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成果报道

2024-05-14

集团化办学成果报道(精选8篇)

篇1:集团化办学成果报道

文化引领 资源共享 整体提升 均衡发展

——记新时代·新小学 集团化办学高级研讨会 暨北碚区朝阳小学教育集团建设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

2015年10月27日,美丽的朝阳校园迎来了来自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校长及老师代表们。“新时代·新小学集团化办学高级研讨会暨北碚区朝阳小学教育集团建设阶段总结”活动在这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展示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教育集团建设阶段性成果,并邀请全国各地的优质教育集团互动研讨,为大家搭建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探讨与交流的平台,促进基础教育更加科学、和谐的发展。

朝阳集团,根深叶茂

走进朝阳校园的大门,展现在来宾们眼前的是朝阳小学教育集团“文化融合共生三位一体”多元发展的办学成果。朝阳小学教育集团于2014年,在北碚区教委提出的“区域推进优质教育集团化办学”思路指引下,由区委区府统筹安排,朝阳小学与状元小学、华光小学、东阳小学、北碚区双凤桥小学、柳荫镇小学、澄江镇小学组成了朝阳小学教育发展集团。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集团整体获得了长足进步。

学生风采,灿烂绽放

银杏树下,华光小学的学生心灵手巧,制作出一幅幅精美的种子粘贴画,令来宾们驻足观赏;运动场上,澄江小学的板凳龙、状元小学的草把龙和双凤桥小学的双凤剑表演可谓龙分凤舞,大气豪迈,引得来宾们啧啧赞叹;报告厅里,歌声飞扬,舞步轻盈,朝阳小学学生的暖场秀博得了阵阵掌声。

领导致辞,关怀指引

此次活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北师大校长培训学院副院长陈锁明、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徐辉、重庆市教科院初教所所长康世刚、北碚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杨平、北碚区教委副主任杨万长、北碚区人民政府副处级督学张程垣、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朱福荣亲临活动现场。北碚区委教育工委杨平书记和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徐辉院长致辞,充分肯定了北碚区朝阳小学集团化办学发挥名校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优质校和成员校共同发展,逐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多向联合,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探索出的阶段成果。

沙龙研讨,智慧碰撞

主席台上,来自成都石笋街教育集团、安徽石溪路小学教育集团、贵州都匀六小教育集团的校长、董事与朝阳小学教育集团的陈维礼校长一起共话集团化办学,他们就“集团办学模式与发展现状、集团办学与教育均衡发展、集团办学与学校特色发展”三个话题各抒己见,侃侃而谈。各位校长以先进的理念、精彩的分享,为我们展示了教育集团的茁壮发展,更展望了教育集团的未来之路。

卓越课堂,各美其美

研讨会后,集团校全学科课堂展示及研讨拉开帷幕。今天的12节展示课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同时进行。朝阳小学周晓润、赵蓓蕾、唐青杰、曹阳、牟巧丽分别执教四年级音乐《春风》、三年级品德《规则在哪里》、四年级数学《旅游中的数学》、六年级科学《做框架》、幼儿园大班活动《健康活动—美丽的蝴蝶结》;华光小学李莎莎执教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状元小学丁历黎、张欢分别执教 三年级语文《可爱的大熊猫》、五年级信息技术《搜狗拼音输入法输入生僻字》;东阳小学倪华珍执教三年级英语《Ulnit4 We love animals》;双凤桥小学欧涛四年级体育《足球——正脚背带球》;澄江小学周丽娟执教四年级美术《剪纸——家乡的古建筑》;柳荫小学谢英执教五年级英语《Unit 4 what can yu do A letˊs spell》。这12堂可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卓越课堂“双主共学”的教学理念,展现了朝阳小学教育集团教师和学生的智慧与风采,可谓各美其美。

课中,来自全国各地及区内各校的校长、老师们手持集团校学科教研组精心研发的课堂观察量表,从不同的视角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观察记录和分析,使听课变得更专业。课后,在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各学科教研员的支持下,分学科进行针对性的研讨,使议课变得更有效。

高屋建瓴,专家引领

基于课堂教学展示,基于集团化办学研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助理、博士生导师于泽元教授用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解读了“小学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及北师大校长培训学院副院长陈锁明、重庆市教科院初教所所长康世刚、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朱福荣三位专家的点评和即兴微讲座高屋建瓴地勾勒出集团办学的愿景、模式及发展方向。陈院长在《站在一个时代背景下看集团化办学》的微讲座中道出了集团化办学是时代的产物,集团化办学有“名、名+弱、名+新、名+乡、名+民”五种模式,集团化办学需要“师资、经费、制度、教研、评价、文化、资源”七个统一,教师是集团化办学的关键的真谛。康所长指出了集团化办学探索了新时期的均衡教育,体现了新时期校长的大教育情怀。朱院长提出了好的教育要有特色,要利用好教师资源,降本增效,缩小理想与现实、区域内校际间的差异,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校长、来宾们的高度评价。朝阳小学教育集团将继续发挥朝阳小学龙头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加强集团学校资源共享,尤其是共享各校的优质校本课程资源、优秀教师资源、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在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之路上,携手前行!

