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浙江语文作文

2024-05-06

高考浙江语文作文(共12篇)

篇1:高考浙江语文作文

站在历史洪流的浪头,我们不禁感叹世界变化发展之迅捷。时代的潮流不可抗拒地推进,人类大脑也随之不断更新思维。高速发展的现实,就必然导致了意识、幻想的进步。网络、虚拟现实,这些看似虚幻的存在因现实与幻想的矛盾而诞生,也因之走向了时代潮流的最前沿。

我们出生于信息时代,早也对这些科技幻想耳濡目染。感受现实世界的客观真实,体味虚拟世界的异想天开。面对这般虚实交错,我想作为即将成年的高中生,应当理性地在这两者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

何谓虚拟?《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便是一种虚无,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参透道教虚无哲学的老庄之流,逍遥于天地,淡泊于生死,似乎是在虚实之间穿梭自如,有如云中翔龙、水中潜蛟。圣贤智慧之中的虚实不分,恰恰是看穿了虚实之间的本质,辨别其中的奥妙。可见认知虚实的本质需要智慧,需要我们在休养学习之中达到更高的境界。然而,此虚无非彼虚无,当今世界之中以科技为核心诞生的虚拟世界充斥着商业、利益和物欲,我们生于俗世之中亦非圣贤之士,仅是一念偏失,便可能沉沦其中。观世道,有太多人已经在其中断送一生。疯狂的电商竞争,造就的只有一个马云,以及在他的阴影之中无力挣扎的败者;急剧膨胀的游戏营销,带来的只是胜负一瞬的愉悦,却用青春年华来奠基、以荒废学业为基石。虚拟世界犹如漩涡,面对这般诱惑和残忍,我们虽无老庄之通透,但也要懂得自我克制,思知足以自戒,思谦冲而自牧,主动与虚拟保持一定的距离。

何谓现实?日月星辰,天地万物,大则昊天瀚海,小则微尘蝼蚁,我们生于现实,死于现实。人类在现实之中思考问题,理性思维得到张扬,才使我们从过去被宗教、封建所禁锢的生活之中得到解放,成就今天的多彩。然而,冰冷的心显得过于坚硬,人间亦需要幻想的浮华和浪漫的渲染。有时,人的内心在现实中的郁结可以通过虚拟得到释放。歌德几乎是以自己的情感生活为原型刻画了一位多愁善感的少年维特,十二点的钟声,痛苦的内心呐喊出最终的告别,维特用陨落的生命书写一段悲情之歌,然而这虚幻的生死,却又让歌德自己走出了他的悲怆,脱离自杀的烦恼,否则,人类文学史上将再无浮士德的传奇。现实纵然为生存之本,但是虚拟可以让我们看清自我、超越自我,感受“自己”这个标签下的意义,虚实之间,互不可缺。

人生在世,变化无穷,命运捉摸不定,而虚实之间的我们,不可仅仅追求冰冷的现实,也不能沉溺于无际的虚拟。我们需要取其中庸,交融虚实,通达人生智慧,穿梭虚实之间。这,才是人生之最啊。

篇2:高考浙江语文作文

念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念书,是为了让大家增加常识量,是为了让大家学到课本以外学不到的东西,扩充大家对其他常识的补充,而念书,也是有方法的,在此刻的书店里,琳琅满目,叫你看的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书,各式各样,叫你不知道到底去看那一种书了,其实也不难,你去选取图书时,先了解,你想读那一类的书,如历史,文学,童话……多看几本这类的书,感觉哪本书的资料更好,字体更适合,就去选取哪本。当然了,这只不过我的个人看法。

下方,大家要关注另一个在念书时要意注的问题,那就是,保护好自我的双眼。为何在学校,往往都是学习好的戴眼镜,学习不好的反而不带了呢,不是由于学习不好的就不看书了,由于他们的看书时间短。那有人就该说了,“虽然我近视了,但我的常识量比他多,还是我好。”但往往这种人反而是错的,常识量不够,可以慢慢补充,毕竟时间还非常长。但双眼近视了,那但永久也挽救不回了呀。而且假如你的双眼不好,你的一些理想就会灰飞烟灭。在看书时,在注意时间的把握,这本书即使再吸引你,你也要把握时间,虽然多多看书有好处,但没个度也是不可以的。还有就是看书时的.姿势了,此刻大部分人,都爱躺在床上看书,(也包括我)但大伙了解吗,躺在床上看书是非常毁双眼的。所以为了自我好,需要要把握好呀。

篇3:高考浙江语文作文

浙江的第10份自主命题语文卷稳中有变。稳中有变是常态, 但变化之中透露的新鲜信息却值得关注。

跟2012年相比, 语言运用板块有3题更新, 分别是第5题词语排序、第6题寓意概括、第7题诗句仿写。这不是简单的考点轮换, 对考生来说, 第5题可能从未“模拟”, 第7题即便大量的模拟也于事无补。第7题的仿写示例由青天、芭蕉叶、露珠等意象构成一个有诗意的整体, 这为形象思维能力强、语言表现力丰富的考生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 仿得好就是一首诗;假如只会机械模仿句子形式, 充其量只能得基本分。

前4题的考点、题型与前两年无异, 但对学生结合语境辨析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如第2题中“登陆”的“陆”是否该写为“录”, 仅仅盯着“登陆电子邮箱”很可能产生莫衷一是的感觉, 结合“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需输入密码”来辨析, 正确答案才能水落石出。第3题C项中的“热诚”与“热忱”, 词义有相通之处, 语法功能有所不同, 利用语感和多角度分析, 双管齐下庶可化难为易。A项“以至”是不是“以致”之误?考生也许会在此纠结。“以致”用在下半句的开头, 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 (多指不好的结果) , “以至”同样可以用在下半句的开头, 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如果作者要强调“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是“倒金字塔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导致的, 应该选“以致”。如果作者只是想客观地陈述事实:“倒金字塔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两者程度很深形成了“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的结果, 就用“以至”。也就说, 此语境中用任何一个都是通的, 没有对语句意义和层次的精细体察怎么能深知其奥妙?

