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生物检测的分子探针技术研究进展

2024-04-09

赤潮生物检测的分子探针技术研究进展(通用9篇)

篇1:赤潮生物检测的分子探针技术研究进展

赤潮生物检测的分子探针技术研究进展

赤潮(Red Tide)也称有害藻华(HAB),是由于海域环境条件的`改变,致使某些单细胞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的生态现象.海洋中HAB藻类的爆发性增殖并通过食物链转化,对海洋生态环境、水产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安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尤其是产毒赤潮.在赤潮毒素检测的上游即在赤潮发生之前监测赤潮生物尤为重要.赤潮监测大多采用传统的分类学技术如显微镜等,但由于赤潮生物(藻)形态的相似性和复杂性,使传统检测方法如光学显微镜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困难,电子显微镜耗时、昂贵,难以在基层监测和防疫部门推广.分子探针技术具有快速、准确、专一性强等特点,特别是目标生物在复杂生物群落中不占优势或者有大量背景噪音干扰情况下,分子探针技术优势尤显突出.针对不同赤潮藻种,目前主要有3种探针,抗体、寡核苷酸和细胞凝集素(Lectin)探针,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计数赤潮种类.现对赤潮生物检测的分子探针技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 者:侯建军 陈纪新 黄邦钦 作者单位:侯建军(厦门大学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厦门,361006;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陈纪新,黄邦钦(厦门大学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厦门,361006)

刊 名:中国公共卫生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年,卷(期):20(9)分类号:X17关键词:

篇2:赤潮生物检测的分子探针技术研究进展

在TaqMan及分子灯标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类新型的均相荧光检测探针--TaqMan-分子灯标(TaqMan-MB),该探针集合了分子灯标的`发夹结构及TaqMan探针降解作用的工作原理,使检测效果更好.与实时PCR仪联用,可用于靶基因的定量检测.

作 者:孔德明 古珑 沈含熙 宓怀风 作者单位:孔德明,古珑,沈含熙(南开大学化学系,天津,300071)

宓怀风(南开大学吸附与分离高分子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

篇3:赤潮生物检测的分子探针技术研究进展

原子力显微镜(AFM)是一种高精度的扫描探针显微镜,自从1985年被Binnig与斯坦福大学的Quate和IBM苏黎世实验室的Christoph Gerber合作推出[1]以来,作为一种纳米级的形貌检测工具,广泛应用于生物、物理、化学和机械领域。尤其目前AFM在表面的纳米加工方面的研究获得很多学者的关注。通过AFM探针与表面的相互机械作用,人们发现可以在微纳米尺度上去除材料,目前出现的基于微探针加工技术[2,3]等实现了AFM在微纳尺度的应用。

而分子自组装技术是指分子及纳米颗粒等结构单元在平衡条件下靠自发的化学反应自发地形成热力学上稳定的、结构上确定的、性能上特殊的一维、二维甚至三维有序的空间结构的过程。分子自组装过程打破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材料制备方式,是一种典型的“自下而上”的制造方法,即从原子或分子级开始完整地构造器件。它合理地利用特殊分子结构中所蕴含的各种相互作用,分层次地逐步生长,最终巧妙地形成多级结构。通过分子自组装而得到的材料具有新奇的光、电、催化等功能,在分子器件、分子调控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自组装技术是制备纳米结构的几种为数不多的方法之一,已经成为纳米科技一个重要的核心理论和技术,受到各国学者的普遍关注。其中,尤其最新发展起来的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技术,可以通过自组装体系制备出宏观范围的周期性纳米微结构,由于方法简单和低成本而很受重视[4]。它为新材料的合成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新物理和新化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更重要的是纳米结构的自组装和分子自组装体系是下一代纳米结构器件的基础,合成出来的纳米结构自组装体系本身就是极细微尺度的微小器件。

与此同时,如何将自上而下的刻蚀方法和自下而上的自组装方法巧妙地结合起来制备纳米结构,将微米结构与纳米结构有机地组装起来构造多级有序微结构,也一直是当今微纳制造领域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运用特殊基底以控制嵌段共聚物分相就是利用模板控制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例如利用半结晶性的嵌段共聚物在结晶性模板上的外延附生[5,6]、在经化学修饰图案或地形模板上的异质外延[7]、图形外延[8],可以有效控制嵌段共聚物的自然自组装行为,得到高度有序的球状、垂直取向的层状、平行或垂直取向的柱状微观分相,甚至可以改变微观分相的排布方式,改变自然的六边形排列柱状相而得到四方形排列的垂直柱状相结构[9]。

目前,国内外对自上而下的AFM探针加工技术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加工带有图案的基片提供了新的方法,为把自上而下的AFM探针加工技术与自下而上的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技术结合起来,制备有序纳米微结构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采用AFM微探针加工技术在基底上加工出的不同微结构对嵌段共聚物薄膜自组装有序纳米微结构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与探讨。

2 加工系统组成及微结构加工

基于AFM的纳米加工系统如图1所示,硬件包括AFM光杠杆系统、微动工作台系统和自行开发的单片机控制系统3部分组成。AFM是美国DI公司生产Dimension3100,微动工作台是由德国PI公司生产的三维微动精密工作台。微悬臂探针选用美国Veeco公司生产的不锈钢金刚石探针。其中光杠杆系统提供微悬臂弯曲信号并实现探针逼近表面及随同工作台做Z轴联动等功能;微动工作台实现X、Y轴的平面运动,其X、Y方向的移动范围均为:100μm,重复精度为±5nm;而单片机系统则实现高速模拟量信号的输入/输出。软件系统如图2所示,由在Windows平台上开发的Visual C++控制程序实现。

加工过程如下:在Windows平台下绘制所需要加工的图案,以灰度图方式保存为jpg格式。在三维微探针加工系统软件中导入所绘制灰度图,设定好相应的工艺参数,点击开始运行。系统就会按照所绘制的图案在工件表面加工出微结构。

应用基于AFM的纳米加工系统,在单晶硅和铝合金表面加工出了用于调控嵌段共聚物分子自组装的一系列的微结构。加工中所用针尖为金刚石针尖,偏置电压为2.0V,沿X方向从上往下加工,Y方向进给,加工完成后为了去除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切屑需要将工件做如下处理:

(1)丙酮超声清洗2次,每次清洗5min。

(2)乙醚超声清洗2次,每次清洗5min。

(3)超纯水超声清洗2次,每次清洗5min,以除去表面的有机污染物。

将清洗好的样品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扫描,采用单晶硅探针,工作模式为敲击模式(Tapping Mode)。扫描范围40μm,扫描频率2Hz。实验结果如图3(a)~(d)所示。共得到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正弦波4种形貌的基底。

3 基底对形貌对分子自组装影响的实验

分子自组装实验采用的嵌段共聚物为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为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SBS)饱和加氢后的产物。实验中使用的嵌段共聚物是壳牌公司生产的SEBS Karton G-1650(S/EB=3∶7);实验用溶剂为北京化工厂生产的二甲苯;基底采用60°三角形硅基底和平整的云母片基底。将SEBS溶解于二甲苯中,配制浓度为0.3wt%的溶液。作为对比,将溶液分别浇铸在平的云母片基底、60°三角形单晶硅基底和圆形基底上,然后将浇铸好的基底在普通开口表面皿中挥发1min成膜。环境温度大约为20℃左右。所得到的嵌段共聚物薄膜形态如图4(a)~(g)所示。

由实验结果可见,在云母基底上的自组装薄膜形态表现为无规则的形态如图4(a)所示。这说明,在没有外场调控的情况下,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薄膜结构没有首选的取向而形成无序的各向同性的结构。选取有地形结构的基片的不同区域A和B,如图4(c)和(e)所示。观察相应得放大图片,如图4(c)和(d)以及(f)和(g),可以看出由于三角形基底和圆形结构的存在,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薄膜微结构不再是无序的结构,而是有从无序状态转变为圆柱状结构的趋势,这说明了在外加地势场(即微结构)的影响下,自组装结构的取向受到限制,呈现出一定范围内的有序性。因此,有关三角形的边的夹角、圆的半径、微结构的深度以及三维结构等对自组装过程的影响有待深入系统的研究。这种方法将提供一种新的基底调控自组装过程的新方法。

4 结论

运用AFM纳米加工系统在硅表面加工出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正弦波等微结构。在平的云母片基底、三角形基底及圆形基底上分别浇铸生成了嵌段共聚物分子自组装薄膜,对比发现,通过不同基底结构可以对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过程进行调控。实现了将自上而下的基于AFM的纳米机械加工方法和自下而上的自组装方法巧妙地结合起来制备纳米结构的方法。

摘要:运用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加工系统,在工件表面加工出了多种复杂微结构。并以此为基底,研究了基底形貌对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纳米微结构的调控作用。将自上而下的基于AFM微探针的纳米机械技术与自下而上的分子自组装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有序纳米微结构的调控。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分子自组装,嵌段共聚物

参考文献

[1]Binning G,Quate C F,Gerber C.Atomic force microscope.Phys Rev Let[tJ].1986,56(9):930-933.

[2]Mat C M,Mcclelland G M,Erlandsson R,et al.Atomic-scale friction of a tungsten tip on a graphite surface[J].Physical Review Letters,1987,59(17):1942-1945.

[3]Erlandsson R,Hadziioannou G,Mate C M,et al.Atomic scale friction between the muscovite mica cleavage plane and atungsten tip[J].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1988,89(8):5190-5193.

[4]Park C,Yoon J,Thomas E L.Enabling nanotechnology with self-assembled block copolymer patterns[J].Polymer,2003,44(22):6725-6760.

[5]De Rosa C,Park C,Thomas EL,et al.Microdomain patters from directional eutectic solidification and epitaxy[J].Nature,2000,405(6785):433-437.

[6]Park C,De Rosa C,Thomas E L.Large area orientation of block copolymer microdomains in thin films via dire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f a solvent[J].Macromolecules,2001,34(8):2602-2607.

[7]Fasolka M J,Harris D J,Mayes A M,et al.Observed substrate topography-mediated lateral patterning of diblock copolymer Films[J].Phys Rev Lett,1997,79(16):3018-3021.

[8]Segalman R A,Yokoyama H,Kramer E J.Graphoepitaxy of spherical domain block copolymer films[J].Adv Mater,2001,13(15):1152-1155.

篇4:赤潮生物检测的分子探针技术研究进展

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研究员卢晓林在这方面有很深的认识,他利用非线性分子振动光谱专注于高分子和生物界面的结构研究,这些研究为理解界面上重要的物理化学现象、推广先进的界面检测方法以及开发新型功能性生物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儿时梦想造就科研之路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卢晓林,从小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梦想着成为一名科学家。1993年,卢晓林考入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塑料工程系进行学习,后又进入浙江大学化工系进行高分子加工工艺的学习和研究,之后在香港科技大学化工系攻读博士学位的这段时间是他从一个科学的初入门者成长为一个有独立科研精神研究者的重要转折时期。

卢晓林认为,“科研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快速的执行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在香港期间的这段经历可谓是夯实了我的科研基础。”他就是这样沿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道路一步步前进着,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值得终身追求的对象,也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世界感受到了无穷的科研乐趣。

卢晓林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线性光谱研究软物质的表界面和生物材料,他与本科时原有的塑料工程专业方向进行契合,重点研究高分子和生物材料的表界面,在介观尺度、微观尺度和分子水平上对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关系开展深入的研究。他还针对高分子薄膜这一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维受限体系,利用非线性分子振动光谱研究高分子薄膜的表面、界面和本体的分子结构以及结构松弛,以理解表界面效应对高分子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为在实践中应用高分子薄膜材料提供基础的知识和研究经验。

卢晓林表示:“科学研究的核心是理解并应用物质体系,以满足好奇心并造福社会。”他积极拓展非线性光谱的研究领域,将非线性光学技术应用于研究细胞、细菌和介观、微观尺度上的微纳米材料;此外,他还对界面的超快动力学行为感兴趣,目前正在利用时间分辨光谱研究表面和界面的超快动力学过程。由于转向生物医学工程方向,卢晓林也在学习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同时结合原来专业背景,进行分子设计、利用自由基反应和非化学键相互作用研制生物材料。

