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读后感

2024-04-17

喻世明言读后感(精选9篇)

篇1:喻世明言读后感

春节前学校发了一本书《喻世明言》,放假很长时间还没顾得上看,有时间了拿出来一看,看不懂,半文言的,就放到那不看了,老公没事儿就翻着看看,一看说不错的一本书,我就静下心来,仔细的看看,因为是半文言的,本人水平有限,看的不是很透彻,就囫囵吞枣的看起来。书中的第一个故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就吸引住了我,他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是谁的跑不掉,不是你的求也求不来,这道理在古戏里常常遇到。接着往下看,一共有四十卷,个个故事精辟,引人注意。看了几个往后,越来越让人不可思议,呵呵,都是一些因果报应的翻版,文中所提倡的一些所谓的道德准则,有些看起来非常得熟悉,有些觉得有些面熟,当然更有些觉得荒诞不堪。冯梦龙的“喻世明言”,是三言两拍中三言中的一个,另两个是“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以前在上学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些,不过,一直都没有机会读,在中国文学史上还算是比较有名的,是明代小说的代表。文学家在评论小说的时候,说它揭露了明代时期一些黑暗的一面,这些黑暗面和现在的黑暗面比较起来,可真是小巫见大巫,而且那些做错事情的人,在阳间得不到惩罚的话,到了阴间,也逃不了,所以我想这些小说,对于那时的人可以还真是有点警示的作用,不过,对于今天的人来说,肯定不会因此而被吓掉,现在很多人都是唯物论者,不信这一套的。古代的人由于认识上的局限,他们往往以为,在自己之外,还有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东西盯着自己看,所以他们信很多东西,对于很多东西都是惧怕的,但现在的人认识了一些东西,好像是什么不怕,而正是这种不怕,现在的人做的很多事情,在古代人看来,肯定都是瞠目结舌。

读一本好书,就好像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想,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特别是读我们的古典名着,我们会受益匪浅。

篇2:喻世明言读后感

单说这本书,四十则故事涵盖了人生百态,小故事、大道理。冯梦龙想象力特别丰富,他的故事逻辑性很强,而且人物也比较丰富,里面还有不少文笔很好的诗,可以读一读。

也许时代不一样,社会背景差距太大,有些观念确实不能苟同。那个时代,女子地位地下,他将女子比作花,男子比作枝,花需得依附枝才能生存,而花落枝可逢春再开。这个比喻放到现在,估计要被吐槽千遍万遍。还有他的故事里似乎有大才的人,或是长得与常人有异,或是从小如地痞流氓一般。而且,得道之人生命轮回,重在讲轮回,没有顾及是否伤及家人。为了全兄弟义气,可以抛妻弃子,而且还被世人赞叹;也可以为之殉情。当然,他们很重义,一诺千金。

不过,他的中心思想是不变的。鼓励后人多行善事,做善事结善缘,善恶必有报。今世的富贵都是因为前世积的阴德,而今世如何,都会报应在来世。虽说不免也有些怪力乱神之说,但是主旨是好的。

篇3:童世明作品欣赏

工作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人民大学对面)

湖南省怀化市天星东路金时花园内(市新体育中心旁)

联系电话 :13520067779(北京) 13607459859(湖南)

《家山秋深红更多》280cm X180cm

《秋山清流激》68cm X68cm

《春夏秋冬八尺四季四条屏》240cm X70cm X4

《山楂林晨曦》136cm X68cm

篇4:喻世明言读后感

关键词:喻世明言;死亡书写;道德教化;劝善

《喻世明言》作为俗文学的优秀之作,其功能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以意度之,则俗文之兴,当由二端,一为娱心,一为劝善,而尤以劝善为大宗。”作为市民日常的娱乐消遣方式之一,《喻世明言》的“娱心”功能不必赘述。而“劝善”功能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悲欢离合进而实现直接或间接的道德说教,其中,死亡书写是小说家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道德因素隐含在整个死亡叙事过程中,成为作者构建死亡情节的重要情感指向。

纵观《喻世明言》中的死亡情节,可将其分为四大类:惩罚性死亡、献身性死亡、灾难性死亡和生存性死亡。其中,生存性死亡是一种客观死亡,比如人物因年岁高而老死、病死。这类型的死亡反映的是自然界生命生存的基本法则,并不一定承担特定的旨意,它往往只是构成叙事或抒情的一个环节,或推动情节发展,或表示故事尘埃落定,这类型的死亡书写往往不存在小说家的主观道德褒贬,故而略去不谈。下文将分三个部分,着重探讨惩罚性死亡、献身性死亡和灾难性死亡背后的道德教化。

一、惩罚性死亡

惩罚性死亡是指人物因犯错而遭受来自外部力量的制裁。既有惩罚,则必有受惩方和施惩方,受惩方是指因犯了错误而需要承担的相应责罚的一方,即日常所说的代表“坏”、“恶”的一方,而施惩方则代表了制定规则的评判方,是代表“好”、“善”的一方。小说家通过施惩方的行为和言语来弘扬正义,通过受惩方得到应有惩罚来警示世人,两者的共同目的都是“劝善”。而根据受惩方与施惩方的关系,又可将惩罚性死亡细分为受惩方与施惩方分离的死亡、无明显施惩方的死亡、受惩方与施惩方合一的死亡。

受施分离是惩罚性死亡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在《喻世明言》中极为常见,通常表现为作恶多端的坏人受到来自正义力量的制裁。在这类死亡书写中,受惩方与施惩方十分明确且截然分离,受惩方无恶不作,最终受到来自施惩方的严厉制裁。如在第十五卷《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中,尚衙内见色起意,却“见主人不肯,今日来此掀打”,最后被郭威一刀了结。再如第二十卷《陈从善梅岭失浑家》中的镇山虎杨广,“占据南林村,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百姓遭殃”,最终被陈从善一矛刺于马下,“枭其首级,杀散小喽啰”。小说家通过书写受惩方的死亡,印证“恶有恶报”的朴素道德观,从而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然而在这类故事中,施惩方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死后的灵魂。比如在第二十四卷《杨思温燕山逢故人》中,韩思厚之妻郑义娘为夫守节而死,韩思厚发誓“我当终身不娶,以报贤妻之德”,然而却因贪恋美色娶了孀妇刘金坛。刘金坛原是冯六承旨之妻,其夫死后,“其妻刘氏发愿,就土星观出家,追荐丈夫”,然而她也违背誓言,花钱还俗后嫁给韩思厚。违背誓言的两人最终被两个鬼魂掷入水中溺死。“一负冯君罹水厄,一亏郑氏丧深渊”,两人的死亡也恰恰说明了“善恶临终总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报应观,这对于听者而言,无异于一场形象生动的道德说教。

