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这样的平台作文

2024-05-11

我需要这样的平台作文(通用12篇)

篇1:我需要这样的平台作文

学校的平台被一堵中空的墙隔成两半,墙中间填了土,中着高大的月季。现在是春天,月季蓬勃生长,茎上弥密布着大大小小的刺。男生们总喜欢把它们采下来当武器。

老师挥挥手说你走吧,我最讨厌你这样,真难沟通。我心里挺难过,我挺喜欢老师的,她既年轻又漂亮,我希望她帮帮我,而她却说:“你真难沟通。”

第二天早晨,老师靠在讲台上,很轻松地说:“你和樊丽君坐。”于是她就拎着书包过来了,轻轻坐下,轻轻从书包里拿出文具书本,把它们整齐地放在桌上。我顿时脸红起来,相比之下,我的桌面就太乱,我毛手毛脚地收好东西,抬起头来看见她对我笑了一下。

在我印象中,她是一个胆小的女生,没和我说过几句话,只是在迫不得已时打个招呼。现在我了解了一些,她是一个头发有点黄,牙齿很白,笑起来很好看的女孩子。

过了几天,我们的话多了起来,因为以前同样是没人理的那种。所以下课时,我们总是坐在一起说话。她说她家有一棵金橘树,结出来的金橘很好吃,很甜。她说夏天时爸爸买西瓜,总是一下子买几个,洗干净放在床边。我在一边听着,心里就很快乐。平时没带尺子之类的文具,她也会轻手轻脚地递给我。

篇2:我需要这样的平台作文

每天我的心情都不佳,每天我觉得都没有劲头,每天都没有目标,没有目标我就没有前进的动力,我觉得似乎成了保姆,觉得自己似乎成了奶妈子,我郁闷,我纠结,我迫切需要改变我的现状,我堂堂的中学老师,现在却要成为居家之人,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未来,我牺牲了自己,我放下自己热爱的工作,我暂且放弃自己钟爱的事业,来到这繁华的大都市,来到这异域他乡,接触着周围陌生的一切,接触这陌生的人和事,来适应这陌生的生活,虽然我极力要求自己调整好心态,要求自己适应这里的一切,可是这过程是那么的艰难,是那么的折磨人。虽然我知道这过程很快就可以改变,但是还得一个多月,我难耐的熬着,我受不了了,这样下去觉得自己会疯的,我也有理想,我还年轻,不能就这样颓废下去。

我需要我的平台,我需要我的生活,我需要极力改变我的现状,我需要我自己的圈子,我不要这样的生活,我不要每天也学着去迎合别人,更不需要跟别人有什么,即便是爱,不需要,只需要我自己的生活,只需要我那个平台,只需要跟我的学生们在一起,因为自己现在太闲,甚至觉得别人认为我无理取闹年,没事找事,认为别人看我的眼光都是异样的。我渴望改变,渴望原来的自己,原来的生活。

篇3:我们需要这样的“成功”吗

近期,笔者有幸观摩了一节内容为“快速跑”的小学市级优质课。在准备活动中,教师安排了“桃花朵朵——快找同伴”的游戏。在简要介绍规则的同时,教师强调每个人必须在计数“1、2”之内完成才算成功,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听教师的口令,快速做出反应,准确找到同伴。

第一次,教师喊道:“2朵”,学生两两迅速抱在一起;第二次,教师喊道:“4朵”,学生基本能够完成;第三次,教师喊了5朵,但在计数结束后,有一小部分学生没有找到自己的同伴。此时,只见面前有6个女生,以3个为一组紧紧抱在了一起,这时,教师提示:“我喊的是5朵,要5个人抱在一起,赶快,5、4、3、2、1”。在教师倒计时的过程中,只见这6位女生心领神会地合在一起,但很快她们就发现多了一个人。忽然,有个学生对另一个学生说道:“你离开”,那位学生犹豫了一下,好像没有主动离开的意思,眼看教师的倒计时快要结束了,只见其余的5位学生一起指着她说:“你快离开呀,要不然我们都失败了”,面对集体的“指责”,那位女生茫然了,不知所措,但最终还是无奈地离开了她心爱的群体,不得不接受自己一个人的失败。在接下来的主教材学习中,当大家练习得兴高采烈时,笔者却发现刚才被集体“抛弃”的女孩始终一动不动,似乎其他学生的喊声、笑声与她无关。在整节课中,该学生始终没有再参加任何活动,没有与同伴做任何交流。

二、案例分析与思考

1. 倒计时的原因

“快找同伴”这个游戏在体育课教学中运用非常普及,此游戏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教师在准备活动中安排该游戏,对主教材是一个较好的铺垫,教学内容安排较为合理。但是,当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快速找到自己的同伴时,教师该不该随意延时,该不该倒计时?笔者在课后通过与上课教师的交流,得知教师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但是,结果却是伤害了个别学生的心灵。

2. 倒计时是否可行

在教学中,情感目标可以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实现。在本次课中,教师先用“快找同伴”的游戏达成认知和技能目标,又有意设计“倒计时”的环节,在加大难度的练习中渗透了德育教育,原意是要锦上添花。事实上,当教师在加大游戏的难度时,即报出的数字比较大时,教师可以在倒计时的时候观察学生的反应,当学生们互不相让时,教师可以抛出问题:“当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做出选择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让学生去讨论解决的方法,最后,教师再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这种身临其境的德育渗透教育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如何做到合理运用游戏

