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个人资料

2024-04-29

张海个人资料(共10篇)

篇1:张海个人资料

张 海:书坛的“苦吟派”代表人物

书法(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张海书

7月1日,《张海书法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办。张海先生是当代著名书法家,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主任、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文联主席、书协主席,全国第八、九、十届人大代表,全国有突出贡献专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在领导河南书法崛起于中国书坛的同时,自己在艺术上也不断升华、飞跃。

张海先生真草隶篆四体皆能。真书宗法《张猛龙碑》,朴茂真纯,骨强筋健;篆书汲古融今,苍茫率意;他对隶书用功早勤,遍临著名汉碑,于《封龙山碑》得益最多,以此为根基,他参用汉简笔法和行草书的体势,逐渐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草隶”,为当代隶书大家之一。其行草书则融碑汇帖,俊逸典雅,曾获全国书法展最高奖。

张海先生是一位勇于探索的艺术家,以其深厚的功力、卓越的识见和稳健的行事风格称誉书坛。在隶书取得成功后,他并没有裹足不前,而是转而专攻小行草,并且以极高的悟性很快便达到相当的高度,获全国奖。他至今仍不断地进行艺术探索,不断扬弃、超越与升华,使自己的艺术风格更加丰富、更臻成熟。近十几年来,他每隔几年就把自己的创新成果和探索思路展示给观众、读者。年底出版的《张海书法精选》和《张海书增广汉隶辨异歌》便是他最近几年来艺术探索成果的集中展示。

此次书法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展展出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50余幅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以八尺为主,既有两丈四的鸿篇,又有精美的小字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与许多展览不同,张海先生注重与观者的交流,重视时代带给人们的审美嬗变,因而在展出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同时,还展示了部分作者手记和创作见解,阐述自己对有代表性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创作体会以及有关书法艺术问题的看法。观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辅之以作者手记、创作见解,令观众对作者的内心世界乃至创作过程有一个立体的、全面的了解。

篇2:张海个人资料

今年对于自己来说最大的事就是自己由学生转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职业者,荣幸加入蓝山屯河这个大家庭,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公司良好的团队建设、温馨的文化氛围、执着的领导干劲时时刻刻感染着我,使我深深的爱上这个团队和集体,我相信我的梦想会在这里绽放,更相信公司的蓝图在我们的不懈奋斗下更加辉煌。

入职六个月来,自己的各个方面和层次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化工基础知识的认知和思考,到乙炔工艺流程图的了解和熟知。从化工原理的的分析和讨论,到干法乙炔的工业制法和工艺思路。不仅掌握了许多工艺知识,而且在培训和学习过程中学到了团队意识和团队思想。对于我们刚刚开始从事化工工作的新人来说,面对公司严峻的发展形势,无工作经验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为了顺利完成公司以及厂安排的每项任务,我们在厂领导及班组长的帮助和指引下,利用工作时间和同事们沟通,利用工作之余查找资料,学习和巩固工艺生产知识,很好地完成了公司和厂安排的各项工作,这为以后我们的开车生产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一方面,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培训。

1、学习化工知识和乙炔基础知识,及安全知识。(干法乙

炔的方法和主要成分、反应器的讲解、干法乙炔的安

全培训、6S可视化管理规范、乙炔安全知识、化工基

础知识培训)

2、学习干法乙炔的技术协议、操作规程、现场流程等相关

知识。(干法乙炔的技术协议、电石渣气力输送系统技

术指标和物料说明以及设计输送能力、操作规程的讲

解、现场流程见习、巡检维护规范要求、化工企业相关

的法律)

3、以工艺主体设备为主要内容,从泵类、阀门、仪表、换热器、焊接等设备基础。

4、学习乙炔岗位操作规范和相关规程;公司项目建设期的各项管理制度。(干法乙炔岗位操作法、能源公司项目筹

建期培训管理制度、消防知识讲座、化工操作问答的学习、员工手册培训)

第二方面,团队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培训及拓展。

1、以执行力为主要内容,从思想、行为、行动力的相结合 上,达到以高效的工作效果和力度。(执行力的三个核

心、解码能力、执行力的特色、反对自由主义)

2、以公司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从意识、思维能力、行动

表现的相结合上,达到全员参与、择优发展的工作效果。

(积极参与文明稿件活动、参加PPT创意大赛、参加“创

新提升价值,责任成就梦想”主题演讲活动)

第三方面,自我问题的梳理和相关措施。

1、问题:接受新知识时往往眼高手低,不愿做笔录,在学习化学基础知识时,对于似是而非的理论知识,常常未能及时解决。

措施:学习时要勤动手、勤动笔、及时作出笔录,在基

础知识学习时要分类整理,并作出及时复习。

2、问题:学习乙炔专业知识及内容时因为多次提到反复学习而心不在焉,从而影响了听课效率,课后有些

问题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措施:针对专业和重要知识,通过多次记忆多次思考,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案。