现代文阅读两道大题从选文取向到设题方法与2012年的试卷相仿, 却暗藏渴望突破的消息。第15小题“简要概括本文主旨, 并谈谈你的感悟”, 前者偏于领会作者本意, 后者鼓励个性发挥, 一实一虚, 力图将综合素质考查落到实处。浙江卷近两年的“大阅读”, 偏重于选择平易真挚的文字作阅读材料, 并不执着于“名家名篇”, 这样的取向较多地考虑了考生阅读的适切性, 对学生的考场发挥是有利的。但教学时应不受此局限, 可参考全国卷及各地试卷的选文样式, 广泛选择各类文本让学生练习, 使他们的阅读心理图式更加完备, 经验更加丰富。

古诗欣赏和论语阅读题目的变化, 集中表现在形式上, 古诗欣赏第21题, 要求写出与《秦中吟》中诗人情感一脉相承的杜甫诗句, 《论语》阅读要求补出宋朝真德秀《西山读书记》选句中的空缺部分, 看似仅仅增加考查“识记”的分量, 实则意在引导学生将积淀转化为表达能力。

应对这样的变化, 题海战术恐难以奏效, 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才是良方。

二、冷观作文题:材料之误费思量

2013年的浙江作文题, 与“角色转换之间”“我的时间”两题相比, 文字简洁, 导向性、可写性、防套性原则贯彻得更加自然圆熟。与2012年题相比, 话题内蕴丰厚, 却能举重若轻, 这些方面都胜于往年。令人惋惜的是材料之一“作家国籍有误”, 平心而论, 这个差错, 并不影响考生答题与后续阅卷, 但它毕竟是个错误, 因而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自在情理之中, 考试院就此专门向考生致歉也理所应当。

“失误”作为一个偶发事件, 自会随时间推移淡出人们的视线。可从改进命题和方便教学出发, 仍有必要对这道题作进一步的冷静审视。

题目提供的3个材料都是从刘再复的美文《童心百说》中摘录的, 三位作家表述观点的语言形式有些“文艺化”, 考生或许会感到陌生, 而且剥离了上下文, 其“所指”可能被模糊化。比如第一个材料, 在刘文中有这样的语境:“丰子恺一辈子研究孩子, 他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 不会拐弯。艺术家的眼光如同孩子, 但需要有一点弯曲。孩子眼里直射的光芒能穿透一切, 包括铜墙铁壁。什么也瞒不住孩子的眼睛。安徒生笔下的孩子眼睛最明亮, 唯有他, 能看穿又敢道破皇帝的新衣乃是无, 乃是空, 乃是骗子的把戏。”引文之后有解说, 有例证, 其含义一望而知。但是, 将“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 不会转弯的”单独拎出, “直线”和“转弯”的意思就有些费解。好在3个材料本身又能形成一个整体, 联系其他两个材料, “直线”的意思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反过来, 破解了第一个, 整个材料组的奥秘也就豁然开朗:童心可贵—童心早泯—童心早泯后果严重。

至于引起热议的第三个材料, 笔者怀疑其恐怕不是《蝇王》的原话。题目引起争议后, “金华一中学老师”说“中文版、英文版”中都难觅此句踪影, “浙大一外国文学博导”也说不出这句话在《蝇王》中的确切出处。笔者读到《蝇王》的两个版本, 提到“童心”的相关原文是这样的:

●拉尔夫在这伙孩子当中, 肮脏不堪, 蓬头散发, 连鼻子都未擦擦;他失声痛哭:为童心的泯灭和人性的黑暗而悲泣, 为忠实而有头脑的朋友猪崽子坠落惨死而悲泣。 (威廉·戈尔丁《蝇王》, 龚志成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版, 第236页)

●在这伙孩子当中有肮脏不堪, 蓬头散发, 连鼻子都未擦擦的拉尔夫;他为童心的泯灭和人性的黑暗而悲泣, 为忠实而有头脑的朋友猪崽子坠落惨死而悲泣。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精华集成 (增订本) 》, 王国荣主编, 文汇出版社1997年1月增订第1版)

12岁的金发少年拉尔夫是《蝇王》中的主要正面人物, 连他的童心也并非纯而又纯、洁而又洁, 他与猪崽子都参加了杀害西蒙的狂舞。在他得救的时候, 他“为童心的泯灭和人性的黑暗而悲泣”, 的确有点明主旨的意味。刘先生据此概括出“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 并作进一步发挥亦在情理之中, 反过来, 恰恰能证明这不是戈尔丁作品中的原话, 此其一。

其二, 刘文中没有直接引用《蝇王》原话的证据。《童心百说》第21节写道:“……二十世纪菲尔丁通过他的《蝇王》再次警告: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 那是真正的沉沦。然而, 人类忽略了卢梭与菲尔丁的警告。”“通过他的《蝇王》再次警告”, 这样的措辞, 既可以理解为冒号后边的两句话甚或仅第一句话是原话, 同样可以理解为这两句话都是刘再复先生阅读作品的感怀。当然, 这种感怀与《蝇王》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相悖。

三、聚焦审题难:拓宽思路抓基础

对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的审题, 各方评论都说“有点难”, 究竟难在何处?

“材料的含义不容易确切把握”, 只是原因之一。就教师指导学生审题而言, 其难度更在于让学生明白什么叫“所思所感”, 什么叫“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个材料的内容及含义是可以确定的, 但“所思所感”却因人而异。考生有可能对童心、童真的认识跟3个材料的含义完全吻合;有可能先前不这么想或不曾想到, 读了材料后完全认同。在这两种情况下, 考生一般不会有审题的困惑。

还有可能的是, 考生理解了材料的含义却不认同其观点, 或者虽不反对材料的观点却自己另有想法, 此时, 写作的学生和阅卷的教师都会纠结。笔者有次讲评模拟考试作文, 一学生当众发言说材料“爱自己所爱的人, 爱自己不爱的人, 爱自己的敌人”的观点, 跟她的价值观完全背反, 因此她写得别别扭扭、“一塌糊涂”。因为怕“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而不敢写自己真实“所思所感”的现象恐怕不是个别的。反过来, 考生真写了不认同材料含义的观点, 或者关注的侧重点与材料的含义不一致, 怎么办?