篇4:我需要这样的“折腾”

只有在‘折腾’中,你才能找到你想要的,以及真正适合你的。”

在家里,我常常被老爸老妈埋怨:你这个人怎么这么爱折腾,就不能老老实实做一件事情吗?论及原因,可能是我兴趣广泛,什么事情都忍不住要去试试。

我曾经想当舞蹈家,于是在青少年宫学了3年中国舞。好不容易熬过艰难的基本功阶段,我却又突然迷上了服装设计,羡慕那些能给明星设计出漂亮衣服的大设计师们。于是,我一个人跑到图书馆借了好多服装设计的专业书籍,在白纸上依瓢画葫芦地划线构图,最后诞生了一堆被我老爸戏谑为“智商高于50的人不会穿这个上街”的奇装异服。当那些承载着我奇特设计的稿纸被收废品的大叔欢欢喜喜搬上车的时候,我又告诉老爸老妈:“我要打篮球!我周末要去打球!”老妈按捺不住了:“你能不能别老是这么折腾?看看你,学过多少东西!舞蹈、游泳、画画,哪一样坚持下来了?现在能不能定定心,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初中毕业的时候,因为学习成绩不错,我被保送到了市里最好的高中,开始了循规蹈矩的高中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停止了对那些新奇爱好的尝试。高一时,我想过要当一名医生,于是,我常常追在生物老师的身后问各种问题;我想过当一名历史学家,甚至计划着要在暑假去敦煌做研究;我还想过要组建一支校女子篮球队……到了高二,我的兴趣点又转移了——成为一名漫画家。我从小就喜欢看漫画,崇拜漫画家,尤其钟爱《洛奇花园》的作者NOCA。NOCA是著名的少女漫画家,同时也是中山大学的学霸。画画好、读书棒,是我的偶像!或许是受到NOCA的影响,我觉得既当学霸又做漫画家非常酷。

但爸妈坚决反对:“还是用功把书读好才对。”老妈尤为强烈:“你之前喜欢这个喜欢那个,折腾了这么长时间,都没啥结果。现在你又要学漫画,你现在可是高二啊,不读书画漫画有什么用?”这一刻,我犹豫了。我是不是该听从老爸老妈的意见呢——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考个好大学,选个好专业,找个好工作……但这又让我颇为无奈,我感到我的人生轨迹好像已经被“铺设”好了:3年以后应该做什么,5年以后应该做什么,10年以后应该做什么……这些让我觉得非常无趣,但好像又无能为力。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美术教室遇见了隔壁班的女生,她正在练习书法,一问才知道,她准备报考中国美术学院的书法专业。看着她能够“正大光明”地在美术教室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别提有多羡慕了。她对我说:“假如你真心喜欢,就应该去学画漫画。”那句话对我产生了很大触动,我突然发现,眼前这条道路,虽然有许许多多的路口,可是总有你偏爱的,而且每条路之间似乎也并不是互相阻碍的。正是在那一刻,我暗暗下了决心:我要学画漫画,我要做漫画家。

于是,我开始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画画上面。学习之余,几乎所有时间,我都待在美术教室画画。美术教室里总有各种艺考生,写书法的,画素描的……有了“战友”以后,我便不再觉得是“孤军奋战”了。那段日子我觉得自己的生活极其充实、极其快乐——我的能力终于适得其所了。

可是,父母并没有轻易同意我的“转型”。他们听到我的选择后感到很震惊,也很失望,觉得我“对自己很不负责任”。尤其是当他们得知我还自己联系了备考的画室,找了美术老师,更加认为我是在“玩火”。父母苦口婆心地劝了我很久,甚至还打电话给我的班主任,希望他能让我“回心转意”。可是班主任却告诉我:“我不劝你放弃,如果做漫画家真的是你的选择,那你就应该坚持下去。放心,你父母那边我会帮你去解释的。”或许是因为我所表现出的决心,或许是因为班主任的劝解,父母慢慢地接受了我的选择。

事实证明,当我与真正喜欢并且适合自己的兴趣点相遇,就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现在我如愿以偿地在浙江大学艺术系学习。当然,我还在坚持塑造自己的多种可能性:未来是去当漫画家,还是设计师……摆在我眼前的选择还有很多。我的画风也没有确定——很多风格我都很喜欢。但我并不因此而害怕,因为我知道,人生需要不断“折腾”,只有在“折腾”中,才能确定你想要的,找到真正适合你的。

谁规定了兴趣与兴趣不能兼容?

@温洪柔:如果真心喜欢,请不要放弃。向现实妥协,不觉得很孬吗?

@戴胜祥: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没有突出的优点,只要你尊重并坚持自己的爱好,你绝对会是舞台上的亮点。

@飞翔的企鹅:很多人之所以毕生庸碌,就是因为他们早早放弃了各种兴趣,自然而然就“关闭”了很多可能性。

只有懂得取舍,才能拥有未来!

@弗兰克:我们自然都期望自己能触类旁通、无所不能,但兴趣太多,又不知道如何选择,最后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詹姆斯:很多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一生只做一件事”。人的一生极其有限,深入一个领域才是上上策。

@马可桑:在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还是学习。至于所谓的兴趣爱好,它们只是高中阶段的一抹“配色”,绝非“主色调”。

小编猜想,此刻你也开始犯迷糊了。或者,你也有类似的烦恼。先别急着下结论,且听四位伙伴分享他们的故事!

