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5-03

中国农业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精选8篇)

篇1:中国农业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农业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布日期:2011-08-31

浏览次数:16259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分为春季和秋季招生,招生总规模为700余人。春季面向校内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秋季面向所有符合报考条件人员进行公开招考。本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计划均为对外公开招考。

一、报名

(一)报名办法

通过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生招生网上报名系统报名,网址http://gradinfo.cau.edu.cn/admission/index.do。

考生在报名前须仔细阅读《网上报名系统使用说明及考生须知》,并按照要求和提示进行操作。

(二)报名时间

2011年10月26日上午8:00至2011年11月30日下午5:00,逾期不予受理。

(三)报名考试费:200元。

(四)相关说明

1、凡符合教育部有关加分政策或照顾政策的考生(如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专项、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等类考生)应在报名时填写相关信息,学校仅按照报名信息库内容经核实予以加分或给予照顾。

2、凡符合报考条件的内蒙古农业大学、西藏大学、新疆塔里木大学专职教师可报考“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专项”。按照教育部下达的招生人数择优录取。

3、我校实行按二级学科报名考试,录取阶段考生与导师双向选择的招生办法。招生导师信息查询:进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招生学科与导师→招生专业→招生导师。

二、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报考非在职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生年龄不限。已获博士学位者只能报考委托培养生。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

(四)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除满足上述报考条件外,还需提交填写完整的《报考201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该表由定向培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主管部门提供。

(五)学历学位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之一:

1、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当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在读的“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人员不得以应届生身份报名,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名考试。

2、已获得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者;

3、获得学士学位六年以上(含六年,从获得学士学位证书标注日期到博士生入学报到之日满六年)并通过同等学力资格审查的人员。

(六)报考资格

1、我校在考前不对公开招考生(同等学力考生外)报考资格进行审核,考生应在报名前详细阅读本简章中的报考条件,自审合格后再进行网上报名,否则,造成不予复试、不予录取等后果完全由考生自己承担,并不退还报名费。

2、同等学力考生除满足上述报考条件外还应提交以下材料

于报考当年10月20-26日(逾期不予受理)向研究生院招生办提交以下B5纸装订成册的复印件:

(1)学士学位证书;

(2)教授(或相当职称)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

(3)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成果奖励证书(名列前三名);

(4)至少三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核心期刊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论文;

(5)在我校或其它设研究生院的单位修完报考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必修课程的成绩单(外国语成绩也可用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考试替代)。

我校专家组对申请者提供的上述材料进行审查,于11月上旬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审查结果,通过审核者方可参加当年报名考试。

(七)其它

1、现役军人考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2、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拟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硕士生、正在履行用人单位服务合同的在职人员考生,报名时须征得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用人单位应在报名登记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考生与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造成不能录取后果,我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三、初试

1、时间:2012年3月17、18日

2、地点: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具体位置于考前一周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

3、科目:外国语及两门业务课(详见2012年招生专业目录)。同等学力考生还需加试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法)。每科3小时,满分100分。外国语考试的主要题型有:阅读、词汇、完形填空、写作和翻译等,听力测试在复试中进行。

四、复试及录取

(一)考生复试前应进行报考资格审查

凡收到复试通知的考生,应分别携带下列材料原件到报考学院进行报考资格审查,通过审查后方可参加复试:

1、报名登记表、两封由与所报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填写签字的专家推荐信、研究生思想政治审核表、盖有研究生管理部门或档案室公章的成绩单。

2、应届硕士毕业生:学生证、身份证、准考证以及已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专著)、获奖证书等可证明科研能力的相关材料。

3、已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者:身份证、准考证、硕(博)士学位证书及学历证书、硕(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已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专著)、获奖证书等可证明科研能力的相关材料。

4、同等学力考生:提交考前资格审查原件及准考证;

(二)复试

1、我校实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为120%-150%。凡通过报名资格审查以及达到报考学院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考生均可参加专业复试。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的50%。

2、专业复试由招生学院组织进行,一般采用笔试、面试、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及实验操作等多形式结合的方式。具体安排复试前一周在招生学院网页上公布。

3、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专业主干课程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三)体检

体检在新生入学时统一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体检医院为中国农业大学校医院,体检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未通过体检者不予入学注册,可办理一学期休学。休学期满经复查合格后正式注册入学;复查不合格者,可申请再休学一学期。累计休学两学期,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四)录取

1、对考生进行初复试总成绩排名,实行择优录取并尊重导师与考生双向选择的结果。

2、我校主要招生类型分为非在职生和在职生两大类。

(1)非在职生录取为非定向生,由国家、学校和导师共同提供培养经费和1500元/月的助研津贴并享受公费医疗。进入拟录取名单后须与学校、导师签订《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助研岗位聘用协议书》。毕业后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

(2)在职生录取为委托培养生,在读期间的培养费、生活费、医疗费及其它福利费由原工作单位支付,培养费为8000元/年,按学年交纳,第一学年的培养费在入学报到前交纳,此后每年的7月10日前缴纳下学年培养费。拟录取后考生本人、委培单位须与我校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书》。毕业后按协议回原工作单位工作。

(3)纳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专项计划”的博士生均录取为定向生,学校提供培养经费并向“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非在职定向生提供国家标准的助学金。

五、其它

(一)学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考生在报名、考试、复试、录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请与报考学院联系咨询。

(二)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及各学院不提供往年试题和参考书、不举办任何课程补习班,双休日及节假日休息,上班时间接待咨询。

(三)单位代码:10019;单位名称: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址:http://gradinfo.cau.edu.cn/admission/index.do 咨询邮箱:bozhao@cau.edu.cn

本招生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公布。

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2011年8月31日

附件: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doc

篇2:中国农业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所学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及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三年

三、报名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毕业硕士生(最迟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获得学士学位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

⑴ 进修过相关专业八门以上的硕士学位课程,提交进修单位研究生院(部)盖章的课程成绩单。

⑵ 提交在国内外大型刊物上公开发表的4000字以上相关专业学术论文至少三篇,或提交公开发表的10万字以上学术专著。

4.双学士按同等学力人员报考。双学士所修课程为本科段课程,不能按硕士学位课程对待;

5.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6.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考生的年龄不超过四十五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博士生考生的年龄不限;

7.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8.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四、报名时间

网报时间:2012年3月26日10:00—2012年4月20日16:00。

五、报名程序

1.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首先需登录我校首页()进入研究生招生网或直接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uc.edu.cn),查阅有关报考201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的相关事宜;

2.网上提交报名信息;

⑴ 通过我校研招网填报报名数据。

⑵ 上传电子照片(本人近期标准证件电子照片,大小150K以下,jpg格式)。

3.网上交费;

报名费300元。请考生到银行办理具有网上支付功能的银联卡,网上交费的具体说明详见网报通知。(不接收现场缴费和邮政汇款,报名截止日期4月20日16:00前,未完成网上缴

费的,报名无效)

4.打印《报考201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确定数据无误后,本人签字,与其他报名材料一同邮寄或直接交至我校研招办。

5.报名材料接收方式和时间;

直接提交报名材料日期为:4月23日至24日8:30-11:30,13:30-17:00。

接收邮寄报名材料截止日期为: 4月24日(报名材料寄到日期)。

邮寄方式:只接收EMS。(考生可通过我校研招网邮件查询系统查询是否到达)

6.查看审核结果:4月30日,通过报名系统查看资格审核结果。不符合报名条件、未按期网上缴纳报名费或报名材料不全者视为资审不合格,报名不成功,已交报名费不予退还。

六、报名材料说明

以下所列材料请用A4幅面纸张打印。报名材料需要提交一套原件,一套复印件,并在材料封面注明“原件”或“复印件”。报名材料相关表格,必须到我校研招网常用下载专栏下载统一的模板,并按照要求填写。报名材料装订时,要加封面、封底及目录并按目录顺序装订,考生的报名材料请自留底稿,一律不退还。

●以下是所有类型考生都需提交的材料:

⑴ 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通过报名系统打印);

⑵ 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报考思想政治情况表(档案人事部门盖章);