无明显施惩方的死亡是指施惩方模糊不清。在这类死亡中,死亡个体虽然也是被惩处而亡,然而施惩方却是隐匿的,施惩方的执行权实际上大多由具有抽象意义的某种道德标准承担。从受惩方的意愿来看,其死亡并非出于主动自愿,而是被迫接受,受惩方无力逃脱死亡的惩罚,小说家的道德教化目的也随之达成。这类死亡在《喻世明言》中多表现为人物突然生病,最后小病致死。如在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陈大郎“只图自己一时欢乐,却不顾他人的百年恩义”,设计与蒋兴哥之妻三巧儿偷情,后得知蒋兴哥休了三巧儿,突然受惊害病,“这一惊非小,当夜发寒发热,害起病来。这病又是郁症,又是相思症,也带些怯症,又有些惊症,床上卧了两个多月,翻翻覆覆只是不愈”,最终病死他乡。他的死并非自愿,而是小说家的刻意安排,小说家想借陈大郎之死教化世人“殃祥果报无虚谬”。再如第二十六卷《沈小官一鸟害七命》中的张婆,其丈夫张公谋财害命,张婆见老伴被凌迟而死,“惊得婆儿魂不附体,折身便走。不想被一绊,跌得重了,伤了五脏,回家身死”。张婆虽无害人,但她享用了丈夫杀人得来的不义钱财,故而也遭了报应,正应了说话人在结尾处所说的“积善逢善,积恶逢恶。仔细思量,天地不错”。在这类的故事里,无形的道德准则获得了施惩权力,俨然如一个无所不知、无处不在的神明,作恶者谁也逃脱不了受惩罚的命运,迟早会接受死亡的审判,故而这种死亡书写的道德警示力度也就得以最大化。

受惩方与施惩方合一的死亡是一种自我惩罚式的死亡,该类死亡的施受方为同一个个体,这种惩罚性是向内的、自省式的。要达到施受合一,需要人物有足够的自觉意识,能对自我及其所代表的群体所犯的错误具有足够清醒的认识才能实现。施受合一的死亡,在惩罚自我以表忏悔的同时,也期望以自己的死代替他们所代表的群体,为这个群体谢罪,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死亡是具有献身意味的。在第三卷《新桥市韩五卖春情》中,桑菜园水月寺主持因犯色戒,自尽于羊毛寨,落得一个“久滞幽冥,不得脱离鬼道”的下场。而同样的例子在《月明和尚度柳翠》中也有,玉通禅师自言“自入禅门无挂碍,五十二年心自在。只因一点念头差,犯了如来淫色戒。你使红莲破我戒,我欠红莲一宿债。我身德行被你亏,你家门风还我坏”,后于禅椅上圆寂而死。再如第八卷《吴保安弃家赎友》中的李蒙因不听郭判官的劝谏,一意孤行,使士兵们陷于敌人的埋伏中,后悔羞愧,因而“拔出靴中短刀,自刺其喉而死”。此外还有第二十五卷《晏平仲二桃杀三士》中的田开疆,在公孙接死后,他认为“我等微功而食桃,兄弟功大反不得食”,最终因羞愧而拔剑自刎。由上可知,这种死亡方式的施受双方含混不清,同一个个体承担两种行动,先恶后善,这使得旁观者很難去界定这个个体究竟是属于“善”的范畴还是属于“恶”的范畴,但究其本质,小说家还是期望借这种死亡书写实现导人向善的意图。

纵观惩罚性死亡的三个小类,其区别主要在于施惩方的不同。然而不管是由正义之人执行惩罚,还是由隐匿的道德神明实现因果报复,抑或是由犯错之人自我了结,其共同点都在于,小说家希望借惩罚性死亡告诫世人做恶终有恶报,且这种报应可能是致死的。以世人对死亡的畏惧之心,实现其道德教化的意图。

二、献身性死亡

献身性死亡是基于死亡个体主动奉献生命,献身可以理解为牺牲,献身性死亡可能源于他杀,也可能源于自杀。献身性死亡的自杀与惩罚性死亡中的施受合一的自杀,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是自愿死去,但区别在于:前者并无过失,却出于某种为他人奉献的目的而死;而后者是个人犯错后愧疚难当,因而自裁而死。是以,判断是否为献身性死亡有两个原则:一是人物自愿死去,死于谁之手则不必深究;二是死去之人并无道德过失。献身的目的虽然多种多样,但综合而言,大部分是为道义而死。根据献身主体之性别,可将献身性死亡分为男子为义献身的死亡和女子为义献身的死亡。