3、问题:思考工艺流程的局限性过大,往往把一个问题的实质不能体现出来,仅仅单纯的在工艺上徘徊。

措施:学习时要开拓思路、系统思考、及时作出调整和

举例,在工艺基础上联系问题的实质和原理,真

正的掌握问题,解决问题。

4、问题:系统的学习和培训知识层次的衔接和重点的思考

理解力度有点偏差,知识点分散和理论性太强不

容易消化。

措施:学习时要抓重点、抓思路、及时作出笔录,在基

础知识学习时要分类整理,并作出及时复习。

5、问题:学习执行力和团队精神时在课堂上表现积极,是

在生活中运用起来,还是有很多困难,自我意力

和坚强的信心仍然不够。

措施:每天学习一两篇文章,练习半个小时的书法,坚

持爱好学习提高。

6、问题:学习生活的杂乱常常使自己不能在适宜的时间段里

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措施:学习任务及时处理,生活中加强多样性扩展兴趣,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作出学习任务计划和生活作息

计划,通过工作和生活的相协调来指导自我管理、自我进步。

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会认真钻研新方法、吃透工艺流程,积极开拓工作思路,把一些先进的化工理论、科学的工作方法及优秀手段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努力培养自我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能力。工作目标明确,既注重知识的运用,又注意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要求做到把好实际操作环节中的每一关,工作详尽、细致,针对工艺特点,精心学习操作方案。注意与同事的沟通与交流,并且注重工作方法,充分发挥领导、同事两个主体的资源性和优势性,有效的学习提高各方面的应变能力,构建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促进产品质量和公司发展。我还要不断地完善自己,虚心学习,以企业精神、公司宗旨,严格要求自己,为公司的进步和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和责任。

报告人:张海刚

篇3:公交车“医生”——张海坚

近日, 南宁公交保修分公司北大车间职工张海坚从全区260名技术能手中脱颖而出, 获评2016年广西“最巧工匠”。

27年的坚守, 张海坚像医生一样, 在十米车槽内对公交车“望闻问切”, 长年的工作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维修经验。他有一手绝活, 一接到报修单就能“快准稳”查出车辆“病灶”, 驾驶员赞誉他是公交车的“保护神”。在一次车辆的整改维修中, 张师傅提出将马达起动继电器改装在马达附近, 这个想法不仅使得车辆马达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还有效提高了维修效率, 降低了公司的成本。

张海坚对公交车多年的维修, 造就了坚韧的意志和精湛的技术。在公交修理工这个工作岗位上, 他唯进步, 不止步, 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心一意地做好维修工作。

篇4:张海的同谋

透过铁窗窥视天空时, 张海的心里一定忿忿不平,因为他清晰地听见他的同谋无孔不入的笑声。

溺爱、信任、崇拜、纵容、吹捧、追随,人们一路前呼后拥,欢歌笑语,把张海推上了被告席。

2005年3月23日,前广东健力宝董事长张海被广东警方从餐桌上带走,张海涉嫌挪用资金被刑事拘留。

张海的第31个生日注定过得不同寻常。2005年5月,陪伴张海31岁生日的只有铁窗高墙,再也没有鲜花掌声。他已经被正式批捕。

正式批捕张海的消息一直密而不宣。直到2005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的节目“神人张海”播出之后,新华网,中新网陆续发布消息:前健力宝董事长张海被正式批捕。

张海的律师张民也是从《经济半小时》的节目里首次得到这个消息。这个时候,张海已经被超期羁押了20多天。

在此之前,张海是捕是放,坊间曾经出现了很多版本。流行的说法是,张海这次是跑不了了。但也有一种不容忽视的传闻:超期羁押而不捕不放,说明张海的同谋可能在牢外正在进行激烈的博弈。

然而,《经济半小时》的消息准确无误。在节目播出之前,我们电话采访了广东佛山检察院有关同志,但应对方要求,电话录音没有在节目中播放。

张海,是一个敏感的人物。

一盘90分钟录像带

在张海被刑事拘留20天之后,我接受了调查张海的任务。媒体对张海的报道连篇累牍,网上关于张海的文章浩若烟海,公众对张海的传闻五花八门。

东窗事发之前,张海的名头不少:神童,气功大师,藏秘大师,操盘高手,资本大鳄,神秘富豪,民族企业旗手。

出事之后,张海的名号简单而统一:骗子,混混。规范的叫法是犯罪嫌疑人。

张海到底是人是神?我们的节目必须调查真相,还原一个真实的张海。但是,张海在看守所里,不能接受采访。甚至他的律师,他的母亲在他被抓走之后也不能见他一面。

张海的律师和家人都是张海的知情者。但谁又能够从律师嘴里挖出媒体上不曾有过的只言片语?

张海的母亲无疑是给张海画像最好的信息来源。但她的踪迹和她儿子被抓走之前一样神秘。

如何给张海画像,这是一个难题。因为即使张海的合作伙伴也纷纷传出被双规或者神秘失踪的消息。而他的属下随从对所有的媒体三缄其口。

正像财经评论家水皮在谈到张海时说的:张海和健力宝都被一个盖子罩着,盖子只有从内部才能揭开。

我们前往河南开封调查的记者意外地发现:张海早年作为气功大师带功报告的录像带。

这是一盘长达90分钟的家用录像带。但与普通录像带不同的是,这是一份据称含有神功信息的信息带,也就是听了带子的人,都能够接收到神秘的信息,强身健体,治病驱邪。

在21世纪的今天,很多人听到这样的说法会一笑置之。但在20世纪80年代,严新、张宏堡、沈世昌,哪一个不占据着报纸的版面,哪一个不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哪一个不受到公众的追捧?甚至90年代初期,江湖骗子胡万林仍然能够兴风作浪。

