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辅导《痕迹》

2024-05-21

高考语文作文辅导《痕迹》(通用11篇)

篇1:高考语文作文辅导《痕迹》

同学们,以下文章片断只是供你打开思路之用!仅供参考!

痕迹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声、这名,便是痕迹。其实万物皆如是。

——题记

春蚕死了,却留下了华丽的羽裳;那羽裳便是蚕的痕迹。夏荷残了,却留下了溢清的芬芳;那芬芳便是荷的痕迹。秋菊谢了,却留下了“人比黄花瘦”的感伤;那感伤便是菊的痕迹。冬梅落了,却留下了“玉雪为骨冰为魂”的风骨,这风骨便是梅的痕迹。

当雪花满天飞舞;当空中云卷云舒;当大海潮起潮平;当庭前花开花落;大自然用昼夜四季向我们诠释更替,又让万物都留下它们自身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痕迹。这其中,最醒目的还应数人类的痕迹。

说起人类的痕迹,自然而然地便会想起一连串光辉的名字,一连串辉煌的成就,宛若碧天里的星星,夺目,绚丽。

屈原“怀白壁自投汨罗以死”;那忧愁幽思的《离骚》是他的痕迹。那“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愤慨亦是他的痕迹。他文学的痕迹,更是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痕迹。

杜甫穷死在湘江上的一条小船里,那悲天悯人的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是他的痕迹,那推己及人的关照:“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亦是他的痕迹。他诗赋的痕迹,更是他关心人民、忠君爱国的痕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痕迹;《红楼梦》是曹雪芹的痕迹;《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痕迹;戈壁中的绿洲是席宝力皋的痕迹„„

高楼大厦是建筑师的痕迹;华冠丽服是服装师的痕迹;救死扶伤是白衣天使的痕迹„„ 不禁要思考,什么才是我的痕迹?与这茫茫大千世界相比,顿感自身甚是渺小、微不足道。但是我相信,我也是有痕迹的,属于我的痕迹。掉下的第一颗牙齿,那是成长的痕迹;第一次在年龄一栏填18岁,那是成人的痕迹;迈出象牙塔的第一步,那是成材的痕迹。当我走上工作岗位,我还会留下新的痕迹。(此处需要详细)

我依然是我,一个渺小的我,于人海中留着我的痕迹,也许没有人察觉,没有人在意,更不会彪炳史册,但他都存在着。

《柳暗花明》写作指导:

“柳暗花明“文题出处是南宋陆游《游山西村》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文题的题意隐含在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中。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中漫步,清碧的溪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

茂,蜿蜒山路愈见依稀难认。可正在迷茫之际,突然看见几座农家村落,隐含在柳阴花草间,诗人不胜惊喜。显而易见,陆游在这首诗里蕴含着深刻的理趣,对未来充满希望。

了解文题的出处及诗句的意义,考生可以从两个层面去构思作文:第一层面写景状物,表现出“柳暗花明”的自然美景,人间仙境。第二层面写出“柳暗花明”的哲理意,人生的某些境遇,与诗句描写十分相似,山回路转,扑朔迷离,路在何方?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只要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豁然开朗,发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这就是诗句给人的启发。它已超越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考生还可联想到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从井冈山到二万五千里长征,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胜利到达陜北,再从陜北到全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在“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交替变化的发展中前进。考生还可写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中国人走出“文革”阴影到打开国门,从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也是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

考生还可联想到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也往往会有这种境遇。通过层层类比联想,考生的写作思路便会进入到“柳暗花明”的境地。

无论写人生、还是写中国革命方面的内容,在反映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主题时,应辩证地看到,事物可能从正方向发展,由“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也可向负方向发展,由“柳暗花明”到“山重水复”。审清这方面题意,无论记叙或议论,考生都可在800字的天地里,让自己的才思尽情地翱翔。

篇2:高考语文作文辅导《痕迹》

写作于我而言,大概是小孩痛了会呻吟那样的自然状态。但并非如我所愿,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过于渺小,在岁月这条长河中不值一提。

所以我选择写作,选择记录。选择用不太潇洒的手写体记录每天的记忆。偶尔在时光匆匆间停驻脚步,翻阅亲手用一笔一画所勾勒的心情。既涩又忍俊不禁。

如今。我还是在写作还是在记录,只是记录的东西不再是真实的。大人们如教堂里的神父牧师一样教导我们去相信,相信世界的真善美,而自身却以另外一种姿态告诉我们这世界的美好只是丑恶的虚假面容,至少不像所被教导的那样。这世界,是浮夸的,沉重的,冗杂的,甚至是虚伪的。

记录的东西开始和自身的思想背道而驰,隐瞒自己所想记录虚假。就这样被撕扯着畸形成长。写作开始成为一种负担累赘。

一直没有习惯于网上阅读。面对白亮刺眼的屏幕,总觉得眼睛发酸。人还是该回归质朴。譬如亲手感受一下纸张的质感以及下印刷体的宋体铅字。不可否认我对这有偏执的喜欢,固执地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阅读。

一直认为在书店里挑选一本书比拥有一家书店更令人欣喜。你不断地翻阅不同质感不同封页的书籍,匆匆穿行于一个个著书者的灵魂间,感受他们灵魂的温度。而无论最终你是否收获你想要的书籍,我想都会有一种比买上万的貂皮大衣更胜一筹的餍足感。你看,一本全新的书籍放在你面前,崭新的。你忍不住去翻阅,却又生怕弄皱了它,小心的,谨慎的,珍爱的。这是无比真实而又珍贵的感受,却是世界上多数人所丧失了的美好习性。曾经我多么以此为荣。

如今。来不及思考,便被书籍压弯了腰。那不是我爱的书,至少不是我回忆里的那样。再怎么样,也找不回曾经那种纯粹的快乐的心情。前些天看到友人在网上的一条个性签名:“我多久没有看过一本书。”猛然惊醒,多讽刺。我们每天活在大堆的书本中间,却似乎从来未曾接触到书籍那样。唯有的心态便是,不要碰书多好。那是怎样一种慌忙躲避的心态。

看着书架积起厚厚尘埃的书籍,脑海里再也浮现不起当初固执地保持着书写的姿势,固执地躺在床上执书到天明的形象来。是回忆老了吗?是回忆老到我再也无法企及乃至忘却了吗?

