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4-20

鲁东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共9篇)

篇1:鲁东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鲁东大学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位于“中国最佳魅力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山东烟台;

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

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培养单位;

国家首批公布的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高校;

美术学、教育学(音乐课程与教学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教学(音乐、美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艺术美学”为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首批省级重点学科。

二、招生计划及考试科目

三、报名考试时间及地点

注:

1.各考点仅限考点所在省考生报考;考生在规定考点取得的成绩有效,在其他考点取得的成绩不予承认。

2.考生不得同时报考音乐学(声乐方向)和音乐学(器乐方向)两个专业方向。

3.实行网上报名的专业,报名截止时间为截止日期当天下午5点。

四、报考条件

1.招生省份范围内符合教育部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考条件的考生;

2.各专业涉及生源省艺术类专业统考(联考)的`,统考(联考)成绩需合格。

五、收费标准

每生每年8800元,按山东省主管部门批复的学费标准收取。

六、录取原则

音乐类、美术类专业进档考生,按专业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专业成绩相同的,高考文化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档考生,按文化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高考文化成绩相同的,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七、发证比例及成绩查询

1.本简章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各专业拟招生计划,学校可根据报考人数适当调整,最终以各省招办公布的计划为准;

2.学校根据招生计划数按1:4发校考合格证;若专业报考人数达不到1:4发证比例,将根据报名人数和专业分数重新确定合格考生比例;

3.年4月寄发《专业考试合格证》;考生可登录鲁东大学招生网查询本人专业考试成绩。

八、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535—6672791〔鲁东大学招生办〕、6672708〔艺术学院(美术类、音乐类)〕、6672782〔文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监督电话:0535—6672424〔鲁东大学纪委(监察处)〕

学校网址:www.ldu.edu.cn 招生网址:www.zs.ldu.edu.cn

通讯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鲁东大学招生就业处 邮政编码:264025

九、特别声明

1.鲁东大学招生就业处是鲁东大学唯一的普通高考招生机构,负责学校全日制本、专科招生工作;

2.鲁东大学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中介机构进行普通高考招生;

3.凡冒用鲁东大学名义进行普通高考招生的单位或个人,鲁东大学将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其相关责任;

4.本简章发布后,如遇国家、省有关政策调整,以国家、省最新规定为准。

篇2:鲁东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鲁东大学2018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学校坐落在“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烟台,是一所以文理工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2012年,成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评价鲁东大学“人杰校灵”。学校占地3225亩。设有22个学院,84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点;有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含28个招生专业(领域)。现有2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7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品牌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6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专任教师1488人,其中教授169人、副教授47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9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23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3人。2012年,学校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2013年,获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蔚山船舶与海洋学院;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已向社会输送29万多名毕业生。

二、专业介绍

1、音乐学

官网:

音乐学专业于1988年开始招生,专业涵盖声乐、钢琴、器乐等3个人才培养方向。现有专任教师51人,其中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高级职称以上18人,博士4人,硕士35人。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获国际级金奖4项,省部以上奖励10项。袁依琳获青乐杯2013香港国际青少年民族器乐大赛一等奖,韩丽获

官网: 的基础理论与知识以及舞蹈表演与教学的基本训练,形成良好的舞蹈表演素养与能力,能够胜任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舞蹈表演和教学的岗位。教学设施完备,拥有专业的舞蹈教室、排演厅和先进的实践教学排演设备。近年来,教师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舞蹈》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科研立项和获奖20余项。本专业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成果丰硕,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80余项。舞蹈《船歌》荣获教育部主办的全国

官网:

建设项目”。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4人,博士3人,硕士10人。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山东省“学院创意杯”等政府、协会的实践性赛事多项,获得奖励近200项。张建超、杨景等同学连续三届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铜奖3项,山东省金奖3项,银奖5项;胡诗斌、李馨琪等同学连续三届在山东省“学院创意杯”比赛中共荣获山东省金奖18项,银奖32项,铜奖60余项;靖宾宾同学在山东省廉政文化作品大赛荣获二等奖。创业项目“八分文化”获山东省“创青春”大赛金奖、全国“创青春”大赛铜奖,创业项目“城市腔调”获山东省“互联网+”创业大赛银奖,创业项目“天韵艺术学校”获山东省“互联网+”创业大赛铜奖。

5、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于1993年开始招生,设有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个专业课程群。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6人,均毕业于中央美院、西安美院、同济大学等名校。该专业为烟台室内设计师协会会长单位,并在北京、广东软装设计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创新办学机制,探索校地、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专业实践和就业平台,着力培养能在艺术教育、室内设计、园林设计等相关领域从事艺术设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设计大赛、山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厅级奖励17项。

6、广播电视编导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专业涵盖影视编导、媒体技术和播音主持等几个人才培养方向,专业建立以来,注重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共招收学生827人。毕业生广泛分布在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平面媒体、机关及企事

官网:

业单位等,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占教师人数的50%以上。近年来,学生先后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100余项。代表性奖项有高强同学的作品《苹果的酒窝》获

官网:

治区、直辖市)招生均使用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考(联考)成绩。

五、录取原则

按照教育部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要求确定投档比例,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1.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使用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专业统考成绩,按进档考生综合分从高到低录取,综合分折算办法为:按专业成绩占30%,文化成绩占70%,折算形成综合分(综合分=考生专业成绩*生源省高考文化满分/生源省专业统考满分*30%+考生高考文化成绩*70%);若综合分相同,文化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综合分、文化成绩均相同,依次按语文、文(理)科综合、外语、数学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2.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专业

使用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专业统考成绩,按进档考生综合分从高到低录取,综合分折算办法为:按专业成绩占70%,文化成绩占30%,折算形成综合分(综合分=考生专业成绩*生源省高考文化满分/生源省专业统考满分*70%+考生高考文化成绩*30%);若综合分相同,专业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综合分、专业成绩均相同,依次按语文、文(理)科综合、外语、数学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3.音乐学、舞蹈表演专业