撰稿:李静 钱迎春 2015年10月27日

篇2:集团化办学成果报道

作为承接政府民生外包服务的机构,善行项目植根于陆家嘴街镇的智慧社区的研究和实践,承担智慧社区中政务以外的民生方面的服务整合功能。自始,上海陆家嘴街镇成立上海陆家嘴智慧社区信息发展中心,投入资源进行研究和时间,力图在基础设施保障、政务系统建设、网格化区域管理、民生服务延伸、大数据分析等建设及分步实施,构建智慧社区。

项目创始人钱政东,八零后创业者,一直在社区服务领域工作,具有丰富的社区公益、社区服务等方面经验。跟人印象深刻的是,钱政东很善于与人沟通。

基于善行项目中所提供的社区服务将是政府采购的重要领域,以及钱政东的专业和资源整合能力,盘古创业于投资了善行项目,与之共同发展。

善行文化作为浦东新区家门口建设的参与方,前后共为十多个街镇提供了调研、设计、建设及运营等不同类型的服务,覆盖社区超过300个。

钱政东说,自开始,善行开始为街镇提供社区服务一体化服务-善行驿站,内容包括线上网络平台全覆盖、线下落地服务网状辐射、外部优质资源引入以及各种社区活动等,帮助街镇建立邻里中心(善行·安心坊)、社区门店(善行·食事)、公益小屋(善行驿站)、公益角(善行驿站)、党建服务中心、慈善超市、公益创业园(或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园等社区服务点。

至今,善行已为上海浦东新区包括陆家嘴、曹路、三林等十多个街镇提供了“家门口”服务相关的咨询、设计、建设及运营,同时还在上海市其他地区提供了与文化、生活及健康等相关的各类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外部优秀资源的引入、整合及管理,同时还包括整体运营方向的规划及执行。

善行所提供的的服务,得到各界关注:

浦东新区于6月29日召开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暨城市基层党建推进大会,宣布成立区域化党建促进会滨江东岸志愿服务、爱心帮扶、健康服务和青少年成长四个专门委员会,并向社会发布认领区域化党建项目,引导动员各级各类党组织和党员以服务群众、服务改革发展的方式来向党的生日献礼。

青少年成长专门委员会由团区委牵头,善行文化、上海科技大学、复兴国际等14家单位为常务理事单位。会上,善行文化作为青少年成长专门委员会的轮值主任单位,接受浦东新区区域化党建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区委副书记冯伟颁发的聘书。

善行文化受聘为青少年成长专门委员会的轮值主任单位

7月25日上午,浦东新区杭迎伟区长一行莅临陆家嘴街镇市新居民区调研,街镇党工委书记倪倩同志、办事处主任邓亮同志陪同调研,街镇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史熠同志和吴妹同志参加。杭迎伟区长一行参观了市新居委活动室,听取了活动室空间布局及功能叠加的介绍,体验了书香小屋、健康小屋及公益小屋内的各项功能和服务。

杭迎伟区长参观陆家嘴市新公益小屋

7月25日下午,陆家嘴街镇召开“新时代、再出发,构建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共同体”为主题的陆家嘴街镇党建联席会议,善行文化应邀参加并认领了“健康小区”建设及运营服务。

善行文化作为陆家嘴家门口服务体系的整体建设及运营方,在健康、文化及生活领域不断开拓,在服务人次、活动内容、社区反响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

善行文化参加陆家嘴2018党建联席会议

8月31日上午,在“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主题采访活动中,中宣部记者采访团来到了陆家嘴市新居民区,参观了家门口服务站和居民活动室。围绕聚焦民生服务、党的建设、创新创业等主题进行了采访,从民生、文化等角度深入探究了浦东新区的发展经验。

中宣部大型记者团赴陆家嘴市新公益小屋采风

9月20日,央视新闻联播:改变,得益于浦东不断创新的精细化管理,正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重点报道了浦东新区实施的“家门口”服务站建设。为方便居民办事,这些服务站大多建在小区、村庄,向居民提供政务、法律、健康等7大类常规服务,涉及100多项社区事务。此外,还针对不同社区特点,由居民点单,开展特色服务。

央视深度报道!善行助力精细管理打造品质生活

对于善行的发展,钱政东表示,社区服务是一个长期和精细的工作,善行已经做好了长期规划。除社区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之外,善行还可提供善行公益、志愿者积分管理体系、诚信商户体系、慈善超市、优质商业业态等服务。

善行将通过系统化和标准化的社区服务,来承接除了政务和部分党务意外的其他民生相关的服务,打造民生服务领域的政府采购合作典范。

关于钱政东

85后上海人,大学毕业后曾分别在国企、外企、创业等各类公司任职,担任过多家企业的COO,曾担任陆家嘴国际联合大学堂理事会成员、上海陆家嘴智慧社区信息发展中心副秘书长、上海市静安区安心坊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凝心聚力社区发展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公益基金会理事等社会职务,于创立上海善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曾参与多项行业、国家标准的制定,主导的“智慧城市卡的融合”科研项目曾获上海市经信委“我为智慧城市献一计”最佳实用奖,先后多次受邀出席行业峰会并做主题演讲;负责建设过中国第一个智慧社区--智慧碧云、以及主导建设陆家嘴智慧社区、漕河泾e生活、五角场智慧商圈、以及苏浙汇集团全程质量管理等各类项目。

关于善行文化

上海善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业务领域涵盖社区服务平台、政府代运营、新零售及互联网公益等,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健康及文化等多方面的社区服务,帮助各部门及各街镇运营相关服务,与社区联动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社区新零售业务模式,帮助用户更好的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参与公益,帮助公益组织更好的寻找各资源提供方,帮助爱心企业更好的展示自身己投身公益事业。

盘古创业秉承“投资+孵化”一起创业的理念,致力于为创新创业项目和创业者,提供从零到壹的创业投资和创业服务,帮助创业者走出最艰难的创业起步阶段,坚持“扶上马,送一程”。