在录像带里年仅十七八岁的张海盘腿而坐,手拈兰花,向着他看得见看不见的信徒传授神功大法。

这一盘录像带被一个名叫孙岭的女性珍藏在家。她曾经是张海开办藏秘气功研究所的办公室主任。张海自己作为制片人找到一家音像出版社制作发行了成千上万盒录像带,广为销售。

但即使孙岭本人和张海早年的街坊邻居,直到我们记者采访时,不少人依然对张海的神功深信不疑。虽然那些所谓神功后来被反伪斗士司马南现场表演揭穿,不过是上不了台面的小儿科的魔术。

人们相信了张海。在人们的轻信中,张海从一个资质平平的孩子成了神童,成了万众顶礼膜拜的大师。值得注意的是,张海成为大师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当时,神功的骗局纷纷被事实揭穿,大师们不是锒铛入狱就是隐姓埋名潜逃海外。张海为什么能够全身而退,甚至后来还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在国有企业改制以及足球联赛中,都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呢?

他这次说了实话

张海身上有太多的谜局,但最引起媒体关注的是他入主健力宝是不是空手套白狼。

2002年1月16日,三水市政府宣布,张海以3.38亿元的价格入主健力宝。张海神秘杀出击败了出价比他高的李经纬,这引起了种种传闻和猜测。这方面流行的版本主要有三个:一种说法是张海只用了3.38亿元把健力宝收入囊中其中必有不可告人的内幕;第二种说法是张海出了1亿元,其他2.38亿由裕兴老板祝维沙以及叶红汉等人掏的腰包;还有说法称,张海自己一分钱没掏,空手套白狼,成了健力宝的主人。

几个版本之间的争议直至张海匆匆被抓还在继续。

2004年冬天张海做客新浪留下了一段资料。当我再次梳理这段视频资料时,我有了新的发现。张海在驳斥传言时说了这样一段话:

“媒体上一再说,裕兴拿钱,出了钱,老祝到处说收购中只有我祝维沙一个人拿了钱。我也跟叶先生征求过意见,连叶先生对老祝这种说法不予置评。我必须要评,第一个我拿到健力宝40%的股权,这个可是当时所有包括祝总也在场,当时所有的人都很清楚,我的40%股权是怎么来的,是拿40%的股权给高管团队的。我是情有可原的。从2002年1—6月我主政期间产生了将近一个亿的利润,我也必须要有说法。我高管团队已经赚了这么多钱,所以我拿40%的股权。”

张海只是解释自己怎么拿到40%股份的,并没有说自己出了哪怕一分钱。

说惯了谎言的张海这次说了实话,这也给扑朔迷离的传闻画上了句号。

初中二年级就退学的张海巧妙设局,骗过了裕兴科技的祝维沙和广东三水地方政府,分文没掏就把国内碳酸饮料旗舰广东健力宝轻松收入囊中!

他的江湖生涯从此起步

“张海很聪明。”有一个堪称经典的场景。

原河南大学武术班老师在教张海期间,听说已经成为“气功大师”的张海在外边讲课收了别人的钱。就找到他来问。师生的对话颇有玄机,甚至还有些许禅意。

老师:你收了多少钱?

张海:1200元。

老师:钱呢?

张海:买狗了。

老师:狗呢?

张海:跑了。

老师在接受采访时会心一笑:狗怎么会跑了呢?他坐的是奔驰车。

老师可能已经猜到,车里其实根本没有狗,只有一位名叫张海的大师。

尽管所谓气功大师的称号从来只是皇帝的新衣,但张海的连珠妙语堪称一绝。

老师听出了张海的谎言,但没有揭穿他,当时他毕竟还是个16岁的孩子。在现实面前,老师是宽容的。

15年过后,当我们的记者找到张海当年的同窗,幼时的一个玩伴时,他口无遮拦地接受了采访。和别的街坊邻里不同,他没有回避任何问题,也没有提出做马赛克处理之类要求。

他说,记忆中的张海小学时就喜欢说谎,学习成绩一般。

张海的父母都是中学老师,外公是中学校长。张海是独生子,受到的呵护与承载的期望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勉强上了一所普通初中之后,张海学习更加吃力。到了初中二年级突然退学。

张海的历史在这里一度中断,留下了一年半载的空白。社科院河南哲学研究所的一位领导用他犹新的记忆填补了空白。

当时“气功大师”严新到河南作报告。人山人海,盛况空前。严新所到之处车接车送,吃香的喝辣的,风光无限。

这些场景通过媒体广为传诵。严新走后,河南街谈巷议的都是大师,田间地头练习的都是气功。不知道张海或他的父母听到看到了没有,但那时候,他们全家都在为张海谋出路。

张海的小学同学说:社会上气功热,听说他就有了。

社会上热什么,张海就会什么。张海的江湖生涯从这时起步了。

这个片段显然概括了张海的成功之道:善于借势,顺势而为。

气功热时,张海借的是群众的盲动和非理性;资本市场上,张海借的是中小投资者渴望一夜暴富,闻风跟庄;闪电入主健力宝,张海是看到国有企业改制如火如荼。揭竿而起向足协造反,张海是顺应球迷媒体和俱乐部对中国球市的失望,对足协的一片讨伐。无论哪一个热浪,张海总在潮头上,被盲目而狂热的潮流推着。