⑶ 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⑷ 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 ⑸ 科研情况表;

⑹ 入学后的科研设想;

⑺ 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原件或复印件,论文复印件要有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注:单独提交一份。不需要装订在报名材料中)

●以下是已获硕士学位考生还需提交的材料:

⑻ 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国外或境外硕士学位证书还需附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位认证证书复印件);

⑼ 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档案人事部门盖章或毕业学校盖章);

⑽ 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档案人事部门盖章或毕业学校盖章);

⑾ 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复印件)。(注:单独提交一份。不需要装订在报名材料中)

●以下是应届硕士生(应届硕士生是指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不包括在职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研修班等类型的学生)考生还需提交的材料: ⑻ 学生证复印件;

⑼ 应届硕士毕业生学位授予证明书;

⑽ 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培养部门盖章)。

●以下是同等学力考生还需提交的材料:

⑻ 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⑼ 学士课程学习成绩单(档案人事部门或毕业学校盖章);

⑽ 相关专业八门以上的硕士学位课程成绩单(硕士培养单位研究生院(部)盖章);

⑾ 三篇在国内外大型刊物上公开发表、4000字以上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或公开发表的10万字以上的学术专著(原件或复印件,论文复印件要有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

七、现场报名时间2012年5月10日8:30-11:30,13:30-17:00。

八、现场报名程序

1.准备近期一寸免冠彩色照片三张;

2.交验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

3.已获硕士学位考生交验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硕士生交验学生证(需要完成本学期注册手续);同等学力考生交验学士学位证书原件;

4.领准考证;

5.领空白体检表,按规定时间到校医院集中体检。

九、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科目。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和应届硕士毕业生,政治理论免试;同等学力考生除参加政治理论考试外,还须参加其他两门业务科目加试(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十、考试方法

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1.初试为笔试。

外语考试时,英语考试外语听力部分采用无线调频广播方式统一播放,考生通过带耳机的调频接收设备进行收听。请考生务必自带能接听FM89.3调频节目的调频接收设备(一般为收音机配耳机或带收音机功能的耳机)。其他语种不需要自备听力设备。

为保证外语听力部分考试顺利进行,外语科目8:15后禁止考生入场。

2.复试为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形式。

十一、考试时间

初试:2012年5月12日-14日;考试地点:中国传媒大学。

复试时间为初试结束后,具体时间及安排现场报到时通知。

十二、录取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录取。

十三、报考及录取类别

(一)报考类别

1.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2.国家计划内定向生:培养经费由中央财政拨款,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定向单位,录取时定向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回定向单位工作。此类别仅针对教育部单列计划考生。

3.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生:培养经费由委托培养单位提供,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

(二)录取类别

1.非在职博士研究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人事档案转入学校的时间,我校在邮寄录取通知书时通知。人事档案未按规定时间转入我校的,一律按在职博士研究生处理。

2.在职博士研究生:在职考生一律按照委托培养录取,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

3.教育部单列的其他专项计划按照有关文件执行。

十四、学业奖学金

我校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设立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资助对象为全日制非在职博士研究生。评定办法以当年学校学业奖学金评定相关文件为准。

十五、毕业就业

录取类别为在职博士研究生及国家单列计划定向生,毕业后回定向或委托单位就业。如在学习期间发生定向或委托单位由于撤消、合并等原因不能接收,按学生入学时签定的定向委培协议书有关条款执行。

录取类别为非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由学校及北京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六、其他说明

1.考生报考的报名费、体检费、往返路费和食宿费,以及录取后的赴校路费、行李托运费,均由本人自理。

2.我校博士生每年招收一次,采取春季考试、秋季入学的方式。

3.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只提供往年试题,一律不指定参考书目。

4.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外界的辅导班都与我校无关。

5.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⑴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北院44号楼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编:100024

⑵ 联系电话:010-65779227

⑶ 我校主页:

⑷ 研究生招生网主页:http://yz.cuc.edu.cn

研究生招生咨询:http://yz.cuc.edu.cn/Q&A

中国传媒大学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2年3月

篇3:中国农业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2年的论坛更名为“全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博士生论坛”。欢迎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在读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参加。

参会事宜通知如下:

一、论坛时间:2012年10月27-28日(26日报到)

论坛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

二、论坛议题

此次论坛下设三个分论坛:

1.理论语言学:音系、语法、语义、语用、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

2.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教师发展、语言政策、语料库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

3.双语对比与翻译研究。

三、参会文摘

1.论文摘要用中文撰写,说明选题价值、研究问题、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等,长度在1000字左右。摘要之后应附主要参引文献。

2.论文摘要的最后收稿日期是2012年6月30日。评审后将在7月15日前发出参会通知。

3.收到参会通知的博士生须在9月24日前将论文全文(1万字左右)发给论坛组委会,以便安排点评专家。

四、报名方式

请参会申请者填写参会申请表(见附件),以附件形式通过电子邮件提交报名表及论文摘要。邮件主题和附件名称注明“2012博士生论坛+姓名”。请按参会主题将论文摘要及报名表发送到相应的分论坛电子邮箱(请勿向多个邮箱重复发送)。

1.理论语言学研究:bslt2012a@163.com

2.应用语言学研究:bslt2012b@163.com

3.双语对比与翻译研究:bslt2012c@163.com

论坛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提交的论文摘要进行匿名评审,根据评审结果确定入选论文。论坛组委会将于7月中旬向入选论文的作者及其导师发出参会通知和邀请函。本论坛欢迎北外及各校外语师生前来旁听,旁听参会者也请填写参会申请表,发送到phd_forum@163.com。

五、会务

本届论坛不收取任何会议费;与会者的食宿费用请自理。

未尽事宜及相关信息更新,敬请关注论坛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网站。

六、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邮编:100089

电话:010-88816824

传真:010-88810376

网址:http://www.sinotefl.ac.cn

电邮:phd_forum@163.com

篇4:中国农业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招生

网络化管理 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92-02

自从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以来,研究生教育作为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更高层次的教育方式,在我国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研究生教育更进一步大规模的发展,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更大的压力。近年来,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博士点二级学科从1个增加到26个。2011年度,报考广西医科大学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考生达到400多人。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已不能满足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的管理需要,提高博士招生录取工作效率,加强招生工作的公开透明度,保证博士招生录取质量,是改善博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的重要内容。2003年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编了《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标准》,该标准是学位与教育教育管理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标准和规范,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数字化建设的基础。目前,我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生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普及很大,但对于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管理这一环节,尚未实现比较完善和统一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2005年,广西医科大学启动硕士招生网络化管理;2008年,广西医科大学启动博士研究生招生网络化管理。经过多年的努力,广西医科大学在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探析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网络化管理。

一、博士研究生招生网络管理平台的优点

(一)以博士研究生招生数据库为核心,形成博士招生录取流程化管理。建成博士研究生招生数据中心,理顺博士研究生网络化管理流程,可让考生报名、考务、复试、录取、信息发布直接在该平台上进行,加强管理部门与博士考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博士研究生招生管理服务水平和博士研究生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增强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的公开透明度。

(二)管理责任明确,形成逐级审批权限。学校相关部门及学科积极参与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该平台实现逐层审批管理,学校(研究生院)作为第一层审批管理,专业所属学院为第二层审批管理,专业所属教研室为第三层审批管理,招生信息、报名及相关查询对象为第四层审批管理;做到招生工作人员协同都参与招生录取工作,简化工作流程,全面实现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逐级审核管理和工作流程自动化管理。

(三)效率高,信息准。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了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效率,及时准确查询分析博士研究生相关数据,实现从传统手工管理过渡到自动化管理,对整个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进行实时监控。

(四)可扩展性强。该平台设计时,由于采用结构化设计方法,能方便地进行扩充,以适应环境变化的需求,平台提供标准程序接口和良好开放性。生成教育部门要求的上报数据。

(五)平台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该平台设计时,采用密码鉴别技术和多级验证,数据备份与恢复、平台访问控制、权限管理等方面,对用户进行日志跟踪、严防非法用户的登录和破坏,以保障平台的安全性。