卢晓林用儿时微小的梦想,经过长期不懈的坚持,终于积微成著,取得众多同行的认可,也在成为这一领域最杰出科学家的道路上前行着。

在非线性光谱世界里徜徉

二阶非线性振动光谱技术是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而建立的,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Franken和Bloembergen的二次谐波的工作,以及随后沈元壤将可调谐红外激光引入界面探测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用两束光打在一个界面上产生新的一束光,探测新的这一束光即可以了解界面的结构信息。卢晓林以二阶非线性光学技术一和频振动光谱开展了高分子表界面的探测工作,并注重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科学家们越来越认识到和频振动光谱的重要性,总的来说,它是一种利用光与物质的作用研究表界面分子结构的技术。由于和频振动光谱是一项二阶非线性光学技术,测得的宏观物理量一二阶非线性极化率是一个极化张量,如果体系中分子无规排列,则二阶非线性极化率为零,就不会产生和频信号。此外由于缺少反演对称性是表界面分子所特有的性质,采用这种技术可直接探测物质表界面处的分子结构。和频振动光谱具有表界面选择性和分子取向敏感性这两个优点,可以进行实时原位测量,非常适合于研究高分子/生物体系的表界面分子结构,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巨大的便利。”

探测隐藏的或者说包埋的界面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卢晓林目前的一个研究重点为探测高分子的隐藏界面。“基于高分子的应用十分广泛,从具有空间三维尺度的结构材料到具有表界面二维性的功能性涂料,从高科技的电子封装材料到人们日常使用的护肤品,都可以看到高分子在其中的应用,但我们对于高分子的界面结构和性能仍然知之甚少。这实际阻碍了我们开发具有新型优良使用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卢晓林说道,“我们实验室今后的工作重心就是以和频振动光谱作为研究利器,探索高分子和生物界面上新奇的物理化学现象,并与开发新型高分子和生物材料结合,走出我们自己的科研道路。”

培养学生和科研探索一个都不能少

卢晓林对培养与教育学生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因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天资、基础都不一样,不可能对每个人要求都一样。”卢晓林对记者说道,“我们除要锻炼学生自己的抽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同时还要给他们一定的空间自由思考,不至于让他们的学习与工作变成机械流水账式的研究。但最终老师也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学生们一定要能独立地面对自己的科研工作和今后的人生。”

培养学生的同时,卢晓林的科研脚步也并未停下。如前所述,随着薄膜材料在微电子、能源和生物等领域的不断应用,在介观尺度、微观尺度和分子水平上对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关系进行有效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关键。特别是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器件中普遍会用到高分子材料,像纳米光刻技术中会用到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有机薄膜晶体管中会用到介质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这些薄膜的结构稳定性直接关系着纳米器件的长效使用性。卢晓林结合非线性和频振动光谱和线性红外光谱的优势,利用非线性光谱可探测高分子薄膜表界面分子结构、线性光谱可探测高分子薄膜本体分子结构的特点,对高分子薄膜的结构开展细致而深入的研究,为在实践中应用高分子薄膜和调控高分子薄膜的特殊性质提供基础的知识和理论,同时还将发展光谱技术,建立合适的光谱分析方法。“当材料某一维度(或某些维度)缩短至纳米尺度时,表界面和受限效应就会变得愈发重要,直接影响到材料的长效使用性能,因此相关研究对薄膜材料的分子设计、加工方法和直接使用都是至关重要的。与此同时,该研究对理解和解释高分子物理化学中重要的实验现象也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涉及到高分子薄膜长效稳定性的老化和去润湿过程。”

篇5:赤潮生物检测的分子探针技术研究进展

1材料与方法

1.1样本与试剂

选取罗氏培养生长阳性菌株46例, 包括11例INH和RPF均敏感菌株, 21例耐多药菌株, 5例单耐INH和9例单耐RFP菌株。Bio-Rad CFX96实时PCR扩增仪 (美国伯乐) , 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突变检测试剂盒 (荧光PCR熔解曲线法) 和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突变检测试剂盒 (荧光PCR熔解曲线法) 均为厦门致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1]。

1.2罗氏药敏试验

通过观察改良罗氏培养基上结核分枝杆菌菌落的生长速度、色泽等生物学性状, 选取适当的菌落, 按照《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2], 挑取培养基上菌落, 用无菌0.5%TWEEN80生理盐水溶解、稀释。与标准麦氏比浊管比浊, 即制成1 mg/m L菌悬液, 10倍稀释至10-2mg/m L, 用灭菌吸管准确吸取0.1 m L菌液分别接种至对照及含药培养基斜面, 每管接种量为10-3mg。异烟肼和利福平药物浓度分低高两种浓度, 分别是0.2、1µg/m L;50、250µg/m L。

1.3样本制备及核酸提取

取罗氏培养基上生长的结核分枝杆菌, 用22SWG标准接种环收集细菌1环, 并悬在250µL结核杆菌DNA提取液中。封口膜封口, 99℃加热20 min, 14000 rpm离心10 min, 转移上清到新的1.5 m L离心管, 上清即为DNA模板。

1.4探针熔解曲线技术检测样本

取DNA模板进行PCR反应, 利福平组反应参数为UNG处理50℃2 min, 1个循环;预变性95℃10 min, 1个循环;95℃15 s, 70℃20 s (每个循环下降1℃) , 76℃25 s, 13个循环;95℃15 s, 57℃20 s, 76℃25 s, 42个循环。熔解分析程序:95℃2 min, 40℃2 min, 45~85℃ (设置在此阶段每1℃采集FAM和TET通道荧光信号) , 1个循环。

异烟肼组反应参数为UNG处理50℃2 min, 1个循环;预变性95℃5 min, 1个循环;95℃10 s, 71℃25 s (每个循环下降1℃) , 75℃30 s, 10个循环;95℃10 s, 61℃25 s, 75℃25 s, 45个循环。熔解分析程序:95℃2 min, 40℃2 min, 40~80℃ (设置在此阶段每1℃采集FAM和TET通道荧光信号) , 1个循环。