对于男子而言,“义”多指君子应有的德行,可大致概括为“忠孝仁义礼智信”,而在“三言”中,男子之“义”的最高准是重视朋友义气。因而男子为义献身的死亡,在《喻世明言》中多表现为男子为友而死。比如第七卷《羊角哀舍命全交》中的左伯桃视“义气过于骨肉”,虽然他与羊角哀并非亲生兄弟,但仍在寒冬中将自己身上的衣服和粮食都让予羊角哀,自己冻死于枯桑下。后左伯桃的鬼魂被荆轲与高渐离所扰,遂托梦于羊角哀,羊角哀“宁死为泉下之鬼,力助吾兄,战此强魂……以报吾兄并粮之义”,于是自刎而死。一个将生存的希望留给朋友,舍生求义,一个愿为对方而死,舍身就义,男子之义体现得淋漓尽致,小说家借这两人的献身性死亡来赞颂“古来仁义包天地,只在人心方寸间。二士庙前秋日净,英魂常伴月光寒”。与这个故事类似的还有《范巨卿鸡黍死生交》,张邵在赴试途中遇到重病的范巨卿,张邵认为“大丈夫以义气为重,功名富贵,乃微末尔”,于是放弃应举,照顾范巨卿,并与之结为兄弟。后两人分离,约好明年重阳到张邵家重聚。然而范巨卿因溺身于商贾而忘了一年之约,等他记起时已来不及赶到千里之外的张邵家,但他不愿失信于朋友,于是自刎而死,“人不能行千里,魂能日行千里”,雖然他的身体不能到达,但他的魂魄驾着阴风特来赴鸡黍之约。张邵见到范巨卿的灵魂后,辞别家人前往范巨卿家中,在其尸首前拔刀自刎。“明帝怜其信义深重,两生虽不登第,亦可褒赠,以励后人。范巨卿赠山阳伯,张元伯赠汝南伯。墓前建庙,号‘信义之祠,墓号‘信义之墓”。这些男子之死,正如颜翔林所说的,“人物呈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性的悲壮意义”。

对于女子来说,“义”多指妇道妇德,它要求女子应当坚守节操,谨守礼节,不做违背妇道之事。因而女子为义献身的死亡,多表现为女子为丈夫守节而死。前文提及《杨思温燕山逢故人》中的郑义娘便是为丈夫守节而死,她的丈夫在逃难中“被缧绁缠身之苦,为虏所掠”,她也被撒八太尉所掳,郑义娘思及“生如苏小卿何荣?死如孟姜女何辱”,于是暗抽裙带自缢梁间,义不受辱。在她看来,自己若贪生,便会侮辱丈夫,因而她为“丈夫守节丧身,死而无怨”。再如《众名姬春风吊柳七》中的妓女谢玉英,虽然她只是柳永的相好之一,然而在柳永死后,“谢玉英便是他亲妻一般”,为他操办丧礼,尔后“不逾两月,谢玉英过哀,得病亦死,附葬于柳墓之傍。亦见玉英贞节,妓家难得”。还有第二卷《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中的顾阿秀,顾父嫌贫爱富,欲退掉她与鲁学曾自小订下的亲事,阿秀却断然拒绝,她认为“妇人之义,从一而终”,若男方无法下聘,她“情愿守志终身,决不改适”。后顾阿秀被他人所骗,清白被污,她自认愧对鲁学曾,故而自缢而死,后人赞她“死生一诺重干金,谁料好谋祸阱深?三尺红罗报夫主,始知污体不污心”。总的来说,这一类型的女子或是“按照自身的性格逻辑,以死亡的行动达到道德实现的目的”,亦或是遵循小说家意识,实现其创作的道德目的。对于这些女子,小说家明显是持赞扬态度的,或者说,小说家正是借助这些女子的死亡,来传达自己对女子之“义”的阐释,倡导众女子效仿这类献身性死亡。

正如曹文轩所说:“文学不是福音书,文学家常要十分狠心甚至是残忍地处理一些人一些事。为了思想情感上或美学上的效果,小说的绝情常使人寒冷彻骨。”小说家书写这些为义献身之人的死亡,教化后人应当以义为重。这种对死亡的充分肯定,不仅是伦理与正义的崇高,也符合人们的审美期待。

三、灾难性死亡

灾难性死亡是一种由外力导致的死亡,这类死亡的死者在道德上既没有值得赞扬之处,但也没有不当之处,这些人的死亡,或是为了情节的推进,或是为人物的行动作出合理化的演绎。也就是说,这些人的死亡,既不像惩罚性死亡一样,是小说家为了告诫什么,也不像献身性死亡一样,是小说家为了弘扬什么,他们的死亡是“作为叙事艺术的必要结构,它调节整个故事的结构功能,把握叙事节奏和整合事件发展的逻辑行程”。这类型的死亡与前文提及的生存性死亡的区别在于:生存性死亡是纯客观的,不一定承担特定的旨意,而灾难性死亡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承担了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只不过这种意图的指向并不是来源于死者,而来源于杀害死者的凶手。总体而言,这类死亡书写有一定的道德教化,但效力相较于前两类死亡更弱一些。根据死亡制造者的不同,可将灾难性死亡分为人为灾难的死亡和环境灾难的死亡。

所谓人为灾难,即指灾难性死亡是人为直接造成的。死者并非因对抗性的争斗,或是因凶手的有意行为而死去,死亡的到来是毫无准备、意料之外的。比如说前文提及的《沈小官一鸟害七命》中,沈秀带着画眉鸟出门,“不想这沈秀一去,死于非命”,被一个见财起意的箍桶老头谋财害命,故事也由此而起,引发了后文六个人的死亡。死亡对沈秀来说是生命的终结,然而对整个叙事艺术来说却是重要的契机,是链接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的重要纽带。沈秀不是小说家重点褒扬或批判的对象,他只是一个引子,由他引出后文的种种闹剧,这才是小说家创作的着力点,小说家借沈秀之死,批判了见财起意、屈打成招等恶行,启示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与此类似的还有《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贩珠的主人家老儿,《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中的石匠、美姬,《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中的使臣和两樵夫等等。这种灾难性死亡的出现,带来叙事突变,一方面使故事跌宕起伏,另一方面这种无意而为之的死亡,表现出死者的无辜和命运的捉弄,也侧面表现了小说家对凶手的道德批判。

环境灾难的死亡是指灾难性死亡是由时代或环境间接造成的。这类死亡没有特定的凶手,或者说凶手是间接、隐含的,他们对死者没有直接、明显的杀害动机。由环境引起的死亡事件,有两个特点:一是死亡往往呈现为群体性特征,即死亡并非针对特定的个人,而是波及到整个群体;二是造成群体死亡的直接原因虽非明确人物,但追根问底,这样的作品最终隐含的控诉大多数还是指向人类的。在《喻世明言》中,环境带来的灾难性死亡往往体现在战争中。比如在《单符郎全州佳偶》中,邢知县一家,除了春娘一人,其余皆死于战乱。而《杨八老越国奇逢》中的诸多百姓也因倭寇入侵而被杀,而被倭寇俘虏的百姓们也在下次战争中被当做挡箭牌推到交战的最前线。在《葛令公生遣弄珠儿》、《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中也有大量士兵战死。这些死去的人都处于弱势地位,他们面对强大而不可抗拒的环境,反衬出他们生命历程的悲壮感和宿命感。小说家通过这些弱者的群体性死亡,道出了一个时代的无奈与艰难,间接表达了对该时代、环境的批判,尤其是对战争发起者的道德控诉。