比如写“孩子的表现是天性的流露, 他们只知道好看、好玩、好听, 是成人用自己的眼光来评价孩子失去童真的, 这对孩子不公平”, 可以确定他写的是“所思所感”, 但是否“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阅卷者一定会有争议。

再比如写“失去童心是成长的必要代价”“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失去童真的历史”等等, 与材料的内容和含义似乎存在不小的距离, 考生即便这样想了, 也未必敢写。因为考生难以判断到底有没有“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更不知道阅卷者会怎么看。

“范围”, 词典的基本解释是“周围界限”。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的作文界限无非是“童真 (童真早泯) ”, 那么, 把作文要求改写成“结合材料, 以‘童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就能解决以上提及的困扰了吗?

但如此一来, 这个题的题型就从“新材料作文”蜕变为“话题作文”了。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倒退”, 笔者却不这么看。不妨让我们简要地回顾一下考试作文主打题型从“旧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再到“新材料作文”的演变历史。“旧材料作文”相对于“标题作文”有它的优势, “材料”能启发考生的写作思维, 又能规定写作的起点和由头, 防宿构、套作的功能较强, 但限制一多, 又会束缚考生的思维。而且, 材料作文的写作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名为考作文, 实际考阅读, 也不合理。在“旧材料作文”陷入窘境之时, “话题作文”应运而生, 但它在引领风骚多年之后, 其不足显露得越来越多, 因“在材料与话题产生矛盾的时候, 以话题为准”, 开放度较大, 宿构、套作又乘隙而入, 因而被“新材料作文”取而代之。

新材料作文跟旧材料作文其实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其核心元素仍然是材料, 基本结构都是“材料+要求”, 不同的只是解释。余闻曾说:“旧材料作文强调在中心角度立意, 新材料作文主张只要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在中心角度立意与在非中心角度立意, 都视为符合题意。”[1]对此笔者曾建议:“‘在中心角度立意与在非中心角度立意, 都视为符合题意’之类的意思, ‘所供材料可用可不用’之类的允诺, 要在题目本身表述出来。”[2]

牵动题型变化的根本动因, 是业内对“真实作文”的追求和倡导。这“真实”的含义主要有两层:是考生自己在考场里写出来的, 不是宿构、套作 (写作的真实主体) ;写的是考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情感 (主体的真实想法) 。所以, 关键是要找到有助于学生写出“真实作文”的好形式, “限而不死, 放而不乱”, 具体题型则可以不拘一格。比如2011年浙江省高中语文会考作文题, 材料之后只问了一个问题, 让学生写一篇文章来回答:“对在现实生活中保留我国传统生活礼仪, 你是怎么看的?”指令明确, 限制性和开放度结合好, 这就是好题目, 至于是不是要给它一个“问题作文”的名称, 那倒不重要。

考试作文审题难, 几乎必然会造成一种结果, 那就是“重视审题”的口号会分外响亮起来。笔者以为, 应试作文以切题为要, 应试指导时当然要教育学生重视审题, 并且通过必要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扣题能力, 但是作文教学却不能被题型和难度的变化所左右。

写作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 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至少不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 (包括亲见亲闻亲历的“第一生活”和得自阅读的“第二生活”) , 然后把自己的真实体验、独到之见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出来, 才应该是写作教学活动的基本形态。即便是为了应付考试, 也不能把整个高中写作教学窄化为审题训练, 因为“知道要写什么”尚可临阵磨枪, 而“能写出什么来”则有赖于长期的训练和培育。□◢

参考文献

[1]余闻.传统与创新兼备——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试题解析[J].中学语文教学.2007 (07) :68~75.

篇4:2012年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 (1)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 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 不得少于800字。(5) 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题目借台湾作家刘继荣的博文以及网上的议论,让同学们思考如何正确对待成绩。努力学习,争取优等成绩,固然是每一个中学生应有的追求,但是获得优等成绩的学生总是少数,多数学生都是“中等生”。可是整个社会弥漫着望子成龙的心态,让中学生承受了超常规的压力。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压力,如何给自己的中学生涯乃至整个人生定位,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

【写作立意】

题目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路上跑的人”,也可以称之为“跑步者”,另一个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大家都能看出,“跑步者”象征公众瞩目的对象,在班级里大概是成绩突出的优秀生,在社会中是成功者,如政治家、企业家、知识精英,当然也包含那些正在努力奋斗的人。而“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则是班级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加以延伸,就是占整个社会大多数的普通民众。

题目给了三种观点,任选一个写作均可。但要注意,写作时要展现“跑步者”和“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两个关键词,然后据此展开联想。如果不写“跑步者”与“路边鼓掌的人”这两个意象,只根据其引申义写作,不符合要求。

【评分标准】

从“跑步者”与“路边鼓掌的人”这两个意象写起,再作联想和生发的,可以看作切合题意,得分在42分以上。如果语言、材料和文章的整体结构较好,可得50分以上。

主题是“红花与绿叶”“主角与配角”等,但能在开头或结尾处点到“跑步”和“鼓掌”这两个词,可以看作基本符合题意,得分在36—42分。

篇5:高考浙江语文作文

得与失的根源在于事物的两面性,是两面性的一种表现。由于两面性的普遍存在,得与失的表现也就随之无处不在。考试发挥失常,却得到了充足的动力;城市经济发展,却失去了小镇的宁静;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却让晚清的人们骄傲自满、闭关锁国。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从个体到国家,从社会发展到文化历史,得与失的存在是那样广泛,当然不只局限于起始或是结束的一个点,而是伴随着过程中的每一刻。

得与失随着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提出,万事万物都按自身规律永恒发展。在这种动态中,事物本身的进化与外界环境的改变都不断推动着得与失的变动。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曾说过:“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不是一个静态的东西,它在制定之后一定因现实需要而产生变动。”科举制创立之初,在唐宋曾选拔出大量人才,得远大于失;而到了明清却因八股取士沦落为钳制思想的工具,失远大于得。得与失的变化随着制度本身的发展过程而变化。推而广之,不只是政治制度,得失的变化也伴随着世上的一切发展过程。