1.5与罗氏药敏结果不符的标本均进行测序验证, 测序引物分别为INH-ahp C-seq-F:5'-CTTGCCGGAAAGACATGCC-3', I N H-a h p C-s e q-R:5'-C G T C A C T G G T G ATA G T G G T G A-3';I N H-i n h A-s e q-F:5'-A G C G C G A C ATA C C T G C T G-3', I N H-i n h A-s e q-R:5'-C C G AT C C C C C G G T T T C C-3';I N H-i n h A 9 4-s e q-F:5'-C G T T T C A C AT C G C A C G G G-3', I N H-i n h A 9 4-s e q-R:5'-G G C T C G G G T C G A A G T C C-3';I N H-k a t G-s e q-F:5'-CGAGACGTTTCGGCGC-3', INH-kat G-seq-R:5'-CCGTCCTT GGCGGTGT-3';RFP-seq-F:5'-CGGGAGCGGATGACCAC-3', RFP-seq-R:5'-GCG GTACGGCGTTTCGAT-3'。测序由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

1.6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以绝对浓度法检测结果为判断标准, 计算高分辨率探针熔解曲线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卡方检验判别,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用Kappa检验判别。

2结果

2.1探针熔解曲线技术药物敏感性的检测结果

对INH检测的46例菌株中, 探针熔解曲线技术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与罗氏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0.05) 。耐药42例与罗氏药敏结果相符, 总符合率为91.3%, Kappa值为0.825, 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8.5%和95.0%;46例对RFP检测结果中, 探针熔解曲线技术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与罗氏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亦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0.05) 。39例与罗氏结果相符, 总符合率为84.8%, Kappa值为0.680, 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0.0%和93.8%, 见表1和表2。

2.2探针熔解曲线法与测序结果

对INH检测的46例菌株中, 4例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的“金标准”罗氏药敏结果不相符。基因检测的“金标准”为测序法, 将该4例样本的PCR产物进行测序。2例样本的罗氏药敏结果为耐药, 探针熔解曲线结果为敏感, 测序结果为野生型。1例样本的罗氏药敏结果为敏感, 探针熔解曲线结果为耐药, 测序结果为kat G 315AGC>GGC。1例样本的罗氏药敏结果为耐药 (高浓度耐药) , 探针熔解曲线为敏感, 测序结果为野生型与ahp C启动子区-10C>T混合, 即不均一耐药样本导致探针熔解曲线结果判读失误。ahp C启动子区-10 C>T的不均一耐药相对不易判读, 需要依据经验结合峰型进行判读。

对RFP检测的46例菌株中, 7例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的“金标准”罗氏药敏结果不相符。基因检测的“金标准”为测序法, 将该7例样本的PCR产物进行测序。6例样本的罗氏药敏结果为耐药, 探针熔解曲线结果为敏感, 测序结果为野生型。1例样本的罗氏药敏结果为敏感, 探针熔解曲线结果为耐药, 测序结果为rpo B 531 TCG-TTG。

测序结果与探针熔解曲线的结果相比, 除1份不均一耐药样本探针熔解曲线未成功判读外, 结果均一致。

3讨论

近年来,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 异烟肼和利福平作为抗结核一线药物, 其耐药性检测对于临床结核病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其用于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检测, 结果显示与罗氏培养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91.3%和84.8%, 敏感度为88.5%和80.0%, 特异度为95.0%和93.8%, 阳性预测值为95.8%和96.0%, Kappa值为0.825和0.680 (Kappa值>0.81一般表示二者之间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 0.61~0.81之间则认为有较好的一致性, <0.4则代表两试验方法间一致性较差) 。与罗氏药敏实验结果不一致样本经测序后证明, 除1份不均一耐药样本探针熔解曲线未成功判读外, 其余样本的探针熔解曲线结果与测序结果均完全一致。与传统药敏试验相比, 探针熔解曲线检测技术在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快速检测时有较高的阳性检出能力, 有着良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同时更加简便、快速。

参考文献

[1]中国防痨协会基础专业委员会《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M].北京: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 2006:56-57.

篇6:猪流感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关键词:猪流感;流行现状;分子检测

中图分类号: S858.28;S852.65+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059-02

收稿日期:2013-12-0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2BAD04B01-5)。

作者简介:张文慧(1977—),女,吉林桦甸人,博士,副教授,从事微生物学研究。E-mail:215267612@qq.com。

通信作者:钱爱东,从事微生物学研究。Tel:(0431)84533426;E-mail:qianaidongO115@163.com。猪流感(swine influenza,SI)是由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猪传染病。1918年,美国首次报道了SI。1930年,Shope分离并鉴定了第一株猪流感病毒SIV A/Swine/Iowa/15/30(H1N1),该病毒被认为是美国20世纪初发生的SI病原[1]。该病传播迅速,往往2~3 d内波及全群。康复猪、隐性感染猪是猪流感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也是猪流感的主要传染源[2]。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在规模化养猪场难以根除,对养猪业危害极大。另外,SIV的HA受体结合位点具有与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2种流感病毒受体相同的结合特异性,这决定了SIV不仅可以感染猪,同时也可感染人类[3]。历史上SIV感染人的报道并不罕见。1976年美国新泽西州一名士兵死于古典H1N1 SIV感染,这是人类历史上首例SIV致死人的报道,之后在其他地区也出现SIV感染人并致死的报告[4-5]。迄今为止,猪流感已遍及世界各地,已经分离出H1N1、H1N2、 H2N3、H3N1、H1N7、H3N3、H4N6、H5N1等多种血清型,其中在猪群中广泛流行的猪流感病毒主要有古典猪H1N1毒株、类禽H1N1毒株、类人H3N2毒株[6]。本研究对猪流感病毒的分子检测技术以及猪流感在我国的流行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开展猪流感研究提供参考。

1猪流感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1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分子诊断技术,可以从基因水平检测SIV的RNA,大大缩短了SI病原的检出时间,为猪流感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更敏感、更快速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省时、省力、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诊断速度快等优点,已在猪流感病毒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7]。Lee等利用RT-PCR方法分别在临床样本中鉴定出H1、H3、N1、N2亚型猪流感病毒[8]。杨焕良等建立了猪流感病毒H1N1、H1N2、H3N2亚型多重RT-PCR诊断方法,可以在2个反应体系中对猪流感HA、NA基因进行亚型鉴定,极大地节约了人力与时间[9]。特异性试验检测多重RT-PCR不能扩增其他猪病毒核酸,核酸最低检测量达2 ng。

