候、多关心、多侍候,即便是端屎倒尿,擦身洗脸也不要嫌弃,不要叹气,不要怨恨,更不要逃避,应该让老人在家有个幸福快乐的晚年。当老人有病时不为儿女或儿媳妇们的不孝而老泪纵横,唉声叹气,就是因病谢世,也要让老人们安心地走,放心的离。也不要因老人们离世后的遗产问题闹纠纷、闹矛盾,甚至在姊妹间、妯娌间吵闹不止、打官司,更不要因一点儿财产分割而大打出手,最后闹得姊妹间不亲不认,妯娌间不看不理,如此这般,老人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安息。因此,作为儿媳妇们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老人、公婆们敬一片孝心,做一个孝敬老人的好媳妇。

2要做教子有方的好家长

家长是家庭的主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塑造人、影响人,存在决定意识。因而一个人性格、气质的培养,品德、世界观的形成与他生长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家庭生活具有直观性和可模仿性,一般来讲,父母相亲相爱、正直好学、积极乐观、身体力行,子女也会知书达礼有上进心、有责任心,反之,不良的家庭环境,就因不当的教育方式会对子女产生负面的影响,社会上大量的青少年犯罪案例认证了这个问题。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家庭和社会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家庭风气不好会影响社会,反之,社会不文明同样会影响到家风。因此,父母是家庭的核心,父母的道德情感对孩子最具有影响力,父母的行为、习惯最易被孩子模仿。也就是说良好的家风所反映出来的是健康向上的文化形态,犹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无声地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对孩子的思想品质、情感意识、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作为父母,单就角色由儿媳妇转换成家长之一的因素,应从以下四方面当好教子有方的好家长:

2.1要注意言传身教

因为孩子与父母共同生活,家长为工作、事业早出晚归、废寝忘食,他们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文明的友情、志趣,及宁可少穿一件衣服,也要买回几本书,这样节衣缩食,注重家庭智力和教育上的投资精神,孩子也都耳闻目睹,这一切会影响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勤奋学习和学有建树或自学成才。

2.2要注重生活安排有序

文明向上的家庭,赋予家庭的生活方式具有科学性、规律性。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休息,甚至谁在什么时间进行什么样的家务劳动,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在这样的生活方式影响下,孩子们自然会学着父母按时起床,按时完成作业,并养成多读书、少看电视等良好习惯。至于什么时间玩耍,什么时候帮父母干活,都有一定规律可循。愉快而充实的家庭生活,使孩子们的智力等得到开发,各种能力得到培养,自食其力的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2.3要注重把对孩子的疼爱与溺爱区别开来

作为父母尤其是母亲普遍疼爱自己的孩子,都将孩子看成自己的心肝宝贝,有时由于过分疼爱,一味娇生惯养,要星星不敢摘月亮,慢慢由疼爱变成了溺爱,使孩子成天泡在蜜罐里,走出家门、步入学校、走向社会,吃不了半点苦,经受不住一点艰苦的考验,使孩子不能健康发展,这样的溺爱,很难使孩子融入社会、干出一番事业,也很难实现远大的理想。

2.4要注重个性化的充实与发展

良好的家庭教育所呈现出的家庭氛围是民主和谐,父母与孩子之间,既要有长辈的威严,又不失父与子、母与子的亲情;既要严格地约束孩子的不良个性,又要给孩子发展自我情趣、敢于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勇气,当孩子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要能感受到父母的意志和力量,形成自立、自强、自信、自制的个性。马克思指出:“父母的行业能教育子女”。家长教育子女,为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教育环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这就要求家长尤其是母亲,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家庭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注意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言传身教,形成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环境,当好教育有方的好家长。