不管是人为灾难造成的死亡,还是环境灾难造成的死亡,背后都体现了小说家对无辜受害难者的同情,同时也引发了读者或听众的对死者的悲悯之情,小说家借此间接实现了对死亡制造者的道德谴责。

《喻世明言》凡四十篇,各篇独立,其中不乏纯粹的游戏之作,然蕴涵道德教训的篇章仍是占绝大比重,因果报应之谈几乎无处不在,这也是社会不平的一种曲折表现。人间不平,百姓则寄希望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不报,时候未到”,借此寻求心理平衡。而小说家顺应这种社会心理,借用死亡书写,通过惩罚性死亡惩处坏人恶事,通过献身性死亡褒扬好人义事,通过灾难性死亡批判使无辜者受难的死亡制造者。既达到取悦听众的效果,也起到导人向善的道德教化功能。就如颜翔林所说:“任何一个杰出作家都必然是运用死亡意象的结构功能的高手。”在《喻世明言》中,也是如此。

注釋:

鲁迅:现代小说史略[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66

杨宗红:死亡的神异书写及道德救世——兼论话本小说民间信仰书写之由[J].

梁晓昀:以死亡关照生命[D].广西大学,2012.

冯梦龙编,陈曦钟校注:喻世明言[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P247

同上,P327

同上,P327

同上,P423

同上,P425

同上,P427

梁晓昀:以死亡关照生命[D].广西大学,2012.

冯梦龙编,陈曦钟校注:喻世明言[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P1

同上,P26

同上,P32

同上,P452

同上,P453

梁晓昀:以死亡关照生命[D].广西大学,2012.

冯梦龙编,陈曦钟校注:喻世明言[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P77

同上,P488

同上,P127

同上,P439

同上,P119

同上,P123

同上,P123

同上,P266

同上,P268

同上,P271

颜翔林:死亡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P192

冯梦龙编,陈曦钟校注:喻世明言[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P417

同上,P417

同上,P422

同上,P195

同上,P196

同上,P42

同上,P43

同上,P51

颜翔林:死亡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P166

曹文轩:小说门[M],作家出版社,2002年,P22

李爱娟:明代四大奇书评点中的死亡论述[D].广西师范学院,2014.

王玉琴:论文学中的死亡意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5.

颜翔林:死亡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P54

梁晓昀:以死亡关照生命[D].广西大学,2012.

冯梦龙编,陈曦钟校注:喻世明言[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P443

李爱娟:明代四大奇书评点中的死亡论述[D].广西师范学院,2014.

梁晓昀:以死亡关照生命[D].广西大学,2012.

颜翔林:死亡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P55

参考文献:

[1]冯梦龙编,陈曦钟校注:喻世明言[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10.

[2]曹文轩.小说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07.

[3]鲁迅.现代小说史略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04.

[4]颜翔林.死亡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08.

[5]王玉琴.论文学中的死亡意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5.

[6]梁晓昀.以死亡关照生命[D].广西大学,2012.

[7]李爱娟.明代四大奇书评点中的死亡论述[D].广西师范学院,2014.

篇5:《喻世明言》读后感精选

在《拍案惊奇》的引动下,我又在书海中寻寻觅觅到一至宝——《喻世明言》。与《拍案惊奇》文士之仁不同,《喻世明言》似乎更讲求侠士豪爽之意。细读全书,我似乎已将江湖漫游了一遍:如义,羊角哀舍命全交;如信,吴保安弃家赎友;如缘,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如德,葛令公生遣弄珠儿……

《喻世明言》并不总歌颂美德,更是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官场的黑暗,炼丹的荒.唐,贫富的对立……可消极的因果报应的宿命论也伴随左右。但就是这有善,有恶,有缺陷的描写更形象地描绘出一个善恶有分,人心险恶的大明社会,让我更感到现代社会的自由,富强,美好的生活。

但如今生活同样也有好有坏,与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相比,现在的妇女开始依靠自己,靠自己的能力取得成功,在各行各业中,女人的智慧,毅力,细心开始展露,不再像从前般地位低下,自强自立已证实:谁说女子不如男!但在农村,丢弃女婴的现状仍让我发愁,想能有更平等的社会。

后继有人,明言喻世,又续前人古梦,览醒人宝典,再接再厉。

《喻世明言》读后感范文

★ 警句格言

★ 座右铭警句

★ 格言警句大全

★ 名言警句中文翻译

★ 青春的警句

★ 格言警句有哪些

★ 感悟人生警句

★ 名言警句大杂烩

★ 汪国真经典名言警句全集

篇6:李世明--培训体会

李世明

我早就盼望着来到高新区,来到单位,开启全新的工作与生活。上班第一天,我抱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高新区管委会,接着开始了我期望的培训。

培训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高新区实验中学、四宝山地区、城乡发展规划展览馆、创业服务中心、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园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园。这整个流程一路下来,完全可以用“惊讶”或”惊喜”来形容我的心情。我一直觉得,淄博的发展在山东的各城市中名列前茅,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发展情况上更胜一筹。尽管我已经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但是高新区的面貌状态和它的发展规划,着实出乎我的想象,让我很惊喜。我们高新区的实验中学,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人文关怀项目的设置,属于省内一流的序列,放在全国,都属于高规格高标准的中学;四宝山地区今日的生态环境,完全让人想象不到以前曾是个矿区厂区,我们的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放在重要位置并且取得了优良的成绩;我们的创业服务中心和两个创新园,是如此一个高端的技术服务平台,完全可以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新工业园区的服务平台相媲美。我内心深处升腾起了深深的自豪感,作为一个新的高新区人,我感到荣幸之至,更加坚信自己选择来高新区是正确的,更加荣幸高新区接纳了自己。我对高新区的未来,对自己在高新区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第二天的培训内容是素质拓展。经过前段时间的接触,我们与各位新同事相识,并且融洽相处。我们参加了信任背摔、断桥、电网和求生墙项目,深深地认识到我们作为一个团队,信任和团结是多么重要。团结使我们的力向着一个方向作用,产生共同的合力,完成团队的共同目标。同时,我们每一个人在团队中也承担着不同的任务,统筹规划对于团队任务的达成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利益。我还认识到,我们要对身边的同事进行人文关怀,多为他人喝彩加油,互帮互助,互相扶持,为了团队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

