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个人资料

2024-04-19

郎朗个人资料(精选4篇)

篇1:郎朗个人资料

郎朗简介

郎朗于1982年6月14日出生于中国沈阳。3岁由父亲启蒙开始学习钢琴,4岁师从朱雅芬教授。5岁和7岁连续二次获沈阳钢琴比赛第一名。之后师从恩师赵屏国教授,9岁获全国星海钢琴比赛第一名,11岁获德国第四届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并获杰出艺术成就奖。13岁获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金牌)。同年他应邀与新组建的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在开幕式音乐会上担任钢琴独奏,江泽民作为嘉宾出席。14岁考入著名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师从著名钢琴大师院长格拉夫曼。3个月后,与国际著名的IMG演出经纪公司签约,从此走向了职业演奏家的道路。两年后又签约了世界著名的德国DG唱片公司,成为最受重视的艺术家。现在郎朗共出版了5张CD和1张DVD。2008年连续出版2张CD。1999年,17岁的郎朗在芝加哥拉文尼亚音乐节明星演奏会上,戏剧性的紧急代替身体不适的安德鲁·瓦兹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由著名指挥大师埃森巴赫指挥。开场前,著名艺术大师斯特恩对观众介绍郎朗说:“你们将从这位年轻的中国男孩身上听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果然,当最后一个音符演奏完毕,听众全体起立欢呼,如雷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这场成功的临时替代演出,被美国三大报纸之一的《芝加哥论坛报》极度赞赏,赞扬“郎朗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令人激动的钢琴天才”。令人惊奇、难以置信的是当晚郎朗在拉威亚的独奏厅为音乐家们又一次演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此曲他已两年多未弹,然而他却非常熟练地用1小时10分钟背谱完成。《芝加哥日报》称这是“音乐史上的奇迹”。从此,郎朗与世界上所有的一流乐团陆续签约,开始了他的音乐演奏生涯。

2002年在施坦威公司150周年庆典上,郎朗获得了该公司颁发的首枚艺术金牌。郎朗同时也是施坦威艺术家。

2002年8月31日,由已故著名指挥家伯恩斯坦命名的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在德国汉堡颁布。这项大奖旨在奖励全世界 “对艺术最有贡献的艺术家”,郎朗是其第一位得主也是该年唯一得主。

2003年,美国著名的青少年杂志《人物》(teenpeople)评选的“20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中,郎朗是唯一的艺术家。

2004年5月,郎朗在纽约被委任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亲善大使,并于8月访问非洲,成为第一位担任此职的钢琴家,也是其最年轻的大使。2004年10月,郎朗成为2004德国留声机音乐先生。

2004年11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长授予郎朗“2004音乐先生”称号。

2004年11月,郎朗正式签约世界顶级名表“劳力士”,成为其形象代言人。

2004年,郎朗正式签约世界级名车“奥迪”,成为其形象代言人。2004年,世界著名的美国CNN国际电视台在全球播出五套郎朗的专题报道。美国CBS电视台新闻60分钟播出郎朗的专题报道,该栏目曾经报道过的唯一一位中国人是领袖人物邓小平。所有美国最著名的POP SHOW都做过郎朗的节目。

著名的英国BBC多次专题报道郎朗。

此外,郎朗的音乐会在欧美票房排名第一,并创造了公开售票20分钟之后一扫而空的奇迹。同时,他的CD销售量在美国、德国、维也纳排行第一。

2005年6月8日他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指挥是祖宾·梅塔。当时现场有10万观众,全世界有6亿电视观众。音乐会获得极大的成功,第二天,维也纳所有的报纸说:“郎朗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艺术家”。6月12日,郎朗应中国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电视台邀请参加“纪念冼星海诞辰100周年”大型音乐会,担任独奏,余隆指挥有100个女钢琴手和4大交响乐团担任钢琴协奏,演出协奏曲《黄河》,音乐会空前壮观。6月15日,郎朗首演维也纳金色大厅,再次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创下几十年音乐会最高的票房纪录(包括台上加座和站票),之后,乐团艺术家们激动地说:“卡拉扬出世了。”

