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远程教育设备、资源应用工作计划

2024-05-14

学校远程教育设备、资源应用工作计划(精选8篇)

篇1:学校远程教育设备、资源应用工作计划

学校2013数字教育资源设备使用

工作总结

远程教育是一种融自学、函授、电视广播、网络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形式。我校的远程教育工作在县级领导的关怀下,工作开展顺利,效果明显。工作中,我们按照县教育局的有关要求,不断完善教学设施,注重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促进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了远程教育手段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本期远程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设施,整合资源,创建优良的教学环境。

自从我校安装远程教育以来,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环境和资源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远程教育工作小组”,并明确规定了职责和要求。学校设置了专门的远程教育资源接收编辑室和播放室,为了安全起见还装上了防护栏,学校投资购置了专用桌椅,还有的学校投资购置了扫描仪,为组织、管理、备课、辅导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二、形式灵活,方法多样,认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为了有效地组织我校按照各学科教学计划听课、学习,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以学校为主进行远程教育教学研究。开学初,学校就制定了远程教育应用计划,我校在学校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教师、学生、设施设备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远程教育应用计划。学校要求我校要保证师均每周一节远程教育应用优质课,每校每学期进行远程教育专题研究不少于两次。我校在教学中基本能够保证学校的要求,学校领导在远程教育方面的要求就非常严格。学校领导要求教师每周一节远程教育应用课外,年轻教每人再加一节,并且从教案中能够看到教师的确在备课时,不仅备了教材,备了学生,还认真观看了事先准备的音像资料,预先操作了课件,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学校教师在校长的领导下,多次开展了远程教育专题研究,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素质有明显提高,一批教师除能应用接收的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外,还能自制课件、剪辑音像资料,这样白桑学校的远程教育应用开展得红红火火。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初具规模,学校不仅有远程教育资源,学校还投资连接了英特网,教师经常在互联网上下载教学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学校远程教育应用效果。

统一的时间进行讲授。根据教师情况,我们选择了部分重点内容进行集中讲授培训,我们还安排那些在家里有计算机的老师在家里自学。为了防止硬件故障,我们将各年级课程全部下载,并制作成光盘映象,将课后练习题、复习题下载打印,建立了教学资料库。时间、人员、课件、练习四集中,极大地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三、扎实抓好培训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整合各学科的教学,以信息技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观念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关键。因此我校重视对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抓好教师的培训。本期以来我学校各学校远教骨干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的培训活动。校本培训搞得轰轰烈烈,每周星期二的固定培训和星期四的自培都是微机室最热闹的时候。经过培训,现在我学校的4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基本都能熟练地利用金山文字、word编写教案、编排试卷,会用电子表格统计学生成绩,会利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四、按时做好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和整理工作

为保证我校的卫星接收、电脑等远程教育设备正常运行,学校组织了一批责任心强、电脑硬件维护技术水平高的教师组成技术支持小组来管理,由技术支持小组成员分工包干,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使我学校各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时常运行在最佳状态。

五、组织开展运用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与课程整合的研讨工作

在县电教馆的组织和领导下,我校积极开展运用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与课程整合的研讨工作。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个学期听远程教育示范课不少于10节、参加远程教育研究活动不少于2次。学期初由学校安排,我校具体落实,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广大教师收看优秀课例,播放项目配套的多媒体教学光盘或将光盘有计划地发给老师拿回家去播放观看,运用卫星接收下来的同步课堂、示范课等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由骨干教师带头上远程教育移植课、示范课,带动广大教师参加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研究,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步伐。

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远程教育先进校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集中学习时的师生互动等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和加强。我们决心一如既往地强化管理,不断改善条件、改进方法,密切配合上级领导部门,使远程教育模式下的教育教学质量得以进一步提高。

篇2:学校远程教育设备、资源应用工作计划

我校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已经步入了一个有计划、有步骤、有规模、有成效的良好运作态势。

一、学校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悉心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校2005年为“模式二”项目学校,随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建立,使我校拥有了优质的教育教学设备、教育教学资源,使我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通过远程接收网站,我们可以听到专家讲座,可以收看到名师教学,可以获取最新的教育资源和信息。这是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为农村学校实现跨跃式发展提供了捷径,这也是学校领导的共识。只有高度重视并且管理和使用它,把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于教学,才能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因此,学校领导班子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了“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加速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作目标,并且成立了以校长负总责,校长助理、教务主任亲自抓,远程教育管理员具体落实的学校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远程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教师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大力普及和推广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实际中的应用。我们深知此项目投资大,技术性高,专业性强,为了使远程教育两种模式的设备能在我校得到充分利用,使我校师生能够享用优质资源进行教学、教研的互补,从而整体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规范了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

管理和利用好远程教育的设备和资源是农村基层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学校必须管理好、使用好,因为这是学校最具价值的财富.为了达到“树立铁门新形象,展现铁门新成果,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的目标,我们不仅加强了领导,还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制定并规范各种规章制度。

1、按照上级的要求,完善了内部设施,学校进行了设备配置,防护栏、防盗门、防盗器材,防雷器材等必要设施.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我们建立了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制度,远程教育设备使用制度,远程资源接收管理制度,加强对远教工作的有序管理。

3、选用业务能力强,计算机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为管理员,组织远教管理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相关培训。从2005年远程教育培训开始,我们采取边建设、边培训、边应用的运行方式。

5、加强对设备的管护与维修,专人负责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每天上班定时开机检查并接收资源,下班按时关机,每周对所接收资源进行整理,我校远教管理员于德江老师负责了全镇远程教育设备的维护。