篇3:浅谈高考语文作文的复习

一、研究考纲信息, 有的放矢

首先引导学生关注新课改语文高考作文考试说明, 说明的标准分为:A.基础等级: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 思想健康;内容充实, 中心明确;语言通顺, 结构完整;标点正确, 不写错别字。B.发展等级: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材料丰富, 论据充实, 形象丰满, 意境深远;3.有文采:用词贴切, 句式灵活,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新:见解新颖, 材料新鲜, 构思新巧,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色彩。

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就是根据这个制定出来的, 这是高考作文的指挥棒。同时还要密切关注高考作文的变化趋势, 把准方向, 慎重选题, 精心命题等, 避免在复习中做无用功, 走弯路。

二、研究阅卷规则, 对症下药

鉴于考场作文肩负着区分选拨的功能, 又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特定形势下完成阅卷任务, 因此考场作文力争做到七要:审题要准, 立意要稳, 观点要明, 内容要实, 结构要清, 表达要畅, 书写要美。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三、研究训练细则, 落实到位

基于训练目标, 要整体规划高三的十几次作文, 对于每一次的作文训练, 都要狠抓落实。每一次的写作训练都包括六大环节:全批全改;挑选范文;集体备课, 集中智慧, 逐篇解析;精心讲评;重点面批;重写再批。尤其强调个别指导和面批, 既重拔尖学生, 又重成绩补差。在六大环节中, 讲评环节尤为重要, 一定要讲明白, 讲透彻, 讲细致, 讲精彩, 绝不蜻蜓点水、不轻不重、隔靴搔痒。讲评时, 既讲审题立意、章法结构, 又讲价值观培养、人格陶冶以及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 另外, 还要根据本阶段的社会热点积极设题,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重点备考, 打造精品, 避免到考场上了又出现无从下手的尴尬。

此外每次作文之后都要精选范文, 打印给学生, 让他们学习、借鉴, 不同水平不同体裁都有涉及, 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四、研究时事热点, 激活素材

考生最怕的是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后没的可写。要引导学生精心盘点、建设素材库, 训练将其科学恰当地运用到考场作文中去。历史教材中的明君贤臣、暴君污吏、文化名人, 文学作品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现实社会中的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等等, 无一不是很好的作文素材。而且同一素材从不同角度又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挖掘, 一材多用至关重要。

篇4:高考语文应试作文要“五好”

一、标题好

标题即文题,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因为是网上阅卷,阅卷老师首先看到的是文题,好的文题能一下子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以达到获取高分的第一印象。取题是有技巧的,一般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1.巧用修辞法

巧妙使用修辞方法,让文题或生动形象,或含蓄有趣,或别致新颖,显得富有文采、精炼紧凑,例如《“诚信”喊冤》。

2.引用、化用法

将一些俗语、成语蜕变后可做标题;歌名、广告等大众娱乐传媒中的词汇凡是有思想性的、有哲理性的都可以借用而妙笔生花;引用诗词文赋,使文题儒雅庄重,例如《寻找自己的桃花源》。

3.反弹琵琶法

“反弹琵琶”,是作文创新的一个重要方法,运用它,可以使文章产生出奇制胜的艺术魅力,收到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反其道而行之,求异思维,使文题焕然一新,例如《感谢你——我的敌人》。

二、开头好

开头好能使文章增色,也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考场作文的开头要干净利索,不罗嗦,切入正题迅速。即使为了取得某种表达效果,在略加修饰后,必须迅速入题。开头常用这样几种方法:

1.直入法

直入法即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这是一种最常见也最适用的方法,此方法干净利落,简洁明快,易为阅卷老师接受。

例如,《不要轻易说“不”》的开头:人是脆弱的,经历太多的风浪,总有一天会慢慢枯萎,但千万不要轻易对生命说“不”,因为我们内心里潜藏着的,还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它支撑着我们在荒野中踽踽前行。

2.设疑法

文章一开始就设置疑问,能吸引阅卷老师注意,引起阅卷老师兴趣,想往下看,能找出答案或为考生此法叫好。

3.引用法

开篇引用一二句切合题意的名言警句,这对高三学生来说是小菜一碟,背了那么多名言警句,从记忆中提取一二句放在文章的开头,一方面可以突出主题,另一方面也能为文章增加文采。例如: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寿”。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属于海洋性文明的希腊文明,亦即西方文明,如同灵动的水,如同灵动的智者,追求变革,而属于大陆性文明的中国文明,却是一位长寿的“仁者”,是一座沉稳的大山,尊重传统,对“变”有天生的审慎。(《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

三、构思好

高考作文时间紧、要求高,每位考生都希望能考出最高水平。要做到这一点,下笔前的构思与作文的成功关系很大。那么,在考场作文中应该如何巧妙构思、出奇制胜、赢得高分呢?我在作文训练中教给学生三种方法:

1.角度巧妙

考场作文构思的精巧,常常表现在表现角度的巧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越是常人不易想到的角度,越是奇妙无穷,用何永康教授的话来说——“亏他想得出来”,所以作文时,可选择的角度很多,然而从常人不易想到的侧面甚至反面落笔,切入生活、表现生活,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让学生借鉴莫泊桑《麦琪的礼物》的构思。

2.思路独特

我将《荔枝蜜》这篇散文印发给学生,让他们整理出文章思路:开篇说不喜欢蜜蜂,之后又荡开一笔,写荔枝树、荔枝蜜,由香甜的荔枝蜜引出酿造它的蜜蜂,对蜜蜂的感情也因此发生变化——喜欢蜜蜂。学生明白独特的行文思路往往体现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人物形象的设计上以及人物的描绘等方面。

3.情节起伏

“文似看山不喜平”,要想作文波澜起伏,除了高潮、结局可写得起伏跌宕,其它部分情节也应该组织起一些波澜,一波三折,从而增添作文的意趣,升华作文的主题。我经常播放优秀小品视频,让学生在笑声中学习波澜起伏的方法。

四、结尾好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精彩的结尾,能为文章增光添彩,从而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元人乔梦符认为,好的结尾应像“豹尾”,短小精悍,刚劲有力。我从历年高考优秀作文中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种方法,供学生借鉴:

1.点睛式结尾

这种结尾用凝练简洁的语句归纳总结,画龙点睛,揭示中心,点明文章主旨,起到卒章显志的作用。例如:

生命中的一瞬间的爱,竟赚取了我们活一生,对庞大的悲哀甘之如饴。是苦是甜,能品尝这一世,终无悔!