从周一开始,各个部门的领导为我们介绍了他们部门的职能、工作内容、特点等等,让我们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各位领导履历丰富,经验多见识广,在授课中传授了很多的经验与心得体会,让我们感触颇深。在佩服各位领导才能本领的同时,也暗自下决心,自己也要努力工作,不管在什么位置与职位,真诚希望有朝一日能获得像各位领导那样的成绩,做出像各位领导那样的贡献,为高新区美好的明天献出自己的力量。

培训结束后,我们将要踏入各自的工作岗位了,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1.继续保持勤奋学习的态度。我们离开了学校,结束了学校的学生生涯,但与此同时,我们又开始了另一个学生生涯,因为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在工作中,保持学习的态度,学会更好的承担责任与义务,学会奉献。2.珍惜工作机会,刻苦工作。尽快调整自己,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3.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小政府,大服务,我们工作的性质就是服务。我要始终抱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态度来工作。4.加强党性锻炼,注重优良作风的养成。5.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意识。

篇7:徐世明名言

1、人生的选择决定一切。

2、获得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题:一是坚决,二是忍耐。

3、把我们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比尔·盖茨

4、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美国经济学家托宾

5、一个伟大的企业,对待成就永远都要战战兢兢,如覆薄冰。——张瑞敏

6、自始自终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员工是成功的关键。——托马斯·沃森

7、奖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米契尔·拉伯福

8、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错事的可能,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会。——美籍华裔企业家王安博士

9、人生寄望健康,健康源于质量。

10、兵随将转,无不可用之才。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却不能不知道下属的长处。

11、危机不仅带来麻烦,也蕴藏着无限商机。——格雷格·布伦尼曼

12、一次良好的撤退,应和一次伟大的胜利一样受到奖赏。——瑞士军事理论家菲米尼

13、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来的成绩,然后再去强调你的感受。

14、好人品出好质量,好质量出好产品。

15、顾客是重要的创新来源。——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

16、在没出现不同意见之前,不做出任何决策。——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艾尔弗雷德·斯隆

17、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也许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18、以质量征服人心,让世界认识。

19、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威尔德

20、成功的企业领导不仅是授权高手,更是控权的`高手。——彼特·史坦普

21、一个成功的决策,等于90%的信息加上10%的直觉。——美国企业家S·M·沃尔森

22、即使赠品只是一张纸,顾客也是高兴的。如果没有赠品,就赠送“笑容”。

23、决不能在没有选择的情景下,作出重大决策。——李·艾柯卡

24、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通用电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

25、管理就是决策。——赫伯特·西蒙

26、企业的执行力靠的就是纪律。——卢正昕

27、行为是意识的结果,而质量又是行为的结果。

28、细节的不等式意味着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错误。——汪中求

29、顾客是重要的创新来源。——汤姆·彼得斯

30、如果有一个项目,首先要研究有没有人来做。如果没有人做,就要放下,这是一个必要条件。——柳传志

31、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孙正义

32、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德格

33、创新就是创造一种资源。——彼得·杜拉克

34、最好的CEO是构建他们的团队来达成梦想,即便是迈克尔·乔丹也需要队友来一起打比赛。——查尔斯·李

35、我今天就要打败你,我不睡觉也要打败你,这是我们的文化。——胡伯林

36、员工培训是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著名的企业管理学教授沃伦·贝尼斯

37、正确的决策来自众人的智慧。——美国社会学家T·戴伊

38、上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是为用户负责,下道工序监督上道工序是为市场把关。

39、决不能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作出重大决策。——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李·艾柯卡

40、美好的东西在质不在量。 ——伊索

41、诚信是个宝,诚心质量好,操作要规范,细心事故少。

42、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威廉·戴明博士

43、在企业内部,只有成本。——彼得·杜拉克

44、信任固然好,监控更重要。——列宁

45、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混乱的事情规划化。——杰克·韦尔奇

46、战略越精炼,就越容易被彻底地执行。——约翰·里德

47、正确的决策来自众人的智慧。——戴伊

48、质量就是政治,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价值。

49、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席勒

50、抓住时机并快速决策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艾森哈特

51、一个公司要发展迅速得力于聘用好的人才,尤其是需要聪明的人才。——比尔·盖茨

52、做人守诚信,制药重质量。

53、一次良好的撤退,应和一次伟大的胜利一样受到奖赏。——菲米尼

54、造人先于造物。——松下幸之助

55、成功者一遇到问题就立刻动手去解决。他们不花费时间去发愁,因为发愁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不断增加忧虑浪费时间。

56、优质是奉献的堆积,效益是优质的结晶。

57、创造性模仿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超越和再创造。——西奥多·莱维特

58、动作可以慢,但战略一定要正确,看准了再跟上去。——丁磊

5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大卫·史提尔

60、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西洛斯·梅考克

61、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松下幸之助

62、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比尔·盖茨

63、是员工养活了公司。——李嘉诚

64、可持续竞争的惟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著名管理顾问詹姆斯·莫尔斯

65、管理者的最基本本事:有效沟通。——威尔德

66、授权并信任才是有效的授权之道。——柯维

67、以科技为动力,以质量求发展

68、客户的质量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

69、假如有一天我死去,在我的墓志铭里就写:这里躺着一个很努力为这个社会的繁荣进步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的人。——杨国强

70、创造性模仿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超越和再创造。——哈佛大学教授西奥多·莱维特

71、企业即人。——松下幸之助

72、质量等于利润。——汤姆·彼得斯

73、人为本,质做基,企业大厦平地起!