三、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

农村远程教育接收站的建设和使用,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1、学校依托农村远程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积极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周末组织全体教师收看教育台教学学课堂教学实录,播放本校教学资源库的典型资源,教师们的收获是颇丰的。开展运用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与课程整合的研讨工作。要

求每位教师每个学期听远程教育示范课不少于十周。每学期由教务处安排、制定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校本培训方案,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培训,我校教师在远程教育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2、开展“远教资源进课堂”活动。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应用农村远程教育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学校要求全体所有任课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电教课,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全校性的远教讲、听、评课比赛活动。带动广大教师参加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研究,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步伐。在积极实践的同时,教师们还 积极主动地开展教研教改和课题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秋,市局教研室将政史说课和化学优质课竞赛放在我校进行,我校取得了比赛和承办的双丰收;

3、认真抓落实好三个年级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教育课,我们高度重视并且管理和使用好它,把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于教学。

篇3:学校远程教育设备、资源应用工作计划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题, 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体现形式, 是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微课程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手段, 是利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整合, 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以及支架学习策略的使用。[1]特殊教育对象与义务教育对象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存在差异, 义务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不适合特殊教育。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特殊教育被社会日益关注, 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势在必行。

特殊教育的教学效率非常低, 学生学习压力较大, 利用精品网络资源提高特殊教育对象的学习效率, 减轻特殊教育对象的学习压力是时代映射, 也是社会和谐的表现。作为教育工作者, 有必要借助网络的力量, 把经典的微课程共享给更多的知识需求者。

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微课程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 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于2008年提出微课程概念, 随后可汗学院与TEDEd作为代表, 迅速发展与推广微课程, 并且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

在国内, 微课程的发展时间相对国外显得更晚。2011年的优秀微课作品比赛是微课程的起步, 2012年由教育部主办的第一届微课比赛作为微课流行的标志。2012—2013年全国各地都有微课比赛及微课作品, 微课程成为人们熟悉的名词。

微课程是时代的产物, 也是当前教育行业的新名词。人们对它的意义与定位的认识存在差异, 导致部分研究者与教师对微课程的真实教学效果存在质疑。从教育信息化发展理念角度认识微课程, 将促使教育方法与理念的改进。通过各种媒体与资料表明, 目前还没有任何针对特殊教育的微课程平台或资源库, 建设适合特殊教育学校的微课程精品资源库将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

2 微课程的概念、作用及发展趋势

2.1 微课程的定义

微课程是指教学时间相对较短的课程, 例如, 对单一主题录制大约只有60秒长度的展示带有具体的结构的解说音频或视频演示。微课程目前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不同研究者对微课程的理解不同, 因此部分研究者认为大力发展微课程存在不妥。

2.2 微课程的作用与意义

微课程不是简单地把教学内容以音频、视频的形式体现, 而是把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以音频、视频的形式体现教学内容, 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精品微课程能够正面引导学习者快速掌握教学内容, 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2.2.1 学习层面

微课程精品资源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优质学习资源, 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时间、学习场所的要求, 可以反复多次重现微课教育内容, 为学习者个性化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2.2.2 教学层面

课堂教学是目前教育的主要形式, 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但对学习时间和学习场所要求较高。微课程的发展将促进优质微课资源的产生, 优秀教师的精彩教学视频通过网络高频率重现, 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2.2.3 教—学互动层面

以微课程为载体变革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 借助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 为网络学习提供即时通信功能。通过微课程平台, 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手机等通讯设备随时随地提出问题, 老师也可以利用这些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答疑, 增强了教学互动的效果。

何克抗教授指出,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 必须紧紧抓住“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这个中心, 这也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中提到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的要义[2]。

2.3 微课程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微课程平台形式呈现多样化, 产生的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通过资料与对微课程平台的访问, 调查得出微课程平台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1) 微课程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深度整合, 并创设特殊意义的学习情境, 通过教学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 在知识点之间形成关联的结构, 避免微课程的教学内容之间碎片化。

(2) 从宏观上讲, 微课程是课程设置;微观上讲, 微课程是一系列专题, 是常规教学的灵活补充。微课程平台将转变教育观念, 注重由“教”转变为“学”。

(3) 微课程平台将记录学习者学习的教学资源、学习路径、学习笔记、学习时间等, 通过系统分析后, 平台向学习者自动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资源。

(4) 教学视频设计索引功能, 即为每个教学视频添加若干个知识热点, 每个热点设计对应索引,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求, 通过知识热点寻找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

3 微课程精品资源平台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应用

特殊教育学校与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微课程在特殊教育学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需要将微课程研究落到实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 改变教育观念, 营造微课程学习氛围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存在差异, 实施个性化教育有其必要性。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是直接的引导者, 因此, 微课程理念的推广首先需要教师认识微课程对特殊教育对象的作用与意义。

3.1.1 提高认识, 加强学习

教师通过学习, 认识微课程的作用与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微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方案、方法等。

3.1.2 建立微课程实施教师队伍

通过开展微课程研究培训和研讨, 发现和培养骨干教师, 建立微课程建设的教师队伍, 为微课程实施奠定基础。

3.1.3 通过制度促进微课程的发展

特殊教育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 制订相关制度, 例如组建教研室。学校领导需要深入教学, 和一线教师共同探讨微课程的具体展开形式。对各学科进行试点, 由微课程平台管理员将所有教师的微课程进行分类管理, 并录入微课程精品资源库, 学校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总结, 表彰先进。