3要做互敬互爱的好妻子

夫妻是家庭的重要成员,夫妻和睦,志同道合,共同进步,是维护整个家庭和谐、融洽的关键,也是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重要行为准则。由媳妇、家长转换成妻子的角色后,力求要当好丈夫的贤内助。一是要吹好“枕边风”。丈夫上班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是家庭经济、家庭生活的主要支撑,但煤矿企业的丈夫由于从事行业的不同,而经受着极大的风险,人生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丈夫因安全事故遇险、身残、身亡,必然会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景,就是身残也会给家庭带来众多的不和谐、不快乐、不幸福。因此,关心体贴丈夫,让丈夫吃好、休息好的同时,要在安全上常吹“枕边风”,经常提醒、嘱咐丈夫时时注意安全的“唠叨”话语,让丈夫真正树立起“安全工作比天还大”等安全理念,让丈夫下井后一定遵章守纪,按照安全规程作业,做到不违章、不疏忽、不大意,让他们“高高兴兴上班去,安安全全回家来”。二是要在家多操劳,多干家务活儿,不要为多干少干争吵不休,也不要为多做少做伤和气、闹矛盾,而是要尽量关心体贴丈夫,让丈夫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精神饱满地干好本职工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多做贡献。三是要积极参与女工组织的安全宣传、安全服务、安全协管等活动,为各自的丈夫敲响安全钟,进而发挥好筑牢安全第二道防线的积极作用。四是要端正自身的生活作风,和丈夫保持和谐美满、白头偕老的甜蜜感情生活,不可“节外生枝,红杏出墙”,防止和避免第三者插足,以免夫妻不和,尽可能避免出现夫妻打架闹离婚的现象,以贞操守节的传统美德,维护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做好五敬五爱的好妻子。

4要做勤俭持家的好主妇

勤俭持家是文明家庭的重要标志。勤俭即勤劳节俭,勤劳是指不懒惰,努力劳作,不怕辛苦,多做事,凭自己的双手和智慧,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节俭是对消费加以节制,不浪费,不奢侈,生活节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节俭要从一粒米、一分钱做起,勤俭持家、勤劳致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兴旺的保证。所以,当角色转换后,一定要做好勤俭持家的好主妇。

5要做团结互助的好邻居

邻里之间是一种地缘关系,既无血缘关系,又无法定关系,但朝夕相处,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联系。邻里关系处理的好,可互为助手,互为依靠,有益于各家的生活,处理不当,既会影响街坊、楼舍邻里的安定,又会败坏社会风气。所以,邻里团结不仅有利于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每个家庭的安定幸福。因此,作为邻居的新媳妇、老夫妻,都要有遇困难伸出援助手,遇矛盾设法调解,遇问题互相商量,遇暴力互相抵挡的团结互助精神。作为邻居还要注意少说或不说影响团结的话,不说闲话,挑事端,而是要和睦相处,和气共事,经常保持良好的邻里关系,当好一个团结互助的好邻居。

(编辑:李敏)

篇5:传承家风创建文明家庭

一个有用的人

“家庭、家教、家风”征文:传承家风做一个有用的人

有家,就有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祖训,它不需要列举,更不需要背诵,但是它需要我们的传承。当女儿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除了满满的喜悦,更多的是教育的责任,不图她大富大贵,只求她平安喜乐,能成为积极乐观向上的有用之才。

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人来到世间,总是先从父母那里开始认识世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清楚地留在孩子心中,这种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教育家福禄倍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里,倒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的手里”,这句话不无道理,学校是“叶”的修剪教育,家庭才是“根”的抚养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品行中的真善美,思想上的是非观念,行动的言行一致,待人接物的诚信友善等等都是通过父母传授给孩子的。家庭生活中我们并不会特地嘱托女儿一些教诲,但是家庭里的气氛,父母的至善至孝都会影响着她,克己正身、谦虚谨慎、尊师重教……所幸,她都做到了。

篇6:传承文明家风倡议书

一、坚定信念,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每个家庭都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行动中,使良好的家教家风成为每个家庭的精神追求,成为每个家庭成员的行动自觉,促进乡风文明、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二、勇担责任,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每个家庭都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倡扬夫妻和睦、孝老爱亲、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大力倡扬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新风,以主人翁的担当,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风、教育好子女,弘扬真善美,凝聚正能量,让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三、身体力行,做文明家庭的创建者。每个家庭都要自觉行动起来,勤学习、守法纪、修举止、炼品格,讲好家庭故事,晒出和谐风采,争做文明家庭,以主人翁的担当积极参与融入其中,寻找文明、传承文明、争做文明,使每个家庭彰显美德、彰显活力、彰显幸福。

传承良好家风,争取文明家庭,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同心携手,从今天做起、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传承美德、共创文明,让和美家风吹遍郊区大地!