篇5:我需要这样的朋友作文

多么动听的.歌词呀!听起来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感动之余我也在想,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朋友吗?每个人身处社会地位角色不一样,内心需求也就有所差异,有的人家境贫困,渴望结识有钱的朋友,有的人生活富足但是社会地位婢微,渴望结识有权的朋友,有的人有钱有权但是情感空虚,渴望结识感情上依赖的朋友。渴望总归渴望,现实是复杂残酷的,大多渴望在现实生活中都可能成为泡影。

古人云:“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是你想结交什么朋友就能如意的。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简单道理还需要我们每个人自己亲身去体会去感悟。

心里有苦你对我说,这些经常劝慰你的朋友,有的确实出自内心让人感动,也有并不一定出自本意,还有的可能出于其他目的。特别是你在特定小圈子内,小有名气或者威信时候,更要记住老祖宗常说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警世古训。知人知面不知心,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千万不要被假象蒙蔽。要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历史故事中吸取教训,增长智慧。像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关键时刻为朋友两肋插刀,可歌可颂让人叹为观止的故事又有几何?赵匡胤是如何得的天下?跟随他的哥们朋友最终下场如何?还有瓦岗寨四十六友,当初是何等的团结密切,后来为什么鸟兽散,大难临头各奔东西,教训深刻。所以认识一个人,不仅仅认识面,更要通过接触做事来认识他的心。

篇6:我需要这样的平台作文

5月7日我校组织18位老师到山西长子县的东方红学校学习,听了X珂老师的数学课充分展示了了他们学校的“三课四环节” 的教学模式,”三课”:即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四环节”即导出目标、预习交流、展示提升、当堂巩固。三课的关系:预习课最关键,是展示课的基础,具有基础性;展示课是预习课的延伸、提升、检测,具有激励性;反馈课是展示课。

他们的语文课堂没有老师,纯粹是学生在讲课,他们的这种教学模式是真正把学生从课堂上的“观众”变成“演员”,把“讲堂”变成“学堂”。把学生展示的天性发挥到最大值,把合作探究发挥到最大值,把课堂效率发挥到最大值,而学生的表达欲望、大胆发言的能力、自主学习及合作意识的确都特别强。我深深地体会到,课改要取得成效,小组的作用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强对小组成员的培训,受传统的影响,学生到讲台上去展示,要面对全体学生还有老师,紧张、害怕、不知所措,在所难免。因此,我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通过一些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展示时要落落大方、要面向同学,不要让身体挡住了要展示的知识点或任务项;重点指示要做上标记等心态和方法上的指导,既要让学生动起来,更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学习与展示。

最后还要建立在切实可行、易于操作、对学生富有激励作用的评价管理机制,用制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最初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要靠规则的强制,等时间常了,就会内化成他们自己自觉的习惯,合作、互动、交流、展示变成了一种强烈的需要,课改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14—15日,区教育局组织各校课改负责人、实验年级教师一行45人赴长治市长子县东方红小学进行为期两天的学习考察,近距离感受了这所学校的课改状况,收获不小,震动很大。

学校印象:东方红学校是一所有着近四百年历史的百年老校,校容古朴,环境典雅,目前学校8轨,44个教学班。在校生2678名,教师108人,其中五年以内教龄的教师占80%,教师队伍可谓充满生机。近年来,学校以模式改革为抓手,以此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打出了学校自己的品牌。

模式解读:东方红小学实行的是“三课四环节”教学模式。模式以导学案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所谓“三课四环节”——

“三课”: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

“四环节”:导出目标、预习交流、展示提升、当堂巩固。三课的关系:预习课最关键,是展示课的基础,具有基础性;展示课是预习课的延伸、提升、检测,具有激励性;反馈课是展示课的进一步巩固,具有保障性。

导学案形成的流程(七个环节):

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形成共案——个人二备——形成双色导学案——组长检查——分管领导审核

新模式的“好课五标准”:

1、学不学(学生的状态)

2、多少人学(学生的参与度)

3、学多少(学的容量)

4、怎样学(学的方式)

5、是否学会(学的效果)

参观随感(反思一些名校课改模式的共同点):

1、临模的目的是为了出模。改革之初东方红小学也是以洋思、杜郎口、太谷县名校为模式,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学、展示、反馈”等为样板,实行课堂模式化,之后逐步自我创新。

2、重视导学案的设计。一些名校课改模式的基础载体就是导学案,“导”即“引导”,“学”是“目的”,“案”是“方案”,因而可以概述为“引导学习的方案”。作为课堂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件和“抓手”,导学案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去支撑新课堂的运行。

3、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从课堂上的“观众”变成“演员”,把“讲堂”变成“学堂。”把学生展示的天性发挥到最大值,把合作探究发挥到最大值,把课堂效率发挥到最大值,所听的几节语文展示课也许有过于准备“充分”之嫌,学生近乎于成人的思维,相互补充,高潮迭起,但几节数学课完全是常态课的真实展现,感觉课改几年,运行这样的一种模式,学生的表达欲望、大胆发言的能力、自主学习及合作意识的确都特别强。