二、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工作主要流程

博士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内容涵盖网上报考、现场资格核实、安排考场、成绩管理、拟复试分数线划定、考生复试、博士研究生拟录、博士研究生录取过程以及根据条件导出上报数据和发布考生信息。博士研究生招生业务主要流程如图l所示。

三、博士研究生招生网络管理功能设计

(一)考生报名管理。考生报名模块集成到学院网站,与招生目前采集系统关联。考生通过登录考生报名管理模块(即网上报名系统)填写申请材料,选定专业及导师等。

(二)现场审核。考生现场提交相关原件材料,研究生学院对考生材料进行审核,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给予考试;材料符合要求的,给予考试资格,并自动转入考场安排库。

(三)考场安排。根据考生人数生成考场编排情况,同时生成考生准考证号。将座位表、准考证和考场信息发布到学院网站上,以便考生查询。

(四)成绩管理。研究生学院可以通过系统录入考生成绩或直接导入考生成绩,同时发布考生成绩。考生可以通过研究生学院网站的博士研究生入学成绩查询模块查询本人入学考试成绩。

(五)拟复试划分管理。系统根据博士考生复试分数线自动划线,筛选出上线人数并转入拟复试库。系统可以自动生成上线考生情况及每个导师的考生上线情况分析表。

公布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及复试时间,考生登录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平台查询复试情况和打印博士研究生复试通知书。

(六)审核博士研究生复试资格。现场验证参与博士研究生复试考生的相关证件和资格,资格通过的考生自动转入博士研究生复试库。

(七)博士研究生复试。该模块是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平台的核心,跟踪着整个博士研究生复试管理环节。二级学院、学科根据参与复试的考生人数组织笔试和面试,通过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平台了解考生详细信息和在线填写复试各项评分和复试记录,综合分析考核确定是否拟录取的意见,并将拟录取名单进行排序,以便于二级学院进行必要的调整,复试小组组长进行电子签名确认,同时,打印复试汇总表,负责人签字后送交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在规定的期限对各学科专业的拟录取名单进行网上审核,审核完毕后由负责招生的院领导进行电子签章,并打印拟录取名单签字上交研究生学院,同时生成各种统计及上报数据。

(八)博士研究生录取。学校对进行拟录取的考生进行审核,确定正式录取名单,生成录取上报名单,发布录取名单。考生可以通过学院网站的博士研究生录取单模块查询本人录取情况。将录取库的考生转入到新生管理模块参与分班、学号编排,然后再转本系统的培养库。同时打印录取通知书。

(九)监控博士研究生复试。博士研究生复试领导小组可以通过视频、语音、文字功能实时监控各个面试点的进程和出现的问题以及填报、评分情况,也可以与面试小组进行交流互动,指导博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全程监控面试点过程,提高博士研究生复试管理的透明度和招生录取质量。

(十)统计分析。该平台可以根据指定条件生成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和各种查询数据报表等。

四、博士研究生招生网络管理平台的设计

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网络主干网以信息中心为中心,设几个主干交换节点,包括各二级学院楼、研究生学院楼、研究生宿舍楼、教学楼等。核心交换机和主干交换机采用千兆光纤交换机。信息中心机房与校内主干即各二级学院楼、研究生学院楼、研究生宿舍楼选用光纤和超5类线联网。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3以上版本,WEB服务系统采用Microsoft,NET Framework 4,数据库系统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以上版本。

博士研究生招生网络管理平台设计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结构模式,操作方便和开放性好,具有良好的实现跨平台性,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也不受客户端操作系统的影响,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使用系统;有效地减少了整个平台的运行和维护成本。开发工具选MicrosoftVisualStudio,NET(C板C++)、PowerDesigner来设计博士研究生招生网络管理平台。

篇5:中国农业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一大学科门类,有43个一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4个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44个二级学科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333个学科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2个,博士生导师1200余人,硕士生导师2400余人。

热忱欢迎广大优秀学子报考武汉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招生规模

2012年我校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1550名(含硕博连读生),各培养单位的招生人数将在录取时根据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做适当调整。我校参加“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高校思政教师及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等。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为3年(历史学院、哲学学院学制4年),最长学习年限原则上不超过6年。

四、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二)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三)报考“普通培养”博士生考生的年龄应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博士生考生的年龄不限。

(四)考生学位或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得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至2011年12月31日止)。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2012年8月3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3.具有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五)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在与所报考专业相近岗位工作满6年(至2012年8月31日止);

2.获得国家英语六级水平考试证书(2005年6月以后参加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以上)或WSK60成绩分以上或雅思成绩6.5分以上或TOFEL成绩80分以上;

3.已取得报考学科专业硕士阶段课程结业证(由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

4.近三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2篇以上(含2篇)属于所报考学科专业范围的学术?畚模蚧竦霉〔考兑陨峡蒲谐晒崩?(排名在前五名)。

(六)须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五、招生方式

(一)普通招考:指我校面向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进行公开招考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学校统一组织命题初试(含各类专项计划)。

(二)优秀人才单独选拔:指我校针对在、经济、文化、军事等各领域内科研成果及管理业绩突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组织的单独入学考试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参加此种招生方式的考生须在2011年10-11月与报考学院(系、所)和导师联系,按照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并参加评估。评估通过的考生在学校统一规定的时间参加初试(试题单独命制)和复试。

(三)直接攻博:指从国内“985工程”高校或经教育部批准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中选拔部分具有学术型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招生方式,其具体实施办法将另行发布。

(四)入学考核:指我校自2010年起确定“七类”博士生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入学考核”的方式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健?“七类”博士生指导教师是指: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教学名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或“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入学考核”主要由学生提出申请、报考导师审核同意、入学考核小组对考生进行基础考核和能力考核、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定录取等环节组成,不需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博士入学考试。从2012年起,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博士生导师也可以此种方式招生。参加此种方式选拔的考生须在2011年10-11月与报考学院(系、所)和导师联系,按照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并参加评估。

(五)硕博连读:我校有“1+4”硕博连读和“2+3”硕博连读两种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1+4”硕博连读指我校在推荐免试或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录取的普通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中,由考生提出申请,经过考核择优遴选部分学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方式。“2+3”硕博连读指针对我校入学一年后的硕士研究生在中期考核分流时择优遴选部分普通类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方式。被确定为硕博连读的考生不需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博士入学考试。

六、报名

武汉大学博士报名方式采用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现场资格认证结合的方式进行。所有参加以上任何一种招生方式的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并在考试前规定的时间内到研究生院办理现场认证手续,恕不接收规定时间外的补报及缴费。

报名具体流程及要求如下:

(一)网上报名

1.时间:2011年11月15日—12月20日。

2.流程:

(1)登录网报页面按要求注册?⑻峤挥泄匦畔⒑褪氲羌钦眨?

(2)网上缴纳报名费200元(同等学力考生报名费400元);

(3)网报截止后至现场认证期间,考生可打印《武汉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考生信息卡》(一式两份)和《武汉大学2012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须下载填写相应表格。

说明:网上缴费成功后,考生不得修改学位学历信息,不得要求退费;网报截止后,考生不得要求修改报考信息。

(二)现场认证

1.时间:2012年3月11日—3月15日

2.地点:武汉大学研究生院

3.流程:(1)验证→(2)交《武汉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考生信息卡》一张(专项计划考生同时交资格审查表)→(3)?烊∽伎贾ぁ?