74、质量第一——永恒的主题。

75、好的管理者就是要组织离了你照样转!

76、效益在我手中,质量在我心中。

77、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控制人的物质欲望有利于磨练自己的意志。当企业家如果光会享乐,早上围着车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企业家就不成为企业家,是败家。——鲁冠球

78、能用他人智慧去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是伟大的。——旦恩·皮阿特

79、创新是做大公司的惟一之路。——管理大师杰弗里

80、质量等于利润。——管理思想家汤姆·彼得斯

81、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得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困难不是不能躲避,但不能让别人替你去抗,任何困难都必须你自己去面对。 ——马云

82、只花一元钱的顾客,比花一百元的顾客,对生意的兴隆更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力。

83、市场是海,质量是船,品牌是帆。(朱占慧)

84、除了心存感激还不够,还必须双手合十,以拜佛般的虔诚之心来领导员工。——松下幸之助

85、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彼得·杜拉克

86、尊重我们的对手,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告诉你你的服务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87、很多人喜欢拖延,他们对手头的事情不是做不好,而是不去做,这是最大的恶习。

88、你能证明,更精彩。

89、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方法。——迈克尔·里杰斯特

90、即使赠品只是一张纸,顾客也是高兴的。如果没有赠品,就赠送“笑容”。——佚名

91、千方百计请一个高招的专家医生,还不如请一个随叫随到且价格便宜的江湖郎中。——管理学者詹姆斯·柯林斯

92、要领导好别人,首先要领导好自我。-史蒂芬。柯维已所不欲,勿施与人诸葛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做就做最好的!

93、抓住时机并快速决策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艾森哈特

94、员工培训是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沃伦·贝尼斯

95、员工培训是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贝尼斯

96、将良品率预定为85%,那么便表示容许15%的错误存在。——菲利普·克劳斯比

97、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培训是最好的福利!

98、以诚信赢得市场,以质量铸造品牌。

99、企业最大的资产是人。——松下幸之助

100、世界上每1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85%是因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不慎造成的。

101、凭诚信打动客户,凭质量赢得人心。

102、抓住时机并快速决策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美斯坦大学教授艾森哈特

103、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104、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来自至高的质量境界。

105、授权就像放风筝,部属能力弱线就要收一收,部属能力强了就要放一放。——林正大

106、不重视产品质量的领导下台,不重视产品质量的工人下岗。

107、产品如人品,质量如生命。

108、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

109、钱不是目标,不是结果,也不是消费品,而是成就事业的工具。——周成建

110、发现适宜的人,用适宜的方法在适宜的体制下,执行适宜的策略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先管住,再理顺!主要是管人-给人以足够的认可(面子),自主发挥潜力用做人的准则做事,用做事的结果看人先做文化,再做管理。

111、加固质量大堤,争创世界名牌。

112、千方百计请一个高招的专家医生,还不如请一个随叫随到且价格便宜的江湖郎中。——詹姆斯·柯林斯

113、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密斯·凡·德罗

114、为顾客节省每一分钱。——山姆·沃尔顿

篇8:童世明山水画的新感性和笔墨形态

童世明这一代画家,就学于新型的美术学院,属于中国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开启的“新学”范畴。所谓新学,就是“西学”亦即欧洲“德先生”和“赛先生”,即科学和民主的世界观。这实质是对中国传统绘画革命性的变革,它是从精神法则到形态法则层次的同步变革,稍微考察一下从齐白石到徐悲鸿、蒋兆和,再至李可染、吴冠中等的艺术精神和形态就可以意识到这种变革的程度和层次。很多论者,谈及上述大师的艺术,都没有触及艺术的“发生学”这一根本层次,即艺术的“感性学”本质,由于中国的哲学没有艺术哲学(即美学)的分支,而只有对艺术的文化学(理学)归类,所以在艺术的起源和发生的基本问题上,就不可能认识到艺术在人类精神和情感上的独立和不可替代性地位和价值,简要的说,就是西方哲学所归纳出的两个命题:“艺术是在感性中表现真理的”(费尔巴哈)和“艺术起源于人的基本冲动——感性冲动”(席勒)。

《高铁苗乡穿》280cm×70cm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在根本层次上懂得“五四”之后中国现代中国画大家们在精神和形态上的本质和本体。而童世明就是从这个脉络中走出来的,他是西学意义的中国艺术学院学子,是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当代传人。

在精神法则上他首先是在“新感性”的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在这个环境中他的自然观、文化观、美学观都鲜明地区别于传统山水画家,所以简单地从传统画论、传统经典作品为宗去分析他的作品,规范他的作品都将陷于文不对题的困局和尴尬。

从形态法则的角度说,童世明的山水画从构成到语言同样是异质于传统山水经典的。具体说,在构成上他是从写生方式出发的,虽然汲取了传统山水的“三远”之法,但基本上是写生式的透视法则,在必要时再辅以传统法则;童世明的山水画在色彩运用上感觉和感性更为明确,他是很强调视觉张力的画家。在绘画中,视觉张力或曰视觉冲击力,以色彩的表现力最为重要。但传统的中国绘画主张压缩色彩,至有“墨分五色”之论,更有“色艺乱性”的极端之论,将色彩的表达上升到伦理道理层面,这恐怕也是传统中国绘画偏执之论的极端了。其实这并非一个绘画理论观念的问题,而是一个精神文化的问题——它证明了中国传统绘画感性贫弱的实质。一种艺术形式感弱化了,甚至被消解了,它在本质上被异化了。

童世明的山水画探索和成果,说明他在思想和精神形态上对传统中国画的非感性倾向,以及由此异致的后果是有直觉而清醒意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首先是一个现代之子,并由这个基本点出发,构建“新感性”再兼及两端,他的探索属于现代的、个性的语言程式。