篇3:集团化办学成果报道

2006年为全市职教年, 2007年为全市职教规模效益年, 2008年为全市职教质量年, 2009年为全市职教管理年……从2006年起, 定西市职业教育工作年年有新思路、新举措, 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底, 定西市被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地区之一, 启动试点“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 定西市职业教育的集团化办学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资源整合实现跨越发展

职业教育集团是新形势下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多赢的新举措, 也是实现职业教育为经济服务、实现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方向发展的新模式。

2008年9月, 甘肃省第一家职业教育集团———定西市职教集团应运而生。

定西市教育局副局长盛淑兰说:“职教集团的成立, 为统筹全市职教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 开展联合办学, 扩大办学规模, 加强校企合作,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促进学生实习就业, 实现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定西市职教集团的成立, 打破了各学校之间合作的羁绊, 形成了各职业学校抱团发展的局面。”定西工贸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张敬元介绍说, 现在, 集团内各学校在专业设置、师资培养、教学改革、就业服务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 初步实现了“共赢”的发展目标。

成立职业教育集团仅仅是定西市整合办学资源、提高职教办学层次的第一步。

2009年4月, 定西市将陇西师范学校与原陇西县职教中心、文峰职业技术学校整合, 组建成立了定西工贸中等专业学校。新成立的定西工贸中等专业学校形成了“一个学校、三个校区、四个基地”的集团化办学格局, 实现了区域内师资、实训资源的共享和就业市场的统筹拓展。

“一加一大于二”, 定西工贸中专的办学效益和办学层次实现了质的飞跃, 2010年学校招生人数达到3626人, 在校学生达到6028人, 学校也被甘肃省教育厅列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推荐学校。

定西工贸中专的跨越式发展并不是个案。在定西市教育局的统筹和指导下, 定西市各县区将一些办学规模小、条件差的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统筹和划转, 全市职业学校数由原来的近30所缩减为17所, 达到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扩大办学规模的目的。目前, 全市共有17所职业学校, 其中国家级重点职校4所, 省级重点职校4所, 市级重点职校4所, 在校学生达49899人。

在整合职教资源的同时, 定西市加快了共享型、开放式实训平台的建设步伐。按照“市县共建, 市上管理;服务当地, 辐射全省;立足实训, 对外经营”的模式, 定西市集中市、县两级财力, 依托定西理工中专和定西工贸中专, 规划建设了机械制造、电子电工、饭店服务与管理、汽车驾驶与维修四大重点专业的省级实训平台, 规划总投资7960万元。

定西市教育局副局长盛淑兰介绍说, 目前, 四大共享型、开放式实训基地的建设进展顺利, 将于近期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四大实训基地的建成, 将对提升定西市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盛淑兰说, 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为定西市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定西市将以试点为契机, 进一步整合资源, 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甘肃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

区域互动“联招”减少“内耗”

“以前每年的招生季节, 所有老师都要跑到各地去‘抢生源’, 起早贪黑, 很辛苦, 压力也很大。自从去年出台了‘市内互动联合招生机制’以后, 我们老师肩上的担子轻了、压力小了, 学校之间在招生方面的恶性竞争也不见了。”定西理工中专一名老师欣喜地告诉记者。

2009年, 定西市开始推行“以县为主, 学校参与”的市内互动联合招生机制。该机制彻底改变了职业学校单打独斗、跑乡走校的招生模式, 转变为“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 各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初级中学全员参与, 分工负责”的招生新模式。该机制实施的第一年, 定西市中职招生人数猛增2000多人, 创历史新高。各学校的招生成本都有所降低, 职业学校之间“抢生源”的现象也少了。

为及时掌握招生动态, 定西市教育局还建立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周报告制度, 及时解决各县区中职招生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此外, 各县区对区域内的非法招生行为进行了打击和治理整顿, 有效遏制了非法招生和中介招生, 维护了学生、家长的利益。

“盲目去找工, 不如读职中”, “学职业技术, 走致富之路”, “报读职中, 升学有门, 就业有路”……每年6月份是定西职业教育宣传月, 在定西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 各县区、职业学校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 大力宣传职业教育, 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招生氛围。在宣传月, 城市和村镇的主要街道、路口随处可见宣传职业教育的横幅, 报纸、电视、广播滚动播出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和职校学生广阔的就业前景, 引导学生和家长选择职业学校, 重视职业教育。

良好的招生机制和招生环境, 使中职招生人数快速增长, 2009年定西市招生达18636人, 截至目前, 2010年已招生18002人, 年年超额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任务。上职校、学技能、外出创业, 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定西市城乡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就业“质保”增强吸引力

“我的儿子王朋2008年4月在上海造船厂实现了就业, 现在一个月2000多元工资, 工作条件不错, 全家人都很满意。”家住安定区内官镇清溪村七队的王汝林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和王汝林的儿子王朋一样, 近年来定西市中职学校每年有近万名毕业生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顺利就业, 实现了“用技能改写命运”。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 以“出口”拉动“进口”, 是定西市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特点。

定西市教育局副局长盛淑兰介绍说, 2008年定西市职教集团注册成立了驻上海实习就业服务站和驻深圳实习就业服务站, 后来又成立了驻天津实习就业服务站。3个实习就业服务站已经与宝钢集团、上海中芯国际、上海造船厂、海信集团等100多个全国知名企业和单位签订了长期用工合同及培养协议, 每年安置毕业生近万人。上海浦东、北京中关村、苏州工业园区、青岛工业开发区都有定西职校的毕业生, 有些学生已经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定西理工中专就业办主任李斌说:“每个实习就业服务站都有一到两名教师常驻。这些老师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企业的用工动态和需求, 并对学生进行跟踪管理, 解决学生就业和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走遍千山万水, 历尽千辛万苦, 道尽千言万语, 想出千方百计。”定西理工中专副校长、定西市职教集团驻上海就业服务站站长马桂珍形象地总结实习就业服务站的工作。马桂珍坦言, 在实习就业服务站工作很辛苦, 压力也很大。但是, 每当看到一个个农村孩子在发达地区实现就业, 她心里就感到非常满足。