3.2 精心策划微课程内容

精品微课程是教育者对教学内容精心策划, 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进行包装, 再以微课程形式呈现给学生。微课程学习主要是自主学习, 缺少和老师的交流, 因此教学环境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微课程设计主要步骤有:个人构思、设计教案、交流讨论、录制微课等。

3.3 微课程精品资源库的设计

微课程的学习具有独立性, 在微课程精品资源库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人性化设计, 体现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导航的规范性、学习的便捷性及教学过程的合理性。

(1) 设计与实现开放模式的精品资源库, 包含学习单、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素材、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功能。

(2) 平台整合学习分析技术、学习路径技术[3]。

(3) 平台实现微课程录像上传、在线录制功能。

3.4 将现代化手段应用于微课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 将信息化手段融入微课程具有时代意义。特殊教育学校可以采购或自行研发微课程精品资源管理平台, 将目前的即时通信工具嵌入平台, 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和终生学习。

4 结束语

微课程作为新时代的产物, 对教学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微课程的定义还不太明确, 导致各界对微课程的理论与认识存在差异, 对微课程的性质与定位的认识有待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特殊教育对象将来的学习将显得轻松。

参考文献

[1]梁乐明, 梁锦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 2013, (08) :71-76.

[2]柯清超, 陈蕾.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发展——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 2013, (08) :35-39.

篇4: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浅谈

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促进了教育环境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使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方法,改革了教学模式,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变了学习方式,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教师在教学如何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创造性的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使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结合我校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1 应用优质资源,帮助课堂教学

1.1 让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材

远教资源上的内容相当丰富,每一节的教学内容都有具体的教学教案示例、典型例题、探究活动、媒体展示、习题精选、拓展资料等。教师备课时可直接利用现成的资源,分析研究教材,更好的把握教材,进行教学设计。

1.2 在导入教学上的体现

在导入教学时可利用拓展资料中的一些趣味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七年级历史(人教版)第十八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时,就可利用拓展资料中的康熙、荷兰侵占台湾、施琅武力收复台湾始末,郑成功、郑芝龙的故事,导入新课,故事生动感人,学生兴趣盎然,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同时还能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

1.3 课件的应用

远教资源上的课件集文字、声音、图表、视频、动画等为一体,这样就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将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直观化,静态知识动态化,无声的材料有声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甚至模拟出当时的时代背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去领会、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去获取知识达成目标。比如学习《春》这一课时,我们可以通过大屏幕投影,目睹春天的绚丽多彩。学生心情愉悦,自然会生发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学习《滕野先生》时,也不必干巴巴的去叙述鲁迅先生的日本留学经历。应用生动形象的视频资源,学生必定印象深刻。但是,我们不只是被动的利用现成的视频资源,而是把各种各样资源综合利用,做成适合自己的教学课件。

1.4 习题设计循序渐进

远教资源上的习题精选克服了两种偏向:第一,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思考余地。没有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思维,甚至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愿望。第二,内容过于复杂、抽象。超过了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最近发展区”的水平,学生将会由于不能理解它,产生畏惧心理,最后厌恶学习数学。同时它还设计了思维扩展资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满足其具体的需要。保证了每位学生都能学好,教师能根据不同的学生选用不同的习题。

1.5 能帮助老师更好地组织复习

复习首先必须强调学生系统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好课本关。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①对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不仅要正确叙述,而且要灵活应用;②对课本后练习题必须逐题过关;③每章后的复习题带有综合性,要求多数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少数困难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而远教资源上的相关内容能让老师在章节的复习中很好地把握这一点。

2 发挥“窗口”效应,搞好校本教研

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引入到课堂是对只用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好书的陈旧观念的挑战,要把这些运用于教学,必须要把学习落实到一线教师的教学中去,我校利用“模式三”的设备,由本校计算机教师对全校教师年级组、学科组,分组轮训,教师学会Word、PowerPoint等软件的运用,学会在互联网查找知识,浏览网页信息。使教师充分认识到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也是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有了提高,大部分教师都能制作自己的课件。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做到主要学科的教师每周分学科至少观看一次远程教育提供的全国优秀课堂教学录像,同步课堂等节目,注重教学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模式的学习;开展模仿教学、创新教学。主要学科的教师每学期分学科至少举办两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或说课、讲课、评课活动。这样,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推动了远教的应用研究向纵深发展。

3 注意搜集整理,精心优化整合

中小学远程教育具有诸多特性。首先是创造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必须按照课本将知识讲授给学生,使得教师创造性发挥的余地很小或无从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能使教师获得创造的自由,更能体验创造的乐趣。其次是整合性。远程教育强调知识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在远程教育中要求学生能够对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组合和整理。再次是合作性。包括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使教师和学生能在远程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成长。

目前,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提供的资源主要是一些城市学校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教学设计、课件展示、练习精选等。这些内容对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学生的知识背景、能力水平与农村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别,城市学校的课堂教学内容不一定适合农村学校的需要,有时还会与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产生冲突;其次,远程教育资源都是以人教版或北师大版教材为基础编制的,新课标下教材有多种版本,就我校使用的教材版本有七八种之多,不能使远程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就要求广大教师随时收集、整理各类资源,形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库,以方便教学。因此,提出如下建议:(1)每天通过校园网访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打开网页,浏览、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源,下载到自己的机器上,结合实际情况,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达到灵活应用。(2)根据学校远教节目预告选择教学内容,实施远教资源应用课程安排。(3)教师和学生在互联网上下载收集有关教与学的资料,这样,使“天网”、“地网”、“校园网”三网并用,及时收集与整理备用资源,一定会极大的丰富教学资源。

