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权勘界操作流程

2024-05-02

集体林权勘界操作流程(精选4篇)

篇1:集体林权勘界操作流程

林权收购操作流程

1、将原始林权证(即政府下发的第一批林权证,林权如曾进行过流转即推定其林权证非原始林权证)带至林业局1319办公室与系统数据进行比对,如存在误差,即先要进行纠偏后才能确定签订合同(因纠偏涉及部门广,耗时长)。

2、核实林权证的真实性(拿林权复印件至当地林业站核实林权面积、林权性质、小班图等信息,因为林权性质可能在发证后变更,林业系统里的才是最新的,以免造成收购公益林而不自知)。

3、村/组召开村/组集体会议,收集村/组民身份证复印件,并出具村/组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可参照模版,主要要体现村/组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林权权利人将林权流转给我司);签署林地林木流转出让方申请、林权流转小班清单、填写林地林木有偿流转申请表(参照模版)

4、双方签订林权流转合同(根据收购模式套用格式合同,如谈判内容与格式合同有出入,则按实际情况增减条款后报法务审批签订),合同签订注意事项如下:

①签订人为个人的,应附身份证复印件,单位应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及税务证复印件。

②一个收购方式范围内的合同要同时签订,不可单独签,因为合同是根据收购方式配套制定的,漏签将不能体现完整意思表示。③协议有多页的,应盖骑缝章,个人在每一页都签字。

④协议空白处应按实际情况填写具体内容,无内容应在空白处划“/”。

5、办理林权流转变更登记(按照林业局提供的林权流转所需资料目录整理资料成册后报林业局审批)

篇2:集体林权勘界操作流程

1、林权权利个人或集体经济组织提出林权初始登记申请

↓林权登申请现场核实记表、个人身份证明或集

①提交申请材料:体经济组织的资格证明、负责人身份证明、林

↓地权属证明文件或与毗邻单位、个人的认界协 议等证明材料、四至清楚无纠纷。②林权所有村、组单位签具意见。

↓组织林权外业勘界,填写现场勘查表;绘制勘查 图;现场见证人、申请人、勘 查人表上签名、四邻

2、乡镇林业站初审:在申请表上签名,要求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外↓业工作并完成内业资料整理,签具初审意见。根据林业站初审结果,对现场登记内容进行公 示(30日);经公示无异议,个人责任山签订

3、乡镇人民政府复审林地承包合同书,集体经济组织召开村民或村↓民代表会经2/3村民或2/3村民代表决形

成决议并签名(不能代替签名)。

4、县林业局林权管理中心审核

①提交公示报告、林权登申请现场核实记表及相关资料;

②资料审核受理:符合规定的予以受理,不符合规定的应说明理由或

↓要求补充完善材料方可受理;

必要时,须通知林权权利个人或 集体单位组织

③现场勘验调查:好毗邻单位或个人及乡镇林业站相关人员到现

场核实四至界线,调查资源分布状况,填写现

↓场勘查表;绘制勘查源图;参加人员在表上签名。

经现场勘验调查,数据准确,权属合法有效,5、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图件符合实际,资料完善符合条件的报请县

人民政府审批登记,对不符合条件的以书面

↓形式式告知理由。

6、核发林权证:经县人民政府审批,县林业主管部门予以初始登

↓记并及时发放林权证

篇3:集体林权勘界操作流程

关键词:集体林权;外业勘界;林权勘界

中图分类号:S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13-1

1 林权勘界的基础和方法

1.1 林权勘界的基础

林权勘界要以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二类调查)为基础。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是优化林业用地结构、规范林业用途、平衡林地布局的规范性文本,是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登记发证的范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详细提供了森林资源的现状、质量、结构和分布信息等内容,为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是林权勘界的原始数据。

1.2 林权勘界的核查方法

宗地界线调查要做到“四到场,一描述”,“四到场”即权利人到场、林业站技术人员到场、乡村林改工作人员到场、相邻关系单位人员到场,“一描述”是准确描述四至边界。四至界线清楚后,由外业勘界专业技术人员采用GPS定点和地形图勾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宗地边界确认,并详细记载起源、林龄、树种组成,林分密度等林分因子以及座落、林地使用类型、林业地类,宗地所处的林班和包含小班的具体内容,并填写《林权登记勘查调查表》。在调查表上由相邻关系人签字已确认权属无争议后,再由勘验组成员和林权权利人签字盖章,从而完成本宗林地的外业勘界工作。