天空中不知什么时候飞起了风筝,寂寞的鸟儿围着它盘旋,我伸出手遮挡夕阳刺人眼睛的光线,仿若明暗相间的幻象,想起这一路跌跌撞撞,忍不住眼泪灼热地流淌下来。仰头喝下最后一口咖啡,生活的余香留于齿间。

伍尔芙微笑着说,让我们记住共同走过的岁月,记住爱,记住时光。(《我于咖啡中看见》)

2.引用式结尾

用名言、俗语、警句、歌词、诗文结尾,收束有力,余音绕梁,使文章活泼而有文采。

3.抒情式结尾

结尾抒情,表达作者的情感,表明观点、态度,拓宽意境,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排比式结尾

即用排比的句式表达情感,照应文题,揭示主旨,突出中心,其优点是结构严密且语势强烈。例如:

如果你曾读过鲁迅,读过他是怎样在黑暗中确定自己独特的坐标;如果你曾读过张爱玲,读她是怎样用自己诡谲的笔调为人指点一段迷津;如果你曾读过陈小邛,读过她是怎样在蚂蟥遍身的丛林中寻找门巴人;如果你曾读过青藏线上修筑铁路的汉子们,那么你可能会幡然醒悟:自己的天地最美,执着的追求最美,自己的金秋最美!(《自己的天地里收获秋天》)

五、卷面好

篇5:高考语文作文辅导《痕迹》

作文的立意角度不能写偏,如果实在想不出特别深刻大的立意,那么可以根据作文要求里的关键词来展开写作,保证拿到基本分数为重点。

然而一般能让老师打高分的作文一定有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开头和结尾,最好保证三者之间能够简短有力。其次标题不宜太长,一般最好在8个字以内,开头和结尾也不要超过3行。

正文部分,在每段开头或结尾都要有一句总括句,中间内容可以稍微“马虎”一点,因为改卷老师是不会完全去思考整个论述过程,而标题、开头和结尾在很大程度上判定了这篇作文的档次,所以我们要在这方面下多点功夫。

2、精彩而充足的素材与名言

有足够多的写作素材是很重要的,但是不表明素材越多越好,主要在精而不在多。整篇文章有着太多的素材反而会抓不住细节,还有可能会混淆两个意思不同的素材。

最好的做法是每写一个话题都有一两个比较切合主题的素材,再去用各种修辞手法去运用,也可以对某个精彩的素材展开说明。

3、工整的书写

高考考场上的字体不求漂亮,但求工整。最起码能让改卷老师能看清你写的内容,然后再追求漂亮的书写。

篇6:福建高考语文专家谈高考作文

现在的高考评卷已经越来越开放,特别欣赏有自己见解的作文。驳论必须从材料中引申出来,而不能撇开材料,另起炉灶。学会了通过分析来说理,是奔着60分以上甚至满分去的。

驳论文怎么写

第一招

分析矛盾首先寻找材料的对立面。

第二招

分析原因告诉读者为什么会有这些矛盾,挑几个原因来写。

第三招

分析条件告诉读者,我的论点是在这些条件下才成立,别忙着反驳。

和高考作文题观点抬杠,也能得高分?至少福建省高考语文命题专家组、评价组组长、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潘新和,就是这么认为的。

潘新和4日在厦门一中教授如何写议论文,他说,现在的风向标是:老老实实地顺着命题者给的材料来论证,大多也就得个四五十分,但是,和材料观点抬杠,写驳论,那么,就奔着60分以上甚至满分去的(高考作文满分70分)。

这其中的区别是:前者是传统的论证文只选择符合自己论点的论据,自圆其说,是不讲理的;后者是驳论文看到观点可能出现的对立面,驳人驳己,是讲理。

他因此号召高考考生们抛弃论证法来写议论文,取而代之用驳论法。现在高考作文题基本上都是以议论文形式出现。

潘新和被称为是福建语文界的三大侠客之一,因为对议论文传统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的批判而闻名。

批单纯堆砌论据不是好作文

潘新和在当日题为《议论文怎样立意、说理》的讲座中,首先痛批了福建省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认为它不讲理。

当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给的是袁隆平材料,袁说:工作让工作的人有个好身体,让工作的人有个梦想。这篇满分作文就是传统的议论文写法:作者顺着材料,首先确定自己观点:热爱便会产生创造力,接着,旁征博引正反论证观点:热爱造就创造力,今天的人没有热爱,只追求名利,因此没有创造力。

潘新和反问:热爱便有创造力?现实中,很多的热爱产生不了创造力。但是,作者不管读者信不信,片面地抓住某一观点,对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视而不见。

潘新和说,这样论证性的议论文只是自圆其说,就是不讲理。

他还批评了论证法的备考方法:准备一大堆材料作为论据,再根据论点往其中套。

这点在那篇高考满分作文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到800字的作文里,作者引用了一大堆大人物的话,拼命堆砌论据。

潘新和甚至认为,它之所以能得满分,一个原因是改卷老师巨大的心理压力旁征博引的论据显示这位学生似乎看了不少的书,一些书可能连老师都没读过,所以,这么勤奋的学生,该给多少分,老师,您看着办吧。

在潘新和看来,这篇不讲理的作文,充其量也就能得四十多分。 挺有独特见解才能得高分

潘新和说,议论文不能论证,而要驳论通过分析各种矛盾等来讲道理。他以福建省高考的另一篇满分作文为例,来说明议论文如何讲理。

那年的作文题围绕着冯骥才的话展开,即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这篇被潘新和树立为正面典型的满分作文以《人生的赛跑》为题,作者首先和命题者抬杠:人生的赛跑,其实不在你跑了多少路程,而在于是否过得有意义。接着,作者一层层地讲理,例如人生赛跑有时好比雷锋和一个长寿的恶人;一些人在赛跑中懂得放慢脚步,欣赏沿路风景,远比执著于赛跑累得满头大汗的人有意义。