现场认证具体安排请届时登录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

4.要求:

(1)往届生(含:已取得硕士学位人员、已取得本科阶段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满6年的人员)须持本人最后学位、学历证书、身份证原件报考;应届硕士生须持硕士研究生证、学籍证明(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的包含入学年月、学制的证明)和身份证原件报考。

(2)资格审查通过后,现场提交一份在网报系统中打印的《武汉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考生信息卡》;

(3)凡在境外教育科研机构获得学位、学历的考生,须出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无法出具者不能参加初试);

(4)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缴费、现场资格审查、确认报名信息的考生,网上报名信息无效。

(三)其他说明

1.考生与所在单位因博士报考产生的问题由考生与所在单位自行协商;如因此而造成考生不能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对在报考时填写虚假信息及考试中有违纪行为的考生,我校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规定视具体情况给予严肃处理。

3.对弄虚作假、考试舞弊者,不论何时,一经发现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4.在当年博士生入学考试中作弊的考生,下一不允许报考。

七、向报考学院(系、所)提交材料

请考生于2012年3月16日前将以下材料送交至报考学院(系、所)的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一)《武汉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考生信息卡》(网上打印)。

(二)《武汉大学2012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网上打印)。

(三)最后学位、学历证的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学籍证明,入学前补验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并交复印件)。

(四)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出具的《专家推荐书》(在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中心下载表格)。

(五)硕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单(须加盖校级研究生培养单位或所在单位人事档案室的公章,复试阶段提供);

八、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一)初试

1.初试科目:公共外语(不含听力)、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初试阶段需考政治理论(文科考试内容主要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理科考试内容主要为自然辩证法)。考试方式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2.初试时间:2012年3月17日全天,18日上午(18日下午同等学力考生考政治理论课)。

3.初试地点:武汉大学(具体地点见准考证)。

4.成绩告知:考试成绩可由考生本人在研究生院网站上查询。如对评卷结果有异议,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申请复查。研究生院将组织专门人员进行认真复查,并将复查结果在网上公布,考生本人不得查阅试卷。

(二)复试

1.复试时间:2012年5月。

2.复试内容:

(1)测试考生外语口语及听力水平;

(2)以面试等方式对考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考察;考生需提交包括本人科研经历、科研成果、对拟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及研究方向的认识、研究思路和展望的科研报告;

(3)跨一级学科报考的考生(判断依据为考生所学专业代码的前4位与报考专业代码的前4位是否相同,不同则为跨一级学科)、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硕士阶段学位课程(笔试),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具体时间、内容及形式以报考学院(系、所)通知为准。

(三)体检

武汉大学在复试阶段对考生进行体检,体检结果不符合标准者不予录取。

九、录取

(一)录取原则:根据初试、复试成绩,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工作。

(二)录取类别:

武汉大学参加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后,博士生录取分为普通培养、委托培养、定向培养等三种类别。

普通培养:为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录取时须将档案及工资关系转入我校,并可参加基?窘毖Ы稹⑵胀ń毖Ы稹⒂判憬毖Ы鸺捌渌崩韵钅康钠蓝ǎ弦凳卑凑?“市场引导、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原则落实就业单位。

委托培养:为在职研究生,录取时须与委托培养单位签订培养合同,培养经费由委托单位与考生本人按双方协议承担,可参加我校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定,不参加基本奖学金、普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的评定,毕业后回原委托单位工作。定向培养:为参加“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高校思政教师”及“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的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

考生报考时的报考类别即为录取类别,请考生在报考时慎重选择。

十、收费标准及奖助体系

(一)培养费:非医学类专业人民币48000元,医学类专业人民币51000元,校外博士研究生班培养费另行规定。

(二)住宿费:根据住宿条件,每人每学年800-1500元。

(三)奖助学金:

1.基本奖学金:凡正常录取的普通培养类博士研究生均可享受基本奖学金,奖励标准为非医学类专业16000元/学年,医学类专业17000元/学年。

2.普通奖学金:所有普通培养类博士研究生均可享受普通奖学金,奖励标准12000元/学年。

3.优秀奖学金:博士研究生甲等奖学金为每年4000元/人,占参评总人数的4%;乙等奖学金为每年3000元/人,占参评总人数的7%;丙等奖学金为每年2000元/人,占参评总人数的9%。

4.专项奖学金:学校设有42种专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研究生,最高奖励金额高达12000元/人。

5.助学金:学校每年提供800多个助研、助教、助管岗位供研究生申请。

6.学校还可协助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办理助学贷款。

十一、信息查询及咨询

(一)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历年专业课试题,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班。

(二)有关招生专业目录、导师及学院联系方式、报名、考试、体检、录取等方面的信息,将及时在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

http://yzb.whu.edu.cn/recruitWeb/)或研究生院主页(网址:http://)上公布,请考生注意查询。

(三)信息咨询及联系方式:

电话:027-68754920(传真)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研究生院218办公室

篇6:中国农业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广大师生发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在教育部学位中心开展的第二轮(2007-2009年)一级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七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全国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排名第一的人文社科类一级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截止2011年7月,我校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下的109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招收博士生,2012年拟招收博士生900人,其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拟招收15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录取的非在职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50%,汉族考生所占比例不超过10%,中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所占比例不低于80%。每名博导每年招收1名博士生,已招收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博士生导师,一般不再招收普通招考的博士研究生(我校《硕博连读博士生录取名单》将于博士生网上报名开始前在网上公示(http://pgs.ruc.edu.cn))。

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2012年我校继续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是全面建立鼓励学术研究、学术探索和学术进步的全方位的、系统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和激励机制,在广大研究生中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学术理想,通过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等环节,以及导师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研究生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此,全面建立了动态、优化、具有激励功能的“研究生基本奖学金”制度和“三助”

岗位制度。学校设立特等奖学金,专门用于鼓励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报考我校,同时设立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等研究生基本奖学金,奖学金的覆盖面高达90%以上。

一、招生信息发布

我校博士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考生须随时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有关通知。考生自行从研究生院网站(http://pgs.ruc.edu.cn)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网上下载《准考证》、网上下载《初试成绩通知》等。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

3、考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⑴、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⑵、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2012年原则上不接收提前毕业的硕士生考生;

⑶、同等学力人员;包括:①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到2012年9月1日);②获EMBA硕士学位且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到2012年9月1日);

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报名时提交已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3篇以上;

②报名时已获得国家外语六级水平考试证书或2005年6月以后参加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26分以上。

4、非学历教育(单证,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的专业学位考生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考我校博士生,必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

5、双证专业学位硕士考生(含应届生和往届生)和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的单证专业学位硕士考生须在报名前提交在核心期刊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上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由各学院审核批准后方可报考;

6、在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须在报名前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名时提交认证书;

7、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8、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9、现役军人考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说明:2012年我校允许部分导师不招收同等学力、跨学科、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考生,允许部分导师只招收本专业的硕士毕业生。考生报名前须仔细查看专业目录中导师备注栏目中的要求。

三、报考类别说明

1、非定向: 不交学费,全脱产学习三年,转户口、调档案,毕业后自主就业;

2、自筹经费: 交纳学费,全脱产学习三年,转户口、调档案,毕业后自主就业;

3、定向培养: 不交学费,全脱产学习三年,不转户口、不调档案,毕业后回原单位;

4、委托培养: 交纳学费,全脱产学习三年,不转户口、不调档案,毕业后回原单位;

5、校内在职:只限中国人民大学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本校教师,与人事处签服务期合同,不提供住宿;

6、在职定向: 不交学费,不脱产学习3—5年,不转户口、不调档案,毕业后回原单位;

(第一年在校上课)

7、在职培养: 交纳学费,不脱产学习3—5年,不转户口、不调档案,毕业后回原单位;

(第一年在校上课)

2012年,在职博士生招生数控制在招生人数的10%以内。

注:学费中不含住宿费,住宿费另交。

四、报名程序

(一)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

网上报名时间为:2011年11月19日上午8:00-12月4日下午17:00。

网上报名网址: http://pgs.ruc.edu.cn

网上报名程序:

1、考生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注册用户;

2、考生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

3、通过网报系统的网上支付平台到工商银行网上银行交纳报名费;网上支付成功后,考生获得报名号;关于网上支付报名费的说明:

1、请在安全场所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因考生自己操作失误或网上支付帐号和密码泄漏造成的损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2、我校报名费只采取网上支付的方式,不接受汇款单。

3、考生在网上支付报名费后,无论考生是否参加考试,一律不退返报名费。

(二)现场照相、确认信息

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截至初试考试日期仍有效的“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位证书原件(应届双证硕士生持学生证,要求每学期均注册)在我校规定的时间到我校进行现场照相、确认信息。

现场照相、确认信息的时间和地点为:

北京考生:2011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教学一楼1101教室;