“实习就业服务站已经成了所有定西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娘家。”定西工贸中专副校长郭志胜说, 实习就业服务站不仅为应届毕业生和实习学生提供就业服务, 而且对往届毕业生也一视同仁。只要是定西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 只要找到实习就业服务站或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最终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

2007年从定西市某职业学校毕业的小江 (化名) , 毕业后在江苏昆山市一家企业实现了就业。工作以后, 小江发现自己很难适应这家企业的工作环境, 对工资待遇也不太满意。2009年夏天, 小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硬着头皮找到了定西市职教集团驻上海实习就业服务站。“真没想到, 服务站的老师很热情地接待了我, 并很快为我在上海联系到了一家企业。现在每个月工资2200多元, 对新工作我很满意。”小江高兴地说。

篇4:集团化办学成果报道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研究与实践》由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联合主持。本研究致力于探索发挥集团办学优势,促进“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有效渗透教学一线,推进区域产教融合发展,提高数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辐射。研究成果于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研究应用平台是江苏·发那科数控职业教育集团。集团是以专业为纽带的职业教育联合体,由40所职业院校、33家企业,1家行业协会组成。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湘宁任集团名誉理事长、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景喜瑞任集团理事长;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任集团秘书长单位、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任集团理事长单位。

本研究始于2007年9月,研究得到了教育部职成司的大力支持和全程指导。项目组提出了“专业纽带——品牌中心”集团办学理念,研究探索了集团“集约化”管理模式和“融合式”发展机制,并设计了与之适配的“平台化”运作办法;研究制定了《江蘇·发那科数控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实施方案》及系列配套方案。方案经过办学实践检验,取得明显实效。

一、主要研究设计与研究实施

(一)探索构建集团“集约化”管理模式

“集约”意喻约束、节俭、高效。项目组提出“整体建构”原则,从“价值观”和“方法论”两个维度,“组织架构”、“制度保障”、“平台构建”三个角度探索管理模式,促进形成集团集约发展长效运行机制。

1.以公益性为原则,架构形成“政校行企”多方联合办学机制。

集团秉承教育公益性原则,在尊重集团成员单位各自独立主体价值的基础上坚持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以“促进教产协同发展,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共同价值取向,架构形成多方联动育人体系。

2.以制度为主线,着力创建集团共建共享保障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研究设计整体行动框架。集团在历时两年的筹建期,经过调研论证,研究制定了集团办学实施方案,并以此为纲领,编制集团发展规划及系列管理办法。在制度保障下,通过“师资员工培训”、“实训基地建设”、“集团年会”等多种工作方式,开辟畅通、稳定的合作渠道,保障集团办学规范有序发展。

3.以平台为载体,有效构建集团长效发展运行机制。

“平台化”运作是一种围绕合作办学需求的对运作模式的整体架构和整合方式。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开发集团网站,构建成员单位之间信息即时交流、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

遴选应用中心,建设“工学融合”实训平台。采取政校企多方投资办法,在成员学校中选拔建设培训基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遴选建立“发那科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形成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此外,集团还统筹构建了课程开发平台、师资培养平台等,促进形成集约发展长效运行机制。

(二)探索集团“融合式”发展机制

集团以专业为纽带确立利益协调与共享机制:企业通过四进(进学校、进实训室、进教材、进师资)举措扩大影响、推广技术,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并进行人才储备投资。学校通过引入优质技术资源促进专业与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政府通过统筹协调,集合社会优质资源办学,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集团建立“融合式”发展机制(如图1所示),落实“企业四进”,促进“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渗透到教学一线,实现教学链对接产业链,巩固利益纽带,推进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

1.专业融合产业——“工学融合”实训平台。

以先进的技术引领专业前瞻发展。集团依托企业技术力量统筹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学校据此形成专业动态调整策略,做好专业发展规划。政校企多方投资,按照品牌技术标准和品牌教育标准建设“工学融合”实训平台。现已建成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4个、培训基地8个。基地建设经过严格科学论证,融合“学、产、研、培、训、赛”功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2.课程融合岗位能力——“职业化”课程开发平台。

集团引进企业标准,逐步开发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发那科公司牵头组织编写“FANUC数控系统”系列教材,教材适用于学校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及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发行后深受欢迎,两年内发行量逾万。

3.师资培训融合职业标准——“FANUC认证”师资培养平台。

开展“FANUC认证工程师培训计划”,建立“双师”培养质量标准。培训由校、企共商制订项目,采取学校与企业按模块分阶段负责培训、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轮流执教的“工学融合”模式。目前培训工作已开展15期,覆盖65所学校。

4.人才培养融合职业标准——“联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集团利用自身优势,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创建了“联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做法是:一是订单“渠道广”,集团统筹安排,将成员企业用工计划分配给相应成员学校,促进招工与招生相结合。二是培养“双元制”,组建冠名班,校企协商共同为班级量身定制专业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实现人才共育。三是评价“多元化”,将行业企业评价和学校评价有机结合。

典型成功案例: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苏州宝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的宝玛数控国际班等,培育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发展空间提供了人才支持。