郊区精神文明办 郊区妇女联合会

204月

篇7:传承家风创建文明家庭

全镇广大居民朋友们: 大家好!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缩影。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只是一家一户的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当前,全区正大力推进文化与道德建设,区妇联发起了寻找“最美家庭”的号召,在“世界家庭日”来临之际,xx镇妇联向全镇广大居民倡议:传承良好家风,争做“最美家庭”!

一要崇德修身,做传承良好家风的主力军。广大居民要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自觉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修养,创立和延续独具特色的良好家风。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追求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倡扬夫妻和睦、邻里互助、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节约,弘扬家庭美德,做家风建设的主力军。

二要特色立家,争创“最美家庭”。争创“最美家庭”活动,不设标准和条件,要求立足基层、广泛发动,旨在通过交流

文明家风、展示和谐风貌、评议家训家规,激发广大居民和家庭践行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内在自觉,做和谐文明家庭的创建者。广大居民要把学习、平安、绿色、环保、节约、廉洁、关爱等内容渗透进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带动家庭成员美德立家、科学兴家、勤劳富家、清廉治家,争创“最美家庭”。

三要创新活动,建设文明xx。全镇各妇代会要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创建“最美家庭”活动。要创新载体,通过展示文明家庭风采、讲述文明家庭故事、传播文明家庭理念,引领广大群众和家庭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各级干部要带头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争当树立良好家风的典范,用自身行动和人格魅力带动他人、影响社会。

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带头传承良好家风,争创“最美家庭”,携手共建美丽xx!

xx镇妇女联合会

篇8:以校风引领家风提升家庭文化资本

薛峰小学地处武汉市沌口经济开发区城郊结合部, 学生家长在成为市民前大多是当地的农民, 因此学历水平普遍不高, 职业以企业工人与个体经营者为主。2014年7月我校曾对一至三年级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 发现参与调查的350位家长中, 具有本科学历的仅11人。家长学历结构 (如图所示) 令人堪忧。

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 我校积极采取多种方式, 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 如家长讲座、家长开放日、家校网络联系平台等。但家长始终处于被动配合的地位, 学校对家长教育素养的培训也只是零星短期的。如何长远、全面、有效地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我校创新家长教育的思路, 从家庭文化入手, 开展优秀家风建设活动, 提高学生的家庭文化资本, 促使家长从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地自我教育, 从零散地学习育儿知识转变为系统地思考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与做法。

一、家风是家庭文化资本的集中体现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或作风。由于我国古代的教育主要在私塾和家庭中进行, 所以家风对一个家庭的子女和所有成员都有教育与警示的意义。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家风、家训, 如曾国藩的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 人勤则健;能勤能俭, 永不贫贱。”与此相关的家训更加具体, 历史上著名的家训就有《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孔子家语》《诫子书》等。常言道“富不过三代”, 财富很难永远继承下去, 而优秀的家风却是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文化基因, 可以代代相传。

文化资本最系统的论述者是法国哲学家布迪厄, 他将资本分为三种: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第一种经济资本就是可以直接转变为金钱的资本。比如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后可以到社会上就业, 就是他从学校获得的经济资本;学生从家长那里继承的财产与职务也是一种经济资本。第二种文化资本指的是能间接转变为金钱或地位的文化修养。有三种形式:1.具身的形式, 即与身体有关的健康、举止、习惯、品味、特长等;2.客观的形式, 即客观存在的物质如藏书、艺术品等;3.体制的形式, 指合法化的制度确认的资本, 如毕业证书、资格证书等。第三种资本即社会资本, 指的是社会关系网络所能提供的资本。比如名牌大学的学生所获得的社会资本如校友网络便大于普通大学所能提供的社会资本, 一些人读MBA并不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是为了增加社会资本, 即所谓“人脉”。