篇5:西关学校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总结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领域中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的必然趋势。“远程教育”在教育领域中的前景非常乐观。远程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欣喜看到:通过“远程教育”使我校的教师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了最新的信息技术,现在我校的教师不分年龄大小,都能或多或少的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的的确确改变了我校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学模式、更新内容和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奠定了基础。在校本研修讨论时,老师们一致表达了对学校进行远程教育培训的欢迎,深切体会到这种技术带来的便利,希望能开展更深层次的学习培训活动,以提高自己的应用水平。下面就我校的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一、规范组织管理

1、设立合理的管理工作机构

为了更好的让远教资源服务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徐峰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远教工程建设与应用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以信息技术教师组成的应用技术服务小组和以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教研应用小组,技术服务小组负责对远程教育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教学教研应用小组负责组织教师充分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各种与之相关的竞赛活动,抓好远程教育资源与课程整合的应用教学工作。

2、制定可行的实施计划

根据我校教师实际,学校每学年初都制定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和教师远程教育技术培训计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确保了此项工作健康开展。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为规范管理,学校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远程教育形成用制度管理,用制度约束,并将各项规章制度装订成册,部分制度上墙。在教学方面,学校将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纳入教师考核工作中,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订了《学校远程教育教学应用要求》,规定每位教师每周利用远程教育设备进行教学3次,学期末根据课表及相关表册对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设备教学情况进行统计、考核,作为业务评先的依据之一。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应用能力。

我们利用每周一校本培训时间,开展了多次基于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校本培训,我们根据教师需要设立了系列培训内容:在理论方面,学习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相关理论;在技能方面,学校提出了 “五会” 培训标准,即会文字处理,贮存信息;会发送电子邮件;会自制课件(PPT制作培训)并运用课件辅助课堂教学;会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室中相关设备。(1)组织实施了学校远程教育软件应用培训,确保了应用。

(2)组织了远程教育教学光盘观摩活动,开展了office办公软件、powerpoint软件地使用培训。

(3)开展了班班通应用能力培训。

通过以上一系列校本培训工作,使我校教师掌握了利用电脑进行备授课的技术方法及策略,教师教学方法与水平有了进一步地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解决了设备利用的问题。同时,学校也积极组织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

三、强化应用,服务教学。

远程教育的设备关键在于应用。当设备充分得到使用的时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才能显现其效益。为此,在资源的建设与使用上,我们坚持以使用推动建设,做到一个“着眼”,两个“利用”。一个“着眼”指在常规教学中,着眼于将现代教育技术和远程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加大在课堂教学中的密度,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两个“利用”是指,一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学校规定:根据自己所任学科和教学内容,利用网络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浏览、下载信息,学习外地优秀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设计制作一件有推广价值的教学课件;写一篇关于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方面的论文、经验文章或心得体会。

我校能做到教师每周分学科至少观看一次远程教育提供的全国优秀课堂教学录像等,注重教学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模式的学习。教师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或说课、讲课、评课活动;每学期召开运用网上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经验总结交流会。同时学校积极购置与教学配套的电教教材,做到使用上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注重电教创新。

四、今后打算:

1、继续加强教师整合资源能力的培训。

2、完善远程教育教育教学评价系统。

3、重点围绕电子白板展开应用培训和相关课题研究。内容如下:掌握电子白板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常用操作技巧;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中小学远程教学和校际教研;基于交互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利用交互电子白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

篇6:学校资源应用计划

为了使教育项目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化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手段,促使教育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使我校的教育资源项目更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现代教育资源利用计划。资源应用要做到“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实现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高质量的教育;促进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应用教育资源的方法,提高专业水平;促进教学手段的改变,使传统教学手段转向现代教育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课程整合。

一、资源应用的方式:

1、利用斑斑通设备和下载资源上光盘播放课。

2、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收看电视节目,并利用上面的资源为教师的发展服务。

3、利用IP资源中的教育资源,下载与教学同步的课件、精彩课堂,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于教学中。

4.利用电化教育资源的“专题教育栏目,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卫生、法制法规、安全、环保等教育。

5.结合斑斑通教育资源,进行教师校本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先 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开展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等的教研活动。6.举办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或 说课、讲课、评课活动。

7.充分利用斑斑通资源和网络资源等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备课等。

二、资源应用措施:

1.将教育资源的利用列入教育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计划之中,制定明确的目标任务,拟定工作措施,确保工作落实。

2、每学期要将教育资源应用列入各科教学计划之中,每人每周使用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活动。

3.科任教师每人每学期最少制作1份课件,撰写教育资源应用与教学的随想、体会的文章、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案例。

4.利用教育资源进行校本培训、教研活动每月一次。

教学资源的划分由于教学资源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使人们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会出现大量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教学资源,网上教学资源一般有:

(1)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素材,图象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

(2)题库:按一定学科的知识结构组织起来的试题的集合和相应的统计分析工具;

(3)网络课件库:按一定知识点组织起来的自成体系又能独立使用,有利与辅助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扩展学生兴趣的参考资料或适于网络运行的课件;

(4)网络课程库:按学科课程的知识结构组织起来的,涵盖学科课程内容领域的,能自成体系的教学软件。

这些教学资源都能在标准的浏览器运行,能符合利用网络的远程教育的需求。这些教学资源都是有层次,有组织,科学地组织起来的,并提供一个易用,快捷的应用平台,方便教师搜索,发挥教学资源的长处,让教学资源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篇7:学校,移动教育资源,工作总结