外地考生补照相:2012年3月(待定),地点于照相前三天见研究生院网站通知。

(三)交报名材料

考生须将以下报名材料交给报考学院,交报名材料的具体要求请在网上报名结束后参见各学院网站。

1、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2、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双证硕士必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

3、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书(网报交费后从网报系统中下载);

4、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和复印件、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5、同等学力、EMBA报考者提交国家外语六级水平考试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

6、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科研成果;

7、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研究计划;

8、报考在职培养、在职定向的博士生考生须提交单位人事部门同意脱产学习一年的证明。

(四)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和报名材料,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交的报考信息不真实,我校将取消其报考资格和录取资格,责任由考生自负。

2、我校部分通知将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发送,请正确填写手机号并保持手机畅通(考试时间除外)。

3、考生身份证和户口本上的姓名、出生日期、民族、性别等信息必须一致,如不一致,请在报名前去公安部门更正。

4、考生报名信息在报名结束后,一律不得更改。

五、考核程序

(一)初试:包括笔试和与导师见面

初试日期:2012年3月(待定)。

初试地点:中国人民大学。考生须在考前2天在网上查询具体考场安排。

笔试科目:外国语(不含听力)和两门业务课。

硕士学位跨一级学科报考的考生和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两门业务课,名称详见“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四、五;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政治理论。

与导师见面:考生须在初试前一天到报考院系报到,报到时须携带有效期内的身份证原件,同等学力、EMBA报考者须提交国家外语六级考试证书原件或成绩单原件,提交相当于硕士学位水平的论文,以及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注:我校不举办考前辅导班,不提供历年试卷、不指定参考书目。

(二)复试:包括复试和体检

我校实行差额复试。

复试日期:2012年4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复试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复试信息发布:考生于2012年4月初登录各学院网站查询是否参加复试,并查看复试办法。

复试内容:

1、外语听力水平测试(20分);

2、外语口语水平测试(30分);

3、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

复试时须提交材料:复试时须提交身份证原件和硕士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持身份证和学生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原件和复印件于入学报到时补交)。

应届毕业生复试时要签署“承诺书”,承诺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处分,各科成绩合格,能够按期取得毕业证、学位证。入学报到时,应届毕业生如不能提交硕士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境外接受高等教育的应届毕业生如不能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证书认证书),立即取消录取资格。

我校认为必要时,可再次组织复试。

体检:复试时参加我校组织的体检,体检医院为我校校医院,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六、其他

1、我校不允许学生同时攻读两个(及以上)不同层次或相同层次的学位。

2、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可被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并被授予博士学位。

七、联系方式

研究生院网站:http://pgs.ruc.edu.cn

各院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 学院,邮编:100872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电话:010-62515340

中国人民大学查号台:010-62511301

各院系咨询电话详见研究生院网站。

篇7:中国农业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添加时间:2011-11-9 13:56:00点击次数:669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招生方式

我校博士生招生方有三种,即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

1、普通招考:面向所有符合报考条件的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及同等学力人员进行公开招考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2、硕博连读:从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且成绩优秀的在学硕士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详见《东北大学关于在优秀硕士研究生中选拔“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实施办法》。

3、直接攻博:招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选拔方式,详见《东北大学招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办法》。

三、学习年限及入学时间

普通招考的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三年,委培(定向)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四年,最长不超过六年。

入学时间均为2012年秋季,详见录取通知书。

四、报考条件

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条件是: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境外获硕士学位者须在现场确认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证书);应届硕士毕业生(国家学历教育硕士生且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1)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拟报考的学科、专业或相近的领域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

(2)已修完拟报考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

(3)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在拟报考学科领域具有较丰富的成果;

(4)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学科或导师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标准。

4、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6、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按教育部有关政策要求办理。

五、报名程序

1、网上报名。所有考生(含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生)都应严格按照网报流程进行信息录入、上传电子照片(近期正面免冠2寸彩色电子照片)。考生须认真核对网上提交的报名信息,如因提交信息有误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时间:2011年12月1日至28日;

网址:http://218.25.76.134:8080/news/index.jsp2、现场确认。考生须在2012年2月29日至3月3日(每天上午8:30至11:30,下午2:00至4:30)持二代居民身份证到研究生招生办(主楼521)进行信息确认、资格审查,递交报考材料。逾期未进行信息确认者其网报信息无效。

现场报名须提交的具体材料如下:

(1)东北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格式详见左侧滚动兰);

(2)二份专家推荐书(由有正高级职称的推荐人亲笔填写且签字并加盖个人印章或所在单位印章)(格式详见左侧滚动兰);

(3)东北大学博士招生报名确认单(本人对网报信息确认无误后按有关提示打印,本人签字确认);

(4)最后学历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出具所在学校研究生院(部、处)证明信(格式详见左侧滚动兰)和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于2012年9月15日前提交学历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5)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一份,可以是加盖培养单位研究生成绩专用章的成绩单原件,也可从人事档案中复印出成绩单并加盖所在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及人事部门公章;

(6)同等学力考生必须上交研究生培养单位出具的加盖研究生成绩专用章的硕士成绩单原件、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或报考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报考导师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签字并盖章);

(7)报考行政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各导师的考生须出具公共管理系导师组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报考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考生须出具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

(8)交纳考试费200元(同等学力考生考试费400元)。

3、准考考生须在4月6日至10日上网打印准考证。网址:

http:///enroll.aspx

六、考试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1、初试

初试时间:2012年4月14日至4月15日,具体安排详见准考证。

初试科目:政治理论课(获得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免考,参考书为:《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陈昌曙 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9年)、外国语、两门业务课。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每门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

2、复试

复试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测试外语听力、口语能力和专业外语水平;考评考生提供的硕士阶段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等材料;考查考生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等。复试备有详细记录,并由复试小组给出评语和成绩。复试阶段对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笔试)报考专业的两门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加试科目成绩和复试成绩不及格的考生,不予录取。复试时间另行通知。

考生参加初试时务请携带复试材料,以便向复试小组提交。复试材料包括: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要求同上)和硕士学位论文及其评议书(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供论文大纲)、专家推荐材料、自我评价材料;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专著)、学习(工作)中获奖证书等材料。复试小组将对以上申请材料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和录取的重要依据。

七、体格检查

初试结束后由学校统一组织体检工作,与复试工作同步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八、录取原则

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在录取前,学校与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博士生所在单位签订定向或委托培养协议;按教育部规定向存档单位调取非定向博士生档案进行审查。

九、其他

1、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学科名称前带“★”)按其所在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

2、硕博连读生占所报考导师年度招生计划。

3、考生在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填报的所有个人信息必须准确、详实;所提供的学历和学位证书以及其他相关证明必须真实。因提供虚假和错误的信息或材料而造成取消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等相关后果,考生自负。

4、考生与委培或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不能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负责任。

5、我校从2009年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新型的研究生资助体系,设有多种形式的奖(助)学金,用以奖励(资助)学习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的在校研究生。

6、为提高我校博士生的国际竞争力,学校鼓励并资助部分优秀研究生到国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从事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

7、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教研[2009]5号)的文件精神,从2010年起东北大学与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共同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

8、考生在报考前须同所报导师联系,确定报考类别(非定向、委培)。9、2012年我校招收博士研究生540名左右,具体以国家下达的招生数为准。

篇8:中国农业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在此前后, 中国传媒大学2011、2012年度音乐学专业13位博士研究生的申请学位论文, 先后经过匿名评审和答辩环节的严格考核, 全部顺利通过, 这13位博士生也均被答辩委员会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纵览这13篇共计近二百万言的博士学位论文, 从选题和研究内容两个层面归纳, 可将其概括地划分为五个视角:音乐传播媒介研究;网络音乐传播与网络音乐产业研究;流行音乐文化研究;电影音乐与音乐动画研究;传统音乐文化及其他研究。

一、音乐传播媒介研究

对音乐传播媒介历史发展中的音乐版权的研究, 是2012届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亮点之一, 该论文研究体现出鲜明的跨学科色彩。从历史角度而言, 每一次音乐传播技术的变革, 都会带来利益格局的变动, 此时就需要对原有的音乐传播规则进行新的调整和扩展, 以适应新的技术环境, 达到新的利益平衡。因此在音乐传播技术和音乐版权相辅相成的互动发展中, 如何客观、全面地看待音乐传播媒介与音乐版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是在当今的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和理清的学术问题。