4、“一室难为春”,重视课改的区域化推进。好多县市的课改,基本上是各个学段逐次、全面推进。课改中,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浓厚的课改气氛,带动了课改的高效推进。

5、课改不是单纯的课堂模式的改变,必须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成果来证明课改的效果,课改才有生命力。东方红小学、洋思、杜郎口均用令人信服的成绩说明了这一点。

反思我们的模式创建,只能说,已经起步,尚未成型,必须力戒形式,静得下心,科学去做,务求实效。

四环节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它体现了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习的配角,是学习的引导者。课堂上,首先让学生明确当堂的学习目标,依照学习目标自学,自学过程的方法灵活。对于生字词,可以查字典、词典,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对于含义深刻的句子及发现的问题,学生之间可以讨论交流,自主探究;对于当堂学习的内容,通过课堂检测检查目标掌握情况。薛主任强调,“四环节教学模式”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下去,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他说,我们要用三年的时间才能真正掌握它。第一年,是理论加实践阶段,搞清四环节是怎么一回事;第二年,我们才入路,如何在教学中正确合理使用“四环节教学模式”,是实践中的进一步深入。第三年,真正搞懂“四环节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它,并进一步创新和改善,真正形成“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风气。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吸收知识,它能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在教学中,始终坚持用这种方法去学,那么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会得到大大的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面对全班学生,我有责任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在教学中,我要像其他老师一样,积极探索运用“四环节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和提高。遇到困难决不放弃,虚心向老师们请教,取长补短,提高自身课堂驾驭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如果每个孩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都能顺利完成,那么到学期结束时,孩子也能顺利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篇7:爱,不需要这样作文素材

今天,我想对你们说说我的心里话。

爸爸妈妈,我知道,我是你们的.小宝贝,你们都宠着我,怕我受到一点点挫折,一点点伤害,一点点委屈。我看着同龄孩子们独立自出去玩,我不知道有多羡慕他们。每次,我想独自出去玩,你们怕我遇到坏人,就连写作业,你们也要陪我,不管我写到多晚,你们总在我写完之后才去睡。我求求你们不要这样,这种爱会使我在事业上永远成功不了。我将永远不能独立。

篇8:需要这样的史笔

从目前已在国内外出版的有关“宋氏家族”的人物列传来看,这本书不仅摆脱了以往这类史著说教充斥、刻板枯燥的常见缺点,更可贵的是,它的可读性是建立在扎实而丰富的资料基础上的。因此,宋耀如这位历史人物得以在他应有的历史地位上站立了起来,使读者的眼光能透过他身上所穿的牧师的法衣,而领略到他平凡而又特立的人格,了解到他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所作出的贡献。反映出作者在资料的收集、取舍、引用过程中所表现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毫无哗众取宠之心的治学态度。仅就资料的翔实和可靠程度而言,这本书可谓我所翻阅过的海内外有关“宋氏家族”各类人物传记中最为突出的。

《宋氏家族第一人》最大的特点,我以为是在国内史学界,首次对宋耀如这个历史人物作出了“突破”性的叙述,以准确而丰富的资料所进行的细致刻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反映了我国历史研究发展方向的一个侧面。长期以来,由于宋氏家族中的绝大部分人被认为是旧中国四大家族的主要成员,以致瓜蔓株连,使这个家族在旧民主主义革命中所起过的作用也被抹煞或回避。特别是对于宋耀如这位人物,虽然有很多资料早已说明他对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所给予的影响、支持和帮助,但在“左”的思潮的影响下,这些史实都被人为地划入了“禁区”。因此,《宋氏家族第一人》这本书的问世,不仅体现了我国历史学界近年来实事求是的学术传统的恢复,而且也是客观地评价宋氏家族各个成员(包括宋霭龄、宋子文、宋美龄)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历史地位的良好开端之一。宋庆龄副主席在其遗嘱中,提出将自己的遗体安葬于她的父母的墓旁,此中所体现的部分意愿,我以为《宋氏家族第一人》的作者已经为她实现了。

其次,在宗教问题上,由于作者对美国基督教新教各派十分熟悉,因此在有关宗教内容的资料翻译和处理上,大都比较精当。同时,这本书还给人们解决了宗教学上颇有争议的问题,即一个信仰上帝、从事传播“福音”的基督教监理公会的牧师,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奔走、操劳,呕心沥血,这一实例说明了基督教的爱心和卫斯理宗神学思想中所包含的一部份人文主义思想,虽然都建立在以上帝为“创造主”、“救世主”这样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但是当这些思想与宋耀如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结合起来后,就会产生一种百折不挠的动力。这正说明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的世界观的探究,不仅是件十分复杂的事,而且很难由此简单推论出什么“进步”或“反动”的结论。以往那种由世界观来评价一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浅薄而武断的方式,已使我们的历史研究方面出现了某些庸俗化的倾向。宋氏家族第一人》却脱略了这种俗套,用大量的事实,较好地论述了这一复杂的理论问题。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很长时期以来,有关史著对于欧美思想文化的传播对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往往语焉不详,或一笔带过,而《宋氏家族第一人》却在这个方面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当然,这本书也存在着一些缺点,这是毋庸讳言的。但是,这部历史人物传记在史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所作的探索,却是很有意义的。

篇9:我,这样的女孩!作文

一天,我和妈妈去果园玩,那时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

我们拿着票进了果园,望着红彤彤的苹果我馋的那真是,“口水留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小学生作文大全

妈妈出了果园找梯子,我也不闲着,大家一定会想我是去帮妈妈了。错错错,我呀一个“猴子抱树”跳到了树上,不成想一根木头杆儿不起我“咔嚓”一声,木头杆儿应声而断。

一下子把我摔了个“四脚朝天”,第二次,我又爬上树。这次我找了一棵树的主杆,抓住后把脚一踩,纵身一跳,爬到了树丫上,等妈妈吃力的搬来梯子时,我以坐在树丫上吃苹果呢!