潘新和说,这篇满分作文给我们一个信号:不是题目告诉你要写什么,你就写什么,不赞成命题者给的材料观点,写驳论的文章,照样能得满分。

潘新和说,现在的高考评卷已经越来越开放,特别欣赏有自己见解的作文。当然,他强调,驳论必须从材料中引申出来,而不能撇开材料,另起炉灶。

潘新和认为,一般论证性的议论文,充其量也就能得个四五十分,但是,学会了通过分析来说理,是奔着60分以上、甚至满分去的。

【支招】

写议论文得眼睛带刺

如何用分析来写讲理的议论文?潘新和教了三招。

第一招:分析矛盾首先寻找材料的对立面,以知识就是力量为例,有知识就有力量吗?许多人有知识没有力量,读死书的人,什么力量也没有。

第二招:分析原因,告诉读者为什么会有这些矛盾,挑几个原因来写。

例如近墨者黑的论题,它对立面是近墨者白,或赤,因此不能武断地说近墨者黑,那么,就要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第三招是分析条件,告诉读者,我的论点是在这些条件下才成立,别忙着反驳。

总之,按照潘新和的方法,一个驳论文的构成是:开头提出揭示矛盾的论题,如创造基于热爱,但是,热爱未必就会有创造;中段分析论题,包括矛盾、原因和条件,创造也需要有天资、学识、勤奋、信心尤其是想象力、创造力;最后得出结论,如创造需要先天、后天,主观与客观等,缺一不可,否则功亏一篑。

潘新和认为,如果学生的眼睛从此带了刺,勾住每个论题、命题观点,学会运用分析矛盾、原因、条件等方法来说理,那么,这样的驳论文肯定得高分。

【反响】

学生:这简直是颠覆

这个传授高考高分作文秘诀的讲座,照理说,应该让高三学生听,但当日参加讲座的是高二学生,有人说,怕引起高三学生思维的混乱。

当日听完讲座,一位男生说:这简直是颠覆!在被问及他是否敢用驳论法来写高考议论文时,他说,我可不敢冒这个险,要是遇上保守的改卷老师,那不就要壮烈牺牲了吗?

老师:发散思维很重要

厦门一中高中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说,已尝试驳论文的写法。

厦门一中语文教师戴祖武说,驳论文的实质其实就是发散思维,我们努力让学生明白:任何议论文,实际上是一道辩题,都有正方反方,当你选正方时,心中还有反方,要多层次分析论题。总之,要以理服人,赶在读者反驳论点之前,把别人可能反驳你的各种可能指出来,然后一一否定,封住他们的嘴。

戴祖武认为,种种迹象表明,福建高考好作文的风向标,慢慢地在朝驳论文方向变化,不再追求华丽语言和堆砌的论据。

篇7:高考语文-好高考作文开头与结尾

写好话题作文的四字诀:

话题作文因为其“开放”、“自由”,作文时不少同学时常闯入一些误区:错把话题当文题;错以为文体不限,即不讲文体;错以为提示语言材料就是文章的主题等现象。

1、开门见山式

即在开头直接点明文章立意,亮出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彰显文章的题旨,使读者对自己的行文意图有所洞彻,以便确定文章是否跑题。

记叙文,一般都是直接进入事件的记叙,表明主旨;对于一般性的议论文或者散文,在开头就应该摆明观点。即使在第一段用一则小故事或者用一组排比句来导入,第二段一定要把你表达的中心摆出来。如果阅卷老师读完前两段(字数大约一百多字),仍不能捕捉到你的观点,他就会有一定的阅读急躁情绪,所以此处点题非常必要!

青春,是三月争奇斗艳的花朵,是七月缤纷的太阳雨,是十月灼人的红叶;是喷雾的旭日,是竞发的百舸,是搏击长空的雄鹰;是弹着欢乐的琴弦,是拥抱蓝天的白杨。___《青春展望》

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们悄悄地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珍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怀着一份爱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纪念。(广东高考佳作《纪念》)

这篇优秀的散文,作者能根据话题提示,准确、深刻的把握题意,点明主旨。并且选择“纪念”犹如拾起“沙滩上一颗颗贝壳”为组织材料的线索,引起下文,很快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而要让我们心灵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高考全国卷II《生命是一朵长开不败的花》)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充盈中华,诚信之光越普照华夏。诚信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诚信》

开门见山,点穿话题,以准确的把握充满自信地昭示文章的主旨。

2、排比入题式

排比,能先声夺人,增加文章气势,朗朗上口,使文章结构整齐匀称,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语言畅达华丽。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抒情,能汪洋恣肆。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 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因诚信酿造生活》)

踏着铺满层层石砾的崎岖之路,我茫然,握着已被雨打日晒得满身疮痍的雨伞,我哀叹;举目眺望我将踏上的漫长历程,我祈盼;聆听头上无数伟人的歌唱,我欣然。”(全国卷满分作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哥,黝黑的皮肤,粗壮的胳膊,像一头健壮的牛;哥,粗声粗气,蓬乱的头发,像一匹任劳任怨的马;哥,沉默寡言,起早摸黑,像一只拉磨的驴。都说哥是捡来的,因为哥像一个只要有饭吃就像牲畜一样拼命干活的家中惟一的劳力。(全国卷《哥是捡来的吗?》)

无穷的大自然如此瑰丽,是因为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的鲜花,也是因为一岁一枯、默默无闻的小草;无垠的大海如此壮美,是因为它的惊涛骇浪,也是因为它的风平浪静;无际的天空如此美丽,是因为翱翔在其中的雄鹰,也是因为飘游于其中的朵朵白云;缤纷的人生如此自豪,是因为伟大,也是因为平凡。(高考辽宁卷《为平凡而自豪》)

3、整散交错式

整散句结合,能使句式灵活多变,增添文章旋律感和音韵美,给人一种审美感受。

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相信。(《我的选择,我喜欢》)

开头用“月光”—“柔和”、“红叶”—“艳丽”、“星辰”—“明亮”构成铺排,色彩鲜明,有先“色”夺人之妙,兼具音韵之美。

4、引用名言式

开头名句或警句,点明中心;或引用人物语言,突出人物性格;或引用诗歌,唤起读者共鸣;或引用俗语谚语,说明事理等。作文开头以此来引出话题,常使文章有一种理直气壮之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从而使文章中闪烁着一种理性的光芒。

“天空不留下小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真的如此吗?望着窗外迷蒙的雨雾,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面对人生的挫折,勾践忍辱卧薪尝胆终于“三千越甲可吞吴”,面对丧妻流放,东坡高唱“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于是文传千古,流芳百世。„„古人告诉我:遭遇挫折是必然,而放大痛苦就会造成下一次失败,有时调整心态,痛苦也会烟消云散,一切本可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他这一问可谓一问问千古。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巨大

代价后作出了人生最终的答案。但各家之言却如每个人的脸一样,各不相同。西施说:“爱情是工具。„„”(《问世间情为何物》)

唐都长安被奸佞包围,李白徐徐吟出“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玄宗沉溺于声色犬马,杜甫悲愤出言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社会黑暗,宫市掠于民,白居易深情唱出“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屈原哀婉唱出:“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杜甫愤激指责:“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文天祥舍生取义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命就是龚自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的无奈与感伤。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人生的求知路上孜孜不殆,踽踽独行是美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初夏的午后在骄阳里聆听蝉鸣,入夜于茵茵芳草中遥望碧天里的星星,也是美的。(浙江满分作文《且息且行》)

皓月当空,树影斑驳。我眼前仿佛浮现一位身着白衣,须发飘然的诗人,他手举酒杯,仰天长叹:“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仕途的失落,没有带走他的抱负和自信,他依然狂傲,依旧洒脱,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他,就是李白!