1.2实时荧光定量PCR

實时荧光定量PCR(real-tmie flurescent quanti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将荧光基团加入PCR反应体系中,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对整个PCR进程进行实时监测,敏感性远远高于普通的RT-PCR。实时PCR/RT-PCR技术是将PCR、核酸杂交、信号放大相结合的实时、在线检测的定量PCR技术,比常规PCR更灵敏、特异性更强。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研究、转基因研究、药物疗效分析、病原体检测等诸多领域。此方法已被用于A型、B型流感病毒检测,检测流感病毒的M 基因、HA基因来区别A型、B型流感病毒,或是用于区别A型流感病毒的亚型[10-11]。段廷云等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以NP基因的阳性重组质粒为荧光定量PCR标准品模板建立标准曲线。对探针浓度、引物浓度、镁离子浓度、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建立最佳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扩增程序[12]。荧光定量PCR的建立为早期诊断猪流感病毒、定量分析猪流感病毒感染程度奠定了基础。张太翔等选取猪流感病毒的N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探针,建立了检测SIV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13]。张鹏超等建立的猪流感病毒SYBR Green Ⅰ定量RT-PCR 检测方法对SIV核酸检测灵敏度达30 TCID[14]。陈艳等建立了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15]。徐敏等建立了以RNA为反应模板的一步法荧光定量RT-PCR诊断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可以用RNA作为模板直接检测,节省时间,特异性好,灵敏度高[16]。张春明等根据猪流感病毒(SIV) M 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及TaqMan MGB 探针,建立了SIV M 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样品检测与病毒滴定及病毒分离结果的符合率均达到100%,特异性强,重复性好[17]。Real-Time PCR技术能精确检测样品中SIV的含量,对SI临床检测诊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18]。

1.3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技术指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后,与标记的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强度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序列信息。通过设计不同的探针阵列,使用特定的分析方法,可将该技术用于基因表达检测、突变检测、多态性分析、基因文库作图、杂交测序、微生物检测等领域[19]。陈红军等根据流感病毒血凝素、神经氨酸酶、亚型基因序列间的差异性,分别设计H1、H3、H9、N1、N2的特异分型引物,根据M基因设计A型流感病毒的通用引物制成基因芯片,并对217 份不同地区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芯片可以同时检测待检样品中5种亚型A型流感病毒,并显示了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灵敏度比PCR 高1个稀释度,比病毒分离高2个稀释度[20]。杨林等根据猪流感病毒的M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将单链PCR产物与芯片杂交实现对SIV的检测[21]。高淑霞等制备了检测H1N1、H3N2、H5N1、H9N2 4种亚型猪流感病毒的基因芯片技术,与PCR方法相比,该基因芯片技术显示了较高的灵敏度[22]。王慧煜等建立了能同时鉴别甲型H1N1及猪流感病毒常见亚型的新型基因芯片检测方法[23]。

nlc202309042150

2我國猪流感流行现状

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分离到不同亚型的SIV[24]。李海燕等对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等地猪群进行了猪流感血清学、病原学调查研究,从1 306份猪鼻棉拭子样品及死亡猪肺、气管样品中分离到39株H3N2 亚型猪流感病毒、12株H1亚型猪流感病毒及其他亚型猪流感病毒[25]。辛晓光等进行了黑龙江省猪流感病原学及血清学调查,1997—2002年共采集到414份猪血清样品,经猪流感血清学检查出猪流感阳性血清57份,平均阳性率为14%;采集到猪的病毒材料275例,经技术处理后接鸡胚,分离出猪流感病毒26株,表明有些猪场污染情况比较严重,直接影响猪场的生存及发展[26]。王隆柏等于2005年8—12月对福建省猪群猪流感病毒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猪流感H1亚型抗体检测的平均阳性率为530%,猪流感H3亚型抗体检测的平均阳性率为23.7%,由此可知,福建省猪群不仅存在不同程度的H1、H3亚型SIV感染,而且感染较为普遍[27]。康文彪等在甘肃省11个市州的猪群中检出猪流感H3N2抗体阳性118份,平均阳性率为2789%,其中健康猪血清检出阳性42份,阳性率为2234%;患病猪血清检出阳性76份,阳性率为32.34%[28]。朱善德等对浙江省宁波市10个县(市、区)5个猪场的457份血清进行猪流感H3N2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猪场阳性率为2593%,全市猪群平均阳性率为16.41%;检测健康猪血清373份,阳性率达11%;检测发病猪血清84份,阳性率达4048%[29]。姚敬明等2010年6月至2011年11月在山西省采集了1 018份血样,用ELISA试剂盒检测猪流感血清抗体,阳性率为0.98%[30]。禹思宇等2010年6月采用间接ELISA及实时荧光RT-PCR技术,对湖南省规模化猪场采集的 1 065 份猪血清、16 796份猪棉拭子、360份肺脏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SIV H1N1抗体阳性率达37.84%,H1N1猪流感病毒抗原阳性率为0.12%[31]。由此可知,SIV在我国不同地区均呈现地方性流行趋势,猪群普遍受H1亚型、H3亚型SIV感染。

参考文献:

[1]Shope R E. Swine influenza:Ⅲ. Filtration experiments and etiology[J].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1931,54(3):373-385.

[2]Thacker E,Janke B. Swine influenza virus:zoonotic potential and vaccination stratefies for the control of avian and swine influenza[J].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08,197(1):19-24.

[3]Shinde V,Bridges C B,Uyeki T M,et al. Triple-reassortant swine influenza A (H1) in humans in the United States,2005—2009[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9,360(25):2616-2625.

[4]Gaydos J C,Hodder R A,Top F H,et al. Swine influenza A at Fort Dix,New Jersey (January-February 1976). Ⅰ. Case finding and clinical study of cases[J].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1977,136(Suppl)

:356-362.

[5]Gregory V,Lim W,Cameron K,et al. Infection of a child in Hong Kong by an influenza A H3N2 virus closely related to viruses circulating in European pigs[J]. The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2001,82(6):1397-1406.