呵呵~我像男孩吗?

篇10:这样的我作文

我的个子在我们班也不算高,但也不算矮,只能说中等;我的脸圆圆的,软软的,在我圆圆的脸蛋的衬托下,我的眼睛显得有点眯眯眼;我的鼻子被妈妈捏的挺挺的;耳朵圆圆的,就像两个鲜嫩嫩的饺子,大家都觉得我长得又可爱,又漂亮。

我喜欢看书、弹琴和画画。每当写完作业,我第一件事就是在书架找一本厚厚的书坐在枕头上,一页又一页,看个不停,这时,要让我从书海中出来,简直是大海捞针一样难,就因为这样,我的作文写得还不错。空闲的时候,除了看书,我还会画画,妈妈说我画得还挺漂亮,就是线条有点粗放。每次,当我拿起彩笔的时候,心里总会就得自豪,骄傲,似乎自己要创造整个世界。除此之外,每天我都要弹弹我的古筝,慢慢的,弹琴成了我每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平常都可以做到按时做完作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每次回家后,我都会先坐到凳子上吃几块饼干,听一首《蓝色的多瑙河》或《天空之城》放松一下,之后精神充沛,开始写作业。

我喜欢笑,开朗,活泼,跟我待过的人都说跟我在一起时很开心,笑点低。当别人不开心的时候,我就会逗他们开心,直到他们笑出声为止。

篇11:这样的我作文

即使这样的天气,也没有阻断跑操铃的响起,同学们被迫走出那凉爽的教室,加入跑操的队伍。

在队伍中,我在后排发现了格格不入的你,你很胖,甚至显得臃肿,你走路,那满身的肉就会晃动起来,象是满身的称砣,拼命地把你往下把拉,所以,跑操对你绝对是一种“酷刑”,于是你便想出了很多种方法来逃避“酷刑”,多次请假已经不用说了,还有逃到厕所躲着,或者跑着跑着突然摔倒等等。同学们对你的同情也渐渐变成了不屑。

于是当我看见你正在认真地热身时,我诧异极了,以往的你早已逃之夭夭了,何况在这样的烈日下。跑步的哨声如战斗的号角般响起,同学们被迫向前冲去,每个班级必须以同一个速度前进,而每个班级里都有跑得极快的和跑得极慢的,跑得快的同学风驰电掣般的把队伍向前拉拽,跑得慢的同学便拼命追赶,可又无济于事,与大部队越落越远,最后绝望地被落下。

你近乎疯狂地向前冲去,竟跑得比其他人还快,那全身的肉也疯狂地摇晃起来,似一只只无形的手,把你拼命地往后拽,你就是这样与地心引力与体重做着斗争,跑下来一圈你竟还在队伍中,可你咬牙切齿、面目狰狞的表情已然吓坏了我,那满头的大汗,就象泼了水一般,你疯狂地摇头,希望把一切的痛苦与煎熬化作动力向前飞奔……终于,你与队伍到达了终点,当你“狼狈”地捂着胸口,扶着树,大口喘息时,我们为你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时的你是最美丽的,当你在拼尽全力奋斗时,也就是我最喜欢你的时候。

篇12:我们需要这样的公平

公平这个问题,最近几年表现为收入差距大、两极分化、贫富不均,还有很多话题与之相关,比如官二代、富二代等。社会上关于公平的问题始终很纠结,很多不安定因素或事件,更是来自于对某件事件不公平的愤怒。公平这个话题,现在几乎天天都在讨论,连领导人也特别爱说公平、正义。

结果公平易衍生特权与暴力

结果公平最容易做到,无非就是劫富济贫,把你们家的东西拿来跟他家拉平。但从历史上看,结果公平都是表面上大家拉平,但上面依然存在特权阶层,而这部分特权要维持,就要用暴力。

朝鲜前两年搞过一次货币改革,因为他们之前几年允许小商小贩做点小买卖,这样在民间钱就多了起来,富人开始出现,政府便实行货币改革,拿新钱换旧钱。只有这样,富人们才能把钱吐出来。那次货币改革引起了社会相当的不满,人家刚有点钱,又被洗掉了。后来经济出现问题,财政部长在体育场上被枪毙了,说他出身地主,破坏社会主义经济。

再举个例子,我刚到北京读书时在中央机关,那时我有一个特供本,是普通老百姓买不到的东西,我在中央机关内部的购物商店里能买到,当时叫24号商店。在中央机关里有一套特权供应系统,是编号的。过年我把东西拿回家时特高兴,因为别人买不着。我属于当时那个特权体系里最底层的。结果公平这种体制从来都是表面上大家拉平,但上面依然存在特权阶层。

