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体会酒驾

2024-05-06

安全事故体会酒驾(共4篇)

篇1:安全事故体会酒驾

酒驾事故统计

本报讯(记者邢世伟)5月以来,全国公安部门已移送646件醉驾案件至检察院审查起诉。同时,全国前半月查处醉驾数量同比下降35%。

日均查处醉驾136起

5月1日起,备受公众关注的刑法修正案

(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刑法修正案

(八)增加了危险驾驶罪,将醉酒驾驶机动车和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规定了相应的刑事处罚。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醉酒驾驶机动车等违法行为规定了更严厉的行政处罚。

这两个新规,对醉驾行为起到了相当的震慑作用,据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5月1日至5月15日,全国共查处醉酒驾驶2038起,较去年同期下降35%,日均查处136起,较去年全年日均查处数下降43%。全国因醉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7.8%和11.1%。

不仅醉驾数量大减,各地酒后驾车的数量也大大减少。从各个地区来看,5月1日至15日,北京共查处酒后驾驶505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82.2%;浙江共查处酒后驾驶1100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7.2%;山西共查处酒后驾驶205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6.8%;上海共查处酒后驾驶665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5.8%。

一些醉驾司机驾车闯卡

公安部方面透露,在刑法修正案

(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后,公安部门对经核实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刑事立案。根据公安部的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已有646件案件侦查终结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占案件总数32%。

公安部方面称,由于“醉驾入刑”提高了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也加重了违法者逃避处罚的心理,一些“醉”司机为逃避检查驾车冲闯执勤卡点,伤害正在执行任务的民警。公安部交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阻碍民警执法的将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部门举措

最高院收集醉驾指导案例

方便各级法院参照适用;北京各级法院头两起醉驾案上报

本报讯(记者张媛)北京本市各级法院收到的头两起醉驾案,需上报市高院、最高院。前日,北京市高院向全市各级法院下发了上述通知,此举旨在方便最高院收集案例以便各法院参照适用。

要求保证程序合法

前日,北京市两个中级法院、十八个基层法院都收到了市高院《有关醉驾入刑的具体执行通知》。

根据这一通知,市高院要求各级法院将所收到的、拟作为犯罪处罚的第一起和第二起醉驾案件,向市高院上报,再由市高院上报给最高人民法院。

同时,市高院要求各级法院,如果报请的醉驾案件中,存在已经采取强制措施的,法院可视案件的具体案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保证程序合法。

目前尚未收到案例

5月1日,刑法修正案

(八)正式实施。十天之后,最高院副院长张军针对各地严查醉酒驾车行为的情况,又在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对醉酒驾驶者追究刑责应慎重,应与行政处罚注意衔接。

北京市法院系统在此时发布通知,据了解是为了让最高院在收到市高院上报的案件后,对其中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以指导案例的形式进行发布,方便各级法院参照适用。

不过,由于目前北京提起公诉的醉驾案例只有三起,且至昨日都已当庭宣判,因此北京市法院系统在发布该项通知后暂未接到案例。

【专家解读】

指导案例可能影响未来判案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许兰亭介绍,指导案例是指最高院在典型案例中找到规律性、列明各种情形,如过去对重婚罪发布的一些经典案例、每年发布知识产权大案等。

这些指导案例,并不会改变单一案件的判决结果,但对于未来判案有指导作用和约束力。因此此次要求上报案例,并非针对“醉驾入刑”。

之所以引起如此高的关注度,许兰亭认为,主要还是公众担心在判案和量刑环节出现寻租空间时,比如如何才算“显著轻微情节”?何时可以“依法变更强制措施”?许兰亭建议,最高院能尽快通过指导意见等形式,将上述细节一一明确。

篇2:安全事故体会酒驾

某日下午,某单位职工白某某驾驶一辆轿车载着同学张某、黄某某,参加同学聚会,晚间就餐时白某某饮用了2两白酒和1瓶啤酒。当日21时50分,白某某驾驶轿车载着同学张某、黄某某沿快速通道返回市区,途经某学院路段时,因操作不当撞到道路北侧的隔离花坛,造成车辆严重受损、张某和黄某某受伤。

【案例评析】

本起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白某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且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事故处理大队也因此认定白某某承担本起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同时,对白某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事故处理大队依法作出罚款300元、并处暂扣机动车驾驶证3个月的处罚决定。

【交警提示】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由于驾驶人血液中酒精浓度增高,会出现中枢神经麻痹,理性、自制力降低,视力下降、视线变窄,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平衡感减弱等状况,导致驾驶人操纵制动、加速、离合器踏板时反应迟钝、行动迟缓,极易引发各类道路交通事故,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也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春节将至,节日期间走亲访友难免会喝酒助兴,在此提醒广大机动车驾驶人切莫饮酒后驾驶机动车。

以上是酒后驾驶交通事故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酒后驾驶处罚标准

●酒后驾驶机动车,记6分,罚500元,暂扣驾驶证1--3个月;●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记12分,罚500元,暂扣驾驶证3个月;●醉酒驾驶机动车,记12分,罚2000元,暂扣驾驶证3--6个月,拘留15天以下;●酒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记12分,罚2000元,暂扣驾驶证6个月,拘留15天以下;●一年内有醉酒驾驶机动车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对于酒后驾车的处罚规定,虽然有,但是过轻,这也是造成目前酒后驾车,并且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我国认定酒后驾车标准的起点是0.2%(即在驾驶员的血液中每100毫升的酒精含量为20毫克),除非是酗酒,否则,一般来说,对于酒后驾车也是没有太多的约束作用。相比瑞典为0.02%,德国为0.03%,日本为0.05%,我国认定酒后驾车标准的起点显然放得有些宽。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如何禁止酒后驾车,与国际接轨其实是可行的。只有重罚,甚至上升到法律层面,酒后驾车的行为才能有所收敛