家庭文化资本就是家庭成员通过相互交流和长期累积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性情倾向、行为习惯以及拥有和使用文化资源的情况。儿童从一出生就受家长言谈举止、观念行为的影响, 可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文化资本对学生的观念、习惯、健康、心态等有全面的影响。因此, 要想长久有效地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 就要从具身的家庭文化资本、客观的家庭文化资本与制度的家庭文化资本三个方面改进家庭的文化资本。而家风恰恰是一个能影响三种家庭文化资本的价值体系。以曾国藩的十六字家风为例, “俭”是消费观念, 俭朴节约;“勤”是指工作、学习态度;“健”是指身体健康, 这些都是具身的家庭文化。具身的家庭文化反应在制度的家庭文化上就是家规, 比如很多家庭规定子女“每天阅读”“周末才能看电视”等。我校把家庭文化写成书法, 并赠予家长, 让他们悬挂在家中就成为了物质的家庭文化资本 (见下图) 。

二、校风促家风, 使家庭文化与学校文化相一致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要形成合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校组织了家风建设活动, 指导家长在撰写家风的时候要符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如民主、诚信、友善等;同时也要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快乐自信的阳光少年”。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 薛峰小学在2014年上学期期末的家长会上为家长们解读了什么是家风, 介绍了历史上的名人家风, 并推荐家长观看“百家讲坛”中的“家风”节目。之后要求家长们回家思考自己的家风, 写好后交给班主任, 班主任再交给学校。通过第一次发动, 学校就搜集到了一百多个家风。这些家风风格各异, 有的对仗工整, 措辞文雅, 如“宽容诚实、勤奋勤俭、心存大志、知引致远”;有的通俗易懂, 质朴有力, 如“懂谦让讲原则学自立”;有的是楹联式, 如“读书须用意, 一字值千金”;有的是几个字, 如“勤、孝、俭、仁、恒、谦”。无论何种风格, 这些内容都积极向上, 体现了家长们的生活态度与治家思想。当家长们在思考自己的家风时, 就是在主动思考“人应该怎样活着”这个严肃的问题, 就是在进行一次自我教育。

2014年11月20日下午3点, 薛峰小学又举行了“优秀家风表彰大会”。从一百多个家风中选出了五个有代表性的家风, 并请书法家写成书法作品。在表彰大会上, 薛峰小学的德育指导专家、武汉大学教育学院教师陈峥博士和谢翠玲校长向获选家长们赠送了书法作品并发表讲话。陈博士指出, 富不过三代, 而优秀家风却能代代相传, 是父母能送给子女的最好的礼物。谢校长强调, 家风是针对家庭中每个成员的, 希望家长们能以身作则。学校会年年举办家风评选活动, 让学生共同沐浴在良好的校风与家风中。之后, 优秀家长代表五 (5) 班方晨丰同学的妈妈在表彰大会上还讲述了她们的家风小故事, 她们的家风是“懂谦让、讲原则、学自立”, 这是是对做人、做事、求学全方位的要求。方晨风妈妈的发言有视频、有图片, 生动详实, 对在场的所有家长都很有启示。

篇9:廉正家风的传承

有父如此,其子如何?