在中国,张海不成为大师也难,就像网络红人芙蓉姐姐说的:我出名是早晚的事。

张海,给了中国一耳光,顺便给了人民半耳光。

人物链接

刘煜晨,1968年7月出生于中国西北黄土深厚的陕西扶风。

篇5:2014.8个人教学计划张海燕

张海燕

自来到紫荆实验学校报道那天起,我就将这里视为工作乃至人生的新起点。全新的学校、全新的目标,要求我必须在借鉴以往经验、发扬以往优点的基础上,摒弃落后的、低效的理念和措施,用紫荆实验学校先进的理念指导、引领自己的教学工作。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语文课教学,我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尝试语文教学和评价制度的改革,力求创设风格独特、充满活力、学生欢迎的语文课堂和语文学习氛围,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和综合能力。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告别小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我们这所崭新的学校。我们要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感受到初中语文学习是充满乐趣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的不够好,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习。综合以上情况来看,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人教新版初一上学期教材变动很大,设立了亲情、学习、自然、人生、科学、想象六个单元主题,不仅对课文的篇目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同时将作文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独立出来,有了明确的要求。

第一单元主题为家庭亲情。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在选材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

选取了普通生活中一个人或场景为描写内容,并借此表现出了非凡的精神或情感。单元整体精心构建,选文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所选的五篇课文,作者努力用心灵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让读者产生感情的 共鸣。这一单元在能力要求上需要学生能够整体把握文章,提高朗读能力。

第二单元是继续上个单元的情感课题,教我们怎么树立学习意识,树立理想。课文从不同侧面给我们以启迪,引领我们去实现理想,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为漫长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这个单元,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会文章的深长意味,需要学生练习朗读并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第三单元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这里描写了美的的景物描写了美的情感。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首先要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其次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而且要学习细致观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第四单元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思考,以作者各自不同的生命体验为方式,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深刻的人生经历,表现个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崇敬。本单元教学要注重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思考人生的大问题。本单元继续练习默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在对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把握文章的线索,抓住关键句等方式概括文章的中心。

第五单元开启科学的大门。这个单元的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课文以丰富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生动有趣的文章阐释科学世界的奥妙。本单元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书馆或者互联网,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培养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再者,要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第六单元的课文主要以想象丰富的奇妙世界为主,体裁多样,有童话、神话、寓言和诗歌。它们都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虚构形象、故事情节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要继续练习朗读和默读。朗读要读准语气,并注重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目标

1.能够用词典认读本教材中的“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并规范写字姿势,同时在熟练写正楷字的基础上,提高写字的速度。

2.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文本类型选用朗读、默读、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式;朗读做到流畅自然,并能通过恰当的语气语调传达出语言背后的情味。课外总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

3.能够通过语境或对词语的删减替换等体会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够初步学会从内容、结构、句式、修辞等角度赏析关键语句的表达效果的方法。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概括、理解、分析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归纳文章主旨(或情感、哲理),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感受。

5.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语,背诵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表述古文文意,做出简单赏析和评价。

6.通过观察、阅读、摘记等方式积累习作素材,学会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学会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语句简洁、内容充实、情感真实。养成自评、互评作文的习惯。

7.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活动重点培养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探讨并说出对生活、自然、社会的看法。学会文明得体地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针对性地发表意见;在活动中体

验合作和成功的喜悦。

8.除教材规定的名著外,还可以自由选取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并做一些摘抄或写读后感。了解其艺术魅力,激发阅读诗歌名著的兴趣、热情,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修养

四、教学策略:

1.让学生会学语文。开学初,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一般的自读课文按以下步骤学习:

(1)生字生词。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己解决。

(2)通读课文,熟读课文。并背诵部分段落。

(3)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

(4)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5)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总结主题。

(6)写作方法学习:

A.本文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或修辞方式或写作手法)?

B.如何评价人物(从某一个角度)

(7)写作训练一般在日记本上完成。自选一个角度写出自己的体会,看法。

2、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每一课都要针对重点段落设计有梯度性的阅读题让学生探究。针对本课内容,设计写作。

3.引导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关键是指导方法。

五、今后采取的措施:

1.引导学生摘录名人名言、警句、好的语段,注重积累,从一点一滴做起。

2.多鼓励学生,与学生多沟通,让他们喜欢学语文,从而发挥学生的潜能。

3.优秀作文打印出来,让学生体验成就感。下载好作文,推荐给学生阅读。

4.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设计教学思路,力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5.多听同仁的课,多看专家录像,吸取经验。多读书,多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坚持写教学反思。

6.关爱学生,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 8.22——8.31 开学工作

第二周 9.01——9.07 散步(2)秋天的怀念(3)

第三周 9.08——9.14羚羊木雕(2)散文诗两首(2)

综合性活动:从生活中学写作

第四周 9.15——9.21 《世说新语》两则(3)我的老师(2)