月光皎洁,清风吹过,我仿佛又看到一位长者,他手执长剑,昂首高呼:“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生的坎坷,没有带走他的豪情壮志,他依然旷达豪放。在失意的人生中,找到人生的诗意。

他,就是苏轼!

一百多年前,法国的雨果曾经这样感叹:“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古老的东方,人们也世代传承着一句浅白的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法国人的浪漫和中国人的实在碰撞在一起,于是人们发现,包容超越了国家、语言、民族和文明的界限;包容是这个美丽星球的子民所共同拥有和赞美的品德。(高考北京卷《包容》)

5、对称整齐法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学会历史般的旁观》)

文章开头用一组对称句子,赋予蝶、蜂、花人的性情,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体现了考生高超的语言技巧。

13、铺排对偶法

香远溢清的芙蓉告诉我,气质可以选择;

燃烧自己的红烛告诉我,品格可以选择;

展翅腾空的雄鹰告诉我,信念可以选择;

高大挺拔的青松告诉我,意志可以选择。

我选择,我心无悔。《我选择„„》

即使世俗的围墙挡住你万丈豪情,也挡不住你铿锵的步伐。做真正的自我,那是陶潜的五斗诗魂;即使厚重的夜幕挡住你满天星斗,也挡不住你心中的灯火。做真正的自我,那是文天祥的零丁绝唱;即使岁月的樊蓠挡住你坚强的身躯,也挡不住你忠贞的信念。做真正的自我,那是屈原水中的离骚。《做真正的自我》

用铺排或对偶构成优美的句群来开篇,其好处是词语严谨,语气贯通,读起来铿锵有力,颇富气势,增强感染力。

总结

拟写开头的具体要求:

1、片言居要,纲举目张

2、句句夺目,一见而惊

3、打开泉眼,文思滔滔

篇8:高考语文作文辅导《痕迹》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 家人屡劝不改, 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 更出于对生命安全的考虑, 通过微博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 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 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 也引发一些质疑, 经媒体报道后, 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 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 表明你的态度, 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 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 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 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新课标全国Ⅰ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

2. 新课标全国Ⅱ卷:谁更具风采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 笃学敏思, 矢志创新, 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做出重大贡献, 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 爱岗敬业, 练就一手绝活, 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 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 酷爱摄影, 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 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 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新课标全国Ⅱ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

3. 教育部考试中心 (汉语文卷)

面对“我读过很多书, 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 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的疑问, 我听过一个较为巧妙的回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 我吃过很多食物, 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 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阅读对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根据上面的材料写一篇作文。

要求: (1)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诗歌除外) ; (2) 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3) 不得少于600字。

4. 北京卷:高考大作文 (二选一)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按照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 为了正义, 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 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 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 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 展开想象, 叙述你和他 (她) 在一起的故事, 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

(2) 《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 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 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 (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 , 可议论, 可叙述, 可抒情, 文体不限。

5. 天津卷:范儿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 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 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 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 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 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自选角度, 自拟标题; (2) 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 文体特征鲜明; (3) 不少于800字; (4) 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

6. 上海卷:和谐自我

根据以下材料, 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要写成诗歌) 。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 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 如何对待它们, 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7. 江苏卷:智慧

根据以下材料, 选取角度, 自拟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智慧是一种经验, 一种能力, 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 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8. 山东卷:丝瓜藤和肉豆须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 肉豆须, 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 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 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缠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 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 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 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 (1) 选准角度, 自定立意; (2) 自拟题目; (3)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4) 文体特征鲜明。

9. 浙江卷:文章和人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急促, 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 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 (1) 题目自拟, 观点自定; (2) 明确文体, 不得写成诗歌; (3) 不得少于800字; (4) 不得抄袭、套作。

1 0. 福建卷:路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作文。

●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便也成了路。

●有时, 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如果没有走错了路, 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 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 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 (1) 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 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标题自拟; (3)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4) 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

1 1. 安徽卷:显微镜下看蝴蝶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 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 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 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 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 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 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 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 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 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 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自选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诗歌除外) ,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 2. 广东卷:感知自然的远和近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 能测阴晴雨雪, 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 可知全球天气, 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 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 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 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 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 自然似乎很“近”, 又似乎很“远”。

要求: (1) 自选角度, 确定立意, 自拟标题, 文体不限; (2)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 不少于800字; (4) 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1 3. 湖南卷:大树的旅行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棵大树, 枝繁叶茂, 浓荫匝地, 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 大树听了, 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 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 拒绝了;请走兽帮助, 走兽说大树没有腿, 也拒绝了。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 它结出甜美的果实, 果实中包着种子, 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 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 自选角度, 自拟标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1 4. 湖北卷:地下的泉水

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要求作文。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 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 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 继而汇成溪流, 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 其实, 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 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 自选一个角度,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自定, 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1 5. 四川卷:老实与聪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次班会课上, 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与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就是实诚、忠厚, 聪明就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

请根据上述材料, 联系现实生活, 结合自己的思考, 自选角度,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 题目自拟, 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 (2) 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 (3) 用规范汉字书写。

16.重庆卷:等待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作文。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 孩子妈妈还没到, 车上乘客开始埋怨, 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这时, 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 所有人都沉默了。