2005年4月30日,郎朗应著名的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的邀请,担任钢琴大师班讲座。这次大师班参加的人数最多,反响最好,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钢琴大师班讲师。

2004年柏林爱乐大厅独奏会上,郎朗首演拉赫马尼诺夫第二奏鸣曲,德国第一大报《镜报》称:“郎朗是21世纪的霍洛维兹,而听郎朗弹拉赫马尼诺夫,又使我们忘记了霍洛维兹”。2004年6月,郎朗到以色列与祖宾·梅塔及以色列爱乐乐团合作,以色列最重要的报纸评论:“郎朗演奏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超过了鲁宾斯坦”。

2005年10月9日,郎朗应美国总统邀请到白宫举行个人专场独奏会,成为第一位到白宫演出的中国钢琴家。总统先生授予郎朗“世界和平使者”的称号。

2006年6月8日,郎朗在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上演奏。当时全世界有30亿电视观众观看电视现场直播。

郎朗全世界合作过的指挥有:巴伦伯依姆、艾森巴赫、祖宾·梅塔、西蒙·拉多、马泽尔、穆蒂、詹姆斯·莱文、木斯特、萨瓦利什、捷米尔卡诺夫、克林·戴维斯、迪图瓦、托马斯、贾维、捷吉耶夫、杨松斯等。

篇2:郎朗个人资料

那一段话里,郎朗提到的每一个“喜欢”,都是他生命里面没有的。他有的,只是不断练琴练琴,不断梦想自己如何如何成功。

郎朗书里写了很多跟钢琴有关的事,但整本书本质上仍然比较接近“成功励志著作”,而不是一本音乐书。从头到尾,钢琴都只是郎朗用来成功的工具、手段,而不是他生命中寻找到的目的。他最突出最明显的生命故事,是在贫穷、恶劣的环境中,选择了钢琴演奏为力争上游的方式,在爸爸的引导催逼下,靠着没有人比得上的成功欲望,克服种种不利条件,不只成功了,而且大成功。

不幸的是,书中传出的这种励志信息,并不正确。一个成功冒出头的郎朗的背后,有几百个甚至几千个没有出头的男孩女孩。拿音乐当工具追求成功,郎朗爬上去了,但这并不代表其他人也都能成功,然而在“郎朗神话”笼罩下,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家长会羡慕郎朗、仿效郎朗走的路,用这样的态度逼小孩学音乐?那会是最可怕的灾难。一个每天练琴八小时的小孩,能够和郎朗一样成功的几率,小于万分之一,可是这样的小孩,将来的生命几乎百分之百会变得跟郎朗一样不平衡。没有朋友、没有书、没有电影、没有街道散步、没有运动,甚至没有音乐。

没有音乐?是的,这样长大的小孩,没有听过法兰克·辛纳屈,没有听过爵士乐,他很可能连贝多芬的交响乐都没有认真好好听过。音乐被窄化到就是他要去练到能够演奏出来的那一小部分,演奏出来参加比赛、演奏出来证明自己有能力演奏这样的乐曲,而不是为了表达什么样的经验或情感而演奏。

这样的人没有办法真正和音乐发生关系。这几年一些乐评家对郎朗的恶评几乎都集中在他对待音乐那种炫耀表演、不重视内涵的态度。弹古典乐曲,他缺乏对于理性形式的思考与尊重,弹浪漫派乐曲,他也缺乏内在真实澎湃涌动的浪漫情感。他的音乐都在手指上,只在手指上。

累积的恶评构成郎朗未来演奏生涯最深刻的危机。郎朗对那些钢琴以外他“喜欢”但无助于让他更“成功”的事物,有多强烈的渴望?他愿意花多少时间多大代价去追求那些美好事物,进而从那追求中得到的经验与感受表现在音乐里呢?简而言之,他有多大的勇气承认、面对自己生命不平衡的缺憾?他又会花多大力气让自己走上比较多元且平衡的路?郎朗的音乐成就高下,显然就取决在这件事的选择上。