第五周 9.22——9.28再塑生命的人(2)我的早年生活(1)王几何(1)第六周10.06——10.12《论语》十二章(3)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2)第七周10.13——10.19 春(3)济南的冬天(2)

第八周10.20——10.26风雨(2)秋天(2)

第九周10.27——11.02古代诗歌四首(3)综合性活动:文从字顺(3)第十周11.03——11.09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11.10——11.16紫藤萝瀑布(2)走一步再走一步(2)短文两篇 第十二周11.17——11.23在山的那一边(2)虽有佳肴(2)

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3)

第十三周11.24——11.30 化石吟(2)看云识天气(2)绿色蝈蝈(2)

第十四周12.01——12.07月亮上的足迹(2)河中石兽(3)

第十五周12.08——12.14 综合性活动:条理清楚(3)小圣施威降大圣(3)第十六周12.15——12.21 皇帝的新装(3)女娲造人(2)

第十七周12.22——12.28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2)寓言四则(3)第十八周12.29——12.31 综合性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4)

篇6:张海迪作文

有手术过后,除头部以外,她身体的其余部分都动弹,可她让母亲镜子反射的原理看书、学习。母亲心疼极了,可和张海迪不听,她了,翻译了外国的名著,还编写了名著。

事在我常人很难,连张海迪的`残疾人都了,常人为就不行呢?我想这应该是张海迪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吧!

都像张海迪,怎样,都乐观向上,并且发奋学习,不说空话,把话到行动上,事做的呢?

最后,我再呼吁大家:“向张海迪学习,下都不屈不挠,乐观向上,勤奋学习,发愤图强,向上。”

篇7:张海迪语录

坚持总是有意义的。很多年以来我一直坚持学习,我希望用坚持的精神补偿残疾让我失去的学校生活。我也希望让更多的残疾人看到光明的前景。

人类的社会行动证明,人是自然界最有勇气的存在者,也是美好理想的实践者,只要有决心,我们的事业就会向前发展。只要去奋斗,我们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无论怎样,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继续为社会服务。少女时代我曾说,活着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今我的理想实现了……

你不要总是自寻烦恼,看什么都不顺自己的心意,其实生活的轨迹并不是比着你画的,而是沿着一个谁也看不见的方向行进。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积极去面对。一个人的叹息只有自己能听到,对别人也许没有意义,但是微笑对别人是有意义的,对自己也同样有用。因为微笑能让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人的一生最重要的表情只有两个,一个是哭,一个是笑。既然我们只有一次生命,那就快乐地活着吧。

伟大的英雄是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的光荣英勇奋斗,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敢于牺牲生命的人;而更多的是平凡的英雄,他们也许就在我们中间,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许他们默默无闻,坚持不懈地做着一些小事和好事,也有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几乎看不出他们具有英雄的形象和质素,而在危难之时,却能挺身而出,这里面就有很多原本平凡的孩子。

人的生命是无比坚韧的,人的创造力是无比巨大的,只要活着就会有奇迹。

篇8:发现张海迪

张海迪的出现与发现,是20世纪80年代青年进步的需要。

1983年,张海迪28岁。

她严重身残,下肢完全瘫痪。但是,在严酷的现实生活面前,她没有自悲,没有气馁。靠着自己的坚定信念,聪慧和毅力,她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英语、日语和德语。她随父母下放到农村,虽然不能参加劳动,却当起村里娃娃的教师。她还自读医书,广学医疗知识,不仅给自己治病,先后还为上万人次的乡亲扎针灸和治病等服务。这些连很多脑瓜子聪明,好胳膊好腿的年轻人都难以做到的事,张海迪做到了。她的“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的信念和她神奇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很多青年把她当作激励自己进步和努力奋进的榜样。当时正值广大的青年“学雷锋,树新风”的年代,人们自然把张海迪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80年代的新雷锋”。开创团工作新局面的典型

1978年10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了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恢复了团的工作。

1982年12月20日至30日,召开了共青团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新中国红旗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精英,掌管了共青团的工作。在团的十一大当选的团中央第一书记是王兆国,常务书记是胡锦涛,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有刘延东、李海峰、克尤木·巴吾东、陈昊苏、何光(日韦),候补书记张宝顺。在这次团代会上,提出共青团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任务是:为着四化建设而英勇劳动,依照四化需要而勤奋学习,适应四化要求而开创新风。当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这一届团中央新的领导班子寄予厚望。外电也报道:中国新兴红星在这一届团代表大会上升起。

团代表大会一结束,新一届团中央领导班子就紧张地讨论“共青团工作如何开展新局面”的问题。团中央第一书记王兆国和主管团的宣传工作的常务书记胡锦涛,都和团中央宣传部门的同志商讨团的宣传教育工作如何先行的问题。当时认为,要继续在青年中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在1983年3月“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中,开展以创“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和“学雷锋、学先锋”(当时讲“学雷锋,创三优”)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活动,其中“突破口”是要选择一个好的青年典型,作为青年看得见、学得到的好榜样。

对青年进行循序渐进的正面教育,抓好先进典型影响带动青年,是共青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和基本方法。当时,团中失宣传部给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团委发出通知,要求他们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理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在现有宣传和组织青年学习的先进典型中,选择适合在全国推出和宣传的青年典型。