2013年,xx学校两所村小被达县教育局确定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学校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实施项目的重要意义,成立项目工作组,确定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组,由xxx副校长具体负责,要像抓“农远工程”工作一样抓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工作,共同努力,打好这场硬仗,确保了我校xx、xx村小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充分认识实施项目的重要意义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强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之一。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帮助各教学点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为农村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教育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偏远地区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具体行动。

二、明确目标任务及进度安排

(一)目标任务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达县电教馆下达我校2个教学点的计划任务。

(二)进度安排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与精神,我校2013年“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启动实施主要分为五个工作阶段,每工作阶段主要工作进度安排详见附件。

三、做好项目建设工作 按照达县《“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技术方案》,结合我校的实际,“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选择“基本方案”,为各教学点配备卫星接收播放设备。按项目实施要求,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前期准备工作

1.合理选择项目安装位置,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使用布线安装图,安装好强弱电的布线,规范安全用电设施。

2.各教学点选择一间教室,作为数字资源接收室和教学应用专用教室。

3.配套解决防盗设施。学校自筹经费,为实施项目的教学点配套统一解决防盗设施等。4.组织培训。

(二)设备分发工作

由于xx两村小教学点地处位置分散,先期动员会议结束后,学校安排夏礼成副校长展开设备的发放工作,保质保量的将设备下发到各个教学点,做好项目设备分发转运工作,确保设备及时到位。

(三)安装调试工作及教师培训工作

设施设备到位后,由xx副校长监督安装调试和xx老师具体开展设备安装技术的教师培训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要求,做好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确保所有设施设备安装后正常运行。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中,县电教馆及我校技术人员先后多次到各校点指导设备的安装、调试,先后多次抵达xx、xx校点展开工作,确保所有设施设备安装后正常运行。

(四)项目县级验收工作

11月26日,达县“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县级验收组来到我校,深入教学点对xx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与应用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验收。验收组首先来到xx小学,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合理的布局、规范的施工、优美的环境、认真的实施、及时的应用等给予充分肯定。验收组查看了设备的财产登记、使用培训、应用记录等资料。验收组对xx小学完成验收后,又马不停蹄来到xx小学检查了项目的建设和应用情况。通过过对两个教学点检查组验收检查,验收组充分肯定xx两所村小在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前期准备、工程实施、使用管理、教学应用等方面所做得的工作。验收组还对教室的合理安排、方便教师查找资源等也提出建议,要求xx两所村小继续做好管理、培训和应用工作,提升教师的应用能力,为迎接省级检查做好准备。

(五)项目县级验收工作之后整改

1.学校认真听取县级检查组对我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2.结合11月26日县级检查组的工作实际,确定整改方案。3.对学校存在的不足要求整改。为迎接省级检查做好充分准备。

四、加强培训和教学应用工作

教育部有关文件和会议一再强调,该项目的实施,将给各教学点推送大量的数字教育资源,要高度重视教师应用能力的培训工作,有力推进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加强项目设备使用和资源运用的培训工作

1.11月4日至6日,第一次开展校级指导各教学点开展教师应用全员培训。2.11月11日,第二次开展校级指导各教学点开展教师应用全员培训。3.督促、检查、评估各教学点应用情况。

(二)努力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应用的主战场,特别要把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提高边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和途径。学校为了让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要充分发挥中心校的作用,组织经常性的教学研究活动,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点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积极探索在教学点与中心校开设同步课堂、开展网络教研和网络备课,切实提高各教学点教育教学质量。具备网络接入条件的项目教学点,要建立网络亲子热线,增加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的交流机会。

五、加强项目管理工作

(一)加强项目设备管理

项目设备属于国有资产,应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学校建立完善项目设备购置、验收入库、维护保管、资产处置等内部管理制度并具体实施,做到帐、物相符。决不允许项目设备截留和挪作它用,更不允许任何人将项目设备搬回家用。同时,学校各教学点要妥善保管项目设施设备,充分发挥中心校技术管理人员的作用,帮助项目教学点做好技术维护工作。

(二)加强督促检查接受评估验收

该项目的实施将接受国家和省级的评估验收。省级验收工作将在今年完成。

在省级检查之前,2014年3月,达县“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县级验收组来到xx,深入教学点对xx两所村小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与应用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验收。

验收组充分肯定xx在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前期准备、工程实施、使用管理、教学应用等方面所做得的工作。验收组还对教室的合理安排、方便教师查找资源等也提出建议,要求布朗山九年制学校继续做好管理、培训和应用篇二: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总结

开县金峰镇中心小学 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总结

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标。为发挥我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第一阶段的优势,在全镇营造更加浓厚的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氛围,我校根据开县电教馆组织的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要求,本期,我校在杨明川校长的正确领导下,积极着手学校教育资源库建设,现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资源库建设工作组织,完善了工作制度,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学校成立了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李冬民同志为组长,王波主任(教导主任)、张海主任(总务主任)为副组长,远教技术员、学科骨干教师为组员的资源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组成了教研小组、资源收集小组、技术服务小组。并划分了责任制,校长负总责,王波负责资料的收集、蒋德强负责技术服务。并确定具体工作由蒋德强负责。

在建立组织的同时,我校制定了资源库建设工作制度、考核制度、经费投入制度及我校对此项工作的奖励政策。

组织的建立、制度的完善。为我校资源库建设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校资源库建设工作的高质量的完成提供了前提。

