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 万能答题模版 请务必一字不差答题 包过

2024-04-21

《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 万能答题模版 请务必一字不差答题 包过(共1篇)

篇1:《注册安全工程师》事故案例 万能答题模版 请务必一字不差答题 包过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选择题答题技巧: 单选题

一:3个选项与安全无关或为通用内容,1个选项与安全有关,选与安全有关 二:数字题不选最大值和最小值,若有死人,选次小值,反之选次大值 三:选项三长一短选长的,三短一长选短的

四:4个选项都很长,答案在A B之间选,如不会则选B

多选题

如不会就选1个最可能的

主观题答题围绕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因、何果答,不要漏内容。

知识重点:

一:事故性质及判断原因

答题重点:该事故为责任事故,原因为存在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二: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方法

答题重点:危险有害因素共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四大类。由于分类方法存在争议,只考化学因素。

三:危险、有害因素种类 危险因素共20类

答题重点:危险因素(9+5):务必完全按下述分类答题 9个最常出现的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触电、火灾、其他伤害:滑倒、摔伤、挤伤等、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灼烫 5个常见

坍塌、中毒和窒息、容器爆炸、其他爆炸、锅炉爆炸 有害因素共7类 答题重点:7类全答 噪声(噪声聋)、振动(手臂振动病)、高温、低温、辐射(红外线导致白内障,紫外线导致电光性眼炎)、中毒

注:如问危害因素答9+5+7

四:预防危险有害因素对策 答题重点:

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3.处置危害物并降低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内 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害因素 5.发生意外时,为抢险人员提供自救和施救条件 6.预防措施要求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五:事故预防优先原则

答题重点: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告

六: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 答题重点:

1.改进工艺过程,更换机械化、自动化工艺 2.设置安全装置

3.进行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 4.采取电气安全对策

5.机械设备按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 6.保持工作地点的干净与整洁 7.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七: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答题重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八:安全技术整改措施 答题重点: 1.去掉危险源

2.去掉危险存在的条件 3.去掉危险的引发条件 4.保护潜在受害者

九:事故调查组职责 答题重点:

事故调查主要责任由调查组组长承担 职责包括:

1.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3.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

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十:事故报告的内容 答题重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 3.4.5.6.事故主要经过

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已采取的措施

其他需要报告的内容

十一:事故原因分析 答题重点: 直接原因:(不考)

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2.人的不安全行为

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2.教育培训不够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到位 7.其他

十二:事故调查程序 答题重点:

1.成立事故调查组 2.事故现场抢救、处理 3.事故有关物证收集 4.事故事实材料搜集 5.事故认证材料搜集 6.事故现场搜查、录像 7.事故现场图的绘制 8.事故原因分析

9.编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10.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归档

十三:事故教训 答题重点:

1.是否落实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是否制订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3.是否制订了合理的安全生产技术

4.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执行是否到位 5.安全培训教育是否到位

6.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是否到位 7.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8.是否存在官僚和腐败现象

9.是否落实了有关“三同时”的要求 10.是否编制合理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十四:应急处置措施

答题重点:4应当,3不得 应当立即救人

应当及时、如实上报事故情况 应当保护事故现场

应当果断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不得瞒报、谎报、拖延不报 不得逃逸

不得故意破坏现场

十五:事故调查报告内容 答题重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5.责任认定以及责任者处理建议:例:该事故为责任事故,认定原因是该事故存在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建议根据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依据事实、情节追究XXX的法律责任(多个人要分开写)。根据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企业的法律责任。6.事故防范、整改措施

7.事故调查报告应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字。

十六: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 答题重点:

1.灾害来的太快,没有时间进行防范 2.逃生通道不畅

十七: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 答题重点:

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一般有压力容器就有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特种作业包括:电工、焊接、热切割、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化品作业等。

十八:演练中的主要问题 答题重点:

1.不应使用真实有害物进行演练

2.演练前不应通知参演人员演练具体场景

3.主要负责人应向相关部门报警,而不是只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警 4.应向安全地点逃生 十九: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常见问题 答题重点:

1.不应只由安全管理人员支撑元编制组,应由相关部门共同编制 2.不应只由安全部门审查,应由相关部门共同评审 3.应有主要负责人签发

4.预案宣传不够,员工不了解,应加强宣传 5.单位有关情况发生变化,未及时更新 6.预案应报属地安监部门备案

★★★万能答题模板★★★

一:事故原因、现场问题、隐患类答题模板 直接原因

1.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落实整改措施,不重视安全工作 2.违章指挥、违规作业 3.作业现场混乱 间接原因

4.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或教育培训不够 5.劳动组织不合理

6.有关部门未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 7.技术和设计上存在缺陷 8.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

二:事故责任

1.主管生产负责人,违章指挥

2.操作人员违规作业或无证上岗或未经培训 3.发现违章行为未进行制止

4.法定代表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对事故隐患没有认真整改

三:整改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3.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4.有关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5.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6.加大安全投入

7.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

四:杜绝或减少XX事故的法伤,应当采取哪些有效的安全对策 1.应选择本质安全性能好的相关设备 2.在设备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3.XX工人应严格执行XX操作规程

4.配备防止XX事故伤害的必要防护用品

5.加强对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发现设备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6.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7.制定针对XX的应急预案

五:在使用特种设备时应遵守的安全规定 1.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2.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 3.按规定在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登记 4.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5.按期进行特种设备维护保养 6.按要求进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 7.按规定进行特种设备报废注销 8.编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

9.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转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10.做好使用前的试运行和例行检查 11.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1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六:特种作业:XX作业要求

1.必须对XX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无证上岗

2.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谨擅自进入XX作业现场 3.必须进行预处理,保证安全(场地通风等)4.必须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5.必须有相关人员进行监护

6.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禁止盲目施救

七:应设置的安全标志 1.禁止烟火 2.当心火灾 3.注意安全 4.必须穿防护服 5.必须佩戴防毒口罩 6.必须佩戴耳塞

八:应急准备的不足 1.员工应急教育不足 2.应急预案演习不足 3.应急救援器材不足

4.未确保应急救援器材有效 5.应急组织和权限不明确

九:技术上的问题和措施

1.摘录题干,去掉杂物,罗列条目 2.上述条目取反作为措施

十:事故处置后应开展的工作 1.2.3.4.5.6.7.8.恢复现场

对周边的损失进行评估统计 检测环境并做出评价 进行隐患排查治理 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人

处理相关责任人并将处理结果公开 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开展教育培训

十一:事故调查取证中主要资料和证据 1.发生事故单位名称和发生时间

2.肇事者和受伤害者的自然情况,技术背景资料,安全教育考核记录 3.事故当天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工作情况 4.事故发生地点内设备、物料位置图

5.设备损坏情况,现场残留物、破损部件描述

6.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受伤情况描述,现场采取的救护措施

7.肇事者和受伤害者所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十二:相关方管理

1.用工合同,明确双方安全职责和管理要素

2.需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体检报告应送甲方审查备案,有职业禁忌症者不得录用 3.对XX名劳务派遣人员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和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建立教育培训档案 4.向相关方提供工艺及有关的安全技术资料

5.为劳务派遣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规范的劳动防护用品,指导并监督其正确佩戴、使用和保管

6.日常管理要求应与正式员工一致

7.离岗时,做好离岗职业体检,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上一篇:综合科教研组计划下一篇:继电保护管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