二、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一)理论成果与顶层设计

1.提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论”。

要素包括:“方向”、“模式”和“路径”。方向是指引,坚持教育公益性,引领集团办学健康发展。模式是依托,坚持“集约化”管理,保障集团办学规范发展。路径是方法,坚持“融合式”发展,促进集团办学内涵发展。该理论为项目组开展集团化办学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思路。

2.设计了具有可操作性的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

提出了“专业纽带·品牌中心”集团化办学理念、“集约化”管理模式、“融合式”发展机制,并设计了与之适配的“平台化”运作办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制订《江苏·发那科数控职业教育集团办学实施方案》及系列配套方案。破解了集团化办学中普遍存在的缺乏有效管理机制和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的难题,促进了集团办学科学发展。

3.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

开展《校企合作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研究与实践》《职业学校“教学工场”实习平台建设研究》等相关课题研究19项,结题12项,获得省级优秀课题成果奖5项;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

(二)实践成果及其应用

1.建设了品牌专业和品牌课程。

专业与课程建设情况如表1所示。

2.培育了优秀“双师”团队。

集团为学校培养“FANUC数控系统认证工程师”67人,为企业培训员工1307人次。培育全国职教名师4人,全国金牌教练48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技师1人,江苏省技术骨干129人。

3.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学生在各级技能大赛中成绩卓著: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技术专业竞赛中计获22块金牌,在2012年首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中囊括数控技术项目状元奖。

集团毕业生99%取得中级职业资格,85.2%获得高级职业资格,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达85%,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0%。

两所学校被江苏省政府授予“高技能人才摇篮奖”。2012年成果完成单位代表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高级研修班”上作题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案例分析》讲座,取得良好反响。

4.提升了学校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集团办学促进了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与行业企业岗位技术标准和用人标准全面对接,引领并带动了区域职教数控教育的发展,为区域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

集团校企合作研发基地成为技术创新、推广和促进中心,提升了教师与员工的研发能力,提高了合作效益。校企合作科研团队申获国家专利47项。如联合研发的电加工数控实训生产型教学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教学,取得良好成效。

企业的“进校计划”对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FANUC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由2008年的54.4%提高到2013年的59%。

三、成果创新点

(一)树立了“专业纽带·品牌中心”集团化办学理念

“专业纽带”建立办学内联机制。“品牌中心”明确办学价值取向:一是实现优势互补,品牌学校对接品牌企业;二是建立质量标准,教育渗透品牌技术标准,提高育人质量;三是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辐射。

(二)提出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论”

该理论为实现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对策思路。《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发表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上,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全文转载。

(三)创建了“联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充分发挥了集团办学优势,扩大了“校企行”三方互通的覆盖面,为开展多边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条件。实践证明,该模式有效促进了行业企业岗位技术标准和用人标准与学校教育标准的对接,推动了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升级的同步发展。

四、成果示范推广性及社会影响

(一)引领区域职教数控专业教育发展

集团办学引领了成员学校专业品质发展,提高了成员企业生产效益,为区域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

2011年集团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国示范”职教集团特色项目协作组组长单位。教育部鲁昕副部长2011年在教育部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上对本集团办学给予肯定。

(二)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

集团办学坚持教育公益性,为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全国职教师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经教育部评估,集团秘书长单位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被认定为独立的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承担教育部国家级和江苏省省级骨干教师培训45批、2846人次,培训工作受到普遍赞誉。

开展对滇西地区的帮扶支援。2012年4月,集团被教育部遴选为10个东部地区职业教育集团之一,与滇西中等职业学校签订对口帮扶合作协议,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出席座谈会。2012年12月,根据中央战略部署,在教育部协调下,集团与滇西大理州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大理州职教系统开展互访学习活动5次,并于2013年免费为大理州16名专业骨干教师提供了为期3个月的专业培训,培训获得学员一致好评。

(三)产生显著推广效应

集团办学作为典型成功案例,引起社会关注。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在组建全国性跨区域的“机械行业新能源装备产业职教集团”和“现代模具产业人才培养联盟”等工作中借鉴本成果,取得顯著成效。无锡市教育局借鉴本成果组建了“无锡数控职教集团”,促进了无锡地区数控行业的教产互动。

《职业技术教育》先后两次就本集团办学作专题述评。成果完成单位先后11次就该成果在全国性会议上作交流汇报,取得很好反响,如成果完成人王稼伟2012年7月在教育部召开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座谈会上作专题汇报;2012年8月参与主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特色项目建设论坛”之“学校办学特色分论坛”,并汇报本成果。

五、研究反思

本成果应用于集团化办学,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国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提供了实践案例。但总体而言,也还是探索性的,尤其理论成果需要进一步提炼和升华。集团将继续反思实践,在“办学质量监控机制”、“办学信息化建设”,“职业教育公益性实现”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提高合作办学效益,提升反哺社会能力与示范辐射能力,并继续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支援,为中国职业教育整体实力提升作出更大贡献。

篇5:集团化办学总结

江西林业职教集团成立的短短一年以来,在林业厅、学校党委、各企业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设计学院各理事成员单位遵循自愿协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过程共管、责任共担的原则,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引领,以服务我校发展为目标,在集团内部校企、校地、校校之间展开了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合作,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创新集团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推动健全政府、行业、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拓展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集团化办学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总结如下:

一、与设计学院对口的成员单位所开展的主要工作

2013年12月,江西林业职教集团正式成立。设计学院首批对接的单位有江西省家具协会、广州丰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南康市家具协会、深圳居众装饰有限公司、南康自由王国家具有限公司、南康世纪家缘家具有限公司、南康市腾飞家具有限公司、东方美居(香港)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赣州菊艺服装学校、宁都科技职业学校、广州华浔品味泉州分公司、赣州点石建筑公司等12家企业。

在集团成立的不长时间里,设计学院对接的集团内部企业、行业对学院专业教学改革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充分体现在 “四共建设”、“六个对接”得到不断深化推进,“四共”就是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六个对接”就是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通过这些深度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集团紧扣行业发展脉搏,及时准确地把握产业发展的各种信息,使设计学院的专业建设紧紧跟随区域产业的发展步伐,增强了江西林业职教集团服务地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在专业建设上,设计学院加强了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调整结合的紧密程度。例如设计学服装专业与赣州菊艺服装学校合作,针对服装事业尤其是服装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与赣州市华浔装饰公司合作开展的高端设计效果图免费送客户,深受广大市民欢迎;室内设计专业邀请深圳居众装饰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公司开展了多次专业性讲座,及时给14级新生引导相关专业方向。与多家设计类理事单位成立了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由12名知名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计划制定的讨论研究;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指向性更明确,例如室内设计专业调整了8门课程,由原来单一的的3D软件课拓展为草图大师,形成户内、户外、材料应用、成本核算、营销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和未来的的工作岗位契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在课程建设上,各专业都加大了以企业为主导的,有企业专家参与的课程开发的力度, 设立“行业通识课程”和“企业定向课程”,注重课程设计与企业生产过程和行业发展紧密衔接。设计学院室内教研室教师准备和企业专家一起开发核心课程8门,其中合作开发的课程《室内装饰设计》获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

3、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上,集团内院校更加注重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的对接,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专业技能与企业要求对接,力求按照产业发展、企业需求,制定“订单班”“项目班” 人才培养计划。成立的居众、华浔、余工、创意油画4个订单班,订单班人数220多名。这些“订单班”、“项目班”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校企合作的教学团队建设初见成效。集团内企事业单位积极与院校合作建立教师培训基地,接纳职业院校教师进行教学实践。通过校企合作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在管理制度、保障政策等方面的机制建设初步成型。暑期共有13人次参加了暑期培训和企业锻炼,其中参加国培项目3人,参加企业锻炼4人。聘请企业的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15人次。邀请企业行家开展讲座12人次。

5、校企合作共建教学实习和就业基地效果好。设计学院2014届288名,和2015届279名毕业生已经安排在我院校企合作企业及工地顶岗实习和就业。深化了与南康家具企业—自由家家具有限公司(赞助家具设计大赛)、腾飞家具有限公司(派老师定点支持帮扶)、南康家具产业促进局(派学生参与家具博览会的组织工作)的合作;与赣州五福堂家具有限公司建立了以板式家具教学为主的实训基地,并常派学生到企业开展教学实习,组织学生协助完成了21-22栋2栋学生宿舍楼新家具的安装工作。与赣州市的装饰公司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了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派学生到赣州曼尼芬公司开展了生产实习。继续与广州设计岛余工特训学院开设“余工设计订单班”。启动了第一届“创意油画订单班”开展,有10名同学参加了该班级,假期到油画产业园培训了二个月,成效良好,学成后学生的作品有一些成为了商品,并在校园开展了作品展。

积极参加中国家协和省家协的有关活动,与江西省家具协会达成合作协议,共建江西家具学院。江西家具学院由江西省家具协会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共建,系非营利性质的面向家具行业的服务机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与输送,从业人员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产品与工艺、材料研发,技术与管理咨询服务等。

二、积极吸引新成员单位加入职教集团

设计学院已经与尚品宅配集团、虎都男装、中国家居、深圳居众中山分公司、赣州瀚亭装饰公司、赣州名匠装饰分别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走访了香港上市公司皇朝家私,建立了以顶岗实习为主的教学实训基地。走访了维尚家具集团,派了一批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探讨建立“维尚家具设计订单班”。与广州华浔装饰集团泉州分公司建立“华浔装饰设计订单班”的合作关系,并提供一定的奖学金。走访了香港上市公司虎都男装有限公司,派了一批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建立了“虎都订单班”的合作关系。

与香港上市公司中国家居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申报了2015室内设计专业的国家师资培训基地,已通过了教育厅的审核上报教育部备案。

与江西南康区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中高职对接的校校合作关系,打通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中高职对接渠道。

三、存在的不足

1、与部分企业理事单位的沟通和合作上还不够深入,如上海东方美居、宁都科技职业学校等。

2、“高、大、上”的新成员单位的拓展还很不够。

3、校企合作中的订单班建设与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江西林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至今,在各理事成员单位积极参与、相互协作、密切配合下,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的工作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职业教育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根据国家和江西省对于加快苏区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我校的发展战略定位,围绕我设计学院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和专业基地建设,集聚集团内外各种职业教育资源并加以优化整合与科学开发,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加快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办好江西林业职业教育集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是江西林业厅和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对我们的期望和重托。对此,我们应该共同以最大的努力,贡献出最大的力量和智慧,团结合作,打造江西立林业职教品牌,为推动环境学院在苏区经济区快速崛起,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2015年工作要点

一项改革:2013级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行7-8月份的短学期制,提前到9月份到企业开展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五项重点工作:

1、组建江西家具学院并正式开展工作。举办家协年会,挂牌成立江西家具学院,组建学院机构,开展日常工作。

2、合作办好室内设计专业国家级师资培训班工作。在暑期与中国家居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开设2015年国家师资培训班,计划40名。