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当做好过程的每一步。用舍得的艺术去从容面对得与失,去主动地选择得与失。让我们舍弃局部的缺憾,得到整体的圆满;舍弃过去的悲观,得到未来的光明;舍弃短暂的享乐,得到长久的满足。我们更应该有化失为得、自强不息得勇气与能力,学会用自己的手把事情“做对”。当我们对得失有了达观的认识,有了合理的应对,才能够收放自如,达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

篇6:浙江高考语文作文

时间对我来说太不够了,休息不足也让原本少之又少的灵感混乱无章,大有“胎死腹中”之感。而今也只能草草记录一些零碎的词语和片段,聊以慰藉。忙的原因太简单:我只是个凡人,同样免不了落俗。时间被安排,用来准备考研,自修的时间也因此占了大半。而真正的原因却是,自己的贪念太过繁冗:想要考研,不肯放弃读闲书;想要写文、发帖,又不肯逼迫自己放弃可以睡上懒觉的大好时光。凡事总是有得来必有失。而我此时得到了一分积极饱满的心,势必将自己推入到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一个处心积虑精心设计的陷阱。这个陷阱是自己给自己的。向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本自认也是个淡泊之人,却依旧不甘于平凡。为自己找下许多许多冠冕堂皇的借口,其中之一,便是梦想。为梦想而入尘世,原本该为这蒙上的尘垢感到不齿;但自我却一意孤行:赞赏、学历、成就、自由……这些虚浮的词语,每一个,我都想要。因而,我为此常常劝慰自己――前三者是我的精神动力,而后者“自由”则是我的精神支撑。每时每刻如此,便也说服了自己。毕竟生活不是只在梦境深处的纯净无忧。而若有选择,我定还是这样。坚持了自己的灵魂,即使身染尘埃又何妨呢!并且,我的时间也不会就此抛弃我。于是,我振臂高呼:“倘若连灵魂都破碎了,我又要这副身躯来做什么呢!”形体的不堪,亦不能阻挡我高傲的步伐,伴着时间行走;时间将会不遗余力地证明,我不仅活着,还要无比优雅地活着。哪怕看上去是庸碌,也有自己的一分充实与执着。而我的时间,会懂得。绿色 圃

四月中旬,原本应是绿花桃开得正盛的时节,而这里,这座古城却铺满了遍地的雪。昨夜里怕是已落了一整夜的,而眼下的春雪于我来说别有意味。为此,我说时间对我来说,又是一段惬意的享受。

的确,昨日里的我还在为顶俩黑眼圈而烦忧,但今天的大清早就开始赏着匆匆路途中的皑皑春雪,心旷神怡。我担忧着明岁今时我是否会年岁一去,面容便如二十八九的大龄女青年?而太白有言“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我的忧心是多余的。况且,时间于我,亦不仅仅是岁月的痕迹,我又何必过多介怀呢!而这春雪,在众人眼中或许来得太奇太异。不过,在我看来,迟来的春雪即使妖异,也是美丽得脱俗;如同冬日里的一株清梅,芬芳四溢,沁人心脾。因为,它与时间并不冲突,只是错了正好的时间;或许我该说,是个没能赶上末班车而散着步回家的行者。

在我繁杂的行程表中,这样的一切,这样的闲暇,来得突兀却自然而然、不可抵挡。这一分时光,明净、雅致地在我不经意间已布满了每片心房。故而,我说我的时间,就是一段享受。忙碌之中,他人是不能切身体会自己这种悲喜交集之感的。悲的是满身心的疲乏让人看不见、找不着休憩之所;喜的是精疲力尽、穷途末路之时,这时间又予人以无尽的恩赐和不灭的希望之光。在此借某文友之作《活着》里的一句话,我想如此便最是能表达我的时间了。“就像你无法作我的诗,我不能做你的梦一样。”这样的活着,便是时间的进行与延续,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诗与梦,如此微妙,如此绚烂多姿。

篇7:浙江高考真题语文作文

今天就你带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来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

舌尖上的运城

遥想童年,我们吃到的零食大部分都不是在小店里面购买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属这边稷山麻花,芮城麻片,闻喜煮饼,这几种山西省的地方传统名点。

稷山麻花始创于隋朝开皇年间,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据古籍记载,唐朝宰相裴耀卿将家乡的稷山麻花介绍给朝中,使其得以成为宫廷佳品,乾隆皇帝夸赞它它:“形如绳头,香酥可口,出类拔萃,别具风味。”清乾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稷山,制作出售,食者甚多。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拧成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目前,稷山麻花已进入北京、深圳、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销售,颇受欢迎。

芮城麻片是山西省的汉族传统名食之一。创自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素以酥脆甜香而著称于省内外。该小吃片薄如纸,其味蜜甜,晶莹透光,入口酥脆。经盛夏而不粘连,存放久而不变味。长久食用,有疏肝健脾、振奋精神、消除疲劳、补充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老幼咸宜。

故事里的运城

张生莺莺,托红娘,普救寺,演绎永恒爱情;王之涣,鹳雀楼诗赋堪为,古今绝唱,在这河东大地上有多少故事在上演。

你且听且看:黄帝大战蚩尤、嫘祖养蚕缫丝、舜耕躬耕历山、大禹斧凿龙门、后稷教民稼穑、介子推割股奉君、风后造指南车、司马光砸缸、秦晋之好、退避三舍、结草报恩、唇亡齿寒、假途灭虢、董狐之笔、伯乐相马、中流砥柱、巫咸造鼓、仪狄酿酒、董父豢龙、董永传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广为流传的美丽故事,都一直丰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发展中的运城

,运城撤地设市,迎来了新的里程碑,也揭开了新的发展篇章。十载峥嵘岁月,二十载光辉历程。来,一条条道路纵横贯通,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南风广场、人民公园、天逸公园、禹都公园等标志性建筑遍布城市各处。近年来运城获得了“山西最具活力城市”和“中国魅力城市”等称号。