[6]Brown I H. The epidemiology and evolution of influenza viruses in pigs[J]. 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00,74(1/2):29-46.

[7]Phipps L P,Essen S C,Brown I H. Genetic subtyping of influenza A viruses using RT-PCR with a single set of primers based on conserved sequences within the HA2 coding region[J].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2004,122(1):119-122.

[8]Lee C S,Kang B K,Lee D H,et al. One-step multiplex RT-PCR for detection and subtyping of swine influenza H1,H3,N1,N2 viruses in clinical samples using a dual priming oligonucleotide (DPO) system[J].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2008,151(1):30-34.

nlc202309042150

[9]杨焕良,乔传玲,陈艳,等. 猪流感病毒H1N1、H1N2和H3N2亚型多重RT-PCR诊断方法的建立[J]. 中国预防獸医学报,2007,29(9):714-718.

[10]Choi Y K,Goyal S M,Kang S W,et al. Detection and subtyping of swine influenza H1N1,H1N2 and H3N2 viruses in clinical samples using two multiplex RT-PCR assays[J].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2002,102(1/2):53-59.

[11]Wang R X,Taubenberger J K. Methods for molecular surveillance of influenza[J]. Expert Review of Anti-Infective Therapy,2010,8(5):517-527.

[12]段廷云,陈红英,崔保安,等.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J]. 畜牧兽医学报,2008,39(6):752-756.

[13]张太翔,凌宗帅,岳志芹,等. 猪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6):181-184.

[14]张鹏超,师小潇,哈卓,等. 猪流感病毒SYBR GreenⅠ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0,32(10):768-772.

[15]陈艳,张春明,乔传玲,等. 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兽医科学,2009,39(10):894-899.

[16]徐敏,李志强,黄元,等. 猪流感病毒一步法荧光定量RT-PCR诊断方法的建立[J]. 中国兽医科学,2011,41(10):1021-1025.

[17]张春明,乔传玲,陈艳,等. 猪流感病毒M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的建立[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8,30(10):805-810.

[18]Kowalczyk A,Markowska-Daniel I,Rasmussen T B. Development of a primer-probe energy transfer based real-time PCR for the detection of swine influenza virus[J].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2013,187(2):228-233.

[19]Li J,Chen S,Evans D H. Typing and subtyping influenza virus using DNA microarrays and multiplex reverse transcriptase PCR[J].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01,39(2):696-704.

[20]陈红军,侯义宏,白华,等. 猪流感病毒分型基因芯片的建立和初步应用[J]. 畜牧兽医学报,2007,38(7):708-712.

[21]杨林,马世春,苏增华,等. 猪流感病毒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J]. 中国兽医杂志,2008,44(7):3-5.

[22]高淑霞,王文志,张伟. 猪流感病毒低密度分型芯片的试验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1,24(6):2385-2388.

[23]王慧煜,梅琳,侯义宏,等. H1N1和H3N2亚型流感病毒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兽医科学,2011,41(12):1234-1241.

[24]陈君彦,李海燕,申之义,等.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中国分离株血凝素基因分子演化的研究[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5,27(1):13-17.

[25]李海燕,于康震,辛晓光,等. 部分省市猪群猪流感的血清学调查及猪流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 动物医学进展,2003,24(3):67-72.

[26]辛晓光,霍庆贵,秦运安,等. 黑龙江省猪流感疫病的血清学及病原学调查[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2(12):22-23.

[27]王隆柏,魏宏,陈少莺,等. 福建省猪流感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 养猪,2006(5):47-48.

[28]康文彪,宋建国,赵春玲,等. 甘肃省猪流感(H3N2)抗体的血清学调查研究[J]. 畜牧兽医杂志,2008(1):14-15,17.

[29]朱善德,鲍伟华,卢黎明,等. 宁波地区猪流感(H3N2)抗体的血清学调查研究[J]. 兽医导刊,2009(5):39-40.

[30]姚敬明,樊振华,杨裕,等. 山西猪流感分子流行病学调研[J]. 养猪,2012(2):115-116.

[31]禹思宇,易征璇,孟芳,等. 湖南省规模化猪场H1N1猪流感流行病学调查[J]. 湖南农业科学,2011(5):126-128.

王丹,吕小红,付立东,等. 不同收获期对水稻茎秆抗倒伏性状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61-63.

篇7:赤潮生物检测的分子探针技术研究进展

1 饮用水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

饮用水中有许多微生物,绝大部分微生物都是无害的,引起安全问题的主要是致病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病毒、藻类、原生动物。细菌中常见的主要有伤寒杆菌、军团菌、病原性大肠杆菌、鸟分歧杆菌复合群、螺杆菌、弯曲杆菌、霍乱杆菌等。常见病毒有肠道病毒、肝炎病毒、轮状病毒、兔杯状病毒等。有些藻类能产生肝毒素、神经毒素等,特别是研究发现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与肝癌发病率高度相关。原生动物主要有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环孢子虫和微孢子虫,它们能引起人的腹泻、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生命危险。

2 我国的饮用水微生物指标

目前,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饮用水中微生物问题列在首位[2]。也制定了相关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指标:总的来说,发达国家的指标中微生物的种类要更多,要求更严格。这也是饮用水中微生物指标的发展趋势。中国目前以2006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共6项微生物指标,包括微生物项目细菌总数、大肠杆菌、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大肠埃希菌和耐热大肠菌群。可以看到,我国对病毒和产毒藻类并没有强制的标准,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修订我国的饮用水水质标准。

3 饮用水中微生物检测方法

随着饮用水中微生物指标地不断修订,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标准检测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3]。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菌落总数的平板计数法,总大肠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多管发酵法、滤膜法、酶底物法,耐热大肠菌群的多管发酵法、滤膜法,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细菌的传统的形态学检测方法被一度认为是经典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在我国也一直沿用至今,该方法成本低、对实验室的硬件要求也不高,但是这种方法费时,而且对检测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对于原生生物的检测也存在着方法操作复杂、检出率低、价格昂贵等缺点。