3、深化校企合作。余工设计班、深圳居众设计班、皇朝家具订单班、油画订单班等落到实处,继续拓展校企合作单位8家,争取与知名的上市装饰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2015届毕业生的顶岗实习和预就业作好准备。

4、做好产学研工作。家具实训中心强化育人功能,围绕省级家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要求,在工艺革新、材料应用研究、产品研发与专利申请等方面加强建设。

5、提高就业质量。重点做好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跟踪与服务工作,初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跟踪率达100%,就业质量和稳定性有提高。做好2016届顶岗实习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安排工作,特别是室内设计专业和环境艺术专业在8月份开始的顶岗实习安排工作,为推行这二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下基础。

篇6:集团化办学制度(新建)

一、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相关具体事宜,利用集团化的力量促进南明区小学教育事业发展

1.每学期召开一次成员理事会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为有效。理事会讨论的重要问题应根据平等、公平、互利原则,进行充分友好协商,并以出席人数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的方式决定各项决议;

2.常务理事会会议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务理事出席。在理事会休会期间,常务理事会行使理事会职权;

3,理事会会议、常务理事会会议由尚义小学组织并确定会议议题、议程。

二、定期组织学术研讨、教学论坛和教学讲座,在相互学习借鉴中促进尚义集团事业发展

1.每学期开学第三周要召开学术研讨会,掌握最新的小学教育发展理念,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2.每学期中间举办教学论坛或教学讲座,邀请各专业专家进行教学展示或专题报告,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学术研讨、教学论坛和教学讲座由尚义小学并确定研讨、论坛、讲座内容及邀请的专家;

4.各成员单位必须按时积极参加以上活动。

三、定期组织集团成员单位到成员各单位交流学习,与各学校实际更好地对接,利用合作平台促进尚义集团事业发展;

1.每学期要组织安排集团部分专业教师到其他学校见习,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参观学校的时间及见习教师由尚义小学与成员单位协商确定。

四、集团成员必须按时积极参加集团各项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和消极应付,集团成员退会应书面通知集团秘书处。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集团章程的行为,经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篇7:集团化办学初步打算(新建)

一、成立顾问团,顾问团由教育局领导、督导室督学、政府分管教育领导及大学专家组成,负责为集团办学项目和活动提供理论和政策指导。

二、成立理事会,理事会由教育局相关领导、三所学校校长、书记、三所学校家长委员会主任组成,负责集团办学大型事务的决策。

三、成立秘书组,秘书组由三所学校副校级班子成员、教育局基教科、教研室、计财科领导组成,负责集团办学项目的策划、组成与实施。

四、成立监事会,由各校家长代表、教育行政部门纪律工作部门、基础教育管理部门组成,负责开展对集团办学相关活动的监督、集团办学质量的评估等。

五、制订集团化办学工作制度。

(一)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相关具体事宜,利用集团化的力量促进新区小学教育事业发展

1.每学期召开一次成员理事会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

充分友好协商,并以出席人数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的方式决定各项决议;

2.常务理事会会议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务理事出席。在理事会休会期间,常务理事会行使理事会职权; 3.理事会会议、常务理事会会议由遵义市新区文化小学组织并确定会议议题、议程。

(二)定期组织学术研讨、教学论坛和教学讲座,在相互学习借鉴中促进尚义集团事业发展

1.每学期开学第三周要召开学术研讨会,掌握最新的小学教育发展理念,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2.每学期中间举办教学论坛或教学讲座,邀请各专业专家进行教学展示或专题报告,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学术研讨、教学论坛和教学讲座由遵义市新区文化小学确定,研讨、论坛、讲座内容及邀请的专家;

4.各成员单位必须按时积极参加以上活动。

(三)定期组织集团成员单位到成员各单位交流学习,与各学校实际更好地对接,利用合作平台促进尚义集团事业发展;

1.每学期要组织安排集团部分专业教师到其他学校见习,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参观学校的时间及见习教师由尚义小学与成员单位协商确定。

(四)集团成员必须按时积极参加集团各项活动,不得无故缺席

和消极应付,集团成员退会应书面通知集团秘书处。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集团章程的行为,经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六、明确集团内各学校责权边际

1.集团内各学校为公办独立法人学校,享有绝对法人权利。2.集团办学涉及工作范筹限定为集团内各学校之们的教育教学项目合作、交流、互助共进等,项目的落实以学校自愿为主,不能以集团名义强制要求某一学校执行集团决定。

3.集团内所有学校均有向集团提请统一开展某项活动之权利,但须经理事会集体决定为准。

4.集团内学校之间单独约定的合作项目不受集团限制,但须报理事会备案。

遵义市新区文化小学集团

篇8:集团化办学成果报道

一、福建机械职业教育集团的组建

为加快推动福建省机械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办学进程, 更好地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 在福建省教育厅的指导下, 福建工业学校与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牵头联合有关企业于2008年1月成立了福建机械职教集团。在集团内, 建立集团网站和培训基地, 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学校三方优势, 逐步实现资源共享, 人才需求信息共享。2008年7月, 福建工业学校先后调研了中国龙工集团龙岩分公司总部、闽西伍旗机械有限公司、漳州市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福建龙溪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力佳股份有限公司、晋江市佶龙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等六家机械装备制造企业, 并与上述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就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对中职学校毕业学生的评价与要求、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培训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二、集团成立后的工作