张鹏飞的《音乐传播媒介历史变迁与音乐版权发展》一文, 围绕音乐传播媒介的历史变迁与音乐版权发展之间的互动过程展开, 从音乐产业的角度来探讨音乐版权发展的资本逻辑、技术逻辑和利益博弈, 并试图以此为参照, 确定我国目前音乐版权体制和音乐产业发展的坐标系, 发现历史的潜流中所蕴含的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章首先缜密地回顾和评价了从音乐版权观念萌芽到近代音乐版权体制建立, 再到音乐版权体制帮助音乐家摆脱赞助体系, 实现经济和艺术上的独立, 再到录音技术、无线电技术兴起乃至唱片工业繁荣, 导致音乐版权保护范围不断扩展, 直到网络时代音乐版权体制面临巨大挑战的历史。接着, 文章谈到, 在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当代的音乐版权体制一方面积极与国际接轨, 另一方面也同样受到网络媒介的剧烈冲击。我国的著作权法并非很多人所认为的“不够完善”, 数字音乐产业要想获得发展, 一方面从业者要转变观念, 从提供“产品”转为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要多方合作, 共同建造一个健康、完善的产业环境和版权环境。

最后, 文章在宏大的历史梳理和阐释中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 技术发展必然带来版权的调整, 当前数字技术与音乐版权体制所产生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第二, 音乐版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随技术变革而保护范围日益扩大的历史, 如今, 单独依靠扩大版权保护范围来维持版权体制有效性的做法已然失效了。第三, 消费者早就“过河”了, 唱片业还在“摸石头”。第四, 数字技术实现了音乐的“雾化”, 音乐的流通已经溢出了传统的“管道”, 唱片公司试图将音乐资源控制在“管道”里而获得付费的做法不再有效。第五, 数字音乐产业提供的应该是“服务”, 而非“商品”。第六, 数字音乐产业的繁荣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其中, 技术是依托, 版权是保障, 音乐创新是灵魂。

从音乐传播学意义上讲, 在音乐传播的历史中, 中国音乐期刊的音乐传播推动了社会音乐生产、传播与消费, 在历史上的音乐文化建设和群众音乐生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对于音乐期刊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探讨, 从学理层面就显得尤为重要。韦杰的《中国音乐期刊传播研究——历史梳理、乐谱传播观察与音乐评论分析》一文, 以中国 (主要是大陆地区) 音乐期刊作为考察对象, 运用了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研究的视角, 对其传播活动进行了历史的、整体的、宏观的梳理, 并在历史观察的基础上, 从音乐期刊作为“狭义上的音乐传播媒介”的意义入手, 着重从其对乐谱的传播及其对音乐评论的呈现两个方面, 对中国音乐期刊音乐传播的特点及其内在运行机制进行考察, 试图阐释其对社会音乐生产的意义及作用模式, 重点揭示音乐期刊作为一个平面类音乐传播媒介, 在音乐传播史上, 以及在与其他类型的媒介共同构成的音乐传播媒介系统中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该研究的主体部分由第二至第四章构成:第二章首先对我国音乐期刊传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整体上的把握和梳理, 将其分成四个历史发展阶段进行观察, 探究了每一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音乐文化主潮及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的总体特点, 音乐期刊办刊人的社会身份、办刊宗旨及所要达到的社会目的, 音乐期刊的总体传播特点——包括刊物的地理分布、影响的地域和人群范围、刊物的发行与经营状况、音乐期刊类型的生成和传播对象的分化等等。音乐期刊有着音乐传播“介质”与音乐传播“机构”双重身份, 前者是后者运作、策划的结果, 后者才是前者传播背后的动力所在。第三章从乐谱传播在我国音乐期刊发展史上的形态和地位变迁等方面的情况总体考察了这一特征。第四章主要对音乐传播研究视野中的音乐评论的基本功能意义进行了解释, 随后提出音乐期刊中的音乐评论的意义首先在于对刊物宗旨的体现, 因而将重点放在探讨音乐期刊如何进行音乐评论的组织和呈现方面。随后分别对当代中国大陆的三本在音乐评论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刊物——《人民音乐》、《音乐爱好者》、《音像世界》中的音乐评论进行了个案研究, 通过考察评论的对象、评论的动机、评论者的身份、评论的语言等几个方面, 来观察它们体现音乐期刊的宗旨并“构建”起音乐评论的说服力与权威性的方式, 以及回归音乐评论在音乐传播中的基本功能意义。最后, 文章认为:在新媒体时代, 音乐期刊仍有着其不可被取代的功能和存在价值;但是, 音乐期刊也将重新思考自身与新技术的协作关系。音乐期刊与当代音乐传播媒介系统中的其他媒介, 将长期发挥各自独特的功能与优势, 并彼此之间相互促进, 合作发展, 共同建设人类的音乐文化。

二、网络音乐传播与网络音乐产业研究

在互联网媒介环境中, 以及持续的网络化进程之中, 音乐文化和音乐传播态势都在产生相应的变化。魏晓凡的《网络化进程中的音乐传播:特征与趋势》从理论上对这个话题做出了初步的观察和思考, 体现出了作者较强的学术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

该文的前两章结合已有学术成果和社会实际事例, 对音乐的基本性质、音乐与其他类型信息的复合传播现象、互联网作为传播工具体系所展现的重要特性等, 都做了反思和观念提纯, 以助于文章探讨的深入进行。关于音乐, 该文提出了其听觉性、弱语词性、情感性与合文化性四个主要视点以及音乐的“联构信息”概念及其类型划分;关于互联网, 提出了通信性、虚拟性、海量性等视点, 阐述了关于网络自由性的博弈关系的存在。此后, 论文通过对以上诸项要素的理论整合和归纳, 以网络时代的技术价值和人文价值为参考轴, 对音乐与网络的交融和碰撞状况做了思辨和展开, 确定了音乐的听觉性、情感性在网络语境中彰显的特别突出的作用, 提出“不在场的存在”和“多元需求中的简单情感满足”是音乐传播生态被网络交流环境影响后的两种主要表现。文章还分析了“联构信息”在音乐与网络的交融互动中不可缺少的作用。接着, 文章以信息规模的增长作为把握网络化进程的重要线索, 区分出这一进程中三个不同层次的信息规模, 并由此对音乐的网络传播中一些最有代表性的或富有争议性的问题给出了一种逻辑上的背景顺序, 然后结合前三章中的各个主要观点, 对其逐一进行学术解读, 以期在理论体系构建和现实问题策略研究方面有所贡献。具体地, 本文论述了网络音乐盗版现象的成因、当前与版权相关的观念的局限性和未来可能兴盛起来的启发性思路、网上音乐资源的品种失衡现象的解决契机和建设趋势、网络化对音乐作品作为封闭概念的地位的不断冲击和调整、优秀音乐成果出产率在网络泛在化潮流中可能发生的变化等内容。最后, 通过整理上述话题的经济背景和文化意义中呈现出的历史脉络, 尝试推测了网络化进程对人类音乐文明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积淀所具有的重大价值, 指出网络化的信息生态正是音乐艺术体系的社会功能实现螺旋式上升的技术保障。

邵萱的《中国网络音乐产业发展研究》一文, 从音乐传播学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出发, 探讨了网络音乐产业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要素状况, 通过对网络技术发展、资本市场和人力资源等问题的研究, 勾画出了网络音乐产业发展的完整逻辑框架, 拓宽了音乐传播研究的视角。

文章梳理了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 从理论上探讨了政府支持和社会资本推动网络音乐发展的意义和措施, 并对未来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股市融资等筹资模式展开探讨, 这不仅为今后拓宽网络音乐产业的融资模式做了理论的铺垫, 对于相关部门今后制定与网络音乐产业相关的政策, 或许也将有一些启发。文章在论述我国政府制订的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的前提下, 结合媒介发展、消费增长及音乐社会化的时代背景, 重点阐述了数字时代我国网络音乐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并就未来我国网络音乐产业走向进行了展望。