山东省使用七校联考成绩,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专业统考成绩,按进档考生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若专业课成绩相同,文化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文化成绩、专业成绩均相同,依次按语文、文(理)科综合、外语、数学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

官网:

六、收费标准

每生每学年8800元,按山东省主管部门批复的学费标准收取。

七、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鲁东大学招生就业处

八、特别声明

1.鲁东大学招生就业处是鲁东大学唯一的普通高考招生机构,负责学校全日制本、专科招生工作;

2.鲁东大学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中介机构进行普通高考招生;

3.凡冒用鲁东大学名义进行普通高考招生的单位或个人,鲁东大学将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其相关责任;

篇3:鲁东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对定向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阐述, 同时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得出主要的研究结果,并对定向运动在公开课的实施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 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调查数据来探讨定向运动在其它系的可行性,充分了解定向运动的起源、发展,具体实施方法、作用等知识,为它的实施打下理论性的基础。本篇论文就是想通过理论性的知识来激发学生对定向越野这项运动的兴趣,能更好的在鲁东大学开展此运动。

1.2 研究意义

就目前各高校招生情况来看,规模越来越大,学生人数在增加,学校中人均体育活动面积就相对减少。这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许多地方的运动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相对紧缺。怎样利用有限的场地、器材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从而在有众多不利因素的背景下,使学生的体育素质得到提高,感受到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的魅力,这是学校及体育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难题。通过课程改革,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体育教学中增设定向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以及增强坚韧意志,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鲁东大学非体育专业18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定向越野项目教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文献资料法:在图书馆、网络上查阅一系列相关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资料,为研究提供参考。

调查问卷法:依据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随机发放问卷180份,收回130份,回收率88%,其中有效问卷150份,男生85份, 女生65份;有效率92.3%。

数据统计法:对收回的问卷进行处理,在计算机上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

访谈法:对体育教研组2名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定向运动实施的意见。

3 定向运动简介

定向运动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起源于欧洲,是运动员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它可以作为一种户外健身运动,集休闲、娱乐于一体,也可以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参加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它最大的不同体现在要求选手具有一定的方向感及识图能力,既空间辨识的能力要强。参加定向运动除需要指北针和地图外,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定向运动的地点通常是森林、公园、校园,或者城市街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户外运动,定向又成了一种炙手可热的大众健身运动项目。定向越野比赛是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IOF),简称国际定联正式承认的比赛项目之一。

4 定向运动实施的条件

4.1 师资力量

通过对鲁东大学体育学院的授课教师进行调查得知,教授定向越野的老师专业知识性强,教学效果好。在这些老师的带领下, 完全有能力在全校其他系开展定向运动。

4.2 场地器材

通过对学校地形的调查,发现鲁东大学依山傍海,地理环境非常适合定向越野项目的开展,有绵延的山脉,广袤的树林,复杂但不失逻辑。

鲁东大学校园内也有合适的地形,校园面积大,因为靠山,所以地形起伏,林木茂盛,眼镜湖附近是很好的运动场地。

鲁东大学也有足够的点标棋、指南针、指卡等器材设备供学生使用,而且器材符合高校体育设备的合格要求。

5 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5 . 1学校教师对开设定向运动项目教学的看法

通过与体育教研组教师的访谈及查阅学校多年以来开设公选体育课目的的相关资料,了解到长期以来学校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统领公选体育课程,注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以身体练习等手段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修养。为了使学校体育课程更加多姿多彩,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学校教师对在公选体育课开设定向运动项目是支持的。在此同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1)要正确解决学生与师资力量的对比,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实施;(2)要注意学校环境的保护;(3)在运动中要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

5 . 2学生对定向运动的兴趣与了解调查

从学生对定向运动兴趣调查结果来看,只有5.3%的学生对定向运动兴趣不高,原因是自身的爱好、身体素质以及对对定向运动不了解;有94.7%的学生对定向运动很感兴趣,原因主要是定向运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新颖且充满挑战性的,能增强学生对地图的了解与应用,培养方向感、逻辑思维能力等。这充分说明了定向运动在鲁东大学非体育教育专业开展有很好的潜力。

5 . 3学生对定向运动项目的认知情况

5.3.1 学生对定向运动项目知识获取途径的选择

鲁东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已经开设了定向运动课程,这推动了普通系学生对定向运动的了解,也让他们对定向运动产生了视觉上的兴趣;体育专业学生参加定向越野大赛取得好成绩的宣传,使广大学生初步了解定向运动在鲁东大学的发展情况。

从对学生定向运动知识获取途径的调查结果可得知:有29.4% 的学生选择了互联网和报刊杂志来获得定向运动的相关知识;有23.3%的学生是通过观看定向运动大赛得知的定向越野知识;有47.3%的学生则是在体育教学课的时候获得的知识。总结得知,体育教学课对学生了解定向运动知识的影响比较大,并希望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该项运动。

5.3.2 学生对定向运动作用性的认识

从调查可知,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定向运动能够培养大学生独立意识和个性特长等的能力,对大学生有积极的帮助。因此,在高校普通专业开设定向运动课是很有必要的。普通的体育课程很难涉及到实际的应用操作,定向运动让学生们自主看地图、自主寻找打卡点,在熟悉地形的基础上能尽快按照顺序找到点,这需要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是普通的体育项目能够代替的。

5 . 4在公选课开设定向运动项目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于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在学校公开课开设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定向运动是识图和跑步相结合的一项运动,因此难度会更大,怎样消除学生因为识图带来的消极因素,这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而如何提高学生对定向运动项目的兴趣,也是开设公选课程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学校只在体育教育专业开设定向运动,专业性比较强,运动负荷相对较高,多大的运动量既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保持定向运动项目的竞技性和趣味性,也是开设此项运动的关键。