1983年1月7日至22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任团中央宣传部长的我参加了这次会议,各省、市、自治区团委都有一名书记或副书记参加会议。我利用会议空隙时间,分别找了各地团省委书记了解青年先进典型的情况。团山东省委副书记给我讲了张海迪的事迹,还告诉我新华社记者宋熙文同志为张海迪写过内参,为《人民日报》写过张海迪的报道。他讲的有两件事打动了我的心。一是张海迪的事迹在聊城一带传颂,她生病时,很多人守护着她,说她是“好人”“好闺女”;二是她被授予山东省“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后,在济南市给3000名大学生作了一场事迹报告,多次获学生们狂热的掌声,报告结束后,大学生层层围着她要她签名。这天晚上,我回到机关查阅了内参和《人民日报》上的报道,感到张海迪的事迹确实很感人。我想,“用奉献精神充实自己生活的人”张海迪,她的人生价值观可以成为青年学习的榜样,也能达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选择青年先进典型人物要符合时代特点,符合青年需求,符合小平同志提出的“四有”要求。

于是,我向团中央书记处写了书面汇报,团山东省委也写了报告,团中央书记处讨论同意选择张海迪作为青年先进典型,向全国青年推出。全面进行了解考察

团中央书记处确定把张海迪作为向全国青年推荐的典型之后,为了慎重起见,多次派人同团山东省委一道进行考察。

首先派了《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记者去了解采访,为以后宣传报道作准备。他们考察回来反映很好,对张海迪作了充分的肯定。接着,在胡锦涛同志主持下,抽调了团中央宣传部、团中央研究室和《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九位同志,由《中国青年报》丁钢同志带队,在团山东省委书记林廷生同志配合下,对张海迪的家庭、她本人的经历、群众的反映和有关地区党、团组织的意见,分别进行了解、考察和核实。后来,他们把考察的情况和省、地、县党委、团委的意见,向团中央书记处作了汇报。他们除了肯定张海迪事迹的真实性、主要特点和宣传上的意义以外,还反映了张海迪在“文革”时入团,由于处在动乱时期,入团手续不完备,团员档案材料找不到了。团中央主要领导对考察组的报告非常重视,坚持对张海迪的宣传一定要实事求是,对不同的意见和张海迪的入团问题,一定要弄清楚,分清是非。于是,团中央第三次派了团中央书记何光(日韦)同志和我,再去山东考查一下。

我们到达山东莘县后,何光(日韦)同志和我分别同县委领导班子成员交换了意见。大家对张海迪本人及其事迹没有不同的看法。对张海迪入团的问题,我找了当时张海迪在农村团支部的团员谈话,了解张海迪入团和参加团组织活动的情况,确认张海迪入团是无疑问的。入团的档案材料丢失了,要求当地团支部、团区委和团县委按照团章规定,重新填写和补上团员档案材料。我还到张海迪家,第一次见到张海迪和她的母亲毕江桥同志。

张海迪披着一头长秀发,白净的脸上带着一副粗边的黑眼镜,眼镜里闪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显得文静秀气。那年张海迪28岁,看起来像20岁的小姑娘,从瘦弱身材上看不出她懂得那么多知识,做了那么多好事。因为生疏,张海迪见我示以微笑,没有讲话。她母亲热情地倒茶招呼我坐下。我问了张海迪一些话,她作了简单明了的回答,讲得很得体。从她的话里透出自信、坚毅和乐观。她告诉我,她在做力所能及的群众服务工作,继续不断地在学习,从事文学创作,正在翻译外国小说《海边的诊所》,快翻译完了。虽然我很了解她的经历,但是她所展示的弱势身体和强势作为,这种反差使我感到惊奇。

从她坐的木造轮椅上,我知道了其中一个故事。上海下

放到安徽庐江县知青王佐良,是一位很有正义感和好学上进的青年。他看到1981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上发表的《瘫痪姑娘玲玲(张海迪小名)的心像一团火》的报道后,立即心起仰慕之情。王佐良给张海迪写信,热情地表示要向他学习。两地书信往来,两个年轻人的友情与日俱增。几个月后,王佐良长途跋涉来到莘县,向海迪表示爱慕之心。海迪虽然喜欢这位年轻人,因为自己的原因,不能接受他的爱心。王佐良在海迪家住下来了,侍候海迪的生活,和海迪一道学习英语和德语,并亲手用杂木做了一副轮椅。王佐良的行动感动了张海迪一家人,同时用他的真诚赢得了海迪的芳心。这样,他们在1982年7月23日,签下了婚约。海迪来到了首都

何光(日韦)同志和我从山东回到北京后,向团中央书记处写了书面报告,向团中央的主要领导作了口头汇报,并把山东省委、团省委和聊城地区、莘县党委、团委同意和支持团中央表彰宣传张海迪的意见,报告了团中央。团中央书记处研究决定,1983年3月5日,在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20周年纪念日召开的全国青少年学雷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座谈会上,表彰张海迪。

张海迪的事迹,1981、1982年在山东、安徽等地报刊上宣传过,在山东、特别是聊城一带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能不能在全国推出,能不能被全国青年所接受,很多同志心中是没有底的。在胡锦涛同志主持讨论下,大家认为对张海迪应平稳地推出,实事求是地进行宣传,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表彰。而不是过去的做法,先表彰,后组织青年学习。