篇9:高考语文作文辅导《痕迹》

又是一年高考到来,全社会似乎又要为此“紧张”一阵。这是很不正常的。这几天有些记者来采访我,题目是预测或者评说今年高考作文,我没有接受采访。我不太赞成传媒过多关注高考,这会加重“社会紧张”。但想到高考在即,很多考生命运都“决定”于此,公平是最重要的,所以又想给相关部门提点改进的建议。一年多前(2010年12月),我在北大召集过一个关于高考作文的专题研讨会,会后给相关部门写过一些建议,作为“内参”上送。建议的部分内容也曾在《南方周末》等报刊发表。据说2011年有些省市高考语文阅卷是参考过这些意见的,但更多省市高考语文阅卷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不如就把问题亮开,可能更有利于解决。这里发表的就是前年写的“建议”的一部分,希望这几天相关部门能看到,并使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阅卷有所改进。如下是部分建议:

高考阅卷中作文分数“趋中率”太高,相当程度上已失去选拔的功能。高考语文总分150分,作文占60分。作文评分一般分4个等级,其中二等40分上下(或者35~45分)。据北京、福建等多个省市调查,近四五年来,二等作文卷占75%~80%,一等占8%~10%,满分作文凤毛麟角,35分以下的三四等也不到20%。其他省市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二等分占比重如此大,即“趋中率”畸高,考得再好也很难企及高分,稍有准备就可以拿40分上下,再差也不至于落入三四等。评分等级的这种非正态分布,不能反映考试水平,对考生是很不公平的。这种畸形的考分等级分布,在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很少见。

造成高考作文评卷“趋中率”畸高的,有多方面原因。一是阅卷等级划分标准虚化,比例失调。二是作文评分有不确定因素,普遍规定同一份作文需2~3人评阅,彼此给分的差异若超过5分,就需重新评阅。这规定本是为了保证质量,但却容易造成阅卷者为求“保险”而彼此求同“趋中”,使作为高考语文最主要部分的作文,因区别度模糊而极大地弱化了选拔功能。更严重的是,这对中学语文教学已经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广大师生认为学不学都可以考个“趋中”的分数,就不愿意在作文甚至在语文课方面下工夫了。为何这么多年关于语文课的争议最多而语文教学又难于提高质量?高考作文评卷的“趋中率”的“指挥”作用就是主要障碍之一。

与此相关的,语文卷的阅卷工作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和困难。不少省市语文阅卷老师的更换比例过大。参加高考语文阅卷的老师由大学教师、高中教师各50%组成,但由于阅卷补贴过低,平均每人每天少于200元(低于做清洁的小时工的报酬),而大学老师的科研、教学任务又重,难于抽调人员参加,只好越来越多地派博士生甚至硕士生去阅卷。这些年轻人缺乏教学经验,往往就单纯地按照大学课程中对作品的评价或者个人喜好去阅卷,评分的标准波动较大;高中语文教师对参加阅卷倒是有积极性,但其主要目的往往在掌握高考命题动向和阅卷思路,以便备考,有的学区、学校甚至把轮流派老师参加阅卷作为备考的攻略。

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补贴偏低的原因在于,语文卷必须将基础知识和作文分开阅卷,所需要的阅卷教师人数、阅卷时间都远多于其他学科,但补贴标准则不考虑这些情况。而是简单地按学科或人头发放,加上语文阅卷的“劳动强度”大,补贴待遇相对就显得低了。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采取一些必要的改进措施。不妨改变一点思路:都说高考是很无奈的“指挥棒”,那么我们可以试试改造这“指挥棒”,让它从正面去“指挥”,让教学和社会风气朝积极的方面改进和发展。

就高考作文而言,建议调整高考作文评分等级标准,实施评分正态分布。比如,如果分四等,二等(也就是35分~45分)以占50%~60%为宜。所谓满分或者高分作文并非完美作文,只是相对优秀,应当提高一等的比重,可以达到15%左右。这些可以作为规定性指标下达。区分度大了,才有选拔功能,也才能打破现在那种普遍认为语文和作文教学“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因而放松语文教学,使之沦为应试技巧训练的偏向。

稳定高考语文命题、阅卷队伍,充实有水平、有经验的大学、中学教师,进行规范的命题与阅卷业务培训;提高阅卷津贴。

高考作文问题不只是一个考试问题,也是影响很大的带有政策性社会性的问题,历来很多争议,每年高考之后都“首当其冲”,但一直缺少科学的负责任的研究。大家年年抱怨的一些问题,其实解决起来也并不难,但就是年年拖,始终解决不了。高考关系稳定,但不能只是“维稳”了事,其他不怎么管;还有公平问题,弄不好也影响社会心态。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采取一些措施切实解决问题,并以此推进高考的改革。

篇10:高考语文关于车的高考满分作文

在我们人生的这个阶段,既没学会说话、也没学会走路、天资聪慧的也只是在地上爬来爬去,小朋友这个阶段手上都会有一个玩具――小汽车。这是我们人生中第一次对汽车有认知,知道原来汽车也是在地上跑来跑去的,各种造型,各种颜色的小汽车。

3~6岁 先会跑,再学走 ,电动小汽车,遥控小汽车

这个时候男孩子手中小汽车玩具升级为电动小汽车和遥控小汽车了,基于之前对汽车的认知,这时候的我们带着自己心爱的电动小汽车到处跑,是最欢快的时候。

7~12岁 和小盆友的四驱车竞赛

有了许多相同爱好的小伙伴,我们往往相约放学后,带上新买的电动四驱车在赛道里一分高下。这时候我们开始学着通过不同的比赛场地调整四驱车轮胎和马达,甚至还会加装保护装置。新的四驱车游戏我们很喜欢,喜欢这种赛车的快感。

13~20岁 在这个人生阶段,我们骑共享单车,坐共享汽车,各种顺风车都很方便。越来越成熟知道原来车是一种交通工具,将我们从起点带向另一个目的地。

21~55岁 在人生这个阶段我们除了自己买车外,上下班开车,坐车去公司外。也许我们的职业就是开车,除了跑滴滴开公交车这类专职司机,我们还可能开着挖掘机、起重机等各种不同功能的工具车辆在工地上挥汗如雨。

篇11:高考语文作文辅导《痕迹》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灵活性、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命题中的“三自”,而其中的“题目自拟”又是最直接的体现。拟题非常重要。它是考生在写作上呈现给阅卷老师的第一个见面礼,直接关系到老师对作文的第一印象;它又是考生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直接体现写作者的智慧与匠心。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样一个展示才华的绝好机会。遗憾的是,这个机会常常被一些考生主动放弃了,要么直接用试题中的“话题”作为题目,要么草草拟一个题目了事。这恰恰是犯了话题作文的大忌。