6 结论

学校领导对开设定向运动项目教学还是持支持的态度,在教学经费、教学场地、师资队伍建设和器材方面会给予支持;定向运动课程的师资力量相对还是比较充足的,能满足公选体育课开展教学的需要;学校的场地、器材条件能满足教学的开展。

篇4:鲁东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招生

网络化管理 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92-02

自从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以来,研究生教育作为以科学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更高层次的教育方式,在我国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研究生教育更进一步大规模的发展,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更大的压力。近年来,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博士点二级学科从1个增加到26个。2011年度,报考广西医科大学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考生达到400多人。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已不能满足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的管理需要,提高博士招生录取工作效率,加强招生工作的公开透明度,保证博士招生录取质量,是改善博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的重要内容。2003年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编了《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标准》,该标准是学位与教育教育管理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标准和规范,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数字化建设的基础。目前,我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生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普及很大,但对于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管理这一环节,尚未实现比较完善和统一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2005年,广西医科大学启动硕士招生网络化管理;2008年,广西医科大学启动博士研究生招生网络化管理。经过多年的努力,广西医科大学在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探析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网络化管理。

一、博士研究生招生网络管理平台的优点

(一)以博士研究生招生数据库为核心,形成博士招生录取流程化管理。建成博士研究生招生数据中心,理顺博士研究生网络化管理流程,可让考生报名、考务、复试、录取、信息发布直接在该平台上进行,加强管理部门与博士考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博士研究生招生管理服务水平和博士研究生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增强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的公开透明度。

(二)管理责任明确,形成逐级审批权限。学校相关部门及学科积极参与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该平台实现逐层审批管理,学校(研究生院)作为第一层审批管理,专业所属学院为第二层审批管理,专业所属教研室为第三层审批管理,招生信息、报名及相关查询对象为第四层审批管理;做到招生工作人员协同都参与招生录取工作,简化工作流程,全面实现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逐级审核管理和工作流程自动化管理。

(三)效率高,信息准。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了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效率,及时准确查询分析博士研究生相关数据,实现从传统手工管理过渡到自动化管理,对整个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进行实时监控。

(四)可扩展性强。该平台设计时,由于采用结构化设计方法,能方便地进行扩充,以适应环境变化的需求,平台提供标准程序接口和良好开放性。生成教育部门要求的上报数据。

(五)平台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该平台设计时,采用密码鉴别技术和多级验证,数据备份与恢复、平台访问控制、权限管理等方面,对用户进行日志跟踪、严防非法用户的登录和破坏,以保障平台的安全性。

二、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工作主要流程

博士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内容涵盖网上报考、现场资格核实、安排考场、成绩管理、拟复试分数线划定、考生复试、博士研究生拟录、博士研究生录取过程以及根据条件导出上报数据和发布考生信息。博士研究生招生业务主要流程如图l所示。

三、博士研究生招生网络管理功能设计

(一)考生报名管理。考生报名模块集成到学院网站,与招生目前采集系统关联。考生通过登录考生报名管理模块(即网上报名系统)填写申请材料,选定专业及导师等。

(二)现场审核。考生现场提交相关原件材料,研究生学院对考生材料进行审核,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给予考试;材料符合要求的,给予考试资格,并自动转入考场安排库。

(三)考场安排。根据考生人数生成考场编排情况,同时生成考生准考证号。将座位表、准考证和考场信息发布到学院网站上,以便考生查询。

(四)成绩管理。研究生学院可以通过系统录入考生成绩或直接导入考生成绩,同时发布考生成绩。考生可以通过研究生学院网站的博士研究生入学成绩查询模块查询本人入学考试成绩。

(五)拟复试划分管理。系统根据博士考生复试分数线自动划线,筛选出上线人数并转入拟复试库。系统可以自动生成上线考生情况及每个导师的考生上线情况分析表。

公布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及复试时间,考生登录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平台查询复试情况和打印博士研究生复试通知书。

(六)审核博士研究生复试资格。现场验证参与博士研究生复试考生的相关证件和资格,资格通过的考生自动转入博士研究生复试库。

(七)博士研究生复试。该模块是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平台的核心,跟踪着整个博士研究生复试管理环节。二级学院、学科根据参与复试的考生人数组织笔试和面试,通过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平台了解考生详细信息和在线填写复试各项评分和复试记录,综合分析考核确定是否拟录取的意见,并将拟录取名单进行排序,以便于二级学院进行必要的调整,复试小组组长进行电子签名确认,同时,打印复试汇总表,负责人签字后送交二级学院。二级学院在规定的期限对各学科专业的拟录取名单进行网上审核,审核完毕后由负责招生的院领导进行电子签章,并打印拟录取名单签字上交研究生学院,同时生成各种统计及上报数据。

(八)博士研究生录取。学校对进行拟录取的考生进行审核,确定正式录取名单,生成录取上报名单,发布录取名单。考生可以通过学院网站的博士研究生录取单模块查询本人录取情况。将录取库的考生转入到新生管理模块参与分班、学号编排,然后再转本系统的培养库。同时打印录取通知书。

(九)监控博士研究生复试。博士研究生复试领导小组可以通过视频、语音、文字功能实时监控各个面试点的进程和出现的问题以及填报、评分情况,也可以与面试小组进行交流互动,指导博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全程监控面试点过程,提高博士研究生复试管理的透明度和招生录取质量。

(十)统计分析。该平台可以根据指定条件生成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和各种查询数据报表等。

四、博士研究生招生网络管理平台的设计

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网络主干网以信息中心为中心,设几个主干交换节点,包括各二级学院楼、研究生学院楼、研究生宿舍楼、教学楼等。核心交换机和主干交换机采用千兆光纤交换机。信息中心机房与校内主干即各二级学院楼、研究生学院楼、研究生宿舍楼选用光纤和超5类线联网。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3以上版本,WEB服务系统采用Microsoft,NET Framework 4,数据库系统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以上版本。