另外,现场勘界时,涉及相邻集体经济组织或国有林场的,应有相邻集体经济组织和国营林场的代表一起参加。并在《林权登记勘查调查表》上“相邻关系单位”一栏签字盖章。

2 林权勘界的内容

林权实地勘界内容的设定,应当与林地林木承包或流转合同内容和林权登记所要求的事项相一致,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2.1 宗地区划

林权宗地是以林权主体为基础并考虑相关因子而区划界定的地块。例如,以林地承包经营人承包的林地为一块宗地。宗地面积大小不受限制,宗地界线力求以明显地貌、地物界线(山脊、山谷、河流等)为界。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把握三个原则:①林权主体不同原则。按照权利人的不同进行区划界定。林权权利人为了生产经营的便利,要求将相邻宗地进行合并的,应当给予支持,可以按共有林权进行勘界登记。例如,林业“三定”时划定自留山、责任山以及谁栽谁有的林地面积比较小,不利于经营和登记发证的,可以将多户相邻的林地划为一块宗地。②林权权利不同原则。主要是指林权权利内容和林权来源方式的不同。对于林地使用期限不同特别是自留山长期使用的,要区划为不同宗地,例如,以家庭承包经营林地的使用期限为依据划分不同的宗地;对林权转移合同有依法特别约定的,也要区划为不同宗地;对于相邻地块林地所有权不同但使用权相同的,要划分为不同的宗地,便于林地使用权终止后,分别将不同的地块归还给林地所有权人或继续经营。③经营类型不同原则。对于林种不同以及划定为重点公益林、地方公益林的,要区划为不同宗地。

2.2 宗地位置确定

宗地位置即宗地的坐落地点,通常表示的方法是:行政村—自然村—宗地名称,林班号—小班号。使用GPS测量时,要记载宗地的横纵坐标。行政村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名称为准;自然村和宗地名称使用地图上标有的地名,地图上没有标注地名的用当地群众普遍认可的地名。

2.3 四至认定

宗地四至即是宗地的界線,通常以东南西北为顺序的四个方向进行认定,记载明显的地物标志,没有明显的地貌地物标志的,可人为设置固定的标记物,并在实际勘界时采用GPS定点的方法确定边界的横纵坐标。

2.4 面积计算

宗地面积测算方法主要采用解析法面积测算。解析法面积测算是根据实地测量的数值计算面积的方法。宗地界线与二类调查数据的小班基本吻合的,以宗地所包含的小班面积之和确定面积;不完全吻合的,以宗地实地测量确定边界后计算的面积为准。

2.5 宗地地形图制作

林权实地勘界要制作宗地地图,作为林权证和林权证登记勘查调查表中的附图。在制作宗地地图时,一般使用14cm×17cm规格的图幅,详细注明指北方向、比例尺、图幅号、图例等内容,并将制作完成的宗地地形图用计算机打印出来粘贴在《林权登记勘查调查表》和《林权证》的附图处。

3 林权外业勘界的要求

3.1 林权外业勘界要按照集体经济组织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执行

具体林权实地勘界由改革工作小组统一安排,预先通知相关人员届时到场,确保实地勘界工作顺利进行,确保实地勘界成果真实有效。林业部门做好专业技术服务,不得包办代替。

3.2 要建立林权勘界质量检查监督制度,对实地勘界资料进行全面审查

必要时,可抽取一定比例的宗地进行实地复查,确保林权勘界资料符合实际。例如,工作中林权勘界人员玩忽职守只由林地使用权人进行了描述,在地形图上勾画了宗地的位置,并未进行实地勘界,或村级林改人员只求进度未求质量,未进行实地勘界,造成证地不符,这样要通过实地复查予以纠正。

3.3 要建立林权勘界结果公示制度

通过实地勘界形成的林权资料,要进行公示,公示内容要通俗易懂,与实际勘查的内容一致,并通知相关利害关系单位或个人,到公告地点查看公示材料。对有异议的宗地,要进行实地复查,对复查结果要再次进行公示。

篇4:集体林权勘界操作流程

一、推选协商代表

要点:产生代表单位代表由法定代表人指派,职工代表由工会选派或民主推选。双方代表人数应对等。

1、用人单位方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指派。

2、职工方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由工会主席或者其书面委托的职工一方其他代表担任;上一级工会组织的代表、区域性、行业性工会组织的代表、持证的工资协商指导员均可受委托成为职工方的首席代表;未建立工会的,首席代表从协商代表中民主推举,并经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同意。