有人把作文的题目比做人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够为作文嵌上一双美丽而又明亮的大眼睛,那么,我们的作品将会赢得的青睐,将会产生使人一见钟情的奇特效果。

标题创新,要突出一个“新”字,做到新颖别致,独出心裁。这里,笔者将为大家介绍几种标题创新的技巧。

一、引用化用法

此法指的是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词、名言、俗语、书名、影视剧名等作为文章的题目。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产生独特的魅力。如

“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

“思念”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

“宽容”话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

“亲情”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

“读书”话题——《爱你没商量》

“学习”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标题1、2都是引用诗词名句,既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标题3、4、和5分别引用和化用大家熟悉、喜欢的歌名,活泼而有趣。标题6、7引用的都是影视剧名,新颖而别致。标题8则是引用经典名言,典雅而深刻。这些标题,贴近生活,使人喜闻乐见,倍感亲切。

二、中外结合法

此法指的是引用或者音译一些人们熟悉的外语短语或句子作为题目。这种标题,具有幽默色彩,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如

“爱心”话题——《我的感觉,Iamfine》

“科技”话题——《Howareyou,E-mail》

“电脑”话题——《Internet,mylove》

“生活”话题——《搞笑课堂OneandTow》

“幸福”话题——《Comeon,给我感觉》

“亲情”话题——《Modern,老妈》

“青春”话题——《CrazyBABY(疯狂三人组)》

“校园”话题——《女孩,Sorry》

标题1,付出爱心,即为永恒。标题2,面对科技,我心从容。标题3,网上风情,神奇无限。标题4,花样年华,花样心情。标题5,幸福感觉,越多越好。标题6,网上老妈,返老还童。标题7,激情飞跃,我心飞扬。标题8,青春花季,演绎浪漫。总之,以上这些题目形式活泼,散发出一股青春气息。

三、巧用算式法

这种方法就是巧妙运用数字或者运用数字构成数理化算式的形式来设计作文题目。这种标题 1

往往能够准确概括出文章的内容,简练精当,并且形式新颖,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给人以启示。如

“诚信”话题——《7-1=0》

“教育”话题——《1+1=?》

“学习”话题——《8-1﹥8》

“团结”话题——《1+1﹥2》

“品德”话题——《忍让≠懦弱》

“诚信”话题——《诚实+信用=财富》

“成功”话题——《成功=实力+创新+机遇》

“知识”话题——《人×知识=∞》

标题1,强调了“诚信”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标题2,表明了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创新思维。标题3,说明从8个小时中拿出1个小时的时间来锻炼身体,其效果要比8个小时都用来学习的好。标题4,表明“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标题5,否定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标题6,表明“诚信”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标题7,表明成功需要三个因素。标题8,显示了知识的力量。以上八例足以显示这种数字、算式型标题的无穷魅力,确实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四、设置悬念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寻。如

“素质教育”话题——《十六岁,老朽了!》

“素质教育”话题——《考试魔鬼定律》

“男孩女孩”话题——《三个女生一台戏》

“男孩女孩”话题——《我与203室不得不说的故事》

“人与自然”话题——《两只流泪的爱情鱼》

“人与自然”话题——《一只老鼠的手记》

“网络与生活”话题——《谁的眼泪在飞》

“网络与生活”话题——《网络江湖选美大赛》

十六岁的花季少女,怎么变得老朽了?“考试”还有“定律”?并且“魔鬼”?三个女生到底能演出一场什么样的好戏?一个男孩与203室的女孩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两只鱼怎么流泪了?怎么还有“爱情”?老鼠还有“手记”?这家伙究竟在里面记了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在“网络年代”,到底有多少人的眼泪在风中飞舞?网络江湖选美?有趣!折桂的超级美女到底是苗若兰、王语嫣、霍青桐、黄蓉、香香公主、任盈盈?还是俄国公主索菲亚、70岁的灭绝师太?喜剧耶?闹剧耶?„„哎呀,乱了,乱了,这些题目,任谁也会眼花缭乱,任谁也想探问究竟。

五、形象修辞法

这种方法,是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反诘等修辞手法拟题,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如

“心愿”话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诚信”话题——《守住你的金矿》

“生态”话题——《老鼠对猫的秘密挑战书》

“故乡”话题——《千年月色万年情》

“文化”话题——《“文化快餐”真的不足取吗?》

“青春”话题——《长发长,短发短》

“关爱”话题——《不要在冬天砍倒一棵树》

“环保”话题——《还我家园——鸟类的呼声》

标题1,明喻;标题2,暗喻。二者均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生动形象。标题3,拟人,色彩鲜明,表意丰富。标题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联想。标题5,反诘,加器强语气,增强效果,发人深省。标题6,对偶,表意凝炼,琅琅上口,抒情酣畅。标题7,双关,意味深长,启人深思。标题8,呼告,语气有力,振聋发聩。这些题目,由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所以象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又象一块块磁石,吸引读者的心。

六、诗情画意法

这种方法就是运用诗歌和散文的语言,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或景中藏情,或情中见景,或情景并茂,既有诗情,又有画意,韵味无穷。

“生命”话题——《白云·夕阳·歌声》

“乡情”话题——《那河·那船·那人

“足迹”话题——《红舞鞋·蓝精灵》

“机遇”话题——《雨季,我们一起去看海》

“友谊”话题——《风中飞舞的白手帕》

“窗口”话题——《今夜星光灿烂》

“时空”话题——《恋恋风尘恋恋情》

“时光”话题——《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以上八个标题,或白云清风,或黑夜红尘,或星光灿烂,或浪花飞溅,或情思绵绵,或欢歌飞扬,语言优美,形象鲜活,以有限的言词显露出无限的生活意蕴,给读者创造出无限的驰骋想象的空间。同时,很容易拨动读者的心弦,使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七、怪异另类法