博士研究生招生网络管理平台设计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结构模式,操作方便和开放性好,具有良好的实现跨平台性,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也不受客户端操作系统的影响,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使用系统;有效地减少了整个平台的运行和维护成本。开发工具选MicrosoftVisualStudio,NET(C板C++)、PowerDesigner来设计博士研究生招生网络管理平台。

篇5:鲁东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二、招生专业

(一)山东大学可在194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我校2011年招生专业目录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专业目录中所列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具体录取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与报考情况作适当调整。

(二)招生专业目录中专业(二级学科)名称前凡注有“★”号的学科专业为经国务院学位办备案的我校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专业。指导教师姓名后标“*”的为我校兼职博士生导师。

三、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志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在职申请/攻读硕士学位人员未获得硕士学位者,须在资格审查时提交毕业论文答辩决议书);

2.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获得学士学位后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起到2011年9月1日止),进修过硕士阶段主干课程5门以上且成绩合格,并在相应的科研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按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且不得跨学科报考。科研方面具体条件为:

(1)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考生,近5年内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过至少10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5篇发表于国家级学术刊物;独立出版过高水平的学术专著1部;获得过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第一作者)或作为主持人承担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2)自然科学领域的考生,近5年作为主要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至少8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4篇被SCI、EI收录;作为主持人承担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或作为第一作者获得过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

(四)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66年8月31日以后出生),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五)有2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专家推荐书于复试时提交。

(六)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报名、现场确认与资格审查

(一)报考我校博士生的所有考生均须在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进行网上报名,报名时间为2010年12月1日-31日。

报名后须根据我校要求交纳报名考试费。

(二)现场确认与资格审查时间为2011年4月13日-14日,不进行现场确认或资格审查不合格的考生不允许参加考试。

(三)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五、考试

(一)初试

1.初试在2011年4月16日-18日进行,初试科目详见我校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

2.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至少3门硕士生主干课程(含思想政治理论)、同等学力申请或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须加试不少于1门专业课,部分专业对跨学科考生要求加试。所有加试科目在初试时进行,各类加试科目见我校招生专业目录中的“备注”栏。

3.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二)复试

1.学校根据考生考试情况划定复试基本要求,达到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方有资格参加复试,不参加复试的考生不予录取。

2.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均须参加体检,体检由山东大学校医院组织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复试时间、体检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集中进行。

六、录取

(一)学校将根据考生初试与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及身体健康状况,综合考虑,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二)博士研究生的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定向、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其中录取为定向和委托培养的考生人文社科类不超过50%,理工类不超过20%,医学类不超过25%。

(三)拟录取为定向、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须在规定时间签订培养协议书。所有拟录取的考生均须调档审查。不签订协议或档案审查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四)学校统一将所有拟录取的考生报教育部进行录取检查。录取检查合格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七、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

八、奖(助)学金

(一)凡录取为我校计划内非定向和定向的研究生均免除学校规定的基本学习年限内的培养费。

(二)录取为计划内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入校后均享受每年不低于13000元的“助研”奖学金。

(三)我校设有20余种奖学金,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用以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科研能力突出的在校研究生,最高奖励金额10000元/生。

九、出国留学与联合培养

(一)我校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

单位。学校将按照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拔条件,在2011年录取的博士生中择优推荐不少于80名公派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

(二)我校设立研究生海外留学基金,优秀博士生可以获得最高6万元的资助,以联合培养方式到国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或课程学习。

(三)具体申报及选拔条件见“山东大学研究生公派留学网”

(http://grad.sdu.edu.cn/gplx/)。

十、违规处理

(一)对在报名及考试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我校将视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给予处理。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二)对在当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作弊的考生,下一不允许报考,并通知考生本人所在单位。

(三)作弊考生的有关情况将记入考生的诚信档案和人事档案,并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十一、其他

(一)所有专业均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港澳台考生无招生计划限制,录取类别为自筹经费。

(二)我校不提供往年试题,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

(三)请考生及时关注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获取与我校招生相关的最新信息。

篇6:鲁东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所学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及专门技术上能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三年

三、报名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毕业硕士生(最迟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获得学士学位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

⑴ 进修过相关专业八门以上的硕士学位课程,提交进修单位研究生院(部)盖章的课程成绩单。

⑵ 提交在国内外大型刊物上公开发表的4000字以上相关专业学术论文至少三篇,或提交公开发表的10万字以上学术专著。

4.双学士按同等学力人员报考。双学士所修课程为本科段课程,不能按硕士学位课程对待;

5.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6.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考生的年龄不超过四十五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博士生考生的年龄不限;

7.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8.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四、报名时间

网报时间:2012年3月26日10:00—2012年4月20日16:00。

五、报名程序

1.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首先需登录我校首页()进入研究生招生网或直接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网(http://yz.cuc.edu.cn),查阅有关报考201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的相关事宜;

2.网上提交报名信息;

⑴ 通过我校研招网填报报名数据。

⑵ 上传电子照片(本人近期标准证件电子照片,大小150K以下,jpg格式)。

3.网上交费;

报名费300元。请考生到银行办理具有网上支付功能的银联卡,网上交费的具体说明详见网报通知。(不接收现场缴费和邮政汇款,报名截止日期4月20日16:00前,未完成网上缴

费的,报名无效)

4.打印《报考201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确定数据无误后,本人签字,与其他报名材料一同邮寄或直接交至我校研招办。

5.报名材料接收方式和时间;

直接提交报名材料日期为:4月23日至24日8:30-11:30,13:30-17:00。

接收邮寄报名材料截止日期为: 4月24日(报名材料寄到日期)。

邮寄方式:只接收EMS。(考生可通过我校研招网邮件查询系统查询是否到达)