杨震之子杨秉,少传父业,博通经史,善于著述,尤以通晓《京氏易》闻名遐迩,过着隐居教授门徒的生活,直到40多岁才应召步入仕途。

据《后汉书·杨震列传》:“秉性不饮酒,又早丧夫人,遂不复娶,所在以淳白称。尝从容言曰:‘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

“三不惑”中,尤以面对金钱的“不惑”更为世人所景仰。杨秉一生宦海沉浮,职务频繁变换,一个职务与另一个职务之间往往出现空隙。因此,杨秉在计算俸禄时总是“锱铢必较”,扳着指头按任职天数细算,多余的俸禄一文不取。即使杨秉免官闲居,生活捉襟见肘陷入窘境之时,甚或举家“并日而食”(也就是两三天才能吃上一顿饭),困穷至此,也不肯接受别人的馈赠。他以前的一个部属携百万钱相送,杨秉摆摆手,闭门拒受。

这样的儿子,堪为父亲的骄傲。

除“三不惑”之外,杨秉的“两不怕”,同样令人敬佩。

一是不怕触怒皇帝。

杨秉一次又一次地在朝堂之上犯颜直谏,与桓帝闹得“脸红脖子粗”,因此多次被罢免。汉桓帝延熹三年(160),白马令李云因上疏直谏,惹得桓帝雷霆震怒,下令将李云处死。杨秉与几位骨鲠之臣毅然站出来为李云鸣不平,结果不但没能挽救李云的性命,杨秉也因而再一次被罢官。这年冬天,杨秉又被起用任命为河南尹,上任不久,又因为奏请严查中常侍单超的弟弟单匡贿赂谋杀案,触怒了桓帝,这一回不仅被罢了官,还被遣送左校服苦役。

如果说被皇帝“炒鱿鱼”是一种被动和无奈,“炒”皇帝的“鱿鱼”则绝对是无畏无惧的极致。

桓帝经常微服出行,杨秉上疏苦谏:皇帝贵为天子,不能随随便便瞎逛,不然就混淆了尊卑等级,搞乱了君臣次序,万一发生意外,对不起先帝,也来不及后悔。

奏疏递上去,结果是“帝不纳”。杨秉也没含糊,随即来了个“以病乞退”。不纳忠言?对不起,恕不奉陪!这就是杨秉。

二是不怕得罪宦党。

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多年临朝称制的梁太后病死,15岁登基的桓帝此时已28岁,他再也无法继续容忍“跋扈将军”梁冀一手遮天为所欲为,于是,联合中常侍单超、具瑗、唐衡、左悺、徐璜等人,率羽林军千余人将梁府团团围住,一举诛灭梁氏外戚集团。

按下葫芦浮起瓢。外戚的势力打下去了,宦官的势力随之炽烈起来。五位宦官因剿灭梁冀有功,同日受封侯爵,时称“五侯并封”,他们勾结在一起,党羽布满天下,仗势弄权,独擅朝政,比外戚更加腐败,党锢之祸使朝野谈虎色变,东汉王朝政治陷入了更加荒唐和衰颓的深渊。

延熹五年(162)冬,杨秉迁任太尉,与司空周景联合上疏:“纵观朝廷内外大大小小的官吏,大多都不能胜任,因为近来征召的入仕者,都没有经过考核,致使到处盗贼蜂起,祸乱不断,百姓怨恨。按照国家的制度规定,宦官的子弟不能居官掌权,而如今宦官们的远亲近戚三朋四友充盈官府的各个部门,其中有的人年轻平庸,无德无才,但却把持着太守、县宰的职位,天下人忧惧切齿。诚望皇上遵用旧章,斥退贪婪残暴的官吏,重振朝纲,不使天下人失望。”

桓帝准奏。于是,杨秉逐条参奏匈奴中郎将燕瑗、青州刺史羊亮、辽东太守孙喧等50余人,或判处死,或就地免官,天下人莫不对杨秉肃然起敬。

益州刺史侯参仗着哥哥中常侍侯览的权势,恣意横行,没人敢惹。杨秉愤然劾奏,桓帝下令召侯参问罪,侯参在押解途中畏罪自杀。杨秉又上疏弹劾中常侍侯览和具瑗,桓帝大为不满,但鉴于各方压力和杨秉的恳切与虔诚,还是很不情愿地免了侯览的官,削减了具瑗的封地。

杨秉的“三不惑”和“两不怕”告诉我们:自古利门洞开,则义路自闭;酒门洞开,则崇德守则之路自闭;色门洞开,则为善进取之路自闭;自私利己之门洞开,则豁达忠勇之路自闭;阿谀谄媚之门洞开,则浩然刚正之路自闭。捧读古书,杨秉蔑视权贵、敢做敢为、为苍生社稷奋然搏击的场景历历在目,正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所为。

杨秉的一身铮铮铁骨满腔凛然正气如何炼成?他又何以能够成长为柱国擎天的栋梁?