3、协商双方代表人数:协商双方代表人数按照对等原则确定,一般每方3至10名,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由双方的法定代表人担任或由其局面委托的其他代表担任)。具体人数根据用人单位情况和实际需要,由双方自行商定。用人单位协商代表与职工协商代表不得相互兼任。协商双方可书面委托本单位以外的有关专业人员作为本方协商代表,但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协商代表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4、双方代表组成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小组:其职责是就工资等有关事项及工资集体协议的履行、协议文本的变更、期满续签和双方认为有必要协商的有关事项,进行协商。

5、协商代表的职责

(1)参加集体协商.这是协商代表最基本的职责。

(2)接受本方人员质询,及时向本方人员公布协商情况并征求意见。(3)提供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协商代表在协商前要收集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为集体协商提供有关的依据。

(4)代表本方参加集体协商争议的处理。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不能协商解决是,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工会和企业的人员进行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时,协商代表代表本方参加集体协商的处理工作。

(5)监督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的履行;这一职责讲明集体协商代表除了具有参加集体协商、参加集体协商处理的职责外,还具有监督集体合同的履行的职责。

(6)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6、协商代表的保护

《集体合同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协商代表履行职责的期限由被代表方确定。”这规定协商代表履行职责期限权掌握在被代表方,另一方没有权利确定协商代表的期限。

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内部的协商代表参加集体协商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这条规定确保了集体协商的时间。

第二十八条规定:“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在其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完成履行协商代表职责之时,除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一)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

(二)严重失职、营似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三)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不得调整其工作岗位。” 这规定既避免出现职工方协商代表在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不与其续签劳动合同的情况,又避免出现用人单位为报复职工协商代表而调整其工作岗位情况。

第二十九条规定:“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就本规定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从法律上保证职工方协商代表因履行职责受到不公正待遇,甚至遭到打击、报复时,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确保得到公正待遇。

二、发出要约

企业和工会或职工任何一方均可以书面形式发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另一方应当20日内以书面形式回应要约,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进行集体协商。实施要约包括工资调整幅度,奖金、补贴发放标准,加班工资发放标准,违约责任等。

三、协商准备

要点:协商准备收集与工资情况相关的资料,劳资双方提前沟通,力争使协商重点趋于一致。

企业与工会双方就工资集体协商内容进行磋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在原有工资分配、调整制度和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基础上,初步拟定工资集体协议文本及工资分配制度和劳动定额管理方案等文稿,并广泛征求职工意见。

1、收集有关情况和资料,拟定协商议题; 收集资料信息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1)当地政府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2)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的人工成本;(3)本地区、本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4)本地区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5)本单位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6)上本单位工资总额、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工资调整幅度;(7)其他与协商决定工资总额、工资水平、工资调整幅度相关的因素。

2、征求企业方和职工对协商意向的意见;

3、形成书面工资集体协商初步方案;

4、共同确定一名非协商代表担任工资集体协商记录员。

四、正式协商

要点:双方平等协商,初定集体协议文本及工资分配制度和劳动定额方案。

1、会议程序

(1)协商会议由双方首席代表轮流主持:(2)宣布会议议程和会议纪律;

(3)一方首席代表提出协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另一方首席代表就对方的要求作出回应;

(4)协商双方就商谈事项发表意见,开展充分讨论;

(5)双方首席代表归纳意见。达成一致的,形成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6)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或出现事先未预料到的情况时,经双方同意,可以暂时中止协商。协商中止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天。具体中止期限及下次协商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由双方共同商定。双方多次协商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书面申请。劳动保障部门在协调处理时,应组织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代表共同进行。

五、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

要点:劳资双方代表协商后,形成协议草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审议。(1)召开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工资集体协议,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且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工资集体协议草案方获通过。

(2)会议审议、通过集体协议及工资分配制度和劳动定额管理方案;(3)双方首席代表在协议上签字(可举行签字仪式)

六、报送劳动部门审查备案

要点:送主管的劳动保障部门审查,通过后,协议应张榜公示,由全体职工监督履行。

(1)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0日内,由企业将集体协议文本及工资分配制度和劳动定额管理方案等文件一式三份报送劳动部门审查。

(2)15日内未提出异议,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生效。

上一篇:区全民运动会开幕辞下一篇:时间不是用来放肆的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