篇3:郎朗

2013年11月18日, 郎朗被英国牛津大学圣彼得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郎朗是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艺术家。

牛津大学荣誉院士是学术界最专业、最高级别的头衔,只授予那些在其专业领域或相关领域取得非常成就和突出贡献的学术界精英。历届获得牛津大学院士称号的有皇室成员、总统、首相、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如:西班牙索菲亚王后、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作家J·R·R·托尔金、演员休·格兰特等。当天下午,郎朗在牛津大学圣彼得学院教堂举行了大师课,分别对来自该校基督教堂学院、新学院和圣希尔达学院的3位优秀学生进行指导。

篇4:和郎朗妈妈谈郎朗

上海音乐学院青年管弦乐队来汉堡演出,郎朗的母亲周秀兰女士随团而来。我约她在著名的易北河畔的“楼外楼”酒家,找了一个清静舒适、风景宜人、居高临下,面向大河的角落,作了一次长时间访谈。郎母为人开朗,心地豁达,有问必答,笑口常开。我确信,郎朗开放性格的基因必定来自母亲。我们整整谈了三个小时,很后悔没有把摄像机带来,不然太生动了,也是个历史资料。现在我只能把我们的谈话录音综合归纳。

他的记忆力好得惊人

在7岁的时候,郎朗通过一首变奏曲获得沈阳市成人钢琴比赛第一名, 轰动了全沈阳市,让朱老师非常自豪。郎朗在钢琴道路中的不断受人们肯定,无形中让郎朗的学习激情更加高涨。

郎朗的记忆力和进展速度和别的学生不能比,当我们的朋友要他即兴表演时,他从不拒绝,并敢于对朋友说:“你们想听什么,随便你们点。”他之敢于说出如此自信的话,源于他在平时功课的扎实。郎朗总是利用平时的点滴时间,一边听着CD,一边背乐谱。有意思的是,郎朗在独奏演出前夕,并不一定练习马上要表演的曲目,而是练习几个月以后要表演的曲子。即使如此,他在表演中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随着年龄的增长,郎朗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他上的是普通学校,练习钢琴时间很少。郎朗就抓紧时间,在平时课余时间加紧练习,而喜爱音乐的老师也特别照顾郎朗。练习一般从早上六点开始,练习四十到五十分钟左右,然后用五分钟时间吃早餐,赶着去上早自习,中午的时候郎朗的父亲将郎朗接回家,郎朗的母亲已经将午饭做好。午饭后,郎朗又可以练琴一个小时。

遗憾的是,在郎朗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朱老师要去美国长时间探亲,沈阳没有别的老师可以教他,郎朗父母希望郎朗将来可以读中央音乐学院,所以决定郎朗转到北京上学。郎朗的父亲辞掉了沈阳的工作,陪郎朗来到北京念书,郎母则一人在沈阳工作,支撑全家的生活费用。刚到北京入学,有的同学们爱欺负他,可是郎朗在各门功课上总是不输给大家,改变了同学们对他的态度。

郎朗一曲成名

13岁的郎朗在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初二之前,又获得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在场的九名评委都建议郎朗出国深造。郎朗父母也认为郎朗现在该是出国深造的时候了。郎朗在日本演奏的时候曾经录制过一张唱片,一个欣赏他的唱片公司将唱片送到了全球著名的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的院长盖瑞·格拉夫曼手中,科蒂斯音乐学院破格向郎朗寄去了通知书。

要正式进入科蒂斯音乐学院学习,报考生必须经过一个考试,即按照老师点的曲目演奏,当时学校已经发现郎朗是个天才,考试老师已经迫不及待希望听到郎朗的演奏,当郎朗演奏完一曲后,老师们掩饰不住对郎朗演奏的喜爱,再要求郎朗演奏一遍。在演奏完正式的考试题目后,老师们都情不自禁再出题考验郎朗,都被郎朗轻松地应对了。要不是因为下面还有学生等着考试,老师还会让郎朗弹个没完呢!