就像封建社会,皇帝是特权,但普通老百姓都是一样的,你跟皇帝关系越近特权越大,最终形成普遍的平均加顶上的特权。太平天国也是农民认为社会不公平要平分土地才起义的,可太平军打到南京以后,大家又造反了。主要因为两件事:第一大家都是一个村的,现在你当了皇上,让我们给你下跪,大家都不干;第二在女人方面搞特权,当时所有的太平天国普通将士不能男女在一起,但高层可以自己偷着来,这就是特权,它很难做到绝对的结果公平。而太平天国提出的纲领是所谓的绝对公平,土地、吃饭、穿衣都是平均主义。

《水浒传》讲的也是结果公平,造反的原因是认为不公平,造反以后《水浒传》里提出等贵贱,这是中国农民起义提得最多的一件事,要求大家社会身份一样。《水浒传》里进一步具体化,叫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所有人的生活像在部队里似的。

结果均等一定导致最高层特权,而这部分特权要维持,就要用暴力方法。全世界坚持结果公平最久的是古巴、朝鲜。古巴现在也在改革,扛不住了。我去过古巴,那里连卖甘蔗水都是国家控制,不许个人发财。因为个人只要起点上一公平,大家开始跑,肯定有跑得快的、跑得慢的,出现了这种情况就勒住,都是国家管,挣的钱先交给国家,国家再给每个人平均分配。不管什么人结婚,政府都给你几天假期,在公家酒店里度蜜月,政府还负责分房,当然房子造的水平很低,但都一样。

总体来看,西方能形成自由市场经济,就是因为传统的资本主义更多强调机会均等、起点公平,用社会政策来矫正由于起点公平和竞争带来的收入差距过大、社会福利和教育医疗方面的问题,用公益、慈善、再分配、税收等来补充,但不破坏起点公平,充分保持大家愿意跑、愿意去创业挣钱的劲头。不管是亚洲的社会主义、非洲的社会主义,还是传统的苏联社会主义,都是更多强调结果的公平,在分配上做文章,不在生产上做文章。

作为企业来说,大家收入差距都差不多,干多干少都一样,这就是1978年中国改革初期面临的问题。改革进行到今天,在挣钱速度上跑得快慢各有不同,有了差距是自然的。但如果差距太大,差距拉大的原因又不是机会均等,这就不行。机会是公开竞争的,大家都来争,谁能干谁就干,这样谁挣钱多一点,大家能接受。但如果说因为朋友、哥们儿给机会而挣到了钱,那就是机会不均等,起点上就有了不公平,会使得大家不服气。所以公司应该把制度设计好,让大家有动力干事,最后收入上能够有一些调节,比如用奖金、公共福利等来弥补,这样大家既能够努力工作,又能够爱护组织、维系体制。

在公平问题上,不把握这两件事情中间的度,就很难把政策制定好。就像农民工进城,不能说是农民工的小孩就不能上学,只有北京户口的小孩才能上学。强调外地人跟北京人有同样的上学机会,这就是机会均等。再有就是收入分配上的调节,比如把个人所得税调到3500元这个档位,可以对低收入者减少些负担。中国的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始终在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之间不断摇摆,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左右之争。显然,两种公平对应的政策效果是明显不同的。

遗产税解决富二代

在美国,遗产要收一半的遗产税。政府收了遗产税以后办医院、办学校、治理环保等公共事务,最后普遍造福老百姓。遗产税能够让所有的人自由创造财富,令竞争的起点更公平,也有利于社会形成创业奋斗的正面风气。

中国有1亿元以上投资能力的个人已经有两万人,这是私人银行调查的财富报告数据。有上千万投资能力的人有几十万人,整个民间的资产是60万亿元,私人手里的钱非常多。不到20%的人拥有银行存款的80%,收入差距的确很大。

我有一个朋友,去年很开心,他帮助外国一家公司卖飞机,他老板跟他讲,你在中国能卖出10架,咱们就算非常成功,因为每架飞机都在1000万美元以上,贵的四五千万美元,很难卖。我后来在迪拜碰到这个人,他说去年卖出去21架飞机,他赚了超过1亿元,令老板大跌眼镜,笑得合不拢嘴。可见,中国有钱人非常多,飞机、游艇、豪宅最近几年很火爆。

我们讲的收入差距大,一种是显性的看得见的,但还有一些是隐性的,我们为什么要仇官呢?因为官和富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每弄出一个贪官,都有8套、10套房子,家里都有几百万元,上千万元都不稀罕,上亿元的也都出来了。而且官越小,贪得越大。权力带来利益上的分配不公平,在中国目前这种社会现象很多,所以大家对官二代有意见。不是因为他是官二代挡了我们升官的路,而是我们不知道他从哪儿来这么多钱,还这么嚣张。有个省级官员和他太太贪污,他被判了无期,太太被枪毙,但是他把很多钱转给了儿子,把儿子弄到海外。这些人大部分隐性的收入,不在公开场合用,转移到境外或者地下。前一种显性的收入差距,大家能够看得到,比如听说赵本山买飞机,总体上还能容忍,因为人家是卖艺的,不容易,大家对这种收入差距容忍程度比当官的要大,因为我们愿意捧他场。后一种收入差距拉大带来的是对致富路径和过程、以及道德和法律的合规性的讨论。