1983年2月24日凌晨,张海迪乘济南开到北京的298次直快列车到达北京。团中央宣传部的同志把她接来,安排在中央团校万年青宾馆住下。团中央第一书记王兆国、常务书记胡锦涛及其他几位书记,都来看望她。胡锦涛同志要求我们安顿张海迪好好休息,并帮助她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

张海迪一到北京,许多新闻单位都想采访,抢先发表新闻报道。2月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张海迪自述文章《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2月5日,《工人日报》发表了张海迪事迹的报道,同时刊登了山东省委书记苏毅然赞扬张海迪的文章。因为中央安排了张海迪和首都新闻单位记者见面,所以当时我们一般不让记者抢先对她进行采访。 张海迪一面休息,一面用心地作好与首都新闻记者见面的准备。2月27日晚上,我问了张海迪的准备情况,并听了她大致的讲述内容,有些地方作了提示。我对她说,你就像同亲人对话那样放开说,讲事实要平实,讲想法要有哲理,这样容易使人家理解和接受。

2月28日下午2时,在中央团校万年青宾馆小会议室,团中央召开了“首都新闻界听取张海迪事迹报告会”。那天我们只请了20多家中央和北京市的新闻单位,但实际上有不少新闻单位不请自到,包括上海、天津、广州等外地驻北京的一些新闻单位。会议室坐得满满的,有60多名记者到会。他们当中有的人是来采访的,有的人是来听听的,其中不少人不相信一个生活难以自理的身残人,能够为别人解除病痛之苦,没有进过学校读书的人,.能够从事写作、翻译外国著作。

胡锦涛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他简要地介绍了张海迪的情况,说她是“80年代的新雷锋”,青年学习的榜样。然后,张海迪介绍自己的情况。她从5岁致残讲起,说自己如何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发奋学习文化,下乡为求生存而学医,给自己治病也给周围群众治病。她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奋斗使自己产生了新的生命价值”,“我用奉献精神充实自己的生活,使自己和人民一起快乐”。当她讲到生活的艰辛、痛苦折磨的时候,有的记者和她一起抹眼泪;当她讲到为群众做好事,受到群众关照和爱护的时候,有的记者和她一起欢笑。张海迪讲完后,分别给记者们唱中文、英文、日文三首歌曲。张海迪讲了一个小时,她的感人的经历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博得记者们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会议还没有结束,就有不少记者涌上前去,有的要求约定时间进行采访,有的提出问题要张海迪回答,有的要她签名留念。

晚上,很多记者没有离去,要瞅空采访张海迪。为了不影响张海迪的休息,团中央宣传部的同志把住宾馆的楼道口,限制采访的人数和时间。当时有位女记者,没有达到采访的目的,她见张海迪上卫生间,就连忙跟着进去,问张海迪几件事。这种“新闻战”,现在司空见惯,在当时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轰动了首都新闻界

首都新闻界听取张海迪事迹报告座谈会的第二天,《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郭梅尼、徐家良写的《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这篇长篇通讯,感人至深,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报社先后收到全国各地读者来信8万多封。连日来,首都各报纸、杂志、通讯社、电台,连篇累牍地宣传报道张海迪的事迹、活动消息和读者反应。宣传声势如此迅速和广泛的发展,大大超出了原来的计划和设想。

3月5日,张海迪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都各界纪念学习雷锋20周年大会。会前,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习仲勋、王震、杨尚昆、杨得志、余秋里、乔石、郝建秀等接见了张海迪。会上,胡乔木同志作了《做80年代的新雷锋》的报告,王兆国同志在会上讲了话。张海迪作为学雷锋的先进人物,坐在主席台上。

3月7日,团中央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优秀共青团员张海迪”命名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王震、陈丕显、廖承志出席了会议。会上,团中央书记刘延东宣布了团中央命名表彰决定,王兆国同志讲了话。3月11日,在人民大会举行了张海迪报告会。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市和中央机关的共青团员8000人。会议由团北京市委书记贾春旺主持。

这次报告大会,是团中央宣传表彰张海迪的最后一次活动了,此后就是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学习活动。因此,我对张海迪说,你要更加放开一点讲,就像同共青团员、青年朋友讲奋斗者故事一样讲自己的经历。那一天,张海迪自信从容,讲自己的经历娓娓动听。她把在自己病痛中所受到的煎熬,自学中的艰辛,为群众做好事中所得到的恩惠,奋斗中所获得的甜果,表达得淋漓尽致。共青团员们的掌声,一阵高过一阵。在张海迪讲完之后,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有位南斯拉夫女留学生叫阿尔玛,那天也来听报告,坐在报告会的前排。她与数千名听众一样,听了张海迪报告后激动不已。她兴奋地跑上主席台和张海迪拥抱。对西方人来说,这是表达爱慕和热情的举动,但是在此时此刻,反映了在场的听众都想拥抱张海迪的愿望。当阿尔玛和

张海迪拥抱的时候,会场又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阿尔玛与张海迪讲话,可是她还不能用汉语表达她的心意,于是,她用英语讲。张海迪立即用流利的英语回答,和她对话。会场上数千名共青团员为她们的热情友好,为张海迪能使用英语对话,再次被感动了,潮水般的掌声再次响了起来。