6.查看审核结果:4月30日,通过报名系统查看资格审核结果。不符合报名条件、未按期网上缴纳报名费或报名材料不全者视为资审不合格,报名不成功,已交报名费不予退还。

六、报名材料说明

以下所列材料请用A4幅面纸张打印。报名材料需要提交一套原件,一套复印件,并在材料封面注明“原件”或“复印件”。报名材料相关表格,必须到我校研招网常用下载专栏下载统一的模板,并按照要求填写。报名材料装订时,要加封面、封底及目录并按目录顺序装订,考生的报名材料请自留底稿,一律不退还。

●以下是所有类型考生都需提交的材料:

⑴ 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通过报名系统打印);

⑵ 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报考思想政治情况表(档案人事部门盖章);

⑶ 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⑷ 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 ⑸ 科研情况表;

⑹ 入学后的科研设想;

⑺ 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原件或复印件,论文复印件要有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注:单独提交一份。不需要装订在报名材料中)

●以下是已获硕士学位考生还需提交的材料:

⑻ 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国外或境外硕士学位证书还需附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位认证证书复印件);

⑼ 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档案人事部门盖章或毕业学校盖章);

⑽ 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书(档案人事部门盖章或毕业学校盖章);

⑾ 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复印件)。(注:单独提交一份。不需要装订在报名材料中)

●以下是应届硕士生(应届硕士生是指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不包括在职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研修班等类型的学生)考生还需提交的材料: ⑻ 学生证复印件;

⑼ 应届硕士毕业生学位授予证明书;

⑽ 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培养部门盖章)。

●以下是同等学力考生还需提交的材料:

⑻ 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⑼ 学士课程学习成绩单(档案人事部门或毕业学校盖章);

⑽ 相关专业八门以上的硕士学位课程成绩单(硕士培养单位研究生院(部)盖章);

⑾ 三篇在国内外大型刊物上公开发表、4000字以上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或公开发表的10万字以上的学术专著(原件或复印件,论文复印件要有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

七、现场报名时间2012年5月10日8:30-11:30,13:30-17:00。

八、现场报名程序

1.准备近期一寸免冠彩色照片三张;

2.交验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

3.已获硕士学位考生交验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硕士生交验学生证(需要完成本学期注册手续);同等学力考生交验学士学位证书原件;

4.领准考证;

5.领空白体检表,按规定时间到校医院集中体检。

九、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两门业务科目。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和应届硕士毕业生,政治理论免试;同等学力考生除参加政治理论考试外,还须参加其他两门业务科目加试(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十、考试方法

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1.初试为笔试。

外语考试时,英语考试外语听力部分采用无线调频广播方式统一播放,考生通过带耳机的调频接收设备进行收听。请考生务必自带能接听FM89.3调频节目的调频接收设备(一般为收音机配耳机或带收音机功能的耳机)。其他语种不需要自备听力设备。

为保证外语听力部分考试顺利进行,外语科目8:15后禁止考生入场。

2.复试为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形式。

十一、考试时间

初试:2012年5月12日-14日;考试地点:中国传媒大学。

复试时间为初试结束后,具体时间及安排现场报到时通知。

十二、录取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录取。

十三、报考及录取类别

(一)报考类别

1.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2.国家计划内定向生:培养经费由中央财政拨款,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定向单位,录取时定向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回定向单位工作。此类别仅针对教育部单列计划考生。

3.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生:培养经费由委托培养单位提供,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

(二)录取类别

1.非在职博士研究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人事档案转入学校的时间,我校在邮寄录取通知书时通知。人事档案未按规定时间转入我校的,一律按在职博士研究生处理。

2.在职博士研究生:在职考生一律按照委托培养录取,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

3.教育部单列的其他专项计划按照有关文件执行。

十四、学业奖学金

我校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设立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资助对象为全日制非在职博士研究生。评定办法以当年学校学业奖学金评定相关文件为准。

十五、毕业就业

录取类别为在职博士研究生及国家单列计划定向生,毕业后回定向或委托单位就业。如在学习期间发生定向或委托单位由于撤消、合并等原因不能接收,按学生入学时签定的定向委培协议书有关条款执行。

录取类别为非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由学校及北京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六、其他说明

1.考生报考的报名费、体检费、往返路费和食宿费,以及录取后的赴校路费、行李托运费,均由本人自理。

2.我校博士生每年招收一次,采取春季考试、秋季入学的方式。

3.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只提供往年试题,一律不指定参考书目。

4.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外界的辅导班都与我校无关。

5.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

⑴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北院44号楼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编:100024

⑵ 联系电话:010-65779227

⑶ 我校主页:

⑷ 研究生招生网主页:http://yz.cuc.edu.cn

研究生招生咨询:http://yz.cuc.edu.cn/Q&A

中国传媒大学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2年3月

篇7:鲁东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深化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我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构建具有南京大学特色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以全面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以面向博

士生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为主线,建立和完善博士生择优选拔、特色培养、分流管理、分层激励机制,在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中形成学校与院系学科两个层面的良性互动。培

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资格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学位获得情况:

(1)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学历教育、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已发表与报考学科相关的论文(第一作

者),或有专著,或有获部省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

(4)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正式认证书方可参加报名。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5.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专家推荐;

6.现役军人考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7.硕博连读的报考条件是:除满足上述第1、2、4、5条规定之外,还必须是品学兼优、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出类拔萃的本校在读优秀硕士生(具体条件请咨询研究生院培养

办公室)。

三、招考方式

1.申请考核方式:

2014将在文学院、历史学系、国际关系研究院、数学系、物理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学院、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学院、生命科学

院、模式动物研究所、软件学院、计算机与科学技术系、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医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开展“申请-考核”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工作,具体申请条