篇8:高考浙江语文作文

一、关于立意

包建新题目列出了三种态度:拥抱这个新世界,刻意远离,保持适当距离。考生的看法是什么要有一个明确的表态。三种态度的选择宜谨慎,第二种“刻意远离”恐怕不易论述。“刻意”其实已经表明了命题者的否定态度,“远离”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现代社会远离虚拟世界既无可能也无必要,除非有人要逃避这个世界。这倒不是说不能写“远离”,而是说这个方向思辨能力要求更高。

王则樱我认为选择“保持适当距离来写”比较理性。对于虚拟世界,我们应不沉溺也不排斥。刻意远离是固步自封,逆时代潮流,当然也不排除一些骨骼清奇的人作这样的选择;选择“拥抱”,则易丧失传统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对人对事对世界,我们应遵循适度原则。

郑超我主张寻找矛盾冲突的两端并深入剖析,进而形成文章的立意。题目中实际上包含两组矛盾:虚拟与现实,拥抱与远离。题目中的第三种态度则是两组矛盾的折中、调和。怎么才能写好?我认为关键在于对矛盾的两端作深入思考。比如虚拟与现实的矛盾,我们深入思考“虚拟”一端:这是个怎样的虚拟世界?它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它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问题想明白了,文章立意也更深入了,论述过程也更能体现思辨性了。

冯言华赞同利用矛盾去思考。这其实也是人类永恒地在矛盾中选择。

王伟这则材料立意不成问题,三个立意大方向均可:拥抱虚拟、拥抱现实、处于两者之间。但我个人更倾向后两个立意方向。当然拥抱现实也不是说完全排斥虚拟世界,而是说我们徜徉于虚拟世界的时候,不忘以现实为归宿。

二、关于定题

包建新有的考生会为拟制题目而费尽心思,就这次考试而言,题目如果能够与表态构成因果关系,更方便组织成文。比如赞同“拥抱这个新世界”,题目可拟为“虚拟也是现实”“虚拟使你我不再有距离”等。

三、关于选材

包建新有人说这个作文题可论述的材料太少,只有那些常玩手机、电脑的“差生”才有丰富的材料,其实不然。题目举出了四个虚拟情景———在商店衣帽间试穿新衣,在诊所与医生交流,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都可以用作论述的材料,关键是如何结合自己的看法作出恰当的分析。而这四个虚拟场景还没有成为网络的现实,考生可以进一步想象其他可能出现的虚拟场景用作论述材料。要在思辨、想象、推测上见功夫,只靠网络体验也是不够的。

鲁金会现实中年轻人完全没有网络直接经验的恐怕没有,因此还是容易找到论述材料的,而题目中所包含的对思维力的考查,将是考生拉开分数的重要因素。

杨桦今年的浙江高考作文,考生在组织材料时会有一定困难,但也要看怎样的立意。文章的立意要是放在对未来人类生活的态度上,反观现实生活的利与弊,还是有许多东西可以写的,即使不知道VR技术,也可以沉着应对。

王伟过去的那些人中,有没有谁选择了用虚拟拒绝回到现实?有没有谁拒绝了虚拟选择一场真实的人生体验?有没有谁在虚拟和现实间取其精华来去自如?文学和艺术是否可算是“虚拟世界”?安逸和麻木的生活方式是否可算是“虚拟世界”?忘掉自己是生活主宰者的人生是否也是“虚拟世界”?这样思考,虚拟和现实就打通了,又何愁没有论述材料?

四、关于论述

鲁金会论述文,论字当头,述字跟上,重心是分析能力。有关网络的直接经验只是由头而已,深入一层是讨论当下时代特质和人生态度问题。

王伟完全赞同。考后跟个别学生交流了一下,有的考生反馈说,考试时确定立意没花太多时间,但寻找事例支撑自己的论点写成论述文的过程却是漫长而痛苦的。

鲁金会由现实中的具体事例切入比较容易展开论述,比如物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依此逐层展开讨论,论述应该不至于艰涩。

王伟如何辩证地论述很重要,有人说,选择虚拟就是逃避现实,选择现实就是面对痛苦,将“虚拟”和“现实”所指局限了,绝对化了,这就不是辩证地看问题。

郑超辩证论述就要善于分析出事物的另一面。题目中所举的四个场景,其实是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它的存在是为了我们的生活体验———包括现实的生活体验和虚拟的生活体验———更加丰富,更加美好。当然,如果进入新世界的目的是为了逃避现实世界,用虚拟的感官感受麻醉自我,那么就走向了消极。其实任何新技术、新工具,其本身不宜说是好是坏,关键是如何应用,如何用它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网络虚拟技术自然也是如此。

陶亮虚拟的现实盛行是人类的进步,作为服务于人类的工具,这是大势所趋,我相信随着时代的推移会被更多的人认识并接受,所以我们应该拥抱它。但虚拟的现实应该服务于真实的现实,有些人用虚拟世界充盈精神世界,有些人用虚拟世界解决眼前的苟且,因此,不以真实的现实为目的,虚拟世界只会使人丧失自我。

齐晓萌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中的“现实”,但虚拟永远不等同于现实。我们可以利用虚拟,但不可以沉溺于虚拟,也就是我们要考虑如何让虚拟服务于现实。这些考生应该能想到。

林鹏里如果我是学生,我会作如下辩证的判断:虚拟的现实可以无限逼近真实的现实,但终究不是现实;虚拟现实补充、拓展、升华了真实的现实,但不可能代替真实的现实。然后在这个辩证判断的基础上展开论述。

杨桦如果能够从更加宽宏的背景思考虚拟和现实问题,那文章会显得更加深刻。把我们生活的世界往远拉得足够长远,站在未来的某一点来回望今日的世界,今日的现实是历史,今日的虚拟是现实。或者把我们的世界往回拉得足够远,站在今日时间点观照曾经,在我们对西洋舶来品或猎奇或害怕或抗拒的时候,它们来的还是来,更新的依然更新。我们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位置,世界的态度决定了世界的格局。如果能以这样的高度展开论述,文章会是很有气度的。

篇9:2013年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英国作家戈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1)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 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 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 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孩子们过早地失去童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反映了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后,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速率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人社会的生存压力通过电影、电视和网络过早传递给了孩子。同时,我们的教育体制、方式中存在的弊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让他们日益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对考生来说,这些问题他们并不陌生,因为就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所以,这一作文题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成长、思考自己的生活。