饮酒越多,你受到的处罚越多。

正是由于酒后驾车可能导致的严峻后果,各个国家都对酒后驾车执行了严格的规定。我国的相关法律将酒后驾车分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是根据驾驶人员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值来界定的。所谓饮酒驾车,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所谓醉酒驾车,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根据计算,一般情况下饮用350ml(约相称于1小瓶)啤酒或半两白酒(20ml)后,血液酒精浓度就可达到0.02(20mg/100ml),即达到饮酒驾驶的处罚条件:按照新交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法律处罚更加严肃:饮酒后驾车,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

当饮酒量上升至1400ml(约相称于3瓶500ml)啤酒或一两半白酒(80ml)时,血液酒精浓度可达到0.08(80mg/100ml)即可达到醉酒驾驶处罚条件: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公安部拟行新条款进行了解读 醉驾等行为纳入刑法处罚范围

篇3:安全事故体会酒驾

点评:总有人说此类处罚是一种矫枉过正,那是他们忽略了酒驾违规带来的重大伤害。据公安部统计,有近40%的事故跟司机饮酒有关。发生事故有人、车、路、环境、管理等多种因素,其中人的因素占到了70%,而在人的因素中,由于驾驶员饮酒引发事故,更是主要原因。据报道,喝1瓶啤酒,车祸发生率增加1倍;喝3瓶啤酒,车祸的发生率增加5倍;喝4瓶啤酒时,事故发生率则增加10倍。而任何一个交通事故都会导致残酷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家庭痛苦等。所以,酒驾看起来问题不大,社会危害、安全杀伤力却非常大。只有动用重罚,和个人前途息息相关,才能让交通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

其实,对于酒驾,不少法规都有严格规定,比如《道路交通安全法》早就有明文规定,“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交管部门约束至酒醒,处15日以下拘留和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2000元罚款。一年有两次醉酒后驾车行为的,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按说,所有的司机的安全敬畏感都应该非常强,可现实生活中,酒驾仍时有发生,有些司机对生命敬畏感还不够强。将酒驾和个人前途挂钩,也是对安全敬畏感的“无奈的督促”。

公安部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修订工作已经结束,对闯红灯、遮挡牌号加大处罚力度,闯红灯扣分提高到6分。“汽车社会”到来后,国家法规在公共交通安全方面,可谓是越来越严、日益苛刻。酒驾影响考公务员等和国家安全法规的立法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篇4:安全事故体会酒驾

现在我们正在治理“酒驾”,法律之剑越来越严,酒驾事件确实明显减少,事实证明“治乱用重典”的方法和思路是对的。如果我们将同样的法律原则和办法应用于食品安全,对食品违法者毫不姑息,不仅让其名誉扫地,而且一律追究其刑事责任,那些不法的企业和商人还敢以身试法吗?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出在技术上,而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违法者为牟取暴利而欺骗消费者导致的,所以,重“罚”是很管用的方法。对于制造伪劣食品的企业和个人,一定要罚得他们没有能力再开张,或者不再给予营业资格,这样才能断了违法的念头。

目前,我国生产食品的企业有 45万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只有 2.6万家,占市场的比例只有 5.8%,有 35万多家的企业都是 10个人以下的企业。显然,这么多的生产经营企业,光靠职能部门的有限力量去监管,根本无法给人民提供可靠的食品安全保证。而且,按目前我国的监管体制,由多个政府部门监管食品安全,其中农业部门管种植、养殖,技术监管局管加工和生产,工商局管流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食品餐饮卫生以上各部门看似各司其职,职责分明,其实不然。比如,沈阳的“毒豆芽”事件就存在各部门互相推诿,上海超市的“染色馒头”同样如此。因此,“九龙治水”,多个部门管食品,难以做到安全监管的无缝衔接,反而会增加食品安全的监管盲点和降低监管效果。

食品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更要靠食品生产企业,发挥第一责任人的自觉性,把好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生产关,对生产的食品的安全问题负起完全的责任。因此,要通过制定严格法律,让这些企业心存畏惧,自律守法,认识到食品安全是人命关天,比企业利润重要千万倍。假者图的就是个利,而我们现在往往又罚得不够狠,致使伪劣食品屡禁不绝。比如,一家食品企业生产伪劣食品被罚 5万,但 5万元根本刺不痛他,罚完款照样生产。再比如,某地的一个基层法院判决的一起销售在饲料中非法添加“瘦肉精”的案件中,他们销售的“瘦肉精”可以饲养上万头猪,但是 4名主犯均被判了轻刑、缓刑,理由是涉案人和所谓的受害人(比如购买饲料的企业和个人)达成了和解。这样的判决,使得潜在食用含“瘦肉精”的肉制品的消费者,无法得到法律上的真正保障。

上一篇:求一篇读后感下一篇:小学生热爱阅读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