说到这里,郎母周秀兰抑制不住她那激动和带着骄傲的心情回忆着往事。有这样的孩子又有谁不激动呢!

人的性格决定自己的命运

郎朗没有辜负父母的希望,在科蒂斯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学校里的各种钢琴演出中都能看到郎朗的身影,他为人乐观,学习勤奋,日夜苦练,引起了一家经纪公司IMG的注意,这家公司决定做郎朗的经纪人,为郎朗在各地安排演出。

在郎朗17岁的时候,他被推荐给音乐大师阿霖巴克,阿霖巴克非常喜欢他。说也凑巧,芝加哥纳维尼亚夏季音乐节上,世界著名钢琴家安德烈·瓦兹身体欠佳,票已售出,必须找个替身, IMG立即想到了郎朗,让他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登场,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在开场前,著名艺术大师斯特恩对观众介绍郎朗说:“你们将从这位年轻的中国男孩身上听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果然,当最后一个音符演奏完毕,听众全体起立欢呼,如雷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当晚的露天音乐会举行得非常成功,郎朗一曲成名。在音乐会结束后的庆祝晚宴上,大师阿霖巴克及各位来宾要求郎朗再演奏一曲最有难度的《哥德堡变奏曲》,郎朗当时已有两年时间没有弹这首曲子了,但郎朗沉思了片刻, 一口气把它演奏下来,震住了所有的来宾。从此以后,他青云直上。

知子莫若母

一个人的成就永远是和命运及他周围的人如父母、妻子、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的。郎朗不但有善良和爱护他的父母,同時通过他的热情和执著,也赢得了不少的友谊。

当问到郎母身为一个名人母亲的感受时,周秀兰女士掩饰不住自己的自豪,说:“郎朗1982年出生,现在已经25岁了,但在父母眼中他还是一个孩子,作为父母还是希望能多在他身边陪伴。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平坦的,会有曲折,父母也许可以和他共同面对和分担今后生活中遇到的意想不到的困难。笔者则表示,孩子不小了,应该让他自由地飞翔,做父母的不可能一辈子留在他身旁。郎母完全同意我的看法。但是,郎朗吃不惯西餐,习惯了父母做的饭菜,很多时候是儿子希望父母留在身边。那就另作别论了。

周秀兰女士和我讨论到了郎朗的将来,郎朗才25岁,在事业上已经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今后这漫长的一生的道路将如何走,如何走上一个更高的事业台阶,已成为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也曾问过郎父和郎朗本人。他们说,他不久就会同时往指挥的方向发展。这的确是一个方向,世界上不少名指挥家都是从钢琴演奏发展起来的。

音乐是无止境的

我对周秀兰女士说,郎朗现在演奏前人优秀的钢琴曲目,不但面广,也已经弹出自己的风格。

某次,我听到他随便弹出自己编的曲子,使我耳目一新。有时候,即兴作品,发出内心的情感,最能够感动世人,扣人心弦,就像贝多芬的《月光曲》那样,毫不矫揉造作。你们如能随时随地将郎朗平时即兴的弹奏录下来,也许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听,也许会编成一个交响乐呢。这个任务,只有一直在郎朗身边默默关心他的父母才可以做到。自己演奏指挥自己的作品,那他可以享受一生,是一生无止境的事业。

笔者发现,郎朗有一种气质,善于捕捉外来的新鲜事物,如果他在东西文化上再多下点苦功,多读些书,多深入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去,可以挖出很多的题材,达到东西方音乐的融合。这一境界是无止境的。实际上音乐是不应该有国界和东西之分的。主要是应保持各民族的特色。当你从这拘泥中拔出来,将音乐升华,创作出独特的具有郎朗风格的音乐来,那你的作品将会像贝多芬、莫扎特的作品那样,永垂不朽。到目前为止,亚洲还没有出过这样的人物。我口若悬河讲出我的想法,郎母静静地、仔细地听着,不断点头,从她的表现来看,她好像并不反对。

上一篇:晋文公功原文言文翻译下一篇:北京慈禧水道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