传统的中国画语言程式,已臻极致,它实质上是一种“公式程式”,虽然尽善尽美,但“梁园虽美、西非君居”。准此,有出息的、有建树的新一代中国山水画家,只能走个性化和现代性的路径,而个性化和现代性的路径所创造的艺术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私立程式”。在这里“私立”不是私有,而是独特的面貌、独特的风格、独特的法则。

在人类绘画史上,传统中国画艺术是一个特别重视语言表达,并被赋予独立地位的艺术形式,据此,它将语言强化为笔墨,更有甚之,笔墨成为中心,笔墨成为立身之本。

于是,几乎每一个现当代的中国画家,无论是守还是变,笔墨总是绕不过的,是必须攀登的大山。

童世明也躲不过这笔墨的宿命。

所不同的是,于前文所说,他是从“新学”式的美术院校出来的,临摹古代经典作品虽是必修之课,但更重要还是写生方式的课程,如石膏、静物、人物、风景等等,因此,美院式的中国画课程,更像是以中国画工具材料定义的绘画了。事实上近八十年来中国画的佼佼者们,只要深入地分析和解读他们的作品,事实上绘画性,就是一个极重要的维度,从林风眠到李可染、再之吴冠中,概莫能外。李可染所谓:“化极力气打出来”,说的就是传统语言程式。

童世明是经历了“八五新潮”的新一代山水画家,对于传统语言程式的认识,肯定有一个反复深化的过程,正如他在《感受湘西生活·寄情湘西笔墨》一文中所表露出的心路和经验,还是要落实在“笔墨”上,所不同的是“湘西笔墨”。所谓湘西笔墨,以笔者理解,即是通过感性过程所建立的个人性加地缘性的语言系统。他在文中还特别提到他的同乡——近代写意画大师齐白石,他特别注意到了把湖南的乡村生活作为感性资源对他艺术形成的关键性作用。当然齐白石并非如一般传奇所说,由农民而成为一个大师,事实上应该是由农民而成为一个文人,再由文人成为一个画家。齐白石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勇敢而非凡地将农民生命基因和青少年的关系经验升华为艺术创造血脉,从而为已经进入衰微生命阶段的中国文人画注入新感性的活水源头。这种升华成就了大师的业绩。

在这一点上,童世明和齐白石颇有相似之处,无论从他画中还是文章中都看得出他的这个自觉。这应该是永远珍视,并且在探索中不断深入思考的根本性课题。

正因为有这种意识,童世明近些年来多次出门拜师游学,先后得到了黄永玉、张仃、陈白一、曾晓浒、易图境、杨力舟、李燕、程大利等名师的指点和教诲,使他思想、境界、语言大有进益。

童世明正值天命之年,作为常人,或已定局,但作为中国画画家,则如日方升。想当年天命之年的齐白石尚在湘潭白石铺,修新宅子,准备以一个乡贤画师终老。如果不是辛亥革命之后农村环境巨变,原来乡村的“耕读全家”文化结构已经破坏,容不得齐白石了,他哪有以后在中国画坛的辉煌。

以齐白石励志,我期望童世明在艺术上有更大的成就。

童世明艺术简介

童世明湖南湘西州花垣县人,自幼酷爱书画。早年毕业于湖南怀化学院美术系,后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北京荣宝斋画院进修中国山水画专业。先后师从我国著名画家、教授张仃、李燕、程大利、易图境先生。

现为湖南省怀化市群众艺术馆画家,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画家,文化部中国书画院上海院特聘画家,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文联文艺家志愿者协会会员,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和国家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签约画家,中国书法研究院艺委,北京齐鲁书画院副院长,湘西画院名誉院长,北京、山东多所大学美院、美术系客座教授,山东省多所美术馆签约画家,《中国书画家》杂志编委,《国画家报》特约画家,《中国书画》杂志社特约画家,北京荣宝斋画院程大利山水画工作室画家。近年先后在北京、湖南、云南、山东、重庆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山东卫视《大家名家》栏目和浙江《美术报·画家周刊》等媒体多有专题报道,其创作的作品曾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群星奖”。数百件写意山水作品被美国、德国、保加利亚、俄罗斯、韩国等驻华大使馆及海内外多家专业机构、艺术玩家收藏,并入编各类艺术辞典。近年出版山水画集专著及艺术家合集多部。近期创作武陵山水画作品《武陵清韵》被北京市政府长城博物馆收藏。

2014年3月,由中共湖南省怀化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文联联合主办的《2014童世明湘楚情韵山水画全国巡展暨怀化双年展》在湖南怀化市博物馆隆重举行,该展览专辑由国家外文出版局《中国报道》杂志社编辑出版并面向全球发行。

2015年12月,由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怀化市文联联合举办的“湘楚情韵·生态武陵——2015童世明山水画全国巡展长沙展”在长沙市五行艺术藏馆美术厅隆重举行。该展作品由湖南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精装专辑,面向全国发行。湖南卫视做了专访报道。

联系方式:13520067779(北京)13607459859(湖南)QQ:2856720394

篇9:赵世明:追求快乐的风筝大王

跟赵老师约在朝阳公园见面,每天早上7点到9点这段时间,只要没有特别的事,赵老师和他的风筝小队都会准时出现在朝阳公园的礼花广场上。正当我急匆匆地向晨练的人打听礼花广场时,一只在天空翱翔的老鹰风筝,成了我的指路明灯。

常胜将军

说起赵世明,就不得不先提起他参加各种风筝比赛的辉煌战绩。1990年,他与父亲带着自己制作的硬翅风筝第一次参加北京风筝比赛,结果10只风筝9只获得第一名,1只获得第二名,一时间名振北京风筝界,人们都用惊叹敬佩的眼神打量这两位“不速之客”,之后便入选了北京风筝队,开始了十余年来的南征北战,获得冠军无数,人们都称他为常胜将军。

常胜将军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带着疑问,我向赵老师讨教秘诀。“哪里有什么秘诀啊,就是玩呗。”赵老师乐呵呵地说着,慢慢打开了话匣子,“以前住在安定门附近,在那里放风筝没有太大的空间,那里还有河流,各种气流交汇在一起,变化也很快,在那放风筝难度相当大,大概放飞技术就是那会儿练就的吧。”