该文对网络音乐产业发展的研究始终贯穿着“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把音乐人才的培养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两部分。专业人才的培养把音乐创作人与网络音乐产业联系起来, 使人成为整个产业链条的核心;社会音乐教育不仅提高了社会整体的人文素养, 而且为网络音乐产业提供了不竭的消费源泉。文章还提出音乐教育的分层培养模式, 争取对今后我国音乐教育的建设事业有所帮助。文章指出的院校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和企业培养模式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对我国培养适应新时期音乐社会生活的人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论文在最后得出如下结论:第一, 网络音乐产业的发展是音乐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必然。第二, 网络音乐人才为网络音乐产业发展提供新鲜血液。第三, 政府的积极引导为网络音乐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政府是除企业外的创新资源的主要投入者, 为网络音乐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平台, 通过立法保障网络音乐产业的发展, 通过社会音乐教育扩大网络音乐的受众群体。

三、流行音乐文化研究

流行音乐文化的研究一直是音乐传播研究的热点话题。张谦的《非主流的沉浮:中国流行音乐批评的话语实践与场域变迁 (1927—1976) 》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对其间中国流行音乐批评进行了历史的观照, 选题富有个性, 体现出了较强的学术开拓性和历史、现实意义。

论文将1927年至1976年这段历史的流行音乐批评划分为“场域争夺”、“场域统合”、“场域肃杀”和“场域坍塌”四个时期, 使我们不仅了解到我国流行音乐批评历史的流变, 也认识到中国音乐发展的曲折历程, 对于启迪人们反思既往, 开拓未来均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该文认为, 流行音乐批评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如果说音乐批评者自身携带着浓厚精英文化印记, 具有把握舆论导向的能力, 从而抢占了话语空间中的优势位置的话, 中国流行音乐和相关群体作为一种弱势文化, 却无法抉择自身命运和文化归属, 因而时常在主流与非主流文化之间飘移不定、沉浮起落。当音乐批评者以流行音乐为批评对象的时候, 本身就饱含了主流对非主流、官方对民间、精英对大众、专业对业余的一种文化融合或冲突。对中国流行音乐批评的研究, 本质上就是考察中国主流与非主流音乐观念的纷争、冲突与合流, 以及这种批评话语变迁对非主流音乐实践的产生影响。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和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进而成为作者剖解中国流行音乐批评的两把利刃, 透过音乐批评的话语实践和场域变迁, 文章力图在探究特定历史时空中“非主流”的历史成因, 考察和揭示其边缘化的历史过程, 进一步加深对主流文化中心化过程的理解, 从而揭示中国主流文化在那一时期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话语施暴”和“价值偏见”。这些思想观念赋予作者以强烈社会批判精神, 使论文研究最终蒙上了浓厚的社会史学色彩, 成为一种“流行音乐批评之批评”。

文章中也体现出作者对音乐批评等概念的理性认知, 文中这样论述:第一, 从音乐批评的场域属性来看, 音乐批评作为一种话语空间, 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种场域存在着某种互动关系, 而音乐批评场域的理想状态是实现场域的自主。第二, 从音乐批评者的角度来看, 在相关话语空间内拥有话语权威的人士, 往往占据话语空间的优势地位, 构成批评的主体或主导。第三, 从传播媒介的角度来看, 传播媒介是搭建话语空间的物质基础, 音乐批评必须是大众传播媒介流通的文本类型, 媒介自身的属性建构了音乐批评的属性。第四, 从阅读群体的角度来看, 音乐批评的本质在于建构和引导“接受者”的音乐“品味”, 但面对不同的接受者会形成文本内容的差异。第五, 从音乐批评的文本特征来看, 音乐批评更多呈现出批评者个人价值观念的输出和渗透, 以及对当下音乐实践的影响和导向。

董珍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受众研究》一文, 也是关注流行音乐的、具有较高理论研究意义的学术论文。作者首先将全文论述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流行音乐”、“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受众”、“大众”、“音乐受众”、“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受众”等进行了简要梳理。接着, 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分三个层次进行了呈现:一是回顾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研究现状, 二是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受众的研究状况进行说明, 三是对本文的理论思想来源——受众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第一层次梳理在回顾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研究现状中指出,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从历史资料、音乐理论研究、大众文化研究、大众传播研究等角度都对流行音乐的受众有所涉及, 但对流行音乐受众还未有系统的理论梳理。

第二层次梳理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受众的研究状况进行乐观的分析。虽然在音乐学领域, 关于国内音乐受众的系统性研究目前还未看到相关著作, 但在音乐史、音乐社会学、音乐传播、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中, 都广泛分布着各种针对音乐听众、音乐受众进行探讨的理论文章, 其中相对重视且集中探讨音乐听众和音乐受众问题的研究, 主要存在于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研究当中。中外音乐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很多学者都曾提出关于音乐受众研究的独到见解, 如国内学者曾遂今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中国音乐听众分类法、中国当代音乐听众的宏观观察;国外学者阿多诺、贝塞勒、R.弗兰德、H.劳厄、克奈夫、卡尔布西茨基、伊沃·苏皮契奇等, 他们均对音乐听众问题有持续关注, 并对前人的音乐听众研究进行了总结。这些研究的综合, 体现了20世纪以来不同时空背景下, 学界对音乐听众研究的不同关注点, 如音乐听众分类问题、音乐的听赏问题、青年们对电子乐的态度问题、音乐家与听众之间的关系问题、业余音乐家问题等等。

第三层次的梳理针对受众理论的发展脉络, 并指出文中所凭借的受众理论依靠的是丹尼斯·麦奎尔的“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麦奎尔的“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内容广泛, 广义上包含了批判研究、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接受分析在内。具体而言由以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知名学者及其研究成果构成——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还有文化研究中的霍尔、莫利、赫布迪齐 (青年亚文化研究) 、费斯克 (“主动的观众”理论) 、艾伯克瑞比和朗赫斯特 (展示和表演模式) 等等。

四、电影音乐与音乐动画研究

1979年至2011年是当代中国电影发生巨变的时期。改革开放之后, 中国电影音乐伴随着电影发展的脚步走进风云变幻的多元化发展轨道, 同时在电影全球化的时代中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一系列转变与跨越。这使得中国电影音乐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发展现状体现出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苏海鸣的《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现状研究 (1979—2011) 》一文, 分为“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发展概述”、“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群体研究”、“港台电影音乐发展概述”、“当代电影音乐制作流程”以及“对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思考”等五个章节展开研究, 对当代中国三十余年来电影音乐的“发展现状”做了一次较为细致的全景式梳理。在“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发展概述”一章中, 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划分为“复兴阶段”、“多元探索阶段”与“全球化阶段”三个时期, 分析研究了每个历史阶段的主要发展特色。在“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群体研究”一章中, 探讨了电影音乐创作者的必备素质与创作过程等问题, 特别是首次将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群体划分为三个代系, 并对每一代音乐创作者的电影音乐代表作品进行了个案分析, 概括出每个创作者的个人创作风格以及在不同时代背景中每一代创作群体的群代特征。此外, 还探讨了近年来国外电影音乐创作者抢滩中国市场现象的内外成因。在“港台电影音乐发展概述”一章中, 对处在与内地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 但同时亦是中国电影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员的香港与台湾地区的电影音乐特色以及音乐创作者风格做了概貌性分析与梳理。在“当代电影音乐制作流程”一章中, 研究了中国电影音乐制作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 同时也与美国成熟的电影音乐制作工业化流程进行比较, 总结差异与不足, 从而为我国电影音乐制作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最后一章对近年来在全球化进程中新兴的中国电影音乐专业教育进行介绍, 并与美国发达成熟的电影音乐教育进行比较, 同时从理论体系建构、人才培养机制、电影音乐衍生品开发等六个方面提出对中国电影音乐发展趋势的思考。