另外一个关于公平的角度涉及横向的公平问题和纵向的公平问题。横向的公平问题就是不同职业、不同产权形式、不同阶层、不同性别之间的公平,这是横向来比。比如我们跟国企比,凭什么我们民营企业职工收入低,国企又垄断还收入高?查出国

nlc202309011108

企用公家的钱买福利,比如团购房子分给他们,民营没办法这么做。另外有很多隐性的,比如他们就业比较稳定,竞争性不强,一干一辈子,收入比较多。民营则不够稳定。

现在官二代有机会当官,富二代经商机会也比别人多,这样在起点上又不公平了。从纵向来看,越往下传越不公平。过去科举是解决当官纵向不公平的问题,今天公务员考试也是。有个小地区招的公务员都是20多岁,一查他们家都是当地当官的,舆论哗然。现在公务员考试,一个职位几万人考。通过考试的方法让整体公务员素质增加,各种各样的人可以去考,不断筛选、竞争、提拔。如果以后开放党内民主选举,通过民意基础加上竞争机制、外部监督,减少政府体制内纵向不公平,逐步可以做到用人透明诚信。

富二代、富三代问题怎么解决呢?西方的解决方法是收遗产税。美国都收遗产一半的遗产税,中国未来至少也得收一半。你得交现金,不能交资产、交股票、交房子。这样房子你得打折卖,还得缴税,所以有钱人缴遗产税是为社会做贡献,一大半都交给社会。政府收了遗产税以后办医院、办学校、治理环保等公共事务,最后普遍造福老百姓。比如李彦宏挣100亿美元,至少一大半交给社会,所以我们得感谢他,让他赶紧挣钱,挣了其中一半是给咱的。但是现在没有这个税收,那么富二代跟我们的孩子就不公平了。这些富二代全部躺在这儿吃喝,但什么机会他都给你拦住,你有发明创造刚想弄,他给你买了,他把各个最有利的位置都占据了,把大家发展的路拦住了。而遗产税能够让所有的人自由创造财富,令竞争的起点更公平,也有利于社会形成创业奋斗的正面风气。

美国富豪为什么捐钱呢?很大程度跟遗产税有关。巴菲特到70岁左右开始琢磨这个事情,最后说全捐了。因为这些股票是以股权形式存在的,他不捐,他死以后要缴所得税,那就得卖这些股票,那股价就会掉,公司其他股东就不干了。但是他捐给公益基金,他可以在活着的时候聘请专业的人来管,政府不能剥夺,永远是社会的,虽然他没有所有权,但他有支配权,可以通过信托和法律来保障。遗产税增加了社会公益的资产,促进财富在人群中横向再分配。

在中国为什么有时捐款没动力呢?因为你捐了一块钱,等于捐了一块五,你捐的钱是税后的。我们做了一块五的好事,给了五毛钱表彰,那就不做了,还惹事,还让人家知道我有钱,遗产税鼓励了公益捐款,调整了结果公平。遗产税能够增加财政的收入。现在中国统计有60万亿元私人财产,假定今后20年之内,这些人陆陆续续过世,这些资产增长到100万亿元、150万亿元,可能遗产税也有50万亿元、60万亿元。给予社会对大家也是好事。政府掌握时机推动遗产税的法案很重要,太早不行,大家就不挣钱了;太晚也不行,太晚已经交给第二代了,财富报告里说,大概有20%左右的富人已经把权力交给第二代了,如果他已经交完了,你才出遗产税,就收不着了。遗产税过重会导致财富创造的动力减弱,也会导致资本外移,钱跑了。台湾曾经遗产税是50%,很多台湾人就把钱转来转去,把公司迁出去或者死在遗产税低的地方躲过去。最近马英九上台把遗产税降到10%,海外的钱又回到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是没有遗产税的,所以很多人移民过去。

社会公平比经济公平更利于稳定

经济公平相对来说还好处理,毕竟钱的度量是具体的,公平的程度可以看得清楚,而社会公平则很难准确度量,只有一个方法能达成让人相对满意,那就是法制

司法要独立,生命的权利、财产的权利、发展的权利必须要得到保护,要让人有安全感。

我们看到有的国家和地区媒体上整天吵来吵去,为什么社会还基本稳定,没有什么大的折腾?从媒体上看这些地区很乱,但这些地区没有成立维稳部门,也没有专门的维稳经费,媒体上的吵恰好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一种出口,不平则鸣,大家可以言论自由。如果社会和人们的意见或不满被压制着,社会其实更不公平。而社会公平比经济公平重要,为什么呢?从收入差距的绝对比看,美国比中国大。但在美国,你感觉人们对这类事不太闹腾。后来我看到个研究,说这种情况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在美国,任何一个人要想成为比尔·盖茨都是有机会的,没人拦着你。人们对比尔·盖茨服气,是由于他的成功不是因为他爹有权有势,也不是因为哪个官员支持他,而是在机会均等下他依靠自己的能力成功的。由于机会均等造成的差距,人们服气。

第二,游戏规则你可以参与制定,也就是说关于财富分配,人们参与了相关规则的制定,对结果的接受度就高。就像三个人一块分钱,其中两人暗中商量给我的比我想要的还多,比如100块钱决定给我1/3,但我撒尿回来的工夫你俩都已商量好了,我就会想你俩可能分得更多。但如果我参与了分钱的决策过程,我可能会觉得20块钱就已满足,可由于我没参与,便会觉得不舒服。所以,参与和程序透明很重要。