二、大力宣传资源库建设的意义,营造积极的氛围。1.召开工作会议。

为了开展好资源库建设工作,我校在健全组织,完善了规章制度,撰写了实施方案、实施细则的基础上,适时召开了全校教师的动员大会。会上,杨明川校长作了重要讲话,为资源库建设的实施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通过召开会议、网络宣传等手段,老师们认识到了资源库对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普遍认识到:首先,营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构主义强调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一切教育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服务的,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最优化。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字化环境的建设,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正在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发挥自主性,进行探究、协作和创造性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应服务于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其开放性、丰富性、交互性和资源的扩展性等特点,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网络化学习条件和环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成学习动机有所帮助,而且能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性、协作性、探究性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应着眼于资源库能充分利用,提高其实用价值,进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现教学模式的有效转变。其次,优化教学环境,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服务。教师通过调用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是资源库在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面。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结果应达到教育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活动强调以学为中心,教师作为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和组织者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有许多好的教学设计的思想,但由于资源的缺乏,使得很多好的想法难以实现。而资源库可以提供最新、最优秀的、满足教学需求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利用资源库所提供的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设计最好的教学过程,采用最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方法,达到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材、参考书是唯一的信息源的现象,为教师的备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优化了教师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最后,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为转变办学模式服务。网络的出现使学校从“封闭”的办学状态走向了“开放”状态,交流和合作是一个学校成功办学的基本条件。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校内外广泛共享。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办学经验和优势,建设一个规范的、内容丰富的、开放性的和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学校和学校之间借助网络互通有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利于转变“单一”、“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开展的深化发展。

三、按照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工作。

1.树立“软硬并举,肩挑两头”的指导思想

南国农先生曾提出“建网、建库、建队”的理论。在这“三建”中,任何一项都不能轻视。建网、建库是为师生队伍服务的。它们就像人的左右两臂,必须均衡发展才能协调统一。因此,在进行硬件环境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到软件环境建设,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以保证资源库的健康发展。

2.确定资源库建设的设计理念。资源库建设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广泛共享、有效聚合、充分应用”。所谓“广泛共享”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技术和策略将网上分布的各种教学资源提供给众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共享和使用;所谓“有效聚合”,是指将网上分散的教学资源通过资源中心集成起来(通过资源管理、资源制作与知识整合等),产生巨大的综合效能,以满足用户的教学需求;所谓“充分应用”,是指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良好的、易操作的使用环境和开发手段,根据需求将多种教学资源的聚合效能充分发挥,提供个性化的资源使用、开发与信息决策支持服务。3.确立设计思路

根据信息资源自身的性质,资源库不是资源的简单集合,而是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国家颁布的标准化规范,经过周密的设计而开发出的复杂性系统。

从概念上,资源中心构建的目标是资源共享和分布协同,即对数字校园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统一规划、部署、整合和共享,提升系统的规划、运行和管理机制。

从技术上,资源中心要达到多种类型的分布资源共享和协作,解决多个层次的资源共享和合作技术,综合运用相关技术标准。

从实施上,资源中心应当建立起遍布校园的教学资源节点,集成网上各类教学资源,开放式地向全校甚至整个开县教育网提供全方位的教学资源信息服务。

资源库应该具备以下功能: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教师可以自行添加资源;资源种类齐全、科学;要有一定的权限设置;系统维护简单。它主要包括以下模块:(1)资源管理模块

资源管理模块的操作对象是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在进行操作时要保证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模块具备的功能主要包括:

资源上载:允许在线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单个或多个资源的上载。资源下载:注册用户可以下载免费的资源。

资源审核:审核管理员主要负责对教师上载的资源进行评审,以确定是否发布该资源。资源查询:用户根据查询条件,输入关键字查询相应的资源。

资源删除:资源审核员或系统管理员可以删除不符合标准和过期的资源。(2)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这个系统的维护工作,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及对并发访问的支持。应具备的功能有:

资源库系统的初始化:属性、参数数据入库

访问控制:对访问本资源库系统的用户数量的控制,可采取限定ip或限定访问流量的方法。安全控制:使用防火墙等措施以保证系统不受病毒侵蚀和黑客的攻击。(3)用户管理模块

教育资源库有其特定的用户群,其中应为不同用户赋予各自的权限,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资源的质量。一般可以包括:系统管理员、资源审核员、教师、学生和游客(未注册用户),如有特殊的需求,还可视具体情况而变动。他们的权限应设置如下: 系统管理员应对数据库系统有完整的控制权,允许他以浏览器方式通过internet实施管理和维护,掌握所有用户的情况,并具有初始化资源库系统和审核注册用户的权限。

资源审核员:根据管理员分配的权限,主要负责对相应学科下的资源进行审核和管理。教师:主要负责对某一特定学科的资源进行管理,包括浏览、查询、使用和上载和审核该学科的资源。学生:可以浏览、查询、上载和下载信息库中的资源。游客:可以浏览、查询和上载资源。4.加强了资源库建设过程的管理。(1)重点抓好信息的采集工作。信息的采集是资源库建设的基础,是建设过程中涉及人员和部门最多的环节,也是最重要、最艰巨的环节,在整个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从采集工作开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都应体现以教师为中心和自主学习的原则,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采取自制、购买、下载、剪辑等多种办法进行信息的采集。组织全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的一线教师,组成网上教学资源开发队伍,建成包括语文、数学、思品、社会、美术、体育、音乐、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等10多个学科资源,内容涵盖了小学的所有学科。每个学科资源包括多媒体素材库、题库、ppt课件库、优秀教案库、背景资料库、学科教学理论研究、教学经验交流等方面,基本满足一线教师、教研人员的教学、科研和继续教育的需求。