随着电影、电视及计算机多媒体手段的发展, 交叉性、融合性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音乐与绘画、音乐与影像、音乐与交互媒体等各方面都呈现出诸多融合领域。付龙的《音乐动画的表现空间》一文, 从音乐与动画的结合来研究这种形式所体现的新特征。文章从研究音乐进入电影视听体系时的特点着手, 分别对无声电影时期的现场音乐与电影的音乐进行了探讨;然后, 在探究音乐动画创作这一领域方面, 从“米老鼠式”配乐、获奥斯卡奖的动画音乐的发展等视点切入, 进而深入地阐释了对音乐动画的读解。在第四章对音乐动画表现性的分析中, 作者从音乐要素的视觉联觉入手, 分析了音乐动画的视觉联想中的思维问题, 以及标题指向、对舞蹈音乐的继承等问题, 还谈到了对动画与音乐的“交响”方面的理解。文章最后从音乐动画的实际问题角度出发, 深入探讨了音乐动画的相关问题, 并明确指出了音乐动画对科技推动下的音乐化影像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五、传统音乐文化及其他研究

吉莉的论文《河南曲剧唱腔研究》, 以河南曲剧唱腔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对河南曲剧不同时期唱腔特点以及发展变革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文章从纵横两个方向入手, 利用历史学的断代方法, 进行横向的剖析, 并通过此剧种的唱腔个案, 探索地方剧种的发展规律, 讨论地方民间戏曲的生存和发展。

全文由“绪论”、“河南曲剧音乐构成”、“河南曲剧主腔”、“次主腔”、“杂调类唱腔”、“板腔体大剧种对河南曲剧的影响”、“河南曲剧的结构和体制探讨”七个部分组成。其中绪论部分阐明了该课题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 并对三种已有的河南曲剧唱腔结构单位进行分析, 最终确定“调门”作为本文对河南曲剧唱腔结构的使用单位。

全文除绪论共有六章。第一章研究曲剧唱腔构成, 分别从“帮腔”、“伴奏”、“唱腔分类”三方面进行阐述, 以河南曲剧唱腔的音乐形态、来源和具体使用比例三方面为主要依据, 把河南曲剧分为主腔、次主腔、杂调类唱腔三类。紧接下来的三章分别对河南曲剧主腔【阳调】与次主腔以及杂调类唱腔进行了研究。作者在第五章对板腔体大剧种对河南曲剧的影响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指出向板腔体剧种借鉴剧本和唱腔是引起河南曲剧唱腔变革的重要原因, 并针对河南曲剧行当唱腔所存在的问题、影响唱腔发展的几种原因进行分析。第六章是在前五章的基础上, 对河南曲剧唱腔的衍变规律进行了总结, 最后基于当今学界几种通用的声腔体制界定标准, 对河南曲剧唱腔音乐体制做出了概括, 在研究地方性民间戏曲的生存和发展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借鉴价值。

众所周知, 中华琴文化源远流长, 其内涵博大精深。然而, 随着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 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态势, 使得“琴”艺术精髓的传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 从而使众多研究者关注古琴在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传播出路。马毓的学位论文《中国古琴艺术的文化传播研究》, 以音乐学、生态学、历史学、传播学、人类学、社会学、结构分析学等多种学科的结合为支撑, 从广阔的中国文化背景入手, 以“古琴艺术的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 探讨古琴艺术的文化传承, 为古琴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健康传播与发展做有效的探讨。

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绪论”通过五个方面简要叙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学术文献综述、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方法及选题的学术意义。第二章关注古琴艺术的文化传播精神, 通过“古琴艺术传播中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古琴艺术传播的当代境况”两方面研究, 总结了古琴艺术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人文思想, 探讨了历史上古琴艺术传播中的优秀思想及当代失范、失衡的古琴传播生态现状。第三章针对古琴艺术文化传播进行概念界定, 论者主要从“古琴艺术文化传播界定的理论基础”、“古琴艺术文化传播活动的历史分期”、“当今古琴艺术文化传播的新特点”三方面来探讨对古琴艺术传播的基本认识。第四章研究古琴艺术传播的类型, 作者将古琴艺术中的文化传承部分纳入当代的传播学模式概念之中, 详细论述古琴传播类型的运行情况, 通过对各类古琴文化传播的运行情况的梳理, 呈现出不同类型下古琴艺术的文化传播情况。第五章主要论述了作者对于当代古琴艺术文化传播的思考, 以期探索一种合适、合理的文明传播秩序来延续传承与保护古琴音乐文化。最后, 论文的结论部分对前面章节进行了简要概括, 从而得出论文的核心观点, 通过论文的梳理与总结, 联系理论与实际, 阐述了论者的研究发现及其带来的启示。

颜胤盛的《四部“新潮”音乐作品的“多重结构”解读》一文, 基于一种新兴“音乐分析学”学科中的“结构分析学”理论, 运用“多重结构”、“结构元素”、“结构对位”等思维, 对四部“新潮”音乐作品 (叶小纲的《大地之歌》、陈怡的《中国神话大合唱》、陈其钢的《蝶恋花》、郭文景的《蜀道难》) , 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传统音乐在这些作品创作中的运用, 西方与中国传统音乐因素融合手段, 创作的音乐文化基础、来源、作曲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微观与宏观的分析;并对其创作的美学思想, 以及对中国专业作曲的历史意义与对今后音乐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读。解析了蕴藏于其中的“多重结构”、“多重属性”、“多元化”的概念, 探寻其独特的创作思维与美学观点, 从而揭示其寻找自己的音乐语言的目的, 并总结出“第五代”专业作曲家音乐作品的语言特点, 以期获得音乐创作上的启示和思考:如何才能创作出在音乐语言上既富有中国特点和个性, 又具有世界通用性的作品, 使其呈现在世界音乐文化之林, 让中国专业音乐创作找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涌现出更多的可与西方音乐作品媲美并平等对话的现代中国音乐作品。

任志宏的《文化认同与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以内地西藏学生为例》一文, 基于具体文化情境中的人——内地环境中西藏班校的学生, 通过观察藏族学生在内地的音乐学习情况, 分析藏族学生音乐文化认同状况、影响藏汉音乐文化认同的原因, 比较藏族学生与汉族学生音乐学习的差异, 来探究少数民族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同的现状, 为宏观层面上的“民族—教育”、“民族—国家”、“个人—民族”的认同研究提供具体的研究佐证与素材。该研究结合社会学中的文化认同理论和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 以及跨文化教育领域中的民族教育理论, 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对内地环境中藏族学生音乐文化认同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文章通过对内地藏族学生音乐学习的课堂观察, 以及关于藏族学生对本民族音乐和其他民族音乐文化认同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的调查, 详细分析了藏族学生的音乐文化认同的结构与状况。描述了藏族学生在内地接受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 在藏、汉音乐文化认同中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表现层面, 分析影响藏族大学生对藏、汉音乐文化认同的因素。从民族文化认同的视角对藏汉大学生音乐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进行比较, 探讨教育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章最后对该方面的学术研究进行了呼吁, 认为需要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 并尝试推进当下学术界有关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现代化转型的理论研究, 提出有利于顺利实现“民汉兼通”和“多元一体”的教育观念, 为改善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教学提出理论思考和对策建议。

朱星辰的《中西方音乐乐谱研究》一文, 从不同角度、不同着眼点对中西方乐谱进行了细致的线性梳理与不同方式的种类划分。运用比较分析法和举例、引证以及阐释法来进行论述。文章不仅仅将乐谱的种类局限于五线谱和文字谱, 也不仅仅从文化的层面进行意义上的空泛比较, 而是从器物、律制、谱式文本入手对乐谱内部元素做了剖析, 并对中西方音乐中不同的乐谱属种间进行横向比较。

文章首先从人类艺术的大范围空间着手, 寻找人类音乐乐谱诞生背景的共通点, 进而再对中西方音乐乐谱分别作历史性脉络的梳理, 将乐谱中用以表现音乐的种种元素进行横向对比, 找出形成两者差异的不同规律, 最后上升至文化层面, 得出两者之所以呈现出不同面貌的历史、地理、社会、哲学以及美学依据。

上一篇: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下一篇:教师职称资格评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