件及招生名额可参看相关院系网站、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公告说明及招生目录。

以上院系考生在研究生院网站报名后,根据各院系“申请-考核”办法的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各院系对申请材料组织评审后确认是否给予申请者考核资格,按院系“申请-考

核”办法和日程对取得资格的考生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基础能力、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交流交往能力,最终确定能否录取。

2.普通招考方式:

2014仍延续以往普通招考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的院系有:哲学系、商学院、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育研究院、信息管理学

院、工程管理学院、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上学院的招考方式如下: 普通招生方式下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选拔人才方式,实行按学科、专业统一招生的办法,初试科目按学科、专业统一设

置,导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加强复试,择优选拔。

初试科目以《南京大学2014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考试科目为准,包括:外国语、政治理论和两门业务课,每门考试时间为三小时。其中,外国语和两

门业务课必考,政治理论为同等学力人员必考科目(考试内容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已获得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免考。

复试的方式方法、程序及要求由我校各院系自行确定并对外公布,复试形式可笔试、口试或者其它必要的测验。复试主要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考生具体情况,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并进行外国语的听力和口语测试。对同等学力考生应加强复试,复试阶段还须加试(笔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加试科目名称由报考院系指定)。

四、报名程序

1.网上报名。

凡报考我校博士生者(申请考核方式和普通招考方式)均须先参加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间:2013年11月11日-12月10日),上传照片并通过网上银行交纳报名考试费。报

名交费后,一律不再办理退款手续。具体报名、交费、考试证发放等事项请到研究生院主页查询相关通知。

2.寄送材料至研招办。

网上报名后,凡涉及到以下四种情况的考生,须将下列指定材料在2013年12月25日前(以寄出邮局邮戳为准)寄送到鼓楼校区研招办(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2

号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邮编:210093)。

(1)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提交由考生所在省(市、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盖章的“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登记表”。

(2)同等学力考生,提交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报考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论文或省部级以上奖励证明的复印件。

(3)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复印件。

(4)南京大学的教职员工,提交由人力资源处或人才交流中心盖章的同意报考的证明。

3.寄送材料至院系。

(1)申请考核方式:考生根据各院系的“申请-考核”实施办法,在院系规定的申请材料交寄截止时间之前(以寄出邮局邮戳为准),将报名及申请材料直接寄送到相关院

系指定地址,如因考生个人原因未能及时寄送报名材料而导致无法参加院系考核,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

(2)普通招考方式:考生在2013年12月25日前将如下材料寄送到报考院系(具体寄送地址详见报名通知):

网上报名生成的报名登记表、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两份由报考专业相关的教授签字封口的专家推荐信,以及往届生的硕士学位证复印件、应届生的学生证复印件和由学校

研究生管理部门盖章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证明复印件、同等学力考生的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考生还可向报考院系提供能证明自己学术能力的材料,如: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专著)、科研成果证明书、学习(工作)中获奖证书、硕士论文

等材料,这些材料也将作为录取与否的重要依据。

五、考核及考试程序

1.申请考核方式:

以院系公布的博士生“申请-考核”办法为准,院系自行组织申请考核过程。请考生密切关注相关院系网站公布的招生通知。

2.普通招考方式:

初试时间:2014年3月15-16日

复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初试后的两天内进行

考试地点:南京大学(初试安排以准考证和研究生院主页为准,复试安排以相关院系通知为准)。

初试验证:考生在参加初试时需要给监考老师查验的材料包括身份证原件、考试证以及往届生的硕士学位证原件、应届生的学生证原件和由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盖章的应届

硕士毕业生证明原件、同等学历考生的学士学位证书原件。

复试验证:考生在参加复试时须给院系查验的材料包括身份证原件、考试证以及往届生的硕士学位证原件、应届生的学生证原件和由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盖章的应届硕士毕

业生证明原件、同等学历考生的学士学位证书原件。

六、其它

1.2014年全校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学科、专业均实行一次性招生(秋季入学)。入学时间为2014年9月。

招生目录中列出的招生人数原则上为招生规模,包括硕博连读及直接攻博招生名额。关于导师在本招收硕博连读及直接攻博考生的情况,请各位考生在报考前咨询报考

院系或导师。

2.考生报考类别有两种: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定向就业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按所在招生单位推荐、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人事关系不离开工作

单位的在职人员,只能报考定向就业类别(在录取环节,南京大学将与考生所在单位签定协议);人事关系离开工作单位的在职人员,可以报考非定向就业类别。

报考非定向就业类别的考生,如果被我校录取,我校须向考生所在档案单位调取档案。报考定向就业类别的考生,如果被我校录取,我校须和考生所在工作单位签定定向协

议,因此,该类考生报考须征得所在单位同意,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或签定有关协议,造成考

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3.为促进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我校承担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培养任务,招生计划数约45名(具体计划数以教育部实际下达为准)。将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原则,采取“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招生办法,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族考生将分别划线,汉族考生录取人数不能超过

当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录取人数的10%。由考生所在省(市、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推荐报考,拟录取者须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毕业后回定

向单位和地区工作,服务期为8年。

4.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质、专业水平,我校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

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培养任务。报考条件为:(1)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师。(2)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一线工作5年以上。(3)具有硕士学

位。(4)报考专业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该计划将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原则,从报名者中择优选拔。考

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且服务年限不得少于5年。

5.为提高高等学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其在管理和教育教学领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较高的实际研究和实践创新能力,以适应我国教育发展对高层次

实践性人才的迫切需求,南京大学从2010年开始招收教育博士专业学位(Ed.D.)研究生。详情请参阅教育研究院网站。

6.2013年5月,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已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依据教育部有关“2011协同创新中心” 政策支持意见及《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发

展规划(2013-2016年)》要求,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依托相关院系增设南海研究相关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