(2)注重抓好资源库的审批、发布和维护工作。建立资源库内容的严格审批制度,这是保障信息安全的一种有力措施。由于资源库的内容庞大,制作周期长,不能等待全部制作完成后一次性发布,应完成一批发布一批。这样分期发布,有助于扩大影响,发展用户。日常维护是资源库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信息的寿命长短不同,也有新陈代谢的问题。及时地对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新,是避免形成死信息的根本措施。5.建立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一所学校的教学信息资源库的信息量大小,质量高低,除了与学校的决策有关外,还与参与建设的各类人员(学科教师、技术员等)的积极性、责任心和操作技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应该定期地对参与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这可以通过对其所承担部门的信息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定量评估来反映。评价结果应与其本人的年终考核挂钩,实行奖优罚劣,以促使大家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只要坚持不懈地执行,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才能形成规模,发挥效益。

6.以应用促发展篇三: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以提高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为目标,在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资源建设、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模式的探讨等方面,做了大量有实效、有意义的工作。

一、完善管理体系,将信息化教育落到实处。

围绕学校信息化发展方案,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信息技术水平,深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保持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与活力。创建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的数字化环境,推进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加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推动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进一步完善我校数字化建设步伐。

1、组织保障

实施信息化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通过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形成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网络。领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和信息技术教师组成,各级人员分层管理,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有效保证了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最大效能的发挥。

2、制度落实将数字化学校创建作为我们学校发展的增长点和奋斗目标,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学校的制度建设、教学改革、教育科研、教师学生成长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对老师进行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的能力。

二、改善教学环境,推进课堂教学信息化改革。

1、硬件建设(1)、学校接入电信千兆光纤,校园网以千兆光纤为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解决教学需求和教师办公要求。(2)、我校拥有60个多媒体教室,4个微机教室,1个电子预览室,1个网络主控室,1个多功能录播教室。(3)、教师办公室配备人手一台的办公电脑。(4)、拥有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广播系统覆盖全校,实现无人值守分区广播,音乐铃声上下课。

2、软件建设

目前,学校除建有对外公开的学校网站外,还建有学校内部的办公信息网,校内网站,为学校每个处室都设置了专门的板块,各处室年级部都有自己独立的帐号和管理权限,学校的各项公告、通知、工作安排等都可以发布于校网上,每位老师在自己的办公电脑上,登录学校校内网就可以看到。每位老师的办公电脑上还安装有中庆教育教学资源管理软件,老师可以将自己的课件通过本软件上传到信息中心的课件服务器中,在教室上课时方便调用。

及校内ftp但我校有效利用融安教育网平台,结合我校实际开展的各种活动,第一时间进行了上传。现在,今年我校共上传信息60多条,大大充实了我校的各栏目,达到宣传交流,共享目的。另外,通过与移动公司联合开办校讯通,既能加强家校联系,又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率。

三、加强资源建设, 提升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应用水平。

1、教育专上资源共计上传1300余条视频及课件资源共约20g。

2、学校校内ftp及中庆教学平台中近万条数据,80余g资源。

3、陕西教育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从14年12月25日至今已激活用户135人,资源下载近300条。

4、多功能录播教室共上课70余节,录制精品课近50节次。

5、学校与眉县图书馆合作为全校教师办理陕西省图书馆数字资源阅览证。老师可以通过阅览证号码和用户密码登录陕西省图书馆网站,阅读相关的数字图书。

四、合理运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

1、每周应用网络教育设备上课达标情况(一般不少于20节)。学科覆盖率达100%。

2、应用网络教育开展校研修工作。培训、校本研修有计划,有内容,有记载。

3、运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学科整合和创新课堂教学。录制精彩课堂2节 录制主题班会3节

4、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成果。

篇8:学校远程教育设备、资源应用工作计划

一、政策保障

1.成立县教育技术管理、应用工作领导小组

实行“统一领导, 科室协调, 分工明确, 齐抓共管, 互相推动”的运行模式。教育技术的管理和深化应用工作不是技术装备部门能独立完成的, 它需要各科室各司其职、协调配合才能将应用工作推向深入。因此, 在教育技术管理和应用工作中, 我们明确了各相关科室的职责, 落实工作, 齐抓共管。教育科主要负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组织管理与协调;教培中心主要负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挖掘应用的潜力, 深化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融合及与课程整合, 提高应用实效, 总结提炼和推广应用经验, 建立教育技术名师工作室;政教科主要负责教育技术在思品、艺体、科创、读书、社会实践等课外兴趣活动中的应用和研究, 挖掘应用的潜力, 总结提炼和推广应用经验;教仪电教站主要负责教育技术设备环境的建设与优化、管理人员培训、操作技术培训以及功能室和设备设施管理、维护等技术服务, 参与组织、应用与研究;计财科主要负责教育技术建设、运行、维护、培训、研究等活动的经费保障及资产管理;人事科主要负责组织评定教育技术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 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评职、评优挂钩;督导室主要负责组织专项评价标准的制定、考评、表彰。

2.成立学校教育技术中心领导小组

各校建立由学校校长任组长, 教育技术中心主任任副组长, 有关学科骨干教师、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任成员的教育技术中心领导小组。该小组负责全校物理、化学、生物、科学、数学、地理、图书、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劳动技术、通用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和计算机、多媒体、校园网、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摄录编系统、网站等信息化教育教学装备的配置、管理、培训、应用、研究等工作, 并负责学校各项教育技术工作的规划、计划、组织、实施、督促、指导、检查和考评。