【写作立意】

在这个题目中,“综合上述材料”这句话很重要。所谓综合,就是要求把三句话联系起来看,不能只选择其中一句话来立意。

综合来看,就能发现,三句话都指向“童心”,提出童心早泯的问题,而不是什么“青春逝去”。

【评分标准】

能抓住“童心早泯”这个主题立意作文,如果内容充实、结构完美、语言流畅,可得54分以上。

只看到了“童心”这样的概念,文章的主题是“说童心”,算符合题意,如果各方面都出色,得46—54分。

把题目理解成“说青春”,虽然与题目真正的主旨相去甚远,但如果语言文字、文章结构等写作功底不错,最高可得45分。

篇10:浙江卷语文高考满分作文

人的一生不是一场盲目的追逐,相反地,那应是不断地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马斯洛曾提出过“需求理论”,将人生概括为实现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精神五个需求的过程,而这五个需求实际上是递进达成的。阅读有字之书,我们的头脑变得充盈,我们具有了保护自我安全,实现自我生存的能力;阅读无字之书,我们的人格开始健全,我们能够在社会中相处,甚至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褒美;而在实现了上述需求之后,心灵之书的书页向我们缓缓展开,以我们的知识与阅历为基础,我们有能力感知精神深层次的表达,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达到那个“大彻大悟”的清朗境界。

然而观当今之世,读有字之书者泛泛,读无字之书者不鲜,唯读心灵之书者寥寥。有人说,这是现实的压力逼着人们从精神世界中抽身,可的确应该这样吗?我想起加缪用不无温情的笔触描绘的那个走下平原并感到幸福的西西福斯。是的,从睡梦中醒来后,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如西西福斯推动着那块名为“现实”的巨石一次又一次地走上山崖,可是当我们读懂了那本心灵之书的启迪,读懂了我们精神的渴求,读懂了自我的意识,心灵的声音指导着我们,“带着幸福的微笑走下平原”。

知识的掌握、阅历的丰富与精神的升华,这三者体现的,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人对自我的一次次突围。囿于躯壳之中,有时我们也会感受到女诗人辛波斯卡所描绘的那种“我即是我的阻碍”的无力感,但也正是这种局限性,促使着我们自觉地反抗着那些看似命定的桎梏。我们认识了人生的不足并尽己全力修补,谁能说这样的人生配不上一支激越昂扬的战曲或是颂歌?谁能说这样的人生不是在书写属于自我、属于灵魂的浩荡传奇?

篇11:浙江语文高考卷满分作文

有字之书,在我看来即一个人所需的专业性知识与工具性知识,即每个人都要识字,能认读拼写,这是当今社会人人需备的,它使人远离无知与文盲困境。我国推行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便是主要教授“有字之书”,它是各类书乃至阅读的前提。

而“无字之书”,即为人处世之书,它强调的是生活性。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生存已离不开社会与人。社会学家涂尔干讲的“有机社会”便是人与人相联系的社会,那么在这当中,我们要读“无字之书”――于日常生活言行中,于耳濡目染中,使我们不至于成为迂腐刻板的“怪人”。

此二者均要读,但仅此是不够的,还应读“心灵之书”,即修养身心,提升思想,实现我们身为“独立的人”的目标。这好比建造一幢居住的房子,打好地基,建好钢筋水泥甚至粉刷好墙壁,装好窗与大门,若没有内部必备的生活物品,这房子仍是不能使人安心栖居的温柔乡。“心灵之书”便是“房子”内部的配置,而对此需精读。

我们精读“心书”,是为了使自己成为有良知、有思想的独立人格的人。刘瑜说过我们除了要对屋子添砖加瓦,更应“使头脑成为一支军队,对自己的心灵招兵买马”。我们之所以为人,之所以与他人不同,在于我们“觉醒与思考的力量”。仅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是不够的,我们要探讨更深层次的生命奥秘。鲁迅的“立人思想”――使人除了成为社会中的人,更应是独立于群体的人。孔子对生命价值本源的探索由“向天”转变为“在人”,均启示我们充实自身心灵与精神从而成为独特个体的重要性。何况。人人都阅读好“心灵之书”,人的素养会得到提升,社会的状况也能改善。《希腊精神》里伊丽丝阐释了文明的最高境界:那些我们无法准确衡量的东西成为至关重要的,如对心智的追求,礼貌周到的品质等。只要人人能精读心灵之书,每个人必是有更高追求之人,他不会汲汲于丝毫得失,不会为了利二背义,处贫亦可乐道,那么社会的弊端或许也不会再有。

“心灵之书”,是道德之书,是修身之书,是独立个体之书。

篇12:高考浙江语文作文

时间人人都有,这是上天赐予我们每一个人平凡而珍贵的礼物。然而,每个人拥有的时间却是各不相同的,无论是它的长短还是价值,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正值年少的我,总感叹岁月如梭,时光飞逝,却又总在不知不觉中让宝贵的时光悄无声息地流走。总是听闻各种名人的成功,总是羡慕成功人士的光鲜亮丽,却不知我与他们本拥有同样的财富。总是下定决心从明天开始我要发奋图强,却不知海子的“明天起,喂马劈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其实是一种悲伤至极的表达,也未曾发现自己那些关于“明天”的决心其实只是给自己在今天懒惰的借口。

时间是一条长河,在这条巨大的长河中,我的时间是微小的,我所能发出的光热亦是渺小的一点,可这并不意味着渺小的就可以被放弃,任何的时间都是唯一的。历史的长河中,多少英雄的伟大成功令人赞叹,更有千万的劳动人民辛勤奋斗,正是这些看似渺小的成功,才造就了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啊!

我的时间,我的筹码,过去那些流逝的时光已成为定格的历史,无法挽回;未来的我会拥有怎样的时光,是否还在蹉跎,无法预测。可是今天,现在,却实实在在地把握着我的手中!也许我不能像盖茨那样利用技术创造财富,也许以我犹豫的性格不能像巴菲特那样成为股市神话,也许以我害怕寂寞的个性不能像居里夫人那样潜心于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可是谁说那样才是成功呢?谁说平凡不伟大呢?