第三,健全的社会再分配体系会进行调节,社会再分配体系就是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再分配体系。人们知道富人的钱反正是要捐基金会的,所以心理平衡。

创造更多的社会公平,增强透明度,会使人们对收入差距的容忍度增大。两人在黑房子里会有怎样的行为模式?一个人想先下手为强,另一个人挨一拳后害怕他再打,就想无毒不丈夫,干脆一拳弄死他。一个破坏规则先下手,一个无毒不丈夫还以过分报复,这就是黑屋子里永远的游戏模式。透明度增强以后,一个人看另一个人离自己比较远,没拿武器,还在朝自己笑,知道对方没有恶意,然后两人开始商量怎么办,不行开门走人。宋庆龄基金会河南分会涉嫌滥用善款被挖了出来,它之所以能涉嫌滥用善款,都是不透明造成的,挖出来之后就踏实了起来。在中国私募基金会有1200个,为什么没人深挖私募基金会?为什么现在挖的全是公募基金会?因为公募基金会缺乏透明度。私募基金都是企业或老板自己弄的,他都捐钱了还贪污什么?这不合逻辑。

我们再来看看法律和独立的司法制度为什么很重要,为什么能够保证社会稳定,为什么能让大家满意和觉得公平。因为法律和独立的司法制度,最重要的首先是给人们以安全感。生命、财产安全是人第一位的需要,这个安全感要是没有了,我们就会觉得不公平。比如在台湾,陈水扁被抓后,媒体天天都在报,政府还专门让媒体去参观他住的地方。政府司法部门这样做是要告诉人们,他没有受虐待,这是他的权利。在没正式定罪(三审定案)之前,陈水扁在收审期间还写了两本书,还能指挥选举,还可以随便见记者,这都是公民权利的体现。还有李庄的案子,如果不是公开审判,如果没有辩护制度,如果没有现在媒体的舆论环境,那可能就错判、枉判了。所以法制首先给予人身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如果赋予所有人,那就是一种公平,公民就会有社会公平的感觉。

过去有些地方对付民营企业,是把企业家抓起来,查他的税,最后把他的企业搞垮,东西收归国有,比如山西对有些煤矿的处理,对煤老板资产的剥

nlc202309011108

夺,河北钢铁企业的强行合并等,用一种运动的方式搞变相没收。现在还有人提议给每个民营企业强行塞一个国企,永远不分红,这不等于把民营的资产剥夺了吗?我相信,这种提议不会得到施行,但这种揣测本身就是一种不安全感不公平的反映。因此,如果不能用法律的方法保护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那社会公平就很难体现和落实。

微观上需要的是相对公平

我们渴望:当毕业参加工作时,能加入到一个已经开演的剧,自觉地找一个和自己对应的角色演,不会乱。

我们在微观上讲不公平,都是在跟认识的人扯。如果我们不认识中国某首富,若有不满,可能也就是议论而已,不影响各自正常过日子。但要是我认识的人,比我多收入那么几百块钱,可能我就会闹心很长时间。比如我和年轻时的同学、同事在一起,他们当中当官的、做学问的很多,我是做生意的,他们会说我赚钱多,而我则说他们当官、做学问清闲,这都是熟人之间在比,很容易纠结。国外体制逐步变成生人社会,而且有钱的人、没钱的人,他们彼此之间除了在媒体上见面,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人们在各自不同的范围内活动,不在一起搅和,各走各路,彼此之间就不会那么纠结,社会相对的公平感会提高,宽容度会增大。

此外,时间也会影响人的公平感。就像你昨天什么都没有,咱俩喝酒时称兄道弟,今天你突然一下赚钱了,忽然变成了我领导,我心里可能就不大容易平衡。或者你的一个发小在你公司供职,你因为他工作出错而忽然拉下脸来炒他鱿鱼,他该多生气啊!而如果你之前不认识的一个人来你公司上班,他做错了一件事情,公司说要解聘,那他可能也就认了,不会有太大的心理不平衡。因此,如果昨天和今天的角色变化太频繁,对比太鲜明,人们的满意度、宽容度就会降低,但如果这个角色在大家进入时是既定的,而且很持久,这宽容度就会增大。我曾经去过一个台湾老板的家,那是坐落在阳明山上的一座大宅子,家里的司机、保安、服务人员都很职业化,管理和服务像酒店似的。我有次跟那老板的司机聊天,我问他每天住那么远,上班会不会很辛苦。他说他很满意这份工作,而且这么稳定,他就这能力,觉得很好。他觉得大陆人老恨不得第二天就发财似的,显得有些浮躁。在台湾,财产的分配制度已经实行了几十年,任何一个人进入时都是有次序感的,所以台湾社会长期稳定,当你毕业参加工作时,等于加入到一个已经开演的剧,你会自觉地找一个和自己对应的角色演,不会乱。但大陆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相当于剧院刚说要演戏,大家抢板凳,这个时候闹心的程度高,都觉得不公平,因为每个人的角色都不是事先确定的。

[编辑代永华]

E-mail:dyh@chinacbr.com

上一篇:单位领导婚礼致辞下一篇:仓储配送管理选择问答练习