3.经费保障

(1) 财政投入保障。县财政按一定比例将改善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的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并严格执行, 以保证装备后的正常运行及易损易耗品的及时补充。

(2) 学校公用经费投入保障。按照成办发[2006]55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关于成都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 学校须保障经费投入, 学校部分公用经费中的实验教学和信息技术费, 用于学校各项设备设施运行开支, 确保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完好, 工作正常开展。

4.学校队伍建设保障

着力打造一支专业程度高的管理队伍和综合素质高的应用队伍, 充分提高应用效益。

(1) 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组建设。县教育局任命学校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待遇, 全面负责该校教育技术工作。

(2) 各功能室管理队伍建设。学校各功能室都要落实懂业务、身体健康、有责任心的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经过各级培训, 持证上岗, 并保持相对稳定。

(3) 应用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的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和中高级教师要发挥教育技术开发、应用的带头引领作用, 在教育教学理念、方法、途径、技能等方面开展交流、培训, 组织开展各种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

(4)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学校教师均按要求达到国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考试合格标准。

5.考核激励机制

(1) 开展教育技术管理、应用特色学校评定。县教育局制定对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考核方案。按考核方案每年对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应用进行考评, 连续三年获考评优秀的由县教育局授予“教育技术管理、应用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2) 建立榜样激励机制。县教育局每年对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应用考评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实行专项表彰、奖励。

(3) 各校教育技术中心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以“用”为核心。各校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要对各功能室的管理和应用进行经常性检查、考评和记录, 注重平时工作的检查和督促指导。

(4) 管理人员工作量及待遇。各校要根据管理人员的管理范围、工作开展情况等合理计算各功能室管理员的工作量, 在评优、晋级、评先上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使学校各功能室运行正常, 使用方便, 使管理真正上一个新的台阶, 充分发挥装备效益。

6.分片包干制

指导促发展, 检查促效益。技装部门的管理人员根据实际一一对应学校, 实行包干指导制度, 坚持勤跑学校, 耐心指导, 定期回访。技装部门的管理人员与其坐在办公室打十个电话不如亲自到学校跑一趟。一方面学校功能室管理员看到上级部门的管理人员来学校, 第一次没做好, 第二次再没做好自己都没面子;另一方面亲自到校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现场培训, 更有利于快速提高管理员的管理水平。每一次检查后及时指出功能室在管理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要求学校在近期整改, 整改完成后坚持回访。因此坚持勤跑学校, 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管理、应用和效益发挥

在推进实验教学有效管理的过程中, 通过分析, 我们认为在实验教学管理上还存在着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一是学校功能室用房紧张;二是功能室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三是功能室管理应用较混乱;四是功能室记录本册繁多;五是管理员岗位更换频繁;六是没有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工作量认定不合理;七是学校分管教育技术工作的领导不稳定, 随意性较大;八是学校对功能室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九是学校领导重装备, 管理员轻应用。因此, 如何让功能室的设备设施走进日常教学, 借此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是目前教育技术装备提升工程实施后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科学管理, 最大限度发挥装备效益。

1.功能室基本管理工作

(1) 将各功能室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工作。学校、教导处、各功能室管理员将功能室的管理、培训、应用、研究纳入工作计划, 各级做到期初有计划, 平时有检查记录, 期末有总结考评。

(2) 各功能室的管理必须按“功能室规范管理基本要求一览表”要求, 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 做到清洁、整齐、美观、科学、规范, 有门牌标识、规章制度, 营造文化氛围;各项记录本册填写规范、翔实;学校财务要做好各功能室的器材账, 各功能室也要有相应的器材账本, 做到账账对应, 账物相符, 报损、遗失、移交按有关程序和手续办;完善安全设施, 落实安全责任, 并按要求检查、记录。

2.教师和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1) 县教育局教仪电教站根据目前教育发展和工作实际, 摸清学校情况, 制订全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规划和计划。 (2) 根据本县教师和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积极组织参加市级及以上培训。 (3与县教培中心、人事科配合, 加强对教师和管理人员在教育教学理论、观念、方法、应用、研究、操作等方面的培训。 (4) 县技装部门开展管理人员在管理、技术服务、安全操作等方面的业务培训。

3.应用与研究工作

(1) 成立县级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组。县教育局成立以教仪电教站牵头, 教育科、教培中心、政教科参与, 学校教育技术中心主任为成员的蒲江县教育技术研究中心组, 定期对全县教育技术管理、应用工作进行汇集、分析、研究、改进、深化。

(2) 成立学校学科教研组、课题组。各学校学科教研组、课题组, 针对学校现有各功能室设备设施, 有效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应用、交流、研究、创新、总结, 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并充分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组建学生兴趣活动小组。学校按规定开齐、开足各科实践类课程的同时, 成立各种学生兴趣活动小组, 利用教育技术资源开展丰富的体验活动, 培养学生健康、审美、环保、科创意识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健康快乐成长。

(4) 开展教育技术成果展评活动。不定期开展全县学校功能室效益发挥成果展评活动, 内容有:全面展示学校实验教学工作的展板;反映学校教育技术全面工作总结的视频资料;各功能室活动的专题光盘;优秀课件;优质电子教案 (教学设计) ;优质课光盘;学生优秀电脑作品;学校网站建设;学生读书活动征文;学生书画作品;师生自制教具;学生创造发明作品;学校实验教学工作档案、论文;学校实验教学特色工作;近年学校获得的荣誉集;对亮点工作等项目进行集中展评, 将评选出的优秀成果上传到蒲江教育资源库, 供全县学校师生共享。

上一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附答案下一篇:镇政府2007年城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