我想我的人生不一定在于流芳百世,永垂不朽,别人的成功无法复制,别人的时间无法掠夺,即使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大起大落,即使不能成为伟人,载入史册,只要我把握好自己的时间,认真走好每一步,又何惧平凡呢?时间是自己的,路亦是自己的,时间再长,若是虚度,也无价值;时间再短,若是充实,何惧死亡?

前人的经验也许能给我们提醒,但路是我们的,我们要用自己的时间,去闯自己的未来不惧风雨,不畏骄阳。

我的时间[分数:54分] 如今社会上,“偶像效应”泛滥,偶像背后有趋之若鹜的追捧者,他们模仿偶像以至失去自我仍浑然不觉。

我也有过偶像,她是我的好朋友,她也是我的“对手”。在学校里,无论大测验、班干部竞选,她都是佼佼者,她从小被鲜花与掌声包围着,我在她旁边犹如天鹅旁边的丑小鸭,总是活在阴影里。我很崇拜她,难免事事与她作比较,甚至忘记自我去模仿她,妄想复制她的成功。

早上她几点起床,我也立马爬起来洗漱,她几点开始晨读,我也紧跟她的脚步,有时我就像她的一面镜子,但我的眼睛常不放在书本上,而是紧盯她的一举一动,因此结果可想而知,我非但没取得进步,反而与她的距离越拉越远了。

那根紧绷的神经仿佛随时断裂;那凝滞的空气让我几乎窒息。我在恍惚间想起,我不是她,我是我,我何须去复制她,复制她的时间?

我的时间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逃出那个让我窒息的小教室,跑到学校后面的那片小村庄里,在太阳升起时,小村庄从静谧逐渐变得喧闹,不知谁家大院的那只大黄狗朝我吠叫;那户木匠的家里响起刨木屑的声音,木屑花在窗里飞舞旋转;那个放羊娃赶着一群羊走在羊肠小径上;大树下是乘凉的妇女们,扯着嗓门在聊天;旁边有嘻笑打闹的小孩,纯真的脸上挂满灿烂的笑容每个人都自得其乐。

心中的惆怅被乡村的气息一扫而光。你瞧,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快活的成功无法复制,活出自己,掌握自己的时间难道不是成功吗?

我看了看腕上的手表,我的时间依旧还在,在等着我学会运用它。放下包袱的我感觉空气是那么清新,阳光是那么明媚。

我回到那个曾经让我窒息的教室,我回头看了看我的“对手”,由衷一笑,我找回了我自己。我定下自己的时间表,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指针分分秒秒在走,我的人生依旧有甜酸苦辣,悲喜忧愁,但我可以掌握好我的时间,而不是盲目地复制别人。因为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不在于复制别人,而是在自己合适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我的时间[分数:52分] 毕淑敏曾说,人不是慢慢,慢慢老去的,而是在一瞬间老去的。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内心就仿佛被电击了一般,在某一个瞬间我似乎也长大了。

圣诞节,我来到了省体育馆还没进门,我就听到了强烈地木棒敲击的声音,它们是如此的狂暴,竟然使我晕厥。走进门,那个瞬间,我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所有人都手持竹剑,身披铠甲,口中咿呀做响。我张着嘴足足凝望了半分钟,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这个了。

练剑道真的很累,冬天气温已经零下了,我们却不得不脱下毛衣羽绒服换上单层的麻制道服,一次又一次地踩踏比铁还硬地地板,在脚掌与地板接触的瞬间,我甚至在怀疑,自己倒底在做什么。

夏天不知不觉得降临,不知是时候开始就没有人抱怨寒冷的天气,大家都在休息时间拼命喝着自己带来的冷水,七八十人聚集在小小的篮球馆里,刚刚训练结束,每个人的脑袋上冒着烟努力地压着腿,使屁股更靠近脚后跟,腰部近乎挣扎的挺直,来自日本的老师用含糊不清地中文不厌其烦的教导着什么。在那个瞬间,我曾想,放弃吧。

终于上甲考试的时间到了,所有人都跃跃欲试。然而,我只记得,老师指着我说,对不起你没过。我的手还因磨出的水泡疼痛着,我准备了这么长时间却一无所获,旁边传来师弟师妹的欢呼声,他们比我晚来却比我提前通过,那瞬间,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憋着一口气的我,发誓下个月一定要过。

果真,在考试时所带着的坚韧情绪使我顺利通过了考核。那天下午,师兄们还特地为我准备了庆功宴,在老师向我敬酒的瞬间我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

天气闷热难耐,训练稍稍暂停,我站在窗前等待微风拂面,醒来的师弟正与师兄们讨论着古代剑客的出名剑招,他们的脸因激动而红胀,仿佛佐佐木小次郎此时正站在旁边右侧,师兄正一个人低头,表情专注,眉头紧索,喃喃低语“不对„不对„”忽然一阵微风摸过我的额头,在这瞬间,莫明的幸福感涌上心头。

冬日,观摩前辈们上甲试合,每一刀下去都带着必死的决心,有一位尽管脚下缠着带血的纱布,气势上却豪不逊色,透着头盔传来粗重的呼吸声分明在咆哮“听我怒吼!”这一瞬间我好像看到了远古的战士,久违的战士。

喝下酒的瞬间,突然觉得自己好了不起,一路上放弃的人数不胜数,我却倔强的撑了下来。

我的时间,正是由点点滴滴的瞬间构建起来的,追忆过去,片段式的瞬间像老照片一张张回放着,人是瞬间老去的,而我则是由瞬间成长起来的。未来的我也许会遇上各种各样的坎坷,但我坚信,他们一定会成为我前进的印迹。总有一天,当我回头时会发现,这世界上也许曾经有时间,但此时此刻,是时间瞬间构成了我,而这些就是我的时间。

我的时间[分数:51分] 看着墙头的钟,时间不停转动;看着窗外的日月,时间不短交替;看着街边的树木,时间轮回往复„„时间是运动,是更替,是轮回,它永恒地平静地流逝。我的时间平行于世界的时间,但略有不同我的人生在我的时间里铺呈开去,平行于世界,却也与众不同。