免疫学技术特别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已经成功地用来检测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相关的检测试剂盒也已经商业化。免疫学技术比传统的方法在时间上缩短了很多,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抗体制作困难,结果受到洗涤、抗原包被过程的影响很大;另外,针对变异性快的病毒,免疫学检测就比较困难,抗体容易失效,不能检测新的抗原。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是人们对微生物的检测也发展到了分子水平。主要出现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PCR技术由于其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衍生出了多种检测方法,包括荧光定量PCR、免疫PCR等。PCR反应容易受到环境中一些物质的干扰而出现假阳性结果,并且需要得到纯化的DNA或RNA片段进行扩增,步骤多,仪器昂贵,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高。FISH技术是一种安全、快速、灵敏度较高的技术,但成本较高,难以普及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起步较晚,还不是很完善,在特异性、样品制备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而且成本也比较高。这些方法还容易受到生物体系内源荧光背景和固体基质背景的干扰,检测时灵敏度的提高受到限制。

另外,还出现了流式细胞术等检测新技术[4],该技术缩短了检测时间,而且能区分活性和非活性细菌,以及估算微生物的再生能力。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并且使用不同荧光染料或者内标进行检测,结果也明显有差异,检测费用也比较昂贵。

4 长寿命荧光标记技术

荧光分析法是一种先进的分析方法,具有仪器构造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而不断地被应用在各种分析检验过程中。基于荧光分析原理的荧光探针技术在生命科学等领域已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其在检测速度和易用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在很多方面已经取代放射性核素标记技术而称为标准的方法。但是荧光标记法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荧光探针容易受到生物体内源荧光和固体基质背景荧光的干扰。

长寿命荧光技术可以利用时间分辨的方法来消除内源荧光和干扰荧光,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而迅速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起,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食品安全监测等领域。在微生物检测方面,长寿命荧光标记技术也崭露头角,已用于快速测定食品中的大肠杆菌、微囊藻毒素、赭曲霉素A。Niu等以功能性长寿命稀土铕配合物为标记物,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建立了基于固体基质表面的双探针串联杂交模型,用于病原微生物DNA的检测,并成功地对环境样品中病源微生物进行了测定。将长寿命荧光探针技术构建高稳定性、高灵敏度、快速、简便的饮用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

参考文献

[1]Wang Zijian.He Xiaoqing,Xie Xiang ming.Molecular technologies for monitoring pathogens in drinking water[J].J Ecotech Res,2004(10):113-118.

[2]王中卫,李哲民.中外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微生物指标比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24(1):70-74.

[3]金银龙.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释义[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155.

篇8:赤潮生物检测的分子探针技术研究进展

关键词: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研究生;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10-02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之一是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国内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海南大学自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进行211工程建设以来,在国家211工程建设资金的支持下,积极开展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建立研究生创新型实验教学平台即为教学改革的内容之一。在构建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之前,笔者认为我们必须首先弄明白什么是创新与创新人才。根据美国布法罗州立大学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杰拉·德普希欧博土的解释,每个人都可以创造性地思维,都可以通过培训而具备创新的能力,美国《创新杂志》给创新所下的定义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创新的特点包括:1.创新必须经过人的努力才能产生;2.创新需要战胜社会成见的挑战;3.创新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并承担一定风险;4.创新来自原创力、责任感和坚强的毅力;5.人们可对创新加以识别、学习和应用。所谓创新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创新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点。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而且也表现为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其核心则为基因操作技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首先以碱性磷酸酶为目标构建了从基因组DNA模板的制备、基因序列的数据库检索与分析、基因克隆用PCR引物的设计、分析与合成、PCR扩增目的基因与基因验证(测序)、表达系统的选择与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转化一直到重组菌的诱导表达及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与蛋白鉴定及活性分析这样一个实验教学体系。我们的研究生从这样的实验教学体系中能得到什么呢?传统的实验教学是教师准备好实验,学生进行简单的操作以验证实验结果,从这样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学生所得非常有限,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离开了老师就一筹莫展。这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也与本人一贯坚持的“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相去甚远。在我们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围绕着一个明确的、确定的目标,自主探索实现目标的途径与方法,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与挫折,在查找失败原因、解决实验难题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仅仅知道基因的基本操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能够对目标蛋白及其基因进行改造,以获得比天然蛋白性能更为优异的、更加符合我们需要的生物技术产品或生物技术药物。这就是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内容。蛋白质工程是全球生物技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具有广阔的前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又构建了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载体的实验教学体系,让学生们自主进行探索与研究,以获得将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结合起来,对目标蛋白及其基因进行有目的的、合理的结构改造的知识与能力,从而为将来进一步开发创新技术与创新产品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以上是在实验室里进行基因操作必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那么仅有这些是否就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没有生物信息学,很难设想如今还能在生命科学领域做出具有真正前沿水平的工作成果”(杨焕明)。学生只有在学习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的同时,不断强化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和生物信息学计算机操作技能,才能为全面提高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产品开发的综合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又设计了与基因操作和蛋白改构密切相关的生物信息学系列实验,内容包括:核酸序列分析、蛋白质序列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显示与分析、分子对接、虚拟筛选、进化分析、计算机辅助免疫原性预测等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实验。这样就把实验室里进行的基因操作实验与计算机上进行的生物信息学实验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利于训练学生全面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第三,是关于配套的实验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与实验课程配套的创新型特色教材采用案例式、探索型的编写思路,建设一体化设计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其中实验部分由文字、图解及实例图片组成,计算机操作部分由理論讲解与实例操作组成。对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详细点评,对背景知识与拓展技能予以介绍,引导学生进一步查阅并研读经典文献。如何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全国以至全球的教育界都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展开了不懈的探索。笔者通过这样一个教改项目的建设,初步得出了这样一个认识,即培养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必须做到如下两点:①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必须模拟正常的科研活动过程,以完成特定的目标、解决特定的问题为导向,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型、研究式学习,唯此方能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②生命科学发展到当前阶段,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必须既要熟练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也要熟练掌握生物信息学应用技能,唯此方有可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做出创新性成果。以上做法与观点是否恰当?请同道们不吝指正。愿我们共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加一块砖、添一份力。

参考文献:

[1]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6-01/12/content_4043

283.htm.

[2]李俊龙,徐翔,胡锋,王恬,林江辉.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24-26.

[3]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214/10/872587_92872704.shtml

[4]田德新,张喜荣.美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3):85-87.