7.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全日制学术型

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1万元,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按教育部及江苏省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8.为保证培养质量,提高科研效率,鼓励考生报考非定向博士生。每名博士生导师原则上每年最多招收一名定向就业博士生(不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等专项计划)。

兼职导师需与指定专职导师联合招生,原则上每年最多招收一名博士生。

9.南京大学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提供“助学金”;面对新入学的优秀博士研究生设立“新生奖学金”;

二、三年级博士生在通过博士

资格考试后,可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教育部向博士生设立“国家奖学金”;特别优秀的博士研究生还和申请“提升计划”项目奖励,最高额度为8万元/生;此

外,学校还设有冠名奖学金和“助教、助研、研管”岗位(具体可查询网址http://gra/content/sxjy.asp)。优秀学生获得的奖助学金将远高于学费标准。

10.博士考生提供的所有报考材料均应属实、准确,如有弄虚作假,将取消考试、入学资格和学籍。报考博士生所需的报名考试费、体检费、往返路费和食宿费等均由考生

本人自理。

11.我校不出售往年试题,不指定参考书,不办考前辅导班。如有不法分子在报名后发送有关辅导班报名、兜售真题及答案的欺诈讯息,请考生自决抵制。

篇8:鲁东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年1月-2009年7月在鲁东大学医院五官科就诊的182例体育运动引起的眼外伤 (不含复诊) 就诊者, 年龄17~25岁。其中男生152例 (83.5%) , 女生30例 (16.5%) 。男∶女= 5.1∶1。162例 (89.0%) 在伤后2 h内就诊。

1.2 方法

对182例眼外伤大学生的年龄、性别、就诊时间、受伤眼别、致伤原因、性质、眼部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及结果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受伤眼别

均为单侧眼外伤。右眼伤81例 (44.5 %) ;左眼伤101例 (55.5%) ;右眼∶左眼=1∶1.2。

2.2 182 例眼外伤种类及构成比

眼睑挫伤、结膜挫伤、虹膜睫状体挫伤所占的比例最大, 分别为33.5%, 28.6%, 12.1%;其次是眼睑皮肤裂伤和角膜上皮擦伤, 分别为10.4%, 9.9%, 其他眼外伤所占的比例为0.6%~2.2 %。见表1。

2.3 182例眼外伤的体育运动项目分布

运动中发生的眼外伤主要是在球类运动中发生180例, 占98.9%;在武术中发生2例, 占1.1%。见表2。

注: () 内数字为构成比/%。

2.4 不同性别在运动中发生眼外伤情况

在运动中发生的182例眼外伤, 以篮球运动所致的眼外伤占的比例最大, 占总数的74.2%, 显著高于足球 (15.9%) 、排球 (6.0%) 、网球 (1.7%) 和羽毛球 (1.1%) 、武术 (1.1%)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男生的眼外伤明显高于女生, 造成的损伤也比女生更严重, 如眼睑皮肤裂伤、晶状体挫伤、玻璃体挫伤、视网膜震荡等。男生致伤的前3位原因为篮球、足球和排球, 而女生主要是篮球和排球。

2.5 发生眼外伤的原因

主要有球类直接击伤眼部、肘部打击伤、手指戳伤、拳击伤及头部撞击伤。其中以球类直接击中眼部引起的眼外伤最多 (表3) , 与其他原因所致的眼外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6 眼外伤治疗及愈后情况

182 例眼外伤大学生经及时治疗后有162例愈后良好, 外观及视力均未受影响 (89.0%) , 14 例遗留眼睑皮肤瘢痕, 但对眼睛功能无影响 (7.7 %) , 6例视力下降 (3.3%) 。

3 讨论

大学生年轻好动, 喜欢各种体育运动, 但由于其意外伤害认识较少, 防范意识较弱, 安全知识欠缺, 因此发生眼外伤的机会较多。该校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发生的眼外伤主要是在球类运动中发生, 这与球类运动中, 双方球员直接对抗、身体相互接触或被球直接击中眼部有关。还有一部分戴眼镜的学生因眼镜被击碎而划伤或扎伤眼睛。而田径、体操运动不需要身体接触, 因此一般不会发生眼外伤。外伤的原因主要是球击、头部撞击、肘部打击、指头戳伤及拳击等因素造成, 伤者多在伤后2 h内就诊, 这与大学生求医方便及求医意识较强有关。左眼眼外伤多于右眼, 这可能与右手持械操作及右侧活动能力优势有关。调查表明, 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发生的眼外伤男生明显多于女生, 男∶女= 5.1∶1, 这主要是男生喜爱打球的人数比女生多, 尤其是篮球和足球, 且男生比女生动作幅度大、力量强。因此, 今后应重点预防球类活动中 (特别是男生) 的眼外伤。

为有效预防眼外伤的发生, 建议做好以下工作:加强大学生健康安全教育, 让学生了解眼外伤的危害, 掌握眼外伤的急救常识, 懂得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提高他们在运动时防止意外伤害发生的意识, 并积极地进行自我预防。在教学中, 教师除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外, 还应反复强调体育道德。尤其在比赛中既要注意保护自己, 同时勿伤他人。并建议屈光不正需配镜的学生在运动时配戴角膜接触镜或树脂片眼镜, 以免所戴的玻璃镜片破碎, 伤及自己及他人。有报道证明配戴安全眼镜, 甚至是普通的树脂眼镜都能显著减少眼外伤的机会[1]。同时学校应增加运动场所, 改善运动设施。校医要不断提高对眼外伤的防治水平, 一旦发生眼外伤, 应及早就医、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9:我在鲁东大学学中文

博古通今 学贯中西

中文学什么?中文中文,顾名思义,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就是要学习语言学和文学两个方面的内容,以我所在的鲁东大学为例,谈谈中文专业吧,我校中文专业根据学年的不同,课程的设置也是有差异的。虽说是中国语言文学,但是我们也学外国文学史。大学四年,我们每学期几乎都在学文学史。中国的,从先秦两汉诸子散文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的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外国的,从公元前的古希腊神话、罗马史诗一直到公元2000年后现代主义,可谓“博古通今,学贯中西”。