我的时间在学习与生活间跳跃做一道选择题需时30秒,一道填空题5分钟,一道解答题8分半钟;刷牙l分钟,吃饭10分钟,洗澡13分20秒,我永远在同时间竞赛,它是我的头号强敌,战胜它我将功成名就,败给它我即一名不文,因此,我懂得,人生是竞争,是进取,是适者生存。

我的时间固定在日程表上,早上6时起床,中午12时吃饭,晚上11时睡觉;7点半开始第一节课,4点半结束最后一节课,6点至10点晚自修;篮球赛9点开始,足球赛6点结束,赛车比赛则在周末晚八点,时间是我的准绳,它时刻提醒我我身处何处、该做何事由此,我了解,人生是规范,是秩序,是按部就班。

我的时间在享受中忙里偷闲,一盆白海棠可以对坐一个清晨,一盏香茗、一本好书可以相伴一宿,一个知己朋友,更可以把酒言欢、竟日不休,时间是我最廉价的奢侈品,是我最挥霍的享乐,从中,我领会,人生是悠游,是品质,是诗情画意。

我的时间在过去与未来,在身边与天下间穿行,老子和韩非使我领略中国人的智慧,西斯廷教堂向我展示文艺复兴的杰作,好莱坞向我兜售镀金时代的奢靡,霍金教授对我讲授未来时空的奥秘,时间是我的良师益友,教会我我已知和未知的一切。于是,我感悟,人生是开阔,是纵横,是心怀天下。

时间是人生的馈赠,人生是时间的雕刻,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接受这份厚礼,然后自主地对其进行塑造,或精雕细琢,或抛弃浪掷,成功的人较好地利用了他们所处的时间,完美地运用了他们自身的时间,从而取得非凡的成就。而我,我的时间不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崇高,不如牛顿、爱因斯坦的智慧,也不如比尔·盖茨、马化腾的值钱,但我不会去模仿他们,也许我一生都只是一颗平凡的螺丝钉,但我的人生一定充实且快乐,因为我明白,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做好该做的事!

我的时间[分数:51分]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每个人在一天都拥有24小时,时间不会因你的渴望而停滞甚至倒流我们作为个体,生生不息地穿梭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是时间跨越的见证者,也是时间变化的塑造者。

从幼时无知,到如今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小大人,时间引领着我们匆匆成长伴随着童年的欢声笑语,入学后知识丰富和体格的变化,我们逐渐成长,不光是身体上的变化,也有心态上的成长和成熟我们的变化有着时间的印迹,我们在时间之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步。

每个人拥有自己的时间,我们希望时间过得慢一些,可以让我们驻足欣赏世界的美景,倾听他人的美妙声音,思索人生的种种奥秘。然而时间总是残酷的,当我们面对现实,总发觉时间与生命的不断抗争,每个人都想多接近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但总是感慨时间不够啊!时间真的是少得可怜吗?

我们没有必要去做这些无意义的感叹,时间对不同人有不同的价值对于学生来说,时间是通向美好将来的一扇大门;对于老年人来说时间是他们尽享人生的最后机会,人人都有着自己对时间的诠释,时间在每个人心中也就有了非凡的体验。

我们在时间历程中经历了许多,也见证了许多,我们有时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见证他人的进步与飞越上,我们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所折服,为祖国建设的模范所喝采,但他们成功与成就毕竟是属于他们的,我们应该更加关心自己,认识自己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像杨利伟一样的航天英雄,但至少我们可以怀梦揣想去努力,我们是自己的主宰者,我们掌控着自己的一分一秒,不要因为别人的强大而缩小自己,我们可以兢兢业业地去完成每一项工作,这同样是了不起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再平凡的小事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做到,那么我们也将变得不平凡。

时间似乎很抽象,但它一直贯穿于生活中的每分每秒,我们不能改变命运,但我们能够用时间来完善生命的不足,大声告诉自己:“我的时间我做主,生命因我而精彩!”

我的时间(满分作文)

每个清晨,都平静地把自己铺成一张白纸,等着阳光到我的灵魂里泼墨挥毫;每一个夜晚,都把自己倒得空空的,然后往里面添加风、星星、萤火虫„„总之,尽量添加一切诗意的东西我只是想提醒自己,认识自己,在我的时间里做我自己。

我知道自己到底在寻找什么,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有人说,眺望摩天大楼的人,其实是在眺望自己的幸福我不是,我的幸福没有那么高,我的幸福低到尘埃里。

世上有不计其数的成功者,他们头顶光环,令人艳羡,无数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随其后然而,那是你想要的么?人生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做你自己。

有人的的幸福如瀑布或山洪,有的人的幸福如涓涓小溪。

屋檐上鸽子成群,院子里花团锦簇你喜爱的小狗,即使你在它吠叫时打它的小脸,它也依然喜欢依偎着你安静入睡还有不被打扰的月亮,可以喝的露水„„这一切都是我急着要向你表达的,我安静的幸福,我真实的自己。

在这么高速旋转的时光里,我们丢失了什么,我们又拣起了什么?看看那些令人窒息的钢筋水泥构造中步伐匆匆的人们看着那尾追在名人背影后的追星者,以及盲目模仿复制成功者道路的人„„他们的眼睛储满了名利却丧失了蓝天,他们的耳朵塞满了阿谀却失去了鸟鸣他们失去了自己,迷途在别人的道路与时间里。

在我的时间里,我要做自己,追逐我低入尘埃的小小的幸福。

我时常背起背包到附近的山上去远足,在自然中,我找到了自己当繁密的树叶遮住午后的阳光,又故意疏漏其中的一两缕,打在潮湿的地面;当深秋的第一树或黄或红的落叶在我面前摇曳而下,带着欲言又止的忧愁,当南风带着沁人的土香袭乱我的头发„„这一刻,时光在外部世界里一点一滴地逝去,却好像与我无关,因为我找到了自己的时间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我可以坦然地与自己对话„„

上一篇:个人居室装饰装修合同下一篇:天津证券从业《证券发行与承销》第九章:证券公司债券的发行与承销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