[5]李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药物分析教学的启示[J].药学教育,2008,24(3):28-29.

基金项目:海南大学211工程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李军,男,博士,副教授。

篇9:赤潮生物检测的分子探针技术研究进展

1 生活在活性污泥当中的微生物

活性污泥当中主要含有藻类、细菌、原生动物、微型动物、真菌、放线菌等, 能够分解和吸附存在于废水当中的有机物。活性污泥当中存在较多的菌, 主要有丝状菌和菌胶团以及少量的游离细菌。活性污泥当中还存在较多的原生动物, 时常出现的一些原生动物包括变形虫、漫游虫、盾纤虫、吸管虫和钟虫类等等。除此之外, 活动污泥当中还存在诸多后生动物, 例如:线虫、轮虫等, 所以人们认为活性污泥属于一个极其丰富的微生物世界, 针对那些工艺管理者而言, 一定要具有识别微生物的能力, 并掌握它在处理污水时表现出来的指示作用。

2 应用微生物检测污水中微生物的工艺流程

2.1 对镜检进行介绍

在做污水处理厂这个实验时, 微生物镜检这个项目最近这些被众多相关人士所关注和研究。此检测项目依据直观可靠的检测结果, 同化验室SVI以及MLSS和SV等诸多检测结果进行配合, 能够使工艺掌控人员清楚的掌握系统当中活性污泥的实际变化情况, 这样工艺掌控人员就能够对工艺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1]。

2.2 镜检采样

(1) 采样。我污水厂根据SBR-DAT-IAT这项工艺所具有的特征, 确定在DAT-IAT这个反应池当中中设置相应的采样点, 采样的时间就是反应池当中曝起25分钟后, 也就是泥水全部混合到一起的时候, 从DAT-IAT这个反应池当中取出100毫升的混合液。为了不让水样发生变质, 需要在取样之后便及时将其拿到化验室当中来进行检测工作。通常情况下可以一周采样一次, 还可以一个月采样一次, 实际上我们需要了解工艺的实际调整情况以及接纳污水的情况, 然后适当的增加采样的次数。由于没有相同的工艺, 所以, 应用微生物镜检来对污水当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时, 采样点应该是工艺当中代表性极强的位置, 例如:污水处理厂当中二沉池的入口处或者是反应池的末端[2]。同时, 采取的样品一定要是池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些泥水混合溶液。

(2) 利用微生物镜检对污水中微生物进行检测的方法。把传统的计数法当做定量污水当中微生物的方法, 使用滴管提取一滴 (0.06毫升) 混合均匀的溶液滴到载玻璃片之上, 然后从一侧把盖玻片压好。在制作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不能让气泡出现。制作完样品之后, 应用规格是10*15倍的显微镜来观察全片, 并把对微生物的数量进行计量。然后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这时应该记录微生物的状态活性、数量以及种类等。

3 污水处理厂当中微生物镜检所具有的作用

在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过程中, 利用镜检的方式能够探究出微生物的具体生长状态, 进而掌握活性水泥所具有的活性。在此厂这个大工艺系统当中, 当存在大量钟虫时, 说明此系统在出来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 能够处理处大量的清水[3]。假如检测出大量的枝虫, 并且轮虫还具有较快的繁殖速度, 通常表明污泥将会发生膨胀的现象。如果检测出盾纤虫的数量逐渐减少, 并且活跃程度大大降低时, 就有可能是进水时受到了污染, 这时所放出的水会非常的浑浊。当活性污泥膨胀的时候, 那么它的絮状结构就会变得十分松散, 诸多草履虫以及变形虫就会出现, 这时出水时经常会带出大量的污泥。

4 针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的指导意见

我们在应用微生物镜检检测污水当中的微生物, 能够够获得非常好的效果。因为指示菌所具有的活力特别高, 并且还能够感知特定物质所表现出来的变化, 所以, 合理的应用微生物镜检能够迅速感知到污水当中各种成分变化状况。而应用微生物镜检能够顺利的完成检测环境的工作。此外还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 利用微生物镜检这项技术时, 一定要注意其自身的几个特征:拥有可以被定量、检测与扩增性;能够准确感知存在于环境当中一些物质的实际变化;在某种环境当中能够体现出较强的活力等[4]。

从整体上来看, 微生物镜检这项技术的灵敏度非常高, 实现了应用非培养的方式对微生物所具有的多样性进行研究的目的, 在基因水平方面使物种的多样性得以扩大, 同时还使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探究得到了良好发展。可是任何一种检测方式都具有相应的功能优势以及局限性, 且还一直处在逐渐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所以, 在对微生物的功能与结构进行分析时, 一定要考虑分子技术自身因素会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并在探究通过分子技术得到的结果时, 还要探究此方法所具有的稳定性、适用范围以及代表性。如果条件充足的情况下, 应该结合诸多种不相同的分析方法, 合理的对活性污泥当中存在的微生物进行解释与判断, 进而获得一个正确的检验结果。

5 结语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 微生物镜检这项技术自从诞生之日起, 就被应用在诸多领域当中, 并获得了非常好的检测效果, 例如:考古学、生物学、工程学以及医学等。随着科技的进步, 微生物镜检这种检测手段也不断更新和改变, 并在污水处理方面有了崭新的进展, 可是还有一定的缺陷存在其中, 需要这一领域上的工作人员进行不断努力, 使生物学技术可以更加完善。

摘要:文章针对活性污泥处理, 介绍了存在于活性污泥当中的微生物, 然后又分别探究了微生物镜检这项技术在处理污水中微生物的工艺流程, 最后针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性的意见, 希望可以达到很好的污水治理效果。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技术,污水处理,微生物检测,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道平, 邱禹, 刘乙奇等.面向污水处理的数据驱动故障诊断及预测方法综述[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03) :111-120, 129.

[2]赵超, 戴坤成, 王贵评等.基于AWLS-SVM的污水处理过程软测量建模[J].仪器仪表学报, 2015, 36 (08) :1792-1800.

[3]杨小丽, 洪凯, 张雷等.活性炭海绵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用于污水处理提标改造中试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4, 36 (02) :89-93.

上一篇:学生干部考核细则下一篇:四世同堂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