1.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根据集团企业成员提供的人才规格标准, 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联合制定教学计划、开发专业课程, 企业承担部分专业课程, 负责学生的实习、实训任务并指导学校实训基地建设, 同时学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还着力强调育人目标 (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和技能目标 (能胜任岗位工作要求) 并重的理念, 除按照企业的岗位要求设置专业课程外, 还增加学生后续发展的基础能力课程, 做到育人目标和技能目标双促进。

2. 强化岗位技能培养

学校将企业的现有岗位技能和适当超前的岗位技能进一步细化, 并纳入相关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之中, 强化岗位技能培养, 如学校把数控车床操作工、数控铣床操作工、普通车工、工具钳工、汽车维修工、维修电工、家电产品维修工、物流师、电子商务师、商务英语口语、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等20余个以高、中级工为主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纳入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滚动重新修订专业教学计划、调整课程大纲、编写实训指导书, 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贴近市场, 更具有针对性。

3.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落实因材施教。我校与德国戴姆勒汽车公司、上海通用公司等大型企业和台湾永达技术学院等院校合作, 借鉴台湾永达技术学院、德国戴姆勒汽车公司和上海通用公司的培训课程体系, 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项目教学法, 边讲边练,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激发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学校投入100多万, 在全部教学场所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为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了条件。并通过举办常态化的教师多媒体课件说课竞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能力。

4. 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校际合作

(1) 逐步扩大“订单培养”。我校在与厦门启高轴承有限公司、福建日立多媒体有限公司、福州立正家具设计公司等企业签订培养协议, 实现订单培养的基础上, 进一步与福州立正家具公司、福建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等合作, 引进国际人才培养体系, 提高育人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做优“前厂后校”。依托学校设备、师资, 建立校内生产开发中心, 承接对外加工业务, 与福州机械行业数家企业合作, 为他们加工零部件达十多种, 创造了一定效益;正在建设中的汽车服务中心, 拟对外开展汽车维修、保养业务。

(3) 做大“职教超市”。我校在满足全日制教学的同时, 根据社会需求, 不断拓宽对外培训, 在原有对外开展机械、电气、高新技术等20多个工种的培训业务的基础上, 拟增加汽车类工种, 扩大服务对象面, 为社会再就业、转岗提升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

三、集团化办学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 转变观念, 回归对职业教育本质的认识

中职学校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但要避免单独强调专业技能教育, 脱离职业教育培养人的宗旨。技能训练是重要的, 但不能片面理解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中德育是灵魂、技能是本质特征、文化课是基础, 对中职而言技能是重要的、必要的, 但不是全部, 也不是唯一的, 过分强调技能的重要性, 会导致教育的片面性, 比操作技术多, 比相关能力少, 比技术内容多, 比思想文化和综合知识少, 要防止“单一及单纯技术化”的倾向。单纯的专业化训练, 仅能提高熟练程度, 而现代社会的发展, 人才的竞争不仅存在于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 而且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因此, 应重视职业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做好“人的培养”, 以育人为主线, 以德育为灵魂, 以基础文化教育为根本, 着眼于受教育者终身可持续发展, 做合格公民。教学中加强基础文化和基础能力的部分, 以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化的适应性和积极继续学习的可能性, 为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突出“做中学、学中做”, 文科类专业如旅游、餐饮等专业采用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 即“做中学”, 而工科类专业, 如机械加工、汽车、模具等专业, 则强调在一定学习基础上, 进行操作, 即“学中做”。

2.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政策引导, 制度保证。我校出台了《福建工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 把“双师型”教师作为竞聘教师岗位的必备条件之一, 同时学校还逐步配套建立了“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聘任制度和奖励制度。二是“进出”结合, 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我校严把进口关, 所有应聘人员须经四项考核, 笔试、试讲、实操和面谈, 着重考核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水平。同时学校重视在职教师的培训, 积极开展校内教师业务素质提升工程。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执业资格和职称资格的培训考试和深入企业实践或调研。三是开展常态化校内技能竞赛。每年开展至少一次全校性的教师说课比赛和技能竞赛, 以岗位技能要求为标准, 分专业开展, 师生共同参与, 同时学校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省内外各级技能竞赛, 不断增强师生的竞技能力。四是借助校企合作平台, 积极探索“前厂后校”模式。建立校内生产线, 承接对外加工业务, 先后与台湾永达技术学院、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玖玖丰田4S店等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模式, 使参与的教师了解到当前最前沿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 掌握最新的技能。

3. 职业教育既要突出专业技能, 又要体现职教特色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门职业技能, 还需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职业习惯、职业精神、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适应能力、信息接受与处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集体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

(2) 生活习惯, 主要通过各式各样的养成教育进行, 如军训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纪律作风) 、德育课、文化体育活动。

(3) 基础知识, 重点是核心课程内容的掌握, 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 人文素养的培养, 主要通过选修课进行。鼓励学生自己选择课题, 再集中确定课题 (通过课题选择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 所关心的知识内容) , 通过选修课的形式, 扩展学生知识面, 提高其人文素质。

(5) 强化训练职业技能, 规划职业生涯, 并积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找准定位, 做到先就业, 后择业, 再创业。

(6) 加强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让职校生了解创业的基本过程, 了解创业的艰难和生存发展下去的不易, 为将来求职、择业、立业直到创业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4. 加强对职教集团理事会管理体制的建设

由龙头学校牵头, 成立集团的核心管理机构, 完善集团内部制度建设 (如制定合作章程、职教集团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发展规划、日常管理的相关制度等等) , 为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的深度合作创造条件。在机构设置与功能、人员安排与职责、日常运作办法, 人员设置和经费保障等方面都要具体落实。

上一篇:【必备】爱国作文300字集合下一篇:保险人员十月入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