这种方法,就是避开以上几种常见的命题方式,而采用一些怪异、另类的形式来命题,以便达到更加惹人注目的效果。如

“人生”话题——《梳子与梳子》

“情感”话题——《夜夜夜夜》

“生活”话题——《网?网!》

“诚信”话题——《诚信!诚信?》

“朋友”话题——《有鼠自远方来》

“理想”话题——《ABCD——梦开始的地方》

“教育”话题——《???????》

“友谊”话题——《1234567》

这些题目往往让人看了大跌眼镜,但细细品味,便可发现它们极具匠心,极有魅力,给人全新的感觉。标题1,两把小梳子,演绎了一出人生大戏剧。标题2,如此之夜,自然会使人感到万分压抑,但它的最迷人之处,是在沉睡过后看到一轮崭新的朝阳。标题3,生活是“网”?生活确实是“网”!字里行间充满着被缚的呻吟和挣脱的呐喊。标题4,我们渴望“诚信”!可是谁来拯救“诚信”?标题5,有鼠自远方来,悦乎?悲乎?标题6,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人生的每一个季节,都会有梦。标题7,“教育”的问题太多太多。标题8,友谊就象一支歌。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如此标题,实在神奇!“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拟一个好的标题,将是文章成功的一半。题目拟得如何,从考试的角度来讲,不仅本身占分,而且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所以自由拟题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在“新”字上多动些脑筋,多下些功夫。

文如其人,标题则如人的双眸。一个好的题目,就像一双明慧的眼睛,往往最先抓住读者的眼睛,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高考作文,由于阅卷时间的限制,对于题目的要求就更高。甚至可以说,题好文一半。当然,在考场中拟一个好题目并不容易,它是知识与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也并非不能改进,只要熟悉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就能在考场中写出大放异彩的文章来,使人“心动神怡一瞥间”。那么,什么样的文题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具体说来要达到“四要”:

(一)要准确、鲜明。标题应紧扣文章内容,一目了然。标题决不能作摆设,更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而应紧扣话题、有的放矢。

(二)要新颖生动。标题应不落俗套,让人耳目为之一新,激起阅读兴趣。

(三)要简洁凝练。标题应短小精悍,醒目上口,给人广阔的联想空间。

(四)要含蓄隽永。标题应含义丰富、耐人寻味,又富有启发性。

明确了拟题的要求,就可以判断自己的拟题是否符合要求,可以给自己一个初步的定位。当然,只明确要求是不够的,还要掌握一定的具体方法,有目的、有方向的去做。

文章拟题的具体方法有:

(一)巧用词语。拟题时可以充分的利用、挖掘生活语言,利用相似词语的颠倒、谐音、形近等特点产生的独特魅力使标题靓丽起来。如:《打假与假打》、《秋天里的春天》、《向钱看与向前看》、《减负:让我欢喜让我忧》、《给心灵松绑》、《保鲜诚信》、《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等。

(二)妙用术语。拟题时巧用人们熟悉的行业术语,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术语本身就有一定的含义,能使阅卷人更容易掌握你的用意所在。如《送去主义》、《校园写真》、《贫困的反作用力》、《催化人生》、《生活中的欧姆定律》、《真空下的加速度》、《拍卖诚信》等等。

(三)借名拟题。拟题时应巧用名人、名言、名物、名事,并巧妙加以翻新,既给人亲切之感,又能增强感染力。如《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阿Q新传》、《阿Q学做诗》、《李白的泪水》、《感时花溅泪》、《不畏浮云遮望眼》、《痛并快乐着》、《失落的祝英台》、《一花一世界》、《科技与人文齐飞》、《一千零二夜》、《淡妆浓抹总相宜》等等。

(四)反向拟题。运用求异思维,把一些公认的常理做反向思考构成文题,往往能收到奇效。如《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到班门弄斧》、《有志者未必事竟成》、《虽贫,岂困?》、《前不见古人,后岂无来者?》、《享受挫折》、《孔融让梨:是耶?非耶?》、《忙人闲事》、《眼见一定为实吗?》《要敢于走麦城》、《痛苦也是一笔精神财富》等等。

(五)妙用修辞。修辞的运用会使标题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如《倾听自己的心跳》(借代)、《妈妈,再爱我一次》(呼告)、《谁丢了玉坠?》(设问)、《生命如涛》(比喻)、《攀登路上的烛光》(比喻)、《六盏红灯不能照亮前程》(比喻)、《阳光很活泼》(拟人)、《诚信出走》(拟人)等等。

(六)妙用歌词。群众喜爱的歌曲歌词脍炙人口、深入人心,一旦入题,非常吸引读者。尤其是流行歌曲的歌词,有的非常生动、别致,如《痛并快乐着》、《潇洒走一回》、《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诚信:我的眼里只有你》、《从零开始:想说爱你不容易》、《谁不说俺家乡好》、《幸福着你的幸福》、《问世间情为何物?》等等。

(七)巧用符号。运用算术和符号,能起到简洁、生动而又别致、醒目的作用。如《成功=志+力+物》、《多解的题:规矩=?》、《联想1+1》、《记忆≠智慧》、《移植记忆≠获取能力》等等。

(八)巧用并列。以并列词语或短语做标题,突出文章所涉及的几个因素或蕴含作品主旨,增强读者阅读期待。如《一毛钱与诚信》、《春夏秋冬》、《图形·生活·思维》、《借鉴历史开创未来》、《你的岁月,我的记忆》、《我的祈愿,我的爱》等等。

我们相信,用心拟题,所拟题目定能打动读者,赢得阅卷老师的“芳心”。

拟题训练:

全国第一位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博士生张宗友商南京大学(招生办)时,觉得“自己已经23岁了,在要人资助是很丢脸的事”,他把社会捐助款一部分专给家乡,一部分留给系里,还有一部分寄给西藏林芝地区一名贫寒的小学生。每月240元的津贴只够吃饭,他就通过课余当家教、作系计算机房管理员、到南大出版社校对、批阅自考试卷等方式勤工俭学。3年下来,他不仅拿到了学位,而且还资助了上高中的妹妹。他留校任教时带的72名学生普遍形成一种自立自强的观念,贫困生无一人辍学,就连一些家境好的学生也在打工,主要是希望得到锻炼。

请以“贫困”为话题,来拟题目。

示例:

(1)《敲响自强的钟》

(2)《摇曳生活,坚定人生》

(3)《贫儿当自强》

(4)《富有的贫困生》

(5)《穷且益坚》

(6)《“贫”出一个未来》

(7)《感谢清贫》

(8)《贫困之路非漫漫》

(9)《天降大任于贫者》

(10)《贫困的反作用力》

(11)《贫困是首歌》

(12)《我贫困,我美丽》

(13)《走在贫困的声音里》

(14)《在贫瘠的土地上开花》

(15)《最贫是无志》

(16)《丹青难写贫精神》

(17)《青山在,何以贫?》

(18)《对贫困说:“不”》

(19)《我自横刀向贫笑》

上一篇:作风建设党性分析个人对照检查材料下一篇:自控力训练100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