“要说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比赛,应该就是1993年的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结束后的中外风筝交流赛上,那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赵老师淡淡地回忆,“那天天公不作美,竟然一点风都没有,没有风怎么放风筝啊?比赛是不会推迟的。发令枪响,外国的选手就拉着风筝跑,可跑得都没劲了风筝也没飞上蓝天,大多数选手的风筝都飞不起来。”

风筝比赛竟然没有风筝飞起来,岂不是笑话了?关键时刻只见一只两米高的大鹰腾空而起,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那是谁放的大鹰啊?突然有人喊到,那是北京队的鹰,而放飞那只大鹰的正是赵世明。“你是怎么让风筝在无风的状态下飞上天的?”我大为不解。

“其实就是利用不断地放线收线,人为地给风筝制造风。”他说得倒是简单,可我听完还是一头雾水,脑海里只有两个字:神奇。

艺术大师

“风筝比赛中,对起飞、风筝留在空中的时间、空中效果等放飞技巧考察外,还对风筝的工艺有所考察,占40%。”赵老师说。赵世明不仅仅是风筝比赛中的常胜将军,他更是风筝制作领域的杰出大师。

“风筝讲究四艺,扎、糊、绘、放,其中前三样讲的都是制作风筝的工艺。每一步都很有讲究的,特别是我们中国的传统风筝。”

赵世明从8岁开始糊风筝,1983年正式制作风筝,如今已经是风筝圈内的知名人士。他制作的风筝性能好,艺术性强,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很多作品被英国、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家的博物馆或个人收藏。在学校教数控的他做起技术活来一点都不含糊,制作骨架、手糊风筝、绘制图画样样精通,还经常对风筝的工艺进行创新,不断发展风筝的工艺。

“有一次在外面比赛,一对英国夫妇看上了我的风筝,表示要收藏,可那是我比赛用的风筝,我就说你要真想要可以到北京来找我。”赵老师说,“结果人家夫妇还真到北京来找我了,我就把那只风筝送给了他们,他们回国后还发来邀请函,邀我到英国去参加文化交流,虽然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成行,但我从此和他们结下了友谊。”

赵老师多次到各地进行风筝表演及讲座,更令人意外的是,他还曾经收过洋徒弟,四名来自欧洲的风筝爱好者非要赵老师教他们做中国风筝。“他们来我家里,我就给他们做了示范,讲解了一下,外国朋友都学得很认真,一板一眼的,看他们做中国风筝的样子就想笑,但是过程真的很开心。”

健身教练

“放风筝是一项户外运动,能增加心肺功能,愉悦身心,锻炼腰部、臀部、腿部等,改善失眠、记忆力下降、肩痛、脊椎痛、颈椎痛等亚健康状态。”赵世明一口气列出了关于放风筝对于身体的益处,“绝对是一项适合现在上班族的户外运动,还锻炼手腕力量,看看我的手臂,不久前参加掰手腕比赛,我还赢了个第三名呢。”

赵老师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真有放风筝把身体给放好的例子,几年前,有一个40岁出头的男人,是个病秧子,冬天咳喘、血压偏高、失眠、厌食,身体不好也不能很好工作了,闲逛的时候看到我们在放风筝,就借了我们一只硬翅风筝想放,一开始他还不好意思,怎么放也飞不起来,于是来问我们。第二天,他又来了,兴奋地告诉我们放完风筝后看着饭就香。跟我们扎堆玩了3个月,身体全好了,什么毛病都没有了。”

“其实放风筝不是放技术,而是放飞心情,心情好了身体自然就好了。”赵世明笑着对我说,“风筝友聚在一起放风筝,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了,我们都哈哈一笑,重新来过,其实就是玩,大家在一块图个开心,也不分老师徒弟的。”

小队领导

“朝阳公园就是我们的基地,看看老金,他都七十多岁了,看起来就像四十多岁,这是老邢,这是小沈……”赵老师开心地指着照片给我介绍他们的小团队。

他们队伍的成立时间就是赵老师搬到朝阳公园附近的那一天,团队没有办公室,根据地就是朝阳公园东北角上的一块草坪和礼花广场。

“我们就是一个快乐的小团队,因为风筝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几乎每天都见面,偶尔大家还组织聚会,风筝是我们的业余爱好,风筝也是我们的交往方式。”赵老师说,“我们玩风筝还经常玩出新点子,除了用手,我们还可以用脖子、腰、牙齿,甚至屁股放风筝呢。”说着,他开怀大笑。

“我放风筝也带动了我妻子,她也经常跟我们一起玩。你看这些图片都是她给我们拍的,不比专业摄影师差吧?这么多年我玩风筝,多亏家里有个好后勤。” 他与妻子相视而笑,没有更多的言语,一个眼神传达了他们关于风筝的美丽爱情。

“这个小团队欢迎所有想玩风筝的人参加。”赵老师说,“我很希望看到更多的人参与到风筝这项运动中来,这绝对是件好事。”

还犹豫什么呢,每天早上7点至9点,朝阳公园,赵世明大师等着你呢!

中国风筝的制作技艺

传统中国风筝的扎制技艺概括起来简称“四艺”:扎、糊、绘、放。

扎:即制作风筝骨架,这一步是风筝起放的基础和关键。用竹子制作骨架首先要劈,其次是刮,接下来是烤。在烤制过程中需注意,一定要让竹子均匀受热,弯成所需造型后不要松手,直至竹子完全冷却,这样才能使竹子两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在组装不同部位的竹条时还要求“中正平直”,两边对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风筝在空中保持平衡。

糊:骨架扎好后就要着手糊了。虽然糊相对容易,但也是决定起放成败的关键。糊好的风筝面要自然、平整、随行,不能松懈,不能凹凸不平、起褶。

绘:绘制风筝的图案,风筝上画的一般都是民间吉祥的图案和题材,表达着人们盼望美好生活的愿望,所以要求色彩明快、对比强烈、主题鲜明。

放:放飞是检验风筝好坏的标准。风筝放起来后要有一定的远观和动态效果。

上一篇:关于认真做好“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准备的工作方案下一篇:在校表现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