随着掌声,会场的一些共青团员纷纷离开位子,走上主席台,团团把张海迪围住,同她交谈,和她握手,请她签名。这种场面,在人民大会堂的历史上是罕见的。

这次报告大会,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全程录像。电视台领导要求把录像压缩到20~30分钟,作专题播出。张海迪两个多小时的报告,像不断的流水,像一首优美动听歌曲,很难剪断和割开。台里领导不相信,亲自听听,听完后拍板,全部实况播出。3月17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向全国播放了张海迪报告会的全部录像。当晚收视的观众,达两亿多人次。张海迪生动而又给人启迪的报告,以及会场听众狂热的情绪,感染了全国的青年和人民群众。中央电视台应观众的要求,又几次重播了这次报告会的录像。

在这种形势下,学习张海迪的热潮,很快地在全国兴起。团中央宣传部编撰的有关张海迪事迹的书籍《闪光的道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不到一个月,印发销售500多万册。《张海迪的日记》以及有关宣传张海迪的报告文学、诗歌等,都销售几十万、上百万册。当时,解放军总政治部为了纪念学习雷锋20周年活动,推出和宣传部队中的雷锋式的英雄一朱伯儒。他的英雄事迹和张海迪一样,感人肺腑。所以向张海迪、朱伯儒学习,成了当时“学雷锋、学先进,做80年代新青年”的主要内容。

这时从中央到地方,各地报刊、电台、电视台,都在宣传张海迪、朱伯儒和其他雷锋式的先进典型。一些报纸记者,到处收集采访有关张海迪的新闻。这样,就出现一些杜撰不实和不严肃的宣传报道,开始出现宣传中的负面影响。天津的报纸发了张海迪爱情婚姻报道之后,引起青年的议论和不同看法。一天法新社记者找我,他先向我谈了法国青年恋爱婚姻的情况,接着问我中国青年的婚姻状况,我作了回答。这时他问:张海迪是身残的人,不能过正常人的夫妻生活,她结婚是合理的吗,人道的吗?他提的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我讲了中国人的婚姻价值观,还讲了中国历史上类似的婚姻的事例,我说爱情是很难用一种标准来衡量的。

后来,张海迪也为婚姻问题而苦恼。她心情很矛盾,他想到自己所处的地位,社会上各种不同的舆论,使她也曾想过是否解除与王佐良的婚姻关系。当时她的父母坚决表示反对。她父母对我说,海迪没有出名之前与王佐良很好的,现在出了名以后,要和人家分离了,按照中国人传统情感,是不能这样做的。我把这件事,向团中央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团中央领导同志说:这种事情应由他们自己作决定。他们结婚成了事实,两人又情投意合,应该排除外界的影响,自己心平气和地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今后我们在宣传上,就回避这个问题。

篇9:张海丽

姓名:张海丽(Mia Audina-Tjiptawan) 性别:女 国籍:荷兰 生日:1979.8.22 身高:1.61米 体重:68公斤 项目:羽毛球

辉煌战绩

1994年尤伯杯团体冠军主力成员; 奥运会女单亚军;悉尼奥运会女单八强;雅典奥运会女单亚军; 荷兰公开赛女单冠军、女双八强,印尼公开赛女单16强,新加坡公开赛女单八强,宝马、德国公开赛女双冠军,丹麦公开赛女双亚军; 韩国公开赛女单冠军、女双八强,瑞士公开赛女单、女双四强,全英公开赛女单八强。 20日本公开赛女单冠军;瑞士公开赛女单亚军;全英公开赛女单四强; 1994年不满15岁的张海丽在国际赛场上初显身手。作为第三单打的张海丽,在尤伯杯决赛中凭借决胜盘的神勇表现帮助印尼以3-2战胜中国,夺走尤伯杯。两年后,张海丽达到了职业生涯的高峰期,力夺19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单银牌,并被人们认为是“羽球王后”印尼名将王莲香的接班人。但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张海丽远嫁荷兰,并代表荷兰参加国际比赛,成绩也一直不理想。自20下半年以来,张海丽成绩逐渐回升,单双打上均有建树,目前女单世界排名已经升至第二,成为中国选手的主要对手之一。 年,此时的`张海丽不是代表印尼队,而是荷兰队参加奥运会。少年成名,太多的厚望和苛求让这位天才少年一度精神处于崩溃边缘。后来,她走进了教堂,试图通过上帝的力量重新寻找安宁。也是在教堂,她认识了她的丈夫――一名荷兰籍男子。为了这段感情,张海丽受印尼羽协处罚,最终选择出走,远嫁荷兰。

退役时间

篇10:张海迪事迹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官位相等,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争夺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让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到忧愁的意思。

据《史记》记载,商代末期,国君纣荒淫残暴,上下怨恨。而西部的诸侯国在西伯姬昌的治理下,日益强大。这引起了殷纣王的疑虑。恰在此时,“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熹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辩之疾,并脯鄂侯。西伯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姬昌在羑里被囚的漫长,岁月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将伏羲八卦演为16卦、384爻,并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著成《周易》一书,后被列为五经之首。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

上一篇:8B Unit6期末复习研学案(电子书包)下一篇:人教版地理中考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