不管哪个大学只要是正规的中文专业应该都有学科基础课的,如现代汉语通论、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这些课程,文学类的是古代文学、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献学;而语言学的是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文信息处理;至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是视听语言、播音发声、影视作品分析、剧本创作等等。其他相关方面的有西方美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语文教学论、影视艺术概论等。这些都是中文系的主干课程,一般都会有的。

至于选修课,那是五花八门,包括作品鉴赏课、创作课。这个就很多了,我们系开过应用文写作、红学研究、中国服饰文化等等;语言学的开过现代汉语语法、语音学、演讲与口才学等等。

博大精深 相得益彰

谈起中文的专业设置,我不禁想起八个字:博大精深,相得益彰。

中文系一般开设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和汉语言两个专业,有一些学校还开设广播电视编导或新闻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现当代作品选、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献学等。就业方向:教师、企业策划人员、媒体从业人员等。谈及本专业,不得不提及我们学校的李士彪老师,他以其独到的授课方式和幽默诙谐的言语,被学生誉为“学生公仆,师道先驱”。教学效果堪称一绝。

汉语言专业于1999年率先在山东省开办。同年本专业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改革试点专业。作为新兴专业,本专业致力于辞书研究、对外汉语、文字学以及文秘等各个方向培养研究型人才。该专业主要开设的课程有:音韵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字与正字、对外汉语、语言学概论、中文信息等课程。而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一般不固定,可以专门搞辞书研究、编撰字典,也可以专攻对外汉语,去国外任教。

语言文字,领衔信息处理;汉语辞书,担纲国家科研。在汉语言文学和汉语言专业相得益彰的基础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诞生了,本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最后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毕业生可从事影视文化传播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在报刊、杂志、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电影制作部门等做记者、主持、策划或行政主管、业务主管以及编辑、编导等专业人员。

条条大路 各行各业

有很多同学是怀揣着单纯的热爱和梦想选择中文系的,也有一些同学不然,但无论如何,无论你是否在意,在选择这一专业前,对它的大致出路有一个了解还是很必要的。以下是关于中文系毕业出路的一些介绍。

目前中文系同学的就业方向,只能用“各行各业”来形容,而且与其他社会科学类专业区别不是特别大:就职单位有国家机关、外企、国企、高等院校、新闻媒体和文学艺术类创作单位。当然选择师范类专业的,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颇多。当今社会,毕业生找工作“专业不对口”者已经占有很大比例,中文专业本身内容很多,而社会各行业对这一类专业人才均有需求,且不会出现过冷或过热的现象,因而中文系学生的毕业出路也一直是各个行业都有。

从中文系的特点来看学生的就业,据我院考研面试反馈结果来看,我们文学院和其他兄弟院校的中文系相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学科齐全,文学、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对外汉语全部覆盖,而这是很多其他大学中文系不能具备的。而且我院建立了中文信息处理实验室、语音分析实验室、汉语汉字认知与教学实验室,并建有电子阅览室、电子自修室、多媒体教室等多个功能室,这就给中文系学生毕业出路带来了一些新方向,例如语言学专业同学可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现在这一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增长很快;古典文献学通常是系里那些不甚关注直接就业,希望能够对国学有真正比较深刻了解的同学选择的,然而由于他们获得了这些学科中顶尖学者的指导,通常毕业前景都非常不错。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选择专业时,逐渐向语言专业倾斜。

当然还会有一些同学选择研究类工作,例如文学史研究、文学理论研究、语言学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成果其实也可以产生很大的社会效益。我校的姜岚老师就从事语音学研究,而且颇有建树。

字斟句酌不求甚解

身在中文系,多读书、读好书是必不可少的。读书不能盲目,要注意方法,精读和泛读并不矛盾,应该有所选择,把二者相结合。既要字斟句酌,又得不求甚解。下面说一下自己的经验之谈。

首先,古代文学。先找一本通行的《中国文学史》泛泛读一下,大致知道这五千年的文学发展历程。然后好好精读一番上海古籍出版社朱东润主编的六册《中国历代作家作品选》。五千年的中国文学,这六册虽然远远不够,但能精读这六册已经很不容易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多少要能背些。屈原,三曹,李杜,元白,唐宋八大家,多少也应该了解些。

其次,现代文学。文学史,泛读唐弢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钱理群的《现代文学三十年》,然后花主要精力读《新文学大系》。最起码这序言是要读的。想偷懒的人,复旦三卷本的《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也能代替。实在没时间的人,以下几部书是要读的:鲁迅的《呐喊》《彷徨》,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日出》,张爱玲的《金琐记》,沈从文的《边城》。

再次,当代文学。这方面的教材最少,也最少精品。勉强可用的洪子诚的《当代中国文学史》,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当代文学的作品太多,我觉得先读一下柳青的《创业史》,你会发现当代文学的前半期, 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不尽如人意。把各个阶段、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品一读,当然自己喜欢的作家可以多读些。

中文系,文学是最主要的,个人之见学中文应厚古薄今。古代的东西多读些,当代的东西少读些,因为当代的东西很多是昙花一现,不能流传的。人生短暂,吸收的应该是精华。背背文学史的条条框框,人云亦云,对不起自己的青春年华。

其实我本来也不是因为兴趣才选择中文系的,而是因为在学习中慢慢培养了兴趣。中文给大家提供了很多机会,也希望大家能在了解这些资源的前提下更好的选择,更好的充实自己。因为通常一个学生的出路,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他是否确实很好的整合并把握了学校和院系提供的知识和机会。

最后想用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结束: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上一篇:年度安全质量检查计划下一篇:全国人大属于什么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