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去拜谒弘农杨家。

杨秉的父亲杨震,通晓经术,博览群书,隐居不仕,50岁时才应召步入仕途,时人呼之为“关西孔子”,暮夜却金,赢得“四知先生”的美誉。他为官清廉公正,不畏权贵,因受中常侍樊丰等一帮宦官诬陷,频频遭受打击陷害,最后在贬谪途中愤而饮鸩自尽。杨震之前,杨门数代,代代诗书传家,清白继世,累德积善,一脉相传。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杨秉,秉承儒雅清正、爱民济世、刚直不阿的家风,超尘脱俗,兀世而立,不避任何艰难险阻,一心一意拯万民于水火,委实令人肃然起敬。杨秉之子杨赐、杨赐之子杨彪、杨彪之子杨修,也都名标青史,彰显出杨门家风清醇、博大和厚重的化育力量。

篇10:传承好家风,争当文明户

她家有六口人,上有年龄六旬以上的公婆,下有正在上学的儿女,公婆没有退休金,且公公腿有毛病,需要常年吃药缓解,婆婆患有精神病,常年卧床不起。她家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全家人还是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老人、夫妻、小孩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做妻子的来说很难协调,但她的爱人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把这个小家庭安排的井井有条。在家中,夫妻二人互敬互爱,丈夫总是抽出时间来帮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结婚以来二人携手相伴,从没红过一次脸,从没斗过一次嘴。

一、爱党爱国、诚实信用、热爱科学、积极进取

她为人礼貌,对党组织、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这种感情用心的影响着每一个家人,全家人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改革开放,是一个政治上信得过的家庭。全家人遵纪守法,并把慎诺守信作为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

虽然现在有手机、电脑这些先进的电子设备,但是走进她的家里,你会看到茶几上放的一摞又一摞的报纸,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看报纸的习惯,这足以证明了她的学习态度和她积极进取的精神。她在以她的行为习惯影响着她周围的人,她的家庭思想较为开明,对一些不礼貌的陋习十分反感,遇到婚嫁丧事基本能做到移风易俗,不铺张浪费。同时该家庭有着勤俭持家的传统,不会因为追求时尚而乱花钱。

二、家庭和睦、勤俭节约、邻里团结

孝敬老人、尊重和体贴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美德,弘扬这种传统美德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靳倩敏一家正是一个集传统美德和以“平等、互助、进取”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家庭美德于一体的文明家庭。在她的影响下儿女们都很孝顺老人。正是由于他的言传身教,一家人和和睦睦,从没斗过一次嘴。

在这个家庭里,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家庭的家规与家风,全家人互敬互爱。晚辈对长辈尊敬、孝顺;长辈对晚辈爱护;婆媳之间、姑嫂之间关系十分亲近,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和睦家庭。日常生活中勤俭节约,绝不铺张浪费,生活有规律、开支有计划。

在对待邻里关系上,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构筑和谐互助的邻里关系是靳倩敏的原则。她始终牢记“远亲不如近邻、得饶人处且饶人”等做人处事的道德准则,多年来,在和邻居相处中,总是相互帮助,相互关心,遇事相互协商,从未与邻邦里争吵过,每当邻里有困难时她主动上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姐妹,情同手足。其他邻里之间有什么矛盾,还总是请她去调解。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是和睦温馨、团结互助的邻里关系,使他们一家生活有滋有味。

上一篇:小学教师工作经验交流发言稿下一篇:O3产品推广宣传片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